教育学毕业论文范文

时间:2023-04-12 10:11:23

导语:如何才能写好一篇教育学毕业论文,这就需要搜集整理更多的资料和文献,欢迎阅读由公务员之家整理的十篇范文,供你借鉴。

教育学毕业论文

篇1

一、毕业论文撰写的要求

1 毕业论文要求科学性

无论是自然科学还是社会规律,必须根据科学研究这个总的任务,对研究的对象进行探讨,揭示规律。是科学的,经得起推敲的,独到见解也是建立在科学的基础上的。必须从客观实际出发,从中引出符合实际的结论,不得带有个人的好恶和偏见。在论据上作者必须经过周密的观察、实验或者阅读、思考。

2 毕业论文要求创见性

科学研究的任务是对新的知识的探求,在综合别人研究的成果的基础上去发现别人没有发现过或者没有涉及过的问题。科学研究的任务本身就决定了它必须去探索规律,必须实事求是。科学研究本身又蕴涵了创见性,就是在综合别人研究成果的基础上去发现别人没有发现过或者没有涉及过的问题。要有独到的见解,要发现一个新的创见。

3 毕业论文要求专业性

我们不同专业领域里的毕业生可以根据自己平时的积累和爱好选择题目,基本上都是在自己的专业领域内。不要离开自己的专业去写别的跨专业的。

4 毕业论文要求通俗性

尽管我们要求论文的专业性,但语言要求通俗,这样便于传播和交流。

二、毕业论文的选题原则

1 要选择有科学价值的问题,要选择亟待解决的课题,减少选题的盲目性。

2 利用灵感来选题

看别人的评论过程中打开自己的思路,进行选题。在你看书、观察或思考的过程中,你会发现这个角度我可以深入下去。考虑选题的大小、难易度和利用自己的灵感思维来选题。

三、毕业论文的写作

1 围绕着论题去占有和选择材料。

首先要进行写作前的准备工作。先要围绕着论题去占有和选择材料。也就是说,当你的论题已经确定以后,围绕着立论去占有材料,多多益善的去看。积累材料,再有论点。要对研究对象的外延材料占有。在有材料的基础上要选择材料。材料多的情况下,你就选更好的材料。

2 选择论文的类型

毕业论文的类型一是学术性论文,二是报告性论文。应用性比较少的科目来说比较容易做成学术型论文,应用性比较强的学科,论文一般写成调查性的或总结性的报告型论文。论文类型的选择,主要是看论文的对象。如果是宏观的,我们就用综述性的描述:如果是微观的,涉及到某一个具体作家作品或某一个问题,我们就选择论述性的。

3 要拟订论文的写作提纲

如果没有完整的写作提纲的话,逻辑思维就会出现偏差。把一个个提纲罗列出来,罗列出来以后看一下,总论点是什么,分论点是什么,围绕着总论点有几个分论点,分论点列出来了以后,一定要注意以纲带目。提纲、材料等出来以后,就可以进行论文写作了。

4 开始写论文的时候,要注意标题拟制

论文的标题拟制,一般是两个标题。如果是一个标题不太容易驾驭。一个标题往往是比较宏观一些。当然也可以用正标题来表示论题的观点,副标题表示研究的对象。题目拟制好了以后,论文还要注意要写摘要,把整个论文的主要内容说一下。在论文的扉页上,先是题目,题目下面是摘要。论文提要主要交代清楚选题的背景、理由,论文的观点和价值,简明扼要的揭示出来,便于读者(主要是导师、评委、编辑等)即使不阅读全文就可以获得最重要的信息。一般宇数不超过全文的5%.在摘要下面要有关键词。关键词把论文的主要观点用3到5个词提取出来。

5 论文的格式

论文的规格:正文长度800-2,000单词。使用的语言:英语论文正文部分:

(1)题目大写,三号字,新时代罗马宇,大写下面可写一个附标题,4号字;

(2)作者名,5号字,班级,学号

(3)指导教师名,5号字,职称

(4)摘要:300字左右,5号字,英文一页,中文一页

(5)关键词:不能用专有名词,词与词之间空四格,不加标点符号

(6)正文:用5号字,大部分标题用5号字黑体、小部分、小小部分。大部分用罗马字,小不分用一般数字符号。

(7)参考文献(Bibliog raphy):先英文,后中文,作者名,文章名,书刊名,出版社,地点,出版年月,

6 毕业论文质量标准

(1)选题恰当、与毕业生的知识水平与认识能力相当:

(2)内容丰富、资料翔实、论证充分有力.

(3)叙述清楚、层次清晰而丰富,

(四)语言表达正确,无拼写错误、语言错误控制在20-25%

篇2

【摘 要】:小学数学教材中孕育着丰富的唯物主义观点和辩证法内涵,素质 教育要求小学数学必须立足地通过学生数学素质的提高,促进学生整体素质的提高。在教学中结合学科特点和教学内容,既要让学生掌握扎实的基础知识和基本技能,又要让学生通过数学学习使自身素质得以完善和提高。

【关键词】:素质教育;智力因素;教育功能

小学数学教学在素质教育中有着极其重要地位,素质教育要求小学数学必须立足地通过学生数学素质的提高,促进学生整体素质的提高。我认为,这关键就是利用教材来培养学生的数学素质。所以小学数学教学所发挥的作用是其他学科无法替代的。下面我就小学数学教学谈谈自己的看法:

一、小学数学的教育功能

小学数学教材中孕育着丰富的唯物主义观点和辩证法内涵.有许多有教育意义的理论知识和数学问题,比如实践第一观点是,学生通过数学学习应逐渐领悟并逐步树立的观点之一。再如对立统一观点.小学数学中的大与小、多与少、有限与无限、正比例与反比例等都是对立统一观点的具体体现。大与小、多与少虽然是对立的.但两者相互依存这就是统一。数学知识同客观事物一样是相互联系、相互依存、相互作用、相互促进的。这就促成了数学知识的运动、变化和 发展.比如除法、分数、比三者的基本特征既有区别又相联系、相互作用。数学就是在这种联系和作用中得到了发展,由简单到复杂,由不完全到相对全面。科技的发展.知识的更新加快给教育提出了新的挑战,培养学生的思维能力、发展智力成为 现代化教学的一项基本任务。而智力的核心是思维能力。数学具有高度的抽象性和严密的逻辑性,它是由许多判断组成的确定体系,这些判断都是由数学术语和逻辑术浯来表述,并借助于逻辑推理.由一些判断形成新的判断。因而数学本身就蕴含了丰富的思维能力和培养因素。

数学的教育功能体现在多种方面.在教学中结合学科特点和教学内容,既要让学生掌握扎实基础知识和基本技能,又要让学生通过数学学习使自身素质得以完善和提高。

二、素质教育的实施

小学数学教学实施素质教育主要体现在以下几方面:

1、培养学生的数学意识

培养学生的数学意识是——个亟待解决的问题.现在的学生大都缺少这种意识。主要表现为书本与生活相脱节,在学生潜意识中知识都关在教室里.教室外面没有数学,而实际情况刚好相反.客观世界才是个大数学大世界,它不仅孕育了数学还是数学的归宿。我们的孩子还不能把目光延伸到窗外。这与我们的教育有很大关系:多少年来从书本到书本的教学日复一日、年复一年。孩子们天天与书本中的”克”、”千克”打交道却掂不出一盒粉笔或一瓶饮料的大概重量。

原因何在?就是缺少对重量的实际感受.更可怕的是他们压根就无意去获取这种感受,因为在他们的心目中知汉全在教室里、书本上不在窗外丰富多彩的世界里。

2、注意力的培养

培养思维能力是小学数学教学和学习的一项基本任务,在小学阶段以培养初步的形式逻辑思维能力为主。包括初步的分析能力、综合能力、比较能力、抽象能力和概括能力以及初步的判断、推理能力.学会有条理有根据地思考问题;所有这些都与培养良好思维品质密不可分,发展和培养思维品质是发展和培养思维能力的主要途径。研究学生的思维过程是培养学生思维能力的重要前提。学生获取知识的思维过程一般要经过感知、理解、巩固、应用四个阶段。其中感知和理解是掌握知识的重要阶段.给学生提供丰富的感性材料尤为重要。3、重视非智力因素 发展

在教学中忽视培养和发展非智力因素无助于学生接收知识、发展智力。 教育心 理学认为:非智力心理因素的活动与智力因素的活动是统一在学习活动中的。在整个学习过程中兴趣、情感、意志、性格始终发挥着作用:调动非智力因素能有效的促进知识的学习。

三、利用知识本身引起无意注意

随着年龄和知识水平的增长,学生对知识逐渐对知识本身产生直接兴趣,利用新旧知识矛盾,或知识不确定性等等都会吸引学生的无意注意,例如有时上新内容的课时,可以旗帜鲜明地提出,今天我们将学习“一个数的几倍是多少的应用题”或提出一个与旧知识相关,但全靠旧知识又无法解决的问题,引入新课,这些都有引起学生无意注意的效果。

四、适时揭示有用性,激起学生兴趣

篇3

一、成人教育会计学专业本科毕业论文的培养目标和特点

成人教育会计学专业本科的培养目标是:“系统地掌握基本经济原理和会计学的基本理论,基本知识和基本技能,熟悉通行的会计规则和惯例,成为会计核算、财务管理和经济决策等综合能力的高级专门人才。”因此会计学专业和其他专业的毕业论文相比具有以下特点:一是专业性强。二是创新性强。一系列新的会计理论的产生,都来自于会计活动实践,但又不等同于会计实践,它带有一定程度的科学创新,论文中的某些观点必然反映会计学科的发展趋势。

二、成人教育会计学专业本科毕业论文质量的现状

目前,成人教育会计学专业本科毕业论文的撰写,一般安排在第二年的第四个学期来进行,毕业论文撰写时间占本科教育时间的1/4左右。每个阶段都有严格的要求和具体的规定,为确保毕业论文质量提供了保证。但是在实际执行中,无论是指导教师还是学生本身在一定程度上并没有给予高度重视,导致论文质量不高。表现在:

(一)在创新方面:成人教育会计学专业本科毕业论文要求学生在已学过的知识基础上,进一步学习掌握相关的理论知识,创造性地运用所学的会计理论、会计专业知识来撰写毕业论文。然而绝大多数学生的毕业论文主要是对书本知识或文献资料的简单重复,很少提出自己新的理论观点和解决实际问题的方法。

(二)在写作方面:在论文的写作过程中,有的成人学生并没有围绕选题认真地进行调查研究,搜集资料,阅读有关文献资料。而是只满足于图书资料、网上资料、专业教科书,闭门造车、拼凑论文。结果是撰写的毕业论文内容重复,结构不合理,格式不规范,缺乏说服力,更谈不上解决实际经济问题。

(三)在答辩方面:答辩是考察成人学生毕业论文的真实性和学生运用所学的知识分析问题、解决问题能力的有效手段。按照正规的答辩程序,答辩人首先简要介绍毕业论文选题的原因、毕业论文的主要内容、主要观点及研宄价值,然后答辩委员会人员就论文中的相关问题向答辩人进行提问,以考核学生分析问题、解决问题的能力。但是学生在答辩过程中只对论文中的问题进行说明,与论文知识密切相关的问题很难回答出来,答辩委员会人员只能根据答辩者的简要说明,简单地提一、两个问题了事,答 辩基本流于形式。

(四)在监管方面:首先,成人教育会计学专业本科毕业生的毕业实习一般安排在第四学期,实习期间学生都回到自己的工作单位进行实习,学校基本失去对毕业生的监控和对毕业论文的管理;其次,部分指导教师知识老化,科研能力差,指导水平低,对论文的内容似是而非,对论文的题目把握不准,也是导致毕业论文质量不高的一个重要因素;再次,毕业论文评判标准过于宽松,并没有严格执行毕业论文的评定标准,而是对不合格的毕业论文持迁就态度,几乎没有不通过论文答辩的学生。

