音乐学院毕业论文范文

时间:2023-03-21 03:47:08

导语:如何才能写好一篇音乐学院毕业论文,这就需要搜集整理更多的资料和文献,欢迎阅读由公务员之家整理的十篇范文,供你借鉴。

音乐学院毕业论文

篇1

一、独立音乐学院的本科毕业管理体系特点

我国的独立音乐学院数量相对较少,九大音乐学院主要包括中央音乐学院、中国音乐学院、上海音乐学院、武汉音乐学院、四川音乐学院、沈阳音乐学院、星海音乐学院、西安音乐学院和天津音乐学院。这些学院所在地域几乎代表了中国大部分地区,根据他们本科毕业论文(设计)管理规定或本科毕业论文(设计)管理实施办法,独立音乐学院的管理模式具有以下特点:

(一)采用学院教务处和教学系二级管理模式。独立音乐学院在对待教务处和教学系分工时,责任非常明确:前者(教务处)“负责制订全院毕业设计(论文)的管理规定,统筹协调毕业设计(论文)工作,检查各系毕业设计(论文)工作实施情况并进行质量评价”;后者(各教学系系)“根据培养方案及学院毕业设计(论文)管理规定,制定本系《毕业设计(论文)工作的实施细则》,并成立以系主任为组长的系毕业设计(论文)工作领导小组,组织、实施毕业设计(论文)具体工作”。也就是说,教务处主要负责在于监督和协调,教学系则享有相对独立的实施和操作权限。

(二)学院教务处直接规定不同专业的学生毕业论文(设计)有效地类型。独立音乐学院由于专精于本专业,因此采用由学院直接规定不同专业和研究方向的学生的毕业论文类型。例如,中国音乐学院明确规定:“(一)音乐学专业包括论文等;(二)作曲与作曲技术理论专业包括作品和论文等;(三)音乐表演专业包括毕业音乐会及其设计报告。”

(三)工作程序明确具体。独立音乐学院在本科毕业论文(设计)的工作程序上非常严格,在时间安排上它们一般都精确到周,对每周应该完成的工作进行了细化,还指定了主要责任人和负责单位(科室)。独立音乐学院的本科论文的开题工作是作为本科论文写作的最重要环节进行。

(四)注意学院自身知识产权的保护。四川音乐学院等独立音乐学院的本科毕业论文(设计)管理实施办法都明文规定:“毕业论文(设计)和知识产权归学院所有,未经指导教师同意,学生不得将论文(设计)涉及的技术内容向外扩散,也不得将论文(设计)寄出发表。毕业论文(设计)结束后,所有的论文(设计)资料,应交回系(院)作为教学资料保存,学生不得自行带走”。

二、独立艺术学院中音乐院(系)的本科毕业管理体系特点

在我国独立的艺术学院中一般都设有音乐院(系),它们相较于纯专业院校(独立音乐学院)在本科毕业管理上有注意兼顾艺术学科的总体特点。

(一)二级管理和三级管理并存。这些艺术学院里的音乐院系在各方面努力向独立音乐学院学习和靠拢,但模仿独立音乐学院的管理模式同时又有创新,表现为以二级管理模式为主有意识延伸第三级管理机构。例如南京艺术学院在管理上采用二级管理模式,但是《南京艺术学院关于本科生毕业论文、创作(设计、演出)的若干规定》中指出学院教务处和教学单位的职责的同时还明确规定了本科论文管理过程中“教学秘书日常教务工作”。而《吉林艺术学院本科学生毕业论文(学士学位论文)撰写及评审管理细则》和《吉林艺术学院本科学生毕业论文(学士学位论文)补充管理规定》则规定该学院执行三级管理模式,在学院和分院之下,指定系(实验室)作为最基础的管理和负责单位。

(二)二级院系决定对论文(设计)类型。由于艺术学院的相对综合性,下设二级学院的艺术特色区别较大,艺术学院的教务处往往不指定各专业的论文(设计)类型,而是由二级学院作为本科论文(设计)的主要制定单位。这是与独立音乐学院在二级管理模式上的最大区别。也就是说,在艺术学院的管理模式中,后者(二级学院)工作的具体性上更加拥有自主性,而前者(学院教务处)的监督和协调作用相对边缘化。

(三)工作程序相对明确。艺术学院中的音乐院系在本科毕业论文(设计)的工作程序上相对严格,在时间安排上参考时限相对宽松,但对每阶段应该完成的工作任然有明确的分工和进度要求,也指定了主要责任人和负责单位(科室)。但是本科论文的开题工作有的学院没有象独立音乐学院那样重视并专门安排,而是有二级学院自行安排处理。

(四)在知识产权方面,要求相对宽松并且非常注意学生论文(设计)的宣传。可能是艺术学院中音乐院系办学的目标更注重音乐表演,它们对学生作品的知识版权问题并没有过多明确的要求,也更注重这些作品的宣传和推介。吉林艺术学院规定:学生必须上交毕业论文复印件,毕业创作(设计、演出)文字说明材料两份,一份送教务处,一份由所在教学单位存档,其中被选为“优秀毕业论文”、“优秀毕业创作”、“优秀毕业演出者”还需另交一份给校档案室归档。对于特别优秀的毕业论文,各部门要积极向有关专业刊物推荐发表;特别优秀的创作(设计、演出)作品也要积极向外界宣传、推广。

三、综合类高校中的音乐院系本科毕业管理体系特点

自21世纪初本科扩招以来,各种综合类高校纷纷建立了音乐院系,由于这类音乐院系办学时间短,教学、教辅和管理都不到位,因此在制定音乐专业本科毕业管理体系和制度时表现为两个极端的特点。

(一)特点一——盲目模仿,死搬硬套。这类综合性高校中的音乐院系有的大兴拿来主义,把独立音乐学院或者独立艺术学院的管理模式照搬或者简单删减之后使用,这种现象在刚升格为本科的综合类高校中的音乐院系最为普遍。笔者走访了西南部分高校,了解了他们音乐院系本科毕业管理办法和规定的来源,发现它们大部分都抄袭、模仿或借鉴周边独立音乐学院或者独立艺术学院中的音乐院系的成熟做法。例如,四川部分综合类高校中的音乐院系的毕业管理办法和规定都以四川音乐学院的本科毕业管理体系为范本;云南的则以云南艺术学院的为基础。这些模仿专业音乐院校的现象,在有的高校是经过了再加工已逐渐显示出本学院的某些特色;有的高校则几乎没有什么改进,照搬痕迹极为明显。笔者收集到某新办高校的本科论文管理文件的电子版,点击它的属性,在该文档的属性摘要里赫然显示着东南某高校教务处的信息。由此可见,综合类高校特别是新办综合类高校中的音乐院系的本科毕业管理的盲目和缺乏思考。

(二)特点二——沿袭旧制,不加变通。在综合类高校中,有一些学校具有相对悠久的大学办学经历,积累了很好的本科论文管理传统,但是这类高校中的音乐院系或者其艺术学院中的音乐系尚处于刚起步阶段,于是就出现了该类高校中的音乐院系沿袭该校既有的本科论文管理体系的现象。由于这类高校原来可能是致力于理科、农业、科技等专业领域,在音乐学科并没能积累较为成熟的管理经验,而这些高校又不屑抄袭照搬其他学校的本科毕业管理模式,因此,此类高校中的音乐院系执行的本科毕业管理体系实际上是一个并不完全适用的体系。笔者在此类高校交流的过程中了解到,这类高校的音乐院系自建院以来从没有专门进行过本专业本科毕业管理体系的探究,完全依照该高校原有的毕业管理办法和制度进行管理。

综合类高校中音乐院系本科毕业管理体系在制定方面具有以上两个共性特点之外,它们的本科毕业管理体系有一个相对显著的特色——管理权和责任下放。例如《武汉大学本科生毕业论文(设计)工作管理办法(修订)》第三章毕业论文工作的组织第三条规定:“学院(系)是毕业论文工作组织和实施的主体,提倡各学院(系)分专业成立由系主任牵头的毕业论文课程组,开展毕业论文教学工作。毕业论文课程组主要负责提出本专业毕业论文课程的基本要求,落实毕业论文课程计划,指导教师的配备,毕业论文题目筛选,毕业论文指导,评阅,论文答辩,成绩评定,质量分析,推荐优秀论文等具体工作。”

篇2

关键词: 红河学院音乐学院 开题报告 填写

对于毕业论文撰写者来说,填写开题报告是撰写毕业论文的第一步,它是审核论文撰写者研究水平、选题价值、完成预期成果可能性的重要依据,开题答辩能否顺利通过主要看开题报告填写质量的高低。现以红河学院音乐学院的开题报告为例来阐述如何正确把握开题报告的填写。它主要包括以下几个方面。

一、题目来源

题目的来源主要是指题目从何得来,红河学院本科生毕业论文(设计)给出四个题目来源,分别是教师科研、社会实践、实验教学、教育教学。现在的大学教师做科研的很多,很多学生也参与到教师的科研当中,承担一定的科研任务。在研究过程中学生通过学习了解到与自己专业相关的一些问题,同时对一些问题产生了自己的一些想法和观点,而又特别感兴趣,那么学生可以在调查研究的基础上撰写论文,这就是从教师科研中产生的论文题目。

社会实践是大学生在校期间从事的社会活动,如采风、演出、排练、比赛、下乡、社会调查等,在这些活动中会产生一些灵感、经验、看法、感受。产生的这一切都可以通过整理形成论文,所以论文题目也可以从这些社会活动中产生。

实验教学对于音乐专业学生参与的机会比较少,我们参与比较多的是教育教学,如平时的专业技能小课、专业理论课、专业见习、专业实习等。作为音乐专业的学生,教育教学是我们撰写毕业论文的理论基础,是论文内容的主要来源,因为我们平时的学习实践都与教育教学息息相关。

二、题目类别

红河学院本科生毕业论文(设计)给出四个题目类别,分别是应用研究、理论研究、艺术设计、程序软件开发。不同学科反映不同的客观规律和知识体系,音乐论文作为表达音乐学科研究成果的文体,可以分为音乐学理论研究和音乐表演研究两大类,应用研究和音乐表演研究比较接近,因为音乐表演研究具有很强的实践性和应用性。音乐表演研究里面又包含部分理论性研究,但理论性研究所占成分较少,所以音乐表演研究应该属于应用性研究,同样音乐学理论研究也有一定的应用性的成分在里面,但理论成分大于应用成分,所以音乐学理论研究应属于理论研究。艺术设计和软件开发的音乐专业学生接触比较少,这两个题目类别属于设计范畴,不属于音乐论文的写作范畴,这里我们就不作介绍。

三、选题的目的和意义

选题的目的和意义我们在第一章论文撰写的目的和意义中已经作了部分介绍。大家可以作为参考,还要根据自己的写作实际情况进行选题目的和意义的论述,也可以有自己独有的选题目的和意义。

由于毕业论文具有较高的学术价值,是检验学生知识的掌握程度和运用程度的相关情况,了解运用所学知识分析和解决问题的实际能力与水平。它对专业课程调整和平衡教学重点有着重要的指导意义。

四、选题研究的现状

选题研究现状主要指选题所属学科专业研究所情况、水平、发展的趋势。了解选题的研究现状能使我们在研究时站在一个较高的起点,它是我们研究的基础,是我们创新的前提。它主要包括国内外专家学者就该领域某些问论题进行分析研究的最新成果、硕士、博士科研成果、评定职称论文等。我们在阐述选题研究现状时应选择最具学术水平的成果加以说明。因为学术水平较高的研究成果具有较高的科学性、真实性、新颖性和实用性。我们从中能了解到本学科最前沿的研究现状和发展,能够避免旧说重提,引用假学说的现象发生,从而提高我们研究的价值和意义。另外,我们要选择与我们选题最相关的研究成果来阐述选题的研究现状,不要选择与我们选题不相关或联系不大的内容来表述选题的研究现状。另外,在表述选题研究现状时要注意不要大量地照抄原文内容,要在通读材料的基础之上客观、准确地综述性地介绍,要能预见该论题的后期发展趋势。

