音乐题材毕业论文范文
时间:2023-04-11 16:51:18
导语:如何才能写好一篇音乐题材毕业论文,这就需要搜集整理更多的资料和文献,欢迎阅读由公务员之家整理的十篇范文,供你借鉴。
篇1
手风琴传入中国已经有百多年的历史了,从最初的广泛作为伴奏乐器外,逐步以独奏、重奏、合奏等形式在表演中出现,成为人们喜闻乐见的1种乐器。因此,人们对中国手风琴作品的需求量越来越大,但是由于专业的作曲家很少,造成了多数作品内容、作曲技巧的陈旧,很多前辈的作曲家都说过,手风琴音乐,作为1个年轻的专业,没有它自身特点的作品,尤其是本国、本民族风格与内涵的作品,这个专业是很难发展起来的。鉴于这1说法,本文重点简单阐述了中国手风琴作品的创作特点。
中国近现代作曲家们善于把艺术和生活结合起来,他们对于如何运用手风琴音乐手段表现时代生活的题材作了许多尝试。而且,他们的创作根植于民族民间音乐基础之上。许多作品都具有浓郁的民族风格和地方特色。中国手风琴作品独具特色的民族音乐风格使其不仅被大众接受,同时也能加深人们对乐曲寓意的理解。作曲家运用生动的音乐形象思维对特定题材内容的精致概括,使得中国的传统精神、民族气节和审美情趣与表现出来。同时,在中国手风琴创作上还体现出创作思维、演奏技巧上的创新等等。
关键词:中国手风琴音乐;发展;创作;特征;民族
ABSTRACT
篇2
关键词钢琴演奏钢琴艺术钢琴产业
钢琴自其诞生之日起,已历时三百年。钢琴历史三百年,就是人类文化所经历的三百年。钢琴几乎无处不在,哪里有音乐,哪里就需要钢琴。当谈论钢琴时,我们也许不只是谈论一件乐器,而是在谈论与之有关的千头万绪。它涉及了我们生活的方方面面:物质的和精神的,世俗的和宗教的,有形的和无形的,具体的和抽象的,以及个别的和一般的。
从古钢琴到钢琴的发明,钢琴从最初的名不见经传到风靡全球。钢琴的诞生,给人类的音乐和生活带来了无与伦比的精神享受。其文化内涵博大精深,涵盖了与之有关的时代精神与流行元素。它曾经担任过西方文明东征的使者,从而在东方社会成为了西方文化的代表。随着社会的发展,钢琴如今已经不只是乐器,它是一种文化,同时又是一种商品,或者更确切地说是一种产业。与之有关的钢琴厂,琴行在市场上不断地得到需求,进而增多和发展,专职钢琴教师的出现和与日俱增的学生人数,成为一个新型音乐文化市场的推动者。加上行政因素,官方考级等使钢琴市场的含金量日益剧增。而与此同时,钢琴琴谱和教材及钢琴唱片的大量使用也使得出版商分得了一杯羹。钢琴俨然成为了一个超级的百变明星活跃在现代化社会的流行文化之中。
一、钢琴的演变
通常人们认为钢琴有近300年的历史,即1709年由意大利制琴大师巴尔托洛奥·克里斯托福里所创制的现代钢琴为前身。在以后的200年,又不断改进完善,方成为我们看到的现代钢琴。
然而,事实上,钢琴的整个演变过程可以追溯到600多年前,即现代钢琴出现之前,毕业论文钢琴已存在了300多年,我们称这一阶段的钢琴为古钢琴。现代钢琴的前身只是1709年古钢琴的发展与飞跃。若没有古钢琴发展的“量”的积累,也就不会产生1709年古钢琴“质”的飞跃。
钢琴的起源最早可追溯到古埃及与古希腊的弦什,将弦什的琴弦不断增加,逐渐形成了多弦乐器,进而多弦乐器又演变成两种演奏形式的乐器。一是以手指拨动琴弦发音的多弦乐器,后与键盘结合成为拨弦古钢琴。另一种是以手指拨动琴键,装置于键尾的小缒击弦发音的钢琴。这两种乐器都是现代化钢琴的鼻祖,故统称为古钢琴。
随着现代化钢琴的不断完善,社会生活的快节奏而出现的爵士乐,摇滚乐的需要,古钢琴一似柔弱纤细而又羞涩的贵妇人——也只能归隐于现代社会舞台的大幕之后了。
钢琴的发明者是巴尔托洛奥·克里斯托福里,他是意大利佛洛伦萨美第奇家庭的一位乐器制作师。1709年,他以拨弦古钢琴为原形,制作出了一架被称为具有“强弱音变化的古钢琴”。钢琴的英文名字叫做piano,piano是意大利文,原义为“弱”,与之相对的是forte,也是意大利文,意为“强”。“可以演奏强弱的新发明的羽管琴键”(arpicembalodinuovainvention,chelapianoeilforte)这个长长的名字后来缩写为“pianoforte”,一直过了大约有一个世纪,才完全简化为今天的钢琴(piano)。克利斯托福里在钢琴上以弦槌击弦发音的机械装置,代替了过去拨弦古钢琴用动物羽管拨动琴弦发音的机械装置,从而使琴声更富有表现力,音响层次更丰富,并能通过手指触键或直接控制声音的变化。德国管风琴师,制作师戈特弗里德希尔伯曼,在1730年根据一份绘制极不准确的意大利钢琴草图,借鉴克里斯托福里的发明,制造出德国第一架钢琴。接着,在英国也制造了钢琴。后人对克里斯托福里的钢琴进行了一些改进。1783年,也就是在第一架钢琴诞生83年后,英国人布罗德·伍德发明了踏板获得了专利权。
钢琴在它诞生的头一个世纪中经历了多次改良。虽然开始被形容为锅炉工制造出的粗糙机械,但随着音乐由巴罗克风格向古典主义演变,音响丰富,细腻,洪亮的钢琴在19世纪已经登上了“乐器之王”的宝座。
1732年,在佛罗伦萨,洛多维克·朱斯蒂尼发表了第一首钢琴作品《奏鸣曲》,钢琴已经传播到了一些国家,专门为钢琴而作的音乐已经出现。十八世纪60年代以后,钢琴的命运发生了戏剧性的变化。钢琴走出了私家音乐沙龙,进入了大众音乐厅,许多作曲家开始投人钢琴曲的制作。
从十九世纪末至今的一个多世纪以来,人们除了对现代钢琴的音质不断进行探索和改进外,并未对乐器本身做出重大的改革。20世纪初曾风靡一时的自动钢琴也很快被唱机、录音机所淘汰。
二、钢琴艺术的发展
“世无钢琴,我们也就没有莫扎特的几十部钢琴协奏曲了,也就没有贝多芬的奏鸣曲了,硕士论文没有肖邦的钢琴诗了,没有德彪西的钢琴画了,也就不能得而赏之了。”
