资助工作要点范文

时间:2023-04-11 05:51:29

导语:如何才能写好一篇资助工作要点,这就需要搜集整理更多的资料和文献,欢迎阅读由公务员之家整理的十篇范文,供你借鉴。

资助工作要点

篇1

关键词:资料管理;建筑工程;施工资料;工作要点

1.建筑工程施工资料的管理工作总体要求

建筑工程施工资料的管理总体工作要点主要有四点,第一,必须及时对资料进行整理和收集,保证资料的可信度和真实性,填报资料时不能缺漏应填子项,做到子项齐全;第二,根据基础要求内容对检查验收资料进行自检,并且只有经过法定程序受理的有权单位进行加盖公章、审核之后才可以把资料成为有效资料;第三,进行工程实体以及购配件、半成品、材料等的检验时,需要对材料先试后用,一旦没有按照这一规定执行需要对已交实体工程和医用材料重新进行检验,如果检验结果满足设计要求,那么资料符合要求,如果检验结果不满足设计要求,那么资料不符合要求;第四,根据地方法规规定或者国家标准,工程实体、构配件、材料等见证取样检验,一定要执行见证取样、盖章以及签字。

2.建筑工程施工资料的管理工作要点

2.1质量控制资料管理

质量控制资料管理工作要点为,第一,在工程竣工验收阶段以及工程准备阶段中建设单位的工作是负责文件的组卷、管理和收藏;第二,在资料整理和资料收集中工程准备阶段的工作范围是监督工程质量文件、建设用地文件、承发包文件、设计勘察文件以及工程开工文件,此外,见证人授权文件、规划建设用地许可证、见证单位文件授权、使用国有土地文件、监督质量计划、地质勘查工程水文报告、注册证书、设计施工图、质量监督建筑工程注册申报文件、施工图说明、施工许可建筑工程申请、审查设计文件、施工许可建筑工程许可证、承发包勘察设计文件、规划建设工程许可证、承发包勘察设计合同、规划建设工程附件、承发包施工文件、审批规划文件、承发包施工合同、审批规划图纸、承发包监理文件、年度计划建设项目批复申请文件以及承发包监理合同都属于工程准备阶段;第三,在资料整理和资料收集中工程竣工验收主要进行施工过程中工程的光盘、工程竣工验收建设备案表、施工过程中工程的录像、工程竣工验收建设报告、施工过程中工程的录音、质量检查设计勘察单位报告、竣工工程总结、环保消防规划等部门的使用准许文件、住宅质量使用说明书、环保消防规划等部门的许可验收文件、住宅质量保证书以及工程质量房屋建设保修书;第四,建设单位必须遵照主管行政部门的要求以及规定来进行审批、申报,并组织工程开始验收竣工,竣工文件和竣工手续要保证齐全、完整,可以组织成负责竣工备案工程工作和工程竣工验收文件;第五,当建设单位和监理、施工签订监理合同、施工合同时,需要让工程施工资料的编制份数、编制要求、移交期限、责任以及费用等进行规定明确;第六,负责建设单位施工资料立卷、形成、归档、积累的建立单位、监督组织单位以及检查施工单位等,也可以让监理单位进行施工资料的检查、监督、立卷、形成、归档、积累;第七,工程的开工一直到完成竣工的过程,需要时刻有建设单位专人来对资料的整理和收集进行负责,并让相关部门负责办理资料的人员完善填写、逐条斟酌、了解内容,做到重视细节内容;第八,建筑单位需要通过施工资料的善后归档、签字盖章、内容组成、手续完善、资料份数、详细细节收集、实测数据、细节填写以及工程信息概况来进行。

2.2技术管理资料

技术管理资料的工作要点为,第一,对管理施工资料的工作进行加强,让监理单位的项目总监理工程师来实行负责制,并制定专人来对施工监理资料的归档工作、收集工作、保管工作以及整理工作负责;第二,资料的建立主要有资料分包资质、资料监理管理、资料合同管理、资料进度控制、资料造价控制以及资料质量控制六部分;第三,资料的监理管理主要有见证人授权书、监理规划、见证单位授权书、监理细则实施、工作监理联系单、监理月报、工程评估质量报告、会议监理纪要、专题监理报告、监理日记以及工作监理总结;第四,监理资料进度控制主要有监理工程师的通知回复单、工程的开工报审表、工程暂停令、施工进度的报审计划表以及监理工程师的通知单;第五,资料质量控制是施工过程中第一需要完成的,也是最为重要的,它主要有工程检验批分项抽查验收质量记录表、施工设计方案组织报审表、施工试验记录取样见证汇总表、报验设备表、变更工程单、构配件报验表、抽查监理记录、工程材料报验表、报审表、报验工程单、通知单、工程预收验竣工报验单、工程事故问题报告单、取样见证记录表以及浇灌混凝土申请书;第六,通过甲乙双方的法律法规整理齐全、编制要求、签字要求、手机要求和工程特点、授权来进行资料合同管理、资料分包、资料造价控制等;第七,监理单位必须按照合同完成约定,并在检查施工单位和施工阶段监督进行资料的归档工作、收集工作、形成工作,确保施工资料具有完整性、准确性和真实性,同时在施工单位进行资料报送时,根据规定审查,只有符合要求之后才能签字;第八,监理单位需要把资料的整理归档、编制、收集根据各个阶段竣工验收、施工过程、工程开工进行计划列出,用资料的专门人员来完成负责,从各个细节由总工程师执行定期检查,并督促指导完成资料。

2.3质量验收资料

质量验收资料的工作要点为,第一,施工单位需要通过各级岗位的责任制和施工资料管理部门的健全、建立来对技术负责人实行负责制,并且要求施工资料部门需要配备施工技术人员,培训考试完成之后才能从事施工资料的归档工作、整理工作以及收集工作;第二,施工资料主要有资料的主要功能核检和工程安全、资料验收和工程管理、资料施工质量验收、资料施工管理、资料质量控制以及资料施工技术;第三,资料验收和工程管理主要有工程竣工验收质量记录表、验收竣工证明书和竣工开始报告,资料施工管理主要有施工日志、相关专业人员和企业资质证书、配套管理制度和质量管理现场检查记录,资料施工技术主要有工程洽商联系单、施工审批表和设计方案组织表、变更计划通知单、安全技术交底、设计交底记录和图纸会审记录;第四,资料质量控制是由各专业工程分部来进行归档、整理和编制的,主要有建筑分部电气归档、结构分布归档、建筑采暖归档、建筑地基分部归档、建筑归档以及建筑给排水归档,资料质量建筑不仅可以提前工程质量,还是施工资料的核心。

参考文献

[1]薛永盛.浅谈建设工程施工资料的编制与管理[J].甘肃科技.2010(10):83―85

[2]孙伟清.建筑施工资料管理中存在的问题与对策分析[J].管理科学.2011(13):121―122

篇2

进入21世纪,媒体发展的主要趋势逐渐趋向于各种类型的媒体相互融合发展,因为不同媒体有着不同的新闻编辑特点和规律,全面认识新闻编辑工作的主要特点至关重要。数字时代是一个全新的时期,对新闻编辑也提出了更高要求,为适应时代的变化,新闻编辑工作在某些方面具有了共同的特点和规律。

