音乐学系毕业论文范文

时间:2023-03-30 17:12:39

导语:如何才能写好一篇音乐学系毕业论文,这就需要搜集整理更多的资料和文献,欢迎阅读由公务员之家整理的十篇范文,供你借鉴。

音乐学系毕业论文

篇1

显然,毕业论文作为本科生获取学士学位的重要凭证,以及它在培养学生创新能力、实践能力、综合运用知识能力与培养服务社会意识等方面具有不可替代的作用,在短期内是不会被轻易取消的。教育主管部门的态度则十分明朗,多次出台文件就毕业论文的组织管理、质量保障等提出了明确要求。

毕业论文写作中的不良之风犹如一场瘟疫在整个本科教育中蔓延,作为培养人民音乐教师摇篮的高师音乐院系同样未能幸免。在与其他专业的学生相比,音乐专业的学生入大学时对于文化课的要求就要明显低出很多,这先天的营养不良进一步降低了他们抵御不良之风的免疫力。

每每想到这些即将以美育树人为己任、以为人师表为准则的准音乐教师,竟与抄袭、造假等挂起钩来,就觉得汗颜、痛心。痛定思痛,是什么造成了论文写作的不良之风盛行?为什么经过了多年的努力,问题依然没有得到有效遏制?除了浮躁的学界风气的侵袭以外,还有哪些问题值得我们反思?

1 缺乏基本的科研能力与论文写作技能

毕业论文是一种特定的文体,是学生在近四年的专业学习中对于某个学术问题有所研究,然后通过特定的形式与规范把研究成果记录下来的一种书面表达样式。由此,毕业论文也就具有了内容与形式两个方面的属性,前者是研究成果,后者是记录成果的方式。这就要求学生一方面要具备一定的专业素养与必需的科研能力,在学习与研究中的确有所发现、用心研究,取得了货真价实的学术成果;另一方面还要具有把成果通过论文这种特定文体准确表述的写作能力,这就要求学生要掌握必需的论文写作知识与技能。如此来说,要想让学生胜任论文写作的任务,其前提只可能是:其一,要教给学生基本的研究方法与研究技巧,让他们逐步获得发现问题与解决问题的能力。其二,要教给学生基本的论文写作知识与技巧,掌握如何搜集资料、布局、论证、行文、注释、修改、润色等技巧。

遗憾的是,迄今为止高师音乐院系开设论文写作课的依然是凤毛麟角,有的至今都没有开设。究其原因,有院系的不重视等主观原因,也的确存在缺少师资、缺少符合专业特点的教材、缺少课程评价标准等客观原因。以教材为例,在2004年以前,全国甚至找不到一本系统的、专门讲解音乐毕业论文写作的教材。这些因素都在很大程度上造成了论文写作课在高师的长期缺位。在缺少课程平台的情况下,很多院系只能临时抱佛脚,仅在论文写作前由学院临时指派一名写作能力较强的教师或由学生本人的指导教师零散地向学生介绍一些论文写作方面的知识,其效果也就可想而知。继而,抄袭、拼凑、造假对于学生们来讲也只能是无奈之举了!所以,就此来看,论文抄袭之风确有高师院系理应分摊的责任!

论文写作课的长期缺失所引发的不良后果恐怕还不限于此,从人才培养的角度看,一个没有接受过系统的科研训练、不具备基本研究能力的学生是不符合人才培养规格的,不是高师音乐教师工厂的合格产品.教育部2004年下发的《全国普通高等学校音乐学(教师教育)本科专业课程指导方案》中,对音乐教师的培养目标作了明确定位--具有一定教育教学研究能力的高素质的音乐教育工作者.所以,在本科教育阶段让学生获得必要的科研能力,理应是高师音乐院系的责任与义务,是音乐教师教育培养中的题中应有之义。尤其在当下中小学正大力施行课程标准的大背景下,音乐教师的科研、教研能力被寄予了更高的要求。如果在本科阶段连科研、论文写作的一般技能都不能掌握,恐怕不能称之为合格的音乐教师吧?这不能不说是高师音乐学专业办学的一大失误,值得深思!

当然,有些学院在课程开设上做得比较到位,由专门老师向学生系统地讲解相关的知识与技巧,开课时长常为八周或一学期。论文写作课为学生毕业论文的写作提供了最基本的保障,让学生有法可依.但同时还须意识到,课程讲授还无力承担起毕业论文写作的全部内容,不能保证学过此课就能让学生远离抄袭,写出符合质量要求的毕业论文。毕竟,学生科研能力的获得远非一朝一夕之功,任何毕其功于一役的想法都是不现实的,它依赖于整个教学系统的集体发力。一方面,要有相当资质的老师挑起论文写作课的重任,开足时数,保证质量。另一方面,或者说是更为重要的方面,就是功夫在诗外,要在日常的学习中注重平时的积累,养成独立思考、勤于思考、乐于思考的习惯。这就要求在高师的教学体系中,要改变传统的教学理念与模式,少灌输、多讨论、多启发,多鼓励学生进行独立思考,培养问题意识,培养与鼓励学生进行自主学习、研究性学习的能力。在各门课程的考核方式上,教师完全可以在学生们的能力范围内布置一些实践性较强的作业,锻炼他们自己动手解决问题的能力。相信在两方面的合力之下,学生完全可以在撰写毕业论文前具备必需的科研能力。

2 缺乏严格有效的论文监管制度

上述两点其实都可以看作是导致毕业论文乱象丛生的内因,那么,作为外因的管理制度又是如何呢?它究竟在多大程度上有效保障着论文的原创性与高质量?