三、影响成人教育会计学专业本科毕业论文质量提高的因素

(一)成人学生对待撰写毕业论文的态度不认真。部分成人学生急功近利,诚信意识和学术道德意识缺失,对待毕业论文的撰写采取消极的应付态度,对学校布置的毕业论文写作要求、写作进度和写作标准不以为然。在临近答辩时,匆匆应付,东拼西凑,网上下载、购买,甚至抄袭别人的文章等。

(二)指导教师责任心不强。在毕业论文的写作过程中,有的指导教师责任心不强,在论文指导工作上敷衍马虎,没有做到和学生定期的交流,缺乏对学生写作阶段的必要指导,审阅毕业论文时不认真,对毕业论文的内容没有深刻的理解。甚至个别指导教师答辩时才匆匆看一遍论文。因此,毕业论文的指导86工作常常流于形式。

(三)缺乏足够的专业训练。成人教育会计学专业本科毕业论文不一定要求有很高的学术价值,但论文结构与内容展开要以会计实践为基础,以会计理论和会计方法为依据,经过缜密论证,得出科学结论。然而学生在平时的专业学习中,对专业论文写作课程不重视,很少有学生把它当成一门专业课来学习,更不要说学以致用了。在选题时有的学生只选那些理论强的题目;有的学生只是把参考资料堆砌上去;还有的学生从期刊上或文献资料上摘录一些资料,然后把它们拼凑在一起就形成了自己的毕业论文。可以想象,如此形成的毕业论文很难有自己的观点和新意,加之理论水平有限,突破专家、学者的观点更难。

四、提高成人教育会计学专业本科毕业论文质量的途径

(一)要引导成人学生正确认识毕业论文写作的重要性

毕业论文是成人本科教育最后一个正规的训练过程,是一个获知的过程,也是促使学生积极探索创新知识、新见解的手段。因此,学校应加强对学生和指导教师的诚信教育,提高他们对毕业论文写作重要性的认识。引导学生在论文写作上加强自律,以诚实的态度做论文,并让指导教师落到实处,学校加强监督和检查。杜绝有些教师在答辩前才匆匆看一遍论文等现象的出现,对弄虚作假者给予严厉处罚。

(二)强化成人学生毕业论文写作训练

在制定成人教育会计学专业本科教学计划时,应把培养学生的实践能力和创新能力体现在教学中。比如,开设毕业论文的写作课程,从选题、搜集资料、确定论点、结构语言到表述方式等毕业论文的各个写作环节,对学生进行系统的指导,使他们掌握毕业论文的写作知识、写作规格、写作要求和写作方式,从而为写好毕业论文奠定基础。

(三)规范成人教育会计学专业本科毕业论文的管理工作

1.建立毕业论文领导小组,把学校的毕业论文管理制度落到实处。规范指导教师的指导责任、管理部门的管理责任。指导教师在毕业论文的指导过程中,要定期和学生交流,帮助学生解决毕业论文写作过程中的问题。另外,还要勤于检查,敢于批评,掌握好论文的写作进度,保证论文的质量。管理部门应对毕业论文的整个写作过程进行督促和检查,既要对学生检查,又要对指导教师检查,发现问题及时解决,确保毕业论文工作有序地进行。

2.严格把好命题关,逐步完善论文选题的管理办法。学生选题时,要根据本人的兴趣、基础和从事的职业选择恰当的题目,题目确定后,还要征求指导教师的意见,避免题目过大难以完成论文,必要时可由指导教师和学生一起确定论文题目。

3.严格答辩程序和评分标准。毕业论文答辩是考查学生运用所学的知识分析问题和解决问题的能力,也是考查学生毕业论文真实性的有效手段。因此,认真地选拔答辩委员会成员,在认真评阅学生论文的基础上,按照既定的答辩程序,公正合理地进行答辩,做好答辩记录,客观公正地评定学生的论文成绩。对于优秀论文和不及格的论文实行复议制度。同时建立优秀毕业论文奖励制度,以调动指导教师的积极性,对于不合格论文的指导教师所负的责任也要进行客观的评价。

(四)改革毕业论文的管理工作,增强服务,规范指导

篇4

为客观公正开展评选活动,首届评选活动特邀华东师范大学、西南大学、东北师范大学、首都师范大学、中华女子学院、浙江师范大学杭州幼儿师范学院等院校的部分学科带头人组成专家评审组评选。现将评选结果公告如下(获奖证书随即寄出):

研究生组:

优秀毕业论文一等奖:

李 琳(华东师范大学,指导教师:李季湄)幼儿园英语教育的有效性研究

胡丽园(华南师范大学,指导教师:郑福明)父母数学教育观念及其与儿童数概念发展关系的研究

张 燕(西南大学,指导教师:刘云艳)情绪调节方式及其对幼儿教师工作满意度的影响研究

优秀毕业论文二等奖:

华南师范大学

李 春 父母对3~7岁儿童的期望及其影响因素分析

高 华 故事讲述与扮演的结合对幼儿叙事能力的影响

廖 莎 父母关于儿童入学准备的观念研究

西南大学

魏 燕 幼儿教师心理素质基本结构的研究

赵丽君 社会支持对幼儿教师教学效能感的影响研究

刘智成 在园幼儿人身伤害事件的个案研究――以江西省吉安市公办幼儿园为例

王志成 幼儿园园长课程领导的个案研究――以重庆市三所幼儿园校本课程开发为例

吕 晓 幼儿园教师课程决策的个案研究――以重庆市江北区A幼儿园为例

本科生组:

优秀毕业论文一等奖:

左慧慧(中华女子学院)熟手――新手型教师在幼儿园集体教育活动中语言使用的比较研究

张 怡(陕西师范大学)优秀幼儿教师科学教育活动中的教育行为研究

王微丹(首都师范大学)幼儿园教师对专家型教师标准及其影响因素的认知

韩佳伶(首都师范大学)关于家长对幼儿延迟满足能力培养情况的调查研究

王剑琳(上海师范大学)幼儿自主性游戏中的性别差异

何海波(浙江师范大学杭州幼儿师范学院)流动儿童的文化自尊研究

熙(浙江师范大学杭州幼儿师范学院)幼儿园教学活动中的情境创设――基于现场的观察研究

李 莹(浙江师范大学杭州幼儿师范学院)幼儿园师幼言语交往的现状及思考――以宁波市机关第一幼儿园、博聪幼儿园为例

江(浙江师范大学杭州幼儿师范学院)浙江省幼儿园网站栏目建设现状调查与思考

黄 俊(杭州师范大学)材料对幼儿自主游戏行为影响的实验研究

张菊芳(杭州师范大学)4~6岁学前儿童心理压力源的访谈研究

许大龙(西北师范大学)兰州市幼儿园教师教学反思现状的调查与分析

优秀毕业论文二等奖:

中华女子学院

张 娣 5~6岁幼儿面积守恒水平现状的调查研究

向亚玲 幼儿园数学教育小学化倾向的现状研究东北师范大学

史秀芳 对幼儿园节日主题活动设计的研究陕西师范大学

王迎双 国内外幼儿插图比较研究

许倩倩 高教育背景父母指导亲子阅读的现状调查

王 楠 陕西师范大学学前教育本科生就业取向的调查与分析

上海师范大学

徐仲卿 上海0~3岁社区婴幼儿教育现状分析及对策研究

俞洁静 幼儿园小班支持性游戏环境的初探

仇 芸 基于0~3岁低收入家庭学前儿童的社区学前教育模式与实践研究

浙江师范大学杭州幼儿师范学院

任 蕾 “抒情型”童话与学前儿童审美教育

朱丹丽 对三套幼儿园教材(中班)艺术活动目标的比较研究

俞 洒 受欢迎幼儿的个案研究

王子 师幼互动中幼儿对教师影响的初步研究杭州师范大学

毛美君 幼儿美术教育中范画价值的初步研究

吴奶儿 学前儿童对死亡认知的调查研究

严倩颖 短期训练对小班幼儿手指精细动作发展的影响的实验研究

西南大学

唐 赢 陈鹤琴儿童游戏思想述评西北师范大学

路 娟 关于农村留守学龄前儿童教育现存问题的几点思考与建议

鼓励奖:

王海霞 吴爱梅 刘丽娜(中华女子学院)

沈笑英 杨欣琳(陕西师范大学)

张 俊 姜 飞 白 云 陈 佳(首都师范大学)

张 颖 陈 夏 金爱萍(杭州师范大学)

陈 琳 张洁琼 陶 涛 邱莹莹 胡巧红 吴海燕

郁 蕾 谢巧玲 高乐丹(浙江师范大学杭州幼儿师范学院)

王 卓(湖南师范大学) 刘 冉(西南大学)

吴丽玲(华南师范大学) 陈竹君 钱舒琴(上海师范大学)

专科生组:

优秀毕业论文一等奖:

张婷婷(安徽合肥幼儿师范学校)关于2~3岁幼儿早期阅读倾向的调查

胡 静(安徽合肥幼儿师范学校)在数学活动中建构有效互动行为的认识与思考

邹 英(福建儿童发展职业学院)体态动作在中班幼儿音乐教学中的运用

覃小秋(广西师范大学广西幼儿师范学校联合办学点)幼儿园课程与幼儿幸福

吴锦婵(广西师范大学广西幼儿师范学校联合办学点)浅谈幼儿角色游戏中的师幼互动

赖慧珍(福建儿童发展职业学院)中班幼儿美术欣赏活动与幼儿色彩运用能力的关系研究

优秀毕业论文二等奖:

广西师范大学广西幼儿师范学校联合办学点

杨 媛 浅谈角色游戏与幼儿生活

许丽连 正确认识和对待幼儿的失败

蒙小华 幼儿散文的教学与研究

福建儿童发展职业学院

谢莉莉 中班幼儿快乐感、同情心的研究

王爱萍 幼儿分享行为的现状调查研究

吴霞花 中班幼儿社会交往技能的影响因素研究

庄碧云 大拇指翘起的度――附属幼儿园家庭赏识教育的现状调查及思考

安徽合肥幼儿师范学校

李忠明 关于合肥市幼儿教师职业倦怠现状的调查研究

张 芸 幼儿园活动室环境创设与利用现状调查及分析

唐翔燕 关于幼儿园开设兴趣班情况的调查

宣杨杨 幼儿园环保教育与幼儿行为习惯养成之现状调查

卢 静 关于小学生感恩心理的现状调查

鼓励奖:

马丹荔 王 茹 王燕茹 马 静 王亚楠 汪 霞

余琼瑶 杨 蕾(安徽合肥幼儿师范学校)

李 群 周 卉 容 秋 李梅花 蓝 艳(广西师范大学广西幼儿师范学校联合办学点)

吴桂婷 主子吟 肖 雅 林 玲 林李为(福建儿童发展职业学院)

为更好地将这项社会公益性学术活动深入开展下去,切实促进高校学前(幼儿)教育专业学生理论水平和科研能力的提高,全面客观展示高校学前(幼儿)教育专业的教学成果,更有效地推动高校学前(幼儿)教育专业毕业生的高质量就业,在充分总结首届评选活动经验的基础上,主办单位决定。第二届(2008年)评选活动将提前至2007年12月起开始征稿,截稿日期为2008年4月30日。从第二届评选活动开始,评选过程将采用严格的“双盲”评审方法。第二届评选结果将及时于2008年5月31目前揭晓。