1 数字时代对新闻编辑提出新要求

1.1 对网络技术要熟练应用

数字时代要求新闻编辑工作要充分运用数字技术和网络技术,在新形势下要想成为优秀的新闻编辑人员应加强对网络技术的熟练应用。首先,对计算机的操作应十分熟练,现代的新闻稿件撰写工作大都借用计算机完成,对计算机的熟练操作非常重要。其次,能够进行网络学习。新闻编辑能够借助网络平台获取自己需要的资料信息,同时应学会与读者进行网络交流[1]。

1.2 具有创新意识

时代的进步离不开创新,新闻编辑人员应不断的培养自己的创新意识。首先,创新新闻主题。现在媒体行业竞争十分激烈,只有保证不断创新好的作品才能得到观众的认可。创造一个有价值的新闻首先要选对主题,实现新闻的传播意义。其次,版面设计需要不断创新。数字时代下新闻形式有所增加,图文、动画和音像在新闻稿件中加以运用,因此需要注意版面的美观,更好的吸引读者的关注。

2 新闻媒体为适应数字时展发生的主要

变化

2.1 媒体时效性不断加强

随着网络技术的不断发展和完善,数字时代媒体不再受时间和形式限制,新闻事件发生后通过网络能够及时的传播和扩散,人们往往借助手机、电视、电脑等对新闻事件有及时充分的了解,同时根据网络上的交流平台,人们可以对新闻事件进行信息交流,及时了解事件发展动向,不断增强了媒体的时效性。

2.2 媒体逐渐实现个性化发展

数字时代下信息产业迅速壮大,媒体行业的数量急剧增加,新闻覆盖范围也不断的扩大,各家媒体根据自己的侧重点不同逐渐实现个性化发展。目前的媒体信息出现了极大模块,比如娱乐、体育、财经等等,各家媒体风格迥异、信息独特,人们可以根据自己的实际需要浏览需要的新闻信息。

2.3 受众的选择多种多样

目前网络交流形式不断的增加,微博、论坛等各种形式得到了受众的广泛认可,人们可以借助这些交流平台,及时和评论掌握的新闻信息,不仅增加了信息的时效性,还打破了新闻媒体对信息资源的垄断,使受众的选择范围有所增加。同时随着媒体行业的个性化发展,进一步满足了受众的多样选择[2]。

3 数字时代下新闻编辑工作的主要特点

3.1 新闻编辑总体设计和指挥新闻传播活动

对新闻产品进行设计,对新闻报道进行策划和组织是新闻编辑工作的一项重要内容。随着市场竞争的日趋激烈,新闻传播活动应注重产品和服务的质量要求,这就要求媒体不断创新优秀的新闻产品,新闻编辑者更要严格做好总设计和总指挥的工作。首先,制定编辑方针,设计媒体形象。目前媒体正处于不断融合阶段,新闻编辑在决策和设计上应更加精准和个性化,彰显媒体的风格特色,提升媒体形象。一方面,编辑方针的制定要满足受众对象的需求,对报道内容和新闻的风格特色要具体规划。另一方面,设计新闻产品的外在形象、信息结构以及信息规模,形成媒体的独特风格。其次,做好新闻报道的策划和组织任务。由于公众对新闻传播的参与不断加大,各种形式的新闻报道层出不穷,系列报道、追踪报道以及组合报道比比皆是,这增加了新闻编辑的策划和组织任务难度。最后,新闻编辑做好记者采访写作的指挥和参谋工作。新闻编辑需要协调各部门的工作任务,对记者的采访部署进行指挥,同时在记者的采访写作过程中及时提供帮助,做好参谋工作,与记者共同完成优秀的新闻作品。

3.2 新闻编辑对新闻传播活动进行总体把关

新闻编辑是对各类稿件形成综合产品进行加工处理,我们知道记者只是负责单个的新闻作品,而新闻编辑与之不同需要对报纸、栏目以及频道等多项内容进行综合处理。数字时代到来之后,网络系统在媒体行业得到充分的运用,通过在网络系统上建立编辑工作站,将各方面的稿件进行汇集,然后各部门编辑对这些稿件进行筛选,将不合格稿件退回,对于合格稿件进行分类和加工。新闻编辑对新闻传播活动进行总体把关一般包含三个方面,第一,对稿件的分类处理进行把关。借助于网络技术,新闻编辑可以快速的收集需要的稿件材料,并对稿件进一步加工。第二,对版面设计的技术进行把关。对选取的稿件进行处理之后,需要交由专门的排版技术人员进行版面的设计。第三,劳动成果在报纸上进行集中体现。新闻传播最终目的是要实现新闻事件的扩散和传播,只有将新闻产品推向市场,交由读者阅读才实现了新闻传播活动的全过程。

3.3 新闻编辑提升了新闻素材价值

新闻稿件一般是由记者收集相关素材撰写而成,但是初步加工的稿件未必完全符合报纸的需求,新闻编辑需要对各类稿件进行进一步的选稿和加工处理。记者是新闻事件的主要接触者,往往工作在一线能够真实体会事物的发展,因此在创作稿件时极易夹杂个人的主观情绪,对新闻事件认识存在一定的主观性和片面性。新闻编辑与之不同,对新闻事件的观点较为客观,同时容易受大局意识主导,能够从新闻报道的原则和立场出发,发现新闻素材中的潜在价值。一般新闻编辑提升新闻素材的价值是通过两个方面来实现的,一方面,新闻编辑通过对记者提供的稿件进行加工修改,提炼创新有价值题材。新闻编辑根据报道意图,将原稿件中具有深刻内涵的部分进行再挖掘,结合其他同类新闻事件形成专题报道。另一方面,改善新闻的表现形式,简化语言,突出主题。记者在采访过程中往往受时间的局限撰写的稿件有所欠缺,新闻编辑通过对稿件语言进行简化和修改,使读者更容易找到主旨[3]。

3.4 新闻编辑引导了舆论话题

数字技术和网络技术的发展,为人们提供了更多的新闻获取渠道,同时网络交流平台的产生和发展,使越来越多的人参与到新闻传播过程中。为了适应时展的需要,新闻编辑也改变了原有的工作思路,将新闻报道工作个性化和大众化,不断的引导舆论话题。一方面,对于大众关心的新闻话题,新闻编辑不断的对其走向加以引领,保证舆论话题的健康发展。另一方面,新闻编辑对公共论坛进行主持,在新闻传播中关注民众思想

观念。

篇3

关键词:资助育人;人才质量保障体系;机制

中图分类号:G647 文献标志码:A 文章编号:1674-9324(2016)16-0001-02

高校是培养学生的重要教育机构,负责学生的梦想和社会的培养。虽然大学生人数不断增多,但大学生仍然是社会建设的主力军。因此,毕业后的大学生人才质量决定了是否能为有中国特色的社会主义贡献自己的力量,能否为经济发展和改革开放做出贡献。那么,如何根据高校人才质量保障体系满足社会的需求,大学生的素质能否适应各种工作的需要等等,是目前高校面临的一个重要课题。目前,国家定位部分高校为培养应用型人才的学校,这部分高校需根据社会需求来建立人才质量保障体系。

