人力资源工作要点范文

时间:2023-04-12 02:10:55

导语:如何才能写好一篇人力资源工作要点,这就需要搜集整理更多的资料和文献,欢迎阅读由公务员之家整理的十篇范文,供你借鉴。

人力资源工作要点

篇1

一、指导思想:

贯彻落实党的十及十八届三中全会精神,深入学习实践科学发展观,紧紧围绕区“四区四高地”的总体发展战略,坚持“人才优先、民生为本”的工作方针,突出“规范、创新、发展”的工作重点,全力推进人才开发引进、就业创业扶持、社会保险经办、和谐劳动关系构建与人事管理服务等职能工作,确保全区人社工作始终服务于中心大局,始终服务于科学发展,努力实现区人力资源和社会保障工作的跨越提升。

二、主要工作目标:

构建区“PPI”(人、岗、信息)三位一体高质就业服务体系:新增就业岗位50000个,其中大学生就业岗位10000个;援助困难弱势群体实现就业5000个;开发公益性岗位2000个;组织创业培训1000人;发放小额担保贷款500万;推介创业项目100个。继续扩大社会保险覆盖面,净增参保人员10000人;开展全区老居民纳入社会化管理工作,实现社会化管理率完成90%以上。加强人才工作机制创新,健全“双高”人才服务体系;深化人事管理服务机制建设,加强公务员队伍建设,推进事业单位人事改革,稳妥做好安置工作。推进和谐劳动关系综合维护保障机制建设,确保劳动合同签订率保持在98%以上,全年劳动保障投诉举报案件、劳动争议案件和案件处理结案率均保持在95%以上。

三、具体工作要点

(一)关注人才驱动效应,推进“三大体系”健全完善。

1.搭建高层次人才开发体系。办好2014年“苏州国际精英创业周”分会场活动,为人才和项目牵线搭桥,争取更多项目落地。搭建智企合作平台,指导企业建立博士后工作站、创新实践基地等载体,帮助实施“海鸥计划”,借智发展。建立专业中介机构推荐名册,为企业提供专业意见和合作伙伴。

2.建设高技能人才培养体系。落实技能人才目标责任制和专项资金的科学使用机制,积极参与苏州技能英才周活动,建立我区技能人才信息平台。举办10大职业技能竞赛,加大技能人才培养与企业内训,逐步完善相应评价体系。

3.构筑人才综合服务体系。搭建“人才项目实时跟踪服务”与“人才创新创业诱导”两大系统,优化“人才服务直通车”,为企业发展提供一条龙服务。

(二)立足高质就业惠民,加快“三大特色平台”建设。推动“三化”(信息化、专业化和精细化)建设,提升有形的专业服务平台(职介市场)、无形的智能服务平台(网站、热线、触摸屏)和精细的窗口服务平台“三大特色平台”的综合服务能力。实现招聘信息网络辐射实时更新、职业指导一对一服务、特殊困难群体面对面援助、创业能力测评学员全覆盖、家庭服务业中心发挥出品牌效应的目标。

1.做优一个职介市场。抓住市区两级职业介绍市场合署办公的契机,整合资源,搭建职业介绍“PPI”(人、岗、信息)五大良性循环通道,即智能登陆,超市选岗;定点投送,移动供岗;主题招聘,联合送岗;网上预约,365有岗;线上测评,线下指导。打造老百姓“家门口、手掌边、面对面、全天候和高度匹配”的特色职介市场。

2.打造一个家庭服务业中心。建立一个“家庭服务业中心”,打造家政服务品牌,使之成为45-55岁就业弱势群体的托底安置载体。推进“新市民综合服务中心”建设,并通过创建省级示范中心等举措加大农民工工作的力度。

3.做亮一个特色创业孵化基地。针对大学生电子商务领域创业群体,建立专业化的孵化基地。同时,全面试点星级测评办法,促进全区孵化基地的提档升级。

(三)围绕服务效能提升,构建社保经办“三化”模式。

1.社保扩面持续化。加强企业参保入口、出口管理,做好政策引导与风险预警,力争实现净增参保人员10000人。不断畅通被征地农民社保经办绿色通道,做好其身份认定与社保补缴工作。

2.经办服务高效化。加强三个社保分中心整合后的快速磨合,打造“高配”服务大厅和业务归档星级标准,抓好服务机制落实,优化窗口服务质量。推进经办“e化”建设,设立网上申报专窗,推进社保网上申报工作,推进网上待遇支付,提高经办惠民效率。

3.退管服务创新化。坚持“携手为老”幸福工程的持续建设,将居民养老保险待遇享受人员和老年被征地人员纳入社会化管理,加强协管员队伍建设,引入退管工作CA认证,重点加强对特殊老年群体的关心和服务。开展“乐活夕阳”系列活动,做优做大“爱心联盟”品牌,不断创新退管活动组织宣传模式,实现退管工作整体推进。

(四)着眼劳动关系和谐,落实综合维权“三项机制”。

1.预防机制。开展以“主动送单、企业下单、街道谱单、系统谋单、疑难点单”为内容的劳动关系“五单式”指导,扩大宣传覆盖面,提升指导服务针对性。建立劳动监察预警信息员机制,探索聘请企业人事经理作为预警信息员,及时化解劳资纠纷。

2.调处机制。深化劳动争议案件“五位一体”调解机制建设,健全劳调组织调解、人民调解、行政调解、仲裁调解、司法调解的相互衔接。探索群体性劳资纠纷调处新模式,将“政府主导”变为“政府指导”,调动企业积极性。