钢琴之所以成为乐器家族中的王者,是人类精神文明及科技文明的发展赋予它的。钢琴作为乐器的出现是人类社会生活的需求,钢琴的发展从一个侧面反映出人类精神生活不断发展的状态。
(一)巴洛克时期的钢琴音乐
随着社会经济的发展,除宫廷、教堂内的音乐活动之外,社会上的活动也很普遍,还有很多专业和业余的音乐家组成的各类音乐团体,广泛开展音乐活动。在这一时期,在器乐领域获得重大发展的就包括古钢琴音乐,故钢琴音乐所用的主要题材就是变奏曲和组曲。
这一时期的钢琴音乐构思巨大,结构严谨,感情表现单一而强烈,具有震撼的效力。巴赫是巴洛克时期钢琴的奠基人,他的钢琴音乐可分为五类:舞曲、前奏曲、赋格、即兴曲、协奏曲。
(二)18世纪下半叶的古典音乐
18世纪下半叶,在歌剧艺术发展的同时,也确立了古典交响乐和奏鸣曲的体裁,把音乐推向高峰的是维也纳的古典音乐派,其中也包括钢琴的发展。
这一时期的钢琴乐是明朗的、乐观的,充满诗意和温暖的情调,其代表人物是海顿和莫扎特。
(三)19世纪上半叶的浪漫主义音乐
这一时期的钢琴音乐风格优雅,手法上追求和谐与均衡,音乐色彩细腻,趣味高雅,富有幽默感,代表人物是肖邦。
钢琴的创造者不愧是万物之灵!演奏家们也是值得人们倾倒的。钢筋铁骨的一架五生命的机器,在他们的指尖下一金色的声音歌唱了。我们赞美钢琴,是因为这架机器样的物件能够用各种曲调、风格表达以及传达人们的心声,这才是钢琴文化的起始和终结。钢琴是为了钢琴音乐,也因为有了钢琴音乐而存在的。
20世纪下半叶,钢琴遇到了键盘乐器的劲敌——电子琴,电子琴开阔了广阔的音乐空间,职称论文但这一切都是由机器装置操纵人,而不是由演奏者的指触来变化。虽然演奏者的劳动被大大解放,但乐器和人类处于最间接的状态下,人类难以直接通过电子琴直接表达内心的情感。电子琴的出现如同变异了的钢琴文化的怪胎,就向现代社会的快餐文化,简单却乏味。对于真正音乐耳朵而言,那不是真正意义上的钢琴音乐,那里没有心灵、感情、人气。而钢琴依旧以其“音乐之王”的高姿态站在钢琴文化的前端,带给我们钢琴音乐的盛宴。
无论哪一时期,那种风格的钢琴音乐,都让人们享受了钢琴文化的内涵,且与其所在的时代紧密相连,具有一定民族色彩和时代精神。钢琴音乐的发展史也可看作是一个世界时代的变迁过程。爱因斯坦曾说;“现实世界只有一个,想象力可以创造千百个世界。”钢琴音乐可以创造千百种音乐I界。这种暗示性的色彩指引人们进入一个音乐更高层次的境界。
三、钢琴产业
钢琴在18世纪还只是手工业的产品,工匠们尽力在那里发挥他们对音乐的想象力,在那里体现他们对手工艺作品的完美化。可到了十九世纪,钢琴已经成为大工业和大商业了。1827年,巴黎的普莱耶尔雇用了30名工人,生产100架钢琴,有过了几年,生产量的增长率已经达到了百分之九百。也就是说,十九世纪中叶,钢琴制造业已经发展成为一个巨大的商业行为,从而这一行业也出现了激烈的竞争。
十九世纪70年代,钢琴市场不断扩展,尤其是在美国,购买钢琴的人几乎像汹涌的洪水滚滚而来。威伯钢琴的销售量如同税收的增长率,以百分之三百六十八的速度递增。钢琴成为巨大的工业后,各类钢琴制造厂风起云涌。当时著名的钢琴品牌包括:Baldwin、Bechstein、Bosendorfer、Brodwood、Chickering等,这些品牌商家和市场上的其他行业一样,为争取更多的买者而相互竞争。而其制造的钢琴也各具特色,各有优点。
从钢琴的产生到1850年之问,钢琴还只是高档奢侈品,那时的产量并不大,但利润却不小,那时的价格,一个熟练的工人需要付出相当于他一年的所得,才买得起。而到十九世纪中叶后。钢琴产量大增,一定程度上反映了文化市场的需求,1894年,琴价只抵1850年的一半。那时,便是西方钢琴消费的黄金时期,同时期的产量也在很高的一个点上(如图2)而在20世纪20年代。由于自动钢琴留声机的冲击,钢琴的占粮一落干丈。从1927年到1932年之间,美国从年产二十五万台跌到了两万五千,英国此时也减产了三分之二。但此时的钢琴厂商不会闲着,“乡村女人弹奏钢琴”成为刺激美国钢琴生产的一个动力,如同现代社会中出现的各种广告一样来做产品销售。而这样,我们也可以将李斯特等钢琴大师看作是“钢琴促销员”。
钢琴制造业在市场浪潮中蓬勃发展,其间伴有价格与产量的涨涨落落,但在当今社会其依旧“欣欣向荣”。而伴随着钢琴制造,钢琴市场的发展,也带动了与之相关的一些行业的发展比如出版商,由于越来越多的学琴者和大量的钢琴教材的出现,一批批的钢琴教学书籍的出版,而这样又必然带动劳动印刷产业的发展,钢琴教师也是与日俱增,当然也包括钢琴调音师的出现。
如今社会中演奏钢琴,从根本上说是娱乐(指大众概念中的钢琴活动),英语论文它是一种集教育投资、社会风尚及经济价值的复杂现象。
虽然在这样的活动中非常缺乏智慧,想象和个性,但它的确成为了巨大的产业和市场,一个具有强烈娱乐性的活动是“双钢琴之战”,最早的“双钢琴之战”可以追溯到16世纪末。1836年,李斯特和塔尔贝格的“对抗赛”,二者都想通过“竞赛”来获得自己欧洲最强的钢琴手称号。现代社会的钢琴考级和各种钢琴比赛也是这种形式的帆板和延续,大有愈演愈烈之势,下表是2006上半年国际钢琴比赛的赛事。
这仅是2006上半年的国际性钢琴比赛,而在全国各地国内的钢琴比赛更是多如牛毛。
钢琴在现代社会中,已经不再是纯粹古典的形象。在流动文化中扮演着多重角色,好莱坞导演将钢琴作为浪漫的道具。留学生论文在大量的现代电影中,钢琴扮演着举足轻重的角色,许多浪漫爱情场面中导演都安置了钢琴作为必要的道具。钢琴也曾担任过西方文明东征的使者,正如20世纪70年代的中国乒乓一样。
钢琴及其钢琴音乐带给人类一个不一样的音乐世界,带给人类一个色彩缤纷的精神享受。钢琴就像个超级明星一样,一直活跃在人类社会的舞台上彰显其华丽的绚烂!