随着教育的发展,高等教育也在迅猛发展,如何保障高等教育人才培养质量是高校教育发展的重要课题。然而,有很多大学生家庭贫困,为了使每个大学生都能顺利完成学业,自2007年以来国家出台了各种各样的资助政策,各高校已形成了各种为贫困生提供“奖、助、贷、补、免”的资助。众所周知,学校是教书育人的地方,大学的教育目标不仅要给学生传授系统的科学文化知识,更要塑造他们健全的人格、高尚的道德品格和创新、奉献精神,形成正确的人生观、价值观、世界观。因此,通过如何使高校资助工作顺利开展、强化资助育人功能、完善资助保障体系、创新资助育人模式,对高校资助育人工作运行机制的研究与优化,具有重要的理论和现实意义。

一、以生为本,坚持资助育人工作理念

围绕“不让一个学生因为家庭经济困难而辍学”、“不让一名学生因家庭经济困难影响学业和身心健康”的目标,坚持以生为本、以爱为源、育人为先,在学生资助工作中根据家庭经济困难的学生的心理特点和需求的层次,不同的学生,不同的资助方式,让每一位受助学生更加自信、更有上进心。自信是学生发展的基础,感恩是学生资助工作的价值所在,让经济帮扶变为受助学生的理解、尊重、关心和激励,满足经济困难学生的经济资助需要、精神激励需要、情感抚慰需要和成长成才需要。

学校应根据资助方式的不同,针对学生特点,进行优化配置。将奖学、助学与育人有机结合起来,将经济资源转化为人才培养资源,经济资助措施细化为人才培养措施,经济资助过程优化为人才培养过程,经济资助成效具体化在人才培养成效中,充分发挥资助工作育人功能。

二、多措并举,健全完善资助工作机制

1.建章立制,优化队伍。学校应根据国家资助政策和学校的实际情况,不断探索完善各项相关规章制度,明确学生资助工作的具体操作流程,确保学生资助工作有章可循,为顺利开展各项资助工作奠定坚实的基础。为确保学生资助工作的顺利进行,学校应将学生资助工作列入年度党政工作要点,专题研究部署,确保“机构、人员、经费、责任”四到位,做到分工明确,厘清责任,实行层级负责制;建立学生资助领导小组总体部署、学生资助管理中心统筹协调、学院资助辅导员具体落实、班级助学委员积极配合的四级助学工作网络;对从事资助工作的人员,要定期组织参加业务培训、座谈交流、案例分析、立项研究课题,提升水平、提高能力。

2.规范程序,完善机制。①家庭经济困难学生认定方法。困难学生认定是学生资助工作的基础,也是开展资助育人工作的重要保障。在评定中应重视引导,可尝试建立量化指标体系,作为认定的依据,认定的结果应该在一定范围内以人性化的方式公布,并建立信息档案,实行动态管理,适时进行调整。②学生奖助学金审查机制。如何确保审查工作的公正合理,有必要建立大学生奖助学金多级评审、公示、学生民主参与的评审机制。经个人申报、班级民主推荐评议,院校两级学生资助工作领导小组评审、公示等程序,使各项资助评定工作在“公正、公平、公开、透明”的体制下运行。③学生资助监督机制。为确保困难认定、各类资助规范评审、资助资金准确发放等工作顺利展开,学校应建立有效的监督机制。定期对困难认定学生结果进行复核;建立制度,畅通监督渠道,设立举报电话、电子邮箱、举报接待室等途径接受学生投诉;组织专项检查、抽查;规范资金使用,严格执行年初预算、年终决算制度,资助资金做到专款专用,通过银行准确发放至学生个人账户,工作人员不经手现金。

3.贴近学生,细致服务。①准确把握时机,积极开展宣传。在寄发新生入学通知书时、新生开学报到时、入学教育阶段、贷款毕业生离校前等特定时间,广泛政策宣传,做到资助政策人人熟知。②切实改进方法,提高服务质量。一是抢占网络教育阵地,依托网站、飞信、博客、QQ等网络平台,提升工作的时效性;二是开发学生资助管理系统,实现工作的信息化;三是开发微信公众平台和手机APP,实现工作的交互化;四是组织资助工作人员一线工作,深度辅导,真诚沟通,开展“我与学生面对面”活动,设立工作接访日。③传递爱心,细致服务。资助工作要强调人文关怀,不但要帮助学生度过一时的困境,更要学生心中播下爱和互助的种子。学校应打造“关爱学生,奉献真情”校园爱心文化,为班级选聘班主任,对学生的学涯、生涯、职涯发展进行指导,帮助学生解决实际问题。

三、丰富载体,精心搭建资助育人平台

大学生资助工作,资助是形式,达到育人效果才是根本。国家助学政策是通过资助大学生经济上的需要,来解决大学生学习期间经济困难,学校要建立大助学观念,最终做到精神上培育、学业上辅导、心理上疏导、就业上指导、生活上关爱,引导学生树立正确的世界观、人生观、价值观,为学生的健康成长和全面发展保驾护航。

1.思想教育平台。①诚信教育。学校应积极构建以“诚信做人、诚信贷款、诚信还贷、诚信交费”等为主要内容的诚信教育体系,将贫困生的诚信教育纳入学生日常思想政治教育的范畴,采取多种形式开展诚信教育活动,如“诚信教育月”主题教育活动、“贷款助我成才,还贷显我诚信”座谈会、印发《致贷款毕业生的一封信》等。②感恩教育。高校应重视大学生对国家、社会、学校、父母的感恩,践行感恩之活动。学校可积极探索,通过开展感恩主题教育活动,引导获奖受助学生从事公益活动,传递爱心、帮助他人、回报社会。③自强教育。学校应建立贫困大学生学业预警机制,鼓励全校学生以“优秀先锋”为榜样,努力学习,艰苦奋斗,树立良好的校风、学风,营造自强自立、积极进取的校园氛围。④关爱教育。高校应结合学生需要,因地制宜开展各种资助活动,例如:冬天送棉衣、联系车站来学校卖票等,关爱贫困大学生,让他们得到了经济资助,也让他们感受到学校对他们的关爱。

2.学业辅导平台。①建立创新评优体系。高校可通过多种方式鼓励贫困大学生既努力学习,又要学会创新。目前存在很多贫困学生学习成绩很好、创新能力不高、就业难等特点,学校需要不断完善大学生的考核机制,鼓励贫困大学生在学好专业知识的同时,更要参与科研创新、创业创新,努力成为创新型高素质人才。②组建学习兴趣沙龙。针对家庭经济困难学生在外语、计算机、人际交往等方面存在地域差距,学校可通过组织开展学习兴趣沙龙、技能培训班等活动,对学生进行发展性培训。对于极个别因为基础差而多门功课不及格的“双困生”,可通过组建“奋进班”、“学业提升小组”等方式,集中力量帮助他们顺利完成学业。