3.保障机制。开展“企业关爱职工、职工热爱企业”活动,引导企业与职工同舟共济。积极整合法院派驻法庭资源,逐步实现全区各街道仲裁分庭全覆盖。

篇2

关键词:标准化;人力资源管理

1引言

甘肃省特种设备检验检测研究院(以下简称“甘肃省特检院”)作为国家特种设备检验检测行业中的重要一员,甘肃省特种设备检验检测工作的主力军,在漫长的发展过程中,虽历经调整、改革,始终不忘为甘肃省特种设备安全提供技术保障和支撑的初心,在为甘肃省建立特种设备隐患排查治理体系和安全预防控制体系的道路上砥砺前行;始终坚持人力资源是第一资源,特检发展人才优先的人才价值观。经过不断探索积淀,甘肃省特检院逐步建立了较为完善的人力资源管理制度体系和人才考评机制。然而,随着事业单位改革进程的不断深化和甘肃特检事业的迅猛发展,现有的人力资源管理体系在规范化、流程化、标准化等方面存在不足,不能有效发挥人力资源对特检事业发展的保障和支撑作用。

2人力资源管理及标准化的内涵

人力资源管理是指运用现代化的科学方法,对与一定物力相结合的人力进行合理的培训、组织与调配,使人力、物力经常保持最佳匹配,同时对人的思想、心理和行为进行恰当的诱导、控制和协调,充分发挥人的主观能动性,使人尽其才,人事相宜,以实现组织目标。

标准化是运用统一、简化、协调和最优化工作原理,为了在一定范围内获得最佳秩序,对现实问题或潜在问题制定共同使用和重复使用的条款的活动[1],是实现科学管理和现代化管理的基础。标准化管理是一套全新的管理体制,遵循PDCA管理模式,建立文件化的管理体系,坚持全过程控制、持续改进的思想,使组织的管理工作在循环往复中螺旋上升。

人力资源管理标准化,简单来讲,就是“制度管人,流程办事”。具体来讲,就是运用标准化的原理和方法,明确人力资源管理的工作层次、工作要点,建立人力资源标准体系,将人力资源管理的各项工作流程化、制度化、标准化,从而达到责任明确、流程清晰、管理规范、提升绩效、促进发展的目的。

3標准化建设对于人力资源管理的重要意义

标准化对人力资源管理的重要意义在于通过对人力资源管理制度、标准、规范的实施,不断明确员工的工作职责、工作标准和行为规范,不断提高员工制定标准、实施标准的意识,在这个过程中逐步培养员工的标准化意识。同时,通过对人力资源管理标准体系和系列标准的持续实施,不断提高员工的标准化意识、提升标准化实施效果,通过意识影响行动,并使标准化成为一种习惯。

标准化作为一种先进的管理理念,运用到人力资源管理工作中,一方面,能将“标准化+人力资源”有力结合,发挥标准化对人力资源管理工作的引领导向作用;一方面,通过标准化的工作理念,将人力资源管理的重要政策、典型经验做法和工作流程思路转化成制度、标准,能为人力资源管理工作奠定系统、规范的工作基础,体现标准化对人力资源管理工作的基础性、规范性效力。

4以标准化建设为抓手,全面促进人力资源管理效能提升

所谓“上下同欲者胜”,在人力资源管理工作中实行标准化建设,让各部门各岗位员工理解标准化、认同标准化、实施标准化、支持标准化,才能将标准化工作要求与具体管理行为相结合,将标准化理念渗透在人力资源管理工作中每一个流程、细节中,体现在每位员工的日常工作行为中,形成全员广泛认同的标准化,全面提升人力资源管理水平。

4.1以单位发展战略为引领构建人力资源管理标准体系

人力资源管理标准体系的完善,有助于促进实现单位人力资源的优化配置,提高员工工作效率,提升单位绩效,能为单位长期发展提供基础性的人力资源支撑[2]。人力资源管理以单位发展战略为依据,围绕单位发展目标,根据标准体系建设指南[3]和现行法律法规、人事政策、管理制度及单位实际,分析并建立人力资源发展规划、工作目标,明确采用的规范、标准,梳理工作流程,确定使用的表格、记录。结合目前国家、地方及甘肃省特检院人力资源管理现状,将人力资源管理标准体系结构梳理如图1。人力资源管理标准体系共包含4个层次,分别为管理标准、工作标准、工作流程和工作记录。工作标准主要明确各岗位人员的工作职责和工作要求,工作记录以人力资源部各业务模块工作记录、表格为主,独立编号,形成体系。

4.2以人力资源业务体系为重点构建人力资源管理标准体系

人力资源管理工作涵盖了人力资源规划、人员招聘与配置、人员培训与开发、绩效考核管理、人员薪酬和劳动关系管理等6大模块人事管理工作。从人力资源业务模块角度构建人力资源标准体系,将人力资源管理各模块内容联系起来,才能更好地发挥人力资源标准化建设的优势和作用。从人力资源业务模块出发,以人力资源管理标准体系为例,见图2。同时,也可以根据工作需要,在各标准二级流程中建立三级流程,使标准体系更加完善。

4.3以人力资源业务流程为基础构建人力资源工作流程图

人力资源管理工作政策性强,事务性、流程性偏多,每个业务模块中的具体工作,都由若干个工作流程组成。梳理工作思路制定流程图,是人力资源规范化、标准化建设的重要内容,能有效理清人力资源的具体工作思路、要点,提高工作效率,提升人力资源工作的系统性和规范性。以员工考勤管理工作流程图为例,见表1。

篇3

关键词:房地产;企业;强势品牌

中图分类号:F293.3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001-828X(2012)03-0-01

一、教学理念

坚持以人力资源管理技能培养为中心,结合学生身心特点,注重激发学生的学习欲望;以工学结合为切入点,营造人力资源管理的职业情境,课堂与实训一体化,实现课堂职业化。同时创造条件将课程融入企业,将企业人力资源管理岗位课堂化。构建能力培养与综合素质训练并重的教学模式。

