计算机科幻作文范文
时间:2023-03-28 01:00:39
导语:如何才能写好一篇计算机科幻作文,这就需要搜集整理更多的资料和文献,欢迎阅读由公务员之家整理的十篇范文,供你借鉴。
篇1
虚拟现实溯源
计算机的发展,开始的时候是字符界面(如DOS),我们通过输入命令与计算机进行交流,接着是图形化界面(如Windows),让我们与计算机打交道时更加形象化。而下一代则是虚拟现实的3D立体交互的时代,我们与计算机的交流将更加人性化。
TED 2013的年度大会上,美国麻省理工学院研究生Lee Jinha展示了一款3D桌面环境SpaceTop,我们可以将手“伸”进屏幕中,直接用手“捏”出要处理的文档窗口,直接从一个文档中“捏”住文字拖到另一个文档中,相当神奇。这就是虚拟现实的一个很好的应用实例。
实际上要追溯虚拟现实技术的起源的话,它早在1965年就已经被人提起了,当时IvanSutherland在IEIP会议上作了题为《The Ultimate Display》的报告,指出人们可以把显示屏当作一个窗户来观察一个虚拟世界,窗口中的图像必须看起来真实,而且其中物体的行为也很真实。1989年,美国人Jaron Lanier正式提出Virtual Reality(VR)一词,用来统称各种借助计算机技术实现的模拟环境的概念,一直沿用至今。
虚拟现实的系统组成
虚拟现实的本质,说白了就是一种人机交互的界面,它与Windows界面本质上并没太大差别,只不过它是立体的而已,更加接近真实世界的感受。
虚拟现实具有三大特征:沉浸性(临场感)、交互性(互动)、构想性(创造性想象力)。它以模拟的方式创建一个能够实时反应的三维图像世界(还能包括听觉、触觉、嗅觉等),让人有沉浸其中的感觉,并且可以在其中漫游和互动。沉浸性的实例,比如我们戴着3D眼镜欣赏3D版《阿凡达》时,就会产生身临其境的感觉,不过它还不是完全的虚拟现实,因为这时我们只是旁观者,还不能进入到3D电影的环境中并与其中的人物交流或者操控其中的器物。
目前来说,虚拟现实技术主要分为四大类:
1.桌面虚拟现实,主要以计算机屏幕作为虚拟环境的窗口,如上面所说的SpaceTop;
2.沉浸式虚拟现实,利用头盔显示器等设备把用户的视觉、听觉和其他感觉封闭起来,让用户完全沉浸于计算机所营造的虚拟世界,比如一些3D驾驶游戏;
3.分布式虚拟现实,比如大型网络游戏,可以让不同位置的人处于同一场景中;
4.增强现实技术,实际上是一种混合现实,将真实环境和虚拟现实的景象结合起来的一种技术,如央视2013春晚所应用的舞台特效。
不管是哪一类虚拟现实,基本上要具备:虚拟环境产生器,产生三维环境,是VR最基础的部分;信号采集系统,由各种传感器组成,采集动作、位置、声音、温度、速度等信号;信息输出系统,这是使操作者产生感觉的部分,如声音、触觉、动感等。虽然是看起来有实际上无的虚幻世界,但是它需要各种硬件设备来支撑。
SpaceTop 3D桌面工作原理
2003年吴宇森导演的科幻片《记忆裂痕》中有这么一个场景,男主角是一名计算机工程师,他在盗用其他公司技术的基础上,开发出一种完全摈弃传统显示器的新型虚拟现实系统,计算机模拟出的主持人如同现实存在的人,而且还能跟访问者打招呼。
不过现在这不再是科幻,SpaceTop将让普通人很快也能体验到类似的效果,SpaceTop让我们可以在一个立体界面中,直接以手来操作文件(SpaceTop视频演示:)。
SpaceTop保留了传统的操作方式(键盘和触控板),并融入了新的三维空间操作方式。它的三维实现主要靠一对纵深摄像头和一个透明的显示屏来完成。这个系统中摄像头是非常重要的传感器,它用来实时追踪手指在三维空间中的坐标位置以及识别手势动作(比如捏住窗口的标题栏拖动),然后把它转换为多点触控板可识别的手势动作(相当于我们用鼠标按住窗口标题栏移动它)。
另外还有一个纵深摄像头用来追踪用户的脸部,它的主要作用是识别脸部动作,确定用户的视线角度,以便实时调整三维界面视图,确保正看、侧看等不同角度下看到的是差不多的界面。
春晚增强现实是如何实现的
虚拟现实(VR)所展现的全部是虚拟的,增强现实(AR)则是虚实结合。央视2013春晚中所应用的AR技术,其实是在前期已经制作好多个虚拟影像,然后在电视直播的过程中,通过电脑合成到电视画面上。也就是说,现场观众是看不到这些AR效果的,只有电视机前的观众大饱了眼福。
央视应用AR技术其实已有些时间了,比如2010年世界杯期间央视五套的《豪门盛宴》节目就曾应用过。
电视画面是动态的,虚拟的图像如何才能与电视画面同步呢?否则,当电视画面改变之后虚拟图像还在原来的位置,就会穿帮了。
解决的办法之一,就是设置一个图像标记,比如《豪门盛宴》节目在演播室中央就有这样的标记。首先,摄像机拍摄现实场景;然后,通过计算机视觉技术捕获标记实时记录它的位置和方向;最后,将虚拟的3D对象叠加到这一位置,从而达到虚实融合。
虚拟现实与全息技术
虚拟现实(VR)最重要的特征就是它完全由计算机模拟生成,增强现实(AR)的主要特点则是有实有虚。另外与虚拟现实容易混淆的就是全息投影。
全息投影是一种不需要配戴3D眼镜就可以观看到的3D技术,观众可以看到立体的虚拟人物。近来一些大型演唱会上演的当代歌星与已经逝去的歌星同台合唱的影像,不少就使用了全息投影技术。
篇2
电信业大亨尼尔留着长发,非常平易近人,虽然只有高中文凭,却是亿万富豪。过去10年间,尼尔一直都以打破法国僵硬的企业制度为乐趣。现在,创立42学院,尼尔同样希望用一种低调但又显而易见的方法来打破法国高等教育的僵化体制。该学院的编程课程在2013年11月已经开始了。
课程中没有老师或讲座,只有小组项目和身穿T恤衫的“亲切的组织者”。学校无法颁发国家承认的学位证书,前来就读的学生只要在18岁到30岁之间,并不需要有高中毕业证。42学院位于巴黎一座重新粉刷过的行政楼里,是一所免费的学校,希望把法国最贫困地区的学生吸引过来。
法国的创业者都很崇拜硅谷那种轻松的工作文化,42学院计划在屋顶天台和咖啡厅之间架一个滑梯。
学院在一切可能的领域都摒弃了官办教育体制通常非常僵硬的方法和教学理念,尼尔相信这个学院培养的毕业生将有更好的创新能力,更适合企业的招聘需求,从而给法国陷入停滞的经济带来多样性和活力。
然而,法国人非常尊敬自己的学校系统,因此42学院作为对传统教育的公开挑战,成为不少人的抨击对象。
学院的名字就是一个不动声色的挑战:在道格拉斯·亚当斯(Douglas Adams)写的荒诞科幻小说《银河系漫游指南(The Hitchhiker’s Guide to the Galaxy)》中,数字42被认为是“生活、宇宙和一切事物终极问题的答案”。
“很多人问我,‘你为什么没有考虑过与国家教育体系合作呢?’”已经为42学院第一个10年的运营投入了7000万欧元(约合9400万美元)的尼尔说。
“好吧,你是希望这事成功还是不成功呢?”尼尔反问道。
法国高等教育部(The Ministry of Higher Education)拒绝就新学院进行评论。不过,政府官员承认现有教育机构在培养学生所需的专业技能方面确实有所欠缺。评论人士嘲笑大学为“失业机器”。政府表示,尽管全国平均失业率接近11%,但由于缺少合格的申请人,仍有多达6万个计算机编码的岗位空缺。
尼尔说,新学院推崇的是很多法国人称为“盎格鲁-撒克逊人的美德”的创业精神和创新思维,而标准的法国做法则是严重依靠死记硬背。
“法国总是会有出色的工程师,因此德国人大量招聘法国工程师。不过,42学院则表明法国教育系统在面对创新、向上的社会流动性和不断涌现出的新技术及新部门等问题时所表现出的能力是不足的。”来自智库蒙田研究所的历史学家尼古拉斯·巴维雷兹(Nicolas Baverez)说。
42学院主任尼古拉斯·萨迪拉克(Nicolas Sadirac)称,典型的法国学生学习的通常都是某个环境下的某些规则。“问题是,对创意工作来说,这就是一个灾难。”
前不久的一个下午,28岁的塞巴斯蒂安·何-范(Sebastien Ho-Van)懒散地趴在一个宽屏监视器前。他一边时不时地点一下鼠标,一边咬着大拇指的指甲。
“我在尝试写一个可以计算表达式的程序,基本上,这就是一个很直接程序。”过去曾做过仓库管理员的何-范说。
想要来42学院的学生不需要有任何编程背景,只要在网上做一个逻辑测试。2013年有2万名学生申请了42学院。
何-范给出了正确答案,最终,他成为申请学生中的前2550名,这些人受邀到巴黎参加一个为期一个月的高强度训练营,他们在训练营中的表现将决定谁可以进入42学院。这些人中绝大部分都是男性,都有很高的追求,其中有些有贵族般沉稳的气质,但大部分都顶着出油的头发,戴着脏乎乎的眼镜,从法国的另一边千里迢迢赶过来。他们蜗居在楼房里,在楼梯的栏杆上晾毛巾。
最终,900人获得了42学院3年课程的入学资格。
学院的创建者表示,学院将教学生如何解决问题。有些教育者认为这很天真。法国矿业-通讯大学联盟管理者之一皮埃尔·贝莱(Pierre Baylet)认为,42学院给学生提供的“食谱”是远远不够的。“你要教会学生如何做饭!”