3.心理疏导平台。很多家庭经济困难的学生存在心理压力过大、人际交往能力欠缺、学习不能得心应手等问题,学校应及时了解家庭经济困难学生的思想动态,做好心理解惑工作。

4.就业指导平台。针对贫困生群体自身的不足,学校可通过模拟招聘会、就业指导课、用人单位实地考察等形式,有针对性对贫困毕业生进行团体求职指导,提高贫困生群体的就业竞争力。学校还可以聘请校内外就业导师,针对贫困生人际关系弱的特点,利用就业导师的社会关系,为贫困毕业生推荐就业岗位,帮助他们就业。

5.生活服务平台。学校还应注重生活关爱,开展各类“暖心工程”,如利用节假日开展亲情教育,资助贫困学子回家过新年,冬天赠送保暖内衣等。

6.能力提升平台。拓展技能性勤工助学岗位,加强学生实践能力,引导贫困学生自立自强,使其获得一定收入,在缓解家庭经济压力的同时也能提高自身的实践能力。

总之,高校资助育人工作在高校人才质量保障体系中起到非常重要的作用。高校通过完善资助保障体系,来加强资助育人功能,更好的为人才质量保障体系服务。

参考文献:

[1]刘期彪,谭德明.高校家庭经济困难学生资助工作与育人机制的模式构建[J].南华大学学报,2010,(5):94-96.

[2]成珊.构建资助工作长效机制,强化资助育人功能[J].科教导刊,2012,(7).

篇4

一、全面推进高技能人才队伍建设工作

指导各地、各行业制定高技能人才队伍建设中长期规划,完善高技能人才培养、选拔、评价、激励等工作机制;举办全国职业能力建设工作座谈会暨国家高技能人才振兴计划启动会,开展2011年试点工作的检查评估工作,启动2012年技师培训、高技能人才培训基地建设项目和技能大师工作室建设项目实施工作;统筹推动职业技能竞赛活动。研究制订职业技能竞赛管理办法,完善全国职业技能大赛组织形式,建立与世界技能大赛相衔接的工作机制。做好第42届世界技能大赛筹备工作,加强参赛组织管理。组建世界技能大赛中国研究中心,建立世界技能大赛工作信息平台和公共网站;开展第十一届高技能人才表彰活动,指导各地、各行业大规模开展高技能人才表彰。开展2012年高技能人才享受国务院政府特殊津贴的选拔工作,指导各地完善高技能人才津贴和奖励制度。

二、健全面向全体劳动者的职业培训制度

组织召开全国企业岗位练兵活动现场启动会,交流岗位练兵及企业职工培训经验,部署推进企业职工培训工作;强化职业培训规范管理。推广使用全国补贴性职业培训信息统计系统,加强职业培训过程和资金监管。扩大创业培训范围,规范创业培训管理。研究制定加强高校毕业生职业培训促进就业意见;出台并落实《关于加强企业技能人才队伍建设的意见》,选择部分地方和中央企业开展企业新型学徒制度试点。研究制定加强公共实训基地建设和促进就业训练中心发展的指导意见;加强对不同地区、不同培训类型、不同培训模式的分类指导和工作推动。

三、大力推进技工院校改革

大力推进一体化课程教学改革试点工作。组织召开一体化课程教学改革试点成果交流活动,对教学试验成果进行总结、评估与推广;完善技工院校改革发展政策制度。深入推进技工院校校企合作,制定下发技工院校教师职称制度改革文件,研究制定三类技工院校评估标准,指导各地完善技工院校学生资助工作制度;实施技工院校国家建设项目。加强技工院校基础能力建设,提升技工院校办学实力;开展技工院校改革发展经验交流工作。

四、完善职业技能资格证书制度

健全技能人才多元评价体系。推动企业技能人才评价工作,印发《中央企业技能人才评价工作规程》,指导中央企业技能人才评价工作。加强职业院校鉴定规范管理,开展院校鉴定考务管理平台试点工作。规范社会化职业技能鉴定管理,做好社会化鉴定工作;加强职业技能鉴定质量管理。开展职业技能鉴定所(站)质量示范评估工作,加强对职业资格证书的监督管理;进一步完善职业资格证书制度。研究制定机关事业单位工勤人员职业技能鉴定办法。研究确定高技能人才与工程技术人才职业发展贯通试点的领域与范围,启动试点工作。

篇5

一、开拓创新,攻坚克难,20*年劳动保障工作任务圆满完成

刚刚过去的一年,在市委、市政府的坚强领导下,在省劳动保障厅的大力支持下,全市劳动保障系统紧紧围绕全年工作目标任务,团结奋斗、开拓创新、攻坚克难,年初确定的各项目标任务圆满完成。

(一)培训教育工作取得新成绩。全年对下岗失业人员实施再就业培训20126人,农村劳动力转移阳光工程培训10.34万人,创业培训3185人,职高职专就业前训练4000人,职业技能鉴定20320人,技师社会化考评814人,均超额完成省下达的任务计划。工作中,一是根据市场用工需求,及时调整培训专业,使培训工作更具有针对性和实用性。二是组织校企联合,组织市煤机厂等几十家单位开展用工定向或定单培训,受到企业的欢迎,增强了劳动者就业的市场竞争能力。三是开展多层次培训。创业培训、基本技能培训和高技能人才培训相结合,实施了“金蓝领培训计划”,对394名企业高级工补助并减收学费,到省机电工程技师学院实施晋升技师培训。四是组织实施了“城乡技能就业扶助计划”。全市530名城乡困难家庭的子女,免费到国办技校学习两年,将有助于实现“就业一人,解困一户”的目标。五是组织高等院校学生和职技学校的毕业生参加技能鉴定统考和技能鉴定,310名高校学生参加全省技能鉴定考试,10000多名技校和职业学校毕业生参加职业技能鉴定。使学生毕业时既有学历证书,又有职业技能资格证书,有利于学生就业。

(二)就业再就业工作成效显著。全市城镇新增就业37980人、下岗失业人员实现再就业29847人、就业困难对象实现再就业14189人,分别完成任务的135.6%、213.2%和443.4%。城镇登记失业率为4.29%,控制在4.5%以内。职业介绍机构安置下岗失业人员4990人,完成任务的166%。新增转移农业劳动力5.8万人,完成任务的145%。主要工作:一是切实落实就业优惠政策。全市共发放就业补助资金25316万元,有101283人次享受就业再就业补助政策。主要是,48703人享受社会保险费补贴10626万元,36285人享受岗位补贴5823万元,13106人享受培训补贴641万元,1438人享受职业介绍补贴15万元,997人享受技能鉴定补贴13万元;754人享受劳务输出补贴8万元;特定政策补助7476万元,小额贷款担保基金与小额贷款贴息支出614万元。对非4050灵活就业人员给予社保补贴,扶持他们非全日制就业或阶段性就业。二是充分发挥小额担保贷款扶持创业促就业的作用。进一步完善了小额担保贷款政策,创新、健全了工作的长效机制。当年发放小额担保贷款811笔、2252万元,其中为两家劳动密集型企业发放贷款490万元,共带动4500多人就业。全市已累计发放小额贷款2545笔、5462万元,共带动近1万人就业。三是充分发挥社区劳动保障工作平台功能,帮扶就业困难对象实现就业。全市214个乡镇、30个街道办事处,214个社区建立了劳动保障工作平台,有31个社区被授予省级“充分就业社区”称号。全年组织招聘会124场,提供岗位13240个,帮扶就业困难人员就业8756人。累计消除零就业家庭112户,实现了零就业家庭年终归零的目标。四是深入开展了“就业援助月”、“春风行动”、“民营企业招聘周”和“高校毕业生就业服务”四个专项活动,突出服务重点,推进城乡劳动力就业再就业。五是加大对农民工培训促就业,全年技能培训6290人,引导性培训2.24万人、创业培训166人,组织招聘洽谈会60场,介绍成功11928人。市职业介绍服务中心被省授予“农民工工作先进集体”,5名农民工被授予“河北省优秀农民工”,3名被授予“全国优秀农民工”。

