全国环境监测工作要点范文

时间:2023-04-04 14:10:15

导语:如何才能写好一篇全国环境监测工作要点,这就需要搜集整理更多的资料和文献,欢迎阅读由公务员之家整理的十篇范文,供你借鉴。

全国环境监测工作要点

篇1

上半年我市环境保护做了一些工作,取得了一些成效,但上级要求还存在一定差距,一是抓重点项目工作有待于进一步加强,一些重点整治项目进展偏慢,如闽江流域水环境综合整治重点工程进展还不如人意。二是环境监管在一些地方还不平衡,有的地方领导干部和企业法人环境意识淡薄,“等靠要”的思想比较严重,污染治理积极性不高,有的久拖不治,有的做表面文章,蒙混过关,影响了全局工作。部分企业未严格执行“环境影响评价”和环保“三同时”制度,污染治理设施未建成就擅自进行生产,不能稳定达标排放,或污染治理设施建成未经环保部门验收就擅自进行生产,造成污染环境。三是*处于经济后发展地区,经济欠发达,水污染治理资金缺口较大,一些项目因缺乏治理资金,环保设施建设进展缓慢。下阶段,我们将着重抓好以下几项工作:

下阶段工作要点:

(一)认真抓好闽江流域水环境综合整治,重点抓好畜禽养殖、沿江工业污染防治、城镇生活污染治理,饮用水源安全监管等工作。*年要完成剩余的23个建制镇饮用水源保护区划定和5个重点饮用水源保护项目建设。加快安丰溪污染治理,建立健全长效监管机制,实现环境净化、绿化、美化,安丰溪水质改善,达到Ⅳ类水质目标。重点完成垃圾运转站、污水泵站、南纺工业污水管网建设。

(二)认真实施主要污染总量控制减排工作。加大对总量控制减排工作的领导,制定工作责任制,领导分工挂点制度,加强对各地总量控制减排工作的指导和监督,确保*年总量控制减排工作任务的完成。认真落实建设项目区域限批制度,严格把关,源头控制。

(三)加强环境违法整治工作。抓好整治违法排污企业的专项行动,加大重点企业的挂牌督办力度。继续开展矿山企业环保安全大检查,重点检查城市、镇、村饮用水源地上游和城乡居民集中居住区周围的矿山建设项目环保审批和“三同时”执行情况。对上年大检查中存在问题的矿山企业加强监督管理,促其整改落实到位。加大对“十五小”的监管力度,遏制工业污染反弹。

(四)加强工业园区环保监管。年底,所有省级工业园区及县(市、区)自行开发的工业平台全部要进行环境影响总体评价,依法办理环保审批手续;入驻园区的建设项目也要全部执行环境影响评价等环保制度,办理环保审批手续。

篇2

关键词:应用型大学 人才培养模式改革 自然地理与资源环境

中图分类号:G642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672-3791(2015)08(c)-0240-02

进入20世纪80年代以后,国际上高等教育逐渐形成了一股重视实践教学、强化应用型人才培养的潮流,“应用型本科”也逐步成为我国高等教育理论研究和办学实践中的一个重要议题。教育部2015年工作要点提出:“今年将印发引导部分地方本科高校向应用技术型高校转型发展改革试点的指导意见,启动改革试点,有序引导部分有条件、有意愿的地方高校向应用型大学转型发展”。地方本科高校已进去转型发展时期,建设“高水平应用型大学”业已成为我国众多地方本科院校所普遍追求的办学目标。

从全国范围内来看,地方高校的转型发展应逐步进行,而不是同一时间所有地方高校全部实现转型;具体到某一个地方高校的转型发展,也应该是某些应用型较强,具备一定基础条件的专业率先转型。自然地理与资源环境专业是根据最新《普通高等学校本科专业目录(2012年)》设置的新专业,培养具备自然地理基础理论并应用于解决资源环境问题的专门人才,具有典型的“应用型”特征。本文以地方高校湖北民族学院为例,对近几年该校自然地理与资源环境专业人才培养模式改革研究和实践进行总结,探讨在转型发展背景下如何实现人才培养模式创新,培养“应用型人才”,实现 “应用型专业”的转变。

