社区工作意见范文

时间:2023-04-10 10:15:02

导语:如何才能写好一篇社区工作意见,这就需要搜集整理更多的资料和文献,欢迎阅读由公务员之家整理的十篇范文,供你借鉴。

社区工作意见

篇1

为贯彻落实国家安全生产监督管理总局《关于在安全生产领域深入开展平安建设创建活动的意见》、《“”安全文化建设纲要》和《市安全生产“”规划》的精神,根据本社区实际,从年起,街道将健康社区和安全社区合并推进,为促进我街道经济和社会事业的持续、协调发展,引用世界卫生组织的安全促进理念,在全街道开展创建“安全社区”活动,为社区居民营造一个安全的生活、工作环境。

一、创建目标

创建安全社区坚持以保障社区居民安全为宗旨,坚持预防为主、以人为本的方针,因地制宜。努力形成政府推进、部门协作、社区主导、全民参与的创建工作格局,在社区内开展安全促进工作,建立健全伤害预防网络,全面完善伤害监测体系,开展、推进安全项目,降低社区居民伤害风险、减少伤害的发生、减轻伤害引起的疾病负担。

二、组织机构、工作职责及管理

(一)组织机构

1、领导小组:成立街道创建安全社区领导小组,负责统一协调各部门、各单位开展街道创建安全社区工作,领导小组下设办公室,具体负责建立各部门的协调工作。

2、办公室(项目办公室):负责安全促进项目的组织、管理、统筹和协调,组织专家及专业技术人员对安全促进项目进行指导和评估,同时承担与市、区爱卫办的信息交流、沟通等日常性事务工作。办公室下设6个工作小组(项目组),负责安全促进项目的实施,组织、协调安全社区建设和绩效评审工作。

3、工作小组(项目组):6个项目组为交通安全工作小组、工作场所安全工作小组、消防安全工作小组、弱势群体安全工作小组(儿童安全、校园安全、老年人安全)、家居安全工作小组、体育运动安全工作小组;主要由安全办、综治办、卫生服务中心、社管科、文化站等部门牵头负责,组织安全项目的具体实施。根据安全促进项目的要求,由各工作小组起草相应的项目计划、进行自我评估和总结;项目工作小组(责任部门)定期召开联系会议,研究、监察和落实项目的推进情况。

4、技术指导组:成立由市、区相关领域专家组成的技术指导组,负责对创建安全社区工作涉及的交通安全、工作场所安全、公共场所安全、涉水安全、学校安全、老年人安全、儿童安全、家居安全、体育运动安全等九类项目进行技术指导,对安全项目开展业务培训、指导、检查、评估。

5、专家顾问组:聘请国内知名高校及市、区疾病预防控制中心专家组成专家顾问组,对安全社区创建工作进行指导。

(二)主要部门工作职责

创建办公室:负责办公室职责,对安全社区创建工作的组织管理;

安全办:开展交通、消防、工作场所安全健康促进项目,建立完善交通安全监测网络,定期分析安全形势,提出安全预警,采取相应措施;加强社区安全宣传,开展交通安全教育和消防安全培训,不断完善交通设施,普及社区消防知识,确保家用燃器、电器安全使用;深入工作场所开展职业安全教育,对工作场所安全进行指导,保证社区企事业单位安全生产和学校教学活动正常进行。

社管科、综治办、社区学校、妇联等部门:负责家居、老年人、儿童的安全促进指导。对学校安全促进项目进行指导,督促学校建立安全监测网络,检查学校对安全知识的教育,改善学校安全设施。开展社区安全宣传,维护社区稳定,预防和减少社区各类案件的发生;普及安全知识,建设健康家庭,关注老年人身心健康,关爱残疾人等弱势群体,并开展相关领域安全促进项目。

文化站:开展社区健身运动安全宣传,对健身运动安全进行指导;不断完善健身点等运动场所安全设施的保养和维护,及时设置安全健身警示牌和正确使用告知牌。

城市管理所:加强涉水安全宣传教育,开展涉水安全促进指导,强化涉水安全措施,及时设施涉水安全警示标志,完善涉水安全设施,及时维护保养涉水安全设备。

宣传科:负责创建安全社区项目的宣传,与各项目工作小组协作,开展安全促进项目。

派出所:定期对社区开设讲座,通过案例讲解,引导居民加强防范,学会自我防卫,培养安全意识;协作开展防盗、防火、防毒等相关安全促进项目。

卫生服务中心:健全公共卫生体系,建立意外伤害的监测网络,定期分析,提出伤害预警,制定预案。在社区、学校、企事业单位等场所,开展不同层次的安全促进培训;开展社区心理咨询,普及健康知识;指导学校建立伤害登记制度;指导企业开展安全促进项目,达到改善生产环境,降低职业危害的发生率。建立和完善伤害发生的应急预案,加强和规范伤害发生的紧急救治和救护。