二、教学设计

本课程教学以人力资源管理助理和人力资源管理文员等职业岗位能力培养为主线,以工学结合为切入点,在教学中工学交替,强调项目教学、工作任务驱动教学、教学情境设计、自主学习、课堂与实训地点一体化及过程评价,针对不同的教学内容,设计了不同的教学方法,坚持把职业核心能力与综合素质的培养贯穿于整个教学活动中。

1.教学内容设计

根据人力资源管理专业毕业生就业岗位的需要,统筹考虑前后续课程的衔接,围绕人力资源管理助理和人力资源管理文员岗位工作中资料的收集与整理能力、人力资源管理日常事务处理能力、专项职能管理能力来设计课程的理论与实践教学内容。

本课程采用项目化结构和工作任务结构构建课程内容体系,共有6个教学项目和6个实训教学工作任务,其中理论课学时数48学时(包括现场实训教学22学时);实践教学:1周,26学时。 理论与实践内容的比例为5:5。

2.教学过程设计

以真实人力资源管理流程组织教学,以项目进展引导知识扩展,按人力资源原理基础知识学习――人力资源管理能力训练――人力资源管理方案制定能力训练层层展开。教、学、做相结合,以真实的工作任务组织实训教学,将教学内容置于真实的职业岗位实践情境中,进行工学结合、体验式学习。

(1)以人力资源各模块管理制度的制定这一工作为课程主线,以真实的人力资源管理项目为载体,以项目进展引导知识扩展,系统地介绍经典的各模块工作的流程和工作要点,理论教学与实践教学交互进行。如:人力资源计划的制定、模拟招聘、培训需求调查和培训内容设计、绩效管理方案设计、薪酬管理方案设计和劳动合同管理等理论教学内容。在模拟的企业背景下,通过教师边讲、学生边看边学边练边改来完成。

在学习过程中,结合具体项目要求,以小组为学习单位完成给出的工作项目。

(2)以人力资源日常管理这一工作过程为实践主体。1)在校内以人力资源协会和系部组织的各项技能大赛为平台,模拟各项工作内容与工作流程,并请企业兼职教师来校进行操作训练;2)到企业工作现场,进行顶岗实习。

三、教学模式设计

依据人力资源管理工作主要涉及的日常人事管理、人力资源规划、招聘、培训、绩效、薪酬、劳动关系管理等业务工作来设计课程的教学,包括现场教学、项目驱动教学、工作任务驱动教学、体验式教学,进行了相关考试改革,重视课程过程性考核,重点强化技能考核加大技能考核的比重。

1.工学交替

“工学交替”的教学模式,本课程一直在大胆尝试,并进行了有效的运作。本课程中比较成功的工学交替教学模式案例有:专业学生在学校学习完劳动关系部分的相关知识后,专业为学生提供中国劳动争议网这一企业平台,分散性的派出学生进行企业现场的实训,直接获取企业劳动关系管理工作的第一手信息以及现场学习处理员工关系的相应技能等。

2.任务驱动

任务驱动式教学就是在课程教学中,将学生分成小组协作学习,通过教师引入任务,学生在教师的帮助下,紧紧围绕任务,通过亲身体验、自主探索、互动协助,从学习中完成任务的实践性学习过程。以真实的工作任务开展教学活动,要求学生分成实习小组进行分工协作进行方案的设计\过程的组织\资料的查阅,最后共同完成工作报告。使学生既巩固了理论知识,培养了实际动手能力,又培养了合作精神和合作能力。同时,要求学生根据工作报告的数据进行分析、探讨,找出存在的问题,并在教师的引导下查找资料,进一步制定更加可行的方案,找出解决办法。培养学生独立分析问题、解决问题的能力,同时培养学生的责任感和职业道德。

在本课程教学模式设计中,采用了讲授、互动、讨论、项目教学、观看视频录像、教学案例、摸拟实战教学、课程大作业、实习参观、网上互动交流与课后答疑等灵活多样的教学方法,以此来提高课程教学的生动性、师生的互动性,启迪学生思维,融会贯通所学知识,强化学生应用能力和实践能力培养,有助于进一步提高教学效果。

参考文献:

[1]赵红梅.人力资源管理专业本科应用型人才培养实教学体系的构建与探索[J].中国大学教学,2007(01).

[2]王家合钟华.人力资源管理专业构建实践性教学体系的实践与探索[J].管理观察,2008(08)

篇4

1.组织机构层级多,人员结构不合理。传统的公司、项目部、作业班组的直线职能制造成了组织机构层级多,运作成本高。人员组成中一面是初级普通型的职工偏多,一面是管理型和技术型的人才奇缺,造成了人员结构失衡。人力资源开发力度不够,人才流失明显。由于工程施工企业工作环境艰苦,工作条件恶劣,责任又重大,造成企业的中青年技术及管理人才、骨干的大量流失,从而更加造成了企业人力资源结构的不合理,人力资源培训、开发的成本加剧。

2.员工技能培训不到位。人力资源培训只满足于取证上岗的基本需求,或者由一些业务部门举办短期培训班,仅限于岗位培训,只着眼于眼前,不能形成贯穿于员工在企业供职的全过程的培训体系。绩效考核不到位,对员工的激励作用不明显。目前的工程施工企业中项目开工或业绩完成较好时,职工收入偏高,而项目接近收尾或业绩完成不好时,职工收入偏低,甚至还有的项目由于领导的思维意识决定了职工的绩效薪酬分配不合理,职工往往感到收入没有保障,传统的薪酬体系激励的作用不明显,企业或者项目的职工凝聚力不强。

