工科论文范文

时间:2023-04-02 08:49:48

导语:如何才能写好一篇工科论文,这就需要搜集整理更多的资料和文献,欢迎阅读由公务员之家整理的十篇范文,供你借鉴。

工科论文

篇1

目前,在市场经济条件下,工科专业的实习面临许多卖际向题。主要存在子:(1)对实习在整体教学工作中的重要性缺乏足够的认识;(2)实习效果受经费、场所等客观条件的限制,不甚理想;(3)对实习的全过程缺乏有效的管理和监控;〔们实习中学生难以深入实际,实习时间得不到充分利用;(5)实习教师投入不足,包括师资力量配备及教师在实习中的地位作用诸方面;(6)培养学生技术经济、市场竞争和产品质量的意识淡薄。这些问题正时时困扰着实习目标的实现和实习质量的提高,因此只有对现有实习的教学思想、教学内容、教学方式及实习模式进行改革,加强对实习科学化的组织、管理和考核,才能稳定实践教学,提高实习质量。本文将就工科专业的实习改革谈一点粗浅的看法。

一、理顺关系,加强实习的领导管理

工科专业的实习应该由主管教学的校长直接领导,在教务处、相关教研室等有关联的部门密切配合指导下完成。要确保实习教学秩序的稳定和质量的不断提高,就要在领导管理上建立各种规章制度,如实习例会制度、实习管趣细则、实习检查制度、实一习成绩考核方法等,并积极推行目标管理和教学管理人员经常性地深入实习现场、调查研究、解决现场问题的制度在全员(各专业教师、实习指导教师及指导人员)管理上实行岗位责任制和分工合作制度;在实习质量管理上,实行全面质量管理即通过建立实习教学质量保证体系和监控体系来实现全员及实习全过程的管理‘特别是实习基地应彻底摆正实习和生产的关系,把教学放在首位,真正做到以教学为中心,科研、生产相结合的方式以达其互补、促进和提高的目的。

二、采取措施,搞好实习基地建设

切实搞好校内外实习基地的建设,是保障实习的需要。《中国教育改革和发展纲要》中指出:高等教育要“加强实践环节的教育训练,发展同实际工作部门的合作培养,实行教学、科研、生产相结合”,这就为高校的教育改革和发展指明了方向。在社会主义市场经济条件下,高校实习基地的建设只能遵循互惠互利、双向受益的原则进行。

校内实习基地的建设可在一些实验室的基础上进行并日臻完善,目标是为学生创造和提供系统、高效、形象地获取工程实际知识,进行实践训练、培养动手能力的环境和条件。总的来说,校内实习基地应集实习、教学、电教、参观于一体、创造一个多层的使用空间,使学生通过实物、电教片获得感性认识,并在教师指导下,亲自动手操作实习,把所学的理论和知识与实践衔接起来,在有限的实习时间里掌握更多更新的知识,具有更强的实践动手能力。如计算机专业即可在校计算机中心的基础上建立实习基地,通过组装、维修计算机来培养学生对硬件系统的综合认识和动手能力,通过组织学生参加科研项目的部分软件设计来提高学生的编程设计能力。这些不仅提高了学生的计算机理论知识和硬、软件实际应用能力,而且也给学校和个人带来了一定的经济效益。

作为校内实习基地的校实习工厂需重点建设和完善,使之成为集教学、科研、生产、培训于一身的综合实践教学基地。实习工厂的宗旨应以教学为主体、偏重于教与学相结合,为教学服务。

但校内实习基地是不能完全替代工厂的生产实习,因此在建设好校内实习基地的前提下,必须建立校外实习基地。学校可通过定向招生、联合培养、科技服务等多种形式积极为企业培养人才,解决技术难题,使校、厂双方的内在优势调动起来,达到校外实习基地的建立、稳定和发展。如西安建筑科技大学机械系和中国第一拖拉机制造工程公司签定了长期实习合同后,使得机械类专业的工艺生产实习结束了“游击”实习方式,从而为夹习的教学、指导和管理带来了便利,为实习质量的提高打下良好的基础。

三、研究设计提高实习质量的有效方法

实习中充分发挥学生的主观能动性,提高学生的动手能力,培养学生具有较好的工程素质和较高的工程能力,是实习的要求和目的。而实习教学的规范化、法规化是提高实习质量的根本保证。

1、制订实习教学文件,明确实习目的

工科专业的实习应制订系列教学文件,包括教学大纲、实习计划、实习教材、实习检查考核方法及各种管理规章制度,使整个实习过程管理有章可循,实习目的明确,做到不同专业、不同实习时间的实习具有不同的针对性,使重点专业、重点知识得到重点实习。而给学生配备针对性强、符合实习特点、具有启发性的实习教材尤为重要。它可以节省实习师生大量繁琐的实习准备时间.把有限的实习时间应用在培养学生分析、解决工程问题的能力上。从笔者指导金工实习和工艺实习积累的经验来看,配备了针对实习现场的实习教材后,对实习质量的提高产生了明显的促进作用,

2、实习应树立系统总体的概念

传统的实习方式是根据教学基本要求,分散在各个工种的实习中贯彻的,其结果使实习缺乏整体感、系统性,实习的全过程不明确,形不成总体概念,给学生一种“只见树木,不见森林”之感,而工业生产是一个系统工程,是由各种环节组成的。因此只有在实习中注重学生树立系统总体的概念,才能达到培养其综合能力的目的。比如,金属工艺学实习,在认真贯彻教学基本要求的基础上,其机械制造过程可以归纳为如下闭环循环:

实习前把这个闭环循环介绍给学生,使学生明确各实习工种在生产过程的地位及其横向、纵向联系,从而建立起金工实习的总体概念和金工实要求的进一步明确。同时在实习过程中,有意识地引导、贯穿基本素质教育,使学生逐步树立技术经济、市场竞争、质量等观点,从而就把单一化的知识内容、方法、技能组成了相对完整的实习教学体系,为最终达到培养学生既具有实践工作能力和一定的操作技能,又具有良好工程素质的实习目的奠定了基础。

3、加强实习过程管理、强化教学手段

工科专业的实习在总体概念树立的基础上,应严格实习过程的管理、它是提高实习质量的核心。实习前在强调安全、纪律的基础上,明确实体安排和总体要求;实习中严格要求、认真做好教学过程中教师、师傅、学生三者紧密结合的教学模式,时刻掌握实习过程,充分了解学生的实习情况,强化学生的思维活动,鼓励学生综合运用所学知识解决生产过程中的实际问题,并通过电教参观等方式,弥补实习基地由于设备、材料等方面的欠缺而引起的不足,特别是可以克服时空的局限而将一些内在、微观、抽象的内容展现给学生。实习后抓住理论考核的楔机促进知识质的飞跃,并坚持统一标准,公正地评定实习各个环节,使成绩真正地反映实习质量。

从我校的金工实习、工艺实习等专业实习来看,要显著提高实习质量,使学生体会收获大,则必须做到:实习前广泛动员,准备充分,精心组织,配备针对性的实习教材;实习中细订大、周密计划、分段检查、严格考核;实习后认真总结。.‘

四、加强实习师资队伍的建设

担负工科专业的实习教师一般应具备较宽的知识面、较深厚的理论基础知识和较好的心理素质,此外还必须具备较强的实践能力、管理能力和应变能力。简而言之,他们既是讲师,又是工程师。那么加强实习教师队伍的建设首先应是选派对工作认真负责,能为人师表,指导实习工作经验丰富的教师组成相对稳定的队伍,并根据需要不断充实高学位的科研能力较强的青年教师及引进实践经验丰富的工程技术人员来优化队伍结构,其次通过有计划地组织教师到实习基地的生产一线参加技术实践,通过技术实践教学和科研活动,着重提高教师的实践能力、管理能力。总之,实习师资队伍建设是·实习的基础,是提高实习质量的关键,而教师素质的改善则是全面提高实习质量的根本。

五、科学地建立实习质量评价指标体系

篇2

我国的这种教育模式是以计划经济为基础的。学校由行业部门领导,专业设置按工程划分,形成一个个小而全的自我封闭体系,分工细腻狭窄,界线壁垒森严。从理论上讲,这样培养出来的人才,应按国家计划的需要,分配到特定的工作岗位上,一辈子也不要改行。然而与市场经济相适应的人才流动是以供求关系与个人爱好双向选择而定的。据媒体报道,当前美国人平均每人一生工作岗位流动12次,在参加“经济合作与发展组织”的国家里每人平均五年改换一次职业。因此,宽口径专业、高素质人才具有广阔的适应性,这一点在世界上已成定论。

说起物理课在工科教育中应有的地位,我们想从大的背景谈起。

本世纪以来,科学技术以从来没有过的速度发展,物理学为这种发展贡献了核反应堆、晶体管、激光器,还有各式各样分析用的“谱仪”、医学上用的超声、核磁共振和正电子湮没技术等等。从这个意义上说,物理学对本世纪的科学技术发展起了一定的推动作用。这些物理学的贡献是有形的,更可贵的是导致这些贡献的物理思想和物理原理,正是一代接一代杰出的物理学家(他们之中许多是诺贝尔奖金获得者)和普通的物理学工作者执着的追求和长期不懈努力的结果,他们为本世纪科技的辉煌奠定了基础。在物理学的带动下,人类发展了原子能、电子、激光、计算机等一个又一个崭新的产业部门,其影响遍及生产、科研、国防、医学,乃至进入家庭,大大改变了当代社会的结构和人们的思维方式。

我们今天培养跨世纪的高技术人才时,如果把上面所述的物理原理通通看成是“学院式的理论”而从课程表里排除掉,我们的“高技术”就成了无源之水、无本之木。例如,在微电子技术中所用的加工和分析手段,如离子注入、激光退火、卢瑟福背散射谱、俄歇电子谱、X射线发光谱、二次发射离子质谱以及高分辨的电子刻蚀、离子刻蚀、同步辐射光刻等,无不是从各个分支的物理实验室里移植到工业上的。正是这些技术手段的应用推动了微电子学的迅猛发展,使之从晶体管到集成电路,从大规模集成电路到超大规模集成电路,迅猛增长。没有较为深厚的物理基础,侈谈什么跨世纪的技术人才,多半只是空话。这样培养出来的工程师,很难在工程技术上有世界水平的创新。

