音乐核心论文范文

时间:2023-03-17 00:25:23

导语:如何才能写好一篇音乐核心论文,这就需要搜集整理更多的资料和文献,欢迎阅读由公务员之家整理的十篇范文,供你借鉴。

音乐核心论文

篇1

一、传统教育方式的弊端

(一)学生缺乏自主性

小学生正处在一个活泼好动、思维活跃的年纪,但是传统的教育方式多注重对书本知识的教授和灌输,忽略了培养学生独立思考的好习惯。从而导致小学生活跃的思维不能得到良好的发展,对课堂的积极性也大大减退。长此以往,学生的自主性变差,习惯去依赖教师来学习课堂内容,解决学习问题。

(二)注重应试教育

我国的主要教育制度就是应试教育,对于任何一门学生学习的科目,学校都会采取期末测试的方式来对比学生学习水平的高低。然而音乐是一项灵活多样的科目,它的内容不仅仅停留在纸张文字之上,也不只是一两首乐曲可以检测出来的。所以,应试教育通常忽略了学生本身具有的天赋,只看到了学生书面上的成绩。不仅如此,应试教育会让音乐成为学生的一项任务,学生会对此产生排斥和抗拒。由此导致上课无法积极的思考和参与,最终影响了音乐的基础学习。

(三)教学内容单一

音乐在各项学科之中所占的比重较小,学习的内容也不够丰富。多数学校的音乐教育仅仅停留在书本教学,没有实际的操作。例如,某校教师在教习音乐的课堂上,只是单纯的带领学生认识五线谱和音符。挑选个别同学来进行演唱的示范。学校也没有为学生提供音乐课堂上可以使用到的道具或者是乐器,学生只能听老师单调的解说,或是老师在讲台上用钢琴为同学将乐曲演奏一遍。这种单一的教学方式,会让课堂出现枯燥乏味的状况,降低小学生对音乐的兴趣。

二、小学音乐教育的创新与发展

(一)重视兴趣培养

更加注重学生的兴趣培养,了解学生的喜好,增加课堂的趣味性。在课堂上鼓励学生多动手操作,教学生学习一些容易上手的小乐器。例如,某位教师为同学准备了笛子,上课的时候,教师在讲台上讲解演示,学生就可以紧跟着动手操作。在操作的过程中,学生充分发挥了自己的好奇心,专注于老师讲解的内容,有不懂的问题也会积极的向老师提问。最后,老师组织学生进行小团体的演奏,虽然不够熟练,但是学生对简单的乐器操作有了基本的认知,课上不再是单一的听讲,也能让学生活跃起来,积极的参与到课堂的内容中。教师应秉持寓教于乐的原则,让学生在快乐中学习,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只有这样,学生才会由被动变为主动,才能更好的提高课堂效率和教学质量。

(二)提倡实践操作

重视学生的兴趣培养,就不能让教学内容仅仅停留在单一的书本教学,这只会让正处在贪玩好动年纪的小学生感到枯燥乏味,这种情况下教师就应该带领学生多进行动手操作。例如,某小学曾经的音乐教学模式,仅仅是在课堂上简单的演示教科书上的内容,学生不能跟着老师参与进去。经过教学改革之后,学校为学生提供了多媒体设备和一些小乐器,课上教师不仅单独为学生演示内容,还会邀请学生一同演奏。像是在讲解《雪绒花》的课堂上,教师用多媒体为学生播放了乐曲短片,然后又带领学生进行了简单的乐器演奏。学生对这种生动有趣的课堂形式充满了好奇,在课堂上积极跟随老师的思路,加快了完成课堂任务的脚步。

(三)丰富课堂内容

为了培养学生对音乐的兴趣,在课堂上,教师除了基本知识的讲解和简单的乐器演示之外,还应该更加丰富课堂的内容。在内容的丰富上,教师不应该仅仅停留在演唱和乐器学习等方面,还可以为学生提供更多样的带有趣味的课堂小活动。例如,某校园内的教师,在课堂上不仅带领学生进行演奏,还会在学生学习和了解了乐曲的内容之后,根据乐曲阐述的内容和表达的意义来编排一个小型的音乐剧。安排部分学生进行音乐剧的表演,部分学生进行乐曲的演奏。在这个过程中,学生们都积极地展现自己的能力。充分发挥了小学生活泼好动的特性,也很好的利用了他们贪玩的特点。在“玩”和“教”相结合的情况下,学生的表现更加的积极,对乐曲的理解也更加深入。

(四)改善教学环境

由于传统教学的特有的教学模式,音乐课堂的环境相对较为简单。为了提高小学音乐教育的教学质量,改善教学环境也是其中非常重要的一环。为此,学校应该加大对音乐教育的投资力度,首先要保证师资力量的雄厚,调整教师的薪资水平,重视教师专业素质的培养。其次,应该增加基础设施的建设,为音乐教室提供更多的器材和用具。让学生在学习的时候可以增加动手操作的机会。也要为音乐教室配备多媒体设备,让学生能够更加直观和全面的感受音乐的魅力。

篇2

再细读他正式出版的这一论著,更觉有写篇书评的必要。我从来都认为演奏家的理论高度与其表演立美的程度是相互辉映、交融的,对于段召旭的追求和选择,难道不值得支持和鼓励吗?

该论著的特色在于:

一是历史与逻辑的交互

段书以肖邦大赛的核心理念“肖邦精神”与“纯正性”作为逻辑基石,放在逻辑的起点与终点,贯穿全书,并将其置于肖邦音乐的发展及肖邦国际比赛的历史背景中加以审视,使论点的展开、论域的递进既有论述的聚焦,又有历史发展的动态和相关视野的辐射力。从引言第一页始,“肖邦精神”与“纯正性”就被作者郑重推出。第一章第四节《肖邦国际钢琴比赛历史上的几次争议》都是围绕评委和参赛演奏家在比赛作品的弹奏中对“肖邦精神”与“纯正性”理解的不同,从而产生了分歧,导致评价的大相径庭进行了讨论。第二章《肖邦国际钢琴比赛获奖者演奏的美学分析》四首曲目不同演奏版本的比较原则亦是紧扣“肖邦精神”与“纯正性”。在第三章《肖邦国际钢琴比赛评判的主流意识》中,作者在第一节又集中全面地分析大赛对“肖邦精神”与肖邦演奏“纯正性”的倡导。第四章《不同演奏倾向的美学聚焦》分析的个性化表演,其参照对象还是“肖邦精神”与“纯正性”。

但是作者的笔触并没有停留于此,而是让这一鲜明的聚焦点在历史的发展中、在不断变化的时空中展开。如在第一章论述每次比赛争议时,作者不只交待矛盾双方对核心理念理解的差异,还探究了其原由并从后续发展的角度展现了这些有异议的演奏家当今的现状。又如第三章第三节,作者把肖邦比赛的主流意识和西方音乐表演美学观念演变进行了相关的链接,找出大赛强调的“肖邦精神”与“纯正性”与表演美学流派的新古典主义的联系,突显其来龙去脉的历史轨迹。由此可见,点与面、核心理念与相关音乐文化时空发展的互动,使观点的阐明与展开,论述的层次与布局具有逻辑和历史的交互。