(三)社会保障体系逐步完善。继续深化社会保障制度改革,切实落实各项工作措施,社会保险工作稳步运行。一是社会保险扩面征缴大幅增长,确保了各项社会保险费按时足额支付。参加职工基本养老、医疗、失业、工伤、生育保险的人数分别达到52.06万人、43.4万人、37.82万人、36.91万人、7.45万人,均超额完成目标任务;基金征缴收入分别达到155863万元、62065万元、11572万元、4853万元、389.2万元,同2007年相比分别增长35.6%、30.46%、12.6%、34.13%、9.34%;为全市15.56万名离退休人员发放养老金201742万元,基本医疗保险基金支出44217万元,为21536名失业人员发放失业保险金7419万元,为1415名伤残职工支出各项工伤保险金4694万元,为385名享受待遇人员支付生育保险金106万元。二是实施了企业职工基本养老保险基金收支挂钩机制。按市政府的要求,制定了实施办法,每月一调度、一通报,确保了该项工作的落实。三是与市委组织部、市财政局一同制定了统一村干部养老保险政策的有关规定,扩大了参保干部的范围,并纳入企业职工基本养老保险,对基层干部队伍的稳定起到了积极的作用。四是启动实施了城镇居民医疗保险。我市作为20*年全国启动居民医疗保险试点城市之一,市政府对此项工作非常重视,出台了《*市城镇居民医疗保险实施办法(试行)》,制定了适应我市城镇居民参保和待遇支付政策。城镇居民医疗保险启动后,我市理论上实现了全民医保。五是完善了职工生育保险。牵头制定了《*市城镇职工生育保险暂行办法》,降低了保费费率,并与职工医疗保险捆绑缴纳。实施后收到了较好的效果,参保人数7.45万人,比省下达任务多了1.95万人。六是落实了应届高校毕业生失业保险政策,共为1795名符合条件的高校毕业生发放失业保险补助金57万元,取得了较为满意的社会效果。七是核销企业欠费推动了企业改制。积极争取省劳动保障厅和财政厅的支持,为62户国有破产企业核销了企业欠缴的养老保险费个人账户以外部分6648万元,促进了我市企业改制工作顺利进行。八是加强了对各项社保基金和就业补助资金的稽核和监督管理,对发现的问题及时督促整改,确保了资金的安全运行。

(四)和谐的劳动关系逐步形成。重点组织开展了贯彻《劳动合同法》、整治非法用工、整顿劳动力市场秩序、禁止使用童工等专项执法监察活动,加强了日常巡查和举报专查。全市劳动保障监察机构日常检查用人单位6314户次,接待处理劳动者举报557起,受理举报案件办结率98%,为劳动者追缴工资3690.59万元。组织开展了用人单位劳动保障守法诚信评定,评出A级劳动保障守法诚信示范单位63个。狠抓了企业职工最低工资的落实,并两次调整最低工资标准。全力争取省支持,补发国有企业历史拖欠工资1.22亿元,解决了历史遗留问题,促进了企业改制。认真推进劳动合同制度三年行动计划,切实抓好各类企业劳动合同签订工作,巩固提高了劳动合同签订率。市国有和国有控股企业劳动合同签订率98.5%,其他企业为95.9%。以贯彻《劳动争议调解仲裁法》为契机,切实加强劳动仲裁和工作,受理劳动争议案件1036件,按期结案率为100%。受理群众来信410件,涉及人数1403人;接待职工群众来访2684批次,涉及人数8156人,处理上级和领导批转件60件,按期办结率为96.6%。尤其是奥运安保期间,全市劳动保障系统干部职工忠于职守、克服一切困难,为实现“平安奥运”的目标做出了应有贡献。

(五)自身能力建设和基础建设得到全面加强。全市劳动保障系统以“重民生、谋民利、解民忧”为主旨,不断加强自身建设和基础建设,切实解决人民群众关心的热点、难点问题。投资320万元对市社保局的业务经办场所进行了改造,一楼为养老保险业务大厅,二楼为医疗保险业务大厅,三楼为财务综合大厅,并把银行也引了进来,实现了各项业务一站式服务,方便了群众。全系统各服务窗口按照效能建设的要求,进一步理顺和健全了“一条龙”服务和“一站式”办公,做到了分工细致、职责明确、管理规范。不断加强行风评议工作,市局在市第二范围24个参评部门中位列第3名。特别是深入开展了思想作风整顿活动,使全市劳动保障系统形成了精心谋事、潜心干事、坦荡处事、谨慎行事的氛围。

刚刚过去的20*年,是很不寻常、很不平凡的一年,经济运行中不确定因素多、影响大,形势变化快、波动大,劳动保障工作取得的成绩实属来之不易。这是市委、市政府高度重视、正确领导的结果,是市各有关单位大力支持的结果,是全市劳动保障系统广大干部职工深入贯彻落实科学发展观,密切配合、协调行动、共同奋斗的结果。在此,我代表市劳动保障局向关心、支持劳动保障工作的各级领导、有关部门以及劳动保障战线的广大干部职工,表示衷心的感谢!

二、认清形势,抢抓机遇,进一步增强做好劳动保障工作的责任感和紧迫感

市委九届五次全会、全市经济工作会议和省劳动保障工作会议,对当前宏观经济形势和劳动保障工作形势做了全面准确的分析判断。总的看,2009年是新世纪以来我市经济发展遇到困难最多的一年,是劳动和社会保障工作面临的形势非常严峻的一年,同时也是蕴含重大机遇的一年。

随着金融危机影响的逐步显现,我市劳动和社会保障工作将面临严峻的挑战。一是就业压力还很大。我市每年劳动力供给总量约30万人左右,但从劳动力需求情况看,每年劳动力需求总量约为15万人,仅占供给总量的50%左右,约有一半的新成长劳动力不能就业。同时,由于受经济增长速度趋缓、企业效益继续下滑以及停产半停产企业增多的影响,将导致对就业拉动能力的进一步减弱。二是社会保险扩面征缴和保支出压力加大。经济形势的变化,将会对社会保险扩面、征缴和支付带来不容忽视的影响,一些民营企业、个体工商户、自由职业者参保积极性不高,一些停产、半停产企业已经出现中断缴费的现象,同时退休人员以每年一万多人的速度增加,各项保险扩面征缴保支出的压力非常之大。三是维护劳动者合法权益任务繁重。随着《劳动合同法》的实施及当前劳动用工形式的多样化,非公有制单位劳动合同签订率低、劳动关系不规范,个别企业不执行最低工资标准、拖欠克扣职工工资、侵害劳动者合法权益的问题还不同程度地存在,建立和谐稳定的劳动关系任务还很重。

