财税工作意见范文

时间:2023-04-09 17:57:32

导语:如何才能写好一篇财税工作意见,这就需要搜集整理更多的资料和文献,欢迎阅读由公务员之家整理的十篇范文,供你借鉴。

财税工作意见

篇1

为深入贯彻落实科学发展观,紧紧围绕“应收尽收、一切从紧,有保有压”的财政收支方针,体现以制度管财、理财来考核促进各项财税工作,现根据《县政府办公室关于下达2013年税收基金征收任务的通知》及《县政府办公室关于进一步加强镇级财政管理工作的通知》的要求,结合我区实际,提出2013年财税工作意见

一、指导思想和工作要求

2013年,我区财税工作的指导思想是:认真贯彻落实党的十七届六中全会和县委第十二届委员会第二次全体会议精神,进一步深入学习实践科学发展,以经济建设为中心,培植财源。2013年财税工作的要求是:充分发挥财税职能,依法加强收入征管,协税、护税狠抓创收,挖掘潜力狠抓清收,培植税源狠抓增收,确保财政收入稳定增长;规范、从紧安排支出,保运转、促发展。

二、主要指标

二O一二年我镇财税收入的主要指标是:全口径税收总收入9278.46万元,其中一般预算收入4212.32万元,基金及规费收入按现行政策并结合部门预算由各执收部门完成征收标准的100%,做到应收尽收。

三、工作措施

(一)围绕财税增长,培值税源经济

1、加大招商引资力度,加快项目落户,大力培植新兴税源经济。以招商引资为抓手,大力吸引外来资金的投入。加快融资步伐,尽可能地保障招商引资和项目投入的资金需求,为我区税源增收增添发展后劲打下坚实的基础。不断调整和完善经济发展特别是新区建设的相关激励措施,优化各种服务平台,强化为项目服务的意识,提高服务质量。

2、巩固、壮大现有税源。对现有税源的存量进一步排查、核实。对紫菜、渔网、机械、磁材、电子、纺织、服装等板块经济和集中区内企业建立税收增长和激励机制,鼓励本土企业新上项目;对零散税收特别是建筑营业税、交通运输营业税以及个私经济按现行税收政策采取规范管理和重点监管相结合的征管措施,在政策范围内,本着尽可能增加地方财税收入的原则,优化税源、税费结构,为增加财政收入提供坚实的基础。

(二)集中精力组织税费收入

1、巩固和完善协税、护税网络。明确专人负责协税护税工作,建立以区管委会主任挂帅,分管主任为组长,纪工委、财政、审计、规划建设、工商、税务、经发等部门负责人为成员的综合治税办公室,分别协助国税、地税和零散税费征收管理。同时对协税基础工作和协税人员工作实绩进行考核,确保税费应收尽收,足额入库。

2、建立征收激励机制。对协税护税工作严格考核的同时,加大对协税、护税和引税有功人员的奖励,调动部门组织基金和行政规费收入的积极性,在合法、合规、合理的前提下,对超额完成收入基数的部门,按超额完成的数额给予一定的奖励。鼓励部门向上争取资金,对争取到市级以上资金可用于财政支出的个人或部门按到帐数剔除成本后给予引资人奖励,奖励标准由书记(主任)会讨论确定,对协税有功人员按财政净得部分给予适当比例的个人奖励。

3、强化护税意识。凡在区镇范围内所实施的管委会工程项目或村集体工程项目支出,税收一律入本区(镇)金库,否则不予资金兑付;凡是本区(镇)所属企事业单位实施的工程项目支出,鼓励税金入本区(镇)金库。

4、建立税费征管例会制度,定期不定期地与相关部门进行联系。检查分析征管情况和部门预算执行情况,协调部门工作,解决征管和部门预算执行中的具体问题。

(三)积极搭建融资平台,扩大融资规模,弥补财政资金不足

1、加强融资平台建设。要积极创造条件,搭建更多的融资平台,当前要积极依托老坝港沿海开发有限公司、金港投资发展有限公司、临港旅游开发有限公司、港发工贸有限公司等融资平台,进一步优化整合国有资产,建立健全融资平台资产注入机制,不断增强融资能力,为我区基础设施建设提供充足资金。

2、加强银政合作。财税部门要加强与金融机构的沟通联系,探索建立金融创新的具体措施和办法,为我区投融资产业的发展营造一个良好的发展环境。

3、做好融资项目储备工作。建立完善融资项目储备制度,根据国家产业政策,结合实际,做好事关我区经济社会发展大局的项目储备工作。要选择一批有优势、有潜力,符合融资政策并可迅速用于融资的优质项目,确保融入资金及时投到项目建设上。

(四)积极探索,推行支出制度化管理

1、强化预算管理,严格预算约束,进一步增强依法理财。

(1)依法科学编制部门预算。以县财政包干体制核定数为基数,按照《预算法》的规定,结合区(镇)财力实际,科学合理地编制政府收支预算和部门收支预算。部门收入预算按照各单位上一年度收入实绩和积极、稳妥的原则编制;支出预算按照“量入为出”和“保工资、保运转、保稳定、促发展”的原则合理安排,预算内外统一管理,综合平衡,不留硬缺口。区镇部门收支预算报区(镇)人代会审议通过。

(2)依法严格执行部门预算。经批准的年度部门预算批复给各单位后,各单位必须严格按预算执行,按照政策规定的收费项目和标准积极组织收入,做到应收尽收,严禁乱收费、乱罚款现象的发生;按照规定的范围、标准和资金来源渠道合理安排支出。各机关部门、各事业单位收支实行责任包干,超支自负,结余奖励或留用的方法。机关、事业单位和项目实施单位的所有项目支出必须先立项,先编制预算方案,经负责人批准后,再实施政府采购和招投标。

财政年度预算经过区(镇)人代会通过后即具有法律约束力,原则上不得调整。如遇国家政策调整或镇经济发展需要确需调整的,在坚持收支平衡的基础上,由调整部门提出申请、财政部门综合平衡后提出调整方案,并按法定程序报批。在预算收支总额范围内的项目调整,由各用款单位出具申请报管委会讨论确定。

2、严格实行“零户统管”和“收支两条线”管理。

(1)收支业务由区(镇)财政统一管理。各部门、各单位收取的各项收入必须及时解交县镇级财政收入专户,每月28日前必须将所有收入凭证交财政总预算会计记账。任何单位都不得自行设立账户,更不能私设"小金库"。凡需向上级主管部门缴纳的款项,均通过县财政专户(或区镇财政资金户)上划,凡上级主管部门向本部门返还下拨的款项,均应由主管部门(县财政专户)通过转帐划拨到区镇财政专户

(2)加强现金管理,严禁坐收坐支。各部门、各单位组织的收入必须逐笔及时缴入财政专户,不得坐支现金。所需零星支出,可根据本单位业务量的大小,由结报员向记帐中心借入适当的备用金3000-5000元,由记帐中心建立备用金使用登记簿,每月28日前结报并进行帐务核对。所有人员经费全部通过银行打卡结算,其他正常公用经费实行月报月结制度,有条件的当即安排付现,条件不具备的记入往来,年底视已入帐支出和资金到位情况另行安排。

3、加强支出制度管理,严格支出审批程序和手续,坚持“一支笔”审批制度,做到支出有预算、开支有标准、审批按程序。

(1)严肃支出范围和标准。区镇机关各部门、各事业单位所有支出必须按规定的范围和标准执行。支出范围以县体制核定内容为准,支出标准以上级有关文件政策为依据。人员工资和津贴补助按上级批复执行。执行阳光工资以后,未经县批准,不得发放个人补贴、津贴和奖励。

(2)严格支出审批程序。财政预算内、外使用的资金,以及区镇安排的以企业实施的各项项目支出,应依据批准的年初预算和资金情况,按计划拨付使用。资金拨付时,由用款单位提出申请,经财政部门审核、分管财政的负责人批准后拨付。

区镇部门、村(居)委员会及事业单位各项资金支出,坚持”一支笔”审批制度。区管委会所属各局办支出由管委会主任“一支笔”审批。

(3)严守资金安排顺序。按照“一吃饭,二运转,三必办”的原则,各局办安排支出时,先保证人员工资,再安排社会保障支出,最后安排其他支出。凡未按时发放工资、未按时办结社会保障的局办部门,一律不得结报费用。

4、严格执行票据管理规定,统一使用规范票据。

所有单位收取的各项政策性、服务性收入、押金或其他收入,必须到财税局(财政所)领用财政部监制的行政事业单位结算凭证、行政事业单位非税收入缴款书以及其他专用收据,所有收入必须及时解交县区(镇)级财政收入专户,做到票款同行。财政部门要根据各局办收入规模大小限量供应统一票据。每月28日前各局办都必须将所领用的票据到财税局办理结报手续,每本票据使用结束后要及时缴销,前票不销,后票不领。各局办和单位必须明确票据专管员的责任,按照规定要求保管和使用票据,凡有违反票据管理规定行为的,将根据《票据法》、《行政违法乱纪处罚处分条例》及上级票据主管部门的有关规定进行处理。

5、加强集体资产管理,保证集体资产保值增值。

区镇集体资产包括区镇所属行政机关部门、事业单位、企业单位的所有用财政资金购置(划拨、赠予)取得的国有集体资产。所有资产均需由党政办和财政共同实行台账卡片管理,建立区镇机关财产物资登记薄,各局办必须建立保管使用台帐,定期盘点。党政办、财政和纪工委每年对各局办资产清查不少于一次,发生短少,由使用保管人按价赔偿。调出离职或办理退休手续的人员,必须按规定将集体资产办理移交。否则,缓发退休金、缓签工资转移证。购建和维修实物资产,不论何种开支渠道,均需按照政府采购程序进行项目申报采购,否则公费不予报支。

6、严格专项资金管理,提高资金使用效益。

(1)区镇专项资金指上级财政、主管部门和区镇财政安排以及村(居)自筹的有专项用途的资金。具体为:土地开发资金、土地复垦资金、河道疏浚资金、路桥建设资金、农村环境整治资金、拆迁资金、安置房建设资金、专项建设资金等。

(2)专项资金应严格按照批准的实施方案和规定的用途使用,保证专款专用,不得随意改变用途,不得违规使用。

篇2

为全面贯彻落实中央、省、市经济工作会议精神,进一步加大财税工作力度,促进全市经济又好又快发展,保持财政收入持续稳定增长和各项社会事业全面进步。现就2012年全市财税工作提出如下意见:

