作文题材范文
时间:2023-04-02 15:48:19
导语:如何才能写好一篇作文题材,这就需要搜集整理更多的资料和文献,欢迎阅读由公务员之家整理的十篇范文,供你借鉴。
篇1
这里所说的真情,主要体现在亲情、友情、师生情和人文关怀的悲悯之情等几个方面。亲情可以写母子(女)情、父子(女)情、兄弟情、姐妹情等。抒写情感要写情感的矛盾、不解、无悔、冲突、惭愧、内疚和忏悔,写出情感的变化、波折和复杂性,这样才能感人。
走入真情,走入自我的情感世界,这是一种很动人的现实。《祭弟文》(2004年湖南卷“家庭教育”)虽然以文言行文,但描述的是自己眼中活泼灵动的表弟在创新被骂、养花被骂等一件件小事上越来越失去了自我,最后郁郁而终,字里行间透露出对表弟深深的怀念,更满溢着对苛责教育的愤怒,这种真挚的情感使这篇批判性的文章更富张力。《芬香永存》(2005年广东卷“纪念”)一文写母亲去世后,自己的在四年中的成熟:“你走后我变乖了”“把这坏习惯改掉了”“您走后我更关心妹妹了”“您走后我就把头发留长了”“您走了,整个世界变得那么陌生,我无所适从。我开始独立,学会做各样的活儿。我把家布置得跟您生前一样,妈妈您知道么,是为了更好地纪念您。我愿意相信灵魂的存在,那样,妈妈您就会知道女儿用了这些特殊的方式来纪念您。”这些语言都是发自肺腑的至真至诚的话语,相信每一个读者都会被打动。
2005年湖南卷以“跑的体验”为话题,满分作文《那鱼・那鹰・那人》写了一个高考落榜生艰难痛苦的人生奔跑过程,“那年高考,
发挥失常,落榜了。我坚决地拒绝复读,执意背着大大的旅行包”,要“跑出父母的实现,跑上自己的轨道”,后在亲情的召唤和现实的挫折中又再次回到人生新的跑点的过程。
篇2
许多同学都认为生活单调,没有事情可写,因此要么编造,要么借用作文选上的材料,拾人牙慧,乔装打扮,以此来应付作文。其实,只要盘点一下生活所赐予每个同学的素材,可写入作文的何其多!只是我们没有勇气去写那些真实的事。写《真情》总喜欢爸爸、妈妈如何的关爱“我”,却不敢表露爸爸、妈妈其实关系很坏、很僵、甚至已经到了要离婚的地步的事实,不会表达此时此刻的“我”的矛盾复杂而又痛苦的心理以及由此而产生的依恋、希望之情。如果这里的假设是事实,把它表达出来,应该说字里行间传递的就是至真至诚的感情。但是,很多同学却因种种顾虑而将此类真实的素材深埋在内心,而不敢表达出来。须知,正是这些自己在内心不断品尝,并且只有自己才能品尝出滋味的东西,恰恰浓缩着独特的体验和感悟,浸透着最真最善最美的感情,恰恰是作文中最需要的东西,而且是最能打动人的东西。我们所讲的真事正是指那些健康的隐藏于内心不愿示人的因而又是需要勇气才能表达出来的事情。所以让学生大胆地突破人为没置的心理防线,让作文装上一个秘密,写出一段心事,道出一种苦闷,袒露心迹,表达自我的真实,既使作文教学的方向得以纠正,更使作文真正地走向学生的心底,成为学生生命活动的一种表达方式。从某种意义上讲,写这样的真实,其实是在恢复作文的本真状态,使作文呈现生命的底色。
有些看起来与试题关联不大的生活素材,经过巧妙的艺术处理,也可以转化成考试作文的题材的。因为每一个感性材料、客观对象,都是多种规定的复杂的统一体,其内涵往往是多层的、多义的、多向的,都具有多层次开发、多角度利用的可能性。例如,“陈景润为了摘取数学皇冠上的明珠,在他那6平方米的小房间里演算了几麻袋草稿纸”这样一个素材,面对不同的题目,就可以有不同的用法。从精神品性的角度来说,它可以用来说明“锲而不舍,金石可镂”;从科技发展的角度来说,也可以说当时陈景润所从事的事业,目的和手段是极不相称的,他的追求是如此的伟大,可他所用的手段却是如此的落后;从社会价值的角度来看,陈景润所从事的事业,与他的待遇又是极不相称的,他的工作是如此的重要,但他的条件又是如此的艰苦。也许我们还可以从中看出许多东西。也就是说,同样一个材料,只要你取舍得当,挖掘得当,是可以适应许多不,同的题目的。这就是转化的功夫和本领。
这是不是有点牵强附会了呢?殊不知,在紧张的考场上,在不允许查阅资料,来不及从容思考的情况下,面对一道具体的作文题目,要想写得切合题意,削足适履,穿靴戴帽,移花接木,撮合附会,雕塑打磨,焊接抛光等等,恰恰是把日常生活素材转化成考试作文题材的,或许是不得已的然而却是很有效的构思方法。甚至结构形式,开头和结尾的方式,语言的点化,扣题的技巧等等,都可以把日常生活素材转化成考试作文的题材。当然,要把这种“转化”做得不露痕迹,做得天衣无缝,关键要有开阔的思路、灵活的思维和起承转合的语言技巧、
篇3
命题作文是从传统中走来的长者
中国自有科举考试便有了命题作文,从《赋得古原上草送别》一路走到解放后的《一年来我在努力地工作》,虽然内容因时代不同而不同,可命题这种形式并没有本质的变化。上世纪90年代中期,命题作文这位从传统中走来的长者才结束了他一统天下的权威,材料作文和话题作文日益活跃,但话题作文依然扮演着重要角色,越来越具有时代性、地域性的特色。
