专业舞蹈论文范文

时间:2023-03-22 03:05:26

导语:如何才能写好一篇专业舞蹈论文,这就需要搜集整理更多的资料和文献,欢迎阅读由公务员之家整理的十篇范文,供你借鉴。

专业舞蹈论文

篇1

1.理论课程的改进设置

由于我国教育事业的不断改革,在教育部的大力支持下,舞蹈专业中的武功技巧课程进行了改革。从教材方面来看,更加注重了学生的人文教育和因材施教的特点,并且提高了教师的舞蹈理论基础,与此同时,教师的教学方案编制与优化方面也进行不小的改变,主要可以根据舞蹈专业的学生能力和身体素质等特点为基础,针对不同基础的学生给予不同的教学方式,教材设置中针对理论讲解方面更是增加了实践教学,以多元化舞蹈人才培养目标做到舞蹈学生对舞蹈基础的合理、完整、充分的学习。

2.舞蹈身韵课程的改进设置

身韵课程的改进主要在于身体运用技巧和韵律的掌握能力,身体运动技巧属于舞者的外在表现,韵律的掌握能力在于舞者的艺术内涵,两者之间有不可分割的关系,只有将两者有机结合才能够真正的体现出舞蹈的艺术价值和审美特征。在身韵课程的改进中,将与身韵有关的提、沉、冲、靠、含、腆、移、旁提等动作元素贯穿到身韵课中,并且强调呼吸在舞蹈中的要求与作用,在节奏的教学方面,要求贯穿手、眼、身、法、步的体现。在课程改进设置中,可以从“跑圆场”开始训练,训练初期注重身体的运用技巧及韵律的整我,要求“手”、“眼”、“身”、“脚”的变化以及“节奏”、“气息”、“神韵”等方面的能力表现,每次上课跑圆场可以设定为20~25分钟,期间组织学生变换队形和位置,同时不断变化学生的“呼吸”与“节奏”。通过这样的训练,便能够提高身体运动技巧性与韵律的掌握能力。

3.武功技巧课程的改进设置

在舞蹈武功技巧课程的改进方面,可以针对学生的身体关节、韧带的柔软度、幅度等方面进行训练,特别是对腰、髋、腿的柔韧性需要特别训练。主要可以通过以下几方面:

(1)下肢要求有大的幅度运动,要求学生达到前、旁、后腿的180°,训练的方法可以设定为压、劈、搬、踢、悠、撩等。通常在身体柔韧度方面可以通过舞蹈中常用的“翻滚调压”四种方式来练习。

(2)要求学生力量练习,做到舞蹈动作要轻、飘、柔,在运动过程中紧密结合,发力集中,快、稳,讲究发力的“内劲”,也就是训练舞蹈的“爆发力”。同时要做好身体素质与控制能力的训练,为力量的练习打好基础。

(3)武功技巧的要求,戏曲中武功技巧可以说是舞蹈动作的一种延伸,这种技巧与舞蹈动作十分相似,常见的武功技巧有“探海翻身”、“蹁腿翻身”等,对此方面的训练一定要求学生有舞蹈功底,然后在做大幅度慢翻身训练,保证武功技巧体现出圆润、充实、力量的表现。

二、教学结果检验

经课改以后,舞蹈教学中融入了新鲜元素,并且在教学过程中也更加的科学、合理,对新课改后的教学成果的检验,有以下两方面:

1.因材施教

对于舞蹈基础较好的学生而言,课堂中能够很容易的完成学习目标,然后采取拔尖教学法,对基础好的学生的主要培养方向是自主学习;对接受能力较差的学生,教师应该积极鼓励学生的课堂参与性,将学生的“层次”拉近,主要针对中差学生进行教学内容和项目的调整,保证了教学的效率。

2.技巧锻炼

利用改变传统戏曲剧目教学方法来促进舞蹈专业武功技巧课教学水平的提高,从教学初期,便能够规范和建立出合理的教学体系,利用改变后的教材与教学方式,合理的融合武功技巧,根据不同年龄、不同水平的学生,能够做到简单易懂、深入浅出的教学效果,建立一套合理、科学、全面的教学体系,保证了学生舞蹈技巧的学习效率。

三、结论

篇2

(一)教学内容

高职学前教育专业舞蹈教学内容比较注重学生舞蹈素养,包括身体素质、审美观念等方面的培养,对学生舞蹈理论的要求不高。学习的舞蹈类型以民族舞为主,很多高职院校舞蹈课中,民族民间舞的学习占整体教学比例的一半以上,如朝鲜舞、蒙古舞、新疆舞、傣族舞等等。除民族舞外,教师还会选用芭蕾舞集训、古典舞身韵训练作为教学内容。

(二)教学方式

当前高职院校学前教育专业的舞蹈教学仍以“口传身授”为主要的教学方式,即教师对舞蹈动作进行讲解示范,学生模仿训练。小组合作学习也是普遍采用的一种教学形式,或者把功底、程度相近的学生分为一组,老师依据不同小组程度选择不同的教学内容,或者把起点、程度相差很大的学生分为一组,素质好的学生指导素质差的学生,从而带动整组学生的进步。

(三)教学评价

高职学前教育专业舞蹈教学的评价与传统教学评价方式相似,对学生舞蹈的学校以终结性评价为主,评价主体是教师,评价标准是分数。也就是在学期末对学生的舞蹈表演技能进行考察,主要是学期内所学舞蹈内容,注重看学生舞蹈技能、表演技能的掌握程度。期末表演成绩加平时出勤所得成绩即为总成绩。

二、高职学前教育专业舞蹈教学创新的必要性

(一)舞蹈教育的不可或缺性

素质教育是我国教育改革的主要方向,作为素质教育重要组成部分的艺术教育现在正受到越来越多的关注。舞蹈是艺术教育中的重要一环,它在幼儿园的美育功能不容小觑。正因此,舞蹈素养也成为高职学前教育专业学生必备的职业技能之一,舞蹈表演、儿童舞蹈创编、舞蹈动作示范讲解,都是培养从事学前教育教师必备的专业技能。舞蹈教学在培养和提高学生舞蹈素养方面起着关键性的作用,所以,提高学前教育专业舞蹈教学质量,推进舞蹈教学的创新,既有利于高职学前教育专业舞蹈教学改革,也有利于更好地培养学前教育专业学生的舞蹈技能和素养。

(二)舞蹈教学存在的问题

1.教学内容缺乏新颖性

如上所述,当前高职学前教育专业舞蹈教学内容以民族民间舞为主,当然,中国民间民族舞艺术博大精深,可以丰富学生的舞蹈语汇,提高学生的表演水平,但训练的内容过于单一化,没有新鲜感,也不能调动学生学习的积极性和兴趣,年轻的学生们喜欢富有现代气息和节奏感的街舞和爵士舞等,这些舞蹈可以考虑作为舞蹈教学的重要内容。

