少儿舞蹈论文范文

时间:2023-03-20 05:10:33

导语:如何才能写好一篇少儿舞蹈论文,这就需要搜集整理更多的资料和文献,欢迎阅读由公务员之家整理的十篇范文,供你借鉴。

少儿舞蹈论文

篇1

作者:陈捷娟 单位:福建宁德市文化广电新闻出版局戏曲班

少儿舞蹈是以少儿为主要对象,因此,在编排过程中舞蹈动作主题要充分体现少儿动作,笔者在教学中通过两方面来完成。提炼少儿舞蹈的主题动作这就需要教师将注意力集中在少儿生活中来,用少儿的眼光开看待事物,以少儿的心灵去感受、体验生活。在此基础之上,开展丰富的想象力,以少儿的思维来思考、判断。选择一些简单易学、给人深刻印象且能代表少儿独特的动作来进行加工、处理。如:在编排舞蹈《包粽子》时,笔者和少儿一起尝试包粽子,在此过程中,对他们的动作、神情等进行观察、记录。进而,对代表性的动作进行美化,完成具有少儿特征的舞蹈编排,而少儿则通过了自己包粽子的亲身体验,在练起舞蹈动作来也就显得自然,充分体现了舞蹈的贴近生活。

主题动作发展的方法、策略鉴于少儿舞蹈短小、精炼的特征,笔者对于主题动作的发展主要通过这几种形式:第一,连续重复,即:对主题动作,连续重复,加强表现作用;第二,断续重复,即:有间隔的重复主题动作,如:可以在一个动作或者几个动作后再出现主题动作;第三,变化主题动作,这里说的变化不是将动作换样,而是结合音乐节奏的速度来调整舞蹈动作的快慢;第四,紧缩主题动作,这个主要运用与舞蹈的或者结束部分,将主题动作相融合,实施紧缩集中,从而使动作与情感达到饱和点,最大限度的体现舞蹈的内涵、蕴意。

是推动个体学习的动机,人们只有对事物感兴趣了,才会去探究、分析他。舞蹈编排也一样,教师想要创作的舞蹈作品有效,在情节安排上需侧重少儿的兴趣。我们知道:少儿是衡量舞蹈编排有效与否的关键对象。因此,教师在编排舞蹈过程中,可以将舞蹈的内容、情节以故事的形式讲述给少儿听,还可以运用多媒体将相关的图片、信息等转化成为游戏、玩具让他们玩,引导他们在娱乐的过程中掌握舞蹈的情节,激发少儿对舞蹈产生兴趣。在少儿的眼中,舞蹈并不是单纯的音乐、动作的相结合,他们觉得舞蹈属于一种娱乐游戏,在表演过程中,他们感兴趣的不仅仅是动作,更重要的是舞蹈的故事情节,舞蹈动作对于他们来说只是一个简单的、外在的动作,而故事情节是深入他们心里,感悟他们情感的关键所在。可以说舞蹈情节直接影响到少儿表演过程中的感情,直接影响到舞蹈内涵的体现性。如:笔者在编排舞蹈《小毛驴》时,首先向大家形象的讲述了故事情节:我有一个小毛驴,有一天骑着他去赶集,手里拿着鞭子,挥扬着,可神气了,可是在半路时候却摔了个跟头,弄了一身泥。学生听到这个故事就会想象当时的场面,进而对此舞蹈产生兴趣。这样掌握了舞蹈故事情节,具备了学习的兴趣,那么就达到了事半功倍的效果。因此,可以说,教师在对舞蹈编排上,要以少儿的兴趣为侧重点,怀着童心去观察生活、编排舞蹈。

总之,少儿舞蹈的主要目的在于教育少儿,提升他们的综合技能和素养。因此,教师在编排舞蹈时,应以创新的教育理念,去反映少儿生活中的童真、童趣,充分体现少儿的生活、心理世界。要以少儿的眼光看待世界、看待生活,以少儿的思维来思考、判断,进而结合少儿的心理、生理特征来选择舞蹈内容、创编凸现少儿特征的舞蹈。

篇2

(一)让孩子快乐跳舞

善于抒情叙述的特点从古至今始终贯穿于所有舞蹈当中。拉丁舞的五个舞种有着不同的风格特点,例如:恰恰舞欢快热情奔放,舞步花哨利落;伦巴舞音乐浪漫抒情,舒展优美;牛仔舞诙谐风趣,轻巧灵活等等。在少儿拉丁舞的教学中,我们教师除了要教授舞蹈技术外,更重的是根据孩子的年龄特点,抓住每个舞种的风格特点,让孩子们体验不同的舞蹈文化,只有通过快乐的学习舞蹈,才能达到以舞抒情,陶冶情操。

(二)打好良好的身体体态习惯

无论基于以上那种类型的孩子,我们教师首先应该解决的是孩子的舞蹈基本体态。

1.从舞蹈的视觉效果出发。基本体态是所有舞蹈的根基,例如:双脚重心原地基本站位时,教师应当反复纠正并且提醒孩子的脚尖方向“小八字”方向打开、夹紧、不能塌腰耸肩等一些注意事项,使孩子无论从意识或是肢体上养成良好的习惯。

2.从身体发育情况出发。目前,很多少儿拉丁舞老师仍处于教舞步在先,跳舞步为主的教学误区。对于少儿拉丁舞者,孩子的身体情况还没发育健全,是养成良好体态的黄金期,如果教师忽略严抓体态的最好时期,那么孩子只会变成会跳舞步的机器,与他们当初选择学习舞蹈,希望成为“小公主”“帅气的王子”的意愿背道而驰。

(三)提高身体素质

舞蹈除了具有抒情达意的特质外,还有着强生健体的特性,通过学习跳舞来达到锻炼身体效果同样是很多家长的期望。拉丁舞的运动强度较高与其他舞种,对孩子的爆发力、耐力、协调性也有较高的要求,我们老师应当抓住拉丁舞这一特点,循序渐进的进行一些辅助训练,如腰背肌、高抬腿、压跟腱等等。

二、教学方法

(一)模仿教学法

少儿在学习舞蹈时,由于理解能力不及成人,所以我们教师在讲解动作时,应该掌握“会分解”“抓重点”,对于初学者来说,教师更应该完全掌握镜面示范教学。除了正确的动作示范,笔者认为,教师在教课中应适当加入错误性动作示范,并且让孩子进行对比,并进行口头表述,不仅让孩子们从视觉上有了认识,而且意识上也能独立更正错误动作。

(二)启发教学法

处于少儿时期的孩子通常都思维活跃、想象力丰富,我们教师应该抓住这一特点,在教课时调动学生的学习积极性,让学生充分融入到课堂中。舞蹈训练是一个枯燥单一的过程,对于年龄偏小的学生,发挥孩子的想象力更有助于教学,举例如下。

1.命名。我们在教授恰恰舞五拍横并步的时候,可以启发孩子自己给这个舞步取名字,通过观察老师的动作,很多孩子会觉得这个步子跟螃蟹走路很像,便命名为“螃蟹走路”。

2.给孩子们编舞步口令。恰恰五拍横并步的节奏为“恰恰、1、2、3”,加上前面孩子们对舞步的新命名,我们的步子口令可以喊成“小、螃、蟹、弯脚弯脚(恰恰、1、2、3)。

3.规范动作细节。

(三)游戏教学法

游戏是每个孩子都热衷的一项活动,将游戏与课堂有效的结合,是提高孩子学习兴趣的最快途径,在这里笔者谈到的游戏分为两种,第一种是孩子们日常生活中所能接触到的游戏;另一种是教师通过编排,讲授课内容和日常游戏相结合的一种游戏方式。

1.日常生活中的游戏。根据笔者的教学经验,在课堂中,这类游戏以奖励的方式进行,通常孩子们是在已完成规定的动作,达到教学任务或提前完成的情况下,在下课前10分钟进行的各类小游戏,介于游戏的吸引力,孩子们对复杂的动作有了强烈的学习欲望,而且学习积极性及高,在达到教学任务的同时,孩子们也在游戏中训练了团队协作的能力。

2.通过教师编排的游戏。这类游戏建立平时孩子们能接触到的游戏的基础上,教师再将舞蹈动作融入到游戏中。例如:击鼓游戏,在击鼓声停的时候,根据教师的指令,孩子需要完成舞蹈造型或舞蹈动作,或是孩子们自行将舞蹈动作进行编排,由同学扮演的评审评分等等。这类游戏课穿插在课堂中,在游戏中通过动作反复的训练,达到巩固、加深印象的效果。

三、总结

篇3

毕业论文 [摘要]少儿舞蹈作为1种肢体语言的艺术,它既有非凡的审美价值,又不失为是1种贴近少年儿童生活的活动,被人们所喜闻乐见,特别在教育功能方面以其生动直观的形象,富有创造力的想象,陶冶着广大少年儿童的情操。在目前的教育形势下,学生的创造力在学习中得不到很好的发展,通过对少儿舞蹈的特点及其作用分析,找到适合培养学生创造力的方法,以达到推进社会教育事业的发展的目的。在少儿舞蹈教学中培养学生的创造力,对于提高学生自身能力及其全面发展和健康成长起着重要作用。让学生在舞蹈学习中学会自己思维、自己创造、自己飞翔!