本科毕业论文也叫学士论文,在整个学位教育中,学士属于最底端,也可能是由于这个原因,学士论文(毕业论文)的监管制度丝毫不能与硕、博士论文同日而语。后者的写作与答辩通常有着严格的工作程序与监督机制。论文从选题、开题,到审查、预答辩、答辩等每一个环节都有着严格的要求。为提高对论文质量的监管所实行的论文盲审制度、抽检制度等早已成为众多培养单位的通行做法。学生论文如果不能通过审查则会被推迟答辩、重新开题、甚至取消学位授予资格,导师则担负相应的指导责任,也会受到一些相应的处罚。有的省(市)在学生毕业后,还要再次对论文进行匿名评议,如发现有抄袭造假、质量低下的还要追回已经颁发给个人的毕业证与学位证。所以,在这样严格的制度约束之下,学生自然会有一个严肃的态度来对待论文写作,毕竟,抄袭的风险系数太大,不会轻易铤而走险,以身试法.而指导教师也会因承担连带责任等原因自然不敢放松,会认真地去对待自己学生论文写作与答辩中的每一个环节。事实早已证明,严格的制度监控很大程度上保障了硕、博士论文的写作质量。虽然也不时有媒体曝光抄袭事件,但与本科毕业论文的抄袭成风相比,肯定是小巫见大巫了。

相比之下,学士论文的监管力度则愈发显得力不从心.论文从选题到答辩、从指导到鉴定大多是院系自己做主,这种教练员与裁判员角色的合二为一,导致难以形成行之有效的论文质量监管制度。在这种情况下,无论是导师还是学生,极易有意无意地放松对论文质量的要求。尤其对于学生而言,本来对论文的重要性就缺乏认识,如果在论文审查与答辩方面又没有严格的制度约束,再加上老师们碍于师生情面而不能完全做到秉公执法,只会让学生变得对论文写作更加缺乏应有的严肃认真的态度,对审查与答辩环节心存侥幸,在低成本、低风险、高收益的诱惑之下,抄袭就变得顺理成章了。

所以,有好的制度作保障,才能在外部环境上对论文的质量给予一定的保障,才能对学生的抄袭、造假行为构成有效的约束力。

当然,由于本科教育的大众化根本有别于精英化的研究生教育,所以,完全照搬研究生论文的管理模式也不见得合适与现实。本科毕业论文完全可以根据自身特点来制定办法,并适当的借鉴一些硕、博士论文工作制度中一些行之有效的做法,从而形成完善的、行之有效的工作制度与质量监控体系。其实,有的省(市)早就开始对本科毕业论文进行抽检,并把抽检与评优相结合取得了初步成效。以江苏省为例,在2006年江苏省教育厅就出台了《江苏省普通高等学校本专科毕业设计(论文)评优与抽检工作办法》,每年对全省本科毕业论文进行抽检,不合格的予以通报批评,论文质量优秀的可被评为优秀论文,另外还设有优秀毕业设计团队奖,旨在鼓励学生们进行团队分工协作的研究,以形成研究合力。

篇2

赵塔里木这个名字,从书面文字至口头称呼都令人难忘。“塔里木”一词源出古突厥语,意为“流入湖泊和沙漠的河川支流”。今天,作为地标的塔里木,是欧亚大陆腹地56万平方公里的一片盆地、是一条长达2000余公里的河流、还是一座储存着160亿吨原油当量的油田,而无论是盆地、河流还是油田,皆以其凝重、浩瀚与恢宏而闻名。将塔里木这三个字入为人名,寄托着父母的深意与期望。赵姓塔里木者,作为中国音乐界的一位学者以及笔者的师长与领导,则以其坚韧、宽厚与执着而立身。

二、学子——学者

赵塔里木是一位坚韧的学子。新疆素有“湖湘子弟满天山”之说,虽祖籍湖南,自被父母赋与“塔里木”之名,他便被深深烙上了新疆的印记。出生于乌鲁木齐的赵塔里木中学毕业后,远赴博尔塔拉蒙古自治州担任州文工团演员,七年的文艺实践使他浸于蒙古长短调、哈萨克阿肯弹唱以及维吾尔麦西来甫等民间艺术的海洋中,并与当地民族结下了兄弟般的情谊。当今天的赵塔里木袒露他至情至性的一面时,还会用蒙古舞的抖肩击筷来回忆当年的峥嵘岁月。而也正是这段生活,奠定了他与民族民间音乐的不解之缘。1978年,作为恢复高考后的第一批大学生,塔里木进入新疆奎屯师范学院学习,主修理论作曲。两年后转入新疆师范大学音乐系,1982年获得学士学位后留校任教。1982年,随杜亚雄教授考察新疆少数民族音乐,从此走上民族音乐学之路。经过五年的执教和研究生涯,1987年塔里木考入中国音乐学院音乐学系攻读硕士学位,师从耿生廉、杜亚雄教授,研究方向为民族音乐学,于1990年获得硕士学位后返回新疆师范大学任教。再经过五年的执教生涯,1995年考入扬州大学中国文化研究所攻读博士学位研究生,师从王小盾教授,研究方向为“汉民族与少数民族文学艺术的比较研究”,1998年获文学博士学位。