1 人才培养方案创新

根据应用型人才培养的目标,构建起:“7+3+1” 专业人才培养模式,达到“宽口径+应用型+方向分流+有专长”的知识与能力的结构目标。即,以校内基础理论教学夯实专业理论与知识结构,校外多模式实训锻造专业技能,高年级按专业方向分流,以专业技能培养(实验实践能力、创新能力)为重点,以专业特长培养为特色的专业教育模式。

即,第1~2学期重点完成大学通识课、科学基础素质教育和学科基础课程(主要包括高等数学、无机及分析化学、地理科学导论、可持续发展概论、环境科学、有机化学、工程数学)的教学;第3~4学期重点完成专业理论基础理论与技术学科课程群(主要包括自然地理学、环境化学、人文地理学、资源科学概论、测量与制图、3S技术、计算机辅助设计、仪器分析、环境监测等课程)的教学,夯实专业理论基础;第5~7学期重点完成专业方向分流课程群,环境评价与管理方向主要包括生态学、环境微生物、环境影响评价、环境管理法学、环境地理学、环境规划、环境工程、清洁生产、生态修复等,土地整理与规划方向主要包括,综合自然地理、资源环境经济学、土地资源学、土地经济学、水文与水资源、经济地理学、土地保护学、土地管理学、土地利用规划、旅游资源开发与规划等;“3”指,第1、2、3学年暑期小学期教学单元,通过校企、校地合作等多种产业人才培养模式,重点开展专业技能、方法实习实训课程教学,第1学年暑期小学期教学单元以资源环境调查分析社会实践课为主,第2学年暑期小学期教学单元重点开展专业技能训练,包括自然地理学实习、3S技术实习、环境监测见习等课程,第3学年暑期小学期教学单元重点开展专业综合技能训练,按专业分流方向,环境评价与管理方向主要开展环境评价与管理实训课程,土地整理与规划方向主要开展土地管理与规划实训课程;0.5年指第8学期中的生产实习、毕业实习、毕业设计(论文)实践环节,要求根据企事业合作单位指定的专业方向,在老师或者专业机构或者企业内部强化提高某一方面的专长。

2 专业教育模式创新

组建阶梯式专业基础与专业技能耦合型课程群,进行分阶段教学,搭建专业核心知识与能力架构,改革专业能力培养方式,专业课理论课程教学同时进行专业技术、能力实训,采取学校教学与企事业单位实践教学相结合、“双师”教学与导师制相结合等方式,确保理论与实践的密切结合,确保实践技能训练的系统性、强化性,确保基本学科方法、专业技能、应用能力和创新能力的渐进提高,确保专业理论在实践实训教学中得到强化与升华,确保学生专业能力的培养。

该模式中是采取的阶梯式耦合型培养模式,关键点在于, 专业理论与专业实践能力教育相结合,强化实践技能训练。

该模式在传统分层次教学的基础上,进行调整改革,主要创新点在于一下几方面。

(1)通过耦合进阶式教学模式,将专业理论教育与专业方法技能训练结合,使得学生在掌握专业理论的同时,受到专业方法和技能的训练。(2)实行导师制,学生自由选择指导教师,导师负责指导学生学业规划及其实施,学生参与到导师相关科研课题中,促推学生专业能力的发展。(3)将课堂教育与校企(地)合作教育相结合,推动专业实践技能教学,在生产实践中学习、提高,促使人才培养符合社会经济发展要求。(4)采取“双师”教学模式,专业老师主讲专业课,同时聘请企事业单位技术工程师、一线管理者进课堂讲授部分理论与实践教学内容。(5)压缩节约出半年时间,由学生自主选择方向,进相关企事业单位或部门,基于前期培养的基础上在自己喜欢的岗位上培养特长,结合毕业论文(设计),开展专业综合能力训练。

3 实践教学模式创新

整合课程实验、专业技术方法、实习实训,将集中教学与分散教学相结合,校内教学与校企(地)教学相结合,专业基础实践教学与专业方向分流实践教学相结合,确保能因材施教,充分培养学生专业实践能力和个人专长。主要体现在一下几方面。

(1)对自然地理学、3S技术、基础化学实验等专业基础实践课程,进行整合,实行校内集中教学;对环境监测、环境评价、土地管理、土地规划等生产实践性强的课程,实行校外实习实训。(2)学生早进课题,选择导师进入课题组,参与教师的科学研究。(3)实习过程采取集中与分散相结合,由实习课程负责老师统一安排,并由学生自主选择指导教师(由该专业专任教师或聘请的兼职教师组成)后,分配到本专业固定实习单位,指导教师负责指导学生实习。