五、论文(设计)主要内容(提纲)

为了能让开题答辩专家详细了解自己的论文写作内容,我们要把我们的提纲罗列到三级标题,如第四章提纲的构建范例,这样每个标题下的知识点都很清楚,论文的提纲第四章以作详细介绍。这里就不作过多论述。

六、选题研究的主要问题、重点和难点

选题研究的主要问题就是该课题的主要思想、观点和内容。在这些内容中有些只需简要地说明,但有些问题需要详细地分析和阐述,这部分就是我们选题研究的重点部分,它是论文的主体部分,也是我们论述的重点。选题研究的难点可能有很多方面,可能学术上困难,也可能是时间、经济和材料上的困难。研究的难点要如实地提出,另外还要说明难点解决的办法,能不能解决,如果不能解决,那么这个选题就不合适,开题答辩就不会通过。所以,应充分估计可能遇见的问题、并事先考虑好解决问题的办法。

七、研究目标

研究目标就是通过本课题的研究最后达到的研究程度,这需要在该课题所属领域的研究的现状的基础上对比加以阐述,说明我们在前人研究基础之上有哪些提升或创新,如提出解决问题更科学、更全面的办法,推进事物发展的新途径、新方法等。

八、研究方法、技术路线、可行性分析

选题研究方法有很多,如实地调查法、材料对比研究法、讨论法等,要说明自己撰写论文所采用的研究方法。技术路线就是我们开展研究的科学步骤和顺序,填写时应认真地有逻辑性地罗列,可行性分析要根据我们的实际情况加以分析说明,如果采用材料对比研究法进行研究,我们可以搜集到我们所需要材料,要说明我们获得材料的可能性,可以数字的形式说明该专业领域图书馆藏书数量,这些专业书籍可以保证论文撰写需要,或者自己已经搜集到的资料的数量足以保证撰写论文需求,如以上都不能保证,那么我们采取的研究方法就不可行。如果采用实地考查法进行研究,要说明考查的相关情况,如考查所需时间、经济所需及承受能力等实际情况等。利用以上陈述来证明我们选择研究方法的可行性。指导教师的科研能力和教学水平也是我们研究方法顺利开展的保证。所以,可以对指导教师作必要的介绍。另外还要对自身所具备的科研条件加以阐述,说明自己选题前期准备和知识的积累及选该题目的主动性和意愿。

九、研究的特色与创新

研究的特色与创新主要是指自己研究的独特之处,别具一格的研究特点。如分析问题的科学性、全面性,解决某一问题所采用的方法快捷性、简单性,特色和创新往往是共同存在的,两者可以综合阐述。特色和创新的阐述不宜把论文诸多内容照搬过来,不要把不是特色的特色,不是创新的创新一股脑的加以排列。要提炼出那些是真正的特色和创新之处,进行概括性的简单说明即可。

十、进度安排及预期结果

明确相关安排。它包括论文写作的各项步骤与时间安排,因为我们论文写作是有一定的时间限定,所以我们要合理的安排好论文写作的先后顺序,并制定出合理的计划,要很好的预见论文写作各项工作的所需时间。以保证毕业论文的顺利完成。毕业写作论文进度安排主要包括选题、搜集资料、整理资料、开题报告撰写论文初稿、论文修改(标注好每次修改的内容和时间)、论文定稿、论文答辩几个环节。要说明在这样的时间安排下能否完成毕业论文的理由和条件。这样我们才能按照预期的结果完成论文撰写工作。

十一、参考文献

学术研究不能闭门造车,学术研究成果的创新往往是建立在前人研究的基础上获取的,列出参考文献是为了说明论文科学依据的真实性,表示论文作者严肃的科学的工作态度与严谨的治学风范,是对前人劳动成果的尊敬,这是论文撰写者应有的学术道德,同时也是便于读者查阅相关资料。所以我们必须认真对待。具体要求见红河学院毕业论文(设计)规范。

最后,开题报告应该撰写多少字数,没有统一的规定。但是,作为论文的总构想,文章里更多是以提纲的形式出现,因此字数上不宜过多,但是要把论文的研究目标、内容、如何研究、理论研究的可行性等主要问题说清楚。字数一般在1000―1500字,不超过1500即可。

参考文献:

[1]傅利民.音乐论文写作基础[M].上海:上海音乐出版社,2004.9,(第一版).

篇3

一、问卷的对象和主要内容

不可否认,大众化背景下的中国高校本科毕业论文的确存在着一些明显的的问题,论文的质量有明显的下滑趋势。2007年12月,《中国青年报》组织了一次关于本科毕业论文的调查,在2243名受访者中,71.3%的人认为本科毕业生对毕业论文不重视,42.5%的人认为本科毕业论文应取消。[1]也有专家学者认为“本科毕业论文质量不高,而且弄虚作假和形式主义倾向严重。在这种情况下,与其让‘掺水’论文泛滥,不如取消本科毕业论文。”[2]

相对于重点高校而言,地方普通高校由于区域的劣势和办学经验的不足,经费来源渠道单一,师资力量偏低,条件保障有限,地方高校本科毕业论文面临更大的困难,存在更多的问题。目前,国内学术界关于本科毕业论文研究的成果是比较丰富的,但从某一层次或某一类型的角度对进行研究的成果并不多见。尽管不同类型、不同层次的本科毕业论文存在诸多共性,但其差异性也十分明显。因此,我们把研究的对象定格为地方高校。准确说是地方普通高校,不含地方重点高校。考虑到对象的同质性和研究的可操作性,我们又将研究范围锁定在传统的“文学类”本科专业,包括语言文学类、新闻传播类、艺术类等专业。

为此,我们设计了“地方高校‘文学类’学士学位论文写作问卷调查”,在孝感学院和孝感学院新技术学院两所地方院校展开调查,涉及汉语言文学、广告学、对外汉语、广播电视新闻学、英语、法语、美术学、艺术设计、工业设计、音乐学等十个本科专业。涵盖了这两所地方高校现有毕业生的所有“文学类”本科专业。

本次问卷调查的内容主要集中在四个方面。一是“关于毕业论文存废的调查”,设计了“您觉得本科生毕业论文写作是否有必要?”、“有学者提出本科学业论文抄袭现象严重,建议取消毕业论文写作,您认为呢?”二是“关于毕业论文的写作的调查”,共设计了“您认为在论文写作前是否有必要开设专门的论文指导课?”、“您真正用于毕业论文写作的时间累计多长?”等7个问题。三是“关于毕业论文指导的调查”,设计了“您认为毕业论文指导老师指导几位同学比较合适?”、“您愿意选择哪一种类型的老师指导自己的论文?”等 6个问题。四是“关于论文质量的调查”,也设计了 “您在写毕业设计(创作)或毕业论文的过程中遇到的最大困难是什么?”、“您对您的毕业论文的期望值是什么?”6个问题。

二、对调查问卷结果的分析

2011年5、6月份,我们在孝感学院和孝感学院新技术学院“文学类”专业开展调查,利用2011届本科毕业生毕业论文进行的间隙进行问卷,共发下问卷750余份,收回574份,回收率76.5%。在回收的问卷中,孝感学院文学与新闻传播学院111份,孝感学院外国孝感学院语学院159份,孝感学院美术与设计学院102份,孝感学院音乐学院79份。孝感学院新技术学院语言文学系123份。

在第一部分“关于本科毕业论文存废的调查”中,尽管社会上关于本科毕业论文存废之争轰轰烈烈,沸沸扬扬,但接受调查的大学生还是表现出应有的冷静和理智。在“本科毕业论文写作是否必要?”的调查中,认为“没有必要”、“有必要”、“可有可无”的分别占12.89%、73%、14.11%;在“有学者提出本科学业论文抄袭现象严重,建议取消毕业论文写作,您的观点是( )”问卷中,认为“没有必要应该取消”、“不应该取消”、“无所谓”的分别占21.25%、63.59%、15.16%。这说明,大部分学生还是认识到本科毕业论文的价值和重要性,认为应该保留毕业论文的声音还是比较强烈的,但不可否认,认为毕业论文没必要、无所谓、应该取消的也占有相当的比例。而在“有些艺术类专业坚持毕业论文和毕业设计并举,您认为( )”的调查中,认为“应该”、“可根据专业和学生实际任选其一”、“无所谓”分别占18.64%、72.82%、8.54%。

在第二部分“关于毕业论文的写作的调查”中,有78.28%的学生学习过论文写作方面的课程,有81.68%的学生认为有必要在毕业论文写作前开设专门的论文指导课程。在“何时开始准备毕业论文”、“论文选题何时确定”的调查中,回答“第七学期”的分别为64.98%、64.57%,回答“第八学期”的也占17.68%、11.87%。而在“第七学期”以前的仅占20%左右。在“真正用于毕业论文写作时间”的调查中,回答“半月以内”、“一个月左右”、“一学期左右”、“ 一年左右”的分别为14.36%、50.26%、31.87%、3.5%,这充分说明,学生用于毕业论文写作的时间是相当有限的,这在音乐学专业表现更加突出,在79份问卷中,半月以内完成的31人,一个月左右完成有33人,分别占39.24%、41.77%。

在第三部分“关于毕业论文指导的调查”中,在“是否认为学生与论文指导老师之间应双向选择”的问卷中,认为“是”的为80.28%,说明学生还是相当认可实行双向选择的;在涉及指导教师指导毕业论文数量多少为宜时,74.96%认为“5位以下”, 22.43%认为“6-10位”,仅有2.61%认同“11-15位”。在“愿意选择哪一种类型的老师指导自己的论文”的问卷中,选择“学术水平高、指导能力强、严格管理型”、“学术水平高、指导能力强、严格但不乏亲和力型”的分别占26.75%、66.61%,而选择“比较放任松散管理型”的仅为6.64%,这说明学生还是愿意水平高能力强的教师指导,但最受欢迎的是水平高能力强、管理严格由尊重学生的指导教师。在问及“在毕业论文写作中指导教师给予的帮助”时,80.8%的学生认为是“大”;在调查指导老师是否认真负责时,81.875%的学生认为自己的指导教师是“认真负责、有敬业精神和职业操守”;这两项调查说明“文学类”专业学生对指导教师的指导是认可的,这也透露出地方高校“文学类”专业本科毕业论文指导教师的总体面是好的,是有责任心和责任感的。

在第四个方面“关于论文质量的调查”中,认为院系毕业论文管理“严格而应该”、“不严格”、“一般”分别为59.69%、7.85%、32.46%,这说明院系毕业论文管理还存在明显的问题,严格管理的只占60%。在问及学生对毕业论文的期望时,回答“能及格就行”、“真正反映大学四年的学习水平”、“希望达到优秀论文” 分别为26.31%、53.31%、20.38%,说明学生对毕业论文的期待是正常和正态的。在问卷中令人堪忧的是论文质量,在调查学生的写作态度,认为“比较认真”、“不认真”的分别为61.89%、14.34%,认为“认真”的只占23.79%;在问到是否存在抄袭时,认为“严重”、“一般”分别为16.26%、65.21%,而认为“不严重”只有18. 53%;这从侧面说明,本科毕业论文中相当多的学生毕业论文的写作态度还是有问题的,也存在着较严重的抄袭现象。在调查中,还有一个问题是应引起我们高度重视的,在“您在写毕业设计(创作)或毕业论文的过程中遇到的最大困难是什么?”的问卷中,有39.77%的人认为“面临就业压力,无心写作”,15.14%的人认为“不知如何写作”,19.46%的认为“考研、实习与毕业论文相冲突”,9.15%的认为“找不到所需资料”。从这些数据可以看到,认为“就业、考研、实习”是毕业论文写作中遇到最大困难的达59.23%,这说明就业、考研、实习对本科毕业论文的冲击是巨大的,也是当下地方普通高校本科毕业论文中碰到的最大难题,这一问题如果得不到妥善解决,本科毕业论文的质量保障就会面临着巨大的挑战。