从学士至博士的求学生涯,在上个世纪对于地处新疆的学子而言,无疑是一条充满艰辛而坎坷的道路。更不幸的是,塔里木在博尔塔拉蒙古自治州文工团工作的七年,正处于期间。为了备考,塔里木甚至发明了凿冰洗脸来保持头脑清醒的方法,偏远的博乐小城在冬天动辄就是零下30多度的奇寒天气,可以想见一个年轻人以冰水扑面的惨烈。考入大学后,在钢琴教育家王莲教授,音乐理论家赵梓辉教授,作曲家祝令、马辉教授等名师的指导和自身坚忍不拔的努力下,塔里木打下了坚实的音乐理论基础。1987年考入中国音乐学院攻读硕士学位,是塔里木第一次走出新疆,也是新疆音乐界首位硕士研究生。在中国音乐学院接受了全面而系统的民族音乐学训练后,他深入蒙古族额鲁特部进行了长达半年的田野调查,完成硕士论文《蒙古族额鲁特部民歌特征的鉴别与解释》,论文荣获全国高等艺术院校第二届中国音乐史优秀论文评选研究生组评委奖(1990年)。1990年获得硕士学位后,塔里木回到新疆继续执教。1995年考入扬州大学中国文化研究所攻读博士学位,再次成为新疆音乐界的首位博士研究生。就这样,一个来自大西北中年学子,来到瘦西湖畔的温润环境中,在王小盾教授的悉心指导下,以目不窥园、夙夜不懈之精神,对中国音乐文学的古今典籍进行了深入的阅读和研究。近两年的潜心修造后,塔里木将毕业论文的研究对象投射到了中亚东干人的民歌,之后辗转于吉尔吉斯斯坦、哈萨克斯坦与新疆甘肃等地,完成了洋洋二十余万字的博士论文《在中亚传承的中国西北民歌——东干民歌研究》。

赵塔里木是一位胸怀博大的民族音乐学者。新疆的偏远与相对闭塞,确实使得求学之路充满艰辛曲折,然而正是其多民族文化的丰富资源,为音乐学家提供了肥沃的土壤。塔里木深知,民族音乐学家首先必须植根于民间音乐生态之基底,以坚定信念与毅力向纵深发展,形成立足之本的直根系:其后还须扩展至探寻与音乐共生的文化背景,以求知欲与置疑态度发展出侧根,打通学科壁垒,形成网状分布的须根系;最终从土壤中不断汲取营养,形成伟岸的树干与繁茂的树冠,在人类文明的普照之下进行光合作用,以参天大树的高度来俯瞰世界民族音乐之林——是为直根、须根、树干、树冠的有机关系。因此,民族音乐学研究工作的首要任务就是要深入调查对象的内核,以局内人的身份与该文化生态形成共同体,分享其音乐的审美内质与社会功能,最终再上升至学术层而对其进行理性的把握与诠释。在撰写硕士论文《蒙古族额鲁特部民歌特征的鉴别与解释》时,他深入伊犁昭苏、尼勒克二县的额鲁特部中,与民间艺人共同生活,熟练地掌握了额鲁特语,并记录下一百五十余首额鲁特民歌,对额鲁特民歌共生的文化背景、额鲁特人的音乐观、民歌的分类和流传、额鲁特民歌的歌词特点与音乐特征、额鲁特民歌在社会文化体系中的功能进行了全面系统的研究。该论文是民族音乐学田野调查、系统分析与科学结论的范本之作。

通过《蒙古族额鲁特部民歌特征的鉴别与解释》一文,塔里木展示出作为民族音乐学家所必须具备的扎实根系,而在《少数民族音乐文化价值再认识》(《音乐研究》1989年第3期)一文中,已经看到塔里木伸展出树干的端倪。文中首先通过描述少数民族音乐与其生产活动的联系、在婚礼民俗中的作用、在少数民族宗教活动中的文化意义等方面,揭示了少数民族音乐文化价值的特殊意义,并阐述了少数民族音乐在文化中的“向心”、“规范融合功能”,为“文化价值相对论”的观点摇旗呐喊。文中指出:“任何一种文化,无论处在何种发展阶段的社会环境中,其自身具有的价值体系是其它文化不能取代的。”同时,塔里木也冷静地指出:“在观察异民族音乐文化时,试图采用一种完全中立、超然的态度来摆脱自己的价值观对观察、判断所产生的主观倾向是完全不可能的。但这不意味着放弃文化价值相对观,相反却要提倡和坚持,并作为研究工作的出发点。其根本意义在于:不断向客观逼近。”他还在文中警示“另一种极端倾向是:虽然从“平等音乐观”的愿望出发,最后却得出不平等的结论;从批评“欧洲中心论”出发,却建立起地域、民族的自我中心。”这些观点,在时隔四分之一世纪后的今天看来,依然振聋发聩,这是民族音乐学家面对全球化大潮时应该坚守的原则与座右铭。

正是持有这种科学的民族音乐观,使得塔里木的研究视野愈加开阔起来。以新疆额鲁特部民歌研究为起点,他开始将目光拓展至整个中亚。新疆与中亚存在有哈萨克族、柯尔克孜族、塔塔尔族、乌孜别克族、塔吉克族、蒙古族和俄罗斯族等7个主体在界外的跨界民族、还有维吾尔、回等2个主体在界内的跨界民族。而回族作为一个跨界民族长久以来并没有引起学术界应有的关注,其音乐文化的跨界研究则基本上为空白,塔里木以其敏锐的学术触觉关注到了吉尔吉斯斯坦、哈萨克斯坦与乌兹别克斯坦等中亚国家的东干人音乐文化。1997年1月至5月,他与王小盾教授前往吉尔吉斯斯坦共和国与哈萨克斯坦共和国对东干民歌进行了实地调查,历经辛苦与磨难,终于1998年9月完成了《在中亚传承的中国西北民歌——东干民歌研究》。可以说该篇论文的完成,标志着塔里木作为一个民族音乐学者,正在形成其知识结构的树冠层面。该文对东干民歌的流传分布、民歌概念与分类、传承方式以及唱词格律等进行了全面的调查与研究,并将东干民歌与中国西北回民民歌进行了个案的对比与分析,从而全景式收录了中亚东干民歌的形态、文化背景及其所呈现出鲜明的跨界特征。这篇论文是中国跨界民族音乐文化研究的开篇之作,将为国内跨界民族音乐文化的研究拉开序幕。