计算机教授马克·内弗(Marc Neveu)是法国最大的高校教师联合会组织负责人,他表示42学院目光短浅。“我认为42学院的做法减少了学生对知识的摄入。而一个社会的发展并不仅仅依靠短期的技术进步。”
尽管如此,有些政府官员,特别是专注于经济形势的官员,仍表达了对42学院的欢迎。
篇3
关键词:图书管理 阅读 推广工作
中图分类号:G25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003-9082(2016)11-0062-01
一、建立阅读推广专业队伍,引导民众爱读书、会读书
建立一支阅读推广专业队伍是图书馆开展和推动阅读推广工作的基础和保障,近年来,我馆组建了阅读推广队伍,加强阅读推广方法、能力的培训,掌握公共图书馆宣传推广与阅读促进的基本知识、原理与技能以及相关的操作实务等运用方法。依托、依靠多渠道和载体,向公众传播阅读理念、开展阅读指导、提升市民阅读兴趣和阅读能力。
一是依靠政府,开展专业阅读推广活动。政府在阅读推广中起着很重要的导向作用,我们以打造文化强区和书香梁溪为契机,举办梁溪区“读书月”系列阅读推广活动,吸引读者到图书馆参加读书会、新书品鉴会、原创诗歌朗诵会、原创文学作品推介会、亲子绘本阅读会、读书征文评比等活动,由我馆的阅读推广团队分组确定读书主题、策划方案、宣传推广、组织实施,营造了良好的读书氛围,形成了良好的全民阅读、崇尚阅读、坚持阅读风气,从而确立广大民众“让阅读成为一种生活方式”的文化时尚和生命价值坐标。
二是依托学校,发展阅读中坚力量。学校在阅读推广中起着很重要的促进作用,我们牢牢把握打造书香校园的机遇,与辖区幼儿园、小学、中学及电大联系,争得学校支持和帮助,一方面由阅读推广小组介入并组织开展校外阅读活动,调动学生课外阅读的兴趣和积极性,一方面配合学校幼儿园采购万册适合少年儿童和幼儿阅读特点的读物,创设了青年读物专柜、少年读物专柜、儿童读物专柜和幼儿绘本读物专柜。由科普小试验引发学生阅读科技、生物、化学、物理等读物的兴趣;在“作文医院”里,由资深语文教师帮助和指导学生如何通过阅读和剖析文学作品,来掌握撰写读书笔记以及记叙文、议论文的方法;由计算机工程师开办的“大家一起学编程”活动,让很多迷恋网游的孩子更加热衷创作和制作游戏,更热衷于研读计算机、网络运用的书籍。通过国学经典作品诵读,让孩子们了解了中华五千年的文化精髓,爱上了历史文学作品的研读。通过系列阅读推广活动传递阅读价值观念,帮助青少年培养必需的阅读兴趣与纯正的阅读品位,获得阅读能力、思辨能力和批判能力。
三是走进社区,拓展推广阅读群体。我馆在街道、社区创建图书站点的同时,积极指导基层图书管理员掌握阅读推广方法和措施,协助基层开展不同人群的阅读活动。组织社区阅读推广志愿者开展为社区老人、盲人、重度残疾人读书读报活动;为满足新市民掌握职业技能需求,组织开展了插花、编织、糕点制作等实用技能培训活动,推动花艺、编织、维修、糕点、烹饪等实用性书籍的阅读,让广大市民从“爱读”走向“会读”。
四是深入家庭,让书香香溢家园。我馆以区委区政府打造“书香家庭”为契机,加大宣传力度,发展以家庭为单位的读者群体,采用新书、畅销书推介等措施,开展“家家读新书”、“陪娃读好书”等以家庭为主体的阅读推广活动,通过以家庭为单位开展的读书分享会、读书会、好书推介会,辩论会、演讲比赛、故事比赛、朗诵会以及书香家庭评选等丰富多采的活动,激发家庭成员读书的积极性和热情,从而让读书活动深入家庭、根植家庭、香溢家园。
二、发展图书推荐者队伍,引领民众选好书、读好书
图书是阅读推广的关键要素,科学、合理的采访采购图书是推广阅读的有力保障。我馆一方面通过图书借阅量和利用率来优化图书采购,一方面积极增进与读者互动,让不同文化需求和层面的读者参与图书采购目录推荐,在推进个性化阅读服务上起到积极的促进作用。
一是发展学生图书推荐志愿者,满足青少年课外阅读需要。招募小学、初中、高中和大中院校的学生图书推荐志愿者,一方面定期邀请各年龄段的学生来馆巡视、座谈,我们根据青少年认知、兴趣、年龄特点,采购适合小学生、初中学生感兴趣的科幻、军事、汽车、漫画、玄幻等图书,高中生热衷的历史地理、社会心理学自然科学、网络文学等图书,大中院校学生偏重的社科类、专业类等图书,提供这些类种的书籍目录,介绍书籍内容,通过荐书、选书,确定采购目录,从而通畅了为青少年儿童的购书渠道。另一方面,开展相应知识的讲座、读书会、辩论会、论坛和培训,激发和引导青少年读者推荐图书和阅读书籍的积极性,拓展了阅读兴趣面,增长了知识面,取得了较好的效果。
二是发展专业人才荐书志愿者,满足学术研究阅读需要。我馆联合教师、学者、医生、律师、经济师、工程师、会计师、心理咨询师等专业技术人员做每月特邀荐购图书目录,针对不同专业人员的需要采购书籍,极大满足了他们专业、学术研究参考文献的需要。在吸引了一批高层次读者的同时,也充分发挥他们的专业特长,开展不同领域、内容的讲座、培训。
三是拓展电子图书的网上推荐,满足繁忙人群阅读需要。数字图书馆打破了时间、空间的束缚,在推进数字时代的全民阅读发挥引领和促进作用。我馆针对都市工作繁忙人群的阅读需要,推出了系列适应都市工作快节奏、需要读书但又没有时间到图书馆借阅人群的特点,一方面推荐电子图书app,一方面采取网络图书推荐、预约和借还书上门服务,极大满足了都市工作达人、特别是的白领人士的阅读需要和需求。与此同时,充分发挥公众号、网站等网络读书交流平台作用,积极营造“共读同悦”读书氛围,发起“品悦书香 快乐生活“等网络阅读交流活动,开展了“借阅卡接力”朋友圈图书推荐活动、读书分享会、图书漂流活动、“摇一摇”电子图书阅读传递活动等。引导读者分享阅读体验、交流阅读心得,传递阅读力量,品味阅读快乐。通过纸质图书与电子书搭配,形成纸质图书与电子书读者的交互、转化阅读,起到推荐纸质图书与电子图书的双重作用。
三、整合社会组织的力量,促进阅读点面互动推广
近年来,我馆在不断加强街道、社区图书站点建设过程中,一方面将图书阅读推广工作向“纵到底、横到边”的社区、乡村延伸和发展,一方面充分发挥图书驿站、书屋等民办社会文化组织力量,充分发挥和挖掘公益书屋的潜在资源,积极寻求互惠、互利、互补、互动的合作模式,补充和完善了公共图书馆为小众、特定、高知等群体的阅读服务和阅读推广。
一是成立以区图书馆为核心,民间公益书屋为补充力量的图书馆协作单位。图书馆充分发挥职能作用,积极主动地联系辖区内的民办公益书屋等文化组织,通过实地考察、研究论证、洽谈合作,发挥各自优势和作用,积极互动,拓展服务范围和内容。今年以来,我馆先后吸纳十多个民办非企业公益书屋和机构组成协作单位,根据公益书屋和机构的实际情况,优势互补,弥补不足、消除盲区,先后开展了形式多样的阅读推广活动 。例如:我馆发挥0.618书屋it精英和留学人士较多的特长和人才作用,在0.618书房中设置“青少年科普阅读驿站”和“中英文绘本阅读专区”,提供万余册相关内容图书和绘本,开展科普小实验、娃娃学编程、英语角、中英文绘本导读等丰富多样的特色活动,弥补了我馆缺少外文导读和科普导读人才的缺陷,开辟了科普知识和科普阅读推广基地,吸引了众多科普、科幻、计算机、英语爱好者。再如:我馆积极与童舟绘本阅读公益联盟、德慧智国学经典公益诵读、杨柳风学堂等文化公益组织、机构合作,提供场地、组织读者开展绘本导读、国学诵读、写作朗读等益智、养德、修身、利学、悦读的活动,得到社会的广泛认可和赞誉。
篇4
[关键词]:数码影视电脑特效电视电影dv作品
现代科技迅猛发展,当数字化技术介入娱乐媒体之后,开始打破传统媒体的界限,出现电影、电视、激光视盘、计算机多媒体、网络等传播方式交互并存的趋势。尤其对电影艺术来说,数字化意味着一次具有里程碑意义的革命,极大地影响了电影从创作生产到发行放映的各个环节,正在改变并将彻底改变传统电影业的面貌。对此,我国家主管部门已作出明确决策:“实现从模拟技术向数字技术的转变,从传统产业、传统媒体向新型产业、新型媒体的转换。”