三、建议和对策

通过以上“地方高校‘文学类’学士学位论文写作问卷调查”的分析,尽管我们只选取了2所学校,但这2所学校分别是地方高校二类本科和独立学院性质三类本科院校,目前,中国地方普通高校本科院校主要也是由这两类构成,窥斑见豹,从中不难看到地方普通高校本科毕业论文的一些成绩和不足。

从以上的数据和分析可以看出,地方普通高校“文学类”本科毕业论文这一层面而言,总体状况还是比较好的,但也存在一些明显的不足。因此,只有创新机制,注重改革,加强引导,才能改变现状,保证质量。

首先是开好本科毕业论文写作与指导课程,加强对学生的教育和引导。从问卷结果分析,地方普通高校相当一部分专业都开设了相应的课程。但也有些专业没有开设相关课程,在问卷中有21.72%的学生没有学习毕业论文写作方面的课程。即便是开设毕业论文写作课程的专业,大多在6-7学期,时间偏晚。为了提高地方普通高校本科毕业论文水平,我建议都必须将本科毕业论文写作课程纳入正常的人才培养方案中,而且最好在第5学期前完成。而且,毕业论文写作课程必须完成三项任务:让学生了解本科毕业在人才培养中的地位作用,认识毕业论文的重要性和价值,消除在毕业论文上存在的错误认识和糊涂观念;让学生熟悉本科毕业论文的基本流程和主要构成,了解各环节的内涵和要求,掌握毕业论文写作的基本技能;让学生学习知识产权保护等方面的规定,对社会上广泛存在的学术不端行为要有正确的认识,树立诚实守信的价值观。

其次,要加大本科毕业论文改革的力度。针对地方普通高校“文学类”本科专业的实际,对现行的毕业论文进行大胆改革。

一是对艺术类专业实行毕业论文与毕业设计(表演)任选其一。由于新世纪持续高温的“艺考热”,导致了地方普通高校艺术专业学生规模的不断扩大,比较而言,艺术类专业的师资力量偏弱,物质保障也相对困难,加之艺术生的文化素养偏低,要在毕业论文和毕业设计(创作)两线作战,其困难可想而知。还有艺术类专业传统的“重技轻文”,学生普遍选择以牺牲毕业论文而保全毕业设计(创作)。因此,为了保证毕业论文(设计或创作)质量,减轻学生的负担,建议艺术类专业改变目前普遍的毕业论文与毕业设计(创作)并举的局面,学生可根据自己的兴趣、爱好,任选其一。

二是形成本科毕业论文的替代机制。设计科研学分替代毕业论文,学生在专业方面取得重大成绩的,可以用专业方面的成果代替毕业论文,如语言文学类专业的文学创作、翻译,音乐舞蹈类专业的艺术表演,新闻传播类专业的各类新闻报道,还有学生在读期间发表的学术论文和发明专利等。达到规定的科研积分的学生,毕业论文经批准可以免做。

再次,化解毕业论文与就业、考研、实习之间的矛盾,为毕业论文提供必要的时间保证。

从问卷结果可以看出,学生就业对地方高校本科毕业论文影响巨大,而考研和实习也对毕业论文产生了一定的冲击。主要是由于这四项工作在时间上高度重合,其重要性上各不相同:就业是大学生的终极目标,考研是提升自身实力的重要手段,毕业论文和实习是重要的实践环节,是影响学生能否顺利毕业和拿学位的关键性因子。从目前的实际看,地方普通高校本科毕业论文大多集中在毕业年级,而考研和就业也贯穿这一年的始终,复习备考――考试――面试――录取环环相扣,而准备就业材料――跑人才招聘会――面试――试用――上班也是不断循环。加之中国高校普遍存在的“大四综合症”,因此,学生在本科毕业论文方面的精力投入是相当有限的,论文时间难以保证,论文质量自然受到严重的影响。

本科毕业论文与就业、考研、实习的冲突由来已久,它是地方普通高校面临的一个难题。虽然这一问题早已显现,但长期以来未得到根本解决。有些专业尽管也采取了一些应对之策,但限于种种因素的制约,也没有从根本上缓解这一矛盾。从目前的现状分析,化解这一矛盾无外乎朝着两个不同的向度发展:一是如前所述的改革,改变毕业论文的现有模式,以改革促发展;一是将毕业论文提前至第6学期进行,实行“错峰”,提前尽管也会带来一些新的问题,但可以基本上消除现行本科毕业论文中存在的主要问题。

第四,加强管理,注重引导,实行奖惩并举。

地方普通高校本科毕业论文下滑,除了大学生自身的因素和指导教师等方面的原因外,管理的不科学不到位也是一个不容忽视的因子。要改变地方普通高校的现状,要解决本科毕业论文中存在的主要问题,扭转论文下滑的趋势,就必须加强对毕业论文的管理,增强管理的科学性和人性化,为毕业论文营造良好的氛围。

首先是加强管理的科学性。要改革以往管理中不合时宜的政策,管理中心要下移,要赋予教学院系更大的自主权和灵活度。要实行分级管理,学校的主要任务是检查和监督,院系的主要任务是落实和推动,指导教师的主要任务是指导,形成上下齐动,共同推进的局面。

篇4

关键词:音乐教育 人才培养 改革

近日,由音乐学院举办了“基础音乐教育人才培养模式论坛”,论坛进入自由讨论阶段时,与会人员围绕着“高校音乐教育模式如何适应基础音乐教育”这一核心议题各抒己见,气氛极其热烈。与会专家对当下高校的课程设置、人才能力培养模式、人才素质结构发展方向等问题做了认真而又严肃的讨论,并在一些细节问题上提出了具体的实施措施,为高校音乐人才培养与基础音乐教育人才需求的更加紧密结合提供可靠的理论依据。基础音乐教育人才培养模式论坛的举行,对于加强高校与地方中小学的交流、加深彼此之间的合作,推进音乐教育改革,提供改革思路提供了良好的契机和平台。

从音乐教育发展的角度看,建立完善的、高质量的教育人才培养模式是2l世纪教育进步的重要标志,也是地方院校今后不断优化人才培养方案的方向。结合目前音乐学院人才培养模式的改革建设,我将本人观点概述如下。

一、拓展音乐教学内容

传统的音乐教学内容包括唱歌、欣赏、唱游、器乐、识谱与视唱听音,以唱歌为主要教学内容,以识谱为教学主线,重视知识与技能的学习。而新课程标准则要求教师对教学内容进行了新的事例及拓展。我在教学《我和星星打电话》一课时,为了让学生更好地理解领唱与齐唱这种演唱形式,与学生分别交换角色领读歌词、齐读歌词,然后过渡到领唱、齐唱。学生通过亲身体验、感受,不仅很快掌握了演唱形式,而且通过歌词中的相互对话、分角色表演等,进一步培养了热爱科学、热爱大自然的情怀。这样,学生不但学会了唱歌、识谱等基本知识和技能,而且也通过换位实践、理解到社会交往价值和群体意识、合作意识等。

二、转变教育理念,着力培养应用型人才

音乐学院的人才培养模式改革以突出实践能力培养、应用型人才培养、服务于地方文化建设为目标,同时,紧密结合音乐学科自身的特点。音乐、舞蹈专业是一个对学生有特殊素质要求的专业学科,且专业分类很细甚至是难以兼容,如声乐专业对发声器官、钢琴专业对手指、舞蹈专业对肢体等均有特殊要求,而从事基础音乐教育工作的老师最起码必须掌握的专业技能应包括声乐、钢琴,即要有较扎实的演唱与演奏功力(暂且不论教学能力及其他能力)。但按现行教学模式(不论是专业院校还是师范院校),声乐与钢琴却分属两大专业,学生一旦主修声乐专业或是钢琴专业,绝不会甚至是绝不可能再去选修另外一个专业。所以在全国高师历届音乐专业毕业生中,有相当演唱水平却弹不好伴奏,能胜任演奏却唱不好歌的大有人在。由此可见,转变教育观念,树立新的基础音乐教育专门人才培养观,才是高校音乐教育教学改革至关重要的根本方向。在此方面,音乐学院组织全体教师,多次开展研讨活动,修订完善以应用型人才为培养为目标的人才培养方案,把“三结合”(课堂与舞台相结合,课堂教学与实践教学相结合,社团活动与素质拓展相结合)的培养模式纳入人才培养方案,高度重视实践教学,积极开展艺术实践教学活动,培养学生的实践能力。

三、实践为先,拓展人才培养途径

音乐学院的艺术实践活动突出了“三结合”。通过这三种方法,可随时检验学生的学习效果,还能在他们运用知识的过程中,培养他们的创新精神和创造能力。通过学习、检验、提高,再学习、再检验、再提高这样的方式,还可促进教学内容、方式、方法的不断改进、不断充实、不断完善、不断提高。这样有计划有目标的引导和实践,集中表现了艺术教育改革的基本特色.对音乐学院的教学产生了非常大的促进作用.为音乐学院的人才培养探索出一条切合自身实际情况的道路。

(一)课堂实践。将音乐教学法、钢琴教学法、声乐教学法的教学内容分散到课程、教学环节之中,组织、辅导学生根据不同科目编写教案,进行模拟课堂教学实践,使学生不仅知其所学,还要知其所以学,更能将其所学灵活运用,从一进校起就可经常进入教师角色的体验并进行教学能力的培养。

(二)艺术实践。可按期举办各种形式的音乐会或文艺演出,例如:“声乐器乐舞蹈大赛”、“放飞的音符”系列活动、“青年教师技能展演”、“班级小舞台”等系列活动,让学生分批参与策划、组织实施,从中培养他们的组织能力、驾驭能力、协调能力;在演出中培养他们的艺术表现能力、示范能力;在集体节目中提高他们的辨音能力、多声思维能力和协调配合能力。

(三)社会实践。将学生的毕业论文、寒暑假社会实践活动与专业培养相结合。以“采风”的形式,适时安排同学下乡,搜集、记录、整理各地各民族的民间音乐素材,亲身找寻音乐创作的源泉,感受乡音乡情,体验民风民俗,激发他们的创作灵感,调动他们主动学习的积极性。通过采风,再带着问题和思考回到课堂,接受老师的解答和指导。

综上所述,经过近几年的不断探索,音乐教育实现了培养模式创新,在提升人才培养质量方面取得了很大的成效。我认为这也是音乐教育在人才培养模式改革中的必经之路。

参考文献:

[1]汪贤泽.基于课程标准的学业成就评价程序研究[D].华东师范大学,2008.

[2]曹理.我国音乐教育学学科发展回顾与前瞻[J].中国音乐教育,2004,(10).