一、指导思想及目标任务

2012年全市财税工作的指导思想是:紧紧围绕市委十二届二次全会和全市三级干部大会确定的全年财税目标任务,以“三重一大”项目为抓手,大力推进“四大计划、四个转型”,以“转型升级,创新创优”为主线,不折不扣地落实中央、省、市出台的各项财税政策,力推实体经济发展,做大做实财政增收基础。按照“稳增长,保民生”的要求,不断优化财政支出结构,加大对民生事业支持。切实加强财政管理,坚持依法治税、依法理财,不断开创财税工作新局面。市委、市政府确定2012年全市财政一般预算收入目标46亿元,同比增长31%,税收比重达到80%以上。

二、工作重点及主要措施

(一)服务大局,着力支持经济发展

一是建立扶持企业联系制度。对年纳税50万元以上企业建立财政重点扶持项目库,对连续两年纳税增长15%、地方税收增长20%以上的企业财政优先扶持。二是用足用活各项财税扶持政策。帮助和引导企业调整产业结构,抢抓发展机遇,争取政策支持,重点对优势产业、新兴产业及转型升级企业要加大财税支持力度。三是完善考核激励机制。鼓励金融机构加大向企业信贷支持,利用财政担保平台,帮助中小企业解决融资问题。积极争取省工业经济转型升级专项引导资金,支持企业加快转型升级。四是做大总部经济规模。立足现有总部经济基础,鼓励总部企业向规模化、产业化发展。废旧物资企业突出招大引强,积极引进租赁、商贸流通、广告、服务等总部企业。工商、国税、地税、财政等相关部门为企业引进设立“绿色服务通道”,为总部企业做实做强提供有效保障。五是做大做实融资平台。积极研究金融政策,完善沂河综合改造、泵站改造、保障性住房、旅游开发等融资项目手续,确保间接融资10亿元。加快推进企业债券发行,确保2012年上半年发行成功。建立有效的政府融资还贷长效机制,确保投融资工作的连续性与持久性。

(二)强化征管,保持财政收入稳定增长

一是加强全市税源状况调查分析。建立重点税源监测制度,加快财税库行网络信息平台建设,实现资源共享、信息共用,提高征管工作质量和效率。继续实行税源分析例会制度,定期分析收入情况,协调解决征管中存在的问题。分析研究国家税收政策变动情况,及时部署阶段性征管工作重点。二是开展重点领域税收专项整治。对房地产、矿山开采、房屋租赁、商场超市及低税负企业等重点行业,加大税收专项清理整治。重点开展对个人所得税的专项整治,优化税收结构。三是加强对零散税收的的征管。充分利用各镇委托代征站,集中开展零散税收的税源调查、财源培育、税法宣传,税收代征工作。四是规范总部经济税收征收办法。严禁市内乱拉乱引,对弄虚作假、恶性竞争等行为,将对分管领导及相关责任人给予严肃处理。市政府按季考核国、地税部门和各镇总部经济目标完成情况,考核结果纳入年终科学发展观综合考核。五是完善非税收入征管机制。按照“收支两条线”管理规定,加强政府非税收入管理,健全激励机制,提高执收、执罚部门的积极性,保证非税收入稳定增长。加大对排污费、污水处理费、水资源费、基础设施配套费及城市公用事业附加收入等征缴力度。

(三)保障重点,着力优化财政支出结构

一是优先保障民生支出。推进城乡居民社会养老保险和低保工作,扩大覆盖范围,完善动态调整机制,及时兑付项目占地补偿和失地农民救助;推进医药卫生体制改革,完善基本药物制度改革,减轻居民个人基本医疗卫生费用负担;做好城镇居民基本医疗保险和新农合扩面提标,规范城乡医疗救助管理办法,提高城乡医疗救助资金效益。二是继续加大对教育事业投入。提高义务教育生均公用经费标准,全面落实扶困助学政策,加大校舍安全工程的投入。三是支持农村公益事业发展。深入实施一事一议奖补制度,加大对农村道路建设、农桥建设、农村饮水工程建设等支持力度。认真落实好各项强农惠农政策。

(四)深化改革,完善公共财政管理体制

一是进一步完善市对镇及开发区的财政体制。加强体制运行情况的分析、评估,充分调动镇级组织收入的积极性和开发区自我发展的能动性。二是深化部门预算管理。推进预算综合绩效管理,强化综合绩效考评与部门预算编制有效衔接,逐步将综合绩效考评结果运用到预算安排中,提高财政管理水平。三是推进国库管理制度改革。完善国库集中支付运行机制,扩大集中支付改革范围,加大直接支付力度,加强财政专项管理,推进预算执行动态监控机制建设,防范财政支出风险,提高财政资金使用效益。

(五)加强监管,实现财政管理科学化、规范化、精细化

一是加强财政收入监管。建立规范、科学、安全的资金运行机制,加强收入监管,组织非税收入征缴专项检查,确保各项非税收入及时、足额上缴财政专户或国库。二是加强财政支出监管。重点抓好强农惠农资金监督检查和社会保障资金管理使用监督检查,确保财政资金安全、规范运行。三是加强行政事业单位国有资产的监管。完善资产管理平台,健全资产配置、使用、处置、收益管理等方面的制度体系。四是加强“三公经费”监管。推进节约型政府建设,压缩一般性支出,降低行政成本,从严控制规模,逐步建立厉行节约的长效机制。

三、目标考核和奖罚兑现

财税工作事关经济发展和社会大局稳定,各镇、各部门、经济开发区要增强大局意识,牢牢把握财税工作的主动权。各镇和部门主要负责人是财税工作的第一责任人,要切实承担起领导责任。

篇3

关键词:财政税收 经济问题 改革建议

不同的历史阶段有着不同的要求,我们要用历史的、辩证的眼光来看待目前财政税收工作中存在的问题,优化财政税收结构,在新的历史机遇面前,顺势而为,成为新时期经济发展的引擎。财政税收改革作为当前改革的重要一环,在我国经济社会发展中扮演着十分重要的角色,有着牵一发而动全身的作用,只有全面实施财政税收改革才能更好地促进中国经济在新一轮的发展中体现出更好的活力。

一、对我国目前财政税收工作存在问题的分析

伴随社会经济的深入和发展,各种问题都会集中暴露出来,控制方式简单粗糙,预算平衡机制存在漏洞,财政税收监督跟踪体系不够完善等。财税制度的设计事关国计民生,制度设计不合理,势必会成为经济社会发展的隐患,鉴于目前存在的问题,为了保持住国民经济健康、持续的发展势头,就要求我们从根本上解决当前的问题,从制度层次优化财政税收结构。如果制度设计者不能从源头上解决财政税收的困局,就不能真正实现上经济平稳、有序的发展。在新一轮的改革大背景之下,值得我们关注的财政税收改革的问题主要体现在以下四个方面:

(一)财政税收标准混乱,配套制度不健全

收财政制度本身处于一种不合理、不成熟的状态,很多关系到国家未来发展战略的新税种却被排斥当前税收体系之外,仍没有纳入国家的管理体制中来,而是以一种“潜水”的状态存在于我国的经济社会之中,成为我们“熟视无睹”的巨大财政来源,鉴于我们目前财政税收的现状,建立完善的财政税收制度,确定每个项目的财政税收准则,已成为时代的必然要求。这种情况的存在始我国财政税收部门税收工作的开展带来了一定的难度。标准不统一,分类不明确,必然导致工作人员在税收过程中容易乱了分寸,导致整个财政工作部门的工作效益难以让人满意。另外,与财政税收配套的制度仍处于建设之中,处在这一特殊的阶段,在具体的实践过程中,财政税收制度中还存在不合理的税收现象。

(二)财政税收管理效率低下,难以突破传统管理模式

财政税收作为一种制度设计,是一个不断完善的过程,在这一过程中,我们需要有着转型的意识,在一些具体问题上,不断促进了一系列工作的完善和发展,特别是传统的财政管理模式不能很好的适应现在经济社会发展的需求,财政税收在管理制度上的问题也随着时间的推移不断暴露出来。受传统财政税收管理模式的影响,财政部门在控制好财政税收各项工作的过程中常常是“有心无力”。在传统观念中,我国政府一直强调税收收入的管理,很少强调政府的服务作用。因此,这一传统观念下的税收管理模式常常出现不能对财政工作进行有效的管理和控制的情况。从个人角度而言,有些工作人员缺乏应有的职业精神,在工作过程中,不能很好的规范个人行为,更有甚者,以触犯国家法律法规的行为为自己谋求不正当利益。

(三)监管跟踪体系不健全,难以实现综合管控

在我国的众多企业的实际生产、经营中,偷税漏税的行为仍然是一大“毒瘤”,特别是一些效益不好的企业中显得尤为严重。在收缴税收的过程中,信息比对平台不健全,环节控管缺少,不能准确摸清税源底数。正是由于存在以上监督跟踪不到位的问题,企业为了逃税就会各显神通,有的企业就自己制作财务虚假信息,还有的企业为了获得更多的经济效益不给顾客开发票,这种方式对于企业和顾客来说,可谓“一举两得”,这种小的利益对国家来说,确实极大的伤害。税收收入是国家进行各项经济建设的重要资金保障。惩治逃税漏税的行为,不仅是为了增加国家收入,更是为了国家的长治久安。

二、深化财政税收政策改革的建议

(一)健全财政税收制度、完善税收体制转型

古语有云“没有规矩不能成方圆”,这句话在于强调规则在社会生活中重要作用。作为国家财政税收政策,更要讲规矩。完善财政税收制度,是历史交给新时期财税人的重任,在税收体制转型的关键时期,更要迎难而上,勇破坚冰。健全财政税收政策不仅要看的脚下的路,更要有仰望星空的智慧。当前财政税收改革环境复杂,各种问题不断出现。正如一杯清水,可以不断中和各种颜料,但总有一天,中和到了极限,这杯水就会发生质的变化。这种“中和极限理论”是值得我们警惕的。当然,我们应该有足够的自信,要充分肯定改革开放的巨大成绩,国家经济总量已经跃居世界第二位,综合国力显著提升,国家对社会经济结构的调整也发生了很大的变化,从实践经验来看,改变了传统模式,从分散走向集中,对于优化财政税收结构有着重要的作用。我国财政税收政策一定要适应企业和时代的发展要求,立足于我国经济社会发展的具体情况。把财政政策的目标要立足于为企业发展服务,为国家建设服务。在具体试行过程中,不断调整我国财政税收政策的结构,不断为企业“减负”,以点带面,促进财政收支的良性循环,均衡整体和局部的利益关系,有力地推动了我国社会各项事业的健康发展。