数码电影时代是在我们理论准备不足的状态下降临的。20世纪80年代初,国内出版了邵牧君颇有影响的《西方电影史概论》,邵先生在书中论及电影史的分期时曾断言:“电影在第二次世界大战结束后已在技术上达到完善的地步,此后的技术发展不再对艺术表现有重大的影响。”[1]在相当长时间里,邵先生的见解并未引起什么异议。不过以今天眼光来看,这一观点毋疑需要修正,并且有必要强调:数字技术介入电影艺术的重大意义,丝毫不亚于甚至超过了20年代有声电影淘汰默片、30年代彩取代黑白片的那两次技术革命。
在数字化浪潮冲击之下,国外影坛开始流行“后电影时代”(post-cinemaera)的概念。但是在中国电影界,至今对数字化革命的紧迫性尚未达成共识。我们注意到,《电影艺术》杂志刊发的专栏《入世后中国电影会发生什么变化》,以来函照登方式公布了编辑部对43位业内知名人士的问卷调查。这些人士各抒己见,但其中仅有两人提及数码电影。一位是导演黄蜀芹,她认为“数码电影的形成会改变制片及观片方式,但这在中国都需要时间。”;另一位是上影集团副总裁许朋乐,他建议“采用高科技计算机制作表现中国人命运情感的大片,力争在一些大城市与好莱坞进行抗衡。”[2]当然,问卷调查含有即兴成份,答者未必经过深思熟虑,但2:41的比例毕竟过于悬殊,至少说明数码电影还没有受到中国电影界的广泛关注。
在数字时代,任何形式的信息一经数字化,就被整合为统一的数字化信息,进而打破不同媒体之间固有的壁垒。数字化整合并不意味着电影媒介的消解,但却使电影的内涵与外延有了重新界定的必要。从影像信息的存储来看,目前拥有感光材料(胶片)、磁性材料(录像带)、光学材料(光盘)等不同载体,相互间可进行“胶转磁”、“胶转数”、“磁转数”、“数转胶”的转换,由此形成了笼而统之的称谓“数码影视”。
我们认为,“数码影视”这个概念过于宽泛,实则上在数码影视体系之内存在着分野,依据传播者、传播内容、传播媒材、传受关系等要素加以辨析,可划分为以下四个方面:
——基于传统影院放映的、含有“数转胶”电脑特效的电影大片;
——基于数字影院放映的纯数码电影(包括3d动画片);
——基于数字化制作的电视电影;
——基于个人化制作的dv作品。
且让我们结合数码影视在中国的现状及发展机遇来做一番考察,探究数字化为中国影视业带来的压力、动力与潜力。
一、电影中的数码特效
电影诞生以来,始终存在着摆脱“物质现实的复原”,由创作者发挥巧思奇想的电影特技传统。如电影先驱者梅里埃原先是魔术师,他出于职业习惯,首创了停机再拍、多次曝光、叠印、倒放等特技手段。在中国电影史上,张石川热衷“接顶”特技也是出了名的。1925年女演员张织云访美归来,向他谈起好莱坞名导演刘别谦运用“接顶镜头”在摄影棚里制造海滨场景的见闻。张石川听后立刻着手模仿,将接顶镜头玩得得心应手,还情不自禁地夸耀:“上海什么都有,就是没有山,连一个土堆都没有,从此可以高枕无忧,什么泰山、黄山,全都可以请画家搬到摄影场里来了!”[3]
电影特技的本质,说到底是一种“以假乱真”的艺术。在影片生产过程中,摄制组常会碰到某些在现实时空中难以再现的场景,这就需要采用特技手段在银幕上玩弄障眼法,将不可能拍到的画面变为可能。数十年来,电影特技师们施展聪明才智,掌握了模型摄影、模型接景、绘画合成、放映合成等一整套传统特技方法。到了20世纪80年代,随着计算机高科技的介入,电影特技产生了质的飞跃。在数字化进程中,1991年是个重要年份,柯达公司在那年研制成“cineon”数字电影制作系统,运用具有900万像素、4096线的ccd扫描仪,先将电影胶片上的影像转换成数字信息输入计算机图形工作站,经加工处理之后,再通过激光印片器将影像转录到电影底片上。cineon把电影和计算机的优势结合在一起,在催生数码电影方面功不可没。数字化不仅提高了电影生产的速度与效率,还大大扩充了电影艺术的表现空间与表现手段。尤其在数码特效领域,三维虚拟场景、角色动画、影像逐帧修改等先进手段的应用,为导演们提供了“只怕想不到,不怕做不到”的强大技术后盾。
好莱坞是数码特效的策源地,据统计,在全球票房超过2亿美元的100部好莱坞影片中,共有53部采用了数字技术。[4]随着数码特效的频繁应用,人们的理性认识也深入了一层。美国数码技术专家科林.布朗指出:“有两种特技效果存在,一种是展现在你面前的、可见的特技效果,产生震撼惊叫的效果,这就是《侏罗纪公园》的恐龙和《异形》的外星人等等;还有一种是不可见的、隐性的特技效果,为影片增加许多叙事成分。”[5]这种区分很有指导意义,如果说“看得见的特技”更多适用于科幻、魔幻、神话、动物等题材,那么“看不见的特技”适用面更广,在各种常规题材中都有用武之地。例如在《阿甘正传》中,由1000名群众演员出演的反越战示威场面,被复制成有5万人参加的浩大规模;扮演中尉的演员穿一双“蓝色遮蔽袜”,不费吹灰之力就达到了“双腿截肢”的造型效果。又如《泰坦尼克号》所展现的各种气候条件下的海洋,乃是依靠arete公司开发的软件,动用300台sgi工作站生成的“数字海”,在银幕上不露一丝破绽!当然,数码特效的制作成本目前还居高不下,《泰坦尼克号》投资2.5亿美元,数码特效的开支差不多占了一半。正是这一因素,致使不少业内人士将数码特效视作“高不可攀的奢侈品”,认为资金短缺是制约中国数码电影发展的瓶颈。其实未必尽然。
数字化是电影制作的必由之路。与好莱坞相比,中国电影数字化的进程大约滞后了十多年。原因之一是80年代以后,由于电影票房滑坡,不少电影制片厂的特技车间纷纷下马,制片人为省钱,能不用特技的尽量不用,致使国产片里的特技元素日益萎缩。原因之二是中国电影编导对高科技感兴趣的人并不多,对数码特效的应用热情不足。而好莱坞却拥有专攻数字电影的专业户,如詹姆斯.卡麦隆以平均两年1部的速度,成功地导演了《深渊》、《终结者ii》、《真实的谎言》、《泰坦尼克号》等四部数码大片。在中国影坛,张建亚导演是孜孜不倦探索数码电影的第一人,他最初的尝试始于1995年,运用电脑特效来制作《大闹天宫》,后因资金原因而搁浅。但他并不气馁,四年后终于成功地执导了首部国产数码大片《紧急迫降》。张建亚对电影有着独到的见解:“我觉得电影就是运动的艺术,电影离不开各种有趣的运动形式,因而也离不开技术。中国电影从《孤儿救祖记》以来就太注重道德伦理兴趣,结果把运动细胞都退化掉了。”[6]正是这种集体无意识,长期来稀释了中国电影的科技含量。
1999年是中国数字电影的起飞之年,一下子涌现《紧急迫降》、《冲天飞豹》、《横空出世》三部运用电脑特效制作的故事片。美国sony数码电影中心技术副总监观摩《紧急迫降》之后,认为中国同行的制作“已达到好莱坞同类影片的中上水平”。国内学者的评价更为积极,倪震指出:“《紧急迫降》在电影工业拓展上的意义远远超出了它的思想艺术价值和票房价值。它表明了中国电影作为工业系统在科技理念和工艺技术方面的突破,是一个民族崇尚科学、展望未来的精神体现。”[7]值得称道的是,上海电影制片厂当年审时度势瞄准数码电影的目标,为投拍《紧急迫降》斥巨资从海外引进先进设备,成立了“上影计算机特技制作中心”。现累计投资达8000万元以上,已正式亮出“上影数码”的品牌,决心打造国内领先、国际一流的数码电影生产基地。“上影数码”的最新出品是张建亚执导的大制作《极地营救》,该片的数码特效涉及泥石流、沙尘暴、雪崩、高空救险等惊心动魄的场面,以及“瞬间浓缩”古格王国由鼎盛至衰落的奇观。电脑特效总量占全片镜头数的60%,比例大大超过了《紧急迫降》。此外,《极地营救》的部分镜头还首次采用2000线高清晰度数字摄像机拍摄,力求以超一流的视听效果让国产数码电影跃上新的台阶。透过片尾字幕长长的工作人员名单,我们欣喜地发现了中国影坛第一个专事电脑特效制作的团队,他们操练了一整套包括三维建模、动作捕捉、材质渲染、合成数字人的生产工艺,构建了一个可持续发展的高科技电影制作平台。