三、主要工作进度安排

1、在建设健康城区组织网络的基础上,完善创建安全社区的组织网络,并明确相关工作职责。

2、对年---2010年间建设健康社区和建设平安社区等涉及伤害预防控制的相关项目进行全面总结,同时针对本街道开展需求评估、伤害现状调查、数据分析等,确定重点优先项目,制定有关项目计划。

3、召开创建“安全社区”项目研讨会议,全面促进本街道安全社区建设工作。

4、组建专家顾问组和技术指导组,开展建设安全社区项目培训,组织项目人员学习考察。

5、对照安全社区标准,对社区现有伤害相关项目进行阶段性评估,总结项目执行经验。

6、严格按照安全社区工作标准,全面推进、开展伤害领域的安全促进项目,通过项目干预,提高社区内单位、居民的安全意识和自我保护能力。

7、全面开展对安全促进项目的进程评估,及时改进项目执行中发现的问题,对项目进行适时微调。

8、持续参与“安全社区”相关活动,交流、学习项目管理实施经验。

9、在定期检查、不断完善的基础上,全面评估各安全促进项目。

10、组织专家顾问组和技术指导组专家,对项目进行终期评估,对干预前后伤害对人群、人体健康的影响及项目干预措施的可操作性、有效性、可持续性等进行科学评价。

11、根据项目推进成效,向“安全社区促进中心”申请认证,接受专家的考察、验收。

四、安全社区工作措施

1、加强领导,整合资源

在党工委、办事处的领导下,各相关职能部门、单位要加强对建设安全社区的领导,建立多部门合作的组织网络。明确主要领导为第一责任人,在居委、企业单位全面开展伤害防制,在分析本街道伤害情况及社区居民需求的基础上,确定安全社区开展干预工作的特定人群和特定环境。以六大项目管理、五大区域共建的形势开展安全促进工作。

2、多方投入,齐抓共管

各部门、各单位要保障必要的项目经费,积极支持、吸引和鼓励社区成员、企事业单位和中介组织投资、捐助安全社区的创建,营造居民群众生活、生产、居住的安全环境,完善政府投入、社会赞助并举的良性机制,促进安全社区的可持续发展。

3、广泛宣传,营造氛围

以人为本,加大宣传力度,使安全社区的理念深入人心、家喻户晓,让全社会都来关心、支持、参与安全社区建设,提高社区居民的安全意识,逐步形成安全的生活方式和行为。覆盖社区内各行业及人群,全面开展安全促进项目,改善不安全环境,纠正不健康、不安全行为。

4、开展监测,科学干预

六个安全社区项目组及有关职能部门要建立交通、消防、暴力、学校、河道、体育运动、老年人、儿童伤害发生的监测体系,定期上报;以社区卫生服务中心为主体,各相关医疗卫生机构相参与,构建伤害发生的就医监测网络。完善伤害数据收集渠道,分析本街道伤害发生情况,定期公布监测结果,对伤害提出预测、预警。根据检测结果,及时制定相关伤害的干预措施。

5、定期评估,及时总结

完善安全社区工作评估体系,技术指导组对各单位创建安全社区的工作落实情况进行定期检查和指导;组织市、区有关专家对各项目开展情况的中期、终期评估,保证各项目工作的有效落实和科学开展,科学评价安全促进项目的过程及其成效。

篇2

(一)总体要求。坚持以人为本、全面协调可持续的科学发展观,以创建全国和谐社区建设示范市为总目标,。整合社会资源,拓宽服务领域,充分发挥政府、社区居委会、民间组织、驻社区单位;企业及居民个人在城市社区建设中的作用,完善城乡社区服务管理功能,不断满足城乡社区居民日益增长的物质、文化和生活需要。

(二)目标任务。到年底,40%的社区达到市级标准;到年底,市级社区服务中心,80%的社区达到市级标准;到“”期末,力争全市社区全部达到和谐社区建设标准。

二、城市社区建设的主要内容

(一)建立和完善社区就业保障机制。要建立社区劳动保障服务平台,积极开展面向居民的社会保险服务和面向社区下岗失业人员的再就业服务,为就业困难人员有针对性地提供就业服务和援助。建立诚信社区、创业培训与小额担保贷款联动机制,为下岗失业人员自谋职业和自主创业提供政策性支持。建立就业与失业保险、城乡居民最低生活保障工作联动机制,促进和帮助享受失业保险、城乡居民最低生活保障待遇的相关人员尽快实现就业。到年底,要消除“零就业家庭”,确保80%以上有劳动能力和就业愿望的下岗失业人员实现再就业,90%的社区成为充分就业社区。

