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闻学本科论文范文

时间:2023-04-07 17:59:02

导语:如何才能写好一篇新闻学本科论文,这就需要搜集整理更多的资料和文献,欢迎阅读由公务员之家整理的十篇范文,供你借鉴。

新闻学本科论文

篇1

(一)设立专门的科研管理机构

要切实提高学生的科技创新素质及能力,高校要首先明确科研创新能力培养的目标,建立专门的组织机构负责医学生在读期间的科研培养与实践。如在学校学术委员会下设置“大学生科研管理办公室”,组织科研、教学经验丰富的教师负责医学生科研培养与实践的评定、审核及监督。学校团委、学生会等部门负责具体的组织和协调工作,包括科研经费的管理和学生科研档案的管理等。其次,应建立一套行之有效的管理机制,优化医学本科生的科技创新环境,确保学生科研工作的高质、高效开展。学校应结合学校和学生的实际情况,制定并不断完善一系列与大学生科研创新培养有关的规章制度,深入推进医学本科生科研服务管理,如设立独立于教学学分之外的科研学分,必须修够一定的科研学分才能毕业;建立医学生科研项目管理细则、科研经费使用及监督准则、导师的选拔制度、激励措施等,积极引导并鼓励医学本科生进行科研创新。只有设立专门的科研管理机构并制定完善的政策,才能创造良好的科研创新环境,确保学生科研工作规范化和可持续地进行。

(二)优化课程结构、改变教学模式

新学科、新的技术的快速发展促进了当代医学模式的转变。21世纪的新型医学人才需要具备综合运用知识,独立分析与勇于创新的素质。然而,医学科学发展的超前性与医学教育的滞后性是我国当前医学教育面临的重要问题。学校的课程设置决定着教学的内容和学生的知识及能力结构,直接关系到人才培养的质量。因此,医学院校课程设置的改革对培养有创新精神和实践能力的高素质医学人才至关重要。我国医学院的培养模式基本为:基础课—临床课—实习模式,学科的系统性、专业性强,基础与临床分离,理论与科研实践脱节,学生知识面狭窄,缺乏探索研究的科学态度和科技创新能力。医学院的课程设置应遵循现代医学教育及人才成长的规律,围绕新的人才需求将传统知识理论和技能内容与结构进行分化和重组、模块化,形成医学内容紧密衔接、交叉渗透,科研理论与实践相互反哺,知识、素质、能力协同发展的新课程结构。在教学方式上,教师应在医学生的课程学习中通过合理的教学设计和教学环节,培养学生的科研思维与兴趣。采用启发式教学、问题式教学、案例式教学等多种方式引导学生改变传统的思维模式,在实验教学中通过开设综合性实验和设计性实验着重培养学生发现问题、解决问题的能力,让学生主动学习知识并找到答案,实现教学与科研的全面结合,在课堂教学中培养学生的科研能力。

(三)科研学生需要导师的管理与激励

由于医学本科生科研能力不足,许多医学院校都采用医学生在导师指导下进行自主课题科学研究模式。学生的培养方案受到学生科研兴趣和导师研究方向的双重影响,学生可主动参与并协助导师完成已有科研项目,或通过导师的指导,学生独立完成选题设计、实施、成果整理、、专利申请等一系列完整的科研训练,培养学生今后独立开展科研的能力。但是在大学生实施科研创新的过程中仍存在大量问题有待解决。

1.导师的管理

导师作为医学本科生科研创新的引导者,导师的科研素质直接影响学生科技创新能力的培养。导师可能要承担繁重的教学任务、科研任务、临床业务,部分导师带教积极性不高,导致学生的科技创新得不到有效支持和保障。因此,需实施“导师遴选上岗”等系列措施,由医学生科研管理部门遴选具有高尚的品德,渊博深厚的专业知识,思想政治素质高,教学态度端正,治学风格严谨的导师,形成“临床导师+科研导师”的导师组,公布导师研究方向,学生根据自己的科研兴趣选择导师组,导师组分别在学生的不同学习阶段,分阶段开设医学科研基本方法、科研设计等课程,系统地培养学生的科研思维、科研技能。导师根据学校课程的安排,有针对性地设计科研项目,让学生进行科研实践,促进医学本科生医学基础知识与临床知识的连贯与衔接,为后续课程的学习及科研的开展奠定良好基础。实行导师考评制,通过教学督导队不定期对导师进行考评,连续2次考评不合格导师将受到相应处罚,对优秀导师进行表彰及奖励,提高导师培养医学生科技创新能力的积极性。学校可通过与国内外著名大学建立交流合作机制,聘请国内外知名专家来校讲学或优秀青年教师外派进修等,提高导师科研水平。

2.学生的管理

首先,医学本科生应打破年级、专业、性别等限制,根据共同兴趣自由组建科研团队。项目组成员的年级和专业差别、知识结构、操作技能、性格甚至性别等应遵循优势互补的原则。不同年级学生的理论基础及基本实验技能不同,低年级学生的课余时间相对较多,思维活跃,高年级学生课余时间少,但专业技能和知识结构上较低年级学生优越,能有效带动低年级学生的学习,因此应分别吸纳低年级和高年级本科生共同组成科研团队,以梯队式结构保持团队的可持续发展。现代医学的发展应注重多学科交叉融合,促进整体医学的发展,所以吸取不同专业的学生组成科研团队,学科间的交流合作更能促进新颖科研思路的形成及学生科研潜力的发展。其次,部分学生科研热情不高,依赖性、投机性强,缺乏独立思考问题、解决问题的能力。相关科研管理部门及导师组应加强对学生的选拔,多吸收真正有科研热情的学生,系统培养学生的科研能力、严格质控学生的科研过程,争取教学资源利用和成果形成最大化。第三,学校应建立合理的奖励制度,鼓励学生参加各级优秀论文、成果评选,并按照相应标准给予奖励,选拔优秀学生校间互访、交换培养,营造出良好的科研学术氛围。

(四)加强科技创新平台

建设完善的科研平台是医学生科技创新能力培养的保障。目前大部分医学院校在学生的科研活动中均设立本科生科研基金,在政策与科研经费方面鼓励学生申请科研项目,有效提高了学生的科研素质。然而,由于学生基数大,学校师资、设备等因素的限制,科研项目资助项目多但金额小,项目内容不能系统深入开展,学生科研素质的提高有限。学校应拓宽科研经费来源渠道,广泛吸取社会资金来校设立科研基金,加大对科技创新的资助力度,购置先进的、精良的仪器设备和技术手段,创造更多的科技创新条件。学校在有限的资源配置下可通过构建大学生科技创新网络平台,为学生的科技创新活动的宣传培训、项目申报、评审答辩、成果展示等工作提供必要的支撑,提高师生参与率、加强制度创新、提高组织管理水平。还可以设置虚拟课题竞赛,科研团体在导师组的指导下,查阅文献,撰写标书,参加虚拟课题申请竞赛,学校对优秀课题给予重点培养、资金资助、表彰奖励等,这种虚拟研发的手段可有效缓解开展创新活动师资、经费、设备不足等问题,在有限资源配置下最大限度地提高医学生的科技创新素质。除此之外,学校可定期邀请行业专家组织学术论坛、开展科研讲座、优秀学生科研报告会等,不断增强大学生的科研意识与创新意识,促进科技创新体系的形成。

二、总结

篇2

(一)实施基础教育新课程的需要

自新课程教育改革后,考入高等院校的高中毕业生所使用的都是教改之后的新教材。基础教育为高等教育奠定了坚实的基础,就高等数学课程而言,基础性的数学教育课程对其内容进行了适当删减,在一定程度上降低了数学课程的深度与难度,尤其在高考改革后,牵动高等院校数学课程教学改革也就成了一种必然。

(二)以能力为关键的素质观的需要

要想改变以知识多寡与学问深浅为教育质量评价指标的唯一知识质量观,就一定要提倡与知识经济相适应,以能力为最终衡量标准的本科院校学生素质观。高等数学课程教学必须将培养重点置于学生通过高等数学对实际问题进行解决的能力与素养方面,并将其放在学生把握学习高等数学的思想、方法、精神等层面。

(三)应用型人才培养定位的需要

要实现应用型人才目标的培养,就必须改革以下几点:①适当增加数学素质课程训练,将高等数学思想文化充分突出出来;②降低高等数学内容难度,相应减少学科课程;③适当增加高等数学课程教育比重,加强教育理论和技能;④在所增加的实验课中,对实践环节进一步加强;⑤增加素质选修课程,使人文素养得以提高;⑥进一步增加课程选择性,与学生个性化发展需求相适应。