2.教学方式单一

传统的单向注入式学习,一定程度上能够训练学生的模仿能力与记忆能力,但它限制了学生的自主学习能力,学生只能够机械的吸收教师所给予的知识,缺少自主学习的机会,这在很大程度上不利于学生想象力和创造力的培养。也缺少实践课,不能很好地让学生将所学舞蹈理论与技法运用到实际中去。小组合作学习长期不变,也会带来一定的弊端。

3.评价手段不科学

终结性评价得到的是结果,无法衡量学生学习的态度和过程,这种“一刀切”式的评价方法是不应该作为唯一的评价方式的。评价应充分发挥其激励、促进作用,舞蹈教学评价既要看到学生的舞蹈表演技能,也要看到学生的舞蹈应用能力。同时,通过评价考核,能激励认真努力的学生,促进教学相长。

三、高职学前教育专业舞蹈教学创新的路径

(一)创新舞蹈教学理念

理念是行为的先导,滞后的教学观念、保守的教学思想,带来的只是僵化的教学,进而导致整个教育教学裹足不前。传统的言传身教式教学模式,忽视了学生的主观能动性,拘泥于规范动作的模仿训练,整个教学过程无审美情感可言,也不利于学生舞蹈创新能力的培养。学前教育专业舞蹈教学的创新始于舞蹈教学理念的创新。首先,要树立审美为重,技术其次的理念。其次,注重创编,淡化模仿,培养具有创造性思维、可持续发展的舞蹈人才。

(二)构建新的舞蹈课程体系

篇3

作为一所具有50多年办学历史的省属重点高等院校——湖南农业大学,如何在新的形势下,提高教师及学生对本科毕业论文的认识,加强辅导和监管,提高毕业论文质量,真正发挥本科毕业论文在本科教学工作中的重要作用,是教学改革的重要课题之一。动物医学专业是一门实践性很强的学科,动物医学专业本科生的毕业论文应着重以提高学生自主的科研认识、应用知识的能力、增加创新能力、培养学生的实际操作能力为基础,在整个毕业论文的创作期间,指导教师应加强辅导和监管,不断激发学生的创造热情,提高其科研动手和解决实际问题的能力,使其在就业市场占据有利地位,为社会培养合格的后备人才。

1目前我校在动物医学专业本科生毕业论文指导中存在的主要问题

一直以来,我校动物医学院院办与教师对毕业论文环节是非常重视的,组织到位、学时保证、程序完整,但也存在着诸多问题,比如说,科研认识不足、实验设计不合理、实验缺乏创新、科研经费不足、专业指导老师缺乏、学生认识不足、论文答辩把关不严等。如何面对这些问题,解决这些问题,是我们当今教学改革当中的重要课题。下面就我院本科毕业论文指导中存在的一些问题进行阐述。

1.1毕业论文选题不恰当

选题是本科毕业论文的基础环节,它在一定程度上决定了毕业论文的质量。受实验条件、指导老师自身能力、学生自身素质限制,选题缺乏创新性、实用性、可行性和范围和深度不当等问题普遍存在。选题要么过大,学生无所适从,不知从哪着手。要么过小,研究的范围过窄,过于深奥,学生理解困难。要么缺乏创新,完成的毕业论文水平一般。要么完全停留在基础理论知识上面,缺乏实际操作动手能力。

1.2实验设计不合理

毕业论文设计方面,一些水平较高,从事科研教学工作多年的专业老师工作繁忙,没有时间或不愿意来进行本科生毕业论文的指导工作,专业老师指导有限,有的老师缺乏科研和实践经验,导致实验设计不合理,以至于实验进行到中途开展不下去了,不得不重新再来,既浪费了时间,又打击了学生的积极性。

1.3实验经费不足

动物医学专业本科论文,整个实验对经费要求比较高,学院投入的经费紧张或不足,经费按人头算,分配不公,没有与论文完成质量挂钩,挫伤了认真带学生的教师的积极性,也助长了部分不负责任教师的不正之风。这些都直接影响到论文完成的速度和质量。经费不足是本科毕业论文设计过程中的一个普遍的问题,往往前期一切进展顺利,学生在进行一项很有意义的实验的时候,到了中途或结尾,由于经费预算不足,这样导致了实验的质量大打折扣。指导的学生多,指导老师的科研经费紧张,毕竟实验经费充足的老师不多,大多数老师经费少,对于讲师来说更是负担不起现在高昂的实验费用。

1.4专业指导老师缺乏

指导毕业论文的师资力量薄弱存在于农科院校的许多专业中,动物医学专业毕业论文(设计)是以动物养殖的实验为主,论文指导所花的精力和时间很多。近年由于扩招,每个老师所带的学生数量急剧增加,由于许多指导教师同时又要兼顾教学和科研任务,有的在校外任职,或经常出差,作为教授还指导研究生,繁重的教学任务以及其它原因导致专业老师在论文指导上没有足够的时间投入,从而影响了毕业论文的质量。有的指导老师不严格要求学生,缺乏对学术研究的严谨。

1.5学生对毕业论文不重视

毕业论文是大学阶段专业学习情况的综合体现,最能反映大学生的理论素养、思辩能力、基础知识和创新精神。但是,现实中许多大学生并不重视做论文,不愿开展科学研究,经常以时间紧为借口参与实验研究的时间偏少。科研意识和科研精神的匮乏,使不少人抱着应付的态度,知识缺乏积累,也就难以去完成高质量的论文。同时毕业论文质量把关不严,论文答辩及评审走过场,评分标准过低,这些都直接影响了学生对毕业论文的重视程度。上头把关不严,下面敷衍了事,毕业论文的质量自然也好不到哪里去。

1.6论文写作基本功不扎实

本科教学没有设论文写作方面的课程,学生对论文写作的格式,方法及技巧知之甚少,有的时候实验完成了,论文资料收集整理得差不多了,就是无从下手,不知该如何动笔,最后只好依葫芦画瓢,各种投机取巧的心理也滋生了。其实论文写作是很讲究的,这需要我们的专业老师在课堂上一一讲解以及实验论文写作过程中加以耐心指导。

1.7毕业论文时间安排不合理

现在的毕业论文设计及操作都安排在第七学期末和第八学期初,而这时恰是同学们找工作、考研或考公务员的时间,与做毕业设计时间冲突,现在的社会大学生毕业就业压力大,尤其是对于农林院校毕业的学生。由于找工作和考研对同学们来到说是最重要的两件事,且都与毕业论文无太大关系,权衡利弊后,大部分学生必然选择前者,以至于毕业生都无法安心去认真查阅资料,认真地去做毕业论文设计、实验操作及后来的论文写作。从而导致了论文“拼凑”、“掺水”现象严重,质量下滑,而且弄虚作假和形式主义倾向严重。

2提高我校动物医学专业本科生毕业论文质量的指导措施

针对以上问题,我们立足高校,共同探讨扩招后本科毕业论文质量的保障措施。提高本科毕业论文的改革对策,在对本科毕业论文的现状和存在问题调查基础上通过从时间前移提高认识、加强选题指导、增加经费、严把论文答辩关从而有助于提高毕业论文质量。