命题作文的题目是确定的,不可另起炉灶、改换题目,这是与材料作文、话题作文的最大区别。命题作文一般不提供材料,但也有例外,如2006年北京的《北京的符号》,就列举了故宫、四合院、天桥的杂耍、胡同的小贩的吆喝、琉璃厂的书画、老舍的作品、王府井的商业街、中关村科技园等,这与话题作文中的材料很相似,此中材料可以作为帮助理解题目的桥梁,也可以作为写作发挥的内容。命题作文对文体的限制性最强,这也是它同其它两类作文的差别所在。如2005年北京的《说安》、湖南的《谈意气》,题目具有明显的文体指向――议论文,其它文体就难以吻合题目要求。而2006年北京的命题作文《北京的符号》之所以倍受好评,原因也正是它在文体方面显示了相当大的自由度。作家梁晓声认为:过去的高考作文题目要么是感性的,叙事的;要么是理性的,议论的。《北京的符号》模糊了这两者的界限,是理性和感性的交融,有悟性的学生可以比较容易地找到落脚点,用自己擅长的方式表达。
材料作文是富于思辨的成人
材料作文兴盛于上世纪90年代。因为它思辨性强,并且符合高中毕业生思维发展实际而备受命题者青睐。2006年高考Ⅰ、Ⅱ卷材料作文似稳重而博厚的成人,在稳定了三年的关系型话题作文之后又走到高考作文的前台。
材料作文不限制标题,命题灵活度比命题作文和话题作文大。提供的材料对作文主旨及内容的限制远大于话题作文和命题作文。如果是记叙文,必须根据材料提供的情境写人、记事,至于扩写、续写更是必须以材料为根本;如果是议论文,必须从材料所包含的角度提炼观点,发表看法,材料提供的角度又远少于话题作文提供的角度。材料作文所附材料,必须辩证地全面、具体、历史地分析。材料作文必须紧扣材料,不能像话题作文那样确立话题后可以不顾及所附材料。
思辨性是材料作文最重要特征。2006年全国卷Ⅰ作文题所用的材料是经过改编的拉封丹寓言,原来寓言中的乌鸦是个愚蠢、盲目、缺乏自知之明的被讽刺对象,而作文材料中“孩子摸着乌鸦的羽毛说:‘它多可爱啊。’”是命题者加的。这样就增加了材料的辩证意味,审题难度增加了,尽管题干中还要求“可以选择一个侧面、一个角度构思”,但还要在“全面理解材料”的框架下,在对寓言的全面而不是片面的理解下,才能做到恰如其分,才能体现客观辩证的态度,才符合命题者对主题思想的要求。
材料作文对文体的要求同话题作文一样,是比较自由的,考生尽可发挥自己的写作特长,运用不同表现形式,甚至创造性地发挥。但如果是写议论文,试卷所附材料是必用的,关键是运用得巧妙,富于概括性,突出重点,不可面面俱到,兼收并蓄,这同话题作文的材料有很大差别,材料作文的材料在于“用”,话题作文的材料在于“引”,话题作文的材料只起引出作文话题、提示话题内容的作用。
话题作文是跳街舞的青年
话题作文源于电视节目中的话题讨论,作为命题形式的话题作文及其标志是“三自方针”:自主立意,自拟题目,自选文体。因为它比其它命题形式更符合文章生成的规律,因而倍受师生的欢迎,近三年来,独领,成为较为稳定的命题形式。它收放有度,便于发挥,如当今流行的青年街舞,传统与创新,流行与高雅,异彩纷呈。
话题作文的题目应是考生自拟的,话题不是题目,但对于议论性文章,题目包含话题,可以有效避免离题。话题字数少的,话题前可加“关于”、“说”,或在话题后加“断想”、“联想”、“沉思”等,如《关于问》、《走与停的思想》、《三的联想》、《雨燕减肥的沉思》。话题字数多的可以直接用作文章题目,如《雕琢心中的天使》、《留一点空白》。
话题作文的材料不同于材料作文的材料。“话题作文所用的材料仅仅是对话题的一个说明、一个解释,或者说是一个例子,目的是帮考生理解话题。”(张伟明语)所以,一般情况下,不宜拿材料到文章中去分析,话题才是话题作文的核心,要分析的恰恰应该是话题。材料不同于话题,材料的内容大于话题,分析材料容易离题。话题本身就是生成文章之树的种子,而材料是堆土,其中可能有无数颗可以长成文章之树的种子,过分分析材料,就可能选错种子,这就是过分留恋材料容易造成离题的原因。所以张伟明先生明确地说:“作者完全可以只根据话题要求而无需照顾材料的内容来作文。”
篇4
作文题目如下:
黑暗中,石头愤愤不平地对身边的钻石说:“我不知道平时人们为什么把你抬得那么高,把你视作宝贝。现在你跟我又有什么两样呢,不都黯淡无光吗?”钻石说:“是的,我和你一样,也不会发光。但我懂得如何对待别人的光芒。”这时,天边露出一丝星光。石头发现,身边的钻石立刻熠熠生辉,它的光芒甚至比星光更闪亮、更耀眼。
要求选好角度,确定立意,明确文体,自拟标题;不要脱离材料内容,不要套作,不得抄袭。
阅卷之后,发现学生的思维真是太“丰富”了。有各种各样的立意,比如:把握机遇;严酷造就辉煌;涌泉相报;月亮也曾是个贼;感恩;青出于蓝而胜于蓝等等。这些都是明显偏题走题的。学生们怎么会得出这么多古怪的结论?我们在进行材料作文审题时要注意些什么呢?