篇4

[关键词]煤层注水;减尘;工艺

中图分类号:P618.11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009-914X(2014)30-0375-01

前言

综采工作面由于机械化生产,大功率采煤机强力采割煤、岩,其产尘量就特别大。产生的煤尘有利于空气中,随着工作面通风自由流动,会给作业人员的身体健康带来严重危害。达到一定条件,甚至会引起煤尘爆炸,给矿井的安全生产带来威胁。为了降低工作面粉尘浓度,我矿采取了一些的措施,例如采煤机内外喷雾、架间光控喷雾等降尘措施,取得了一定的效果。但是,单一的降尘并不能达到综合防尘的目的,为此,我矿从减少煤尘产生率方面入手,进行了煤层注水工艺在中厚煤层综采工作面的应用与实践。

1、煤层注水减尘原理

(1)湿润煤体的原生煤尘。水进入煤体裂隙后,可将其中的原生煤尘在煤体未破碎前预先润湿,使其失去飞扬能力,从而有效减弱尘源。

(2)有效包裹煤体的每一部分 水进入煤体各类裂隙 孔隙和层理之中,不仅在较大的构造裂隙 层理和节理中有水存在,而且在极微小的孔隙内部,都有水的注入,这样就使整个煤体被水有效地包裹起来,当煤体由于开采而受到破碎时,减少浮游煤尘产生。

(3)改变了煤体的物理力学性质,渗入煤的孔隙中增加煤的水分和尘粒间的粘着力,并使煤体塑性增强、脆性减弱,当煤体受外力作用时 , 许多脆性破碎变为塑性形变,大大减少煤体破碎为尘粒的可能性。

2、使用的设备

进行煤层注水所需的装备包括钻机设备和封孔设备,近些年随着科学技术的进步,各种系统装备技术趋于成熟,并不断根据现场需求进行技术更新产品开发 国内在煤层顺层钻孔方面已具有许多成功的经验。我矿采用的钻机设备为ZQJC-150/2.8型气动架柱式钻机,使用φ42mm钻杆配合φ42mm钻头,钻孔直径为42mm。该设备及配套工艺,有助于提高煤层钻孔的成孔率,该机为气缸顶紧,带有正反转,由马达带动齿条来进给和后退,大大降低了工人的劳动强度,操作简单、方便。

钻孔封孔是注水工艺技术中影响注水效果的一个重要环节,我矿采用的封孔设备是ZF-A16型封孔器,该设备由由高压膨胀胶管、内置安全阀、快速连接管件组成。结构简单,使用快速、简便、安全、可靠,并且可以反复使用多次,使用时将封孔器与井下静压水或高压水连接,封孔器插入需注水的煤层孔内,打开水路安全阀,当煤层注水封孔器,煤层注水注浆封孔器封孔水压达到 1Mpa 以上时,靠静压水或高压水压力将封器的胶管膨胀后封孔,而后注水,注水完毕后,打开控制水阀,可将管内水放出 , 当封孔水压下降到0.5Mpa 以下时,封孔器即可恢复原状,然后将封孔器抽出,完成注水工作。

3、注水工艺及注水量

(1)注水系统布置

煤层注水采用静压注水,注水系统简单多孔注水,只需将每个孔中的注水管通过胶管和阀门连接在供水管路上可进行注水,为了记录每个钻孔的注水量和注水压力,可在胶管中间安装高压流量表和压力表。

(2)注水量

注水量是指自注水开始到终止单孔注入煤体的水量。注水量与煤层空隙率、注水压力、钻孔深度、钻孔间距、煤层厚度、煤层原生水分等多种因素有关。综合考虑以上因素,我矿采用下式计算注水量。

Q=K×M×J×L×ρ×δ

式中:Q:单孔注水量,m3;

K:修正系数,取K =1.2;

M:煤层厚度,m

J:钻孔间距,m;

L:钻孔长度,m;

ρ:煤的密度,t/m3;

δ:吨煤注水量,中厚煤层一般取0.015~0.03m3/t,本工作面取0.02m3/t。

4、在7313工作面的实际应用

(1)工作面地质概况

7313采煤工作面走向长度为1569m,倾向长度为42m,煤层平均厚度2.49m,煤层赋存稳定。

(2)煤层注水方法与参数

7313工作面倾向长度为42m,应采用单向平孔注水,故需采用在轨道顺槽施工注水孔进行注水的方式,长钻孔静压注水压力为2~4MPa。

①钻孔施工地点

第一个注水孔在轨道顺槽距工作面煤壁向外10m处,下一个钻孔位置则依据钻孔间距(10m)依次向外类推。

②钻孔直径

根据ZQJC-150/2.8型气动架柱式钻机,使用φ42mm钻杆配合φ42mm钻头,钻孔直径为42mm。

③钻孔间距

根据煤层的透水性、水向倾斜与走向渗透的差异性、煤层的厚度、煤层的硬度系数、倾角及封孔等综合因素的测试,确定该工作面的煤层注水湿润半径在12m左右,钻孔间距为10m。

④开孔位置

开孔位置应在底板以上1~1.5m处,钻孔垂直于顺槽。

⑤钻孔长度

根据每个钻孔长度不小于工作面宽度的2/3的原则,确定施工的每个钻孔长度应不小于28m。

⑥注水量

根据公式Q=K×M×J×L×ρ×δ,将以上数据带入单孔注水量Q=23m3。

5、注水前后效果比较

在7313采煤工作面实施了煤层注水后,对注水前后粉尘的浓度进行的对比如下表:

6、结论

篇5

为了进一步推进我县城乡生活垃圾资源化处理工作,改善城乡人居环境,根据《国务院批转住房城乡建设部等部门关于进一步加强城市生活处理工作意见的通知》和《市人民政府办公室转发市环保局等相关部门关于推进城乡生活垃圾资源化处理工作意见的通知》等文件精神,结合我县实际,提出如下贯彻实施意见。

一、指导思想和目标任务

(一)指导思想

以科学发展观为指导,按照“积极探索、先行先试,政府主导、社区参与,城乡统筹、科学规划,市场运作、企业经营”的原则,开展农村“清洁工程”活动,建设生活垃圾管理示范县,提升生活垃圾资源化、无害化处理水平,切实保障城乡居民身体健康和环境安全,实现经济社会又好又快发展。

(二)工作目标

2013年底,全县生活垃圾填埋场在完善现有生活垃圾填埋设施建设基础上,增加垃圾资源化处理设施;2015年底,瓜坡镇建成运营生活垃圾资源化处理厂,各镇生活垃圾无害化处理率达到80%以上。

二、主要工作

(一)规划引导。县住建局要抓紧制定我县“十二五”生活垃圾处理设施建设规划。垃圾填埋场五公里范围内的高塘、赤水、大明,瓜坡镇和县城区纳入生活垃圾填埋场处理范围,要完善生活垃圾的收集和运输设施建设;金堆、莲花寺、柳枝、下庙镇要规划建设垃圾无害化填埋场。县国土局和住建局要把垃圾收集、运输、处理、填埋等设施布局、用地指标,纳入土地利用总体规划和县城规划。

(二)完善收运网络。县住建局负责建立垃圾分类、资源化利用和无害化处理衔接的收运网络,加大生活垃圾收集力度,扩大收集覆盖面,推广密闭高效环保的生活垃圾集中、中转和运输系统,逐步淘汰敞开式收运。

(三)加快设施建设。各镇和有关部门要把生活垃圾资源化处理设施作为基础设施建设的重点,切实加强组织协调,加快项目建设,保证施工进度,力争早日发挥效益。

(四)健全收费制度。县住建局要加强生活垃圾收费征收力度,确保生活垃圾费足额、及时征收,县审计局要加强对垃圾处理费用使用情况的检查审计,确保专项用于生活垃圾收集、清运、处置等工作,以及生活垃圾处理设施的建设、营运、维护等,不得截留或挪用。

(五)加强宣传。县住建局、环保局负责宣传生活垃圾资源化处理的各项政策,倡导绿色健康的生活方式,促进垃圾分类减量回收,形成良好的舆论氛围。

三、政策支持

(一)创新运营模式。以市场化运作为导向,鼓励社会资金参与生活垃圾资源化处理设施建设和运营,鼓励符合条件的市场主体通过竞标方式获得生活垃圾处理特许经营权,并通过收取垃圾处理费的方式获取合理回报。

(二)建立融资平台。建立银企对话机制,促进银企合作,加大垃圾处理企业信贷支持,优先贷款,优惠利率。

(三)加强财政扶持。整合中省市垃圾资源化处理支持资金,专项用于生活垃圾资源化处理厂建设,县财政局要将垃圾资源化处理经费纳入县财政预算,对于生活垃圾资源化处理厂建设实行以奖代补。

(四)保障建设用地。县国土局在建设新城区、旧城改造和城镇建设中,要确保生活垃圾处理设施建设的用地,以划拨方式供应。

(五)加强职业培训。县住建局和环保局负责组织生活垃圾处理人员参加相应的资质培训。

(六)落实税费优惠政策。对投资生活垃圾资源化处理厂建设的运营商,按照相关优惠政策减免有关规费。

(七)营造良好的环境。各有关部门要对生活垃圾资源化处理厂建设开通“绿色通道”,简化程序,各有关部门和各镇要切实加强生活垃圾处理厂以外的配套设施建设,落实专人协调解决建设中遇到的问题。

篇6

[关键词] 财政制度 制度改革 PPP模式 PPP模式发展

[中图分类号] F82 [文献标识码] A [文章编号] 1003-1650(2017)05-0029-01

为了适应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制的建立,在财政管理体制改革中,参照国际上通行做法,必须实行分税制。 目前.世界上许多国家都实行了分税制。由于各国的国情不同,分税的形式也有不同。在加拿大、法国,税收同源共享占很大比。但是我国各级财政缺口还很大。

深入推进财税体制等改革。一是深化预算管理制度改革。制订出台全面推进预算公开工作意见、中央国有资本经营预算管理办法及配套政策,继续推进中期财政规划管理、盘活财政存量资金等工作,逐步扩大政府购买服务范围和规模。二是加快税制改革。推进消费税改革,研究全面实施资源税费改革方案,研究个人所得税改革方案。三是积极推进财政体制改革。研究提出理顺中央与地方事权和支出责任划分的指导意见。此外,开展PPP模式融资,国有资本运营公司和投资公司试点,积极支持投融资、农业、养老、教育、科技、金融等重点领域改革。