[关键词]少儿舞蹈、综合智力、感受力、表现力、审美力、创造力

Abstract:Juveniles dance, as art of a kind of body language, it has already had outstanding aesthetic value, it can yet be regarded ases to be one activity that closely related to childrens life , love people, very much with his vivid and ocular image from educational function, an imagination of rich creativity, moulding the masses of childrens sentiment. Under the present education situation, students creativity can not get very good development in study, analyse through the characteristic and function to juveniles dance , find and train students creativity method suitably, in order to achieve the purpose to advance the development of societys educational undertaking. Train students creativity in juveniles dance teaching, have an important effect on improving students ones own ability and development in an all-round way with growing up healthy and sound. Let student in dance can study middle school oneself thinking , create by oneself , oneself hover!

Keyword: Juveniles dance, experiencing the strength , expression , aesthetic strength , creativity

篇4

课题名称:

试论舞蹈教育对中小学生心理素质的积极影响

学生姓名:

系 别:

音 乐 系

专 业:

音 乐 学

指导教师:

一、综述国内外对本课题的研究动态,说明选题的依据和意义:

《中国教育政策和发展纲要》指出:“当今世界风云变幻,国际竞争日益激烈,科学技术发展迅速,世界范围的经济竞争,综合国力的竞争,实质上是科学技术的竞争。从这个意义上说,谁掌握了21世纪的教育,谁就能在21世界的国际竞争中处于战略地位。”在今天这个异彩纷呈的世界里尽管人们交流的方式多种多样,但舞蹈仍以其独特的美的表现传达着人类共同的享受,共同追求的情感。它为我们展现的人类心灵深处的情感不仅为特定民族所接受,而且也引起全人类心的共鸣。随着改革开放的进一步发展,我国与外部世界的文化交流日益频繁,学生可以通地艺术这一窗口领略到世界各国的文化,共同体验对人类的热爱,对美好生活的向往,对真善美的渴求和人生的珍重。学生感受到自身的情感的波动和他人情感的交流,形成以审美的态度对于自己和他人,以审美的态度对于社会和生活,从而有利于增加人与人之间的了解,互动和团结,增强学生的集体意识和团队精神,自信心和自豪感,提高学生的人文素养,激发学生对生活的热爱以及对美好未来的不懈追求。

长期以来,我国舞蹈教育的价值曾被人们所低估,许多人认为,舞蹈能力的培养只对少数将来要专门从事舞蹈工作的人是必需的,对一般的学生来说只是点缀,中国的小学教育一直到大学教育从来没把舞蹈课列入课程中,只有少数条件较好的学校在课外活动中加入一些舞蹈活动内容。面向21世纪的时常经济和技术革命的挑战,学校不但要重视素质教育,更要从学校的教学内容的课程体系,以及观念上加以改革,让舞蹈教育彻底溶入心理素质教育中,且充分发挥它的积极作用。

二、研究的基本内容,拟解决的主要问题:

基本内容:

1、舞蹈、心理素质的含义。

2、舞蹈教育对中小学生的作用。

拟解决的主要问题:

1、目前中小学生在心理素质方面存在的问题。

2、如何通过舞蹈教育培养中小学生的心理素质。

三、研究的步骤、方法、措施及进度安排:

1、网上、图书馆搜集相关资料;

2、请教指导老师陈文红副教授,确定选题方向;

3、与同学共同讨论本课题,互相交流意见;

4、写好开题报告;

5、根据已选题目进一步搜集资料,并拟好论文提纲;

6、论文写作;

7、论文修改并定稿。

进度安排:

1、依据论文参考选题,作好论文先期搜集工作;

2、选题,写开题报告;

3、开题报告定稿,接受毕业论文任务书;

4、论文写作阶段完成初稿并接受论文中期检查;

5、修改论文阶段;

6、论文答辩。

四、主要参考文献:

[1] 王国宾,平心,矫立森.关于舞蹈美育与素质教育的研究[c].上海:上海音乐出版社,2004.352-375.

[2] 朱培科,马柯.培养学生创造意识的必要[j].舞蹈,2005,(3):48-49.

[3] 探索舞蹈艺术教育对少儿素质教育的作用[eb/ol].

http://.cn/net-base/news.jsp?id=68,2006-03-22 .

[4] 浅谈儿童舞蹈教学中的素质教育 [eb/ol].

,2005-11-22.

[5] 安洁.素质教育在高师音乐教育中的作用[j].音乐天地,2005,05.7-9.

[6] 杨仲华,温立伟.舞蹈艺术教育[c].人民出版社,2003.293-294.

[7] 隆荫培,徐尔充. 舞蹈艺术概论[c].上海音乐出版社.2001-03.

[8] 刘沛译.美国艺术教育国家标准[j].舞蹈,2002,(4):36.

[9] 武霞.浅谈如何在舞蹈教学中培养学生的能力[d].2004.

[10] gb/t 7-303-06069-3,教育心理学考试大纲[s].

五、指导教师意见:

签名:

六、教研室意见:

签名:

注:此表由学生本人填写,一式三份,一份留系里存档,指导教师和学生本人各保存一份。

篇5

论文摘要:舞蹈教育作为陶冶心灵的艺术,具有独特的素质教育功能。用舞蹈培养高品位的“文化”人,是舞蹈教育推动素质教育的更深层的意义。通过对舞蹈教学的实践发现,舞蹈教育与素质教育密切相关。作为意识形态,舞蹈总是鲜明地反映出人们不同的思想、信仰、生活理想的审美要求,既是供人欣赏和娱乐的艺术形式,也具有宣传教育的社会作用。素质教育是以促进学生身心发展为目的,以提高国民的思想道德、文化科学、劳动技能,身体心理素质为宗旨的基础教育。

世界著名舞蹈教育家特德·肖思说过:“我认为真正的舞蹈教育也是人的全面教育——他的身心、情感将在舞蹈中获得滋养、熏陶和锻炼。”舞蹈教育作为陶冶心灵的艺术,具有独特的素质教育功能。用舞蹈培养高品位的“文化”人,是舞蹈教育推动素质教育的更深层的意义。

我作为一名高校舞蹈教育工作者,通过对舞蹈教学的实践发现,舞蹈教育与素质教育密切相关。舞蹈是以经过提炼、组织和艺术加工的人体动作为主要表现手段,表达人们的思想感情,反映社会生活的一种艺术形式。作为意识形态,舞蹈总是鲜明地反映出人们不同的思想、信仰、生活理想的审美要求,既是供人欣赏和娱乐的艺术形式,也具有宣传教育的社会作用。

素质教育是以促进学生身心发展为目的,以提高国民的思想道德、文化科学、劳动技能,身体心理素质为宗旨的基础教育。如何通过舞蹈教育推动大学生素质教育,本文从以下四个方面加以阐述。

一、以舞蹈教育推动德育教育

我国著名舞蹈家吴晓邦曾经说过:“艺术以它的感染力去培养人们良好的道德情操和高尚品质,鼓舞人们的乐观主义和进取精神。”舞蹈表演教学,能够发展大学生对生活情感的客观体验,让他们能够掌握运用一定的舞蹈艺术形式表达情感。舞蹈创作教学能够激发大学生对美好事物的创造能力。