中国是一个多民族国家,全国55个少数民族中,有34个跨界民族。对于跨界民族所进行的文化研究,还关系到政治、经济、宗教乃至社会稳定和国家安全等重大问题。20世纪中国的民族音乐学家们,不仅仅要从学术层面上揭示跨界民族音乐文化及其共生文化体系的属性与特征,还要站在公民层面,在探索艺术真理的过程中承担起维系中华民族认同、构建国民文化多元一体格局的重大任务。正是基于这样的认识,塔里木将研究的目光拓展至东南亚民族民间音乐上来。2011年8月,经全国艺术科学规划领导小组各学科规划小组评选审批,塔里木主持申报的科研课题《澜沧江——湄公河流域跨界民族音乐文化实录》,被列为“2011年度国家社会科学基金艺术学重点项目”。澜沧江一一湄公河流域面积约达80余万平方公里,从云南出境,流经缅甸、老挝、泰国、柬埔寨和越南等五个东南亚国家。而云南境内的25个少数民族中,跨国境民族就有16个,东南亚国家从20世纪后期以来是世界公认的经济发展最快的地区之一,同时也充满着政治、经济乃至军事上的不确定因素,因此对这些跨界民族的音乐文化研究,实际上已经远远超越了民族音乐学学科本身,上升至与国家文化安全、经济发展、边界和平等息息相关的重大命题上来。

纵观塔里木的学术研究历程,在其丰硕的研究成果中可以清晰地勾勒出这样一个脉络:从新疆额鲁特民歌解释,至中亚东干人的民歌研究,再至澜沧江——湄公河流域跨界民族音乐文化实录,正是一个民族音乐学家立于民族民间音乐生态中向下植根、网状伸展、登高俯瞰的历程,硕士与博士的研究对象分别从境内单一民族(额鲁特)、拓展至跨界单一民族(回族-东干)、再至跨界民族集群(云南-东南亚五国),昭然揭示出一个胸怀宽广、肩负使命的民族音乐学家的历程。

三、教育家——领航者

“经师易遇,人师难遭”(《后汉纪·灵帝纪》)。以言传者为“经师”,以身教者为“良师”,倘若以思想、智慧与人格的力量为学生树立信念与理想,是为“人师”。本科于师范大学、硕士于音乐学院、博士于综合大学的学习经历,综合大学、艺术学院、专业音乐学院的执教经历,使塔里木对教师这个社会角色有着全面而深刻的理解:以言传身教的“良师”为起点、以照亮学子学术人生的“人师”为目标。塔里木一直如此践行:课堂上的他以严谨缜密而著称,生活中的他则如慈父般地关爱学生,而无论课堂内外,他都用自己的行为、思想与意志影响着学生。在专业方面,塔里木强调必须通过系统地学习与训练,掌握全面而扎实的音乐理论与实践技能功底。在综合素养方面,塔里木强调打通学科分界,人文与科学素养并重,对于音乐学专业的学生而言,还要具备经史子集的古典文献阅读功力,熟练掌握外语来保持对国际学术热点的时刻关注,还要熟练掌握现代科技的研究手段以达到事半功倍的效率。正所谓一手读春秋、一手用科技。最最重要的,做学问即是做人,学品与人品同步、知识和行动合一。令人记忆犹新的是,在新疆师范大学首届本科毕业生典礼上,塔里木在黑板上有力地写下一行大字:“踏踏实实做学,老老实实做人”。这一行朴素无华的文字,整整影响了一代新疆音乐学子,他们坚定地朝着老师所树立的灯塔前行,同时也遵循着着薪火相传的传统来照亮后学的道路。

从上世纪90年代起,塔里木便以民族音乐学家特有的责任感与使命感,对现有的高等音乐教育体系进行了深刻的反思。在其《新疆高师少数民族音乐教育中的一个误区》(《中国音乐》,1996年第2期)一文中,对少数民族班视唱练耳的教学内容与其母语文化割裂、教学方法与其音乐实践过程脱节的现状提出了严重的质疑,认为现有的课程体系中“许多课程的内容基本上是欧洲传统音乐文化的经验总结,而民族音乐文化的知识在这些课程中充其量只是‘民族化’口号下表面的、缺乏实质内容的点缀”,其根源在于“一元音乐价值观的误导”。走出误区则需要“树立多元的音乐文化观、认真研究少数民族的音乐文化特征、探索双重乐感的人材的培养”。从此,新疆师范大学音乐系在塔里木双重乐感人才培养的指导思想下,在课程体系与培养方式上进行了大胆的改革创新,即使在塔里木调入新疆艺术学院工作后,后继者依然沿着这条道路探索进取,终于在十多年后结出了丰硕的成果。

1995年,塔里木调入新疆艺术学院工作。新疆艺术学院是西北地区唯一的综合性高等艺术学府,学院设有音乐系、美术系、影视戏剧系、舞蹈系等,汇集了新疆的歌舞丹青艺术门类,这为塔里木的教学与科研开辟了一片新的天地。在教学方面,塔里木开设了《音乐学基础》、《民族音乐学概论》、《民间音乐田野调查技术》、《计算机音乐概论》等课程,集基础理论、艺术实践及音乐科技各方向的教学于一身。在他的主持下,新疆艺术学院创办了音乐表演专业木卡姆表演方向,并于1996年首次招生,这标志着自古以来民间口传心授的维吾尔木卡姆艺术正式纳入了高等艺术专业教育的体系中。塔里木认为:“当代学校教育己是民众获取知识的主要途径,木卡姆的传承不可完全游离于这个文化传承的主流。如何不失时机地将木卡姆传承纳入学校教育轨道,使其成为活态传承的有机组成部分,这是学校艺术教育必须直面的问题。”经过七年的实践探索与总结,2003年新疆艺术学院木卡姆教学成果被评为新疆维吾尔自治区优秀教学成果一等奖,国家教学成果二等奖。与此同时,赵塔里木领衔的音乐学学科被评为自治区艺术类惟一的重点学科。