(二)建立和完善社区救助帮扶机制。建立低保自然增长机制,从年起,分别按照上年度城市居民人均可支配收入和农民人均纯收入20—25%的比例,综合确定当年城乡低保标准。建立临时救助制度,对社区困难群众中的大病患者、重度残疾人、遭遇突发灾害等低保边缘家庭,提供及时有效的临时救助。对患病困难群众,按规定提供及时有效的医疗救助,切实保障贫困群众的基本医疗需求;完善教育救助制度,确保城乡社区所有义务教育阶段的学生和品学兼优的高年级学生不因贫失学。完善住房救助制度,以经济实用房、廉租房等形式,及时为社区困难家庭提供基本的住房保障。完善社区老年人服务制度,形成以居家养老为基础、社区服务组织为依托、专业化服务队伍为依靠、志愿者服务为补充的社区养老服务网络。着力发展社区型、护理型养老机构,每个社区都要成立集养老、托老、敬老为一体的综合服务站。加强企业退休人员的社会化管理服务工作。完善社区助残服务制度,全面做好残疾人就业服务,落实残疾人家庭有关低保政策,保障残疾人的基本生活。大力发展社区慈善事业,整合慈善资源,建立以爱心超市和社区捐助接受站为基础的救助网络。到年做到受助困难家庭全覆盖。

(三)建立和完善社区卫生服务机制。建立以社区卫生服务为基础,社区卫生服务机构与医院和预防保健机构合理分工、密切协作的新型城乡卫生服务体系。社区卫生服务机构主要开展健康教育、预防、保健、康复、计划生育技术服务和一般常见病、多发病的诊疗服务,并受卫生部门委托,承担所辖范围的公共卫生管理职能。加强社区卫生队伍建设,为社区困难居民提供低成本、广覆盖、高质量的社区卫生服务,形成“大病”进医院、“小病”和康复在社区的格局。加强传染性疾病、食品安全预防控制体系建设,提高社区防御突发疾病能力。开展计划生育与生殖健康、优生优育的咨询指导和随访服务,实施国家政策规定的计划生育基本项目免费服务,完善社区卫生服务运行机制,努力实现人人享有初级卫生保健的目标。“”期末,全市城市社区卫生服务人口覆盖率达到95%以上,居民社区卫生服务机构门诊就诊比例达50%以上,60岁以上居民建立健康档案的比例达到95%。

(四)。建立和完善社区先进文化引导机制。加强社区文化场所建设,每个社区都要因地制宜建立市民学校、文化活动室、图书阅览室,有条件的地方普及社区电子阅览室,建设科普画廊。促进社区社会主义精神文明建设,认真贯彻《公民道德建设实施纲要》,深入开展公民道德教育,倡导“爱国守法、明礼诚信、团结友善、勤俭自强、敬业奉献”的基本道德规范,开展“八荣八耻”社会主义荣辱观教育,全面加强社区居民的社会公德、职业道德和家庭美德建设。加强廉政文化进社区示范点建设,开展适合居民特点和需要的廉政文化活动。统筹各类教育资源,建立覆盖各类人群的多渠道、全方位的社区学习服务体系。认真做好社区图书援建工作,深入开展学习型居民、家庭、楼院、社区等创建活动,.不断提高居民的科学文化素质。充分利用社区资源为社区内中小学校开展素质教育和社会实践活动,为未成年人健康成长创造良好环境。开展以“爱我社区”为主题的社区公益活动,培养社区居民公益意识。开展“文明家庭”、“平安家庭”评比活动。大力开展全民健身活动,“”期间,全市每个社区至少配备一组户外健身器材,改善居民活动场所。通过组织开展丰富多彩、健康有益的文化体育、科普教育、娱乐休闲等活动,倡导科学文明、健康向上的生活方式,形成家庭安居乐业、邻里和睦欢乐、人人文明守法的生动局面。

(五)建立和完善社区平安防控机制。建立集社区警务、保安巡防等职能的“十位一体”综治办,配备专职社区保安,构筑社区群防群治网络,建立人防、物防、技防相结合的防范机制,按要求建成技防小区、技防社区。健全社区矛盾纠纷排查、调处工作机制,大力推行社区机制,加强对刑释解教人员、社区矫正人员和有不良行为青少年的帮教转化工作。加强社区流动人口管理和服务,按照“公平对待、合理引导、完善管理、搞好服务”和“以现居住地为主,现居住地和户籍所在地互相配合”的原则,为流动人口的生活与就业创造良好的环境和条件。建立心理健康咨询保健体系,积极创造条件,设立社区心理健康咨询室,定期举办讲座,开展咨询服务。推行“民情日记”和“民忧档案”登记活动,开展家访活动,设立社情民意信箱,畅通社区居民利益诉求反映渠道。