在我国社会主义初级阶段,经济发展快速但不均衡。如何保证资金的足量供应和合理使用是一个艰难的课题。PPP模式即Public―Private―Partnership的字母缩写,是指政府与私人组织之间,为了合作建设城市基础设施项目,或是为了提供某种公共物品和服务,以特许权协议为基础,彼此之间形成一种伙伴式的合作关系,并通过签署合同来明确双方的权利和义务,以确保合作的顺利完成,最终使合作各方达到比预期单独行动更为有利的结果。

五大政策保障措施确保PPP项目加速落地,有望成为社会资本涉足特许经营项目的突破口。通知提出简化PPP项目审批、推进能源价格改革、探索创新财政补贴机制、加强金融合作、适时开展第三方评估等五大保障措施,并且对能源领域需要实施特许经营的项目规范有序推进PPP模式。为了充分发挥政府和市场在资源配置中的作用,地方政府一直在积极推进能源领域PPP项目合作,我们认为国家能源局本次印发通知标志着能源领域PPP模式进入推广阶段,明确能源领域PPP项目支持方向,建立能源领域市场化价格价值,完善能源领域PPP项目评估与审批机制,有望成为社会资本涉足能源领域特许经营项目的突破口,是深化能源与电力体制改革工作的延伸。

很长时间以来,在市政领域,政府不仅要负责监督,还要负责投资建设环卫设施、组织专业队伍运营,既扮演“运动员”,又扮演“裁判员”。2015年,国务院办公厅印发《关于在公共服务领域推广政府和社会资本合作模式的指导意见》,明确提出在公共服务领域推广政府和社会资本合作(PPP)模式,这是转变政府职能、激发市场活力、打造经济新增长点的重要改革举措。

PPP模式的引入,可以大大促进原有各项财政管理体制的改革,加快实现政府职能的转变,可以充分发挥社会力量和市场机制调节的作用。采取PPP模式,可以盘活现有环卫资产,通过利用社会资本的资源,解决环卫一体化项目的资金投入难题。政府按照考核标准和服务效果支付服务费用,充分发挥财政支出的效益。

专业的社会投资人引入后,通过“让专业的人做专业的事”,有助于提高项目的运营管理水平,增强公共产品和服务供给效率。引入专业化的环卫企业,采用先进的技术、经验与管理模式,可以全面快速提升环卫行业的技术、运营及管理水平。

政府与社会资本依据各自风险承担能力、风险与利益一致的原t,从风险成本最优化的角度,可以对项目风险实现合理的分担,较传统模式而言,大大降低了政府的风险。社会资本方在获得合理收益的同时,将承担与收益相匹配的投融资、运营和维护风险。主要体现在:

合理的价格机制尚未形成。目前,环卫作业市场不成熟,制约了政府部门对环卫作业市场价格的调控,难以确定出合理的市场指导价格。有些城市片面追求降低政府投入,往往是最低价中标,造成环境卫生质量下降。

对员工进行管理考核,并将考核意见反馈到原单位,原单位根据考核意见存档。员工档案仍由原单位统一管理,到龄退休时按事业编制退休办理。职工对这种方案的接受度较高,前期实施阻力小,但需要在项目的整个实施周期内政府部门与社会资本方密切配合,才可达到预期效果,存在变动的风险。

资产处置方式确定有难度。环卫项目中对于现有资产(机械设备)的处置主要有以下2种方式:

机械设备全部重新购置。接受现有资产转让。

加快推广PPP模式。一是进一步完善法律制度和政策扶持体系,提高项目融资的可获得性。抓紧制订PPP项目财政管理办法,印发物有所值评价指引,做好PPP立法准备工作,研究出台“以奖代补”措施。二是规范推进PPP项目实施。三是强化契约意识和风险理念,从财政中长期可持续发展、项目全生命周期的角度,将项目风险纳入中期财政风险控制体系。

抓好政策落实。加强对已出台重大财税政策措施的督促检查,狠抓政策落实,加快项目资金落地,确保各项政策取得预期效果。严格执行预算,依法加强税收征管,保障民生等重点领域支出需求,提高财政资金使用的安全性、规范性、有效性。

PPP可缓解地方政府的财政压力,在财政收入减少的情况下,PPP模式日益受到官方的重视。我认为在PPP模式下,政府与社会资本双方法律地位平等、权利义务对等,应在充分协商、互利互惠的基础上订立合同,并依法平等地主张合同权利、履行合同义务。

在合同管理过程中,要提升PPP项目合同的科学性、规范性和操作性,充分识别、合理防控项目风险。

篇7

这次全县财税工作会议,主要任务是贯彻落实省、市财政工作会议精神,认真总结20*年财税工作,科学部署20*年财税工作,动员全县上下统一思想,细化任务,真抓实干,狠抓落实,确保圆满完成今年的财税工作任务。刚才,县人大姚主任宣读了县政府《关于进一步加强协税护税工作意见的通知》,政协胡主席宣读了县委、县政府的表彰决定,对取得优异成绩的先进单位进行了表彰,一财两税的负责同志做了很好的表态发言。借此机会,我代表县委、县政府对20*年度财税工作中涌现出的先进单位和个人表示热烈的祝贺!向奋战在财税战线上的干部职工表示衷心的感谢!下面,我着重强调四个方面的意见。

一、展示亮点,财税工作取得丰硕成果

20*年是我县经济社会保持又好又快发展的一年,也是财税工作取得显著成效的一年。一年来,我们紧紧围绕服务经济社会发展大局,千方百计促征收,突出重点保支出,集中精力抓改革,圆满完成了年初确定的各项工作任务。回顾20*年的财税工作,突出表现有五大亮点:

亮点之一,体现在质量的优化提升上。一是财税收入持续提高。20*年,全县一般预算收入完成1.78亿元,增收3520万元,增长24.6%,增幅较上年提高了4.4?个百分点,收入总额和增收额均创历史新高。二是税收占比持续提高。税收收入首次突破亿元大关,达到1.02亿元,较上年增收2270万元,增长28.8%,其中国税收入1445万元,增长21.1%;地税收入6503万元,增长34.2%。契税、耕地占用税、房产税等小税种,培育成了大财源,促进了财税收入结构的不断优化,全县税收比重达57%,比上年提高了1.8?个百分点。三是财政收入占国内生产总值的比重持续提高。所占比重由2.0%提高到2.1%。全县一般预算收入增幅比国内生产总值增幅快10.1个百分点。

亮点之二,体现在乡镇的形势好转上。各乡镇、办事处均超额完成了税收任务,全年乡镇共完成财税收入3044万元,为预算2270万元的134%,增长41.4%。乡镇努力度是很大的,效果也是很明显的,有8个乡镇完成任务在150%以上,有9个乡镇组织收入超过100万元。

亮点之三,体现在管理的不断规范上。在非税收入管理上,构建了非税收入监管系统,完善了行政事业单位收费项目档案,强化了征管工作技术支撑,进一步扭转了非税收入“体外循环”现象。在税收征管上,建立健全税收分析、纳税评估、税务稽查互补互动管理制度,积极开展税收专项治理活动,确保了应收尽收,及时足额入库。在财务支出管理上,先后开展了专项资金、会计信息质量、乡镇及部分单位财务检查,针对检查中发现的问题,逐项予以整改,有效规范了财政支出行为。

亮点之四,体现在保障的更加有力上。全年共争取上级各类资金6.15亿元,增加了可用财力,确保了财政支出向城乡公益事业、社会保障、新农村建设、基层薄弱环节倾斜。全年共完成一般预算支出7.96亿元,增长51.5%,其中投入社保资金9*0万元、增长52.8%,教育资金24153万元、增长53.1%,农业资金8454万元、增长99.3%,特别是投入资金20299万元,确保了省、市、县“十件实事”的落实。投入资金4100多万元支持企业生产发展,为企业减、免、返税收近700万元。拨付乡镇、办事处的公用经费和专项经费比上年增加675万元,其中公用经费增加361万元,保证了基层组织的稳定运转。

亮点之五,体现在改革的实际成效上。政府采购范围不断扩大,全年政府采购完成4539万元,较预算节约资金562万元;投资评审工作全面启动,先后参与了黄国路、旱湖路重点城建工程的可行性研究论证工作,对弋阳广场改造、西关污水治理等4项工程预算及20*年度贫困村整村推进项目标的进行了审查,审减财政资金138万元,核减率26.7%;国库管理制度改革不断深化,全年实现财政集中支付6.9?亿元,拒付不合规支出资金579万元,特别是通过对建筑工程支出的审核,监督施工单位补缴税款185万元,规范了收支行为;农场税费改革政策全面落实,调动了农工生产积极性。成绩来之不易,经验值得总结。剖析取得这些成绩的原因,我认为主要得益于以下三个方面:

一是得益于确立了一个好的思路。在组织收入上,我们牢牢把握优化结构、提升质量这个主题,要真金白银,不要泡沫水份。在实际工作中坚持不懈地抓好基础财源建设,大力推进畜禽、花木、羽饰、粮油、水产等六大特色支柱产业发展,扶持壮大骨干企业,不断提高创税能力。坚持抓大不放小,既抱“西瓜”,又拣“芝麻”,契税收入连续四年在全市领先,20*年完成1650万元,成为我县第二大税种,全县收入质量持续提升,结构进一步优化。

二是得益于建立了一套好的机制。借鉴外地先进经验,不断完善财税征管机制,建立了一套比较完善的责任机制、协税护税机制和奖惩机制。在完善责任机制上,把任务分解到条条、块块,落实到税种、税源,明确到单位、人员,严格实行目标管理。在完善协税护税机制上,我们制定制度,强化责任,细化程序,形成了齐抓共管的格局。去年仅在加强私人联建房税收治理上,就入库税收几百万元,齐抓共管成效显著。在完善奖惩机制上,真正做到了奖得让人动心,罚得让人痛心。20*年,实行了基层超收全额返还并奖励政策,激发了基层征收工作积极性,乡镇、办事处返还在50万元以上的达5个,返还最高的近90万元。

三是得益于打造了一支好的队伍。经过多年的探索和实践,我们积累了一些切合实际的财税工作经验,磨练了一支敢于吃苦、勇于克难、善打硬仗的财税工作队伍,形成了在克服困难中发展、在承受压力中前进的优良作风。我们这支队伍的战斗力在历次攻坚战中得到了充分检验,为做好财税工作奠定了坚实的基础。

