舞蹈作品赏析论文范文

时间:2023-03-18 19:51:49

导语:如何才能写好一篇舞蹈作品赏析论文,这就需要搜集整理更多的资料和文献,欢迎阅读由公务员之家整理的十篇范文,供你借鉴。

舞蹈作品赏析论文

篇1

音乐表演专业隶属于现在的音乐与舞蹈学院,作为曾经艺术系四个专业中唯一的音乐舞蹈类专业,在之前的发展都是较为缓慢和不健全的。经过近几年的建设和发展,音乐表演专业如今已经成为了音乐与舞蹈学院的重点建设专业,为百色学院培养更多应用型人才做出应有的贡献。

音乐表演专业的发展主要是从课程设置、实习基地建设、毕业音乐会、教师教学观摩音乐会和教师音乐会、学生专业比赛等几个方面进行改革建设的。

一、课程设置

围绕学校的办学定位和应用型人才培养目标,按照本科人才培养方案的指导思想和基本原则,结合调研结果以及本专业岗位的社会市场需求,以实践式课堂与舞台相结合为主要教学模式,从2015级开始对人才培养方案进行修订。

在课程设置方面减少部分不适应发展的理论课程,调整部分实践课,新开设部分实践课,探索新的教学途径,不断提高教学的实用性和科学性,促进对技能型、实用型人才培养。根据学校的人才培养方案修订指导意见、调研反馈结果以及岗位能力的要求,对2015级音乐表演专业本科人才培养方案做出了以下调整:

精简课程,删掉或者整合部分理论课,减少学时学分。如删复调课,整合曲式与作品分析课和歌曲写作课为曲式分析与歌曲写作课,将舞蹈方向的乐理和视唱练耳课整合成乐理视唱课等。

优化课程,增加特色课程,总体课程结构更加合理。将原有的舞台表演艺术课升级,并更名为作品排演课。夯实理论基础,增加少量课程,如声乐作品赏析、器乐作品赏析、音乐论文写作等。

技能性课程比重增大,实践性学分比重明显增加。

通过开设的课程或者在课程内容中体现,如民族特色课程有原生态艺术表演,作品排演,壮、苗族舞蹈,瑶、彝族舞蹈等,红色课程有红色歌谣赏析等。

通过毕业演出检验学习成果,演出内容部分体现出民族性的特色和革命性的特色。

二、完善基地建设

为加快音乐与舞蹈学院转型发展,提高音乐表演专业应用型人才培养质量,提高学生的实践能力,丰富舞台表演和演唱能力,熟悉舞台表演的流程,了解舞台设备的使用等,2014年百色学院与百色市民族文化传承中心签订了合作协议,在原有共建教学实践基地的基础上进一步深化合作。本着优势互补、资源共享、互惠双赢、共同发展的原则,甲乙双方建立长期紧密的合作,分别从合作办学,共同育人,合作就业,共同发展提升合作水平。其中,合作办学作为继续深化教学实践基地的建设,聘请相关业务骨干为客座教授或者实践指导老师,对比赛、演出等进行指导,共同参与音乐表演应用型人才培养的过程;共同育人作为选拔一定的优秀学生可以参加艺术实践活动,同时,根据实践经验及时调整人才培养方案,尝试新的教学改革,逐步丰富与合作单位的合作内容,提高合作水平,不断完善应用型人才培养的成果;合作就业作为录用我院优秀本科毕业生,实现双方互利共赢;共同发展可以举办专场音乐会、舞蹈专场、特色文艺演出等,还可以进行各种类型、各个层次的演出、作品创作,同时进行非物质文化遗产宣传、民族文化传承与保护等方面开展合作,为服务地方和发扬民族文化做出贡献。

通过近年与百色市民族文化传承中心的合作以及大量的舞台艺术实践,使得音乐与舞蹈学院取得了丰硕的成果。音乐表演专业学生的艺术视野更加宽广,艺术审美和舞台演出层次得以不断提高,人才培养质量较以往有较大提升。由于学习歌舞团的不少原创节目或经歌舞团教师指导过的参赛节目,在各类比赛中都获得了较好的成绩,学生们的舞台实践能力也有了较大提高。总结的经验告诉我们,今后必须继续保持互利共赢的合作思想和指导原则,继续发挥各自优势,实现互补和资源共享,继续加强双方人员往来和沟通,建立形成一套更加牢固顺畅的合作机制,把课堂教学与艺术实践有机结合起来,挖掘优秀的民族资源,培养更多优秀的艺术人才。

三、改变毕业论文的形式

将毕业论文以论文答辩和写作的模式,改成论文写作和音乐会并存。音乐表演专业的毕业论文(设计)是应用型人才培养的重要组成部分,也是衡量教学水平、学生毕业与进行学位资格认证的重要依据。音乐表演专业的毕业论文(设计)有其专业特殊性和特殊要求,为更好地体现这一专业特色,促进学生业务学习,在经过前期充分调研的基础上,决定音乐表演毕业论文(设计)以毕业音乐会(舞蹈专场)形式为主,论文撰写(理论研究)形式为辅的方式进行。音乐表演的毕业论文(设计)采用举办毕业音乐会(舞蹈专场)或撰写毕业论文(理论研究)的形式进行。

毕业音乐会(或毕业舞蹈专场)具有专业学术性质,是学生表演水平及组织排演能力的重要体现。在完成过程中,要充分体现专业人才培养目标的要求,既要遵循科学研究的一般规律,又要符合本科教学的基本要求,体现思想性、创造性、学术性、专业性与艺术性的特点,注意突出红色、民族和边疆的独特资源优势和应用型人才办学特色的要求。围绕选定曲目(剧目)、指导、中期检查、评分、答辩等环节,制定明确的规范和标准,指导教师要了解与检查筹备毕业音乐会(或毕业舞蹈专场)工作的实施情况,组织质量检查活动,做好毕业音乐会(或毕业舞蹈专场)工作的总结等。并要符合如下要求:

(一)应设置一定的准入条件

根据专业主修学生第五、第六学期专业课的平均成绩划线,后15%的学生不具备开音乐会(舞蹈专场)的资格,只能以论文撰写(理论研究)的方式作为毕业和取得学位的重要条件。

