音乐专业结业论文范文
时间:2023-03-30 18:10:27
导语:如何才能写好一篇音乐专业结业论文,这就需要搜集整理更多的资料和文献,欢迎阅读由公务员之家整理的十篇范文,供你借鉴。
篇1
一、 研究生教育“本科化倾向”的现状分析
首先从观念上,人们对研究生教育的认识仅仅理解为本科教育的自然延续,用本科生的教学模式来规划研究生教育,用本科生的教育规范来管理研究生,用本科生的评价标准来评价研究生教育,如此种种使得研究生教育较多停留在本科水平上。过多追求基础知识和技能的学习,对研究能力和创新能力重视不够,形成研究生研究能力不强、创新能力不足、探索精神不够,同本科生一样只学技能,理论研究水平偏低的现状。
笔者查看了几所高校硕士研究生的课程设置,如“声乐表演与教学”研究方向,其培养目标是“研究生应具有相当程度的歌唱示范能力,对中外声乐艺术发展史、声乐名作、歌唱教学理论、教材教法进行深入研究,并具有一定的写作能力、科研能力和教学能力的高级人才”。课程设置有学位公共课、学位基础课、学位专业课及选修课。学位公共课同本科一样采用“大统一”的课程模式,无非就是政治理论课、外语课、计算机课等,课程门类过于单一,课程结构缺乏弹性和开放性,学生根据自己的情况进行选修的余地很小。学位基础课同本科一样,只有视唱、和声、曲式、音乐史、声乐艺术史、钢琴艺术史、声乐理论等基础课,还有美学史、歌剧赏析等为数不多的选修课。基础课深度不够,选修课广度不足,其中培养研究生演唱能力的实践表演课、培养研究生研究能力的写作课、培养研究生教学能力的教学课几乎没有,最多象征性地同本科一样有几周的教育实习。有关论文写作和专题讨论的课程更是少之又少。学生仍停留在技能学习的层面上,很难将技能与表演、学习与研究、研究与创新结合起来。
从教学模式上看,研究生课程虽然比本科生从数量上减少了,但在上课形式上,大部分学校依然沿用本科的集体授课或“一对一”技能课教学形式,教师把学生看作是知识的接受者,学生把教师看作是知识的传授者,他们的关系是简单的“教”与“学”。教师不与学生交流、沟通,而是发表自己的见解让学生接受、记忆,教学变成一种单向的活动,因此学生的学习仍停留在被动接受的层面上。不能自主探索就很难有创新意识,当然更不利于培养研究生的研究能力和创新能力。另外,研究生缺乏统一编写的教材。目前研究生用的教材多与本科通用,无论理论课用书还是各种专业用书大都沿用本科教材,这也是“本科化倾向”的一个表现。
在研究生招生管理体制和结业标准上,研究生教育也逐渐和本科相趋同。在招生管理体制上,为了应付日益增多的研究生数量,管理上更注重行政力量而不是学术力量的运用。在招生过程中行政参与很多,导师“有责无权”,和本科招生没有更多区别。在结业标准上,只要学生考入校门就意味着取得学位证书。综上所述,研究生教育已大部分等同于本科教育,成为本科教育的延续。研究生教育“本科化倾向”降低了研究生的创新性和研究性,忽略了研究生的学术性,势必会降低研究生的质量。
二、 对研究生教育“本科化倾向”的反思
出现研究生教育“本科化倾向”就是从根本上忽略了研究生教育同本科生教育的区别,忽略了研究生教育的特殊要求和运行规律,因此,要想提高研究生教育质量,必须从根本上认清研究生教育的特殊性,认清研究生教育的研究特性和创新要求,只有这样才能在研究生教育中遵循学术规律和人才成长规律,才能在研究生教育中培养出不同于本科生的高级专门人才。
在人才培养目标上,提高质量、培养创新精神和能力是研究生教育的核心。研究生教育的本质在于创新教育,是在继承本科教育的基础上,培养学生创新能力的教育。研究生教育担负着培养高级专门音乐人才和发展音乐事业的双重任务。一方面研究生教育在培养过程中直接产生知识和财富,培养出音乐领域的专门人才;另一重要方面是培养有创新精神并能够产生新知识的人才,也就是说,研究生不仅继承已有知识和财富,还要在理论研究或专业表演中创造出新的财富。
随着研究生招生规模的扩大,面临的首要问题是导师队伍严重短缺。大部分学校出现一个导师一届带四五个研究生,这对于音乐专业来说,导师不仅要指导毕业论文而且要准备专业学位音乐会,任务太重。二是导师质量堪忧。如果用学历层次来衡量,2000年全国普通高校专业教师中,具有硕士学位的教师比重23.4%,具有博士学位的仅有6.1%,而就音乐专业而言,学历层次更是偏低。从另一个角度看导师队伍质量,目前我国的导师制度仍以职称为准则,只有正高或副高职称才可以带研究生,而在评职称的过程中,多以论文的数量取胜,而不管其在某一科研领域的研究成果是否和其专业对口。同时,往往是刚刚晋升教授或副高职称就开始带研究生,无论教学和心理都准备不足,这也是造成导师质量下降的一个原因。
在人才选拔和程序上,研究生侧重于教育的效益和高层次人才的质量。本科教育的目标是为国家培养大量的高素质人才,因而在人才选拔上更注重人才的数量,保证所有的高素质青年都可以接受高等教育。而研究生生源相对狭窄,必须是获得本科学历或具有同等学历的人员。在人才标准上,研究生教育虽也参加国家统考,但仅限于英语和政治,专业内容则由各高校根据不同的专业要求和学校实际情况制定标准组织测试,因而高校具有最终的选择权和决定权。研究生的选拔不仅要成绩合格,更为重要的是该生具有所选专业的研究能力和发展潜力,也就是说,高校选拔研究生一定要在成绩合格的基础上关注学生的发展潜力、研究精神和治学态度。相对于音乐专业而言,目前公共课考试几乎成了决定命运的关键因素,往往只要公共课符合国家统一分数线,该生就基本能跨入研究生行列,这是因为多年来音乐专业本科文化分太低而造成的。这一畸形模式导致专业好的文化差,多数不考研,而文化能过国家线的又寥寥无几,为完成招生名额,只能按文化分招生,专业参差不齐,这是目前众多高校所面临的最为头疼的一件事,是服从行政命令完成招生名额,还是选拔优秀人才?这给研究生招生工作带来了很大的困难。
在培养原则上,研究生教育强调学术自由。本科教育虽也属专业教育,但比研究生教育而言,属于专业基础教育阶段,要求的是本专业基础理论知识的掌握和基本技能的学习。而研究生教育在学生掌握本专业知识与技能的基础上更关注学生对知识发展、问题解决的创新能力的培养和探索精神的形成,追求的不仅是学生对社会的使用价值,而且要求学生要创造新的价值,能给社会或本学科带来更大的价值,这就要求学生不仅能解决常规问题,并且能够通过研究和探索提出并解决新问题。
三、 对 策
其实导致研究生教育质量下降的原因,从相当程度上讲,是研究生招生规模扩大造成的,这是一种政府的宏观调控行为,也是导致研究生教育质量提高难的主要原因。而研究生教育的“本科化倾向”,则无疑是研究生教育质量不高的内在原因。因此,要提高研究生教育质量,目前还只能从内部改革,也就是必须改变研究生教育的本科化倾向。为此笔者提出以下几个对策:
1.注意研究生招生数量和质量的协调统一。既要关注数量的增长,又要采用多元化的质量标准。对学术性研究生应实行弹性数量招生,采取宁缺勿滥的原则。采取单独招生、联合培养、委托培养等多种方式来扩大研究生招生规模,满足社会需求和人才需求。
2.积极推行研究生教育教学改革。首先是加强导师队伍建设,完善导师的评聘和竞争制度,提高导师的综合素质,加强导师的责任意识,确保导师队伍具有较高的业务水平和具有先见性的教育理念及创新思维,使研究生教育向创新性、科研型方向发展。目前,由于研究生的招生规模扩大,学生人数增多,教学任务增大,许多导师只顾教学没有更多时间进行科研和教学改革,教学观念不能和同期的教学理念相一致,有些导师甚至很难接受一些新的教学理念。其次,导师的知识结构不太合理。随着现代社会科技的进步,专业设置和课程内容进行了相应的调整,一些适应实际需要的专业取代了不合时宜的旧课程,新的教学手段在教学中出现,因此要求导师必须加快知识结构的更新,适时把握理论前沿和学术动态,以便给学生以最新的知识,并引导学生进行有价值的理论和学术探讨。
其次要深化研究生教育教学改革,突出创新能力的培养。研究生课程要有一定的广度和深度,并具有前沿性和前瞻性。教学模式要打破以往的单一形式,提倡研究性教学和合作教学理念。
课程学习要注意理论和技能相结合、理论和实践相结合、理论和研究相结合、实践和研究相结合,在技能学习中找到理论的依据,从理论研究中受到启发。导师不仅要“传道、授业、解惑”,更要在知识传授的同时向学生展示思维过程,并培养学生多种思维解决问题的能力,强化研究生创新性思维的培养。
在教育过程中,研究生教学应更有弹性和学术性。首先,研究生教学要学习、研究和实践相结合。就拿声乐课而言,研究生声乐课要在声乐理论的指导下进行教与学,课下导师之间要相互沟通,要定期开展专题讨论和研究。声乐是一门表演艺术,光在琴房唱是远远不够的,一定要定期舞台实践,也要多参加社会实践,导师或学院要多组织教学实践。其次,研究生教学采取集中和分散相结合:课堂教学形式应具有伸缩性,不能拘于一格,有时是一对一的教学,有时是集中讨论,有时是分头查资料、找论据,导师应组织并策划这样的专题讨论和学习。再次,研究生教学要提倡跨学科研究和创新性教学:无论导师还是学生,一定要打破传统教育的桎梏,提倡跨学科研究,使学生的视野开阔,思维多元化。同时,研究生学习要突出自我学习、自我管理、自我负责性,以转变妨碍学生创新精神和创造能力发展的教育观念,这也是研究生创新能力培养的重要途径。
3.完善健全研究生招生及教育评估制度。在选拔标准上,要遵循“宁缺勿滥”的原则,注重学术力量而不是行政控制。研究生招生数量的增长不能以损害质量为代价。因此,在选拔中既要重视学生的学科成绩和专业基础能力,更要重视学生的科学研究精神和能力。
毕业要求一定要严格贯彻“宽进严出”的原则。“宽”是使学生在较为宽松的学习环境下学习,“严”是指学生的学位论文质量和学位音乐会一定要把好关,严格把握学生的质量;质量不合格坚决不予毕业。
音乐专业的学生不仅要写学位论文,而且要举办“毕业音乐会”,这也是衡量学生可否毕业的一个重要指标。音乐会既要体现学生的基本技能、表演才能、对作品的理解和诠释程度,又要体现学术性,也就是说研究生音乐会必须有一定的主题或学术方向,不能像本科生开音乐会一样,挑选各种各样的歌曲组成一场“大杂烩”。研究生音乐会要从学术角度出发,有一定的专场性质,如“艺术歌曲专场”、“中国歌剧专场”等等,如音乐会能和论文研究题目相匹配,那就更加有价值了。
论文的评定是研究生教育与本科生教育最大的区别。本科生也要做论文,但论文是检验学生的基本写作能力和学习基础知识的情况,学生只需对某一方面进行综述,而且论文只是学生学习成绩的参考。而研究生则要求淡化学生的平时成绩,更注重学生的学位论文。学位论文反映的是学生的创新精神和研究能力,学位论文质量不佳,则不予毕业。
篇2
1现行高师音乐教育存在的几个问题
1.1录取制度存在的缺陷
音乐招生由文化课与专业课两部分组成,结合第一志愿所报学校,再以文化课总分排序,录取招生计划名额.过去不仅数学不计入总分,而且其他文化课的分数要比一般文科的录取分数低几十分,这种方式只注重专业能力,忽视了综合素质.其次高校不断扩招,扩大招生是社会的需求,也是高师音乐教育发展的必然,但同时,扩招也给高师生源上带来负面影响,考生质量整体滑坡.作为音乐教育发展的长远规划,选择什么样的生源作为培养对象,是重要的基础环节,决定着音乐教育队伍的建设和发展,随着毕业生在应聘市场中的激烈竞争,对生源的基本起点和综合素质的要求越来越高,简单的以技艺特长或声音天分来审视选拔音乐人才实在不够全面.学生的音乐素质,体现在各个方面,除了与一般青少年基本相同的文化素质,还必须采取某种方式对其综合能力和艺术修养给予必要补充.每年所面对的各种考生,除了在基础文化知识上做出大体一致的要求外,对其专业知识和技能的考察常常只根据考生所报类别有针对性考察,这种考察不可能非常准确.从招生情况看,大部分被录取的学生知识面窄,音乐素质较差,很多考生为了考入学校,盲目随一些老师“突击学习”专业技能,这种急功近利的“突击学习”往往只限于几首考试曲目.音乐人才的选拔,采用测试考生一项主要特长为主考项目的方式一直沿用.音乐作为教化人的手段,要求教育者首先是具有一定文化素质,然后才是经过音乐学习的音乐人,其人才选拔要从全面素质出发,而不是单项技艺.
1.2授课方式缺乏创新
高师音乐教育缺乏师范性,忽视对学生教学能力的培养.合格的师资意味着能上讲台、能做示范、能搞活动,培养的师资能讲授科学的理论知识;掌握好的教学方法;科学示范;能自弹自唱;能组织辅导音乐节目等等.而实际教学中却存在很多问题,如在教学内容方面:常常只是学生演唱﹙奏﹚作品,老师提出意见调整,不利于培养大学生的独立思考与演奏个性;学习曲目量少面窄,往往只学几首考试曲目,没有大量浏览与精加工的结合;缺少伴奏、重奏、指挥训练,不利于全面发展;缺少基本教学法的知识与实践.教学形式方面:缺乏艺术实践,除考试外观摩演出较少,许多曲目因没有上台机会或只有一次考试机会,使水平发挥不出来,对曲目理解只停留在感性认识阶段.声乐教学中不能树立正确的歌唱意识,没有一个对正确声音敏感的耳朵谈何声乐教学?钢琴教学中盲目地过分强调基本功和技巧,精炼几首作品的方式不适宜师范生,照谱死弹,学习范围狭窄,无法适应日后教学和工作需要.理论知识相对孤立零散,课程设置各门类间缺少联系与交叉,缺乏必要的整合,不能为学生综合素质的培养提高发挥更好的作用.