(六)建立和完善社区自治互助机制。加强社区民主、法治建设,落实“四个民主”,实行居民自治,形成“政府依法行政、社区依法自治”的社区管理模式,到年底,社区居民自治率达96%以上。积极培育和发展维权类、服务类、联谊类社区民间组织,“”期间,每个社,区至少新培育发展2—3个活动规范有序、作用发挥明显的民间组织。对慈善公益性组织、群众性文体组织、科普组织和为社区老年人、妇女、儿童、残疾人和失业人员等特殊群体服务的社区民间组织,可适当放宽登记条件、简化登记程序,政府采取奖励、补贴、委托或购买服务等方式予以适当扶持。认真贯彻社区志愿者无偿服务制度,大力发展社区志愿者服务,建立社区志愿者注册登记制度和服务激励机制,开办社区志愿服务“时间银行”;加强社区志愿者队伍建设,培育社区志愿服务意识,不断壮大由党员、团员、公务员、专业技术人员、教师、青少年学生以及身体健康的离退休人员等参加的社区志愿者队伍,优化结构,改善服务。到“”期末,社区志愿者人数要达到居民总数的10%以上。

(七)建立完善社区社会化服务机制。扶持、培育和发展贴近社区居民的服务项目,创造良好的政策环境,鼓励和扶持社区内及周边有关单位和实体按照共驻共建、资源共享、互利共赢的原则,提供多方位社区服务。加快开展社区服务业,鼓励和扶持相关企业和个人开办便民超市、家政中介等社区服务,促进社区服务业向产业化、市场化方向发展。对非营利性社区服务组织机构,要降低开办门槛、简化审批手续;对营利性的要给予政策优惠。

(八)建立完善社区环境保洁美化机制。继续加大对老小区整治力度,切实抓好社区绿化、美化、净化,垃圾分类收集,噪声污染治理工作。健全社区环境保护管理制度,大力普及环保知识,不断增强居民群众环保意识。

三、城市社区建设的政策保障措施

(一)加强城市社区建设资金保障。建立以财政投入为主、辖区单位和社会资金投入为补充的多元化投入机制,完善与经济社会发展同步的投入增长机制。要把社区建设经费列入同级财政预算,并建立自然增长机制。要切实保障城市社区工作人员的基本工资和社会保障待遇,及时调整社区干部和专职人员的工资,所需经费纳入各级年度财政预算,资金来源按原渠道解决。社区受政府(部门)委托提供的社会公益,政府(部门)要按购买服务方式给予补偿。

(二)加强社区服务基础设施建设。要把社区服务基础设施建设纳入新城区开发建设和老城区改造的总体规划。根据社区居住规模,按照集中、实用、方便居民的要求,配足社区办公、活动、服务和科技文化卫生体育等用房(以下简称社区用房)。社区用房项目由规划、建设、房产、民政等相关部门会同街道联合审定和验收。已建社区其社区用房不足的,由当地政府通过购买、租借、置换、改造、新建、扩建等办法予以解决。老小区改造社区用房面积不低于每千人85平方米的标准,新建小区和旧城改造片区的社区用房按每千人150平方米的标准配备,并纳入详细规划标明具置,做到与开发建设项目同步规划设计、同步配套建设、同步竣工验收、同步投入使用。对达不到规定标准的,规划、建设部门不得批准立项和施工建设,已经开工建设的应责令开发建设单位限期纠正。建筑面积在10万平方米以上的新建小区或旧城改造片区,都要建有社区文化、健身等公共活动场所和设施。社区用房归社区居委会管理使用,任何单位和个人不得侵占、挪用、出租或改作他用。

篇3

一、指导思想

以县委十四届三次全会精神为指导,紧紧围绕全面提升我县开放型经济工作水平,以打造口岸大通关为目标,以健全口岸服务体系为重点,以促进县域经济转型发展、跨越发展为根本,努力完善我县口岸基础建设,把打造成为赣粤边际口岸物流枢纽,为建设物裕风清、和谐幸福新提供有力保障。

二、工作目标

加快口岸物流大楼建设,力争年内完成配套设施建设,提供报关、报检等服务;加大口岸作业区申报工作力度,争取省商务厅等部门对公路口岸作业区批准立项,力争在年内开工建设;制定口岸扶持政策,力争新增3家以上企业在报关,报关进出口额增长20%以上,力争超过30%;优化通关环境,力争新增进出口备案企业6家以上,外贸出口总额达3768万美元,增长35.48%以上,力争超过50%。

三、主要措施

(一)推进口岸大楼建设,夯实口岸平台基础。力争在2012年6月完成口岸物流大楼的室内装修、周边绿化等工作;引进报关、报检、货运等第三方中介机构进驻,实现功能全覆盖,切实降低企业通关成本。

(二)加快公路口岸作业区项目申报,推动进出口货物高效通关。积极争取省商务厅对公路口岸作业区批准立项,并争取省、市财政支持和政策优惠。获准立项后,确定口岸作业区投资主体,确保在2012年开工建设。

(三)引导外贸企业本地报关,降低进出口商品运输成本。通过主动上门服务,了解企业在报关、报检、物流等方面存在的困难和问题,提高本地报关率,降低运营成本,为外贸进出口创造新的增长点。力争鑫磊公司、龙园钨钢、华润集团、淀洋科技等企业在我县报关,促进我县外向型经济发展。

(四)加强部门沟通协调,形成工作合力。充分发挥口岸工作协调领导小组的作用,密切口岸各单位的联系沟通;及时研究解决通关、口岸物流中存在的问题,进一步降低我县进出口物流成本。

