电影音乐欣赏论文范文

时间:2023-04-01 10:25:51

导语:如何才能写好一篇电影音乐欣赏论文,这就需要搜集整理更多的资料和文献,欢迎阅读由公务员之家整理的十篇范文,供你借鉴。

电影音乐欣赏论文

篇1

电影音乐欣赏是艺术欣赏中的一个重要命题,本文以电影音乐欣赏的方法为三大理论视角,对这一命题进行了较为全面、系统、深入的论述。对于电影音乐欣赏,可以提供理性思辨与欣赏实践的双重参照系。

[关键词] 电影;音乐;欣赏;意义;内容;方法

电影音乐,既是电影艺术的重要组成部分,又是音乐艺术的一个重要品种,因此它具有电影艺术与音乐艺术的交叉艺术或边缘艺术。

于是,电影音乐欣赏也自然具有这种交叉性或边缘性特点,即兼有电影欣赏与音乐欣赏的双重属性。这也自然使得电影音乐欣赏成为一项全方位、系列化、深层次的复杂系统工程。

限于篇幅与能力,本文只能对电影音乐欣赏这一重要艺术命题的要点说其大略,权作引玉之砖。

一、电影音乐欣赏的意义

电影音乐欣赏,具有电影欣赏与音乐欣赏的双重重要意义。电影声乐又称“电影歌曲”,已成为歌曲之中的一个独立的品种,在广大群众中广为流传,深受喜爱。电影歌曲具体分为影片中的主题歌、插曲、片头曲、片尾曲以及片中人物所演唱的歌曲等等;电影器乐曲又分为西洋器乐曲(管弦乐曲)、民族器乐曲(民族管弦乐曲)、器乐独乐曲(西洋器乐独奏曲,如钢琴独奏曲;民族器乐独奏曲,如二胡独奏曲等)。但总地看来,电影器乐曲多系伴奏曲,在片中起渲染气氛、烘托任务、营造环境、抒感、情绪等作用。

电影音乐欣赏的重要意义,可以分两大层面予以解读。

一个层面是对于电影欣赏的重要意义。电影音乐在整个影片中起着不可或缺、至关重要的作用,因此,电影音乐欣赏就直接制约决定着整个电影的欣赏。人们把1895年12月28日法国人卢米埃尔兄弟在巴黎一家大咖啡馆地下室放映他们拍摄的《火车进站》《水浇园丁》等短片,确定为电影的正式诞生之日。但是,最初的电影只有视频而没有音频,被称做“无声电影”或“默片”。直到132年以后的1927年,美国的影片《爵士歌王》才正式成为有声电影的开山之作,从此电影才成为视听结合、音画一体的现代化新的艺术品种。而《爵士之王》,顾名思义,是在原来无声电影中加进四支爵士歌曲和一些台词及音乐伴奏。因此,“电影艺术与音乐结下了不解之缘,音乐成为影视作品概括主题、抒感、渲染气氛的重要艺术手段,尤其是广为传唱的影视歌曲更是成为影视艺术美的重要组成部分。”[1]也可以说,不会欣赏电影音乐,就不可能更好地欣赏整个电影艺术。特别是一些音乐故事厅、音乐风光片,音乐在其中具有核心支撑作用,不会欣赏这些电影音乐,那就不可能欣赏这些影片。

另一个层面是对于音乐欣赏的重要意义。许多电影音乐,特别是其中的电影歌曲,已成为独立演唱或演奏的音乐作品。例如我国的《中华人民共和国国歌》,原名《义勇军进行曲》,是影片《风云儿女》的主题歌,典型的电影歌曲。而艺术歌曲《铁蹄下的歌女》是影片《风云儿女》的插曲;《渔光曲》是同名影片的主题歌;《我爱你,中国》是影片《大海在呼唤》主题歌;《四季歌》是影片《马路天使》的插曲;《我的祖国》是影片《上甘岭》的插曲;《弹起我心爱的土琵琶》是影片《铁道游击队》的插曲;《九九艳阳天》是影片《柳堡的故事》的插曲;《花儿为什么这样红》是影片《冰山上的来客》的插曲;《谁不说俺家乡好》是影片《红日》的插曲;《问心无愧》是影片《红番区》的主题歌;《流光飞舞》是影片《青蛇》的主题歌……不胜枚举。正确全面地欣赏这些电影音乐,无疑对于音乐欣赏能力的全面提升具有不可小视的重要意义。

由此可见,电影音乐欣赏,无论是对于电影欣赏还是对于音乐欣赏,均具有极为重要的意义。而电影欣赏与音乐欣赏,作为艺术欣赏中的重要组成部分,对于人们艺术欣赏力与艺术素质的全面提升,都具有十分重要的意义。而艺术素质又是人的全面素质中的重要内容之一,万万不可低估。

二、电影音乐欣赏的内容

电影音乐欣赏,是对电影音乐的聆听、品评、分析、判断、鉴别、评价的过程,其具体内容十分丰富,其中主要内容有以下几项:

其一是知识储备。又包括电影知识与音乐知识两大要素。电影知识包括电影的审美特征,主要有综合美(文学、戏剧、美术、音乐的综合美;科学与艺术的综合美)、画面语言(镜头语言,如推、拉、摇、移、跟、降、升;远景、全景、中景、近景、特写;平视、俯视、仰视以及色彩语言、构图语言等)、“蒙太奇”(基本结构手段与叙述方式、独特的艺术思维方式、组接剪辑手段)、电脑三维动画制作新技术等。音乐知识包括音乐艺术的审美特征,主要有抒情性、韵律性、形象性、节奏性、表演性等。

其二是把握电影音乐欣赏的心理规律与特点。主要有:音乐感知、情感体验、音乐想象、音乐理解、音乐感悟、音乐领略等等。其中最为重要的是情感体现。抒情性是音乐艺术的主要审美特征之一,正如黑格尔所说:“音乐所特有的因素是单纯的内心方面的因素,即本身无形的情感。”同样,电影音乐也可以情感作为载体。如果说,词、曲作者的乐谱是“情感设计图”的话,那么演唱者或演奏者就是情感的传达者,而听众乃是情感的最后接受者。如果欣赏者不进行情感体验,就不可能欣赏到音乐的精髓和灵魂,也就不可能收到“以情动情”的艺术效果,就不是真正意义上的音乐欣赏。所以电影音乐欣赏,实际上是一个情感互动、情感共鸣的动态过程。倾情投入,真情体验,是电影音乐欣赏心理规律与特征的关键。

其三是了解作者的生平、创作道路、艺术特点与作品的时代背景。例如欣赏电影歌曲《义勇军进行曲》,首先要了解词作者田汉与曲作者聂耳的生平与创作道路、艺术特点。田汉(1898―1968),中国戏剧活动家、剧作家、诗人,原名寿昌,湖南长沙人,1916年赴日本留学,1919年参加少年中国学会,1921年与郭沫若等组织创造社,次年回国,在上海创办南国社,1932年参加中国共产党,任中共上海中央局文化工作委员会委员,同时创作话剧、歌剧、电影剧本。抗日战争时期,积极投入抗日爱国宣传活动,创作出大量救亡作品。解放战争时期,在国统区积极参加反美反蒋的爱国主义民主运动。建国后,历任中国文联副主席、中国剧协主席、文化部艺术事业管理局局长等职务。其作品的艺术特点是时代感鲜明、革命激情强烈、浪漫主义色彩浓厚。主要作品有《丽人行》《关汉卿》《文成公主》《谢瑶环》等,同时创作出大量诗歌与歌词,其中《义勇军进行曲》充分表现出中国人民不可战胜的英雄气概和团结奋进的民族精神,被确定为《中华人民共和国国歌》。聂耳(1912―1935),原名守信,号子义(一作紫艺),云南玉溪人,1930年到上海当店员,次年入黎锦晖的明月歌舞剧社做练习生,1932年加入中国共产党,1933年开始音乐创作活动,写出了《开矿歌》《卖报歌》等,1935年华新片公司,任二厂音乐部主任,创作出电影歌曲《自卫歌》(影片《逃亡》的主题歌)、《塞外村女》(影片《风云儿女》主题歌)等,同年东渡日本,7月17日在游泳时不幸溺死于藤泽市的鹄沼海中,他的作品艺术特点是集战斗性、民族性、时代性、群众性为一体,充分体现出导师恩格斯所说:“在一切艺术中,只有音乐才能产生与广大群众的合作,同时在表达力量上,音乐也是优胜者……”聂耳谱曲的《义勇军进行曲》,充分地证明了这一点。

《义勇军进行曲》创作的时代背景是:作为影片《风云儿女》的主题歌,它与整个影片的创作时代背景相同步。这部影片由田汉作故事,夏衍写台本,表现中国知识分子在民族危难时刻,投身抗战,奔赴前线,为民族存亡而赴汤蹈火的英雄气概。田汉在写完影片的故事之后,即遭反动派逮捕,于被捕前夕仓促地在一张包香烟的锡纸上写出了《义勇军进行曲》的歌词,曾以“陈瑜”为化名发表。当聂耳也遭反动派迫害而行将赴日,临行前夕完成曲作初稿,到日后不久歌谱定稿即寄回国内。这首歌曲一经在影片中唱出,立即产生极大反响,很快唱遍全国,成为中华民族的伟大战歌。

其四是理解作品的主题意蕴。例如《义勇军进行曲》的爱国主义主题,《弹起我心爱的土琵琶》的革命乐观主义精神等等。

其五是解读作品的艺术特点。主要包括旋律特点、节奏特点、风格特色等。例如《义勇军进行曲》采用民族调式与西洋调式相结合的手法,旋律中具有强劲的动感和张力,形成了庄严雄健的艺术风格。又如《我的祖国》和《谁不说俺家乡好》,分别吸收了山西民歌与山东民歌的音乐素材,通过鲜明的地域风格,真正达到了“地域文化成为民族文化集合体最基本的元素”的艺术高度。

由此可见,电影音乐欣赏的内容,是相当广泛、相当丰富的。

三、电影音乐欣赏的方法

电影音乐欣赏,有以下几种主要方法:

其一是指欣赏者于不经意间欣赏到电影音乐,例如在咖啡馆、餐厅、车站、机场等场所,无意间聆听到电影音乐。

其二是直觉欣赏法。直觉是欣赏者在观赏电影时或在音乐晚会上,直接欣赏到电影音乐。

其三是理性欣赏法。理性欣赏指的是专门进行电影音乐欣赏,例如欣赏电影音乐的录音带、录像带、CD、磁盘、MP3、网络电影音乐以及专门观看电影歌曲演唱会、电影器乐等。

这三种欣赏方法,由初级向高级层层递进,以理性欣赏法为最高知识与音乐知识的基础,并具备一定的音乐鉴赏能力,就如同鉴赏古董一样,没有足够的知识水平和鉴别能力,是无法领略其精髓、窥其奥妙的。

必须强调指出,电影音乐欣赏作为一项复杂的系统工程,是一个长期的、反复的、动态的、发展的过程,不是一蹴而就的“一次性工程”,更不可能一劳永逸。必须不断欣赏,而且要循序渐进,由简到繁、由小到大、由浅到深。在不断反复的欣赏实践中创造出新的欣赏方法。

综上所述,可见电影音乐欣赏作为音乐欣赏乃至整个艺术欣赏的重要组成部分,作为人的一种重要审美活动,是提高人的艺术素质的前提与基础、途径与手段。正如古语所说:“观千剑而后识器,操千曲而后知音”,“熟读唐诗三百首,不会吟诗也会吟”,“见多识广,厚积薄发”。这是因为,“艺术鉴赏作为人的一种重要的审美活动,无论是在日常生活、工作和学习中,还是在其他社会实践活动中,其意义和价值都已得到了人们普遍而充分的肯定。尤其是在学校教育活动中,艺术鉴赏已经成为艺术教育的重要内容和手段。”[2]而“艺术鉴赏”与“艺术欣赏”乃是同义语。电影音乐欣赏的重要意义与价值,也就不言而喻、毋庸置疑了。

[参考文献]

[1] 彭吉象.艺术学概论[M].北京:高等教育出版社,2002.