篇5

1.从后现代视角发现当前学校体育存在的问题

不难发现,无论是中小学还是大学,体育课一直是学生们最喜爱的课程之一,学生喜欢体育课并非是体育教师教学好于其他科目的原因所致,而是由于体育自身得到健身娱乐功能吸引着学生们的参与热情。但目前学校体育存在一些问题,例如:一些体育教师存在言语粗暴、过于严厉甚至要求苛刻的现象,特别是一些缺少教学经验,年轻的教师,当一些学生不能很好地领会教师所教的动作技术时,教师就会觉得是因为学生太笨,得出朽木不可雕的结论,然后大发脾气的情况,这不仅严重影响了学生们学习的兴趣,也不利于教师自身的职业发展。究其原因是缺乏对学生的关爱,这是与后现代教育思想严重背离的。另外,当前体育教学还存在机械式的教学,为了教授技术动作而教学,不注重学生兴趣的培养和灌输,长此以往势必会使学生逐渐对体育课感觉越来越无聊,甚至产生反感情绪。后现代主义教育观反对长期以来被中外教育领域看作是现代课程“圣经”的泰勒式的“机械课程论”,这种机械教育视学生为机器,把教育作为一个机械的过程。即教师是知识的拥有者,学生是知识的接受者,学生学习的好已坏仅仅是凭借学生对知识接受的多少来评判,而容易忽视额学生多种能力的培养。

所以这种教学方式在后现代主义观点的审视下显得机械、简单、刻板、僵硬的特点。学校体育也存在类似的情况。

其次,还存在强迫式体育运动情况,参与体育不是来自于学生内心的情趣所致,而是一种强迫,家长强迫孩子运动、老师强迫学生运动。体育运动变成了学生负担,体育不能给学生带来快乐,而恰恰相反是无休止的烦躁与痛苦,这样的一种被迫运动状态如何能使身心得到锻炼,最多也不过是及格万岁罢了,“其结果是学习对学生不是一种快乐,而是一种苦役;不是灵性的滋养,而是精神的荒芜”正如美国教育家卡伯莱早在1916年一针见血指出,“我们的学校在一定意义上是工厂,学生在其中作为原材料将被制成产品以满足生活各式各样的需求。后现代教育思维认为,学生是鲜活的生命,不是机器,不是制造社会工程的零件。

学习、考试都是只是手段,不是目的。教育的目的是要让学生活出生命,活出尊严,活得快乐,活得舒展;而不是活得机械,活得萎缩,活得憋屈,活得痛苦。正如有学者指出的那样,“教育是把学生引向‘活’路,而不是用无生命的知识积压他们本来存有的创造空间,把他们逼上死路。”

2.后现代教育观点给学校体育的启示

2.1体育课应重视身心合一,要重视学生的学习兴趣与情感教育

体育教师应懂得视学生的身心为一个有机的整体,反对分裂学生的身心。我们面前的学生不是身心分离的,而是身心一体的,他们是“整合成一体的人的存在。”因此,整合教育强调对学生身体的重视,强调学生身心愉悦对学习的重要性。因为人的身心之间是相互关联、相互影响的。在怀特海看来,“当教师进入课堂的时候,他首先要做的第一件是使他的班级的学生在那儿高兴。

2.2注重学生的运动参与与感受

运动应该是一种宣泄,一种释放,或者说是一种享受,学生在参与体育运动时能够体会这种参与的良好感受要比学生被迫的学到一点点技能要重要的多。在我看来,参与的热情和感受的获得要比技能本身重要,有些体育运动项目,学生在学校有机会学习,但是在课程结束不久,由于疏于练习和缺少参与的条件和机会,他们就会迅速的忘掉学习过的动作技术,而当时获得的感受是很久甚至一生都不会忘记的。因此要重视培养学生的学习兴趣。

2.3学校、家长应更多地关注学生的体育学习

与国外发达国家相比,目前我国的各级学校、家长、甚至全社会对于青少年学生的体育关注不够,学生从事体育活动的兴趣和机会也是少于西方发达国家的。相比之下,美国很多大学在录取学生的时候都会把学生的体育特长、体育参与等情况作为一项指标来综合考核学生是否能被入取的标准。

篇6

为客观公正地开展评选活动,本届评选活动特邀北京师范大学、华东师范大学、南京师范大学、西南大学、华南师范大学、四川师范大学、浙江师范大学杭州幼儿师范学院、江苏省教育科学研究院、福建幼儿师范高等专科学校、郑州幼儿师范高等专科学校等院校的部分学科带头人组成评选委员会,采用双盲方式评选。现将结果公告如下(获奖证书随即寄出)。