问题一:脱离材料内容
材料作文,强调的是在材料内容及含意的范围内作文,就是说你写作的主旨应该是从材料中得到,有个学生写“月亮也曾是个贼”,作文中这样写道“钻石不发光,依靠别人发光,由此联想到月亮,也是一回事。所以说月亮是个贼”,然后就对月亮进行描写了。还有个学生写“严酷造就辉煌”,作文内容有这么一段话:“原本都是黯淡无光的石头和钻石,遇见星光就不一样呢?因为,钻石经过了高温高压的考验,才能变成晶莹剔透的钻石,所以,严酷造就辉煌。”
试问,材料涉及到月亮吗?写到钻石经过高温高压的考验吗?没有,很明显,这审题是大错特错了,完全偏离了材料,偏离了题意。
所以,写材料作文,必须紧紧扣住材料,对材料进行辩证全面地分析,不能脱离材料内容,进行任意地联想,所有的一切立意都是从材料中得出来的。这是前提。
问题二:没有注重整体性原则
对材料作文进行审题立意时,要仔细阅读所提供的材料,切实弄清材料的中心和实质,不要只抓住只言片语,以局部代替整体。一定要注重整体性。
整体框架是石头和钻石的对话,石头评价钻石,认为两个事物是一样的——黯淡无光,钻石客观分析自己——不会发光,但能懂得如何对待别人的光芒。下文写钻石变得熠熠生辉就是得益于正确对待别人的光芒,这样就把材料内部的关联解读出来了,这里从整体来看材料主旨就是正确认识自己与正确看待他人,钻石能正确认识自己和看待别人,但石头没能做到这些,这是材料的整个方向。
而上面学生审题立意只抓住其中的只言片语,以局部代替整体,没有体现整体性原则,这是错误的原因所在。如“青出于蓝而胜于蓝”这一立意,学生就是抓住最后一句“它的光芒甚至比星光更闪亮、更耀眼。”错误地认为钻石吸收星光,但比星光还灿烂,真是“青出于蓝而胜于蓝”。“把握机遇”学生可能抓住这句“天边露出一丝星光,钻石熠熠生辉”这机会钻石抓住了等等。
所以,审题立意时一定要注重整体性,要抓住材料的内涵,不要只抓住其中的只言片语。
原因三:抓错关键句,理解不当
我们说,在进行材料作文的审题时,除了看整体,重视材料中起关键作用的语句是正确而且必需的,只不过这些必须在整体框架下进行。同时要抓住关键句,正确理解关键句。材料中钻石的话语很有哲理——“它懂得如何对待别人的光芒”。笔者讲解时,发现这一关键句,有些学生未能注意到。同时还要注意“光芒”的含义,指人的优点、长处、成就、贡献等,就是说钻石能正确对待别人的优点、长处、成就等,究竟如何正确对待呢?下面写道“这时,天边露出一丝星光。石头发现,身边的钻石立刻熠熠生辉”,说明钻石本不会发光,但借助某种外力,学习了别人的长处,钻石就可以发出耀眼的光芒,由此可见,这段文字的最佳立意是正确认识自我并善于借助外力以成就自我”。而学生写“涌泉相报”,错误地理解了关键句,认为钻石懂得别人给他怎样的恩惠,你就应该回报更大的恩惠,这是错误的理解。
所以,我们在审题时,要重视材料中起关键作用的语句。同时明确寓言性材料,“关键句”是隐藏寓意的语句;评述性材料“关键句” 是议论抒情的语句;事件性材料“关键句”是揭示因果的语句;哲理性材料富含哲理的句子都是关键句。
评阅试卷时,发现学生大多是从钻石的角度审题立意的,其实材料作文所蕴含的观点并不是唯一的,从不同的角度可以得到不同的结论。所以审题时还可以多角度立意。这材料从石头角度看:立意为(1)环境影响人的认知;(2)正确对待别人的优点、长处、成就、荣誉等。当然,有的材料里会涉及几个对象,这几个对象并不是并列关系,其中有主次之分,那我们审题时要从主要对象入手进行分析,否则会出现偏题现象。
篇5
火辣辣的太阳悬在天空,放出一年中最“灿烂”的光,那段日子,我们放暑假。
一
把自己反锁在家里,把电话线拔掉,电脑关掉,尽情做一道数学题,一道小小的解答题,足以让我一动不动地想2小时,-1,2,3x,y……布满我“可怜的大脑”。换换脑子与亲爱的words打个交道,背一背单词似乎容易,可与3大页的句型可把我难到这儿了,又不辞辛苦“浪费”了2个小时。虽然失去了好长时间,但在失去的同时,乐趣与我为伴。二