3.人力资源管理不能形成统一标准。传统的工程施工企业中人力资源管理部门的作用得不到足够重视,缺乏专业的人力资源管理人才,形不成统一且有持续性的人力资源管理体系,常常出现“头痛医头,脚痛医脚”的管理弊病,无法改善企业的人力资源现状。缺乏专业技术人员和能解决现场技术难题的高素质高技能的人才。由于没有合理的人力资源晋升考核机制,没有对专业人才和高技能人才近期及长远利益的设计,造成了专业人才的大量流失,给企业造成无法估量的损失,无形中提高了企业的人力资源使用成本。

二、工程施工企业人力资源管理精细化管理策略

1.建立精细化的企业人力资源规划企业的长足发展依赖科学的发展战略,员工是企业经营目标的最终实现者,制定科学的精细化的人力资源规划是企业经营发展战略实现的根本。故而企业要根据自己的短、中、长期发展规划进行科学的分析,制定相应的短、中、长期人力资源发展规划,以确保为企业发展提供人才保障。人才引进。严把人才入口关是实现用工制度优化的关键。必须尽力打破身份界限、特权门第和人情关系对用工的干扰,使整个企业用工系统达到最优化。人力引进的原则:坚持德才兼备的原则;坚持按需招聘的原则;坚持优化配置的原则;坚持统一招收的原则。人才引进的渠道:全日制高校毕业生接收,外部人员调入以及高技能人才引进。

2.建立精细化的员工培训体系。建立一套企业人才培训体系,高度重视员工的继续教育,并设计一套完善的考核体制,是企业飞速发展的基础。人才队伍的建设。“要让专业的人干专业的事”这绝不是一句口号。如果干这个专业的人不专业,那么无论工作效率、工作要点以及判断都有问题,都会有阻于系统的建设。从工程企业的长远发展来看,重点进行如下两方面的建设:领导班子建设。领导班子整体素质的高低决定了企业的领导水平,因此必须具有较强的管理能力。作为组织的管理领导核心,要有能力建立一种使每个人的能力得到充分发挥的机制,从而使班子领导成员能尽心尽责发挥能力,使下属能各尽其能,凭能力在组织中立足。加强职业项目经理建设,用制度去约束去提高领导班子成员的管理水平,专业系统技术人才建设。从工程施工企业现状分析,要优先建设工程技术、试验检测、经营核算、安质环保、物资设备、财务管理六大系统有专业技术职务的人员。

3.加强人力资源信息化建设。精细化管理必须要有精确和便于查询的数据,开发一套操作性强的网络化的人力资源管理系统,运用IT技术,使人力资源管理做到精准、精细,数据要有记录,对结果要有稽核以保证其完整,而且必须要做到容易查询。及时快速为领导提供精确的数字,以便做出正确的决策。《岗位责任书》明确了各岗位的职责及绩效考核标准,但是只有将考核结果与员工与职工的奖惩、收入分配、职务晋升相挂勾,才能使绩效考核真正落到实处,达到奖励先进、鞭策落后的作用。培养亲和的企业文化氛围。良好的企业文化及人际环境使人心情愉悦,更有助于凝聚人心,培养团队合作精神,人才在企业文化的熏陶下,长期受到企业精神的影响,进而转化为个人的一种生活方式。

三、结束语

篇5

[关键词]职业技能鉴定;人力资源;福建中职学校

[中图分类号]G642.42[文献标识码]A[文章编号]1005-3115(2009)16-0114-03

当前,随着我国工业化进程的深化以及资本和劳务流动国际界限逐步消失、全球化趋势的加强,信息和通讯技术的蓬勃发展,服务产业迅速增长,职业竞争压力加剧。福建的经济发展正处于经济社会发展全面转入科学发展轨道的关键时期。全球金融风暴更加快了福建经济发展方式转变和产业结构调整升级步伐的加快。最近国务院常务会议已原则通过《关于支持福建省加快建设海峡西岸经济区的若干意见》。为此,福建省政府提出了推动产业和劳动力“双转移”,建设现代产业体系和创新型福建等一系列重要战略决策,这些都迫切需要加强人力资源的开发和优化配置。以新技术为基础的生产体系具有更高的生产效率和灵活性,它要求所有职工不断更新、提高他们的技能,这一切也迫切需要社会构建一个以人力资源职业能力开发与评价为核心的职业技能鉴定新的发展体系。

面对新的形势和任务,福建中职学校职业技能鉴定工作如何以科学发展观为指导,顺应形势,把握规律,大胆突破传统的发展思路、发展途径和发展模式,紧紧围绕经济社会发展大局,以实施人力资源开发战略为导向,以构建职业能力开发为核心的人力资源开发体系为目标,树立世界眼光,改革创新,全力推动学校职业技能鉴定工作转向职业能力开发与评价,实现职业技能鉴定工作科学创新发展。

具体来讲,要实现福建中职学校职业技能鉴定事业新一轮的大发展,学校职业技能鉴定工作亟待做好以下工作:

一、技能鉴定回归 “两个本质”

在技能鉴定功能定位上要回归到职业能力开发评价,即从技能鉴定扩大到劳动者整个职业能力的评价,评价对象是各职业的从业人员,而不局限于技能人才,工作范围要从单一的评价发证向职业需求分析和职业能力开发应用两端延伸,服务时限要扩展到人力资源的整个职业生涯发展,把职业能力评价体系开发作为整体加以推进。

在推行职业资格证书制度上,改变以行政手段为主,回归以市场调节为主要手段,集中精力制订符合行业、企业要求和职业发展需要并动态更新完善的职业标准,提高职业能力评价的科学性及职业资格证书的市场适用性,提高证书含金量,通过行业、企业、劳动者和社会认可来自发推行职业资格证书制度。