第十一届(2017年)评选活动将自2017年4月起开始征稿,截稿日期为2017年6月10日。第十一届评选活动结果拟于2017年6月30日前揭晓。

期待大家一如既往的热情参与和大力支持。

全国教师教育学会幼儿教师教育委员会

研究生组

一等奖

华东师范大学

段青如 《四种水平的幼儿园教师学习与发展状况调查――基于

K-Means聚类分析》

南京师范大学

臧蓓蕾 《3~5岁儿童心理数线的发展》

李庆霞 《幼儿园自主性游戏分享环节研究》

杨恩慧 《游戏在我国学前教育法规中演变的研究》

康佳丽 《亲子班活动中亲师幼互动个案研究》

首都师范大学

朱萌萌 《学习故事评价方案在幼儿园的运用现状研究》

王孟怡 《幼儿分享行为与动机研究》

云南师范大学

马妮萝 《近十年英国幼儿教师职前教育政策研究》

浙江师范大学杭州幼儿师范学院

樊丰艺 《2014版美国国家核心艺术标准PK-2年级阶段的分析

及启示》

二等奖

北京师范大学

钮亚磊 《大班幼儿认识和使用地图能力及培养策略的研究》

南京师范大学

李 娜 《幼儿园节日活动中幼儿社会教育的现状研究》

魏 聪 《我是一个行动者――幼儿园日常生活的体验与构建研究》

方晨瑶 《张雪门行为课程的发展及其现实意义》

陕西师范大学

翁楚倩 《自主表达语境下的学前儿童句法特征研究》

沈阳师范大学

李 放 《低结构活动促进4~6岁幼儿学习品质发展的实验研究》

首都师范大学

王 娟 《儿童心理状态术语输入方式对其心理理论的影响》

焦欢欢 《教育戏剧促进幼儿自信心的实践研究》

刘冬贵 《促进大班幼儿分享认知的教育实验研究》

于淑凤 《在非正规科学教育活动中培养大班幼儿科学探究能力

的实践研究》

于帅琦 《幼儿园教师职业承诺与职业倦怠的关系:收入的调节作用》

张 沙 《北京市幼儿教师心理健康现状分析及解决对策》

李 哲 《在幼儿园开展哑剧教育活动的行动研究》

王先妹 《幼儿园课程改革成效研究――基于“关注为本采纳模

式”的分析》

冯 M 《幼儿园绘本教学中熟手――新手教师师幼互动特征的

比较研究》

冀轶骁 《区域活动分享环节的研究》

云南师范大学

胡红花 《追求卓越:一名幼儿园园长专业发展的叙事研究》

杨 眉 《新西兰〈编席子:学前课程〉研究》

三等奖

华南师范大学

史九欠 《幼儿园中班师幼互动质量与大班幼儿词汇理解能力关

系的追踪研究》

李延方 《幼儿园师幼互动质量与4~5岁幼儿社会技能关系的追

踪研究》

南京师范大学

包 丽 《留守儿童心目中的家庭关系――基于家庭动力绘画测

验的结果分析》

步 宁 《串珠材料在幼儿园中运用的研究》

程 程 《幼儿园种植园地活动的实施现状研究――以南京市四

所幼儿园为例》

南通大学

王 娜 《全面二孩政策背景下家庭亲子沟通的研究》

陕西师范大学

张丽莎 《3~6岁汉语儿童句法意识发展特点及其对早期阅读的影响》

上海师范大学

高竹青 《社会情绪教育对大班幼儿外化问题行为中影响的实证

研究》

殷菁彤 《社会情绪教育在中班幼儿内化问题行为中的干预研究》

李 娟 《图画书不同教学关注点及其效果的比较研究》

于 真 《0~3岁婴幼儿家庭教养需求分析及社区指导方案建构

――以入户指导为例》

沈阳师范大学

茹晨辉 《基于幼儿教师准入标准的幼儿教师专业品性指标体系研究》

商 妮 《教育戏剧活动促进大班幼儿情绪调节发展的教育现场

实验研究》

时康洁 《幼儿园园长胜任力结构和水平的研究》

王梓杨 《“双向衔接”视角下儿童入学准备现状的研究》

吕冰霞 《家园关系中亲师矛盾的特点及成因研究》

首都师范大学

马英连 《幼儿园区域游戏教师指导态度和行为的特点及一致性

的研究》

云南师范大学

武 威 《美国〈2010年NAEYC初级和高级早期儿童教师专业

准备标准〉研究》

蒋 倩 《昆明市Y幼儿园蒙台梭利X混龄班幼儿助人行为的个

案研究》

孔礼美 《普惠性幼儿园过程性教育质量个案研究――以丽江市

A园为例》

童 欢 《发展适宜性教育视角下贵州省K县农村幼儿园区域活

动研究》

谢 英 《幼儿园中班绘本教学现状及对策研究――以昆明市Y

幼儿园为例》

张春艳 《云南省昆明市五华区幼儿园叙事教学的实践探索》

宋文婷 《幼儿园区角活动中幼儿分享行为的研究―以C幼儿园

中一班为例》

唐东琴 《昆明市X幼儿园区域活动中同伴互动状况的研究――

以中(六)班为例》

李俊丽 《5~6儿童“社会性发展”入学准备的家庭环境现状调查

研究――以玉溪市A幼儿园为例》

赵 丹 《农村乡镇中心幼儿园体育活动现状研究――以昆明市

石林彝族自治县为例》

本科生组

一等奖

广西师范大学

潘炳如 《当前幼儿园园长领导力的实证研究――以广西幼儿园

园长为例》

江苏第二师范学院

薛长凤 《农村学前留守儿童家庭教育的现状调查研究――以江

苏省滨海县八滩镇东进村学前留守儿童为例》

南京师范大学

於金滟 《3~5岁幼儿延迟满足策略的研究》

张 婷 《某街道园的发展变化――基于对一位街道园园长教育生

活的研究》

张博楠 《幼儿家长对“起跑线”认识的研究》

陈 洁 《幼儿语言发展水平与班级地位的相关性研究》

南通大学

孙 琪 《学前情境教育与儿童创造力发展的实验研究:基于三

所幼儿园实验研究数据的统计与分析》

宁波大学

全佳敏 《大班幼儿图画叙事的推理能力研究》

绍兴文理学院

杨 爽 《区域活动中大班幼儿同伴交往行为的观察研究》

首都师范大学

杨梦倩 《结构质量对幼儿园班级管理质量影响机制的研究》

吴镁云 《北京市幼儿园户外游戏场地评价研究》

浙江师范大学杭州幼儿师范学院

陈莉莉 《中班幼儿家庭表露特征及其与社会退缩的关系》

冯廖宁 《亲子阅读中母亲在不同类型图画书上的语用研究》

郭 俊 《抚养者敏感性对幼儿亲子依恋发展的影响研究》

王 超 《自闭症儿童挑战的调查研究》

赵 蔚 《6~8周岁自闭症儿童回声式语言语意分析研究》

金t程 《幼儿手指数数发展的眼动研究》

高佳怡 《亲子关系与儿童情绪观点采择能力的相关研究》

胡 琦 《大班数学区活动中幼儿游戏性表现特点特点研究》

陆 露 《4~6岁儿童执行功能对算术策略的影响》

倪 莉 《幼儿对象形甲骨文、简体字和简笔画认知加工模式的

ERP比较研究》

张甜甜 《学习故事对一线幼儿园教师回应策略引领作用研究

――以X幼儿园新西兰学习故事园本教研班为例》

中华女子学院

顾颖欢 《自主阅读状态下4~5岁幼儿无字图画书叙事能力的发

展特点研究》

郑诗涵 《早期阅读对学前儿童社会观点采择能力的影响研究》

二等奖

常熟理工学院

严晓艳 《幼儿园中班教师奖励行为的调查研究――以常熟市

Y幼儿园为例》

杭州师范大学

葛莎莎 《幼儿园实习指导教师对学前师范生指导现状的调查与

分析――以杭州某高校为例》

陈心怡 《围裙剧场融入幼儿园主题教学之探究――以绘本“蛀

牙虫家族大搬家”为例》

河南大学

马钰雯 《波兰融合幼儿园幼儿的交友研究》

湖州师范学院

胡回回 《大班幼儿倾听能力培养的实验研究》

章佳琪 《父亲参与对幼儿性别角色发展的影响》

孙梦婷 《基于角色游戏的同伴交往中幼儿语用倾向的发展研究》

王珊红 《幼儿园规则性游戏活动中教师指导研究――以宁波市

某公办幼儿园为例》

王乐萍 《幼儿园科学探究活动中教师指导行为研究》

奚倩颖 《湖州市0~3岁儿童家庭教育指导现状研究》

嘉兴学院

曹妍慧 《大班幼儿建构游戏中积木搭建活动的调查研究》

江苏第二师范学院

唐 宁 《学前教育大学生专业认同――以江苏第二师范学院为例》

南京师范大学

吕 佳 《死亡主题图画书阅读对5~6岁幼儿死亡态度的影响研究》

姜佳佳 《3~6岁儿童对“家”的认知研究》

李小文 《我从幼师学到了什么――职前教育在教师专业成长中

价值的个案研究》

杜佳坤 《学前本科生通识性知识调查研究――以N市为例》

南通大学

陈芳婷 《心理语言学视角下亲子阅读现状调查与分析》

内蒙古师范大学

徐 磊 《E市农村地区父亲参与家园共育的现状调查研究――以A

的相关研究》

江苏第二师范学院

徐文静 《幼儿园家园合作中家长被动合作现状调查与研究――

以南京市主城区幼儿园为例》

宋 佳 《角色游戏中教师介入行为的现状研究――以南京市S

园为例》

黄冈师范学院

王元h 《幼儿园午睡质量提升的行动研究――以H市A园中班

幼儿为例》

南京师范大学

朱晓雪 《幼儿成长档案评价研究》

刘珊雪霏《家园联系册及家园联合进行形成性评价调查研究》

胡迎节 《4~6岁幼儿对朋友理解的研究》

南通大学

程沭欢 《我喜欢的好老师――来自5~6岁儿童的图像语言》

蒋异秋 《美术情境教育与学前儿童创造力发展》

周 宁 《语言情境教育与学前儿童创造力发展》

毛碧琪 《民间艺术情境教育与学前儿童创造力发展》

岑茜燕 《幼儿参加兴趣班现象与对策研究》

王懿晴 《4~6岁儿童体质发展状况研究》

内蒙古师范大学

白 娟 《幼儿玩电子游戏的调查研究――以某市为例》

石婧菲 《新建幼儿园幼儿性教育的现状调查及对策探讨――以

B市K幼儿园为例》

张臣媛 《幼儿园表演区中蒙古族服饰文化的应用――以H市S

区蒙古族幼儿园为例》

赵媛媛 《内蒙古地区学前教育专业本科生教育实习现状调查报

告――以N大学2012级学前教育专业本科生为例》

孙笑然 《家长参与幼儿园亲子作业现状的调查研究――以H市

T幼儿园为例》

田立圆 《农村家庭早期教养资源现状调查――以T市K县为例》

宁波大学

林 洁 《幼儿园科学教育活动中幼儿提问的调查研究――以宁

波市市级机关第二幼儿园大丙班为例》

刘佳佳 《座位安排对集体活动中师幼互动的影响研究》

王瑜银 《科学益智类区域活动中教师指导有效性的探究――以

大数据理念为支撑的个案研究》

应青青 《中大班幼儿想象画作品特征研究》

沈阳师范大学

庞国秀 《幼儿园与早教机构幼儿园教师专业素质比较》

杨 璐 《学前教育专业学生实习适应状况调查研究》

石家庄学院

梁晶晶 《人类发展生态学视野下学前专业本科生教育实习专业

能力情况的调查研究――以S高校为例》

首都师范大学

白 鸽 《北京市公办性质幼儿园教师职业认同感现状及对策分

析――以海淀区3所公办性质幼儿园为例》

杨 静 《幼儿园教师对区域活动的认知与实施现状的个案研究》

陈媛媛 《幼儿园图书区创设与使用的个案研究》

乔雅迪 《北京市幼儿园中班早期阅读指导策略调查研究》

刘t玮 《幼儿园集体教学活动游戏化的现状研究》

叶新蕊 《专家型与新手型幼儿园教师提问的比较研究――以数

学集体教育活动为例》

张美玲 《北京市幼儿教师职业压力源的研究》

张晓飞 《陈鹤琴的幼儿园教师教育思想研究――以江西省立幼

稚师范学校为例》

赵 悦 《不同同伴关系类型中班幼儿的告状策略研究》

赵晓婷 《4~5岁幼儿角度大小感知的干预研究》

四川师范大学

朱 锐 《学前教育专业本科毕业生的专业情意调查研究》

韩志辉 《园长眼中的卓越幼儿教师》

浙江师范大学杭州幼儿儿师范学院

郝哲含 《美国早期儿童学习标准中自我发展的内容分析》

梁吉利 《幼儿园教师对学前融合教育的态度研究――以杭州市

西湖区三所幼儿园为例》

石欣怡 《3~6岁幼儿对布绒玩具色彩偏好的调查研究》

朱艳艳 《基于情绪体验的交互式叙事儿童体感游戏设计研究》

曹荣静 《美国早期儿童学习标准中人际交往领域的内容分析》

韩雨萨 《妹妹来了――二孩家庭的个案研究》

俞秋云 《小班同交往方式性别差异的观察研究》

张乃铭 《不同气质类型大班幼儿的告状行为研究》

中国石油大学胜利学院

叶常宇 《对幼儿教师实施个别化教育的调查研究》

周雅雯 《家庭中幼儿早期阅读的现状及对策分析》

尹 枚 《独立学院学前教育专业本科毕业生就业意向与对策研

究――以胜利学院为例》

王红彬 《东营区幼儿数字媒介使用情况调查及对策研究》

中华女子学院

聂 颖 《幼儿园初任男教师职业适应状况研究》

程 思 《大班幼儿攻击及教育策略研究》

高 珊 《父亲参与家园合作的现状研究――以北京市朝阳区某

一级一类幼儿园为例》

田青云 《儿童探索馆中异龄同伴交往特点的研究》

乌哲丽坤《5~6岁幼儿助人行为的研究――以龙岗路幼儿园为例》

赵欣秀 《区域活动中3~4岁幼儿攻击行为与教师策略研究》

陈君玲 《不同教龄幼儿教师入学准备观念的调查研究――以上

海市公立幼儿园为例》

张F倩 《幼儿园过渡环节中音乐教育的现状研究》

孙 歌 《非正式学习环境下幼儿科学探究行为的研究――以老

牛儿童探索馆缤纷水世界探索区为例》

专科生组

一等奖

内蒙古民族幼儿师范高等专科学校

任 玲 《幼儿偏食行为的原因探究及解决对策――以通辽市××

幼儿园中班为例》

福建幼儿师范高等专科学校

郭明婕 《中班幼儿告状行为分析与教育策略》

童 琳 《中班幼儿安全意识和自我保护能力的研究》

曾雅君 《大班幼儿绘画中色彩情感表现的实践研究》

李 倩 《实习老师课堂提问的现状调查与研究策略》

陈虹灵 《儿童画对中班幼儿语言发展的帮助》

顾舒婷 《小班幼儿家园进餐问题的比较研究及解决策略》

洪莉琦 《大班幼儿创造性游戏中同伴交往的特点及影响因素》

周思祺 《大班幼儿一日生活的个性化发挥和管理的研究》

林梅妹 《中班幼儿争抢玩具行为分析及教育对策》

贵阳幼儿师范高等专科学校

李 姗 《“窥视”童心读懂幼儿行为的背后》

黑龙江幼儿师范高等专科学校

丛伊美 《母爱似水―滋润心灵,温暖人生――从〈妈妈咪呀〉谈

家庭教育》

南京幼儿高等师范学校

王 媛 《浅谈大班幼儿在自由情境中的自语现象》