(二)学生自主原则

学生举办毕业音乐会(舞蹈专场),要综合运用所掌握基本知识和表演技能,在指导教师的指导下,独立自主地策划、组织、统筹、排演一场具有专业性质的毕业音乐会(或舞蹈专场)。整个过程中,指导教师给予必要指导,但主要以学生为主。

四、建立教学观摩音乐会制度和教师音乐会制度

在各项改革的内容中,教师教学观摩音乐会是属于从教师的层面自己进行改革,提倡教师每年举办一次教师教学观摩会,形成长效机制,以此不断改进教学方式、方法,提高教风、学风,形成学术氛围浓郁的良好教学环境。观摩音乐主要是提高教师对于教学的积极性和主动性,是对自己近段教学集中的展示和检验,是能较客观的体现出教和学的成果,同时也是一次教师与教师之间,教师与学生之间相互学习交流的良好机会。具体改革内容如下:

(一)规范音乐会的内容和形式

对于音乐会的曲目要求、演唱水平、海报节目单制作、服装装扮等各个方面,教师要严格把关,精心设计。

(二)实行奖励性政策

鼓励教师举办教学观摩音乐会、教师音乐会等形式的音乐会。对于超过每年举办一次的教师,每次给予一定的物质奖励。

(三)音樂会后总结

音乐会后教研室对音乐会中间出现的问题和值得大家学习的方面都要及时进行总结,不断在改进中提高音乐会的水平。

通过改革观摩音乐会、教师音乐会,教师和学生都收获了知识,也发现了问题,同时达到了教学相长的教学目的,提高了教师的教学水平和学生的专业水平,增强了学生学习的主动性,丰富了学生的舞台经验。

五、设置专业比赛项目

百色学院音乐与舞蹈学院目前的能够参加的唯一声乐或者舞蹈比赛项目就只有学校一年一次的校园文化艺术节中的歌手比赛或者舞蹈比赛。但这两个比赛形式都是在全院的范围内进行的业余比赛,就是说对于学习歌唱和舞蹈专业的同学要同其他学院的业余选手进行比赛,这样跟其他学院的同学就没有可比性。基于这样的考虑,建议二级学院在院内举办专业性较强的比赛项目。

具体比赛规则如下:

(一)每年举办一届声乐类和舞蹈类专业比赛

争取由学院团委举办,提高比赛规格,扩大比赛影响,将比赛与红色合唱团一起打造成学院的精品项目、特色项目,为百色学院实施红色经典艺术教育示范基地添砖加瓦。

(二)由各教研室制定科学严谨的比赛规则

声乐和舞蹈教研室进行充分的论证和讨论之后决定改变以往比赛不够严谨和规范的行为,制定出具有专业性和科学性的比赛规则。

(三)实行奖励性政策,提高学生的参与度和积极性

篇2

关键词:民族民间舞蹈 舞蹈教学 教师素养

一、对民族民间教师民族文化修养的提升

(一)加强对民族文化的学习

中华民族文化是中国民族民间舞蹈的产生的土壤,同时也是其发展的基础。民族文化的学习对于深入了解民族民间舞蹈的深刻内涵具有重要意义。同时,民族文化中所蕴含的深厚文化积淀是民族民间舞蹈持久发展的重要动力和强大后盾。因此,民族文化的学习对于民族民间舞蹈的发展具有重要而深刻的意义。作为民族民间舞蹈教师更应该对民族文化进行系统的了解和研究。

(二)打破民族民间舞蹈的界限广泛涉猎

中国民族民间舞蹈教师在对民族民间舞蹈进行研究时,应打破学科界限,广泛地进行涉猎和研究。通过对多种学科的分析和研究获得更多的学科支持。这种多个领域的涉猎能使的民族民间舞蹈教师的视野开阔,具备多方面的知识,能够从多方面多角度对民族民间舞蹈进行思考和研究。使得民族民间舞蹈能够在继承传统文化的基础上实现创新与发展。教师知识面的拓展与知识量的增加会带给学生更多的思考和启发,能够带动学生对多种学科以外的知识进行涉猎,提高学生的综合素养。

中国民族民间舞蹈教师不但要吸收不同学科的知识,也要对外国尤其是西方先进的舞蹈理念和教学模式进行学习和研究。在此基础上进行甄别和科学地吸收。使西方的先进理念与方法为中国民族民间舞蹈的发展提供新的启示,为其发展开辟出一条崭新的道路。

二、知识学习与理论研究并重

(一)整理并研究民族民间舞资料

民族民间舞蹈资料的搜集和整理对于民族民间舞蹈的教学和研究具有重要意义。民族民间舞蹈教师只有掌握了大量的材料才能对教学和研究作出重大贡献。舞蹈教师必须从期刊报纸、网络电视、学术研讨会中将与民族民间舞蹈有关的材料进行搜集和整理。为日后的研究做好准备。在搜集的同时也要将资料进行科学的整理,将资料按照类别进行分类并做好标注这样有助于在日后需要时能够实现及时查找。通过各种信息渠道对专业材料进行搜集并整理是中国民族民间舞蹈教师需要具备的一种专业素养,这对于他们日后的研究和教学具有良好的辅助作用。

(二)注重采风与田野调查研究

采风和田野调查是中国民族民间舞蹈进行田野作业的有效形式。通过对研究对象生活背景的实际观察与访谈来对舞蹈现象进行深入了解同时还能获得创作的灵感。实践证明,田野作业对于了解舞蹈动作产生的地域及自然状态,感受民族精神具有重要作用。同时,田野作业本身就是对于民族民间舞蹈理论的研究,对民族民间舞蹈理论的构建具有重要作用。

中国民族民间舞蹈的存在状态较为复杂,既有独立的形态及表现形式又包含着丰富而且深厚的意识及心理机制层面的内容,可谓博大精深。这需要采用新型的多学科的综合性研究方法的使用。这种研究方法的使用就对中国民族民间舞蹈的田野作业提出了更为严格的要求。教育工作者在采风和调查过程中不仅要注意到舞蹈的外在形式, 还要深入研究舞蹈形式所具有的象征意义及韵味风格。将民族民间舞蹈置于民族文化的大环境中,进一步发掘文化与舞蹈之间的紧密联系。

在采风的过程中,舞蹈教师应该从多种角度来对民族民间舞蹈的风格进行阐释。不但要以动态的形象为研究基础还不能忽视俚俗文化岁舞蹈的影响。同时要适当地对非艺术化行为动作进行了解和研究。在采风的过程中使学生们开阔视野并锻炼他们的研究能力。