(四)现代化教学现状的需要

就认识角度而言,很多教师对学生后续专业课与基础课和高等数学之间的联系比较陌生,而且也不了解后续专业课与专业基础课中高等数学的作用,他们只懂得就数学课本传授知识,这会让学生无法从中体会数学课对后续专业课的重要作用与影响;就内容而言。新建本科院校中所用教材有过多理论知识,缺乏实际应用内容,而且高等院校教师也比较偏重向学生传授知识,这就忽略了实际所传授的内容与实际问题、专业学习的有效结合,同时也忽视了对学生高等数学意识与能力的培养,这就与新建本科院校培养应用型人才的办学定位不适应;就方法而言,习惯沿用满堂灌、注入式高等数学教学方法,导致学生思维出现惰性,对学生思考问题的主动性与积极性造成抑制,对学生探究独立思考问题能力的培养极为不利;就实践而言,新建本科院校存在非常薄弱的实践教学环节,多学少用的现象比较多,其中新建本科院校高等数学课程教学中相对最为薄弱的一个环节就是数学建模与数学实验。

二、改革新建本科院校高等数学课程教学的路径选择

(一)依照应用型人才培养定位,对高等数学教育教学目标进行优化

作为以应用型人才为培养目标的新建本科院校,必须严格遵循“实基础、适口径、重应用以及强素能”的教学理念,以进一步优化课程教学目标,适当调整课程教学要求,制定周密的教学大纲。①高等数学课程多维目标的构建。在保证能够培养应用型人才的前提下,对高等数学课程知识和技能、价值观与情感态度、方法与过程三维度高等数学教学目标进行确立。②调整高等数学教学要求。不需要过分强调高等数学理论完整性,降低计算与证明的难度,降低高等数学理论要求,进一步淡化运算训练,以掌握数学方法、理解基本概念、加强培养学生的数据处理与数值计算能力,突出数学理念,要求学生学会以数学方式解决软件实际问题。③利用分类方式制定高等数学课程教学大纲。对培养应用型人才与高等数学教学内容要求的差异性,通过分类的方式制定适应于不同专业培养目标的高等数学课程教育教学大纲。

(二)依照培养应用型人才需求,对高等数学课程内容体系进行优化

在固定总课时的前提下,必须依照培养应用型人才的目标要求,按照“以应用为目的,实现两个转变,形成三个层面,全面把握四大关系”的教学思路。“以应用为目的”指的是依照对应用型人才进行培养的需求,以问题为导入,以数学方法为主线,同时以数学知识产出过程为具体教育平台,凸显高等数学整体框架,以此形成高等数学知识整体框架结构。“实现两个转变”指的是以注重专业需求的应用导向替代注重数学理论的应试导向。此外,“形成三个层面”指的是将本科院校课程教学内容进行基本、深化及应用三层面的划分。

(三)依照应用型人才培养需求,对高等数学课程教学方法进行优化

一是教学过程互动化。建立对话式课堂文化,视课堂为一种互动与对话的过程,通过“对话”取代“独白”,开辟一种教学新模式。二是抽象问题直观化。在数学中,必须依照教材内容对教学媒体进行重新组合,通过对新颖教学设计进行创设,使高等数学问题更为直观化。三是枯燥问题趣味化。枯燥的数学问题通常是影响学生学习数学的一大障碍。四是复杂问题简单化。在高等数学教学过程中,教师通过最为简单的教学方式来系统性处理复杂高等数学问题,采用最简单语言来具体说明深奥的理论。

(四)依照应用型人才培养需求,对高等数学课程教学策略进行优化

1.激发学生学习兴趣。

俗话说,学习最好的老师是兴趣,然而,相关调查研究结果表明,中国学生普遍从小就对数学缺乏兴趣,而数学教师忽视培养学生学习兴趣,或者无法将学生学习兴趣有效激发出来是导致学生数学兴趣淡薄的关键性因素。所以,数学教师必须对自身教学艺术进行研究与提高,恰到好处地包装高等数学知识,采用最佳呈现方式,对学生进行积极引导,让其认真品味数学之趣、领略数学之奇、欣赏数学之美、展现数学之魅力、感受数学之妙,使其对知识的期待和好奇充分激发出来,让其在学习高等数学的过程中体现高等数学文化的魅力与思考高等数学的乐趣。

2.摒弃严密数学。

通常情况下,之所以数学教师无法将学生学习高等数学的兴趣有效激发出来,其根本因素就是教师一味倡导高等数学严密性,并未将数学教学生动性与数学本身严密性之间的矛盾处理好。从另一种角度而言,数学本身的严密性是相对而言的,在新建本科院校中,高等数学教育的过程是循序渐进的,并非一步到位的,由此可见,高等数学教师必须善于将深奥思想形象化、抽象概念具体化、陌生内容生活化、枯燥理论趣味化,这种教学方式可有效激发学生兴趣。

3.高等数学情境问题的驱动。

我们通常所说的任务驱动法,指的是构建主义教学理论延伸的一种教学方式,任务驱动法着重强调学生日常学习活动一定要结合实际问题与任务,通过问题探索方式里维持与引导学生的学习动机与学习兴趣。高等数学教学过程中,高等数学教师可以问题驱动法将教学内容逐步展开,将学生学习积极性充分调动起来,让学生在任务驱动下学习,以此培养学生解决数学问题的水平与能力。

(五)依照培养应用型人才需求,对高等数学课程考核评价进行优化

就本质而言,教学考核评价不仅仅是课堂教学的关键组成部分,同时也被称为一种行之有效的鞭策与强化手段。在考核评价中,教师能够对高等数学教学效果进行检验,以便对后续教学计划进行调整,学生也可由此对所学技能与知识情况进行了解与掌握,改进学习方法。通过结合随堂测验、平时成绩以及期末考试的多元化方法来考评高等数学学习成绩,对学生应用高等数学进行引导,提高学生学习高等数学的主动性与积极性。平时高等数学成绩主要包括以下几方面:平时作业、课堂练习、课堂提问、课堂出勤、分析资料、查阅资料以及应用举例等;高等数学随堂测验的内容主要有:数学实验、教材中的练习以及单元测验等。此外,教学指导委员会试题库组共同制定出期末考试试卷,其所占的比例可以依照学生自身情况具体确定,此外,如果学生对高等数学某方面内容有创新与研究,教研室可对其进行免考,以此勉励学生积极创新与应用。此多元化考核评价制度,从本质上走出了传统的以笔试当作考核评价唯一方式的弊端。

三、结语

篇3

本科毕业论文是本科生大学学习期间最重要的一环,是所学知识的综合运用,体现毕业生对专业知识的掌握情况和自身的综合素质。毕业论文是教学计划中的实践教学环节之一,也是培养创新能力的重要环节[2]。作者在调研文献的基础上,结合指导毕业论文的经验,剖析了化学专业本科毕业论文中关于创新性的矛盾,提出解决问题的有效措施。

2.化学专业本科毕业论文中关于创新性的矛盾

2.1目标定位

本科毕业论文是教学计划中重要的实践性教学环节%教育部下发了进一步加强和完善毕业设计的规范管理,制定了明确的标准(教高厅[2004]14号,《教育部办公厅关于加强普通高等学校毕业设计(论文工作的通知》[4],还提出进一步深化本科教学改革、提高教学质量(教高[2007]2号)[5]。因而,从大的方向来看,毕业论文应该属于教学的范畴,而不能等同于创新性科研工作。然而,在目前提偈培养创新型人才的背景下,创新性已经渗透在高等教育的各个环节,包括毕业论文。不同的高校,也鼓励开展具有创新性的论文题目。彭邦华等人[6]提偈毕业论文与科研课题相结合,通过参与科研课题完成毕业论文。郭艳华等人提偈提前让学生参与科研活动、完成毕业论文。这些做法在一定程度上可以提高具有科研潜质的学生的创新能力,但不一定适用于基础不同的学生,也不适用于所有的高校。因此,在完成毕业论文的环节中,要结合实际情况做好目标定位,保证本科毕业论文的教学质量,而不能一味追求创新性。

2.2考核机制

教育部下发的文件通知(教高厅[2004]14号,《教育部办公厅关于加强普通高等学校毕业设计(论文)工作的通知》[4],明确强化毕业论文中选题、指导、中期检查、评阅和答辩等环节的规范和管理,各高校内部也有专门针对毕业论文规范的细化文件,如:选题要求新颖、具有创新性,工作量饱满,论文撰写须严格参照模板等。通常,创新性较大的课题工作量大、周期长,不一定能达到预期的成果而相对成熟的课题易于执行,可参考的方法和文献也较多,易于达到预期的目的。这样就给论文的评阅和考核带来分歧,如果考核结果直接影响学生的论文成绩时,学生在选题时就会避重就轻,反而对创新性的培养带来不利因素。因此,考核机制必须明确是培养学生的创新思维和创造能力,不能以成果“论英雄”而要更加注重毕业论文过程中思维的培育和能力的锻炼。