二、正视难点,财税工作仍需加压奋进

知不足,然后能奋进;知困难,然后能自强。尽管我县财税工作取得了不小的成绩,但还要清醒地看到存在的问题,突出表现在以下五个方面。

(一)规模仍需做大。从收入总量上看,全县财政一般预算收入再创历史新高,但放在全省全市的大坐标中进行比较,我们差距很大。与全市相比,我县一般预算收入排名仅居第四位。前三位收入均突破2亿元,我们与排在第一位的固始县相差1.1亿元。与全省相比,20*年全省收入超10亿元的县有4个,超5亿元的县有20个?,全省县均财政一般预算收入达3亿元,我们仅占全省县级平均数的60%。

(二)结构仍需优化。全年财政收入占GDP的比重仅为2.1%,与全省的5.7%和全市的2.9%相差悬殊很大。税收占一般预算收入的比重在全市倒数第四,与全市(70.8%)、全省(72.5%)税收比重相比,分别低了13.8和15.5个百分点。

(三)基础仍需巩固。从工业看,骨干税源不足。20*年,全县规模以上企业虽然达到了51家,完成销售收入39亿元,但纳税上千万元的企业仅华英一家,纳税500万元以上的企业也只有3家。从非公经济看,新兴税源不稳。我县个体、民营经济层次较低,财务不完备,管理不规范,瞒报产值和利润现象相当普遍,没有形成稳定的税源基础。从投资拉动看,后续税源不多。随着国家进一步紧缩地根、银根,20*年,我县固定资产投资虽完成47.9亿元,增长35.8%,但在全市排名第七位,许多重点工程、重点项目因投资不足、征地困难,导致启动缓慢、推进艰难,财政收入增长的后劲乏力。

(四)保障仍需增强。去年全县财政支出总量接近8亿元,但人均财力不足1000元(998元),仅为全省人均财力(1893元)水平的52.7%。全年落实各项配套资金近3000万元,随着各项改革的不断深入,今后上级要求地方财政配套的项目资金将进一步增多。落实农村义务教育、完善社会保障、加快农村基础设施建设、实行“家电下乡”补贴都需要财力来保障。尤其是公务员增加工资和津贴将给我县财政带来巨大的压力,主要靠转移支付支撑财力的格局没有从根本上改变。

(五)管理仍需提高。突出表现在部门预算细化不够,非税收入体外循外现象依然存在,乡镇非税收入管理存在死角,基层的协税护税工作还需要做很大努力,政府采购还有较大的空间,投资评审工作需继续深化,县乡财政体制需要进一步完善等。

三、把握重点,财税工作务求提升水平

年初,县委、县政府确定了今年一般预算收入突破2亿元,增长20%以上的目标任务,其中,国税部门组织的地方税收确保增长21%,力争增长23%以上;地税部门组织的地方税收确保增长23%,力争增长25%以上;财政部门组织的税收确保完成25%以上。这个目标任务是本着“跳起来摘桃子”的原则制定的。从形势上看,是迎接新挑战,支撑和加快我县经济社会发展的需要;从难度上看,这些指标基数较大,增幅较高,决不是轻易就可完成的;从现实上看,我县经过多年的发展,具备了一定的经济基础,实现较高增长是完全可能的。各乡镇办事处和一财两税等部门要围绕目标任务,拉高工作标杆,创新工作方法,采取超常规措施,重点做好生财、聚财、理财三篇大文章。

(一)千方百计生财。经济决定财政,财政反作用于经济。财政与经济的辩证关系表明,支持经济社会发展是一财两税部门义不容辞的职责,同时,也只有在支持经济社会发展中才能实现财税的可持续增长。马克思说,税收是国家的乳娘。就是说无财难行政。因此,财税部门要始终突出第一要务,在发展经济上下功夫,在财源建设上动脑筋,在促进财税增收后劲上求突破。一是培育工业企业生财。无工不富,工业是支撑财税收入增长的主体。而工业是我县的短板。要充分发挥财政资金的引导作用和税收杠杆的调节作用,继续支持华英、黄国粮业、金星啤酒等一批骨干企业做大做强,加快培育一批高利税、精加工和高科技含量的现代工业企业,稳固发展主体财源。要以体制创新为先导,把企业改革同改组、改造结合起来,力求改出活力,改出效益。以技术创新为动力,落实企业技术改造税收优惠政策,带动企业和产品结构升级,开发新产品,创出新品牌,发展新规模。

以市场创新为导向,及时调整产品结构和营销策略,开拓市场新领域,提高市场占有率。以管理创新为手段,建立健全法人治理、财务管理等制度,练好内功,挖潜增效,增加税收。各乡镇、办事处要举全乡之力,聚各方之智,大办工业,办大工业,实现规模工业发展的新突破,逐步形成以骨干企业为支撑的财政收入格局。二是壮大支柱产业生财。要发挥财税政策“四两拨千斤”?的作用,综合运用预算、税收等各种手段,促进人才、技术和资金向优势产业集中,进一步培育壮大樱桃谷鸭等六大特色支柱产业。实行政策上扶持、技术上指导、法律上保护,放手发展以个体、民营企业、外来投资者为主体的非公有制经济,不断提高非公经济对财政收入增长的贡献率。发挥区位、交通和人文优势,搞活物流、旅游,形成新的税收增长点。三是抓好项目建设生财。抓项目就是抓财源。各级各部门都要全力服务于重点工程、重点项目建设,力争重点工程和项目早开工、早建成、早收益。及时掌握国家政策走向,科学规划论证一批项目,主动搞好对接,力争有更大、更多、更好的项目进入各级项目库笼子。财税部门要大力整顿经济秩序,优化税收环境,落实优惠政策,打造投资“洼地”,促进更多的招商项目落地生根,夯实后续财源基础。

(二)不遗余力聚财。财不聚不来,各级财税部门一定要掌握聚财的本领,创新聚财的方法,提高聚财的质量。一是要加大税收征管力度。关键是突出“三个狠抓”,即:狠抓税源动态监控。各部门要经常深入一线排查税源,掌握税源动态变化趋势,超前分析税收形势,及时采取针对性措施,严防跑冒滴漏。狠抓征管手段创新。要进一步加强金财和金税工程建设,完善信息化征管平台,做好“财、税、行、库”的横向联网,积极应用各类税收工作软件,提高征管效率。逐步在超市、商场推行电脑税控机开票,实现以票管税,从源头上减少税收流失。狠抓税收综合执法。各乡镇、办事处和财税部门要联合执法,协同作战,形成合力,加大税法宣传和执行力度,经常开展税收稽查活动,依法严厉打击偷、逃、骗、抗税等违法行为,坚决杜绝“人情税”和“关系税”,确保各种税收应收尽收,及时足额入库。二是要加大非税收入征管力度。要严格落实“收支两条线”和“票款分离”政策,实行“征收、预算、使用”三分离。进一步加大国有资产收入和行政事业单位经营性收费管理,特别是加大污水和垃圾处理费、南水北调工程基金等政府性专项收入和基金的征缴力度,不断扩大财政收入总量。三是要加大争资跑项力度。今年,上级进一步加大了对基础设施和新农村建设的投入,围绕中央1号文件,中央安排资金1500多亿,省委、省政府安排资金600亿。在全省县域经济会议上,省委、省政府对黄淮四市发展又出台了一些扶持政策,这些都为我们争资跑项创造了条件。各乡镇、办事处和财税部门都要发挥各自优势,利用好各种关系,一门心思拼跑政策项目,积极争取上级政策资金。

(三)精打细算理财。你不理财,财不理你。作为全县的“账房先生”要成为理财的行家里手,必须要做到“三化一保一预防”。一是细化部门预算。进一步完善综合预算、零基预算和部门预算。要强化预算的刚性作用,加大对预算资金下达、拨付、使用等全过程监督管理。二是强化财政监管。把所有财政收支活动全部纳入监督视野。严肃查处挤占挪用各类专项资金行为,严肃查处私设“小金库”、虚报支出、隐瞒收入等行为。积极推进政策公开和财务公开,自觉接受各方面的监督。三是深化财政改革。深化政府采购制度改革,扩大采购范围。加强财政投资评审工作,有效防止和化解风险。加大国库管理制度改革,规范支出行为,确保把有限的资金用在刀刃上。继续深化乡财县管、村财乡理等各项改革。四是保障支出需要。坚持开源节流并重,按照有进有退,有保有压的思路,积极优化支出结构,做到“三个注重”。即:注重民生支出。坚持“以人为本”的理财观,保证干部职工的工资、政策性津贴及时足额发放。要按照新的社保标准,及时足额发放各类社保资金。不断完善农村义务教育保障机制,支持完善基本医疗卫生制度建设,切实维护广大群众的切身利益;注重“三农”支出。及时拨付各种涉农补贴,抓好农村道路、沼气、安全饮水、农田水利基础设施建设,确保新农村建设取得新突破。注重发展支出。千方百计挤出资金支持重点工程和项目建设,支持工业经济优化升级,支持特色经济做大做强,促进县域经济又好又快发展。五是预防债务风险。建立和完善政府债务资金申报前的风险评估机制,准确预测偿还能力和风险程度。组织人员定期或不定期地对债务资金使用情况、效益发挥程度、利息偿还情况等进行监督管理,发现问题,及时处理。在政府债务使用到期后,要采取经济和法律的手段及时予以清偿。坚持“谁举债谁负责、先清理后化解、先化解后补助”的原则,开展清理化解农村义务教育“普九”债务试点,积极做好前期基础工作,确保用两年时间基本完成清理化解任务。

四、找准支点,财税工作贵在狠抓落实

篇8

一、提高认识,切实加强对基层计生协会工作的领导

加强基层计生协会建设,充分发挥其作用,对于在新形势下更好地动员和组织广大群众自觉实行计划生育,稳定低生育水平,为我区全面建设小康社会创造良好的人口环境,具有重要的现实意义。各乡镇、街道要根据中央和省、市关于加强计生协会工作的有关指示精神,进一步提高力口强新时期基层计生协会工作重要性的认识,把加强基层计划生育协会工作作为贯彻党的群众路线、实践“三个代表”重要思想的具体内容,作为稳定低生育水平、促进基层三个文明建设、维护基层社会稳定的一项重要工作来抓,切实加强对计划生育协会工作的领导。要把加强基层计生协会建设作为加强基层组织建设的一项重要内容,把基层计生协会建设成为有人干事、有钱办事、有章理事、能开展实际工作的群众团体,使之成为做好基层计划生育和其它各项工作的一支重要力量。