徐州幼儿师范高等专科学校

张 《幼儿恋物行为的个案研究》

张康帅 《农村幼儿教师的发展需求及对策研究》

姜妍妍 《浅谈3~6岁幼儿使用电子产品的现状和应对策略》

张 莹 《父亲教养方式对幼儿自信心影响的相关研究》

宋淑珍 《论幼儿教育对儿童生活的背离与回归》

上海行健职业学院

毛玮佳 《学前期幼儿参与课外兴趣班的调查研究》

朱靖奕 《上海市现代祖孙关系的调查研究》

二等奖

福建幼儿师范高等专科学校

高晓璐 《自由游戏中大班男童玩具选择的影响因素观察》

欧雪艳 《幼儿合作讨论的价值与引导策略研究》

潘友玲 《大班幼儿游戏活动指导的叙事研究 》

叶星莹 《中班幼儿自主游戏中不良行为的观察研究》

关江洪 《关于小班幼儿自我服务能力的调查与研究》

林凯璇 《低结构材料在美工区中对幼儿能力的影响》

林雨菲 《大班晨间谈话环节存在的问题及解决策略》

高影敏 《区域活动里中班幼儿规则意识的现状调查与原因分析》

刘 玉 《幼儿园餐后活动的组织策略研究》

王莉莉 《小班幼儿在集中活动中注意力分散问题的观察研究》

张玫瑶 《幼儿园实习教师工作压力调查研究》

陈小妹 《动画片对幼儿亲社会行为的影响研究》

黄建芳 《浅析数字化绘本对幼儿阅读时的几点建议》

林雅婷 《新西兰学习故事及其对我国学前教育的启示》

何梦婷 《大班幼儿值日生活动中数学能力的表现观察研究》

张铃芳 《幼儿“游离”行为分析和指导方法》

赖碧珍 《中班幼儿攻击的个案研究》

林梦婷 《小班语言区材料投放问题及策略研究》

谭晨璐 《关于幼儿告状行为的研究及其指导策略》

谭文洁 《大班幼儿游戏中合作行为现状及策略》

陈美红 《幼儿攻击家庭成因分析及矫正对策研究》

何秋娇 《小班幼儿情绪调控类型与教育策略》

吕秋萍 《大班木工坊材料投放与使用的观察研究》

谢莉权 《在一日活动中培养小班幼儿生活自理能力》

许 匆 《小班幼儿负面情绪的观察研究》

洪文文 《小班幼儿音乐游戏指导策略的实践研究》

黄云蔚 《中班幼儿值日生任务意识现状与策略研究》

赖艳春 《中班幼儿的进餐问题以及解决策略》

黑龙江幼儿师范高等专科学校

刘晶翠 《用融合教育开启特殊儿童的心灵之窗――以两个案为例》

南京幼儿高等师范学校

刘子成 《幼儿园区域活动常见问题浅析》

内蒙古民族幼儿师范高等专科学校

牛 莉 《幼儿教师对大班幼儿动手能力的指导研究――以幼儿

园科学教育活动为例》

王 蕊 《幼儿园小班集体教学活动中教师表扬行为策略的研究》

徐州幼儿师范高等专科学校

陈钰茜 《3~6岁幼儿性教育的调查研究》

王兆锦 《教师应对3~6岁幼儿告状行为情况的调查分析》

陈明倩 《情境教学在幼儿教学活动中的应用研究》

钱 雪 《农村幼儿园歌唱活动的现状分析与改进措施》

夏艳秋 《幼儿园班级物质环境创设中幼儿参与度的研究》

魏梦霞 《幼儿一日活动随机教育的方法与策略》

颜 梦 《幼儿游戏活动中幼儿交往能力的培养》

上海行健职业学院

仇祯杰 《幼儿“人来疯”现象的个案研究》

黄 葳 《家庭中进行幼小衔接教育的现状调查及分析》

三等奖

福建幼儿师范高等专科学校

林 瑾 《中班幼儿角色游戏中的亲社会行为及培养策略》

黄艺 《父母婚姻质量对幼儿依恋关系和攻击行为的影响》

李麒阁 《中班幼儿与同伴的冲突行为及相应干预策略的研究》

林云艳 《大班幼儿绘画过程中的情绪体验研究》

刘珍珍 《幼儿园美术活动中废物利用的现状研究》

潘静虹 《大班幼儿同伴冲突的原因及应对策略研究》

吴静凌 《部队特色渗透于园所环境创设的探索研究》

星 《中班幼儿区域活动中合作行为的观察研究》

詹 银 《大班幼儿歌唱兴趣缺乏的成因及其培养策略探讨》

郑婷婷 《幼儿音乐兴趣培养的生活化策略实践研究》

朱文凤 《小班幼儿情绪认知能力发展情况与影响因素分析》

陈幼娇 《不同家庭背景下小班幼儿数学发展水平差异的比较研究》

刘煦芳 《小班幼儿早期阅读能力的培养研究》

陆婷婷 《小班幼儿午休不良行为的解决策略研究》

吴昕容 《培养幼儿科学学习兴趣的方法与途径研究》

叶舒妍 《小班幼儿区域游戏材料投放策略研究》

黄雨徽 《中班幼儿自然角中探索能力的观察研究》

林 洋 《初探大班幼儿角色扮演中的师幼互动》

沈 薇 《中班幼儿故事创编能力培养的叙事研究》

汤婷婷 《如何有效提高大班幼儿语言表达能力的研究》

许巧敏 《幼儿行为问题成因及对策的个案研究》

陈悦琳 《自闭症幼儿社会交往能力培养策略探究》

方 h 《培养幼儿美术兴趣的方法与途径》

林尘钰 《关于提高幼儿舞蹈学习兴趣的教学策略分析》

陆倩宇 《浅谈幼儿园美术教育中幼儿美术学习兴趣的培养》

饶巧仙 《实习新教师组织中班歌唱活动出现的问题和解决策略》

李梦婕 《浅谈大班幼儿绘本的选择及阅读指导》

马行东 《幼儿肢体动作在歌唱活动中的运用与提升策略》

沈丽娜 《中班师幼互动现状调查及解决策略》

叶莉莉 《中班幼儿识谱能力诌议》

张 妍 《中班幼儿打击乐常规的现状与培养研究》

董玉婷 《大班幼儿生活日记绘画的观察与分析》

刘岚岚 《美术区域材料投放对幼儿的影响》

叶冰妃 《小班娃娃家区域游戏的趣味性创设策略》

贵阳幼儿师范高等专科学校

王 芸 《幼儿园教育小学化问题探析》

黑龙江幼儿师范高等专科学校

孙 鑫 《新媒体介质条件下,幼师生学习区域理论效果的现状

分析和对策研究》

苏 瑶 《学前自闭症儿童课堂适应性的干预研究》

郭金平 《黑龙江省早期教育机构师资现状的调查研究》

马 越 《〈最强大脑〉对早期教育的启示》

孙美姗 《提高幼专生职业能力的途径和有效策略――以H专科

学校为例》

韩冬梅 《形成教育合力,为幼儿选择适宜的动画片――以〈熊出

没〉谈动画片的等级制度》

南京幼儿高等师范学校

蒯孝添 《浅谈幼儿园美术活动所存在的问题》

内蒙古民族幼儿师范高等专科学校

李媛媛 《中班幼儿歌唱活动的问题及对策研究――以凉城县岱

海镇第二幼儿园为例》

成美娟 《幼儿园区域活动存在问题及解决策略》

徐州幼儿师范高等专科学校

吴 珂 《在幼儿园开展花球啦啦操的实践研究》

吴晓凡 《浅谈小班幼儿角色游戏与主题活动的有效结合》

许正杰 《为孩子打开阅读之门――幼儿园绘本阅读活动指导的

实践研究》

蒋玲娟 《关于幼儿园体操教育的现状及解决策略》

李楠馨 《幼儿游戏缺失现象的原因及对策研究》

李墨梓 《浅谈民间游戏在乡镇幼儿园的开发和利用》

刘易帆 《幼儿园男教师生存状态的若干个案调查》

篇7

高校应该适应就业市场的发展,培养经济社会需要的、用人单位渴求的人才,这已成为社会共识。但是,就业实际情况却呈现出冰火两重天:一方面呈现出很多用人单位求贤若渴,就业市场各行各业,尤其是工厂生产第一线、偏远地区、贫困地区急需大量高等人才的情况;另一方面则表现为大学生找工作难,很多学生所学专业学非所用,造成人才资源的严重浪费,高校和用人单位双方处于一种人才供需严重不平衡的异常状态。出现这种现象不仅有历史原因、社会原因,例如传统的就业思想观念、用人观念等,同时,也是由于高校人才培养模式与市场和社会需要不对称造成的。高校毕业生是社会宝贵的人才资源,高校就业工作开展不仅关系着全国几百万毕业生及其家庭的切身利益,还关系着高等教育教学改革发展,更关系着我国科教兴国战略的实施开展。当前我国就业市场中大学生就业难的问题已成为社会共识,这个问题的出现既有社会就业发展的原因,又有高校教育自身的问题。

第一,高校制定的教育理念存在误区。许多高校对于办学的定位过高,办学目标业基本一致。高职高专热衷于“专升本”,而升了本以后就有着眼于办成综合性的大学,再前进一步则是争取学校评上硕士点、博士点的授予单位,进而办成国内一流、国外有影响的综合性、研究型、多科性的综合大学为发展战略目标。对于高校自身的人才培养目标则认为培养技术型、应用型人才相比其他综合性大学“低人一等”。

第二,高校专业的设置与社会市场经济的发展和产业结构调整的需求不一致。高校的就业工作受计划经济体制传统的影响,不少高校专业学科设置和社会产业结构调整的发展与人才供需机制相脱节,高校并未建立以社会需求为导向的专业机制,出现某些专业人才结构性供给过剩,导致某些专业全体就业困难。

第三,专业课程和教学内容更新缓慢,跟不上社会需求的发展。我国高校教学内容和课程体系依然沿袭着20世纪50年代前苏联的模式,按所谓的二级、三级学科制订高校教学计划,所以课程安排比较单一,专业设置狭窄,注重理论知识传授,教育教学内容脱离实际,教材内容更新缓慢,对于大学生应该掌握的就业所需要的职业道德、知识、观念和专业技能等方面的系统培养和训练不重视甚至是忽略,即高校的专业课程安排严重与学生进入社会后的就业需要严重不符,导致了不适应社会的发展变化。

第四,高校教师的课堂教学模式单一,教学方法僵化。高校许多教师教学采用的仍然是“满堂灌”式的上课方式,无法调动学生的学习主动性和学习兴趣,鉴定学生学习成绩的方式也主要采用闭卷的一张试卷纸定成绩为主,一张试卷并不能说明学生的素质和技能水平,所以很多学生的综合素质和专业知识没法满足用人机构对人才的需要。高校毕业生直接面临的问题就是就业、独立创业和继续深造等多元化需要。但是高校教育模式、方式的同质化导致了我国高等学校培养人才万校一面的结果,虽然国家一再强调高校教育应该注重办学质量提高,注重科学定位、特色创新。但是高校教育教学专业改革举措,例如教师的教改项目更多采用量化的质量评价指标要求(某老师发表了多少论文,发表了多少课题,然后依据此项作为教学教育的典型)。因此出现了大多数教改措施陷入了“争取科研项目———总结包装———再争取科研项目”的逻辑怪圈,使教育教改效果大打折扣。

第五,高校教育教学中重理论,轻实践。虽然许多高校在教育教学理念中强调对学生实践能力的培养,但是受师资、实践教学场所、学校设备等各种条件的限制,教学中的关于实践的部分往往被弱化,导致了大学生在学习及应用方面的创新能力和实践应用不强。

二、高校教育教学改革的思路

(一)高校的办学定位和培养人才目标定位是以社会需求和就业为导向,具体表现为高校指导思想的定位随着我国社会主义市场经济的蓬勃发展,配置人力资源的基础已经是市场在调节,不同的需求导向决定了人才培养的目标、规格、途径和实现方式,它从根本上规定了人才的特征,集中体现了教育思想和教育观念。[1]113因此,市场的需求应该摆在高等教育发展的突出位置。况且高等学校的根本任务就是为社会培养人才,人才的价值则必须在社会各领域经济建设中体现出价值来,所以高校的办学水平、办学质量、社会声誉等各个方面判断标准就是要靠毕业生的就业率、创业人数及就业质量衡量。所以,在社会经济发展的新形势、新要求大环境下,高校办学的指导思想必须发生根本性的转变。高校只有通过培养适应社会需要的人才,从而促进毕业生就业和学校就业质量的提高,才能增强学院在社会上的竞争力和综合实力。

(二)高等教育“以社会需求和就业为导向”的改革需要政府引导及政策支持一方面,教育行政部门及时关注国家高等教育的政策导向,并对高校加以引导。在制订的相关教育政策时要强调以就业为导向的指导思想,使各类型高校明确自身的发展方向,学校定位,各种类型的高校都可以根据自身优势办出自己的特色,成为国内知名、有国际影响的一流高校,使我国的高等教育形成分层次、分类型的多样化格局。另一方面,高校自身要结合政策和自身特点深化管理体制改革、运行体制改革和组织机构改革。

(三)针对社会市场经济需求,适时地优化调整高校学科专业结构在高校办学的过程中,不仅要把握我国高等教育发展的规律,还要考虑到国家经济建设和社会发展层面的要求,及时全面调整、优化高校学科专业结构设置,这也是学校服务社会定位的重要体现。自从国家实施高校扩大招生政策以来,由于传统专业相比较新兴专业具有明显的设施条件和师资力量,所以专业规模急剧扩大,但是对于社会和经济发展急需的一些新兴专业发展远远跟不上节奏。从而产生传统专业毕业生数量供大于求,而新兴专业供不应求的现状。所以高校应该依据传统优势学科专业调整专业设置策略,培育新专业的增长点,积极扩大满足社会区域经济和产业发展需要的专业,建立完善科学的专业进退机制,及时优化和调整学科专业结构,促使新兴专业的建设既适应社会需求而又不至于供过于求,同时争取社会资金的支持,为新兴专业建设奠定好的基础。

(四)针对社会各行业的人才需求,优化调整高校课程体系和教学内容课程改革是高校教育教学改革的核心,课程体系的安排和教学内容更新要随着社会经济发展的需要灵活选择,从而适应受教育对象的个体差异。例如在高等教育普及化和大众化程度较高的美国、英国、日本等发达国家,虽然他们的大学毕业生数量同样庞大,但是其毕业生就业问题并不像我国毕业生就业问题这么突出,这其中不乏有经济发展水平、产业结构方面的原因,更主要的是因为这些发达国家的高校能够适时依据就业市场的需求变化及时调整高校课程体系和更新教学内容,从而及时培养合适社会经济发展需要的毕业生。

(五)高校人才培养模式的改革———产学研校企合作在社会需求方面,企业是人才需求量最大的单位。高校可以通过科研和人才输出的契机加紧学校及教师与企业之间的联系。高校与企业形成互利互惠的良性互动关系,改革培养人才的模式。首先是校企共同制订产学合作的人才培养策略,以达到在培养人才的设计上确保人才的规格和质量的目标,满足社会与企业对人才的需求,有利于毕业生就业;其次是开展校企之间产学研合作教育模式,实现校企共赢;再次是就业与毕业有机结合,把毕业生想就业的需求与用人单位对人才素质的要求相结合,毕业生的实习实践、毕业设计、毕业论文等毕业实践教学环节与用人单位需求的就业岗位相结合;最后是制定订单式培养模式,即结合用人单位对于人才的需求设置专业课程、优化教学内容、调整人才培养策略,按用人单位的人才素质需求培养。