二、以舞蹈教育推动智育教育

在舞蹈教学中,大学生需要的不仅仅是自身专业技能的提高,更多的是对潜能的全方位开拓与挖掘。舞蹈是依靠千姿百态的人体动作来塑造艺术形象,表达思想感情,它可以丰富学生的想象与观察力,舞者必须进行仔细观察,才能领悟到其韵律、风格、特点。舞蹈从体裁、主题、表现形式等都是丰富多彩的,学生在舞蹈的学习、排练、表演过程中都可以发展学生的观察能力、记忆力、思维想象力和对音乐舞蹈的感受力与表现力。

三、以舞蹈教育推动体育教育

美国著名舞蹈家沃尔特·特里说:“把舞蹈素材用于教育,去发展身体肌肉,调整肌肉,保持身体平衡;舞蹈练习、舞蹈节奏。用于治疗,可以帮助受伤的肉体和挫折的心灵复原。舞蹈在这一方面便是一种锻炼了。”

首先,舞蹈教学训练可以有助于学生保持良好的体形和姿态,促进学生的健康发育。其次,舞蹈教学训练可以增强学生的体质。有效地提高学生的身体素质。再次,舞蹈教学与训练还可以提高学生身体的协调性、柔韧性、灵敏性、灵活性。舞蹈教育之所以是有显而易见的体育教育功能,是因为它不仅可以强健学生体魄、陶冶学生情操、促进学生身心和谐发展m而且在增强爱国主义、集体主义观念,培养坚韧的意志品质、健康的心理素质、良好的协作精神,激发和强化学生的创造冲动,培养和发展学生的审美能力、想像力和创新精神等方面有不可替代的独特作用。 转贴于

四、以舞蹈教育推动美育教育

舞蹈教学是推动审美教育或美感教育最好的途径。舞蹈艺术审美的过程是经过人的大脑的形象思维方式并伴随人的情感体验完成的。在实施舞蹈教育的过程中,学生通过对舞蹈韵律的把握产生抒情、联想与想象,从而唤起美的感觉,美的欲望,美的理解,进而起到美育的作用。持之以恒的美育教育,有助于大学生形成自身的形体美、举止美、行为美、人格美、道德情操美,使学生的外在形体和内心人格形成美的统一。

舞蹈教育的欣赏教学。能够培养大学生的艺术审美情趣,并形成审美经验和审美能力。舞蹈是依靠千姿百态的人体动作来塑造艺术形象,表达思想感情,因而人们称舞蹈为人体动作的艺术。它集人体动作、音乐、服装、色彩、舞台美术、灯光和情节于一体,又是一种表情性的时空艺术。舞蹈中的动态与造型,恰恰证明了“舞蹈是活动的雕塑,流动的画卷”这一名言。

总之,高校舞蹈教育的目的并不是为了让每个学生都成为专业的舞蹈家,而是把它作为一种审美教育、素质教育。目的在于培养学生的文化修养、提高学生的审美能力、艺术鉴赏能力,提高舞蹈欣赏水平,最终送到提高全民族的科学文化水平,提高新一代的艺术素养。

由于舞蹈艺术教育以全体性、全面性、主动性为宗旨而展开,它不仅作用于受教个体,而且作用于全体大学生,它不仅从审美的角度引导大学生,而且从审美的诸多方面培养提高大学生的修养。舞蹈艺术教育能够调动大学生积极主动地投身其中,使大学生获得一门专门的艺术技能,并且在体能上得到锻炼,意志品质上得到磨练,智力上得到发展。同时,丰富情感,提升人格,净化心灵,提升大学生的艺术素质和艺术感悟力。

随着社会对全面素质人才的高度重视与需求,尤其是在国务院《关于深化教育改革全面推进素质教育的决定》颁发之后,正确认识舞蹈教育对大学生综合素质教育的重要性,对于全面推进素质教育将起到重要的作用。舞蹈教育对于大学生综合素质的培养、提高,确实具有独到的、显著的、无可替代的功效。

参考文献:

[1]王继恩,舞蹈培训中家长心理的探测与引导[J],舞蹈,2006。(06):14。

[2]杜燕,浅谈舞蹈艺术培训与少儿全面发展的关系[J],青海教育,2005,(23):33。

[3]吴红,舞蹈的作用与影响[J],今日教育,2007,(06):45。

[4]贾建文,舞蹈人才的培养[J],河北教育,2005,(15):35。

[5]李涛,浅析舞蹈的教育作用[J],职业技术教育研究,2006,(05):58。

[6]刘钧,谈训练与少儿的生长发育[J],艺术广角,2000,(03):63。

篇6

论文摘要:近年来,在我国大力提倡素质教育的时代背景下,少儿艺术教育越来越受到社会与家庭的重视,各种舞蹈培训基地相继而起,在一定程度上起到了普及我国舞蹈艺术教育的积极作用,但也存在着一些不足,本文就现阶段幼儿舞蹈教育中存在的问题进行以下探讨。 

 

教育部《面向21世纪教育振兴行动计划》中强调指出:“实施素质教育,要从幼儿阶段抓起,要用科学的方法启迪和开发幼儿的智力,培养幼儿健康的体质、良好的生活习惯、活泼开朗的性格和求知的欲望。”随着素质教育的不断深入开展,作为艺术教育重要组成部分的舞蹈教育也日益被人们所关注,人们也开始重视幼儿艺术方面的早期培养。 

近年来,在我国大力提倡素质教育的时代背景下,幼儿舞蹈教育开展的如火如荼,家长们不遗余力的为孩子的成长创造一切可能性条件。于是,各种舞蹈培训基地相继而起,对普及我国舞蹈艺术教育有很大的积极作用。但一些初步建立舞蹈培训班的教师因缺乏经验以及教材、管理上等一系列的不规范性,也在一定程度上扰乱了学前舞蹈艺术教育整个大环境的市场秩序。 

据调查发现,各地区文化馆,青少年宫以及各类舞蹈艺术培训中心,其任课教师多数为各大艺术院校在读或已毕业的舞蹈专业学生,针对幼儿教育的幼师专业的教师则较少。这是由于我国中小学艺术教育不够完善,普及性的舞蹈工作者很缺乏,一所中小学或者幼儿园几乎都不配备专门的舞蹈教师,导致大部分舞蹈专业毕业生人满为患,上岗率低,跻身于各类舞蹈培训机构任教。一些培训机构抱着长期发展的目标,设立了大、中、小舞蹈班,于是,“一师多教”的优势显露无疑,但是它也同样存在不可避免的问题,面对幼教,有的是完全没有经验,有的是在摸爬滚打中积累了一定的经验,就完全按照个人的经验走。有的一味将幼儿舞蹈教育向专业化方向培养,而完全不考虑孩子现阶段成长与发育的需要,按成人设计的模式进行教学,影响孩子正常的身心发育,不利于延长孩子的艺术生命力。鉴于此,笔者简要提出以下论点。 

一、教学定位要明确 

社会上的舞蹈培训机构星罗棋布,这是艺术教育不断发展壮大的必然趋势, 

《纲要》指出:“幼儿舞蹈教育在于通过教学与活动,提高幼儿的艺术素养,进一步促进他们身心各方面的和谐发展”。它渗透在普通教育之中,教育覆盖面很宽。少年儿童是祖国的未来和希望,对于正在生长发育中的幼儿来讲,舞蹈兴趣班参与性强,积极性高,有利于提高全民舞蹈文化水平,提高国民整体素质,提高受教育者的审美与鉴赏能力。作为机构创建者,应站在普及舞蹈艺术教育的角度,制定长期有计划的阶段性教学目标,以幼儿主体为本,观察幼儿生理与心理基本特征,了解其家庭背景情况,因材施教、循序渐进,寓教于乐的施行教学内容。本着“为了一切孩子,为了孩子的一切”的原则,明确幼儿的培养目标及方向。 

1.充分发挥舞蹈教育中美育教育的独特功能: 

(1)培养幼儿在生活中发现美、感受美以及表达美的兴致和能力,塑造幼儿个性魅力。 

(2)帮助矫正幼儿不良生活习惯和形体姿态,通过科学训练塑造良好的身体形态,焕发健康向上的清新气质。 

(3)挖掘幼儿潜在智能,锻炼幼儿反应敏捷、肢体协调的非语言表达能力和思维跳跃、想象力丰富的高尚情操。 

(4)由于独生子女的普遍存在,很容易养成骄纵和自我的个性,因此在集体舞蹈训练中增强幼儿的集体观念、合作精神,加强团结协作意识显得尤为重要。 

2.走出普及幼儿舞蹈教育的几大误区: 