(五)加强口岸招商工作,壮大外向型经济。主动服务承接产业转移,充分发挥公路口岸作业区和的交通、区位优势,积极开展口岸招商,力争引进一批外贸企业。

(六)加强口岸信息报送,加大宣传力度。宣传大通关模式和新型运输模式,加大口岸环境和重点招商产业项目宣传力度,不断提高口岸信息报送水平,力争我县口岸信息工作在全市取得新突破。

(七)推进口岸队伍建设,提高队伍整体素质。加强对口岸工作人员的政策理论和业务培训,不断提高工作人员素质,提升业务工作水平,增强服务能力。

(八)开展和谐口岸共建活动,优化投资发展环境。积极参与全省口岸系统共建“和谐口岸”活动,通过各部门协调合作,共同营造畅通、和谐、文明的口岸环境。

三、组织保障

(一)加强组织领导,完善口岸体制机制

成立县口岸工作协调领导小组,由县口岸办、县工商局、县工信局、县国税局、县财政局、县商务局、县交通运输局、县工业园区管委会、火车站等单位组成,完善县口岸工作领导小组例会和关检贸企联席会议制度,及时调度重大问题,把口岸建设目标列入相关单位考核内容,严明工作奖惩,确保工作落实;充分发挥口岸职能部门作用,强化口岸各部门的协调配合,形成口岸工作强大合力,确保企业通关实现快捷高效畅通。

篇4

一、全面、及时、准确地掌握困难群众的基本情况

(一)通过分片包户的方式,掌握困难群众的基本情况。社区居委会工作人员坚持普查与重点调查相结合,深入楼门院和居民家中,全面掌握困难群众的基本情况,及时了解他们在生活、就医、就学、住房、就业、心理等方面的困难和由于突发灾害造成的临时困难,准确掌握困难群众的困难程度和需求类别。

(二)通过社区居民事务办理站接待来访的困难群众,了解其困难和需求。社区居委会和社区居民事务办理站及时汇总,进行核实并登记在案。

二、多种渠道解决困难群众的实际问题

社区居委会分析困难群众的实际情况,通过以下渠道给予救助:

(一)对符合政策规定条件,在生活、就医、子女就学方面有困难的群众,帮助其办理低保及医疗救助、学费减免;对有住房困难的群众,帮助其办理廉租房待遇。

(二)组织困难群众自救和邻里互助。对有劳动能力和就业意向的困难群众提供就业服务,帮助其通过劳动就业脱贫。宣传、教育、组织社区居民对困难群众提供互助互济式的帮助。

(三)协调社区单位帮扶困难群众。调动社区单位共驻共建的积极性,开放单位内部资源,为困难群众提供物质帮助、就业岗位等服务。

(四)提请街道和区职能部门进行救助。对困难程度较重或者本社区资源不能满足需求的困难群众,社区居委会及时向街道办事处和区职能部门反映,以临时救助、扶贫捐款专项资金及其他社会捐赠的资源予以救助。

(五)遇到重大自然灾害和公共危机事件,按照区委、区政府的统一部署开展应急救灾工作。

三、建立回访制度,确保困难群众的问题得到解决

进行救助之后,社区居委会要继续做好日常工作,定期走访困难群众,建立回访制度,及时了解救助措施落实情况及群众的反应,确保困难群众的问题得到解决,做到社区内人人得温饱、有难得支援。

四、区、街建立保障机制

篇5

一、基本原则

突出重点、讲求实际、侧重效果、公开公正、奖勤罚懒、严格逗硬。

二、主要内容

(一)重点项目和中心工作(25分)。各村(社区)要坚定不移的贯彻执行上级有关工作安排,强力推进各重点项目建设和中心工作任务,随时反馈工作进展情况,积极协调解决工作推进中的各种困难和问题,保证年度内各重点建设项目、中心工作保质保量完成预定目标任务。重点项目和中心工作开展好(差)的视情况加(扣)1-10分。(考核牵头单位:乡推进办)

(二)执行力(25分)。各村(社区)干部要严守政治纪律,端正作风,强化执行,提高工作水平和效率。因工作不在状态、不服从安排,或者村(社区)班子战斗力和执行力软弱,导致工作滑坡、陷入被动局面甚至无法正常开展工作的,情节较轻的给予通报批评,情节严重者将严格追究相关人员责任。因执行力差对工作造成不良影响的,视情况每次扣1-5分。(考核牵头单位:乡党政办)

(三)基层组织建设(10分)。各村(社区)要全面加强基层组织建设工作,提高队伍凝聚力和战斗力。要扎实开展党的群众路线教育实践活动,确保圆满完成任务;要加强村级阵地的建设和管理,保证阵地形象良好、每天有人值班;抓好流动党员教育管理,及时更新完善流动党员信息库;全面推行“四议两公开一监督”工作法,认真做好党员教育、管理、培训和发展工作;完成全年的党费收缴任务;按照上级安排认真落实好人大、政协、武装、工会、团委、妇联等方面的具体工作任务。其他组织建设方面的工作开展好(差)的,视情况加(扣)1-5分。(考核牵头单位:乡党政办)