2.1时间前移,提高认识

时间前移、认识到位是做好毕业设计的基础。为了更好地解决就业与研究生复试对毕业设计质量带来的冲击,我们应该在第七学期结束前一两个月就开始布置毕业设计工作,指导教师下达任务,学生可以利用第七学期以及寒假期间查找资料,争取让学生在下学期开学前就对本课题已经有了一定的了解。而到下学期时,学生就可以直接进入实质性的研究工作。

此外,最好是将毕业论文设计贯穿于整个本科教育过程。组织从事教学、科研方面的骨干教师,结合自己的研究方面,吸收各年级中优秀学生一起参加,导师不定期的向这部分学生提供毕业设计选题,供他们选择。这样学生不仅可以锻炼自己,提高实验动手能力,而且有更多的时间来查阅资料,提高解决问题的能力,使得他们在学习之余有充裕的时间去完成高质量的毕业设计。

2.1.1学生方面

学生是学习的主体,只有让学生认识到毕业设计对其能力的培养、知识的储备、综合素质的提高和社会适应能力的增强有重要意义,他们才会尽可能地排除各种干扰,在时间和精力上有更大的投入。

2.1.2教师方面

指导教师的工作态度和认真程度对毕业设计的质量有至关重要的作用,可以通过制定对指导教师的监督管理机制来发挥这一作用。

2.2加强选题指导

加大对毕业论文的选题指导,使选题具有科学性、实践性、综合性和创新性。为提高本科毕业论文选题质量,应加大对毕业论文选题的指导力度、控制每位教师指导的毕业生数量。

2.3增加经费

学校在加大本科生毕业论文管理的同时,对本科毕业论文也要有一定的经费支持。不仅要增加投入学生的实验经费,还要加强实验室和实习基地建设,使他们有动手实践的空间。

2.4严把论文答辩关

现在很多学校都存在毕业论文考核不严的情况,或者有监督检查及考核,但力度不大,流于形式。学校及学院应健全毕业论文管理机制,严格审查,加强规范保证论文答辩要严肃正规,坚持标准。可采取一些措施如校、系二级答辩,第一次未通过可参加二次答辩等方法保证质量。

篇4

课题名称:

舞蹈艺术欣赏

—— 一门值得我们认真学习的课程

学生姓名:

系 别:

音 乐 系

专 业:

音 乐 学

指导教师:

一、综述国内外对本课题的研究动态,说明选题的依据和意义:

20世纪90年代以来,国际经济形势发生了重大变化,呈现了诸多发展趋势,包括:经济全球化、以信息技术为导向的新技术革命、全球经济的市场化以及区域经济一体化等。经济全球化进程的加速发展,人类生存方式、文化价值观念 、文学活动以及艺术文化等也都不可避免地受到了影响 。

我之所以会选择《舞蹈艺术欣赏》课程作为我关注的问题,是因为我觉得,在这个变化多彩的社会中,我们这些正处于毕业阶段的高师音乐系学生应多学习专业以外的多面知识,以不变应这万变的复杂社会。

虽然《舞蹈艺术欣赏》这门课程并不成为我们系的一门必修课程,但这门课程的重要性并不亚于专业课程。“舞蹈艺术欣赏”与其他艺术的关系是如此的紧密,对舞蹈中各种知识的了解与掌握对音乐系不同专业的学习是很有帮助的。从我自身的体会来说,舞蹈艺术欣赏对学习舞蹈专业很有帮助,对舞蹈艺术作品的反复领悟、探究、剖析形式美以及构成美的技法,不仅直接培养了舞蹈艺术欣赏能力,为自己的表演和创作寻找到坐标,而且对舞蹈专业工作者来说,也是一种受教育的过程,是开阔眼界,学习并借鉴他人舞蹈艺术的重要手段之一。

在变化万千的舞蹈世界中不仅要通过自身的实践,还要多看、多听、多鉴赏,因此,《舞蹈艺术欣赏》课程的必要性是不容忽视的,更要成为我们音乐系的一门核心课程。

二、研究的基本内容,拟解决的主要问题:

基本内容:

一、开头

⒈由学习者在《舞蹈艺术欣赏》这门课程中的课堂表现引发我对学习者的调查;

⒉学习者的态度是由于《舞蹈艺术欣赏》课程本身的几大特殊性所导致,分别是:

① 学习者——本系各个专业学生;

② 课程时间的安排——大四的第一个学期;

③ 课程的性质——非必修(选修)的专业课程;

二、⒈ 舞蹈艺术欣赏的概念;

⒉ 分析舞蹈艺术欣赏与其他艺术的关系;

⒊ 特别提出《舞蹈艺术欣赏》课程对舞蹈专业学生的重要性;

⒋ 从感知方面来谈欣赏舞蹈的三个层面 :

①形象感觉 ②体验想像 ③探究领悟

⒌舞蹈艺术欣赏的审美价值;

三、结尾

呼吁全系学生要用更为认真的态度来对待《舞蹈艺术欣赏》这门课程。

拟解决的主要问题:

1. 为什么《舞蹈艺术欣赏》课程不能得到重视?

2. 什么是舞蹈欣赏?

3. 舞蹈艺术欣赏与其他艺术有没有关系?

4. 舞蹈艺术欣赏课程对专业学习者有没有作用?

三、研究的步骤、方法、措施及进度安排:

1、网上、图书馆搜集相关资料;

2、请教指导老师黄平副教授,确定选题方向;

3、与同学共同讨论本课题,互相交流意见;

4、写好开题报告;

5、根据已选题目进一步搜集资料,并拟好论文提纲;

6、论文写作;

7、论文修改并定稿。

进度安排:

1、9月10日——10月30日 依据论文参考选题,作好论文先期搜集工作;

2、11月1日——11月20日 选题,写开题报告;

3、11月24日——05年3月6日 开题报告定稿,接受毕业论文任务书;

4、3月6日——3月20日 论文写作阶段完成初稿并接受论文中期检查;

5、3月20日——5月10日 修改论文阶段;

6、5月10日——5月15日 论文答辩。

四、主要参考文献:

[1] 田静主编 《中国舞蹈名作赏析》 人民音乐出版社 19490-1999

[2] 汪流 《艺术特征论》 北京:文化艺术出版社 1986

[3] 科林伍德 《艺术原理》 北京:中国社会科学出版社 1985

[4] 选自《全国舞蹈教育研讨会文集》中黄小明著《试论高校素质教育中〈舞蹈艺术欣赏〉课程的特殊性 》

[5] 宗白华 《美学散步》 上海人民出版社 1987

[6] 贾作光《贾作光舞蹈艺术文集》文化艺术出版社1992年版

[7] 于平著 《中外舞蹈思想教程》 中国戏剧出版社 1994

[8] 王宏建主编 《艺术概论》 文化艺术出版社 2002

五、指导教师意见:

签名:

六、教研室意见:

签名:

注:此表由学生本人填写,一式三份,一份留系里存档,指导教师和学生本人各保存一份。

篇5

为了使得调查研究更为有序、客观,论文将学前教育专业舞蹈教学模式划分为课程内容设计、课程内容的选定、课程内容的组织实施、课程的教学评价四部分进行问卷问题的构建。在问卷调查中,在宜春职业技术学院学前教育学院中选取400名学生发放问卷,学生通过纸质问卷、电子问卷的填写来完成调查。在为期10天的调查结束之后,共回收问卷400份,回收率为100%,其中有效问卷数量为382份,问卷有效率达95.5%。在问卷调查结束之后,论文对于调查结果进行了简单分析,根据数据,得出如下结论:在课程内容设计上,学生认为,高职学前教育专业舞蹈教学内容设计中,理论课程内容过多,对于舞蹈教学的实际操作内容涵盖较少,总体教学内容难度较低,难以提升。在课程内容选择上,缺乏统一、合理的课程教学内容,部分课程内容不符合实际工作内容需要,难以有效达到教学目标。在课程内容的组织实施上,学生指出,就自身的掌握情况来看,目前学校所安排的1周2课时,一学期24课时的教学时间较短,只能够满足学生“学”的需求,但是达不到学生“学会”的目的。在课程的教学评价上,学生认为目前专业舞蹈教学评价体系一元化现状严重,对于理论考试的重视程度过高,对于个人舞蹈能力、技能以及相关理论知识、音乐素养、舞蹈素养等考察不够,因而评价缺乏客观性和科学性。

2“以生为本”高职学前教育专业舞蹈教学模式

2.1高职学前教育专业舞蹈教学的内容设计

高职学前教育专业舞蹈教学本身缺乏统一的教材以及成型的教学方法,在这样的背景下,形成专业舞蹈教学的内容体系就更需要结合各个学校、各个地区的特点以及学生对于舞蹈教学的认知和需求。从调查问卷的结果来看,可以将教学内容设计细化为如下几点:从课程学时进度的设定上来看,大部分学生认为每周2课时,一学期12课时的教学时间不足,然而从每次教学2课时共一个半小时的总体时间来看,是能够合理安排教学的各项具体内容的。目前,高职学前教育专业舞蹈教学每次课分为热身运动、舞蹈理论教学、舞蹈时间教学、自习教学等,从单次学时来看是完全充分的,内容也是较为丰富的。然而,从周课次的角度来看,多数学生认为12周的时间略少,难以使得自身学到的技能、技巧在实践中得以体现。可以按照学校的学期计划,将12周的教学时间提升到18周左右,在后期学校教学活动结束之后,安排集中的培训、实习等,这样效果更佳。在课时这一方面,学生认为在高职学前教育专业舞蹈教学中可以模拟幼儿园教学的课时时间,目前课程的长度在一个半小时左右,对于学生的学习是比较合适的,然而与之后的工作可能难以对接,可以考虑将课时分为45分钟+45分钟的时段,辅以教学内容的整合,形成2次幼儿园教学课的教学模块。

2.2高职学前教育专业舞蹈教学的内容选定

高职学前教育专业舞蹈教学内容需要根据学生的需求进行选定,这是一个查缺补漏,提高学生整体水平的机会。目前,高职学前教育专业的学生普遍认为,教学过程中注重舞蹈技能学习的内容比较多,然而对于形体矫正、均衡营养、艺术欣赏、音乐美学等与舞蹈相关的周边内容数量比较少。因而,在教学内容中,可以在专业舞蹈教学中增添舞蹈欣赏教学、音乐欣赏教学、健美教学等理论知识,同时要将瑜伽、芭蕾、现代舞、民间舞等元素糅合在幼儿舞蹈教学中进行教授,使得学生在进行幼儿专业舞蹈教学的过程中能够提升自身对于舞蹈艺术欣赏的品位,同时能够将自身的教学水平进一步提高,有助于提升未来从事幼教工作的水平。

2.3高职学前教育专业舞蹈教学的组织实施

高职学前教育专业舞蹈教学在组织实施的过程中,需要充分考虑学生的性别、舞蹈功底等基础层面的能力。学前教育专业舞蹈的教学一定是循序渐进、不断推进的,在教学过程中切忌不断重复,不向前推进,以几支舞蹈的教学代替全部的专业舞蹈教学内容。对于不同基础的学生,需要进行有针对性的对待,实现分层教育和因材施教。对于男性学生,要选择颇有男性气概的拳类、操类进行教授,而对于女性学生,则要选择一般性质的,较为温柔的舞蹈进行教学;对于底子比较弱的学生,教师可以编成组进行单独的、多次的重复教学,提升其能力以及对于课程的信心。

2.4高职学前教育专业舞蹈教学的评价模式

在评价模式方面,专业舞蹈教学要加强对于教学组织实施的契合程度,有效地实现教学分层基础上的评价分层。“以生为本”的教学方式重视的就是对于学生自身诉求的满足,从个人层面上获得的成功就是“以生为本”教学方式的成功,切不可搞“一刀切”的评价方式。在教学过程中,为了提升学生对于教学的兴趣和自信心,教师需要不断地向学生进行积极、正面的评价,同时,在重视技能、技巧提升的同时,也要注重学生在舞蹈理论、舞蹈欣赏方面能力的提升,方能够形成科学的、激励高校的有效教育评价模式。

3小结

篇6

随着时代的不断发展和教育与科技的飞速进步,21世纪的教育也必须要适应社会的发展,才能让大学毕业生在未来社会的发展中从容面对各种机遇和挑战[1]。高等院校培养的学生不仅需要有较高的个人素养,还需要在专业技能上有较为深层次的发展,才能够适应现在社会的发展需要。体育舞蹈在20世纪80年代正式引进我国随后被列入高等师范院校体育科系的必修课程[2]。

2研究对象与方法

2.1研究对象

本文以阜阳师范学院体教专业体育舞蹈专项选修课程现状为研究对象。抽样调查了2009级、2010级、2011级的体育舞蹈专业学生共164人,其中男生86人,女生78人。