二、充实力量,为基层计生协会开展工作创造必要的条件

基层计划生育协会工作是一项具有显著社会效益的公益性事业。特别是随着改革的进一步深化,政府管理职能逐步转变,大量计划生育事务需要广大群众参与和实行民主管理,基层计划生育协会担负的服务任务将日益增加。各乡镇、街道要按照中央、省委省政府和市委市政府的有关文件精神,稳定和加强基层计生协会工作队伍建设,增加投入,在人、财、物等各方面给予大力支持,为基层协会开展工作创造必要的工作条件。计生协会项目建设是协会组织活动和凝聚群众的基础和有效途径,要以少生快富项目为龙头,拓展思路,提高项目服务质量,努力在项目建设上有新的进展。人事、教育、卫生、财税、工商等有关部门要支持计生协会工作,积极出台相关的优先优惠政策,并扶持计生协会创办的各类服务性经济实体。

要按照市委、市政府《转发市计生委、市计生协关于进一步加强计划生育协会工作的报告的通知》(市委办通[*]72号)和《转发*市计划生育协会关于计划生育协会工作进展情况和今后工作意见的报告的通知》(市委办通[20*]2号)文件精神,落实协会编制,配好协会专职干部,并参照公务员制度进行管理。各乡镇、街道要高度重视计生协会会长、副会长和专职副会长的选配工作。会长由党委、政府、人大的一位领导担任;专职副会长要在退居二线的老同志中,挑选经验丰富、熟悉群众工作、热心计划生育和计生协会工作的同志来担任。区组织、人事、计生部门要做好计生协会会长、专职副会长的选配把关工作,按照计生协会章程履行好相关手续,由区委组织部门发文公布,并落实好计生工作人员每月60元的岗位津贴。村(居)计生协会会长由村(居)“两委”主要负责人担任,村(居)人口在1800人以上的要配备好一名专职副会长,由各乡镇、街道发文公布,享受与村(居)级计生指导员同等待遇,区财政在年终对困难村(居)给予适当补助。

篇9

关键词:房地产业;物业税;收入差距

中图分类号:D922.22文献标识码:A

一、引言

2009年,中国政府网公布了《国务院批转发展改革委关于2009年深化经济体制改革工作意见的通知》。在此通知中提到,要加快推进财税体制改革,建立有利于科学发展的财税体制。其中财政部、税务总局、发改委、住房城乡建设部负责深化房地产税制改革,研究开征房地产物业税。

随着城市数量日益增多,城市人口不断扩张,一个问题就不可避免的出现了,那就是城市居民的居住要求。在经济不断增长,城市化日益提高的大背景下,中国的房地产业日渐兴隆,房价一路飙升,但是透过这种表面现象我们看到的本质是各地有大量长期囤积的土地,房产市场恶意投机行为盛行,与此同时,各地房屋空置率不断攀升,大多数的普通居民买不起房子。为了抑制上涨过快的房价,打击投机性炒房行为,调整过大的收入差距,政府部门适时提出了在必要的时候开征物业税。

二、房地产业与物业税

(一)房地产业发展特点

我国的城市房地产业是国民经济的支柱产业。2003 年在国务院的《关于促进房地产市场健康发展的通知》中,正式确定房地产业为支柱产业,明确指出:“房地产业关联度高,带动力强,已经成为国民经济的支柱产业”。一是房地产业保持较大增长幅度,对国民经济的贡献率显著提高;二是住房消费热点形成,商品房市场需求旺盛,潜力巨大;三是房地产总体规模不大;四是房地产市场体系基本形成,逐步完善;五是房地产行业管理进一步完善和加强,市场运行逐步规范。

作为国民经济支柱产业的房地产业在伴随着中国经济近30年高速发展的同时也出现了很多问题,具体表现为,地价昂贵,房价非正常上涨超出大部分居民的购买能力,房地产市场异常火爆,真正需要买房的购房者却买不起房子怨声载道。

(二)房地产物业税及其相关

物业,一词来自于香港方言,英文名Real Property或Real Estate,主要是指以土地和土地上的建筑物、构筑物、设备设施等形式存在的不动产,表示房地产或不动产。一般来讲,物业是指房地产及其附属物,物业税是对房地产征收的一种税,属于财产税。所谓物业税,是指以房地产所有者或使用者为纳税人,以保有阶段为主要课税环节,即主要针对土地、房屋等不动产,要求其所有者或承租人每年都要缴付一定税款,缴纳的税款随着其市值的升高而提高的一种税。开征物业税,是世界上多数国家通用的做法,也是遏制房价上涨、打击投机炒房的有效手段。

三、开征物业税有可能产生的社会影响

鉴于房地产行业在国民经济中的重要地位,当政府提出“物业税”这个概念后迅速在社会各界各层面引起广泛关注和争论。迄今为止虽然国家还没有正式出台如何征收物业税的政策,但基于物业税的含义及其作用我们可以简单推测出物业税一旦开征,有可能造成的社会影响:

(一)使房价短期内回落

对于房地产行业以及炒房者而言,因为炒房者是赖以房地产这个行业得以生存,所以两者结合在一起研究。从现在各大城市都普遍存在大量的空置房来看,很多空置房是源于炒房者的恶意投机行为所造成的结果,如果征收高价物业税会迫使大部分炒房者放弃炒房退出房产市场,让房价在短期内大幅回落然后逐渐回归理性,同时会减少住房资源的浪费,有利于整个房地产市场的健康发展。

(二)满足普通购房者需求

对于普通购房者来说,政府征收物业税对其可能是最大的利好消息。中国房地产业火爆的表面现象一直给人以假象,一方面楼盘一出来很快就销售一空,而另一方面又有很多居民急需买房却在居高不下的房价面前根本没能力购买房子。而征收物业税按国际惯例来看,不会对自住性第一套住房征税,那么物业税的征收是不会给普通居民产生负担。反而由于大量炒房者受到限制退出房产市场,节省出大量的房产资源,满足更多购房者的需求。

(三)在政府财政收入的又一来源

开征物业税对政府而言也有利益一面,根据国际上多数国家的通行做法,对现有房地产征税是地方政府财政收入的主要来源之一,为了增加财政收入,政府必须千方百计地改善当地的环境,吸引更多的居民在该地区入住。在当地居住的人越多,物业税就越多,政府财政收入才会相应增加。同时,增加的财政收入又有助于地方政府创造更加良好的社会环境,提供更加充足的公共产品,吸引更多的居民,以此形成一个良性循环。

(四)利益格局调整的有力措施

对于整个社会而言,可以缩小收入差距,有利于社会的和谐稳定发展。房地产商和炒房者在房地产市场交易中获利越多,就越扩大收入差距。而收入分配差距不断扩大必将引发社会成员对社会的不满情绪,继而带动一系列社会问题,使社会秩序混乱无序,从而造成社会形势的动荡不安,因此适时提出税制改革,开征物业税其实也是对社会成员间的利益经行调整,缩小收入差距。

在转型期的中国,在房地产业持续高速发展,房价暴涨的背景下,政府开征物业税可以起到打击恶意炒房行为,控制房价,调整收入分配差距,减小社会贫富差距等诸多作用,不仅有利于房地产行业的健康发展也有利于社会的和谐稳定。当然我们也应该知道,在我国物业税开征初期,不可能尽善尽美、一蹴而就。因此,我们应本着循序渐进的原则,结合我国房地产业的实际情况,多借鉴发达国家的先进经验逐步推行好房地产物业税改革。

参考文献:

[1]张小平,王迎春.转型期我国收入分配问题研究[M].2009

[2]孟国鸿.中国城市房地产政策探究[J].中国房地产金融,2007,12

[3]商蕾.关于开征物业税的研究[J].中国乡镇企业会计,2009,4

[4]李惠芹.关于我国开征物业税的理性思考[J].江西蓝天学院学报,2007,3

[5]邵益生,石楠.中国城市发展问题观察[M].2006

篇10

社会在改革中进步,事业在改革中发展,工作在改革中推进,生活在改革中和谐。县委、县政府同意今天召开财税改革工作推进会议,主要任务是:深入贯彻党的十七届五中全会精神和全省财政改革精神,进一步统一思想认识,明确责任目标,全面推进财政体制、国有资产管理、支农资金整合、非税收入管理、一事一议财政奖补、国库集中支付全覆盖等六项财政改革和深化地方税费征收保障工作。县委、人大、政府、政协十分重视,会前专题听取财税部门关于财税改革工作情况汇报,研究了如何推进我县的改革进程。刚才财政局长黄永东、地税局长讲得很具体,我再就如何深化认识、强化措施确保改革取得实效讲三点意见。

(一)不断推进财税改革是经济建设和社会事业发展的客观要求

1、从理论上讲财税改革是构建公共财政的客观要求。中国经济总量位居世界第二,财政收入年万亿增长。随着社会主义市场经济的发展,我国财政体制将逐步向现代公共财政体制的方向发展。公共财政的核心内容是指财政资金供给主要满足社会公共需要,简单地说就是公共收入要为公共服务,让公共财政阳光普照祖国大地、让改革成果国民都能享受。推进财政体制改革,有利于增强省级宏观调控能力,有利于县级基本财力保障机制的建立和民生支出政策的落实。建立公正合理的资产配置标准与规范透明的资产购置审批程序,是编制部门预算和实施政府采购的重要依据。同时,也是从过去只注重资金分配向既注重资金分配又注重实物管理转变的重要措施。整合支农资金既有利于政府职能转变,克服公共财政“缺位”和“越位”现象,也有利于加强对农业的支持和保护,是建立公共财政的必然要求。推进非税收入管理改革,就是要解决收入游离于政府监管之外的问题,增强政府的宏观调控能力。实行村级公益事业建设一事一议财政奖补政策,发挥财政资金引导带动作用,有利于完善一事一议筹资筹劳制度和农村公益事业投入机制,巩固和扩大农村税费改革成果,促进农村经济社会平稳较快发展,使广大农民进一步享受到公共财政带来的实惠。推行国库集中支付全覆盖,就是要规范财政支出行为,确保财政资金按预算编制及相关要求,拨付到公共需要的地方,使公共财政服务于公共需要的职能最终得以完全体现。