(四)软件资料(10分)。各村(社区)要及时收集、整理、完善相关软件资料,严格按要求报送相关资料。资料工作差的,视情况扣1-5分。未按时按要求报送资料的,每次扣1分。由于工作失误错报、漏报资料造成不良后果的,每次扣3分。(考核牵头单位:乡党政办)

(五)团结协作和党风廉政(10分)。各村(社区)干部要认真坚持民主集中制原则,团结一致,严格执行党风廉政建设各项规定,确保依法办事。班子团结协作差的,视情况扣1-5分。因班子成员违纪违法或办事不公,受到乡党委诫勉谈话或歇职处分的扣2~5分,受到纪委警告及其以上处分的扣6~10分(以违纪违规事实发生时间为准)。(考核牵头部门:乡纪委)

(六)社会管理和安全稳定(20分)。各村(社区)要深入落实社会管理创新的具体安排,抓好地质灾害防御、防火防汛、食品安全等工作,强化矛盾纠纷化解,确保本区域的安全稳定。因本村原因发生森林火灾的,每次扣1-3分。辖区内发生较大安全事故、或因排查不力导致安全事故发生以及安全事故发生后信息不畅通,以及对矛盾纠纷排查化解敷衍塞责,导致辖区内矛盾积累发生5人以上到市以上集访,或者发生到省进京非访的,一次性扣20分,且涉及的村(社区)取消其一切评优和奖励。(考核牵头部门:乡综治办、乡安办)

三、考核办法

(一)自查。各村(社区)于12月25日前将年终工作总结交乡党政办。各村(社区)在交年终总结时附自查评分表(提供加减分依据)。

(二)测评与考核。年终乡党委政府一是组织考核组到各村(社区)开展民意测评,统一确定参会人员范围及人数,民意测评分占30%权重。二是由驻片领导牵头,组织驻村干部、乡属各办站所(含垂直部门)对各村(社区)进行评价打分,占40%权重。三是乡党政班子集体考核,由党政班子逐村逐项考核确定分值,占30%权重。

篇6

(一)工业经济运行责任目标。年,全市国有及规模以上工业增加值要完成72亿元;工业经济综合效益指数达到120%;工业产品产销率达到98%以上;实现利润突破7.5亿元,比上年增长26.5%。

(二)工业重点项目建设责任目标。年全市投资1000万元以上的重点工业项目为99项,其中续建31项,新建68项。项目计划总投资310.4亿元,年计划完成投资107.9亿元。

(三)工业园区建设责任目标。年全市工业园区建设要完成新入驻项目51个,入驻项目当年完成投资额11亿元,当年实现销售收入41.4亿元。

二、几点要求

(一)强化领导,提高认识,把加快工业发展置于突出位置

各地区、各部门、各企业要充分认识当前形势下加快工业发展的紧迫性和重要意义,进一步加强对工业经济各项工作的领导,统一思想,创新思路,统筹规划,强力推进,把抓好本地区的工业经济运行、重点项目和园区建设作为全局工作中的重中之重,给予重点支持和重点倾斜。

(二)分解目标,落实责任,切实把各项措施落到实处

各地区、各企业要结合实际,认真研究和落实各项指标,形成有效的工作措施和工作办法。

要将各项指标进行逐项分解,层层落实,责任到人。要制定严格的奖惩办法,形成有效的激励机制,做到措施到位,推动有力。

(三)协调配合,强化服务,确保各项指标顺利完成

各地区、各部门、各企业要进一步加强协调配合工作,及时沟通情况,相互支持,密切合作,形成加快工业发展的合力。

要切实转变观念,改进工作方式和工作作风,增强服务意识,对工业经济各项工作实施全程服务,为顺利完成全年各项指标提供保证。

(四)发挥优势,突出重点,努力实现工业发展的新突破

篇7

根据《中华人民共和国人民调解法》规定,为进一步加强社区人民调解组织建设,提高业务水平,充分发挥人民调解工作在解决社会矛盾纠纷与维护社会稳定中的作用,特提出如下意见。

一、切实做好社区换届选举后人民调解委员会的调整、充实工作。根据《中华人民共和国人民调解法》的有关规定,人民调解委员会委员由3-9人组成,设主任1人,必要时可设副主任,调委会应有妇女委员。人民调解员由人民调解委员会委员和人民调解委员会聘任的人员担任。司法所会逐个社区对人民调解组织进行一次排查摸底,在指导社区居委会提名调解委员会候选人的过程中,着重推选公道正派、热心人民调解工作,并具有一定文化水平、政策水平和法律知识的成年公民担任。社区居民委员会人民调解委员会,可以通过民主选举与聘任相结合的方式,不断优化人民调解委员会的队伍结构。聘任人员要经社区居民会议或代表会议表决通过。要严格按照有关要求切实选好配强社区调委会主任。各社区须于8月31日前向司法所报送换届选举后人民调委会的人员变动情况。