拉着平时要好的同学,一起去逛商场,我们几个一起穿裙子,装淑女。瞧,大街上那几个脚步轻盈,面带微笑的女孩就是我们!看,平时假小子一样的段文钊也开始一言不发,想说话时,只靠在我耳边轻轻地说几句。班里的女生见了,马上加入我们“淑女队”,男生见了则大喊:“见鬼了,今天她们怎么变成淑女了?不会是谁想施‘美人计’来迷惑我们的吧!”还把淑女和美人计加重读。我们也不在乎,只是捂住嘴偷偷地笑,无论有多好笑,我们必须保持笑不露齿。当然,我们并不天天做这无聊的事。(后来我才发现无聊)
三
有时,我们也会“尽显英雄本色”,“潇洒走一回”。我们飞快地骑着自行车,大唱流行歌曲,让帅哥头型随风飘扬,马路上的行人自动让出一条路,红绿灯口警察气得龇牙咧嘴,却拿我们毛头小孩没办法。不过,我是最不好说的了,只听着他们说好了,反正我这女低音在女高音中不起眼。“物以稀为贵”,可她们却不给唯一的女低音表现机会。
四
篇6
一、“城市色彩”构成的复杂性与多维性
近年来,国内不少城市都规划、出台了“城市色彩”或者“城市主色调”,其基本方式是由有关部门规定一种或者若干种色调、色系作为“城市色彩”或者“城市主色调”来进行推广。但实事求是地讲,这些城市色彩或者主色调,大部分给人的印象并不深刻。这其中可能有客观因素,比如今天城市发展的规模、体量等,但恐怕根本原因不在于此,总结这其中的得失,可以看出:
1.“城市色彩”是生活与色彩、主体与对象、心理效应和客观环境等多重因素的交融、互动、统一。从规划、设计的角度讲,城市色彩不能过于复杂、含混,这种含混的色彩本身,体现不出城市色彩的那种标志性和统一性作用;城市色彩需要和谐、厚重,城市色彩不能是那种浮艳、浅薄的色彩,但并非不需要鲜明的特征和特“色”……但只做到这些还是远远不够的,因为这些只是从客观对象的角度来考虑问题,还只是把色彩作为色彩来考虑问题。城市色彩,是人们在特定的生活和文化环境当中感受与体验到的那种“色彩”,而不仅仅是建筑物的涂装在视网膜上的视觉反映,单纯去“规定”和“设计”,即使达到预定目标,效果也并不一定很好。事实上,很多“城市色彩”,都属于那些容易被人们忽略的、没有“感觉”的色彩,最终只能形成一片灰扑扑的“背景色”,而在一个组织协调的“城市色彩体系”当中,艳丽不一定代表浅俗,丰富也不一定代表杂乱。
2.“城市色彩”是符号性(象征性)和现实性、主题性和背景性的统一。城市色彩的规划设计,不能是“存在的即是合理的”:一方面,它不能单纯依赖色彩的物理分析和色谱统计的方法,这种方式看似很“科学”,很“量化”,但实际上往往只是“现状”、只是“事实”层面的东西,“城市色彩”应该是一种具有深广文化内容和内涵的东西,仅仅从现实因素归纳和“规划”显然是不够的;另一方面,构成城市色彩和城市主色调的,也不一定是现存的城市色彩和色系中在“量”上占优势的那种色彩和色调,而是一定具有一种文化符号和文化标志性的意义,比如,看到或者想到宫墙上的那种朱红色,就让人想到北京――这种颜色在今天北京城市色彩整体当中,从计量统计上不会占多大的比例,但无疑是最能够代表北京的象征性、符号性、主题性的城市色彩之一,而“灰色调”其实只适宜作为一种背景性的城市色调。
3.“城市色彩”是人文氛围和自然物理、历史传统和当代气息、稳定性与开放性的统一。比如,沿海城市,天然地让人想到蓝色,草原城市,天然地让人想到绿色――这种自然关系当然只是“文化通感”效应的一个方面。另外,在传统因素当中,积淀着人们深层的文化心理内容和深广的文化历史内涵,尤其值得关注,因为它往往是在久远历史当中形成的文化心理结构的客观对应物,具有丰富的文化符号和象征意义,能够起到一下子把人们的生活的空间和时空给拓展和扩大开来的作用。比如苏州的城市色彩,不管是不是出于规划的结果,给人以突出印象的,就是由传统江南民居“粉墙黛瓦”的色调,延伸、衍生和交相辉映出来的明丽光彩,这样的城市色彩,不仅让人看到了苏州的历史,也可以与苏州作为一个现代化大城市的“现代”相兼容、协调。
二、“城市色彩体系”的“文化”构成和“系统”结构