篇2

[关键词] 电影音乐;审美认知;感知层面;理性批判层面;分析

电影影片欣赏受众对于电影音乐的审美认知历经了包括感知层面以及理性批判层面在内的两个方面。简单来说,欣赏受众通过对电影音乐的听觉感知,以此为着眼点进想层面,在此过程当中针对电影影片的主题与意境予以充分领悟,并在此基础之上进入真正意义上电影音乐审美认知最为复合的理性批判层面。然而现阶段有关电影学与音乐学复合研究的缺失问题还比较凸显,如何把电影元素与音乐元素充分融合已成为现阶段相关研究及实践工作人员最为关注的问题之一。本文试针对以上问题做详细分析与说明。

一、基于感知层面分析

审美感知能力包括人在审美活动中所产生的包括感觉、听觉以及知觉在内的各种类型,并通过与审美想象以及审美领悟感知能力的融合实现有效的审美感应。从这一角度上来说,审美感知始终是审美活动得以不断持续与发展的根基所在,这一点是毋庸置疑的。对于电影音乐而言,依托于声像与音像作用下的多普勒效益以及哈斯效益,电影音乐欣赏受众能够产生强烈的三维真实感,以身临其境的方式感悟电影音乐的艺术感召与魅力所在。更为关键的一点在于:电影音乐创作者通过对各种类型画外音形式的应用使得画外音中的形式与画面视像成为独立的个体,声音的创造性价值在电影艺术表现载体中得到了极为充分且深刻的呈现。受到此因素影响,电影音乐欣赏受众不仅能够深入理解并感受蕴涵于电影画面形象中的内在艺术价值,同时也能够以一种具体且生动的声音形象的传递方式获取间接层面的视觉效果。从这一角度上来说,其对于电影作品视听结合功能的强化有着重要意义,由此而产生的蒙太奇效果也正是电影作品的出彩之地。

在电影音乐艺术表现方式长时间的发展过程当中,音乐以及画面因素自身表达意义形式之间始终存在有一定的共通性与差异性。从这一角度上来说,音乐载体的传播形式以及画面载体的传播形式会通过主体(电影音乐)向客体(电影音乐作品欣赏受众)传递的方式表达某种特定的意义与信息,进而达到传递电影作品艺术主旨与内涵的关键目的。从现代电影音乐艺术作品的创作角度上来说,电影影片中的声音不单单局限于对人物台词的认知,其更多地表现为存在于电影艺术作品中的纯音乐与歌曲形式。从功能价值的角度上来说,尽管纯音乐以及歌曲这部分音乐形式在整个电影音乐中的作用始终表现为辅作用,但其对于电影音乐作品欣赏受众而言所发挥的感召作用力却是极为显著的。最为集中的一点表现在于:许多电影作品的欣赏受众往往能够对一部电影作品的配乐曲目倒背如流。从这一角度上来说,电影原声音乐也在这一背景下逐步发展成为整个电影艺术系统中至关重要的一部分。早期好莱坞就将歌舞元素视作电影艺术作品创作过程中的一大关键组成部分,音乐与舞蹈相结合下对于受众的吸引度甚至高于电影作品本身对受众的吸引度。这一时期作为典型的代表是《雨中曲》。该片将包括写实叙述、歌舞表演以及音乐情感在内的多种创作性元素融为一体,使得整部电影影片的观赏性与娱乐性均得到了极为有效的提升。电影影片中不断超脱于影片写实叙述故事情节框架范围之外的歌舞艺术表现形式从某种程度上来说使得影片欣赏受众对于歌舞艺术的欣赏独立于对电影作品的欣赏之外。这也就意味着:体裁好、主旨好且内容好的音乐作品以及舞蹈艺术表现形式的展现对于提高电影艺术作品欣赏指数而言可谓是至关重要的。

在现代科学技术飞速发展的当今社会,真实层面甚至是超真实层面的电影音乐对于电影音乐创作作品欣赏受众感觉器官的听觉系统发挥着极为深刻的刺激性作用。这部分超真实音乐旋律的应用能够引导欣赏受众随着电影作品画面镜头的递进而接受相应的感官认知,并进一步激发包括喜欢、厌恶、新奇、排斥、愉悦以及痛苦在内的多种直观反应,从而使电影音乐欣赏受众能够接收到完整且有效的主体意识感受。就好比电影作品《黄土地》贯穿通篇的陕北民歌,这种具有独特唱谱以及唱腔的陕北民歌在与电影画面镜头黄土地风貌相互融合的过程当中能够引导电影作品的欣赏受众用头脑中既有的对陕北地区的印象展开有关黄土地自然风貌以及风土人情的想象,从而激发对电影音乐的审美感知。

在音乐与电影作品创作相融合的过程当中,从审美感知认知层面的角度上来说,音乐在电影作品创作中所发挥的作用包括两个方面,一方面是对于气氛的烘托以及对情绪的渲染,另一方面是对电影作品叙述故事情节发展的推动。前者较容易理解,同时也是简单层面上的价值。而后者作用更为突出,其不仅仅将音乐艺术作品自身的抒情性能融于电影作品的创作过程当中,同时它也成为影片故事情节中的一大组成部分,在影片叙事这一整体中发挥着极为深刻的作用,从而起到对故事情节加以推动与促进的关键目的。现代意义上的电影影片当中对于这种审美感知同样有着极为深刻的体现,以《钢琴课》影片为例,女钢琴师在面对着声响哗然的海浪弹奏钢琴的画面深深地刻在了银幕前电影影片欣赏受众的心中,也使其更为深入地了解到了男主角对女主角产生如此深沉爱恋的根源所在,由此使得受众将整部电影作品结合音乐元素的美妙感觉充分激发与体现。

二、基于理性批判层面分析 真正意义上的艺术需要禁得起电影创作艺术作品欣赏受众的体会与品位,其所关注的是一种只能意会不可言传的美学境界。电影艺术作品创作行为自身所蕴涵的不确定性、含蓄性以及多义性特征使得电影作品所表现出的自然物象同样具备以上几个方面的显著特征。通过电影元素与音乐元素的有效融合,电影作品中的画面与镜头才能够成为真正意义上的画面与镜头。电影艺术以强大的视听体验为载体,音乐元素在理性层面起到对电影画面与镜头的补充目的,从而引起电影创作艺术作品欣赏受众更高层级的理性批判审美认知。影片中的音乐元素是整部电影作品中最容易被欣赏受众所感知的元素,其同样也是电影影片意义与价值的最集中表现。对于建立在感知层面上的电影音乐审美而言,其要求电影创作艺术作品欣赏受众更多且更为深入地进入到影片内在主题与情感熏陶当中,而对于建立在理性批判层面上的电影音乐审美而言,其要求电影创作艺术作品欣赏受众以感知且认知为前提,从传统意义上的情感体验中跳脱出来,借助于加工与艺术再造的方式针对影片所蕴涵的深刻艺术化内涵进行系统化的抽象理解与审美批判。即便是在现代意义上的电影音乐审美认知当中,电影作品欣赏受众在欣赏画面与音乐元素有效融合的电影影片作品的过程当中,仍然会随着电影影片叙述故事情节的递进而产生与之相对应的生理及心理反应,进而也能够在影片故事情节的起承转合过程当中发生或悲或喜的情感体现。就好比电影作品《妈妈再爱我一次》当中就借助于出色的音乐元素应用,在故事情节的发展过程当中引导电影作品欣赏受众内心情感发生相应的变化,这不仅是引导电影作品欣赏受众加深对影片本身欣赏记忆的关键所在,同时也不失为对电影创作艺术作品本身情感深化与升华的一种实现方式。

从宏观角度上来看,电影音乐元素的有效应用相对于电影创作艺术作品本身所发挥的重要作用包括两个方面:一方面在于对电影创作艺术作品叙事气氛的烘托;另一方面在于对电影创作艺术作品环境效果的渲染。这种方式集中体现在对影片主题曲情绪的表达当中。就好比电影作品《十面埋伏》中凄美委婉的主题曲,电影创作艺术作品引导欣赏受众在轻柔且优美的旋律当中感受到了突破传统意义上人性桎梏的坚持与执著。或轻或重的音乐旋律以小提琴的演绎方式使电影作品欣赏受众感受到余音绕梁的情感体现,伴随着影片叙述故事情节的发展逐步将欣赏受众对于电影影片本身的情感体验推向高潮。

通过对典型电影音乐作品艺术层面的分析不难发现:电影作品欣赏受众在针对电影音乐本身进行审美认知的过程当中,势必会身临其境地进入由音乐旋律及曲调所营造的电影作品银幕空间当中,其最为关键的目的在于激发电影创作艺术作品欣赏受众对艺术作品的审美注意,在此过程当中还能够有效激发欣赏受众在观赏电影创作作品过程中的感官作用,通过对蕴涵于影片中艺术内涵与价值的研究引发欣赏受众对影片的深入思考。简单来说,电影创作艺术作品欣赏受众对电影音乐的审美认知经历了包括感知层面以及理性批判层面在内的两个发展阶段,通过感性活动激发理性活动,电影创作艺术作品欣赏受众以对电影音乐听觉感知为出发点,通过对电影影片主题与意境的充分感悟将基于简单层面的感知认知逐步发展成为基于复合层面的理性批判认知。

三、结 语

通过本文有关电影音乐审美认知相关问题的分析不难发现:电影创作艺术作品对于电影音乐的审美从感知到理性,其实质是一种理性角度的情感积累。音乐是感知的听觉刺激产物,建立在感性认知之上,逐步深化并升华至理性层面,最终实现感性认知与理性认知的有效统一,电影作品欣赏受众对于电影音乐的认知也势必会更为深刻与彻底。如果将电影创作艺术作品视作一个整体的话,画面及镜头就好比是整个电影创作艺术作品的本体与基础所在,而音乐可以称得上是整个电影创作艺术作品的中心与灵魂所在。通过对经典电影音乐作品的分析与研究不难发现:电影音乐元素的存在能够使得电影作品本身更具艺术价值与灵魂。电影作品欣赏受众通过对电影音乐的欣赏能够充分体会来自于影片本身的情绪感染,进而达到激发电影艺术创作作品欣赏受众内心移情联想的关键目的。总而言之,本文针对有关电影音乐审美认知相关问题做出了简要分析与说明,希望能够为今后相关研究与实践工作的开展提供一定的参考与帮助。

[参考文献]

[1] 赵志奇.历史语境与文化属性——再谈早期30年代电影音乐的中国化问题[J].北京电影学院学报,2011(03).