1.3毕业门槛过于宽松
影响和体现教学质量的因素,除了生源质量、课程设置、师资队伍外,还有毕业生质量.由于崇尚并且大力培养尖端型人才而不注意培养普及型人才,一方面,很多毕业生不愿意而且很可能并不具备相应的能力从事基层性工作.另一方面,高等教育科研机构容量有限,人满为患,而大量基层岗位无人问津,影响音乐毕业生出路及音乐事业发展.毕业生好比是学校生产的“产品”,“产品”质量是学校办学质量的体现,是对学校的一种检验.我国各高等艺术学院在教学体制上恰恰采取的是“宽出”方针.总是事先定出招生总数,由此确定录取的控制数,在此基础上预测毕业的就业人数,是按计划办事.其实任何招生考试实际上只是一个学生是否有某方面培养前途进行一下预测而已,至于学生将来能否成才,要在学生入学后的学习过程中了解,以及学业结束时的全面考核来判知.音乐教育应更新观念、开阔视野,通过大学四年的综合熏陶,使他们不仅有相应的音乐理论水平和实际教学能力,而且具备普及和发展中国音乐文化的基本责任.
2解决上述问题的对策建议
2.1改革现行加试录取办法
我认为高师音乐教育招生的基本理念应是:在测试内容上注重文化和音乐及全方位综合素质的测试,力求杜绝人情因素,主项与素质相加.主项测试重点考察什么?我认为非专业艺术院校不应该注重声音条件,方法技术等,更应该注重对歌曲韵味风格的理解表达,不能把技术当音乐,只有有了音乐感觉才能发展技术.着眼点是音乐天赋、可塑性、音乐悟性等,不能为表层技术程度、难度所遮盖.建立曲库,作为考生考试范围,增加可比性.为了公正客观和简化考试过程,考生录制好演唱(奏)磁带,报名上交统一编号,由评委听带打分,减少人情因素,同时为避免磁带作假,复试时对照磁带复核的同时,全程录像,留下考试轨迹.一旦有假立即取消考试资格且一年内不准报考,音乐笔试统一测试,统一命题、统一考试、统一阅卷,包括练耳、乐理、音乐知识,题型多样化,但技术和难度上不大,听力记谱反映考生音乐素质,线谱应适当加分.磁带打分成绩+笔试成绩=专业基础成绩,此为初试.复试注重其音乐素质和可塑性,曲库指定曲目和自选曲目相结合,视唱测评放在此轮(可增加模唱内容),进一步审视考生音乐素质,此轮为避免不正之风,也要相应制定评分细则和标准.专业、文化双向考虑,增设综合素质考核卷,注重文化课分数,提高文化课录取分数线,忽略微差的专业分数.专业分数上的微差不能反映学生专业实力差距,文化分数差距大,却反映学生的全面素质和可塑性差距.同时,两项成绩划档加分,增设综合素质考核卷,其包含面很广,人文、地理、政史、逻辑思维、反应能力、语言组织能力、表达能力等等,为日后从师打下伏笔,虽然涉猎面广,却非常基础简单化,均是点到为止,但几乎面面俱到,所以要获得高分也不容易,由此提高生源全面素质,使他们负载起时代的使命,这样沙里淘金层层筛选出来的好苗子,对音乐教育发展将受益无穷.
2.2创新课程授课方式
坚持师范教育理念,坚持师范教育培养目标,针对基础音乐教育的师资需要,由专业艺术院校中追求“高精尖”的做法转为培养“站稳讲台、兼顾舞台、面向社会、多能一专”的人才.以院系、年级、班级为单位定期或不定期举办演唱(奏)会、音乐欣赏会、歌手赛等,使人人有登台机会,相互学习,在演出准备过程中,让学生担任化妆、服装、灯光、音响等工作,教师指导其实践和熟练舞台演出的具体环节.学生成绩注重平时,淡化期末.平时成绩包含演唱,问题解答、创作、论文写作等,期末考试分笔试和口试,口试采用当场抽条当场讲解的方式.大一、大二侧重相关知识讲解、解答;大三重论文写作,督促其思考,大四重实践,实习讲课式.对专业老师实行师生双向选择,给学生一定的自主权,允许学生广泛听课,寻找适合自己的老师,同时为避免学生道听途说盲目选择,老师也通过考试发现适合自己教法的学生,并将这种方式公开化、制度化.根据高师声乐教学目标,注意对学生师范性和多项技能的培养,不必刻意追求学生的演唱功底,培养“站讲台”不是“上舞台”的人才,所以可以取消“一对一”的小课教学,或变“一对一”为“一对多”方式.这一对多也有双层含义:第一层含义是“一师对多生”,一来可以节约师资,二来使学生观摩老师上课,经常得到见习,提高对正确声乐和方法的鉴别能力.第二层含义是“一生对多师”,这是指充分给予学生自主权,学生在广泛听课基础上,有针对性的择师,集众师之精华讲授于一身,全方位提高自己.理论课中教师是教学目标的“提供者”和学生表达的“组织者”,不仅让学生掌握音乐理论,而且掌握科学的教法,充分利用教学软件,开设特定教室长期播放音乐类节目或音乐课件,开拓视野,鼓励支持自创课件.开设诸如《中国文化史》、《音乐美学》等大课或讲座,深化学生人文素质,把学生的思维视角引向艺术的其它种类,扩大学生认知领域.此外,流行音乐也不应被排除在音乐院校的关注外.开辟各种门类的选修课,并施行跨学科听讲,使学生增加音乐与其它门类的横向联系,拓宽知识面.
2.3严把“出口”,确保人才质量
篇3
关键词:新教育理念课程改革实践
前言
随着素质教育的全面推进,许多中小学校将美育作为实施素质教育的突破口,大力加强了音乐教育在内的艺术课程的教学;普通高校纷纷开设以审美为核心内容的音乐艺术课程;音乐教育专业招生规模迅速扩大,教学质量同时在不断提高,尤其是国家重新制订和颁布了全日制义务教育学校艺术类课程标准……,这些都充分地说明了我国音乐教育事业取得了很大的成就。
在新的历史条件下,作为培养我国音乐教育事业所需师资的工作母机—高师音乐教育专业在为国家音乐教育事业作出很大贡献的同时,现行的音乐教育理念、内容、方法、手段和评估体系等各个方面显然已不能适应素质教育发展的要求,这种状况已严重影响高师音乐专业教学质量及人才培养质量的有效提高,制约着我国学校音乐教育事业的发展。因而,高师音乐专业课程教学的改革不仅势在必行,更需与时俱进、开拓创新地深化。广西艺术学院音乐教育学院近年来,坚持党的教育方针,坚持服务于基础教育,坚持应对社会需求,坚持与时俱进,不断探索在高师音乐教育专业的教学中如何突出师范性,适应社会需求的培养目标,拓宽音乐教育专业课程的口径,如何改革音乐教育专业招生考试内容及方法,进而探索形成有别于传统音乐学院式的音乐教育专业教学体系等深化教育教学改革的课题,并进行了大胆的探索与实践,取得了较好的成果。
一、解放思想、转变观念、明确教学改革的方向
为了更新教育观念,探索教学改革的方向与路子,我院两次举行
“音乐教育专业教育教学改革讨论会”,分学科、分教研室就专业培养目标的定位、专业课程体系的整合、如何突出专业特点、拓宽专业课程的口径、如何提高师资队伍素质与水平等问题进行大讨论,针对各项教育教学工作目标和任务,并根据新的形势要求,确定了教育教学改革的思路:
1、提出树立培养“社会人”的全新的人才培养观,破除以往我们的高等音乐教育专业局限于培养“单位人”——学校对学生“三包”:包教、包管、包分配,结果助长了学生的惰性、依赖思想,造成学生竞争性弱、能力不强的做法;
2、加强教育思想的创新,破除一些陈旧教育教学的观念、制度、做法,总结办学经验,开拓办学思路,大胆创新实践;
3、不断提出新的科学的合理的目标,在办学规模、学科结构、人才培养模式、教育管理模式、管理机制上实现新的突破;
4、在继承和发扬原有特色和优势的基础上,探索新的办学途径、办学手段,在稳步推进本科教育的同时,适度发展研究生教育,并以发展网络远程教育、继续教育、研究生教育、复合型的音乐教育为突破,努力培养更多更好的符合社会需要的音乐教育优秀人才;
5、在强调理论知识学习的同时,突出综合能力的培养和提高;
6、发挥优势和特点,加大对外交流合作,培养和造就既能吸收改造各国优秀文化成果,又能弘扬中华民族优秀文化的新型人才。
二、高师音乐教育专业培养目标的定位
广西艺术学院音乐教育专业,其前身为艺术师范系的音乐师范专业,32年来为国家培养了数千名音乐师范人才,取得很大的成绩。面对国内外音乐教育的新形势,经过社会调查和到兄弟院校考察学习,我们对培养目标重新进行科学的定位:即能上好讲台、多能一专、先博而后深,德智体美全面发展的学校音乐师资、社会教育机构师资以及为音乐教育专业硕士研究生层次培养后备人才。我们不仅应当要求他们具有坚定正确的政治方向,过硬的专业知识和能力,牢固树立以素质教育为根本的教育观念,正确认识和把握学校音乐课程的性质、价值和培养目标,能深入地理解音乐课程的基本理念,而且还应当要求他们具有健全的人格,高尚的情操,良好的审美能力、教育实践能力,一定的创新能力和综合能力等全面的素质。
培养目标紧扣“以人为本”的宗旨,教育教学是为了学生的一切学习,为了一切学生(面向全体)的学习,突出“人本主义”。
三、高师音乐教育专业课程结构改革的思路——重新整合为与培养目标和规格相适应的课程体系
培养目标的定位决定了学科课程设置及课程结构的思路。考研了国内外高师音教的最新动态,结合我院教学实际,我们提出了一个"深大高新宽全大课堂"的理念:
“深”——深厚的基础;
“大”——大量的信息;
“高”——较高的实践能力训练;
“新”——新的艺术视野;
“宽”——拓宽的专业口径;
“全”——全方位的知识、全面素质的培养。
(一)探索有别于传统音乐学校的音乐教育专业的课程体系
客观来说,过去一个时期,由于对高师音乐教育专业培养目标不够明确,至使我们的专业课程教学出现过一些失误。我们发现,在教学上承袭和借鉴的基本上是普通音乐学院式音乐表演专业的一整套教学思想、内容、方法、质量观及评估机制,音乐技术课则长期沿袭传统“一对一”个别技能训练的教学模式……,这种教学模式虽对音乐理论、知识与技能训练的提高有着重要的作用,但由于音乐教育专业与音乐表演专业的培养目标不同、招生入学选才的取向也不一致,沿用这一模式,就容易将音乐教育专业的教育教学变成了低水平地重复传统音乐学院专业培养模式了,这十分不可取。众所周知,音乐学院培养的主要是上好舞台的音乐表演人才和音乐创作人才,而音教专业则是培养上好讲台的音乐师资,目标不一致,教育教学就必须突出各自的特点,因此音乐教育专业只能是吸取传统音乐学院教学模式中有利于发展音乐教育专业的东西,而不能全盘照搬。
(二)整合与培养目标、规格和教育教学规律相适应的课程体系
我们认为,一名合格的高师音乐本科毕业生,从专业学习的角度来看,除必备的专业理论知识外,必须大大加强他们的实践能力——动口、动手、动体的能力。因此根据国家教委《关于改革与发展艺术师范教育的若干意见》及《关于下发高等师范专科二年制(三年制)音乐(美术)专业学科课程方案(试行)的通知》精神,参照文化部印发的《全国高等艺术院校本科专业教学方案》,尤其是2001年国家教育部颁布了基础教育音乐的《音乐课程标准》之后,对应新的标准提出的教育教学新的理念、新课程的目标、新的教材、新的教学方法和新的评估要求,并结合我院实际情况,重新整合课程体系,设置了两大类课程:
第一大类是国家教育部规定的公共文化课;
第二大类是专业课程,并将专业课程的结构分为四大板块:
1、音乐基础理论及音乐创作、鉴赏知识板块:基本乐理、视唱练耳、基础和声、歌曲作法、曲式与作品分析、配器常识(含小乐队编配)、中外音乐史、音乐名著欣赏、民族民间音乐概论、电脑音乐制作等。
2、声乐演唱知识与技能板块:声乐(集体课、小组课、个别课相结合)、合唱与指挥等。
3、键盘演奏知识与技能板块:钢琴、手风琴、电子琴演奏、钢琴伴奏编配(含即兴伴奏)。
4、音乐教育理论与艺术实践板块:教育学、心理学、中学音乐教育法、舞蹈、美术常识、艺术实践、教育实习、毕业论文写作等。
此外,为使学生的专长得到进一步发挥,知识面得到拓宽,还将选修课程逐步扩大到100余门,开设了作曲、音乐史论、音乐教育理论、音乐文学、各种器乐演奏、美术常识等选修课和有关讲座。
四、突出师范性——多能一专、全面发展。
我们认为突出师范性,首先必须要大力夯实高师音乐教育专业课程的四大基础:
1、公共文化课的基础;
2、专业理论课的基础;
3、专业技能课的基础;
4、音乐教育理论课的基础。
高等师范教育的特点决定于其培养人才的职业定向性,其他教育教学的理念必须体现以人为本。作为教学单位,我们培养出可以迅速胜任教师职业的音乐师范生,既满足了国家对教师的急需,也确立了自身在社会上的专业形象——师范性的形象。师范性应该是师范教育最具本质、最具特性的东西,它既遵循艺术师范教育学科的内在规律,又与师范的培养目标紧紧相扣,从学科建立到课程设置,从教育指导思想到教学管理,从授课方式到教学内容,从教学方法到教材使用、到实践环节等,都应是全面的、系统的、科学的、有别于其他学科特点的教育体系,在每门课的施教中,以教师为主导,学生为主体,而教学法则是贯穿教与学的主线,明明白白让学生了解和掌握“学什么、怎样学、如何教”。一句话,高师音乐教育的一切应着眼于提高学生的整体素质并服务于基础教育的素质教育,才是最大的师范性。因此高师音乐专业的教育体系必然只能是多能一专、全面发展的教育体系。就此,全院领导、教师逐步达成了共识:明确培养目标,突出师范性。
五、拓宽高师音乐教育专业课程的口径
时代和社会的发展需求复合型人才。因为科学技术既高度分化又高度综合,每种社会职能也无不交叉涉及多种领域的业务,势必要求人才的知识能力结构复合化。我们要求学生按前面培养目标努力做到“多能一专、先博而后深”。
所谓“多能”是在专业知识的范围内,力求专业基础理论和知识扎实、全面及求得知识能力结构的多样化,以利于增强人才的灵活性、适应性;在“多能”的基础上让学生选择一个课程作为提高与发展的专长方向,以满足音乐教学各种工作岗位的需要,也利于发挥人才自身的特长。“多能一专”型人才则蕴集了无可估量的能量,将大大推进整个音教事业的发展。
我院在拓宽师范生业务口径的途径有,如:
1、增设电脑音乐基础课程,讲授电脑音乐制作技术及课件制作知识等;
2、在音乐教育学课程增加国家音乐课程标准等最新内容的讲授;
3、扩大选修课,除传统选修课声乐、钢琴、电子琴、手风琴、民乐、作曲理论、舞蹈等课程以外,增设教师口语、播音与主持、音乐鉴赏等一百多门选修课程,大大地满足了学生的求知欲,增强学生学习的目的性和实用性。版权所有