4 实现人才培养模式和教育模式创新的基本举措

4.1 更新教育观念,改革人才培养模式,推进专业应用型人才育人模式

更新教育观念,积极推进教育教学改革,探索并完善战略性新兴(支柱)产业―自然地理与资源环境专业人才培养体系。一是突出“宽口径+应用型+方向分流+有专长”的知识与能力目标,构建并完善专业有特色,形成基础扎实、专业技能训练有素、个人专长发展的人才培养体系。二是以专业能力培养(专业技能、实践能力、创新能力)为重点,构建并完善实践教学、社会活动和文化活动等相结合的能力培养体系。三是强化素质培养,构建并完善成人与成才教育有机结合的素质拓展培养体系。

4.2 结合专业人才国家基准和产业人才培养规格需求,优化应用型人才培养课程体系

(1)参照教育部专业人才培养基准和产业发展对人才的规格要求,科学合理地安排既适用,又简练、精干的课程体系。(2)不断更新和调整各门课程教学内容,充分考虑加强素质教育、培养应用型人才的要求,做到教学内容少而精、适度基础、重应用和能力。(3)强化实践环节的教学,处理好理论教学与实践教学的关系,适当减少学科性教学内容,增加应用性、实践性教学内容。(4)围绕强化实践这一中心,积极探索各种有效提高学生实践能力的教学方法,如案例教学法,将理论教学融入问题解决的实践过程中。(5)教学方法上改变单纯的理论知识传授,采取多种方式,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培养学生自主学习中的创造性。

4.3 以专业方法技能训练为核心,调动多种实践教学平台,完善实践教学体系

突出实践教学环节,提高学生实践动手能力。根据“7+1+3”人才培养模式的要求,加大校内专业基础实验内容,加强校内实践性教学基地建设,引导学生参加教师的科研项目,参加用人单位的实际项目,申报大学生创新课题,建设、发展校企(地)实习实训基地,多平台综合增强学生的实践动手能力、操作能力和创新能力。实现学校育才企业用才的有效对接。

4.4 加强、拓展教师队伍建设,为支柱产业人才培养提供智力支撑

按产业人才培养目标和规格要求,校内补强、借力校外优秀专业人才,搭建有效的教师队伍。该专业将在现有教学队伍的基础上,借助学校加大专业骨干教师和优秀人才引进力度的政策,进一步加大人才培养和引进的力度,提高专业教师队伍整体教学、科研水平。在未来5年内,争取通过引进和培养相结合的方法,使专业教师队伍的人数保持一定规模增长,教师队伍的科研教学水平得到显著提高;同时,通过引进和鼓励年轻教师(特别是无实际工作经验的教师)到企事业单位进行短期实践锻炼,以提高教师理论与实践相结合的能力。

参考文献

篇3

一、上半年工作回顾

(一)严制度、重管理.

以深入开展“打造阳光政务环境,县政务服务中心(以下简称“中心”始终把制度执行和规范管理作为工作的切入点和着力点来抓。创建高效服务平台”为主题的创先争优活动为载体,形成了事事有人管、时时有要求、工作有记录、管理无死角的良好局面。一是继续创立“市文明窗口”提升服务水平。对涉及中心运行、监督管理、行为规范、设备和机关管理等方面,严格依照中心建立的14大项114小项过细、过硬的管理制度执行,做到用制度强管理、促规范;二是继续开展流动红旗窗口、标兵窗口、党员示范窗口和先进个人评选。分别授予匾牌并通报表彰,以此激励工作人员的服务热情,中心营造比、学、赶、超的良好氛围。三是统筹兼顾,服务全县中心工作。中心在管理人员相当紧缺的情况下,积极配合搞好全县的各项中心工作,5月份安排人员参与全县重点工程建设施工环境联合执法队工作,为县内重点工程项目保驾护航。中心还承担了北门垅征地拆迁小组分配的三户攻关任务,通过诲人不倦上门、循循善诱说服、动员力量等多种措施,率先完成了项目推进月”征地拆迁工作任务。

(二)抓重点、突难点。

再接再厉,中心在去年实质性组建并取得突出成果的高起点上。克服人员少、经费紧缺等一系列困难,确保了由五块牌子(县政务中心、县政务公开办、县优化办、县政府网站、红网分站)整合在一起的中心的高效规范运转。