在我国现行的教育体制中占支配地位的看法是,物理课是为专业课服务的。于是,专业课需要的内容就讲,不需要的内容就不讲或少讲。专业课排下来剩的时间多就多讲,剩的少就少讲。著名理论物理学家、诺贝尔奖金获得者理查得·费曼说:“科学是一种方法,它教导人们:一些事物是怎样被了解的,什么事情是已知的,现在了解到什么程度(因为没有事情是绝对已知的),如何对待疑问和不确定性,证据服从什么法则,如何去思考事物,做出判断,如何区别真伪和表面现象。”大学里的物理课绝不仅仅是物理知识的教育,更不是主要为专业课服务的。我们认为,物理学是整个自然科学和现代工程技术的基础。对于任何专业,大学基础物理课的目的,都是使学生对物理学的内容和方法、工作语言、概念物理图象、历史、现状和前沿等方面,从整体上有个全面的了解,物理课是一门培养和提高学生科学素质、科学思维方法和科学研究能力的重要基础课。

小平同志对教育题词:教育要面向现代化、面向世界、面向未来,指出了世界科技发展的潮流。“科教兴国”目前又成为我们的国策,而我国现行的工科物理教育体制,与知识经济的兴起和发展,对人才竞争的高素质要求,都变得越来越不适应。

为此,我们郑重建议:

篇3

十对教育提出的目标体现了党对教育的殷切期望,高校专业教师就要有积极的思想政治表现,认真领会并贯彻党的教育方针,落实到教学实践中来提高教育质量。作为高校专业教师应从以下几个方面把握好教育的发展方向:第一,坚持教育为社会主义现代化服务的根本任务,培养适应新形势下我国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需要的,德、智、体、美全面发展,接受基本工程训练,基础扎实,知识面宽,能力强、素质高、有创新意识和创新能力,在专业领域内从事生产、管理、工程设计、科学研究、技术开发等方面工作的复合型工程技术人才,使之成为社会主义建设的优秀接班人和建设者。第二,教育既要塑造高尚的灵魂,也要挽救失落的灵魂。在科学教育观的引领下,不仅要研究怎么培养优秀的学生,还有研究怎样挽救那些走偏的学生,用正确的教育理念来对待每一个被教育的人,热爱自己的教育工作,乐于钻研可行的效果好的多种教育方式和方法。第三,教师传道授业,教人学问,首先自己要孜孜不倦地追求学问,精通自己的专业,渊博的知识是讲好课程的基础。这是一个科学技术迅猛发展的时代,知识体系日新月异,需要为师者不断吸纳古今中外的文明成果,不断开拓和更新知识领域,授课中才能向外有机拓展,才能让学生开阔视野。有了渊博的知识贮备,还要讲究教学方法和教学艺术,运用教育学理论的前沿成果,引进新的教育理念,深入浅出、风趣引人地讲好课。随着教育改革的不断深化,教育改革内容需要不断上台阶。从宏观、系统工程的角度来研究新的教育改革内容,具体体现在紧跟学科前沿改革教学内容,紧跟时代的发展改革考试招生制度,不断突破创造新的教学方式、方法,建立综合的质量评价制度等等。

二、落实提高高等教育质量三十条意见,综合改革专业教育

1.教学质量是教育的生命线,是实现国家培养现代化高素质人才的有力保障。

目前工科专业教学存在的主要问题有:

(1)课程体系系统性不足

追求课程的广泛性,造成教学任务重,课时短,很难保质保量地完成教学任务。

(2)以展示知识点为目的的验证性、重复性实验为主,锻炼学生综合能力的设计性、综合性实验比例偏低。

(3)高校专业教育的实践教学环节主要有金工实习、认识实习、生产实习、课程设计、毕业实习和毕业设计(论文)等。

存在问题比较多的是生产实习、课程设计和毕业设计环节,如生产实习,受实习基地等条件限制,生产实习几乎变成了认识实习,不能深入下去,难以开展生产管理、技术攻关等实习项目,导致生产实习走马观花现象严重。再如设计类环节选择虚拟设计题目;题目偏小、单一,综合性训练目的难以实现等。

(4)实验仪器的种类及台套数不足

造成能开设的实验较少,或实验组学生数多,难以保证教学质量。

2.贯彻落实提高高校教育质量的意见,主要应从以下几个方面进行专业教育改革。

(1)加强学科和专业建设,提高人才培养质量。

专业培养方案是一个专业的灵魂和旗帜。培养方案要适应新形势下的教育要求,体现具有创新精神、综合素质高的人才培养观。优化专业课程结构,强化专业优势与特色,分类培养,拓宽学生的专业知识履盖面,探索创新人才培养模式。统筹师资、课程、实践等各类资源,实施“卓越工程师教育培养计划”,培养应用型、设计开发型和研究型等卓越工程技术人才;加强合作与交流,建立协同创新育人模式,构建特色人才培养体系。完善教学质量评价与保障体系建设,强化实践教学体系建设,突出学校的育人特色。

(2)加强师资队伍建设,促进学术水平的提高,来支持教学水平的提高。

教师是教育工作实施的主体,高水平的师资队伍是提高教学质量的有力保障。建立具有择优机制的,提高机制和相对稳定的教师聘用制度,鼓励教师深造学习,淘汰落后。以科研为先导,加强师德建设和师资队伍建设,鼓励教师把科研内容转化为实践教学内容,有利于建立学生自主开展探索性、研究性学习、自主实验与创新活动的新机制,强化学生实践能力和创新精神。

(3)加强科技创新和社会服务能力,强化专业办学特色。

传统的教育模式所培养的学生过分强调专业个性,学生知识面窄,这种方式已经不适合当代社会经济和科学技术发展的需要。应以培养学生的创新意识和能力为核心,开展科技创新和社会服务,全方位面向区域经济建设和社会发展服务,促进企业快速发展,形成新的专业方向。在科技创新和社会服务中锻炼出高水平的师资队伍,提升师生的创新和社会服务能力。两者相辅相成,相互促进。通过建立新型的教学模式和多样化的培养模式等方面推动专业教育,办出专业特色。

(4)加强教学研究,全面推进教学改革。

调动教师进行教学改革的积极性,创新教学理念和模式,专业教育要本着“厚基础、宽领域、广适应、强能力”的培养理念,多元化培养模式,加强校企联合,在实践中锻炼学生的各方面综合素质。在教学方法和手段、学生学习方式等技术层面深入研究,不仅在专业领域内培养学生的生产、设计和科研能力,还要培养学生在服务社会、文化传承、创新能力进行多方面的培养,同时引导学生自主学习,终身学习。

三、专业教学改革的具体措施

1.以满足适应现代化教育要求、人民的要求精神来修订专业教学计划。

通过人才市场类型需求调研,企事业单位对人才素质要求调研,教师与企事业专家共同研讨,充分论证,在此基础上修订专业培养计划。这样就能体现出人才培养方案体系的先进性、科学性,并于时代要求一致。体现“面向现代化、面向世界、面向未来”的教育方针,培养学生知识、能力、素质协调发展的科学内涵;满足教师讲授与学生自主学习、探究性学习的要求。不断修订和扩展选修课的学科领域覆盖面,体现时代特色,根据需要可新增或修订辅修方向的教学计划。以满足时展的要求为目标,把专业作为一个整体考虑,形成“大学科”,从课程平台的建设、实验和工程实践环节的设计、跨学科课程和专业主修课程之间关系、基础课与专业课比例等方面进行系统设计。

2.教学模式的改革。

改变传统的理论教学为主的模式,加强实践教学、科学研究等自主学习环节,从这三个维度来构成教学基本框架。三个维度相互交叉、有机结合构建新型的教学模式,改变传统教学中三个维度衔接不够的状况,促进学生积极地投入到学习活动中,提高教学质量。开设更多的综合性、设计性实验。加强实习基地建设,把理论知识和技用于解决实际问题,发挥出学习的主动性和创造性。推行导师制等措施,使学生尽早地深入实验室、企业,积极参与教师科研活动,开展科技创新活动。

3.课程体系的改革。

21世纪国际高等教育的发展趋势,必须树立素质是前提、能力是关键、知识是载体的新型人才观。考虑不同课程教学内容之间的相互需求和启发,考虑学生学习和实践之间的相互需求和启发,在教学安排上,打破传统教学计划的线性格局,改善工科教育传统中“先基础后专业”的分割式教学安排,使教学计划各部分的系统集成、整体优化。

4.教材建设的改革。

进一步加强教材规划、教材建设和管理的规范化。除了优先选用国家教育部或省教育厅评选出的优秀(精品)教材、“面向21世纪课程教材”等优秀教材外,还要鼓励教师结合自身科研领域的最新研究动态,及学校优势、特色,编写具有专业特色的教材。

5.考核评价制度的改革。

从单一的考试方式向多种方式结合转变,找到真正能评价学生学习质量和综合素质的方式。

6.教学质量控制方法的改革。

篇4

实测目标在于探讨建筑外部空间在不同季节和空间形态下的微气候特征,通过分析场地设计中建筑外部空间形态的“围合度”特征与场地微气候要素的关联性,探讨外部空间围合度参数指标对场地微气候要素的影响机制.