2.2研究方法

2.2.1文献法

通过查阅学校图书馆相关书籍、文献,在电子资源库中搜索各种学术论文,各种体育院校期刊等,约20多篇文献。

2.2.2问卷调查法

本次调查共发放问卷200份,回收问卷172份,有效问卷164份,问份卷有效率为82%。

2.2.3数理统计法

运用Excel对所回收的164份有效问卷进行数理统计,得出本篇论文所用的有效数据。

3结果与分析

3.1体育教育专业学生选择体育舞蹈作为专项,主要是从未来就业和个人兴趣考虑

表1体育教育专业学生选择体育舞蹈专项的原因(N=164)从表1中可以看出,大多数学生在选择体育舞蹈专项主要是以未来就业和个人兴趣为主。首先从就业的角度来说,舞蹈是一个比较热门的专业。舞蹈不仅仅能够在学校扎根,更是作为一种潮流,在社会上流行起来[3]。未来的体育教师要具备多种专项技能,体育舞蹈可以说是一个比较新颖的专业,与其他专项的体育老师相比,体育舞蹈专项的老师有着很大的优势。本科四年中,作为一名未来体育教师,必须要掌握基本的教学能力,而舞蹈专项的学生,在掌握基本教学技能的前提下,舞蹈作为一项可以提升自己就业能力的技能,在未来的就业选择上是有很大的优势。舞蹈所具有的功能,使它能够在被许多人所接受。通过学习舞蹈可以塑造良好的体形,调节压力,提高对艺术欣赏的能力,培养高雅的气质[1]。作为个人兴趣,舞蹈也是深受广大学生的喜爱的。现在的大学生,不仅是要具备良好的专业技能,同时还要提高自己的素养。舞蹈不仅能够提高舞蹈、音乐的素养,对舞蹈所包含的文化也能够有所接触,是对自己综合能力整体的提高。所以说,兴趣是最好的老师。受同学、家人影响选择体育舞蹈专项的同学也有一部分。受同学影响,主要是自己在选择专项是盲目跟从,缺乏主见,对专项的了解程度不高,也有可能进行其他专项的可能。受家庭影响,主要是家庭中有从事舞蹈教育或表演的,对选择专项时的倾向性就较大。还有一小部分选择体育舞蹈专项的其他原因,主要是没有其他专项可以选择或是被调剂到体育舞蹈专项。

3.2课程设置符合学生的发展现状,专业课老师的授课能力较强,学生的专业能力可以得到较大的发展

从表2中可以看出,对课程设置满意的比例占到了59%,阜阳师范学院体育学院体育教育专业,在体育舞蹈专项课程中了包含了广义的体育舞蹈和狭义的体育舞蹈在内的众多课程,包括:大众健美操、民族舞,东北秧歌,竞技健美操、街舞、拉丁、现代舞。学院开设了较多的专业课程,教学内容新颖,丰富,学生可以根据自己的兴趣,在老师的帮助下,提高专业水平。对课程设置不满意的比例占到了41%,分析原因,主要也是由于所要学习的教学内容较多,虽然学生可以学习多种舞蹈,由于需要掌握的内容较多,对大多数的学生而言,很难达到“一专多长”。这在今后的工作中,是不占优势的,老师授课能力,专业水平得到了大多数学生的肯定很满意。老师的专业水平较高,在一定程度上提高学生的专业水平。阜阳师范学院是一所综合型的师范类院校,其体育学院主要有体育教育、体育表演、民族传统体育三个专业。体育教育专业所拥有的人数最多,而体育舞蹈专项是一个热门专项。为了满足广大学生的需要,适当的增加了专业教师的人数。但由于学生人数较多,专业教师的人数也是有限的,很难满足所有学生的需求。学院为了是学生在今后的工作岗位上展现出更多的专项技能,所以对体育舞蹈专项的课程设置进行了一定的调整,增加了一些课程。这样虽然使得学生在四年的学习中,掌握了较多的技能,但同时也存在“只会不专”的现象。学生对每种舞蹈都有一定的了解,但专业功底都不深,不扎实,在加上学生自身的不努力,这样对与以后的就业也是存在一定的困难的。教学场地,设备完善,教学环境优越,但部分场地开放时间较短,甚至在课余时间不对学生开放,主要是因为是室内场馆,需要专人的维护,所以在课余时间很难对学生开放。

4建议

篇7

>> 流行音乐元素在视唱练耳教学中的运用 流行音乐元素在视唱练耳教学中的运用探究 论流行音乐元素在视唱练耳教学中的运用与改进 将多元化流行音乐元素引入职业院校视唱练耳教学课程的分析 高师音乐表演专业的视唱练耳教学 论音乐教育专业视唱练耳课程教学的创新策略 音乐教育中视唱练耳教学的研究 中职阶段音乐专业视唱练耳教学的现状及对策研究 视唱练耳教学中“内心音乐听觉”的培养策略研究 视唱练耳教学中学生音乐能力的培养研究 浅探高职音乐教育专业视唱练耳教学中的视唱训练 舞蹈专业视唱练耳课程的特殊性及应对策略 师范音乐专业视唱练耳教材应用现状研究 也谈高职音乐专业《视唱练耳》课程教学 高师音乐专业视唱练耳教学初探 论戏曲音乐专业视唱练耳课程教学 高师音乐教育专业视唱练耳教学浅析 音乐学专业视唱练耳教学改革初探 与音乐专业考生谈视唱练耳的学习 浅谈音乐高考专业中视唱练耳的训练 常见问题解答 当前所在位置:l.

[3]杨林.流行音乐专业方向视唱练耳课的特殊问题及教学设想(硕士论文).武汉音乐学院.中国优秀硕士论文全文数据库,2007:16-18.

[4]杨立梅.首调唱名法的学习心理基础.中国音乐教育,2002,2:37.

[5]赵楠.从流行音乐的角度谈视唱练耳能力的培养.陕西教育(高教版),2009,2:121.

[6]王欣昕.传统视唱练耳音程训练的流行变革.哈尔滨师范大学艺术学院学报,2009,4:106.

[7]杨林.流行音乐专业方向视唱练耳课的特殊问题及教学设想(硕士论文).武汉音乐学院.中国优秀硕士论文全文数据库,2007:19.

[8]王欣昕.流行音乐元素在视唱练耳教学中的运用(硕士论文).东北师范大学.中国优秀硕士论文全文数据库,2007:30.

篇8

关键词:舞蹈艺术实践 表现力 培养方法

本文是牡丹江师范学院音乐与舞蹈学院舞蹈系舞蹈实践教学改革研究科研课题项目结题论文。项目编号:12-XJ14139

一、舞蹈艺术实践的内涵

吕艺生在《舞蹈教育学》一书中,称舞蹈专业的艺术实践就是舞蹈实习.他认为舞蹈实习包括了舞蹈表演、编导、教学、写作等,舞蹈表演专业的实习主要是舞台表演,侧重学生舞台表演能力的锻炼。舞蹈教育专业实习的内容包括模拟教学、实际教学和论文。作者认为,舞蹈作为一门集音乐美、形体美、服装美、舞美设计等多项艺术于一身的综合艺术,以其高雅时尚的艺术品位和凝聚着中华文化的翩翩风韵,无论是生动活泼的舞台演出、还是严谨科学的教育教学、论文书写,对于从事舞蹈专业学习的学生来说都有着“感于外、发于心”的本质提高,是艺术表现力来源的沃土。

二、舞蹈实践中艺术表现力的影响因素

舞蹈艺术是来源于生活实践,舞蹈实践中的艺术表现都是由上身的舞姿和下身的舞步共同配合而成的。但有些动作只有上身舞姿或下身舞步,如舞蹈《水》中的傣族少女坐卧在河边的上身舞姿;舞蹈《金山战鼓》中梁红玉负伤后对天宣誓的上身动作;印度、柬埔寨等东南亚国家中的跪地舞姿等等。舞蹈《洗衣歌》中藏族少女们插腰以脚踩衣的一段舞蹈则只有下身动作;英、美等国家的“踢达舞”也是如此。以下分别从舞步、造型和手势三个角度分析舞蹈实践中艺术表现力的影响因素