六、提高师资队伍素质与水平是高师音乐教育课程改革重要条件
1、认真学习“新课标”,明确高师音乐教育课程改革的必要性和重要性
高师音乐教育的教学目标,就是为基础音乐教育服务,即为基础音乐教育培养合格的师资。《全日制义务教育音乐课程标准(实验稿)》(以下简称《课标》)的出台,给高师音乐教育的改革带来了巨大的机遇和挑战。作为基础音乐教育师资的“摇篮”,其教育教学改革的成败,不仅直接影响到《课标》的实施,而且也关系到本身的生存和发展。然而,要使学生日后服务于基础教育,教师就首先要立足为基础教育服务,因此我们认为要求教师学习贯彻新课标的新理念新要求新做法是十分必要的。
在学习中,我们的老师充分认识到《课标》所阐述的十个新的基本理念,更是从“以人为本”的观念出发,在不同的层面和侧面上,均体现出鲜明的人文精神:
培养学生美好情操和健全人格——以音乐审美为核心;
发展学生音乐兴趣,终生享受音乐——以兴趣爱好为动力;
使每一个学生音乐潜能得到开发并从音乐中受益——面向全体学生;
让每一个学生运用自己独特的方式学习音乐——注重个性发展;
增强学生表现音乐的自信心——重视音乐实践;
培养学生的创造意识和想象力——鼓励音乐创造;
开阔学生的音乐文化视野——提倡学科综合;
增进学生的爱国主义情怀——弘扬民族音乐;
使学生树立平等的多元文化价值观——理解多元文化;
让学生有健康的心理承受能力——完善评价机制。
新课程给音乐教育最根本的变化将是学生音乐学习方式的变化,这一点,也正是音乐课程改革所追求的主要目标之一。明确要改变课程过于注重知识传授的影响,强调形成积极主动的学习态度,使获得基础知识和基本技能的过程同时成为学会学习和形成正确价值观的过程。强调学科的综合性,加强课程与学生生活以及现代社会科技发展的联系,关注学生的学习兴趣和经验,精选终身学习必备的基础知识和技能。倡导学生主动参与、乐于探究、勤于动手,培养学生搜集和处理信息的能力,获取新知识的能力,分析和解决问题的能力,以及交流与合作能力。课程评价要发挥促进学生发展,教师提高和改进教学实践的功能。
21世纪是一个“知识化时代”和“学习化时代”,音乐教育工作者的重心,不再是教给学习者固定的知识,而是转向塑造学习者新型的自由人格,音乐教育的根本任务是使学生学会如何学习,如何感受鉴赏音乐、表现音乐、创造音乐,终生热爱音乐,在音乐学习过程中学会如何与他人共同生活以及学会如何生存。近十几年来,音乐教育理论与实践的变化和发展呈现出多姿多彩的可喜局面,体现了21世纪音乐教育多元化的发展趋势。版权所有
2、加强师资队伍和学科人才建设也是我院一项非常重要的措施。我们采取的办法是:
(1)“走出去,请进来”,积极开展对外学术交流,学习借鉴兄弟院校先进教改经验,改进我院教学管理。通过派员赴美、加、日、俄、越、泰等国和港澳台地区访问、交流和演出,邀请美国朱利亚音乐学院、伊斯曼音乐学院、波兰音乐学院肖邦钢琴学院等中外著名专家教授来院讲学,以及举办“乐器演示会”等活动使师生们开拓了艺术视野,学到国内外许多新的音乐知识及新信息。
(2)注重业务学习和提高,不断更新知识结构。连年派出部分教师分赴美国、俄罗斯等国家的著名音乐院校进行学习、访问、交流,或赴北京、上海的重点音乐院校学习进修。并且由院领导带头率全院共有20余位中青年教师参加“音乐学硕士研究生主要课程研修班”学习并已顺利结业。此外,部分青年教师已考上硕士研究生,另有一批青年教师积极地就读在职研究生,形成全院重新学习充电提高业务水平的良好风气。
七、高师音乐专业课程教学改革的实践与成果
我院经过几年来教育教学的改革,并已初见成效。主要有以下几方面:
(一)强调音乐师范生应练好“音乐书法”——即乐谱书写的基本功,并在新生的《乐理》课及毕业班的《配器常识》课上加以严格要求,同时充分发挥《配器常识》课综合性、实用性、创造性较强的特点,使这门课成为提高学生的音乐视野,拓宽学生的知识面,完善学生的知识结构,能解决实际应用的课程。
(二)
改革音乐学院式的视唱练耳教学探索有师范特色的视唱练耳教学路子。建立视唱分级教材及分级考试制度,充分调动了学生学习的积极性,在保证全体学生按教学大纲完成学习任务的基础上,让部分学有余力以及有兴趣继续学习视唱的学生能向更高级别层次迈进;运用固定调唱名与首调唱名法并用的教学方法,使学生对视唱的熟练程度和贺御能力得以提高,这些均大大提高了视唱练耳课的教学质量和水平。
(三)改革《中国音乐史》、《外国音乐史》、《民族民间音乐概论》三门史论课的授课方式,由原来的以教师课堂讲授为主的照本宣科式的教学方式,改为教师课堂授课与指导学生自学并举方式,教师隔周上课讲授本课主要内容,并列出参考书目及布置课后作业、论文题,指导学生自学,使学生学会更充分地利用图书馆、欣赏室等的各种信息、资料,大大提高了学生对这三门课的参与意识和自学能力。
(四)在键盘乐器的教学中,采取了小组课、集体课与个别课相结合的授课方式,改变了原来钢琴、手风琴课单纯“一对一”式的授课办法。学生在集体课或小组课上,不但能互相观摩学习,学到了演奏技巧,还学到了如何教学的方法。由于在集体课中运用了先进的数码电钢琴教学系统进行教学,其教学效果优于个别课的授课方式。钢琴课还准备在2004新学年启用分级教程教材。
(五)加大对音乐教学的投入,早在1991年建立了全国高校中最早的电钢琴教学系统,后又相继增建了电子琴教室、midi教室、教学录音工作室等。
(六)应对基础教育的需求,将电子琴课纳入了必修课,还提出并推行“手风琴与电子琴同步教学”的课题,大胆进行相关教学实践,使学生在这些健盘乐器的学习上融汇贯通,大大提升了教学质量,很受学生欢迎,他们这方面的能力受到用人单位欢迎和好评。
(七)将原有的钢琴、和声、钢琴伴奏编配几门课三门课程串起来成为一个大的课程组合,将这些课程的教师组成课题组,根据这几门课的最终要求来设计教学指导思想、教学计划、教学方式:钢琴(演奏、歌曲伴奏及一些简单规范的键盘和声弹奏训练相结合)——和声(和声知识与规律、习题、作品应用的分析与键盘和声弹奏训练相结合)——钢琴伴奏编配(加强钢琴伴奏织体音型的移调训练、伴奏编写、即兴伴奏配弹等)。加强学生理论基础知识的同时,也大大增强了学生的动手和实践能力。
(八)及时将《电脑音乐基础》作为必修课。我们充分认识到,在21世纪,主导知识经济的必将是以计算机为代表的高新技术。“计算机是打开21世纪大门的金钥匙”这一理念已成为人们的共识。计算机作为最基础、最前沿、发展最快的学科和专业,是当今迅猛发展的信息科技中的核心,它在学校教育教学中的应用越来越普及。“电脑音乐制作技术是打开新世纪音乐殿堂大门的金钥匙”的理念同样地也正在被越来越多的音乐人士所接受,应对基础教育的要求,顺应这一发展趋势,学习计算机,学习电脑音乐制作技术就成了高等音乐教育教学的需要和必然。早在2000年,我院便为全体学生开设了《电脑音乐基础》的课程,使广大学生能尽快地结合计算机的基本操作来进行电脑音乐制作技术的学习。进而学习和掌握音乐教学课件的制作、开发和应用,收到非常好的效果。许多学生在毕业实习就制作和应用音乐课件进行教学,受到学生及用人单位欢迎和好评。
(九)声乐课改变以往套用音乐学院声乐专业一对一个别课的授课方法,进行了集体课——小组课——个别课相结合的办法的尝试。努力将教学法贯穿于整个课程当中。
(十)舞蹈课得到了重视与加强;增加了课时;设立了侧重舞蹈的选修;教学内容中还增加了校园小歌舞编排等方面的实用技能学习。
(十一)2001年开始至今,在《音乐教育学》的课堂上组织全院学生学习贯彻国家音乐课程标准,了解最新的音乐教育理念、了解新课程音乐标准的音乐鉴赏与感受、音乐表现、音乐创造、音乐与相关文化四个领域的教学方法,并从新的角度认识音乐教育的功能、目标,音乐教学原则、音乐课程理论、音乐教学艺术、音乐教学(含教育实习)指导策略、现代音乐教学技术、音乐教师的知识结构与培养措施、音乐教育研究、国外著名音乐教育体系运用等。使全院学生注重国家新音乐课程标准颁发后新的教育观念与教学方法的创新。密切联系了我国和我区中小学音乐教育的最新教改实际,并实践于教育实习中,有助于培养音乐师范生成为新型的合格音乐教师。
(十二)大力加强艺术实践,将艺术实践作为一门必修课列入教学计划中,并进行考核和量化评分。艺术实践的方式主要有三种:
1、下乡采风及创作实践。广西地处少数民族地区,每年3月,是少数民族民俗艺术活动较多的时期,我院坚持安排二年级学生下乡采风,同时就地搞当地学校艺术教育状况调查活动,对学生进行直观的民族音乐艺术教育,让他们了解基础教育实际情况,大大增强他们学习民族文化艺术的兴趣和坚定他们从事音乐教育专业的决心,收到很好的教育效果。同时激发了他们运用所学知识结合采风的感受,创作了许多音乐作品,有的获全国音乐比赛获奖,有的在全国音乐刊物发表,更多的是自己的汇报音乐会上演,极大地锻炼了学生的创作实践,学生们反映了这些活动是“终生难忘、终生受益”
2、组织文艺活动及登台演出实践。如每年举办的音乐教育专业技能五项全能(即演唱、演奏、舞蹈、讲演、板书)大赛、校园文化艺术节、“艺苑杯”声乐大赛、诗歌朗诵、大学生口才及讲演比赛等;还有每学年的教学汇报音乐会、作品音乐会和音乐舞蹈晚会等。让学生有许多机会来展现他们的艺术才华。
3、积极组织我系学生参与社会的艺术实践活动,为学生毕业后能更快地适应工作打下良好的基础。我院学生节目曾获教育部举办的大学生艺术节二等奖、三等奖多项,学生合唱团多次获全广西合唱比赛特等奖,并荣获广西区教育厅颁发“广西大学生爱乐合唱团”称号
(十三)多元的音乐教育实习方式。我院从以下三方面来进行探索与改革:
1、定点实习。加强音乐教育实习基地的建设,已建一批实习基地学校:如有柳州三中、广西壮文学校、邕宁高中、邕宁职业高中、南宁第一职业高中、南宁地区第一师范学校等。
2、学生分散实习,教师带头指导实习。采用了让学生回原生源地实习的办法。接纳我院实习生的各级学校已达200余所,使实习生有更多机会在教学能力、组织能力、语言表达能力、组织课外活动能力、班主任工作能力等得到充分的锻炼与提高。同时为毕业生进行毕业“双向选择”提前作了准备,增强了我院与社会各界沟通联系的机会,使毕业生就业途径更多,渠道更通畅,扩大了学院在社会的影响,生源得到扩大。
3、抓好实习准备工作。为使实习生能在毕业学年分散到全区各地实习,独立地进行实习工作,我们抓好了教育见习环节。带领学生到学院所在地——南宁市有关学校听课、评课、参加课外音乐活动的辅导。并在教育实习前一学期,根据音乐教育内容(乐理、声乐、欣赏等)逐项进行试教、试讲,以取得教学的体验,学会分析教材、备课、上课、评课、总结等环节。为他们进行下学期的教育实习打下基础。我院教师还承担省级教育教学科研课题——《音乐师范生教育实际指导策略》,获得的成果很好地直接指导了学生的教育实习工作。
(十四)紧抓毕业论文写作环节。蔡世贤院长、陈玉丹教授一起经过两年多时间开设系列的讲座和积累,完成了近七万字的《音乐教育专业毕业论文写作指导》的书稿,并积累了较为丰富的题库,以指导学生通过论文写作,提高音乐师范生的综合运用所学知识的能力、调研的能力、查阅报刊、文献资料的能力和充分利用全方位的资讯的能力。
(十五)2002—2003年,本着适应社会发展、社会需求、实事求是、与时俱进的原则,对我院课程衔接进行了较大的改变,使之更合理更有利于学科知识与能力教学的衔接。
1、舞蹈普修课调至一、二年级上课,舞蹈条件及基础较好的学生三、四年级可以继续选修舞蹈课,这样,使学生有了更充分的时间学习舞蹈基本技能,同时有机会将学习的内容融会贯通,应用到实践中。
2、《钢琴伴奏编配》课安排在本科第三学年,专科在第二学年开设,比原来提早了一年开设,保证了学生钢琴学习的延续性和钢琴即兴伴奏能力的培养。
3、《教师口语》课由原来在第三学年开调在了第一学年上,以保证我们广西少数民族部分学生克服语音不准的问题。
4、将原在最后学期安排的大部分课程分布到前面其他几个学期进行,一改毕业班最后一个学期安排的课程内容较多的情况,让学生能有充分的时间进行教学实习、毕业论文的撰写或找工作,做好准备迎接社会的挑选。
(十六)为了应对社会对人才需求方向的变化,拓宽办学思路。增加了音乐学(音乐教育)新的专业方向:电脑音乐制作专业方向、舞蹈教育专业方向。
(十七)《视唱练耳》、《乐理》、《曲式分析》、《和声》、《中国音乐史》、《音乐教育理论》等课程,将最适应教学需要的教材应用到教学当中。
(十八)改革招生考试。招生确保规模扩大和生源质量两方面的需要。1996年始,我院积极承办广西高校艺术类专业统考工作,改过去各院校分散招生为全区(省)性的统考,贯彻执行宽口径、重基础、重素质的选拔性考试,考试的内容、形式和评分办法、评分标准都有统一的要求和规定,使考试走向标准化、规模化、科学化。统考成绩在区(省)属院校同类专业中通用,改变了一校一考,报多校必多考的状况,有利于考生公平竞争;有利于学校公正选拔,有利于合理利用生源,提高音乐专业新生的整体质量,并有利于减轻考生的负担,深受学生及家长欢迎,产生了很好的社会效益。
结束语
综上所述,广西艺术学院音乐教育学院课程改革的探索与实践,坚持了党的教育方针,坚持服务于基础教育,坚持了应对社会需求,坚持了多能一专、先博后深、全面发展的培养目标,坚持了以人为本的理念,坚持了突出师范性,坚持学习借鉴传统音乐学院式的音乐教育体系而有所突破创新……。教育教学改革不断深化,路子是正确的,成绩是可喜的。然而,时代在不断前进。应该看到,虽然在发展社会主义文化、建设社会主义精神文明和全面推进党的建设、培养21世纪高素质人才新的伟大工程等方面,高等师范音乐教育同样起着不可替代的作用,但前者也向后者提出了更高的要求,因而,高师音乐专业课程教学的改革不仅势在必行,更需与时俱进、开拓创新地深化,不断探索并形成有中国特色符合新时代要求的高等音乐教育专业教学体系。
我以为,改革和与时俱进地发展,是我们高等音乐教育专业永恒的课题。有志者共同努力吧!