2.3时间投入

本科毕业论文一般是在大四的第三个学期末开始,正式开展毕业论文的时间一般为一个学期,占大学学习时间的八分之一。而开展毕业论文的时间恰逢学生找工作,有些工作单位还要求实习、见习,有的学生则从事兼职工作,有的学生还要应对毕业补考,部分优秀的学生还要考虑考研复试和面试等等,这就使得学生开展毕业论文的精力投入不足[8]。虽然高校在学生开展毕业论文方面有明确的时间要求,但考虑到学生就业和考研的重要性,通常还是默许。因而,时间的投入也成为影响毕业论文质量的重要因素。

3.提升毕业论文创新性的途径

3.1毕业设计与科研项目相结合

将毕业设计与科研项目相结合,有利于培养有科研兴趣学生的创新能力。科研项目的历练对于他们十分重要,他们在项目过程中有很强的自主性和独立性,并能主动设计、开展实验,还能自主支配部分经费。这些对于科研兴趣浓厚的学生十分具有吸引力,对今后从事科学研究是一笔宝贵的财富。将科研项目与毕业设计相结合,不仅可以充分利用科研仪器、实验场地,还能解决教学经费有限、资源不足的困难%目前,能提供给大学生的科研项目形式也是多样化的,如国家级、省级和校级大学生创新项目,还有“挑战杯”大学生课外科技创新项目,大学生科技活动以及结合老师项目提供的科研课题等。通过这些形式科研项目的培育,毕业生可以在此基础上提出具有创新性的科研课题,也能借助各种资源顺利完成毕业论文,并能取得良好的培养效果。

3.2校企合作联合指导毕业论文

校企合作联合指导本科生的毕业论文是一种新的人才培养模式[9],这也迎合了一部分学生对企业生产和经营的兴趣。企业需要生存,同样要面对创新这一课题。即将要走出校门的学子,他们渴望锻炼,急于将自己富有创意的思维付诸于实现,校企联合指导本科毕业论文恰好能提供这样的平台。校企联合指导,有利于产、学、研的结合,有利于培养具有创新精神的实践性人才。

3.3 基于导师制的指导模式

篇4

【关键词】异本新教材 教材内容 话语体系 合适性

小学语文科教学论(也称教学法)教材数量极多,良莠不齐,特别是教材内容值得反思与探讨。笔者把新课程改革以后编写的教学论教材称为新教材。这里择取比较典型的影响较大的两部新教材对其内容进行比较分析,并对教材内容的合适性作出评价。这两部教材均由高等教育出版社出版,分别是由倪文锦主编的《小学语文新课程教学法》和江平主编的《小学语文课程与教学》(以下简称倪本和江本)。这两部教材在逻辑框架的设置、“研究领域”的关注点和话语体系诸方面是有差异的。这种差异导致了教材内容不同程度的差异。

一、逻辑框架:对话与建构

倪本教材的逻辑框架,主要以语文课程标准作为课程内容并将它教材化。其基本思想是:以对话的姿态,“交换一种理念,重建一种关系”。江本的逻辑框架是,基于以往的理论和经验并结合新课标和新课程实践经验作为课程内容,并将它教材化。其价值是:以知识建构为取向,满足“教师系统教学知识和能力的培养和一般教学工作的需要”,比较注重实用。正因为这样, 江本与倪本教材章节内容的安排有显著的差异。

1.即使章节标题相同或相似,但内容也相差较大。

由表1可见,江本在论述现代教育技术与语文教学时的视点在“技术”(方法)上,重点阐述的是哪些现代教育“技术”、如何与语文教学整合。倪本聚焦于现代教育技术对语文教学和对人才培养的影响。重点阐述:①现代教育技术的发展趋势和计算机辅助语文教学;②插入了建构主义教学理论的内容,阐述了现代教育技术成为实现一些建构主义教学方法实施的条件和基础;③现代教育技术对培养创造性思维的重要意义等。在更宽泛的视野里论述了现代教育技术与语文教学的关系和意义、方法与价值。关于“小学语文教师”的论述,倪本的视点在“教师的素养”上,围绕理念转变、角色转换、能力提升来展开内容;江本的视点在教师角色和教师专业发展上,两者在表述也有差异。

2.有的课程内容,在章节的布局上有差异而且论述的侧重点和分量也不同。

比如,关于“小学语文课程、性质和教学目标”,江本分两节来论述,倪本分两章进行论述。识字与写字教学、阅读教学、写作教学、口语交际和综合性学习等,江本放在一章里分五节来论述,倪本独立设章分五章进行论述。这是因为教材核心概念的差异而使逻辑框架有所不同。江本是围绕核心概念“课程”与“教学”来结构教材体系的,试图将“课程”地位和意义突出来。倪本的核心概念是“新课程教学”,所以“课程”意义是分散在许多章节里面的,只有在“校本课程与小学语文教学”一章里比较显眼。正因为这样,在专章或专节介绍小学语文教材时,倪本限定在新课程实验教科书,专章分别介绍了“人教版”、“苏教版”、“北师大版”的小学语文实验教科书及教学案例,以突出“新课程教学”概念的内涵。江本专节介绍“小学语文课程教材”,讨论了“小学语文课程教材的发展”、“国外小学语文教材的特点”、“小学语文课程教材的编写原则”、“小学语文课程教材的使用”等问题。虽也有对新课程实验教科书的介绍,但只是“小学语文课程教材的发展”中的一部分内容。这样安排显然是根据江本教材自身的逻辑框架来设定的。

3.章节内容的取舍也有所不同

倪本在章的内容设置上比江本多了两项内容,一是绪论“新课程的价值追求和语文教学的转型”,二是“校本课程与小学语文教学”;少了三方面内容,一是“小学语文学习”中的“小学语文学习特点”和“小学语文学法指导”;二是“小学语文教学”中的“小学语文教学规律”、“小学语文教学模式”、“小学语文教学方法”和“小学语文教学策略”;三是“小学语文教育研究”。显然,这些作为章节内容的取舍,也与教材不同的逻辑起点有关。

由于以上原因,江本和倪本的教材内容所针对的教学对象是不同的,所起的作用也不同。前者比较适合准教师的学习,后者适合在职教师的继续教育或培训。因为倪本教材的基本思想就是“交换一种理念,重建一种关系”,也就是说,在职教师通过倪本教材的学习,对传统的教学理念需有一个“颠覆与重建”的阵痛过程,并最终确立新课程教学理念,建立起一种崭新的教学关系。而准教师对语文学科教学论的学习,虽然也要树立起新课程教学理念,掌握新课程教学的方法,但必须对传统的教学知识有一个大致的了解,最终走上“继承与创新”的路子。

二、“研究领域”:继承与创新

“研究领域”这里指小学语文科教学研究所涉及的范围及诸多的研究课题。对“研究领域”中内容的取舍实质上是课程内容的取舍,一旦选取“研究领域” 中的某些课题,这些课题便是课程内容的一部分。所以,“研究领域”的内容取舍,具体规定了教材内容是什么。

1.“阅读教学”部分的内容体系

显然,江本“阅读教学”部分的内容体系侧重于“实用性”,其中“阅读教学理论的关注点”和“阅读教学的内容与方法”,不管是谈理论或述经验都是以满足“实际操作”需要为出发点的。而倪本侧重于倡导一种新的理念,其中“阅读教学实施的方法和策略”中提及的“感受阅读乐趣”、“丰富阅读活动”、“注重阅读体验”、“学会多种读法”、“提倡多角度的、有创意的阅读”,是新课程改革实践中的经验概括,这种概括主要是在肯定并推介“一种新的理念”。其中,倪本“阅读教学评价”中论述了“语文课标中对阅读评价的规定”和“评价的实施”,实际上也是在强调新课程理念。所以,倪本试图超越一种视野,扩展某种理论边界。这种愿望和努力,在“作文教学”部分的内容体系中也是显而易见的。

2.“作文教学”部分的内容体系

表3中列出的“研究的领域”7个方面,江本和倪本在内容上几乎不重合。江本关注的是教师急需掌握的基本的习作教学理论和经验,而倪本在指出了“当前习作教学存在的主要问题”后,选择了“课程标准的写作取向和国外小学作文”以及“小学生作文的心理过程模型”这两部分内容加以论述。这样结构内容,编者试图为“当前习作教学存在的主要问题”提供全新的思路。在编者看来,“当前我国小学作文教学尽管存在上述多方面的问题,但根源是一个,就是受传统的以教师为中心的教学模式的影响”,[1] 所以,“课程标准的写作取向”和“国外小学作文”的理论与经验,以及理论上比较成熟的三种“小学生作文的心理过程模型”,是小学语文教师必须理解和掌握的。