2 实测场地选取    

通过前期调研,对上海市重要的办公建筑群的场地设计进行现场勘查与评估其空间形态状况.选取的原则是多样性、典型性和代表性.上海的办公建筑群设计多样,中心城区和规划新城区差别很大.首先,作者综合考虑了城市日照条件、主导风向、建筑规划设计年代、建筑布局与形态等场地微气候和场地空间形态两方面的因素,决定选取上海典型城市办公建筑群:上海市大连路总部研发集聚区办公建筑群(杨浦区大连路宝地广场、国歌广场办公建筑群);上海创天地广场办公建筑群;浦东区政府、科技馆广场办公建筑群;上海市长宁区凯桥绿地春秋国旅总部办公楼作为研究对象.本文是对上海市大连路总部研发集聚区办公建筑群(杨浦区大连路宝地广场、国歌广场办公建筑群)外部空间形态与城市微气候实测.   

实测案例:国歌广场实测场地位于上海市大连路总部研发集聚区中间地块,上海市大连路总部研发集聚区办公建筑群一国歌广场(经度121.510E,纬度31.260N).场地西侧为西门子总部办公建筑群,北侧为在建的保利绿地广场,实测采用12个小型气象站测量场地内空气温度(TMP)、相对湿度(HMD)、风速(WNS)、风向(WND)和太阳辐射强度(SRD)等各项参数。

3 实测时间及天气状况    

夏季实测时间为2015年7月14日、7月15日和8月2日3d,地点为大连路办公建筑群国歌广场,测试仪器为、'Vatchdog小型气象站12台.每日实测时间为8:0020:00;大连路办公建筑群实测当天,上海虹桥气象天气状况为,见表4   

 

冬季实测时间为2016年1月2日、3日和13日3d,地点为大连路办公建筑群一一国歌广场.每日实测时间为8:0020:00;大连路办公建筑群实测当天,上海虹桥气象站天气状况见5.

篇5

对工科类本科专业的人才培养模式和要求进行了概述和总结;对工科类本科专业建设进行了探索和思考;提出了一些有益的思路和方法,为工科类本科专业毕业实习、毕业设计(毕业论文)标准建设提供重要的参考资料。

【关键词】毕业实习 毕业论文 毕业设计

【中图分类号】G642.477 【文献标识码】B 【文章编号】2095-3089(2014)7-0239-03

1引言

工科类专业特点要求实践性很强,只有大力加强动手实践能力的培养,才能让学生对所学的理论知识融会贯通并形成一定的专业能力。而毕业实习、毕业论文(毕业设计)就是学生将所学专业理论与实践相结合,通过实践锻炼以培养学生分析问题、解决问题的能力,是当前大学教学的最后一个环节,也是检验大学教学是否成功的重要途径之一。因此、工科毕业实习与设计是完成大学学业一个非常重要的环节,每个学生都应该正确对待。由于各种原因导致当前毕业实习、毕业论文(毕业设计)存在诸多问题,已经引起社会专家、学者的广泛关注,受到越来越大的重视。本文通过作者在教学领域多年的工作经验和在教学过程中的深刻体会为基础做一些探讨,为提高工科类本科毕业生的质量作出自己的贡献[3]。

工科毕业实习与毕业论文(毕业设计)之间的联系比较紧密。毕业实习可从生产实践中为毕业论文、毕业设计提供第一手的资料和信息,而毕业论文、毕业设计可以解决生产实践中所遇到的问题,提高企业的技术创新能力,两者结合将有利于提高工科类学生的质量和企业的技术创新能力。就每个本科高校而言,建立一套毕业实习、毕业论文(毕业设计)实施标准显得尤为重要[2]。

2当前工科类毕业实习、毕业论文(毕业设计)中存在的主要问题

当前毕业实习、毕业论文(毕业设计)存在的主要问题是走过场现象比较普遍,学生没有真正地进入毕业实习的角色,没有达到毕业实习、毕业论文(毕业设计)的效果,很多学生最后也就是写个报告就算结束了,严重地忽视了该环节对学生动手综合实践能力的锻炼效果,对学生综合能力的培养产生很大的影响,造成这种现象的原因很多,综合起来主要有以下几个方面:一、学生心理因素的影响。认为马上就要毕业了,急功近利比较普遍,很多学生直接在外就业了,毕业实习、毕业论文(毕业设计)形同虚设。二、就业压力大。学生忙于找工作,参与毕业实习与毕业论文(毕业设计)的时间较少。三、师资因素影响。现在学校人数多,没有足够的专业教师从事毕业实习、毕业论文(毕业设计)工作,很多教师还要从事其他理论课的教学工作,师资力量明显不足,对毕业实习、毕业论文(毕业设计)难以做到精细化管理,以及传统管理方式的不足,也导致不能进行有效的管理。四、区域条件的限制。沿海经济发达,厂家比较多,能为毕业实习、毕业论文(毕业设计)提供场所,而像内地高校所处地域经济社会发展程度比较低,没有足够的厂家,有的厂家也都是些劳动密集型企业,难以让学生与所学专业挂上钩[4]。五、经费的制约。高校院系在制定毕业实习、毕业论文(毕业设计)实施方案时,规定了很多条条框框,但由于没有具体经费配套的落实,实施起来困难很大,很多实践性的毕业设计,由于没有经费让学生购买一些元器件等东西,使得毕业实习、毕业论文(毕业设计)往往停留在理论层面,最多也就在仿真上,对学生实践能力的培养产生很大的制约。六、管理制度的制约。当前院系为了管理方便的需要,对毕业实习、毕业论文(毕业设计)作了很多硬性规定,不能充分发挥学生自己的主动性和创造性,例如统一为学生提供毕业论文题目,使得学生的选题空间受到很大限制,很多题目陈旧,学生不感兴趣,仍然要硬着头皮去做等。毕业实习、毕业论文(毕业设计)前期、中期、后期检查形式多、实质性内容少等等[l]。

3提高工科毕业实习、毕业论文(毕业设计)质量的措施

3.1 修订人才培养方案和教学大纲

从人才培养方案入手,通过对各专业人才培养方案进行修订,保证毕业实习、毕业论文(毕业设计)的有效可靠运行,例如传统的毕业实习、毕业论文(毕业设计)放在最后一个学期进行,学生的理论课上完了,使得很多学生没有上课的心理准备了,使得毕业实习、毕业论文(毕业设计)管理难度加大,可以将毕业实习、毕业论文(毕业设计)调整到第七学期进行,第八学期再上一些选修课程,这样管理起来更加有时间,有效性更好。对毕业实习、毕业论文(毕业设计)也要制定教学大纲和进度表,细化内容,进行过程管理等。

3.2 加大教研、科研支撑力度

学校要加大教研、科研支撑力度,让教师和学生手中有研究项目以保证毕业实习、毕业论文(毕业设计)有充分的内容质量保证。目前,各类学校已经意识到这个问题,在方方面面加强内涵建设以保证人才质量。通过学校“本科教学工程”,投入大量资金,立项一批教研项目和实训基地。由于内地企业发展规模不大,科研能力不强,并且技术含量不高,对专业支撑力度不强,学校要花大量资金以教学研究立项形式进行实训基地建设,一个基地投入20-30万元,让专业教师负责实施,和企业联合建立实训基地,通过这些项目的实施,将有力地促进工科毕业实习、毕业论文(毕业设计)的建设,毕业实习有了具体的科目内容。同时,学校要利用高校“能力提升计划”大力进行建设,大力鼓励学生申报国家级、省级、校级“大学生创新创业”项目;鼓励教师申报省级“质量工程教学”项目;利用高校“振兴计划”建设工程训练中心; 利用“中央财政支持地方高校建设”大力进行实验室建设;推进本科生优秀毕业论文(设计)培育计划;通过学校“年度招标课题”项目等有力地推进了人才质量的提高,通过各专业负责人选聘工作,优秀教研室和优秀实验室评选活动等等。让我们的专业建设有声有色,内涵丰富,必将促进人才质量走上一个新的台阶,改变以往理论教学强,实践教学弱的局面。

3.3综合推动各项举措

学校要综合推动各项举措,例如让企业界人士到校作报告,派遣大量教师进驻企业担任科技特派员,邀请企业的高级工程师进院系讨论人才培养方案,就企业对专业素质要求的着重点进行说明,在人才培养方案上着重进行强化、改进,教师与企业联合建立“科技创新平台”,优秀毕业生创业成功者回校设立奖学金,通过多方举措的开展,使得高校与企业之间的互动明显加强,各种教研、科研、参观交流等活动井然有序地进行,为大学生的毕业实习、毕业论文(毕业设计)提供广阔的空间,其专业性、质量和深度都得到明显提高。通过加大电子设计大赛,机器人大赛,机械创意大赛等国内大赛投入力度[5],鼓励学生广泛参加,提高学生的动手实践能力。近年来,我校师生在各级各类比赛中获得了很多大奖,受到了教育厅和社会各界的广泛赞誉。我校工科学生的发明专利更是屡见不鲜,有一个在校学生个人发表的论文和专利有十几项,给全校师生作了报告,可以看出学生学习能力很强,尤其是实践能力更强,能把知识与能力融会贯通。

3.4毕业实习、毕业论文(毕业设计)的科学、规范化管理

学校要通过方方面面的努力,通过各种举措的实施,为提高人才质量做好准备,剩下的工作就是管理了,管理也是一种生产力,管理的好坏直接决定着人才培养质量的高低。为此,学校实施校院两级管理模式,有力地保证毕业实习、毕业论文(毕业设计)的规范有序进行。对于毕业设计、毕业论文(毕业设计),校院都有自己一整套的实施方案并且按照此方案认真实施,做到毕业实习、毕业论文(毕业设计)前期认真谋划,做好规划,形成制度;中期真抓实干,无缝连接,不留死角;后期认真总结,收集资料,做好考核。使得我们的毕业实习、毕业论文(毕业设计)有特色,内容丰富。在具体细节上,我们还需要深入进去,譬如对毕业实习、毕业论文(毕业设计)进行抽查,范围还要更广,不仅要从形式上,还要从专业内容上去进行,这样才能真正提高,可以通过网络系统进行抽查评阅,使得教师能够轻松快捷地进行,克服现在这种传统的模式,提高实施的有效性。