篇5

摘要:文章以高校特色专业资料室为例,阐述了其为特色学院教学科研、学科建设服务以及为研究生教育服务等方面发挥的特殊作用,并对网络环境下高校学院资料室发展建设做了有益的探索。

中图分类号:G258.6文献标识码:A文章编号:1003-1588(2013)02-0067-03

收稿日期:2013-01-03

作者简介:楚保玲(1959-),河南大学艺术学院副研究馆员。1院系特色资料室与高等院校图书馆的关系

作为高校三大教学支柱之一的高校图书馆在学科建设中起着重要的文献保障作用,绝大多数高等院校所属院系、科研单位都有自己的图书资料室,这些资料室是高校图书馆的专业分馆,构成了高等院校特殊的“二级”图书馆系统。院系资料室是高等学校图书情报工作的重要组成部分,是为全校教学和科研服务的学术性职能机构,是图书馆文献情报工作的延伸和补充,在学科建设中的地位和作用不可低估。健全和完善现代化的院系图书资料室管理与建设体系,能大大提高学校教学质量和科研水平,有效促进高等学校的全面发展。为加强学科专业建设,许多高等院校加大了对院系资料室建设的投入,进一步强化专业建设,将资料室建成学术科研“品牌”,使院系特色资料室在为高校教学、科研及学科建设服务方面发挥了高校图书馆和公共图书馆不能替代的作用。同时,图书资料“少而精、少而优”、专业性强也是院系特色资料室一个突出的特点。河南大学艺术学院音乐资料室就是其中的一例。这是因为艺术学科与文、史、哲、经、理、工、农、医等学科相比所呈现的不同特征及自身发展的规律性,如其他学科多以文本或语言作为呈现方式,而艺术学科则多以听觉(音乐)视觉(美术)作为其表现方式。笔者以河南大学艺术学院音乐资料室为例,从几个主要方面对音乐专业特色资料室发展建设以及为音乐专业教学科研、学科建设发展、研究生教育服务等方面进行了阐述。

2河南大学艺术学院音乐资料室发展史及现状

河南大学艺术学院音乐资料室是河南省普通高等学校特色专业资料室——艺术院系资料室中专业图书、期刊、报纸、音像等资料种类最多、数量最大、门类最为齐全、历史最悠久的资料室之一。截至目前,该资料室共有音乐类中文图书30,000余册、外文图书5,000余册;专业中文期刊50余种、8,000余册;外文期刊30余种、1,000余册;各类唱片、磁带、录像带、CD、DVD等5,000余盘。河南大学艺术学院音乐资料室的历史是与河南大学艺术学院的发展紧密相连的。河南大学艺术学院是河南省成立最早的一所高等艺术学府,她的前身是1958年成立的河南艺术学院;1959年更名为郑州艺术学院;1962年河南省高校调整,艺术学院并入河南大学成立艺术系。1996年,省委、省政府决定在河南大学艺术学科的基础上成立河南艺术学院,隶属河南大学。1998年河南大学艺术学院重新组建,将原有的艺术专业的4个系合并,成立河南大学艺术学院,至今已有五十余年的历史。河南大学艺术学院成立伊始就十分重视图书资料采集和订购工作,资料室现在仍保存着很多印有各个时期印章的图书资料,还有几十种期刊都是从创刊号开始订购的,一直延续到今天,始终为艺术学院的发展、教学科研、学科建设和研究生教育等发挥着巨大的作用。

3河南大学艺术学院音乐资料室馆藏特色及功能

3.1加强资料室建设,突出馆藏特色,为教学科研及学科建设服务

河南大学艺术学院音乐资料室既然是特色专业资料室,那么所存图书期刊资料就不能像大文大理那些学科一样搞“大而全、多而广”,不能贪多求全,而是要利用有限的经费保障专业所必需的图书资料,做到“少而精、少而优”,以“精”为核心,突出“特色”,必须要与院系专业设置紧密结合,围绕学科专业设置为中心购置、增添图书资料;同时还要保持专业必备资料不缺失,为科研和教学提供完善的、翔实的资料保证,这是该资料室的主要特点。

目前该资料室所拥有和保存的由文化部、中国文联发起组织编纂的大型音乐类丛书——《中国十部民族民间文艺集成志书》,可以说是“镇馆之宝”。因为从全国艺术院校的图书馆和资料室范围来看,拥有这套大型音乐类丛书的还为数不多。这部民族民间音乐集成丛书卷帙浩繁,共分十部约三百余卷;涵盖地域广泛,全国28个省、直辖市和自治区都包括在内;权威性强,一批国家最高音乐学府的专家教授直接参与编写和指导;地方特色浓郁,一大批地方音乐工作者和民族民间艺人参与编写;时间久远,从1979开始筹划到1988年出版第一本书籍,直到2006年才全部完成该部丛书的编纂出版工作,前后历时将近二十年。该部丛书共分为中国民族民间歌曲集成、中国民族民间器乐曲集成、中国民族民间舞蹈音乐集成、中国民族民间戏曲音乐集成、中国民族民间曲艺音乐集成、中国戏曲志、中国曲艺志等。笔者之所以用大量的篇幅详细介绍这部丛书,是因为该丛书对河南大学艺术学院音乐专业教师的教学支持和科研成果取得、对音乐专业“音乐与舞蹈”、“戏曲表演艺术”等一级学科申报和成功获批发挥了很大作用。

3.2为研究生教学服务是院系资料室的一项主要工作

作为高等院校的“二级图书馆”——院系资料室,一方面要为本院系广大教师的教学科研和学科建设服务,另一个重要的方面就是为研究生教育服务。河南大学艺术学院音乐资料室在为音乐专业研究生教育教学和科研服务方面做了很多扎实而具体的工作。

目前音乐专业招收研究生有中国音乐史研究、西方音乐史研究、中国传统音乐研究、音乐编辑学研究、音乐人类学研究、中国当代流行音乐研究、音乐教育理论与应用研究、作曲技术理论研究、音乐表演理论与应用研究(含声乐、戏剧、器乐、键盘)等近十个方向,常年在校的全日制研究生三个年级共约120余人。近几年,音乐资料室在原有图书资料的基础上,根据音乐专业招收研究生专业方向购置了大量包含现当代音乐学界最新研究成果的图书资料和工具书,新增订几十种专业期刊和报纸。代表性的有《中国十部民族民间文艺集成志书》(300余卷);《中国音乐学研究文库》丛书(约30卷),荟萃了当代音乐学界最具代表性学术人物的最新学术研究成果;外文工具书《新格罗夫音乐词典》(20卷本);传统古琴音乐丛书《琴曲集成》(10卷本);《中国音乐年鉴》(1987年~2009年)等等。专业核心期刊和各大音乐学院学报有《中国音乐学》、《中国音乐》、《音乐研究》、《人民音乐》、《音乐创作》、《中央音乐学院学报》、《南京艺术学院学报》、《武汉音乐学院学报》、《天津音乐学院学报》等等。大量的专业书籍及学术期刊,为研究生在校学习研究专业知识、毕业论文写作及资料查询、毕业创作音乐会等,提供了丰富的学习资源和理论支撑。同时,音乐资料室注意营造良好的学习环境,学术氛围较浓厚,有利于研究生学习交流,这些都为提高音乐专业研究生教育质量起到了保障作用。

楚保玲:加强高校特色院系资料室建设为教学科研学科建设服务楚保玲:加强高校特色院系资料室建设为教学科研学科建设服务3.3兼职承担科研统计任务是院系资料室工作的又一特色

河南大学艺术学院音乐资料室除了做好日常的为教学科研和研究生教育服务以外,还兼任着艺术学院音乐专业科研成果的统计工作。这项工作从2002年开始,对音乐专业的每位教师及专业技术人员的科研成果按类别(如著作、教材、核心论文、一般CN论文、项目、获奖等)和年度归纳整理,全部输入电脑,建立详细的教师科研电子档案,管理系统逐步完善。这项工作一直做到现在,积累了大量的科研信息资料,使用起来非常方便。这套电子化系统管理的科研档案数据资料,为艺术学院音乐学专业申报硕士学位点、申报国家一级重点学科成功获批,提供了准确可靠的信息资源,发挥了不可或缺的后勤保障作用。此外,河南大学艺术学院音乐资料室还对历届毕业研究生的论文及开题报告按年级和专业方向进行归类整理,放置专门独立的小区域分类保管,为方便读者查阅提供了便利条件;同时该资料室还注意搜集保管本专业教师编纂出版的各个时期的专著及教材,丰富了资料室馆藏的种类。4网络环境下进一步加快高校特色资料室发展建设的初步探索随着计算机技术、通讯技术、多媒体技术及其他相关信息技术的高速发展, 它们已广泛应用于信息的生产、加工、存贮、检索及传播使用等各个环节。以网络数字化为代表的现代信息环境为高校图书馆和院系资料室提供了更加广泛和丰富的信息资源,也为其工作发展带来了良好的机遇,同时也强烈地冲击着资料室传统的工作模式。因此,为适应现代信息技术的特点和要求,为现代化教学科研提供更完善和高效的信息服务,探索网络环境下院系资料室改革的新思路是很有必要的。为了改变目前国内多数高校院系资料室“各自为政”的封闭状态和管理模式,减少因此而带来的大量文献资源的重复浪费,改变传统的被动服务模式为现代的主动服务模式,提高服务质量,从而最大限度地满足用户(特别是教师和研究生)对信息的各种需求,充分发挥院系资料室在高校教学与科研中的积极作用。

4.1抓住机遇,促进资料室网络化建设

抓住高校大力发展校园网的契机,自觉将资料室自动化系统作为校园网的重要组成部分, 积极参加校园网建设。2010年暑假期间,河南大学艺术学院音乐资料室在院领导班子的大力支持下,购买设备,组织人力,在专业技术人员的指导下,将资料室馆藏的35,000余册中外文书籍、9,000余册中外文期刊的全部目录基本信息输入电脑,把具有专业特色的文献资源转化为数据库资源,并入学校图书馆数据库网络自动化管理系统,有效地整合了院系资料室的资源,同时也使资料室图书自动化管理迈上了一个新台阶。

4.2利用校园网资源提高特色资料室服务质量

利用学校和图书馆的现有资源和网络优势进一步扩充资料室的专业资源涵量,实现资源共享。目前河南大学计算机网络已覆盖全校各个院系,河南大学图书馆建成了“现代化技术应用管理系统”局域网、光盘局域网,连通了校园网、中国教育科研网、国际互联网,装载“中国学术期刊”、“维普科技期刊”、“万方硕博论文”、“数图电子图书”“人大复印资料”等全文数据库。这些彻底改变了图书馆传统的管理与服务模式,使工作效率和服务质量得到了极大的提高,为广大教师改革教学内容和模式、提高教学质量、快出科研成果提供了强有力的保障;为当代大学生学习方式的多样化、多渠道全方位地学习补充专业知识技能打开了方便之门。同时,在把院系资料室各具特色的文献资源转化为数据库资源后,也为资料室利用学校图书馆网络资源从而进一步扩充专业资源和发展提供了机遇,使学校图书馆与院系资料室以及院系资料室之间实现资源共享成为可能。

总之,河南大学艺术学院音乐资料室在为特色专业教学、科研、学科建设发展服务方面做了大量有意义的工作,较好地发挥了应有的后勤保障作用,同时也加强了特色专业资料室的自身建设。

参考文献:

[1]杨惠滨.高等院校院系图书资料室专业和特色问题刍议[J].教书育人,2005(5).

[2]李婉华.网络环境下高校资料室建设与发展[J].世纪桥,2008(8).

[3]杨惠滨.高等院校院系图书资料室专业和特色问题刍议[J].教书育人,2005(5).