倪本,放在历史与现实的背景和基础上,放在学术视野里来审视、论述选定的内容,如“档案袋学习的评价”。对问题的讨论及相关性理论的梳理比较清晰。

江本,淡去了一些理论背景,剪除学术的缠绕,直接面对问题(话题或课题)加以阐述,所以对问题“是什么”的论述比较清晰。

三、话语体系:规范与重建

“话语不同于言语,相反,它指语文在特定社会历史条件限定下的群体表现形式。它是隐匿在人们意识之下,却又暗中支配人们言语、思想行为的潜在逻辑。”[2]简言之,由于概念(术语)选用和意义表达风格的不同话语体系也就不同。话语体系的差异,会影响学习者接受教学内容时的思维方式甚至是学术思想和方法。下面例举四个方面的内容,比较江本与倪本在话语体系上的差异。

1.“课程性质”部分的内容及其表述

语文“课程性质”是语文教学史上的若干问题之一,是教学论学科内容应当涵盖的要素。所以历来的语文科教学论(教学法)都会关注和重视对它的讨论和阐释。江本的阐释是从“对‘语文’的辨析”开始的,即以“‘语文’的辨析”作为阐释“课程性质”的逻辑起点。这是沿袭了以往阐释“课程性质”的表述方法,即从语文自身来考察这门课程的性质。然后阐述了“语文课程的阶段性”和“小学语文课程的学科性质”两部分内容。在阐释了“对‘语文’的辨析”后论述“语文课程的阶段性”,最合理的解释是,试图明确“课程性质”在各个阶段的课程教学取向,即小学侧重于语言文字教学,初中侧重于语言文章教学,高中侧重于语言文学教学。可能编者考虑到以前的语文教材编写上也有这种倾向的事实。“小学语文课程的学科性质”这部分内容分点论述了“学科性质的认识”、“学科性质的思考”、“学科性质的关系”,以此来明确“小学语文课程的学科性质”是什么的问题。显然,编者的意图是试图更加具体地明确“小学语文”的课程性质。

倪本对语文课程性质的阐述,风格上与江本有较大的差异,即“对我国语文教育研究百年历程概貌式的考察”,以展示性质的演变过程,理解课程性质的定位表述,并在此基础上揭示概念的内涵。选取的内容为:“特殊历史时期政治运动的回响”(1949~1966);“工具性与思想性的震荡式交替”(1978~1990);“课程取向‘人文性’的表达”(20世纪90年代以来)。在此基础上,概述了“《语文课程标准》对‘课程性质’的表述及含义”。从这样的角度阐述“课程性质”,学理清晰,立足点稳定,避免了一些枝枝节节的问题纠缠。

2.“语文档案袋评价”表达意义的风格

倪本,分两段来论述“语文档案袋评价”的内容。首先,将其置于“质性课程评价”之中,作为“质性评价”的典范之一来讨论其内涵和构成。其中的概念、术语直接源于国外文献,所以是基于国外文献的话语体系。这样表达,站在学理的高度,理论背景清晰。其次,作为语文课程标准中的重要思想来讨论,重点解释档案袋评价的方式。这是以“质性课程评价”理论为学理基础来解读课程标准“评价建议”中的概念即“语文学习档案袋资料”。如果说前一点是学术研究的表述,那么后一点便是教学文件的解读,这种“解读”指向新课程教学现实。

江本,“语文档案袋评价”称为“小学语文学习档案袋”,置于“小学语文学习评价”之中,以知识认识体系即“档案袋的内涵”、“档案袋的构成”、“档案袋的特点”、“档案袋评价的具体操作”来展开论述,淡去了理论背景,突出了关于“档案袋评价”的知识。这种表达往往需要将已有的文献包括国外的文献进行整合并认作是“普遍真理”,即非一家之言。

3.“课程评价”概念的整合与切分

表4中,“课程与教学评价”,倪本用“课程评价”这个概念概述,江本用“课程评价”、“学习评价”、“教学评价”三个概念概述。倪本的“课程评价”表述与“课程性质”的表述在风格上是一致的。江本的表述有利于操作,但内容上难以避免重复。

4.案例素材与理论素材的处理

案例素材的取舍上江本选用了比较具体完整的案例。它起到的作用是,增强感性内容,平衡理论性内容与实践性内容,提供直接的课程教学经验。而且,这些案例在教材中往往被作为阐述理论的印证材料,教材在论述中对案例前后钩连,充分演绎,增加了感性色彩。

倪本的亮点在于学理的光辉。虽然也有一些短小案例穿插其中,但几乎都是概述性的,服从于理论论述的需要。

四、教材内容选择与阐述的建议

语文教学论学科的教学任务重在培养语文教师的教学素养包括教学知识、教学能力和教学情感等,具体应注重:一是提高学生的教学理论水平,增强学生教学设计与评价以及问题研究的思维能力;二是引导学生结合实际,把所学的教学理论知识内化为自己的品格,并用于指导和改善自己教学与研究的行为。

显然要完成这两个方面的任务,不仅要靠教材的作用还要发挥教学的作用,但教材必须体现:在论述系统教学知识的过程中渗透一套学术规范和思维方式,这是非常重要的。比如,关于“课程性质”,倪本教材对我国语文教育研究百年历程进行了概貌式的考察,展示性质的演变过程,理解课程性质的定位表述,并在此基础上揭示“人文性”概念的内涵。这个表述过程不单是要科学地揭示“人文性”概念的内涵,而且蕴涵着一定的学术规范和思维方式。如果忽略这一点,那么学生可能获得了知识而丢弃了“学术规范和思维方式”,势必降低学生素养的培养。

1.语文教学论教材内容的选择标准

教材内容的选择可以围绕“用‘什么’来培养起学生的教学素养”的问题来思考和把握。

从现成的教材看,不管依据什么样的逻辑框架组织起来的教材,其内容都没有超越小学语文教学与研究的“研究领域”。但是进入教材的内容未必都是合适的,未必都能对培养学生的教学素养起到作用。可能是笔者孤陋寡闻,至今尚未看到过语文教学论教材内容的选择标准。但是,反思以往的教材内容和教学经验,语文教学论教材内容的选择恐怕应注意以下几个问题:

(1)有利于教学经验的传承与创新

任何教学创新都是基于传统教学经验的,新课程改革也不例外。而且,就学习者而言首先需要的是经验建构,没有一定数量的经验作为基础,创新是难以进行的。所以对待传统的教学理论和教学经验,正确的态度应该:①要反思,②要学习。江本教材比较注重教学经验的介绍和阐述,试图处理好继承与创新的关系。

(2)有利于改进和完善学习者的思维方式

每一门学科都不应该忽视对学习者思维方式的影响。如上所说,语文教学论教材不仅是传授一套系统的教学知识,还要对学习者的学术规范和思维方式起到影响。所以,对教材内容选择和组织,还必须考虑到教材要有利于改进和完善学习者的思维方式。

(3)有利于语文教师专业化建设

就教学而言,教师专业化集中表现为教学专业化,包括:掌握理论知识;解决问题的能力;实际知识的运用;为维护前途而进行超越专业的自我提高;在基本知识和技术方面的正规教育等。就目前的情形看,教师专业化在教学专业化层面上可以落实到以下两个方面:

1)用专业知识来解决学习与工作中遇到的问题。1980年,《世界教育年报》以“教师的专业发展”为主题发表了一系列文章,提出“专业化的目标是发展教师的教育教学的知识和技能,提高教育教学的水平”。这种以发展教师的专业能力为目标的取向应是教育工作者所追求的。事实上,在教学层面上教师(包括准教师)不习惯用专业知识来分析与解决问题。比如,针对一些研讨课的评课,很多教师都是随便讲几句。这“随便讲几句”往往没有多少“技术含量”即缺乏理论和学术规范。所以,教材内容要提供这方面的“技术含量”。

2)向学者型、研究型、专家型的教师发展。教师成为研究者。这是教师专业化发展的一个重要趋势。“教师成为研究者”中的“研究”的特征是反思、探讨和总结,以此实现观念更新,知识创新。倪本教材在这方面提供了范式,有许多借鉴的经验。

(4)突出语文教学研究的重点,反映新的研究成果。

新课程改革中,吸收了诸如“语感”、“对话教学”、“档案袋学习”等比较成熟的研究成果,对引领当前的新课程改革起到了一定的积极作用。这些研究成果是教学论教材“当然”内容。但是,新的研究成果非常多,所以还要做筛选的工作。有的教学论教材在对新的研究成果的选用上不够谨慎,结果是多而烂,排挤了传统的优秀的研究成果。

2.建立和规范语文教学论的话语体系

所谓建立和规范语文教学论话语体系,就是强调教材内容的“合适表达”。这里强调一点,即采用中西融合的、通俗易懂的话语。教师不是专门的理论研究者,教材若大量使用新概念或外来的术语,就会增加学习者的心理困惑,降低学习者的学习兴趣和效率。所以即使要引用国外的相关理论来拓宽理论边界,提高理论的“硬度”,也不能毫无节制的。这里以概念为例,比较一下倪本和江本关于“课程的基本理念”表述的话语差异。