国产数码电影下一步应尽快开拓题材面,在风格样式上寻求新的突破。以张建亚导演的两部影片来看,无论《紧急迫降》还是《极地营救》,均是依据真实事件为原型的正剧。其实,在纪实题材中电脑特效的用武之地颇受局限,难以达到淋漓尽致的程度。现实生活和艺术想象是艺术创造的两个源泉,电影编导“超凡脱俗”的想象力借助电脑特效更能得到异乎寻常的发挥。人们期待着,诸如科幻片、神话片、魔幻片等新颖样式,以及《西游记》、《封神演义》等传奇名著的改编,在银幕上掀起国产数码电影的第二波。
二、纯数码电影
数字视频有三个来源:一是通过数字设备直接获取(如数码摄像机、数码相机、cd-rom光盘、因特网下载等);二是靠计算机软件创建生成(如photoshop、maya等软件);三是经模数转换的其它素材(如胶片、录像等)。一部影片如果完全由前两种数字视频构成,便可称作“纯数码电影”。目前观众所接触到的纯数码电影,主要是3d动画片。
在动画电影史上,法国的雷诺被尊为创始人。但动画片真正诞生始于1907年,以美国的勃拉克顿发明“逐格拍摄法”作为标志。中国动画电影的拓荒者是著名的万氏四兄弟,他们受聘“长城画片公司”,于1926年制作了我国第一部动画片《纸人捣乱记》。该片描绘躲在墨水瓶里的纸人偷偷从瓶子里溜出来,同正在写字的真人捣乱,弄得真人火冒三丈,其新奇效果当年轰动沪上。
动画片创作历经手绘动画、计算机辅助动画、计算机生成动画这三个发展阶段。计算机生成动画亦称计算机生成图像(cgi),自20世纪90年代以来,每年获得奥斯卡最佳视觉效果奖的影片无不采用cgi技术。cgi无需摄影机的介入,而是依靠计算机创造出一种“虚拟现实”,一种亦真亦幻的三维空间。因此“拍电影”的说法已不能成立,确切地说,是通过计算机工作站“做电影”。1995年,好莱坞推出第一部3d动画片《玩具总动员》,片长77分钟,制作周期历时4年,一共动用110台计算机,耗费80万个计算机工作小时才完工。该片由1561个镜头组成,合计76个角色、366种对象,在主角安迪的头顶上据说生有12384根头发。在3d动画界,毛发的根数、皮肤的质感、物品的纹理等等,很快成了你追我赶的竞争指标。2002年迪斯尼公司与pixar公司联合制作3d动画片《怪物公司》,运用专门设计的fizt动画软件,给怪物主角苏利文全身平添300万根飘逸的蓝色柔毛,其逼真效果与《玩具总动员》相比,后者堪称小巫见大巫了。值得一提的是,在《怪物公司》中,首次出现了“中国娃娃”(或称“东方娃娃”)黑头发黑眼睛的可爱造型,这是山姆大叔为抢占亚洲电影市场作出的精心策划,以此来博得东方观众的欢心。
3d动画片使人大开眼界的同时,也暴露出某种先天性不足,即动画艺术的创新在很大程度上依赖于计算机软件的开发。今年2月,日本动画片大师宫崎骏的新作《千与千寻》荣获第52届柏林电影节金熊奖,这是国际著名电影节首次将最佳影片奖项授予一部动画片。在计算机动画已成为时尚的潮流之中,宫崎骏仍固守手工制作动画片,成为第一个对3d动画片说“不”的人,他的忠告是:“技术看起来使人自由,其实分工过于精细,很容易使独具匠心的制作变成流水式的生产。”
近年来,海内外开始流行“动漫”这一新概念,它有别于传统的漫画和卡通,而与流行时尚、新媒体、电子游戏交错互动,形成了规模庞大的动漫产业。上海市从2000年开始举办《动漫画展》,参观人数一届多于一届,成为动漫爱好者盛大的节日。动漫的忠实受众是青少年群体,根据年龄结构分析,他们属于“看动画片长大的一代”,对动漫有着天然的亲近感,以及不同于长辈的理解力和欣赏力。这个群体与计算机的关系最为密切,他们中间将会涌现中国目前紧缺的从事3d动画片创作的人才。
“纯数码电影”还有另一种涵义。在物质载体方面,纯数码电影的影像和声音不再记录拷贝在胶片上,而是将数字信号记录在计算机磁盘上;在节目传输方面,纯数码电影不必经过远距离装运或跑片,而是通过通信卫星、有线光缆等渠道定向传送至电影院的接收终端;在放映设备方面,纯数码电影通过内置光学芯片的投影仪显示高清晰度的画面与立体音响效果,使观众获得超一流的视听享受。1999年3月10日,美国举行了第一次纯数码电影演示,此举宣告着“无胶片电影时代”(filmless)的到来。同年5月,美国出现4家数字电影院,据行家预测,未来五年内数字电影院将普及全美国。现在看来这一预测未免乐观了些,截止2001年统计,全世界建成的数字电影院仅有32家。
2001年10月,我国首部纯数码电影《青娜》(谐音china)在北京旅游景点中华世纪坛首映,该片长度仅5分钟,实际上是一个娱乐节目,不是正规的电影作品。2002年4月30日,中国第一家数码电影放映厅在上海永乐电影城开张迎客,首映片目是姜文主演的《寻枪》,但该片并非纯数码影片,而是通过“胶转数”形成的数码版。此前,中国电影集团公司董事长杨步亭已向外界宣告,将通过资本运作筹措巨资改造全国电影院,要在十年之内实现电影的数字传送和放映。这个时间表现在已进入倒记时,同时也预示着纯数码电影未来巨大的市场份额,将吸引各路人马竭尽全力角逐中原。
三、电视电影
美国电影学者j.莫纳科写于20世纪80年代初的《怎样看电影》一书,字里行间留下了对影、视合流亦清醒亦朦胧的认识:“到了1980年,情况已经变得很清楚,我们所谓的电影与我们所熟悉的录像和电视,不再可能截然分开了。时至今日应当把它们看作是一个统一体的组成部分,我们确实需要一个能够包括影片与录像带的新词汇。……从现在起,‘电影’成了一个尚无新名称的、包括艺术与技术而组成的行业,姑且名之为‘电影电视’吧。”[8]
类似的情况也在中国发生。从80年代中期开始,随着中国电视业超常规的发展,占去了人们大部分的休闲时间,中国电影票房收入连年递减。进入九十年代以后,中国电视迎来新一轮扩容,由无线电视、有线电视、卫星电视所覆盖的家庭接受环境,在不少地区已多达数十个频道。各家电视台之间展开激烈的收视率大战,电影似乎无力招架,悄然退出同电视竞争的地盘。然而,就在中国电影业整体不景气的处境中,却存在着一个闪光的亮点,那就是中央电视台于1996年1月开辟的电影频道。在全国媒体利润排行榜上,电影频道后来居上,排名名次已跃居第五位,其收视率之高、传播范围之广,无形中已成为全国观众敞门入场的“中华第一大影院”。据统计,1998年国内电影院共放映414.9万场次,观众数量仅为5.7亿人次;而同年度电影频道的观众却达到4.3亿人次,两者几乎平分秋色。从表面上看这4.3亿人次分流了电影院的上座率,实际上他们所欣赏的依旧是电影。这种现象在国际上具有普遍性,正如联合国教科文组织有关委员会在一份调查报告中指出的那样:“尽管大多数西方国家中去公共影院看电影的人次有显著下降,更加多的观众还是通过电视看到了影片。这两种交流工具之间的结合也越来越亲密,而且不断发展的盒式磁带录像工业将为电视和家庭放映提供更多的影片。”[9]
电影频道开播以后,为保证节目源,几乎买断了1949年以来各家电影厂生产的所有故事片及建国前摄制的大量老电影。但不到三年时间,就把库存的近3000部国产片统统播放了一遍。为开拓片源,电影频道自1998年开始投资拍摄低成本的“电视电影”。1999年春节期间,第一部电视电影《岁岁平安》与观众见面。此后三年,电影频道每年投资6000万元,总共拍摄了约400部电视电影。今年电影频道继续加大力度,计划投拍和购买的电视电影数量将达到200部左右。透过数量看本质,我们不难发现电影频道这个面向全国观众的播映平台,不再满足于承担“下游”功能,即购买、回放各家电影厂出品的电影;它依靠自身的策划组织能力和经济实力,已成为中国电影的“上游”企业。
那么,电视电影与数码电影是不是一回事呢?