同时,也应该看到,推进劳动保障事业发展面临前所未有的重大机遇。一是市委、市政府对劳动保障工作空前重视。提出要把改善民生、稳定就业作为保增长的出发点和落脚点,作为扩大内需、应对当前困难的重要举措,并对进一步扩大就业、完善社会保障制度提出一系列非常明确的部署,政策措施力度之大、目标任务之具体,前所未有。这是我们做好工作的根本保证。二是科学发展的理念深入人心,推动协调发展、促进社会和谐的步伐进一步加快,这几年我们积累了许多行之有效的工作经验和做法,这是我们做好劳动保障工作的有利条件。三是劳动保障事业具备了快速发展的良好基础。近年来,国家及省市政府对劳动保障事业的投入逐年增加,涵盖特殊性、优惠性、普惠性等三个层次;比较完善的积极就业政策体系已经形成,就业再就业资金制度性安排得到较好落实;社会保障体系基本框架基本建立,基金支撑能力明显增强;劳动保障系统建立起了比较齐备的管理服务机构,有一支能吃苦、作风硬、业务熟的干部队伍,这是我们推动工作的重要保障。四是劳动保障事业发展具有非常好的社会环境。就业、社保、维权都是群众最关心、最直接、最现实的利益问题,是社会关注的热点、焦点,这是我们做好工作的直接动力。

面对新形势新任务,我们一定要统一思想认识,既要看到成绩,看到有利因素,又要清楚地看到面临的挑战,看到工作中存在的差距和问题,进一步增强大局意识、责任意识,进一步树立以人为本、以民为先的理念,进一步认识和把握劳动保障工作发展的规律,以更加振奋的精神,更加务实的作风,不断把劳动和社会保障事业推向前进。

三、突出重点,协调推进,创造性地做好劳动和社会保障工作

根据今年的经济形势和市委、市政府、省劳动和社会保障厅对劳动保障工作的总体要求,2009年,全市劳动和社会保障工作的总体思路是:以科学发展观为统领,以民生为主线,强培训、稳就业、重保障、促和谐,加大保险扩面、基金征缴和争取资金力度,完善机制和能力建设,抓好十项工程,推进五项创新,实现五强化五突破,以劳动和社会保障工作的新业绩为全市社会稳定、经济更好更快发展做出新的贡献。

主要预期目标是:城镇新增就业3万人,下岗失业人员再就业1.54万人,其中困难对象再就业0.64万人;城镇登记失业率控制在4.6%以内。新增转移农业劳动力4万人,农村劳动力转移阳光工程培训10万人,再就业培训2万人,创业培训3000人。职业技能鉴定2万人。城镇企业基本养老保险新增参保2.8万人;城镇职工基本医疗保险新增参保2万人,城镇居民基本医疗保险新增参保6万人,参保率达到60%以上;失业保险新增参保0.8万人;工伤保险新增参保0.1万人;生育保险新增参保3万人。

结合我市劳动保障工作的总体思路和预期目标,市局研究制定了《2009年全市劳动和社会保障工作要点(讨论稿)》,会上已印发给大家,经讨论后将以正式文件下发。《工作要点》涵盖了今年劳动和社会保障工作的各个方面,任务目标已经很明确,希望各县区结合实际,认真抓好贯彻落实。这里我重点强调以下几个方面:

(一)强化教育培训,在提升劳动者技能上求突破

随着全市经济的快速发展,特别是产业园区建设的加快,各类生产性项目的增多,农民进城务工势头的增长,对拥有一技之长人员的需求量越来越大,对劳动者的技能等级层次要求越来越明显。为提高劳动者的技能和就业竞争能力,为经济建设提供技术工人人才支撑,2009年要继续分类实施创业培训、基本技能培训、技能提升培训、转岗转业培训、储备性技能培训和高级技能人才培训,突出培训的多样性、实效性和适用性。一是继续加强基础性培训。对有创业和就业愿望的劳动者及失去工作返乡农民工开展创业培训、基本技能培训和农村劳动力转移培训,增加培训内容和调整技能专业,使其掌握一技之长,实现创业、转移就业。对困难企业在职职工开展技能提升培训和转岗转业培训,帮助其实现稳定就业。对新成长的劳动力开展储备性技能培训,提高其就业能力。二是加强中高级技能人才培养,实施“金蓝领培训工程①”。将中级工培养成高级工,高级工培养成技师。积极落实考核评价、竞赛选拔、技术交流等中高级技能人才培养举措,促进高技能人才的成长。2009年计划培训400名左右。三是充分利用资源,形成资源共享,实施“技校间协作工程②”。组织全市各技校开展校际间的交流、协作,搭建*市技校系统协作交流、技工学校与企业合作、我市技校系统与外地技工教育学习交流三个平台。成立9个校际间技工教育专业教研组,由各技校的特长专业担任组长单位。加强对民办职业培训学校的管理,对全市民办职业培训学校进行考核,重新确定其担负政府组织培训任务的资格。使全市技工学校的各种资源得到充分利用和资源共享,提升我市技工教育的整体竞争能力。四是加强技工教育基础能力建设,实施“实训基地建设工程③”。组织市高级技工学校、市煤矿机械制造高级技工学校和国土资源部*高级技工学校,争取国家和省支持,分别建设汽车、机床加工和机电类实训基地,市高级技工学校实训大楼开工建设,形成我市区域内的技工学校实训资源互补、不同优势专业互补。争取市高级技校升格为技师学院。五是加大就业援助培训,实施“城乡技能就业扶助工程④”。选择一批城乡困难家庭,资助每户一名符合条件的子女免费就读技工院校,2009年计划扶助600人左右,毕业后推荐就业。六是多措并举,在职业技能鉴定上实现创新⑴。扩大鉴定工种和鉴定范围。在确保鉴定质量的基础上,职业技能鉴定工种由现在的56个增加到94个,技师社会化考评工种扩大到50个。对在生产一线有突出贡献的骨干、参加省级技能竞赛获得名次者可以破格申报技师。将职业技能鉴定从大中专院校延伸到农村、社区,尤其是要与农村劳动力培训转移阳光工程相结合,力争在农民工的职业技能鉴定上实现创新,培训一批、鉴定一批,真正提高他们的就业竞争能力。