[2] 赵乐.论建国十七年时期云南少数民族电影音乐传播的“反哺效应” [J].北京电影学院学报,2010(06).

[3] 孔令旨.浅析电影音乐的发展特点与前景——以中西方电影音乐的发展为立足点[J].电影文学,2010(13).

[4] 吴明泽.论电影音乐对北欧电影的重要影响——记北欧电影节中的电影音乐艺术成就[J].电影文学,2010(23).

[5] 王黎光.音乐的文化追究——寻访电影《阿诗玛》的生态音源[J].北京电影学院学报,2011(05).

[6] 刘璐.电影音乐的功效探微——电影音乐在音乐疗法中的妙用[J].电影文学,2008(11).

[7] 王敏.电影音乐的作用及运用——以《海上钢琴师》为例[J].电影文学,2012(07).

篇3

电影音乐是从纯音乐形式转化而来的电影视听手段的一个组成部分,由于它被纳入了电影的时空关系之中,因此其性质完全不同于纯音乐。电影音乐是音乐艺术的一种新的体裁。电影音乐的性质和特点决定了电影音乐欣赏教学应该一方面讲授有关音乐的基础知识,比如音乐的基本表现要素和手段、音乐的常见表现手法和结构、音乐的题材与体裁、音乐的风格、常见的中外乐器、乐队编制等,使学生掌握必要的音乐基础知识,学会理智地欣赏音乐;另一方面也要考虑电影音乐与纯音乐的性质不同,是一种与视觉影像相联系的特殊的音乐形式。因此,在进行教学时不能一味地只强调讲授音乐基础知识,还要求我们从音乐与电影画面的结合角度来分析电影音乐,让学生获应得全方位的认识,从而更好地欣赏音乐、理解音乐、创造音乐。

一、以电影音乐的美学功能为线索

在电影音乐欣赏教学中,我们不仅要让学生欣赏到大量美妙的电影音乐,同时也应该让他们了解电影音乐在电影中的美学功能及其作用,体验电影音乐处理手法的丰富多样与变化无穷,让他们学会理性地欣赏。

作为构成电影艺术的重要元素之一,电影音乐能为影片营造―种特定的气氛基调,从而深化视觉的效果,增强画面的艺术感染力;电影音乐擅长以独特的方式体现人物的复杂情感,用音乐加强影片的感彩,打动观众;电影音乐对剧情或主要人物进行烘托、渲染,从而达到深化影片主题思想的作用;电影音乐还能发挥其对电影画面的解释、评论以及揭示、推动故事情节发展的作用。世界著名电影理论家明斯特贝格曾经说过:“如果我们研究一下音乐,那么我们就能更了解电影艺术在美的世界中的真正地位”。对此内容的讲解既可以综合选取不同类型电影中的某一经典片段重点赏析,也可以以某一部学生喜爱、熟悉的电影为例作重点剖析,如《放牛班的春天》,通过对电影中重点片段的音乐分析,帮助学生较全面、多角度地了解电影音乐的美学功能与作用,并且做到条理清晰。需要注意的是,电影音乐的上述功能、作用,有时是两种或几种功能结合在一起,并不能够绝然分离。这就要求教师在备课时予以注意,并在讲授时提醒学生留意。

二、以电影音乐的类别为线索

电影音乐的种类繁多,不同的分类法有着不同的音乐形式。对电影音乐的类别进行赏析,可以帮助学生通过音乐的听觉形像与画面的视觉形像相融合,深入地了解影片的艺术构思以及音乐的综合性美学原则。首先,按照在电影中出现的方式,电影音乐分为两大类:一类是画内乐,也叫现实性的音乐、客观的音乐;另一类是画外乐,也叫功能性的音乐、主观的音乐;其次,以电影音乐的来源划分,可以分为原著音乐和既存音乐;再次,以电影音乐声音的表现形式划分,可以分为声乐和器乐两种形式;另外,作为电影音乐的构成元素,可以划分为:高度概括电影作品主题思想、人物性格、戏剧矛盾冲突的主题歌,点描式加强剧中情绪色彩或推动情节发展的插曲,贯穿影片故事情节、概括影片基本内容的主题音乐,推动情节发展和营造戏剧的场景音乐以及强调影片中环境真实性的背景音乐。

针对此内容的讲解,可以采用对比的形式进行欣赏,令学生感受不同类别之间的区别与联系,进而再讨论不同音乐形式的存在形式、表现功能等。如对比欣赏不同电影中的主题歌与主题音乐,可以令人直观地感受到两者之间表现功能的共同点,进而深入地分析出两者的区别在于主题音乐没有受到歌词的限制,可以产生更大的想象空间与包容性。需要提醒的是,在电影中,虽然音乐划分为多种类型,但在实际的运用中常常相互转化。

三、以配乐家为线索

以世界著名的中外配乐家为主题,要求学生在课前通过网络搜索、图书馆查找等多种方式先收集有关资料,进行自学,拓展课堂的教学时间与空间,扩充教学内容,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培养学生的自学能力和创新意识。

在课堂上,利用多媒体等现代化的教学手段,师生共同欣赏经典音乐片段以及幕后花絮,详细了解配乐家进行电影音乐创作的过程,分析其音乐创作的惯用手法与风格,比较中西电影配乐的不同特点。通过由浅入深的课程问题设计,逐步探讨深入的专业知识:讨论音乐与电影影像的关系、配乐家与导演创作意念的互动,学习不同的文化环境下对艺术创作所产生的差异性。最后归纳总结电影配乐的类型、过程、风格等,促进学生多元化与整合性的学习。

例如,以中国配乐家赵季平为主题展开探讨有关电影音乐,首先通过了解其生平,获知他多方面的创作才华与艺术功底;然后研究其电影配乐年表,分析其风格变化的阶段;从不同发展阶段选择代表性电影音乐片段进行赏析,归纳其不同创作时期的音乐风格特点;结合学生对赵季平创作习惯、美学观点等多方面背景知识的补充,归纳其创作的总体特点。

四、以电影类型为线索

当今世界充满了不同类型的电影:音乐片、传记片、歌舞片、动画片、爱情片、武打片等等。每种类型的电影音乐,都有其所代表的文化内涵,展现出一幅幅生动鲜活的社会生活画面,集中反映出社会生活的变化、时代观念的更迭和民族文化心理的嬗变。欣赏不同类型片中的电影音乐不但可以使学生陶冶情操,获得美的享受,同时能够帮助大学生加强情感体验,学会辨析各种体裁、风格的音乐带来的不同感受,帮助学生确立多元文化音乐教育观念。

如以爱情电影题材为线索,通过例举世界著名的爱情电影音乐,让学生感受到人间美妙而复杂的情感世界,从而更加深刻地理解生活、热爱生活。通过欣赏分析,了解爱情电影音乐的特点、常见表现形式、常用乐器等知识。如以动画电影题材为线索,让学生了解动画电影音乐的发展史、多元化的音乐表现形式,比较、分析中外动画音乐的特点、风格等。

五、以学生最喜欢的电影音乐为主题

要求学生把自己最喜欢的电影音乐推荐给大家,独立或以小组形式制作出完整的课件并予以展示。课件内容应包括电影的海报、简单剧情介绍、获奖或提名情况、配乐家简介、推荐电影音乐的音频或视频、具体分析电影音乐与画面的结合方式、美学功能、音乐特征、自我感受等内容。在课堂上通过学生演示,师生点评的方式进行。此教学方式不仅调动了学生的学习积极性,使之能够更加主动地学习,而且通过给予学生一个充分展示的平台,极大地满足了他们的表现欲,同时还能够让广大学生欣赏到大量风格迥异的电影音乐。通过笔者的教学实践证明,这是学生较喜欢的一个学习环节。

主题式教学方式可以使学生确立多元文化音乐观念,通过欣赏多种风格迥异的电影音乐,扩大视野,丰富音乐知识,提高音乐素质。值得注意的是,主题式教学方式的综合性较强,因此需要在备课时做好充分的准备,在教学进度上尽量安排在后期。

篇4

关 键 词:音乐欣赏 教学手段 电脑音乐制作技术

在专业音乐教育中,音乐欣赏课不仅是一门重要的基础课,而且是一门综合知识性课程。音乐欣赏是以音乐作品为对象,通过聆听的方式和其他辅助手段,如阅读分析乐谱和介绍有关的背景材料,来领悟音乐的真谛,从而得到精神愉悦的一种审美活动。音乐不仅有使人愉悦的音响,而且它有着自身的思维发展逻辑、情感表现方式和意义。而音乐材料和音乐规则是音乐欣赏建构的基础和媒介,它们直接影响着音乐的构成,影响着欣赏者从音乐中得到的审美享受。

理论上通常将音乐欣赏按照欣赏水平的高低,分为三个阶段:①官能的欣赏:主要满足于音乐的悦耳、好听;②感情的欣赏:对乐曲表现的基本情感有进一步的体验和把握;③理智的欣赏:在较高的层次上对作品的音响、思想感情、表现意义等作知识性、专业性的赏析。因此,在较高层次的音乐欣赏教学中,要想达到理想的教学目标,除了在欣赏过程中要有音质较高的音乐音响外,还要具备很多因素。一是要求欣赏者必须懂得一些音乐的表现要素、手段、结构和技巧;二是教学中要有声音、文字、图像等相结合的多媒体教学手段;三是教师应具备一定程度的电脑音乐制作技术等现代化教学手段。WWw.lw881.com

在以往的音乐欣赏教学中,虽然有的教师用到多媒体电脑设备,但一般仅限在某些准备材料较顺手的课堂上或精心准备的观摩课上。在绝大多数欣赏课上,多媒体电脑设备只是起到了板书的作用,课堂上的时间也往往会浪费在繁琐的操作上。尤其在器乐曲欣赏方面,想单独听取或介绍某一乐器特色时只是反反复复听几遍音乐而已,不可避免地会造成音乐欣赏课的“笼统性”和“表面性”,很难达到较深层次的音乐赏析。然而,随着多媒体电脑的发展和电脑音乐制作技术的普及与提高,以及电脑音乐制作技术在这方面的应用。以往音乐教学中达不到的教学手段能方便地得到改善,以提高音乐欣赏课的教学质量,从而达到理想的教学目标。

midi制作与数字音频是电脑音乐制作技术的两大核心内容,在音乐欣赏课中,midi技术和数字音频可以从以下三个方面综合应用:

1.音源(或软采样器)的应用

目前网络资源非常丰富,相当数量的音乐作品可直接下载到midi文件,供教学使用。有些midi文件具有很强的专业性,一块音源(或软采样器)中就有几百甚至上千种音色,使用sonar、cubase sx 、musicator win3.0等midi编辑软件就能轻松播放这些音色。

2.音频文件的应用

丰富的网络资源,同样可以下载到各种音乐类型的音频文件,绝大数音频文件的音质是很好的,能直接供教学使用。mp3是最常用的一种音频格式,只要在电脑中装有相应的播放器或专业音频播放软件即可。音频文件可以选取任意时间开始或结束,并且每次的速度不会有区别。音频文件可以通过软件中的均衡器进行调节,放大或缩小某些频段的声音,以便突出某一部分音乐。

3.音乐编辑软件的应用

能用在音乐欣赏教学中的专业音频软件有很多,如:samplitude8.0就是一款具有专业品质、功能非常强大并且能进行全面录音、音频编辑、混音的专业音频软件。

首先,samplitude8.0有一个非常专业的cd抓取功能,能够把电脑光驱中cd盘上的音乐直接抓取到电脑中,保存为wav、mp3、mpg、wma、ra、aif、ogg中的任意格式,音质不会得到任何破坏。另外现有磁带中的音像资料也可以通过samplitude8.0转录到电脑中去,保存为想要的音乐格式。

其次,samplitude8.0的音乐编辑功能非常强大,能够切入到音频素材的任何开始或结束位置,也可以改变音频素材的开始或结束时间。samplitude8.0自带了很多专业效果器,可以给音频素材加入各种不同的效果,编辑好的音频素材可单独输出为任何音频格式。通过使用samplitude交叉淡化编辑器,能够把不同的音频素材拼接在一起,做成一个完整的作品。

同样,我们也可以随意编辑midi文件。在midi编辑软件中,可以选取midi文件任意一小节的任意一拍开始或结束处进行播放,还可以根据需要,快速设置音乐的某一段反复播放。如果需要强调音乐作品中某些乐器或声部,在midi文件中可以随时设置某一个或几个声部独奏,并且可以单独调整乐器的音量、声像、力度、合唱与混响效果。也可以将一个快速midi音乐文件降为中速、慢速,比较因速度不同而引起的音乐形象差异,而且音质不受任何损害。专业的midi编辑软件都具有乐谱显示的功能,旋律线、和声、复调等音乐语言可以通过视觉与听觉结合的方式进行学习与分析。在音乐欣赏课中,介绍不同乐器的音色时,可以应用midi编辑软件中音源(采样器)里的音色,这样工作的可操作性也就提高了。我们还可以将只有乐谱而暂无音响的资料制作成midi文件,它可以是一件乐器,可以是各种风格的流行乐队,也可以是庞大的交响乐队,这种工作需要教师有较强的midi制作的能力。

教育体制的改革正在我国进行,高等院校的音乐教育也面临着教学手段、教学内容和教学水平改革与提高的问题。高等院校的音乐教育为我们国家培养了大量的专业音乐人才和音乐师资,如果在教学中不断发挥教育创新精神,同时改进教学手段,来提高教学水平和质量,那么这将对我国音乐教育事业的发展和繁荣起到巨大的推动作用。

参考文献:

[1]《中国大百科全书——音乐、舞蹈》,北京:中国大百科全书出版社,1989年4月版。

[2]牟新著《电脑音乐制作》,北京:中国广播电视出版社,2006年9月版。

篇5

欧美电影音乐赏析课程在教学内容上一直采取“讲-赏-析”三部曲的模式,即按照教师讲解-学生欣赏-师生讨论的步骤进行。课堂上放映的影片大多是获得各种电影奖项,或者即便没有获奖,也是被公认为“经典”的影片。教学模式和内容的相对固定,在一定程度上削弱了学生上课的积极性,也不能满足学生的观影需要。鉴于此,笔者欲从一下三个方面对教学内容进行调整。

(一)打破经典一统天下的局面

在以往的欧美电影音乐赏析课中,教师主要选择获得奥斯卡最佳配乐奖或其他奖项的获奖影片来进行赏析。经典影片固然有其闪光之处,但某些影片年代久远,在大学生中缺乏共鸣点,加之影片资源相对固定,很难提高学生的学习热情和兴趣。改革后的教学中,会适当增加一些深受大学生欢迎的,颇具青春时尚气息,贴近其生活的影片,例如歌舞青春,重回17岁,地心游记等。

(二)打破“西片”一统天下的局面

由于课程名称的限制,教师在选择影片时,往往会把目光瞄向好莱坞的作品。其实,在浩瀚的电影资源中遨游不难发现,中西文化差异在同题材电影中有着淋漓尽致的体现,这也是带领学生足不出户领略中西文化的绝佳机会。所以,改革后的教学中,会对比放映同题材的东西方电影作品,例如都是以神话为题材的,西方有雷神托尔,诸神之战,中国有白蛇传说,倩女幽魂。

(三)增设专题讲座

电影是一个国家文化的载体,好莱坞在向全世界输出它的电影产品的同时,也在向全世界输出美国的文化。因此,我们在看电影,听音乐的同时,应了解其文化涵义。改革后的教学中,会增设一些专题讲座,诸如好莱坞电影中的个人英雄主义,电影中的暴力美等。通过类似的专题讲座,拓宽学生的观影视野,激发学生对某一领域探索的欲望。

二、革新欧美电影音乐赏析教学方式

教学中改进教学方式,创设平等互动的教学环境和和谐融洽的教学氛围,寓教以情,以情感人,使学生以热情的心态来进入学习。改变以往老师讲,学生听的模式,使学生真正成为教学的主体,教师为主导。将生动活泼的课堂讨论增添为重要的教学环节。以往的授课模式是教师播放-学生欣赏,教师讲-学生听,即信息流动方向为教师到学生的单一方向进行,缺少了学生的反馈与参与。改革后的课程设计中会大大增加学生参与的环节。例如,讲到电影音乐的节奏要与电影画面的节奏保持一致时,教师就可以一边播放电影片段,一边指导学生们打节奏。通过这样的互动教学,一方面加强了学生的课堂参与感,使得学生真切的体会到音乐的律动,从而能够更好的理解音乐的节奏与电影画面节奏的关系;另一方面也使学生在看似“玩儿”的教学过程中,掌握了一些音乐节奏节拍方面的知识。

三、结语

篇6

信息技术的飞速发展使传统教育的所有方面受到革命性的挑战。从上个世纪初的无声电影、唱片应用于教育开始,现代教学媒体就成了音乐教学不可缺少的重要工具。这种新奇的教学媒体承载了大量的视听信息。它不但拓展了课堂教学的深度和广度,同时也使教学变得更为形象和生动。学生足不出户便可以在欣赏视听资料的过程中真实地感受教学内容,而不需要教师用如何形象的语言去描述——即便在某种程度上它会有限制学生想象力的可能。传统教师的知识垄断被网上无限资源打破,传统教材及其静态、单向的灌输方式被超文本的互联和互动交流方式取代——e教育大潮已不可逆转。

目前,世界上许多国家的音乐教育者对信息技术的创造性开发和利用是积极的。音乐教室的数字化进程迅速,电脑音乐工作站、多媒体和大屏幕显示、远程学习、便携式音乐系统、互动式个体化音乐学习软件、在线的互动音乐创作、演奏和学习等技术正在普及。信息技术开始实现以往因技术限制难以完成的教育理念,它将对现有的教育产生全方位的冲击,一次围绕信息技术而展开的教育改革悄然兴起。

一、在音乐欣赏课中运用多媒体技术的重要性、必要性、现实性

音乐欣赏课程是学科牵涉面很广、知识性很强的一门课程。音乐欣赏课的讲授方式,往往牵涉到多种学科内容(如各类音乐表现方式、乐器和人声的分类、东西方音乐史、各类音乐体裁等等),但因课时的限制而无法深入讲解。因此,学生在受教育过程中经常是只知其然而不知其所以然,非凡是偏远地区的学生,由于以前对音乐作品接触较少,欣赏作品时的茫然感更甚。再则,现阶段的音乐欣赏授课过于陈旧,相当多的院校在音乐欣赏教学中依然延用古老、传统的教学模式摘要:一个教师面对众多学生,一只粉笔一张嘴,一台录音机几盘磁带或cd,教师讲,学生听,没有交流的课堂里枯燥呆板的旋律带不起激情的涟漪。

而要解决这些新问题,传统的授课方式和相对较少的课时是远远不够的。现代多媒体技术为开展高质量的音乐教学提供了有利的条件。以幻灯、vcd、dvd、电脑、校园网络、宽带网、视频等现代化视听工具组成的音乐欣赏多媒体课件,能够使音乐欣赏课程通过综合性大学校园网,创设课堂教学和学生自学相结合的全新的教学模式。在高校音乐欣赏教学中充分运用多媒体技术辅助教学,能够为大学生学习音乐提供一个声情同步、声形并茂、时空统一的多媒体音乐世界。通过五彩缤纷、千姿百态的多种信息呈现方式以及演示、交互、自学等形式,引导学生去感受音乐、欣赏音乐和理解音乐,启迪学生去想象音乐和创造音乐,从而激发学生学习音乐的喜好,培养他们的自主学习和协作学习能力,建构起以“以学生发展为本”的新型音乐教学模式,使学生真正能在音乐知识的海洋中遨游,充分发展他们的艺术创造才能,切实提高他们的审美能力。

对运用多媒体技术教学的必要性,现实性,我们熟悉到摘要:

第一,从信息论角度看,人的信道特性触觉信道带宽为1,听觉为100,视觉为10000,所以要交换信息,就要充分利用视觉信息。它的实施是实现音乐欣赏教学手段现代化的方向。信息时代中教育改革是以推行多媒体教学为其本质标志,它综合体现了现代社会对教育的需求。因此,实施多媒体技术教学是优化音乐欣赏教学过程,促进音乐欣赏教育改革的必不可少的重要手段,它能发挥现代教育技术功能,扩大对音乐欣赏知识的传输量,增大音乐欣赏教学容量和密度,可用声、光、形、色多种信号使这一世界上最普及的文化得以再现。

第二,多媒体设备的高度的可变性,可控性的特征,可开阔学生视野,调动多种感官,充分开发大脑的熟悉功能,发展形象和抽象思维的能力。随着音乐教育改革的深入它的必要性更加凸现出来。发展多媒体电子计算机教学是实现音乐欣赏教学现代化、深化音乐教育改革的紧迫任务。多媒体电子计算机教育为广大音乐教师提供施展才华的舞台,也向广大音乐教师提出新的要求。不抓紧学习现代化教育理论、把握现代化教育技术和方法,就不能适应发展的需要。人们常说计算机是进入21世纪的通行证,把握网络知识,学会利用网络资源能力才算是拿到21世纪的免签证,“控制和把握网络的人,将是人类未来命运的主宰”,网络已经来到我们身边,网络将无处不在,无所不能。因此,知识经济时代的音乐教师假如没有学会在网络海洋中冲浪,那么他们将会很快被信息的海洋所沉没。