(1)只有具备先天舞蹈素质条件的幼儿才能学习舞蹈,不具备的不接收或者接收但不一视同仁。 

(2)追求经济效益,功力教育观严重。迎合家长口味,注重比赛层次、奖状数量,为以后的艺术道路做足名誉上的铺垫。 

(3)追求专业化技能技巧训练,重技轻育。忽视孩子的年龄与心态以及舞蹈所具有的内涵与情趣,以做出叹为观止的高难度技巧作为市场竞争的必备条件。 

(4)幼儿教育中的青年化倾向,以职业舞蹈教育的内容与方法一统全民舞蹈教育领域,缺乏对幼儿舞蹈教育特性的研究。 

二、教师应具备的基本教学素质 

《舞蹈教育学》一书中提到,我国教育学家们根据生理学、心理学的原则,对我国受教育者的身心发展划分了若干时期,其中学前期为3——6、7岁,也就是幼儿教育阶段。幼师作为舞蹈教学活动的主导,如何把握幼儿心理和生理特征,调动幼儿积极性,活跃课堂气氛,进行科学有效的训练,是达到预期教学目的的关键所在。 

1.注重声情引导,非语言性传播方式 

众所周知,舞蹈是一门肢体语言艺术,是时间和空间的艺术。对于初学舞蹈的幼儿来说,无论是基础训练还是舞蹈组合,教师每一个示范动作要做到清晰到位,用身体和节奏来表现和抒发思想感情。因此,舞蹈教师首先应是一个好的演员,在教学中要用准确生动的形象,富于表现力的肢体语言去启发幼儿的想象力、唤起幼儿的兴趣。特别是在舞蹈组合和表演剧目的排练中,教师要不乏对一个或一组动作进行重复带领练习,这是因为我们面对的主体是幼儿,他们尚在生长发育中,机体、心智各方面都比较脆弱,对外部世界处于懵懂阶段。经验告诉我们,记忆力与协调性是在不断地实践中潜移默化而成。初学时,幼儿只知一味的模仿,假以时日,就会感到枯燥无味,中国现代舞蹈奠基人炅晓邦认为:“在舞蹈教育中,必须打破教学中的呆板单一的技术学习习惯,加进情感的美的启发教育。”教师要从多方面引导,循循善诱。做到声情并茂、感情充沛、节奏鲜明,从新生第一天踏进舞蹈房,就要让幼儿意识到这是艺术的殿堂。比如示范舞蹈《大雁》时,可以把脚下比喻成茫茫的草原和一望无际的大海,想象自己在天空中自由的飞翔、眺望,跟雁群随意的排列队形的情景。这时,在幼儿的脑海中就会留下深刻的印象,根据老师的提示投入感情的进行表演。 

2.坚持循序渐进,遵循人体运动规律 

循序渐进原则主要是指在安排训练内容、难度、时间及负荷等方面要根据人体发展规律和超量负荷原理,有计划、有步骤地逐步提高。使人体在不断适应的同时,身体素质和能力逐步得到增强。我们经常会听到一些家长的抱怨声,孩子学了这么长时间怎么横叉还下不去,还不能翻筋斗,进而对教师提出质疑。面对这种情况,有的教师为了应付家长,不顾孩子的实际情况,盲目施行专业性强化训练,结果可能对孩子带来身心上的伤害,缩短孩子的艺术生命力,造成无法弥补的过失。正如世上没有完全相同的两片叶子一样,每个幼儿都存在个体差异性,由于形体结构不同,孩子的训练效果和程度也就不同。教材应由简单到复杂,负荷由小到大,依次进行,逐步提高。进度过慢会限制孩子的潜能和技术的提高速度;进度过快,则使孩子难以承受,造成过度疲劳或损伤。在舞蹈训练时,对多数身体素质较强且悟性较高的孩子们应该在舞蹈技能中做进一步要求,而对少数性格害羞、娇气的孩子应该采用多鼓劲的方法,以此提高他们的自信心。一些学生家长由于对舞蹈艺术知识的匮乏和抱有功利性的不正确心态,追求外在技巧等显性成绩,常常会使没有主心骨的教师不知所措,听之任之。笔者建议教师在虚心接受家长正确意见与建议的同时,及时纠正和耐心疏导错误意见。在教学过程中,摸透每个孩子的差异性,因人制宜,因材施教,切不可急功近利,拔苗助长。 

三、教学过程中需注意的问题 

1.基训时间不宜过久 

从生理特征来说,幼儿正处于生长发育旺盛时期,体内各组织、器官、心脑都具有很大的潜力和可塑性。一般情况下,由于骺软骨尚未完全骨化,进行合理的科学训练,能明显提高关节活动幅度。因此,从小训练舞蹈具有很大的优势,但是训练时间不宜过久,从幼儿心理特征的外在表现来看,幼儿多数活泼好动,好奇心强,具有不稳定性因素,缺乏持久性耐力,还有一部分学生生性怯懦,言听计从。基训时间过长会减弱学生的兴趣,注意力不集中,容易分散。甚至会使学生产生逆反心理和烦躁情绪。因此为了保证授课质量和维持幼儿的兴致,训练软开时间最好控制在30——40分钟。 

2.杜绝意外情况的发生 

好动倾向较为严重的幼儿,起初对舞蹈房内的设施(镜子、把杆等)会感到新鲜和好奇,这种感觉使幼儿充满亢奋,课后休息时间喜欢爬上爬下,在没有教师监督或者稍不留神的情况下,极易出现意外跌打损伤,存在人身安全隐患。笔者曾在一幼教培训中心亲历过一案例:某幼儿在舞蹈课课下休息时间,擅自爬上把杆,跳跃至地面,尝到腾空而跳的刺激后,再次爬上把杆,因没有抓稳扶好,直接衰落至地面,造成右锁骨骨折。笔者建议,在课下休息时间,教师可以播放动画片或儿童舞蹈吸引与集中幼儿的注意力,针对好动性强的幼儿做出及时的安全防备措施。实验证明,此方法安全有效,既降低了幼儿的安全隐患,稳固了幼儿情绪,又起到了课后休息的良好作用。另外,把杆不宜过高,由于少儿的骨骼硬度小,韧性大,容易弯曲变形,发生拉伤错位,教学中要谨慎行事,不可大意。鉴于此,对少年儿童进行舞蹈教育时必须根据该年龄段的生理、心理特征,以促进少儿身心健康发展为出发点,围绕少儿的主体性原则进行因材施教。 

幼儿舞蹈教育是充满活力与希望的事业,作为舞蹈教育普及工作者,应深感自己的历史使命的光荣与艰巨,不断加强学习,参加教师培训,时刻为自己充电,提高自身业务水平,铭记今天的孩童是祖国明天的希望,只有符合幼儿自身特点、以幼儿为主体、注重培养幼儿创造性的幼儿舞蹈教育才能被孩子们所接受,才是成功的艺术教育。我们应不断地进行探索与努力,立志为发展幼儿舞蹈艺术,为培养新一代全面发展的高素质人才献出自己的力量。 

 

参考文献: 

篇7

大家好!