二是宏观与微析的结合。

作者在论著第一章花了三节的笔墨介绍1―16届肖邦国际比赛的全貌,包括比赛概况、评委和前三名获奖选手的具体信息,又在附录《肖邦国际钢琴比赛的历史回顾》中图文并茂地加以翔实罗列。给读者对大赛具有十分全面与宏观的整体感。同时,又在第二章《肖邦国际钢琴比赛获奖者演奏的美学分析》中,以肖邦的《“英雄”波罗涅兹》《第一叙事曲》《第三谐谑曲》《第一钢琴协奏曲》四首乐曲为例,比较不同演奏家的风格、纯正性和独特个性。

以《第一钢琴协奏曲》为例,作者把前苏联女钢琴家、第四届肖邦大赛冠军达维多维奇,第五届比赛第三名中国钢琴家傅聪、第七届冠军阿根廷女钢琴家阿格里奇、第八届第一名美国钢琴家奥尔逊、第二名日本女钢琴家内田光子五个版本进行比较,首先从整体比较了他们演奏全曲的速度和风格特征,指出达维多维奇版的稳健经典、傅聪版的诗意深沉、阿氏的豪爽潇洒、奥尔逊版的恢宏多彩、内田光子的灵动精巧。然后,作者从某些闪光的细节进一步分析他们的特色。如达维多维奇在第二乐章演奏的如歌优美,101―103小节弹奏的宁静空灵。傅聪弹奏引子的爆发力,音乐层次的清晰细腻。阿格里奇的抑扬张弛,第三乐章的疾风骤雨。内田光子触键干净、音色漂亮,处理上却有些造作,不够自然。次之,作者从几个版本对乐谱的遵照和依据的程度来进行比较。他认为傅聪的演奏基本上尊重乐谱,在作曲家没有具体力度标记之处,就进行了艺术化的处理。阿氏没有按乐谱行事的细节是把第三乐章第260小节强记号弹成弱,与前面的渐弱衔接自然。奥氏的演奏忠实乐谱,只有个别细节与谱子不同。再者,作者比较了版本中演奏家的个性发挥。他指出,达维多维奇与傅聪版在第一乐章速度保持统一,表现了他们演奏的一丝不苟,而傅聪更是字斟句酌、精益求精。奥尔逊高度忠实于乐谱形成强调客观性的特性,内田光子演奏的古典风韵使肖邦古典与浪漫交织的风格凸显。召旭在此章的细微剖析与比较体现了其论著宏细结合的特点,同时亦仍然离不开逻辑基石的纯正性、演绎肖邦精神的个性化以及两端张力的平衡与分寸。

三是理论与实践的交融

作橐黄音乐美学的博士论文、一部从美学角度审视肖邦国际钢琴比赛的专著,是构建于表演美学的理论基础之上的。正如其导师张前教授在著作序言中指出的:“段召旭这篇论文的特点和新意在于它的美学视角,在于它在更深和更高的层次上,对肖邦钢琴大赛所倡导的‘肖邦精神’和肖邦演奏的‘纯正性’进行了比较深入的探讨和解读……对音乐原作与表演创造的辩证认识与论述,是该论文对音乐演奏美学论述的核心所在与出彩之处。”?q?

音乐演奏作为二度创造其解读原作的客观性与演奏家个性展现之辩证关系、平衡程度从来都是音乐表演美学关注的基本论题。段著以肖邦国际钢琴大赛的实践为研讨、思考的论域,从动态、多元的角度对此提出了自己的见解。

动态的角度。即以发展的、可变的视角来分析掌握这一原则的关键――“人”的因素。作者借鉴了身体美学的研究成果,从“身体活动和思想感情这两个‘人’的基本方面入手,探讨音乐表演‘纯正性’中的忠实原作与表演创造性之间的关系。”?r?他认为基于人身体结构的同与异,演奏家忠于作曲家所指示的“演奏动作图示”既有与之一致的普适性,又有因人而异的差别。加上,肖邦时代的普利耶尔钢琴的限制,他无法想像出当代的演奏家在现代钢琴上展现其作品的表现力,乐器制作的区别更加大了这种差别。再从更重要的心灵体验看,尽管很多演奏家都力图回到肖邦的时代、进入他的感情世界,但毕竟时过境迁、人的感情又复杂多变,作曲家的心灵与演奏家的内心是无法达到完全的一致的。所以客观性与个性创造的辩证关系,要从动态的视角理解,静态、机械的强求不符合音乐的实践、社会的实践、人的实践。

多元的角度。作者认为肖邦音乐内涵的丰富性、精神世界的多样性为表演者提供了演绎这种辩证关系多元化的基础。成为演奏家不同出彩亮点的依据。无论是波利尼的抑扬张力还是傅聪的东方诗韵,无论是阿格里奇的挥洒畅意还是内田光子的古典色彩,都是忠于肖邦音乐基调上的多元创造。

这种多元还来自不同文化的评委和获奖选手以不同文化的角度理解肖邦音乐以及演绎肖邦音乐的张力,把握纯正性与个性挥洒的程度。同样作者强调的伽达默尔“视界融合”的关系,也存在视界理解与变化,不断的历史生成与新旧视界融合程度的多样性。这样的多样性亦令客观性与创造性的关系具有多元化。

值得注意的是,作者对理论的阐释不仅从整体布局上紧扣肖邦国际钢琴大赛的实践,而且在论述与分析上也紧密联系自己对大赛获奖者演奏的感性体验,自己演奏肖邦作品的心得。正如作者在书中强调的“笔者除了对肖邦国际钢琴比赛的文献进行阅读和思考之外,特别注重反复聆听与比较分析历届肖邦大赛前三名获奖者演奏的肖邦作品的录音录像。力求从实际音响入手,对肖邦国际钢琴比赛进行美学审视,避免纯粹的纸上谈兵和空泛的从理论到理论的研究。”?s?这充分说明他的研究具有形而上的观照与形而下的实践操作的互动,道与器对应的优势。

笔者认为段召旭著作的价值,首先在于对肖邦国际钢琴大赛面面俱到的介绍和深入细致的评析。在此可以了解到一切与之相关的信息。其次,作者对肖邦作品演绎的具体剖析、对肖邦演奏纯正性的精细阐述,有助于一切热爱肖邦音乐的欣赏者、演奏肖邦作品的表演者、研究肖邦艺术的学者以一种发展的、开放的、多元的心态来理解“肖邦精神”。