参考文献:
[1]钢琴艺术(合订本下半期)[M]北京:人民音乐出版社,2006.
[2]辛丰年,钢琴文化三百年[M].西安:陕西师范大学出版社,1995.
篇3
美术学是人文科学的组成部分,是一门研究美术现象及其规律的科学,美术历史的演变过程、美术理论及美术批评均是它的主要内容。美术学要研究美术家、美术创作、美术鉴赏、美术活动等美术现象,同时也要研究美术思潮、造型美学、美术史学等。此外,美术学还要研究本身的历史 即美术学史,就像哲学要研究哲学史一样 。美术学既可以运用自己特有的方法进行研究,也可以借鉴哲学、美学、心理学、社会学、文艺学的方法进行研究,因此对美术学的研究还可以同其他学科的研究结合起来,形成美术学研究的边缘地带或者形成新的交叉学科,例如美术社会学、美术心理学、美术市场学、美术信息学、美术管理学等等。这里,“美术”二字的涵义有时会扩大到书法及摄影等造型艺术领域。通过这一界定,美术学的基本研究对象包括美术史、美术批评与美术理论,构成了对“美术”这一现象的研究,这在我国已经形成美术学的基本框架。
然而遍览欧美各地大学的学科设置,却并不存在一个所谓的“美术学”的概念。至今还没有与“美术学”对应的英文词汇。欧美的美术史研究,且以德国为例分析,强调美术史本身的社会文化意义的派别影响最大。特别是潘诺夫斯基图像学的研究方法成为美术史研究的主流,美术史巨子贡布里希更将图像学的观点进一步推延到人文学科的其他领域等等。在此意义上,美术史实际上是借美术的外壳,承载社会文化的历史内容与含义。设在综合性大学里面的美术史学科,大都拥有独立的系别。如美国哈佛大学,哥伦比亚大学,英国的剑桥大学,牛津大学这些知名大学均有美术史研究的专业。另外也有将考古与美术史并置的,如伦敦大学亚非学院就有名为“考古与中国艺术史”。美术理论,美术批评学科,常设在综合性大学的哲学系美学专业。当然,也有一批艺术院校有美术理论专业。
总之,国外还没有一个可以能够包含史、论、评含义的美术学概念。同时,也似乎不存在一个学科管理意义上的美术学。在中国古代美术文献中,常常把画评、画史、画论结合在一起进行探讨。例如南齐谢赫的著名批评著作《古画品录》便是这种体例。谢赫在这部著作开头,就对画品即绘画评论做出概括,“夫画品者,盖众画之优劣也”,接着对绘画的功能和作用发表见解:“图绘者,莫不明劝戒,著升沉,千载寂寥,披图可览。”这段话便是他的美术观念和绘画理论的表述。谢赫提出的绘画六法,即品评绘画的六条标准:气韵生动、骨法用笔、应物象形、随类赋彩、经营位置、传移模写。这六条标准成为此后绘画批评中的根本原则,也成为我国古代美学理论的重要内容。由此可以看出批评理论和美术作品研究也可以进入史的范畴,中国古代画论常将史和批评融汇其中。
美术批评与美术史、美术理论是三个既有联系又有区别的学科,它们却构成美术学的基本内容。美术批评学可以作为美术学的一个重要的分支加以研究,当然在批评学领域,美术批评学也可以作为批评学的一个分支,与文学批评学、音乐批评学等并列。美术批评运用一定的批评方法与原则,对美术作品的形式、语言、题材、内容、思想和风格进行品析、评判,揭示其价值,分析其优劣,或者对美术现象,美术思潮、美术流派、美术活动进行分析评价,揭示其内在规律和发展趋势,这种活动就是美术批评或者叫美术评论。美术评论和当前的创作实践活动联系比较紧密,批评家要参与美术活动,及时了解创作动向,推动创作活动的发展,美术批评家有时还可参与策划美术展览,组织创作研讨等活动,因此美术批评也是一项操作性、现实性比较强的活动。而美术批评学则是从理论上总结批评规律,提出批评观念、批评标准和方法,或者总结历史上的批评成果,建立起理论形态的批评学科。
美术史是由美术史家和历史学家或考古学家对历史发展过程中的美术作品、美术文献、美术遗迹进行发掘、研究、探讨,客观地揭示美术发展的历史过程和基本规律的科学。中国第一部比较系统的美术史著作是唐代美术史家张彦远的《历代名画记》,它开创了撰述中国美术史先河。西方美术史学科的建立可以追溯到16世纪意大利画家瓦萨里写作的《大艺术家传》。这部书记录意大利文艺复兴时期的杰出画家和雕家的生平、活动和创作,为后人研究文艺复兴美术家提供了丰富的资料,该书首次出版于1550年。西方艺术史学科的真正建立应以18世纪德国艺术史家温克尔曼出版《古代艺术史》作为标志。这样,中国的《历代名画记》早于瓦萨里约700年,早于温克尔曼约900年。所以,中国美术史的学科建立实际上始于盛唐。
美术理论是对美术问题的理论探讨,通过对绘画、雕塑、建筑、工艺美术及设计艺术作品也可以包括书法及摄影的功能与作用、基本特征、形式、结构、语言、风格及其中的审美规律和思想活动,揭示美术的普遍特点与规律。美术理论在狭义上主要是指美术基本原理,在广义上则可以包括美术美学、美术哲学、美术心理学、美术社会学等内容,从某种意义上讲美术批评理论也是美术理论的组成部分,但鉴于美术批评理论和美术评论活动相对的独立性,因此美术批评和美术理论常常分成两个相对独立的学科进行探讨。
在对美术史的研究中,最重要的当然是客观地揭示作品的创作年代、材料、作品的题材内容等,但当美术史家对其内容和形式进行探索时,也必然要与用一定的批评方法和艺术观念及价值标准对作品做出评判,而在这一过程中,批评或明或暗地在起作用。固此美术史不可能完全离开美术批评。美术批评还是联系美学、美术理论与美术史、美术作品的桥梁。由此看来,美术批评与美术史、美术理论是紧密联系、相互促进的,三者成为美术学的基本内容。
篇4
关键词:双语教学;民族文化;蒙汉兼通;培养人才