2006年,塔里木调入中国音乐学院工作。中国音乐学院、我国唯一一所以中国民族音乐教育和研究为主要特色,培养从事民族音乐理论研究、创作、表演和教育,推动民族音乐文化继承和发展的高级专门人才的高等音乐学府——这对于一个民族音乐学的学者与教师而言,无疑是如鸟投林。在这里,塔里木担任了硕士与博士研究生导师,并为学院开设了《中国维吾尔木卡姆述略》、《跨界民族音乐文化研究》等课程,将自己的学识与见解浓缩为精华,毫无保留地传授给学生。他培养的三名博士研究生的毕业论文均获得优秀。

篇3

俄罗斯高等音乐教育水平在世界处于领先地位,从这里走向世界的著名表演艺术家、知名学者、杰出音乐教育家不胜枚举。其钢琴教学体系更是自成一派。钢琴教学成绩斐然,受到全世界钢琴演奏家、教育家的极大关注。俄罗斯高等音乐教育学府、师范院校和音乐院校在音乐教育钢琴方向的学生教学和钢琴演奏专业学生教学中,合理地运用同一个教学系统。培养不同发展方向的优秀人材。高师的教学体系与音乐院校的教学体系一脉相承,均以凸现音乐风格、强化技术要求、发展灵活多样的练习手段、明确客观完善的评价体系贯穿整个教学过程。前者更注重一般学生钢琴教学,在教学方法上体现了继承和发扬钢琴教学理论的特性,以推广已有理论为目的。后者更注重精英教学,体现了对钢琴教学理论的创新和深入,以发展钢琴教学为目的。两种院校都以学术研究和演奏实践的密切联系作为发展钢琴教学的策略。其教学中演奏分析与理论分析的结合、实效性和系统性教材的结合的方式对我国高等音乐教育钢琴教学有借鉴价值。

在课程设置上,除了一些必修的音乐基础课程外,还开设一些理论课程,如在音乐学院开设了俄罗斯音乐史、钢琴教学法、室内乐课、声乐伴奏课艺术实践课等必修课程,而且都是教师一对一地授课。学校有专门的室内乐教师为学生助奏,专业教师则在一旁指导。又如师范大学的音乐系开设了高校音乐教育学、音乐创作、音乐创作心理学、音乐评论等必修课程。

钢琴系的本科课程包括全国性的公共文科课程、公共专业课程和地方院校专业课程。公共文科课程有:哲学、经济学、历史、国家宪法、心理学和教育学、外语、体育。公共专业课程包括:文化艺术史、美学、音乐心理学、和声、复调、作品分析、外国音乐史、俄罗斯音乐史、20世纪俄罗斯音乐史、专业技能课、室内乐、排练课、钢琴艺术史、现代钢琴艺术、钢琴演奏教学法、钢琴伴奏、指挥等。

俄罗斯的的钢琴专业分两类,一种是钢琴专业,另一种是钢琴伴奏专业。针对这两个专业设置具有专业特色的教学课程。钢琴专业则重视专业技能课、和声、复调、作品分析、外国音乐史、俄罗斯音乐史、钢琴艺术史、现代钢琴艺术、钢琴演奏教学法这些课程;而钢琴伴奏专业则重视钢琴伴奏、室内乐、声乐伴奏、器乐伴奏指挥。

学时安排得也很多,钢琴专业的学生钢琴专业课500学时、音乐史300学时、钢琴艺术史280学时、和声70学时、复调70学时、文化艺术史70学时、曲式分析70学时;钢琴伴奏专业的学生钢琴伴奏500学时、排练课280学时、室内乐280学时;两个专业的其他课程也都在70―120学时,可见俄罗斯音乐教育专业的教学量大、实践课多。

在俄罗斯钢琴演奏教学体系中,首先应该注意的是艺术感的训练。钢琴演奏不是最终目的,而只是自我表现的一种手段。演奏家通过对乐器的演奏,形成人与世界的关系及其对这个世界的反映。所以,钢琴演奏的教学工作必须成套地全面地进行,甚至对于所有业余演奏者来说也应如此全面地学习。对于音乐爱好者来说钢琴是一个理想的乐器,因为它可以演奏一切音乐,包括交响乐、歌剧音乐、芭蕾音乐、室内乐等等。为了突出钢琴学习的专业研究方向,教师主张钢琴学生自主选择针对某一作曲家、某一演奏时期、某一演奏风格的系统性曲目,确立研究专题,并以钢琴演奏效果进行补充和论证。在理论研究发展领域内做到理论与演奏实践相结合,毕业音乐会曲目与毕业论文答辩内容相呼应。通过教师的引导和指导,全面提高学生的学术水平和弹奏水准。

俄罗斯钢琴教学以歌唱性、复调性弹奏为显著特点。因而,教师在教学中为学生选择曲目的独到之处,就在于强调曲目的音乐性和复调性。除了常见的音乐会演奏曲目。颇具新意的是激发学生音乐感的各类改编曲。这些作品的弹奏效果突出歌唱性、复调性和交响性,能充分强调艺术感染力和钢琴这一乐器的丰富表现力。学生在练习和演奏过程中,时时被音乐要求和演奏激情牵动,技术问题的解决很自然。达到自然的弹奏境界,音乐的美感就更为突出。这是钢琴教学中的一种良性循环,此种教学效果有助于学生建立演奏作品的良好心态。学生在练琴时,就具备自己能达到的音乐标准,实现弹奏教材和弹奏目的的统一,教材的实效性更为突出。