时光飞逝,转眼,让世界充满悬念的__已经过去。__的钟声敲响之际,__国际教育集团董事长孙娟携全体教职员工向各位家长及小朋友表示诚挚的问候和节日的祝福!感谢您一年来的关心和支持。

__年,__将迎来十年发展历程,在您的大力支持下,__从一汪清泉汇流成河,从一个音符奏响华丽乐章。近十年来,先后近万名宝宝在__度过了快乐的童年,培养了全面的兴趣,奠定了人生的根基。也是在您的鼓励下,__全体师生兢兢业业,努力钻研幼儿教学,打造一流硬件和软件,以人为本,追求卓越,九年里,__先后荣获全国先进民办幼儿园、全国艺术教育先进单位、山东省示范幼儿园、省食品卫生A级单位、市十佳幼儿园、市现代化幼儿园等荣誉称号;园长及17名教师获得省、市、区优秀教师、模范园长、先进教育工作者、师德标兵、省论文比赛一等奖、市综合素质一等奖、市优质课一等奖、市教学能手、市教学新秀等荣誉;在国家教育部举办的迎奥运少儿绘画比赛中,连续三年60余名幼儿获得一等奖,8名获得特等奖,幼儿园同时荣获集体一等奖;在__年,全国魅力校园春晚中我园选送的舞蹈《永远的山丹丹》获得银奖,同时__被评为“全国艺术教育先进单位”。在硬件教学上,__是国内为数不多的拥有大面积幼儿活动空间的幼稚园,园区设有经典诵读室、杰立卡脑力开发教室、创意美劳室、大型舞蹈厅、感统训练厅、多功能活动厅、

“大脚丫”沙滩、“古筝竞技”广场、休闲长廊、原生态“模拟战壕”等大型教学游乐设施,小班制,大教室,空气流畅,保证了宝宝的健康成长。在幼儿饮食生活上,__率先成为山东省食品卫生A级达标单位,采用天然食材,科学配伍,营养食谱更健康更科学;在教学风格上,__秉承“为孩子的成长奠基、为孩子的未来导航”的办园宗旨,通过德育教育,让孩子树立良好个性和习惯,教会孩子“先做人,后做事”,通过艺术等特长培养,让孩子全面发展,夯实人生根基。

篇8

【关键词】裕固族;裕固族舞蹈;非物质文化遗产;文化;民俗

【中图分类号】 J732.2 【文献标识码】A【文章编号】1005-1074(2009)05-0265-03

裕固族,自称“尧乎尔”(Yogur),历史上曾被称为“黄蕃”、“黄头回鹘”、“撒里畏兀”等;1953年民族识别时确定以同“尧呼尔”音相近的“裕固”(也取汉文富裕巩固之意)为族称,是甘肃特有民族之一。

根据2000年第五次全国人口普查统计,裕固族人口数为13719人,主要集中分布在甘肃省张掖市肃南裕固族自治县(1954年2月20日成立)和酒泉市黄泥堡裕固族自治乡(1954年4月11日成立)。前者被称为“西部裕固族”,后者被称为“东部裕固族”。这一区域是草原游牧文化与农耕文化的交汇地带,位于丝绸之路的路线之中。在裕固族传统的饮食、居住、服

饰、节日等文化中,裕固族舞蹈一项珍贵并处于濒危处境的非物质文化遗产项目。

1裕固族舞蹈源流及其类型

裕固族有句俗话说:“当我忘记了故乡的时候,故乡的语言我不会忘;当我忘记了故乡语言的时候,故乡的歌曲我不会忘”。生活在绵延起伏的祁连山下的裕固族人,其、饮食、生产、生活习俗、服饰、传统体育及民间歌谣谚语等都极富情趣和民族特点。在日常生活中,他们十分善于用歌与舞来表达喜怒哀乐的情感。每逢喜庆丰收、亲戚朋友相聚、节日庆典时他们都会载歌载舞来庆祝。裕固族的舞蹈总的来说可以分为民间舞和宗教舞。从跳舞人数的角度看,民间舞可以分为集体舞、双人舞、男女独舞等。其中,集体舞以鼓乐和歌声伴舞,舞者排成一队或围成一圈,中间置以篝火或猎物,节奏或快或慢,或轻或重。集体舞主要是在庆祝丰收或重大节庆时跳。双人舞主要表现生活、生产劳动过程中的某些场面;独舞则以腾跳为核心动作,继承和保留了裕固族古老的腾跳形式。这些舞蹈主要是表现欢庆丰收、喜庆节日、婚礼、狩猎等内容。

从舞蹈的来源与功能角度来说,裕固族的舞蹈可以分为劳动法、欢庆舞和宗教舞。劳动舞,裕固语称为“英那刀古拉”,表演时男女人数对等。劳动舞广泛流传于甘肃省苏南裕固族自治县各村寨。欢庆舞是在喜庆丰收、朋友聚会、欢度节日时表演,场景设置主要是在欢庆场地中间设一篝火或猎物点,舞者排成直线或围成圆圈,伴随着音乐和掌声节奏由弱到强,伴以“啦、喽、依哟”的集体呼号声。

从动作来看,裕固族民间舞蹈蕴含着裕固族人生产劳作的气息,如剪羊毛、捻毛线、织毡子、割草等动作在劳动舞中得到充分体现。由于裕固族世代生活在大草原上,主要从事畜牧业生产,所以裕固族民间舞蹈有一个最典型的动作:身体直立,挺胸立腰,上体是右手在上的顺分旗位,或女右手掌心向下,中指稍向里收,好像中指按着帽顶,左手掌心向前。这是因为裕固族妇女的帽子形如喇叭、顶尖、上束红樱穗。在动作时要求上体附随着下肢做平稳的上下摆动,这就是裕固族舞蹈的基本动律。

裕固族的宗教舞蹈主要是“护法舞”,每年的农历正月十五、六月初六时各寺院在祭祀鬼神的仪式中都会跳起护法舞。护法舞一般由20多人一起跳,舞者面戴牛、马、鹿、乌鸦、喜雀、鹰、骷髅等12种面具,手持法器,所戴的面具不同舞蹈动作也不同。在裕固族的中,牛、马是主神,所以动作庄重缓慢;“鹰”、“鹿”的动作激烈,技巧较高;“骷髅”

的动作则小巧玲珑,跳跃较多。

2传统民族服饰与裕固族舞蹈

裕固族生活的地理环境主要分布在祁连山脉北麓(主要是中高山区)和河西走廊中部(主要是高原平原)。特殊的地理环境和多民族文化交流的结果使得裕固族人的传统服饰极具民族特色和地方区域特色。裕固族民间有“吃饭穿衣量家当”的谚语。裕固族的服饰主要分为日常服装、装饰类服饰和和礼仪类服饰。其中,裕固族的妇女服饰主要区分为已婚妇女服饰、姑娘服饰,各自的穿戴方式不同。目前,着裕固族服饰的习俗主要分布在明花乡、皇城镇、康乐乡、大河乡等地。这些极具特色的民族服饰是我们创作现代裕固族舞蹈的重要组成元素。

以裕固族妇女的帽子为例,她们的帽子特点鲜明,西部裕固族的帽子是个尖顶,而东部裕固族的是大圆顶;而无论东部裕固族还是西部裕固族,帽顶都用红色缩线缝制成帽缨。帽子是裕固族妇女已婚与未婚的重要标志,姑娘成婚时会举行嫁戴头面仪式,此时才可带上帽子,以示已婚。这一帽子特点以及极具有特色的长袍、图案等被后来诸多的现代裕固族舞台舞蹈所吸收。如笔者参编并参加了第三届全国少数民族文艺会演上的裕固族舞蹈《那山•那水•那云》就使用的是西部裕固族的帽子和服饰;由甘肃省民族歌舞团朗水春编的歌舞《裕固族歌舞就是我》中演员表演的服饰用的就是东部裕固族的帽子和服饰;由战斗文工团编导刘璞创作的《山那边的彩云》演员的服饰用的帽子和服饰既有西部裕固族的尖帽又有东部裕固族的大圆帽,该舞荣获了第五届荷花奖。

不过在服饰方面,裕固族人忌讳俗人穿红衣,因为过去裕固族帐篷中都敬“点格尔罕”(意为“天可汗”),传说“点格尔罕”穿红衣、骑红马,所以裕固族俗世的男女不穿红衣;此外一般的男女也不穿米黄或黄色衣服,只有和尚和僧人才穿。这些服饰禁忌对今天新裕固族舞蹈的创作有很大的启示。

3民歌与裕固族舞蹈音乐

裕固族有两种民族语言,一是西部裕固语,属于阿尔泰语系突厥语族;二是东部裕固语,属于阿尔泰语系蒙古语族。有学者考证认为,今日裕固族的族源有古代突厥人、“黄头回鹘”、蒙古人等。裕固族的民歌种类繁多,不同的族群或地区其民歌类型和风格迥异,受周边杂居的蒙、藏、汉等其他民族的影响,裕固族的民歌语言呈现多样化的特点。如在西部裕固族地区,明花区的裕固族人把生活在大河区的人叫“山里的裕固人”,这里的民歌受藏族文化影响较大,民歌风格粗犷、奔放;把生活在明花区的人叫“草原上的裕固人”,这里的民歌古朴、平和、沉稳,保留了裕固族本民族的诸多特点。而近年来,国内外学者对裕固族民歌的深入研究发现,有些民歌如“摇篮曲”等还完整地保留着2000年前匈奴民歌的曲调。魏晋南北朝时期的《敕勒歌》则被一些学者认为是裕固族先民歌唱祖国与家乡的绝唱。