二、做好新任人民调解委员会成员和人民调解员的培训工作。司法所将按照分级培训的原则,对新任调解委员会成员、人民调解员分期分批开展业务知识培训,培训要针对当前社会矛盾纠纷的特点,讲解相应适用的法律法规;针对新任人民调解员对人民调解业务不熟练的特点,讲解人民调解流程及调解协议书的制作方法;并且邀请经验丰富的老人民调解员结合实际工作经验,传授人民调解的手段及技巧。同时,利用参加法庭庭审、参与现场调解等方法,尽快使新任人民调解员熟悉人民调解业务知识,适应新时期人民调解工作。

篇8

为加快农村两新建设步伐,推进农村由散居向新市镇及新社区集聚,实现节约集约用地,提高基础设施及公建配套设施利用率,改善农村居住条件,按照县委、县府的要求,结合本镇实际,现就推进农民居住集聚加快建设现代农村新社区,提出如下实施意见:

一、指导思想

以党的十七大和十七届三中全会精神为指导,全面贯彻落实科学发展观,以农村宅基地置换为抓手,以改善农村人居环境,拓展城乡发展空间为目标,创新体制机制,强化政策激励,加强基础建设,按照“1+X”建设要求,鼓励引导农民向新市镇、中心村、一般村中心社区集聚居住,努力建设一批规划科学、环境优美、设施配套、服务健全、管理民主、社会和谐的现代农村新社区。

二、目标任务

按照县委、县政府提出的农房改造集聚总体要求,紧紧围绕“政府可承受、农民可接受、发展可持续”这一原则,确定大云镇农村新社区布局为“1+5”,即:以缪家新农村二期规划为主的“1”和洋桥、江家、大云、吕公桥、东云-曹家等5个X。

到2012年,改造农房750户,累计农户向农村新社区集聚2208户,农户集聚比例达到50%;2009年改造农房250户,累计农户向农村新社区集聚1344户,农户集聚比例达到30.5%。

三、工作措施

1、科学修编规划。按照“1+5”的农村新社区布点规划,修编好6个农村新社区的规划,作为“1”的缪家新农村二期,要以公寓式和联排为主,户均用地面积控制在0.4亩以内;其他村农村新社区,以联排式为主,利用经济杠杆控制独立式房屋比例,户均用地面积控制在0.5以内。

2、加强组织领导。镇已经成立了推进两新建设工作领导小组,下设办公室,抽调专门人员运作,组建了“县大云新市镇投资开发有限公司”,加强了组织领导,各村也要成立相应的领导小组和工作班子,具体组织实施。

3、明确动作主体。各村为农村新社区的实施主体,负责所在村的新社区实施和管理,镇对农村新社区建设实行指导和服务。

4、有序推进实施。按照“一次规划,分批推进,逐步完善”的要求,加快启动建设,形成推进氛围。加快推进农民居住向新市镇即“1”集聚,到2012年,缪家新社区集聚农户力争达到900户,今年年底达到550户。有序引导农民居住向“X”集聚,中心村、一般村的农民原则上鼓励向“1”集聚,在此基础上,各X点的在修编规划的基础上,有序推进农村新社区建设,重点推进x中大云村新社区建设,并以此带动其他x点加快建设。

5、强化政策激励。对按照“1+X”的运作的农村新社区,镇在指标周转、规费减免、土地节约奖励上会同各村积极争取县级以上的政策扶持。在集聚奖励上,镇每年将根据考核奖励办法进行考核,根据考核结果与县财政进行1:1配套,以奖代补给各村。镇党委、镇政府将两新建设列入各村年度考核。

篇9

区民防办提出2010年度社区民防建设工作设想安排,并与会人员认真讨论和征求意见,明确年度四项工作重点。

一、形成工作机制常态化

社区民防建设工作职责明确到人到岗,确保社区民防建设工作有人抓、有人管,保持工作的连续性;预案调整、完善落实到专人,确保适时修订;推进民防和应急志愿者队伍建设,加强统筹协调和规范化管理,确保人员落实;建立区一年2次,街道(镇)、居(村)委会每季度1次和重要活动专项会议的社区民防建设工作会议制度。3月底前,完成社区和基层单位突发事件人员疏散撤离和应急防护预案编制工作。

二、社区民防宣传教育普及化坚持社区民防建设进机关、进企业、进学校、进社区、进家庭,明确宣传内容和时间;结合世博会举办、“5.12”防灾减灾日、“国防教育日”和人民防空60周年,每年组织社区开展3—4次集中宣传活动,组织迎世博民众防护知识竞赛;充分利用政务网、民防网、区域新闻媒体、社区版报、电子广告屏建立民防宣传教育园地;在社区组织开展民防知识讲座,每个居(村)委会确保每年不少于2次;