表5中倪本,A类概念13个;B类概念43个。江本,A 类概念11个;B类概念30个。显然,A 类概念差别不大;B类概念差异很大,而且倪本的B类概念理论色彩更浓,即理论的边界更宽,并大多需要作具体的解释。江本的B类概念基本上是传统的话语。事实上,这两类概念组成了“课程的基本理念”的基本的教材内容。虽然“课程的基本理念”是语文课程标准中的既定内容,但由于两个版本在阐述时所使用的话语(术语)不尽相同,教材内容也有不同程度的差异。诚然,对“课程的基本理念”的阐述没有固定的形式,只要达意即可,但是某种形式(话语)一旦进入教材就有适合与不适合的区别。按照皮亚杰的理论,知识建构主要是依赖于同化和顺应两个机制来完成的。生硬搬用一些外来术语或者用以阐述对象的概念大多需要重新阐释,那么学习者的知识建构总是处于顺应状态,是非常费劲而且往往不受学习者的欢迎。虽然顺应对于重构学习者的学习心理有好处,但前提是学习者必须有足够好的接受能力,否则就会适得其反。

从转型时期的教育理论研究和传播来看,中西融合的通俗易懂的话语体系比较适合当今教材的改革与发展。

〖*本文为2006年浙江省教育科学规划课题《初等教育本科小学语文(数学)课程与教学论“课程与教学内容建设”研究》(浙教科规办[SC150])成果之一。〗

〖注 释〗

篇5

【关键词】毕业(论文)设计 科研项目 创新素质 工作能力

【中图分类号】G642.477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009-9646(2008)09(a)-0238-01

毕业(论文)设计是学生在大学里系统学习专业知识后,进行的具有总结性的工程、科研训练,是学生综合素质和工程实践培养的全面提高阶段。它是教学中最后的一个重要环节,是一种综合训练,要求学生运用在大学的几年中所学的各门学科知识,在指导教师的带领下独立(或小组)完成规定的设计(研究)任务。这个教学环节能有效地培养学生的创新思维和创新能力,是高等学校培养合格人才的主要教学程序和教学手段。毕业(论文)设计成绩的高低,不仅反映出学生对基础理论、专业知识和基本技能掌握的程度,亦是评价学校教学质量的尺度之一。另一方面,学生即将走向社会,面临实际工作的考验和挑战,毕业(论文)设计在某种意义上来说是缩小学校与工作岗位之间差距的一种不可或缺的手段。因此,毕业(论文)设计这一教学环节是加强学生创新素质和工作能力的综合能力培养的重要途径。

近年来,结合着科研项目的进行,让本科毕业(论文)设计参与到项目之中,指导了多名机械专业本科生毕业论文。对在短短的三个月时间内指导学生完成论文,培养学生的科研能力,提高学生的综合素质和知识应用能力等相关问题进行了思考和实践探索。本文结合本科毕业(论文)设计与教师科研项目相结合培养学生创新素质和工作能力谈一些体会和看法。

1 科学选题培养学生的创新意识

本科毕业(论文)设计作为大学教育最后一个实践教学环节, 是学生对大学期间所学的基础课和专业课知识进行综合运用,为深化和拓宽专业知识,初步培养其科研思维和方法的重要实践,培养科研训练和科研能力的机会。所以通过毕业(论文)设计这一重要环节,可以大大提高学生的知识应用能力、实践能力和综合素质,是创新能力的培养与训练。

作者指导的本科生毕业论文题目都是来源于所承担的国家、自治区和学校的科学基金项目。针对学生掌握知识水平的情况,从这些科研项目中,在自己或硕士研究生所做的科研工作基础上选择提取合适的小题目给学生作为本科毕业(论文)设计题目,使学生的毕业(论文)设计成为自己科研课题中的一部分。这样的论文课题具有很强的理论意义和实用价值,并具有一定的前沿性。如在进行国家自然科学基金项目“金刚石圆锯片结构的动力失效研究”时,针对普通金刚石圆锯片在锯切时会产生刺耳难忍的噪音,随着环保意识的增强,噪音控制已成为设计金刚石圆锯片的重要指标,项目需要进行新型减振降噪锯片的结构设计。针对学生已经学习了《现代设计方法》课程和部分学生选修了《ANSYS有限元软件》课程。选题“降噪减振结构金刚石圆锯片的有限元模态分析”,要求用ANSYS有限元软件进行分析,寻找锯片噪音控制的影响因素和变化规律以及降噪锯片的合理结构参数。参加的学生对自己能亲自参与高起点科研项目的研究总是感到兴奋和自豪,有效的激发了学生的探索科学的积极能动性和培养学生的创新意识。

由于科研项目一般都是学科的前沿及与工程实际紧密联系的问题,学生必须要在十六周的有限时间里完成课题,在具体实施选题的过程中,要注意题目难度和分量程度的掌握与本科生的知识和能力水平相适应,太难了时间有限不能完成、分量不够达不到要求都会影响学生的论文质量,达不到培养学生能力和综合素质的目的。因此选题要结合本科生的知识能力、创新技术和教师的科研项目综合考虑,紧密结合专业培养方向,体现专业特点,坚持理论与实践相结合,难度和工作量相适宜,针对不同的学生特点设计不同的题目,充分调动学生的主观能动性,确保学生在有限时间内,运用所学习的理论知识和技能完成课题。

2 严谨开题培养学生的创新思维

确定题目后,在实施毕业设计(论文)教学环节之前,要将毕业(论文)设计的任务书发放到学生手中。任务书讲述科研题目和毕业 (论文)设计题目的意义以及社会应用价值,毕业 (论文)设计环节中的专业知识和研究手段在相应领域中的应用和作用,讲清课题的研究现状和提出有关具体的要求,指定参考书和提供一些必要的参考文献。让学生对即将进行的课题研究有一定的感性认识,并要求学习相应的专业软件。

学生拿到了任务书之后,还不应马上进入具体的实施。对参考书和参考文献要消化和理解,对研究的题目有更深入的认识,对题目的实施有可操作性的方案。因此安排3周的时间结合专业方向开展调研,同时教授学生进一步查阅与课题相关的资料和文献,给出课题相关的关键词等,如振动、躁声、消音原理和模态分析等,利用网上资源进行文献资料查阅。在检索查阅整理和消化相关的参考资料和相关文献的基础上,对题目的实施方案的可行性、技术创新性进行论证,有所发现,有所创造,并提出比较详细的技术路线和研究方法,写出开题报告。经过开题报告这一环节,学生查阅文献资料广泛获取信息,提出问题、拟定研究方案和设计方案,书面表达和口头表述等能力在内的基本创新思维能力得到锻炼和提高。

3 悉心指导培养学生的创新技能

学生做毕业(论文)设计的过程,是综合应用所学的知识,训练基本的科研能力,培养初步分析问题能力和解决问题的创新能力,这是一个循序渐进、由浅入深的过程。指导教师要悉心地指导学生,对学生研究过程出现的问题及时的给予点播和帮助,深化学生的专业知识,拓展学生的专业知识面,在实践中让学生掌握科研的一些最基本技能,通过正确的研究方法获得研究结果,让学生体会到如何把书本知识应用到课题实践中,从而提高学生自身的综合素质。如参加国家自然科学基金项目课题的学生根据改善基体结构,阻断节块与被切割材料间因摩擦和撞击所产生的振动在基体上的传播产生噪声,使噪声的产生、共鸣及反弹减弱的消音原理。在老师的指导和研究生的帮助下,根据以往的研究成果,学生们积极参与,对在锯片基体上开阻尼细缝、空冷槽孔和非等间距节块的特殊结构的金刚石圆锯片,探讨各种结构参数的影响,进行了多种结构参数因素影响的分析,并取得了阶段性的研究成果,为减振降噪锯片的结构设计提供理论依据。学生们通过项目的进行也掌握了一定的创新技能。课题组获得授权的中国实用新型专利“多孔基体与非等弧长节块复合结构的减振降噪金刚石圆锯片”上也留下了学生们智慧的影子。

4 结语

经过几年的实践体会到, 将科研项目与毕业(论文)设计相结合, 学生整个毕业(论文)设计的环节可以切实地参与科学研究活动,增强了本科生的创新意识, 是促进本科生科研能力与创新能力培养的重要途径之一, 组织得好可以做到教学与科学研究相互促进。

参考文献

[1] 吴盘龙,李星秀,薄煜明.毕业设计与科研项目相结合培养学生创新能力[J].理工高教研究,2007年10月,第26卷,第5期.104~105.