3.5经费的支撑

经费的支撑,要进行专项经费拨付,专款专用的方案,一定要明确,我觉得这一块是一个需要重点解决的问题,现在模式是没有明确,很多都停留在意识上,实际中根本没有做到对毕业实习、毕业论文(毕业设计)的经费保障。这样广大师生的积极性和主动性才会表现出来,各项工作才能切实有效地运行下去[6]。

4总结

作为一所一般本科院校,皖西学院在近13年时间里,乘高等教育大众化之势而上,完成了由专科教育到本科教育、由师范教育为主到综合性、应用性本科教育的两大转变,实现了跨越式发展。2006年顺利通过了国家教育部本科教学工作水平评估,并取得好的成绩,实现了学校中长期发展的第一步战略目标。2013年通过教育部本科教学审核评估,并取得好成绩;为深化学校内涵式发展打下了坚实的基础。在省内同类地方高校中名列前茅。

2013年我校接收教育部本科教学审核性评估,评估专家对我院毕业实习、毕业设计与就业工作提出殷切希望,提出很多意见和建议,这些意见和建议正是我们需要做的工作,学校对工科专业的毕业实习、毕业设计与就业工作的现状、存在的问题非常清楚,并感受到了极大的压力,这些问题也是当前我国高校教学管理、教学改革中普遍存在而又尚未解决的重大问题,已到了不解决不行的地步,皖西学院正在多渠道研究改革方案。学校对学生的毕业实习、毕业设计与就业工作非常重视,对此项教学改革研究项目非常支持,在今年校院两级领导班子对此项工作高度重视,已完成了对2013届毕业生的实习、毕业设计及就业工作总体教学改革的初步试验,取得了阶段性的成果,实践证明该方案可行。

项目课题组负责人具有宽厚的专业基础和长期的教改实践经验,具有较强的改革意识和开拓创新精神,具有较强的课题主持能力和研究能力。课题组成员层次结构合理,涉及面较广,大都具有丰富的教育理论和教学管理经验,他们参加了工科专业的建设和管理工作,对我国工科专业的办学现状及课程指导委员会的要求比较了解,教学经验丰富。希望本文的观点能为高等工科本科毕业实习、毕业设计(毕业论文)标准建设作出自己的贡献。

参考文献:

[l]丁立明,李寒旭.化工工艺专业毕业实习现状与教学改革探索[J].安徽理工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2005.

[2]李国锋,李云龙,张志刚,等.试论高校毕业实习的教学与改革[J].长沙大学学报,2007.

[3]李文红.浅谈高等学校毕业实习工作中存在的问题及对策[J].湖北成人教育学院学报。2007.

[4]周建平.大学课程改革的“深度”缺乏与觉醒[J].南京:江苏高教,09.1:71-73.

[5]刘星.论政府服务超越”顾客导向”的必然性与可能性[J].太原:理论探索,07.4:106-109.

篇6

选题工作包括指导老师立题和毕业设计学生选题两个环节。指导老师确定研究题目的过程称为立题,该项工作关系整个设计的周期与质量。准确的题目有助于毕业设计质量的提高,达到事半功倍的效果,因此必须严把毕业设计立题关,确保毕业设计工作的顺利进行。工科类毕业设计题目来源于科学研究项目、企业生产一线以及教学过程等方面,类别有基础理论科学研究、技术工程开发以及工程设计三大类。一般指导老师将确定好的题目直接安排给所带的学生,但在实际执行时,此方法存在的一些弊端逐渐暴露出来,如毕业设计工作量偏大或偏小、题目缺少工程背景以及研究内容跨专业程度过大等,制约学生创新思维的发展,甚至有的毕业设计题目与学生所学专业知识脱钩。针对以上亟待解决问题,根据多年的毕业设计指导经验,毕业设计立题时,应该根据学生的自身情况进行题目的设定,在最终毕业设计题目确定之前,必须进行毕业设计立题申请,成立毕业设计立题审核专家组对指导老师提出的毕业设计题目进行逐一研究与讨论,评价题目的可行性,通过专家组的研究决定指导老师提交的题目是否可以立题,对于存在问题的题目,给出修改建议,以便学生更好地完成毕业设计任务,近年来陕西理工学院在全校师生共同努力下,实现学生和毕业设计题目的双向选择,学生根据自己的知识掌握能力和自身的发展需要,在毕业设计系统中实现双向选择,每个学生至少可以预选报三个毕业设计题目志愿,同时附上自己的专业信息和研究特长,指导老师在此基础之上,在毕业设计选题系统中再确定学生,完成毕业设计的选题工作。有效避免直接将毕业设计题目分配给学生存在的弊端,同时也激发学生对该课题的兴趣,从而保质保量地完成毕业设计任务,达到毕业要求。

二、工科毕业设计文献查阅、开题报告问题与对策

对于工科本科毕业设计,开题报告是毕业设计研究工作的总纲领,对学生的毕业设计过程起到指导性的作用,阅读大量中外文献是完成毕业设计开题报告的首要工作。对于开题报告工作,最好阅读与该课题相关的国内外文献,明确该课题的研究现状及其研究方向,通过大量阅读,书写文献综述,阐明该课题已经解决的问题和未解决的问题,然后对于未解决的问题进行分类细化,哪些属于国内都没有解决的学术问题,哪些属于国外已经解决而国内没有解决的技术问题。做到心中有数,研究有方向,针对自己的毕业设计课题,提出自己的需要解决的问题及其解决思路、方法等。在此基础上完成开题报告的填写工作。

三、工科毕业设计电子资料问题与对策

工科毕业设计资料主要包括:毕业设计论文、工程图纸以及开题报告等。近年来,毕业设计电子资料逐渐取代纸质资料,方便师生信息交流的同时,也存在一定的问题,亟待完善与改进。

1.毕业设计电子论文格式规范化与对策。毕业设计论文格式规范化也是培养学生严谨、求实的工作能力的重要途径之一。规范化的毕业设计论文可以给美的视觉效果,更好地展现学生毕业设计劳动成果。但在毕业设计指导过程中也发现存在不规范的论文现象。究其原因:一方是在学生对毕业设计规范化的实施意义认识不到位,另一方面就是指导老师没有严格要求或指导不到位,从思想上根本没有重视本次毕业设计格式规范化的重要性。对于此类问题应对学生进行该方面教育工作,使学生从思想上重视毕业工作,切实重视毕业设计格式规范化的重要性。毕业生通过对自己论文格式的规范化处理,也是在锻炼自己、规范自身的行为,逐步形成一种做事情的态度和方法,为走上工作岗位积累一定的工作经验。

2.毕业设计电子工程图问题与对策。对于毕业设计工程图纸,传统的方法,工程图纸在绘图室采用手工绘制,随着计算机技术的发展和学生招生数量的增加,计算机绘制越来越适应目前形式的发展,计算机绘图已经逐步替代手工绘图,电子版的图纸很方便师生交流信息,为柔性化的指导工作建立良好的基础。但电子图纸也存在一定的弊端,如学生通过各种手段寻找往届毕业设计图纸,出现毕业设计工程图纸抄袭现象,同时弱化了传统手工绘图的基本能力。对于此类问题,本科毕业设计图纸可以采用电子图纸与手工图纸同时进行的方法,如对于工科机械类毕业设计题目,在给学生下达毕业设计任务书时,要求学生用计算机绘图同时也得采用手工制图相关的零件图。这样可以减少学生在毕业设计过程中抄袭现象,同时又加强了学生手工绘图的基本能力。同时加强论文重复率和相似性检测工作,要求工科类本科毕业设计重复率不能超过10%,可有效杜绝学生大面积抄袭别人的学位论文,举办科学道德与学风宣讲大会,指导学生树立正确科学研究态度。

四、工科毕业设计过程指导问题与对策

1.团队指导与资源优化。团队具有丰富的学术资源,团队具有集体的智慧,团队具有柔性化的指导优势。因此急需要团队的建立与扩展。团队指导可以将不同的指导老师优质资源共享,实现高效、高质量的毕业设计指导工作,在毕业设计过程中通过优质资源互补原则,借助兄弟院校的试验平台或丰富的理论经验,提高毕业设计的质量。如陕西理工学院可与西安交通大学、西北工业大学、西安理工大学等相距较近的省内高校联合指导学生,也可让学生去兄弟院校进行毕业设计的实验工作,使我校毕业生真正体会到高等教育优质资源共享的精髓,也使得我校毕业生在以后的学习和工作过程中发展速度更快,人际交流与合作能力更强。例如,对于研究增材制造方面的题目,就需要优质资源共享方式,如西安交通大学国家级重点实验室已在增材制造方面取得创造性成就,无论是实验设备,还是实验水平都是国内首屈一指的,甚至在国际上也有一定影响力。所有这一切都是值得我们学习与借鉴的,也可邀请该校的增材制造方面的专家来我校进行学术报告,以激励我校毕业生的求知欲望,拓宽其毕业设计的新思想、新方法。通过资源共享的方式,搭建我校增材制造实验室,为后续的毕业设计学生提供实验的条件和场所。

2.周汇报环节的实施与推进。毕业设计过程中必须严格要求学生,每周定时安排课题组的汇报与总结,让学生以PPT的形式汇报自己的一周内的工作情况,即使没有进展也要汇报工作。达到一种量变到质变的过程。同时检查学生一周的工作情况,及其对课题的研究进展,包括查阅资料、企业调研、实验进展、CAE软件运算进程、国内外学术领域的研究状况以及该研究能否解决实际的问题。及时发现学生毕业设计工作过程中存在的问题,同时便于指导老师有的放矢地安排和指导学生。课题汇报的目的一方面在于检查学生的工作进度,另一方面培养学生交流表达能力。当然汇报不是走形式,对于本次汇报工作表现相对落后的同学,要求提出改进与后续的措施,否则按照学校毕业设计教学文件规定延迟或终止毕业设计进程。