第三,信息时代的知识结构不再是单纯的线性联接,而是呈综合网状性。未来的教育将是,无“网”而不胜。普通高校音乐欣赏教学也如此,随着青年学生的品位和对音乐欣赏文化的需求质量越来越高,他们决不会再仅仅满足于老套的、陈旧的音乐欣赏教学内容和手段,他们期望通过对音乐欣赏的参和而获得健康、积极的审美心理,塑造个性。因此,他们需要多种音乐欣赏和其它学科交叉而获得的知识,听音乐已经不再是一种单纯的音乐欣赏文化现象了,通过多媒体向学生展示音乐作品的社会性、文化性、历史性等,不仅可以使学生对音乐欣赏文化有重新的熟悉,而且可以在潜移默化中影响到他们参和到音乐欣赏实践中。

二、在音乐欣赏教学中运用多媒体技术的优势

多媒体技术是指以计算机为核心,综合处理文字、图形、图象、声音、动画以及视频等多媒体信息,并使这些信息建立起逻辑连接,以表达更丰富、更复杂的思想或方法,这些教学信息能够在短时间内功能于学生的各个感官,使学生产生一种前所未有的深刻的感受,使用多媒体课件辅助教学是一种较为理想的现代化教学手段。

多媒体技术制作出的多媒体音乐欣赏课教学课件运用动态展示,情景创设,启发剖析等手段,并将文本、图片、声音、动画、影像等多媒体素材进行集成,注重色彩的合理搭配、字幕的工整美观、声像结合的融洽、构图布局的和谐等,充分体现交互性。它还可以非凡设置音乐欣赏知识,帮助一部分学生把握音乐基础知识,使其增加欣赏音乐作品的深度,从而向着更高的目标迈进。多媒体技术的优势在于摘要:

1、增加音乐课堂教学的信息量、容量,提高课堂教学质量

多媒体课件在应用时形象逼真,临场感强,使得传统的音乐理论和音乐技法得以简化,也使得音乐作品更加完美,更动听。它可使抽象的音乐理论形象化,使虚化的音乐语言变得直观形象,使学生在学习中感到轻松愉快,能大大增强学生的学习主动性和积 极性。同时多媒体课件的多功能性使得音乐的表现力更加丰富多彩,鲜活的动画和逼真的情景,激发了学生在学习中的创造性思维。例如在给学生介绍西洋乐器分类这课时,每个学校既没有那么多的乐器展示给学生看,教师也不可能演奏所有的乐器,要上好这一内容,想让学生感受多种乐器的音色,还要欣赏这些乐器的演奏片段,假如制作了相关课件,这个课件中不仅有各种乐器的外形资料还有音色资料,以及由它们演奏的名曲片断,学生可以任意选择想看的乐器、想听的乐曲,一节课结束后,学生不仅可以熟悉所有的西洋乐器,而且“巴松、竖琴、乐器皇后、乐器中的花腔女高音”等特色乐器还会在学生头脑中留下极深的印象。

2、可以利用丰富多彩的网络资源

目前我国各类学校的音乐类书籍、音像资料非常匮乏,但是丰富多彩的网络资源弥补了这一缺陷,通过互联网可以很方便地找到世界各个闻名音乐家、闻名的音乐作品的相关资料,还可以聆听欣赏或下载各种各样音乐欣赏课程内容,使得音乐欣赏课多媒体课件完全可以不受时间、空间的限制。网上流行的mp3音乐是一种经过压缩的音频作品,音源丰富,来源广泛,既可以从共享免费资源网络上下载,也可以从世界各大网站或专业音乐教育网络上有偿获取最新资讯,学生可根据需要下载或在线欣赏,扩展和巩固课堂学习内容。另外,校区分散是很多高校合并办学后所面临的一大现实,而利用网络平台,增加了音乐欣赏的渠道,不仅能够使有限的教育资源得到更充分的利用,而且学生能够在课余时间利用校园网自学音乐欣赏课程,为学生课外学习提供了方便,使教学效果得到大幅度的提高。

3、多媒体网络教学交互性强

作为一种实用性极强的现代化教学手段,多媒体系统以其特有的形象直观性和应用交互性为学生提供了全新的音乐学习环境和学习方式,在音乐教育中已经展现出非常广阔的应用前景。通过多媒体网络实现学生和学生的交互,可以达到协同学习和共同探索的目的。而学生和老师的交互则表现在由教师在网上亲自辅导,既弥补了课堂教学的不足,又体现出一种教学的极大灵活性。

4、促进传统教学模式的转变

1)多媒体音乐欣赏教学使学生成为学习的主体多媒体教学使学生成为学习的主体,成为知识的主动建构者,而教师只是教学过程的组织者、指导者、帮助者和促进者,这种模式和现代社会对人才的培养目标相适应,真正体现了信息化时代的特征。这种教学模式下教师不再是教学的主导角色,而成为学生学习的指导者和信息的导航者,教师的主要职能是指导学生正确获取信息的方法和技巧,组织和指挥学生学习,协调学生之间的信息交流。学生成为学习的中心和教学活动的主动参和者,学生可以根据自己的音乐知识水平、喜好以及自学能力的强弱选择适当的学习内容,通过自己的熟悉将所学的信息重新编排,变成自己的知识,通过检索、学习、构思将有关音乐信息组合起来,形成自己的音乐欣赏观点。同时还可以利用网络提供的明显优于教师的丰富信息资源进行自学,实现“学会学习”的目的①。

2)多媒体音乐欣赏课教学能完善教学手段

传统音乐欣赏课的教学工具主要是传统乐器和模拟音像设备,在教学过程中,教师要花大量时间来连接和切换设备,复杂的机械在操作严重干扰正常的教学进程。在音乐欣赏课教学中经常需要对音乐作品的某一部分反复聆听分析,而传统音像设备只有常用选曲功能,教师不能进行现场改编,同时寻找播放起速度慢,定点不精确。应用多媒体技术,教师可以根据需要在电脑上随意设置播放方式,作品的播放可以从作品的任意一拍和任意时间段开始,使作品的每一个音乐元素能细腻、逼真地表现,提高效果。

三、音乐欣赏多媒体课件的制作和使用原则

1、辅原则

多媒体课间教学不能以多媒体简单的代替教师的传授,仍然要充分发挥教师的主导和学生的主体功能,同时突出多媒体教学的辅助功能,我们应该将多媒体课件作为课堂教学点睛之笔,这样才能运用多媒体技术提高音乐课堂的授课效果。课件制作应制作得简洁美观,操作简单可行,内容选择得当,点到为止,电脑多用于解决一些语言无法说清的新问题即可。不能把音乐欣赏课上成美术欣赏课,课件制作的画面不宜过于繁多,实际操作不宜过于复杂,不能因为课件的使用影响学生对音乐的心灵心得。

2、视听统一原则

课件制作中采用声画结合和动画演示的方式一定要遵循视听统一原则,看到的画面和听到的音乐要协调统一,这样才能通过调动欣赏者的感受来实现教学目标,而不扼杀学生的音乐想象力和创造力。“保护和鼓励学生在音乐体验中的独立见解”也就是要重视学生的感受,尊重学生的个性差异,张扬学生的个性。音乐多媒体课件可以通过声画结合的方式充分调动学生的学习喜好和积极性,加深对作品的理解和感悟,但不能通过课件过于具体地表述音乐一切内容,这样反而会限制学生的情感想象和艺术联想②。

3、适当信息原则

适度信息原则是指学科教学过程中有效组织信息资源,提供适度的信息量,在解决教学难点、重点、扩大视野的同时,能让教师自主地教学,让学生在教师的指导下自主地对信息进行加工,提高学生自学能力。目前演示型多媒体教学课件信息量太大的现象普遍存在,这是矫枉过正了。因为在短时间内接收超量信息,会使学生大脑处于停滞状态,结果是变传统的“人灌”变为“机灌”,不但不能发挥多媒体教学的优势,效果反而适得其反。对多媒体课件的应用也要适度,利用认知学习和教学设计理论,根据教学设计,适当运用多媒体教学课件来创设情境,使学生通过多个感觉器官来获取相关信息,提高教学信息传播效率,增强教学的积极性、生动性和创造性。和此同时,一定要注重把时间和空间留一些给学生,让他们自己去理解、想象和思索,还可以让他们去交流,让他们去提问③。

总之,音乐欣赏课程是大学生素质教育的重要组成部分,它的目标就是培养大学生的音乐审美综合素质,无论是传统的大学音乐教育教学模式还是以现代教育技术为指导的创新教学模式,都应当以培养大学生的音乐修养和人文精神为前提,都应做到以激发大学生的学习积极性、提高教学效率、更好地发挥教师的功能为宗旨。要达到和实现这样的目标,课程改革势在必行,因此需要更多人的不断探索和努力。

参考文献摘要:

①参见吴芸、王红主著《基于资源的自主型学习模式探索——〈外国音乐欣赏〉网络课程的学和教》,载于《电化教育探究》, 2002年第3期,第52页。

篇7

关键词:电影 歌曲欣赏 研究

电影歌曲指电影中的主题歌、片头曲、片尾曲、插曲以及剧中人物所演唱的歌曲等等。电影歌曲既是电影艺术中的重要组成部分,也是声乐艺术中的一个独立的品种,它称得上是电影艺术与声乐艺术的交叉艺术或边缘艺术,具有二者共同的艺术特点。作为声乐艺术的一个分支,电影歌曲可以独立演唱,深受人民群众的喜爱,无论是中国电影歌曲,还是外国电影歌曲,有不少已成为名歌,广为传唱,经久不衰。而电影歌曲欣赏,又是欣赏电影、欣赏声乐的一个十分重要的环节,并对学唱电影歌曲起到基础与前提作用。

一、歌曲在电影中的作用

歌曲是电影中不可缺少的要素,它并不是以单纯的歌曲艺术在影片中出现,而是通过和其他要素协调配合对电影产生作用。比如一段歌曲在插入影片时首要考虑的是电影画面及故事情节是否符合,是否能够对插入歌曲的电影片段产生影响,能产生什么的影响是烘托感情还是对作品剧情弥补铺垫。因此在影片中选用歌曲要特别慎重,不要让歌曲破坏了作品的整体审美艺术价值。电影歌曲根据其性质和功能特点可分为四大类:主题歌、插曲、主题曲、场景歌曲。