上述这些复杂因素和辩证关系决定,城市色彩或者主色调,不仅仅是事先确定的几种色彩和颜色,而且是综合了历史、人文、心理、环境、建筑等因素的一种“文化通感”和综合性的效应、结果,是色彩与城市生活、客观与主观、历史和现实交融、互动的一个总体性的“色彩”文化体系。这里用“城市色彩体系”来取代“城市主色调”或“城市色彩”的说法,是想说明它事实上应该是一个分层次、立体化、全方位、开放性的有关“色彩”的文化系统。梵高的绘画色彩运用极其丰富、极尽艳丽,是贫乏、焦虑的“现代人”内心当中的“色彩”乌托邦,却并不给人以杂乱、浅薄之感。“城市色彩体系”当然不同于艺术作品,“风景如画”可能是种理想,不过借鉴一些艺术性的思维,却并非过分要求:不是把色彩仅仅作为色彩,而是将其作为城市生活的内在要素,运用包括艺术思维在内的多种方式、方法,以“色彩化”的生活世界和文化体系为目标,进行系统的组织、安排。“城市色彩体系”不仅仅是“色彩”本身,它具有更为深闳的城市生活、城市生存的内在关涉和城市文化的本质牵联:
首先,城市生活和城市文化的属性,决定了城市“色彩”体系的那种非自然、物质性、堆聚性、超限量等方面的特征。城市生活和城市文化当中的“色彩”变得“触目”和“剩余”,同城市物质生活的便利、丰富、效率等紧密地联系在一起,与城市生活对于自然的疏离同步。人们对“色彩”基本再没有敬畏感和形而上层面(比如古人对于“苍”天、与“五色”相配的五方、五德乃至王朝的运势等)的考量,而是处于超量的感官性和消费性色彩的包围当中――当然人们可以从这种与色彩的关系中,发现“现代”生活的精神状况和形上意味。这些不能进行简单的赞美和批判,而是需要进入五光十色或光怪陆离的色彩和光影的内部、深处、背后、间隙,进行一种复杂的、具体的理解和分析――犹如艺术批评家分析梵高的绘画。
其次,也因此,在城市生活和城市文化当中,人与外部世界、包括与“色彩”的关系,不再是一个简单的、静观的主客体关系、外部观照和单向度“反映―被反映”关系,而是一种复杂的立体性关系网络和体系。这种生活方式和关系模式,决定了人们对于色彩的需求和使用关系的复杂性,反过来,同样的色彩在不同的生活场景和物理―心理模式之下,又具有多重的再现、反映、阐释的空间和可能。这样,城市生存和城市生活的模式,因此是“在色彩中存在”(being-in-the-colour),而不是对“城市色彩”和“城市主色调”进行外部的、超脱的“审美”观照。
第三,城市的“色彩”和城市的“色彩”研究,在很大程度上因此也不是一个“规划”“设计”和“艺术”领域的问题,而是一个生存论的问题。当我们走入“色彩”的内部和深处,就会发现,它经常也是严峻的甚至残酷的。举一个简单的例证,当有人在为城市建筑物亮丽的夜景灯光陶醉时,另一部分人却在为光污染而辗转难眠。对于前者来说,“色彩”是审美问题,对后者来说,却是生存之困。这就好比,人们不仅应该看到绘画当中的艳丽色彩,更应该看到画家那笔触之间的焦灼的灵魂一样。对“色彩”的深入,因此也是对于城市生活和城市生存的本质和核心的深入理解。
三、作为“色彩”文化体系的城市:城市生活的一种生存论观照视角
“城市色彩”和“城市主色调”其实只是“城市色彩体系”的一个部分或层面,或者更准确地说,是城市色彩体系的某个显在层面和外化反映;由此反过来看人们通常所理解的“城市色彩”和“城市主色调”,就更加显现出其局限和片面性了。“城市色彩体系”往往既是人们对于一个城市的“第一印象”,同时也是城市文化深层本质的反映;而一个不协调、不适当的城市色彩构成,给人的是说不出来的不舒服的感觉――这往往也是城市生活本身当中的某种不协调的曲折反映。
篇7
(选自《广州日报》)
2. 小女孩对滋味的品尝是快乐的,与此相对,在俗务缠身的成人世界里,我们早已习惯了对意义的探究。笑要有笑的理由,哭要有哭的道理,举手投足,一招一式,都无法做到随心所欲,都要顾及别人投向你的审视目光,却忽略了事情最本真的滋味,忘记体味人生真味。人们常以“无欲则刚”来进行摆脱贪欲、回归本真的自警,但真正能实践者却大乏其人。还适用话题:快乐、人生、意义、天真、单纯、成熟……
3. 北京时间2月7日,2012年度劳伦斯世界体育大奖颁奖仪式在伦敦举行,英国高尔夫名将达伦克拉克一举夺得年度最佳复出运动员奖项。自2007年起,他的职业生涯进入了低谷,正当人们预测其可能从此一蹶不振之时,这位高球硬汉却在时间的磨砺中战胜了伤痛和压力。2011年,他以42岁的体育“高龄”夺得英国公开赛的冠军。