(二)强化政策落实,在促进社会充分就业上求突破

要把稳定和扩大就业作为2009年的特殊工作。下大力推进全民创业,以创业促进就业再就业。一是加强创业培训和帮扶,实施“培训帮扶促创业、促就业工程⑤”。加强“*市创业指导服务中心”基础功能建设,成立创业服务专家组,加快筹建*市创业项目资源库。帮助创业者开展创业方案设计、风险评估、政策咨询、开业指导、跟踪帮扶等创业服务,形成创业培训、创业指导和创业帮扶(小额贷款)的一条龙服务模式,提高创业成功率,使更多的城乡劳动者创业,进而带动就业。二是加大对创业促就业扶持力度,实施“小额贷款扶持创业工程⑥”。按照市委、市政府鼓励全民创业的精神,充分发挥小额担保贷款扶持创业的作用。2009年,争取省级小额担保贷款担保基金1000万元,将贷款额度由2—3万元提高到3-5万元。将小额担保贷款的范围扩大到大中专毕业生、复转军人及其他城乡失业人员。加大对劳动密集型小企业申请小额贷款的支持。简化小额担保贷款程序,在全市建立社区——县区——市协调三级服务网络,为创业人员提供及时便捷的贷款服务。三是全力实现稳定就业,实施“失业保险促就业工程⑦”。在确保足额支付失业人员待遇的前提下,将失业保险基金的使用向鼓励失业人员参加再就业准备、企业开展转岗培训和技能提升培训延伸。对改制以及主辅分离改制的国有大中型企业组织下岗失业人员培训并安置就业的,给予一定的培训补贴。对生产经营遇到暂时困难且承诺不裁员的企业给予岗位补贴和社会保险补贴。四是加大新一轮就业政策的落实力度。结合*实际,把扶持政策的范围从解决下岗失业人员再就业逐步扩展到城乡各类有就业愿望的人员,增强政策的普惠性和长效性。做好《就业失业登记证》与《再就业优惠证》在享受优惠政策上的衔接,确保把政策用足用好。在建立就业“三同时”制度上实现创新⑵,本着提前介入、工作前移的原则,探索从项目立项到竣工投产在用工上的“三同时”,即新建项目立项的同时把创造就业岗位纳入项目建议书、项目建设时进行用工培训、项目建成投产时与职工签订劳动合同。根据项目建设的需求,为企业提供从岗位开发、技能培训、职业鉴定、规范用工等方面的全方位优质服务。五是做好高校毕业生就业服务。认真落实高校毕业生在公共就业服务机构求职登记失业期间给予失业补助政策;建立家庭经济困难的高校毕业生登记认定制度,落实好职业介绍补贴、职业培训补贴和职业技能鉴定补贴。对安置就业困难高校毕业生就业的给予一定时间的岗位和社会保险补贴。六是做好就业困难对象援助工作。高度关注因企业关闭、停产或裁员而失去工作的就业困难人员和“零就业家庭”的就业问题。健全登记认定制度,落实好企业吸纳就业困难人员的岗位补贴和社保补贴政策;对就业困难人员通过灵活就业方式实现就业,且接续社保关系的,给予一定时间的社会保险补贴。七是稳定现有就业岗位。这是今年的一项特殊工作,对在当前遇到困难的企业,引导其履行社会责任,鼓励和支持企业采取在岗培训、轮班工作、协商减薪等办法,稳定职工队伍,对保证不裁员或少裁员的,根据我市实际,可给予一次性政策援助。特别要加强对有可能大规模裁员企业的监控,对确需要裁员的要严格按规定程序进行。八是做好农民工工作。发挥乡镇(街道)基层劳动保障工作平台的作用,摸清底数,建立农民工返乡回流基层台帐,及时掌握农民工返乡动态情况。加强对农民工返乡创业的扶持,提高农民工职业技能素质和就业竞争能力。当前要立即开展一次进企业、进村庄、进社区、进家庭的就业情况摸底调查,把全市就业的真实情况摸清摸实。

(三)强化保险扩面和基金征缴,在完善社会保险体系上求突破

只有不断扩大和完善社会保险覆盖面,才能切实做到让百姓享受改革和发展的成果。一是要确保企业职工基本养老保险金按时足额发放。2009年,企业职工基本养老保险实行省级统筹,我市将面临更大的压力。因此,要以扩面征缴为重点,继续落实养老保险五项挂钩机制。实施“确保养老金按时足额发放工程⑧”,2009年,我市企业离退休人员将达到近17万人,年需发放养老金23亿元以上。由于我市困难企业较多、收缴率偏低,确保养老金按时足额发放工作任务非常艰巨。必须把确保企业离退休人员养老金按时足额发放作为一项政治任务来抓,在强化养老保险扩面、基金收缴和清欠的同时,全力争取省级养老保险基金支持。二是稳步提高社会保险待遇水平。①做好2009年企业退休人员基本养老金调标工作,确保调整后的养老金按时足额发放。②启动“完善医保体系工程⑨”,我市城镇居民医疗保险启动后,理论上实现了全民医保,但尚有10个县需今年正式启动,另有3万多名困难企业、关闭破产企业的退休人员没有参加职工医疗保险。今年尚未启动的县要确保在一季度正式启动,另需积极争取中央、省和市县财政对困难企业医疗保险的补助资金,在制度上实现医疗保险全覆盖。同时,完善现有医保管理程序和统筹办法。③结合我市实际,研究贯彻落实国家人力资源和社会保障部、财政部和税务总局关于采取五大措施,减轻企业负担,稳定就业局势的意见,经市政府批准后实施。三是强化各项社会保险扩面和基金征缴。要把各项社会保险扩面作为工作的重点,以《劳动合同法》为法律依据,依法扩面,提高参保率。要进一步加大基金征缴力度,实事求是核实缴费基数和缴费人数,提高缴费率。特别要在工伤保险的扩面和征缴上下大力气。目前,我市工伤保险缴费人数仅占参保人数的三分之一左右,工伤保险基金压力很大。今年凡是参加养老保险的企事业单位、民营非赢利组织以及有雇工的个体工商户均要参加工伤保险,并与基本养老保险同时申报缴费基数和缴费金额,特别是高风险行业必须参加工伤保险。实施农民工参保“平安计划”(二期)。四是在社会保险关系的异地转接上实现创新⑶。社会保险异地的转接困难,一定程度上影响了参保人员的积极性。今年要从解决医疗保险异地转接入手,只要是同类的医疗保险险种,就可以在市、县之间转接,基金不转,但视同缴费,可以连续。逐步完善养老保险的异地转接政策。五是在进城务工人员参保上实现创新⑷。随着我市城镇化进程的加快,进城务工人员的社会保障问题已不容忽视。2009年要研究制定适合进城务工人员的参保政策,使其可自愿选择参加各类险种的各层次保险。六是在社会保险五个险种统一申报、征缴工作机制上实现创新⑸。目前,我市职工五项社会保险的申报、征缴工作是分别进行,既不方便企业和群众,也影响相关信息的共享,今年将探索建立五险统一申报、征缴工作机制,为企业和群众提供高效快捷的服务。七是切实加强社会保险基金和各类政策性资金的监督管理。要进一步深入扎实地开展社保基金专项治理工作,围绕基金收支、管理、运营的各个环节,检查社保基金监管制度是否执行到位,内控制度是否健全,管理是否规范,有无违规操作甚至侵害基金等问题。要完善制度、经办、监督三位一体的社会保障基金管理体系,健全决策、使用等制约机制,深化内控制度管理,从源头上防范基金风险。要加强对各类政策性资金特别是就业补助资金使用的监督管理,对管理体制混乱、问题严重且整改不到位的,今年将暂停拨付就业专项补助资金。各县区要立即对社保基金管理和就业补助资金的使用再进行一次自查,去年查出的问题要坚决整改到位,市里将组织联查或审计检查。