五、工科毕业设计答辩、成果保护问题与对策

毕业设计答辩是指导老师和毕业设计学生辛苦劳动的收获节点,在毕业设计过程中,在老师的指导下,学生不断地发现问题、分析问题以及解决问题,创新能力、自我表达能力得到了锻炼。如何能够更好地锻炼学生的自我表达能力,首先要扎实做好毕业设计过程中的每一个细小环节,做到有备无患,只有在毕业设计工作过程中付出了,才能在毕业设计答辩过程中心中有数,临阵不慌。也可对毕业设计答辩整个过程进行录像,从录像中发现自己存在的问题,及时纠正,以便更好地适应社会大环境,也为学生提供了良好的锻炼自我表达能力的机会。毕业设计答辩结束后,毕业设计学生可以在老师的指导下,对自己的设计思想、方案及其预期的成果以论文、专利等形式进行保护,一方面在肯定师生辛勤劳动的成果,另一方面在夯实该领域的研究基础,推动科学研究健康成长。

六、结语

篇7

关键词:工科院校;文科专业;毕业论文;特尔菲法;质量;指标体系

中图分类号:G640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002-4107(2013)12-0045-03

本科毕业论文是高校实现人才培养目标的最后一个综合性实践教学环节,是高校培养创新型人才目标的重要措施, 也是培养学生运用所学的基本理论、基本知识和基本技能分析解决实际问题能力、独立工作能力、增强创新意识的重要途径[1]。当前国内很多学者认为,本科毕业论文质量堪忧,其中一个重要的原因就是多数高校对本科毕业论文的质量评价缺乏一套科学合理的评分体系,评审过程监控不严。这使得学生对毕业论文的完成更加缺乏重视,论文质量日趋下降。针对这种状况,有必要探索工科院校文科专业本科毕业论文质量指标体系的构建问题。

一、本科毕业论文质量指标体系的构建方法

本文使用特尔菲法来构建质量指标体系。特尔菲法是决策、预测和技术咨询的一种有效的方法,是对群的成员的意见进行统计处理、归纳和统计,然后进行多次信息反馈,是成员意见逐步集中,从而做出群的比较正确的判断方法[2]。

特尔菲法主要基于以下两个原理:群体的预测比个体的预测正确性可能更高;各个体的预测估计随着实验轮次的增加存在着趋于一致的趋势[3]。特尔菲法主要有三大特点:匿名性、反馈性和收敛性。专家以“背靠背”的方式接受调查,提供鉴定信息,收集到的信息经过汇总、归纳、分析再反馈给专家。这样通过多轮调查,最终使分散的意见逐步收敛,从而得出正确的结论。本科毕业论文质量指标体系使用特尔菲法构建具有可行性。

二、本科毕业论文质量指标体系的设计

在大量阅读相关文献的基础上,结合南京某高校文科专业本科毕业论文质量现状及毕业论文评分标准,在设计本科毕业论文质量指标体系时应着重考虑其内部影响因素、论文本身质量及论文指导等环节,将选题、开题、论文质量、答辩质量、指导教师对学生的总体评价五个要素作为一级指标,同时为了更好地对论文质量进行评价,也为了使评审教师在评阅论文时有更直观、具体的参照标准,在一级指标下设计了15个二级指标,具体介绍如下。

选题是完成毕业论文的第一个环节,选题的科学性、恰当性直接影响论文质量,因而选题也是本科毕业论文质量指标体系中的首要指标。选题环节需考核的内容包括选题符合专业培养目标、题目的难易程度、题目的科学性和新颖性、题目的理论价值和实践价值。选题要符合培养目标,体现学科、专业特点和教学计划中对能力知识结构的基本要求,达到毕业论文综合训练的目的;论文题目要难易适中,与学生的知识水平和科研能力相符;所研究的课题要有科学性,有利于学生创新能力的培养,同时要具有理论上的研究价值和现实意义。

开题是完成毕业论文的基础性工作,考核内容包括独立进行文献检索及调研、开题报告质量。从拟定题目到开题,学生要进行大量的准备工作,其中最主要的是进行文献检索、阅读、归纳和总结,进而在此基础上撰写开题报告,确定论文采用的研究方法及论文框架。独立进行文献检索及调研这一指标的考查可以通过学生定期向指导教师汇报调研情况的方式进行;开题报告是学生论文的一项阶段性成果,是开题这一指标的重要考核内容。

论文质量包括论文的创新性和实用价值、论文的规范性、研究手段和方法的应用能力、外语应用能力、论文写作水平、查找文献能力等六个二级指标。论文的创新性和实用价值指论文在理论研究或研究方法上有一定突破,对生产、教学或科研中实际问题的解决有现实意义;论文规范性主要考查论文格式是否符合学校论文撰写规范、字数是否达到要求、论文环节需提交的各部分内容是否完整等;研究手段和方法的应用能力主要看学生是否采用了科学、恰当的方法完成论文,研究思路是否清晰;外语应用能力从学生查阅、参考外文文献情况及外文翻译质量等方面考察;论文写作水平着重考查学生的写作功底,遣词造句是否恰当,结构是否严谨,条理是否清晰等;查找文献能力考虑参考文献的引用数量及恰当性等。

答辩是毕业论文的最后一个环节,也是检验论文质量的较重要的环节,该指标包括阐述论文内容表现、回答问题表现、对论文相关知识的熟悉程度三个二级指标。在答辩过程中,评审教师通过对学生上述三方面的考查,可以对论文质量及学生的综合素质做出一定判断。

指导教师对学生的总体评价专门由论文指导教师根据学生在论文完成过程中的表现,如遵守纪律、主动与导师联系、按时完成各阶段工作等进行打分。这一指标的设立能够调动学生积极性,使其更好地与指导教师配合,进而较高质量地完成论文。

该指标体系为定性与定量相结合的指标体系,并以各指标在评价文科专业本科毕业论文质量时的重要程度划分为四个等级:极重要、很重要、重要和不重要,并以0―9作为评分标准,进行量化判断,咨询调查表设计情况如表1。

表1 本科毕业论文质量指标体系特尔菲法调查问卷(第一轮)

三、本科毕业论文质量指标体系问卷调查结果分析

本次调查问卷发出的对象为有多年教学经验和论文指导经验的教授、讲师和部分有论文写作经验,正在进行本科毕业论文写作的应届文科毕业生。论文指导经验丰富的教师对毕业论文各环节都非常熟悉,对论文质量的评审也都有较为合理的标准,相信他们能够对论文质量指标体系的构建和完善提出有建设性的修改建议;正在进行论文写作的大四学生正身体力行,相信有他们切身的体会,能给论文质量指标体系的构建提供很大的帮助。

1.第一轮调查问卷发出50份,回收50份,为可信赖反馈意见。调查问卷收回后,利用中位值和上下四分位数的汇总结果处理方法进行数据处理,在充分吸取被调查者意见的基础上,对第一轮咨询调查表中的部分指标进行了修正,并对某些指标作了增减变动:将“查找文献能力”改为“应用文献能力”,因为“应用文献能力”包括查找文献、在论文中正确使用文献等方面,更为全面;将“指导教师对学生的总体评价”删除,该指标更偏重于论文质量监控方面,属影响论文质量的外部因素,而本文中所设计指标体系主要考虑影响论文质量的内部因素,故不予采用该指标。在总结第一轮汇总结果的情况后,将第一轮的各指标中位值和上下四分位区间数值,及指标体系设计表中变动情况全部反映在第二轮调查问卷表(表2)中,并再次发出调查问卷。

2.第二轮调查问卷发出50份,收回50份,值得信赖。对第二轮汇总结果进行分析处理后,将计算出的各指标中位值与上下四分位区间比较,发现四分位区间较小,且中位值的离散程度较低,专家意见的集中程度较高,鉴定结果具有较大的可信程度,无须再进行下一轮的咨询调查。与此同时,笔者通过总分比重法对回收数据进行统计处理,并得出相关指标的简易权重,具体结果汇总情况见表3。

通过以上简易权重的计算可以看出,“选题符合专业培养目标”、“论文的创新性和实用价值”、“研究手段和方法的应用能力”、“阐述论文内容表现”、“对论文相关知识的熟悉程度”五个指标所占权重较大,在评价论文质量时要重点考查;“论文的规范性”及“外语应用能力”权重相对偏低,在论文质量评价方面不作为重点考查内容;其他指标权重较为接近,在评价论文质量方面起着较为重要的作用。

四、文科专业本科毕业论文质量指标体系的现状

利用特尔菲法建立的工科院校文科专业本科毕业论文质量指标体系具有一定的科学性和合理性,在论文评审过程中,运用该指标体系对论文进行评定更具客观性和系统性。

由于时间仓促,该指标体系的设计还存在一些不足,影响论文质量的因素还未考虑全面,有些指标还需要进一步斟酌,将该指标体系应用到实际的论文评审过程中是否切实可行还有待验证。特尔菲法问卷调查只进行了两轮,这对最后指标的确定也有一定影响。本文在确定工科院校文科专业本科毕业论文质量指标的基础上仅使用总分比重法计算出了各指标的简易权重,此权重只能作为参考,还需要进一步采用层次分析法或其他更为科学的方法来确定各指标权重,以完善该指标体系。

五、提高本科毕业论文质量的建议

作者结合指标体系的构建结果,就如何提高论文质量提出若干建议。

1.选题是影响毕业论文质量的内部因素之一,在工科院校文科专业毕业论文质量指标体系中,选题的简易权重占到了26.685%,选题包含的各二级指标也均占有较大的权重,选题工作的好坏直接影响着毕业论文的质量。

2.严格毕业论文成绩的评审工作。 在对

影响毕业论文质量的外部因素的分析中笔者发现,论文成绩评审不严格也是提高论文质量的一大制约因素。高校应建立科学、合理的论文评分标准及相关的规章制度,这是论文成绩评定工作的重要基础。

3.加强学生毕业论文写作的训练。通过对工科院校文科专业毕业论文质量现状的分析可以看到,目前学生写作功底差是一个普遍存在的问题。在论文质量指标体系中,“论文写作水平”这一指标所占权重较大,采用特尔菲法对这一指标进行的问卷调查数据的差异性也较小,可见学生论文写作水平的好坏与论文质量的提高有着密切的关系。加强对学生论文写作的训练是提高毕业论文质量的一项基础性工作。

4.严格答辩程序。答辩是毕业论文的最后一个重要的教学环节,是影响论文质量的重要的内部因素之一。在文科专业毕业论文质量指标体系中,“答辩”虽只包含三个二级指标,但总体仍占有21.33%的权重,可见其对提高论文质量的重要性。要制定科学、合理的答辩程序及成绩评定方法并严格执行。

参考文献:

[1]陆富彬.对教学应用型高校本科生毕业论文工作的

思考[J].高教研究,2006,(10).