注:1、参考书目:
①《国家音乐课程标准》北京师范大学出版社出版2001年5月。
②《面向21世纪教育目标研讨会报告》潘懋元著。
③《在高师音乐教育中突出师范性,探索新的面向21世纪的教学体系》
蔡世贤吴远雄合著
篇4
论文摘 要:和声学这门学科的发展已经历了300年,形成了一套科学的、完整的理论体系。和声是多声部音乐写作的基础,也是高等院校音乐专业的一门必修课程。本文就当前普通高校和声课程教学当中存在的一些问题,针对教学内容的整体安排以及课程结构设置等方面提出一些看法。
自从拉莫于1722年完成他的第一部理论著作《还原到其自然原则的和声学》至今,和声学这门学科经历了300年的发展,形成了一套科学的、完整的理论体系。和声学是研究多声部音乐写作技巧与创作原则的作曲技术理论课程,是高校音乐专业的一门重要基础课程,同时也是必修课程之一。
长期以来,普通高校音乐专业和声学课程教学一直沿用音乐学院的模式,以四部和声写作训练为主要内容。诚然,这样非常细致、系统的训练,对于作曲与指挥专业的学生来说是很有必要的。然而对于普通高校音乐专业的学生来说,这种教学模式就不相适应了。
普通高校音乐专业的和声课一般开设一年。此外,学生入学时的基础也不尽相同,有的学生甚至连基本乐理掌握得都不够扎实。在这种情况下,高校的和声教学如果还走以“四部和声写作为主线”的道路,势必会使学生在学习和声的过程中感到吃力,并且会觉得和声课枯燥无味,从而影响到学生学习的积极性和学习效果。由于对和声学掌握得不够扎实,自然会对后续课程如钢琴即兴伴奏、曲式与作品分析、复调、配器等的学习产生影响,乃至对其专业的发展、今后的就业都会产生一定的影响。学生在学习和声学这一课程的过程中,大部分时间都在小心翼翼地避免“平行五、八度”、“反向五、八度”等不良声部进行。这样,本应该充满绚丽音响色彩的和声课就成为了只有理论没有实践的、枯燥的“数学课”。学生越学越没有兴趣也就可想而知了,更别说去感受和声的美感了。真正能够学得好、用得上的人更是寥寥。
而且,由于课程开设的时间一般很短,学生所学的内容势必会大大缩减。学生刚刚学完前面的自然音体系部分,后面很多重要的内容还没有接触,或者对其只是有粗浅的了解就已结业,从而对和声了解得不够全面,形成一知半解的局面。由此,在对某些作品进行和声分析时,就会有很多解释不了的和声现象,其实践能力也会受到一定的影响。
如此,一个紧迫的问题就显现出来。即在新形势下,和声课程教学在内容的安排以及教学结构的设置等方面就急需改革,以使之适应新形势的需要。
以往的教学内容是进行到一级关系调转调,后面的内容只涉及一部分,这样就会影响学生知识的全面性;可是如果照顾到了知识的全面性,由于时间关系就势必会形成囫囵吞枣、浅尝辄止、掌握得不扎实的情况。那么,怎样才能解决好这个问题呢?经过几年的教学实践,笔者认为下面的方案具有一定可行性,并且具有一定的成效:
一、教学内容总体安排
总体上说,就是有些重要章节的内容重点讲解,有些章节则可以合并到一起讲解,而有些章节的内容了解即可,可作为自学内容或略讲。
1.自然音体系部分以合唱织体的四部和声写作为主,和声分析为辅
自然音体系部分是基础,需要掌握得非常扎实。因为变化音体系中的内容都与自然音体系部分的内容紧密相关,如果前面基础部分掌握得不够扎实,就会影响到后面的深入学习;而如果前面的基础掌握得非常扎实,那么在学习后面与之有关的内容时,就会形成“迁移”效应,起到事半功倍的效果。再加入钢琴伴奏编配与合唱编写的内容,以培养学生理论联系实际的能力,从而解决学而不会用的问题。
2.变化音体系部分以和声分析为主,写作次之
在基础和声当中,所有的基本和弦连接方法都已经学习过。所以,由于时间的关系,有了前面扎实的基础,后面变化音体系部分中写作的内容就可以适当减少,留下更多的时间来分析完整的名家名作。通过分析优秀作品,学生从世界艺术宝库中充分汲取营养,把一些优秀的和声语汇、和声手法变成自己的艺术财富,并增强学生对和声艺术的感受能力和审美能力。
二、课程结构设置
课程结构的设置分为四部和声写作、为歌曲旋律编配钢琴伴奏、为单声部的歌曲旋律编配合唱及和声分析四个教学模块。
1.四部和声写作
四部和声写作训练是和声学习当中的一项重要内容,但不是全部内容。此项训练的主要目的是使学生掌握和声写作总的原则及和弦连接的基础方法。进行该项训练可以根据教学的进度,将写作的内容适当简化。如在为旋律配写四部和声时,在给出高音部旋律的同时给出低音声部或和声功能,抑或给出关键部位的和声功能等等。这样,降低了四部和声写作难度的同时,在和声写作训练的初期,还可以起到引导学生进行规范化写作的作用。
2.为歌曲旋律编配钢琴伴奏
在实际工作中,为歌曲旋律编配及弹奏钢琴伴奏是一项很实用的技能。
此项训练主要是要求学生在掌握和弦的基本连接方法的基础上,熟悉各种和声语汇及音响,熟练掌握几种常见的钢琴伴奏音型,熟悉为歌曲编配钢琴伴奏的基本方法。具体的训练过程可分为以下几个步骤:
(1)每次作业布置一定量的键盘和声练习,主要是和弦连接,内容要遵循由简到繁、循序渐进的原则。
(2)将和弦连接用特定的伴奏音型弹奏。
(3)为歌曲旋律编配钢琴伴奏。也要遵循由简到繁、循序渐进的原则。
这一教学模块在训练学生为歌曲旋律编配钢琴伴奏的同时,还注重其为同一旋律选配多种和声方案的能力。有的和声学专著将这一训练叫做“和声的变奏性写作”。经过这样的练习能够使学生将注意力集中在和声的音响上。在应用和声时,能够真正从音响需要出发,这对于拓展学生的和声思维大有裨益。
3.为单声部的歌曲旋律编配二、三、四声部的合唱
每学完一部分内容,在进行和声的四部写作训练的同时,进行为单声部歌曲编配合唱的练习。通过这一练习达到学以致用的目的。一边学习理论一边进行实践,以增强学生的实践能力,解决“只有理论没有实践”、“没有兴趣”等问题。在歌曲的选择方面应注重实用性,即尽量选择中小学音乐课本中的歌曲作为课堂实例、课堂练习和课后作业的内容。以便使学生尽早熟悉中小学的课本,为以后的工作打下坚实的基础。
4.和声分析
和声的规则来源于实际的音乐作品,反过来又影响着音乐作品的创作。因此学习和声就有必要对前人所创作的优秀音乐作品进行分析。在对前人音乐作品的分析当中理解和声的真谛,学习和声运用的经验和技巧。
“和声分析是指对一首完整音乐作品结合音乐内容、旋律音调、曲式结构、织体写法等诸方面对和声(包括和声风格、和声序进、和弦运用、调性布局、和声的陈述发展手法等)所进行的一种全面的综合分析。”通过和声分析使学生从感性和理性两个方面去体验和理解和声在音乐作品中的艺术价值,使其能够更深刻地理解音乐作品,由此提高学习者对多声音乐的审美能力和自身的艺术修养。
众所周知,和声学的学习过程则是本着由浅入深、由易到难、循序渐进的原则,是有一定顺序的。而在音乐作品的创作当中和声的应用则是“按需取材”,并没有一定的顺序。因此和声分析材料的选择就可以分为两个阶段:一是和声材料的识别阶段。在这一阶段可多选择一些片段性的谱例作为分析的材料。二是学习的深入阶段。此时学生已经积累了一定的和声知识,所掌握的和声材料也已经达到一定的量,就可以增大对完整或相对完整谱例分析的比重,从而全面把握音乐作品的艺术特征。
以上是对和声教学内容的整体安排以及课程结构设置方面的一点想法。还有待于与同行进一步商榷,也恳请专家批评斧正。以使之更加合理、完善,形成理论,指导我们的和声教学,使之适应新形势发展的需要。
参考文献
[1]桑桐著.和声的理论与应用.上海音乐出版社,1982年1月第一版
[2]伊斯波索宾、伊杜伊波夫等合著.和声学教程.人民音乐出版社,2000年1月
[3]王安国著.多声部音乐写作.上海音乐出版社,人民音乐出版社,2007年9月
[4]于润洋编.西方音乐史通.上海音乐出版社,2002年8月第二版
篇5
色彩的装饰性绘画研究,其美学价值是在色彩的平面化艺术风格基础上,以装饰性的绘画手法,从艺术形式上多元吸收诸多艺术学科的优秀因素,突出自己的艺术地位的绘画形式。其涵义界定上,兼顾了绘画艺术、空间设计因素、装饰图案、传统图腾、当代社会时尚因素等文化内容。通过艺术的结构、解构、重构在一个语言体系中,达到审美意义中的平衡,强调滋生的独立美学地位。分解传统意义上的光、形、色等概念,以一种独有的视觉秩序中构造画面和艺术内容,结合文学、音乐、理学等学科视觉独立自己的审美语。在艺术处理上,归纳色彩和纯绘画个性思维中寻找艺术的契机,达到艺术的魅力与艺术家创作的灵动巧妙结合。思维的自由、色彩的秩序、语言的对撞等绘画形式的平衡和统一并精心推敲。
学科研究中色彩的明度、纯度、色相及点、线、面的对比与和谐只作为基础的因素。艺术处理上强调的简洁、概括、平面化,色彩意义上注重的对比、协调、强调局部和整体的呵护的和谐美感,追求整体意义的美学秩序,同时有中国绘画传统涵义上经营位置、随类赋彩。形成“画其神韵,悟其美感”的艺术观念。
在创作程序上是以自然色彩基础,高度的概括、提炼、想象、夸张,在美术的实用性、经济性、流行性理论基础上提升。以绘画性的艺术语言作为主体,强调色彩的情感因素,艺术的符号性象征因素,达到对比与调和的和谐美感;统一与单纯的统一美感;对称与均衡的重力平衡美感;反复与渐变的韵律美感;秩序与节奏平面线条的结构比例美感及空间美感。以艺术的形式美学法则表达:圣洁、智慧、善良、真诚、乐观、英雄与宽容,从精神层面的视觉阐述其内在涵义。逻辑思维、形象思维、绘画性艺术思维的高度统一,在色彩的装饰性绘画领域开拓艺术创作思路。
自然材质、色彩精神作为绘画研究的根本因素,探究艺术在抵牾原始镌刻岩画和氏族图腾崇拜里的拙朴、坦率、大气及神秘感的视觉特征。在线条结构中附加质朴而单纯的色彩,以线条造型的形体概念为主体,强调自然材质涂鸦的同时突出色彩的张力及绚丽的色彩装饰魅力。从中国绘画因素中吸收重彩绘画的艺术特征,在印度佛教文化、西域文化与中原文化交流融合中,重彩绘画得以昌盛和繁荣。尤其在魏晋南北朝时期,主要体现在敦煌莫高窟艺术、新疆克孜尔壁画、宗教绘画等艺术经典。其色彩的璀璨斑斓、线条的自由流畅巧夺天工的融合在绘画中,再者砥柱东方艺术的中国绘画推敲画幅的平面化审美。在敦煌洞窟艺术中,色彩平面意识中的装饰性表现风格尤为显著。色彩的装饰性绘画,在创作意识中兼容中国画的水墨淋漓、诗趣嫣然的艺术境界,并借鉴西方绘画明艳浑厚、色彩绚丽的艺术风格。在艺术经验中,广泛融合艺术发展史的诸学科视觉经验,吸收欧洲经典艺术诸多学派的艺术传承。在形式上,突出色彩的装饰性独立审美涵义,同时兼顾艺术当代的影像、卡通、时尚、设计、消费、本土文化、非物质文化等多元化社会因素中观念并开拓绘画的装饰性艺术研究。以当代审美意识中的包容,成就自身的审美趋向。以“兼容并包,主体强化”为艺术指导,学员尝试性的作品释义诠释,以供相关专业学术界借鉴和交流。
封振国简历:
1977年7月生于河北石家庄,2001年毕业于河北师范大学美术系,获文学学士学位;2004年结业于中央美术学院西方当代美术理论与批评专题研修班;同年再读于中央美术学院壁画系硕士研究生班。油画作品及论文多次参加国内外学术活动并获奖。研究方向:西方油画、西方当代艺术理论。现为:中国河北美术家协会会员、法国association artistes international理事、河北科技师范学院讲师。
篇6
【关键词】非物质文化遗产 高师声乐课程 教育传承