我们认为,数字化使信息和载体的关系发生了根本变化,在数字域,影像信息和声音信息在形式上都表现为“0”或“1”,信息对载体的选择变得灵活多样,突破了传统业务分割的界限。从理论上说,数字化介入电影或电视并无质的不同,两者同质同源,都是在数字化环境中完成作品的前、后期制作。尤其在非线性编辑系统中,电影与电视的区别仅表现在电影属于“胶转数”,电视属于“磁转数”,一旦扫描、上载完毕,在计算机中处理的都是“0”或“1”。此外还有必要强调,中国的电视电影一般采用数字beta摄像机拍摄,而非国际上惯用的16毫米电影胶片摄影机。因此,中国的电视电影虽然启动较晚,技术基础却是一步到位建立在数字化平台上,这也是我们将电视电影纳入数码电影看待的一大理由。
从制作角度比较,数码电影胜过胶片电影的优势在于节省成本与生产周期,能收到多快好省的效益。中央台电影频道目前投拍一部电视电影的平均预算为50万元左右,采用了稳妥的低成本策略。有关人士对此直言不讳:“在现在非常不规范、不成熟的电影市场环境下,与其投资上千万拍一部血本无还的影院电影,不如用上千万投拍20部有经济保障的电视电影。”[10]当然,电视电影也不全是小制作,例如《大沙暴》便动用8台nt工作站机群(16个cpu),制作了大量三维特效镜头,为电视电影进一步向高端数字技术靠拢积累了经验。
据中央电视台收视率调查统计,一部电视电影在电影频道播出,基本收视率稳定在2000万-3000万人次,传播速度与覆盖面相当惊人,任何一部电影在电影院首映都是无法与其相比的。不过,也有一些人士为此而担忧,认为电视电影客观上使观众养成“足不出户看电影”的习惯,会逐渐与影院疏远,对中国电影的发展来说,终究是“权宜之计”而非长久之计。其实,这种看法颇似因噎废食,少拍、少播电视电影未必就能提高影院的上座率。何况电视电影作为传播电影文化的有效载体,既为国产片维系了难能可贵的观众“人气”,又为编导们提供了更多的创作机会。
目前集结在电影频道周围拍摄电视电影的主要是一批青年导演,他们从专业院校毕业不久,非常珍惜独立执导作品的机会。然而,他们对电视电影的看法并不一致。如管虎认为:“现在的电视电影就是电视剧,但商业操作氛围不象电视剧那么重,制作上跟电视剧完全一样。电视电影这个概念区别于电影,也区别于长篇商业性电视剧的优势就在于实验性。电视剧、电影能完成的个人化、独特化的东西少,电视电影应该往这方面推。”[11]从这番话里,不难听出先锋派的余音。另一位青年导演郑大圣的观点有所不同,他认为“电视电影与影院电影比较,最大的不同就是通过大众媒体传播。如果说影院电影自我表达的因素更多,那么电视电影风格上更多的是大众性。”郑大圣还认为,拍摄低成本电视电影“是民族电影生存的一种策略,它就象个蓄水池,能够养起一大批新秀导演,为民族电影发展打下基础。从长远来考虑,也是培养民族电影观众的途径。”[12]
我们对电视电影的前景相当看好。电视电影有望成为中国影视艺术新的生长点,成为中国影视产业新的经济增长点,成为中国影视界“希望之星”的新的摇篮。
四、个人dv作品
对数字技术诱人的前景,著名导演卢卡斯曾作过乐观的预言:“最终会导致出现一个更为民主的制片环境,每个人都能够制作电影。要不了多久人们就可以在自己的pc机上干电影这一行了。”[13]他的话音刚落,日本研制的第一款dv数码摄像机(digitalvideo)就于1996年问世,其画质水平解像度达500线以上,与价值不菲的beta摄像机不相上下,性价比很适合个人消费者的购买能力。同dv摄像机配套的是非线性编辑软件,将数字信号输入pc后可以很方便地进行后期编辑。尤其微软公司在1997年推出softimage3.7版本之后,标志着在个人计算机上也可制作电影特技画面了。这样一来,就突破了制作影视节目企业化、集体化的陈规,从前期拍摄到剪辑合成,全部可以由创作者一个人独立完成,揭开了dv影像文化的新纪元。
目前采用dv拍摄作品的基本上有三类人员——
其一是职业电影导演,如伊朗著名导演阿巴斯携“掌中宝”dv深入乌干达,拍摄了一部考察当地儿童与社会状况的纪录片《a.b.c.到非洲》。阿巴斯在谈及这部dv处女作时,称自己经过试用,已习惯将dv摄像机当作“笔”来写作,使用期间常常被影像丰富的“变化与惊喜”所感动。[14]又如中国新生代导演贾樟柯,也用dv拍过一部《公共场所》,他的体会是“想特别贴近人,想跟人有互动的电影,dv是一种非常合适的方法”。其二是从事其它门类创作的作家、艺术家,如大陆作家朱文自编自导的dv电影《海鲜》,在第58届威尼斯电影节上获得了“当代电影”竞赛单元评审团特别奖。朱文认为,“拍电影没有专业和业余之分,每个人都可以搞,职业一点也不重要,关键取决于人有没有想象力和创造力。艺术首先就是业余的,那样才有生命。”这番话说得十分洒脱,其物质基础正是由低成本的dv奠定的。
其三是人数众多的dv爱好者。近年来,随着dv摄像机在视觉文化发达地区的畅销,京、沪、穗等地已有不少dv发烧友尝试拍纪录片,有些作品如《老头》、《北京风很大》等已遐尔闻名。纪录片最大的魅力来自作者“在场”的影像纪录,由于dv的普及,将使纪录者“在场”的概率大大增加,从而为我们这个时代留下较前人丰富得多、鲜活得多、深入得多的影像记录。
dv的潜力不容低估,但dv的反响还很有限,主要原因是dv作品缺乏足够的展示渠道。在国内,目前dv的传播方式大致有两种。一种方式是小群体观摩,相互切磋,“自娱自乐”。2001年9月,由《南方日报》社、北京电影学院导演系联手举办的“首届独立影像展”,便吸引了来自北京、上海、广州、沈阳、武汉、香港等地的dv爱好者自发赴会,总共有109部作品参展参赛,成为难得一见的民间影像观摩盛会。另一种做法是由电视台提供播出窗口,在大众媒体上公开亮相。如上海电视台纪实频道开辟的《新生代》专栏,对外征稿启事:“社会上任何人只要使用dv摄像机拍摄长度为10-20分钟,能够鲜活表现当代人生活和情感状况的纪录片都有可能在荧屏播出,欢迎方方面面的纪录片发烧友共同参与。”又如凤凰卫视中文台发起“中华青年影像大奖赛”,鼓励的年青人拿起dv摄像机来纪录和传递自己的所见所闻。在最近一次“命题作文”《我的父亲母亲》展播中,一名中央戏剧学院大一女生拍摄的处女作朴实感人,获得了该项比赛的大奖。大众媒体以如此积极的姿态向个人dv作品敞开大门,是值得载入中国电视史册的。
我们留意到,个人拍摄dv也引出某些异议。有位学者提出了“视像艺术凡俗化进程已经开始”的看法,他认为“视听器材的普及意味着复制的泛滥。复制有两重含义:一是机械复制,指视像艺术作品出于种种目的合法地大量转录;
二是题材复制,一部作品一旦成功,立即招致大批拙劣模仿之作,将导致视像艺术的贬值。”[15]这种担心是可以理解的,但言之过重了。当我们面对个人dv这一新生事物时,没有理由不为之鼓与呼。
让我从新浪网的《第三届全国大学生录像短片竞赛宣言》中,摘录一段洋溢青春激情的文字作为结束语——
“dv为个人提供了便利的条件和广阔的影像写作空间,不仅专业人士可以借此尽情自己任何狂野、冒险的想法,而且常人也可打破媒介对影像的长久垄断,从而拥有记录自己和他人日常生活的权利,甚至可以拍摄属于自己的‘电影’。我们呼唤个人影像时代的来临,目的只有两个,一是看到越来越多的人创造突破模板、颠倒惯有模式的作品,使影像的可书写性大大提高;二是团结国内青年同仁,推动合作交流,为中国影视建立人才库,使之成为中国乃至亚太地区影视创作的活力之源和希望所在。”[16]
注释:
[1]邵牧君《西方电影史概论》,中国电影出版社1982年版,9页。
[2]参见2001年第六期《电影艺术》。
[3]刘思平《张石川从影史》,中国电影出版社2000年版,90页。
[4]转引自1998年第一期《北京电影学院学报》,37页。
[5]转引自《第九届中国金鸡百花电影节学术研讨会论文集》,136页。
[6]《张建亚访谈录》,1999年第三期《北京电影学院学报》,26页。
[7]倪震《加入wto和中国电影生产力的再定位》,2002年第一期《当代电影》,11页。
[8]j.莫纳科《怎样看电影》,上海文艺出版社1990年版,336、339页。
[9]转引自孙沛然《影视文化导论》,浙江大学出版社1999年版,117页。
[10]张卫平《从电影发展战略谈电视电影》,同[5],340页。
[11]、[12]均引自2001年第五期《电影新作》。
[13]a.ohanian&e.phillips《数字化电影制片》,中国电影出版社1998年版,6页。