舞步是由生活中的走、跑、跳、扭、摆、翻、滚等人体的下肢动态,经过律动化的提炼和美化,依据舞蹈中人物的感情需要和性格特征,以及特定环境的规定而产生的。舞步变化多样,具有丰富的表现力。柔慢平稳的舞步,表现了安定幽静的情绪;快速跳跃的舞步表达了欢快激动的心情;激昂粗犷的大跳展示了特定的思绪和性格;连续的翻滚和小跳显现了不平稳的心理活动和感情的奔腾。汉族舞蹈的圆场步、朝鲜族民间舞的鹤步、蒙族舞的马步,芭蕾舞中的小跳和猫步、藏族的踢步……,形象地表现了多种风格和性格。

造型是舞蹈的表现手段之一。它出现在舞蹈动作流动的瞬间或舞蹈组合结尾的停顿之时,人们也称它为动中的静态和静止的亮相。舞蹈造型的存在和变化,使舞蹈显现了动中有静、静动对比有序的美的规律。舞姿流动中的静态造型使一个个舞蹈动作在运动过程中呈现其清晰的美的形态;停顿的亮相造型,不仅集中表达出内心的感情,它还起到了舞蹈组合之间承上启下的衔接作用。

手势。是舞蹈中必不可少的重要表现手段。在生活中一个手势往往可以直接说明一个简单的意思,如自然伸展的手势表示“请坐”或“请这边走”;向上高扬的手势可以表达“再见”、“前进”等意思。手势在日常生活中发挥着语言的作用。而作为用人体美的动作来反映社会生活的舞蹈艺术,就更离不开手势的正确运用了。舞蹈手势包括手指、掌、腕和手臂各部位的配合和运动。它不仅有着内在的意蕴,而且还具有浓郁的民族特色。我国汉族舞蹈中的“兰花手”、指和掌的运动规律及多种变化,不但和西方芭蕾手势的指和掌的运动规律有着很大的差异,而且和日本、印度等近邻国家也有着很大的不同。印度的手势几乎可以表达所有的意念和感情,它如同语言一样表明“我喜欢你”、“我讨厌你”、“月亮多么好”、“你很可爱”等几十种意思。这些源自生活经过了美化的舞蹈手势对传达内心活动,展示风格特色具有很大的作用。

三、舞蹈实践教学中艺术表现力的培养方法

1、培养学生艺术表现力的外部形态

(1)注重并加强基本功的练习。在舞蹈实践教学中,必须加强学生基本功的练习,它能够让学生掌握舞蹈练习的基本能力,充分发展学生身体各部分肌肉力量、关节柔软性和肢体灵活性的素质能力,以使学生身体能够更加符合舞蹈素质的要求,完成各种类型和高难度动作的舞蹈。教师在进行舞蹈教学时,首先要让学生了解到舞蹈的基本功是塑造艺术形象、提高艺术表现力的基础,它在舞蹈柔韧素质和体能训练中具有十分重要的作用。柔韧素质的训练是为了在学生在进行舞蹈时,能带给观众强烈的视觉效果,而体能训练是为完成高质量、

高难度的舞蹈提供体能上的保证。例如:在节奏较快的音乐中,如果舞蹈者没有很好的体能就会出现拖节奏的现象,会让观众觉得在舞蹈动作上的感觉和在音乐上的感觉不一致、不吻,从而让观众无法体会到舞蹈美的感受。所以,身为一名舞蹈教师,应将舞蹈基本功作为教学中的重点来抓。要让学生知道基本功是舞蹈的必备条件。让学生充分进行肌肉力量、关节柔软性和肢体灵活性等素质能力的训练, 努力使学生具备优秀舞蹈者所需要的身体素质。

(2)培养学生形象性的表演能力。形象性是舞蹈艺术表现力的一个重要因素。舞蹈不是语言艺术,不可能用言语表现出舞蹈美,它必须通过肢体这一特殊的语言表述形式来表达舞蹈的内容。因而,舞蹈者的肢体形象性便显得十分重要。在舞蹈教学过程中,为了提高学生肢体语言的形象性,我们可以对学生进行民间舞训练,利用中国民间舞鲜活生动这一特点,培养学生的艺术表现力。比如,维族舞蹈《摘葡萄》组合,这个舞蹈主要展现了一个维族少女在葡萄园里摘葡萄的过程,具有丰富的面部表情和舞蹈词汇,学生在进行这个舞蹈训练后,对学生舞蹈外在语言的形象性有很好的效果。

2、培养学生艺术表现力的内在情感

(1)加强对学生内在情感动作的体验训练。舞蹈演员先要被自己的舞蹈打动,然后才能用内在情感动作打动观众。在舞蹈教学过程中,先要让学生体验到舞蹈所表达的感情、情绪,这样才能使学生将内心感受转化为激情展现到舞蹈动作中去。因此,舞蹈教师在教学前,可以先为学生营造出适应舞蹈教学的情景,让学生有身临其境之感,用情景对学生进行体验训练。例如,教师进行民族舞教学时,先给学生介绍舞蹈内容、民族风情、地域文化等,让学生对舞蹈有一个初步印象。然后再播放舞蹈音乐,使学生感受到舞蹈的韵律。同时,学生也应发挥想象力,可以根据舞蹈音乐即兴舞蹈,这样,不仅提高了学生学习舞蹈的兴趣,也增强了学生的舞蹈创造力,从而在学生的内在情感上培养了学生的艺术表现力。

(2)加强学生内在情感节奏训练。内在情感节奏是人的内心深处最原始的节奏。在舞蹈表演中,内在情感节奏的工作机制是通过舞蹈表演者内心的情感变化形成一定的情感节奏,从而带动外在的舞蹈动作,最终形成了舞台上展示的舞蹈。然而,它可以通过外在的训练进行改变和提高。一是培养学生的音乐素质,增强学生对于音乐力度、旋律、调式、调性、和声等要素的把握和敏感度。二是开设音乐欣赏课程,提高学生对音乐的理解能力和感受能力。在对学生进行音乐训练的同时,也要加强学生的文化理论学习,有了更深厚的文化底蕴,才能对舞蹈有更深刻的理解,这样产生的舞蹈作品才具有更强烈的感染力。

四、结束语

总之,表现力是舞蹈最基本、最突出的特点。舞蹈是人类生命力量的本真展现,这种生命本真的情感力量是与舞蹈动作紧密结合,并借助舞蹈动作得以表现的;对舞蹈实践教学中的艺术表现力培养方法研究有利于我们探求舞蹈审美教育规律,提高舞蹈的创作和教学质量。

参考文献

篇9

关键词:高校舞蹈;素质教育;教学

一、我国高校舞蹈教育的必要性

舞蹈是时空表现艺术和动态造型艺术,它以艺术化的人体动作,即通过人体富有协调性、韵律感、审美化的动作、姿势、造型、动作组合和动作过程来表达内心情感,是人类审美意识和情感表达在人体动态形式中的对象化,是舞蹈艺术劳动的具体成果。