二、发挥职业标准的“四个引导”作用

即充分发挥职业标准对教育培训、劳动者职业能力发展、企业用人和产业发展的引导作用。

职业标准是开展职业能力评价的依据,是对从事某一职业的人员现实能力的基本要求,同时也是引导劳动者与生产资料有效结合,促进企业和产业发展的重要手段。为此,中职学校要通过实施完善职业标准开发更新体系和建立延伸引导机制,使职业标准能有效地引导教务部门合理设置课程,配备教学设施和师资,培养符合企业和产业发展要求的合格从业人员;有效地向企业推介新的用人标准,合理用人;引导劳动者合理规划职业生涯,不断提升职业能力;通过上述引导、推介,使潜在人力资源有效地转为现实的人力资本,促进产业发展。

三、坚持职业技能鉴定的“四个结合”

就是要将新时期的职业技能鉴定与建设现代产业体系、推进“双转移”及人力资源开发配置工作紧密结合。让中职学校职业技能鉴定工作更多地服务于经济社会发展的大局,根据大局发展对人力资源开发的要求,及时配置、跟进人力资源职业能力鉴定。如大力开发适应建设现代产业体系的新职业,加强人力资源核心能力特别是创新能力的培养,使职业能力开发评价工作发挥更大作用,实现新的发展。

四、推进学校职业技能鉴定体系“四化建设”

(一)推进制度化建设,为成功转型提供制度保障

要研究制订学校职业技能鉴定体系建设规划,明确鉴定机构、人员、场地、设备、制度等硬件、软件设置标准,加强学校鉴定机构能力建设。探索建立新型的鉴定质量监控体系。探索实行鉴定站“场地化”管理的新制度,从根本上杜绝对鉴定质量难以监控的弊端;实行按质量、能力水平给予证书发放权限的差别化管理办法。通过制度创新、体制创新,推进鉴定工作规范化建设,建立起省内统一的工作标准和工作规范;完善鉴定质量管理制度,规范鉴定所站、鉴定考场及考评人员等配套管理。

(二)推进专业化建设,为转型提供能力保障

探索系统化、集成式的职业标准开发机制,系统地组织开展现代产业新职业和农村劳动力培训专项职业能力认证项目;加强职业技能鉴定从业队伍建设;积极开展职业技能鉴定理论研究,大力开展职业能力开发和评价热点、难点问题研究,以专业手段实现鉴定工作的多元服务,通过推进鉴定队伍和鉴定运作的专业化建设,不断提升从业人员职业能力,建立健全鉴定运作的技术体系,形成完整的技术支撑,通过抓品牌实现运作的规范化和专业化。

(三)推进社会化建设,为转型提供资源整合平台

在校内,要建立学校师生多赢的利益共同体;同时,建立服务外包机制,将非核心的事务性工作进行外包。在校外,要进一步深化校际之间的职业能力开发和鉴定合作,引入先进的鉴定标准和成功经验,共同开发现代产业新职业标准,探索建立省内各职业学校技能人才评价互认体系,探索国家职业资格证书的综合认证体系,提高学生一专多能的职业素养。

(四)推进信息化建设,为转型提供运作平台

搭建集职业能力需求调查与分析、职业能力评价和职业能力开发应用“三位一体”的人力资源职业能力评价公共服务平台,加快实现鉴定工作从新职业需求调查、职业标准完善、题库开发及运用管理、考务管理、质量督导到证书发放、职业能力提升及应用等全程数字化、智能化和网络化的运作。

五、提高新形势下职业技能鉴定工作在学校的服务水平

(一)提升服务能力

职业技能鉴定工作专业性强、技术性强,许多服务性的工作必须在一定的基础条件下展开。因此,就必然要求进一步夯实服务基础。首先,加强基础设施建设。按照“取之于鉴定,用之于鉴定”的原则,将职业技能鉴定的收益部分持续不断地投入到改善职业技能鉴定的基础建设之中去。改善办公条件,配置符合要求的设施、设备。其次,建立健全规章制度。要以完善鉴定站管理、考务管理、考评员与督导员管理等规章制度为重点,建立职业技能鉴定管理的长效机制。第三,加强鉴定队伍建设。建设、管理好鉴定工作管理人员、考评人员、督导人员三支队伍,提高鉴定站工作人员的服务能力,树立以学生为本的服务理念。

(二)拓宽服务领域

适应劳动力市场需求是推行职业资格证书制度的出发点和落脚点。随着社会经济的发展,人民生活水平不断提高,劳动力市场的需求日益多样化,劳动者和用人单位对技能鉴定的服务要求也发生变化,因此,学校必须认真贯彻落实国家技能资格导航计划,不断拓宽服务领域的内涵和外延。在继续做好在校学生的职业技能鉴定工作的同时,还要拓展为下岗失业人员和农村转移劳动力提供实质性鉴定服务,帮助他们提高从业能力。

(三)创新服务方式

与时俱进是职业技能鉴定工作的活力所在,学校职业技能鉴定站要适应新形势任务发展需要,紧紧依靠职业技能鉴定职业考评队伍,不断地运用新技术、新手段,积极创新评价方式,为不同层次、不同等级水平的在校学生搞好技能鉴定服务。积极组织在校生的职业技能竞赛活动,职业技能竞赛活动可以为技能人才提供展示技能、切磋技艺、提升素质的交流机会,也为企业搭建发现人才、选拔人才的用人平台,积极促进各行各业从业人员学习技能,提高职业素质。与此同时,学校还要加大宣传力度,向在校生广泛宣传职业技能鉴定工作的内容和职业技能鉴定工作的作用,大力宣传高技能人才在社会经济发展进程中的影响,把现行的政策、信息及时的送到在校学生的手中,让更多的在校生了解职业资格证书制度,受益于职业资格证书制度,实现素质就业,实现技能成才。