再者,论著中对音乐表演美学客观性与创造性辩证关系解读的新颖角度、独到见解,对不同表演版本个性精细入微的分析,为音乐表演美学的理论探究具有另辟新径、增色添彩之功。

最后,书的价值,充分显示了作者积累的丰富资源、蕴涵的独特素养、积淀的大量实践、形成的气质与个性。作者与他的作品两者之相恰、统一,是这本论著的又一亮点。

从段召旭的人生经历,我们可以看到钢琴学习、演出实践与艺术理论的学习、钻研如同复调的呈示、展开,在其人生中交织进行。段召旭生长在一个音乐之家,其父是中国铁路文工团歌剧演员,曾师从臧玉琰、朱崇懋等名家。家里的音乐氛围培养了他对音乐的兴趣,从5岁习琴师从名家周广仁教授,10岁登台演奏,11岁获河北省钢琴比赛中学组第一名,便与钢琴结下了不解之缘。17岁就读北京师范大学音乐系师从周铭孙教授,钢琴硕士毕业后留校从事钢琴的教学和演奏并多次在国内外钢琴比赛中获奖、多次担任钢琴赛事的评委。他在国内外成功举办几十场钢琴独奏音乐会,无论是在泰国、新加坡、香港的舞台上,还是在中国国家大剧院、北京音乐厅、中山音乐堂等艺术圣殿的演奏,都以精妙的技艺、鲜活的音乐形象、准确生动的演绎令听众纷纷喝彩!笔者尤其喜欢他弹奏的李斯特作品,激情澎湃、气势非凡、触键干净清晰、色彩炫丽多姿!在一些高校举行的讲解音乐会,他都会对每首乐曲的旋律特点、表现技巧、创作背景、作曲家的生平等相关知识和盘托出。精彩的讲解与美妙的弹奏交相辉映,让整场音乐会达到感性与理性的融合。更让笔者欣喜的是他在审美趣味上对流行音乐的兼容。2006年由人民音乐出版社出版的《疯狂钢琴》有其改编的7首流行音乐的钢琴曲。在高校的演奏会上,他也弹奏了自己根据张信哲原作编写的钢琴曲《直觉》与《别怕我伤心》。这令他在钢琴上有更开阔的发挥空间,在美学领域有更多元的比较视野,具有雅俗共存的度量。

段召旭在中学时期兴趣广泛,除了音乐之外,还喜欢看书、画画、写诗歌和小说、打乒乓球、健身等。大学任教后,亦醉心于写乐评、搞研究,因此,他终于进入音乐美学研究的领域,完全是水到渠成的结果。他写的乐评《诗意与抒情的展示――听陈萨“盛宴李斯特”钢琴独奏会》介绍了演奏家陈萨别开生面的李斯特演奏风格,抒情的诗意诠释了李斯特音乐深刻、哲理的内涵,考究的音色、清晰的布局、适度的控制表现了形与神的高度融合。言之有物的论述、栩栩如生的描绘令欣赏者顿悟、阅文者身临其境。他发表的论文在形而上与形而下之间自由穿梭,既有实践的理论升华又有感性的通透妙悟。为了在这样两个领域中不断进取,他还继续拜石叔成和周广仁教授为师提高钢琴水平,拜张前教授为师攻读音乐美学博士,从此开始了新的征途和新的飞跃。

笔者期待段召旭在该著作再版时能精益求精,对其核心概念“肖邦精神”与“纯正性”进行精确界定,注明谱例所引用的版本。在阐释不同版本个性化技巧的发挥时更多地联系不同演奏家对乐曲内涵的独特理解及其文化渊源,著述定会更加周全。

篇3

论文关键词:与欢快的旋律结合后,使歌曲更具有童稚、乐观、浪漫的气息歌曲由七个乐句两个乐段组成第一乐段平稳的节奏与略带跳动的音调,表现了夏雨下个不停第二乐段节奏较宽,是主人翁情感的抒发后两小节节奏紧缩,曲调迂回,点明了歌曲的主题意境

 

二、设计理念:

以音乐审美为核心的基本理念,应贯穿于音乐教学的全过程,在潜移默化中培养学生美好的情操、健全的人格。音乐教学要体现以审美为核心、学生发展为中心、体现新型师生关系、体现新的评价方式。我采用多种方式加强学生的音乐感受,导入时用《小雨沙沙》的音乐创造一种有关雨的氛围,通过谜语激发学生兴趣,引导学生对音乐表现形式和情感内涵做到整体把握。在歌曲教学中我采用多次聆听来达到学生能演唱的目的,对美妙的音乐有所记忆,利用沙锤伴奏来让学生探索乐器的特点,在宽松和谐的氛围下,每个学生都积极地参与到音乐活动中来了,并且促进了学生的个性发展。在创作表演中,各组组内交流合作,努力探究创造小学音乐论文,各组互评,学生自评,从而完善了评价机制,至此,本节课的教学便实现了新课标规定的音乐课程的价值。

三、教学目标:

1、能够喜欢雨的音乐,感受音乐所描绘的雨的形象,引导学生用欢快活泼、富有表现力的情绪演唱歌曲。

2、感受并表现歌曲中的节奏,养成细心倾听音乐的习惯。

3、让学生能用不同的演唱方法来表现歌曲,进一步提高学生运用打击乐为歌曲伴奏的能力。

4、感受不同的构思,不同旋律,相同内容,风格情绪的变化。

四、教学重难点:

1、重点:引导孩子用优美的声音、愉快的情绪表现《踩雨》。

2、难点:歌曲中相似旋律及切分节奏、附点八分音符的表现。

五、教具准备:

教学课件、小乐器(沙锤)、钢琴。

六、教学策略与方法:

音源创设情境 听唱式、表演式

七、教学过程:

1、课前准备:播放歌曲《小雨沙沙》(营造课堂气氛)

2、导入:谜语:千条线万条线掉到地上都不见 (以谜语激发学生兴趣)3、感受大自然的声音

设计意图:铃声响了,师走向讲台,说:“今天我给大家带来一节非常有意思的课,(激起学生兴趣)用上你们的耳朵和眼睛,(提出活动要求)把你们的观察告诉我。(学生更加精神集中,猜测即将发生的事情)”师说出了一个简单的谜语,学生感觉出乎意料,骄傲地说出了谜底,接着音乐响了,雷声轰轰﹑风声呼呼﹑雨声哗哗﹑师随着音乐的速度与节奏与课前准备好的几个学生出其不意﹑精神抖擞﹑步伐整齐﹑动作划一的舞动。学生被震撼了﹑惊呆了,数秒钟后,掌声雷动,跺脚声咚咚,全班都开始了。师问了几个问题,“你们看到了什么?听到了什么?”教室内顿时气愤热烈,按捺不住地举手发言交流,积极主动地思考发现。热烈讨论后,师归纳大家的意见,播放轻快的歌曲《踩雨》。

4、歌曲《踩雨》教学:

①聆听歌曲《踩雨》观看下雨情景图小学音乐论文,说感受:(情境创设,自然引入雨天

的情境,有趣而自然的进入了本课的主题。)

设计意图:消除顾忌打开心扉说出真心话说出真感觉。

②快乐旋律三分钟训练,引导学生用各种雨的声音来训练力度记号的表现。

1=D 2/4

pf

3 45 5 5 - ︱3 4 5 5 5 - ︱

小雨 沙沙  沙 大雨 哗哗哗

fp

5 65 4 3 4 5︱34 3 2 1-

大雨 大雨 哗哗 哗 小雨  沙沙  沙

设计意图:音乐课是一个实践性很强的教学活动,必须让每个学生都愿意参与,这既是师德的具体体现,也是学生眼中教师人格魅力的集中凝聚。简单的练声使每个学生都很平等的参与着,简单的基础上同学们想出了不简单的方法,比如合作表演,比如为旋律配伴奏等等。学生的精彩表演师都用歌曲的各种节奏作为奖励送出。为下一环节的演唱做好铺垫。