1中心服务功能不时完善和拓展

杜绝窗外开票,一是实现了窗口统一开票收费。为规范窗口收费行为。3月份,县政务服务中心对进驻窗口的县管单位的收费项目逐一进行了清理和审查,并请省财政厅专家前来装置开通直联开票系统,实行窗口县管单位类料理业务收费统一规范运行。二是搭建了县、乡两级政务新平台。今年初,为打造县、乡两级政务服务新平台,县政府将全县15个乡镇政务中心建设工作纳入了年度政府重点工作项目,要求年度内要实现达标率70%以上的目标,并由县政务服务中心和乡镇人民政府共同承担组建任务,10月底检查验收。为确保乡镇政务中心建设早启动、早运行,把全县政务公开工作推向深入,县政务服务中心4月份组织力量深入全县十几个乡镇进行现场会商和指导,采取抓重点乡镇带动一般乡镇的方法,组织开展工作。目前,大多数乡镇已经启动了这项工作,估计在9月份能完成组建工作,实现正常运转。并根据农村实际情况,采取“逢圩日”集中办公,方便农民群众办事。三是实现了行政审批服务再提速。中心继续推行“窗外服务”协助前来办事的群众或客商走出窗口到窗外去收集、组织审批所需要的前置资料,为办事群众和投资客商争取最短、最宝贵的办结时间。4月份还启动了窗口报建项目联合审批工作(含人防办、城管局项目)进一步精简了办事流程,压缩了审批时间,方便群众特别是投资商办事。目前,窗口服务规范、快捷,截至6月18日共办结行政审批和服务项目4405件,较上年同比增长140%收费2973万余元,较上年同比增长161%其中现场办结3656件,现场办结率达到83﹪,群众和客商现场评价满意率达到99%以上。

2县域经济发展环境不时优化

认真履行组织协调、检查督查、调查处理三项职能,中心围绕全县经济发展大局。不时更新优化经济发展环境管理工作新举措。一是及时制定方案。年初下发了县优化经济环境工作要点》县优化经济环境考核方法》为优化全县经济发展环境明确了方向。二是创新工作方式。充分发挥企业矛盾投诉调处中心功能,优化经济发展环境监测点等社会监督网络体系,受理投诉,接受举报信息,并完善了政府网站投诉,使受理平台和投诉渠道拓宽。三是大力调处企业矛盾纠纷。充分发挥各级各单位力量,为企业及时协调各种矛盾和纠纷,维护企业合理合法的权益,树立我县对外开放、招商引资形象。今年上半年,共受理调处企业投诉4起,调处企业矛盾纠纷11起。为打好四大战役”和建设“五个”提供了强有力的环境支持、保证和服务。

3政府网站功能不时完备

拓宽宣传领域,为进一步做好我县对外新闻宣传。加大对外宣传力度,更好地推介、服务全县经济社会发展,县政府网站进行了第四次全面升级改版。中心克服网站编制人员仅有一人到位的极大困难,聘请有7年从事政府电子政务行业丰富经验的北京翔宇网科信息技术有限公司开发制作,并从社会上聘请4名工作人员加班加点工作,赶在今年两会开幕前新版网站正式上线运行。此次改版更新完善近200个页面,增加栏目80多个。新版政府网站现设置魅力、透视政府、新闻中心、政务公开、热点专题、政民互动、政务大厅、旅游、投资、文化10个板块及创建国家卫生县城、创建中国旅游强县、科学发展创先争优、政府政务服务、四大战役”项目推进月”反腐倡廉和“四治工作”行风热线”高速公路建设、铁路建设、新型工业化动态等10多个专题,并附带90多个专题栏目,目前加载信息约18000余条。与以往相比,政府网站显现了下列特色:一是结合红网站建设强化了新闻和政务动态栏目,并首次开通了视频新闻;二是突出了政务公开主要功能,为各乡镇各单位政府信息公开拓展了平台;三是提升了网上服务,政务中心进驻项目网上全面公开,窗口办结业务实行即时滚动播报,全面启动了民政互动栏目。今年,以政府网站主站为平台,又启动了新的网站群建设,网站群建好后将实现资源共享,为电子政务建设打下良好的基础,有望成为全国县级政府网为数不多的优秀门户网站。红网分站也在外宣工作上实现了突破,组建半年多即在红网(含红网站)发稿达1129篇(其中今年1-5月590篇)