中图分类号:G642.0 文献标志码:A 文章编号:1674-9324(2013)17-0196-02
呼伦贝尔是一块神奇而美丽的地方,巍巍兴安岭和辽阔的大草原培育了许多创造过辉煌历史的英雄民族,被称之为中国北方天然民族博物馆。随着近年来,呼伦贝尔市获得“全国最佳民族风情城市”、“全国生态建设示范区”、“全国旅游二十胜景之一”,大型系列文化旅游片中的《一生要去的66个地方》之一、“最大的生态旅游城市”、“绿色净土,北国碧绿”等令人陶醉的殊荣,以及呼伦贝尔市实施的“美丽与发展共赢”战略,对当地唯一一所本科院校——呼伦贝尔学院理所当然地提出了更高的要求,传承、研究、丰富、发展民族文化,是呼伦贝尔学院的历史使命,是高校职能赋予呼院的责任和义务,因此,呼伦贝尔学院把着力点放在特色办学,重视民族教育,切实加强蒙汉双语教学、加强技能实训,传承民族文化,以培养应用型人才为己任,统一思想,理清了“以人为本,人才兴校,质量立校,管理强校,突出特色,服务地方”为办学理念,突出地域特色,走特色办学之路。
一、抓好蒙汉双语教学,培养少数民族人才
呼伦贝尔学院(以下简称呼院)立足学院地处边疆民族地区的实际,积极招收蒙语授课学生,鼓励少数民族教师使用蒙文蒙语进行教学、科研、交流,大力发展民族教育,努力传承民族文化,培养输送“蒙汉兼通”的少数民族应用型人才,逐步形成了鲜明的民族特色。呼院充分发挥地方院校的办学功能,根据地方经济建设和社会发展的需求,积极培养少数民族学生。目前,蒙语授课学生有1800多人,约占在校生的16%,分布在以蒙古语言文学学院为主的12个院系中,学科专业涵盖了文、史、理、工、法、教育、艺术等七大学科门类;学院大力加强了蒙语授课专业建设和课程建设,有本科专业16个,专科专业5个;蒙语授课学生采取了低年级的基础课程以蒙语授课为主,汉语授课为辅,高年级的专业核心课程逐步实现以汉语授课为主的双语授课方法,使学生在较短的时间内,能够适应从蒙语授课过渡为蒙汉双语授课的模式,提高了学生汉语理解和表达能力;学院面向全院蒙语授课学生,开设了大学蒙古语文、蒙文书法鉴赏等公共课程和蒙语演讲、蒙文书法、民族民间舞蹈等技能训练课程,提高了少数民族学生“蒙汉兼通”和在民族地区工作的能力。
呼院升本以来不断的强化蒙语教学管理工作,组建了学院级蒙语授课教学督导组,教务处增设了蒙语教学管理科,制定了《呼伦贝尔学院蒙语授课教学管理规程(试行)》和《蒙语教学质量标准》,统一了认识,明确了目标要求。同时,学院执行蒙语授课学生学费减免20%,蒙语授课教师课时津贴高10%等倾斜政策和鼓励措施,激发了少数民族教师和学生的积极性。蒙语授课学生在校期间,参加汉语普通话测试都能够达到三甲或二乙以上的水平,顺利拿到普通话等级证书。2007~2011年的五届毕业生中,蒙语授课毕业生1860人,其中本科生1338人,由于毕业生“蒙汉兼通”的综合素质和较强的实践能力,深受民族地区用人单位的欢迎和社会各界的赞誉。2010年6月,在“联合国教科文组织第十一届国际母语日活动”开幕式上,呼院作了以《加强蒙汉双语教学,努力传承民族文化》为题的典型发言,介绍呼院蒙汉双语教学经验,受到高度评价。呼院培养输送的少数民族人才,已成为自治区民族教育和科技文化事业的重要力量,对祖国边疆安定、民族团结、维护稳定和自治区经济社会发展做出重要贡献。
二、加强校园文化建设,传承和发展民族文化
高校的竞争,归根结底是文化力的竞争,大学文化是决定高校教育质量和办学水平的根本动因。基于这样的认识,学院精心培育以民族传统文化和地域特色为品牌的校园文化,以艺术节、运动会、风采展演、文艺演出、高雅艺术、摄影展、美术展、书法展和各类竞赛为载体,凸显具有地区特色和民族特色的大学文化。如学生歌手“金马镫组合”的音乐表演、学生蒙古族长调歌曲演唱、蒙语演讲、蒙文书法和民族民间舞蹈等方面的音乐表演,对弘扬高雅艺术,传承和发展民族文化,起到了积极的促进作用,推动了学院的建设和发展。
呼院把呼伦贝尔地区民族民间广场舞提升为公共艺术课,正式纳入公共艺术技能课程,大学一年级下学期开课,为2学分。如今,民族民间广场舞已成为呼伦贝尔学院校园文化的品牌传承项目,人人会跳民族民间广场舞,已成为校园文化的靓丽风景线。近十多年来,特别是2003年呼伦贝尔学院晋升本科院校以来,以推广普及民族民间广场舞为载体,训练学生公共艺术技能、提高综合素质、陶冶学生高尚情操、促进民族团结、传承民族文化、共建和谐校园,使学好民族民间广场舞成为一项集德育、美育、体育于一体的常态活动,民族民间广场舞的训练、比赛、表演等活动贯穿于每届学生四年的校园生活,潜移默化的教育培养学生,树立热爱呼伦贝尔,建设呼伦贝尔的思想感情。
三、依托地缘优势,开展教学科研活动
呼伦贝尔地区拥有3个少数民族自治旗、14个民族乡。生活在这里的蒙古、达斡尔、鄂温克、鄂伦春等少数民族至今保持着鲜明的民族特色并焕发着勃勃生机,他们以其语言的多样性和文化的多元性,使五彩呼伦贝尔的人文景观变得更加具有魅力和吸引力,他们谱写的壮丽篇章令当今呼伦贝尔人感到骄傲和自豪。呼院依托地理环境的独特和民族特色的浓郁,邀请诸多的国内外专家教授,举办社会名家讲坛,促进了交流与合作,神圣的呼伦贝尔为呼院开展丰富多彩、特色鲜明的教育教学活动,走特色办学道路,提供了得天独厚的地域条件。