③聆听感受歌曲:

·旋律(节奏)训练引出歌曲(多次聆听为演唱做好铺垫)

·师送歌声给学生

设计意图:教师转变教育观念,摆正自己在教学活动中的地位,放下架子,走下讲台,成为学生学习的组织者、引导者和参与者,建立一种资源共享的伙伴型师生关系,也拉近了师生距离,让学生觉得也不会再难为情不好意思等。

· 多次聆听(轻声模唱)感受歌曲描绘的情绪(培养学生细听轻唱的习惯)

· 感受哪一句歌词最能表现出我们在雨天里踩着小雨时的乐趣

· 给歌曲伴奏 (让师生一起探索乐器特点)

设计意图:学生的想法各式各样,在单独表演时都比较容易,但在合作表演时错误较多,所以有些学生在把自己创意展示时,其他学生应做忠实的观众或听众,可在接下来的合作表演中得心应手。

·“踩呀踩呀……”让学生们站起来一起有节奏的做一做脚上的动作。

(合作 探究)

④演唱歌曲: (让孩子们用欢快活泼、富有表现力的情绪演唱歌曲)

·相似旋律处对比演唱

·歌曲处理找困难全班帮助解决 (互帮互助养成良好学习氛围)

·借助乐器用优美的声音、愉快的情绪演唱歌曲

⑤创作表演:(组织学生进行综合性表演,表现出音乐之美)

设计意图:这一创作活动留给了学生自主体验,自我探究的空间,驱使他们积极主动地参与活动,激发学生的创新能力和丰富的想象能力,为学生提供了合作机会,体验

了与他人合作的愉悦。通过师生之间、学生之间平等互动与交流,通过教师更富有激励性的个性评价语言,使学生在饶有兴趣的学习氛围中主动探究,积极参与,充分发挥想象力和创造力小学音乐论文,逐步获得创造、表演、感受、评价等艺术能力,同时提高学生的合作交往等能力,促进学生全面发展。

⑦结束:师呼喊学生一起走出教室踩雨

教学反思:

再好的方法,如果一直延用,长时间没有变化与改进,学生都会对之慢慢失去兴趣。“年年岁岁教此书,岁岁年年法不同”应是我们教师的不断追求。如果我们采用多样的教学方法,自然会保持音乐课堂的恒久魅力。

在本课教学中首先用学生熟悉的歌曲创造了简单﹑轻松﹑愉快的学习环境,导入环节中教师用肯定的语句激中了学生的精神,在歌曲教学过程中把自己的歌声送给学生拉近了师生的距离,最后环节学生的创作表演体现了课标的合作性。从这一案例中,我深深地感到有效的的学习方式给我们音乐课堂带来的是学生兴趣的高涨,是教师有效的教学,老师们放开手让孩子们发挥课堂的分分秒秒吧!

篇4

近年来网络游戏产业发展迅猛,游戏产品和服务供给的各个环节逐步完善,产业链初步成形。网络游戏产生的机理是源于对高级化交互式数字娱乐的社会需求。需求拉动供给,并且为供给链各环节提供价值分享。网络游戏产业链各环节之间有着错综复杂的相互关联、相互依赖关系,上、下游之间存在扩张和整合的可能性。网络游戏产业模式的核心是运营模式,以及由此衍生发展收入模式、产品模式、技术进步模式、利益分配模式等。随着网络游戏的发展,一种新的信息业趋势也随之未来。本文首先介绍了网络游戏业的产业模式, 然后论述其代表的信息业网络运营商和内容提供商( ICP) 的紧密合作的新趋势, 最后对如何实现更好的合作提出建议。

课题意义:

游戏产业是文化产业中的重要领域。当前,网络游戏产业已经成为备受各方关注的新兴行业。据英国市调公司Juniper Research的最新一份调查报告指出,预计2011年全球游戏市场的整体产值会到达350亿美金,而游戏产业也会成为全球最大的娱乐产业,重要性远远超过电影、音乐等产业。随着互联网在我国的普及,中国网民的快速增长,网络游戏在我国已经逐步兴起,并成为一个高利润、快速发展的产业领域。网络游戏这个新兴的游戏产业,作为网络历史上最成功的盈利模式之一,网络游戏已带动信息业的新趋势的形成,日益显示出巨大的市场潜力。分析中国网络游戏产业的现状,以及相关信息业的新趋势,对于促进中国网络游戏产业的健康发展具有重要的现实意义。回顾和总结近五年来我国网络游戏产业研究的现状,分析存在的问题和未来研究的趋势,有着十分重要的理论意义。

主要任务:

1. 收集有关网络游戏的相关资料

2. 了解网络游戏产业,以及游戏产业带来的问题

3. 分析我国成功的游戏产业的成功因素有哪些

4. 依据这些因素,提出如何迈向信息业的新趋势

5. 新趋势发展对策的思考

面临问题:

1. 对论文的题目内涵了解不够深刻,很难找到论文的核心所在

2. 收集资料的范围太窄,不能全面的对校园文化进行深入的了解

3. 思路进入了误区,不能很好的打开思路

4. 对论文的结构框架不能很好的驾驭

5. 知识面不够广泛,使信息来源很有限

解决方法:

1. 找相关的书籍对题目的意义进行研究,通过分析和研究找到论文的核心所在

2. 利用空闲的时间在图书馆多看看相关方面的书籍和学术论文,增强自己的理论知识

3. 拜访在这些方面经验的人进行了解,使自己的思路能得到进一步的升华

篇5

第一节作品概述

管弦乐《游子吟》——小提琴与乐队,是我在上海音乐学院攻读艺术硕士作曲研究生期间,继混合室内乐《古琴、损与电声乐队》、弹拨乐四重奏《西部咏叹》、混声合唱《我爱上海》、《中国,这个名字》、《石库门的灯光》、男女声四重唱《古镇音画》、女声组合《古镇风情》等20多部(首)作品后,完成的一部中等规模的管弦乐作品。作为学位作品,首先以《游子吟》为题,试想在作品内容方面,回顾自己为了学习音乐背井离乡,远离父母,以音乐为己任,生命不息,奋斗不止,孜孜不倦,锐意进取的漫漫宰路;其次在作曲技法方面,汇集总结了多年音乐学习的感悟和思考,也是攻读艺术硕士作曲研究生期间由理论到实践的总结与汇报;再次是在音乐风格方面,表露了作为一个中国音乐家,对于民族音乐现代化、中国音乐国际化这样重大课题的初步思考与探索。现在,管弦乐《游子吟》——小提琴与乐队这部作品将作为我艺术硕士作曲研究生毕业作品呈交,我更愿以之作为自己音乐创作道路的新驿站,力求在音乐创作领域拓展更广阔的发展空间而莘宰起步。