新时代高等教育面临世界科技、经济、社会大变革的新挑战,因此必须改革人才培养模式,注重培养一专多能的高素质人才。素质教育这一全新的教育理念给高校教育教学提供了新空间。艺术教育是素质教育的重要组成部分,舞蹈在艺术教育中处于不可替代的位置,它以肢体的造型、音乐的节奏和丰富的情感为基本要素,以美化人体动作为主要表现手段,生动地塑造人生形象,表达了人们的审美需求,达到艺术教育的最高境界。随着社会对全面素质人才的高度重视,各高校都把舞蹈教育作为素质教育课程之一引进校园,开设舞蹈教育课程,其目的并不是为了让每个学生都成为专门的舞蹈家,而是把它作为一种审美教育来培养文化修养、提高审美、鉴赏能力和水平。在当前人们审美需求日益增长的背景下,舞蹈教育对当代大学生的素质教育功能日益凸显。

现在的大学生多为独生子女,他们中有的存在不善于交流、孤僻、个性意识强等弱点,缺乏社交能力和团体合作精神,而舞蹈训练都是整体和谐、相互协作的集体活动,学生在不知不觉的文化艺术活动中,就能强化奉献精神、自我牺牲精神,增强集体荣誉感、责任感、认同感,相互协作、顾全大局的集体主义精神相伴而生。通过多次这样的训练和练习可以让学生充分体会到团体合作的重要意义,从而不断培养和加强他们的团结合作精神。

大部分学生对舞蹈艺术非常感兴趣,且希望能够接触、学习舞蹈。但是绝大部分的学生对于舞蹈艺术并不了解,也很少能够在校园里欣赏到纯正的舞蹈艺术作品,这说明舞蹈艺术教育方面相当匮乏。另一方面,以舞蹈艺术为媒介进行思想道德教育,其形象性、愉悦性感染力都优于思想道德教育抽象说教的形式提高受教育者的兴趣,使之更好地接受。舞蹈艺术教育可以将一些思想道德中的说理进行优势移植,使抽象道理的灌输被蕴涵着深厚情感的形象化教育手段所代替,从而有效地唤起受教育者的同步感受,导致他们心理意向的明朗化而且艺术教育克服在某些道德教育的强制性更易于激发受教育者理解的积极性,更易于打动人的感情,大大消除了思想道德教育的概念化对接受者造成的障碍。艺术美的情感感染效应,不仅能给人以教育意味,且能导致欣赏者向行为化转化,达到实际效果。因此高校要重视舞蹈艺术教育,增加普及范围,加大加强教育力度,要在形式上、量上、质上有更多的提高,这是高校教育必须关注并实施的,由此可全面提高学生的综合素质,提升校园人文精神及文化氛围,培养全面发展的高素质。

二、高校舞蹈教育现状

我国高校舞蹈教育开始于20世纪80年代初期,与发达国家相比要晚20多年。20世纪90年代以来,国家一直倡导对高校学生进行艺术素质教育。舞蹈教育作为素质教育的一部分走进大学课堂,使许多关心舞蹈教育的人感到欣慰,同时,怎样使舞蹈教育在素质教育中真正地发挥作用,也成为每个从事普通高校舞蹈教育的人都在思考的问题。舞蹈教育作为艺术教育的一部分,目的是为科学技术的发展培养更加优秀的复合型人才,而不是单纯的培养学生的舞蹈技能和表演能力。否则,舞蹈教育在艺术教育中与科学技术人才的培养难以接轨。从这个视角出发,我国高等院校舞蹈教育的现状主要表现如下:

(一)舞蹈教育在普通高校中普及面不大

目前普通高校的舞蹈教育的教学内容一方面是舞蹈作品的学习;另一方面是为丰富校园文化活动的节目排练。由于受年龄身体条件的限制,许多普通学生对舞蹈课的学习没有信心,害怕学习舞蹈。所以从舞蹈作品学习上进入更深入的教学尤为困难。而在从事校园文化活动中,舞蹈更多的是让学生观赏,参与性不强,因此,舞蹈教育的受众人群不如其他艺术门类。

(二)高校舞蹈教育在高校艺术类教育体系中模式陈旧

在国际上,高校艺术教育通常是包含在综合性高等院校中,水平越高其艺术教育机制就越健全。但由于我国舞蹈教育的历史原因,造成目前舞蹈教育普遍未完全摆脱中专舞蹈教学模式,它的整体教育体制是中专舞蹈专业学校的演变和延续,多数高校舞蹈教育与中专舞蹈教育之间没有明显区别,甚至是中专课程的重复,高校舞蹈教育的模式陈旧,没有体现出舞蹈教育的层次性和连续性;另外,舞蹈教育也应摆脱过去遗留下来的师傅带徒弟的科班教育的模式。随着对共性素质的日益关注,舞蹈教学应在课程的设置上、教学的理念上、训练价值的认识等方面根据社会的发展需求进行创新。

(三)舞蹈教育与其它人文社会科学教育相脱节

高校学生大多已具备相当的技术能力,但高校舞蹈教育往往重视的是专业技能的提高,而不重视或忽视对学生自身素质的开拓与培养及学生的艺术欣赏能力、艺术评价能力以及对事物特有的艺术洞察力的开拓与培养。这使得高校舞蹈教育与其他人文社会科学的联系在一定程度上的脱节,应该将舞蹈与其它人文社会学科转化成综合的感受力,启发学生将自己的感受从艺术学、艺术社会学、艺术心理学、艺术哲学的角度阐述出来,从而丰富、完善艺术素质教育的内容。

(四)师资队伍短缺

在许多高校,舞蹈专业专职教师非常短缺,真正从专业舞蹈院校毕业的舞蹈老师则更少,在大学院校也仍存在教师数量严重不足,兼职艺术类教师占多数。因此,师资力量显得薄弱。应建立舞蹈教师资格证体制,要努力提高教师队伍的专业能力,对现有教师有一定舞蹈基础的也要进行在职深造。把校园舞蹈建设提高到一个新的水平,为培养德、智、体、美全面发展的社会主义事业建设者接班人作出贡献。

(五)专业结构需优化

目前高校毕业生就业难一定程度上反映了高校的专业结构脱离社会需求的问题。从表面上看似乎是扩招带来了毕业生就业难的问题,实际上毕业生就业难说明我国高等教育专业结构不符合市场经济的需要。因此,对于高校舞蹈教育来说,进一步优化专业结构将是一项战略性的任务。课程的设置是为教学服务的,在舞蹈教育中要开拓专业领域,同时加强理论课程的比重,以便更好地培养具有全面素质和创新能力的专业人才。

三、结语

总之,高校舞蹈教育课程建设是值得研究的课题,有待于从事舞蹈教育的工作者在教学实践中进行积极地探索。高校舞蹈专业拥有一个与舞蹈教育联系紧密的多重文化氛围及得天独厚的多元化求知环境,我们应充分运用这样的内部环境,在专业课之外,可以开设美学、文学、哲学、音乐、表演艺术等课程,从而使学生的艺术修养更加全面,专业知识得以从舞蹈领域向其他艺术领域横向发展。