三、高校教育教学改革的途径

(一)建立和提高高校管理者系统的思想认识

马克思在认识论中提到:认识是主体对客观世界的反映,认识又对主体的实践活动具有指导意义。所以,思想认识是一切改革、实践的前提,提高思想认识是认识世界、改造世界的有力武器。以就业和社会需求为导向培养人才,寻求教学管理的新规律、新方法,建立教学管理的系统思想,从而形成高校教学管理的“一导向、二主旨、三目标、四成员、五作用”的教学管理政策。依照高校中教学管理规律和特性,可以把教学管理分为教学研究和教学日常管理两大类。教学研究是在高校教学实践中提炼、总结和理论深化的过程,再进一步寻找解决教学教育管理过程中产生的问题,建构系统理论体系,改进和创新各种工作流程;而教学日常管理又划分为学籍管理、选排课管理、考试管理、教学实践管理、教学监控管理等方面,是高校最为基础的管理工作。教学日常管理实践的根基是来源于经验,是教学改革研究的基石,在教学日常管理中发现和寻找问题来源及特点。

教学研究是教学经验的总结,它来源于实践,并指导教学日常管理工作,改进教学日常管理流程,从而达到提升教学管理效率的目的。如果高校管理工作没有教学日常管理的参与,教学研究也只是纸上谈兵;而如果高校管理工作没有教学研究的参与,教学日常管理同样也会变成重复的机械劳动。从实践上升为理论,理论再反作用于实践中,教学日常管理与教学研究二者相互作用、相互依存,形成一个不可或缺的整体。因此,把两者的重要性和系统性作为一个有机的整体,深入研究二者的本质,形成“一导向、二主旨、三目标、四成员、五作用”的教学管理政策,即是以社会培养人才需求为目标,遵循教学改革研究和教学日常管理为两条主线,教学日常管理确立了高效、规范和人性化三个目标,而教学研究则确立了拓展、优化和创新三个目标,然后进一步解决教师、学生、管理者三者之间的关系。因此,高校教学管理“十五字”政策可以为创新教学管理模式以及教学实践提供思想支持,把高效、规范和人性化作为目的,以拓展、优化和创新为依据,持续提升高校管理的思想认识,例如智能排课、学生违纪处理规范化等。

(二)教学管理改革以个性化培养为准则

第一,选排课管理依据“以人为本”的精神,尊重学生意愿,尽量挖掘学生的自主性,在学校资源允许的范围内发挥学生学习的主动性和能动性,支持学生自己安排学习时间,让学生可以自由选择能提高自身兴趣的课程和喜欢的教师,尽可能给予学生最大的自由选择度。学生个性化培养是高校教学改革乃至国家高等教育发展的大趋势,但新的改革势必与传统的学校管理模式发生矛盾,所以在选排课管理上实施先排课、后选课的方法,选定上课时间、地点后再由学生进行网上选课,并鼓励教师根据自身专业优势开设新课,让学生有更多的课程可以选择。与此同时,完善教学管理工作流程,提高教学管理效率。建立这样的教学管理机制能充分满足全校学生选课教务管理系统,为培养人才诸多改革提供有力、有效的支持。

第二,高校应该把学生素质能力的培养作为重中之重,以政府制定的教育政策为依托,寻求优秀的师资力量,执行小班化授课模式,将先进教育理念放进培养人才计划中,增强实践教学课在整个教学计划中的比例,创新教学方式和方法,激发学生的学习动力,提升教学质量;同时实行专业导师负责制,由专业导师指导学生制订专业学习计划、科研计划以及实践计划,联系与专业有关的社会实际项目,并结合学生个体特点由专业导师的推荐,引导学生自行选择专业,最大程度地激发学生的积极性,把学校人才培养与学生个性发展相结合,因材施教,提升培养人才的质量。

第三,在当前学生个性化培养的大趋势下,由于学生选课的自由度增大,班级的概念会随之淡化,所以传统的以班级为单位的教学体系将面临挑战。改革和完善班级监控体系,构建高校管理层、教师、监督员、学生为四要素的相互协作的监控体系,即由学生评教风、教师评学风、监督员听课和高校管理层进入课堂查课四种方式的管理体系。例如学生的教学信息不是以班级为单位划分,而是由教务管理系统根据每一门课程随机安排,由每个上课的学生对该课的课堂情况进行反馈,从而实现教学信息制度的创新改革。

(三)高校教学管理改革以学生实践动手能力培养为目的

高校应该把学生实际动手能力培养作为目标,提升实践教学在整个教学管理中的比例,提高学生实际操作能力。随着行业专业化程度的提高,用人单位对毕业生的素质要求持续提高,实际操作能力已经是人才培养的首要任务。同志在清华大学建校100周年校庆时强调:“要坚持理论联系实际,积极投身社会实践……在解决实际问题的过程中增长才干,不断提高实践能力、创新创业能力。”所以,高校实践教学管理改革创新必须从培养人才的源头下手,制定培养人才计划,同时结合各学科特征增加实践教学课程的比重。依据毕业生实际动手能力的强弱,联合社会上具有与此一致的企业,实施校企联合培养计划,在小班化办学模式的基础上聘请企业中的专业人员给学生授实践课,以理论与实践相结合的方式真正提升毕业生的实践动手能力。

四、结语

篇8

    针对唐山师范学院体育教育专业2009级本科生选题结果进行统计,关于调查研究的选题占82.5%,与往年基本一样。特定的选题内容决定了后面的研究方法,绝大多数学生的论文中尽管有文献资料法、问卷调查法、访谈法、实验法、数理统计法等,实际上绝大多数人仅仅使用了文献法和问卷调查法,其余方法并未真正使用,流于形式。出现以上情况有学生的主观原因也有客观原因。主观方面的原因的学生研究方法能力掌握极少,平时学习中教师没有教给学生一些常见研究方法,仅有极个别学生参与到任课教师课题研究项目,经历一些研究学习,掌握一些科研方法和技巧,而绝大多数学生对研究方法仅仅从体育统计学等课程中零星掌握一点,且缺乏实践训练,因此自身论文设计中只能选择文献资料法及问卷调查法,而文献资料法是学术论文研究最基本的基础性研究方法,因而学生论文主要使用的是问卷调查法,研究论文也是对调查数据做一个简单归类,进行定性描述,缺乏精确的统计分析。研究方法能力的不足反过来也限制了毕业论文的选题,运动生理学、运动生物力学等内容很少涉及,实验法、测量法、统计法应用偏少。客观方面,地方院校体育师资力量相对薄弱,教师本身科研能力有限,在毕业论文的选题和研究方法上缺乏有效指导,另外学校毕业论文规范中对综述性文章比例有一定限制,因此学生更多选择调查性研究论文,但本科生具备的理论水平有限,难以在拟定选题中采用各种研究方法进行深层次挖掘与分析,单一的研究方法限制了毕业论文的质量。

    2“体育科研方法”课程的局限性

    直到1991年,国家教委出台的第三套体育教育专业《教学计划》中,才在限制选修的课程模块中,设置了“体育方法学”课程,并明确规定在第8学期安排“科学研究与毕业论文”这一环节,其目标是“培养学生的科学思维和文字表达能力”[4]。2003年教育部出台新课程方案中“体育科研方法”规定为一般必修课程,但不硬性规定学分、学时,明确其为研究方法的入门课程,其宗旨是让学生掌握基本科研方法,培养体育科研的能力[5]。“体育科研方法”课程的学习对学生科研能力的掌握,撰写毕业论文至关重要,但目前唐山师范学院相应课程教学存在一定问题。第一点,对课程的重视度不够,体育教育专业培养大纲虽然将“体育科研方法”列为必修课,但考核性质安排为一般考察课,平时和期末考核比较松散,学生简单完成一个考核作业即完成任务,大纲修订时学分、学时的调整比较频繁,效果不理想。第二点,课程安排和“体育统计学”重合较多“,体育科研方法”课程和“体育统计学”课程学时都安排为32学时,两门课程在研究方法的章节教学中重合较多,较多内容重复教学,而且两门课程都是以课堂理论面授为主,内容枯燥,课后实践较少。第三,教师执教能力有待完善,同其他院校类似“,体育科研方法”课程教学由本专业科研能力突出的教师担任,该课程需要教师有丰富的跨学科知识,不但要掌握一定扎实的统计学知识,对本学科科研特点及学术前沿要有深入理解,但近几年教学工作以青年教师为主,教师缺乏系统的科研方法学习,只是根据自身优势科研方向对“体育科研方法”进行一定角度的阐述,而且以理论性灌输为主,与体育科研实践结合较少。结果就是授课内容与学生毕业论文需要不相符合,如教师讲授很多调查性研究方法,一旦学生选择应用实验法相关题目,论文如何撰写就将极大困扰学生,不得不求教指导教师。

    3体育教育专业毕业论文引入实验研究的可行性分析

    3.1选题内容可行性分析

    体育学属于交叉性学科,各专业均涉及大量文科及理科课程。根据黄汉升[3]对2004-2009届全国优秀本科毕业论文的调查,认为运动人体科学类论文是学士论文中总体质量较高的文章,选题能够反映该学科热点问题,实验设计较严谨,仪器比较先进,学生独立操作的能力较强,优秀论文多集中在运动生理、生化方向。体育教育专业和运动人体科学专业虽然培养方向不一样,但体育教育专业课程方案中依然保留大量自然科学类必修课程,可以从理科方向选题去探索体育实践问题,分析动作技术特点,可以从运动生物力学方向选题,涉及人体机能评定,研究评价方法可以从运动生理等角度选题。但体育教育专业选题一大问题就是大量重复,选题困难,无新意和亮点,实验方法应用太少,唐山师范学院体育专业近几年学生毕业论文选题也存在同样问题,学生选题追求简单、易写,以学校体育调查类选题为主,运动人体科学类选题极少。原因是多方面的,首先,学生理论基础极为薄弱,缺乏应用多种研究方法去深度挖掘运动人体科学类论文的内容,不敢有质疑,不了解通过何种渠道去获取文献资料,因此对此类选题不敢涉及,实践访谈中有学生对大学生减肥方法感兴趣,但考虑到要进行实验设计,使用体成分仪进行测试获取数据,还要进一步统计分析,感觉困难,选择放弃。此类情况不少见,实际上对于本科毕业论文的实验设计和要求对于体育教育专业学生并不复杂,需要相关课程教师,尤其是理论课教师教学中引导学生多思考,扎实掌握理论基础。其次,教师的实验教学工作不足,学生实验课学习不够扎实,不能利用现有条件去设计实验思路,还有一个常见原因,那就是学生有良好的实验基础,但不了解此类选题而遗漏,个别地方院校教学和毕业工作思路较为保守,墨守成规,学生毕业论文工作以稳为主,很多指导教师并未引导学生在自然科学方向去选题,一届照搬一届,选题内容上无新意,没有突破。唐山师范学院体育系针对以上情况,2010年开始引导学生选择运动人体科学类选题,并进行精心指导,帮助学生充分利用实验室,进行合理实验设计,个别学生毕业论文质量明显提高,同时也带动了其他学生学习,取得不错效果,证明利用实验室,进行实验设计完成运动人体科学类毕业论文是可行的。例如,有学生对运动性疲劳评价感兴趣,设计体育课后各类恢复手段对疲劳消除影响的实验,测定不同方式恢复方式后人体心率、血压和血乳酸的水平,实验采用重复测量设计,取得良好效果,观察到了积极性恢复手段的应用起到加速心率和血压恢复的过程,学生通过论文的完成也加深了对相关理论的学习。另有学生选择应用性研究,比较不同力量训练方式对跆拳道大学生运动员下肢肌肉爆发力的影响差异,取得预期效果,论文均入选本校优秀本科毕业论文。以上表明,体育教育专业学生采用实验性、测量性等方法,充分利用实验室条件,可扩大选题范围,提高毕业论文的研究价值和质量。