篇5
关键词 多媒体 美术课
中图分类号:G623.75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002-7661(2016)16-0126-02
随着科技的发展,多媒体技术进入了人们的生活,也进入了课堂,多媒体技术在教学中的应用,大大弥补了传统美术教学的不足,为课堂带来了新的活力,大大提高了教学效率,使传统课堂彻底转型,使美术教学真正实现了短时高效的目的。
然而,科技由人掌握,不同的教师使用方法不同,多媒体技术在每位教师的课堂上作用也不尽相同,所以,如何充分利用多媒体上好美术课成了新时期教师们的必修课。
一、创设情境,精彩导入,激发学生学习主动性
学生是否感兴趣,对课堂教学至关重要,只有充分调动学生的学习兴趣,才能调动起学生的求知欲。在传统教学中,许多课本中的内容只能通过老师的口述,或是生硬的图片认知,缺乏经历的学生们很难通过这样的方式真正体验课本中的内容,本来有趣的,或是深刻的东西,在这样单调的学习方式下,根本无法给学生留下深刻印象,效率大打折扣。尤其是作为导入,学生一会儿就失去了兴趣。
美国心理学家布鲁纳认为:“在学生教育教学中,所有教学计划在很大程度上将依赖于为达到教学目标而采用的教学媒体。”所以,教学过程中充分体现现代化教学,能极大的调动学生的积极性。多媒体教学就有着明显优势,它以其全新的视、听立体效果,刺激学生的感官,让学生的感情随着优美动听的音乐和生动有趣的画面跌宕起伏,激发了学生内心极大的兴趣,使学生在愉悦的气氛中主动去接受新知识。它是直观教学、寓教于乐的最好选择。
比如,在上《为作文画插图》一课时,我在举例时先播放一段相关视频让学生欣赏,春日的郊外美景通过视频如画卷一般展开在学生眼前。伸出墙外的桃花、山上流下的清冽的泉水、刚刚钻出泥土的嫩芽儿、一片嫩绿生机勃勃的田野……生动的细节,细腻鲜艳的色彩,优美的音乐,把学生一下子带入了情境当中,对春天的野外充满了向往,对我出示的有关春天的作文节选有了很丰富的理解,这样的导入,充分调动了学生的兴趣,为顺利地完成一整节课开了个好头。
二、直播技法,直观教学
美术教学中出了欣赏课,绝大部分内容都需要学生动手操作,如绘画、手工、设计等。在学生操作之前,需要教师详细传授绘画或制作技巧,这一步对学生创作作品至关重要,而当中有许多细枝末节是无法口述清楚的传统的教学由于缺乏展示方式,学生只听,根本无法意会。多媒体技术可以完全解决这个难题,教师借助投影仪等设备,可以用播放视频、图片或是现场绘画等方式直观教学。
例如,在《水墨蔬果》一课中,教师通过播放图片,让学生认识了笔墨纸砚等水墨画工具,有通过投影仪,详细讲解了五种墨色:焦墨、浓墨、重墨、淡墨、清墨,以及一笔一笔现场示范绘画了白菜、萝卜等蔬果。学生通过大屏幕,直观地学习到了具体操作方法,在接下来的课堂练习中都顺利地创作出了别具特色的作品,这比教师空口描述100句都有用,大大提高了学习效率。
三、丰富课堂内容,拓展学生想象力
传统的美术课中,学生缺乏生活经验和辅助资料,在创作时往往无从下手,作品单调死板,只懂得重复描绘教师给的范例,有时出现一个班都只会画一种图案或一两年都只会一种表现形式的情况。多媒体教学设备在这里再次表现出了它的优越性,它具有再现性、模拟性、容量大的特点,可以让学生一次性欣赏到丰富的资料,极大地扩展了课堂知识的容量,为他们的创作提供丰富的视野,发觉他们的创造潜能。
篇6
中职语文是一门为专业课服务的实用性强的基础课程,也是培养中职学生人文修养的课程。在教学实践中,必须要密切联系专业实际,科学设计教学内容,增强语文教学的实用性。一是要大胆改革教学内容。根据不同专业选择不同的篇目,可以对现有的篇目体系进行增减或重组,尽量选用与学生所学专业紧密结合的材料作为教学内容。如导游专业,可以增加一些有关旅游题材的古诗、历史故事、文学典故、现代诗歌;餐饮管理专业,可选择有关国内外大型饭店的成功管理经验案例;计算机专业,可增加一些信息技术发展史方面的文章、科幻小说,等等。二是要科学安排语文作业。语文教学的实用性主要是要让学生发现语文学习与社会需要的直接联系,把语文知识运用到社会实践中。因此,要赋予语文作业新的内容和新的形式。开展一次社会实践、公益活动或参观学习活动等,都可以成为语文作业的内容。如汽修专业,可以安排学生在业余时间写与汽车相关的作文、散文等,激发学习专业的兴趣;烹饪班的学生可以写动手做菜的过程和体会;寒假期间要求学生进行社会调查,把学到的调查报告运用到学习实践中。同时要让学生多进行阅读,多读一些文学作品和新闻报刊来培养阅读能力和逻辑思维能力。在教学中,教师要按照一定的教学目的和要求,针对具体的教学对象和教材内容,对于课堂教学的整个流程及其具体环节作出的行之有效的设计、谋划,不能只扣住教材本身来学习,要进行内容拓展,如“求职信”的教学,可在课堂上模拟一场人才招聘会,既可训练学生的综合能力,又可让学生提前了解就业信息,感受就业的压力。
二、改革教学方式,强化中职语文教学的实效性
教师可以讨论式教学和参与式教学方式,提高教学的效率和效果。讨论式教学是在传统讲授教学的基础上,充分运用小组讨论的教学方式,可以起到三个作用:一是增加学生的发言机会,学生参与面广,提高学习主动性;二是通过讨论促使学生从多方面、多角度进行思维,有利于培养学生思维的深刻性和创造性;三是有利于培养学生勇于探索的意识和习惯。例如,我在讲授散文《世界最美的坟墓》时,组织学生讨论作者通过托尔斯泰墓阐述怎样的哲理?进而让学生讨论文中“最美”的含义,要求学生联系现实谈谈自己的审美观,什么才是美。有的学生谈到幽雅宁静是美;有的学生谈到朴素平凡是美;有的学生谈到奉献自己,淡泊名利是美等等。学生发言全面、深刻而精彩,教学效果异常的好。实践证明,讨论式教学能充分展现学生的创造力,调动学生学习的积极性。但是,教师要把握好,讨论问题不能太多,而且需要给学生足够的思考空间,问题的设计也要明确、多层,有—定的深度和难度,吸引学生更多的兴趣和参与。启发式教学是指在学生进行认真思考和分析的基础上,教师通过启发、暗示、点拨等方式,引导学生独立思考,融会贯通地掌握知识,提高分析问题和解决问题的能力。在实践中,教师要深入研究教材,熟练地掌握教材内容的整个系统,同时要掌握学生的实际情况和学习中存在的问题,因势利导地进行教学。如,在讲授《中国人失掉自信力了吗》一文,教师要启发学生思考下列问题:作者说“自信其实早就失掉了的”理由是什么?说“中国人现在是在发展着‘自欺力’”理由是什么?双方的分歧是什么?等等,在这样的诱导、启发下,会达到很好的教学效果。教学中要不断启发学生思考、探索的能力,才能有利于学生探索精神的培养,使学生真正成为学习的主人。
三、完善评价机制,确保中职语文教学的目的性
完善的评价机制对课程的实施起着重要的导向作用,也是促进中职语文教学工作的有效方法。评价的根本目的在于激励与促进学生、教师、学校和课程的发展。评价过程既要注重对学生语文学习结果的评价,又要注重对学习过程的评价,还要注重对知识和技能的理解以及对发现问题、提出问题、解决问题的能力和学生自主学习能力等方面的评价。因此,要建立合理的评价机制和评价体系,改革传统的以试卷和分数为主要依据的评价方式,积极倡导科学合理的评价体系,坚持“多维度”标准,根据不同专业的教学目标分层设计评价方式,如:课堂观察、成长记录评价、作业分析、语文日记和书面考试等,设置评价指标,如:阅读能力评价、写作能力评价、社交能力评价、综合实践活动能力评价等等,确保能从不同的视角、层面对教师的教学情况、在教学实践中的运用情况以及科研情况等方面进行全方位评价。通过有效的评价,真正实现中职语文教学的目的。总之,教师应通过多种途径,不断加强评价的目的性和针对性,不断完善评价的系统性和规范性,不断发挥评价的导向性和实效性,使更多学生喜欢语文课。
【参考文献】
[1]周筠,中职语文教学对学生实施多元性评价的思考[J],基础教学研究,2007.11.
[2]黎桃,中职语文教学应考虑的问题[J],职业教育研究·基础教学研究,2006.8.
[3]于宗炫,中职语文教学的定位与实践思考[J],福建教育学院学报,2007年第8期.
[4]刘丽,中职语文教学职能探析[J],辽宁教育行政学院学报,2008年第8期.
[5]彭莉,关于中职语文教学改革的思考[J],黔南民族师范学院学报,2007年第4期.
