名族学论文范文
时间:2023-04-03 10:29:11
导语:如何才能写好一篇名族学论文,这就需要搜集整理更多的资料和文献,欢迎阅读由公务员之家整理的十篇范文,供你借鉴。
篇1
博士后的论文上了《科学》杂志
浙江科学界有个好消息,浙江大学材料科学与工程学系新结构材料国际研究中心蒋建中课题组关于金属玻璃的最新研究成果,登上了6月17日美国《Science》(科学)杂志。这篇名为《Long-range topological order in metallic glass》(金属玻璃的长程拓扑序)的论文,第一作者是浙大材料系新结构材料国际研究中心曾桥石博士后。
比金属强度更高、更耐腐蚀
金属玻璃做的手机外壳永葆光亮容颜,它做的高尔夫球杆,能把球送到更远的地方,它还能被轻易地塑造成造型精巧的微小器件!
金属玻璃的得名,来自其金属元素的构成,以及内部的原子又像玻璃一样无序排列。这种外柔内刚的合金材料,是近几十年来材料科学领域的“新贵”。上世纪60年代,美国加州理工大学的Duwez教授第一次在实验室制备出这种新型材料。金属玻璃具有比金属强度更高(目前世界上强度最高的金属材料就是金属玻璃)、更耐腐蚀、更耐磨的优良性能,还有很高的弹性极限。
金属玻璃首饰是顶级奢侈品
目前能见到金属玻璃踪影的,多在航天、军工等高端行业。比如,金属玻璃的穿透能力非常强悍,常被用在坦克的穿甲弹上。
不过,别以为金属玻璃只和这些阳刚行当搭边,如果这种材料能普及开来,女性朋友一定会惊喜万分!因为,金属玻璃是首饰的最佳制作材料,比起金银等材料的首饰,金属玻璃做成的物件更加光亮、耐磨,不会留下划痕,能够永葆光鲜!当然,限于金属玻璃的生产成本,现在的金属玻璃首饰、手表,都是顶级奢侈品。
本论文的第一作者曾桥石说,如果金属玻璃的生产成本大大降低,那么将来手机的外壳、手表的材料等等日常用品,都会使用这种高强度、防辐射、耐磨损的无敌材料。“说是无敌,一点都不夸张,从材料的性能推测,我们有理由大胆想象,金属玻璃将带来一场材料革命,金属玻璃将可以替代目前人类所使用的所有金属材料!”
《科学》:将在科学界产生广泛影响
1995年,凝聚态物理奠基人、诺贝尔奖获得者P.W. Anderson就曾在《Science》杂志上说:“有关对无序玻璃态认识的问题,是目前凝聚态物理最重要也是最困难的问题之一。”这句话,被曾桥石打印出来贴在实验室里。
曾桥石说,从前对于金属玻璃的结构认识太少,导致在制造材料的过程中基本凭经验摸索,进展相对缓慢。近些年来,由于计算机模拟和各种先进同步辐射X射线技术的应用,帮助科研人员在实验室里有了进一步的发现。
“这一次,我们揭示了金属玻璃中可以存在长程拓扑有序,改变了我们对玻璃结构的传统理解和认识,而且为玻璃结构的研究,提供了一个全新的思路。”曾桥石介绍说,实验采用天然材料中最硬的金刚石,在实验室里对头发丝大小的一块金属玻璃样品进行“挤压”,因为受力面积小,压强可以达到25万个大气压,然后再在电子显微镜下观察它的原子排列。
篇2
论文关键词:中学生,体质,海东地区
根据关于中国学生体质、健康状况调研结果和加强学校体育工作意见的精神,国家体育总局从2000年开始同有关部委每年对3—69岁的中国公民进行一次的体质健康监测,在2005年实施的第二次全国国民体质健康监测中,青海省教育厅、卫生厅、民委、科委根据国家
五部委的的工作部署,青海省学生体质健康调研小组对西宁、海东中学生进行体质调研,依此了解学生体质和健康状况,为制定学校体育卫生工作提供依据,推动全民健身计划纲要的实施。
1研究目的
通过对青海省海东地区13—18岁汉族、土族学生进行体制调研,了解学生的体育锻炼情况,力求揭示海东地区学生体质的发展态势,提出相应的对策,推动全民健身的事实,提高海东地区中学生的锻炼水平有积极意义。
2研究的对象与方法
2.1以海东地区中学生13—18岁汉族、土族学生为研究对象,其中汉族男生917名,土族男生639名,汉族女生925,土族女生660名,根据2005年国家体育总局制定的调研精神,本次调查涵盖了海东地区汉族男女生、土族男女生四个年龄组。
2.2数据收集
青海省海东地区汉族、土族中学生所有数据由青海省学生体质健康调研协调小组提供。
2.3研究项目
本次测试项目有:身体形态(身高、体重)、心血管机能(肺活量、心率)、身体素质[立定跳远、50米跑、引体向上(男)、一分钟仰卧起坐(女)、1000米(男)和800米(女)]
2.4应用SPSS10.0统计软件包对所有数据进行统计运算。
3、结果与分析
3、1形态指标特征的比较
3.1.1身高特征的比较
身高是反映学生骨骼生长发育水平的一个重要指标,在汉族、土族中学生身高方面的数据与结果表明(表1):汉族男生在13岁、14岁时身高低于同龄土族和撒拉族男生,呈显著差异,而15岁至18岁汉族男生身高增长较快,到18岁时超过土族男生;同样汉族女生在13、14岁和土族女生之间存在显出差异(表2),15岁时身高基本接近,16至18岁时,汉族、土族女生在平均身高上及发展趋势上无显著差异,但个体上有一定的差距。
表1:
青海海东地区汉族、土族中学生(男)身高样本数、平均值、标准差(limi)
年龄/岁
汉族
土族
样本数
均值
标准差
样本数
均值
标准差
13
154
148.89
8.72
101
150.13
8.38
14
158
151.29
9.23
103
155.93
8.89
15
149
161.29
8.52
107
157.94
9.47
16
153
166.67
6.87
114
164.51
6.07
17
151
168.62
6.59
107
168.27
6.28
18
152
172.41
5.46
107
篇3
应聘教师优秀个人简历(一)
姓
名: x先生
性
别: 男
民
族: 汉族
出生年月: 1988年11月
婚姻状况: 未婚
身
高: 168cm
体
重: 55kg
户
籍: 江西上饶
现所在地: 福建厦门思明区
毕业学校: 上饶师范学院
学
历: 本科
专业名称: 师范 小学教育
毕业年份: 2009年
工作经验: 三个月(实习)
求职意向
职位性质: 全 职
职位类别: 教师-小学教师
职位名称: 小学教师 ;
工作地区: 厦门市区 ; 厦门思明区 ; 厦门湖里区
待遇要求: 2000-3000元/月 可面议 ; 不需要提供住房
到职时间: 可随时到岗
技能专长
语言能力: 英语 四级 ; 普通话 标准
电脑水平: 通过全国计算机等级考试一级,熟练掌握各类办公软件
教育背景:
时间 所在学校 学历
2005年9月 - 2009年7月 上饶师范学院 本科
工作经历
所在公司: 上饶市实验小学
时间范围: 2008年9月 - 2008年11月
公司性质: 事业单位
所属行业: 教育、培训、科研院所
担任职位: 教师-小学教师
工作描述: 2008年9月至11月在上饶市实验小学实习,期间在四年级实习班主任和语文教师,获得了一定的教学经验,深受指导老师、领导和学生家长的好评。
自我评价:
我最大的优点——进取,不忘脚踏实地!我最大的资本——年轻,具有很强的可塑性!城然,即将毕业,缺乏工作经验是我的不足,但我拥有饱满的热情以及敬业精神。
应聘教师优秀个人简历(二)
姓名:黄X文
性别:男
出生年月:19xx年6月
毕业院校及专业、时间:1995年7月,华南师范大学中文系(秘书公关)专业毕业。
参加工作时间:19xx年7月
专业技术职称:小学语文高级教师
普通话测试水平:二级乙等
计算机测试水平:中级