克拉克在磨砺中战胜了伤痛和压力,品尝了人生和事业的苦滋味,才创造了自己的辉煌,有力地回应了人们的悲观猜测,尝到了甜的滋味。还可以用于“挫折”“磨砺”等话题。
4. 2010年岁末,年度中国作家富豪排行榜出炉了。前十名里,以青少年儿童为主要读者对象的占了半壁江山:杨红樱、郭敬明、郑渊洁、韩寒和天下霸唱。这还没有包括专写职场经验的李可,专写育儿的尹建莉。排行榜前十名作家中,没有一位是严肃文学作家;青春文学、玄幻小说、职场攻略最受追捧。面对这样的现状,有人认为中国作家“爱吃青春饭”是由近几年火暴异常的青少年读物市场决定的,这种现象无可厚非。但也有人不无担忧地指出,对青少年而言,如果他们的青春都在低幼化、浅阅读中度过,未免太可惜。一旦走出青春阅读的气场,读书的习惯就会在生活的压力下渐渐消失。
5. 书籍支撑着我们在现实社会里树立起自己的精神标杆,无畏地抵抗绝望、堕落与虚无,从而获得激情,明晓行走的方向,它是智慧的传承,精神的支撑。在青春文学泛滥的今天,在娱乐精神大行其道的时候,轻松愉快的阅读方式成了读书的主流。对书的品味体现一个人思想的品味。每一次真正有价值的阅读都是一次严肃而深刻的生命体验。现在的青年们就应该阅读有“精、气、神”的文学作品,这样才会对人类的精神与存在的意义发出终极追问。巴金说:“人不只靠吃米活着。”这需要拷问一个人的灵魂,因为只有从书本到达灵魂的高度之时,我们才能学会深刻思考。
6. 苏珊,2009年英国达人。她年龄有点大(47岁)、长相有点雷人(身材臃肿、相貌普通)、打扮有点老土(顶着一头乱发)、说话有点语无伦次。在演唱伊莲·佩姬的《我曾有梦》时,她以浑厚而富有磁性的天籁之音震撼全场,红透英伦,真正诠释了何为“人不可貌相”。
苏珊大妈一直以来的梦想是“做专业歌手,成为伊莲·佩姬那样的歌星”。她说:“你必须不断努力,一步一个脚印,终究会成功。永远不要放弃梦想。”苏珊12岁练习唱歌,一夜成名的背后,是35年不间断地歌唱,是35年长长的寂寞。35年,从花季的少女,到无业的大妈,这中间或者只有倔强、辛苦和失落,组成她35年每一个夜晚或者清晨的滋味。
篇8
材料作文是近年来高考作文的主流题型。材料作文的审题立意是学生写作必须首先跨越的一道壕沟,也是衡量学生思维品质优劣的试金石,更是作文成败的关键。
一、一分为二显主旨
哲学家和船夫
湍急的河上有一条小船。小船上坐着一位哲学家和一位船夫。哲学家问:“你学过历史吗?”船夫:“没有。”哲学家摇了摇头:“那你失去了一半生命。你学过数学吗?”船夫:“没有。”哲学家动情了:“那你简直失去了一半以上的生命。”这时,一阵狂风吹翻了船,船夫问哲学家:“你会游泳吗?”哲学家回答:“不会。”船夫:“那你将要失去整个生命。”
哲学家深谙历史,精通数学,实在令人倾慕。但哲学家不会游泳,在“狂风吹翻船”的情形下,满腹的经纶却无法挽救他的生命,委实让人遗憾。高深的经院哲学脱离了生活的土壤,只能是哲学家们的坐而论道。理论必须和社会实践紧密结合,才能发挥应有的作用。船夫不懂历史,也不懂数学,不过是一介白丁。但船夫却擅长游泳,在“狂风吹翻船”的情形下,游泳这项简单的技能足以让他自保。生活中磨炼出的本领虽没有多少深奥的哲理,却能在现实生活中发挥巨大的作用。
理论应该和实践相结合,并在实践中不断地丰富完善,才能推动实践;实践在现实中无疑具有十分重要的作用,增强实践能力很有必要。但实践也应从感性上升为理性。如果就此立论,也未尝不可。但如果对哲学家和船夫的表现全面思考,一分为二地分析,则会发现柳暗花明的新境界:哲学家有精深的理论,但欠缺生活的基本能力;船夫有娴熟的生活本领,却掩不住知识的贫乏。两个人,优点、缺点恰好相反,优势、劣势同样明显,但哲学家却轻蔑地预判船夫“简直失去了一半以上的生命”,船夫也不无嘲讽地揶揄哲学家“将失去整个生命”。两人言辞对峙,互不服气。尺有所短,寸有所长,大千世界,芸芸众生,人各有所长,也不可避免地会有所短,哲学家何不放下清高的架子,虚心向船夫学习?船夫何不多一些敬重,坦然承认自己的不足?正确的态度是:互相学习,取长补短。