篇6

关键词:嘉陵江上;演唱技巧;情绪;思想感情

《嘉陵江上》是由著名音乐教育家贺绿汀谱曲端木蕻良先生的散文诗而完成的,这部作品曲的曲风在传统民族音乐风格基础上加入西洋歌剧中朗诵调、咏叹调以及遥唱等风格。《嘉陵江上》在中国音乐历史上有着重要的特殊地位,是一部著名的革命歌曲。

一、作者介绍与背景

(一)词作者介绍

《嘉陵江上》这部作品的词作者是端木蕻良,曾用名曹汉文、曹京平,他生前曾经在中国作家协会担任理事,并且在北京市作家协会担任副主席一职。端木蕻良1912年出生,在他17岁的时候被天津南开中学录取进行学习。21岁就考入了北京清华大学,并且在他入学的当年就加入了“中国左翼作家联盟”,投入到革命文学的创作中,1996年去世。端木蕻良在24岁的时候就写了著名小说《科尔沁旗草原》,这部小说在东北地区家喻户晓。端木蕻良先生一生创作作品无数,其中小说为主。这些作品中长篇有:《上海潮》《大地的海》。短篇有:《土地的誓言》等。他不但是一个小说作家,还是一名优秀的童话作家、评剧作家、京剧作家等。

(二)《嘉陵江上》创作背景

《嘉陵江上》1939年春天所作。当时正值我国的时期,音乐已然成为拯救民族思想、抗日革命的一种法宝利器,那时候全国各地已经出现了大批抗日革命的音乐组织,也产生了大量的红色音乐作品,《嘉陵江上》的出现,与当时的抗日行为与抗日思想极度统一,是革命歌曲中的著名作品。

这首散文诗很快就流传开来,潘奇把这首诗交到了贺绿汀手中,希望能谱成曲,用于宣传革命。贺绿汀读完这首作品后,深深的被歌词所震撼到了,最终同意为这首诗谱曲。《嘉陵江上》的作曲并不容易,贺绿汀老先生经过六次谱曲也不尽人意,最终第七次才满意。最终,这部作品《嘉陵江上》孕育而生,受到人们的传颂。

二、思想感情与创作特点

(一)思想感情

端木蕻良先生在创作这部作品的时候,不单单是缺吃少穿物质上的不足,当时,由于战争原因祖国领土大面积的沦陷以及战争残酷的条件,也让他抑制不住内心的怒火。端木蕻良走在嘉陵江边上,遥望着汹涌的嘉陵江,对家乡思念的感情油然而生,让他回忆起家乡的土地被日寇侵占。想起自己的父老乡亲,每天都生活在水深火热之中,担心受到日寇欺辱,就抑制不住内心的悲愤。

这首散文诗分2段,第一段表达了先生对沦陷的国土和深陷战场的父老乡亲的怀念,和歌词中说的是一样的,一样的沉痛、悲愤的情感。第二段的思想感情峰回路转,换成慷慨激昂的感觉,表达出了自己内心愤怒与誓死捍卫家园领土和勇于和日寇抗争的信念与勇气。

(二)创作特点

《嘉陵江上》这首作品是以第一人称的视角来进行创作的,作品第一段怀念自己因为日寇的侵略导致自己失去了田舍、家人以及牛羊,使得“我”流离失所远离家乡来到了嘉陵江附近。作品第二段表达出要奋勇抵抗日寇,有决心、有信心打败侵略者回到家乡。这首作品非常具有戏剧色彩,有通过情感来打动人心和激励人们奋起进步的效果:表达了时期举国上下中国人民的热爱祖国的思想,突出了当时的特色;歌曲的曲调风格不单单是传统的民族音乐风格,《嘉陵江上》在此基础上还借鉴这些传统民族音乐以外的音乐形式,比如朗诵调、咏叹调和遥唱等,这首音乐作品在当时非常新颖,而整体上又不脱离民族音乐,既有浓厚的艺术性,又不曲高和寡,大众都能唱,不脱离人民群众;旋律特点朗读与抒情相互融合,特点是非常的雄厚,旷达。

三、《嘉陵江上》演唱技巧

(一)音色和气息的运用技巧

在演唱过程中,音色是表_作品好坏的重要要点之一,音色处理得好能加分,处理不好则减分。声音和情感是不能缺少也是相互融合的。这首作品是一首男声的艺术歌曲,只有是深厚、雄壮有力的音色才能完美的体现出这首作品备份的情感以及激昂的信念。

(二)速度与力度的运用技巧

《嘉陵江上》这部作品从整体上看速度与力度的变化范围比较大,在演绎作品时需要把握好。演唱时要运用适当的强弱和速度的转变来体现这部作品的起伏感,更加全面的诠释作品。演唱第二段第四句时应该坚决有力,第六句应该再加大力度,直到第七句要最大程度爆发出来。

四、结束语

《嘉陵江上》是一部伟大的革命抗日歌曲,在音乐形式上都有着独特非凡的感觉,在情感上有着一颗浓浓的爱国心。这部作品一直都延唱到现在,是一部生命力极强的歌曲。本文着重从三个角度剖析这部作品,一方面介绍本作的词作者端木蕻良、曲作者贺绿汀的人物生平以及二位大家的主要成就,并且分析了本作的创作背景,是在打击日寇的战争年代。另一方面主要介绍了作者内心悲愤与誓死捍卫领土的勇于和抗争日寇的信念以及这部作品的创作特点。第三方面一是从从音色和气息,二是从速度与力度,三是从情绪介绍了《嘉陵江上》的演唱技巧。《嘉陵江上》这部作品反映了当代中国人民誓死守卫家园、坚强不息的民族精神,具有非常珍贵的价值,能够让演绎它的人无论是在演唱技术还是精神方面获得进步。

参考文献:

[1]李光伟.试论情感表现在歌唱在艺术中的魅力[J].吉林省教育学院报,2009,6(5):62-66.

[2]吕倩.《嘉陵江山》往事[J].重庆晚报,2009,43(4):20-30.

[3]夏小燕.二十世纪上半叶中国艺术歌曲历史回眸[J].天津音乐学院学报:天籁,2004,4(8):18-30.

[4]周小燕.声乐基础[M].北京:高等教育出版社,1990:16-22.

[5]彭志敏.音乐分析基础教程[M].北京:人民音乐出版社,1997:20-25.

[6]钱仁康.音乐作品分析教程[M].上海:上海音乐出版社,2001:52-62.

[7]薛亮.歌唱的艺术[M].辽宁:中国文艺联合出版社,1997:55-60.

[8]赵淑云.歌唱艺术与实践[M].浙江:浙江大学出版社,2001:60-66.

[9]沈湘.声乐教学艺术[M].上海:上海音乐出版社,2003:12-30.

[10]王少维.纵聚类音乐分析法研究[D].上海:上海音乐学院,2013.

致谢:

篇7

《乐书要录》基本内容考证 赵玉卿

明清俗曲作品名称小考 徐元勇

长安古乐"俗语"诠释 程天健

湘西苗歌的种类及特征分析 张艺

《陕北大唢呐音乐》读后 李武华

细胞衍化理论与琴曲旋法形态--古琴曲《流水》探析 相西源

2001年全国中青年作曲家新作品交流会在天津举行 栩生

逸词赏幽心 繁声弄远意--论古代词曲的风格特征与演唱 张晓农

索科洛娃·斯维特拉娜教授举行学术讲座和音乐会 张津波

歌唱音准问题研究 刘大巍

女中音声部容易出现的认识误区 薛红平

假声漫议 乔新建

内心视觉在节奏训练中的潜在作用 胡艳

美育与求知:20世纪中国音乐教育的反思 魏启元

高师音乐课程改革刍议--兼及对理论作曲课程设置的认识 翟学京

杨荫浏音乐文献工作管见 景月亲

浅谈音乐美学中的现量说 邹璐

试论西方音乐中的二元对立现象 梁睿

平湖韵长安情--从"纪念任鸿翔先生琵琶专场音乐会"说起 思昀

现代国乐专业教育及乐队建设的世纪回眸与展望 鲁日融

20世纪20-30年代的中国艺术歌曲 胡天虹

西安鼓乐中套词、北词、南词、外南词、京套的曲式结构 褚历

余志刚教授应邀为我院师生做学术报告

从刘鹗的《老残游记》谈王小玉的歌唱艺术 陈四海

诗意地言说--和声本体论研究 杨和平

心理自由是音乐创作的关键 罗瑾

巴洛克音乐形态与相关音乐思潮 王珊

比较研究刘天华和华彦钧的二胡曲 杨瑞庆

简论弓弦乐器"泛音"训练的意义与方法--以小提琴为参照 王怡

辨证哲学观在声乐教学中的运用与实践 杨孜孜

有关高师音乐技法集体课实践与研究的若干问题 徐文武

精彩纷呈各尽其妙--98级硕士研究生毕业论文答辩综述

论高师音乐史教学中的"环境感" 张婧

乐感与视唱 董焰,陆小玲

论沃尔夫的艺术歌曲(上) 白君汉

凤阳歌的传播与分布 许国红

访著名华裔指挥家汤沐海 阎宝林,汤沐海

张培豫激情演绎"火鸟"和"悲怆" 李宝杰

魂牵梦萦忆延安--读《山高水长--延安音乐回忆录》 翟咏

音乐--戏曲现代戏之魂--兼及对京剧"样板戏"音乐的评价 冯光钰

听傅聪--文化、艺术、人生

"西部开发"与少数民族传统音乐的保护及传承 孙航

敦煌壁画上的打击乐器 庄壮

中国古代音乐文学发展轨迹扫描 杜兴梅

长安古乐的物质构成与形态特征 程天健

简论古代中越音乐交流 李未醉,苏前忠

中国音乐学院邹文琴教授应邀来我院讲学

论音乐本质的客观性与主观化的表现内容 范晓峰

秦胡研究立项通过专家论证

时代的脉搏永恒的旋律--时期革命歌曲创作述评 徐帆

北京舞蹈学院王玫教授应邀来我院讲学

充满时代气息的艺术杰作--普罗科菲耶夫《第五交响曲》音乐学分析 王文澜

中国传统音乐学会第12届年会小记

论音乐直觉思维与培养 任志琴

梁欣、金伟作品收入《民族器乐曲论选集》

小提琴教学中音准综合能力的培养 麻西水

琼林瑶树声行云流水韵--论中国古代琴歌的演唱特色 张晓农

关于钢琴演奏技能形成的系统分析 吴磊

舒伯特艺术歌曲钢琴伴奏浅析 徐励

声乐学习过程简论 李小琴

音乐批评的对象--"音乐批评学"探索之六 明言

20世纪上半叶我国音乐心理学文献的初步读解 杨和平

从《悲剧心理学》看朱光潜悲剧美学观 赵岩

《绣荷包》及其审美启示 钱建明

中国儿童歌曲创作百年回顾 杨瑞庆

论汉代黄钟标准 张柏铭

我院长安古乐学社应邀参加第七届中国泉州国际南音大会唱

从汉画像看鼓吹乐的形态特征及功用 冯建志

论梆子腔的划时代贡献 徐烨

"等程结构论"与调性思维模式 马东风

音符高点的相距间隔在作曲教学中的作用 程宝华

我院教师陈勇勇夺央视青年歌手电视大奖赛金牌

筝乐表现的本质考察及审美细节把握 樊艺凤

不同演奏版本中弹性节奏的比较--以肖斯塔科维奇《第一钢琴协奏曲》的五种演奏版本为例 杨凌云

源自心灵的舞曲--论肖邦圆舞曲之美 张觊

论京剧唱腔与歌剧美声唱法之异同 滑静

中国传统音乐教学管窥 翟志荣

音乐教育中信息手段的建立与实践 韩兰魁,李宝杰,程宝华,刘小山

地方高师音乐专业教育目标及定位考察 王德君

论高师声乐小组课的优势整合与劣势化解 肖兵

流行音乐与文化消费 王黎

山西霍州书田野调查 赵海英

试论龟兹乐舞及其东渐 卫凌

唐代音乐文化的两大体系--大唐雅乐与燕乐 李石根

敦煌壁画上的吹奏乐器 庄壮

先秦音乐美学思想对曾侯乙钟磬形成的影响 王安潮

道教音乐的内核、外缘及分层观 蒲亨强

青城山道教音乐与外地道教音乐的关系 甘绍成

中国乐理是"易"的乐理 杜亚雄

我对"同均三宫"问题的思考与研究--在中国传统音乐前沿课题研讨会上的发言 杨善武

沉痛悼念李凌同志

"同均三宫"论证的新角度 蒲亨建

燕乐二十八调缘何无徵 李来璋

谈"均"与"宫" 吴志武

声乐艺术造型特征论 张晓农

声乐技巧模式初论 李小戈

演唱者临场心理障碍的形成与调控 滑静

声乐教育中的技术训练与素质培养 田怡

20世纪小提琴教育理论著述概览 吴佳,杨九华

中国钢琴作品在高校音乐教育中的运用 蔡俊超

《五更鸟》在陕西东西府地区之流变 牛东梅

《理想国》和《论语》中的音乐思想之比较 林达

黄檗宗声明(梵呗)东传过程中的变容原因之文化阐释 周耘

论明清俗曲兴盛发展之原由 徐元勇

唐朝三代帝王对盛唐音乐繁荣的贡献与历史局限 李西林

汉语单音词结构影响下的旋律形态 陈应时

周勤如博士来我院讲学

传统吟诵的用谱与传承方式 秦德祥

五声性调式的转调与和声的处理方法--五声性调式和声研究之四 樊祖荫

全音阶在现代音乐创作中的运用--乐曲《二人台>音乐结构分析 陈士森

斯特拉文斯基的《莎士比亚歌曲三首>--"深躺五寻之下的父亲"之分析 陈雅春

记西安音乐学院大提琴艺术节

超越生命情怀的人生感喟--我听二胡与交响乐队《曙光> 王平

社会性别与音乐 汤亚汀

从音乐艺术的本质看音乐教育的双重任务 王唯

也谈注释、参考文献的规范化问题--编稿琐记之三 蔡际洲

1985年以来我国音乐文献学研究综述 单亚莉

论歌唱发声的高位置 陶立新

歌唱共鸣初探 孙丽珠

《二泉映月>音乐特质初论 呼延梅文

和音训练的最佳途径与结构意识 赵小平

《溪山琴况>审美价值论简析 赵玉静

《薤露>考 巫东攀

论音乐审美意象 江旭东

墨、道音乐美学思想之比较 杜洪泉

论荀子的音乐思想 陈四海

我国西北部高原民歌近似色彩区的再划分 刘育林

吟诵音调与平仄声调 秦德祥

中日尺八一脉相承 应有勤

丝绸之路乐器考 劳沃格林,方建军,林达

20世纪西方打击乐述略 李林

听觉动力--音响认知的审美建构 宋超

"首届少年脑力奥林匹克竞赛音乐能力电视大赛"十周年回溯与反思 黄明智

自然调式音级倾向关系在视唱中的应用 王天宏

筝演奏指法符号的规范与统一 魏军

唢呐弱音吹奏的训练与掌握 张宁

即兴伴奏学习以综合音乐能力为前提 何上峰,梁静

歌唱:音乐艺术魅力的最深源泉--歌唱艺术散论之一 李欣

音乐教育中的人文素质培养 林惠芬

篇8

教育理念 课程改革 实践 中小学音乐教育

这一学期,我阅读了由金亚文主编的《初中音乐新课程教学法》,这本书主要是以国家教育部颁布的《音乐课程标准》为理论依据,以课程标准的实验教材为参照,全面系统地论述、介绍了初中音乐新课程的教学理念、教材编写、教学领域、教学评价、音乐教师素质、教学设计、教学策略诸多方面的内容。因为此前,我对中小学音乐课程教学了解甚少,特别是对实践这一方面,缺乏教学经验,在读完本书以后,对中小学音乐课程教学和国家新的《音乐课程标准》有了较系统的了解,自己也有一些体会心得。这本书较全面地覆盖了当代中学音乐施教的多方面内容,但是,这些内容很少重复以往的教学论方面的成果,无论是在理念的表述上,还是在方法的介绍上,都体现出新观念。它不仅是一本有创意的新教材,同时也是一部有价值的学术著作。

作为一本音乐教学论领域的教材,其教育观的确立是核心问题,因为它决定着全书的方向、目标和内容。在这方面,《新课程教学法》把凝聚着最新音乐教育研究成果的《音乐课程标准》作为一条红线贯穿于全书的始终。把应试教育向素质教育过渡的转型期价值观,通过音乐教育的特有形式体现了出来。从培养学生的健全个性和完美人格出发,全面的体现了“以审美为核心”“以兴趣爱好为动力”“面向全体学生,注重个性发展”“重视音乐实践,鼓励音乐创造”“提倡学科综合,理解多元文化”等基本理念。这些来自《音乐课程标准》的指导思想,经过作者的融会贯通,深入浅出地进行了分析和阐述,并以新教材为中介,延伸到教学领域展开了教学方法论的研讨。当然,作为一本教学法方面的教材,仅有科学的理论依据还是远远不够的。它必须在纳入方法论的领域后,进行教学操作性的思考与安排。在这方面《新课程教学法》也是独具匠心的。作者把视野聚焦于初中阶段的新课程教材,然后再根据这一定位进行目标、内容和各个教学领域有关方法运用上的论述,在各个领域理论阐述清楚,方法交代明白之后,还列举了课例来帮助读者理解和实践。以达到举一反三的功效。

一、探索有别于传统音乐学校的音乐教育专业的课程体系

我们发现,在教学上承袭和借鉴的基本上是普通音乐学院式音乐表演专业的教学思想、内容、方法、质量观及评估机制,音乐技术课则长期沿袭传统“一对一”个别技能训练的教学模式……这种教学模式虽对音乐理论、知识与技能训练的提高有着重要的作用,但由于音乐教育专业与音乐表演专业的培养目标不同、招生入学选才的取向也不一致,沿用这一模式,就容易将音乐教育专业的教育教学变成了低水平地重复传统音乐学院专业培养模式了,而音教专业则是培养上好讲台的音乐师资,目标不一致,教育教学就必须突出各自的特点。因此,音乐教育专业最好能吸取传统音乐学院教学模式中有利于发展属于音乐教育专业自己的东西,创建合适自己专业发展的教学模式。

二、整合与培养目标、规格和教育教学规律相适应的课程体系

我们认为,一名合格的高师音乐本科毕业生,从专业学习的角度来看,除必备的专业理论知识外,必须大大加强他们的实践能力——动口、动手的能力。在高师教育中,音乐教育理论与艺术实践板块应该包含了教育学、心理学、中学音乐教育法、舞蹈、美术常识、艺术实践、教育实习、毕业论文写作等,让学生在读书期间尽全力吸收各种知识,能很快适应在中小学的教学。因为在中小学的教学过程中,并不是看重教师的琴技或歌唱技巧,而是侧重教师上课的课堂氛围以及对学生兴趣的影响和带动。时代和社会的发展需要复合型人才。因为科学技术既高度分化又高度综合,每种社会职能也无不交叉涉及多种领域的业务,势必要求人才的知识能力结构复合化。我们要求学生按前面培养目标努力做到“多能一专,先博而后深”。

三、突出师范性——多能一专、全面发展

高等师范教育的特点决定于其培养人才的职业定向性,其他教育教学的理念必须体现以人为本。作为教学单位,我们培养出可以迅速胜任教师职业的音乐师范生,既满足了国家对教师的急需,也确立了自身在社会上的专业形象——师范性的形象。师范性应该是师范教育最具本质、最具特性的东西,它既遵循艺术师范教育学科的内在规律,又与师范的培养目标紧紧相扣,从学科建立到课程设置,从教育指导思想到教学管理,从授课方式到教学内容,从教学方法到教材使用、到实践环节等,都应是全面的、系统的、科学的、有别于其他学科特点的教育体系,在每门课的施教中,以教师为主导,学生为主体,而教学法则是贯穿教与学的主线,明明白白让学生了解和掌握“学什么、怎样学、如何教”。高师音乐教育的一切应着眼于提高学生的整体素质并服务于基础教育的素质教育,才是最大的师范性。因此,高师音乐专业的教育体系必然只能是多能一专、全面发展的教育体系。所谓“多能”是在专业知识的范围内,力求专业基础理论和知识扎实、全面及求得知识能力结构的多样化,以利于增强人才的灵活性、适应性;在“多能”的基础上让学生选择一个课程作为提高与发展的专长方向,以满足音乐教学各种工作岗位的需要,也利于发挥人才自身的特长。

综上所述,课程改革的探索与实践,坚持了党的教育方针,坚持服务于基础教育,坚持了应对社会需求,坚持了多能一专、先博后深、全面发展的培养目标,坚持了以人为本的理念,坚持了突出师范性,坚持学习借鉴传统音乐学院式的音乐教育体系而有所突破创新。教育教学改革不断深化,路子是正确的,成绩是可喜的。然而,时代在不断前进。应该看到,虽然在发展社会主义文化、建设社会主义精神文明和全面推进党的建设、培养21世纪高素质人才新的伟大工程等方面,高等师范音乐教育同样起着不可替代的作用,但前者也向后者提出了更高的要求。因而,高师音乐专业课程教学的改革不仅势在必行,更需与时俱进、开拓创新地深化,不断探索并形成有中国特色符合新时代要求的高等音乐教育专业教学体系。我以为,改革和与时俱进地发展,是我们高等音乐教育专业永恒的课题,有志者共同努力吧!

参考文献:

[1]国家音乐课程标准.北京师范大学出版社,2001.

[2]潘懋元.面向21世纪教育目标研讨会报告.

[3]韦千里.将教学法贯穿于高师声乐课教学中.艺术探索,1998,(1).

[4]戴定澄.音乐教育展望.华东师范大学出版社.