《游子吟》属于本人硕士学位作品,应通过这次创作,对自己在校期间接受西方传统及现代作曲与作曲技术理论的教育,作一个较为全面的总结与汇报,实践与运用。对于这部作品,就体裁而言,应属于独奏乐器与交响乐队写作中的单乐章随想曲;在音乐语言上,主要学习借鉴了西方晚期浪漫派,同时兼具了二十世纪现代音乐中的多调性写法;在技术手段上,则是多触角地吸取了晚期浪漫派、新古典主义、新民族主义等潮流的创作特征与技术元素。总而言之,这部作品从大格局上说,应视为是自己专业学习的阶段性践行与思考。在“戏曲”音乐元素的运用与思考——《游子吟——小提琴与乐队》作曲札记中,通过总结和梳理《游子吟》这部作品的创作,我想要重点论述的内容并不落在有关这部作品的思想内容或技术操作层面;而是着眼于作为一个中国作曲家,在运用西方作曲技法、创作西方体裁的交响乐作品时,必须要思考和面对如何釆用中国音乐的元素,中国文化的风骨,中国思维的方式来创作中国风格的交响乐队作品。现在,不论我遇到了几多困惑,发现了几多难点,解决了几多问题,留下了几多缺憾;我想,通过撰写这篇作曲札记,在回顾、总结、思考和发现的基础上,这些困惑、难点、问题、缺憾都会成为我今后音乐创作和音乐生活中的滋养。

第二节音乐元素

通过《游子吟》的创作实践,怎样在一部遵循西方交响乐理念的作品中植入中国音乐元素和中国音乐的精髓这是贯穿整个创作过程中的核心问题。由于自己生长在我国甘肃,并曾长期生活及工作在西北地区,在音乐元素的选择中,首先选择了我自己最为熟悉并深深热爱的中国西北地方戏曲——秦腔音乐作为基本素材,用一首脍炙人口、影响深远的、表现凄凉伤愁情感的曲牌《苦音永寿庵》(见谱例1)作为作品旋律生成的“细胞核”,并将之演化发展成“游子”主题(见谱例2)。这样,就使整部作品拥有了中国西北音乐基调。

第三节几点思考

这实际上就是“西学为体,中学为用"思想在音乐创作中的一种实践。之所以作出这样的选择,有以下几点思考:第一,《游子吟》属于本人艺术硕士学位作品,尝试通过这次创作,对自己在校期间接受的西方传统及现代作曲与作曲技术理论的教育,作一个较为全面的回顾、总结与实践。以此为将来的音乐创作与实践打下坚实的基础。至于个性的写作乃至个人风格的形成,这是长期而艰巨的人生使命。现今之验“学”,正是为他日之有“成”。所以,我愿意把这次毕业创作视为几年来所学所达、所思所悟的综合考核。第二,在悉心研读了一些中国作曲家半个多世纪以来,硕果累累之诸多作品之后,钦敬之余,想尝试吸收借鉴综合运用的方式,来继续他们艰难探索不断开拓出的中国风格交响音乐的创作之路。第三,就我目前的功力和水准而言,我的尝试尚处于摸索阶段还很不成熟,但我愿意以此为契机,开始我的探索和不解努力。所以,我的选择不是简单地采用中国音乐的某些外在的元素,诸如曲调、音色、表现形式、结构模式等等来表现中国音乐的特征。而是用“化民族”的思路,尝试能否用西方交响音乐的语言,来表达中国音乐的内在特质;能否用西方交响乐队的载体,来盛载中国文化的精神内涵。也许,这只是我用“化民族”的思路,在创作实践中向前迈出的不尽成熟的一小步,但我希冀它最终能成为我音乐创作之路走向更加开阔之地。

综上所述,本篇论文所重点阐述的是在《游子吟》的创作中,如何将中国戏曲音乐的元素运用于西方作曲技法的尝试与思考。本文并没有严格按照以往惯常创作札记的写作方式,对作品创作的所有细节进行逐一剖析;而是想侧重论述作品写作过程中,嫁接在西方作曲技术理论体系躯千上的中国音乐理念的新的思考。以下我将分章节对《游子吟——小提琴与乐队》的主题旋律、和声结构、节拍节奏、织体写作、复调手法、曲式结构等方面,中国戏曲音乐元素(主要是秦腔音乐)在作品写作中的运用。

第一章关于戏曲音乐

篇6

论文摘要:本文结合国内研究动态,通过实践,以《音乐课程标准》的内容标准的四个领域作为切入点,论证了音乐本位意识在《音乐课程标准》中的体现。 

 

《音乐课程标准》是2001年7月由教育部制订的全日制义务教育的实施方案。《音乐课程标准》力图在“课程目标”、“内容标准”和“实施建议”等方面全面体现“知识与技能、过程与方法以及情感态度与价值”三位一体的课程功能,从而促进学校教育重心的转移,使素质教育的理念切实体现到日常的教育过程中。《音乐课程标准》结合本学科的特点,加强过程性、体验性目标,引导学生主动参与,亲自实践、独立思考、合作探究,从而实现学习方式的变革,改变单一的记忆、接受、模仿的被动学习方式、发展学生搜集和处理信息的能力、获取新知识的能力、分析和解决问题的能力,以及交流与合作的能力。 

一、音乐本位意识的体现 

《音乐课程标准》中内容标准主要体现在四个领域之中,即感受与鉴赏、表现、创造、音乐与相关文化。 

1.歌唱教学是全面学习音乐的基础。歌唱活动直接与情感相关联,与心灵相沟通。在学习歌唱的过程中兼顾欣赏、练耳、视谱,了解音乐知识,增进对音乐认识的最佳途径。在歌唱教学的过程中教会学生音乐知识、培养音乐能力,让学生通过歌唱来体验音乐,激发学生学习音乐的兴趣。歌唱作为学习音乐的基础,理应受到足够的重视。歌唱在学校美育中的地位和作用是其他形式所无法替代的,只有把歌唱教学摆在中小学音乐教育的首位,才能全面提高学生的音乐修养,促进素质教育的推进。 

2.欣赏教学是《音乐课程标准》中的一个突出重点。《音乐课程标准》对音乐欣赏教学精神内涵的解释中可以看出:“欣赏教学是培养学生音乐感受、欣赏和审美能力的有效途径。”中外优秀音乐作品对于开阔学生视野,提高文化素养,丰富情感具有重要意义。音乐欣赏至少需要三种能力:即认识能力、兴趣能力、欣赏能力。面对不同的音乐客体,音乐欣赏的主体心理活动大致经历了选择、认识、感悟、融合、影响这样一个过程。音乐欣赏过程,既是一个三种能力递进的过程,也是人的心理从平静到逐渐愉悦的过程,也是美育效果逐步深入的过程。这正反映了音乐作为审美艺术途径的重要手段,始终体现着《音乐课程标准》的音乐本位意识。 