    3.2研究方法可行性分析

    毕业论文引入实验性工作,一个前提是必须具备相应的实验条件,教育部2005年颁布的《高等学校基础课教学实验室评估标准表》及大学实验室评估标准明确了高校实验室应具备的条件,目前我国体育类院校、师范类体育院系均不同程度建有实验室,唐山师范学院自2007年迎评以来,实验室经过扩建,添置先进设备和仪器,条件满足现有教学和师生的科研要求。实验室条件满足需要,但部分师生对实验重视不够,实验课程没有形成独立的教学体系,实验教学方法不够灵活,考核评价体系不健全,仪器利用率不高,实验教学师资队伍薄弱。这些问题影响了实验室的利用,这也是学生毕业论文利用实验室较少的原因。理论课教师和实验室相关人员要高度重视实验教学,首先思想上予以重视,不能把理论课实验边缘化,改进实验教学方法,增加综合性、设计性实验,让学生主动利用实验室发现问题,解决问题,大力鼓励学生参与到教师科研工作中,使其熟悉实验,喜欢实验,有能力完成运动人体科学选题论文。学院可以制定各种政策鼓励师生充分利用实验室现有的仪器设备,提高科研水平。以前学生毕业论文大部分是问卷调查类型,实验室先进仪器设备利用率不够,实质上与院系整体科研业务水平不高相关。不但实验教学人员科研业务水平要提高,其他理论教学人员也需要熟悉专业理论知识,对实验室加深了解,熟悉相关仪器的原理和用途,形成普遍能够指导学生在自然科学领域选题的能力,建议定期培训师生了解实验室具备的条件和功能定位,也可通过运动人体科学领域学术讲座给师生提供相关信息,要鼓励师生积极学习实验理论。

篇9

[关键词]毕业论文(设计) 理工科本科生 毕业论文(设计)质量 研讨会

[中图分类号] H642.477 [文献标识码] A [文章编号] 2095-3437(2013)09-0111-03

毕业论文(设计)是高等学校本科专业人才培养计划中的最后一个综合性实践教学环节,是学生在系统掌握专业知识、技术及平时教学训练的基础上,在毕业之前提交的一份综合性答卷。毕业论文(设计)的质量不仅能反映出本科生的专业水平和参与科研的能力,也在很大程度上反映出学校的实验教学质量和效果。近年来,随着高校教学改革的进一步深入,学生毕业论文(设计)无论在实验内容或格式规范上都有了很大的提高,但是本科生毕业论文(设计)的指导工作和教学实践中还存在着这样或那样的问题。笔者就在日本学习期间的经历和接触到的毕业论文(设计)做法,比较了日本与我校和兄弟院校理工科本科生的毕业论文(设计)做法,重点分析了日本理工科本科生毕业论文(设计)设置的一些特点和值得我们学习、借鉴的实验方法和经验,为本科生毕业论文(设计)教学的进一步改革提供参考。

一、毕业论文(设计)的定位、起始和完成时间

日本和我国本科生的毕业论文都定位为学士学位论文,是本科生毕业之前提交的一份综合性答卷。在修完教学计划中所有课程的同时,本科生通过毕业论文(设计)答辩才能获得本科毕业资格和学士学位。在日本,大学三年级的学生首先确定自己的专业方向,而后已经确定研究方向的学生直接去找指导教师,根据双向选择来确定本科生所属研究室及导师。本科生做毕业论文的时间为一年,从第七学期开始,本科生在修第七学期计划课程的同时就开始从事毕业论文(设计)相关的工作。本科生在最初的几周或几个月里要了解情况、参与和熟识相关的研究工作、收集和了解相关的资料、掌握有关仪器的使用方法和操作规程,最后和导师协商,选定研究题目。而各研究室也为新生举办特别研讨(轮讲)会,在研讨会上,首先由研究室负责人介绍本研究室的总体情况、各成员的简历、研究课题及项目、年度活动计划(学术报告会、实习、参观、调查、旅游、聚会)等情况。接下来由几位学生(包括博士生、研究生、四年级学生等)报告最近一段时间内的科研情况,最后还举行一个小型聚会,给新生创造另一个“近距离”相互了解的机会。而我校和国内部分高等院校大多是在第七学期末时由教师出毕业论文题目给学生,学生只看题目和导师就选题,根本不了解该题目的研究内容。由于这时已经是学期末,学生正处于最紧张的复习考试阶段,教师也处于出题改卷、计算考核成绩的最忙时期,大部分教师对学生没有安排实际性的任务。第八学期开学后,学生才着手了解情况、查阅收集资料、制定实验计划,并购买相关药品材料,开始做实验。因布置时间过迟,学生没有充分的时间准备,不能及早进入状态。加之最后一个学期也是很多学生参加就业招聘会、研究生面试、考各种资格证和毕业补考的时间,诸多因素使得学生难以集中精力进行毕业论文(设计),这对毕业论文(设计)的质量造成了影响。

二、毕业论文(设计)过程中提倡循序渐进

在日本,本科生进入实验室后,导师不要求学生马上就开始做实验(设计)。他们首先给学生创造一个适应、了解和掌握毕业论文(设计)做法的条件,要求学生重复和了解前人的工作,选修有关的课程,收集资料,自学有关的知识,并在此基础上在研讨会上作简单的报告。总而言之,第七学期是学生适应、了解和掌握有关毕业论文(设计)工作和初步进入正式制作毕业论文(设计)的阶段。在此阶段导师鼓励学生发挥自己的创新及自主意识,在已了解和掌握的知识的基础上初步确定毕业论文(设计)题目和内容。在第七学期末的某次研讨会上就专门作本科生毕业论文(设计)的开题报告,争取导师和研究室人员的指导意见和建议。各种条件准备就绪以后,再开始做实验。相比较而言,我们只有一个学期(实为14周,有些学校甚至只有半个学期)的时间做毕业论文(设计)。在这种情况下,学生不仅没有创新性,连自主性也很难有了。

三、毕业论文(设计)过程中注意培养独立自主的性格

在本科教学中,毕业论文(设计)是大学生综合素质培养、锻炼和提高的重要环节,是学生离校前对其掌握理论知识程度及其实际应用能力的最后检验,是对其创新意识与科研水平等方面的综合训练和升华。培养学生的创新精神比向他们传授具体知识更重要,授人以渔胜于授人以鱼。在本科教学培养计划中,毕业论文(设计)是实践性教学环节时间最长的一个环节,是培养学生创新和独立自主意识的重要环节。只有培养出学生的独立自主的精神,学生才能有所发展,有所创新。在日本,在实验课和制作毕业论文(设计)的过程中,学生都要亲自动手,独立完成有关实验和仪器的操作。此外,学生必须亲自查阅、收集、整理资料,拟定实验计划,订购仪器、药品,订做实验装置。从扫描仪、投影仪、复印机到大型复杂仪器设备的使用,导师一般是不会亲自去教的,他们要求学生自己看说明书解决问题,有关毕业论文(设计)的所有实际问题也要求学生自行解决。

四、毕业论文(设计)是培养自觉性和提高综合素质的实践过程

由于毕业论文(设计)是实践性教学,学生拥有足够的自由时间和空间,因此毕业论文(设计)的顺利完成和质量取决于学生的自觉性和综合素质。在日本,从家庭到学校以及全社会都非常注重个人的道德修养,整个社会的道德素质也很高。这个从做毕业论文(设计)的学生身上也可以体现出来。每个研究室和导师给学生提供电脑,每个实验室也都有电话,电话随时可打到世界的任何地方,但是利用网络进行聊天、玩游戏等娱乐性活动的学生很少,而将研究室的电话用在私事上的情况就更没有了。研究室的所有学生都配有钥匙,笔记本电脑、数码相机等各种贵重物品也放在桌子上,不锁门也是很正常的事情。公用实验室和大型仪器设备24个小时开放,学生(提前预约)随时都可以使用。相比之下,我们学生的素质教育,道德建设还需加强。另外,日本学生的穿着打扮也相当朴素,在实验室和校园内几乎看不到几个一起闲聊的学生。导师经常提醒学生一天只睡四五个小时就够了,很多学生已养成了这种习惯或遵循这个规则,在实验室熬夜的大有人在。他们既朴素、勤奋又自觉的精神给了我们很深刻的印象。这点值得导师在指导毕业论文(设计)的过程中在学生面前反复提倡,更值得我们的学生学习。

五、在毕业论文(设计)过程中提倡环保意识

在毕业论文(设计)完成过程中,学生面临亲自配制各种溶液,处理各种废物等问题。这种问题的处理不仅影响室内环境和个人的健康,而且影响室外环境和他人的健康,如果处理不妥当会直接影响本人和他人的健康,从而间接地影响毕业论文(设计)的进度和质量。在日本,每个研究室根据自己的特点制定了包括管理水暖电、仪器药品、废品处理、学生行为规则等各种规章制度的学生手册。导师也经常提醒并监督这方面的工作。在研究室锂电池、金属、玻璃、塑料、纸张、可燃物、不燃物等废弃物都分类装箱,化学废弃物也要分类存放。酸类、碱类、有机物、无机物都有专门的回收桶。而对于那些毒性很大的废弃物,研究室单独设立了回收桶。连纸盒的小钉子,玻璃瓶的金属盖子都分别存放。如有违规行为,环境监测部门就马上通知学校有关部门,调查肇事者,并对其进行处罚。可喜的是师生们已经把遵守这些规章制度当成了理所当然的事情,很少出事故。在寸土寸金的日本,学生做实验的场地很小,一般每个学生只有1-2米长的实验台,人员密集,但实验场地还是很干净、很整齐。在学校每位教师基本上都有属于自己的书房和实验室,教师几乎每天从早上九点工作晚上七八点,甚至很晚都在那儿备课、从事研究和处理日常事务。学生也都有学习备课的房间。实验室与学习备课区是严格分离的。这样业余时间既可以把教师留在学校,也可以保护师生的身心健康。而我们很多学校不仅没有把垃圾分类存放的制度,就连有毒物品也不进行特殊处理和特殊存放。大部分教师在学校没有自己的书房,只有实验室,实验室和学习备课室也没有严格的区分。

六、毕业论文(设计)过程中的研讨会制度

日本大学里都有研讨会制度。[2]一般每周一至两次,每次2-3小时。研究室的所有人员包括导师(教授、助教、讲师)、博士生、研究生、三~四年级学生都参加。他们(每次几个人)轮流介绍自己的科研情况或国内外的科研动态,汇报自己最近一段时间内所作的研究工作,遇到的问题和今后的计划,并回答师生提出的问题。导师围绕某问题引导学生进行讨论,对于有些问题导师会进行重点讲解。要投稿的论文也先在研讨会上宣读并征求意见,然后再进行修改。当科研上有所进展时,其摘要或全文会贴在走廊里,供师生参阅,这样既可传播和交换信息,也可炫耀自己的实力,吸引更多、更好的学生或项目,获得社会的支持和尊重。

这种研讨会制度有以下优点:1.由于每个学生,无论是博士生还是本科生都得每隔一段时间在众人面前作汇报,这就给学生增加了一种无形的压力,使其既要认真做准备,也要抓紧时间在限定的时间内完成任务。2.给学生提供了锻炼多种综合能力的机会。从查资料、拟定实验计划,订购药品,使用仪器到数据处理,归纳总结写成文稿,制作多媒体等都得学生亲自完成。3.导师、博士生、研究生及本科生都要参加讨论,这就提供了互相学习、交流思想、集体合作、互相提高的机会。4.台上的学生得到锻炼,台下的学生受到启发,这提高了学生的积极性,活跃了学习和研究的气氛。有时,某个学生对其他学生的激励与启发作用比教师讲课的效果还好。在研讨会上学生敢思考,学方法,大胆发表自己的意见,这对培养学生的科学精神和创新能力大有益处,值得借鉴。

[ 参 考 文 献 ]

[1] 倪哲明,(日)增田慎治.日本大学化学教育的特点研究[J].化工高等教育,2000,(4):34-39.

[2] Satoshi Niibori. Assessment Method of Master and Doctor Thesis[M].Japanese:Dobukan Co.Press,2002.6.

[3] 陆玉梅,唐世学.毕业论文写作教学中存在的问题及改进措施[J]. 常州技术师范学院学报,2002,8(1):32-35.