二、中国电影歌曲审美形态的特点

1、歌曲内容指向性具体、明确

歌曲进入电影艺术就意味着:声音与画面在同一时空出现,画面具体、明确的内容仿佛都在对歌曲进行着客观说明。因而,作曲家进行电影歌曲创作时不能像创作纯歌曲那样自由选择题材、内容进行随意发挥,而要根据影片的题材、主题风格等进行创作。也就是说,在电影歌曲的创作过程中,其内容必须具有明确、具体的指向性。从观众的角度分析,一方面,由于歌曲被置于影片的特定环境和情节之中,使人们对歌曲的感受与影片内容自然相连,从而产生较为明确和具体的理解;另一方面,歌曲借助电影的具体内容与情节,让观众通过电影画面,更加准确、直接地把握歌曲的内容,强化自身的歌曲感受力。由此可知,电影歌曲内容具体、明确的指向性,使其可以帮助画面来完成影片所要表达的内容,并和影片所展示的内容相结合,推动剧情发展。然而,中国电影在20世纪曾有一段时间出现过歌曲泛滥成灾的现象。正所谓“戏不够,歌来凑”,许多歌曲同影片画面所要表达的内容根本毫无关系。可喜的是,许多导演和作曲家很快就意识到了这个问题。因此,追求歌曲内容指向性的具体、明确,成为当代中国电影歌曲审美的重要特征,正如前苏联作曲家哈恰图良所说:“最成功的歌曲就是当作曲家没有打算超出剧作任务的范围,而是一心一意地完成这种剧作任务而写出来的作品。”

2、歌曲形式灵活

一部纯歌曲作品必须具有一个完整的结构,在演奏(唱)时间上也应保持完整性。而歌曲一旦进入电影,它就变得非常灵活,作曲家创作不再遵循纯歌曲中运用的曲式结构,而是根据影片的具体需求创作出若干不同情绪的歌曲片段,其结构则根据画面内容与时间的需求进行“变形”发展。电影歌曲的这一审美特征主要是由于电影中画面转换,导致电影歌曲丧失其连贯性,呈现出时间上的间断性。

3、歌曲创作手法多元化

由于电影作品的题材和形式多样,表现的内容和塑造的风格丰富,为了与之相适应,电影歌曲需要在旋律、节奏、力度、速度及音色等方面不断变化,产生“新意”,以吸引观众的注意力。同时,随着电影艺术的不断发展,新的音源被开发出来,给电影歌曲提供了更为先进的物质与技术条件,一些全新的创作手法、理念的出现,更是为电影歌曲的多元化创作提供了必要的条件。因此,当代中国电影歌曲创作呈现出古典、民族、流行等风格并存的多元化审美局面是时展的必然。

三、电影歌曲的欣赏要点

其一是明确欣赏目的。电影歌曲欣赏的目的,可分为宏观目的与微观目的两种:宏观的欣赏目的,是将欣赏作为审美教育,培养美好情操,提高艺术修养,增强审美能力;微观的欣赏目的,是将欣赏作为歌曲创作、声乐演唱、歌曲教学的基础与前提,起到“观千剑而后识器,操千曲而后知音”和“熟读唐诗三百首,不会吟诗也会吟”之目的。

其二是学会演唱。使自己成为电影歌曲的歌唱者,充分发挥“在一切艺术中,只有歌曲才能产生与广大群众的合作,同时在表达力量上,歌曲也是优胜者”的作用,让电影歌曲发挥出最大最广的感染力。

其三是把握欣赏要素。电影歌曲欣赏,应把握以下要素:第一是了解电影歌曲创作的时代背景及词曲作者的生平简历和创作思想、创作特色。

四、电影歌曲欣赏的必要方法

1、作品分析

作品分析是电影歌曲欣赏的“案头工作”,如果说,电影歌曲的歌谱是词曲作家的“歌曲设计图纸”的话,那么作品分析就是在“阅读图纸”。没有这个“阅读图纸”的过程,就无法真正精准全面地欣赏电影歌曲这座“歌曲建筑大厦”。作品分析的要素主要包括作品产生的时代背景;词曲作家的生平简历、艺术道路、艺术风格;作品本身的旋律、节奏、调式、调性、和声、织体、速度、力度、复调、风格、体裁、情感、形象、演唱流派与技巧,等等。

2、具体欣赏方法

1)感性欣赏法

这是一般人从审美的角度,欣赏电影歌曲的方法,要求欣赏者倾情投入,凭借联想与想象,进行情感体验,从而获得情感共鸣与审美愉悦。

2)知性欣赏法

这是声乐或歌曲教学中的一种欣赏方法,要在教师的统一指导、组织之下,进行全面的欣赏,并应反复欣赏,加之讨论交流、教师点评,使欣赏逐层深入,逐级升高,真正起到“解剖麻雀” “解读样板”的作用。要求欣赏者调动所有知识储备,并发挥创造性思维的能动作用,获得独有的艺术启示与艺术灵感,成为指引自己歌曲创作活动的动力与智力支撑。由此可见,电影歌曲的欣赏方法,也是十分必要的,必须很好地运用,才能收到理想的欣赏效果。在不断反复的欣赏实践中创造出新的欣赏方法。

总而言之,电影歌曲作为电影艺术与音乐艺术的交叉艺术或边缘艺术,使电影与音乐取得互补双赢的艺术效果,而这,正是电影歌曲的重要艺术价值之所在。

参考文献:

[1]于秀娥.影视歌曲价值举隅[J].电影文学,2009,(02).

[2]朱凌云,韩伟东.电视歌曲的特点及运用之我见[J].经济师,2010,(08).

篇8

(一)音乐欣赏的基本方式

音乐欣赏是一种含有主动性的心理活动,这种主动性不但体现在听众的想象方面,而且还体现在听众对音乐欣赏所采取的态度上,也就是他采取什么样的欣赏方式。不同的欣赏方式将会产生不同的欣赏效果,听众往往会根据自己的欣赏目的去进行选择。

听众对欣赏方式的选择是一种主动,但对具体欣赏方式来说他又可以分为主动式和被动式两种。被动式的欣赏常常有两种情况,即刺激式和背景式。主动性的欣赏也主要有两种情况,即纯音乐式和体验式。

刺激性的欣赏纯粹是一种消遣,听者主要是为了从音乐中获取某种。在欣赏过程中,听者不带有任何主动性的想象和思考,任凭音响对听觉神经的刺激而产生各种自然反应。

背景式欣赏方式的特点是,听者并不把听音乐作为主要目的,而是把它作为某一种活动的背景内容。比如:人们在看电视的时候,往往把注意力集中在屏幕的画面上,视觉是主要的知觉活动,而对于那些伴随着画面的展开而出现的音乐,人们往往是在无意识中被动地接受的。音乐对于电视欣赏来说它只是起到一种背景的作用。人们在观看话剧、欣赏自由体操和冰上运动,以及观看魔术或杂技的时候,音乐对于观众的欣赏活动来说,都只是一种背景。

纯音乐欣赏方式的特点是,欣赏者把全部的注意力都集中在音乐音响结构展开的特点上,或者说欣赏者以理解作曲家的思路为出发点,以感受音乐作品中的形式因素为目的。具体地说,在欣赏过程中,听者把注意力集中在音乐的结构布局、多声部的写法、和声的效果以及乐器的色彩等等技术问题上。这种欣赏方式往往只有部分具有较高音乐素养的专业音乐工作者才能完成,而他又往往带有一种学术性的目的。作曲家斯特拉文斯基曾经认为,欣赏音乐的最好方法是了解音乐创作的真实过程,对他来说这是音乐欣赏的全部要素。所以这种纯音乐式的欣赏也往往被一些称为形式主义的音乐家看作是唯一应有的欣赏方式。事实上这种欣赏方式是相当困难的。一位才华横溢的作曲家也曾这样表示过:即使是天才加训练,一个人也不可能听清三部以上复调中各声部的线条。可见,这种纯音乐式的欣赏方法充其量只能说是部分地感受到音乐中的结构特点。当然对于研究者来说,可以通过反复聆听获得对音乐结构整体的了解。

体验式欣赏方式,是一种以情感体验为中心,配合着想象和联想的协同作用所进行的欣赏方式。听众在欣赏音乐的过程中,把注意力集中在对音乐中的感情因素的体味上,并通过想象活动进一步理解音乐中所包含的内容因素。这种体验活动包含了某种创造性的成分。正如科普兰所说:音乐中“每一个主题都能反映出一个不同的感情世界”。但欣赏者只能“在头脑中就这个主题得出一个感情的轮廓”,对于他们来说,“重要的是每个人对一个主题的表现特性有他自己的感受”。

听众虽然可以根据个人的兴趣和条件选择不同的欣赏方式,但在实际的欣赏过程中,各种方式还会相互渗透、相互影响,他们之间并不是截然分开的。比如:当你选择了纯音乐的方式欣赏音乐时,虽然把注意力集中在音乐的结构上,但也很难完全脱离音响刺激带给你的某些,同样也不可能回避情感因素对你的袭击。因此,所谓不同的方式,只不过是以某种方式为主的欣赏方式。

人们往往容易把不同的音乐类型和不同的欣赏方式联系起来。比如:把轻音乐看作是一种背景式的音乐,把节奏性强的流行音乐看作是刺激式的音乐,把标题音乐看作是体验式的音乐等等。这种分类法是不科学的。虽然,不同的音乐类型在表现上会有自己的特点。比如:流行音乐往往外在的表露多一些,刺激性也多一些;交响乐往往内在的含义更深一些,需要人们用更多的体验去感受它。但并不能把作品类型归属某一类欣赏方式。在流行音乐中也有艺术性很高的作品,它需要人们付诸很多的感受才能体验到它的含义。同样一首流行音乐,对一般听众来说,它的欣赏目的也许仅仅为了从中获取愉悦和,但对于从事流行音乐研究的人来说,他往往会把注意力集中在对音乐音响结构的感受上。因此,音乐欣赏方式的分类,更多的是理论上的认识,从实践的意义上说,它们之间往往协同合作、相互交融。

(二)音乐欣赏的本质

1.一项审美实践活动

音乐创作和音乐表演都与音乐的审美判断有密切的关系,它们都可以说是在音乐审美判断支配下的实践活动。这种审美行为在音乐欣赏中比在创作和表演中占有更大的比重,甚至可以这样说,音乐欣赏本身就是一种音乐审美活动,它的主要意义是在于对音乐美的判断和接受。音乐欣赏的方式虽然有多种多样,但不论用什么方式去欣赏,它总是紧紧围绕审美活动而进行的。不同的欣赏方式所获得的审美效果虽然不同,但作为一项实践活动来说,审美行为总是占主导地位。

2.创造性的审美行为

音乐欣赏从表面上看是一种被动的心理行为,似乎仅仅是在接受外界的音乐刺激以后做出的某种反应。但实际上,在欣赏的过程中它必然伴随着一定程度的想象活动。这不仅是听觉表象的想象,还包括对音响含义的想象。当代美国著名音乐心理学家莫蒂默·卡斯曾经说过:“一个完整的音乐体验应包含以下两部分,对音乐产生心理上的感情反应,产生能够揭示作品意图的逻辑认识过程。”欣赏者在体验这两个过程中所遇到的问题是,音乐本身并不能明确提示作曲家的创作意图,而只能向听众揭示一个总体上的精神特征。所以,“揭示作品意图的逻辑过程”需要依靠欣赏者的想象力去完成,这实际上是一种创造。