(四)强化劳动维权,在构建和谐的劳动关系上求突破

随着《劳动合同法》、《就业促进法》和《劳动争议仲裁调解法》的颁布实施,劳动者的维权意识不断提高,劳动者与用工单位双方的劳动纠纷案件逐步攀升,2009年维权任务更加艰巨。一是完善劳动保障监察工作模式。加大劳动保障监察力度,提高劳动保障监察效率,促进用人单位全面贯彻落实各项劳动保障法律法规,切实维护劳动者合法权益。在全市逐步建立“网格化”管理模式,即市、县区、乡镇和街道办事处、社区和村委会分别为一至四级网格,并在每个网格内设立劳动保障监察投诉举报点,确保每个用人单位都在劳动保障监察网格的管理覆盖之中。逐步实现“网络化”管理,建立全市所有用人单位劳动保障信息数据库,对用人单位遵守劳动保障法律法规情况进行动态管理,劳动者和用人单位发生纠纷时可在网上直接投诉。二是扎实做好各项专项执法监察和检查。开展工资集体协商制度和最低工资执行情况检查,认真解决拖欠职工和农民工工资问题,对严重恶意拖欠劳动者工资的企业给予相应的处罚。完善特殊工时制度,加强对企业实行特殊工时的审批管理。开展推行劳动合同制度专项监察,加大对各类企业贯彻执行《劳动合同法》的监督检查力度,提高劳动合同签订率。要全面启动劳动用工备案制度建设。开展社会保险依法参保和扩面征缴监察,重点监察名人企业、私营企业、个体工商户参保和缴费情况工作,通过政策引导和执法监察,推动各项社会保险扩面和征缴工作顺利进行。三是规范执法、科学执法、严格执法。加强劳动保障行政执法队伍建设,提高依法行政水平。执法过程中,要将促进经济发展和劳动保障工作统盘考虑,坚持跟踪督查与延伸服务、刚性执法与柔情服务、宣传教育与执法处理相结合,一切执法行为必须符合法律法规。为加强劳动保障行政执法的严肃性和实效性,对一些重大违法问题,市里将采取联合执法、异地执法。切实做到“三个必须”,即需要查的必须查,对违法违规应依法处罚的必须处罚,需要法院执行的必须提请法院强制执行。四是要及时掌握生产困难企业的劳动关系情况,妥善处理有关问题,完善应急工作预案,预防和化解。五是认真做好劳动争议仲裁和工作。劳动争议仲裁要加强实体化建设,研究建立劳动仲裁柔性调处机制,提高劳动仲裁争议案件处理的质量和效率,及时有效化解劳动纠纷。工作要严格执行实行“属地管理”和“谁主管谁负责”的原则,做好突发事件预防、处置以及信息通报。

(五)强化基础功能建设,在服务能力和水平上求突破

劳动保障工作关系广大职工群众切身利益,随着服务对象不断扩大、服务内容不断延伸,业务数量不断增长,必须进一步加强基础工作,创新和改进管理服务方式,不断提高服务能力和工作水平。一是加快和完善金保工程信息化建设。要进一步完善企业养老保险查询和统计功能,增加参保单位的缴费和帐户信息,方便群众查询;要完成机关养老保险剩余数据的整理,实现全部数据纳入金保工程管理;要加快工伤保险向金保工程整合的进度;要完成失业保险信息软件的开发和使用。要组织县区做好各项社会保险数据整理,完成向市数据中心集中准备工作。实施“就业服务信息网络建设工程⑩”。完成市、县(区)、街道(乡镇)、社区四级人力资源市场信息网络系统建设,建立统一的数据中心、业务应用系统。二是结合今年企业职工基本养老保险实行省级统筹,按照精简、统一、效能的原则,进行经办业务能力整合。三是完善基层劳动保障服务平台、监察执法机构、培训鉴定机构、劳动争议仲裁机构建设,切实提升劳动保障部门依法行政和公共服务的能力。四是加强宣传和信息统计工作。劳动和社会保障与人民群众息息相关,必须加大宣传力度,使广大人民群众和用人单位了解自身的权益,依法维护自身的利益。要加强正面引导,大力宣传党和国家关于劳动保障工作的各项政策,特别是宣传各项积极的就业政策和社会保险政策,使各项政策深入人心,让老百姓了解政策、掌握政策。要加强劳动保障工作成效的宣传,使我们的工作进展、工作效果得到全社会的认可。要加强信息、简报工作,及时准确逐级报送工作成果和重大工作进展情况。要做好各类典型和先进人物事迹的宣传,树立自强不息、艰苦创业的典型,树立遵纪守法、依法维权的典型,树立劳动保障部门为民服务的良好形象,形成良好的舆论和社会氛围。今年市直和各县区要在对外对内宣传上有新的提升和突破,市局将采取措施,加大对此项工作督促考核力度。要加强劳动保障信息统计和分析工作,开展监测预警和计划执行情况评估考核,促进工作的规范化和实效性。五是做好行政审批服务工作。认真贯彻执行《行政许可法》,把行政审批服务工作作为优化政务环境的重要任务,提高服务水平、提升服务质量,打造高效、廉洁、阳光、亲和的政务环境。

四、奋发有为,求真务实,确保各项工作落到实处

今年,劳动和社会保障的任务更加艰巨,我们一定要全面学习实践科学发展观,进一步转变工作作风,创新工作方法,确保全年目标任务的圆满完成。

(一)科学发展,做好劳动保障工作。按照市委的统一部署,结合劳动保障工作的实际,认真开展好学习实践科学发展观活动,要在思想认识、能力提升、难题破解和体制机制都有新的提升和举措,达到促进劳动保障工作新发展的目的。

(二)温馨和谐,做好劳动保障工作。今年劳动和社会保障工作的任务就是强培训、稳就业、重保障、促和谐。对此,国家和省已出台并将继续出台一系列稳定就业、惠及民生的政策,我们一定要认真学习,抓好落实,使刚性政策结合我市实际,弹性化落实,取得最大的边际效益。在解决劳动保障工作的热点、难点问题上,在处理新情况和解决新问题上创新突破。

(三)协调联动,做好劳动保障工作。劳动保障工作是一项综合的系统工程,我们劳动保障部门一定要及时、主动地向党委、政府汇报,征得领导的关注和支持。一定要自觉强化与各有关部门的协调沟通,形成工作合力。劳动保障系统更要团结协作、步调一致,确保各项工作措施落实到位。

(四)求真务实,做好劳动保障工作。今年劳动保障工作中不确定因素很多,我们要经常深入基层,了解企业用工情况和减轻企业负担政策落实情况,以及对劳动保障工作的新要求,帮助企业解决困难。加强对就业形势变化情况的跟踪,掌握劳动争议的新特点、新动向,研究提出对策措施。要认真抓好维稳工作,畅通诉求渠道,及时妥善处理突发事件,维护社会稳定大局。要提高分析解决工作中的突出矛盾和问题的本领,从纷繁复杂的事务中理出头绪,从复杂多变的情况中找到关键,及时发现存在的突出矛盾和问题,采取有效措施加以解决。