从教经历
1995-7——2006-7 在xx镇xx小学任教,长期担任高年级的语文科教学及班主任工作。从1998年起,一直担任xx小学语文科组长。2006 年,更担任语文科和综合科两个组长职务。
2006-9——2008-1 由于联合办学,xx小学合并到新成立的xx第二小学,一直担任二小的六(2)班班主任和语文科教学、语文科组长。2007年10月,xx镇成立小学中心教研组,又加入小学语文中心教研组,成为五名成员之一。
2007-12 xx镇教学系统进行改革,实行校长竞争上岗制度。我参加竞岗,从28名报名者中脱颖而出,成为一名新校长。
2008-2 担任xx镇大盛小学校长。
2009-2 调任xx镇大步小学总务主任。
从教以来所获得的荣誉
1998.5 参加xx镇中小学教师象棋赛,获个人第六名。
1998.11.28 参加xx镇小学语文教师说课比赛,获二等奖。
2000.9.28 指导学生陈xx撰写的《小河变奏曲》,在2000年东莞市中小学生保护资源教育与实践活动的征文比赛中荣获市小学组三等奖。
2001.9.10 被评为xx镇教书育人先进教师。
2001.11 指导xx小学男子篮球队参加xx镇小学生篮球赛,获团体第六名。
2002.9.10 被评为xx镇教研教改积极分子。
2004.5 与林xx、林玉x老师合作,参加xx镇小学校本教研“三个一”活动竞赛,荣获三等奖。
2004.12 被评为xx镇优秀少先队中队辅导员。
2004.12 撰写的论文《一场辩论赛及一则问卷调查带来的启示》,荣获2004年xx镇小学语文学科优秀教学论文评选三等奖。
2006.9 指导学生黎x荣、曾x雯参加2006年东莞市第二届读书节xx镇中小学生现场作文竞赛,分获小学组二等奖、三等奖。
2007.4 参加第二届“全国教师语言文字基本功大赛”,荣获二等奖。
2007.5 主持教育科研立项课题《小学语文课堂教学小组讨论优效性的研究》和《小学语文作文教学教师批语的研究》被市批准立项,成为xx市教育科研立项课题。
2007.9.10 被评为xx镇教书育人优秀教师。
2007.10.28 参加xx镇第三届香飘四季读书节“读书与成长”征文比赛,获得成人组二等奖。
2008.1 撰写的论文《敢问路向何方-——素质教育条件下语文作业改革的探索与反思》,荣获2007年全国小学语文优秀教学论文评选一等奖。
2008.4 被评为xx市语言文字工作先进个人
个人培训、资格证书获得记录
1998.7 被评为小学语文一级教师。
2002.6.28 获得小学教师资格。
2003.3.29 通过xx市中小学教师计算机中级考试。
2006.7 参加xx市教育局小学语文教研室组织的xx市小学语文教研组长培训,成绩合格。
2006.7 参加普通话水平测试,成绩80分,评为二级乙等。
2007.12 被评为小学语文高级教师。
应聘教师优秀个人简历(三)
姓
名:
国
籍:中国
目前住地:广州
民
族:汉族
户 籍 地:潮州
身高体重:
婚姻状况:未婚
年
龄:22 岁
求职意向及工作经历
人才类型:
应聘职位:小学教师/幼儿教师:教师 、 客服代表/专员/助理: 、 信贷管理/信用调查/分析人员:
工作年限:0职
称:无职称
求职类型:全职可到职日期:随时
月薪要求:面议希望工作地区:广州 珠海 深圳
工作经历: 实习及社会经验 20xx学年10月份 在广州市天河区沙河小学见习两周
20xx学年5月份 在广州市天河区先烈东小学实习三周
20xx学年上半学期 当钢琴家教(对象:4岁小男孩)
20xx学年暑假期间 曾在家乡的一所私人幼儿园(欢欢幼儿园)兼职
20xx学年10月份 在广州市天河区先烈东小学实习两周
教育背景
毕业院校:广东女子职业技术学院
最高学历:大专毕业日期:20xx-06-01
所学专业:小学艺术教育第二专业:小学艺术专业
培训经历:20xx年9月-20xx年6月就读于广东女子职业技术学院 小学艺术教育专业
20xx年6月25日全国计算机信息高新技术办公软件应用操作员考试证书
20xx年4月20日获得入党积极分子结业证书
语言能力
外
语:英语 一般
国语水平:良好粤语水平:良好
工作能力及其他专长
详细个人自我介绍
联系方式
通讯地址:
联系电话: 家庭电话:
手
机: QQ号码:
电子邮件: 个人主页:
看过“应聘教师优秀个人简历”的人还看了: 1.应聘教师个人简历范文
2.教师应聘简历模板精选
3.优秀教师个人简历范文
篇4
2来稿注意事项。1)稿件应文字精练,层次清晰,观点明确,论据充分,数据可靠,说服力强,一般不超过4000字,本刊对优秀稿件按相关标准优稿优酬。2)文章题目要求简明、确切,一般不超过22个汉字。正文前应有200字左右中文摘要(说明文章的主要内容、研究目的、采用方法和主要结论等。)和关键词3-5个。作者项标注姓名,单位全称,省名加城市名,邮编,通信地址,联系电话。3)正文标题层次分级:一般不超过4级。引言章节编号为0、一级标题按1 2 3等顺序编号、二级标题使用1.1 1.2 1.3等、三级标题使用1.1.1 1.1.2 1.1.3等,一律左顶格。在标题以下,不设标题的分段、分层:使用1) 2) 3)等、①②③等、abc等,在段首时应退2字起排。4)表格采用三线表(即只要顶线、地线、栏头线,不要竖线和斜线)。5)计量单位和符号,一律按《中华人民共和国法定计量单位》,如m2(平方米)、hm2(公顷)、kg(千克)等表示。6)文稿首页地脚注释基金项目:基金项目类别(编号)作者简介:姓名(出生年-),性别(民族,汉族可省略),籍贯,职称,学位,研究方向。7)参考文献:按国家标准《文后参考文献著录规则》(GBT7714—2005)书写。引用文献作者不超过3人的全部著录;超过则只列出前3人,后加“,等.”参考文献格式如下例:期刊作者.论文题目[J].刊名,年,卷(期):起止页码.论文集作者.论文题目[A].编者.文集[C].出版地:出版社,出版年.,起止页码.学位论文作者.论文题目[D].所在城市:保存单位,年份.报纸文章作者.文题[N].报纸名,出版日期(版次).在线文献作者.文题[OL].[日期].….8)作者应严格遵守国家保密法规的有关规定,文章凡的内容请自行删除。
3来稿文责自负,请勿一稿多投,1个月内未接到采用通知,作者可自行处理。稿件请直接通过电子邮件发至本刊邮箱。
4编辑部对来稿有删改权,不同意删改请事先说明。
篇5
关键词:蒙古族 传统家具 图案特征
一、喀尔喀蒙古部溯源
1. 地理位置
喀尔喀蒙古部是一支历史渊源悠久的蒙古族部落分支的总称,据文献记载,“喀尔喀”这一称呼始于清末明初,是中国清代漠北蒙古族诸部的名称,该词源于著名的喀尔喀河。从地理位置分析,喀尔喀蒙古东接呼伦贝尔,西至阿尔泰山,南临大漠,北与俄罗斯接壤。
2. 历史渊源
分布于喀尔喀河的蒙古诸部落统称为“喀尔喀蒙古部”,喀尔喀蒙古部的形成的历史渊源可以追溯到公元15世纪末叶。15世纪末叶,元太祖15世孙巴图孟克(达延汗)统一东部蒙古后,将漠南、漠北原来各不相属的大小领地合并为6个万户,分为左右两翼。喀尔喀万户属左翼,共十二部。内五部居喀尔喀河以东,巴图孟克封授第五子阿尔楚博罗特;外七部居河西,封授幼子格埒森扎・札赉尔珲。巴图孟克死后,内五部逐渐南徙,清初编旗,属内札萨克旗,今中国内蒙古;格埒森扎留居故地,其号所部为喀尔喀,辖地逐渐扩大,据有漠北地区,今蒙古国。
根据上述有关地理位置对蒙古族渊源的描述,内蒙古地区蒙古族部落属于“漠南蒙古”,喀尔喀蒙古部也称为“漠北蒙古”。
3.