我国是一个历史悠久的文明古国,在长期的历史发展进程中,我国各族人民创造了大量的有形文化遗产,也创造了丰富的无形文化遗产,但是,随着经济全球化发展和现代化的深入,我国民族民间传统文化的生存环境急剧恶化,大批优秀的无形文化遗产不断消失,许多传统技艺濒临灭绝,当这些优秀的文化遗产不断消失、不能再生时,人们开始觉悟到保护人类文化遗产的价值和意义。2000年,联合国教科文组织启动了“人类口头和非物质遗产代表作”项目;2003年10月,第32届联合国教科文组织大会上通过了《保护非物质文化遗产公约》;2004年8月,我国正式加入了《保护非物质文化遗产公约》,并制定了一系列保护非物质文化遗产的法规和文件,如提出了非物质文化遗产保护的指导方针和工作原则;在全国范围内开展全面、深入的普查,并建立国家级非物质文化遗产名录;全面了解和掌握各地各民族非物质文化遗产资源的种类、数量、分布状况、生存环境、保护现状及存在问题,并于2011年颁布了《中华人民共和国非物质文化遗产法》,使非物质文化遗产得到了有效的保护和传承。国际社会和中国政府对文化遗产的重视,唤醒了人们尊重非物质文化遗产的意识,社会各界就如何保护、传承、利用非物质文化遗产等问题纷纷提出自己的见解,众多专家学者对保护非物质文化遗产的途径和方法进行了积极而深入的探讨。为此,作为专业音乐教育的高等院校,在保护和传承中国非物质文化遗产方面也应承担起相应的责任。
本文在非遗背景下提出高师声乐课程开发的建议,是针对我国非物质文化遗产十大类别中的传统音乐、传统戏剧和曲艺而言的,这三大门类中,传统音乐中的各族民歌、传统戏曲中的各种戏曲唱法以及各种曲艺的演唱都与声乐演唱有关,我们结合高等师范院校的声乐教学,扩展高师声乐课的课程建设,使高师声乐课教学除了现有的美声教学、民族教学外,能兼容并包地吸纳进本地区有代表性的非物质文化遗产演唱门类,这将对本地区的非物质文化遗产传承起到非常重要的作用。
一、非遗背景下高师声乐课程开发的必要性
(一)高师音乐教育教学目标的内在要求
我国高师音乐教育的目标是培养合格的中小学音乐教师,2001年,教育部颁发了《全日制义务教育音乐课程标准(实验稿)》,对高师音乐教育提出了新的要求,在《新课标》对音乐课程价值的阐述中认为:“音乐是人类文化传承的重要载体,是人类宝贵的文化遗产和智慧结晶。学生通过学习中国民族音乐,将会了解和热爱祖国的音乐文化,华夏民族音乐传播所产生的强大凝聚力,有助于培养学生的爱国主义情怀;……”①在基本理念中明确提出要“弘扬民族音乐”,“应将我国各民族优秀的传统音乐作为音乐课重要的教学内容,通过学习民族音乐,使学生了解和热爱祖国的音乐文化,增强民族意识和爱国主义情操。随着时代的发展和社会生活的变迁,反映近现代和当代中国社会生活的优秀民族音乐作品,同样应纳入音乐课的教学中。” ②高师音乐教育要培养适应当前中小学音乐教育改革的合格师资,就必须在课程设置上突出民族音乐课程的开发和拓展,让这些课程的开设不能像民族民间音乐课一样,以概论的方式让学生“走马观花式”地对各民族音乐泛泛地了解,而是应该在民族民间音乐课的基础上,充分考虑到中国文化的多样性与中国地域文化的独特性,深入民间调查整理地方标志性的民族民间音乐遗产,请地方的民间音乐专家走进课堂,扎扎实实地对学生进行手把手的传授,使学生了解地域民间音乐的精髓,会唱会演,只有学生具备这样的素质,到基层成为教师,才有激发中小学生的兴趣,民族音乐的弘扬才能落到实处。
(二)国际、国内对非遗保护的实践总结和有益探索
开展非物质文化遗产保护以来,国际、国内对非物质文化遗产的保护途径进行了广泛探讨,并一致认为,通过主流教育传承和保护非物质文化遗产,是非物质文化遗产保护的重要途径之一。因此,联合国教科文组织公布的《人类口头及非物质遗产代表作公告》实施指南和我国国务院办公厅《关于加强我国非物质文化遗产保护工作的意见》的规定中都提出了“以适当的方式将人类口头和非物质遗产学习列入学校的正式课程,开展教学活动”③的建议;随后我国于 2002 年 10 月在北京举行了由联合国教科文组织亚太地区机构和教育部主办,中央美术学院非物质文化遗产研究中心承办的“中国高等院校首届非物质文化遗产教育教学研讨会”,会议交流和研讨了非物质文化遗产教育在我国高等教育中的意义、地位、现状和教学方法,推动了社会对非物质文化遗产的关注,呼吁大学教育在中国社会大的转型期许多优秀民间文化艺术遗产濒临消失的紧要时刻,真正发挥大学对民族文化传承创造的作用。之后在全国的高校教育领域中,开展了多种形式的非物质文化遗产与学校教育结合的尝试,如举办非物质文化遗产专题讲座、非物质文化遗产进课堂、编写非物质文化遗产教材等,通过这些活动有效地将非物质文化遗产融入到高校的课程体系中,使学校教育活动在非物质文化遗产的传承和保护中发挥了积极作用,做出了积极贡献。
(三)地方音乐院校突出办学特色的突破口
《国家中长期教育改革和发展规划纲要(2010―2020)》明确提出:“建立高校分类体系,形成各自的办学理念和风格,在不同层次、不同领域办出特色,促进高校办出特色”,地方音乐院校要想在短期内培育出自身的特色,就必须以地方院校所处的地区和城市独特的自然条件、地域文化、人文资源和经济基础为切入点,走差异化发展之路。非物质文化遗产具有显著的区域性、民族性和不可替代性,各地非物质文化遗产中的音乐文化遗产是地方音乐院校建设特色学科的重要教育资源,地方音乐院校将学科建设、课程设置与地域音乐文化紧密结合起来,既可以促进地方音乐院校特色学科的形成,提高学科建设的竞争力,还可以促进地域特色音乐文化的发扬光大和广泛传播。一些高校在这方面已经取得了非常好的经验,如新疆艺术学院对维吾尔族十二木卡姆的成功保护和传承为非物质文化遗产进入高等艺术学府、开创专业的学校教育传承方式和体系提供了成功的范例和参考模式。因此,地方音乐高校要紧紧依托地方资源优势 ,将资源优势转化为教学优势,突显地方音乐院校的办学特色。
二、高师声乐课程开发的内容设置
目前,我国高师声乐学科的教学内容和课程设置存在着照搬专业音乐学院声乐表演专业的教学模式,在教学内容上以美声唱法和民族唱法为主,在教学曲目上以外国艺术歌曲、歌剧咏叹调和中国新创作的作品为主,在教学师资方面一个音乐院校毕业的专业声乐人才为主,诚然,这种模式为我国高师声乐教育的发展做出了不可磨灭的贡献,但同时我们也应看到,这种模式对于地域性的民族民间唱法和优秀的传统民族民间声乐曲目的纳入是十分局限的。而面对当前全国乃至全世界保护非物质文化遗产的紧迫形势,面对新课改对高师音乐教育目标提出的新要求,地方音乐院校应该在现有模式的基础上,结合地方音乐文化遗产,有针对性地对高师声乐教学内容和课程设置进行拓展。以笔者所在的西华师范大学为例,西华师范大学是唯一一所地处川东北地区的综合师范大学,而川东北地区有着丰富多彩的非物质文化遗产,就音乐而言,2006年川东北地区入选第一批国家非物质文化遗产名录的有民间音乐巴山背二哥、川江号子、川北薅草锣鼓,传统戏剧川北灯戏四项,根据川东北的非物质文化遗产名录及川东北音乐文化的特点,笔者认为对西华师范大学音乐学院的声乐课程开发设置应体现在以下几个方面。
(一)民歌演唱课
专门演唱川北民歌的课程,课程设置的目的是使学生通过演唱川北地区丰富的民歌,如巴山背二哥、川江号子、川北薅草锣鼓、祥龙嫁歌等,把握川北地区民歌的风格,在语言、唱腔、韵味等方面生动地表现川北民歌的地方特色。课程教材的建设以田野采风为主,调动教师、学生的积极性,利用民歌采风课或寒暑假的时间,深入到川北各地,与当地的文化局、文化馆及民歌的非物质文化遗产传承人联络,通过调查、采风、整理搜集川北的民歌,整理成册。课程师资主要是以民间艺人(非物质文化遗产传承人)为主,声乐专业教师为辅,采用民间艺人与专业教师示范相结合的教学模式,使川北民歌的演唱能保持其原有的特质。课程性质采用选修课的形式,学习结业后可增加学分。课程的考查以民歌演唱为主,考查学生川北民歌的语言、唱腔及风格的把握。
(二)戏曲演唱课
是以演唱当地有代表性的戏曲唱段为主的课程,以川北地区为例,川北灯戏是最具代表性的剧种,川北灯戏由花灯歌舞发展而来,其中包含有川北山乡的民歌小调、清音、神歌、端公调,同时又吸取了陕西调、吴下补缸调等曲调。它有板式变化的正调类唱腔体系,也有曲牌联缀的唱腔。通过戏曲演唱课使学生大量地演唱川北灯戏中的代表唱段,把握川北灯戏的曲调特色和唱腔风格,并学习传统戏曲的表演技巧。课程教材建设可与南充灯戏团联合整理,课程师资、教学模式、课程性质以及课程的考核与民歌演唱课相同。
(三)地区非物质文化遗产赏析课
将地区音乐非物质文化遗产以欣赏课的形式,使学生通过欣赏了解、领略非物质文化遗产的内涵和魅力,增进对传统民族民间音乐文化的情感,激发学生学习、研究非物质音乐文化的兴趣。课程的内容以影像资料和传承人讲座的形式为主。
(四)理论研究课
在前面三门课的基础上,开设理论研究课,目的在于让学生在演唱民歌和戏曲的基础上,结合自身学习实践,开展关于民歌和戏曲演唱的理论研究,如对川北民歌和戏曲演唱语言咬字的研究,对川北民歌和戏曲的演唱技巧的研究,对川北民歌和戏曲演唱风格研究,对川北民歌和戏曲语言的语势、语调和曲调关系的研究,还可以做美声唱法、民歌唱法与川北民歌和戏曲唱法的对比研究,也可以对某个音乐非物质文化遗产项目及传承人进行研究等,这样可以使学生将演唱实践上升到理论研究的高度。课程的实施可与学生的本科毕业论文选题结合。
三、高师声乐课程开发中应注意的问题
(一)建立平等、多元的教育理念
在高师声乐课程开发中首先应该建立平等、多元的教育理念,这是因为我们现行的声乐教育模式主要以美声唱法和民族唱法为主,由于受历史、教育体制以及人们观念的影响,这两种唱法被人们认为是专业的、科学的、正宗的唱法,而地域性强的民间歌唱艺术在人们观念中一直被认为“不科学、太土气”而未受到人们的重视,加之现在的高校声乐教师几乎都是现行的声乐教育模式培养出来的,其所受教育和观念对民间歌唱艺术的重视程度是可想而知的。这种外部环境和教师的思想观念直接影响着学生对传统民族民间歌唱艺术的认知和客观公正的判断,因此,通过对高师声乐课程的开发拓展,帮助学生了解民族民间歌唱艺术,领略民间歌唱的艺术魅力,使学生建立“多元一体”的文化观念,使他们认识到不同唱法、不同种族和地区的音乐文化具有同样的本质,没有高低、优劣之分。
(二)关注非物质音乐文化遗产的“文化语境”
音乐人类学家梅里亚姆认为,音乐是由构成其文化的人们的价值观、态度和信念形成人类行为过程的结果,音乐无非是人们为自己创造出来的东西,要研究音乐,就要研究人类行为而不能仅仅把这种研究归结为对音乐的理解。④因此,我们在对地域性的音乐文化遗产进行教育传承中,要高度重视与这些音乐对应的人的研究和文化语境的研究,比如民歌传承和研究中,我们除了对某歌种进行田野考察工作,将民歌演唱的作品录音、录像、记谱,将之整编成民歌集成,以物化的形式保护外,更应注意民歌中的即兴演唱方式(如新声变律之手法),因演唱场所不同而作品表现之不同(表演语境),民歌曲调的可塑性研究、民歌生态环境保护等问题。
(三)要坚持“请进来,走出去”的方针
在非遗背景下对高师声乐课程进行拓展和开发,要保证这些课程的授课质量,就必须坚持“请进来,走出去”的方针,即聘请非物质文化遗产传承人进入课堂亲自传授,除此之外,声乐教师和学生也可深入民间向民间艺人学习技艺。这是因为非物质文化遗产最大的特点是其地域文化的独特性,它是一个地区居民个性、审美习惯的“活”的显现,它依托于人本身而存在,以声音、形象和技艺为表现手段,并以身口相传作为文化链而得以延续。坚持“请进来、走出去”方针,为传统民间音乐文化得以原汁原味的传承提供了保证。
(四)重视非物质音乐文化的流变
民俗学的理论告诉我们,民俗有其两重性,一个是相对的稳定性,另一个是其历史流变性。我们在非物质文化遗产的保护中,既要注重对遗产本身稳定性的延续和保护,也不能忽略遗产本身的流变性,要从历史发展的流程看待文化遗产在不同阶段的传承和变化。因此在高师声乐课程开发过程中,我们既要重视“文本传承”的重要性,即对相关音乐文化遗产的音、像、图、谱、器进行介绍和学习,又要重视不同时期音乐活动与社会环境、地理环境、文化环境等的互动关系,既要重视音乐本体的静态描述,又要观照音乐流变过程的动态呈现。
综上所述,在当前全社会重视非遗保护的社会背景下,探讨音乐非物质文化遗产的教育传承方式具有极其重要的现实意义。作为地方高师音乐院校,从教育传承的角度出发,将本地区音乐非物质文化遗产保护传承与高师声乐课程拓展开发相结合,这不仅使高师声乐教育培养出传承和传播本土优秀音乐文化的人才,也使高师声乐教育对非物质文化遗产的保护做出积极贡献。
注释:
②中国音乐教育[J].2002(1):7.