(四)提高鉴定质量

当前中职学校的职业技能鉴定工作发展总体上是好的和顺利的,学校要始终坚持“质量第一、社会效益第一”的原则,正确处理好鉴定工作的数量和质量、当前和长远、发展和规范的关系,切实提高鉴定制度范畴的管理质量,加强质量管理措施的研究,加强鉴定现场质量督导和违规案件查处,实行在校鉴定人员的“红黑榜”通报制度等措施,完善本站的自律机制、激励与退出机制,保障鉴定工作的健康、有序、规范运行,提高在校生的职业技能鉴定质量。

六、结语

“十一・五”计划是全国大力实施职业技能鉴定工作和全面推进职业资格证书制度建设的重要战略机遇期,也是我省职业技能鉴定事业发展中最为关键的时期。社会对具有技能的劳动者的强劲需求,为技能鉴定工作的发展开辟了广阔空间,也对鉴定系统的工作能力提出了新的要求。因此,学校的职业技能鉴定工作应借助“深入学习科学发展观”的东风,抓住机遇,迎接挑战,采取积极有力的措施,做好职业能力开发与鉴定的评价工作,不断开拓职业技能鉴定的新途径,培养更多符合企业和产业发展需要的合格从业人员。

[参考文献]

[1]烟草专卖局职业技能鉴定站. 狠抓规范 夯实基础 开创职业技能鉴定工作新局面[R].中国烟草・中心简报,2003-9-12.

[2]崔勇.职业技能鉴定工作的实践与思考[C].中国劳动网.

[3]市劳动和社会保障局局长张平均在全市职业技能鉴定工作会议上的讲话.认清形势与时俱进做好新形势下的职业技能鉴定工作[R].2007-4-28.

[4]海南省人力资源开发局.2007年海南省职业技能鉴定工作要点[S]. 2007-11-15.

[5]辽宁省职业技能鉴定中心.我省2007年职业技能鉴定工作总结[R].辽宁省就业网.

篇6

根据《辽宁联通2021年人力资源部(党委组织部)工作要点》(辽联人力〔2021〕92号)要求,大连市分公司积极贯彻省公司部署,认真落实相关要求,深化用工改革,优化用工资源配置,提升全口径用工效率,年度全口径用工同口径减员率预计不低于3%,且紧密外包人员不净增。现将有关工作情况报告如下:

一、2021年1-6月减员情况

减员类型

合同制

紧密外包

总计

辞职

19

80

99

病退

1

1

辞退

1

12

13

死亡

1

1

退休

63

2

65

系统内调出

3

3

在职死亡

2

2

转签离职

15

15

总计

88

111

199

二、2021年1-6月增员情况

增员类型

合同制

紧密外包

总计

本科生招聘

14

14

研究生招聘

2

2

系统内调入

3

3

社会招聘

117

117

转签入职

15

15

总计

34

117

151

三、全口径用工人数预测

大连公司当前时点至2021年年底,预计完成合同制退休44人,辞职等减员16人,大学生入职31人;紧密外包人员社会招聘48人,辞职减员90人。预计年度全口径用工同口径减员率达到3%。{(3927-3809)/3927=3%}

时点

合同制

紧密外包

总计

202012

2111

1816

3927

202106

2058

1822

3880

预计到年底增员

31

48

79

预计到年底减员

60

90

150

202112预计人数

2029

1780

3809

四、2021年用工管控及规划

1、制定各部门紧密外包人员数量编制上限,严控紧密外包人员数量。

无论是逐步扩增自有营业厅、还是存量维系经理队伍建设,智慧家庭工程师补充均要求新增非合同制员工。按照集团公司要求,紧密外包人员严禁新增,目前已无空间增补营业员、存量维系经理、营维经理等以非合同制员工为主导岗位的人员。只能通过内部调剂、制定各部门紧密外包人员数量编制上限,严控紧密外包人员数量。

2、通过人员考核等方式,淘汰低效能紧密外包人员。与公众、政企、网络专业线运营组织体系变革同步谋划,对整体编制数量进行压缩,倒逼各单位退出末位人员,减少用工总数,进而提高劳动生产率。

3、乡镇营业员新入。支持数字乡村建设,乡镇营业厅开业需配备乡镇营业员若干,有一定的人员用工需求。

4、营维经理新入。根据省公司《关于补充综合网格营维经理提升客户触点运营能力的通知》要求,补充营维经理内部调剂满足不了的,允许营维经理日人均产能高于全省均值75%的单位,突破紧密型外包人员“零增长”的限制新招人员,但保证在年末前通过结构优化和调整,确保实现全年紧密型外包人员“零增长”的目标。

5、社会招聘岗位范围

篇7

一、强化服务意识,做好接待工作

作为学校的窗口部门,办公室在做好日常工作的同时,精心筹划,周密部署,尽心尽力地组织好每一个会议,协调好每一次活动,安排好每一次接待,使学校的人力和财力发挥了最大效益。办公室的日常工作很繁杂,只有紧紧围绕提高工作效率和服务质量,才能在现有人力资源和办公条件下,实现效益的最大化,从而最大限度地实现为学校教育教学服务的工作宗旨。在实践中学习,在学习中提高,努力提高适应新形势和完成新任务的能力。办公室人员也通过自学和参加各种形式的会议,加强对学校整体发展思路的理解,加深对学校领导工作思路的理解;通过学习,把握工作方向,开拓工作思路,执行好学校各项重要方针政策,与学校保持高度一致。办公室很多事务性的工作都与老师或外界往来较多,因此在工作中强化服务意识,要求本部门的人员做到:礼貌、耐心、细心、诚心,并灵活掌握办事的尺度,对临时性的急件,要特事特办,实实在在为教师服务,跟外界往来过程中做好桥梁作用。