(三)加强民族民间舞的学习和交流

在进行理论学习和田野作业的同时民族民间舞蹈教师还要注重与相关领域的专家和同行进行交流和沟通。通过参加各种研讨会来了解中国民族民间舞蹈的发展现状和教育实际。在讨论和研究中不断丰富思想、开阔视野、激发灵感。加强与同行的交流与切磋能够使得大家互相学习共同提高,通过借鉴他人经验来实现对自身教学能力和研究水平的提升。在于同行的交流中还能激发出艺术创作的激情和灵感,使得民族民间舞蹈教师的工作能够更加顺利地开展。

三、民族民间舞教师教学能力的提高

(一)提高表演和示范能力

舞蹈是肢体的语言是一种通过身体的动作来进行思想表达和情感表现的艺术形式。在这一点上,民族民间舞蹈的教学也和其他舞蹈一样都需要教师具有较强的舞蹈动作示范能力。

(二)提高和改进教学方法

中国民族民间舞蹈教师要注意学习先进的教学理念,根据培养目的和学生的具体情况来改进和提高教学方法。首先,在教学过程中要坚持以学生为主体,尊重学生的主体性地位,同时运用多种教学方法调动学生自主学习的热情。教师在教学过程中避免使用“一言堂”式的灌输型教学方式,应注重学生对于舞蹈学习的感受和体会。 (三)注重与学生的交流与沟通

中国民族民间舞蹈教师应具备良好的沟通能力。教学的过程不仅是知识和技能传授的过程,同时也是教师与学生互相交流和沟通的过程。在这个过程中,教师能够更加全面细致地了解学生们的学习状况,同时能够根据学生的实际情况进行具有针对性的教学。在交流过程中,民族民间舞蹈教师通过鼓励和表扬能够激发学生的学习热情。通过单独地指导和帮助能够使使舞蹈教学更具有针对性。

结语:以上我们从三个方面研究探讨了中国民族民间舞蹈教师素养提高的途径。这三个方面既具有独立性又具有关联性,只有从这三个方面同时入手才能实现对民族民间舞蹈教师素养的全面提高。(作者单位:无锡文化艺术学校)

参考文献:

[1]于平:《舞蹈文化与审美》,中国人民大学出版社2005年1月

[2]李正一、唐满城、黄嘉敏:《中国古典舞身韵》北京舞蹈学院教材

[3]李正康:《舞蹈教学与研究》,1990年第1期,

[4]黄明珠:《中国舞蹈艺术鉴赏指南》,上海音乐出版社,2001年1月

篇3

一、脱节的教学关系

中国现代文学教学与当代生活脱节具体体现在教学关系的脱节,不是说它已完全失去来自学生的回应,只是回应的声音已经相当微弱,与我们所希望的教学效果存在较大的差距。有研究者指出:随着现代性的焦虑为追求感官享乐所取代,文学的娱乐功能被放大,文学的社会承担意识和历史使命意识开始受到压抑。显现于中国现代文学教学过程中,则是一些学生对文学经典不感兴趣,上课基本不做笔记,课外基本不读文学作品。完成作业依靠网上下载与拼接加工,到了期末考试则复印同学的笔记临时突击几天,并美其名曰恶补。他们从未把阅读现代文学经典作为一种精神享受,缺乏感性的艺术体验,不曾产生过感动和愉悦,也谈不上任何审美艺术熏陶。等到毕业之时,知识基础贫乏,理论功底单薄,审美趣味幼稚等问题则逐一显现。考研的学生专业基础应该是相对扎实的,但是他们答题时头头是道,一旦涉及自己高谈阔论的某部作品,却是一脸迷惘,因为没有真正阅读作品,所谓高谈阔论只是来源于指定的参考教材,并不是由阅读经典得来的切身感受[1]。根据笔者任课期间的观察,学生对中国现代文学教学内容的反应大致可分为以下几类:一是对教学内容拥有较为浓厚的兴趣,认真听讲且积极回应老师提出的问题,并能在课后主动借阅老师布置的阅读书目。遗憾的是这类学生只是少数,我们提出问题当然主要不是针对这一部分学生。二是对教学内容基本不感兴趣,只是由于害怕考勤制度才按时来到教室,在课堂上被动地接受教学内容,对老师课堂提出的问题不愿主动回应,课后则缺乏进一步拓展本专业知识足够的动力。三是对教学内容毫无兴趣,上课时注意力集中在与教学内容无关的地方,或者干脆无故缺课而利用上课时间去做其他事情。这一类学生已与中国现代文学教学内容完全疏离,课堂所讲授的知识已与其不再发生任何关联。名义上学习过中国现代文学这门课程,实质上对于这门课程的基本知识点却一无所知,更不要说通过这门课的开设接受情感教育与审美教育。这种浮躁之风固然没有完全占领高校校园,但已经不是个别现象,对严谨求实的学风已经产生了实际的负面影响。经济文化发达地区的高校在专业教学中遇到的问题,边远民族地区的高校不仅难以避免,甚至可能表现得更复杂一些。以广西为例,一方面中小学基础教育的落后使教学对象在文学常识储备、汉语理解能力与书面表达技巧等方面与发达地区存在一定差距;另一方面中国现代文学教学如何与地域民族文化实现良性互动,如何更好地适应当地经济建设的需要,长期以来未曾得到过真正的关注。多种原因的叠加使边远民族地区的中国现代文学教学面临着巨大的挑战。中国现代文学曾经与现实生活保持血肉般的联系,并在文学创作实践中不断丰富与发展,如今却与现实生活发生了脱节,甚至由此导致学习主体的缺席,这不能不说是一种悲哀。究其原因,当代生活中文化价值观的多元化转变所带来的价值危机、信仰危机以及的冲击[2]固然是一方面,而中国现代文学课堂长期以来教学模式单一,缺乏对学生审美趣味变化的有效回应,对教学实际效果置若罔闻所带来的积弊也是不能忽视的。如果我们致力于追求高质量的教学,那么发生在中国现代文学课堂上的就应该是文学认知能力与专业审美品位的整体性提升。真正成功的中国现代文学教学应是全体而非少数学生的发展,是学生知识习得在广度与深度上的充分开拓,是教学活动中过程有效与结果有效的有机统一。唯其如此才堪称高效的课堂教学,也才算是唤回了那些已经厌弃中国现代文学的学习主体。