3.推动时代音乐发展的主要力量

篇9

    论文摘要:音乐欣赏课是学科牵涉面很广、知识性很强的一门课程,在这门课程中运用多媒体技术辅助教学非常必要,其优势在于多媒体课件生动直观,网络资源丰富多彩,并且交互性强,改变了传统的教学模式。制作和使用音乐欣赏多媒体课件必须遵循辅助性原则、视听统一原则和适当信息原则。

    信息技术的飞速发展使传统教育的所有方面受到革命性的挑战。从上个世纪初的无声电影、唱片应用于教育开始,现代教学媒体就成了音乐教学不可缺少的重要工具。这种新颖的教学媒体承载了大量的视听信息。它不但拓展了课堂教学的深度和广度,同时也使教学变得更为形象和生动。学生足不出户便可以在欣赏视听资料的过程中真实地感受教学内容,而不需要教师用如何形象的语言去描述——即便在某种程度上它会有限制学生想象力的可能。传统教师的知识垄断被网上无限资源打破,传统教材及其静态、单向的灌输方式被超文本的互联和互动交流方式取代——e教育大潮已不可逆转。

    目前,世界上许多国家的音乐教育者对信息技术的创造性开发和利用是积极的。音乐教室的数字化进程迅速,电脑音乐工作站、多媒体和大屏幕显示、远程学习、便携式音乐系统、互动式个体化音乐学习软件、在线的互动音乐创作、演奏和学习等技术正在普及。信息技术开始实现以往因技术限制难以完成的教育理念,它将对现有的教育产生全方位的冲击,一次围绕信息技术而展开的教育改革悄然兴起。

    一、在音乐欣赏课中运用多媒体技术的重要性、必要性、现实性

    音乐欣赏课程是学科牵涉面很广、知识性很强的一门课程。音乐欣赏课的讲授方式,往往牵涉到多种学科内容(如各类音乐表现方式、乐器与人声的分类、东西方音乐史、各类音乐体裁等等),但因课时的限制而无法深入讲解。因此,学生在受教育过程中常常是只知其然而不知其所以然,特别是偏远地区的学生,由于以前对音乐作品接触较少,欣赏作品时的茫然感更甚。再则,现阶段的音乐欣赏授课过于陈旧,相当多的院校在音乐欣赏教学中依然延用古老、传统的教学模式:一个教师面对众多学生,一只粉笔一张嘴,一台录音机几盘磁带或CD,教师讲,学生听,没有交流的课堂里枯燥呆板的旋律带不起激情的涟漪。

    而要解决这些问题,传统的授课方式和相对较少的课时是远远不够的。现代多媒体技术为开展高质量的音乐教学提供了有利的条件。以幻灯、VCD、DVD、电脑、校园网络、宽带网、视频等现代化视听工具组成的音乐欣赏多媒体课件,能够使音乐欣赏课程通过综合性大学校园网,创设课堂教学与学生自学相结合的全新的教学模式。在高校音乐欣赏教学中充分运用多媒体技术辅助教学,能够为大学生学习音乐提供一个声情同步、声形并茂、时空统一的多媒体音乐世界。通过五彩缤纷、千姿百态的多种信息呈现方式以及演示、交互、自学等形式,引导学生去感受音乐、欣赏音乐和理解音乐,启迪学生去想象音乐与创造音乐,从而激发学生学习音乐的兴趣,培养他们的自主学习与协作学习能力,建构起以“以学生发展为本”的新型音乐教学模式,使学生真正能在音乐知识的海洋中遨游,充分发展他们的艺术创造才能,切实提高他们的审美能力。

    对运用多媒体技术教学的必要性,现实性,我们认识到:

    第一,从信息论角度看,人的信道特性触觉信道带宽为1,听觉为100,视觉为10000,所以要交换信息,就要充分利用视觉信息。它的实施是实现音乐欣赏教学手段现代化的方向。信息时代中教育改革是以推行多媒体教学为其本质标志,它综合体现了现代社会对教育的需求。因此,实施多媒体技术教学是优化音乐欣赏教学过程,促进音乐欣赏教育改革的必不可少的重要手段,它能发挥现代教育技术作用,扩大对音乐欣赏知识的传输量,增大音乐欣赏教学容量和密度,可用声、光、形、色多种信号使这一世界上最普及的文化得以再现。

    第二,多媒体设备的高度的可变性,可控性的特点,可开阔学生视野,调动多种感官,充分开发大脑的认识功能,发展形象和抽象思维的能力。随着音乐教育改革的深入它的必要性更加凸现出来。发展多媒体电子计算机教学是实现音乐欣赏教学现代化、深化音乐教育改革的紧迫任务。多媒体电子计算机教育为广大音乐教师提供施展才华的舞台,也向广大音乐教师提出新的要求。不抓紧学习现代化教育理论、掌握现代化教育技术和方法,就不能适应发展的需要。人们常说计算机是进入21世纪的通行证,掌握网络知识,学会利用网络资源能力才算是拿到21世纪的免签证,“控制与掌握网络的人,将是人类未来命运的主宰”,网络已经来到我们身边,网络将无处不在,无所不能。因此,知识经济时代的音乐教师如果没有学会在网络海洋中冲浪,那么他们将会很快被信息的海洋所淹没。

    第三,信息时代的知识结构不再是单纯的线性联接,而是呈综合网状性。未来的教育将是,无“网”而不胜。普通高校音乐欣赏教学也如此,随着青年学生的品位和对音乐欣赏文化的需求质量越来越高,他们决不会再仅仅满足于老套的、陈旧的音乐欣赏教学内容和手段,他们期望通过对音乐欣赏的参与而获得健康、积极的审美心理,塑造个性。因此,他们需要多种音乐欣赏和其它学科交叉而获得的知识,听音乐已经不再是一种单纯的音乐欣赏文化现象了,通过多媒体向学生展示音乐作品的社会性、文化性、历史性等,不仅可以使学生对音乐欣赏文化有重新的认识,而且可以在潜移默化中影响到他们参与到音乐欣赏实践中。

    二、在音乐欣赏教学中运用多媒体技术的优势

    多媒体技术是指以计算机为核心,综合处理文字、图形、图象、声音、动画以及视频等多媒体信息,并使这些信息建立起逻辑连接,以表达更丰富、更复杂的思想或方法,这些教学信息能够在短时间内作用于学生的各个感官,使学生产生一种前所未有的深刻的感受,使用多媒体课件辅助教学是一种较为理想的现代化教学手段。

    多媒体技术制作出的多媒体音乐欣赏课教学课件运用动态展示,情景创设,启发剖析等手段,并将文本、图片、声音、动画、影像等多媒体素材进行集成,注重色彩的合理搭配、字幕的工整美观、声像结合的融洽、构图布局的和谐等,充分体现交互性。它还可以特别设置音乐欣赏知识,帮助一部分学生掌握音乐基础知识,使其增加欣赏音乐作品的深度,从而向着更高的目标迈进。多媒体技术的优势在于:

    1、增加音乐课堂教学的信息量、容量,提高课堂教学质量

    多媒体课件在应用时形象逼真,临场感强,使得传统的音乐理论和音乐技法得以简化,也使得音乐作品更加完美,更动听。它可使抽象的音乐理论形象化,使虚化的音乐语言变得直观形象,使学生在学习中感到轻松愉快,能大大增强学生的学习主动性和积 极性。同时多媒体课件的多功能性使得音乐的表现力更加丰富多彩,鲜活的动画和逼真的情景,激发了学生在学习中的创造性思维。例如在给学生介绍西洋乐器分类这课时,每个学校既没有那么多的乐器展示给学生看,教师也不可能演奏所有的乐器,要上好这一内容,想让学生感受多种乐器的音色,还要欣赏这些乐器的演奏片段,如果制作了相关课件,这个课件中不仅有各种乐器的形状资料还有音色资料,以及由它们演奏的名曲片断,学生可以任意选择想看的乐器、想听的乐曲,一节课结束后,学生不仅可以认识所有的西洋乐器,而且“巴松、竖琴、乐器皇后、乐器中的花腔女高音”等特色乐器还会在学生头脑中留下极深的印象。

    2、可以利用丰富多彩的网络资源

    目前我国各类学校的音乐类书籍、音像资料非常匮乏,但是丰富多彩的网络资源弥补了这一缺陷,通过互联网可以很方便地找到世界各个着名音乐家、着名的音乐作品的相关资料,还可以聆听欣赏或下载各种各样音乐欣赏课程内容,使得音乐欣赏课多媒体课件完全可以不受时间、空间的限制。网上流行的MP3音乐是一种经过压缩的音频作品,音源丰富,来源广泛,既可以从共享免费资源网络上下载,也可以从世界各大网站或专业音乐教育网络上有偿获取最新资讯,学生可根据需要下载或在线欣赏,扩展和巩固课堂学习内容。另外,校区分散是很多高校合并办学后所面临的一大现实,而利用网络平台,增加了音乐欣赏的渠道,不仅能够使有限的教育资源得到更充分的利用,而且学生能够在课余时间利用校园网自学音乐欣赏课程,为学生课外学习提供了方便,使教学效果得到大幅度的提高。

    3、多媒体网络教学交互性强

    作为一种实用性极强的现代化教学手段,多媒体系统以其特有的形象直观性和应用交互性为学生提供了全新的音乐学习环境和学习方式,在音乐教育中已经展现出非常广阔的应用前景。通过多媒体网络实现学生与学生的交互,可以达到协同学习和共同探索的目的。而学生与老师的交互则表现在由教师在网上亲自辅导,既弥补了课堂教学的不足,又体现出一种教学的极大灵活性。

篇10

关键词:影视音乐 音乐教学 关系 作用 措施

一、前言

影视音乐融入到音乐教学中无疑会增强学生学习音乐的兴趣,这样做的优点就是既能够让音乐“听起来很美”,又能让音乐“看起来很美”。显然,影视音乐进入音乐课堂会极大提高音乐教学的质量。影视音乐是在影视创作中用组织的乐音来揭示作品主题,表达人物情感,反映现实生活的一种艺术体裁。影视音乐是电影的重要有机组成部分,是音乐艺术的一种新的体裁。作为听觉艺术和时间艺术,音乐进入电影综合艺术之后本质不变,其要素仍是旋律、和声、节奏和色彩,但电影音乐创作的艺术构思、艺术结构和音乐形象的体现,都受影片的艺术总构思、总结构和画面视觉形象的制约,有时,音乐的听觉形象还要与语言、音响效果的听觉形象相结合。文章主要从以下几个方面来探讨影视音乐与音乐教学的若干问题。