呼院现有蒙语授课教师124人,占专任教师的18%,其中教授27人、博士8人,其中,90%以上的教师能够熟练的进行蒙汉双语教学;呼院蒙语授课教师,在呼伦贝尔地区民族历史文化研究方面,蒙、汉、达斡尔、鄂温克、鄂伦春等各民族教师团结协作,优势互补,积极开展科学研究,在呼伦贝尔历史文化研究,以及“三少”民族民俗、历史、文化研究、传承和发展民族音乐与民族艺术等方面享有盛誉。近年来,蒙语授课教师发表蒙文核心期刊论文50多篇,正式出版蒙文教材18部,其中,高校蒙文通用教材14部,已列项编写高校通用蒙文教材5部,正式出版的学术专著有《蒙兀人》、《古代巴尔虎部族》、《巴尔虎蒙古史》等10多部学术专著,创作草原蒙语歌曲400多首,其中60首被选入呼伦贝尔草原蒙语创作歌选,“牧民的幸福”和“月夜”等歌曲,广泛传唱于国内外。
科研成果显著,近三年,蒙语授课教师获准主持国家级社科资助项目6项。分别为:中俄蒙哈穆尼堪鄂温克传统文化比较研究;达斡尔族乌钦的保护与传承研究;中世纪蒙古文佛教文献综合研究;鄂温克语与蒙古语语音及语法范畴比较研究;蒙古草原古代游牧民族豁脱文化研究;18~20世纪初北部蒙古地区土地利用方式与游牧经济等6项。
篇5
【关键词】英语文学作品 电影观赏听说读写
一、前言
我国英语教育的基本国情是:中国人学英语和中国人教英语,英语学习仍以课堂教学为主。众多的英语学习者处于渴望学好英语,却又因缺乏真实的语言情景而举步为难。
英语文学作品及其电影多年来一直是在国内外都很受欢迎的英语教学内容,是语言和文化输入和教学的重要资源。笔者曾经在《高级英语》课程教学中尝试这样的做法,去年在美国也观摩了国外通过英语文学阅读及其电影欣赏来进行的英语教学,认为英语文学作品及其电影观赏是英语教学喜闻乐见的教学资源和途径,对提高英语学习者的听说读写非常富有成效。
二、英语文学作品及其电影对英语学习的影响
1,英语文学作品
文学是语言最完美最崇高的形式。语言依赖文学展示她的美。文学依赖语言表达它的含义,通过词汇各种各样广泛精巧的运用及各种复杂贴切的用法。扩展了语言知识。使学生接触到不同的结构或语言知识,提高语言技巧。中国人学习外语,过去、现在、即使是将来,其主要渠道仍然是阅读。
那些脍炙人口、妙语连珠的传世之作至今为人所称道。让学生能充分地领略到英语民族的表达方式、丰富的词汇、贴切生动的描述。(赵莉。2004)
优秀的文学作品,生动地反映了社会生活,描述了各个历史时期的政治、经济、文化生活和社会风尚,表现了各个阶段的生活状况和精神面貌。帮助学生了解各个时代的社会生活,获得丰富生动的历史知识和生活知识,提高观察生活、认识生活的能力,这就是文学所具有的认识作用。
文学作品阅读还能使学生的语感更加敏锐。借助文学作品来提高他们的听说读写的语言能力及交际能力,了解文学作品所反映的与语言相关联的社会、文化和历史经验。结合自己的经历体验去分析、理解作品,赋予文字以符合新的生命和意义。
文学作品的学习需要学生有相当的语言基础,同时能够在高层次上进一步提高学生运用语言的能力(陈许,2001)。它的优势在于“增加语言使用机会,扩展语言使用思路”。(王守义1991)
2电影
英语电影无疑是英语教学来的一个巨大的教学资源,给学生创造了一个极好的、愉快的英语语言学习环境。各种风格、不同类型的英文影片以图文声情并茂的表现手段,使其比很多别的教学资源更加生动有趣,引人入胜。
电影语言情景教学真实而立体地展现了所学语言的背景和使用的环境。电影所提供的是语言交际的典型情景,它可以跨越时间和空间,重现实际生活的各个场面。
电影教学让学生听到英美人士的地道语言和纯正的语音语调,接触到大量形象生动、标准地道的生活和社会交际语言,从而有助于提高学生英语口语流利性。口语流利性对表达有着重要的影响,然而我国的英语教学主要由中国老师来进行。因此教学效果,特别是在英语口语的提高上有明显的欠缺。口语流利性所运用的时间性指标包括语速、发音速度、发音时间比、平均语流长度,以及平均停顿长度等五方面。学生在观赏电影时,可尽情模仿。
电影有着极强的情感感染力,嬉笑怒骂、悲欢离合等场景对观看者的心里有极大;中击力,能让学习者感受真正的外语氛围。3,两者的结合 既然很多文学小说都被拍成电影。这两种媒体又很容易结合起来,给英语语言和文化学习带来多姿多彩的方式。
通过阅读文学作品和和观看其电影进行英语教学,先阅读一本英语文学作品,再观赏其电影作品,其中组织各种多样的学习活动。这种英语教学方法收效甚好。三、教学策略 1,文学作品和电影的选择 教师对文学作品及其电影的选择至关重要。所选的作品和电影必须是适合学生的英语水平、年龄和文化,并且是男女学生都感兴趣的,避免选择语言或内容不适合的小说和电影。电影的现实意义和引人入胜的情节,为学生的观后讨论提供了很多描述的空间。
2,文学作品阅读
1)根据教学进度计划给学生适当的时间在课外阅读小说。
2)为了让学生能够充分地理解和欣赏作品,要求学生上网和利用图书馆查阅作家的资料,包括作家的生平和主要著作,以及与文学作品相关的背景知识,比如在阅读“One Flew Over the Cuckoo’s Nest”《飞越疯人院》)时,要求学生了解印第安人和精神病院的基本情况,讨论学生自己在医院看病的经历,等等。
3)让学生分组讨和分享自己在此阶段的查阅成果和认识。
4)开始阅读后,要求学生掌握文学作品的基本要素:时间(time)、人物(character)、场景(setting)、冲突(conflict)、情节(piot)、视角(poinl of view)、结构(structu re)、风格(style)、语气(ione)、象征(symbolism)和主题(1heme)等。
5)在不同的阅读阶段进行阅读理解测试,鼓励和督促学生按时完成阅读任务,做好讨论和观赏电影的准备。