鉴于喀尔喀蒙古部的历史渊源,其也保留了较为完整和淳朴的,进而又影响到了喀尔喀蒙古部的民俗民风和生活用具的方方面面。
“佛教”和“萨满教”是喀尔喀蒙古部传统的两大。佛教分为藏传佛教、汉传佛教和南传佛教。喀尔喀蒙古部及中国境内内蒙古地区信奉的佛教均为藏传佛教。
蒙古族是一个包容性很强的民族,这也体现在其对各种宗教的广泛接纳。在蒙古族聚居的地区原来流行的宗教有佛教、道教、伊斯兰教、基督教、萨满教等。蒙哥汗时期 (公元1209~1259年),蒙哥汗和皇族除信奉萨满教外,也奉养伊斯兰教徒、基督教徒、道教弟子和佛教僧侣,并亲自参加各种宗教仪式。元朝时也采取同样的政策。元朝时期伊斯兰教徒的建寺活动遍及蒙古各地,基督教也受到重视和保护。国师八思巴曾向忽必烈及其王后、王子等多人灌顶。
藏传佛教传入蒙古族地区经历了漫长的过程,但是对于蒙古族传统文化的影响却是至深至远的。公元1247 年蒙古皇子阔端台与萨迦派首领萨迦班智达的凉州会晤,标志着蒙古族与藏传佛教正式结缘的开端。在这之后,藏传佛教(主要指格鲁派)逐渐在蒙古草原传播开来,与萨满教共同构成了蒙古族传统的两大主体。
萨满教是喀尔喀蒙古部古老的原始宗教。萨满教崇拜多种自然神灵和祖先神灵。蒙古族的先祖成吉思汗信奉萨满教,崇拜“长生天”。直到元朝,萨满教在蒙古社会占统治地位,在蒙古皇族、王公贵族和民间中仍有重要影响。皇室祭祖、祭太庙、皇帝驾幸上都时,都由萨满教主持祭祀。
二、喀尔喀蒙古部传统家具图案特征
1. 图案的原生态特征
喀尔喀蒙古部传统家具图案具有很强的原生态特征。“原生态”一词原指没有被特殊雕琢,存在于民间原始的、散发着乡土气息的民俗文化及艺术形态,是一种可以称为“非物质文化”的代名词。在这里借用“原生态”一词指代没有被外来其他文化侵袭的,具有喀尔喀蒙古部传统特征的图案及表现形式。
“纹样”是蒙古族传统绘画艺术中一项重要的创作类型,而在喀尔喀蒙古族传统家具中这种艺术形式表现得尤其具有地域特征。在喀尔喀蒙古部的传统家具彩绘中,多数实物样本中的绘画均采用图案化的特征,具象的图形出现的较少,大量实物样本的调研很好地例证了这一“原生态”特征。
实物样本“双屉朱底金漆彩绘植物纹木桌(图1)”上出现了不同形式的边角纹样、连续纹样和中心纹样,这样的全部采用纹样的组合来装饰家具表面的做法在其他喀尔喀蒙古部传统家具上均有反映。调研中的有些复杂而精美的图案令人叹为观止,这些彩绘图案用今天的印刷工具甚至都很难完成,而在过去全由工匠手工绘制,由此可见喀尔喀部传统手工匠人的高超技艺(图2)。
白色被蒙古民族视为圣洁的颜色,白云在蒙古族中是吉祥圣洁的寓意,云纹是蒙古部传统家具中应用较多的纹饰图案。在喀尔喀蒙古部传统家具的彩绘图案中,对云纹图案没有进行过多的变形处理,而是用了较为淳朴的绘画方法,将云纹直接沿小木桌的束腰处连续围合绘制,再在云纹中填以金漆,这样的图案及彩绘方法也决定了该木桌作为供奉的明确用途(图3)。
2. 图案色彩的多样化
喀尔喀蒙古部传统家具的图案彩绘用色丰富,具有多样化的色彩特征。这一特征在橱柜类家具中表现得尤其突出。在内蒙古地区的蒙古族传统家具彩绘图案中,色彩搭配采用较接近的色彩,一般不会采用明度、纯度或色相相差太大的配色方案。但是通过对喀尔喀蒙古部传统家具实物样本的调研,使我对蒙古族传统家具的图案色彩有了重新的认识。在相当数量的样本中,图案色彩采用了色彩相差较远的搭配方法,这不仅没有让图案色彩混乱,反之这样的“非常规”的配色使得家具整体视觉感受变得更加丰富。实物样本“三屉红底单面金漆彩绘盘肠纹木橱”中红色做底,加以金漆彩绘花纹和浅蓝色彩绘边框装饰(图4)。另一件实物样本“五屉红底单面彩绘卷草纹木橱”也采用了类似的色彩搭配方法,这样的色彩搭配案例是在内蒙古的蒙古族传统家具中没有的(图5)。
在蒙古族传统家具的图案用色中,偏好使用红色和金色,黑色较少出现,黑色的使用也是很慎重的。关于蒙古族传统家具图案彩绘中使用黑色的案例,在内蒙古地区蒙古族传统家具中均未见案例,但在喀尔喀蒙古部传统家具中,这样的实物样本也使得我对黑色在蒙古族传统家具的图案彩绘中重新审视。实物样本“翻盖红底单面金漆彩绘卷草纹经卷盒”(图6)中间“池子”部分用黑色做底,在其上施以金漆彩绘,加之这件家具的结构,决定了它的功能是收纳经卷所用。另一件实物样本“红底单面金漆彩绘植物纹木桌(图7)”也采用相似的彩绘技法,是不可多得的该类家具的精品。
图案色彩的多样化还体现在其他方面,如同一家具上相同图案采用不同色彩但又采用对角线呼应的彩绘方法,“对开门红底彩绘团花盘肠纹橱柜”就是这样一件精彩实物样本(图8)。其他在同一家具上具有丰富色彩搭配的实物样本均印证了喀尔喀蒙古部传统家具“图案色彩的多样化”这一特征(图9)。
3. 图案的宗教气息
喀尔喀蒙古部传统图案的具有强烈的宗教色彩,表现为具有明显的佛教题材特征。如实物样本“翻盖红底三面彩绘生命树小盒(图10)”中,绘制了佛教有的生命树,其所绘形态同时也可视做或喻为萨满教中的“长生天”。由藏传佛教萨迦派的第五代祖师八思巴(公元1235~1280年)创建的八思巴文对后世影响深远,在喀尔喀蒙古部传统家具实物样本的图案彩绘中可见其一斑(图11)。为了表达对美好、善良的追求并寄托蒙古人的精神世界,彩绘时将八思巴文加以美化,升华了图案彩绘,创作了赋予精神追求的、经过美化的八思巴文纹饰(图12)。其他实物样本中均不同反应了浓郁的宗教题材,“红底单面彩绘佛教故事纹经卷盒(图13)”上的图案是佛教八宝纹样和佛教故事纹样的结合,“束腰红底单面金漆彩绘摩尼宝珠纹供桌(图14)”样本中图案为佛教中有美好吉祥寓意的莲花座和摩尼宝珠纹样的结合。
三、结论
通过对喀尔喀蒙古部传统家具的实物样本的调研和初步分析,可以得出一个结论:宗教对喀尔喀蒙古部家具图案特征的影响巨大。具体体现在三个方面:1.图案的原生态特征;2.图案色彩的多样化特征;3.图案题材的宗教化特征。
在宗教对喀尔喀蒙古部传统家具图案的影响中,又数藏传佛教对喀尔喀蒙古部传统家具的影响最大,主要表现在“绘画”和“雕刻”题材两方面。家具表面彩绘中大量佛教题材的绘画、图案和文字使家具的装饰更好地服务于功能,这样的家具用于供奉、诵经和藏经,家具表面各种关于佛教题材的内容寄托了使用者虔诚的祈祷和企盼。在普通牧民家庭中常见的诵读经文的诵经桌,既有诵经的台面又有储藏经卷的抽屉,这便于虔诚的信仰者在草原上随身携带经卷、随时诵经(图15)。
在喀尔喀蒙古族的传统家具上,装饰题材较多地使用了“佛教”题材。通过调研发现,佛教文化的影响深入到喀尔喀蒙古部传统用具和家具等方方面面,这种在家具上施以宗教题材的彩绘和雕刻更反映了喀尔喀蒙古族人民对宗教的虔诚信仰。
对于喀尔喀蒙古部传统家具的研究才刚刚起步,随着研究的不断深入,研究成果也将逐渐得出,这些研究成果有助于我们深入了解喀尔喀蒙古部的传统艺术和文化特色,对完善草原文化研究体系也将作出有益的补充。
参考文献:
乌日切夫.《蒙古族家具》.民族出版社,2009
阿木尔巴图.《蒙古族图案》.内蒙古大学出版社,2005
郑宏奎.《蒙古族文化图典――游乐卷》.文物出版社,2008
尚刚.《元代工艺美术史》.辽宁万有图书发行有限公司,1999
郭雨桥.《细说蒙古包》.东方出版社,2010
额博.《蒙古人写真集》.内蒙古人民出版社,2011
韩宝花.《阿拉善蒙古族民俗风情荟萃》.内蒙古人民出版社,2007
郑宏奎.蒙古族游乐文化.艺术评论,2008(12)
张欣宏.蒙古族传统家具图案元素分析.家具,2006(01)