③“中国政府法规文件”和“联合国教科文组织文件”[Z].
⑤熊晓辉.论梅里亚姆“文化中的音乐研究”[J].贵州大学学报(艺术版),2010(9).
篇7
数学要生活味,更要数学味
1991年,师范毕业的他带着对教育理想的美好憧憬踏进了一所山村小学。淳朴友善的同事,亲如一家的校邻,给他上了人生的第一课,养成了他对人友善真诚,热情互助的品格,以及在困难面前不畏惧、乐观进取的阳光心态。1996年,他调入连云港市开发区实验小学后,有了更多的学习机会和更大的发展平台。一次外出学习归来,他在自己的课堂上开展“先学后教,当堂训练”的教育实验,后来他的研究与实验成为学校“九五”课题“小学生自主学习模式的研究”主要子课题。1997年,段安阳经过开发区初赛选拔,参加市教学基本功大赛,经过“理论考核――说课评比――专业比武”三轮角逐,他顺利获得了一等奖。初赛选拔、复赛角逐、决赛拼搏,三轮洗礼,为他进一步探索教学实践、追求教育理想增添了强劲的源动力。比赛后不久,市里组织一等奖获得者作一次集中汇报展示,接到上课课题后,他思考学生在生活中的哪些地方见到过“圆柱”呢?哪些“圆柱”便于携带?哪些“圆柱”学生最感兴趣?如何架设生活与数学的桥梁?如何实现直观与抽象的联接……为了让学生认识圆柱,自主发现圆柱的特征,他跑超市、逛商场,精选学生熟悉而又感兴趣的教学素材,大胆重组,精心设计。功夫不负有心人,1998年3月,在东海县实验小学的阶梯教室里,段安阳基于学生生活经验与已有知识的灵动设计,让学生经历从直观到抽象自然过渡的一次生命之旅,让全场近500名老师为之喝彩。他从一包圆柱形挂面中抽出一根面条让学生观察,学生从有限现象到无限想象,自主发现圆柱的高的特征。原市教研员骆祖瑶评课时说:“段老师这节课,教材钻研深入,对学生生活中的已有经验和知识了解透彻,教学设计起点准,课堂中教师引导学生通过观察、对比、讨论来发现圆柱的特征,学生学得有价值,课堂学习氛围轻松活泼,发展了学生的空间思维。”创设生动合适的生活情境,启发学生自主发现,让学生在发现中体验,在发现中益智,在发现中愉情,这为段安阳后来的“发现数学”教学主张奠定了基础。
给孩子一双发现的慧眼
勤于学习默默耕耘的段安阳自费订阅了多种教育教学报刊,他书橱里的教育教学专著比一般学校还要多。在阅读中汲取更多的营养,在实践中收获更多的体验,在反思中寻求更多的灵感,在写作中收获更多的快乐。2004年为了追求教育理想,段老师举家搬到水乡江南――江阴。他说:“我是一条小鱼,注定要在教海的波涛中遨游,我是一颗种子,想要寻找适合我生长的地方。我非常庆幸来到江阴这片教育热土之上,加入华士实验这个精神家园我倍感荣幸。”吴辰书记对教育的激情投入和无悔奉献,带领全校教师把一个江南农村学校办成省内外享有一定知名度的实验学校,激励着他向着更高的目标迈进。段安阳说:“新环境,新起点,做事不是尽力而为,而要全力以赴,永远比别人快一点。在这里,我只有勤奋学习踏实工作,才能实现自己的理想。”在江阴浓厚的研究氛围熏陶下,段安阳对教育、教学、教材与学生有了新的理解和认识:教育即发现。发现本真的儿童,发现可能的儿童,引导儿童发现本真的自己,发现可能的自己,教师要帮助儿童在本真与可能之间寻觅最佳路径。
儿童数学学习,是儿童对数学的再发现、再创造的过程,具有生长性和结构性。发现数学,是学生“探索发现,智慧分享”的能动学习。有的孩子说:“我发现圆沿着半径等分成四份,拼起来像个毛毛虫。”他身边的同学接着说:“我发现是个平行四边形。”接着又有同学说:“我发现拼成的图形是平行四边形的轮廓而已,而不能说是平行四边形。”……这些发现都是孩子内生的,是外部信息进入大脑后反映的结果。
发现数学也是创造数学。孩子们基于已有事实,通过观察、分析、判断、验证,得出结论,这结论或肤浅化,或碎片化,但它是外部信息输入孩子大脑“产出”的新因子,具有创造性。孩子在发现中创造,因为创造而精彩,有的孩子发现了正方形拼长方形,拼成的图形长与宽最接近时周长最小,也有的孩子发现长与宽相差得越大,周长就越大。适度引导,他们的发现由浅表到深刻,由特例到模型,穿越知识密林,发现知识背后的美丽风景。
给孩子探索发现的机会,给孩子智慧分享的时间,让每一个孩子都有一双数学发现的慧眼,建构自己的数学,感悟数学精神的温暖。这时,你将发现一个大写的儿童,你和儿童都会发现数学其实可以更美的。
2009年3月,段安阳应江苏省教研室邀请在全省小学数学专题研讨会上执教了研究课《解决问题的策略――转化问题》。他基于结构主义教育理论设计教学,引导学生从已有经验开始经历自主发现,让学生在复习旧知中回顾总结,概括发现转化的方法,并上升到策略高度来审视与再发现已学知识,架构了知识之间的内在联系,突出数学知识的系统性和整体性。2009年,段安阳被评为无锡市名教师,在名师展示活动上,他执教了《找规律――周期问题》一课,他基于数学发现教学的理解和周期问题数学本质的把握,从有节奏的音乐开始导入,让学生听周期规律的音乐节奏,再把听到的节奏画下来……引导学生通过多种感官感知和发现周期规律,使学生经历自主发现、合作交流的过程,体会画图列举、符号列举、计算解答等解决问题的不同策略,并学会选择和优化。让学生自主发现规律,利用规律,通过已有现实预料未来趋势。
2011年,在江苏省教海探航征文颁奖大会上,段安阳受邀执教了展示课《认识公顷》,课后研讨交流时编辑部王伟主任说:“段老师带领孩子们研究自己身边的素材,既亲切又熟悉,学生对熟悉的场地面积有了认识和数的概念,这样基于学生的原认知,新知建构才有可能,学生经历了直观体验和数学抽象完美结合的学习历程,学得有意义也有意思。”2012年5月,在江苏省特级教师高级研修班结业汇报会上,他执教汇报课《有趣的周长》;2012年7月,应《湖南教育》邀请在湖南春晖公益教育培训会上执教《小数乘整数》一课并做“数学发现”专题讲座;2013年4月,应邀在“江苏省教海领航专题研讨会上执教示范课《从简单想起》并做领航指导讲座;7月再次前往湖南参加春晖公益教育培训,执教示范课《周长与面积》并做讲座交流。2014年10月,受北京师范大学邀请在“儿童与数学――2014全国小学数学教学研讨会”上执教《从简单想起》一课并做交流……
发现更美的自己
2010年首次参加江苏省“教海探航”论文大赛获得一等奖,2011年、2012年又蝉联一等奖,获得终身成就奖――杰出水手。近年来,段安阳受江苏教育报刊总社邀请给全省教科研论文辅导班做专题培训数十场,还深入大江南北数十个学校做教科研讲座。多次应邀前往福建、湖南、河南以及江苏省内徐州、南京、常州等地讲学,还多次给全市数学老师作教材培训或专题讲座……2015年段安阳老师加盟宁波滨海国际合作学校,在学年初的全区小学数学教师全员培训会上,他受邀做了专题讲座,分享了他的教科研心得体会,得到区教研室领导,全体与会同行的一致好评。从海边到江边,再从江边又到海边,段老师追逐梦想的巨轮一刻不停地驶向浩瀚无垠的大海,他在海的波涛中劈波斩浪奋勇向前,在教海中幸福地成长。
篇8
“三眼童子”真人秀
从小我就不是一个“温顺乖巧”的女孩儿,父母亲每次对我和妹妹下达命令的时候,小小的我就颇有主见地“Say No”,还好有妹妹一旁点头“Say Yes”,不然做父母的也好可怜,哈哈。
好在父亲是个民主开明的家长,对我的自作主张总是宽容地采纳。虽然老师们和母亲总是一副“真拿你没办法”的样子,但习惯把童年泡在书店和图书馆的我,却在手冢治虫的漫画书里找到了自己的知己:三眼童子。原来不是我不正常,我只是拥有“第三只眼”,能看到、感受到这个世界上许多不同的东西而已。因为找到了自己的“定位”,我度过了快乐的童年。
现在想想,为了自小的“电影梦”,我做过的疯狂事情不胜枚举。高三那年,当时是学生头头的我,带领着一帮同样捣蛋的同学,在台北的火车站扮演便衣警察,而被真正的便衣警察抓获送至警察局,哈哈。大学报考志愿时,我咨询了当时台湾很有名的灯光大师聂老,他告诉我想学电影的话,台湾只有两个系可以读,一个是台大历史系,另一个是台大人类研究所。于是我毫不犹豫地考到了台大历史系。
从未考过一场试的大学毕业生
可惜我对台大历史系的兴趣只维持了两个多月便宣告终止,理由是班里的同学和老师都没法激起我对电影学的热忱。于是我自作主张跟老师提出以交论文换毕业证书的条件,幸运的是,台大以宽容民主的脚怀接纳了我这个“异见人士”。
我的大学四年是这样度过的:图书馆博览群书,去外文系辅修日语和法语,每晚流连于各场戏剧演出……结果四年下来,我学会了流利的日语和法语。台大一毕业我就飞赴法国,到巴黎开始了梦想中如鱼得水的“云上日子”。
我一向认为一个国家的文化精致程度和它的美食文化成正比,所以坚信能制造出闻名欧洲的法国菜的国家,一定有着能深深打动我的文化魅力。从我走进巴黎的第一天起,一直到我念完博士,以及后来由于工作原因来往于台北和巴黎之间,我和法国结下了足足17年之久的缘分。
天生一个美食家
为了了解法国爵士乐的渊源和发展,我曾亲访了数百位爵士乐家,深入他们的生活,探究音乐家们对艺术的激情和感悟,创作了由26万文字和250幅摄影作品组成的作品《巴黎・夜・爵士》。
在法国刚接受完电影熏陶的我,本来满心欢喜想投入台湾轰轰烈烈的电影创作中,却发现事与愿违,当时台湾的电影市场很不景气。在写完第一个电视剧剧本之后,我阴差阳错地得到了另外一份有趣的工作:品酒师。说来奇怪,好像我与生俱来拥有超乎常人的“Taste”――任何食物只要我尝一口,就能提出很中肯的意见。我在法国留学时,还因此曾在一间米其林三星餐厅发生了一件超好玩的事情。
那次我倾其所有,打算好好去品尝一回法国美食。当我第一口品尝到那道闻名已久的开胃菜时,便完全沉醉在那醉人的美味里,足足30分钟不能动弹。据说大厨在后面很紧张,以为我是《米其林餐厅指南》派来的匿名评审员,遂赶紧使出平生功夫,为我上了许多道超别致的美食。而我,居然一道道都给吃光光,完全超出通常女性的饭量!最后大厨终于忍不住出来,打算面对面见识一下这个胃口超好的古怪东方小女子。哈哈,一聊之下,我和这家餐厅的主厨成了莫逆之交。之后他们想要出品新菜,就会找我去品味,而我总是不负众望。一传十十传百,附近的餐厅竟因此纷纷跑来找我呢。
没想到这个在法国只是作为玩票性质的特点,有朝一日会成为我养家糊口的职业。那段日子,《隐藏的美味》成为我第一本用电影的角度书写的关于美食的书。这本书结合了美食、摄影、艺术,用非常少的光亮、非常细致的镜头,把一个个生动的故事糅合在一起,成为一本不同寻常的美食读物。
也许安逸比死还可怕
生活到此似乎特别的一帆风顺,而可惜昔我的本性对平静有着一贯的抵触。当时我内心对于俄国文学的崇拜燃烧得正强烈,于是俄罗斯自然成为我下一个游历的国家。我决定只身前往西伯利亚。
到俄国旅可说是困难重重,除了签证不易之外,还得先区得住宿证明。抵达当地后,一定得严格遵守事前提出的旅程计划,包括哪一天到哪里住宿、抵达哪个城市等,不能有任何闪失。另外还必须时时面对这个极权中国家,随处可见的警察刁难。除此之外,因为我横越了西伯利亚的7个时区,不得面对在海参崴天气热到要穿短袖,到了西伯利亚却飘着雪的严苛体力考验。尽管如此,在我心里俄国仍是一个既美丽、又深沉,充满传说的国家。我看到了向往已久的俄罗斯沙皇遗迹,建筑、音乐、文学和媒体……而且遭遇了当地的黑社会,绝对不枉比行。
在俄国经历了种种的历险记我已收入我作品《红色列车:西伯利亚大铁路惊险之旅》。当一向胆大妄为的我最终没死,平安地回到台北父母的家里,当时还是我男朋友的老公不禁感动得眼泪哗啦。
那些现实与理想的巨大分裂
虽说我被法式的浪漫熏陶到骨子里,但对于爱情,我似乎比一般的女生来得理性。当我第一眼见到我丈夫的时候,我就暗暗对自己说:“老公来了。”尽管我们的职业南辕北辙,尽管我骨子里不愿意被婚姻的枷锁而束缚,我们还是在长跑多年后结为连理。庆幸的是,老公有着父亲一样的宽宏大量,任由我携着自由自在的灵魂到处奔跑。婚后我依然过着自己追求的随心所欲的生活,享受艺术、游历各国、开个展、做文化研究,而他也总是鼓励我有更多的灵感去创作,他甚至是我艺术生涯上的督导,比任何人都期盼我每一天的进步。