3.器乐教学也是中学音乐教学的重要环节。器乐教学是学生学习音乐的途径之一。首先要选择适宜的乐器,注意音准和音色,不可把音准、音色不佳的乐器引入课堂。要重视器乐曲的选择与编配,不宜偏大偏难。教学中要体现由浅入深、循序渐进的原则,注意同唱歌、欣赏、识谱等教学内容的配合,也可课内外有机结合,以提高器乐教学水平。通过器乐演奏美的音乐不但能激发、影响学生的情绪,促进智力的开发,而且能陶冶情操,净化心灵,这就是器乐进课堂的意义所在。如果在器乐教学中一味追求技能技巧的操作、训练,甚至以学生演奏器乐的水平高低来评价音乐课堂教学的标准,必然不能达到教学目的,也是违背《音乐课程标准》精神的。 

4.识谱教学是学生学习音乐的必要环节。识谱的目的是培养学生的音乐审美意识,培养他们的乐感,从而具备独立的音乐欣赏能力。在选择教学用谱的指导思想上,要坚持实事求是的原则,以有利于学生学习和掌握识谱知识和技能。教学要符合学生的认知规律,注意和唱歌、器乐、欣赏教学的配合,既要避免单纯的知识教学,机械的技能训练,又要适当注意自身体系的循序渐进和内容的完整。识谱教学应着重培养节奏感、听觉能力、准确歌唱能力、创造性能力。这些能力的培养有利于学生加强对音乐审美的感知,也有利于找准音乐本位意识。 

二、对《音乐课程标准》中“音乐为本”的认知 

教学目标是教学所预期达到的境地和标准。它是教学的起点和归宿,影响教学过程的设计,决定教学内容的选择和安排,制约着教学方法和教学手段选用,决定教学结果的测量和评价。 

(一)传统《音乐教学大纲》和新制定《音乐课程标准》的对比 

从中不难发现,《音乐教学大纲(修订稿)》相比起《音乐教学大纲(试用稿)》减少了音乐的政治教育功能和德育功能,降低了音乐学科知识和技能难度,更加贴近中学生音乐心理的实际。但是它也存在三个方面的不足:第一、对音乐的本质认识不够,缺乏音乐课程自身特有的本质特征的表述;第二、认识到了美育的重要性、音乐的美育功能和音乐教育“育人”的本质,但是表述得不够明确;第三、有德育化倾向,把音乐作为实施其他教育的工具,削弱了音乐课程存在的相对独立性,失去了音乐课程特有的价值和功能,淡化了音乐学科的自身特点。《音乐课程标准》的课程目标以音乐和育人为本位,突出了学科的自身特点和人文性,丰富了音乐教学的审美内涵。 

(二)音乐课程内容在传统《音乐教学大纲》与新制定《音乐课程标准》的体现 

课程内容框架的不同,体现出了两种不同的教育理念。《音乐教学大纲》的课程内容框架是在应试教育理念的影响下以音乐基础知识和基本技能为核心构建的,突出的是音乐学科的特点;而《音乐课程标准》的课程内容框架是贯彻素质教育的精神、以音乐审美为核心构建的,注重的是情感态度与价值观、过程与方法、知识与技能的整合。基于这种认识和定位,《音乐课程标准》在《音乐教学大纲》的基础上,除了将《音乐教学大纲》原有的课程内容整合成感受与鉴赏、表现两个方面之外,还增加了音乐与相关文化、创造两个部分的内容,让学生在围绕人文音乐主题的学习中轻松、快乐的学习和感受,也使学生自然而然地掌握了音乐基本知识和基本技能。在《音乐课程标准》的精神指导下,新教材体现了以音乐本位审美为核心的理念,时刻关注音乐与人、音乐与自然、音乐与民族、音乐与人文的关系,深刻强调了音乐本身的美育教育功能。 

三、结语 

中学音乐教育是以审美核心理念的音乐自身功能的教育。音乐不再是德育或者政治教育的附属,而是回归了它本身,以音乐本身的审美为本位意识的思想深刻反映在音乐课程标准之中。笔者以自身的实践为依据,发现现代中学音乐课堂中音乐本位意识在新课程标准中突出的显示,并且以传统音乐教学大纲和新课程标准的精神指导下三种不同版本的教材为依据,论证了新教材中所体现的音乐本位意识,以实践材料、直接和间接的材料来进行论证,得出客观结论。 

 

参考文献: 

[1]周芳.如何在音乐课堂教学中实施“音乐本位原则”[j]. 

儿童音乐,2009(8). 

[2]李玉芬.立足音乐本位,打造静、净、实、雅的音乐课堂 

篇7

试论批判性思维能力在高校教学中的培养

探讨瑜伽对职校学生心理健康的引导作用

《恰特莱夫人的情人》中的象征艺术解读——劳伦斯小说创作艺术研究系列之二

多媒体环境下的大学英语口语测试模式研究

档案文献编纂与历史研究

大学生思想政治教育面临的形势问题及对策研究

军事理论课教师在教学中应做到“三勤”

统计数据失真原因探析

浅析公安警察执法权益法律保护的思考

广西南宁市流动人口居住现状及改善发展方向研究

学术道德之我见——“复制、粘贴”是论文写作的一种伤害

广西供应链管理发展与运行机制研究

高职高专大学英语口语教学模式探索——基于合作学习的角度

浅谈本科专业课教学中的备课与授课

高职定制式人才培养模式的研究与实践——以柳州铁道职业技术学院为例

如何激发中职生学习语文的兴趣

让人文性成为中职语文教学的根——论中职语文教学与人文教育

政治经济学教学质量保障体系的构建初探

“双师型”教师对高职学生就业能力影响的实证分析

从亚当斯摄影理念看中国高校摄影教育的冒进

大众化教育背景下地方性高校研究生培养质量的思考

论社区警务工作之深化建设

我国新社会阶层政治参与问题探论

对高校实施《国家学生体质健康标准》测试工作的思考——基于管理学的视角

整合多种资源,探索高职院校“大思政”实践教学模式——以烟台工程职业技术学院为例

激励理论在地方高校课堂教学中的应用探讨

高校大班课实施参与式教学的疑难与策略探讨

影视教学法在大学新生心理健康教育教学中的应用

高职教育与教学改革的思考

《环境与资源保护法学》教学模式的探讨

关于开设环境与化学教育课程的思考

从计算机基础课程改革到教辅机制引入

独立学院计算机专业核心课程教学改革探究

提高大学生学习积极性的对策研究

英语应用能力考试对高职高专英语教学的反拨作用

汽车专业英语特点分析

《GPS原理与应用》教学的探讨

云计算对高校信息化的影响

论高校行政的必要性及“去行政化”改革

克莱门茨“学期论文撰写事项”阅读断想

论《呼啸山庄》与《了不起的盖茨比》的叙事艺术和悲剧审美

论卢禹舜绘画艺术中的图形语言

民族节庆旅游效应分析——以广西宾阳炮龙节为例

广西文场调查报告——以桂林市榕湖地区文场音乐艺术调查为例

西部高师院校英语专业国培计划顶岗实习模式探究——以广西教育学院为例

地方高校图书馆古籍修复工作探索——以广西师范大学图书馆为例

高校图书馆读者服务中学生人力资源的利用和实践——以广西工业职业技术学院为例

高校门户网站WEB安全问题分析及解决思路

认知视野下的隐喻离线加工与隐喻教学

后经济危机时代生物类本科毕业生就业难成因分析与对策研究

从装帧到设计:新世纪中国书籍设计艺术的嬗变

从民俗节日看祭祀音乐的社会功能——以龙胜、恭城、阳朔三地祭祀活动为例

论应用型法律人才的法律职业道德教育——广西师范大学法律人才培养创新实验区建设系列论文之十

师德的核心是个“爱”字

面向过程思维的独立学院专业教研室建设探究

将音乐融入思想品德课堂,增强教学效果的尝试

中专化学实验教学改革的探索

篇8

关键词:《义务教育音乐课程标准(2011版)》

以审美为核心 音乐教育

2001年,中国颁布的《全日制义务教育音乐课程标准(实验稿)》明确提出“以审美为核心”,预示着中国音乐教育改革迈上了一个新的台阶。2011年,教育部又制定《义务教育音乐课程标准》,对“以审美为核心”的理念做了进一步的深化。那么,《义务教育音乐课程标准(2011版)》(以下简称“新课标”)确实做到“以审美为核心”了吗?