张欣宏.艳丽吉祥的蒙古族家具.新居室,2007(01)
张欣宏.蒙古族传统家具研究―分类与审美.艺术评论,2008(12)
王丽.蒙古族传统家具造型特色研究.美与时代,2010(07)
王丽.蒙古族传统箱柜类家具造型研究.东北林业大学硕士论文,2011
金光.传统蒙古包装饰研究.内蒙古农业大学硕士论文,2010
篇6
论文摘要:扎根于云南的我,早已经深深爱上养育我的这片故土。曾以“彩色云南”响彻于世,但我却喜欢它的另外一个名字“乌蒙山”。为什么我会更喜欢“乌蒙山”这个名字呢?因为乌蒙山就是指整个云贵高原,更能体现云南的区域自然资源与旅游资源。云南虽然地处中国西南边陲,却以丰富的区域自然资源与旅游资源优势闻名于全国乃至世界。云南特殊的地理位置,丰富的区域自然资源与旅游资源养育了一代代中华儿女,造就了云南民族特色,在这片土地上生活着25个大家庭。我深爱家乡云南,在此浅析一下我家乡云南的区域自然资源与旅游资源。和大家共同分享一下我的家乡。
0 引言
云南省位于中国西南边陲,省会昆明。云南,称为“彩云之南”,另一说法是因位于“云岭之南”而得名,也被称为“乌蒙山”。总面积约39万平方千米,占全国面积4.11%,在全国各省级行政区中面积排名第八。总人口4596万(2010年),占全国人口3.35%,人口排名为第12名。与云南省相邻的省区有四川、贵州、广西、西藏,云南省的3个邻国是缅甸、老挝和越南。北回归线从该省南部横穿而过。有8个地级市:昆明市,玉溪市,曲靖市,保山市,昭通市,丽江市,普洱市,临沧市。8个自治州:楚雄彝族自治州,大理白族自治州,红河哈尼族彝族自治州,文山壮族苗族自治州,西双版纳傣族自治州,德宏傣族景颇族自治州,怒江傈僳族自治州,迪庆藏族自治州。
1 地理特征
1.1 气候类型
云南气候类型丰富多样:有北热带、南亚热带、中亚热带、北亚热带、南温带、中温带和高原气候区共7个气候类型。云南气候特点表现为:区域差异和垂直变化十分明显,年温差小,日温差大,降水充沛,干湿分明,分布不均。
1.2 地貌特征
地形极为复杂,整体上:西北部是高山深谷的横断山区,东部和南部是云贵高原,整个云南西北高、东南低,有84%多的面积是山地,高原,丘陵占10%,坝子湖泊不到6%。
2 自然环境
2.1 拥有丰富的自然资源
云南拥有丰富的自然资源,素有“植物王国”,“动物王国”,“有色金属王国”,“药材之乡“的美誉。植物:云南是全国植物种类最多的省份,不仅有热带、亚热带、温带、寒温带植物种类,而且还有许多古老、衍生、特有的以及从国外引种的植物。在全国近3万种高等植物中,云南就有1.8万种,占全国总数的一半还多。拥有丰富多彩的旅游资源,宜人的气候、诗画般的自然风光和多姿多彩的民风民情,构成一幅美丽而动人的画卷。
2.2 有着丰富的水资源
云南的水资源有产量大,人均水平高的特点,人均拥有量是全国平均的四倍。有六大水系和六大湖泊。地跨六大水系:长江水系,珠江水系,元江(红河)水系,澜沧江(湄公河)水系,怒江(萨尔温江),伊洛瓦底江水。六大湖泊:滇池,洱海,抚仙湖,异龙湖,程海,泸沽湖。蕴藏有巨大的水能资源,由于地貌特征河流落差很大,所以保证了我省的电力事业。在充分利用环保发电的同时我省还参加了“西电东送”过程。丰富的水资源环境为我省的经济稳步健康发展做下了坚实基础。
2.3 对于云南水资源环境浅谈我的看法
加强水资源的综合利用与开发;解决需水增长较快,供水日益加剧的矛盾;杜绝用水严重浪费的现象;加强公众水资源统一管理薄弱的意识。我省现在面临着:水体污染日益加重水环境质量不断下降,水资源开发利用程度低,供水基础建设设施滞后。所以应加强流域内不同地区的水资源配置基本思路与政策。合理开发利用和保护水资源的对策措施,即增强水危机的忧患意识;保护水资源,防止人类对水的伤害;转变观念,正确认识水资源的价值及加强水资源科学研究的重要性。
2.4 有着丰富的动植物
有着热带,亚热带,温带甚至寒带的植物物种。如:云南松,橡胶树,望天树,跳舞草,丽江云杉,三七,马尾松等。独特的气候和地理环境,形成了寒温热带动物交汇的奇特现象。有脊椎动物1737种,脊椎动物中,兽类有300种,鸟类有793种,爬行类143种,两栖类102种,淡水鱼类366种,昆虫1万多种。鱼类中有5科40属250种为云南特有。鸟兽类中有46种为国家一级保护动物,154种为国家二级保护动物。主要特色物种有:(抚仙湖的)抗浪鱼,滇金丝猴,绿孔雀,小熊猫,蟒,亚洲象等。
2.5 有着丰富的矿产资源
我省有着丰富的矿产资源,特别是在当今不可再生资源匮乏的时代云南拥有着:黑色金属矿产,建材非金属矿产及彩石矿产,能源矿产,有色金属及贵金属矿产,冶金辅助原料矿产,化工非金属矿产,稀有及稀土矿产,特种非金属矿产九大矿产资源。
3 丰富的旅游资源优势
3.1 谈到云南的旅游,人们最向往去的就是大理,丽江,西双版纳州。丽江的古城可以让你流连忘返,丽江古城已经在1997年被联合国教科文组织列为世界文化遗产。可在这里,我想全面的介绍一下云南的风景名胜。云南因为特别的地理位置和自然环境造就了云南拥有丰富的旅游资源优势,列入国家级风景名胜区就有十二个:泸西阿庐古洞,路南石林,瑞丽江-大盈江,滇池,九乡,大理,玉龙雪山,三江并流,丘北普者黑,腾冲地热火山,建水,西双版纳。
3.2 由于云南有气候兼具低纬气候、季风气候、山原气候的特点。所以每天早晚温差大(12~15℃),请注意备装,防止感冒,外出时多注意喝水补水。云南海拔比较高,所以刚到云南是有感应反应,有缺氧的感觉,在观光时步伐可以放缓一些。
3.3 个人观点:充分发挥旅游资源是云南确保经济快速健康发展的重要部分,能让云南走上可持续发展道路,确保经济长期稳定的增长。充分体现人文与环境的和谐发展,符合二十一世纪的经济发展模式。所以,发展丰富的旅游资源优势,不仅能推动第三产业的快速发展,还能缓解云南的就业压力,提供更多的就业机会,完善云南的经济发展模式,充分体现社会文明,人与环境的和谐。
4 区域名族文化与旅游开发
4.1 区域名族文化
云南地处西南边陲,有着25个名族,形成了特有的名族特色。汉族人口为3062.9万人,占总人口的66.63%;各少数民族人口为1533.7万人,占总人口的33.37%。少数名族中彝族人数最多,其次是哈尼族,白族,傣族,壮族,苗族,回族……各民族分布呈“大杂居、小聚居”的特点。其中云南的世居民族有16个:彝、白、哈尼、傣族、傈僳、拉祜、佤、纳西、景颇、布朗、普米、阿昌、怒族、基诺、德昂、独龙。信仰宗教者共有403万人,其中90%以上是少数民族。主要为佛教,伊斯兰教,基督教,道教。语言以汉语为主,同时也包含:傣文、景颇文、载瓦文、傈僳文、彝文、佤文、哈尼文、苗文。文化活动有:三月街,族火把节,族泼水节等。其中,大理:“白族三道茶”歌舞表演,《蝴蝶之梦》大型歌舞,双版纳:傣族风情园傣族歌舞和泼水节活动、《超级歌舞秀·勐巴拉娜西》歌舞,香格里拉:歌舞表演《梦幻香格里拉》,《藏民家访》。
4.2 区域旅游开发
99年成功承办昆明世博会,使云南省的旅游业得到长足发展。二十一世纪,云南努力建设旅游强省,促进旅游业可持续发展。围绕以昆明、大理、丽江为中心,辐射全省旅游。加强对石林丽江古城,苍山洱海,三江并流,香格里拉,玉龙雪山,西双版纳,腾冲地热火山开发与利用。加强对现有的基础设施建设,增加旅游航线。充分利用云南现有的优势自然资源,发展区域旅游业,早日实现旅游强省。
参考文献:
[1]人口资源环境与可持续发展研究——云南案例(中国西部发展研究).作者:吕昭河.出版社:中国社会科学出版社.