三、实施培训演练规范化

明确机关、企业、学校、社区民众、组织机构、应急队伍、志愿者民防培训内容、时间及组织形式,确保工作实效;制定下发演练的程序和内容,提升民众参与度;推进培训中心、基地和应急疏散避险场所建设,完善设备设施。举办街道社区民防建设领导小组和居(村)委会工作小组组长培训班,进一步明确社区民防工作职责、内容、要点和组织实施方法,提高社区民防建设能力。

篇10

关键词:社区;健康教育;工作方法;意义

【中图分类号】R587.1 【文献标识码】B 【文章编号】1672-3783(2012)09-0535-01

社区健康教育是以社区为单位,以社区人群为教育对象,以健康为中心的全民性教育,贯穿于人类生命的全过程,以促进社区居民健康为目标,有组织有计划的健康教育活动。其目的是帮助社区居民树立健康意识,及时发现自身、家庭和社区的健康问题,培养促进健康的行为和生活方式,提高个人、家庭及群体的保健能力和健康水平。

1 社区健康教育的工作方法

1.1 实施灵活多样各有特色的教育形式:通过语言教育(采用口头交谈、健康咨询、座谈等)、文字教育(采用标语、健康教育处方、卫生小册子、折页、卫生报刊、卫生墙报、卫生专栏等配合图片、照片、电视)、门诊就诊即时教育和定期健康教育专题讲座这四种结合形式以增强宣教效果,使社区健康服务中心健康教育的内容得到恰如其分的表现,使受教育者易于接受,产生良好的教育效果。

1.2 扎实有效地开展健康教育活动:充分利用“世界结核病防治日”、“世界糖尿病防治日”、“世界高血压防治日”等宣传日,在社区大力推动健康教育工作,使更多的健康的和亚健康的社区居民受教育,积极组织社区开展结核病、糖尿病、高血压、冠心病知识讲座等,使患者通过社区卫生服务的平台获取健康知识,彼此互通最新医疗信息,相互鼓励,树立战胜疾病的信心和勇气。

1.3 倾听是交流沟通技巧的基础:医务人员通过倾听了解受教育者的基本情况、问题的想法和根源。在倾听的过程中要认真耐心,主动参与,分析要点,再配以有谈话沟通技巧的发问,使回答者做出清楚、完整而真实的回答,从而获得一些意想不到的信息,才能有针对性地进行健康的指导。

1.4 树立“换位思考”实施健康教育:开展“假如我是一个病人,该怎么办?”活动始终贯穿于健康教育之中,要用“五心”(热心、爱心、耐心、细心、同情心)教育病人,告知其病情知识,并发症及不治疗的后果,正确对待自己所患的疾病。

2 社区健康教育的意义

2.1 对促进“人人享有健康”目标的实现具有重要意义:随着社会的进步和经济的发展,人民生活水平不断提高,与之而来的是我国疾病谱和死亡谱发生了根本性的变化。死因不再是传染病和营养不良,而是被慢性病所取代,高血压、糖尿病、冠心病和恶性肿瘤等疾病成为人类健康的主要“杀手”,新的健康模式建立后,强调要通过健康教育方式促使人们采取健康的生活方式和行为方式,降低致病的危险因素,最大限度地预防疾病的发生,实现“人人享有健康”的目标。

2.2 对慢性病实施干预具有重要意义:对慢性病实施有效干预有两种方式,一是通过医务人员对高危人群进行筛选早期发现并采取必要措施加以干预,另一种则是以全体居民为对象,侧重通过对人群的健康教育,改变不良的健康行为与生活方式,促进全民的健康。社区健康教育在控制慢性病流行中要比对高危人群的教育更具有现实意义。通过社区健康教育,使大多数人改变不良生活方式和各种卫生陋习,才能使各种危险因素水平下降,达到预防疾病促进社区居民健康的目的。

2.3 对各类传染性疾病的预防起到屏障作用:健康教育通过传播卫生知识,改变危害健康的生活方式和生活陋习,实现人人健康的目的。在传染性疾病的预防中,健康教育在社区起到的作用尤其明显。

2.4 有助于改善医患关系,树立良好的卫生服务形象:医护人员在诊疗中能开展健康教育,既满足患者的需求,解决心理负担,又营造一个有利于患者身心康复的治疗环境,从而降低医患纠纷发生率。

社区健康教育的有效开展,对改变社区居民的不健康行为,消除或降低危险因素和发病率,提高患者的治愈率和康复率,降低并发症,进而提高人们的生活质量起着至关重要的作用。同时通过开展社区健康教育还可以提高社区医务人员的整体素质,改善相互关系,提高社区居民对社区卫生服务工作的满意率。因此,不断完善社区健康教育体系,克服不利因素,才能使社区健康教育在提高社区居民健康行为的形成率,保障居民身体健康方面发挥更大的作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