裕固族民歌主要分为两个部分,一是音乐,二是唱词,主要有“小曲”、“号子”、“小调”、“情歌”、“叙事”、“筵席曲”等形式。就其内容而言,有优美抒情的牧歌、古老悠扬的史诗、热烈奔放的劳动歌、热情洋溢的赞歌、别具风采的婚礼歌、风格浓郁的习俗歌、缠绵悱恻的情歌、古朴庄严的宗教音乐等12类。这些民歌中许多是裕固族舞蹈的音乐组成部分。如由阿尔昂•银杏姬斯用西部裕固语演唱的《裕固族姑娘就是我》是一首用直陈手法演唱的民歌,裕固族人甘肃省民族歌舞团的朗水春创作了同名舞蹈――《裕固族姑娘就是我》,并以同名民歌作为该舞蹈的主要音乐背景,动作上吸收了西部裕固族的民俗生活与生产劳动的文化元素,演员服饰上继承了西部裕固族传统的帽式和服饰特点,因而该舞创作演出后备受欢迎。阿尔昂•银杏姬斯演唱的民歌《裕固族姑娘就是我》同样也被他用在了另一出舞蹈《山那边的彩云》中作为主要的音乐旋律并取得了成功。

裕固族的舞蹈可以分为民间舞和宗教舞,因而裕固族的舞蹈音乐和乐器也可以分为民间类和宗教类两种。裕固族的民族乐器种类也很多,有盾(也叫法螺或海螺)、法锣(也叫大锣)、手铃、巴郎鼓、铜质甘令、毕练、大镲、大鼓、喇叭等,其中大部分是寺院乐器,不过一些裕固族独具特色的民族传统乐器如天鹅琴和牛角鼓等,不过现已失传。

4裕固族舞蹈:濒危的非物质文化遗产及其继承探讨

后,裕固族民间舞蹈逐渐受到舞蹈家的重视尤其是裕固族本民族舞蹈家的重视,1959年6月成立了裕固族自治县民族歌舞团,并开始了对裕固族舞蹈的创作和改编,涌现出了一大批优秀的裕固族舞蹈作品。1959年西北民族学院歌舞团陈弘、阿荣等人创作了《裕固族劳动舞》后被拍成电影。1964年裕固族牧民安维英等编排了舞蹈《隆畅河畔风光好》,参加全国少数民族群众业余艺术观摩演出获得好评。20世纪80年代之后创作的裕固族舞蹈作品有《我们来自西州哈卓》(阿荣编舞)、《迎亲路上》(1980,阿荣编舞)、《奶羊羔》(1980)、《甜甜的泉水》(1983)、《牧笛》(1983)、《欢乐的响铃》(1983)、《织褐子的姑娘》、《鼓手欢歌》等。20世纪90年代后创作的裕固族舞蹈有《头面情》、《牧鹿人》、《牛角鼓与铜铃铛》、《裕固婚礼》、《祝福歌》、《剪羊毛》、《顶格尔汗》、《戴头面》、《天鹅琴之恋》、《驼群的风采》、《情满裕固草原》我是裕固族牧羊姑娘》等。2000年及之后创作的作品有《裕固山乡彩虹飞》、《山那边的彩云》、《春雨》及笔者的《那山、那水、那云》等。

其中的许多作品获得省级、国家级大奖,或到国外巡演,获得好评。如在1980年第一届全国少数民族文艺汇演中,民族歌舞团演出的裕固族舞蹈《迎亲路上》、《奶羊羔》和裕固族歌曲《裕固族姑娘就是我》三个节目获文化部、国家民委颁发的优秀节目奖;2000-2001年,裕固族舞蹈《裕固山乡彩虹飞》分别获“中国甘肃敦煌百年,黄河风情旅游节”最佳表演奖和“甘肃省第二届群星艺术节”银奖;《迎亲路上》2002年受邀到英国挪威荷兰瑞典欧洲四国巡演。

在裕固族舞蹈的现代创作中,裕固族少儿舞蹈在裕固族舞蹈百花园中是一夺奇葩。如1982年,张掖地区文工团创作演出的裕固族少儿歌舞《赛马前后》从生活入题,真实而生动地表现了一群天真无邪的裕固族少年抢看赛马盛会的情景。该作品曾在全省文艺调演中获奖。近几年创作的裕固族儿童舞蹈《牛角鼓与铜铃铛》、《祝福歌》抓住了裕固族孩子节日纵情欢乐的生活场景和给小孩剃头这一民俗进行加工创作,将裕固族独有的民俗搬到了舞台之上。其中,《牛角鼓与铜铃铛》创作的成功使其获得了1998年全国优秀儿童舞蹈展演荣获优秀作品奖,2006年还赴德国参加第十七届国际舞蹈艺术节。

虽然创作类裕固族舞蹈取得了丰硕,但是作为一项珍希的非物质文化遗产――裕固族民间舞蹈的保护与传承工作却却处于濒危的境况。

2006年9月,甘肃肃南裕固族口头文学与语言、裕固族民歌与服饰、裕固族人生礼仪被列为甘肃省首批非物质文化遗产名录。同年,裕固族民歌被列入第一批国家级非物质文化遗产名录。2007年,裕固族服饰被列入第二批国家非物质文化遗产名录。2008年5月,裕固族剪马鬃、裕固族祭鄂博、裕固族皮雕技艺列入甘肃省第二批非物质文化遗产名录。但全国独有又集裕固族民歌、传统服饰等于一身的裕固族舞蹈却一直未纳入政府非物质文化遗产保护的范畴中。相对而言,裕固族舞蹈的保护与拯救工作相对滞后且已刻不容缓。

首先,对裕固族民间舞蹈与宗教舞蹈的整理挖掘工作尚未起步。裕固族的民间舞蹈和宗教舞蹈形式各异,区域之间又有所差异,尤其是种类繁多的裕固族民间舞蹈一直在民间传承。但目前尚未有一部专门的影像或文字资料来记录裕固族的传统舞蹈。而伴随着电视、网络等现代化的新媒介在裕固族地区的推广以及现代舞、现代体育如篮球、足球等在裕固族地区的传播,传统的裕固族舞蹈的生存和发展空间等收到了挤压和挑战,并正在流失。

其次,裕固族舞蹈的组成元素如民歌、方言、服饰等在逐渐流失,后继乏人,也使得裕固族舞蹈的传统与正脉传承收到了挑战。以裕固族语为例,现代文明的不断发展,使得懂得裕固族语言的传承人越来越少,原有的传承人如今年事已高,有些已故,裕固语的词汇量在逐代人中下降。据1982年全国第三次人口普查资料统计,在10005个裕固族人中,会说西部裕固语的有4623人,说东部裕固语的有2808人。至目前,据我县统计,在10005个裕固族人中,会说裕固语的减少了一半,口述文学传承人更是随老人的去世而急速减少。裕固族传统服饰制作方面,目前制作裕固族传统服饰等手工艺无人传承,大部分已濒临失传,一些传统服饰的配饰刺绣品从传统工艺到原始图案都无法完整保存和传承,有些已失传多年。裕固族的传统服饰随着其他民族服饰以及现代时尚服饰文化的冲击而趋于简便,失去了传统民族服饰的风格。

此外,作为研究古代北方少数民歌特别是研究突厥、蒙古民歌的“活化石”的裕固族民歌流川范围也逐渐在缩小。目前,裕固族民歌主要分布在明花乡、皇城镇、康乐乡、大河乡等地。西部裕固民歌的传承人主要由钟玉珍(女、现年74岁)、杜秀英(女、现年66岁)、杜秀兰(女、现年62岁)、贺俊山(男、现年68岁)等人。东部裕固民歌的传承人主要有白金花(女、现年52岁)、安金莲(女、现年75岁)、郭玉莲(女、现年58岁)、郭金莲(女、现年54岁)等人。这些传承人逐渐老龄化,大多数民歌已消失,目前仅存的民歌正在退化,面临失传。 面对裕固族舞蹈传承的窘迫情境,笔者认为应该呼吁和督促相关的政府部门做好裕固族非物质文化遗产工作,呼吁相关学者加快对裕固族舞蹈的搜救与整理工作,促使裕固族人实现文化自觉并开始认同和肯定自己的文化、恢复裕固族舞蹈的历史记忆。此外,从民族舞蹈创作的角度看,我们应该组成创作队伍,深入裕固族地区采风,吸收这一独特民族舞蹈营养,加之现代元素的改变和创作,使得裕固族传统的民间舞蹈在发展得以传承。

参考文献

[1]贺卫光,钟祖福.裕固族民俗文化研究[M].民族出版社,2000,8:3.