[2]刘子龙.基于系统工程学的企业竞争力研究[D].大连:

东北财经大学,2004.

篇8

关键词:毕业论文;创新性;开题答辩;开题报告

中图分类号:G642.0 文献标志码:A 文章编号:1674-9324(2016)42-0004-03

随着物联网、云计算、大数据和泛在网络等新型信息技术在经济社会各个领域的广泛应用,知识正以前所未有的速度传播,使得这个时代的本科生几乎与大学课堂的教师同步地接触来自国内外最新的新闻和咨询。与此相比,大学课堂的教学内容更新换代较慢,四年的本科学习,学生基本上接受的是本专业最基本且已形成共识的专业知识,或者说学了一些本专业领域最基础的知识,而对本专业科技前沿的知识和未来发展趋势了解甚少。这就造成理工科学生进实验室做毕业论文开题时会遇到很多问题,如选题时不知道查阅哪些资料,不知道选择什么内容或者具体用什么方法来研究,撰写开题报告时不会进行分析和归纳等等[1-2]。出现这些问题的原因在于大学教育在课堂教育阶段过于重视对知识的灌输和注入,造成学生将大量的时间和精力耗费已有知识的理解上,忽视了对学生归纳、整理、分析并输出知识能力的培养。

毕业生输出毕业论文的质和量取决于其对专业知识输入的质和量,缺乏对本专业科技前沿研究现状的了解,就不能发现比较有价值的科学问题。现就各个阶段学生需要认真对待的内容及指导老师应给予的专业引导浅谈几点看法。

一、确定研究方向

研究方向的确定是本科生毕业论文进行的第一步,研究方向应具有前瞻性、创新性和个性,一定程度上体现了未来社会发展方向。好的研究方向给学生提供一个了解该学科科学前沿和发展前景的机会,也是学生能够窥探本学科未来发展的一个窗口。由于一个学科所涉及的知识领域非常广泛,与本领域相关的研究工作非常繁多冗杂,让毫无科研经验的学生去选择一个适合自己本专业的、难度适中的研究课题,无异于大海捞针,毫无头绪。

绝大多数本科生毕业论文研究课题基于本学科现有老师研究方向基础上的,是由本学院老师所指定的,是指导老师已有研究的深入和创新。本学院老师从事的科学研究大都与本学科相关联,这些研究方向中有些属于本学科已有基础知识的延伸,有些属于本学科新兴的边缘学科,有些属于本学科与其他相关学科的交叉――运用本学科已有的基本知识理论去解决其他学科存在的问题或者运用其他学科的基本知识理论去解决本学科当前存在的问题。有经验的指导老师所指定的研究方向大都是自己在本学科多年科研探索和积淀的基础上提出的,有些比较偏基础理论,有些比较偏实际应用,有些属于比较成熟、前期研究较多的,有些属于科学前沿、带有探索性质的等,需根据学生所掌握的知识水平及综合分析解决问题的能力的差异,对不同类型的学生给予个性化选题指导。对于学有余力,有志继续从事科研的学生,有针对性地选择安排与前沿科学有关、比较基础性地研究课题,这样可以为学生研究生阶段地学习打下基础,也有助于提高毕业论文地质量。对准备参加工作的学生,选择更接近生产实际的或者与就业方向密切相关的课题,将毕业论文课题与将来就业要应用到的知识之间建立起直接的关联,切实调动学生参与毕业论文的积极性[3-4]。学生需在明确自己兴趣的基础上,经过查阅资料,根据自己的兴趣和能力,在与指导教师充分沟通的情况下,深刻理解该研究方向的具体内容、当前研究的热点和未来发展前景,进而选择适合自己的研究方向。

二、熟悉研究现状

任何研究过程都是本学科知识探索领域中的一个环节,所有的研究方向都是在继承前人已有研究成果的基础上确立的,确定研究方向后,学生就需要熟悉本方向的研究现状,梳理前人的成果并找出其内在的逻辑关系。这就需要学生首先围绕研究方向搜集相关的文献资料,这些资料大部分来自互联网上本专业常用的中英文数据库,如化学专业常用的有中国知网(CNKI)、美国化学学会全文数据库(ACS)、Elsevier/SCIRUS、John Wiley、Springer Link、Sciencedirect、RSC和Beilstein等数据库,也有部分资料来自图书馆、阅览室和专业资料室。要想透彻地了解本方向的研究现状,必须尽可能全面地查阅中英文文献,全面的资料搜集能够使学生更加全面地了解本专业目前的研究现状。

其次需要学生对文献内容进行分析和归纳整理、分类,并认真阅读。与研究方向相关的文献浩如烟海,一一梳理总结难度太高,可以找指导老师找一些该方向具有代表性或具有里程碑意义的经典论文进行精读,挑选一些本方向做得比较好的课题组或者牛人写的综述进行通读,其余关联性不大的论文可以泛读全文或者仅仅读取摘要即可,这样可以事半功倍。对于英文不怎么好的同学,英文文献的阅读是必须要克服的一道障碍,理工科现有高质量的科学研究成果大都刊载在英文期刊上,包括国内大牛也都在英文期刊发表自己比较重要的近期研究结果。阅读过程中要写好笔记,用自己的语言写下阅读时的理解和想法,这样可以锻炼自己的思维表达能力,提高阅读水平,便于梳理归纳。学生通过阅读文献对本方向的研究现状有了初步了解,在研究内容上有了初步的知识积淀,结合自身已有专业知识能够初步了解本专业目前比较热门的研究主要集中在哪些点上,现在研究到什么程度,未来比较有前景的发展方向主要有哪些,还有研究人员是为了何种原因而展开科学研究工作的,如何综合运用各种实验方法和实验仪器来分析解决问题的等等。

再者需要学生对本课题组前期所做的研究有透彻的了解,主要包括实验室有哪些实验条件,主要开展哪方面的研究,前期研究生和往年本科生的毕业论文主要通过哪些实验手段做了哪些相关研究,过程中有哪些比较有意义的发现,哪些发现具有进一步深入研究的必要。这就需要指导老师将近3―5年内自己所做的研究比较大概地讲解给学生,明确其中比较有意义的内容,就需要进一步研究的内容与学生交流沟通。

三、选择需要解决的科学问题

理工科的科学研究始于问题,提出问题是进行科学研究和探索的第一步。在学生有初步知识积累的基础上,指导老师应鼓励学生梳理本方向已有研究问题,要求学生理清研究问题的起源、发展和现状,清晰揭示研究问题的演进,支持学生批判性地看待本研究方向已有的观点和看法,引导学生提出独特新颖且有价值的问题,选取学生自己感兴趣的、有发展前景的研究问题,鼓励学生对这些问题进行深入思考,找出这些问题存在的根本原因,并理出解决问题的大致思路。理工科科研的复杂性决定了任何一个问题所涉及的影响因素都是多方面的,引导学生对可能影响研究问题的因素进行分析,并从中找出关键性的影响因素,找出该影响因素与实验现象之间已经存在的关联,从而对已有实验结果进行解释,或者改进与批判针对现有研究的不足,推出另类研究,发掘新的研究方法与途径验证其他相关研究,以不落俗套的思维尝试性地解决问题,避免毕业论文中低水平的重复或者模仿,思考未来研究中是否可找到更有意义或者更有价值的结果。在这一提出问题、分析问题到解决问题的过程中必须要注意,问题不能提的太大,必须是有限时间内自己独立或在指导老师协助下相对独立完成的问题[5]。

四、撰写开题报告

理工科毕业论文的开题报告一般包括选题的意义,需要解决的科学问题,主要研究内容,具体的研究方案,主要参考文献等几个部分。一个好的毕业论文必须要明确清晰地阐明选题的意义,也就是为什么要做这个课题,而不做其他课题,这个课题让你感兴趣的关键点在哪里,比如或是前期研究出现相互矛盾的研究结论,或是性能更好的新化合物,或者是新的概念,或是新的能够大大地提高现有生产效率的工艺路线。而目前本科生所做的开题报告中,普遍存在选题不明确或者选题不合适,根本原因在于对选题内容的认识不足,本科生对很多科学前沿的了解来自于报纸、杂志或者网页等一些科普性的新闻,这些新闻为了吸引眼球,通常会夸大或者歪曲一些基本研究科学问题的研究现状和研究结果。实际上关于科学研究方面的重大新闻都有对应的更专业的学术论文,这些论文的表达相对来说更客观,也是学生在毕业论文过程中更应该关注的东西。摒弃偏见和成见,从更加客观的角度看待研究课题的意义是做毕业论文过程中应该具有的态度。选题过程中另一个容易出现的问题就是选题范围太大,研究内容太多、太宽泛,或者难度太大,不切合实际。如有的学生提出“丝素蛋白在固液界面的有序结晶及其应用”,此选题有意义,有创新,研究思路也比较正确,但论文选题范围太大,影响丝素蛋白结晶的因素太多,实现起来难度也很大,后具体细化为“流动剪切力对丝素蛋白有序结晶的影响”,将影响丝素蛋白结晶的因素缩减为单一的流动剪切力的影响,研究内容明确,范围进一步缩小,就具备了可实现性。明确选题意义后,就需要对所选题进行系统的思考,围绕需要解决的科学问题,分析总结以往研究人员大都是从哪些角度来思考和解决问题的,主要运用了哪些理论和方法,对这些理论和方法存在的优点长处及其缺点不足进行分析,并提出新的解决问题的方法和途径,指出自己相对于其他研究者的长处,理出自己围绕关键问题需要进行哪些方面的研究,并制定更加具体的研究方案。