在对作品的理解上,他们普遍较为深刻,音乐思路比较完整,演奏布局严谨周密,音乐表现力丰富,既有抒情性,又具浪漫气质。俄罗斯的钢琴家们在演奏中注重整体结构的完美及细节的表达,讲究每一个音的质量。在乐曲处理上相当严谨,十分注意音色、分句和乐器的歌唱性。他们追求把优美如歌的旋律同技巧动作结合起来。俄罗斯钢琴学派的艺术核心特征就是强调歌唱性,以声乐的观点来阐述钢琴的声音,让钢琴这件乐器人声化。

篇4

艺术品商品化,在国内是近十年的事。随着艺术产品市场化不断深入,各类艺术组织数量大增,市场急需专业的管理人才。自20世纪90年代开始,我国开始注意到相关学科的建设,艺术管理(arts management or arts administration)专业在我国高校悄然兴起,迄今已为我国文化艺术产业培养了一批专才。

中央戏剧学院在国内的艺术院校中率先开始尝试培养艺术管理类人才。他们从1985年开始在舞美系中尝试开办舞台技术管理班,在艺术管理教学方面探索了十几年后,终于于2001年正式开设了艺术管理系,并于同年招收30名本科学生,这是国内第一个艺术管理专业。据统计,目前全国大约有 300多所院校开办了此类专业,“艺术管理”已经超出艺术院校的范畴而在综合类、文科类甚至理工类院校受到热捧。

尽管如此,“艺术管理”在我国目前尚不能成为一个完整而规范的专业。其专业名称还不统一,专业属性尚不明确,其“合法身份”至今还没有在教育部颁布的本科专业目录里取得一席之地。“艺术管理专业”实际上只能在公共事业管理、文化产业管理以及美术学、音乐学、影视学等艺术理论类本科专业中以一个方向的形式存在。

相比之下,美国艺术管理教育在其百年艺术市场的传统背景下,从20世纪60年代至今已经走过了几十年的发展历程,形成了一个较为成熟、完整的教育体系。虽然国情不同,不能简单地照搬照抄国外经验,但它山之石,其中还是有许多值得我们学习借鉴之处。故本文将对美国高校艺术管理教育的历史和现状作一探讨,追究其教育中的特点和成功之处。

二、美国高校艺术管理教育的发展历程

1.初始阶段

艺术管理专业是在欧美艺术机构经验基础上诞生的。今天世界上最著名的两大艺术品拍卖公司,苏富比拍卖行(Sotheby’s)和克里斯蒂(或称佳士得)拍卖行(Christie’s)早在1744年和1766年的英国就成立了。1983年,美国人收购了苏富比。美术史上,著名的17世纪荷兰小画派的诞生,也来自于市民阶层构成的商品社会的需求推动,当时的荷兰已经画廊林立,作品买卖,司空见惯。

根据艺术管理培训工作的发展,有两个阶段可以得到确认:第一个阶段是缓慢成长的阶段,从1966年开始,持续到1980年;第二个阶段的发展要快的多,大约从1980年至今。

1946年,英国成立了大不列颠艺术委员会(ACGB),美国仿效其模式,建立了国家艺术基金会(NEA)。20世纪60年代,美国处于所谓的“美国世纪”,亦即经济大发展时代,把艺术和文化都直接纳入经济发展的对象,激励商业与艺术之间的联系。艺术史上的传统赞助和收藏制度已不能适应这一趋势了,需要更系统、更灵活的专业管理知识与技巧的支撑。美国耶鲁大学通常被认为是在这个领域开设第一个大学科目的学校,它从1966年就开始设立了艺术管理专业。[1]同年,哈佛商学院的托马斯•雷蒙德(Thomas Raymond)和斯蒂芬•格雷塞(Stephen A.Greyser),联手艺术管理者道格拉斯•施瓦尔贝(Douglas Schwalbe)创办了艺术经营管理研究所,四年后,这三位学者又创建了哈佛艺术管理夏季学院(Harvard Summer School Institute in Arts Administration),开始为艺术管理者提供夏季培训课程。英国、澳大利亚等国紧随其后,相继设置了该专业,训练新型的艺术管理专门人才。国际艺术管理教育者协会(AAAE)也应运而生。从此,艺术管理学作为一个学科在西方蓬勃兴起。

值得一提的是,1973年,也即哈佛艺术管理夏季学院建立3年后,由斯蒂芬•格雷塞主编出版了学生的学术论文集《文化政策与艺术管理》(Cultural Policy and Arts Administration),对3年来教学成果做了一次总结和展示。该论文集充分体现了在开展艺术管理教育初期,哈佛艺术管理夏季学院在教学思想和实践方面的探索过程。针对培训课程式的教学模式,这3年中,艺术管理夏季学院围绕了3个相关主题开展艺术管理专业的教学工作,分别是:政府赞助、艺术自由和公众义务(1970年);孤立艺术――寻找文化替代品(1971年);艺术与大众(1972年)。选择不同的主题开展教学说明课程设置是方向明确且分类细致的,便于学生根据自己的实际需求参加不同时期的短期培训。

2.形成教育体系

经过50多年的发展,美国艺术管理教育已经发展成为一个较为完善的教育体系,囊括了连续性教育和非连续性教育,在职和全日制课程体现了美国联邦政府推行的教育大众化、平等化政策,保证每位成人能获得终身教育的机会。根据艺术管理网( ArtsManagement. Net)所提供的数据,目前美国共有约56所主要大学设立了艺术管理专业,如伯克利音乐学院、哥伦比亚大学、迈阿密大学,其中,2所大学设立了阶段性的培训课程教育,学时1周或1周以上;16所设有本科学位教育,学时3~4年;38所设有研究生(硕士或博士)学位教育,学时1~3年。另外还有一些学校提供远程教育课程,为有志于艺术管理的人们提供学位或者培训课程。