篇9

关键词:“藏彝走廊民族音乐的影像叙述与跨界研究学术研讨会”;跨界民族;影像音乐民族志;影像叙述

中图分类号:J607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004-2172(2018)01-0065-06

DOI:10.15929/j.cnki.1004-2172.2018.01.009

2017年5月26~27日,“藏彝走廊民族音乐的影像叙述与跨界研究学术研讨会”①在乐山师范学院举行。本次会议依托国家社科基金艺术重点项目“澜沧江—湄公河流域跨界民族音乐文化实录”②已有的民族音乐影像实录片成果,主要探讨民族音乐研究中影像叙述的模式建构,进而深化与拓展跨界民族音乐研究范式的理论与实践,彰显影像叙述在民族音乐研究中的张力。同时,这也是对“澜沧江—湄公河”国家课题影像实录工作的一次集体总结研讨与良好推进。

基于以上,会议讨论的关键词主要围绕“跨界民族音乐研究”“影像叙述”展开。与会专家有中国音乐学院赵塔里木教授,四川音乐学院杨晓教授,乐山师范学院音乐学院周·特古斯副教授,西南民族大学艺术学院陈波副教授,重庆师范大学音乐学院苏毅苗副教授,以及“澜沧江—湄公河”课题组制片兼导演谢宏。会议共播放8部基于个人田野工作而形成的音乐影像纪录片。

研讨会议程为首先播放影片,然后与会专家、学者针对影片所反映出的跨界民族音乐研究理论以及影像民族志的手法等问题展开研讨与交流。以下从跨界民族音乐研究的、影像叙述以及在音乐民族人才培养中对影像民族志的要求等三方面予以学理及技术层面的整理。

一、跨界民族音乐研究的内涵

依托国家社科基金艺术重点项目“澜沧江—湄公河流域跨界民族音乐文化实录”,赵塔里木教授近年来一直积极推进跨界民族音乐的理论完善及实践研究工作。与会学者指出,因跨界民族音乐研究有其特定的研究对象、方法、视角及研究意义,并形成了一定数量的研究个案支撑,因此可构成一种研究范式。

会议点评过程中,赵塔里木教授对此理论范式做出阐释。“跨界民族”是指因历史原因分居于毗邻国家的同源民族,在国内主要分布于与东北亚、中亚以及东南亚中南半岛相邻的诸省内。该群体的特殊性在于,其音乐文化具有历时的延续性以及共时的延展性,可为我们深化民族音乐研究提供鲜活的跨界资源,进而更好地建立起研究的互证参照系。在跨界民族音乐研究所依据的材料方面,赵塔里木教授将王国维提出的考古与文献资料不同类型的“双重证据”理论,拓展为增加境内外不同地域空间的田野资料进行互证,进而实现历史重构。研究对象“同源跨国”的群体特殊性决定了研究者的田野工作以及研究方法都需围绕“同源跨界”展开,即通过同源跨国的田野工作获取境内外资料,借助同源跨国的民族志及比较方法对音乐文化对象进行阐释。以同源民族为单位,充分借鑒各类材料,在正确解读的基础上,分类描述、比较同源民族音乐文化异同,进而揭示跨界民族音乐现象与其特殊文化背景的共生关系。跨界民族音乐研究工作的意义即在于此,它使研究者能够在更广阔的视野中观照文化的整体走向、变迁,拓展文化多样性的认识,进而实现民族音乐学的理想。

其他与会专家对于跨界民族音乐研究中的比较研究视角表示了高度的认同。周·特古斯副教授指出:“跨界民族研究范式中有一个概念非常重要,就是比较研究。宗教人类学奠基人麦克斯·缪勒曾经对歌德说‘只知其一,一无所知’。”陈波副教授指出:“跨界研究,主要是比较。同样的民族不同的国度,都存在文化的变迁,有同有异。正是比较,体现了跨界研究的力量。”杨晓教授依据自身在异国读书的经历谈到:“在当下以汉语知识来诠释世界的音乐,这是非常有必要的……不同背景学术界来建构世界音乐的时候,我们一定能发现新的知识,以及它可能的生长空间。……要真正了解中国重要的族群文化,没有另外一半声音的对话,也是不可能的。”

2011年以来,《澜沧江—湄公河流域跨界民族音乐文化实录》课题组形成了一系列对此理论范式有力的个案研究。会议中,此类影视纪录片如:苏毅苗副教授的《跨界民族中的呗耄文化与呗耄腔调家族研究——以中国滇南彝族尼苏人和越南北部倮倮人为例》、凌晨(中国音乐学院民族音乐学专业在读博士)的《越南高平省重庆县岱族“求子”仪式实录》,以及课题组制作的《越南顺化母道教仪式》《京族篇》都属于该课题的专题个案研究。同时,在座点评专家亦从学术研究的角度对各学者的研究提出中肯的建议,对如何在梳理出研究对象特质有序脉络的基础上依其内部逻辑标准进行科学分类、跨境执仪生成语境的客观合理性、仪式附体的表征以及附体与音乐的关系、仪式音乐与其他民间音乐体裁形式的关系等问题进行了指导。

二、影像叙述的意义

(一)影像叙述之于音乐民族志书写

民族音乐学的学术理想,是在田野工作的基石上,通过尽可能客观的描段,即音乐民族志,达到对他者音乐文化及其与共生环境互动关系尽可能全面、真实的了解与把握,进而阐释人类特有且多样的思维和行为方式。为了实现这一目标,民族音乐学者们更新着自己的研究手段与途径,不断逼近心中的客观与真实。对此,与会专家学者做出了如下的交流与探讨。

民族志书写方式需要与时俱进。传统的音乐民族志描写方式是通过平面的文字叙述与记谱,形成精致的音乐民族志文本,构建出当地的社会样貌与声音景观。然而音乐文化研究对象的特殊性在于它是存在于短暂瞬间的声波,文字的复述显然不能满足研究者对于真实的无限追求。这一困境因爱迪生于1877年发明了留声机而得到扭转,人们得以通过感知音乐最重要的手段——听觉感知——展开研究。伴随着社会科学技术的不断发展,民族志的表述方式也在向可视听的多维度方向发展。影视的叙述方式,因其更能够客观真实地反映研究对象特质、生存语境,避免传统书写方式难以规避的主观性,使阅读观赏者身临其境,克服文字书写带来的语言障碍以及过分精致繁复的文字描写等优势,越来越受到民族音乐学者的重视,从而作为与书写同等重要的研究手段形成广义的民族音乐志文本。

正如杨晓教授所言:“民族志,就是记录记忆,表述再表述……之前的跨文化记录和表述手段,是听觉到视觉的转化,有三种方式。第一种作为声音符号的记谱,第二种方式就是作为文字符号的语言,第三种方式是作为图形符号的图片。其重要的共性特点就是,都是固态的。到了新的时代语境和技术手段,我们需要去做这种声音的跨文化记录传承和传播的这个目标没有改变,需要改变的是技术手段……应该把活态的影像方式和固态的方式结合起来。”

(二)影像民族音乐志之民族音乐学人才培养

影像民族音乐志是一种新的表述手段,有必要将其纳入民族音乐学人才培养计划中,使学生能够通过系统的学习,逐渐掌握通过影像的语言表达学术观点的方法。20世纪初,英国社会人类学家马林诺夫斯基开启先河,对异邦进行为期一个生产周期(通常为一年)的住居式田野调查;自此以后,人类学界将完成这一田野经历视为一个人类学研究者的成人礼。当今,出于学科不断进步的自身要求,在民族音乐学硕博研究生的培养中也应将拍摄、制作音乐民族志影片作为在当代学术环境中民族音乐学研究者的另一项成人礼标志。那么,如何设置讲座及课程,使学生学会设备的操作以及运用影像民族音乐志的语言进行描述?是否应建立起相应标准以及建立起怎样的标准,使学生在学习和实践时“有理可依”?这些成为与会专家集中关注与讨论的问题。

赵塔里木教授介绍了中国音乐学院在人才教学、培养方面的具体实践。学院已邀请在拍摄影像志领域有丰富经验的专家学者为学生开设课程,举办讲座。民族音乐学专家陈铭道教授开设《影视民族音乐志》系列课程;著名文化纪录片导演刘湘晨举办《真与美的辩证:真实和艺术创造》的讲座,讲述《阿希克》《大河沿》的拍摄与制作,探讨视听语言的表达方式与技艺表演的问题;文化部民族民间发展中心主任李松在其《“影像文化志”与国家文化记录》的讲座中,对“志”进行了概念梳理,并从技术方法角度给出建议等等,都是有益的尝试。在人才培养方面,逐步要求民族音乐学专业硕博毕业生在田野工作基础上,不仅完成纸质版毕业论文,还需递交一部硕士不低于30分钟、博士不低于40分钟的音乐民族志影片。杨晓教授也提出,在建立教学标准的过程中,是否可将音乐民族志分为以下两种不同类型:主要为完整记录、展示研究对象的标准音乐民族志和表达作者研究问题、立场的特定主题的音乐民族志,并在此基础上形成使用性质手册,指导具体的操作与实践。

三、影像民族音乐志的基本技术要求

(一)基本要求与特色

影像民族音乐志表达什么?虽然学界尚未对此形成一致的观点,但我们可从各位专家的表述中得到启发。谢宏导演从表达人类情感的角度认为:“主题是通过大的文化背景叙述,记录人的情感,生活和生产……婚丧嫁娶、宗教信仰、艺术的表达、艺术的起源是什么、情感是通过什么形式表达出来的、为什么这样表达……学会抓住典型人物、典型事件、典型场景……最终都是表达人类的情感,情感的流露。”赵塔里木教授从学科属性的角度出发指出:“志即记,是完整的记录……在一个音乐民族志的片子里,用能够体现这个民族的音乐,给出完整的音乐声音景观。”

影像民族音乐志与普通影视作品相比较,最大的不同在于影像志的研究与科学价值。周·特古斯副教授认为,影像民族音乐志和影视作品的创作存在很大的区别,其价值远远高于纪录片的研究价值,同时也要在技术操作、镜头呈现等实际层面向专业水准看齐。赵塔里木教授指出:“纪录片和影像志是有区别联系的。影像志的材料就应该是有科学性的材料,是能够成为研究依据的。”

在此前提下,赵塔里木教授提出拍摄影像民族音乐志的宗旨,即四个要求:真情、真实,真知、新知。影像民族音乐志应该是研究者与田野调查融为一体并对该文化充分尊重的体现,是在扎实田野工作的基础上获得真知、得出新知的集中反映。

(二)技术操作

在对参会影像片的点评中,与会专家介绍了诸多实际操作层面的经验并给予指导,具体总结为以下几点。

1.撰写脚本

如同进行田野调查前需要准备一份尽可能详尽的调查提纲一样,在进行音乐民族志的拍摄之前,参与者需要撰写详细的拍摄脚本,系统化地列出既定的主题、需要的素材和拍摄的内容。所不同的是,脚本的撰写必须在充分田野调查、对当地文化有了比较全面的了解、能够对该文化内部逻辑有所提炼、形成具体问题并找到典型人物与事件的基础上进行,从而形成周密完善的拍摄方案。未经过科学田野调查,仅以预设的问题进行脚本撰写与拍摄的行为是不可取的。没有脚本的拍摄以及在未充分進行田野工作基础上形成的脚本往往是漫无目的的,也可能在田野工作结束后制作时发现素材缺失,造成遗憾。

2.镜头的使用

对于初学者而言,拍摄影视片的最基本要求应该是镜头的稳定。研究者或拍摄者都要尽可能保证画面的稳定,否则再有价值的素材也可能无法使用。可以通过使用脚架避免镜头摇晃,以及避免镜头快速移动和跳转来保证画面清晰。

其次,拍摄者要善于运用特写镜头。特写镜头能够更细腻地展示人物的内心、表达情感的流露。此外,在诸如记录人物的演奏、演唱特点与技法、乐器的局部构造等方面,特写镜头也有很好的效果。

3.叙事的手法

抓取典型。选取能够集中反映主题的典型人物与事件进行完整拍摄,使影片有核心的人物和完整的故事情节。其次,需要在影片开始时进行时间、地点,自然、人文等大环境,以及人物生活化场景等小环境的交代。这样不仅使被表述的事件和文化事项有清楚的时空坐标,还能使影片受众对文化事项生存环境获得最直观的感受。

在使用平行叙事的叙述手法时,可以是两条甚至多条线索的同时叙述。谢万章的影片《库斯拉甫》就是通过口述和一场婚礼两条线索,表现位于新疆南部昆仑山区帕米尔高原和喀什噶尔绿洲之间过渡地带的库斯拉甫乡的民族身份认同的冲突与音乐文化的杂糅。该影片中两条线索的叙述手法引起了大家对平行叙事手法的一致关注与讨论。陈波指出:“(你的)镜头是两条线,实际上是复调性质的。相互的关系感觉是各说各话。复调音乐特色是,相互之间独立的,但是有呼应的,形成整体。这两条线在处理上,不是很搭界。”韩冰与凌晨两位在读博士也对影片中两条线索之间的关联性与交叉点提出了疑问。谢宏导演做出解答:“两条线平行叙事是比较难的,不仅仅可以有两条线,还可以有多条线,但最终都要有一个交叉。平行叙事交叉,怎么样汇合在一起,找到汇合点(很重要)。不论是场景的汇合,还是事件相似性的汇合,最终要体现。”也就是说,要在共同的场景、共同的事件等方面找到所要表达主题上的交叉点,体现多条线索在平行叙事交叉点的汇合。