大学及后续的研究生学习均是为了培养某一方向的专业性人才,因此毕业生在开题报告的书写过程中,切记要运用专业术语进行更准备的表达。对于理工科学术性的论文,富有主观色彩或浓郁个人感情的语句,是开题报告撰写过程中必须要避免掉的。开题报告内容属于专业的、学术性的论文,要求学生用专业的态度和专业的词汇总结前人的研究成果,并对实验现象和实验结果进行比较客观的描述,在相对合理范围内对已有实验现象进行推断。另外,思维和逻辑的连贯性也是开题报告撰写时要注意的要点,开题报告中引用他人的文字及说法要标明出处,所引用的论文和专利等都是要与要解决的关键问题密切相关的,不能为了凑字数或者凑内容而加些与研究问题无关的东西进来。

五、开题答辩

开题答辩就是要求毕业生详细地口头阐述毕业论文的具体研究内容,就是该课题的研究现状,需要解决的问题,具体实验内容及实验方案,研究意义等。对老师和学校来说,组织开题答辩是为了考察学生对研究课题的认识程度,所选课题难易程度是否得当,解决问题的思路是否正确,是否具有运用专业知识解决实际问题的能力。对学生而言,参与开题答辩可以深化对研究问题的理解,更加深入地理解本专业的基本理论和观点,为接下来的实验研究和毕业论文答辩顺利进行打下基础。

开题答辩通常包括学生口述、问题答辩和建议评价等环节。学生口述阶段需要学生事先做比较充足的准备,深入透彻理解与研究问题密切相关的本专业知识,用简单的图表或文字展示本学科前沿的其与研究问题密切相关的研究成果。问题答辩环节答辩老师可以提一些有针对性的问题,如针锋相对的观点或完全不同的理解,激发学生对研究问题进行更加深入的理解和思考。针对老师提出的不同观点,学生应根据自己已经掌握的知识和理论为自己的观点辩护,证明自己的理解是经过深思熟虑的。建议评价环节答辩老师要给予开题报告和开题答辩客观公正的评价,指出其中的优点和长处,同时明确其缺点与不足,并给予改正的建议和方向。毕业生应根据开题答辩中答辩老师提出的问题进行深入思考,对存在的缺点和不足加以补充完善,是自己更加透彻地理解课题,力争取得更好的研究结果。

开题答辩的过程是学生和老师就接下来需要研究的课题进行的学术思想交流过程。开题答辩一方面为老师提供了了解学生专业知识掌握程度和对研究课题理解程度的机会,另一方面为学生提供了表达自己学术思想,展现自己自信心的平台,能够锻炼学生理论概括、语言文字、口述表达、逻辑思维能力。

总结:

本文从培养具有初步创新能力人才的角度出发,围绕本科生毕业论文开题的五个阶段,浅谈各个阶段学生需要认真对待的内容及指导老师应给予的专业引导,为学生和老师的毕业论文开题工作提供建议,为提高毕业论文质量奠定基础。总之,毕业论文开题阶段是学生和老师就研究课题和研究问题进行交流沟通的重要阶段,好的开题可有效激发学生的创新能力,有助于学生“站在前人的肩上”进而“看得更远”。

参考文献:

[1]徐建邦.对本科毕业论文工作的几点思考[J].东北财经大学学报,2007,(4):83-86.

[2]柯颖.高校本科毕业论文教学改革的对策思考[J].学术论坛,2008,(10):203-205.

[3]路辉,宁焕生.“以人为本”促进本科毕业设计开题工作的几点思考[J].高教论坛,2009,(4):55-57.

[4]周仕东.论科学探究中的科学问题[J].化学教育,2005,(8):15-17.

[5]罗海鸥,包国庆.学位论文答辩:一堂智慧升华的课程[J].学园,2008,(2):34-38.

To Improve the Specific Ideas of Innovative Science and Engineering Graduate Thesis of Undergraduate Students

JIANG Yan-ke,GAO Xue

(1.Industrial and Commercial University Of Chongqing Chongqing Key Laboratory of catalysis and functional organic molecules,Chongqing 400067,China;2.Industrial and Commercial University Of Chongqing Chongqing Key Laboratory of natural drug research,Chongqing 400067,China)

篇9

关键词:光电专业;本科毕业论文;工程教育专业认证;工程应用

中图分类号:G642.41 文献标志码:A 文章编号:1674-9324(2016)34-0194-02

目前,我国开设工科专业的本科高校有1047所,占本科高校总数的91.5%;高校共开设工科本科专业14085个,占全国本科专业点总数的32%。从2005年起我国开始开展工程教育专业认证试点,组织开展相关专业领域的认证工作,在学生、培养目标、毕业要求、持续改进、课程体系、师资队伍和支持条件等7个方面与国际标准紧密对接。2013年6月19日,在韩国首尔召开的国际工程联盟大会上,《华盛顿协议》全会一致通过接纳我国为该协议签约成员,成为该协议组织第21个成员。这在一定程度上表明我国工程教育的质量得到了国际社会的认可。

毕业论文是高等工科院校非常重要的实践教学环节,是学生综合应用专业理论知识去分析、解决实际问题的实践锻炼过程,是提高教学质量的重要环节和完成人才培养计划的重要保证措施,也是大学生才华的第一次显露,最能反映出大学生的知识、能力和素质。然而随着我国高等教育进入大众化教育阶段[1],近年来,由于高校、教师和学生的重视不够,毕业论文整体呈现出质量不高、脱离实际的趋势,特别是工科毕业论文未能体现出工科特色,有的毕业论文理论性太强,未能抓住工科毕业论文要结合工程实际和工程应用背景的基本要求。

毕业论文的选题是决定毕业论文好坏的关键,毕业论文的选题要体现科学性、创新性、工程性、可行性等方面特点。本文结合江苏大学光电信息科学与工程专业特点,从毕业论文的课题来源谈谈工科类本科毕业论文的实践教学改革途径,以期提高本科毕业论文质量,进一步推进我校光电信息科学与工程本科专业工程教育认证工作。

一、结合导师科研项目选题,增强毕业论文内容的科学性、创新性

本科毕业论文的选题可以结合导师的科研项目进行[2],科研项目一般包含许多子课题,子课题之间又是相互联系相互支撑、相互渗透,它们的难易程度有所不同,可以让不同基础、不同兴趣的学生选择不同的子课题,培养学生基本的科研能力,对学生未来的学习和工作有着十分重要的意义。笔者所在系的教师都具有博士学历,大多为硕士生导师,科研项目来源丰富,有省部级、国家级博士后基金、国家自然科学基金和江苏省自然科学基金以及与企业进行的合作研究项目。如国家自然科学基金“飞秒激光诱导超快超高压冲击加载下金属箔材塑性成形机理及方法”、江苏省自然科学基金“飞秒激光加工制备光子晶体光伏电池及其抗反性能研究”和企业进行的合作研究项目“用于电力光纤到户的新型弯曲不敏感光纤研究”等项目,这些项目大多面向工程应用和基础研究。近年来,我们始终坚持将自身的科研课题与本科生的毕业论文相结合,表一为我校光电信息科学与工程专业近三年毕业论文课题来源统计结果,可以看出,每年大约有29%左右毕业论文课题来自导师自己的科研项目,导师通过毕业论文有意识地培养学生的基本科研素质。实践表明,这种方法能够充分发挥指导教师和学生两方面的积极性,为圆满完成毕业论文创造了良好的条件。通过研究生的传帮带,学生从查阅资料到拟定方案,从选择设备、器件到问题的发现及解决这一系列的研究过程,对科学研究和科学实验有了更深入的认识。通过与硕士生协同研究,他们学到了解决科学问题的方法和团队协作精神,很好地培养了学生的动手实践和科研创新能力。

二、结合企业生产工程实践选题,毕业论文内容面向工程应用

问渠哪得清如许,为有源头活水来。工科类毕业论文内容要想面向工程应用,最好的措施是结合企业工程生产实践选题,采用校企联合指导模式[3]。表一所示,近三年来本专业来自企业生产实践的毕业论文选题有增大的趋势,从2013届的20.7%提高到2015届的36.1%,这主要归功于学生充分利用本专业学生的实习基地和教师通过自己与企业建立良好的科研合作关系,积极落实学生到有关企业去完成毕业论文。具有工程技术背景的企业导师结合企业生产实际问题进行毕业论文题目的拟定,这样拟定的毕业论文题目都能与企业的工程应用相结合。通过校企联合指导,学生在毕业论文期间直接参与了具体产品的设计、性能分析、优化到产品试样制作一个系列实践活动,其分析实际问题的能力、创新能力和动手实践能力等得到充分锻炼。