时代在进步,社会在发展,与此同时,我国的教育事业也在不断改革、不断创新的道路上前进。改变过去那种应试教育模式,以素质教育为主导的教学指导思想,已经成为广大教育工作者的共识,这也是适合社会发展,培养一代新人的必然要求。高校舞蹈教育,任重而道远。

[参考文献]

[1]杨仲华、温立伟舞蹈艺术教育[M]人民出版社,1990年版

[2]吕艺生舞蹈教育学[M]中国戏剧出版社,1994年版

[3]隆荫陪,徐尔充。舞蹈艺术概论[M]。上海:上海音乐出版社,1999年版

[4]郭明达。新编现代国际交际舞[M]。北京:中华工商联合出版社,1995年版

篇10

论文摘要:幼儿教师专业化的独特职业要求和职业条件的重要内容之一是专业技能,专业技能是幼儿师范院校对学生进行培养训练的一个重要内容。幼儿教师的专业技能概括起来主要有语言、艺术和教学三大类。学生要想习得这三大类技能,学校必须通过课程,日常管理.教育活动等培养对策来实现。

随着我国教育体制改革的深入和教育事业的日益发展,教师队伍的质量要求不断提高,教师专业化已提到议事日程,并有了广泛的研究。我国幼儿教师队伍随着幼儿教育事业的发展,专业化也在悄然进行中。教师专业化是指教师职业具有自己独特的职业要求和职业条件,有专门的培养制度和管理制度。幼师生也无一例外地要高质量地习得幼儿教师的专业态度、专业知识和专业技能。其中,幼儿教师专业技能有其专业特殊性且形成需要长时间的学习、训练,因此,寻找科学、合理的幼儿教师专业技能培养的对策是每位幼儿教师教育工作者重要任务之一,必须加以深入研究。

1 对幼儿教师专业技能的阐释

教师的专业能力是教师在从事教育教学活动中,顺利地完成教学任务所表现出来的个性心理特征。概括起来不外乎一般能力和专业特殊能力,一般能力包括诸如注意力、观察力、记忆力、思维能力、想象力等。另外,教师还须具备从事专业活动所必须的特殊能力,即了解学生及同学生交往的能力、语言表达能力、运用现代教育技术手段的能力、组织管理能力、教育科学研究能力。

幼儿教师的专业技能是指幼儿教师在幼儿教育工作中因教育目标、教育对象的年龄特征的特殊性而要求具备的特有的从教能力。这里强调:幼儿教师专业技能与其它教师的专业能力有显著的不同,幼儿教师既要有教师的一股的专业能力,还要具备其它教师无需具备而其必备的特殊技能。例如,儿童化的语言表达技能、儿歌弹唱与鉴赏能力、舞蹈表演与创编能力、等等。

2 幼儿教师专业技能的内容

1996年6月1日原国家教委颁布的《幼儿园工作规程》对幼儿园保育和教育目标的规定,蕴含着对幼儿教师专业技能的要求。主要从三方面来指出了幼儿教师应具备语言、艺术、幼儿教学等方面的特殊技能。

2.1语言类技能

语言类技能是指幼儿教帅能够规范化、儿童化地运用语言、文字与幼儿进行交流及引导幼儿正确运用语言进行表达、交流的能力。主要包括书写、普通话、讲故事、英语口语等能力。

书写能力是指幼儿教师应该具备诸如工作日记、工作计划、总结、教育研究论文等基本的应用文的写作能力,以及规范地用钢笔和粉笔书写汉字的能力。

普通话水平要达到二级甲等以上的水平。讲故事技能要求幼儿教师能运用儿童化的语言和肢体语言,充分突出故事中不同人物性格特点为幼儿演讲故事的能力。

英语口语表达能力是要求幼儿教师具备准确、生动、流利的英语会话与交流能力。这是双语幼儿园中对幼儿教师的基本要求。

2.2艺术类技能

艺术类技能是指幼儿教师具备的艺术表现及审美方面的基本技能。其主要内容有弹唱及儿歌欣赏,舞蹈表演与创编、绘画与美术鉴赏等。

弹唱及儿歌欣赏能力是指幼儿教师借助钢(风)琴,运用声乐技巧自弹自唱儿童歌曲及对儿童歌曲艺术性、思想性的理解能力。

舞蹈表演与创编能力是指幼儿教师要掌握多种形式的民族舞蹈基本表演技巧和根据不同的儿童乐曲编制儿童舞蹈的能力。

绘画与美术鉴赏能力指幼儿教师要掌握基本的绘画手法和儿童美术作品的基本鉴赏能力。

2.3教学类技能

教学类技能指幼儿教师为顺利实现幼儿教育目标所具备的适合幼儿特点的基本的设计、组织、制作、创编等能力。主要包括游戏组织与创编、幼儿活动设计、玩教具制作等技能。

游戏组织与创编能力是幼儿教师根据达成教育目标需要自行编制并组织幼儿进行游戏的能力。幼儿园中游戏是幼儿的基本活动,各方而教育目标都要寓教于游戏之中。

幼儿活动设计能力是教师根据教育目标、要求和幼儿的年龄特点及教育内容的实际,预先设计教育活动方案的能力。幼儿活动设计是实现幼儿教育目标的前提和基本保证,是幼儿教师最基本的教学技能之一.

玩教具的制作能力是幼儿教师根据活动、游戏的需要自己动手制作玩具和教具的能力。

3 幼师生专业技能职前培养策略

(1)课程策略:幼儿师范院校通过开设必修课、选修课、实践课程、开发校本课程等手段,对幼师生进行专业技能培养与训练。在人才培养方案课程计划中将幼儿园活动设计与指导、学前儿童游戏、钢琴弹奏、美术与手工等7门课程作为必修课开设,做到有足够的教学和训练课时、有考核、有验收;将写字、普通话等开设为必选课;通过实践课程和校本课程提高技能训练水平,保证对技能训练的指导与拓展。

(2)管理策略:在日常学习生活中,学校通过有效的指导、训练、检查、验收考核等方式对幼师生在校期间的基本技能的训练进行有效管理的策略。制定《幼师生专业技能训练、验收实施方案》,使学生明确技能训练的内容、要求与验收标准,安排不同内容的训练时间、指导教师及督促检查办法,实施分年级考核验收,验收不合格不予毕业。

(3)竞争策略:通过开展形式多样的评比、竞赛等活动,激励学生技能训练的积极性、自觉性,并把优者优先推荐就业的机制引入技能培养之中,进而形成竞争机制的培养策略。幼师院校围绕专业技能内容开展诸如讲故事比赛、舞蹈大赛、卡拉OK大奖赛、书画展、摇篮杯幼教技能大赛等形式多样的竞赛评比活动,激发学生技能训练的热情。毕业生供需见面会上优先推荐技能优胜者就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