二、建构性环境的创设

“教学的经典定义是设计环境。”[3]所谓环境是指由教师与学生共同参与的教学活动全程,包括课内教学设计与课外教学延伸。环境创设的意义是就学习主体而言的,正是在与环境的互动中学生学会学习,并通过学习使自己成为富有效率的人。建构主义理论认为知识在教学双方的共同努力下被建构于学生的知识结构中,它不拘泥于传统意义上的传授,而集中关注学习行为的社会性。该理论就环境创设进行过极富启发性的阐述:“知识不是对外部客观世界的被动反映,不是有关绝对现实的知识,而是个人对知识的建构,亦即是个人创造有关世界的意义而不是发现源于现实的意义。”[4]学习乃是基于与环境充分互动的意义建构,教学则是为了创设有助于意义建构的学习环境。这一学习环境蕴涵丰富,足以为学生提供合适的认知工具。它强调交流和协作对于知识建构的作用,也相当重视真实的学习活动和情境化内容,使知识和能力具有远迁移和强大的生存力。建构主义认为知识无法以现成的、孤立的方式获得,复杂知识的获取需要明了组成系统知识的各个方面,重视知识的多元表征。对于有效的教学活动来说,学习主体的缺席是不可想像的,也是致命的。中国现代文学学习主体之所以缺席,究其原因乃是它蜗居于虚幻的象牙之塔,忽略学生的审美期待,无视地域经济社会发展,而重新激起学生在教学过程中的积极性与主动性是目前最为急迫的工作。随着时间的推移中国现代文学所倡导的价值观已疏离于当代生活,但这并不意味着它作为一种历史参照也失去了价值,重新发掘这一段历史并阐释其当代意义是必要的。广西境内生活着壮、汉、瑶、苗、侗等12个民族,每个民族都创造了灿烂的特色文化,具有独特的民俗信仰与生活习惯。我们需要研究学生因民族身份不同而形成的审美期待的“常”与“变”,发掘学生的知识兴奋点及其与中国现代文学经典的契合之处,从而由此有效激活学生对于中国现代文学经典的阅读兴趣。广西与东盟国家山水相连,在向东盟国家的开放国家战略中具有极为明显的地域优势。我们需要调整中国现代文学的基本知识构架与专业侧重点,真正唤起它参与当代文化建设与地域经济社会发展的活力,而这也是唤醒中国现代文学学习主体的重要环节。只有以此为前提我们才有资格去谈论尊重学科自身发展规律的问题。环境创设的关键是选择合适的教学模式。为了充分激活中国现代文学教学关系,实现教学活动各要素关系顺畅,选择下述教学模式,并结合具体的教学过程进行综合、变通是必要的。

(一)信息归纳模式:中国现代文学的基本组成是史料,了解史料并为其建立关联进而对一些重要作家作品形成整体认知,是对专业知识的归纳整理,也是个人认知能力与思维水平的提升。

(二)个人探究模式:专业与业余的区别在于是否具备专业洞察力,我们不要求每个学生都成为专业研究者,但是必须成为专业的阅读者。对于某些中国现代文学现象进行深入探究,并在做出判断之时突出个体的独立性,进而训练学生学会对自己的判断负责是十分有益的。

(三)群体互动模式:由于视野的局限,个人对作家作品或某种文学现象的思索可能陷入困境,整合集体的力量就是摆脱困境必须的。有效的课堂管理需要在教室中创造一种合作关系,因此一些中国现代文学史料的搜集最好由群体协作来完成。

(四)行为矫正模式:对于某些文学现象的正确判断往往形成于持续的修正中,而有效的修正只有在高度的理性中才能正常进行,它要求学生对自己的研修行为时刻保持清醒,能够进行自我行为调节以实现预期目标。

三、教学过程的开放性

篇4

关键词:高职高专;艺术教育;课程建设;应用研究

中图分类号:G64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005-5312(2014)12-0207-03

艺术,是用形象来反映显示但比显示有典型性的社会意识形态,包括文学、绘画、雕塑、建筑、音乐、舞蹈、戏剧、电形、曲艺等。艺术本身就是一种文化,提高高职院校学生的文化修养,更为重要的是,艺术以提升人生境界为目标,为此,发挥它的人文教化功能,可以通过艺术教育课程这一审美活动来提高文化修养,使学生成为一个有精神、有境界、有胸怀、有教养的高尚的人。

公共艺术教育课程,与高校其他公共课程一样是高校课程体系的重要组成部分,在高素质人才培养过程中有着其他课程不可替代的作用。教育部《全国普通高等学校公共艺术课程指导方案》明确指出,高校公共艺术课程是为培养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所需要的高素质人才而设立的限定性选修课程,对于提高审美素养,培养创新精神和实践能力,塑造健全人格具有不可替代的作用。

但是目前高职高专艺术教育课程存在诸多如有名无实、课时量不足、开课形式单一、考核评价不规范等情况:

一、高职院校公共艺术课程建设现状

由于种种原因,目前多数高职院校公共艺术课程在开设及教学质量上,都存在一定的不足,主要表现在:

1.课程设置有名无实。在高职教育急剧发展的大背景下,有些高职院校在自身专业培养目标定位不准的情况下,往往只是迫于政策要求,在教学计划中设置了公共艺术课;在教学计划实施过程中,往往只注重于学生专业技能训练,没有给公共艺术课留下必要的时间。

2.课程管理不够规范。公共艺术课大都是任意选修课、限选课或通识教育选修课。大部分高职院校公共艺术课的开设都是由教师本人申请课程,所在教学系审查同意后上报,院教务处组织专家组听讲后审批,但在审批后,基本上处于无人管理的状态;而且上课时间一般都安排在晚上或周末,学生缺课现象严重。显然,对公共艺术课的管理很不规范。

3.课程内容杂乱无章。公共艺术课的课程管理机制导致课程内容没有章法,随意性很大,一般由任课教师自行决定。有些任课教师上课往往只是为了打发时间,基本没有教学大纲、没有讲义、没有教案。

4.课程师资力量薄弱。有些非艺术类高职院校在专业教师都配备不齐的状况下,更加缺乏艺术类教师,公共艺术课教师都是外聘的。从整体看,高职院校公共艺术课任课教师都比较年轻,大多毕业于艺术专业院校,文化底蕴欠缺。