篇7
作者简介
阿尔冯斯·波特霍夫(AlfonsBotthof),在获得物理学大学学业之后,首先在软件开发及通信电子工程人员培训行业工作。自1988年起,波特霍夫就职于V D I / V D E创新技术有限责任公司(VDI/VDE Innovation + Technik GmbH),工作重点是对可行的高新技术以及相应的社会经济学议题(信息和通信技术及其应用,特别是精密技术及系统技术、系统集成、物联网、自主系统)进行创新型研究。波特霍夫负责德国经济与能源署(BMWi)开展的“工业4.0时代机械自动化”科技项目的相关研究并参与政府“工业4.0”项目的实施及推广的全过程。波特霍夫也是柏林VDI/VDE创新技术有限责任公司社会及经济部副部长。
恩斯特·安德雷亚斯·哈特曼(Ernst Andreas Hartmann),1995年在德国亚琛工业大学获得心理学博士学位,主要针对工业领域人机系统构架及组织结构心理学问题进行研究。20世纪90年代,哈特曼曾任曼海姆约翰·德雷(John Deere Werken Mannheim)工厂的组织和流程发展的内部顾问。至2000年,哈特曼一直在亚琛工业大学负责一个研究小组。2002年,哈特曼在亚琛工业大学教授心理学课程,并获得工作及组织心理学专业特殊任教资格,从那时起,哈特曼成为亚琛工业大学工作体系及流程构架专业编外讲师。2004年4月起,哈特曼担任柏林VDI/VDE创新技术有限责任公司社会及经济部部长,2007年起,成为该公司创新及技术研究所(iit)所长。
内容简介
作为德国联邦政府“高科技及创新战略”主要元素之一,针对未来的“工业4.0”项目将推进传统工业的信息化,如工业化生产。在物联网化的进程中,通过虚拟世界与实体世界的融合,建立虚拟—现实系统,实现在新时代下,技术流程与在德国的生产商业流程共同成长。德国经济与能源署(BMWi)开展的“工业4.0时代机械自动化”科技项目是“工业4.0”项目的一部分,而本书也因此得以出版。《工业4.0(实践版):开启未来工业的新模式、新策略和新思维》概括展示了机械自动化及工业4.0背景下工作的未来导向,并指出科研领域、工业领域以及工作者即将面临的主要挑战、机遇和风险。本书所展示的发展趋势,为生产及自动化、机器人、虚拟工程、农机以及教学工厂等领域提供了解决方案范本。
目录
推荐序一
推荐序二
前言
第1章工业4.0时代到来,我们应该怎么办?
自动化及工业4.0时代的工作未来
欧洲关于企业的组织机构、跨企业组织新模式,“无工厂生产”、个性化批量生产以及自调式或自理式生产系统的讨论,启发企业内部进行思考,如何将新模式、新生产方式融入工业4.0之中。
工业4.0时代下的工作形态:过去的辉煌与未来的挑战
未来将要面临两大挑战。一是要将所获得的知识用于分析及描述促进学习式工作模式,应用在工业领域构建真实的工作系统。二是要解决自动化进程中所遇到的两难困境,即解决学习式工作形态所遇到的障碍。
第2章工业4.0时代,未来工作的展望
工业4.0背景下的工作——应用工作学协会的预期
在工业4.0时代,随着工作内容及任务产生变化,对工作者的知识、才干、技能、能力也都有了新的需求。现在看来,对灵活度、抽象度、问题解决能力、独立处理、沟通能力以及自我组织能力的要求尤为突出。
未来的自动化之路
工业4.0意味着应用于智能工厂生产的新逻辑与质量。智能产品在生产系统中担任自主角色。它们与机器、工人以及其他系统元件———如生产控制技术———进行交流,以一个自主的非人工生产要素完成其任务、参与控制生产流程。
第3章工业4.0时代,工业领域的机遇与挑战
另辟蹊径走向工业4.0——机遇及限制
通向工业4.0有两条路:一是将一个高度机械化——虽然并非无人——工厂作为发展目标。另一条道路——也称为以人类为中心的CIM(HCIM)——强调的是人类在生产流程中将起到中心作用。
机器人协同工作——愿景及现实
随着计算能力的提高、数据量及传感器的增加,未来的计算机将如科幻世界一般,有能力完成迄今为止通过人类完成的(思维)任务。届时,工作及经济领域将发生剧变,而给消费者带来的益处在于个性化产品的价格将居于可承担范围之内。
工业4.0时代的工作优化——农业技术视角
对于农业经营者来说,提高能力以应对日益复杂的流程并能够正确执行,至关重要。而工业4.0概念引入自主优化、自主设置、自主诊断及认知流程,对优化农业领域意义重大。
工作4.0时代技术发展及其应用
在人口变迁背景下,未来的发展趋势显示出,上文提到的合理化效应——即机器替代人工——从社会学角度看,也可能起到积极作用:可以在人才缺乏的时代,依旧保持生产竞争力,顺利运输货物。
提升内部物流运输机器人自主程度——工业4.0时代技术发展及其应用
在人口变迁背景下,未来的发展趋势显示出,上文提到的合理化效应——即机器替代人工——从社会学角度看,也可能起到积极作用:可以在人才缺乏的时代,依旧保持生产竞争力,顺利运输货物。
学习型工厂对工业4.0的意义
在第四次工业革命的背景下,通过工业的相互联合,能够更加提高效率。通过学习型工厂可以更快地获得最新数据,以及时进行优化。因此学习型生产系统是工业4.0受益方。
第4章工业4.0的核心主题及发展战略
生产工作的发展前景
工业4.0系统的安装过程和投入生产被认为是一个漫长的过程。在这个过程中,活动和工作结构必须要显示出高度的灵活性和出色的解决问题能力,并且不能够轻易就为某个状态(最终状态)下定论。
工业4.0大背景下的生产系统的实现
第四次工业革命是否成功,极大程度上取决于设计方案是否成功而有针对性地在组织这个方面做出了决定性改变。人力与技术因素应该依据组织的设计与架构调整和定位。
创新需要能人借助虚拟工程开创新的工作文化
工业4.0时代产品和服务从以技术为基础到以人为本的过渡能否成功在很大程度上取决于企业的创新程度。高度创新的经济意义在于低成本和高质量。
通过人机团队的构建摆脱自动化的窘境
自动化若是没有人的参与,是无法成功运行的。人类在其中所扮演的角色必须更加明确,抹去这一角色并不是一种出路。我们应该取消对人类与机器任务的僵化分配。理想的任务分配不该在事前就决定好,而是在任何时刻根据既定的分配策略基于当时的需求重新决定。这种动态性可以借助一种新的人机关系视角来实现,即人机团队(MMT)。
第5章工业4.0的未来前景
人机互动合作下的工作系统构建——以机器人技术为例
随着传感技术、传动机制以及导航领域科技的迅猛发展,工业机器人被投入更多的领域加以使用,同时突破了工业机器人的传统应用方式。由以往的人机空间分离的共存方式转向更紧密的人机互动合作乃是大势所趋。
工业4.0时代的工作导向——新视角及待解决问题
工业4.0时代的工作世界是可塑造的,也是需要塑造的。未来的工作形态须参考社会技术系统理念的三个维度:“人类”,“组织”以及“技术”。经实践得知,“组织”尤其重要。因为可通过企业内部、企业间的组织来实现增值。
后记:
篇8
关键词 : 多媒体;小学美术;高效课堂;
高效课堂是以最小的教学和学习投入使学生获得最大学习效益的课堂,当教师有了构建高效课堂的目标,才会不断吸收先进教育理念,学习现代化教学设备,制订完善的教育教学方案。多媒体背景下的高效课堂的构建,需要教师切实发挥自身的教育引导作用,积极制订创新授课方案,促使学生能够积极参与活动,感受美术学习的乐趣,从而全面提升课堂教学质量。
一、现阶段小学美术教学中出现的问题
(一)教学内容较为单一
教学内容的丰富与否,直接决定着学生的学习参与积极性是否高涨,精彩的教学内容能够点燃学生的美术兴趣,切实增强学生参与课堂的热情。但是纵观现阶段的小学美术课堂,我们可以看到,大部分教师只是把美术教学定义为教学生如何画画,这样的教学定义,很容易让课堂内容变得单一且枯燥。而事实上,小学美术教学涉及的领域十分广泛,除了指导学生绘画技巧,还可以引导学生鉴赏美术作品、培养学生审美能力,同时,还可以设置多样化实践活动,来陶冶学生情操、增强学生艺术素养。此外,还可以带领学生走出教室,,去用心感受自然之美、生活之美,并将生活中多样色彩通过画笔呈现出来,促使学生感受美术学习的乐趣。但是这些内容在现阶段美术教学活动中,都未能得到全面体现,所以常常致使课堂教学变得单一且沉闷。[1]
(二)教学方式较为落后