篇6

作为新闻系的一名在校学生,笔者初看这则消息时心中不免一喜,要知道毕业论文是令多少本科学生头疼的一件事啊。但细细思量之后,遂发觉此做法不但不是对新闻系学生的一种解放,反而是一种自杀式行为。

川大新闻系主任张小元对于这种改革的理由是取消本科毕业论文的真正意义还不仅仅在于目前的本科论文“太水”,形同鸡肋,主要是为了解决大学教育与实践严重脱节的问题。那么是不是说因为“三鹿”奶粉有毒,我们就可以说所有的奶粉都有毒而将奶粉这种食品给废弃?这完全是风马牛不相及,论文“太水”的原因与论文本身有何关系?教育与实践脱节的真正原因是因为有论文的存在?这样的理由太可笑了。

并且我们谁也不能保证发表的新闻作品和评论就不“水”。论文之所以“太水”有一方面原因在于如今论文抄袭、造假以及的“”盛行。而新闻作品、评论的写作门槛相对于写论文的门槛更低,要发表这样的作品也不是难事。谁说有的“”出现,就不允许有新闻作品的“”出现呢?又有谁能保证有花钱就能的平台出现,就不允许有相应的发表新闻作品的平台出现呢?

毕业论文也许并不能全面地反映出一个人的才华,也不一定能对社会直接带来巨大的效益,也不一定能对专业产生开拓性的影响,但毕业论文是一个大学生对在校学习期间所学知识最有分量的一个综合体现,是对自己专业领域的独到见解。如果说将毕业论文取消,只以发表的新闻作品、评论等作品作为新闻系学生的毕业标准,是不能体现出新闻专业学生的能力和特点的,新闻专业的学生也将失去对新闻相关学问的研究能力。

这种做法将新闻教育变为了单纯的新闻实践能力教育,实质上是大力支持了“新闻无学”这种错误的观点,是一个新闻系学者对新闻专业的扼杀。虽然那些非科班出生的其他专业的编辑记者在新闻单位也有做的好的,但他们的“好”仅仅是经验积累的好,操作技术的好。而离开了新闻专业的教育,整个新闻事业将难以进步。人民大学新闻学院的陈力丹教授就说过:“思想和文化积淀,需要高校的熔炼……新闻传播是思想活动,降低到技巧当然也过得去,但难以提升。”中国的新闻教育还处于起步阶段,就全世界而言仍然还有许多不成熟的地方,我们需要有更多新闻专业的优秀人才对中国新闻事业的发展做出贡献。

篇7

这部教材针对性很强,以能力训练为着眼点,把新闻编辑角色履行能力(职业意识、职业自律自觉性、业务能力、创新能力)的培养和训练作为重点,其内容包括报纸、广播、电视、网络等媒体的编辑业务,包括媒介全局的宏观策划,栏目、版面设置的中观策划,以及微观策划层面的编稿、组版(包括选稿、改稿、标题制作、版式设计、图片编辑)与广播电视新闻编排、网络新闻编辑等实践操作层面的内容。这本教材的体例结构也是全新的,每节都分理论知识、能力训练(包括案例分析和课堂训练)、思考与实践三大部分,真正能够对于新闻传播专业学生又好又快地掌握编辑技能提供切实有效的指导。

通览全书,新闻理论(特别是编辑理论)部分精炼而体系完整,在给学生打下理论基础的同时,以案例分析为传授知识、培养能力的主要载体(这是本书最主要的创新和精华所在,可惜正式出版的版本与杨老师的原稿有一定差距),以清晰、简约的观点和丰富、新鲜的案例为支撑,说清“是什么”,强化“怎么做”,而这些案例都是杨老师从最近两年新闻媒体的有关报道中精心筛选出来的。这本书是2006年12月第一版第一次印刷的,最新的案例是人民网对“多宝鱼事件”的报道,时间是2006年11月21日,可见著作者是多么的用心!

我在1991年到1995年接受新闻学本科教育的时候,对有关教材体系、观点、事例的滞后性和与现实新闻事业的脱节问题可以说是感同身受,当然造成这个问题的因素是很多的。新闻要新是其应有之义,新闻专业的教材不能一成不变,变成对学生没有吸引力的“老古董”。1999年,我到北京参加一所高校考研辅导班的学习,在火车上遇到京城某报社的记者部主任,这位老兄本科学的是莎士比亚,研究生学的是经济学,从事的是新闻工作,他的一席谈颠覆了我对新闻学教育的既有印象,特别是他对某高校新闻学教材的评价更是振聋发聩。好在这种教材建设严重滞后的情况也一直在逐步地改变,很多新闻专业的老师也和杨若文老师一样,都在通过自己的努力改变滞后、呆板的新闻学教材。当然,也在改变和塑造着参加学习的人。

篇8

四川大学昨日出台“进一步加强本科毕业论文(设计)工作的补充意见”。要求各学院根据本学科专业人才培养的规律、特点和实际,确定毕业论文(设计)的形式,并明确指出,传统单一的毕业论文可以被与专业相关的作品、调研报告、竞赛等成果所取代。

记者了解到,新的要求中,四川大学要求各学院教学指导委员会要根据本学科专业人才培养的规律、特点和实际,确保毕业环节的质量,制定符合该校各学科专业特点的《本科毕业论文(设计)工作管理办法》,明确提出各学科专业毕业论文(设计)的质量标准、基本要求和实施细则。在确保质量的前提下,毕业论文(设计)可以多样化。

所谓多样化,即形式和内容上“可以是传统形式的毕业论文(设计),也可以是反映学生真才实学和创新能力的与专业相关的作品、设计、调研报告、竞赛取得的成果、参加科研训练和‘大学生创新性实验计划’取得的成果、在报刊杂志发表的优秀文章等。”这意味着,文学与新闻学院新闻系取消毕业论文代之以在媒体上发表稿件来评价学生是否可以毕业的做法,在学校层面是予以肯定和支持的。

毕业论文形式倡导多样化并不意味着质量的把关上会有所松动。川大表示,目前已要求各学院教学指导委员会参照此前学校有关论文抄袭、剽窃等学术不端行为的处理办法,制定切实可行的本科生毕业论文(设计)学术道德规范,并对本科生毕业论文(设计)抄袭、剽窃行为的审核提出具体办法。严肃学术风气,杜绝抄袭之风。

与此同时,教务处每年将组织专家以计算机辅助审查和专家复审等多种形式进行抽查。发现违规者,将按照有关规定进行重处。据《成都商报》L譻〇

篇9

 

应用型新闻人才,主要是指以教学为主的本科院校培养的服务地方的新闻人才,要求学生具有扎实的新闻理论知识、较强的新闻实践技能和良好的新闻职业素养,并融知识、能力、素养于一体,在新闻工作中熟练运用。它主要包括三个方面的内容:人才是核心,新闻是专业指向,应用性是基本要求。毕业论文是应用型新闻人才培养过程中的重要组成部分,这是一个综合性强的实践环节。通过这个环节,学生要综合运用专业理论知识、专业技能和科学的研究方法来独立完成这项具有较大难度的课题。这是对四年来所学知识的一次复习和应用,也是检验学生是否是优秀应用型新闻人才的试金石。

 

一、存在问题

 

根据笔者近5年来对新闻专业毕业论文的管理情况来看,随着本科教育教学管理的加强,新闻专业本科毕业生撰写的毕业论文质量逐步提高,但也存在一些问题和不足。毕业论文选题忽略了新闻专业的特性——社会性,没有紧扣社会热点问题,理论分析过多,实证研究较少;在理论分析的论文中引用他人材料和解释过多,自己的观点和评论不足,深度不够,论文模式依然是“是什么—为什么—怎么办”的步骤,尤其在“怎么办”阶段,对策拍脑瓜,方案想当然的问题相对突出。学生的毕业论文以“伪命题”的理论分析为主,科学严谨的实证研究偏少。究其原因,主要有三:一是新闻专业人才培养方案中大量的理论性课程的设置导致学生掌握的只有理论性知识,实践课程和实践环节的缺失,使学生游离于实证研究之外,也不懂得运用何种方法进行分析研究。二是师资队伍的不健全也是实证研究类毕业论文缺少的原因之一。目前,进行本科毕业论文指导的教师大部分是从高校毕业后直接走上讲坛的教师,没有在媒体工作和一线实践的经历,师资队伍的单一性和实践型教师的缺失直接影响实证研究论文的数量和质量。即使学生选了实证研究类的题目,老师也指导不了。三是毕业论文的时间安排对毕业论文的选题也会产生影响,毕业论文一般安排在第八学期,这段时间学校基本没有集中授课的课程,大部份学生忙于就业、考研,精力难以放在论文写作上。且有的学生在外地,与指导老师基本上见不着面,论文指导仅限于网络指导和电话指导,理论性的论文选题更利于毕文的完成。

 

二、对策思考

 