一、“新课标”对“以审美为核心”的

诠释存在的问题

虽然,“新课标”再次强调音乐教学应该“以审美为核心”,并在课程性质、课程基本理念以及课程设计思路方面做出了综合性的诠释,但是否代表着就是“以审美为核心”了呢?笔者以为,并非如此。我以为其对“以审美为核心”的陈述存在两方面的问题:

1.对“以审美为核心”应涉及的音乐审美问题缺乏明确的定义

在课程基本理念中提出“以音乐审美为核心”,为中小学音乐基础教育定下了基调。但这种陈述过于宏观,“以审美为核心”的具体内容是什么呢?在“新课标”中并没有做出范围上的界定。对于具有指导性的文件而言,这是一种缺失。

虽然国家政策与社会舆论对音乐审美教育都十分重视,但中小学音乐教育中有关“审美”的范畴始终没有做出明确的定义,翻开众多的资料,我们可以看到对“音乐审美教育”如下的定义:

“从美育的角度洞察、研究音乐教育行为的理论,就是音乐审美教育。”①

“音乐审美教育是以音乐为媒介,以审美为核心的一种教育实践活动。”②

“音乐美育是有目的、有计划、有组织地通过音乐艺术内容,按照音乐美的规律对学生进行全方位的音乐审美教育,以促进人的素质全面自由、和谐发展的教育活动。”③

在这些定义之中,我们依然没有看到“审美教育”的范畴是什么。我们到底应该如何在音乐教育中“以审美为核心”呢?也包括“新课标”在内都没有给出明确的答案。

2.“以审美为核心”的陈述在课程内容中没有进行展开,未体现课程目标的分阶段性

通读“新课标”可以发现“以审美为核心”的陈述主要出现在前言和课程目标中,在课程内容中并没有进行具体的陈述,在实施建议中也未进行深入的展开。在“新课标”对课程内容的具体陈述中,我们能够清楚地看出这一点。

“新课标”中的“课程内容”部分包括感受与欣赏、表现、创造、音乐与相关文化四个方面,以1―2年级的课程内容中感受与欣赏为例:

1)音乐表现要素

“感受自然界和生活中的各种声音,能够用自己的声音或打击乐器模仿喜欢的音响。

能够听辨歌唱中的童声、女声和男声音色。

感受乐器的声音。能够听辨常见打击乐器的音色,并能用打击乐器奏出强弱、长短不同的声音。

能够感受并描述音乐中力度、速度的变化,并对二拍子、三拍子的音乐做出相应的体态反应。”④

2)音乐情绪与情感

“体验不同情绪的音乐,能够自然流露出相应表情或做出体态反应。

体验并说出音乐情绪的相同与不同。”⑤

3)音乐体裁与形式

“聆听儿童歌曲,聆听音乐形象鲜明、结构较为简短的进行曲、舞曲及其他体裁的音乐段落。

能够通过模唱、打击乐器对所听音乐做出反应。能够随着进行曲、舞曲音乐走步、跳舞。”⑥

4)音乐风格与流派

“聆听不同国家、地区、民族的儿歌、童谣及小型器乐曲或乐曲片段,初步感受其不同的风格。”⑦

以上的陈述作为中小学音乐课程对于感受与欣赏教学内容的界定,与“以审美为核心”有必然的联系吗?笔者没有看出,目前的课程内容完全可以脱离“以审美为核心”而独立存在。那么,“以审美为核心”的课程理念在教学内容陈述中到底该如何体现呢?难道它仅需要表现为一种宗旨,不需要对“音乐审美”的教学内容作出分阶段的教学安排?不需要在“新课标”中为一线教师做出指导?显然不是。

二、我对“新课标”中应如何诠释

“以审美为核心”的见解

在“新课标”中,如何对“以审美为核心”进行诠释更具有音乐审美教学的导向性和针对性呢?笔者做出以下思考和尝试以供参考。

1.“以审美为核心”诠释时应体现的原则

1)明确的导向

对于中小学音乐教育而言,“以审美为核心”需要具有明确的导向。这种导向取决于教育本身,无论是“以审美为核心”的教育还是以“其他”任何为核心的教育,最终的落脚点依然是教育。既然是教育,就必须具有明确的导向。这种导向不能表现为宏观性的语言描述,而应该体现为明确的审美范畴和审美标准。只有提出明确的范畴和标准,才有可能转化成具体的音乐作品和教学方式。

2)既关注审美客体,也关注审美主体

审美是包含审美主体和审美客体的交互性的活动,是人类具有的独特的能力。人是审美的主体、音乐是审美的客体。而要获得音乐的审美体验,审美主体和审美客体都在发生作用。因此,“以审美为核心”的诠释不能仅关注音乐(如不同年级的音乐教学内容),也要关注审美主体。

3)体现出不同阶段的审美标准

“新课标”对不同学段的教学内容都作出了要求和陈述。那么,是不是也需要对不同学段提出不同的审美标准?审美是一个综合性的活动,审美体验的获得需要不断进行积累。一个人瞬间获得的审美体验,是他多方面积累的结果。既然如此,“以审美为核心”的音乐教育也应该对“审美教育”提出明确的分阶段的标准,使“以审美为核心”的教育能够科学有序地展开,并对审美体验的获得与积累有所指导。

审美标准的设置应遵循教学规律循序渐进,既要符合一般审美规律,又要探讨影响审美标准的客观因素。将音乐艺术自身的美学特点与影响音乐审美变化的外在因素进行结合,综合制定出分阶段的审美标准。

2.“以审美为核心”诠释的范畴与角度

1)应提出明确的审美范畴

审美范畴是指审美对象具有的各种审美属性,如美、丑、崇高、优美、喜剧性与悲剧性等。对于音乐艺术而言,它包含的审美范畴十分多样化,中西方不同类型、不同地域、不同时代的音乐作品体现出不同的审美范畴。这些作品表现的审美范畴,既具有各自的特点,也具有音乐艺术的共性。在“新课标”中应对作品的审美范畴做出明确的界定,哪些是适合于中小学生的,哪些是不适合在中小学音乐教育中进行呈现的;哪些是适合于低年级学生的,哪些是适合高年级学生的。只有提出明确的审美范畴,“以审美为核心”的音乐教育才能切实做到有的放矢,也才能真正实现音乐教育的“审美”性。