2、从客观上讲财税改革是县域经济发展现实需要。年,我县财政总收入2.2亿元(税收千万元以上1户、500万以上2户、100万以上10户、50万以上14户),其中:地方一般预算收入总额只有1.338亿元,当年支出近16亿元,是个典型的吃饭型财政。由于政府可支配财力有限,许多该办的事捉襟见肘。如何有效地聚集财政收入,整合财政资源,统筹有限的政府财力,通过财政分配和再分配的手段,将政府财政资金安排在最需要公共财政支持的地方,并通过最简捷的支付方式实现,最大程度地支持全县经济和社会事业的发展,是我们面临的非常现实的问题。推行行政事业单位国有资产、非税收入等改革,就是更好聚集财力,增强政府发展经济的调控能力。推进支农资金整合就是统筹财力,集中力量办大事。按照全县农业、农村经济整体发展思路,统筹使用,有利于逐步规范政府支农资金投向,合理有效配置公共财政资源,提高支农资金使用效益。推进国库集中支付全覆盖,对各单位财政资金使用进行全程监管,确保资金按部门预算要求使用,从根本上杜绝财政资金被挤占、挪用、截留等现象的发生。

3、从长远角度讲财税改革是源头治腐的关键措施。近几年来,我县重点推行了财政四项管理制度改革,在源头治腐方面了取得了初步成效。但是一些改革还没有做到全面覆盖,效果还没有充分发挥。如部分单位的预算外资金没有全部纳入收支两条线管理,国库集中收付改革还有待完善。支农资金安排的范围、标准及项目检查验收等环节,缺乏统一性、规范性和完整性,容易导致资金安排的随意性。同时,四项管理制度改革要还是围绕资金这条主线展开的,基本上还没有涉及到单位的资产管理。由于资产管理滞后,少数单位在将非经营性资产转为经营性资产过程中存在暗箱操作等违规行为,缺乏公开公正的营运机制。有的单位除将部分“非转经”收入用作弥补办公经费外,相当一部分主要用于发放职工福利及吃喝接待,甚至有的将经营收入不入帐而作为“小金库”的来源。“非转经”收入是财政资金的重要组成部分,如果不强化管理,必然导致管理的漏洞和腐败现象的产生,同时也将导致分配不公。因此,推进六项财政改革,将从源头铲除滋生腐败的土壤,为加强党风廉政建设、建立良好的经济秩序奠定坚实的基础。

4、从政治上讲财税改革是工作安排、政策要求。首先,每项工作上级党委和政府都是慎重研究,着眼全局考虑,比如说“十二五”规划发展区域确定、财力安排方案等。其次,每项工作上级都有红头文件,讲政治就是要服从,结合本地实际抓落实,有些工作要创造性落实,比如乡财县管、国库集中支付、部门预算等。再者,有些政策是严肃的,需要我们无条件执行,如:国家土地、矿产、招标、税收等政策,只有执行义务。

(二)强化措施,结合各自实际,扎实推进财税改革工作

1、关于财政体制改革

现行财政管理体制自年运行以来,充分调动了各级人民政府发展经济、增加财政收入的积极性,促进了地区之间的协调发展和经济结构的合理调整,对促进经济社会各项事业发展起到了积极作用。但是,随着经济社会发展和国家政策调整,现行财政管理体制运行出现了一些新情况和新问题,需要进一步调整和完善。年月10日,省人民政府下发了《关于进一步调整和完善分税制财政管理体制的决定》,从年1月1日起对现行分税制财政管理体制进行调整和完善。

一是国家税收分享政策调配的利与弊。新的财政体制对我县的收入规模、财力情况及今后经济、财政发展等方面都将产生较大影响。从不利方面看:①直接减少地方可用财力。省财政以年省级收入为基数实行定额补助,对税收增量部分不再实行税收增量返还政策,将直接影响地方的既得财力;②按地方税收收入增长同比上解省级收入,县域经济发展越快,省财政集中财力越多;③虽然省财政建立了激励机制,但我县在收入增长、争强进位上潜力有限,基本难以享受到激励政策的补助。但从另一方面来看,对我们这样的贫困县也有有利的方面:①省级集中财力大幅增加,增加了省级的调控能力,将有利于加大对贫困县转移支付力度,提高地方财政保障能力,加大对民生支出的补助力度;②省级收入下划地方,增加了地方收入块头,有利于真实反映我县经济实力和地方收入规模;③减少了收入分成级次,提高地方组织收入的积极性,增强了地方政府调控能力。

为确保新的财政管理体制顺利实施,财税部门要提高精细化、科学化管理水平,强化对税源的科学预测分析,挖掘税收增收潜力,加大税收征管力度,做到依法征税、应收尽收。要严格税收执法,整顿税收秩序,严厉查处和打击各种偷、逃、骗、抗税等违法行为,坚决制止和纠正越权减免税以及“先征后返”等变相减免税问题,确保财政收入按财政管理体制规定及时足额入库。财政、税务、人民银行、审计等部门要密切配合、加强衔接,做好各项收入划分、征缴、报解、入库及国库资金调度等工作,完善税收征管和国库运行软件,保证新财政管理体制下各级财政国库资金正常运行。同时,进一步完善财政预算管理办法,充分发挥财政监督、税务稽查、审计检查职能,加强对各项财税法规执行情况的监督检查。

二是我县财政体制运作情况。在这里,要特别指出是我县的乡镇财政体制,充分体现了县乡的一致性。为减轻乡镇一级政府的运行压力,我们按照“明确事权、划分财权;乡财县管、三权不变;统一收支、目标考核、促进发展”的原则,对乡镇实行了“统一财政收支、收入目标考核、政策奖励”的财政管理体制,取消了乡镇财政收入与支出挂钩的财政管理办法,只对收入任务进行目标考核。乡镇的所有支出均按照全县统一的政策口径予以保障,特别近年国家和省政府出台公务员津补贴政策、义务教育绩效工资、公共卫生和基层医疗卫生绩效工资等重大增支政策都由县政府统一预算,确保了县乡支出的一致性,解决了分灶无饭吃的局面。

三是大家关心的公务员津补和事业单位绩效工资发放工作。①关于时间问题。国家规定国家公务员从2007年7月开始执行,义务阶段教师年1月开始执行,公共卫生和基层卫生单位分别于年1月和10月开始执行,其他对象也应从年7月1日开始,但目前实行的是过渡期补助。②关于标准问题。公务员原标准5000元/年,根据《湖北省第二步规范公务员津贴补贴方案》精神,我县按照“就高不就低、待遇最大化”的指导思想,经过积极向上汇报争取,市政府按省定最高标准批复了我县第二步规范公务员津贴补贴方案:公务员和参公人员在原有基础上人月均增加300元,机关离、退休人员分别按在职同职级人员标准的90%和75%确定;义务教育学校教师绩效工资在原有6296元基础上月人均增加300元,公共卫生与基层医疗卫生事业单位绩效工资在原有6200元基础上月人均增加300元;尚未实施绩效工资的事业单位执行标准为人月均300元,离退休人员按同岗位在职人员标准的90%和75%掌握。第二步规范公务员津贴补贴,省财政按人月50元补助,即上级财政转移支付补助由人年2400元增加到3000元,县财政另按人均3800元配套,年增加财政支出2941万元。年按省定标准,按年实际兑现人数测算,年将增加财政支出4334万元。③关于兑现要求。按政策不能多不能少,财政分类统标补助,谁主管谁负责保稳定。

2、关于行政事业单位国有资产管理改革

行政事业单位资产,是指国家交给行政事业单位占用、使用的财产和政府为实现公共职能而建设的公用设施、公共工程以及其他各种处于公共服务领域中经济资源的总和。我在这里重申两个观点:①财产是人民的,不能把国家财产当自己单位或自己私人财产;②法律规定国有资产管理权是国资委,不是个人。行政事业单位所占用的资产是政权建设和国家机器正常运转的物质基础,也是行政事业单位履行职责和促进事业发展的重要保障。管好用好行政事业单位国有资产,对于稳固政权基础,公平财政分配,维护财经秩序,提高行政事业单位资产和财政性资金的使用效益具有十分重要的意义。近年来,各部门在县委、县政府的正确领导下,为加强行政事业单位资产管理做了大量有成效的工作。但随着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制改革的深入、政府职能的转变和单位自的扩大,现行的行政事业单位资产管理体制已难以适应形势发展的需要,日益暴露出一些漏洞和问题,加快推进行政事业单位国有资产管理体制改革,已是迫在眉睫,刻不容缓。

严格把好“三个关口”,全面加强资产配置、使用、处置等各个环节的监督管理。一是严把资产“配置关”。凡是规定了配备标准的资产,必须严格按照规定标准进行配备,不得超范围、提高标准。对没有规定配备标准的资产,要从实际需要出发,从严控制,合理配备,防止和避免资产损失、浪费。行政事业单位用财政性资金购置规定限额以上的资产,必须经财政部门审批同意后,方可将资产购置项目列入单位年度部门预算,未经批准,不得列入部门预算,也不得列入单位事业支出。二是严把资产“使用关”。对于行政事业单位资产使用,重点是保障资产的安全完整,提高资产使用效率。因此,行政事业单位应当建立健全内部资产管理制度,通过资产清查掌握单位资产状况,做到账账、账卡、账实相符。行政事业单位利用国有资产对外投资、出租、出借和担保,必须先报经财政部门审批。建立行政事业单位长期闲置、低效运转和超标准配置资产的调剂机制,促进资产合理流动和优化配置,提高资产使用效益。三是严把资产“处置关”。行政事业单位处置国有资产,要严格履行审批手续,未经批准不得自行处置。处置国有资产要遵循公开、公正、公平的原则,提高资产处置的透明度。行政事业单位国有资产处置收入,要全部作为政府非税收入,缴入财政专户,实行“收支两条线”管理。

3、关于支农资金整合改革

①近年来,国家、省、市县加大了对“三农”的投入力度,部门争取的力度也较大,有力地促进了农业生产条件的改善、农村经济发展和农民增收。目前,涉农专项资金类型较多,就农、林、水部门涉及的专项资金类型来说,就包括了农业产业结构调整、小型农田水利建设、病险水库治理、农村饮水安全、农业综合开发、扶贫开发、生态环境治理等大大小小项目十几个,但绝大部分资金规模较小。在项目安排当中,各部门间的协调沟通不充分,缺乏全县农业、农村经济整体发展思路,导致区域性、有规模的项目较少,难以形成规模效益。另外,财政支农支出分部门管理,通过部门分口垂直往下分配,在这个过程中容易出现资金被截留、挪用,“跑、冒、滴、漏”现象难以避免。在现行管理体制下,对现有财政支农资金进行整合,对于集中资金,加快社会主义新农村建设步伐具有特别重要的意义。②整合支农资金的核心在于整合资金、整合资源、整合力量,要集中力量办大事、办好事、办难事,这是上级要求和工作方向。③要改变过去平均分配资金、“撒胡椒面”的做法,把群众最关心、最直接、最现实、最企盼的事情摆在财政支持的最前沿,通过整合工作的实施,真正做到集中财力办大事、办实事。各职能部门在开展整合工作中,要按照“统筹安排、各负其责、形成合力、各记其功、分类总结”的原则,认真履行好各自的职责和所承担的工作任务。作为整合牵头单位的财政局,要多做协调工作,主动与涉农部门沟通,为政府当好参谋。要会同发改、农业等单位,在制定全县农业、农村发展规划和确定项目论证过程中切实负起责任,充分听取各部门的意见及广大农民群众的呼声,科学制定全县支农规划,确保财政支持的项目更加符合我县农业、农村发展的实际。同时,财政部门要注意收集和发现整合工作中出现的新问题、新情况,要边实践、边探索,边总结、边完善,不断积累经验。