二、 加强组织协调,顾全大局,服务教育教学

服从服务于大局是做好办公室工作的基本条件。我们要求每位办公室人员必须树立大局观念,正确处理大局和小局,全局利益与局部利益的关系,要善于从大局的角度思考问题,使办公室工作与学校工作大局协调统一。本学期,我们通过再学习岗位职责后认识到重大会议、活动是学校办公室各项工作的重中之重。对于会议活动组织和协调,明确提出了大型活动必须做到组织超前、服务周全、勤俭高效的工作原则,尤其注意活动的细致性、周到性和实效性,同时更加注意各职能部门和相关科室之间的积极合作和沟通,从而保障了各项重大活动的顺利进行。

本学期校办先后协调组织了我讲我的教育故事、全国第五届青少年对联夏令营活动、xx市示范学校复评工作、秋季运动会、课内比教学,课外访万家活动和部分完成学校档案室、荣誉陈列室的布置等工作。在此期间,学校办公室从人会场布置、制作宣传条幅等各个环节加强了组织协调,承担的很多工作都得到了学校领导的充分肯定。

三、强化责任意识,工作落实到人

办公室工作能否创造出一流的业绩,关键在于办公室人员是否具有强烈的事业心,责任感。因此,我们积极引导办公室同志树立责任意识,发扬高度负责的精神,对自己工作勇于负责,敢于负责,自觉做到标准上求高,措施上求严,工作上求实,尽心尽力,尽职尽责,扎扎实实,创造性地开展工作。为此,办公室人员进行了工作分工,责任到人,互相提醒,定期检查,使得各项工作有条不紊地开展。

四、强化奉献意识,切实做好各项工作

甘于奉献,诚实敬业是办公室工作人员的必备素质。办公室工作的无规律性,经常加班加点,没有无私奉献,是难以胜任办公室工作的。因此,我们通过宣传教育、典型示范,使办公室每位同志都能做到爱岗敬业,不计名利,不辞劳苦,无私奉献。本学年各项工作更加顺利开展。

1、当好校长的行政助手。根据学校的实际情况,按照行政会议的精神,认真细致地做好各项工作的计划和安排,从而使各项工作有条不紊地开展。认真做好各级各类文件、通知的收转工作,并按文件、通知要求,协调处理好办公室职责范围内的事。

2、精心组织安排会场。我校大小会议及培训都由办公室参与。每次会议或培训,办公室在会标设计、照相、新闻报道等方面,都做到科学安排、细致落实,保证了会议或培训的顺利召开。

3、做好教职工的考勤登记管理工作。学校办公室负责教职工的考勤,要求教职工请假必须有请假条,经校长或部门负责人签名后交办公室存档。学校办公室每月向学校领导汇报一次教职工的考勤情况并在教职工中公布。

4、做好人事档案和文书档案的规范和管理工作。及时有序地处理上级各种文件和网上文件的收发、传阅和分类归档整理,学校各种请示与报告的分类呈送,落实了校内文件签阅制,做好了校内各部门工作总结与计划的收集整理。

5、加强文字材料的加工工作,提高办公室的文字处理和服务能力。协助学校领导针对重要工作部署以及组织拟定以学校名义的通知、布告等,起草或参与起草工作报告、总结、计划等。

6、加强校务公开工作和学校宣传工作。充分利用学校橱窗等,对我校各方面的发展情况进行及时的宣传和推介。

7、其它工作。负责接听电话并作好电话记录,及时将电话通知精神传达给相关人员;做好教职工年度考核、年终总结等组织工作;完成学校领导临时交办的其它各种工作任务。

下学期工作思路

尽管我们处室全体人员做了很大的努力,本学期工作开展得比较顺利,但还是有很多不尽人意的地方。比如,还需要加强学习,拓展工作思路,瞻前性组织协调学校工作。

1、深刻领会学校工作要点,与学校总体安排相协调。

以宣传、落实学校工作要点为重点,科学安排处室工作,组织落实。

2、直面办公室工作的难点,探寻突破口。

篇8

一、依法执业,职业道德教育、人力管理

1.贯彻执行《护士条例》,规范护理职业行为。

2.加强职业道德教育,组织护士学习护理安全、护理不良事件相关知识,教育护士严格遵守医德规范、护士职业道德,每半年进行医德医风考核一次,提高服务质量,使患者感到安全、满意。

3.合理使用护理人力资源,科学弹性排班,完善“紧急状态下护理人力资源调配预案”,做到人人知晓,通信通畅,应对突发事件、重大抢救等情况确保护理人员及时到位。

4.落实绩效考核制度,根据考评标准,按照护士工作量、护理质量等每月对各级护理人员进行绩效考评一次,并做好记录,将考评结果与护士薪酬分配、评优等相结合。

5.争取增加1-2名护士。力争做到床护比达1:0.4

二.坚持“以人为本”的服务理念、推进“优质护理服务示范工程”活动的开展

全,尤其是三查七对制度,坚决杜绝药品问题引发的护理缺陷;加强执行医嘱的环节管理,强化执行医嘱的准确性;进一步完善护理安全管理措施,规范使用手腕带、护理安全标识。

7进一步规范护理文书书写,从细节上抓起,加强对每份护理文书质控。强调不合格的护理文书不归档。

8、科室护理管理规范化,护理管理分工到个人,人人参与护理管理。建立护士工作手册,完善岗位职责:工作制度、仪器操作规程、应急预案及常见疾病护理常规,作为内科护士工作指引,以用于护理工作开展。

三、加强护士业务培训

1、按护士规范化培训及护士在职继续教育实施方案、落实各级护理人员业务培训和三基考核计划(内容包括:法律法规、规章制度、专业理论、操作技能等)落实分层次培训,抓好护士的“三基”及专科技能训练与考核工作,提高护士三基理论与操作水平。