[2]baike.baidu.com/view/7242.htm.
[3]云南地理环境研究.
[4]云南省水资源特点与开发利用保护浅析.中国水利学会,2000学术年会论文集[c].2000年.
[5]寿川.云南民族文化景观开发研究[m].北京:中国社会科学出版社,2003.
篇7
关键词:纳西族;殉情文化
国内外学人关于纳西族的东巴文化研究,论著非常多,而对纳西族的殉情文化的研究,还相对较少,但也形成较为丰富的研究体系。学者的相关研究主要论及纳西族殉情的俗源、纳西族殉情的原因和文化美学解读。
一、关于纳西族殉情的俗源
关于纳西族殉情的俗源的记载多见于云南的地方志。最早记载于史书的纳西族的殉情习俗,是在光绪《续云南通志》一书之中:“滚岩之俗,多出丽江府属夷民,原因未婚男女,野合有素,情隆胶漆,伉俪无缘,分袂难已,即私盟合葬,各自冠服,登悬崖之巅,尽日唱酬,饱餐酒已,则雍容就死,携手结襟,同滚岩下,至粉骨碎身,肝脑涂地,固所愿也。”就这句话就道出了殉情的整个发展过程:未婚的男女产生感情后,难分难舍,情意浓浓,便私自决定殉情,各自穿上华丽的衣衫,登上山之颠,用歌倾诉心中喜怒哀乐,吃饱喝足,一起从悬崖上跳下。其实,纳西族的殉情并不只限于未婚男女,还有不少是婚后与婚前的恋人一起殉情的,更不可思议的是纳西古王国的某些东巴也会为了自己心爱的人而殉身;殉情的方式也不局限于跳崖,经常见的还包括自缢、跳水、服用草乌或鸦片,或者是服草乌酒与自缢相结合。
四川省盐源县邑人陈震宇与清同治甲戊年抄呈的《盐源县志》中所载的《盐源杂咏》中说:“谁谓蛮家无是非,两情相向更相依,今生只合风流死,化作鸳鸯到处飞。(幺摩,败露,男女俱自尽,俗名风流死。)”还有“取次贪花情大浓,风流肠断行踪踪,纵然化作双蝴蝶,未必花间得再逢。(夷俗,男女私通情愿,即采断肠草和酒饮,肠断同死,名日风流逝”。这段话即在讲男女两情相悦,或者败露,便相约着用断肠草和酒一起饮用同死,这种就叫风流死。
二、关于纳西族殉情文化美学和原因的解读
20世纪以来,特别是丽江旅游业的发展,让更多的学者关注到了纳西族的文化,通过中外学者的共同努力,纳西文化的研究呈现出一个繁荣的趋势,从全方位、多角度对纳西文化进行了探索,而对纳西族殉情的研究也出现了杨福泉、和志武等本土的大家,也有不少的学者也关注到了这个人间的悲剧,且从其文化美学和产生的原因进行了解读。
(一)关于殉情的文化美学解读。
对于生命的意义来说,殉情无疑是具有悲剧性文化,可是,从文化美学的角度来说,它这种文化超越了悲剧,从这种悲剧中可以投射出对自由爱情的精神美和追寻终极关怀的自然美。这是一些学者对殉情文化意义的解读。比如乐鹏在《滇西北奇旅》一文的“奇谷芳菲”部分中,通过游览云杉坪,认为纳西人具有诗人的气质,有柏拉图式的浪漫与激情,为了爱走向自我毁灭之路,是对自然美和爱情美的追求。袁念琪在《高高的殉情地》一文之中,以自己的亲身游览了纳西族殉情的圣地――玉龙第三国,用通俗易懂的语言叙述了殉情,“殉情的心情是美丽的,殉情的盛装是美丽的,殉情的地点更是美丽的”。
秦晓宇的《另一个丽江》一文,吸引着作者来丽江的是丽江是风流之乡,殉情之都。通过对东巴史诗与殉情歌《鲁般鲁饶》、《游悲》的阅读,把纳西人的情死理解为对青春乌托邦的迷恋,自由与爱情是两朵奇葩,散发着欢乐和忧伤两种芬芳,而纳西人的殉情就是为了实现自我的福祉,用生命而非文学艺术作品来延续,人类的爱情神话、不老传说。杜健荣的《云杉坪,爱的归宿》一文中,同样是经过游览云杉坪引出殉情,回顾殉情,体会殉情,认为殉情成为了解脱一切的最完美的方式。
杨福泉的《纳西族古典殉情文学中的灵界信仰》一文中,通过结合记载于东巴经的纳西族最早的古典殉情长诗《鲁般鲁饶》和民间殉情调《游悲》等纳西族殉情文学作品,对纳西族殉情者所向往的死后山中灵界“玉龙第三国”这一幻化世界的种种文化内涵和文化美学意义进行了探索:它表现了一个朴素而超然的人生理想和人与自然融为一体的美丽境界,是纳西族传统灵界观念的传承和发扬;纳西族传统的世上万物皆为雌雄二元对应关系,皆有配偶的观念。分析了这一灵界信仰与纳西人传统的死后灵界信仰的传承关系和区别,指出它那种与山林和飞禽走兽和睦相处,“青春在此永恒”等观念的民族历史和传统的深层意蕴以及它与纳西人“人与自然是兄弟”、“生命最终归身大自然”等传统观念的渊源关系。
周文英的《喉咙如何展开――纳西族女作家和晓梅《女人是“蜜”》中的女性命运》一文之中,分析了纳西族作家和晓梅的小说《女人是“蜜”》是从一个跨国度的爱情悲剧里,探询纳西族“殉情”的特殊而又丰富深刻的文化内涵和美学意义,作者在“殉情”的悲壮而凄美的爱情和生命的绝唱里,进行一次对情感的追溯和灵魂的拷问,认为生命和爱情的选择就是灵魂的选择,也体现了纳西族女性对情死女神的盲目虔诚和无限敬畏。通过纳西族三代女性的命运,勾勒出纳西族女子祖祖辈辈的生活状态,折射出她们身上的忘我、奉献和牺牲精神,揭示了传统的殉情风俗对女子的伤害。
王启梁的《非正式制度的形成及法律失败――对纳西族“情死”的法律人类学解读》一文从法律人类学的角度出发,把纳西族的“情死”视为一个法律个案来进行考察,把“情死”视为一种被冠以风俗之名的非正式制度,从制度间的相互影响、冲突以及人的主观方面发现这一非正式制度产生的原因。“改土归流”这一制度性的变革,使得儒家化的法律制度的确立,即儒教的伦理主张得到国家的支持,受到法律和国家强制力量的保护,国家法律所要达到的目的是在丽江各民族中确立一种符合中央正统的生活方式,但是大量的纳西族殉情事件的发生表明了这种正式制度的推行遇到了巨大的社会阻力。官方法律导致了殉情现象的制度化,发展出一种非正式制度,而这种“情死”制度的出现就有力地对抗了正统婚恋制度、法律。从纳西族的殉情习俗个案可知,非正式制度的发生是法律等正式制度与宗教、信仰、价值等人们的主观信念同时作用、强烈互动的结果。
沈玉菲的《纳西族宗教殉情死亡仪式解析》一文,先检视学术界对殉情习俗的研究,从神话传说对文化习俗的暗示和塑模作用出发,运用人类学的理论与方法,神话对文化习俗的塑模作用是通过纳西族具体的死亡仪式得到实现,而东巴教超度仪式中生动的神话吟诵,对人的心理具有强烈的暗示效果。以丽江纳西族社会历史上的殉情死亡仪式为例,认为这个仪式过程经历了隔离、过度、重生阶段,成功地完成了个体生命的角色转换,使族群新秩序得以建立。作为殉情习俗的发生之因与后续之因,现实的苦难伴随着宗教,前者比较直观,后者则比较隐蔽,双方的关系呈动态发展变 化。虽然神话对仪式发挥了支持与肯定的作用,有力地塑模了文化习俗,但随着时代的发展,纳西社会环境及婚姻制度发生了巨大的变化,殉情习俗已经成为历史。
陈艳萍的《纳西族殉情作品及殉情风尚生死观探析》一文中,以纳西族文化为背景,从其殉情作品《鲁般鲁饶》和殉情风尚所蕴含的生死观入手对殉情现象进行深入考察,笔者认为情死之都生活着的纳西族并非悲剧的民族,它所有的文化表征都显示出这是一个执着于爱、勇于探访幸福的民族。
(二)关于殉情原因的解读。
学术界普遍认为,造成纳西族殉情现象频繁乃至形成习俗的原因主要有两个:一是雍正年间清政府对丽江地区实行改土归流之后,派驻丽江的流官引入儒家礼教思想,以夏变夷,全面实行强制性的风俗改革,而纳西民族长期以来形成了自由传统及相应的伦理观和价值观,清政府以夏变夷政策与纳西族传统的恋爱自由观发生>中突,导致殉情事件增多。另一个方面的原因是民族性格、精神气质及宗教因素。