日本是我除法国之外另外一个重点研究的国度。早在留法期间,我就接触了形形的日本男女,对日本文化也产生浓厚的兴趣。因为工作的原因,我终于有机会对日本的地域文化做系统深入的研究。而日本也是第一个让我意识到男女性别严格区别的一个国度。要知道,日本的语言分男女专用的,而我在日本一鸣惊人的言行,就是在公众场合开口就是男生专用的词:“boku”,可想而知,吓倒一大片日本男人。而当我穿着和服大步流星地走路时,完全没有日本女性的半点婉约,所到之处,都引起轩然大波。
因为我亲身经历了日本社会里对于女性种种莫名其妙的歧视与制约,我开始理解,身为女性,不少人的一生从诞生之初就是一场无望的抗争,她们的言语被封杀,她们的渴求被禁止,身体也被束缚在各式各样的社会符号里。这些使得大多数的女性时刻处在“精神分裂”的状态里,并习惯与自己多重的幻影为伍。
“无条件牺牲”不是一种美德
我一直想,人必须想做什么事就尽量去做,不要等到所有条件都具备了再去做。年轻就是力量,年岁越大越会感觉心有余而力不足,我曾看到有人计划60岁以后去旅行,似乎到那个时候就有时间去游山玩水了,殊不知,那时候到了山脚下会发现自己已经爬不上去了。
最近我刚刚完成的新作《她的故事:世界女性群像》是以女性为中心的主题。选题策划初期,因为预算到需要大笔的资金,身边很多人认为这是不可能完成的,这个愿望一开始就因为种种现实问题而不能不暂且搁置一旁。直到三年前,母亲因抑郁症自杀未遂,成了植物人。这个意外促使我放下一切,排除万难,加紧脚步完成这个计划。
我的母亲,按现在很时尚的话说,曾经是一个“文艺女青年”,但在生了我和妹妹后成为一个全职主妇。尽管父亲是天底下最温柔的男人,尽管我们大家都很爱母亲,但我们却忽略了母亲内心深处对自我实现的渴望。出于家庭“大局”考虑,她把“自我”压抑在了内心的最深处。她一直不够快乐。
我曾经带母亲在艺术之都巴黎生活了一段时间,让她感受到了那里充满自由和浪漫的氛围,我带她去听歌剧、看画展、吃美食、泡咖啡馆……那段日子是我见过的母亲最快乐的日子,她一下子年轻了许多,每天像个小姑娘似的,从笑容到脚步都无比轻盈。遗憾的是,回到台湾之后,母亲又习惯性地把自己萎缩在一个狭小的圈子里,每天的“主业”又成了蜷在沙发里看电视。她已经习惯“被动”地承受一切了。
这世界上有多少女性像母亲一样强颜欢笑,为了子女、丈夫与家人而牺牲了自己的理想?尤其在一个视“无条件的牺牲”为美德的社会里,女人们以沉默来换得社会表面的和谐。
请表达你的梦想
或许是冥冥之中有神助,或许是沉睡的母亲与我心有灵犀,我竟然获得了第一笔不足的经费,为《她的故事》系列起了头。然而,世界之大,我要如何拍出占据了世界一半人口的女性心声呢?我不希望这一系列的女性故事流于没有血肉的学术术语的堆砌。为了拥有第一手的资料,也为了如实地传达出当代女性内心的世界,我选择了旅游文学与旅游摄影的形式。
为了在世界数百个国家和地区中筛选出各行各色的女性文化,我先以洲为单位,再从我游历的40多个国家里筛选出种族、宗教、性别文化、地理位置、历史人文风貌与经济政治条件皆异的12个地区,期望通过这些女性的故事,不仅能够如实地呈现出当代女性的生活面貌,也能说出她们共同的希望与梦想。
篇9
关键词:互动式教学;中文;内涵;实践;注意事项
中图分类号:G642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002-7661(2012)18-011-02
互动式教学在国外被认为是一种“以学习者为中心的心理学原则”,在国内的研究则始于对素质教育的呼唤中,随着社会对人才的创新才能的要求,各个行业都开始注重这种教育方式。中文专业传统的教学方法主要以讲授为主进行单向信息交流,教师施教,学生受教,其次是双向交流,也只仅限于教师问学生答。而互动式教学法指在教学的实施过程中,教师的教与学生的学相辅相成,它是一种主导施教和主体认知相互作用的整体动态性过程,以教学内容为中介达到教学共鸣,从而提高教学效果。
一、互动式教学的概念及特征
互动式教学是当代教育民主化在教学方法改革方面的重要体现。互动式教学意指在一定的教学情境中,教学参与者以主体的身份遵循一定的规则、规范——这些规则、规范是参与者双方共同接受、共同认可而达成的同意、一致和普遍性,进行的教学领域中的物质的、精神的交换和传导的活动。在这种过程中传导的包括物与非物的、言语与非言语的、理解与解释、领悟与说明等环节和方面。在互动过程中,由于双方都是意识的、能动的交换或传递者,都以积极主动的状态参与活动过程,从而决定了互动不是单向反馈的过程,而是呈现一种双向对话和沟通。它要求互动双方介入、沉浸于其中,它是一种活生生的过程,而非一种僵死的、无生气的、具有强制性的过程。它是相对于传统灌输式教学而言的,其主要特征在于教学过程中的“沟通”与“对话”。
互动式的教学方式以师生之间的双向互动为基础。对师生都提出了更高的要求。首先,教师是课堂教学过程的主导者,因而必须改变以往的教学观念和教学方法,将知识的灌输着、传输者的身份转变为学生主动学习过程的促进者和帮助者。教师要主动将自己的身份从主角变为配角,在学生的学习过程中起到完善、归纳、补充和引导的作用。其次,教师要善于调节师生关系,使师生关系更加融洽和谐。
中文专业课程具有应用性和工具性的特点,因而也决定了其独特的教学方式,即学生可通过对已有知识的沉积来学习新的知识。而中文专业课程的综合性、审美性和人文性的特点,是其思想内涵多元化的反应,所以,中文专业课程的教学过程不能拘泥于传统的思想和教学模式。另一方面,将互动式的教学模式应用于中文专业教学是十分必要的。中文专业教学的主要目标在于教学生学习,让学生学会相应的学习方法和规律,激发学生的学习热情,开发其学习潜力和兴趣,从而让学生真正喜欢上中文学习。
二、互动式教学的具体实施
1、师生平等是互动式教学的前提 实现“互动式教学”,一个重要的前提是师生平等。平等是文明社会人际关系的基本准则,而在师生关系中体现得更为显著。把学生放在平等的位置,有利于充分调动他们的主观能动性有利于发挥他们作为教育主体的积极作用,从人格培养的角度来讲,也能够促进学生形成不依赖、不盲从,一切以客观真理为标准,积极自信的健全人格。随着社会的进步,以人为本早已成为现代道德文明的标志之一。平等对待学生,尊重学生的人格、思想、行为,理应成为教育教学的基本准则。不遵循这一原则,便不可能有教学的“互动 ”。
2、任务型教学是互动式教学的平台 如果说师生平等是互动式教学的前提,是一种教育原则或理念,那么任务型教学就为互动式教学搭建了平台。任务型教学就是以具体的任务为 任务型教学是互动式教学的平台。学习动力或动机,以完成任务的过程为学习的过程,以展示任务成果的方式(而不是以测试的分数)来体现教学的成就。
例如在中文专业课程的教学过程中,先可以设置导语,导语可以是由上节课内容承上启下引出下节课主题,亦可以结合社会的热点和焦点引出主题,还可以是从学生关注的话题寻找与主题的交叉点引出主题,随后根据学生的求知欲、成功的欲望以及人与人之间和睦共处的需要等来提出问题激发学生的好奇、胜任、互惠内驱力,学生思考讨论发言,群策群力,各抒己见,最后教师总结归纳,学生讨论的深度和广度具有不可控制性,故主题讨论模式需适时调整,否则影响教学进程。或者由教师布置下次课的主题,让学生课后搜集资料,亦可向学生推荐相关书目,随后由学生来阐述相关理论,不同见解,学生通过课后学习课堂交流达到教学共振。
3、形成性评价为互动式教学提供了保障 形成性评价就是对学生日常学习过程中的表现、所取得的成绩及所反映出的情感、态度、策略等方面的发展做出评价,而不是通过期中、期末、结业考试等终结性评价来考查学生的综合语言运用能力。其目的是激励学生学习,帮助学生有效调控自己的学习过程、使学生获得成就感,增强自信心,培养合作精神。
中文专业课程可以根据课程设置,内容相对灵活,可以摒弃传统的考核方式,将单纯考查学生的知识点的选择题、填空题变成更为灵活的题型,譬如小论文,鉴赏题,案例分析等,甚至可以用分组排演话剧的方式来进行考核,考查相同的知识点采用不同的考查方式,能够综合考查学生所学的知识以及分析问题、解决问题的能力。通过平时多元性、多样性和可选择性的评价手段和方法,充分体现人文关怀,对学生在学习过程中表现的兴趣、态度、参与活动程度,对他们的语言发展状态做出判断,对他们的学习尝试做出肯定,激励学生的学习积极性,促进学生的发展和进步。
4、充分发挥多媒体作用 随着多媒体教学研究的发展进程,未来的趋势是利用网络资源、采用多机交流的形式进行教学。在一个巨大的网络空间学习,更多的教师和学生、学生和学生、教师和教师之间都可以相互交流、相互学习,获得更多、更新的知识。达到更大空间的互动,有效地推动了互动式教学的发展和进步。这种形式的教学方法更具有吸引力,更能有效提高学生的学习兴趣。我们充分推进多媒体教学与中文课程相整合:一是精心制作了课程的多媒体课件,把需板书的重要内容通过幻灯投影,穿插适量的图片、音乐。这样既精简了课堂讲授的时间,同时也带给学生以形象、直观的感受;再者组织学生观看与作品相关的影视作品。
三、实践过程中的注意事项
互动式教学是“教”、“学”双方平等交流探讨的过程,促使不同观点的碰撞与交融,提高教学效果的一种形式。怎样才能提高互动教学效果呢?一般应注意以下几点。
1、找准互动点 教师课前必须根据培养目标,精心设计互动问题。在教学热点上,选择大部分学生关注度较高的问题进行互动,这样有利于学生大胆提出观点;在难点上要选择具有重要价值的问题,激发学生的兴趣,在思维碰撞中形成新的知识,培养分析问题和解决问题的能力;也可以在疑点上设计互动,由于学生往往对疑点比较敏感,如能按疑点开展互动、讨论,有利于激发学生的探索欲望。
2、方式要灵活多变 互动的方式多种多样,教师应根据教学内容、学习对象特点灵活运用。比如围绕主题进行双方互动,因为主题明确、条理清楚、探讨深入,可激发学生的积极性。或者根据难点、疑点提出一些问题,然后让学生广开思路进行争论,最后掌握基本理论和内容。还可以在广泛收集资料的基础上,选出典型事例,让学生利用所学知识提出解决问题的方案,教师应注意总结归纳,勘校正误,深入分析,最后上升到理论知识上来等。
3、掌控互动局面 开展互动式教学,教师应注意控制好课堂局面,不能跑得太远。为此,一方面要提高自身的理论修养和驾驭能力,另一方面可以从学生学习过程中了解教学需求。对有些一时回答不出的问题,可以暂且不作答复,待有了正确答案时再向学生解释。这就要求教师专业功底深厚,实践经验丰富,还必须具有一定的组织管理能力,而且有激情,讲话有一定的感染力和凝聚力,能在自身周围形成一个磁场,把学生的兴趣吸引到教学内容上来。
篇10
关键词:农村教师;队伍建设;教育
中图分类号:G658 文献标志码:A 文章编号:1009―4156(2011)04―081―03
近几年来,在县城公办学校和城市私立学校优越的教学条件及教职工待遇的吸引下,河北省农村中小学骨干教师大量流失。农村师资力量日趋薄弱,教学质量大幅下降,引发了农村学生进城上学热,造成了农村学校生源缺乏,大量教学资源闲置。与之相反,由于农村“移民学生”不断加入,城里学校学生人满为患,七八十人乃至百余人挤在一间普通的教室里上课。导致校舍、仪器等硬件设施紧缺,教师负担加重,教学质量也难以保证。农村学生“移民”现象,一方面,造成了农村教学资源的浪费,城市教学资源的紧张;另一方面,也加重了农民的经济负担,一些贫困农民子弟无法“移民”,厌学情绪滋长,辍学率逐年上升,“普九”达标几乎成为纸上谈兵。
一、河北省农村教师队伍建设现状
与城市教师相比,河北省农村师资力量薄弱,教师队伍素质堪忧,主要表现在:
(一)教师学历达标,实际素质偏低