5.课程教学设施稀缺。有些非艺术类高职院校在保障专业课程教学设施都自顾不暇的情况下,一般是不会考虑公共艺术课教学设施建设的。很多学校缺乏专用的艺术教室,公共艺术课训练像打游击,到处找地方,经常在楼道里、遗弃的旧实验室里进行。艺术活动场地更是匮乏,没有礼堂,没有剧场,没有普通学生进行艺术实践的空间。

二、艺术教育课程的目标定位

艺术课程在目标定位上,要以培养学生的艺术能力和人文素养的整体发展为总目标。在多艺术门类、多学科综合的艺术教育活动中。通过艺术活动使学生达到艺术能力、审美意识和审美情趣的逐步形成和提高。艺术课程是一种人文课程,要运用艺术感人的形式和丰富的内容,培养学生的情感和精神追求。从某种程度上讲:艺术教育就是“美育”,是当代大学生提高综合素质的一项重要内容。

三、艺术教育课程的管理

1.应当把艺术课程教育纳入学校计划应当纳入到学院的人才培养方案当中,计划的作用在于指导行动。艺术教育只有正式地纳入人才培养计划当中,才能保证内容进程和质量的落实。

2.还要拓宽实践途径,加强学生文艺杜团建设。

普遍开展学生中的群众文化活动,鼓励学生多学、多看、多做、多想,对于教师来说,由偏重艺术知识技能传授的逐段递进,转向强调学生艺术整合能力和多种文化素养的培养。以学生的心理发展为前提,强调学生的学习内容和学生的生活经验、情感体验、文化背景、科学认识的紧密联系。艺术课程要改变学习内容单一、高深、繁多的专业化倾向,要为学生提供丰富多彩的内容和信息,拓展他们的艺术视野,通过生动的教学活动及其他形式的活动,使学习内容变得鲜活充实.易被学生掌握。

3.加强校艺术团的建设,请进来,走出去。

把学校的各类艺术尖子学生分类辅导、集中训练、精心排练、请校内外专家做讲座、面对面进行辅导,然后经过精心编排的一些艺术作品再到企事业单位进行慰问演出,这样使学生感受到企业文化、又能够体验到艺术实践的魅力。

四、艺术教育课程的设计

艺术课程的设计强调不同艺术门类、不同学科之间的连接与相互渗透。高职院校艺术课程的教学可以选择不同的切入点,既可以从一个艺术门类切人,达到与其他艺术门类的综合;也可以从设计上就是多个艺术门类的兼容互通,甚至可以打破学科的界限,围绕艺术课程的内容,同非艺术学科连接,进行更广泛地综合。在围绕人文主题的艺术学习中,使学生衡够同时轻松、快乐地获得艺术的基本知识和技能。了解艺术的历史和文化内涵.形成艺术经验和艺术能力,同时培养尊重、关怀、交流、合作、分享等人文素养.促进学生个性的完善和发展。课程设计立足点的变化,将会使艺术课程体现出鲜明的人文性、综合性、创造性和愉悦性。对于非艺术专业的学生来讲,传授给他们的都应该是一些比较通俗易懂的知识,重要的是教会他们懂得和欣赏美,从而发现美。学校以开设选修课、讲座,校团委牵头举办一些相关活动及社团活动的方式。让每一位学生自行选择,既尊重学生的意愿,也给了学生自由发展的空间。

五、艺术教育课程的教学方式

高职高专的学生注重于实践课教学,由偏重教师为主导的知识技能的传输和训练,转向强调教学中的“双主体”互动关系以及学生体验性、研究性、生成性和反思性的学习过程。教师可以根据自身的家质和教学的需要,组织多种形式的综合艺术教学活动。多样化的教学形式对打破统一固定的教学模式.广泛开发教育、文化资源,调动教师的主动性、创造性、发展个性化的教学等,提供了无限广阔的空间.教学中,艺术课程强调在轻松、愉悦、民主的氛圈中,在师生、学生之间的平等对话和共同参与中进行教学活动。以音乐教学为例:一直以来.谈到音乐教育,人们便会很自然地与是否识谱、会乐器、会唱歌等具体的内容联系在一起,即把音乐教育看作是音乐知识和技能的教育。其实这种传统的音乐教育观是十分片面和狭窄的,它既忽视了音乐教育在培养和提高人的全面素质方面所具有的诸多功能,更忽视了学生个体多方面的价值,只把学生当作是接受知识的容器,见物不见人,因此,教师首先应着眼于对学生学习方式上的研究和改变,改变以往那种只重视教师“教”,而忽略了学生“学”,使学生长期处于被动接受的那种教学棋式。其次,教师应该改变以学科为中心的教学模式,注重音乐艺术在培养人的情感、态度与价值观上的地位和作用,在实际教学中探索出一套新的方法和经验,不断提高自己的业务水平。

六、艺术教育课程的评价

高职高专艺术教育课程是高校实施和深化全面素质教育的有效途径和重要内容。公共艺术教育必须紧紧抓住艺术欣赏和审美欣赏这个关键,加强人文精神的传播和渗透;同时,在明确教学目标的前提下,强化课程的改革创新,以创新求发展,将创新精神的培养贯穿全部的艺术教育当中;将能否成为促进全面素质教育总体目标的实现和达成的重要手段,作为评价体系的基本支撑和核心指标。

(一)综合性原则

在学校艺术教育评价中既是综合的,也应该是多维的,这样才能促进学校艺术教育的发展。

对学生的综合性评价:我们认为学校艺术教育注重的不是学生掌握其技术的精湛程度,而是注重学生审美能力的提高。因此,在评价中要体现出对学生在艺术活动中所表现出来的态度与能力、创新意识、原有能力基础上的提高程度等方面综合评价,形成对于学生在艺术教育活动中积极主动的态度参与、准确到位的实作参与、分析评价的表述参与的多维评价体系。