6)测试后,要有时间让学生和老师提出自己的问题,并对问题进行讨论。问题的覆盖面应广,包括情节发展、人物个性、文化问题、文学主题和个人的读后感。“在具体文学教学过程中,如果离开了文本和学生(读者)之间的相互作用,即作品的潜在美学价值没有被体验(experienced),作品就失去了实质性的存在意义”。(刘富丽,2004)
7)扩大学生词汇量是教学的另一个主要内容。不断地变换词汇的学习活动。包括词汇讨论和猜词游戏。要求学生平时把自己认为有趣或重要的生词记录在词汇本里,然后互相交流,还可以做成词汇卡进行猜词游戏。
8)在小说里寻找描写某个人物或事物的词汇,或对长句和难句进行分析理解。
9)要求学生边读边写,用日记的形式写下自己感兴趣的问题、有争议的主题。还可以给小说里某个人物写演讲词、人物之间的书信,并阅读关于作品故事的报纸文章。
3,文学作品阅读后的教学活动
1)讨论作品的写作风格以及作品的主题。
2)选择作品其中的一个情节进行角色扮演,学生可以根据自己的兴趣爱好选择自己喜爱的角色,并用录像机拍摄下来,学生可以尝试人物的不同文化体验,克服不敢开口讲英语的害羞心理。同时更加了解自己的英语水平,便于反思和提高。
3)要求学生写读后感或以论文的形式写作品评论。评论的内容包括:作者生平、作家主要代表作、历史背景、作品的主题、作品 的象征意义,以及对文章涵义的理解等。通过撰写论文。提高学生的写作能力,为他们撰写毕业论文奠定基础。读书贵在有自己的心得体会。文学作品可以为写作提供题材和内容,写作则又深化了对文学作品的理解,两者互为补充。(冯倩,2006)
4)就一下一些有趣的话题展开讨论:电影的结尾是否和小说不同?一些文学技巧,如第一人称的叙述和内心独白。在电影里会如何处理?并对演员的挑选、布景的设计、音乐和其它电影制作的因素进行各抒己见。
4,电影的观赏
通常情况下。学生自己看电影时只是从头到尾被动地把电影看完,这种被动的行为不能产生可感知的学习,不会达到提高学生的听说读写四种英语技能的预期学习效果。而且,他们习惯于靠汉语字幕来理解和欣赏电影。离开电影字幕,就不知所云了。教师要努力优化看英语电影学英语的教学效果。
1)电影对话十分的地道和口语化,其中许多表达和俚语是中国教师本身也有不熟悉的,要在课前将影片的难词、俗语、俚语等汇编成词汇表,发给学生预习。
2)每观赏电影十分钟就让学生做一些有关电影内容的理解问题,这样能大大地提高学生对电影的理解能力。问题最好是多项选择题的形似,每个问题提供三个选项,这样可以方便学生答题,又不影响电影观赏。电影里的英语语速往往太快,惯用语太多,对学生来说完全理解难度很大。因此,根据学生的听力理解水平。给学生的问题应该是关于节目对话里比较清晰和容易懂的部分,或是画面里比较很明显的视觉细节。通过回答这些较为易懂的问题,学生会更加投入、更加有信心地观赏电影。
3)在观看电影期间,还可暂停来进行语言学习。具体的做法有关掉声音,猜对话内容。
4)选择有趣的对话,让学生进行模仿,并把自己的声音录下来,过后反复听并纠正自己的错误。提高他们的发音和流利性。
5)要求学生注意演员讲话时的弱读、重音和节奏,并加以模仿。学生经常会发现演员对一些词的弱读有时会弱到无法听到,知道就是说本族语的人也无法听懂所有的句子,也要根据上下文和语法知识来理解的。
6)像唱卡拉OK一样,让学生看着英文字幕带有感彩地进行口语练习。
5电影观赏后的教学活动
1)要求学生能用自己的语言简述电影内容、主要人物等,这样不仅加深了对电影的理解,还提高了学生应用英语的语言能力。
2)就影片的主题思想、主要人物的性格命运分析以及文化内涵等方面布置学生写观后感,启发学生思考,并提高学生的写作能力和表达能力。
3)要求学生从多个角度:文化内涵、主题、乃至人物的某句精彩对白。挖掘影片给人的启示。比较文化差异。
4)要求学生声情并茂的朗读和背诵影片中的经典对白。训练学生的发音和地道的语言表达能力,美文背得越多,英语的表达就会越流利、越地道。正如李荫华教授所言:“背诵、朗读是我语言教学的一个经典作法”。
5)比较小说和电影,写电影评论,扮演电影评论家进行辩论,在班上陈述自己的观点和研究发现,或写成文章。
四、结束语
文学作品和电影语言情景教学不仅能使学生在真实的语言环境中提高听说能力,而且还为学生展现了一了解所学语言国家的文化、风俗及概貌的窗口,增强学生跨文化知识和跨文化交流的技能。
篇6
除了文本前身深厚的群众基础,此次《九层妖塔》全明星阵容与特效场面无疑彰显了导演的商业企图心。“与我们合作的特效公司有8家,共计4000多人,每个场景都由来自不同国家的团队完成,比如血蝠由德国设计师设计,韩国设计师则负责制作红辍!甭酱ǜ嫠呒钦摺6坊间一则段子则是这样的:在年初电影确定提档到十月,数月间,韩国国内几乎全部的特效团队都在替陆川打工!一位媒体同行就此笑言:怪不得近来韩国片都不好看了呢。
影评人周黎明在接受采访时曾说,从本质上看,商业片主要是为了取悦观众,文艺片则主要是为了表达影人自己,“两者在叙事手法上有较大的差异,比如商业片要遵守很多规范,但文艺片就应该突破这些条条框框。”似乎可以这样理解他的话,文艺片是导演想和世界谈谈,而商业片则是导演必须同观众好好谈谈。
谁都明白,想在现如今的中国电影市场挣得好票房,你得同15到20岁的年轻人好好谈谈。
“很多年轻人告诉我,看青春、喜剧我们选择国产片,但看冒险、特效还是会选进口大片,他们甚至反问中国电影人什么时候能创作出这类华语视效大片。现在我想说,我们做出来了,希望《九层妖塔》能拉近与好莱坞的距离。”这是陆川的执拗。当年《阿凡达》公映,陆川看完后冒着暴雪便忙不迭地给老曹(陆川御用摄影师曹郁,姚晨的老公)打电话,“你丫赶紧的,必须看!”