农村教师队伍起点偏低,在农村教师的构成中,既有正规师范院校毕业的,有前几年职业高中与中等师范学校联办的中师(中专)毕业的,也有通过转干渠道消化过来的,还有部分民办转正的教师。通过近年来大规模的学历补偿教育和教师在职进修学习,大部分农村中小学教师都取得了国家承认的专科和本科学历。然而,大部分农村教师虽然学历表面上达标,但实际教学能力和整体素质并没有因此而同步提高。
(二)教师学科结构不合理,素质教育名存实亡
在农村学校。相当一些教师二次获得学历都不是本人实际从事教学的专业。大部分农村教师在学历进修中,都选择了容易通过的中文、政教、历史等文科专业,使得农村教师教非所学的问题十分突出。由于教师专业结构不合理,所学非所教的现象非常普遍,音乐、美术、体育、英语等科目教师缺编尤为严重,乡村小学音乐、美术、体育、英语等科基本没有科班出身的教师。教唱几首流行歌曲就是音乐课,胡乱涂鸦就是美术课,做几节广播体操就是体育课了,学生学了几年英语连A、B、C都读不准,教师基本谈不上专职,更谈不上专业,只是维持教学基本运转而已,其教学质量很难保证。有的教师由于无法胜任学科的教学,干脆将音乐、体育、美术和英语等课改为语文、数学课,素质教育名存实亡。
(三)农村教师待遇低,条件艰苦,骨干教师流失严重
农村中小学教师实际收入水平低下,很多地方没有落实农村教师的地方性补贴、养老保险金、医疗保险金、住房公积金等待遇,农村中小学教师工作、生活条件相对较差。广大教师在艰苦的条件下,教书育人,默默耕耘,付出得多,得到的回报比城区学校教师却少得多,除工资以外,基本上没有其他收入。另外,住房问题也是农村教师的一大难点,80%的乡镇学校和教学点未能解决教师住房问题。新的工资制度实行后,农村教师待遇与城镇和经济发达地区同级同类教师的差距越来越大,造成骨干教师流失:部分最优秀的骨干教师流向县城学校;部分偏远艰苦学校的骨干教师流向中心镇条件相对较好的学校;有部分小学骨干教师流向初中;有部分教师从非重点学校流向重点学校,从办学条件差、待遇低的学校流向办学条件和福利待遇较好的学校。
(四)农村教师接受继续教育困难重重
农村教师一方面渴望得到培训,另一方面又不参加或抵制培训,主要原因有三个:一是培训费用较高,负担重。教育部提出培训费“三个一点”,即财政拨一点,学校出一点,个人负担一点,但实际上许多地方却只有个人一点。教师培训费用主要由教师本人承担,既加重了教师的负担,又严重影响了教师参加继续教育培训的积极性。农村学校在实行“一费制”改革后,学校预算外收入大大减少,连正常开支都难以维持,更不用说支付教师的培训费用。“两免一补”由于有的地方财政补贴不到位,在很大程度上限制了教师培训经费的支出,大多数农村学校只能采取“校本培训”的方式,即由学校派出一两名骨干教师到外面学习,他们回来后再给本校教师进行培训。二是教师培训任务难以落实。农村学校布局调整步伐加快,定编定岗,教学工作量加大。教师离岗参加培训或者进修学习必然影响正常的教学任务的完成,而教师培训安排在节假日,又使参加培训的教师无暇休息和处理必要的家务,工学矛盾、休学矛盾都十分突出。这也是农村中小学教师参加培训积极性不高的原因之一。三是培训基地建设落后,培训者队伍素质不高。承担农村教师在职培训任务的相关高等师范院校、县教师进修学校等机构,师资力量薄弱,培训方式单一,培训水平落后,难以实现提高农村教师教育理念和提高教育教学能力的愿望。
(五)农村教师工作环境较差
不但农村教师绩效工资尚未落实兑现,与公务员工资改革不同步,在很大程度上影响了教师积极性,而且硬件设备也不能满足正常的教学需要。有些学校教师没有基本的备课办公场所,有的学校仅有的宿办合一房,也是两名教师挤在一起,不利于办公和教师的正常生活。现代化教育技术设备不到位,多媒体、多功能教室短缺,设备维护、设备更新的资金比较紧,许多先进的教学手段无法展开。
(六)农村学校难以深入开展教研活动
农村学校的教研活动只是局限在校内组织开展,有成果的很少。在初中尚有些学校偶尔为之,中心小学、完小及教学点就无从谈起了。这些学校既缺乏学科带头人,经费又严重不足。因此,学校的教研活动只能作为校内的一种日常检查手段,如每周二组织教师以科目或以年级为单位进行集体备课、检查笔记等,离真正意义上的教研相去甚远。加上农村中小学教师进修提高机会少,资料欠缺,信息不畅通,其知识长期得不到更新,素质长期得不到提高,造成青年教师成长缓慢,老年教师知识老化、观念落后、教法陈旧,很难适应深入推进素质教育和实施新课改的要求。
二、加强农村教师队伍建设的措施
鉴于河北省农村中小学教师队伍结构不合理、资源配置不均衡、培育机制建设有待深化等诸多问题已明显影响了广大农村中小学教学工作,影响了农村义务教育真正落到实处,建议从以下六个方面着手,建设一支结构合理、数量足够、素质较高、扎根农村的教师队伍。
(一)加大财政投入,保障教师待遇
尽快落实农村中小学教师绩效工资待遇,落实农村中小学行政管理人员的职级待遇。在教育经费
的安排上,要向农村中小学倾斜,重点加强农村薄弱中小学校的师资队伍建设。采取有效措施确保各个地区建立规范、完善的“三险一金”制度,并将这部分财政补贴资金纳入地方财政预算之中,及时、足额划入教师个人账户,以缩小城乡教师工资待遇的差距,全面改善农村中教师工作生活环境。《义务教育法》(修正案)第三十一条规定:教师的平均工资水平应当不低于当地公务员的平均工资水平。在民族地区和边远贫困地区工作的教师享有艰苦贫困地区补助津贴。因此,依法推进农村教师工资的保障机制,按照核定的编制和工作标准全额列入预算。缩小城乡差别,提高福利待遇是稳定农村教师队伍的物质基础。
(二)实行岗位管理,严格考评制度
首先,加强农村教师的岗位管理,按照科学、合理、精简、效能的原则,核定编制和设置岗位。教师聘任实行按需设岗、公开招聘、平等竞争、择优聘任、严格考核、合同管理。通过实行全员聘用制度,实现农村学校人事管理由身份管理向岗位管理转变。其次,完善教师考核制度。学校应该对教师的品德、思想、岗位职责等方面进行定期考核,并根据学校实际情况和教师工作特点制定合理的考核办法,将考核结果作为收入分配、奖惩和聘用的重要依据。
(三)建立城乡教师双向流动制度
第一,完善城市教师到农村学校支教制度。城市教师尤其是优秀、骨干教师到农村支教,不仅能够帮助和带动当地教师提高教育素质与教学能力,而且能够显著提升农村学校的教育质量,直接有力地促进城乡教育的均衡发展。因此,建议教育部门进一步完善城市教师到农村,尤其是贫困、边远地区的薄弱和缺编学校支教的制度,大力推进城镇教师特别是优秀、骨干教师支援农村学校。教师支教时间应在1年以上,并将这种支教作为晋升职称和高级职务、参评优秀教师与特级教师的必备条件;城市地区可以行政区为单位,农村地区以县为单位交流师资。第二,建立、健全农村教师到城市学习进修制度。在完善城镇教师支教制度的同时,教育部门要充分重视并尽快建立农村教师定期到城市学校进修学习的制度,既增强农村教师队伍的造血功能,同时又缓解了农村地区合格师资不足和师资素质较低的问题。第三,采取措施,鼓励、吸引普通高校本科毕业生在取得教师资格后到农村任教。研究制定教师考核评价体系,通过考核评价,将不胜任教师岗位的教师调整出教师岗位。同时严把教师入口关,坚决杜绝素质、能力不合格人员进入农村教师队伍。实行城乡统一待遇标准、周转房制度、城市落户制度等措施,凡是自愿到农村学校任教5年以上者,由政府偿还其本科就读期间的学习费用。在保证他们的工资不低于当地公务员平均工资水平的基础上,还可根据实际情况,制定各种优惠政策,吸引更多的应届高校毕业生到农村学校工作。
(四)制定农村教师流失补偿制度
为防止农村优秀教师流失,建议出台相应的制度法规加以规范管理。针对农村优秀教师被城镇学校无偿吸引走,加重农村教师队伍紧缺特别是合格教师严重不足的情况,应制定农村教师流失补偿制度,使流入地对流出地有所补偿,流出地用补偿金再聘用其他合格教师,或者为在岗教师提供进修机会,以保护农村学校教育教学的正常秩序。
(五)教师培训针对性与实效性相结合
所谓针对性,就是培养教师的上课能力和上课技术。所谓实效性,就是选择一些有实用价值的教育教学理论对教师培训,特别是农村小学教师培训,更应该突出实效性。更重要的是建立长期培训机制,让教师在长期的培训中得到提高,不要“以考代培”,培训教师不要试图“速成”,教育本身就是一个长期、循环、反复的过程。无论培训形式、内容还是培训方式,都要贴近教师、贴近课堂、贴近学生,培训者应是课堂一线的专家,教师都喜欢一线专家的培训。一个脱离课堂的“专家”培训只能是苍白的培训,所以,教师的培训,应建立课堂一线专家培训机制。另外,也要对培训规模进行改革,如果能以一乡或一校为培训单位效果一定更好。记得邱学华的《尝试教学法》培训和推广时,就采用了这样的培训模式。当年掌握这种方法的人很多,这种培训方式教师都感兴趣,因为教师可以和专家面对面对话,解决和发现了不少教学中的问题,最为直接的是教师可以从专家的课堂教学中体会到课堂教学的精髓,从中领略到专家的“真功夫”。这种培训少记忆多思考,培训内容不考教师,教师没有精神负担和“以考代培”的心理压力,大家都放得开。这种不以一次考试或发一个培训结业证就终结培训的方法,值得上级在制定教育培训战略时予以考虑。
教师培训要走出一条大胆的新路子,制定规划让每个教师在一定年限内或分期分批都能到高等学校进修,这样的培训一定会是非常理想而有效果的。所以,只有建立教师脱产进修制度,保障教师进修的机会,才能提高全体教师的教学和研究水平,才能使教学质量有更大的提高。
对教师的培训,理论是非常重要的,但是不要企图让一线教师把理论水平提得有多高,这是不现实的,不可能使每个人都达到的,对教师的要求,正如教师自己对学生的要求一样,那种修“冬青”的方法只能说明方法简单,必须改革。那种人人都能写出论文的想法更是只能迫使教师通过“变通”的办法完成任务,所以,教师培训要多一点实际。
教师培训,应该突出对青年教师,特别是35岁以下的教师的培训规划,内容方面也应侧重于上课能力的提高上。教学理论上变培训为培养,建立青年教师培养成长的一揽子计划,有明确的长期的青年教师培养目标,要把培养和培训长期坚持下去,这样才能显现培养效果。
必须增加培养经费。可以说培养经费是教师培养的一个瓶颈,不解决这个问题,教师培养就只能是口头上的计划,计划只不过是一些让人心动的词汇。所以,加强对教师培养、培训的经费投入是教师培训、培养的又一个关键点。相应的,也要选好培养人头,实行经费与人头对应的方法,提高培训经费的使用效率。
(六)将农村教师队伍建设作为地方教育行政部门业绩考核的指标
农村教师队伍建设事关农村教育发展全局,是各级教育行政部门的一项重要职责,省、市级地方教育行政部门应该加强各地农村教师队伍建设的宏观规划和指导,统筹合理配置城乡教师资源,并监督各级地方教育行政部门依法履行其管理职能。各地农村教师队伍建设情况要纳入全省教育督导范围,并将其结果作为考核地方政府和教育行政部门业绩的重要依据与指标。
三、结语
笔者相信,建立在对河北省农村教师队伍现状的描述和追本溯源的分析基础上的关于加强农村教师队伍建设的建议,一定能够对农村整体教育水平的提高有所帮助。笔者也相信,有上级党和政府的亲切关怀,有上级教育行政部门的正确领导,有全体教师的共同努力,教师的整体水平一定会尽快得到提高。
参考文献:
[1]周宏,学校教育科研全书[M],北京:九洲图书出版社,1998:320―321.
[2]范国睿,教育生态学[M],北京:人民教育出版社,2000:181―182.
[3]王琳燕,论新形势下的农村教师队伍建设[J],中国电力教育,2009,(4):32―33.
[4]庞丽娟,加强城乡教师流动的制度化建设[J],教育研究,2006,(5):6―7.
[5]朱嘉慧,义务教育阶段农村音乐教育现状及对策个案研究[D],长春:东北师范大学硕士学位论文,2007:27―29.
相关期刊
精品范文
1音乐鉴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