二、表象之中探本源
桥
每逢山溪水涨,他就守候在溪边,把他的学生一个一个背过小溪。惊悸的浊浪,滑溜溜的卵石,使他的名声远播。某报撰文颂:“人桥!”不久,他被提升为教委主任,接替他的是一个娇小姑娘,姑娘没有勇气涉过小溪,更谈不上背孩子渡溪。于是一到雨天黄昏,对岸就排着一支家长的队伍,一律裤腿高挽。
姑娘开始了奔波。她向教委主任报告,给区公所写信,跟乡长争吵,还掏出自己的工资,把一位关键人物屡屡灌得大醉如泥。不久,小溪上架起了一座钢筋水泥桥,孩子们从此可以顺顺畅畅地上学了。而姑娘现今还在山村小学,教着4个年级的50名学生。
他,心地善良,师德高尚,用身躯筑起学生过溪的桥。他是道德的楷模,师德的标兵,理应受到社会的肯定、政府的褒奖。姑娘,娇小柔弱,能力超群,屡屡祭出狠招,疏通相关环节,在小溪上成功架起一座钢筋水泥桥,从根本上消除了孩子们上学的隐忧,彻底解决了孩子们上学难的问题。如果我们能看到他和姑娘最终结局的巨大反差,并分析这种反差中的深层次原因,就能在表象中找到本源。
他被提升为教委主任,从此离开了山村,走向领导岗位;姑娘还在山村小学,教着4个年级的50名学生。公允地说,背着学生过溪只是“治标”,使小溪上架起钢筋水泥桥才是“治本”,姑娘的能力应在他之上。
他,朴实善良,任劳任怨,毫无怨言,是纯正的道德化身;姑娘,有闯劲、有干劲、有韧劲,是能力的象征。但强大的能力却掩不住令人不快的缺陷:打报告、写信、灌酒。能力没有给道德加分,为人处事的诸多不妥却令姑娘形象受损。能力与才华只有附着于社会共认的道德标准之上,与普适的价值观念和谐共振,才能彰显出最大的价值。这是姑娘应该最终明白的道理,也是本则材料给我们的最深刻警示。
三、纷繁矛盾辨主次
大学里“藏”了个初一班
2006年秋开学至今,在某师范大学的校园里,一直“藏”有一个初一班。在这个被社会称为“子弟班”的班级背后,到底有什么隐情?2006年4月,滨湖市出台意见,从当年秋季开学起,停止当地择校热的“焦点”——萃文中学招收初一新生,实行中小学生一律在公办学校免试就近入学的政策。作为师大附中的萃文中学停止初一招生,意味着师大子弟不再享有就读附中的便利。一场“地震”由此在师大家长中引发。为了孩子的未来,家长们决定自己办班。在学校的默许下,“子弟班”很快在师大校园里办起来。该消息经媒体披露后,“子弟班”被一些市民称为“特权班”。师大副校长王世华说,子女入学在相当长时间内,是学校吸引人才的重要因素。停止萃文招生后,数十位教师的联名信一递再递,一位教授甚至将浙江大学的商调函一并呈上。
师大家长们希望利用师大的优势,使孩子受到良好教育的愿意是无可厚非的。望子成龙,乃人之常情,人们也可以理解。但是,师大的家长们可能忽略了一个基本的事实:师大是国家资源,动用公共资源为自己的孩子办一个“初一班”,违背了教育的公平性原则,也违背了社会的公平正义。难怪乎,老百姓要称之为“特权班”。师大也显得十分无奈:学校地处位置相对偏僻,经济欠发达的滨湖市,吸引人才本就不是一件容易事,再没了子女入学的便利,吸引人才无疑是雪上加霜,连已有的人才恐怕也留不住。迫于压力,只好默许。但师大的领导们应该想清楚:罔顾滨湖市的政策,采取消极抵抗的方式,恶化与当地政府的关系,既不利于师大的生存与发展,也会在社会中产生负面影响。
篇9
关键词:材料作文;审题立意
材料作文,是防“押题”的最好作文形式。相对于话题作文而言,它的审题立意难度较大,又由于高考作文自1999年到2005年一直是话题作文,因此,当它今年再次出现在高考语文全国卷上时,众多考生不知所措,偏题、跑题现象严重。为此,笔者针对“学生在材料作文审题立意上存在的问题”提出几个注意点。
一.切忌“根据材料的部分内容”立意
一般说来,出题者的意图是通过整个材料来显示的。如果不在审视整个材料的基础上把握观点,而是断章取义,就不能很好的体现命题者的用意,从而造成偏题、跑题现象。例如:
(材料一)人们看到洁白的荷花时,总是情不自禁的赞扬它出淤泥而不染;可没有想到,没有淤泥,能有荷花吗?