2、重点加强对新入科护士、聘用护士、低年资护士的培训考核,同时按岗位需求举办专科技能的培训,如急救技能、导管护理技能、危重病人的观察技能等,提高护士岗位技能。

3、落实护理会诊和护理疑难病例讨论,组织每月一次的护理查房,业务学习、三基考试和基本操作技能训练和考核。

4、开展应急救护能力培训,做到培训率及考核合格率达到100%

四、规范开展中医护理工作

1、完善、健全、实施中医护理常规。积极开展专科专病护理,提供具有中医特色的健康指导。

2、以《中医医院中医护理工作指南》为指导,制订中医知识技能培训计划,抓好护士中医“三基”培训,重点是西医毕业护士的中医基础知识、技能培训,中医文化学习,提高护士中医理论及技能水平,为中医特色护理服务的开展扎实基础,科室组织中医基础理论和专科专病护理常规学习15技能培训和护理文件书写培训7学时。

3、继续推广中医护理技术操作和中医外治法,抓好中医特色护理服务项目的开展。

4、开展中医特色护理质量评价

五、加强临床护理质量管理管理

1.建立健全科室一级质控组织,由护士长和全科护理人员组成,制订质控工作方案,质控从个人做起,认真落实护理质控工作。护士长定期组织质控检查,每半月对各项质控指标检查一次,发现问题及时分析原因,提出整改措施,落实并检整改查整改效果.,每月进行一级护理质控会议,促进护理质量持续改进。

2.科室实行护士长责任制,护长把好病区质量,落实每天四次查房,掌握病区动态,加强对危重病人的管理,护士长认真落实医院和护理部的各项工作任务指标护理措施,抓好各项规章制度的落实,确保护理工作安全无事故.落实护理不良事件报告制度,实行无惩罚护理差错管理.

3.加强基础护理工作,落实“基础护理服务工作规范”和“常用临床护理技术服务规范”。

4.严格执行消毒隔离制度和院内感染工作制度,严格执行无菌操作规程和标准预防措施.按医院院内感染工作要求认真做好各项监测管理工作,并记录在手册上.

篇9

一、市场的开发创新求实、开拓国内市场。根据去年的基础,上海公司对国内市场有了更深的了解。产品需要市场,市场更需要适合的产品(包括产品的品质、外型和相称的包装)。因此,上海公司针对国内市场的特点,专门请人给公司作销售形象设计,提高盛天公司在中国市场的统一形象。配合优质的产品,为今后更有力地提高盛天公司在中国的知名度铺好了稳定的基础。

同时,建立健全的销售网络体系,使盛天开拓中国市场奠定了销售分点。上海公司拟在3月初招聘7-8名业务员,全面培训业务知识和着力市场开发,灌输盛天实施理念。

二、年度目标1.全年实现销售收入2500万元。利润:100-150万元;

2.盛天产品在(同行业)国内市场占有率大于10%;

3.各项管理费用同步下降10%;

4.设立产品开发部,在总公司的指导下,完成下达的开发任务;

5.积极配合总公司做好上海盛天开发区的相关事宜及交办的其他事宜。

三、实施要求销售市场的细化、规范化有利操作。根据销售总目标2500万,分区域下指标,责任明确,落实到人,绩效挂钩。

1.划分销售区域。全国分7-8区域,每个区域下达指标,用考核的方式与实绩挂钩,奖罚分明;

2.依照销售网络的布局,要求大力推行商制,争取年内开辟15-20个省级城市的销售商;

3.销售费用、差旅费实行销售承包责任制;

4.设立开发产品研发部,力争上半年在引进技术开发人员3-5人的基础上,下半年初步形成新品开发能力,完成总公司下达的任务计划数;

5.加强内部管理,提高经济效益①财务销售成本:核算是国内市场的关键。进、销、存要清晰,月度要有报表反映,季度要有考核,力争销售年度达标2500万,成本下降5%;

②人力资源管理:根据总公司要求,结合上海公司工作实际配置各岗相应人员。用科学激励机制考核,人尽其才,爱岗兢业,每位员工以实绩体现个人价值;

篇10

一、市场的开发:

创新求实、开拓国内市场。根据去年的基础,上海公司对国内市场有了更深的了解。产品需要市场,市场更需要适合的产品(包括产品的品质、外型和相称的包装)。因此,上海公司针对国内市场的特点,专门请人给公司作销售形象设计,提高盛天公司在中国市场的统一形象。配合优质的产品,为今后更有力地提高盛天公司在中国的知名度铺好了稳定的基础。

同时,建立健全的销售网络体系,使盛天开拓中国市场奠定了销售分点。上海公司拟在3月初招聘7—8名业务员,全面培训业务知识和着力市场开发,灌输盛天实施理念。

二、年度目标:

1、全年实现销售收入2500万元。利润:100—150万元;

2、盛天产品在(同行业)国内市场占有率大于10%;

3、各项管理费用同步下降10%;

4、设立产品开发部,在总公司的指导下,完成下达的开发任务;

5、积极配合总公司做好上海盛天开发区的相关事宜及交办的其他事宜。

三、实施要求:

销售市场的细化、规范化有利操作。根据销售总目标2500万,分区域下指标,责任明确,落实到人,绩效挂钩。

1、划分销售区域。全国分7—8区域,每个区域下达指标,用考核的方式与实绩挂钩,奖罚分明;

2、依照销售网络的布局,要求大力推行商制,争取年内开辟15—20个省级城市的销售商;

3、销售费用、差旅费实行销售承包责任制;

4、设立开发产品研发部,力争上半年在引进技术开发人员3—5人的基础上,下半年初步形成新品开发能力,完成总公司下达的任务计划数;

5、加强内部管理,提高经济效益:

①财务销售成本:核算是国内市场的关键。进、销、存要清晰,月度要有报表反映,季度要有考核,力争销售年度达标2500万,成本下降5%;

②人力资源管理:根据总公司要求,结合上海公司工作实际配置各岗相应人员。用科学激励机制考核,人尽其才,爱岗兢业,每位员工以实绩体现个人价值;