运用什么样的教学方式进行授课活动,对学生的美术学习和教师的授课都有着极大的影响作用。纵观现阶段美术课堂活动,首要问题是教学内容单一,主要是教师依据教材,帮助学生掌握绘画技巧,这样的活动,在一定程度上也体现了教师教学方式的落后,从而导致出现教学方式落后这一问题。在当前课堂中,我们可以看到,部分教师仍保持着陈旧的教育理念、教学心态,并采用填鸭式的授课方法,对学生进行指导,整个课堂没有太多灵动的气息,师生间的互动性也不够强。然而美术学科本应该是灵活多彩的,如果整个过程未能使学生感到乐趣和放松,并产生积极参与的动力,将难以对学生产生吸引力。这一问题的出现,需要教师能够有所认识,并迅速捕捉到问题出现的原因,并运用灵活多样的教学方式,丰富授课活动。[2]
(三)教师专业有待提升
专业素养的提升与发展,是教师高效开展教学活动的重要保障因素,要想增强小学美术教学活动的质量,需要学校积极建立组织一支专业的教师队伍。但是纵观现阶段美术教学活动,我们可以发现,教师整体水平还有待提升,部分教师并非美术专业毕业,在开展授课活动时,只是依据教材大纲进行机械式的传递,对于很多具体教学内容和教学工作的开展,了解还不够深入,容易在教学期间出现各种各样的问题。此外,还有部分教师对于先进教育理念、教学方式的吸收理解及运用力还有待提升,在课上,也疏于对先进教学设备进行灵活使用。这些问题的出现,会致使学生的美术学习活动效率大大降低,高效课堂的构建也会出现很多阻碍。[3]
二、多媒体背景下美术高效课堂构建的必要性
多媒体背景下的小学美术活动,变得更加丰富多彩,相较于传统美术授课而言,它有许多优越性。首先,多媒体能够将图像、声音和文字集于一体,给学生带来丰富的视听感受,在学习过程中,学生不光可以对文字理论进行把握,还可以充分调动自己的各个感官,感受美术学科的丰富多彩,从而有效点燃学习兴趣,促使学生能够切实增强对美术的热爱度。同时,将多媒体设备引入教学活动,还可以扩充学生的知识吸收途径,打破教学的时空限制,并能够通过使用教学设备,获取更多教学资源,可以是基于教材内容的延伸,也可以是新的补充。因为美术学习不仅仅要使学生学习和掌握绘画技能,在课堂活动中,还要通过引入丰富作品,帮助学生提升对审美的认知,不断积累审美经验,从而增强审美能力。比如在开展“中国美术作品中人物的情感表现”这部分内容的教学活动期间,教师可以灵活运用多媒体设备,引导学生观察《流民图》,在具体图像的引导下,可以促使学生切实调动自己的视觉能力,对画面内容有整体认知,只有使学生有了对相关图像的具体认知,才能够更好地跟随教师指导,完成以下问题的思考,比如:作品中的场景氛围如何?作品中人物身份、年龄、衣着、性别、道具等效果分析;作品中人物造型、肢体动作、五官描写和情感表达间有何关系?作品是如何通过人物情感来表达和解释作品主题的?这些问题都要基于学生对相关作品的认知和了解,而非空想,多媒体设备在课上的运用,则可以很好地起到辅助作用,促使学生深化理解。
此外,运用多媒体设备开展美术教学活动,也是顺应时展的必然选择,是教育教学中不可逆的大趋势。[4]
三、多媒体背景下美术高效课堂的构建策略
(一)融合文本信息,提高学生审美认知
在多媒体背景下构建高质量的小学美术课堂,需要教师能够注重对学生审美能力的培养,在此过程中,教师可以引导学生全面了解教材中的图像信息,并通过文字形式加以呈现,从而切实提高学生对美术作品的认知。当学生在学习过程中,能够一点点积累对美术作品的了解,才能够不断形成完整的审美认知,进而全面提升美学素养。
比如在学习“阳光下的世界”这部分内容时,在学习期间,教师可以为学生引入思考问题:莫奈为什么长期迷恋于阳光与色彩的表现?接着,教师可以引入与莫奈相关的美术作品,比如《麦草堆》,接着,教师通过文字,向学生介绍与作品相关的信息内容,比如:图画的创作背景、图像内容、光色变化等,将相关内容通过文本信息进行传递,可以有效提升学生对美的认知和感悟,同时全面增强学生的艺术素养,切实帮助学生增进对美的理解和把握,此外还可以增强师生互动效率,为高效课堂的构建与开展奠定坚实基础。
(二)运用教学视频,激发学生学习兴趣
兴趣是最好的老师,是促使学生开展美术学习的原动力,同时也是构建高效课堂的基础,在开展小学美术教学过程中,教师要注重对学生兴趣的激发,使其能够愿意配合教师,积极投入到学习中来。在传统小学美术教学期间,教师大多运用口头讲解,促使学生了解和学习美术知识,学生只能被动地听,很容易感到枯燥乏味。新媒体背景下的美术活动,教师可以引入丰富的教学视频,促使学生观看欣赏,通过视频,可以使学生的美术兴趣更加浓厚。
以“拓印的魅力”这部分内容为例,教师要能够提前明确教学目标:促使学生了解版画的艺术特色,学习欣赏拓印版画的欣赏方法,掌握简单的拓印方法,并创作一幅纸版画。为了促使学生对“拓印”这一艺术形式有深入具体的了解,教师可以引入视频,促使学生通过观看视频,全面把握拓印的方法,并能够根据视频中的提示,进行拓印活动,从而有效激发学生参与学习的兴趣,这样的教学形式,能够发挥学生的主动性,要比教师一味地讲解更具趣味性。[5]
(三)引入丰富资源,提升学生审美能力
高质量的美术课堂,力图使学生通过学习探究,获得更广泛的资源,切实丰富认知,增强综合素养。对此,在运用多媒体技术构建高效美术课堂过程中,教师可以依据教学主题及教材内容,搜集与之相关的图像资源,促使学生能够获得更多对美术资源的认知。
美术课堂资源包括很多内容,可以是绘画名家的信息、名家作品信息,也可以是美术创造技巧等。以“外国美术作品中人物的情感表现”为例,在本课教学中,教师可以为学生引入“蒙娜丽莎”“希施金肖像”“意外归来”“伊凡雷帝杀子”等作品,促使学生通过欣赏不同层面的作品,比较不同人物表情的特征,来感受外国美术作品的艺术魅力。又如在学习“神州大地之旅”一课时,教师可以制定旅游路线,如:北京—西安—敦煌;黄山—漓江—九寨沟。接着,教师依据路线,为学生播放反映壮美的自然景观或古老辉煌的文化瑰宝的视频,促使学生能够通过美术学习,获取更加丰富的知识资源,从而有效提升自身美术审美能力。
(四)进行学科融合,营造趣味学习氛围
高效的美术课堂,还表现在能够具备良好的学习氛围,在一种轻松、愉快氛围下,引导学生进行学习探究,能够使其更好地感受到美术学习的乐趣,从而积极调动自主学习动力,切实增强参与课堂的热情和积极性。对此,在运用多媒体进行美术探究活动期间,教师可以将不同学科融合起来,并灵活使用教学方式,促使学生能够在美术学习中,切实增强参与美术活动的主动性。
在学习“小桥、流水、森林”这部分内容时,教师可以引导学生欣赏小桥、流水、森林的美丽景色,并引入齐白石的国画《蛙声十里出山泉》,列维坦的油画《深渊》,在欣赏活动中,教师可以引入多样化音乐,促使美术和音乐学科能够有效融合起来,从而切实为小学美术课堂注入活力与生机,同时营造良好的学习氛围,使学生能够愉快地进行相关活动。无论是图像展示还是音乐播放,都会运用到现代化媒体技术,促使学生能够处于一个良好的氛围下,并切实达到构建高效美术课堂的目标。
(五)运用虚拟技术,构建现代化教学课堂
虚拟现实技术涉及了很多复杂的学科,它可以通过计算机来展现出形象逼真的三维立体效果画面。这一技术的研发,让更多的信息技术的成像出现了更多的可能性。这一技术在教育领域也被广泛运用,并受到了诸多学生和老师的喜爱,在多媒体背景下构建小学美术高效课堂过程中,教师可以充分运用虚拟技术,为学生提供良好的数字化学习氛围,使其能够根据教学主题,真正置身于一个丰富多彩的现实环境中,去感受和体会美术作品的三维立体成像效果。
以“科幻故事中的艺术形象”这部分内容为例,教师可以运用VR技术,来打破时间和空间的限制,并真实地还原随光线变化的艺术形象的明暗关系,为美术学习创造更加直观、真实的感受。此外,VR技术还可以被运用到美术欣赏课中,为了激发学生学习兴趣,提升学生参与美术探究活动的积极性,教师可以为学生引入一些名家作者的艺术作品,比如梵高的《星空》,当学生们运用VR技术观看和欣赏美术作品,可以直观地感受到梵高笔下星空的奇幻色彩魅力,体会画家躁动不安的情感和迷幻的意象世界。
四、结束语
教无定法,贵在得法。综上所述,可以看到,在多媒体背景下构建高效小学美术课堂期间,教师要保持先进教育理念,充分运用多样化教学设备,并保持终身学习理念,不断完善教学策略,促使学生能够在一个宽松自由、趣味性强的氛围下感受美术学习的乐趣,并通过文本、图像、视频等多种形式,感受美术作品的美好,并在学习探究中,切实增强美术素养,发展自身艺术审美能力。
参考文献
[1]郭晨曦.优化教学策略,建构活力美术课堂[J]小学生作文辅导(语文园地),2019(11).
[2]生活融于小学美术课堂中的应用探讨[J]唐明燕.考试与评价, 2020(4).
[3]吴少芳.小问题大智慧一小学 美术课堂提问策略探析[J].求知导刊, 2020(3).