对纳西族殉情原因的探讨最为深入的要数学者杨福泉。他的各种著作、论文等皆进行了较为深入和系统探讨。杨福泉的《玉龙情殇――纳西族的殉情研究》一书,通过丰富的田野调查资料,对殉情这一重大的社会问题和文化现象进行专题研究,认为研究纳西族的殉情,对于揭示纳西族多元文化的深层结构和文化变迁,有着非常重要的意义。在书中,作者先详细的论述了殉情的词义,殉情的方式,及其殉情的整个过程和殉情产生以后所带来的问题,认为最早导致纳西族殉情悲剧产生的原因是社会制度的激变、文化的变迁,即清政府在西南少数民族地区实行的“改土归流”政策,以儒家礼教和内地汉俗为标准进行大规模强制性的移风易俗,与纳西族传统文化和伦理道德价值观形成了尖锐的矛盾>中突,而封建家长制、强硬性的包办婚姻与自由恋爱的冲突,苛刻的妇女贞节观等封建礼教的典章制度都够成了殉情的社会原因。
杨福泉的《政治制度的变迁与纳西族的殉情》一文,认为政治制度变革引发的文化变迁是导致纳西族殉情的主要原因,特别是清王朝在纳西族主要聚居区丽江实施“改土归流”,推行大规模的“以夏变夷”强权政治和强制性的风俗变革,纳西族传统观、婚姻观与封建包办婚姻制度的>中突,儒家文化的封建礼教与纳西族传统习俗的>中突,导致了众多的殉情悲剧。杨福泉的《神秘的“世界殉情之都”》一文,根据作者的调研,以丰富的传说和事件,对“世界殉情之都”――丽江的殉情史进行解读,指出丽江的众多殉情传说和事件发生有其社会原因和精神原因,汉文化习俗的侵入是殉情的社会因素,纳西族的信仰是殉情的精神因素。杨福泉的《丽江纳西族殉情现象揭秘》一文之中,通过解释被西方人称为“世界殉情之都”,把殉情悲剧发生的前后包括殉情的方式、准备、地点的选择及其殉情发生以后逐一的进行了论述,通视殉情悲剧,认为殉情产生的原因有以下四个方面:清政府在“改土归流”下强制实行的移风易俗政策>中击形成的二元婚恋形态“婚前恋爱自由,婚姻不自由”是造成殉情的关键。同时,纳西族青年妇女成为殉情悲剧的主角,是封建社会制度和价值观使妇女的社会地位一落千丈,让女子更倾向于殉情,决心比男子更坚定。此外,纳西族地区民间禁忌与“养鬼”(无论城乡都存在)的家庭联姻,使得相爱的男女单方或者是双方家庭被诬蔑为“养鬼”的,同病相怜,强烈的自尊心促使他们不愿在社会的歧视下苟且偷生,于是相约殉情。还有一个原因是“玉龙第三国”这个理想王国的诱惑,与纳西人“民不畏死”的精神,面对社会制度的不合理,便表现出了以死来殉自由和爱情的理想。
庾莉萍的《丽江:殉情俗源》一文,以其丰富的史料和民族文学作品记述纳西族的殉情风俗,探寻殉情的源流,讨论殉情的原因,指出民族固有风气、文化的>中突、婚姻自由的向往皆是殉情发生的因素。
从以上的对殉情习俗的研究看,社会制度的变迁与纳西族传统习俗的>中突成为了殉情产生的主要原因,然而对于殉情我们应该从各个因素的综合来分析。和志武在其《纳西族民间殉情的社会历史原因》一文中认为,“从古代到近代,形成殉情的原因很复杂,甚至还牵涉到社会底层人们心灵中的某些秘密。因此,离开总的社会历史原因和复杂的诸多因素的综合考察和分析,就难以作出令人信服的符合历史客观实际的结论。”并通过调查研究认为纳西族民间产生殉情的社会历史原因大致有七个,也是本文的一个总结:主要的社会原因是过去社会存在阶级压迫和剥削;历史传统的影响即《鲁般鲁饶》起到催化剂的消极作用和传统风俗文化中的消极影响;汉文化与传统文化的影响;民国时期抽壮丁的影响; 《游悲》殉情调的影响;落后的社会禁忌的影响,人们不愿与“养盅”和“养小神子”的家庭结亲;近亲配婚的影响,即“姑舅表优先婚”和姨表婚的传统包办婚姻,便产生了“不自由,毋宁死”。
篇8
在133篇参会论文中,中国大陆论文数量居首,其次是日本、台湾地区和香港。中国大陆学者踊跃提交论文,彰显了对于音乐教育的学术热情。
一、研究焦点
在论坛上讨论较多的议题姑且称之为“研究焦点”,主要体现在学前儿童音乐教育、音乐遗产的教育传承和社区音乐教育三个方面。
1. 学前儿童音乐教育
历届APSMER大会不乏对儿童的关注,此次大会更集中于幼儿阶段的音乐教育。Mina Sano(日本)探讨了蒙台梭利教育模式对幼儿音乐元素认知的影响。他对比分析了幼儿游戏组(103名)与蒙台梭利组(89名)对六大类音乐元素(音强、音长、节奏、音高、和声、表达和感受)的认知,首先运用主成分分析法(Principal Component Analysis)和聚类分析法(Cluster Analysis)对阐释音乐元素的诸特点进行量化分析,其次采用方差分析法(ANOVA)对4所幼儿园的幼儿进行音乐测试,结果发现:蒙台梭利组对于音乐元素的规律性和相对性更为敏感;在早期儿童阶段,儿童的保育形式会对其音乐认知产生影响。
关于奥尔夫教学改革在香港幼儿园的推行现状,Wong Shu Sing(中国香港)对幼儿园音乐教师、管理者和儿童进行课堂观察和无结构式访谈,并对课堂录像进行质性分析,发现教学改革的主要制约因素为课程设计、教学资源、教学设备、专业支持和教师教育发展。
另一方面,有关音乐对于教育的“反哺”作用,也有学者作了深入研究。如Christine Augustine(马来西亚)通过对40名5岁幼儿进行包括童谣演唱和身体舞动的干预活动,测量音乐和舞动对幼儿阅读技能学习的影响。这项准实验的结果显示,音乐和舞动活动在阅读技能(p = .02)、印刷知识(Print Knowledge)(p = .005)和定义式词汇(Definitional Vocabulary)(p = .03)上有显著差异,但是对语音意识的影响并不显著(p = .18)。研究建议幼儿园教师应设计更多高质量的音乐活动,注重全体幼儿的参与,以期更有效地培养幼儿阅读技能。
2.音乐遗产的教育传承
在音乐遗产的教育传承问题上,本次论坛不仅体现出对于传承方式多样性的重视,如圆桌会议中“客家山歌的保存与普及化”这一议题,有惠州客家山歌传承人黄红英,亦有香港演艺学院张国雄博士的参与;更集中表现在将其深入课堂教学,在实际教学中践行音乐文化遗产的“守承”与“改良”的哲学理路。
从提交给大会的论文摘要来看,围绕台湾赛夏族原住民音乐和泰国民间音乐的研究具有代表性。Jessie Chen(中国台湾)利用工作坊在小学开展台湾赛夏族原住民音乐演唱与演奏教学,音乐教师采用多种教学方法教唱原住民民歌,如舞动、固定音型、游戏或呼叫―回应(Call-Response)式即兴演唱等。研究者现场展示了Omalep和Semepe两首歌曲,前者是一首狩猎歌曲,用于缓解首次加入狩猎时的紧张不安,演唱时会即兴创编拍手游戏;后者是一首学习用母语数数的儿歌,演唱同时要感受舞动节拍和音符时值,参加者跟随领导者即兴创编。
如何在中小学钢琴教学中进行泰国民间音乐的选择和改编,是泰国学者Mintra Thuntawech的关注重心。他首先从国际钢琴考级曲目中选曲,对所选曲目进行音乐内容分析;其次,在民间音乐专家的建议下,对泰国4个地区的民间音乐加以甄选和分析,以巴托克的《小宇宙》为摹例,将改编过的泰国民间音乐融入钢琴教学。研究结果体现在泰国民间音乐选择和改编的原则上:应从旋律、节奏型、和声三个方面予以考量。此外,每个地区特有的社会文化语境亦应纳入考虑范围。