4、关于非税收入管理改革

从近年来我县非税收入的管理情况来看,较好地落实了“收支两条线”管理规定,规范了行政事业性收费、政府性基金管理,治乱减负等工作取得了一定的成效。但是,少数单位的部分预算外资金没有全部纳入预算管理,在一定程度上削弱了政府调控能力,给进一步规范公务员津补贴、“小金库”治理工作带来难度。将按预算外资金管理的收入纳入预算,是市场经济体制改革的必然要求,是政府财政向公共财政转变的必然趋势。各单位要提高认识,严格按照《省财政厅转发财政部关于将预算外资金管理的收入纳入预算管理的通知》(财预发〔〕60号)精神,从今年起将全部预算外收入纳入预算管理。各单位所收的所有非税收入,必须直接缴入财政部门设立的“非税收入汇缴结算帐户”。除此之外所有帐户均不得缴存非税收入,否则将按私设“小金库”进行查处。同时,各单位要严格按照《湖北省行政事业单位资金往来结算票据使用管理实施办法》(鄂财综规〔〕14号)精神领用票据。行政事业单位资金往来结算票据是行政事业单位内部资金往来的凭证,不能代替发票作为单位收支的会计凭证,更不能作为单位收支发票入帐,一经查出将按照《会计法》等相关制度予以严肃处理。

5、关于一事一议财政奖补改革

近年来,特别是开展社会主义新农村建设以来,我县农村的基础设施得到了较大的改善,农民的生产生活水平得到了较大的提高。但是,由于我县财政困难,对农业农村的投入还严重不足,广大农村出行难、饮水难、居住环境差、生产条件简陋等问题还未得到根本改变,农民群众的生活水平还有待进一步提高。开展村级公益事业建设“一事一议”财政奖补工作,对于进一步解决上述问题将起到十分重要的推动作用。年6月21日,省综改办在鄂州市召开村级公益事业建设一事一议财政奖补试点工作现场会。在这次会议上,我县被纳入全省村级公益事业建设一事一议财政奖补试点县。

实施村级公益事业建设“一事一议”财政奖补政策,一是必须以村民民主决策、自愿投工投劳为前提,遵循“村民自愿、直接受益、量力而行、民主决策、合理限额”的原则,不断完善村民投工投劳管理办法,规范民主议事程序,明确议事范围,确定限额标准,细化管理措施,正确引导村民自愿投工投劳。二是各乡镇和县直各有关部门要在县综改办的指导下,分工协作,密切配合,狠抓落实,确保试点工作健康发展。财政、农口等相关职能部门要加强动态管理,及时掌握了解财政奖补项目的实施进展情况和奖补资金的兑现情况,及时发现和解决工作中出现的困难和问题。交通、水利、城建等相关部门要积极做好村级公益事业建设“一事一议”财政奖补项目规划、论证、工程设计、质量监督与预算审核等工作。纪检监察、审计部门要加强对村级公益事业建设“一事一议”财政奖补工作的跟踪检查和审计监督,对村民举报和违反相关政策的问题,要及时查处。三是各乡镇政府要加强发动和引导,组织村干部和农民开展筹资筹劳和财政奖补项目建设等具体工作。村级组织要充分依靠群众,组织发动群众,积极开展一事一议活动,搞好财政奖补项目建设和管护,为农民办实事、办好事。

6、关于国库集中支付全覆盖改革

从2002年开始,我县对行政事业单位的财务会计管理体制进行一系列改革,先后实施了会计集中核算、国库集中支付等改革。实施这些改革都是根据当时发展形势作出的科学决策。近年来,我国先后推行了一系列财政改革,其改革的方向和主要形式是逐步建立国库集中支付制度,即“三个直达”:收入直达财政专户、工资直达个人帐户、专项资金直达供应商或项目单位。实行“会计集中核算”是向国库集中支付制度迈进的重要步骤,也是强化资金管理,全面推行政府采购制度,从源头上预防和治理腐败的重要措施。同时,实施这些改革也是落实上级的重大决策具体体现。2000年省政府印发了《关于试行财会集中核算制和零户统管工作的通知》,2001年省财政厅、省监察厅印发了《关于推行财会集中核算制和零户统管的实施办法》,2002年省财政厅、省监察厅联合下发了《关于进一步抓好财会集中核算工作意见》的通知,根据上级要求,我县于2002年推行了会计集中核算改革。集中核算改革使会计的事权和人权分离、会计人员相对独立、会计服务趋向社会化、会计职能作用得到全面发挥,进一步规范了单位的财务,可以说这是财政改革走向良性发展起始阶段。

2004年,省委办公厅、省政府办公厅转发了《省财政厅关于进一步深化预算改革,全面推行国库集中收付制度的意见》,我县于同年6月实行了国库集中收付制度改革,纳入改革的县直主管单位、二级单位和乡镇,共计176个预算单位(县直64个主管部门、94个二级单位和18个乡镇)的所有财政性资金(预算内资金、预算外资金和财政专户资金)全部纳入国库集中收付。

为进一步健全和完善国库集中支付制度,加强预算执行的科学化、规范化和精细化管理,推动源头治腐工作深入开展,我们要以实现国库集中支付全覆盖为目标,以健全国库集中支付运行机制为重点,以实施制度创新和信息化管理为手段,进一步扩大改革的单位和资金范围,积极推进预算执行动态监控体系建设,努力将包括乡镇在内的各级预算单位和各类财政性资金,全部纳入国库集中支付和财政动态监控的范围,为强化预算执行管理、服务地方社会经济发展提供保障。

此次国库集中支付全覆盖改革的一项重要内容就是明确预算单位会计主体地位。会计集中核算是国库集中支付的过渡阶段,将财政部门的会计核算业务退还给预算单位,强化预算单位作为预算执行主体的支出管理责任,是进一步完善国库集中支付改革的必要途径。只有将会计核算业务全部退还给预算单位,才能称得上是真正意义的国库集中支付。预算单位退账工作不是我县独创,省财政厅下发的《关于推进市县国库集中支付全覆盖实施意见的通知》(鄂财库发〔〕15号)中,明确要求进一步做好会计集中核算向国库集中支付的转轨工作,将财政部门的会计核算业务逐步退还预算单位。同时,从全市预算单位退出会计核算中心情况看,各县都在积极行动,除竹山没有成立会计核算中心不存在转轨外,丹江、郧县年前已全部退完,市直、房县、竹溪也于去年开始为部分单位退账。我县预算单位退账工作从今天大会开始,明确的35个退账单位都要按照财政部门安排,在规定的时间内办理会计及会计档案移交手续,积极参加财政部门举办的业务培训班,连接国库集中支付网络,办理规范的支付业务。对暂时未退账的单位,预算单位要建立辅助账务,在财政部门与预算单位之间形成权责分明、程序规范、相互制约的机制,并积极创造条件力争早日完成退账工作,最终达到将财政部门的所有会计核算业务全部退还预算给单位。各单位的主要负责同志要进一步提高认识,在思想和行动上与县委、县政府保持高度一致,无条件地支持和配合退账工作。预算单位特别是主管部门,要进一步增强责任意识,加强对本系统、本部门、本单位退账工作的领导,全力支持和配合抓好此项工作。

7、关于进一步巩固和深化地方税费征收保障机制

一是抓住新的重点,运用房地产评税技术,并于7月1日在全省上线运行。①新时期房地产税收是新重点;②房地产评税制是新制度;③上网上线运行是新机制;④此工作城镇是重点,乡镇是新区;⑤地税、房管、国土、物价、住建要对行政事业单位、房地产开发项目采集相关数据,6月15日前要完成。二是加大护税协税力度。县直单位已有13个部门建立了协税护税网络,今后税护税机制要延伸到所有乡镇。凡是土地整理、水土保持、通村公路、新农村基础设施建设等涉税项目,乡镇政府都要严把发票关,结算工程款项必须凭地税机关开具的建筑安装发票,坚决杜绝建筑方以水泥、钢筋等材料发票来冲减工程的应税款项。房管、建设、国土、交通等部门,主要是涉及房地产开发、重点工程项目、基础设施、城镇建设的单位,要加强涉税信息共享、税收源泉控管。去年,县政府与县直13个部门签订了责任状,今年我们将对责任状进行考核,全面盘点,对协税护税到位的单位予以重奖,对少数完成任务不好的单位予以黄牌警告。三是依据上级规定,出台支持工商企业和民营业主发展优惠政策,服务地方经济发展。

(三)精心组织,扎实推进六项财政改革

1、加强组织领导。财税改革工作牵涉面比较广,也比较复杂。因此,加强领导,狠抓落实,是保证改革能不能顺利实施的关键。各部门、各单位必须高度重视,充分认识推行财税改革的重要意义,切实加强对改革工作的组织领导,做到主要领导亲自挂帅,落实专班专人具体负责,确保六项改革按照县委、县政府的要求落实到位。作为六项改革牵头单位的财政局和协调服务的地税局,要统筹安排好改革的各个步骤,做好协调工作,认真落实好改革各步骤的实施工作。

2、强化协调配合。推行改革势必影响到有关部门、单位的利益,因而不可避免地会产生思想认识不统一的问题。我要特别强调,六项改革是县委、县政府经过综合考虑,慎重作出的科学决策,各部门、各单位要积极配合和全力支持,不得以任何借口和理由阻挠改革。财政部门要按照改革要求,将各项改革措施进一步细化和具体化,提出可供操作的办法,真正做好各项基础工作,确保新、老管理模式顺利衔接和平稳过渡。对各项改革措施进行跟踪研究,认真吸取各部门、各单位的合理化意见和建议,进一步完善改革措施。新闻单位要充分利用各种宣传媒体,采取多种形式,在全社会广泛宣传六项财政改革的重要意义,加强舆论监督,为改革创造良好的舆论环境,确保改革顺利进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