结合企业生产工程实践选题也是当前现实的需要。一方面,现在学生就业观也有很大改变,不再都是把国企、外企作为首要就业去向,许多学生也愿意到私营企业去。他们认为到国企、外企很可能不会到研发部门,而到私营企业可以到研发部门从事研发工作,学到很多技术和能力。私营企业很希望学生能到单位去做毕业论文,同时学生也愿意到单位完成毕业论文。通常用人单位会给予学生一定的实习费、生活费,以本专业学生去长三角和珠三角实习为例,用人单位一般会给学生每月2500元左右的实习费,基本解决了学生生活上的后顾之忧。用人单位会安排有经验的工程师担任企业导师,这样毕业论文完成后,学生和企业之间能进一步地相互了解。学生基本能胜任企业的工作,企业也对学生的综合能力有了进一步了解,为以后合理安排工作岗位和工资待遇提供了依据。另一方面,可以解决校内毕业论文题目陈旧的难题。由于近年来招生规模扩大,每位指导教师指导的毕业生数量较多,为每个学生提供不同面向工程类毕业论文题目难度较大,校企联合指导毕业论文,使这一方矛盾得以缓解。今年来我校光电类本科毕业论文从企业选题,从激光加工、镜片检测到照明设计和通信光纤结构设计等,丰富了学生的选题范围。校企联合指导学生完成工程类毕业论文课题,高校教师的实际工程能力得到提高,学校聘任企业工程技术人员为特聘教授,他们定期到学校做学术报告,结合自己成长经验将企业的经营发展、先进管理经验传授给学生,激发大学生自主创业热情,促进学生健康发展。

三、借助专业软件,使设计类毕业论文内容面向工程应用

工欲善其事,必先利其器。近年来,本专业开设的课程中涉及的专业软件有CODE V、Rsoft、LightTools、Optiwave、TracePro、Matlab、Labview等。这些专业软件有效地衔接了本专业的基础专业知识和工程实践应用。通过专业软件的学习,提高学生分析问题、解决问题的能力,为顺利完成毕业论文提供了强有力的工具。相比于需要借助于一些大型实验设备来完成的毕业论文,软件设计类起点低,时间上灵活自动,不受场地等物理条件的限制,使学生能更快地完成课题目标。近年来,本专业借助专业设计软件完成的毕业论文内容主要有LED照明灯具的设计,光伏电池表面减发结构设计,光波导结构设计,光子晶体光纤结构设计,相机、手机以及显微镜的镜头设计等。本专业教师在专业软件的使用上经验丰富[4],设计内容有着自己的特色,面向于工程实际应用,因此,也受到本专业学生的青睐。表一中可以看出,近三年来,借助于专业软件完成的设计类的毕业论文平均选题率大概在30%左右。

四、结束语

本专业近年来结合导师科研项目、企业生产工程实践和专业设计软件进行本科毕业论文选题。总体而言,毕业论文能体现出科学性、创新性、工程性、可行性,但也存在近10%的毕业论文未能体现工科毕业论文要结合工程实际和工程应用背景的基本要求,这也要求我们在以后的毕业论文课题确定上要克服困难,推进我校光电信息科学与工程本科专业的工程教育认证工作。

参考文献:

[1]吕秋丰,李湘祁.提高本科毕业论文质量的改革与实践[J].广州化工,2013,41(10):241-242.

[2]吴功德,王晓丽,郭瑞雪.本科毕业设计与科研项目相结合的探讨[J].价值工程,2012,(26):253-254.

篇10

关键词:集成电路;毕业论文指导;实践教学

本科毕业论文是目前高校考察学生专业基础和基本技能的一个综合性实践课程,目的在于提高学生提出问题、分析问题和解决问题的能力。通过本科毕业论文将大学生四年的学习进行深化和升华,最终为社会输送具有创新精神和实践能力的人才 。

作为一名工作多年的高校教师,指导了多届集成电路设计与集成系统专业本科毕业论文工作。在实际的教学指导实践过程中,结合工科类专业特点以及毕业论文工作的各个环节,对于如何提高工科类本科毕业生的毕业论文质量,锻炼学生的实践能力,做出如下的一些思考和探讨。

一、 论文选题与资料查阅

论文题目选定是整个论文工作开始的第一步,也是至关重要的一步。指导教师应根据集成电路专业特点,结合相关学科前沿、热点问题、实际教学情况及软硬件的实践条件,制定出具有一定科学性、创新性、实用性的课题,使得学生在论文工作中体会到研究工作的重要意义和乐趣,使学生的创新精神和实践能力得到充分的发挥和提高。同时,指导教师可结合自己的科研工作,将所承担的科研课题提出相应的子课题供学生选择,对于即将读研的学生则是今后学习和科研工作的一个简单借鉴和延续。我校集成电路设计与集成系统专业本科生人数众多,指导教师在模拟、数字、射频集成电路设计等多个领域制定题目的同时,需考虑选择制定不同难易程度的毕业课题,满足不同层次的学生选题需求,保证每个学生都能够最大限度地发挥个人能力,顺利完成毕业论文工作。

其次,学生应通过查阅大量的文献资料,在充分理解论文题目的实际意义和课题内容的基础上,判断是否可以按时地独立完成。因此,文献查阅的准备工作显得尤为重要,不容忽视。而一些学生意识不到其重要性,盲目草率地进行选择,致使超出个人理解和实践的能力范围,无法保证毕业论文的顺利进行和论文质量。还有一些学生,文献检索能力不强,不知道如何利用科技文献检索工具来获得自己需要的文献。因此,指导教师应有意识地培养学生此方面的能力,指导学生选择正确的检索工具,学习掌握检索技巧,提高工作效率。

所以,通过查阅大量文献资料进行合理选题,是确保论文质量及论文工作顺利完成的首要步骤。

二、 论文开题

学生围绕选定的论文课题,借助图书馆、网络信息库、教科书及参考书籍等多方途径查阅理解国内外的相关文献资料,独立拟定合理的工作方案及工作进度安排,与指导教师讨论开展毕业论文工作的可行性和合理性,为开题做好充分的准备。

本专业的论文开题工作是由多名专业指导教师参与完成的。通过听取每位学生的开题汇报,了解学生对论文课题理解掌握情况、工作内容的难易程度和饱满程度、工作进度安排情况、论文成果的检验形式等情况,给出合理意见,避免出现理解偏颇或不符合毕业论文要求的情形。所以,论文开题也是非常重要的环节,不可只是走走形式过场,而忽略该环节对于论文把关的重要性以及各位指导教师给出宝贵意见的机会。

三、 论文工作开展过程

论文工作的开展过程是整个论文工作的主体部分,也是历时最长的一个阶段。指导教师要指导学生根据工作进度及拟定的工作方案,按期完成每一阶段的工作任务;同时,指导学生做好实验数据、实验图片等的记录与存储,并正确处理实验数据和分析相关数据反映的问题;通过数据对比,引导学生去探索存在的问题和解决的方法,真正地将所学知识运用到实践中,为论文撰写及答辩做好准备。

指导过程中应因材施教,对于能力稍弱的学生,帮助学生掌握和理解相关的理论知识,培养和锻炼学生独立思考和实践操作能力;对于能力较强的学生,则以“学生为主,教师为辅”的原则,用讨论提问的方式,鼓励和培养学生创新能力,并在过程中不断抛出技术要点和难点,激发学生积极思考,锻炼学生独立发现问题、解决问题的能力。让不同层次的学生都能够通过毕业论文工作得到适当的锻炼和提高,最大限度地激发学生的个人潜能,为今后的就业和科研工作等积累良好的经验和基础。

某些学生在毕业论文过程中,也会存在着因修补学分、找工作、实习、考研或其他原因而出现论文工作迟滞或停顿的情况。因此,在指导毕业论文工作的同时,也需要完善指导教师对于学生的管理制度。除经常组织小组会议,进行工作进展汇报外,还可充分利用网络平台资源实时交流;在实现灵活管理的同时,能够有效进行师生沟通,及时解决各阶段遇到的问题并修正偏差,确保论文工作按时完成。近两年,本专业的本科生毕业论文开展过程中,我们实施了毕业论文师生见面记录工作,督促教师和学生顺利开展毕业论文工作,效果较好。

四、 毕业论文撰写

毕业论文的撰写工作是让学生对课题的背景意义、工作原理、实验内容及方法、实验数据及结论等各个方面进行整理和撰写,并为答辩做准备。指导教师须在此阶段进行严格把关,对论文结构的合理性、论文内容的丰富性、论文格式排版的规范性等方面给予合理的指导,同时对于写作语言的表达、专业词汇的合理运用、数据结果详细准确的分析说明、图表表格的清晰表达等多方面进行审核监督,以帮助学生达到毕业论文的撰写要求。在论文撰写过程中,引导学生实事求是、严谨务实,坚决杜绝伪造数据、编造结果等虚假投机的行为,让学生明白诚实的重要性。良好的诚信度将是他们今后走入社会、走上工作岗位后需要具备的非常贵重的品质。

近两年,我们在本专业的本科生毕业论文工作中实施了“导师互审”环节。在答辩前,将不同指导教师的学生论文送至其他指导教师处进行审核批阅,在进行相互监督的同时为学生从不同角度更全面地提出合理指导意见,帮助学生更好地完成毕业论文工作和提高论文的质量,取得了较好的效果。

五、 毕业论文答辩

论文答辩是整个毕业论文工作的最后一个环节,关系到最终的论文成绩,须引起学生的足够重视。答辩前,学生应与指导教师沟通答辩重点和要点,以便答辩过程简洁扼要、突出重点。论文答辩不是演讲比赛也不是辩论赛,在这一过程中每个学生的情况各有不同。答辩委员会将通过学生答辩过程中提出的问题,判断学生是否掌握原理知识、是否独立完成实验方案、是否采取有效的方法获得正确结果、是否具有创新性或实用性。鉴于以上诸多方面的判断,结合论文撰写质量,再根据课题难易程度进行综合评定,给予合理成绩。因此,学生在答辩前须要做好充分的答辩准备。

六、 结论

为确保本科毕业论文工作的顺利进行,须加强本科生对毕业论文的重视,同时强调指导教师的关键作用,教师在以身作则的同时科学引导学生,达到提高本科生论文质量的目的。

参考文献:

[1]徐华栋,沈美华.指导本科毕业论文的思考[J].高教论坛,2013,9:64-65.

[2]周桂林,谢红梅.指导教师在提高本科毕业论文质量中的作用―以理工科学生为例[J]. 重庆工商大学学报(自然科学版), 2013,2(30): 60-63.