现在在他的博客上还记录着他彼时的观感:“这是一场大师级的视觉盛宴,是绝不可错过的一次梦境旅行……童年的时候,无数的夏日傍晚,绿草地上,凝视着天空那曾经只能在脑海中翻滚的,只属于一个孤独少年的幻想,这一次真真切切地目睹了。”
这段述说大概可以看出陆川此次接手改编《鬼吹灯》的心迹。而面对媒体采访,他也并不讳言与原著小说偏向于神幻的色彩相较,自己的电影“更像是大刘(刘慈欣)硬科幻的笔触”。个中违拗,揭示出这毕竟是部“陆川作品”,尽管这一次他抛却了过往在史观上的冒险,并极力在影像风格上示好年轻观众,但终究要灌注进他个人的趣味与意旨。
就电影情节的演进而言,上世纪70年代的昆仑山与80年代的北京是故事发生两大策源地:于前者,“咱们工人有力量”的战歌、革命快板书,以及彼时人们红扑扑皴红的脸膛无疑还原出一派类似“石油大会战”的风貌;于后者,80年代的北京西餐厅,“啊哈哈”的《成吉思汗》摇滚乐,喇叭裤、蛤蟆镜以及《大众电影》英格丽・褒曼的封底……这些场景的精致还原,以及电影中虚构的石油小镇,工人俱乐部里那声“让孩子们先走!”的呼喊(令人不禁想起当年那场新疆克拉玛依大火)则依旧可以让人咂摸出些许陆川,这位知识分子型导演才会有的趣味。
“在《王的盛宴》之后,我一直在思考,自己觉得做一个有意义、很认真的电影,但票房为何不好?想了很长的时间,觉得是沟通的问题,我感谢演员,刘烨、吴彦祖跟着我走了十多站,即使如此,但观众不爱看,我们以为耳熟能详的历史,普通观众感受不到,年轻观众用古装片,偶像剧的眼光来看电影。这是一个教训,自我的挫败感不是一般的,所以我想要继续做职业导演,要与观众沟通交流,必须寻找新的方式。”过往的苦恼,促成了陆川这一次的类型片转变,他知道很多老观众对他的电影已然有了刻板印象,他不想在银幕上同老朋友作别,但拥抱新朋友的愿望却又是那样地迫切,“现在的年轻观众未必知道谁是陆川,其实这次我反倒希望观众走进影院,忘了这部戏的导演是陆川,简简单单进入故事,体验一次纯粹的冒险就好了。”最后,他说。
Q=《北京青年》周刊A=陆川
“有两三年的时间,我一直在阳台上召唤飞碟”
Q:电影我已经看过了,比照原著文本,还是可以看到很多你的情怀的影子。能不能讲一些你小时候经历或者说了解到的神秘事件,其实,上世纪80年代甚至90年代初期这些故事还是很多的。
L:没错,小时候因为老搬家,朋友特别少,自己关起门来总会看一些神神叨叨的书,我记得像《飞碟探索》、《武林》杂志、《东方少年》这一类刊物上总会登一些比较神秘的事件,尤其像《飞碟探索》。当时我家里还有一本书,专门讲如何跟外星文明接触。上面专门有地球上人类目击飞碟的时间,甚至还提到了外星人试图和地球人接触的故事。这让我有两三年的时间一直在阳台上召唤飞碟,记得那时候我家住在复兴门音乐学院对面大楼的12层,每晚我都在阳台上看着星空做这些事。
对这类事的兴趣一直保持到了高中,到了高中我就开始立志成为一个气功师,我记得我练的第一种功法是鹤翔庄,经常半夜起来练鹤翔庄。我曾经还拜师学过太极拳,那个师父是个高人,七十多岁了小臂上全是腱子肉,很厉害。跟他学的时候会很枯燥,一个月他就教一招,反复教,站桩和发力。我跟着他就学了一个月,只学了一招,后来觉得很枯燥,没学下去。现在回想起来,我其实一直是这种“邪门歪道”的爱好者(笑)。
Q:电影中出现了很多在昆仑山取景拍摄的场面,这让人想起你少年时代生活过的新疆建设兵团,这些记忆是否影响了你此次的创作?
A:我出生的那个地方不是什么城也不是什么镇,我印象中就是一排房子,房子后面就是一片戈壁。我们家的边上有一个深坑,坑里面养了几只猪,我那个时候太小了,觉得那个坑很深,像井一样。除此之外就没有什么人迹了。我那时候上一个很破的幼儿园,老师经常带我们到戈壁滩上打打沙枣或者看看剪羊毛。现在想起来,我对那段生活的印象很深。我后来在新疆去过很多地方,看到过很多古迹,新疆的地貌其实在上个世纪发生了巨变,早先罗布泊还是一片有水的地方,确实是个泊,后来枯竭了。
Q:说到罗布泊,很多人都会记得上世纪80年代初科学家彭加木的离奇失踪,这是个现在也未解的谜案,电影中由王庆祥饰演的杨教授身上有他的影子?
A:有一件事新疆的当地人一直传为真事,在靠近彭加木失踪的地方是有公路的,现在好多人有时候在公路上开车的时候还能看见一个中年男子背着包走,一头的尘土,你跟那个人说话叫他上车,他就说“你们走吧”,但你这个车过去之后,看看反光镜,那个人却没了!传说那就是彭加木。这当然是个传说,但我觉得那个地方孕育着很多未知,那里是西域三十六国的诞生和覆灭之地,也是丝绸之路的重镇,所以那个地方实际上见证了华夏文明和西域文明的交融历程。有交融就有文明的碰撞,而很多新奇的事情就是这么撞出来的。
电影中的那句“我往东去找水”我是想向彭加木致敬,当然写749局也是向我当年认识的那帮研究人员致敬。我总觉得好不容易能够拍这个类型的片儿了,肯定得有一个自己的态度。彭加木的事我最早是在新闻上知道的,那个时候我十岁左右,家里已经有电视了。长大了一点儿的时候,听到一种传说,说彭加木被苏联人劫持了,还听到传说是彭加木到那边明着是考古,实际上是去研究一种奇异的生物叫“沙人”,另外再加上罗布泊是中国的核弹基地,这要是在好莱坞肯定十部电影都写出来了。直到现在网友们还在讨论彭加木的去向,大家一个主要的质疑便是他为什么要离开营地去找水?我把这个疑问带入了电影剧情,在情节意添加进一句台词“以杨教授考古的经验,他应该知道呆在原地的获救性更大”。
Q:电影中出现749局这么一个类似于漫威动画中“神盾局”的机构,据说和你短暂的从戎经历有关?同时,电影中也展现了上世纪80年代初的北京的市民生活风貌,包括彼时气功热中的一些乱象。
A:我是一个从文艺片转过来的导演,我觉得我来做《鬼吹灯》,一定是带着很多自己的习惯动作,比如对时代感的塑造,这是我一直很痴迷的东西,像我们搞文艺片的人拍一个电影首先想到的就是还原那个时代,这个事儿我还挺上瘾的,是骨子里的。而且我曾经在军队里呆过很多年,赶巧又是去了749这样一个地方。当时有两个所,一个叫507,一个叫749,507已经解密了,百度都能查到,749还没有解密。749的研究方向有一块儿就是专门研究我电影里呈现的人体科学。电影里我只展现了一笔,就是测试特异功能大师的场景,但恰恰这一笔是我当年亲眼看到的研究场景。
我为什么要把749写进去呢,是因为我觉得很多东西如果跟现实相关联的时候力量会很大,尤其在中国这个国度,很多人骨子里是相信东方神秘主义的。在这个国家其实对自然有一种自己的敬畏,由于这种敬畏以及世界上确实存在种种未知现象,所以会有一些无名机构试图用他们的方式来研究这些现象,维护我们的安全。这个事儿我觉得特别传奇,如果我能够去讲讲这些事,会让这个电影变得很立体。
“任何一个人把自己摆在居高临下的位置都很危险”
Q:作为一个常人眼中知识分子书卷气比较浓厚的导演,我想你也会注意到今年陈凯歌通过《道士下山》所做的商业冒险,你怎么评价?