三、美国高校艺术管理教育的特点

1.以艺术为本的教育理念

和中国相类似,由于对艺术管理的理解不同,美国的艺术管理专业大致分别设立在两个领域:一是经济和管理领域,如经济学院、管理学院,有的还授予MBA学位;二是艺术和人文领域,如艺术学院、人文学院、教育学院,授予MFA(艺术硕士)或MA学位。但是,当前越来越显现了向艺术人文方面倾斜的趋势。无论如何,他们意识到艺术管理涉及的面应该是很宽泛的,它与艺术、商业、法律、社会学、心理学、政治学等都有联系。盈利性艺术组织和非盈利性艺术组织都是艺术市场中介的重要组成部分。过于重视盈利和消费,便会使艺术管理这个专业无论在研究还是教学领域都和商业靠得太近。如果过于向商业方面倾斜,那么人们所要考虑的问题就总会围绕如何让利益最大化,这当然不是一种绝对的过错,但是这同艺术本身已经没有关系了,艺术管理学科自身的发展规律就会被忽视,这个专业未来的发展方向就会产生偏离。

美国哥伦比亚大学艺术管理学系创始人、美国国际艺术管理教育者协会前任主席琼•杰弗瑞(Joan Jeffri)教授指出:“艺术管理最核心的问题还是艺术,如果不了解艺术家,怎么能理解艺术,不理解艺术,又怎么去做艺术管理呢?”[2]2007年,琼带领她的研究生完成了关于纽约老年艺术家的生存状况报告《活着:艺术家咨询之三:特别关注纽约老年艺术家》(Above Ground:Information on Artists Ⅲ:Special Focus New York City Aging Artists),其目的是理解那些达到艺术上成熟和随着年龄的增长在艺术上不断得到满足的艺术家们如何在社区得到支持并与之交融,以及他们的关系网如何随着时间的变化而发生改变。[3]琼让她的研究生参与这个项目,并不是为了告诉他们,艺术管理跟钱完全没有关系,而是想让他们知道,在商业之外,艺术管理还意味着很多。与其不谋而合的是,其他学者,如弗朗索瓦认为文化产品营销的目的是“使产品与足够多的消费者联系起来并实现与文化企业目标相一致的恒定目标的同时,使得艺术家的产品抵达可能对这些产品感兴趣的细分市场”。[4]艺术家和艺术家的作品被置于突出地位。

除了短期培训课程之外,美国各高校设立的艺术管理学科必修或选修课程都涉及了各种艺术学、美学甚至短期艺术实践,盈利性和非盈利性艺术组织管理。

非盈利性艺术组织并非指不能盈利,而是不以盈利为目的,但是同样能够公司化、市场化管理。根据美国的法律,非赢利性组织能够享受多种税收优惠,但是必须将盈利重新投入“再生产项目”,即员工只能得到固定的工资报酬,而不能得到利润分红或其他实物的分享。非盈利性艺术组织在美国同样受到重视。美国学者很早就认识到艺术的力量,詹姆斯•杰克逊•贾威斯在其《艺论》中就指出,他确信艺术的展示不但可以提高民众的修养,也可带动国家工业生产设计水平的提高和促进旅游业的发展。美国民众积极参与投资公共艺术场馆、城市雕塑、音乐厅和艺术家广场,创造城市艺术氛围,为大众和教学服务。例如,耶鲁大学1832年建立的特鲁布尔画廊,开创了为艺术教学服务的先河。仿照英国皇家艺术学院,费城1805年也建立了宾西法尼亚美术学院,并于6年后举办一年一度的公共展览。纽约市1802年成立的美国美术学院,则成为后来国家设计学院的前身。纽约所有博物馆、画廊的成立,都是市民自发的结果,均为非盈利机构的运作,有私人组成的终身制理事(受托管理人)会管理。

2.灵活多样的办学制度

美国的艺术管理教育之所以能够得到健康发展,与其灵活多样的办学制度是分不开的。艺术管理自教育职业培训的领域发展而来,现在不仅提供学位教育和非学位的证书课程教育,还分别设有普通的全日制教学、兼职教学和远程教学课程(Distance Course)可供选择。例如上文所提到的美国哈佛大学夏季学院提供的短期培训课程,就是在职业教育领域的最早实践之一;美国Goucher College所设立的两年制艺术硕士(MA)学位的远程艺术管理教学课程,在美国就具有一定的知名度。可见,艺术管理教育可以向社会输送不同程度的人才,也可以为社会不同状况的需求提供不同形式的服务。

另外,美国艺术管理学科的部分课程在大学中逐渐泛化成为其他专业也可获取学分的选修课程。这使得这一门新兴的边缘学科获得更多社会认可和社会影响,也便于其他专业中有兴趣的学生了解该领域的基本状况。

3.跨学科的教育内容

美国高校艺术管理学科课程大多由多个学院共同完成。艺术管理是一门跨学科的专业,反映了文化研究机构和艺术组织的管理需要策略计划、艺术创造和社会支持。艺术管理者要想有能力应对挑战和责任心,必须掌握管理和金融技巧、熟知他们所投身的艺术创造过程、敏锐感知他们为之服务的社会动态需求。它是为了满足未来十年的专业需求,这些挑战包括如何保持艺术组织长期健康发展,他们的职责、管理和经营,收入来源和税收制度。在艺术领域,例如言论自由、艺术家对作品的修改权(First Amendment right)、审查制度和政府介入,已经是重要的、国际的、教育的和文化政策的组成部分,也是该专业的组成部分。