4.音效与配乐

影像民族音乐志的表述对象是音乐,揭示主题的表述手段也是音乐,所以必须在影片中呈现出高质量的声音效果。这就要求研究者在拍摄过程中尽可能地使用专业的录音设备进行同期录音,保证高质量的音质呈现。此外,影片中的音乐应尽可能使用局内的现场录音,即田野原声进行声音表述,少用或者避免使用成熟音像制品的再表述。

5.研究者的伦理与职业道德

周·特古斯副教授引用摄影作品《饥饿的苏丹》的作者凯文·卡特因不堪舆论压力自杀的案例,来探讨伦理与职业道德的问题。该作品1994年获得美国新闻界最高奖普利策特写摄影奖,展现了一个饥饿的苏丹小孩正艰难地爬向联合国粮食救济处,途中被一只贪婪的秃鹫紧紧盯住,等待小孩饿死它可以享用的那一刻。此作品极具文化震撼力与冲击力,但同时社会舆论开始强烈谴责作者的残忍。作品获奖后不久,凯文·卡特自杀。这不禁让我们思考,在追求好的、精彩的素材和镜头时,更应该把遵守基本的社会公德和尊重当地文化作为第一行为准则。

篇10

【关键词】大型剧目教学;实践;规范管理

《和平颂》是学院在世界反法西斯战争暨中国人民胜利70周年之际,推出的一部以和平为主题的原创剧目,直接参演师生达700人,间接参演人员多达2000余人,几乎涉及到学院所有专业:音乐、舞蹈、动画、播音、编导、服装、艺术设计等,既体现了一所艺术大学对战争胜利的纪念情怀和社会责任担当,同时这也代表了我院建校以来大型舞台剧目的综合教学水平。董事长王贤俊指出:“大连艺术学院的人才培养目标是培养应用型艺术人才,这不是单纯在课堂上教出来的,而是练出来的、演出来的,其根本途径是艺术实践教学。我们通过原创《和平颂》等大型演出模式将艺术实践课做到极致。”但《和平颂》这类大型剧目实践教学涉及的专业多、人员多、排演时间长,需要适度调整日常课堂教学,也引发其系列规范管理研究的思考。本文通过实际参与和调查研究,提出尝试性解决矛盾冲突的路径和方法。

一、建立多主体联动的全员管理机制

完成《和平颂》这样一部原创大型作品,涉及创作团队、演出人员、后勤保障、服装设计、舞台监督、道具筹备、场地环境、课程调整等方方面面,需要建立专门的管理机构,明确各部门的职责分工,形成多主体联动的管理体系。

第一,建立专门的管理机构,加强自身建设。学院专门成立演出办、实践教学管理中心等机构,负责全院的实践教学管理与大型演出活动。为保证像《和平颂》这样大型剧目的顺利排演,管理机构需要加强自身建设。不断提升实践教学的层次,在学科理论指导下进行艺术实践;创新实践教学形式,丰富实践内容;采取新措施,建立新机制;打造实践成果品牌,提高成果等级;加强过程管理,边策划、边实践、边总结。

第二,建立有效的责任机制,加强职责意识。为确保《和平颂》演出圆满成功,所有管理机构与管理人员必须科学划分管理权限。音乐学院是主要完成单位,演出办和实践教学管理中心是主要管理单位,教务处、科研处、学生处是协助管理单位,各部门均需充分发挥管理的主体作用,明确管理范围和职责,并建立实践教学与演出相关的规章制度,才能形成从领导层、管理层到执行层的多主体联动机制,从而增强管理的执行力,有效地激发创作人员和参演人员的团队协作意识和强烈的质量意识,取得良好的效果。

第三,建立多主体联动的管理体系,加强衔接与融合。多主体联动是一个开放的系统,各主体之间是互相制约、相互协作的,上述部门管理功能互相取长补短,从而发挥最大化效能。首先,加强信息化建设。通过各管理部门间建立整合统一的信息交流系统和汇报系统,实现各方信息共享,使得跨部门之间的沟通更顺畅,内容更真实,信息共享能力更强,管理协作水平也必将提高。其次,形成工作制度衔接。应当建立常规的工作联系制度,形成协同管理的长效机制,各部门除了明确自己的角色定位外,还要进行充分沟通。可将工作制度的衔接纳入绩效管理和考评之中,最终形成一条环环相扣、功能强大的工作制度链。

二、建立多层面统筹的全过程管理机制

《和平颂》从创、训、学、演全过程看人才培养,恰恰是课堂教学与实践教学的学训合一和学演一体的表现,促进了我院构建创新实践教学体系,是一场生动全面的剧目实践教学公开课,引领着创新人才培养模式的全面改革。授课内容由零散曲目的选择转变为主题鲜明,趣味性强的剧目;授课方式由“一对一”转变为多人多种组合,使学生感受和声音乐的魅力;授课环境由单一的课堂转变为声光电科技与音乐、舞蹈结合的大舞台;授课教师由一位教师到多位教师指导,还能经常聆听到大师和名家的现场指导。

以往,人们总认为实践教学与日常课堂教学存在矛盾冲突,但实质看,实践教学是艺术类课堂教学的延伸,是艺术类教学成果检验的平台。从宏观层面看,将排练场、大剧院作为课堂,听国家级、世界级的大师课,感受团队合作,在一场场演出中历练精品,不断打磨积累的经验都是在教室的课堂中学不到的。从微观层面看,我们通过大面积的采访,可以看出每名参演学生都洋溢出的学习热情和排演过程中的专业飞速进步,也是在教室课堂上看不到的。没有参加演出的学生在继续上好专业课的基础上,可通过多渠道弥补,如有专家指导时与参演的同学一起排练,在排练时观摩,在演出时观看,演出后与参演同学一起总结,等等。

但解决这一问题的关键,还必须做好实践演出与课堂教学的衔接与协调,使课堂教学与实践教学融为一体,让学生在课堂上学经典剧目,在实践中演经典剧目,在毕业论文中研究经典剧目,建立全过程管理机制。具体做法:按任务、分专业编写《和平颂》实践教学方案;按方案制定《和平颂》教学大纲,包括教学内容、考试要求等;制定《和平颂》纳入课堂教学的计划;制定课程表;要有规范的《和平颂》授课教案;有《和平颂》实践教学考核的资料、成绩单;有各级领导听课、查课的记录、照片、视频;有《和平颂》实践教学成果汇报的相关资料及照片、视频;有实践教学成果的资料、证书和照片、视频;搞好《和平颂》实践教学工作总结。认为“实践出真知”,应用型艺术人才不单是课堂上教出来的,更是从艺术实践中练出来、演出来的。我们将这些授课的优势转变为常态化的教学,形成多层面统筹的全过程管理,不断创新应用型艺术人才培养的新体系、新模式和新方法。

三、建立多元化考核与评价管理机制

剧目教学的每一个环节,从计划到实施再到考核都应有完整的程序和严格的管理。其考核的对象不仅针对学生,还应对教师和辅助人员进行考核。

首先,建立多层面考核学生实践能力的标准。把基本能力考核、专项技能考核和综合素质考核均纳入学生实践考核中。基本能力的考核应在某一特定情境下进行,实践中专业能力的掌握与基本技能水平直接相关,如考核学生的乐队合作能力、组织管理能力等。专业技能的考核则需要根据专业的不同分清考核的重点,通过具体考核标准与要求进行系列考察。综合素质考核主要侧重实践问题解决能力、创新能力和职业素养的考核。将上述相互融合的三者均纳入学生实践考核,才是符合质量管理要求的。对参加演出和实践教学教师的考核也要确立标准,但对教师的考核管理与学生要有区别,应以提高和激励为主,督促教师将与之相关的理论知识转化为现场实践指导,将课堂管理转变为舞台掌控,从教授者角色转变为指导者角色,保护教师与学生主动积极参与实践的积极性,但要形成相应的教师考核管理制度,便于提高管理质量。

第二,注重排练和演出的过程性考核。主要从做排练过程记录入手,因为过程记录可以详尽的了解学生在排练过程中专业学习的情况、乐队合作情况、技术问题解决等各方面表现,更能满足剧目教学培养学生综合能力的需求。但这要求教师长期坚持和具有足够的耐心,将学生平时的表现记录在本上,最后作为对学生考核的依据,也作为教学反思的依据。演出过程体现在舞台上,通过观看学生舞台上的现场表演和录像视频记录,对学生的学习情况进行专业考核。

第三,加强剧目教学终结性考核。从成果方面入手,演出结束后,根据学生剧目学习过程中的综合表现进行评价。重视多层面、多方向的总结,召开教师与学生座谈会和总结汇报会,研讨过程中存在的突出问题、提炼总结成功经验、研究科学管理机制等。还可在毕业考核中的加大剧目考核的份量,从只考毕业论文的质量和答辩,变为既考毕业论文的质量和答辩,又考“剧目毕业演出”,把“毕业演出”、综合实践能力同毕业论文并列成为学生能否毕业的三把尺子,最终实现剧目教学管理的制度化、规范化和科学化。

四、建立多形式并用的激励管理机制

在大型剧目演出和实践活动中运用激励是一种行之有效的管理方法。如何使教师持续努力工作、如何更好地关心教师和学生的生活、如何改善现有教学环境与人文环境等问题,建立教师演员与学生演员岗位聘任制度、业务考核制度、薪酬奖励制度、教学培训等制度。

高校教师和大学生均属高级知识分子,对于他们的激励既不是单纯一个方面能够促进的,也不是一个层次一刀切就能够解决问题的,必须要物质与精神激励相结合,学校发展与个人发展激励相结合,才能取得良好的激励效果。大型演出教学实践,排练周期长、环节多,人的精神长期处于高度紧张状态,采用精神激励、物质激励和发展激励等多种形式,可以收到事半功倍的效果。

精神激励要体现在人文关怀方面,管理者必须多角度、多途径地了解他们的需要、及时掌握他们的所做所想,并采取面对面的沟通交流,才能制定出有针对性的激励制度。他们的突出特点是愿意承担有挑战性、创造性的工作,关注学校为他们提供的发展空间和良好平台,注重内心的成功满足体验,注重领导对其情感上的关爱。基于这些特点,要让中青年教师和学生演员认为在学校的发展与学习生活是前途光明的,树立为学校长期服务的信心和归属感。

物质激励要体现在生活细节方面,管理者要凡事想在前、凡事做在前,做得细致周到、温暖人心。需事前制定奖励机制,事后及时实施奖励,体现多劳多得、公平公开的原则,注重制定个人奖励与集体奖励相结合的制度,组建以老带新的团队,凝聚团队力量,才能有利于激励他们多出成果、出好成果。

发展激励要体现在提供深造机会方面,为演出付出辛苦并取得成绩的教师与学生提供外出培训交流的机会。通过与同类院校间的交流学习,达到拓宽视野、树立声誉和对外宣传的多重作用。同时要求参加培训的教师回校做学结报告,将培训的情况、学习内容、发现的问题向领导和同事们反馈与交流,尽快培养出一批稳定的、高素质的演出团队。

总之,探索大型剧目教学对艺术类应用型人才培养具有极其重要的作用,研究大型剧目实践教学制度化、规范化、科学化的管理机制,为学院长期有序的可持续发展奠定基础,为推动艺术学科专业发展和服务社会探索新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