A:《道士下山》没有大家说的那么差这是毫无疑问的,出现不少负面声音,在我看来可能是它里面那个传道授业解惑的姿态让现在的观众觉得生厌。这个时代,任何一个人把自己摆在居高临下的位置都很危险。我觉得经典时代是一个圣贤的时代,电影人或多或少是把自己放在一个神坛上的,我们来产生思想和意义,让他人来膜拜我们,我们上知天命,下知民情,我们来把这些总结成一个东西。那个时候其实是一个精英文化时代,电影人的作品代表了一种精英文化的态度,我并不觉得这有什么错误。但现在实际上是一个思想多元化的时代,互联网让有价值思想的传播门槛变得非常低。真正有价值的思想经过迅速的传播实际上是很快就能被大众吸收的,而且每个人都是自己的发言人,那么跟这个时代去交流,我觉得就需要去换一种方式了,说教的东西必须要少一些。
Q:就你而言,促使你决定此次完全转型拍一次商业片的动因到底是什么?
A:《王的盛宴》实际上就是一个强说教影片,弄了一堆有抽象符号意义的人,说了一堆有哲理的话,我当时觉得自己写的巨high,觉得把自己一辈子的看透的东西全写在里边了,但是观众不想看。当下到底是一个什么样的市场,应该怎么去拍电影,我其实也在思考的过程中。等到我开始去做《九层妖塔》的时候,思虑反倒简单了,我被这部电影本身的魅力吸引住了,其实我骨子里是一个特别热爱类型片的人,又是一个技术控,这两个东西更多地在主导着我在做这个电影的选择,而不是什么受众群分析这一类所谓大数据的导向。我对生物电影的热爱,我的趣味在主导着我去做这部电影。
我想如果这一部已经通过了,将来放映过程中也不会出什么问题,我觉得我一定会在这个方向上走得更深。因为我觉得这是对中国电影能够触达的话题领域的一个突破。娱乐片也是需要有自由的,要不然中国有这么多有趣的事,都没有人知道。比如中国现在没有谍报片,没有军情片,没有很多很多东西,都是需要有不同的导演去撞开这个边界的。不能中国就是一个爱情电影的大国,那就成印度了,也得有一点儿不同的东西吧。那天有个朋友跟我打趣,说中国电影市场都三百亿的大盘了,总该有一头自己的怪兽了。挺好笑吧,可想想我们还确实缺这块。
Q:我们的大银幕上并非没有自己的怪兽,在近年的影像光谱里却缺少这样的存在。由于原著小说中涉及到“鬼”的问题,我们都知道要把它拍成电影的不易,你为何总是爱挑战一些?
A:首先要相信一个大的趋势就是中国电影的题材限制会越来越宽松,中国会变得越来越文明,这是一个大趋势,谁也阻拦不了。我觉得我能把“怪兽”这事儿干成是因为我比别人想象的要傻,我想干就去干了,然后就成了。
“好的文艺片导演去拍商业片不是一件奇怪的事” 陆川说,曹郁掌镜拍自己媳妇的亲热戏,这是个问题
Q:这不由得让我想起你当年在电影学院的毕业论文《体制中的作者》,那篇文章似乎冥冥中预示了你步入行业后的种种冒险。
A:那篇论文它的价值还远远没有被人发现,我是上世纪90年代末写的,也是我日后创作的一个指导。这一切只是开始,对我来说,这是一个新的开始,也仅仅是一个开始。希望读者能包容一点,包容我的各种尝试。在好莱坞,大的商业电影,就是能影响市场的商业电影,这些导演之前都是文艺片导演。他们拍文艺片他们展现了对人的把握和表达的能力之后呢,这个商业体质就把他们吸收进来拍大的商业片,其实这是一个行业规则。所以我大胆地说一句,在中国,这些文艺片导演,尤其是年轻一代,好的文艺片导演,他去拍商业片,应该不是一个奇怪的事,应该是个规律,像乔怀特。
Q:作为电影的制片人,谈谈这次电影的投资,以及你把钱投在刀刃上的是什么?
A:最初这部戏的预算就9000多万,后来投资方也是很体谅我们,我们的剧本出来之后加了一些,分镜头出来之后又加了一些,现在整个制作上也就是1亿+的这个概念,但是这1亿+我希望至少在一部分特效上能够呈现的是一线的视效大片的效果,所以我们必须控制好预算,所以这次我们的制片公司完全采取了一个新的制作的管理方式――制片公司直接派执行制片人,直接选拔制片主任,派出了大概四名会计,怕我自己的团队的力量不够,我从合作公司还请来了执行制片人,还有投资方的执行制片人帮我共同管理剧组,就为了让这个剧组的采购是透明的,成本能控制住,这样的话我能够拿更多的钱去做视效。在我看来,视效是这部电影成功与否的关键。
Q:具体谈谈,视效哪些方面是最烧钱的?
A:我们这次在做的时候给自己定了几个标准,首先在做特效的时候,因为剧本中写到了雪崩,这个是很难做的,我们就决定去碰这个事儿,因为这个正好也跟昆仑山的探险扣在一起的。呈现生物跟人的搏斗的时候这个也比较难做,生物个体的呈现,生物跟人的接触还有生物跟建筑物的接触都是很难做的,我们希望都能够去触碰这些课题。生物的呈现牵扯造型、建模、材质等等,光生物的自身的设计就包含了很多的细节,而且要让这些东西都活起来的话很多东西是要分通道结算的,而且我们还在生物的脖子上加了铁链,而且这根铁链的摆动也是分层结算的。我们这次没有能力去做这种巨型生物,这次呈现的昆仑巨兽基本是静态的,如果要让它奔跑起来,制作费就要加个零,但是我们这次至少是在银幕的呈现上让它逼真化了,我觉得这点是做到了,但也是花了很多很多的时间。
Q:电影中的红晷翁非常逼真,你的特效团队为此做了哪些努力?
A:没错,我们对比的标杆只来自对好莱坞同类影片的分析,比如《金刚》,一个金刚可能有一百种表情,我觉得要把它当成一个演员,当成一个角色来对待。所以我们是给这些怪兽做了脸谱的,喜怒哀乐都可以呈现,我们要求它有表情,有个性,我们一共设计了十五只红辏我们要求每一只的长相、尺寸、肤色、毛发都不一样,而且你仔细听的话,声音都不一样。
相关期刊
精品范文
1音乐鉴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