一是进一步完善人才培养方案。人才培养方案是人才培养的核心和根本,它规定人才培养的规格,预期了学生的发展方向。应用型新闻人才与传统学术型新闻人才的侧重点不同,它强调了学生的应用和动手能力。作为新闻人才培养的纲领性文件,人才培养方案中应用型这个特性应贯穿于学生四年的学习和生活中。应用型不仅是对新闻专业外在的层次规定,也是新闻专业本身内在的要求。新闻学属于社会科学范畴,其培养的人才大部分工作在社会第一线,接触社会基层的方方面面,相关社会科学的基本素养对于新闻专业来说必不可少。因此,在课程设置中,除了必要的理论课程和专业素养外,还要增加提高学生调查研究能力的课程和综合的人文社会科学知识,拓宽学生的知识面和视野。这样,学生才能运用专业的知识和科学的方法完成毕业论文写作这项复杂的系统性工程。

 

二是加强“双师型”师资队伍的建设。一般说来,应用型本科院校新闻专业筹建时间不长,师资以年轻的教学型教师为主,他们大都是来自高校的毕业生,不仅在理论教学上有所欠缺,而且缺乏相应的实践教学经验。教师是人才培养的重要因素之一,是人才培养方案的执行者,其专业素养和能力的高低直接影响所培养人才质量的优劣。因此,加大对青年教师的培养,是十分必要的。一方面,青年教师的培养可以采用做访问学者或提升学历、学位的方式,通过进修来更新教师的知识结构,提升教师的理论水平,拓展教师的研究领域,这对于毕业论文的指导是很有益处的。同时,由于新闻专业本身的特性和应用型专业的特点,实践教学经验在毕业论文创作,特别是实证研究类的论文创作中起了很大作用。这就要求论文指导老师本身要具有一线的工作经历,因此,学校在培养青年教师时,除了注重理论素养的提高外,更要重视专业技能的获得,要培养理论与实践相结合的“双师型”教师队伍。另一方面,青年教师的培养要实行“引进来”、“走出去”原则。“引进来”,指聘请媒介一线有实践经验的新闻从业者开设专题讲座,为教师讲授现实中媒介的管理模式和运营操作,掌握媒介的最新知识;“走出去”,指将青年教师送到媒介单位进行挂职锻炼,学习各类工作技能和实践经验,使得自己更加符合应用型新闻人才培养的需求。

 

三是加强论文指导过程的管理。论文撰写是一项复杂性的系统工程,从论文选题到开题报告到中期检查到论文答辩,环节众多,有效的管理是保证论文进度和质量的关键。第一,要加强选题指导。选题是论文写作的第一个环节,学生感兴趣的选题是论文良好的开端。论文的选题要提前规划,可有意识地引导学生在平时的学习中结合自己的课程学习和各类实践进行思考,而不是要做论文时才开始找论文题目。其次,新闻专业是一门社会科学,规划选题时要从新闻专业的实际应用性出发,寻找有研究意义的课题,避开似是而非的“伪命题”。因此在选题时,建议学生关注社会热点,选取实际问题。最后,选择课题要遵循“小切口,深挖掘”的理念,避免大而空的论题,如果论文的题目“假”、“大”、“空”,那么学生在论文写作中因没有切实研究,只能采用“复制+粘贴”的方法来完成论文。良好的开始是成功的一半,论文题目选好选准了,后面的写作才能扎实有效的开展。第二,要加强过程管理。毕业论文一般安排在第八学期,大部分学生已经外出实习,在论文的指导过程中,学生与导师面对面地交流的次数不多,毕业论文的进程和质量难以管理和监控,如何有效地对毕业论文进行管理是值得思考的。笔者认为,在众多的流程中,要抓好论文的开题和中期检查这两关。撰写论文开题报告,有利于培养学生的调研能力、分析能力和创新能力。通过开题,学生阅读大量文献资料,对前人的成果进行分析和总结,找出创新点和自己研究的方向。在开题的过程中,学生在老师的帮助下构建论文框构,明确论文的研究思路、方法、对策和解决的主要问题,定下论文的基调;在中期检查过程中,老师对论文写过程中的研究方法、遇到的困难和问题进行指导,明确下一步的写作进程。这两个环节,指导老师要与学生面对面的指导和交流,落实每一个环节,这样不仅有利于学生逐步深入地研究和撰写论文,而且还避免理论研究论文中的抄袭现象,改变以前的“剪、贴、拼”的论文写作模式,最终写出有新意的论文。第三,要重视基地建设。实证研究类论文源于生活,学生只有在大量的社会实践中才能发现问题。因此,指导学生撰写实证研究类的毕业论文时,需要相应的实习场所和实习基地。对应用型新闻专业来说,对口的实习基地就是报社和电台、电视台、各类网站等媒介单位,要建立相适应的媒介实习基地,特别是网络媒体等新兴媒体的实习基地,保证新闻专业的学生有大量的、长期的机会在新闻一线接受锻炼。这样才能有利于学生发现问题并进一步做更加深入的实证研究。

 

三、改革设想

 

新闻学是一门社会性很强的学科,它的社会性源于自身的实用性。随着科学技术的迅猛发展,媒体的发展也呈现多层次、立体化局面,专业技术的要求更强,其对新闻从业人员也提出了更高的要求。因此,在今后的毕业论文指导中,要引导更多的学生加入实证研究行列,同时考虑以多种方式呈现毕业论文,进一步提高学生的专业技能和职业素养,为学生的就业和发展提供良好的保障。这可从以下两个方面进行尝试:第一,引导学生关注社会热点和实际问题,鼓励学生撰写深度报道或调研报告;第二,把论文写作与分层级、分模块、分方向教学结合起来,设计多个模块,如各类影视剧本写作、广告策划与文案、网页制作与维护等作品替代毕业论文写作。经过不断地探索,新闻专业的毕业论文存在的问题将会妥善解决,毕业论文的实证研究终会呈现新的局面。

篇10

关键词:高等教育;人文素养;素质教育;专业核心课程;专业拓展课程;综合素质培育课程;课程规划模式

一、引言

早在十九世纪,美国威斯康辛大学校长就曾提出,高等教育的目标不应与社会实际需求脱节。在追求职业需求、满足个人的兴趣爱好、职业志向的同时,高等教育还应该为国家培养服务型人才、促进学生人性和理性方面的健康发展。担任耶鲁大学二十年校长的里察•拉维因(RichardCharlesLevin)认为,拥有某种很专业的知识和技能,这是耶鲁教育最大的失败。他倡导的教育是追求自由的精神,负责任的公民,具有远大的志向,和独立思考与批判的能力。威大校长和耶大校长的高等教育理念都在强调,作为负责任的公民应该为社会的需要服务。当今美国的高等教育,不论是理工科或文科专业均特别重视人文教育与专业技能的平衡发展。早在上个世纪八十年代,美国大众传播学术界已经开始探索高等教育究竟应该培养什么样的新闻人才的问题。曾经开创大学培养职业技能性新闻记者的密苏里大学,也终于在九十年代初开始培养具备高人文素质、广博知识,但仍具备专业技能的新闻传播人才。随着时代的变迁和社会政治、经济、文化等各方面的发展,国家迫切需要大量的应用型专业人才。高等教育(highereducation)步入大众化也迫使当今高等教育的基本理念伴随着社会的发展进程进行相应的调整。那么作为一所应用型的高等学府,我们培养出的学生应该具备什么样的素质和技能,才能符合现代社会的需要?本论文是以目前美国与台湾地区的新闻传播学高等教育培养人才的教育理念为参考基础,以新闻传播学专业为例,提出一个课程规划模式方案,并为大陆培养应用型新闻学专业人才,规划一个为期四年的本科新闻传播学专业课程案例。

(一)高等教育人才培养

高等教育的主要目标是培养具备高综合素质、敬业精神、判断能力和国际视野的“人”,培养具备专业知识的“才”。高等教育担负的职责不仅是培养高层次人才的精英教育,更大的使命应该是为国家培养社会建设与改革需要的人才。这种人才不仅必须具备扎实、全面的专业基础知识,具备专业实践经验与技能,并且能够充分掌握和运用其专业知识。但同时也必须具备广博的人文素养与深厚的知识积累,以及具备独立思考与批判的精神。高等教育本科应用型人才的培养与职业院校教育人才的培养有基本理念上的差异:高等教育是以培养高层次的人才为目标,是培养为社会各行业提供未来的领导阶层的人才;而职业学院教育则为各行业培养基层的技术性专业人才,这种人才发展的潜力主要是在其专业领域成为未来的“工程师”。那么目前海峡两岸培养的新闻传播学专业人才具有何种发展方向上的特征?目前海峡两岸的高等教育多往实用性、职业化的方向发展。为了培养应用技能型人才,现今两岸许多大学校都不约而同地开设大量专业性、实践性的课程,传授狭窄的专业理论知识,两岸的高等教育机构已逐渐成为职业培训的场所[1]。在课程规划方面也呈现出缺乏培养人才理念的办学现象。开设课程往往不是以培养现代专业人才的目标为导向,而是以任课教师的个人能力或兴趣开设课程,其结果是规划出的大学四年课程如同一个“大杂盘”,缺乏教育的方向感。那么,新闻传播学课程规划的理念应以什么为建构的依据?我们应该培养具备哪些方面素质的新闻传播人才?当今社会的发展对于现代人的素质提出了什么样的要求?我们应该依据什么标准来确定新闻传播学教育的课程内容?