二、影视音乐与音乐教学的关系

音乐是一门艺术,对陶冶人们的情操具有重大作用。人们用音乐表达难以表达的情感,创造出美好的意境,这些作用都是其它艺术形式无法比拟的。音乐的主要形式之一的影视音乐是一种形式的艺术,而且也是运动的艺术,它是直观的艺术形式。人们可以通过视觉直接感受到音乐表现出来的形象和运动方式。影视音乐并不像一般的音乐那样,必须借助于自己的思维想象能力,才能够体悟到音乐的美妙[1]。影视音乐具有瞬间的表现力,一个简单的动作或者一个简单的表情都能使观众在短时间内欣赏到,但是影视音乐中深厚的内涵却是需要长时间的体悟的由于影视音乐独特的作用,使得它成为音乐教学的重要组成部分,在音乐教学过程中很好的激发了学生的兴趣、营造了积极活泼生动的课堂气氛。对于音乐教学产生了极大的促进作用。音乐艺术若要和影视艺术结合,那么他们首先应该建立在纵向的时间的延长性上,然后还要建立在横向的伸展性上。这样就会形成时空上的互补,形成立体的视听空间。影视音乐是这样形成的:画面在空间运动中展示时间,音乐在时间过程中描绘空间,音乐是对思维的抽象概括,画面是对概念的形象再现。当音乐与画面结合起来之后,影视音乐就形成了。因此,影视音乐既具有强烈的音乐节奏感,同时又具有鲜明的画面感。

三、影视音乐对音乐教学的作用

随着教育制度的改革和先进教学工具的发展,影视音乐渐渐走进音乐课堂,并对音乐教学产生了很大的影响。影视音乐发挥着独特的魅力,展示了影视音乐自身不同于一般音乐的综合型特征和独特性的特征。影视音乐是一项综合的艺术,已经成为我们每一个人生活的一部分,无论是在人们的娱乐还是在学习方面都发生着举足轻重的作用。影视音乐在音乐教学中的运用,推动了音乐教学的改革和发展。影视音乐具有独特的优势,它能够使学生在观察的过程中,就产生强烈的情感和审美的愉悦感。同时,它完全符合了“以学生发展为本”的教学理念,极大推动了音乐教学的改革和发展[2]。影视音乐对音乐教学的作用主要体现在以下几个方面:

1.影视音乐的运用使得课堂导入充满动感

良好的开始是成功的一半。因此,在音乐教学过程中一个良好的课堂导入会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可以说是一节完美音乐的重要组成部分。如果在音乐教学过程中导入一段声情并茂、充满动感与形象感的影视音乐会使得整个课堂充满了动感。如教学过程中在教唱某一首歌曲时,可以放一些影视音乐激发一下学生学习的热情,丰富学生的感情。

2.影视音乐的运用可以使一些较难学习的课程轻松进行

影视音乐进入学生的课堂使得众多难以理解的课程变得容易理解,同时也激发了学生学习的兴趣。其中节奏教学是音乐教学中较难学习的课程[3]。因为节奏虽然是音乐的骨骼,是十分重要的组成部分,但是它却很抽象、枯燥,学生学起来也比较困难。因此,在节奏教学中教师可以适当的应用影视音乐加强他们学习关于“节奏”这一课程的兴趣。比如说,当教师在讲进行曲风格的节奏时,可以搜集一些进行曲的视频,如《义勇军进行曲》等,让学生在生动的画面中,聆听进行曲激昂的节奏。通过如此直观的教学,学生就会很快融入到曲子中去,然后就会很容易掌握进行曲的节奏。然后,教师再对相关知识点进行点拨和总结。

3.影视资源的运用使得音乐欣赏课成为一种享受

音乐是声音的艺术,我们可以通过聆听美妙的旋律,鲜明的节奏变化,体会出音乐曲子所塑造的艺术形象,同时又能够体会到创作者丰富的情感内涵。对于抽象的音乐的联想与想象成了人们欣赏音乐的重要手段,但是只通过简单的联想与想象来了解一部音乐作品,对于音乐的业余爱好者而言是完全可以的,但是对于音乐专业的学生而言却是远远不够的。音乐鉴赏能力的培养是音乐教学过程中一项重要的工作。由于欣赏课需要学生较强的欣赏水平和深厚的欣赏基础,同时它又是一种只可意会不可言传的课程,所以传统的欣赏课对于教师而言是一门很难上的课,对于学生而言是一个可听可不听的课。原本欣赏课会对学生的艺术欣赏水平起到很大的作用,但是由于欣赏的内容比较深奥或者学生并不感兴趣,使得欣赏课形同虚设。面对这样的教育现状,教师可以将影视音乐引进欣赏课中来,通过唯美的画面,较强的视觉效应,使得欣赏课真正成为一种享受,而不是一种煎熬。[4]

4.极大提高了学生的音乐欣赏能力

欣赏音乐作品需要良好的音乐素养和深厚的艺术功底,对于大部分人而言,只是枯燥地听很难提高自己的音乐欣赏能力。而影视音乐的融入对提高音乐鉴赏能力起到很大的作用。音乐教育最根本的性质就是审美教育,它不仅仅有认识教育功能,还有美育功能。而音乐教育的主要方法就是音乐欣赏。而影视音乐如各种体裁的影片主题曲或插曲,都会推动学生贴近生活、贴近社会。当音乐与社会生活密切联系的时候,学生在音乐欣赏过程中会产生强烈的情感,从而促使学生提高音乐鉴赏能力。

四、影视音乐融入到音乐教学的措施

1.创建良好的轻松的教学环境,充分利用多媒体进行教学,激发学生学习的兴趣

传统的教学方法枯燥无味,一般情况下,受到学校经济条件和社会发展的制约,老师用的教学工具就是一只小小的粉笔,一块黑板,对于一些先进的教学设备如计算机等很少使用[5]。但是,自从多媒体教学兴盛起来之后,学生的学习兴趣大大提高。当教师在讲解一些枯燥的定义、知识点,或者一些较为难懂的知识时,教师可以根据教学内容在讲解过程中放映一些音频、视频或者是图片。相应的,多媒体教学也应该应用于音乐教学过程之中。教师可以将一些影视音乐下载下来,上课的时候放给学生听和看,这样就让学生看到一些优美的画面,又聆听到优美的旋律,让学生在轻松自由的环境中学到了知识。

2.将影视音乐作为一种教学手段

影视音乐发挥着独特的魅力,展示了影视音乐自身不同于一般音乐的综合型特征和独特性的特征。影视音乐是一项综合的艺术,已经成为我们每一个人生活的一部分,无论是在人们的娱乐还是在学习方面都发生着举足轻重的作用。因此,在影视音乐如此受欢迎的时代,教师一定要与时俱进,将影视音乐作为一种教学手段,充分利用起来。影视音乐进入学生的课堂使得众多难以理解的课程变得容易理解,同时也激发了学生学习的兴趣。影视音乐作为一种教学手段主要做到以下几个方面:

(1)影视音乐可以使音乐教学感性化

音乐是声音的艺术,我们可以通过聆听美妙的旋律,鲜明的节奏变化,体会出音乐曲子所塑造的艺术形象,同时又能够体会到创作者丰富的情感内涵。对于抽象的音乐的联想与想象成了人们欣赏音乐的重要手段,但是只通过简单的联想与想象来了解一部音乐作品,对于音乐的业余爱好者而言是完全可以的,但是对于音乐专业的学生而言却是远远不够的。音乐鉴赏能力的培养是音乐教学过程中一项重要的工作。

影视音乐可以使音乐教学感性化主要是指可以使视唱练耳感性化。视唱练耳是学习音乐者不可缺少的一门技能理论课。这门课的主要方法就是通过视唱和音乐听记来训练学生的音乐感觉,然后渐渐地培养学生的思维感受能力。为了取得良好的效果,我们应该充分利用影视音乐。在听觉训练过程中,学生必须在一定的记忆基础之上才能够听记一条旋律,但是,一条陌生的旋律让学生听起来会很费时、费力。但是如果在此过程中,教师弹奏或放一些影视主题曲、插曲,那么学生就会在熟悉的环境中和熟悉的旋律中,轻松地提高了自己的视听能力,同时也提高了自己的思维感受力。但是,如果教师在教学过程中,让学生唱一些影视金曲,那么他们学生在唱的过程中会浮现一些熟悉的、在电影中看到的画面,这样他们就会带着强烈的感情去演唱某一个曲子或者用心去体悟某一个曲子。

(2)利用影视音乐学习声乐

在唐代就有这样一种说法:“丝不如竹,竹不如肉”。而所谓的“肉”就是指的声乐。这句话的意思就是声乐比乐器更擅长表达。因此,在音乐教学过程中,教师应该多收录一些影视经典曲目。之所以收录一些影视经典曲目是因为这些曲目许多人都耳熟能详,经过时代的选择他们依然能够经久不衰,说明他们具有顽强的生命力。如一些经典的影视金曲具有朗朗上口、雅俗共赏、旋律优美、通俗易懂的特点。此外,经典的影视金曲是创作者紧贴电影或电视剧的主题、情节、场景而创作的。每一首曲子都会在特定的视觉画面下出现。这样学生演唱起来总会浮想联翩,而且很容易抓住主题。

(3)影视音乐的引入要适当,不要适得其反

影视音乐进入音乐教学无疑是一种新的尝试。影视音乐教学也具有两面性,教师一定要坚持适度原则。比如说,要把影视音乐的放映控制在一定的时间范围之内,有些学生体会不到教师播放影视音乐的目的,会把所有的注意力放在影视音乐本身之上,而不去将影视音乐与所要学习的音乐有机地结合起来。这样的学习不仅没有起到促进作用,反而起到了更加消极的作用。

结语

影视音乐是音乐文化重要的组成部分。影视音乐对人们的吸引力和感染力是很强烈的,是音乐教学的一种很好的方法。综上所述影视音乐对音乐教学具有使音乐教学过程中的课堂导入充满动感、使一些较难学习的课程轻松进行、使音乐欣赏课真正成为一种享受、极大提高了学生的音乐欣赏能力等作用,因此教师要将影视音乐引进到音乐教学过程中来。将影视音乐引进到音乐教学过程中来主要做到:创建良好的轻松的教学环境,充分利用多媒体进行教学,激发学生学习的兴趣;将影视音乐作为一种教学手段;影视音乐的引入要适当,不要适得其反。总之,影视音乐在音乐教学中是一种新的尝试,它会对音乐教学带来很积极的影响。教育部门和教师一定要认识到影视音乐的作用,及时、适当的将音乐教学引入到课堂之中。

参考文献:

[1]魏敏达.浅谈影视音乐在音乐教学中的作用[J].校园歌声,2011:123-125.

[2]石艳春.浅谈影视音乐在音乐教学中的运用[J].电影评介,2010:100-103.

[3]王佳.浅谈影视音乐在音乐教学中的作用[J].华章,2011:103-104.