[4] Yoshimatu Shibata.The New Principle of Education[M]. Japanese:Yuhikaku Co. Press,2003.3.

[5] 于青春,何江涛.日本京都大学工学部的本科高年级和研究生教育[J].中国地质教育,2004,(2):90-92.

[6] 郭长虹.值得借鉴的日本大学生毕业论文的做法[J]. 教书育人:学术理论, 2006,(5):96-96.

篇10

一、课题研究背景

(一)国内外的研究现状

1、网络教学的设计理论与方法的研究缺乏系统性

通过对国内外有关的学术刊物(如《电化教育研究》、《中国电化教育》、《EducationalTechnology》等)、教育网站和国际国内有关学术会议(GCCCE、ICCE、CBE等)的论文集进行分析,网络教学的设计研究主要是关于建构主义学习环境的设计和协作学习的设计等方面,缺乏系统的研究。可以说,网络教学的设计理论的研究还处于初级阶段,还有很多问题需要去研究和探索。例如,在网络环境下如何利用网络资源进行主动学习、利用虚拟情境进行探究学习、利用通讯工具进行协商学习、利用工具进行创造学习的设计以及教师指导性活动的设计等方面,都值得我们去研究。

2、网络教学的评价研究才刚刚起步

随着Internet应用的普及,网络教学已成为一种重要的教学手段和教学场所。然而,与传统教学相比,网络教学的质量保证体系却显得不够完善、健全。如何保证网络教学的质量,建立一个行之有效的网络教学评价模型,已成为网络教学研究的一个重要课题。时至2000年,教育部批准全国31所高校建立网络教育学院,但却没有制定出如何保证网络教育质量的相关政策。美国国家教育政策研究所(TheInstituteForHigherEducationPolicy)于2000年4月也发表了一份名为"在线教育质量:远程互联网教育成功应用的标准"的报告,然而,这些文章(报告)也仅仅是描述性的定义网络教学的评价指标,而对如何组织评价、如何获取定量数据、评价数据如何促进教学等方面则很少涉及。目前,网络教学的支撑平台中的学习评价模块往往只含有测试部分,而缺乏相应的分析与反馈。

(二)课题研究的意义

1、促进网络教学的发展,提高网络教学的质量

由于网络教学可以实现信息资源共享,在网上组织最优秀的教材和教法,使学习者在网上可以学到最新的知识,因此是教学改革发展的方向。通过本项目的研究与实践,使网络教学更能为学习者提供一个建构主义的学习环境,充分体现学生的首创精神,学生有更多的机会在不同情境下去运用他们所学的知识,而且学生可以根据自身的行动的反馈来形成对客观事物的认识和解决实际问题的方案,从而提供网络教学的质量。

2、寻找利用计算机技术和网络技术实现学生远程交互自主学习的教学设计的技术解决方案

3、完善和发展教学设计理论

网络环境下的教学与传统教学,不仅是教学环境的不同,在教学内容、教学手段、教学传播形式上都有本质的区别。通过本项目的研究,能够解决网络环境下,教学如何进行教学设计,如何调控教学过程,如何有效实施教学活动以达成教学目标,是对教学设计理论的完善和发展。

二、课题研究内容

(一)研究的主要内容

1、网络教学设计理论体系的研究

包括教学目标的设计、建构性学习环境的设计、学习情境的设计、学习资源的设计、学生自主学习活动的设计、学生协作学习活动的设计、教师指导性活动的设计、学习评价工具的设计等。

2、基于网络环境下的教学策略与教学模式的研究

(1)网络教学策略的研究,如网络环境下的教学内容组织策略、网络环境下的教学情景营造策略、网络环境下的教学对话组织策略、网络环境下的的课堂管理策略等

(2)网络教学模式的研究,如项目化学习模式、探索性学习模式、研究性学习模式等

3、网络教学评价的内容体系、方法、步骤与模型的研究

4、网络教学设计系统软件的开发与应用

5、网络教学评价系统软件的开发与应用

根据上述研究内容,总课题下设如下子课题:

1、网络教学设计与教学评价的理论研究(谢幼如、李克东)

2、网络教学资源的开发(邓文新)

3、网络教学设计与教学评价系统的开发(柯清超)

4、Web课程的教学过程设计及支持系统的研究(陈品德)

5、网络教学设计与教学评价理论的应用研究(余红)

(二)课题的研究目标

本项目的研究目标是:运用现代教学理论与建构主义学习理论,通过教学改革与实验,探索网络教学的设计与评价的理论和方法,开发相配套的网络教学的设计和评价系统软件,探索普通中小学利用网络资源进行网络教学的途径与方法。

(三)预期成果形式

1、论文与专著

发表有关网络教学的设计与评价的一系列学术论文,出版专著《网络教学的设计与评价》。

2、电脑软件

开发《网络教学设计系统软件》和《网络教学评价系统软件》,制作《网络教学设计》专题教学(学习)网站,建立《教学设计》多媒体资源库。

三、研究方法与技术路线

(一)研究方法与步骤

本项目的研究主要采用行动研究、实验研究、评价研究等方法。

对于较大规模的教学设计与教学模式的试验研究,将采用行动研究方法。

对于个别带有创新性的,能提出重要见解的小范围的教学研究,则通过建立科学的假设,采用实验研究的方法。

关于教学模式的评价和有关教学效果的分析,则采用评价研究方法。

研究步骤如下:

2002年5月-2002年8月,收集资料,建立模型

2002年9月-2003年1月,开发软件

2004年2月-2004年8月,教学试验,评价修改

2005年9月-2005年12月,扩大试验,归纳总结

(二)关键技术

1、基于网络的协作化设计思维工具的通讯模型的构建;

2、教学设计系统中师生教学活动的可视化表示与分析;

3、网络教学的教学评价模型的构建;

4、网络教学过程中学习反应信息的自动采集与处理。

四、课题研究价值

(一)创新点

1、建立网络教学设计的理论体系与方法。

2、建立基于网络环境的各类教学评价指标体系。

3、开发出操作性

强、具有实际应用价值的网络教学的设计工具和评价系统软件。

(二)理论意义

传统的教学设计是应用系统方法分析和研究教学的问题和需求,确立解决他们的方法与步骤,并对教学结果作出评价的一种计划过程与操作程序。现代教学设计理论已经不拘泥于系统论的理论基础,不强调对教学活动的绝对控制,逐渐放弃呆板的设计模式,开始强调教学设计的关系性、灵活性和实时性,从而更加有利于学生的创新精神和实践能力。本课题的理论成果将完善和发展传统的教学设计理论与方法。

(三)应用价值

1、通过课题的研究与实践,总结并形成基于网络环境下学科教学设计的理论与方法,优化中小学课堂教学结构。

2、通过课题的研究与实践,探索并总结信息化时代如何改革传统的思想和模式,使学生学会利用网络资源进行学习的方法和经验。

3、通过课题的研究与实践,探索普通中小学利用网络资源的途径与方法,形成一批优秀的网络教学课例。

4、通过课题的研究与实践,开发出具有应用推广价值的网络教学的设计工具和评价系统软件。

五、研究基础

(一)已有相关成果

1、曾于93年、97年两度获得国家级优秀教学成果奖,其中《多媒体组合教学设计的理论与实践》项目的成果在全国的大中小学广泛应用,《多媒体组合教学设计》(李克东、谢幼如编著,科学出版社)多次再版发行。

2、出版的《多媒体教学软件设计》(含教材与光碟)(谢幼如等编著,电子工业出版社,1999年)、《多媒体教学软件设计与制作》(含教材与光碟)(李克东、谢幼如、柯清超编著,中央广播电视大学出版社,2000年)和《信息技术与学科教学整合》(李克东、谢幼如、柯清超等,万方数据电子出版社,2001年)在全国广泛应用。

3、97年《多媒体技术在基础教育改革中的应用实验研究》和《小学语文"四结合"教学改革试验研究》获国家教委全国师范院校面向基础教育改革科学研究优秀成果二等奖。

4、承担国家"九五"重点科技攻关项目《计算机辅助教学软件研制开发与应用》(简称96-750)《小学语文科学小品文》、《小学语文古诗欣赏》、《小学语文扩展阅读》、《初中语文新诗赏析》四个子课题的研制与开发,4个项目6张光盘全部通过教育部组织的专家组鉴定,被评为优秀软件,并由北京师范大学出版社和电子工业出版社出版,在国内及东南亚地区发行。

5、2000年所完成的《学习反应信息分析系统》获广东省高等学校优秀多媒体教学软件一等奖,并出版专著《学习反应信息的处理方法与应用》(谢幼如、李克东著,暨南大学出版社,1999年)。

(二)研究条件

华南师范大学教育技术学科是国家级重点学科,华南师范大学教育信息技术学院是"211工程"重点建设学科单位,我国的教育技术学博士点之一。华南师范大学教育技术研究所拥有从事计算机教育应用研究的人员近30名,其中包括教授2名、副教授5名、讲师8名、博士研究生4名和硕士研究生近15名。他们在长期的研究工作中,对各种多媒体教学软件、网络教学应用软件、学科教学工具、资源库管理应用系统进行了深入的研究与探索,并已取得了实质性的进展和成果。本研究所拥有先进的计算机软件开发实验室两个、国家级的多媒体教学软件制作基地一个,在国内教育技术领域方面处于领先地位。

(三)参考文献

1、《多媒体组合教学设计》,李克东、谢幼如编著,科学出版社,1992年第一版、1994年第二版

2、《多媒体教学软件设计》谢幼如等编著,电子工业出版社,1999年

3、《信息技术与学科教学整合》,李克东、谢幼如主编,万方数据电子出版社,2001年

4、《学习反应信息的处理方法与应用》,谢幼如、李克东著,暨南大学出版社,1999年

5、《GlobalEducationOntheNet》,高等教育出版社、Springer出版社,1999年

6、《教学设计原理》,R.M.加涅、L.J.布里格斯、W.W.韦杰著,华东师范大学出版社,1999年

7、《新型教学模式的探索》,谢幼如编著,北京师范大学出版社,1998年

8、全球华人计算机教育应用大会(GCCCE)第一届至第五届论文集,1997年(广州)、1998年(香港)、1999年(澳门)、2000年(新加坡)、2001年(台北)

9、《改善学习--2001中小学信息技术教育国际研讨会论文选编》,吉林教育出版社,2001年

10、《认知过程的评估》,J.P.戴斯、J.A.纳格利尔里、J.R.柯尔比著,华东师范大学出版社,1999年

11、《教育技术学研究方法》,李克东编著,北京师范大学出版社,2002年

六、研究组织机构

本课题的研究人员由教学设计专家、信息技术教育应用专家、网络技术专家、学科教学专家、中小学教师、教育技术研究人员与研究生组成,以大学的教育技术研究所为核心,主要以广东、江苏、浙江、福建等地区的部分中小学以及西部一些网络环境较好的中小学为研究基地,辐射其他地区的中小学,借助信息技术产业的技术力量,实现理论、技术与学科教学的优化整合。

总课题组顾问:南国农教授(我国著名电化教育专家,西北师范大学)

李运林教授(华南师范大学电化教育系原系主任)

周君达教授(中央电化教育馆原副馆长)

苏式冬教授(广东教育学院原副院长)

许汉特级教师(广州市教研室)

总课题组组长:谢幼如教授(华南师范大学教育技术研究所)

李克东教授(华南师范大学教育技术研究所所长、博士生导师)

总课题组成员:柯清超博士生(华南师范大学教育技术研究所)

陈品德副教授、博士生(华南师范大学网络中心)

邓文新讲师(华南师范大学教育技术研究所)

余红副教授(华南师范大学教育技术研究所)

总课题组秘书:王冬青博士生(华南师范大学教育技术研究所)

高瑞利硕士生(华南师范大学教育技术研究所)

刘硕士生(华南师范大学教育技术研究所)

孔维宏硕士生(华南师范大学教育技术研究所)

徐光涛硕士生(华南师范大学教育技术研究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