(二)新闻传播学专业课程规划

教育的核心是课程,而课程的规划与设置应该考虑到社会的需要。为适应二十一世纪社会发展与改革的要求,课程设置的理念必须同时代的发展步调相一致。当今我们需要培养的不仅是新闻传播学专业人才,而且是具有智慧的专业人才。智慧是人的综合知识和判断事物的集中体现。自然科学向我们提供知识,但是它无法为我们提供智慧,是人文社会科学知识为我们提供了智慧的养分。因此我们需要从人文社会科学的知识中获取智慧。人文素质的养分主要取自于文学、历史、哲学、艺术等众多领域的肥沃土壤。文、史、哲知识不仅可以培养我们全方位的、广博的知识基础,也为培养我们独立判断与批判能力提供条件。素质教育的目标是培养学生具备较为宽广的视野,培育广博的文化素养和深厚的知识基础,也为培养学生好学善思的素质提供养份。通过人文素质的养成教育、通过广博的知识文化积累,和高雅的文化环境氛围的熏陶,学生不仅可以拓宽其知识面,还能在思想、道德、文化、审美、身体等多方面得到全面的提升,也为培养人的自主创新的能力提供条件。创新能力并不是与生俱来的,而是通过后天训练开发出来的。创新人才的培养依赖有针对性的教育,是可以通过后天的训练和锻炼获得的[2]。要想培育学生的创新能力,首先要注重提高学生的文化素养。学生的文化水平高、知识面广,融会贯通的能力就强。其次要培养学生的想象力,想象力是指人们能够在自己已有的知识、经验基础上,在头脑中构成自己从未经历过的事情的新形象[3]。丰富的想象力是创新的基础。人文学科中的文学、历史、哲学、艺术、政治学、社会学等课程为培养人的文化素质,及培养学生的创新能力打下基础。素质教育的培育需要整合学习专业化和学习职业化的教育目标。素质教育与技能教育两者间应该是一种有机的结合。素质教育是学生技能培养的延伸和提升,它不应局限于教授学生如何解决问题,而是需要帮助学生如何思考问题,如何看待问题。对素质教育与实践性课程的授课比例需要进行合理的配置与均衡的发展。在规划课程时需要了解专业课程与实践课程之间的内在联系,并考虑课程与课程间相互渗透的设计。开设每一课程应明确认识该课程存在的目的和意义。每门课程的安排必须能充分体现出应用型的教育理念。在撰写教学计划时需要明确说明开设每一门课程预计达到的目标,并根据这个目标设计每一门课的具体内容和撰写课程大纲。此外,需要具体说明学生学习某一专业课程后应该“掌握”、“具备”何种能力。例如,具备独立进行创作的能力等,并且说明在技能的训练上要达到何种程度。在课程设计的过程中要把握处理好技能训练与文化素质、人文素质、审美素质间关系的问题。基于上述理念,本论文以莆田学院新闻学专业四年本科修读172总学分,设计以修读83学分的专业课程为案例,提出一份“新闻学专业四年学习课程规划表”(见表—)。此表根据学生对不同传播媒体的兴趣,区分为A、B两个专业轨,供学生选读。不论选择A轨或B轨作为未来发展方向的学生均须修读至少47学分的专业核心课程,以及必须修读至少36学分A、B两专业轨共同选修的专业性课程。此项新闻传播学专业课程的规划可大致归纳为“专业核心课程”、“专业拓展(延伸)课程”和“综合素质培育课程”三类。

二、专业核心课程

专业教育是一种系统性、专门化的知识培养。专业核心课程是指在专业范围内要求学生学习的课程,旨在帮助学生掌握该专业领域的基础知识和最新的专业发展动态,同时也在培养学生分析运用专业知识的能力。[4]为满足传播业界对于人才技能之要求,学生需要系统地学习本专业所需要的基础理论和原理等知识,并掌握对该专业应用所需的基本技能。此类课程包含所有专业所需修读的基础理论,或专业技术原理性课程。为满足新闻传播业界对人才技能方面的要求,课程规划方案要求新闻传播学专业学生在四年内必须修读一定学分的专业理论与技能性训练课程:专业必修学分:47学分(包括实习学分)专业选修学分:36学分(可选择修读的学分为68学分)专业拓展(延伸)课程:必修学分:32学分专业拓展(延伸)课程:必修学分:32学分综合素质培育课程:必修学分57学分新闻专业本科四年必须修读总学分:172学分1.专业素质培养课程:此方向着重传授传播学理论性与原理性、传播史、传播法规等课程。此课程也包含专业实践性的基础课程。此类课程均为必修课程。2.专业技能性课程:此类课程以实践为导向,主要是培养学生操作影视媒体器材与相关设备的能力。

三、专业拓展(延伸)课程

新闻媒体报导所呈现出内容的质量与媒体工作者自身的知识水平、品德、和能力有直接的关系。新闻传播学专业的学生除了必须修读上述83个专业核心课程学分外,我们进一步要求本专业学生需要自行选择修读拓展其志趣的“专业拓展课程”。这是属于专业知识培养性质的课程。它是培养学生能够掌握某一科学、或某一个领域,并且具备该领域一定深度的专业知识,在进行采访时能够提出具有专业性、深入性的采访问题,并能做出具有深度的新闻报导。例如,对未来有意在体育方面发展的新闻专业学生可到体育学院修读相关的课程,以培育学生在此领域的专长。学生亦可在其他领域如社会学、经济学、政治学、医疗、自然科学、环境科学、艺术、地质学、海洋学、生理学、人类学、生物学、信息科学等领域,拓展其专业知识。此课程要求学生在其兴趣拓展的领域至少修读两个专业领域,且每一领域修读不得少于12个学分的课程,修读拓展性课程的总学分不得少于32学分。

四、综合素质培育课程

此课程设置的目的旨在全面提升学生的基本素质,开拓其视野,使其对世界的政治、经济、文化等有基本的了解。课程内容也应包括培养学生健康的人生观,正确的价值观、世界观,并培养他们分析事物和创新的能力。此类课程包含工具性知识的培养,如外语、基础研究方法等。这一模块要求新闻传播学专业学生在四年内必须修读文学、历史、哲学、艺术、社会学、政治学等领域的课程至少57学分,其中修读文学、历史、哲学,每一类不得少于12学分的课程。根据上述理念,本论文更进一步提出由三个模块组成的“新闻学专业四年课程规划模式”(见表二)。

五、结语

以应用型高等教育新闻传播学培养专业人才的理念为基础,本论文提出一个“新闻学专业四年课程规划模式”的案例。形成此模式的概念亦可运用到其他应用型本科教育的其他专业领域。此模式的有效执行,除了需要学校各院系彼此共同配合方可达成外,也需整合如中文、历史及目前开设的公共课程等,并须重新规划设置如目前台湾各院校普遍设置的“通识教育中心”。此中心的设置可向全校所有科系学生提供各类综合素质培育课程,供不同专业学生选读。

参考文献:

1.北航高研院通识教育研究课题组.转型中国的大学通识教育:比较、评估与展望[M].杭州:浙江大学出版社,2013.

2.德雷克•博克.回归大学之道:对美国大学本科教育的反思与展望[M].候定凯,粱爽,陈琼琼,译.上海:华东师范大学出版社,2012.

3.张岂之.大学的人文教育[M].北京:商务印书馆,2014.

4.黄达人.大学的观念与实践[M].北京:商务印书馆,2011.

5.哈佛委员会.哈佛通识教育红皮书[M].北京:北京大学出版社,2010.

6.田建国,周光迅.大学教育综合化[M].济南:山东教育出版社,1999.

7.叶立群.高等教育学[M].福州:福建教育出版社,1995.

8.房剑森,薛天祥.高等教育发展论[M].桂林:广西师范大学出版社,2001.

9.陈学飞.高等教育国际化:跨世纪的大势[M].福州:福建教育出版社,2002.

10.赵中建.全球教育发展的研究热点[M].北京:教育科学出版社,1999.

11.潘懋元.多学科观点的高等教育的研究[M].上海:上海教育出版社,2001.

12.张力.面向二十一世纪教育振兴行动计划[M].北京:开明出版社,1999.