[2]国家统计局人口与社会科技统计司,国家民委经济发展司.2000年人口普查中国民族人口资料[M].民族出版社,2002

[3]范玉梅.裕固族[M].民族出版社,2003:79.

[4]甄勇宏.浅谈裕固族舞蹈特色[J].甘肃高师学报,2007,(3):125.

[5]郎建兰.浅谈裕固族服饰与民族文化心理[M].//赞丹卓尕主编.裕固族研究论文续集(下),兰州大学出版社,2002,8:317.

篇9

    论文摘要:湖南省桃源县文昌中学坚持科学理论指导,彰显“美德”、“才能”、“和谐”、“发展”四大主题;坚持以学生为本,崇尚美德,器重才能,追求和谐,关注发展;打造特色校本课程,促进校园文化建设,取得初步成效。 

    《教育部关于大力加强中小学校园文化建设的通知》指出,中小学校园文化要通过校风教风学风、多种形式的校园文化活动、人文和自然的校园环境等给学生潜移默化而深刻的影响,促进他们的全面发展和健康成长。湖南省桃源县文昌中学(简称我校,下文同)校园文化的定位是“崇尚美德,器重才能,追求和谐,关注发展”。校本课程是促进校园文化形成的有效因素,为此,学校进行了校本课程促进校园文化建设的探索。 

 一、坚持科学理论指导,彰显“美德”、“才能”、“和谐”、“发展”四大主题 

我校把加德纳的多元智能理论、马克思唯物史观、“文化适应性”教育观、心理发展观、科学发展观作为我们建构校本课程的理论依据。提出了促进我校学生个性的发展,加快我校教师专业的发展,彰显我校“德能双馨,和谐发展”的办学特色的校本课程研究总目标。我们从物质文化,制度文化,精神文化三方面入手,积极创造学生和谐发展的环境,发挥不同课程的优势,为不同的学生提供适合学生身心发展的校本课程。有丰富多彩的艺体特长课,有精彩纷呈的百家讲坛,有趣味盎然的郊游活动课,有规模盛大的体育盛会,有赏心悦目的艺术节,有多姿多彩的中英文演讲活动,有祭扫革命烈士的德育活动课,有启迪智慧的科学活动课,有中美学术交流活动课,等等。这些活动的开展不仅美化了学生的心灵,同时也提高了学生的能力,让学生在和谐的氛围中快乐成长,健康发展。实践证明,开设这些校本课程,不仅改变了学生的学习态度,激发了学生的学习兴趣,也提高了学生的能力,增强了学生的素质。 

二、坚持以学生为本,崇尚美德,器重才能,追求和谐,关注发展 

我校自2006年9月起就成立了校本课程开发小组,先后制订了《文昌中学校本课程开发方案》、《文昌中学校本课程实施计划》,作为学校校本课程开发的宏观规划和指导性文件。学校还成立了“校本课程促进校园文化建设实践研究”课题组,具体负责校本课程的实施。 

在校本课程开发和实施过程中,我们始终坚持以学生为本,力求符合学生的兴趣和发展需求。我校开发的《健康教育校本教材》,就是在评估学校和社区发展的需要,综合考察学生的兴趣和特长,学生的发展定向和家长的培养需求等各种因素的基础上,经过充分调查研究、分析评估后而作出的决定。这本书关注学生的身心健康,深入浅出的向学生讲解了一些必备的身体健康和心理健康知识,深受全校师生和家长好评。 

我校编写了校本教材《德雨流芳》。这本书从爱我文昌,养成良好行为习惯,诚实守信,荣辱观教育,安全教育,文明守纪教育,心理健康教育七个方面,系统规范地教育引领学生,构筑幸福美好人生。 

针对学生普遍爱好唱歌、跳舞、打球、器乐、绘画等活动的情况,我校开设有艺体特长班,成立8个“100”的队伍,安排专任教师指导,设置了以下课程:体育运动类:《篮球》、《乒乓球》、《武术》、《田径》、《健美操》;艺术类:《绘画》、《摄影》、《舞蹈》、《合唱》、《管乐演奏》、《腰鼓》。学生根据自身需要选择适合自己的校本课程选修。在课程实施过程中,学校根据学生的反馈意见和辅导老师的意见以及各方面的需求进行适当调整,对不适合的课程及时优化整改,做到宁缺毋滥。 

三、打造特色校本课程,促进校园文化建设 

1.全员参与,将优秀课程资源转化为特色校本课程。我校把开发教师资源做为开发校本课程的核心,充分发挥教师潜能,鼓励全体老师参与。我校开设了艺体特长班,组织了音体美特长培训和科技活动培训,实施了8个“100”的工程;即100人的腰鼓队,100人的铜鼓队,100人的舞蹈队,100人的合唱队,100人的田径篮球代表队,100人的书法绘画兴趣小组,100人的科技兴趣小组,100人的武术队。 

2.群策群力,将教育科研成果转化为校本课程,我们积极将教育科研成果都转化为校本课程。例如,在德育方面,我们编写有《德雨流芳》;在体育方面,我校自编了手语操和武术操;在学习方面,我们编写了《口语教程》,等等。 

3.因地制宜,进一步优化文昌艺术节、体育节、科技节,大课间操活动等传统活动。我校把每年的10月定为体育活动月,从10月8日到10月30日,校园里几乎每天的活动课都有精彩的比赛。尤其是10月28日到10月30日的校园运动会,把体育节推向。每年的12月是艺术活动月,在这一个月里,学校艺术气息愈加浓厚,书法比赛、绘画作品展、手抄报展览、校园歌星大奖赛等活动精彩纷呈,特别是庆元旦节目会演更是让人心醉,回味无穷。每年的5月是科技活动月,这一个月的科技活动,让很多小发明家脱颖而出,让全体学生进一步爱科学、懂科学、用科学。 

每天上午第二节课后三十五分钟时间,是我校的大课间操活动时间。只要是晴天,同学们都会排着整齐的队伍,举着班牌,穿着班服来到学校田径场做韵律操和教师自创的手语操、武术操,成为文昌校园的一道亮丽的风景线。现在,三十五分钟的大课间活动作为典范在全市中小学推广。 

四、取得的初步成效 

校本课程促进了文昌中学“崇尚美德,器重才能,追求和谐,关注发展”的校园文化的形成,特别是学生和谐发展,才能提高显著。 

每年省示范性中学桃源一中选取30名艺体生,我校每年都达到了25人以上,每年中学生田径运动会和篮球比赛、乒乓球比赛,我校都以绝对优势荣获团体冠军。在省、市青少年运动会上,我校也有不少学生摘金夺银。我校学生参加市、县“三独”比赛和“蒲公英”少儿艺术大赛,2007年度获市级奖11人次,县级奖29人次;2008年度获市级奖14人次,获县级奖32人次;2009年度获市级奖38人次,获县级奖79人次;2010年度获市级奖51人次,获县级奖85人次。我校学生参加美术、书法、摄影赛,4年来共有34人次获全国大赛奖励,65人次获市级奖励,79人次获县级奖励。我校学生参加cctv杯希望之星英语丰彩大赛,2008年有3人获国家级一等奖,16人获省级一等奖。2009年有6人次获国家级奖励,23人获省级奖励。我校学生参加叶圣陶杯全国中学生作文大赛,2008年6人获国家级一等奖,121人获国家级二、三等奖;2009年10人获国家级一等奖,165人获国家级二、三等奖;2010年9人获国家级一等奖,134人获国家级二、三等奖。2008年7月我校学生周石奇在第六届叶圣陶杯新作文大赛中荣获“全国十佳小作家”称号。2009年12月我校学生张爽在全市器乐比赛中获一等奖,沈康福获舞蹈比赛一等奖。 

 

参考文献: 