例如,哥伦比亚大学艺术管理学系除了系主任,还有9位与该领域相关的专业教师,以及来自商学院研究生院、教育学院和其他选修学院的全职指导员对学生的专业负责。其中一些是哥伦比亚研究生院的专业艺术管理专业的教师。另外还有来自专业领域的客座教授等讲演者定期开展讲座,提高该课程的水平。必修课程开设在三个长年相关的专业学院中:教育学院、商学院研究生院和哥伦比亚法学院。

4.强调实践的教育方法

美国大部分大学在录取学生、培养学生的审核评估过程中都十分强调实践部分,艺术管理专业同样如此。学以致用、产学研结合贯穿了整个教学过程。

学生在入学前,必须提供一份简历,介绍自己已经接受过的正式或非正式的艺术训练、有关艺术方面的工作或志愿者经历。要获得学位,学生必须在完成毕业论文和其他学分的同时,投身艺术组织参与实习。实习为学生提供了利用和提高他们技巧的机会,发展职业计划。大多数实习是有偿的,大约有3种不同的类型:参与以学校所在地为基础的、国内的或者国际的一些与我们的专业紧密结合的组织活动。学生在实习的同时,接受艺术研究组织辅导员的辅导,并由专业的学校内部合作组织负责引导学生的选择。每次实习,都要求学生工作一定的时间,比如,哥伦比亚大学要求至少320小时。

5.方向明确的教育分工

教育分工主要体现在两个方面。其一,总体上,美国艺术管理教育体制多种多样,但是每个学校有各自明确的选择。无论提供远程教育课程、短期培训课程或者专门为具体单位、具体要求制作的订单式课程,还是连续性的学位教育,每所学校的教育体制类别是比较集中的。也就是说,一个学校并不会既开设短期培训又开设学位教育,甚至授予本科学位和硕士学位的大学都是分开的。其二,每个开设艺术管理课程的院校都有自己明确的培养方向,尤其是在研究生教育阶段,音乐管理、造型艺术管理、舞台管理、博物馆管理、公共艺术管理等面向实践性的专业方向,以及偏向艺术管理相关法律、政策研究等的理论性的专业方向,各所院校一般都各有侧重,或者进一步在学院内细分为不同的专业方向。例如,南尤他州大学(Southern Utah University)艺术管理专业专门面向留学生,为非盈利组织培养合格的管理人员。哥伦比亚大学艺术管理专业分为四个学位课程研究方向:媒体管理(Media Management)、音乐商业管理(Music Business Management)、表演艺术管理(Performing Arts Management)、视觉艺术管理(Visual Arts Management)。

6.多方合作的教育途径

美国艺术管理教育集合了政府、学校、社会艺术团体、民众多方合作。除了联邦政府和地方政府提供了教育大环境外,美国民众一向有热衷于向博物馆等艺术收藏机构捐献艺术品的传统,即使近年来政府一再降低税率也没有影响这种捐献的热情。学校不但自己成立各种艺术团体,也积极和社会艺术团体合作,为学生提供更多经济资助和实习机会。

2006年秋季,哥伦比亚艺术管理系与Harlem艺术联盟(Harlem Arts Alliance,Harlem在此特指纽约黑人居住区)和纽约艺术组织(Alliance of New York State Arts Organizations)合作,以“投身未来艺术”(Advocating for the Arts of the Future)为主题,提供专门的实习课程,以培养下一代艺术爱好者。在四个月的实习期内,学生采访和报道Harlem艺术联盟的管理者、艺术家和艺术组织形式。最后,有关Harlem艺术联盟的调查报告中的一部分公开向几百名Harlem社区居民汇报。

四、借鉴与小结

美国艺术管理教育可以说已经成为一种样板,有很多值得我们借鉴之处。在这个充分市场化和城市化的国家里,如何避免艺术被过分商业化,艺术管理者如何更好地为艺术家和大众服务,是艺术管理教育和研究继续探讨的课题。目前中国的情况应当引起艺术管理教育者的注意。

第一,由艺术市场火爆而引发的艺术管理专业热门导致了一种教育方向上的失衡。艺术管理被大众甚至院校理解为就是培养那些艺术经纪人、拍卖师、策划人、节目制作人、剧目管理等人才的专业,而失去了对非盈利性艺术组织管理以及更加宏观的艺术政策制定、艺术的社会服务功能等的注视。从各类院校举办的短期培训到提供学位教育的普通课程,都存在这样培养目标狭窄的倾向。艺术管理发展得越来越像一个产业,艺术管理的重点越来越放在消费者身上。这一方面是由于市场化状态下,拍卖行、画廊、演出等商业组织获得优先发展的机会,导致这方面人才匮乏的事实;另一方面,也是由于我国非盈利性的博物馆、公共美术馆、城市艺术中心等免费面向公众的艺术设施还不够完善的现状。这样又会导致一轮新的负循环,就是政策的制定者可能不了解艺术或艺术事业的运行规律,而艺术领域的从业人员也不十分清楚政策制定者的预期目标,所以这两方面知识在人才培养上需要完成更多的交流。

第二,目前国内一些艺术管理专业已经将自身作为一种产业进行经营管理了。不仅在本科、研究生学位教育上开设课程,还设计了短期证书式的培训市场,过于倾向商业方面需求。这样不仅大量分散了连续性教育的师资力量,还在教育思想上进一步加强了商业化的力量。

我国文化艺术历史绵长、底蕴深厚,如何保护和开发我国传统艺术、繁荣现当代艺术,提高民众的艺术修养、为社会大众服务,还需要艺术管理教育具有更宏观的视野,也需要政府和民众更多的支持。

注释:

[1]罗钢等.消费文化读本[M],北京:中国社会科学出版社,2003:8.

[2][4][加]弗朗索瓦•科尔伯特.文化产业营销与管理[M].高福进等.上海:上海人民出版社,2002:21,24.