4政务公开工作全面推进

县政务公开办公室合署在政务服务中心办公,今年。为推进全县政务公开工作向实质性迈进,采取了有效整合政务公开资源、强化载体建设、创新公开方式、提升服务意识,使政务公开逐步走向规范化、制度化、经常化轨道。年初,县以“两办”名义下发了四个相关文件,成立了由县长任组长的政务公开领导小组,全面铺开了以政府信息公开为重点的政务公开工作。县政务公开办建立健全了主动公开等相关制度,编制了县政府信息公开目录和指南,及时主动公开了县政府规范性文件、规划计划、领导讲话、公告通知、人事任免、应急管理,以及行政许可事项、审批流程,和财政统计信息、民生信息、重要实事项目等,编写了群众办事指南。各乡镇、县直机关各部门明确了分管领导和专门工作人员,按要求及时编制和上报了政府信息公开目录、指南以及重点政府信息公开资料。通过采取一系列的手段和措施,今年上半年,全县政务公开工作呈现出崭新的面貌。一是政务公开意识增强。各乡镇各单位成立了领导班子,明确了专门人员,制度进一步完善,工作走向常态;二是政务公开形式多样。载体建设更为有力,网络、公开栏、文件、会议、宣传资料等各类形式互相补充,更为有效;三是政务公开范围拓展。各乡镇及县政府各部门全面实行了政务公开,具有行政职能的事业单位和与人民群众利益密切相关的公共企事业单位,如学校、医院、通讯、运输以及供水、供电等部门和行业普遍实行了办事公开,实行垂直领导和双重领导的部门,也按行业部门的要求,落实了政务公开工作,村务公开、厂务公开延伸了政务公开范围。

二、主要工作亮点突出

整合政府网站、红网站职能一起办公,一是整合政务公开资源。将政务中心、政务公开办、优化办几块牌子合署。使政务公开工作机构更加优化、完善、合理,实现了政务公开工作资源的共享”和优势的互补”成为市的一大特色和亮点。二是成立了市首家林业要素市场分中心。继成立县地税局分中心之后,1月31日,县政务服务中心林业要素市场分中心正式挂牌。6月18日在林业要素市场交易大厅举办县首场林木拍卖会,6宗林木参与本次拍卖会,涉及面积1262亩。通过采用拍卖这种流转方式,为下一步规范全县林地、林木流转市场,进一步巩固集体林权制度改革效果奠定了良好的基础。三是继续推行“窗外服务”今年上半年共实施“窗外服务”16起。如来县投资置业的资兴市神农制茶厂便通过我窗外服务”工商局窗口顺利拿到营业执照。四是率先进行“网站群”建设。以政府网站主站为基础,全市率先启动了网站群”建设,扩大了政务公开面,丰富了政务公开内容。网站群建好后,将率先在市县级政务服务中心实现网上业务操持。

三、工作中存在困难和问题

1个别派驻单位对窗口授权还不够充分。没有实质性的审批权力,局部审批项目还需请示分管领导。

2县政务服务中心编内人员太少。按兄弟县(市、区)运转情况,至少要30人以上,而我县只有12人,且组建到现在已经一年多了也才到位4人,平均每人背起了一块多牌子(单位)给工作带来了很大的困难。

3政务中心建设和办公经费紧缺。县政务服务中心五块牌子合署办公一年财政预算才21万。正常运转十分困难。

四、下半年工作设想

1深入开展创先争优活动。

27月份正式开通“书记、县长热线”

3加大乡镇政务中心建设力度。指导和督促15个乡镇按时按质完成政务中心建设任务。创建样板工程,确保全县各乡镇政务中心建设工作在10月底全面完成,实现70%以上的达标率,建立县、乡两级政务中心联动平台。

4进一步完善政务中心联合审批机制。推动行政服务提速。

57月份联合县纪委、监察局、财政局(非税局)审计局等单位组成联合检查组。规范收费行为,杜绝“窗外收费”和收人情费等现象。

6继续深入开展市级文明窗口创建活动和流动“红旗窗口”标兵窗口”党员示范窗口”等评比竞赛活动。不时优化服务质量,提升服务水平。

7完成所有应公开政务信息的单位政务信息年度更新工作。坚持县政府网站政务公开信息的全新状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