对教师的综合性评价:每学期主要通过教务部门与学校艺术教研室的教学常规检查以及通过校园网学生对任课教师的评价,结合对教师的工作成绩等方面的考核作出综合评价。

(二)实践性原则

作为高职高专院校的艺术教育,从本质上讲,他不属于理论学科,而应该是属于感受艺术为主的实践性学科。因此,在艺术教育的过程中,作为学校对学生的评价,应该结合对学生评价构成的“积极主动的态度参与、准确到位的实作参与、分析评价的表述参与”评价方式,创设尽可能多的艺术实践活动和多种活动途径,包括可以在课堂的说一说、动一动、学一学等实践活动、课外的或者是由课堂向课外延伸的艺术实践活动,因地制宜地为学生创造一个充满生动活泼的艺术实践氛围,在与校园文化建设有机结合的各项实践活动中形成实作性评价。

(三)发展性原则

“以学生发展为本”,学校艺术教育的最终目标是能让学生终身亲近艺术,因此,根据学生的心理特征、年龄特征、实际艺术基础能力为学生提供展示的舞台,促进学生学习兴趣的提高、艺术素养的内化。并以此为学生的个性发展和为每一位学生在原有基础上的潜能的发挥,创造必要的外部条件。

(四)制约性原则

在艺术教育的大背景还没有形成完善的课程评价体系的情况下,要有效实施艺术教育,学校领导对学校教育质量构成的认识是相当重要的。一所学校的教育质量理应是由学校所有的课程来体现的,因此,学校具有超前意识的教学决策有利于对艺术教育形成相应的制约性。

七、艺术教育课程的设置

高职高专艺术教育课课程设置较为单一,基本上以音乐基础知识课和欣赏课为主,如《音乐基础理论》、《怎样识简谱》等,而且程度较浅。由于学生的乐理基础知识较差,有些程度较深的如《歌曲创作》、《和声》、《浪漫派音乐》、《爵士乐》、《现代音乐》以及高级课程《计算机音乐创作》等课程难以开设。在开设的音乐欣赏课中,欧洲古典音乐占的比例很重,中国音乐及关于世界音乐如印度音乐、欧洲民间音乐、日本音乐等的课程所占比例很少或者干脆没有。其它艺术门类如舞蹈、戏剧、美术、电影等课程也很少涉及。另外,目前大多数院校音乐素质课的设置都是根据现有教师的特长,而不是根据音乐素质教育自身的规律和要求。由于没有统一的音乐教材,大学音乐课程教授的内容多为教师自己控制,在课程内容、教材选定、考核分数的随意性和主观性很大。教学计划和教学大纲也不是非常明确,有的甚至简单模仿或照搬,很多课程设置和教学方法有“重技能,轻修养”的迹象。

根据调研、考察,高职高专院校,开设课程可以大致分为以下几类:

第一类是音乐基础。如《钢琴入门与音乐基础》;《小提琴入门与音乐基础》;《西方音乐简介》、《世界音乐简介》、《音乐基础》、《作曲导论》、《音乐基础理论与视唱练耳简谱)等《书法导论》;

第二类是音乐史论。如《1750年以前的西方音乐》、《爵士乐》、《海顿、莫扎特和贝多芬》、《从舒伯特到》、《莫扎特、威尔第和瓦格纳的歌剧》、《20世纪音乐》、二十世纪中国歌曲史概祝;传统与现代音乐;美术与人类文明史等。

第三类是理论作曲。如《和声与对位》、《调式写作》、《高级调式写作》、《爵士乐和声改编》、《音乐创作》、《复调音乐》等。

第四类是音乐表演。如《音乐会合唱》、《室内合唱》、《声乐技术与表演》、《音乐会钢琴》、《交响乐队》、《室内乐队》、《钢琴即兴伴奏》、《书法》、《播音与主持》《军乐演奏》《民乐演奏》等。

第五类是专题或高级课程。如《计算机音乐创作》、《媒体音乐设计》、《音乐论文写作》、《音乐剧场监督》等。

第六类:赏析类课程键盘。如《艺术赏析》、《戏剧与中国传统文化》、《中外名剧欣赏》、《欧洲歌剧知识与赏析》、《大学生音乐知识与赏析》、《交响音乐赏析》、《中国音乐与传统文化》、《国际标准舞表演美术与艺术欣赏》、《美术作品赏析》等

八、艺术教育课程的教材建设

高职高专公共艺术教材建设是艺术课程整体建设的有机组成部分,课程建设的侮一个环节郡是相互关联、相互作用、互相制约的……课程教材的建设是艺术教师上好公共艺术理论课的基础保障,也是公共艺术教育向外拓艘技能实践环节的依据,艺术课程教材从宏观规划判其体编写的步骤实施,最终编撰出适应于高校公共艺术教育教学、建设与发展灼典有时代特色的系列教材。

对于教材的定义般为:“泛指教师用于教学的所有材料。包括教学大纲、讲授提纲、教科书、教学参考书、指定的书目等。”除此。与大学公共艺术教学相匹配的“声乐”“器乐”“美术”“书法”的技法类书籍以及影视类、舞蹈类等书籍均属高校公共艺术教材范畴,有几个显著特点:一是面向全院学生,普及艺术教育;二是开设面向全校学生的核心课程和选修课,满足学生辅修艺术的要求,三是课程交叉化。

公共艺术欣赏教材的编写可以分二种方案:

第一种方案是将音乐、美术、舞蹈、戏期欣赏教材的编写,共同构筑在相同的个平台,就是说将这四大门类艺术教材分别编写出套自身相对完整的课堂教学用书,这样单册编写也是通常采用的一种方式。这样的编写方案比较适合我因目前绝大多数高校的艺术选诊课一学年课程安排的教学需要。将四大门类的教材编写在同本书内,把音乐欣赏编写内容的比例适当大一些,因为这四大艺术门类相比之下,音乐的听觉艺术给人带来的感官冲击更具有直接性,生活中弄欢和涉足音乐的人群也是嫩庞大的。美术是视觉的、静态的.它也是有着不问群体层而的庞大队伍.似同音乐相比,参与美术的人群似乎小于音乐,所以美术欣赏编写的内容稍次之。舞蹈和戏剧常常受着艺术特点的制约,所以舞蹈和戏剧欣赏编写的内容则再次之。

第二种方案是艺术电子教材的编撰制作,电子教材是采用现代科技手段应用到教学当中的种新兴教材形式。电子教科书具有容量大、教学直观和声音、图文并茂的立体交叉应用的特点,并且不受时空的限制,既可集中教学,又可以进行网上分散的教学,尤其是艺术类学科更需要音像教学的直观配套手段,即使一般常规的艺术教学不使用电子教材授课的话,制作电子课件和配套音像资料也是非常必要的。