材料分两部分内容,前一部分旨在说明淤泥的坏处,后一部分旨在说明淤泥的好处。综合整个材料可立意为:“看问题要全面。”有的学生审题时只注意了材料的前一部分或后一部分,因而错误地立意为“任何事物都有它的作用”等。
二.切忌“在材料的非主要信息上”立意
有些材料,信息点很多,给正确立意带来一定的影响。这就要求我们在审题时进行认真分析,根据各个信息在材料中所占比例及材料语言形式的特点,确定出主要信息(因为只有主要信息才反映材料的主旨),在此基础上立意。否则,立意就会偏离材料。例如:
(材料二)长江从源头流来,虽经千曲百转,有时向东又转向东南,向东北,向北,向东,又向西,但不管它怎样曲折反复,终将流向东----太阳升起的地方。
这个材料的信息点有两个,一是长江的流向曲折,二是长江终将流向东。这两个信息乍一看象是侧重于前一个(因为它在材料中占的比例较大),但是只要留心一下材料的语言形式,就会发现后一个信息是主要的——转折复句强调的是后。
三.切忌通过类比联想进行立意
材料的形式多种多样,有的是事实型的,有的是寓意型的,但不管材料是哪种,它提供的只是一种现象,立意时要求把它所包含的道理、蕴含的实质揭示出来,为些,审题就要经过一个由特殊到一般、由现象到本质的思维过程。有的学生不明白这一点,在立意时进行类比联想,即从材料这一特殊现象出发联想到与之相似的另一特殊现象,然后把联想的结果作为观点,这种立意方法是非常错误的。
仍以材料二为例,有的学生由“长江向东流”联想到“历史向前发展”,因些立意为“历史的潮流不可阻挡”。这个观点是类比联想的结果,没有上升到对材料本质认识的高度,因此是不正确的。
四.立意时要考虑出题者的态度
大多数材料都具有感情倾向性(即带有出题者对材料中人或事的褒贬态度)。这种感情倾向直接反映着出题者的意图,反映着材料的主旨,审题时若不把这种感情因素考虑进去,就会造成立意的失误。例如:
(材料三)宋元之际,世道纷乱。一学者许衡,行路时,口渴难忍。路遇梨树,众人皆围而摘梨,唯许衡不为所动。人问之,日:“此非吾梨,岂能乱摘?”人以其迂腐,讥之:“乱世梨无主。”衡正色日:“梨虽无主,而吾心有主。”
篇10
一、记叙类文章的拟题
1.以人物为题。这种方法很像舞台上的“亮相”,大幕一拉,人物闪亮登场。它让阅卷者第一眼就知晓这篇文章写的是谁,围绕谁而展开。如:“电梯里的女孩”“小姨和查理斯先生”等。
友情提醒 这个人物最好是主要人物,或对情节发展起到重要作用的人物。
2.以事件为题。这种方法的好处是快人快语,让阅卷者对文章所叙之事一清二楚。如:“312宿舍卧谈会”“还你一个明媚四月天”等。
友情提醒 对所叙事件要高度概括、言简意丰。
3.以物件为题。这种方法有点像电影中的道具设置,物件或为描写的主体,或起辅助作用(如:象征、隐喻、暗示等)。如:“一把旧锄头”“风雨中的花朵”等。
友情提醒 这一物件在文中必须对刻画人物、推动情节或表现主旨起到重要作用。
4.以立意为题。这种方法的好处是开宗明义,直接向阅卷者展示自己的审题结果。如:“活出生命的价值”“掀起善良的盖头”“不该舍弃的微光”等。
友情提醒 对材料主旨的把握必须成竹在胸。一旦走眼,阅卷者甚至可以不看文章,立判走题。
二、议论类文章的拟题
1.亮出观点。这种方法的好处是不兜圈子,单刀直入,可以让阅卷者对作者所持的观点一目了然。如:“治标,更要治本”“敢于担当,迈向成功”“既要淡然,更要奋然”等。
友情提醒 要多用短句,最好是警句;少用长句,尤其是把答卷纸一行写满的句子。
2.妙用修辞。这种方法可以展示考生的语言功底,让阅卷者既能咀嚼出文章丰厚的意蕴,又能领略到作者如云的才气。如:“危险是条披着羊皮的狼”(比喻)、“大隐隐于‘乐’”(引用中的化用)等。
友情提醒 一定要拿捏好修辞的分寸,欠了固然不够味,过了也会让人咂舌。
3.摘录材料。这种方法的好处是规避了材料作文的最大忌讳――脱离材料内容及含意的范围作文,给阅卷者的第一感觉就是“该生的作文是扣住材料的内容来写的”。如:“谁解家书味”等。
友情提醒 摘录一定要既直击材料的核心意象和意旨,又直击作文的主体内容和中心观点。
4.巧借由头。这种方法的好处是使文章顿生“事趣”,引起阅卷者的阅读兴趣。如:“莫再化作五指山”“马二先生和王冕”等。
友情提醒 这个“由头”一定要是一节别人没有嚼过的甘蔗,否则,不仅不能吊起阅卷者的胃口,还会倒了阅卷者的胃口。
5.诗化语言。这种方法可以使文章流淌着诗情,摇荡着画意,为文章平添一抹文采,带给阅卷者一股扑面而来的书卷气息。如:“生于此岸,心无岸”“善在指间,青灯不灭”“人生,在水滴中摇曳”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