3.社区音乐教育
社区音乐发展堪称此次大会的亮点。大会邀请到专注发展原创剧目的无伴奏合唱剧团“一铺清唱”艺术总监赵伯承、香港粤剧艺人行会“八和会馆”总干事岑金倩、香港儿童合唱团音乐总监霍佳敏、香港小交响乐团行政总裁杨惠,可谓将音乐教育的触角伸及人们生活的多个角落,共同在圆桌会议上探讨“香港社区音乐发展”这一议题。
篇9
第一节作品概述
管弦乐《游子吟》——小提琴与乐队,是我在上海音乐学院攻读艺术硕士作曲研究生期间,继混合室内乐《古琴、损与电声乐队》、弹拨乐四重奏《西部咏叹》、混声合唱《我爱上海》、《中国,这个名字》、《石库门的灯光》、男女声四重唱《古镇音画》、女声组合《古镇风情》等20多部(首)作品后,完成的一部中等规模的管弦乐作品。作为学位作品,首先以《游子吟》为题,试想在作品内容方面,回顾自己为了学习音乐背井离乡,远离父母,以音乐为己任,生命不息,奋斗不止,孜孜不倦,锐意进取的漫漫宰路;其次在作曲技法方面,汇集总结了多年音乐学习的感悟和思考,也是攻读艺术硕士作曲研究生期间由理论到实践的总结与汇报;再次是在音乐风格方面,表露了作为一个中国音乐家,对于民族音乐现代化、中国音乐国际化这样重大课题的初步思考与探索。现在,管弦乐《游子吟》——小提琴与乐队这部作品将作为我艺术硕士作曲研究生毕业作品呈交,我更愿以之作为自己音乐创作道路的新驿站,力求在音乐创作领域拓展更广阔的发展空间而莘宰起步。
《游子吟》属于本人硕士学位作品,应通过这次创作,对自己在校期间接受西方传统及现代作曲与作曲技术理论的教育,作一个较为全面的总结与汇报,实践与运用。对于这部作品,就体裁而言,应属于独奏乐器与交响乐队写作中的单乐章随想曲;在音乐语言上,主要学习借鉴了西方晚期浪漫派,同时兼具了二十世纪现代音乐中的多调性写法;在技术手段上,则是多触角地吸取了晚期浪漫派、新古典主义、新民族主义等潮流的创作特征与技术元素。总而言之,这部作品从大格局上说,应视为是自己专业学习的阶段性践行与思考。在“戏曲”音乐元素的运用与思考——《游子吟——小提琴与乐队》作曲札记中,通过总结和梳理《游子吟》这部作品的创作,我想要重点论述的内容并不落在有关这部作品的思想内容或技术操作层面;而是着眼于作为一个中国作曲家,在运用西方作曲技法、创作西方体裁的交响乐作品时,必须要思考和面对如何釆用中国音乐的元素,中国文化的风骨,中国思维的方式来创作中国风格的交响乐队作品。现在,不论我遇到了几多困惑,发现了几多难点,解决了几多问题,留下了几多缺憾;我想,通过撰写这篇作曲札记,在回顾、总结、思考和发现的基础上,这些困惑、难点、问题、缺憾都会成为我今后音乐创作和音乐生活中的滋养。
第二节音乐元素
通过《游子吟》的创作实践,怎样在一部遵循西方交响乐理念的作品中植入中国音乐元素和中国音乐的精髓这是贯穿整个创作过程中的核心问题。由于自己生长在我国甘肃,并曾长期生活及工作在西北地区,在音乐元素的选择中,首先选择了我自己最为熟悉并深深热爱的中国西北地方戏曲——秦腔音乐作为基本素材,用一首脍炙人口、影响深远的、表现凄凉伤愁情感的曲牌《苦音永寿庵》(见谱例1)作为作品旋律生成的“细胞核”,并将之演化发展成“游子”主题(见谱例2)。这样,就使整部作品拥有了中国西北音乐基调。
第三节几点思考
这实际上就是“西学为体,中学为用"思想在音乐创作中的一种实践。之所以作出这样的选择,有以下几点思考:第一,《游子吟》属于本人艺术硕士学位作品,尝试通过这次创作,对自己在校期间接受的西方传统及现代作曲与作曲技术理论的教育,作一个较为全面的回顾、总结与实践。以此为将来的音乐创作与实践打下坚实的基础。至于个性的写作乃至个人风格的形成,这是长期而艰巨的人生使命。现今之验“学”,正是为他日之有“成”。所以,我愿意把这次毕业创作视为几年来所学所达、所思所悟的综合考核。第二,在悉心研读了一些中国作曲家半个多世纪以来,硕果累累之诸多作品之后,钦敬之余,想尝试吸收借鉴综合运用的方式,来继续他们艰难探索不断开拓出的中国风格交响音乐的创作之路。第三,就我目前的功力和水准而言,我的尝试尚处于摸索阶段还很不成熟,但我愿意以此为契机,开始我的探索和不解努力。所以,我的选择不是简单地采用中国音乐的某些外在的元素,诸如曲调、音色、表现形式、结构模式等等来表现中国音乐的特征。而是用“化民族”的思路,尝试能否用西方交响音乐的语言,来表达中国音乐的内在特质;能否用西方交响乐队的载体,来盛载中国文化的精神内涵。也许,这只是我用“化民族”的思路,在创作实践中向前迈出的不尽成熟的一小步,但我希冀它最终能成为我音乐创作之路走向更加开阔之地。
综上所述,本篇论文所重点阐述的是在《游子吟》的创作中,如何将中国戏曲音乐的元素运用于西方作曲技法的尝试与思考。本文并没有严格按照以往惯常创作札记的写作方式,对作品创作的所有细节进行逐一剖析;而是想侧重论述作品写作过程中,嫁接在西方作曲技术理论体系躯千上的中国音乐理念的新的思考。以下我将分章节对《游子吟——小提琴与乐队》的主题旋律、和声结构、节拍节奏、织体写作、复调手法、曲式结构等方面,中国戏曲音乐元素(主要是秦腔音乐)在作品写作中的运用。
第一章关于戏曲音乐
篇10
【关键词】双向考核 导师带教制度 援疆
【摘 要】通过制定援疆专家的导师带教制度,并对带教导师和学员进行双向考核,考核内容包括医疗新技术的开展和掌握、各级别医学科研项目的申请和医学科研论文的撰写。每一轮考核周期为1年半。考核目标为各类别的达标率,有效地为援疆医院的人才队伍和学科建设提供了质量保障。
近年来,国际医学教育界把修订培养目标作为医学人才培养改革的一项重要内容,围绕重新设计21世纪的人才培养,开展了一系列关于培养目标的研究工作。为了确保全球范围内医学人才培养质量,世界医学教育联盟目前已制定《医学人才培养的国际标准及医学人才培养的评定和认证》[1]。为响应国际医学人才培养的发展和变革,各国都在根据卫生服务需求的变化,不断地修订适应本国医生的培养目标,保障培养的医学人才不断满足社会的需求。
受经济、社会发展不平衡等因素的影响,我国目前各地区的医学人才培养水平、培养模式存在较大差异。特别是南疆地区,通过引进高水平医学专业人才的方式加强医学人才队伍的建设较为困难。迄今为止,南疆地区无一所医学高等院校,通过当地培养的方式加强医学人才队伍建设也存在较大困难。因此,南疆地区医学人才引进和人才培养的现状严重限制了当地医疗技术水平的提高,而探索新的人才培养模式成为现今医学人才队伍和学科建设的重要内容[2-3]。
喀什地区第二人民医院(以下简称“喀什二院”)自2014年开始实施了援疆专家导师制。导师制就是进驻喀什二院的每一位援疆临床医学专家定向带教2-4 名喀什二院的医技人员,带教学员的民汉比例为1:1,具体的考核指标是:一年半内,每位学员在导师的指导下,对独立开展的新技术名称、例数,完成的科研项目的级别、名称,发表的科研论文的级别、数目等进行明确的规定。该制度结合了每位上海援疆专家所在科室的实际情况,由医院、科室、带教导师和带教学员四方进行协商制定,既明确带教任务,又保证带教方案切实可行,以求援疆专家在带教过程中有的放矢、稳扎稳打。