现代社会飞速发展,各行各业都需要全能型人才,在人才竞争的潮流中,优胜劣汰,多一种技能或者多一方面的知识优于战胜其他竟争者.那又何乐而不为呢?而且学校里的艺术教育不是商业化的产物,学生所学到的艺术还是纯粹的欣赏,少有杂质。就高职院校学生的艺术课程教育而言,作为普通教育的艺术教育不同于专业的艺术教育。它的主要目的不是培养专业的艺术家。而是着眼于提高受教育者的艺术素质和促进受教育者的审美发展,服从于促进受教育者全面发展的总体教育目标。近几年来,素质教育的实施为学校艺术教育的发展开辟了广阔的前景,艺术教育正面临着难得的发展机遇。相信随着社会的持续发展和人类认识方向的转移,艺术教育在促进对物质文明和精神文明的探索过程中必将发挥出更大的作用。

参考文献:

[1]唐小娟.高职院校音乐艺术教育现状分析及对策[J].黄河之声,2013年第12期.

[2]蒋晨宇,张健,李文博.对加强高职院校公共艺术课程建设的思考[J].北方经贸,2011年第五期.

[3]宋蓓,李红菊.中美艺术教育评价之比较研究[J].艺术研究,2008年04期.

[4] 涂维民,刘燕平.高校公共艺术教育教学目标、课程改革及评价体系初探[J].江西师范大学学报,2004年第9期.

篇5

信息化教学主要是指运用现代化信息和数字媒体技术,优化教育资源的获取渠道,推动数字化、信息化教学手段和具有互动性、共享性的教学模式,并培养具有较高信息素养的人才。信息化对教学环境、教学条件、教学观念、教学手段、课程体系、教学内容及师资素质等多方面都提出了相应的要求。进入21世纪以来,随着科技的飞速发展,使得计算机应用深入到社会的各个领域,很多高师院校音乐专业将多媒体技术应用于课堂教学。不仅更新了传统的教学模式,而且使抽象的音乐理论变得生动有趣,极大开阔了学生的视野,激发了学生的学习积极性,提高了教学效率。虽然依托计算机进行数字化多媒体辅助教学已不再是新鲜事,但音乐属于一门综合性很强的学科,其包含了大量自然、人文和各类音乐事项及时空变化,教学方法和手段具有特殊性,信息化教学在很多方面尚不成熟,在应用过程中存在诸多问题。

第一,当前高校在音乐信息化教学方面存在误区。近年来,在国家教育信息化政策导向指引下,各高校基本建立了以计算机网络通信为基础的校园网,用于日常教学、科研和管理工作。教育部《普通高等学校本科教学工作水平评估方案(试行)22号》明确规定:“教学方法与手段改革A级标准是积极改革教学方法与手段,成效显著;必修课应用多媒体授课的课时不低于15%,有一定数量自行研制开发的多媒体课件,教学效果好。”但多媒体教学观念仍然没有真正深入到音乐专业教师的教学活动中。许多高校音乐教学多是采取小班教学授课方式,听课人数较少又受制于教室环境,再加上音乐专业教师在教学过程中过于注重学生的专业能力培养,而对教学形式与内容重视不够。

第二,各综合类院校对于音乐专业计算机多媒体技术为代表的信息化教学投入不足。在国外,随着计算机音乐技术教学与多媒体的迅速发展,计算机音乐技术教学日渐深入课堂教学。而在国内,自1999年高校扩招以来,音乐专业招生人数逐年递增,导致人均占有教学资源比例严重缩水。在目前高校办学资源紧缺的情况下,相对于优势学科专业,音乐学科处于明显弱势,在各类综合性院校中,硬件设施投入与更新相对滞后,即使在“数字化校园示范工程学校”的院校,音乐专业的信息化教学资源仍然相当匮乏,尚未形成一个完整的体系。在许多高校的音乐教学中,黑板加钢琴仍然是大部分音乐课堂教学的主要教具,这种教学方式严重影响教学的深入展开。①例如,在和声教学过程中,教师在黑板上写出谱例,在学生心中无法形成和声音程的听觉联想,而钢琴的乐声转瞬即逝,使学生时常陷入迷惘,尽管教师认真教学,学生刻苦学习,教学效果则往往事倍功半。又如,曲式分析学属于音乐学科中的基础学科,通过分析不同体裁、规模、时代的作品,对各种作品进行结构、内容、音乐作用与价值的概括,使学生能够准确领会音乐作品的思想内容,并在演奏(唱)的过程中准确表达。在以往曲式分析教学中,需要讲解谱例时,大多数教师会将其誊写在黑板上进行讲解,学生对谱例进行书面上的理解。这样不仅浪费宝贵的课堂教学时间,而学生也仅仅掌握了一些无音响效果的书面规则。

第三,教师在日常音乐教学过程中运用信息化技术能力亟待提高。信息化教学作为一种新型的教育教学手段,要求教师必须能够正确、合理地将现代计算机多媒体技术运用于日常教学活动中。但目前音乐专业在综合性高校的学科建设中位置并不突出,师资配备、学历结构、师生比例方面存在一定问题,再加上音乐教学组织方法、手段具有特殊性,教师工作负担日渐加重,导致音乐专业教师在高负荷教学任务和职称、科研压力的扰动下,疲于应对,难以顾及学习现代教育技术。而一些年长的教师,由于长期习惯于传统教学方法,而不愿涉足多媒体教学,多媒体教学多停留于电子教案或者幻灯片水平。

二、对高师音乐教育信息化发展的思考与建议

第一,提高师资队伍信息化掌握水平,打造信息化的音乐专业教师队伍。积极推进信息化建设是中国经济和社会发展的重要战略举措,而教育信息化则是国家信息化的基础。上世纪90年代中期,许多发达国家就已经把对教师信息素养能力的培养提升到新型信息社会对人才培养及发展的战略高度来认识。依据《美国高等教育信息素养能力培养标准》②,结合我国高师音乐教育信息化发展的要求,笔者认为,合格的高校音乐专业教师应具备的信息素养能力包括:良好的计算机操作及网络应用能力、能独立进行多媒体课程制作与传播、能及时从网络和媒体获取各种音乐教育相关信息、能通过信息化渠道进行学习与培训等。因此,高校音乐教育应当深刻理解国家大力发展教育信息化的内涵,积极转换传统观念,尽快培养大量熟练掌握现代信息化教学手段的音乐专业教师。高校应当高度重视教师利用现代教育技术的培训工作,并将其纳入议事日程落实到位,尤其要转变优势专业教师培训而忽视音乐等弱势专业教师培训的思想观念,坚持全面协调发展的办学思想。例如,每学期制定信息化教育培训计划,积极组织和引导音乐专业教师学习现代教育教学理论、计算机多媒体技术、网络教学技术、教学课件开发及制作等方面的培训与指导,甚至可以将其列入教师年度考核优秀与否的标准。③