篇10

论文摘 要:随着时代的进步,儿童的健康标准并不只是依据单纯的身体形态的发育指标来衡量,而是包含了儿童的身体机能、身体素质,发育水平等多方面内容。在现实生活中出现了一个奇怪的现象,就是在儿童身高、体重等生长指标大幅度提高的同时,儿童的身体运动能力发展相对弱化,例如:“现在的儿童身体协调性较差,走路容易摔倒、经常误伤自己,做起事情来笨手笨脚。”类似现象在城市儿童身上更为明显,导致上述现象出现的原因多种多样,本文将不加以论述。城市儿童身体运动能力的下降已是一个不争的事实,儿童身体运动能力的下降,将严重影响未来国民的基本素质。本文试图通过音乐舞蹈活动对儿童身体运动能力发展的促进,进行分析论述。

儿童的身体运动能力的健康发展与儿童身体素质的健康发展密切相关。以往对儿童健康的理念,主要是看儿童身体形态指标的“健康状况”。随着时代的进步,儿童的健康标准并不只是依据单纯的身体形态的发育指标来衡量,而是包含了儿童的身体机能、身体素质,心理发育水平等多方面内容。城市儿童身体运动能力的下降已是一个不争的事实,儿童身体运动能力的下降,将严重影响未来国民的基本素质。本文通过音乐舞蹈活动,对促进儿童身体运动能力的发展进行分析论述。

少儿舞蹈活动以其流畅优美的音乐和形象生动的体态动作,能很好反映儿童的童趣、童真,是少年儿童喜欢常见的一种活动。音乐舞蹈活动对于丰富儿童经验,培养感受美、理解美、表现美的情趣与能力,开发艺术潜能;发展儿童理解、联想、想象、创新等方面的能力;促进动作与身体机能的发展,提高儿童动作的协调性、灵活性等有着重要意义。

一、通过音乐舞蹈活动,促进儿童身体运动能力发展的理论依据。

人的身体动作是以肌肉活动为中心的,而肌肉活动又是在中枢神经系统的调节下进行的,在舞蹈活动的影响下,人体各器官系统的结构与机能都会发生一系列变化。人体的运动能力主要依靠人体神经系统的调节,神经系统是人体实现快速而精确的神经调节的结构基础。长期的舞蹈训练会使人体的神经系统发生适应性的改善。

1.舞蹈训练能改善神经系统的感觉分析机能。

人体在运动时,身体的各部分所处的空间位置以及肌肉活动的状况,不停的发生着变化。这些不同的信息将以神经冲动的形式传向中枢,到达运动感觉区域,产生相应的感觉,并通过中枢神经系统,对身体所处的情况做出判断。依据这些信息发动身体的各个部位、制止或修正每一个动作。长期的运动训练能反复强化刺激信息,促进了人体视觉、听觉、本体感觉等各种感觉功能的提高。

2.舞蹈训练能够提高神经传导速度。

舞蹈训练能够提高神经传导速度并且增加神经传递介质,提高条件反射的速度与灵活性,使反应时更短(一般人为0.4秒以上,有锻炼者为0.32秒以下[1]),个体完成各种动作更加的快而准。舞蹈训练还能提高神经过程的强度,使大脑皮层兴奋性高,注意力集中,使人体表现出肌肉力量大和运动能力强,神经过程的兴奋性与抑制性更加均衡。舞蹈训练改善神经系统对躯体运动的调节,提高肢体的协调性、灵活性。

3.舞蹈活动对神经系统的改善作用比其他形式的人体运动更有效。

舞蹈动作复杂多样,在舞蹈的过程中,大脑不仅要控制身体的各部位肌肉的运动,还要接收舞蹈音乐中节奏变化、力度强弱、速度快慢等信息,将各种音乐信息与肌肉的控制全面精细的结合在一起,同时还要通过对肌肉运动的控制,最终表达出舞者的各种情感,给观众带来美的感受。因此经过长期的训练,舞蹈演员通过身体各部分的全面锻炼,一般都具有良好的感知身体空间位置的能力和敏锐的“肌肉感觉”,其大脑更灵活、健全和细密,反应迅速、动作灵敏,舞蹈演员具有良好的灵敏素质就是舞蹈训练对神经系统改善的综合表现[2]。

4.舞蹈训练可以促进感官的机能。

长期的舞蹈训练可以促进视觉、听觉、位觉、本体感觉及皮肤等感官的机能。可以提高视野的宽广度、眼肌的协调性和灵活性,促进视神经的调节机能;使听觉的敏感度得到提高;位觉对应急时的空间、方位、高度和速度等感应更准确;皮肤对气候、温度、触觉和运动等方面的敏感度更高[3]。

二、进行舞蹈活动的方法要点。

1.精心选材,通过欣赏音乐逐步使儿童对音乐舞蹈活动产生兴趣。

儿童舞蹈对儿童的身体素质、情感、、注意力等方面有着十分重要的意义,明显可以促进儿童身心的健康成长。学习舞蹈时,首先引导儿童学会听音乐,学会欣赏音乐,逐渐让孩子对音乐舞蹈活动产生兴趣。要选择适合儿童年龄生理特征和特点的音乐,由于儿童年龄较小,对音乐的理解有限,因此在启蒙阶段,选择的音乐比较肤浅易懂,节奏欢快,内容简单明确的音乐。先可以在每天清晨或吃早饭的时间,让孩子听音乐,熟悉音乐,潜移默化地让孩子明白音乐的内容。再慢慢的让孩子随着音乐哼唱,在音乐游戏活动时,可让会唱的小朋友上台有表情的演唱,鼓励孩子边唱边拍手或做一些简单的动作。

2.恰当引导,模仿为主,通过简单动作熟悉简单节奏的音乐。

初步让儿童尝试练习打四分之二拍、四分之三拍节奏的歌曲,采用拍手、叉腰、跺脚的形式学习此类节奏,然后简单地模仿音乐中的主角,要求幼儿在音乐中表现人物或小动物的特征。恰当的引导孩子利用肢体动作去表达情感,没必要刻意强调动作的规范。

3.舞蹈动作训练,以基本功动作练习为主。

对于基本功动作练习方面,暂不要求儿童上把杆做练习,应多让孩子在地面进行系列规范的基本训练,以锻炼身体各部分肌内的力量和关节的灵活性、柔软性。为了使儿童不反感枯燥的基本功训练,因把基本功动作合理地组织起来,编成儿歌故事等形式,让孩子边说边做边玩。例如通过教师的启发和引导孩子们想象“小青蛙”的样子,练习双旁分腿,脚尖碰头等基本动作,让幼儿在没有负担的情况下,锻炼髋的开度、软度及基本动作。再如通过教师启发孩子们数“树上的苹果”,练习眼手一致,懂得舞蹈的基本方法及眼神、表情的运用。

4.学习舞蹈过程中,教师应采用鼓励为主的教学方式。

教师在孩子初学过程中不要过分强调动作的规范性,应在上课时鼓励孩子敢做动作,不怕做错,错了没关系,只要孩子敢做,教师就要及时表扬。即使发现明显的错误也不要马上就批评。最好由老师示范模仿孩子的错误,通过老师把孩子的错误间接反映出来,再请别的孩子找出老师所犯的错误。通过这一环节,使孩子们既动了脑子,也掌握了动作特点。

5.注意做到教学的科学性,应因材施教、循序渐进。

每个儿童的自身的身体条件、舞蹈感觉等都存在着不同差异。如果统一用相同的模式进行教学,教学效果肯定不会太好。因此在教学过程中,应充分贯彻因材施教原则,根据每个孩子的不同特点因材施教、循序渐进进行教学。所以教师必须了解掌握每个孩子的不同特点,做到对症下每堂课对他们的积极表现都要给予充分肯定。同时有计划的指出孩子的不足,耐心的,千万不可急于求成、揠苗助长,否则就会适得其反,弄巧成拙。

综上所述,在越来越注重素质教育的今天,家长教师更应该关注促进儿童身体运动能力的发展。只有这样才能使儿童更积极、更愉快的茁壮成长。另外,各种体育活动和器乐学习、音乐游戏、自制乐器等音乐活动的实施开展对儿童身体运动操作能力的发展都有着重要意义和极其重要的作用。但由于本文旨在针对音乐舞蹈活动对儿童身体运动能力发展的促进,进行分析,所以对上述其他活动领域暂不做论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