1 初步实践
1.1 带教导师及学员的基本情况
新一轮援疆工作开展以来,2014年派驻喀什二院的来自上海三级甲等医院临床、医技的专家共计17名,平均年龄41.2岁。学历(学位)构成情况为:14名为医学博士学位,1名为医学硕士学位,2名为医学学士学位。职称构成情况为:4名主任医师(教授),13名为副主任医师(副教授)。
遴选的喀什二院的学员为48名,汉族与少数民族比例为1∶1;学历构成为大学本科;职称构成为15名高年资住院医师(1-2年内有资格晋升主治医师者),21名主治医师及12名副主任医师;学员与带教导师比例为2.8∶1,全程带教实施周期为1年半。
1.2 带教的具体内容
援疆专家的带教内容包括:临床新技术、自治区级(省部级)科研项目、地区级科研项目、院级科研项目、sci学术论文及核心期刊学术论文6方面。由每一位援疆专家与其所在的科室主任协商从各自专业遴选2-4名学员,并根据本专业及学员的基本情况制定以上6个方面的预期目标,预期带教临床新技术及预期申请和开展的科研项目要具体到名称,预期发表的论文要具体到论文类别和级别。以上带教内容报备到医院科教部后,由科教部汇总并通过医院党政联席会议审核、通过。在援疆专家1年半的全程带教过程中,从带教达标率对导师及带教学员实施双向考核。
1.3 带教预期目标
由以上“学员-导师-科室-医院”{共同制定的援疆专家带教制度在1年半内预期开展40项临床新技术,16项自治区级科研项目,9项地区级科研项目,12项院级科研项目。在完成1年半的导师带教工作后,结合导师带教、学员学习的临床新技术及开展的科研项目的情况,在3年内以喀什二院为第一作者单位发表SCI收录论著2篇,核心期刊47篇。通过实际的带教成效对导师及学员进行“双向考核”。
2 带教成效与分析
本轮援疆专家的带教周期为1年半,目前是对实施10个月的成效进行中期分析和评估,一方面了解专家带教的进度、成效,另一方面对本轮带教的后续工作进行督促,并可为下一轮的带教提供参考。
2.1 临床新技术情况
自2014年2月至2014年12月,在17名临床、医技援疆专家的带教下,临床新技术方面共填补新疆自治区空白10项,填补南疆空白10项,填补喀什地区空白20项,共计40项。带教导师的达标率为100%(40/40)。说明本轮援疆专家在工作开展之前进行了比较详细和契合实际的调查,针对当地疾病谱和临床技术情况进行了临床新技术带教的合理规划。带教学员能独立完成新技术的为31人项,达标率78%。说明部分学员目前尚不能独立完成导师带教的新技术,在本轮带教后续的时间内需加强学习。
2.2 科研项目的申请情况
2014年2月至2014年12月,以喀什二院为第一申请单位共申请到自治区级的科研项目19项,达标率为119%(19/17)。地区级科研项目为7项,达标率为78%(7/9),院级科研项目25项,达标率为208%(25/12)。在科研项目的申请中,喀什二院自治区级科研立项数目为上一年度的9倍,喀什地区级科研项目的数目在喀什地区卫生系统居首位,说明立足当地疾病谱挖掘医学科研增长点的可行性。并且在上海卫生援疆资金的支持下,喀什二院于2014年度首次设立院级科研项目,鼓励医院职工开展科研工作。喀什二院尚无国家级科研项目,因此目前重要的工作是督促已获的科研项目实施的质量,更好地积淀医院的科研成绩,为更高级别科研项目的实施打基础。
2.3 科研论文的完成情况
2014年2月至2014年12月,以喀什二院为第一作者单位发表SCI论著2篇,达标率100%(2/2),发表核心期刊26篇,达标率55%。在援疆专家的带教下,SCI科研论文已提前达标,并且实现了南疆医学SCI论文的突破。核心期刊论文的达标率为55%。科研论文是前期临床和科研工作的总结和升华,迟于临床工作及科研工作的完成,因此在本轮导师带教制度的推进过程中,将科研论文的考核周期定为3年内。
3 讨论
2014年,上海新一轮援疆工作开展以来,科教援疆成为上海卫生援疆工作及喀什二院工作重点之一。中央和上海市对援疆工作提出“一定要坚定不移把教育搞上去”的要求,而卫生人才培养是结合教育和人民健康的重大民生工程。针对于此,上海卫生系统在援疆工作中施行“以临床带教培养人才、以科研项目培养人才”具体措施。为切实保障实施质量,将人才培养工程细化、分解,将人才培养工程实施做到带教导师和学员的双向考核,以期真正实现由“输血”到“造血”、“打造一支带不走的人才队伍”的转变。
在援疆专家作为导师的带教制度的实施过程中,喀什二院特别注重制度实施的可行性和可持续性,通过“学员-导师-科室-医院”四个层次的制度制定、具体实施、中期监督及成效考核,不仅保障该制度的实施在数字上的达标率,而且保障了在达标率数字背后的成效和“含金量”。以下就喀什二院几个科室导师带教制度实施10个月来的成效举例说明:
3.1 心脏内科
喀什地区冠心病、心肌梗死发病率高,在之前的心脏血管造影技术的基础上,心内科援疆专家实施了“血流储备分数”及“血管内超声”等新技术的带教,而此类新技术之前在南疆尚未开展,全疆地区也只是乌鲁木齐有零星报道,此类技术的开展不仅填补了南疆地区的空白,更为重要的是对心肌梗死患者的明确诊断提供更为提前一步的预警,大大提高了当地心肌梗死患者的救治率。目前喀什二院心脏内科的援疆专家带教学员已掌握该项技术,并且在此类技术的支撑下,已申请到自治区级的科研项目和发表高级别的SCI收录论著。
3.2 肾脏内科
2014年之前,喀什二院无独立的肾脏内科,对尿毒症患者不能实施血液透析治疗,自2014年2月成立肾脏内科以来,在援疆专家的带领下,成立独立的肾脏内科和血液透析中心,目前科室内已有3名学员能独立进行血液透析的各项临床操作,并能独立管理血液透析中心的运行,开展各级新技术5项,申请到自治区级科研项目3项,发表核心期刊论文2篇。
3.3 眼科
喀什二院眼科以往长期不能开展眼底疾病的治疗,而南疆地区因高血压、糖尿病高发以及维吾尔族遗传学因素,视网膜等眼底疾病较其他地区高发,针对于此,上海援疆眼科专家近两年来着重开展了眼底疾病诊疗技术,目前带教学员已基本掌握此类技术,并且喀什二院的眼科在“白内障”、“眼底病”及“眼眶整形”等亚专业的架构成型。针对当地维吾尔族群众眼底病高发的特点,眼科在援疆专家的指导下开展一系列病因学研究,并获得1项新疆自治区自然科学基金。援疆专家的导师带教制度在医疗、科研方面都使眼科有了比较显著的进步。
4 结论
人才、民生是援疆工作的重点,尤其体现在卫生援疆工作中。通过10个月 “导师、学员双向考核的援疆专家带教制度”的实施,喀什二院的人才培养工作已初现成效,部分考核指标已提前完成,可见导师带教制度可为喀什二院的人才队伍建设提供质量保障,也可为当地医疗卫生系统的人才梯队建设提供参考。在后续实施的过程中需根据具体考核情况继续推进、不断完善,以更加适应于南疆地区卫生人才队伍建设。
参考文献
[1] Kirk AD, Feng S. Surgeons and research:talent, training, time, teachers and teams[J]. Am JTransplant,2011,11(2):191-193.