第二,将信息化音乐教学与传统教学手段相结合,努力打造高校音乐教学实践体系。尽管信息化教学相对于传统教学具有不可比拟的优势,但也不能完全依赖。在音乐教学活动中,要根据教学内容、对象、条件等因素,合理选择不同教学手段,因材施教,将信息化教学与传统教学手段相结合。高校音乐专业人才培养目标的定位必须适应现代高师音乐教育的发展,以及信息化背景下音乐教师的岗位需求。在学生培养方面,应着重提高学生对各类音乐资料、专业学习信息的获取、表达及处理的能力;在高校音乐专业的课程设置上,要有能体现音乐学科信息化的课程,如计算机音乐、数码钢琴、音乐欣赏及作品赏析、音乐网站制作、音乐课件制作、录音制作和现代音乐试听等;在教学内容中,需要努力融入信息化的要求,通过专业音乐学习网站的建设与共享,延伸课堂教学内容;在教学方法上,通过教师指导学生进行个性化学习,将网络课程教学与课堂面授教学相结合,从而达到转变传统的教学方式的目的;在课 程与教学评价方面,搭建师生互评和交流的网络平台,如网上评课、网上选课、一对一课程的师生双选等。

第三,加强信息化教学环境建设,构建均衡的高校音乐教育硬软件设施,保证高校音乐教育改革的顺利实施。教育是人类为了获取信息进行信息加工的活动,学校是教育活动的主要载体,因为学校充满了各种信息,这是其与家庭和社区的主要区别。随着时代的发展与社会的变革,对学校信息的要求也是在变化和发展。有些学生误解信息化就是指现代教育媒体,有的学生甚至认为信息化专指计算机,其实信息化包括了校园文化、教育实践基地、广播电视及计算机网络系统、图书馆、各类实验(训)室等众多内容。在高校音乐教育中,需要通过各种方式加强信息化教学环境的建设。首先,应加强校园音乐文化建设。在教学楼大厅、琴房、琴房走廊、楼梯间、音乐厅、排练厅、电梯及各种实验(训)室的墙壁上粘贴著名音乐家头像、励志名言等信息资料,使学生一踏入音乐大楼便感受到浓郁的艺术氛围,开阔学生音乐学习的视野。其次,应着力营造良好的信息化学习环境。如在音乐(包括声乐、钢琴、器乐、视唱练耳)教室里设置活动桌椅,以便学生在课内能迅速将桌椅拼凑成若干小组,展开讨论和实践,营造自主学习和协作学习相结合的信息化环境等。

第四,着力构建并优化音乐教育专业人才信息化应用能力和素养培养的课程设置方案。为了培养高校音乐教育人才的信息技术应用能力和素质,各个高校音乐教育应着力建立支持音乐教育信息化应用能力和素质培养的课程设置方案。由于每个高校受到所处的地域、交通及经济发展状况等因素的制约,各个高校音乐教育专业所开设的信息化课程可能有所不同。因此,应根据开课的具体效果不断优化和调整,最终确定适合自己学校实际情况的课程设置方案。以中南民族大学音乐与舞蹈学院为例,该院通过近几年的教学实践和不断的探讨研究,结合实际情况,不断优化课程设置,最终构建起按年级划分的高师音乐专业信息化课程设置方案(表1)。一年级为基础阶段,主要开设数码钢琴、计算机基础、音乐软件与应用等课程,重点培养学生基础的专业能力和掌握信息技术的基本知识与技能;二、三年级为积累阶段,着重进行和声学、复调技术、曲式与音乐作品分析、音乐教学法等音乐基础理论知识的学习,结合计算机音乐和录音制作等科技化课程,以全方位的实践完成对基础知识的升华;四年级为产出阶段,学生经过三年的学习与积累,用课堂教学展示、音乐作品创作、毕业论文撰写与答辩、音乐会来展现信息化音乐教育的丰硕成果。

通过表1可以看出,中南民族大学音乐与舞蹈学院在高校音乐教育信息化方面走在了时代的前列,通过优化过后的课程设置方案,让学生在大学四年中始终处于一个被信息化所覆盖的教学体系之中,值得学习和借鉴。

结语

信息化教学对高校音乐专业教学提出了新的要求,同时也为高师音乐教育的发展提供了良好的机遇。运用现代化的教育技术,努力探索高校音乐教育改革之路,使高校音乐教育从单一、传统的模式向立体多维模式转变。目前,我国对全面素质教育下了很大的决心,实施力度也大幅增加。这种趋势必将给音乐教育带来前所未有的发展机遇,因此,高校音乐教育需要抓住这样一个难得的机遇,努力实现科学化、信息化,使其迈上一个新的台阶,赶上21世纪世界音乐教育发展的潮流。

注释:

①③王扬扬.高校音乐专业多媒体教学现状与对策.新乡学院学报, 2009(9).

②此标准由美国高等教育图书研究协会所制定,美国大学和研究型图书馆协会董事会于2000年1月18日通过,美国高等教育协会和独立学院理事会分别于1999年10月和2004年2月认可。

参考文献:

田正铁,王炎琪.浅析高师音乐教育的信息化.当代教育论坛,2008(6).

周刚兵.现代网络技术在音乐教育中的运用.大理学院学报,2009(7).

李运林.论“信息化教育”.电化教育研究,2008(1).

杜金菊,刘海潮.高校音乐资料的管理趋向分析.农业图书情报学刊,2006(1).

黄先开,范蓓,冯爱秋.信息化背景下旅游高等教育改革与发展的思考.中国大学教学,2012(6).

李峰,杨卫萍.信息化对大学教育提出的新要求.理工高教研究,2000(6).

王荣.音乐学院实施网络教学的探索与实践.天津音乐学院学报(天籁),2009(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