2)应遵循音乐艺术的审美规律

对于学校教育,认识事物的基本规律是十分重要的教学任务之一。任何事物的运行和发展都具有一般规律,掌握一般规律是认识事物的基础。音乐艺术作为一门特殊的艺术形式,具有自己独特的表现规律,这种规律是由音乐艺术自身的特点决定的。20世纪符号学理论曾认为语义符号是人类最伟大的发明,能够将人类的文明和思想记录下来,但是语义符号不能够表现人类最细微的情感变化,艺术符号却可以做到,而音乐就是这种艺术符号的典型代表。作为一种艺术符号,音乐在记载和表达的时候遵循的是音响变化发展及音响作为表现手段时具有的自身规律,这种规律正体现了它表达人类情感时的审美模式。认识、掌握音乐艺术进行表现的一般规律,是对音乐进行审美的必然途径。也只有了解音乐艺术进行表现的一般规律,才有可能实现对音乐的审美。因此,“以审美为核心”的诠释一定要从音乐艺术审美规律的角度入手,让学生了解规律、掌握规律,最终实现对音乐的审美。

3.“以审美为核心”诠释时可采用的陈述方式

对“以审美为核心”进行诠释时可采用如下的陈述方式:在明确审美范畴指导下,结合音乐的联觉规律和音乐实践,做出具体的分阶段的审美教学陈述。

音乐的联觉规律是由音乐的特殊性决定的,作为一门非语义、非视觉性的艺术,音乐是通过与人的联觉关系来进行表现的。联觉是一种心理现象,指对一个感官的刺激引起其他感官的感觉。音乐具有的长短、高低、强弱等要素,通过节奏、和声、复调等形式的结合能够与人的情态具有的特点产生一致性而产生联觉关系,音乐正是利用了这种联觉关系来进行表现,使人产生审美感受。结合音乐要素形成的联觉规律,进行审美教学的陈述,是最直接、最接近音乐本体的方式,也最便于教师理解并直接应用于教学。

根据以上思考,笔者尝试仍以“新课标”中“1―2年级感受与欣赏的课程内容”为例,改写如下:

1)音乐表现要素

感受自然界、生活和音乐中的各种声音,体会乐音与自然界、生活中声音的不同,了解音乐表现美的基本要素:音色、强弱、高低、长短。

能够听辨歌唱中童声、女声和男声的音色,积累不同音色的审美体验。

能够听辨常见打击乐器的音色,并尝试探讨不同打击乐器合奏产生的表现特点和音响效果。

感受音乐强弱、高低、长短产生的联觉反应,了解基本的联觉规律,如音越强,感觉距离越近;音越弱,感觉距离越远。音越高,感觉物体越轻;音越低,感觉物体越重。音越长,感觉时间越长;音越短,感觉时间越短等。

体会二拍子和三拍子不同的韵律感,并能够做出相应的体态反应。

2)音乐情绪与情感

体验不同情绪的音乐,了解音乐表现不同情绪时的审美规律,并能够自然流露出相应表情或作出体态反应。

体验柔美、欢快、壮美类型音乐的音乐美感,并能说它们之间音乐表现上的相同与不同。

了解音乐表现情绪时的基本联觉特点,并做出相应创编练习。

3)音乐体裁与形式

聆听儿童歌曲,聆听音乐形象鲜明、结构较为简短的进行曲、舞曲及其他体裁的音乐段落,了解不同体裁音乐具有的音乐特点。

能够通过模唱、打击乐器对所听音乐做出反应。能够随着进行曲、舞曲音乐走步、跳舞,并通过肢体动作表现音乐的韵律美。

4)音乐风格与流派

聆听不同国家、地区、民族的儿歌,聆听童谣及小型器乐曲或乐曲片段,感受不同的音乐风格,初步了解影响不同音乐风格的要素,积累音乐审美经验。

以上陈述是笔者的一点尝试,需要更多的思考来对音乐教学内容的各个方面进行审美角度的完善。

三、结 语

美育在中国的中小学音乐教育中已经被倡导一个多世纪,“以审美为核心”在《义务教育音乐课程标准》中作为明确的指向性的宗旨也已被奉行了多年,但中国的音乐教育并没有在“以审美为核心”方面做出突破性的进展。有关音乐审美教育的研究始终处于弱态,对音乐审美教育讨论的论文不但数量不多,且少有精品,更缺少能够对音乐审美教育产生实践上触动的理论与方法。那么,我们不得不深思,“以审美为核心”难道只能表现为形而上的理念么?黑格尔说:“美是理念的感性显现”,既然有感性,那么一定会有“迹”可寻,也一定可以转化成方法和经验,或者是我们还没有找到通往它的途径。因此,笔者认为从《义务教育音乐课程标准》入手,为中小学“以审美为核心”的音乐教学设定明确的标准、范畴,并给予参考方法和教学指导是十分必要的。

笔者才疏学浅,仅希望这篇文章能够起到抛砖引玉的作用,引起更多相关同志们的关注与深刻思考,通过表象深入本质,对“以审美为核心”做出更为明晰的界定,以促进中小学音乐教育的进一步发展。

注 释:

①姚思源《音乐教育学与音乐审美教育》,中国艺术研究院音乐研究所编《中国音乐年鉴》,l990年版。

②廖家骅《音乐审美教育》,人民音乐出版社1992年版,第66页。

③徐希茅等《音乐美育》,上海教育出版社2001年版,第1页。

④《义务教育音乐课程标准(2011版)》,北京师范大学出版社2011年版,第14页。

⑤《义务教育音乐课程标准(2011版)》,北京师范大学出版社2011年版,第15页。

⑥《义务教育音乐课程标准(2011版)》,北京师范大学出版社2011年版,第16页。

篇9

在《“以审美为核心的音乐教育”哲学批判与音乐教育的文化哲学构建》一文中(下称该文),管建华教授运用语言转向后的现代西方各哲学流派的思想,如胡塞尔的现象学,伽达默尔的释义学和现在西方很流行的罗蒂的新实用主义,作为其论证和构建新思想的方法,他首先提出“审美的音乐教育”是以“纯粹美学”为基础的,进而对“审美”这一属于19世纪所谓“纯粹哲学”或“纯粹美学”的相关概念进行批判,得出“审美为核心的音乐教育”这一观点是错误的;进而提出其“音乐作为文化的音乐教育的文化哲学建构”。在拜读管老师这篇文章时,一方面为其独到的角度和所运用的方法论所叹服,一方面在与作者思想互动的过程中出现了一些疑惑,例如,对“审美”这一美学思想的哲学批判,能得出“审美教育”就是错误的这一论点吗?哲学批判就是教育学批判吗?这两者是同一层面的问题吗?再具体一点,新课标中的“以审美为核心”中的“审美”是否就是哲学批判中的“纯粹哲学”“纯粹美学”中的“审美”?再进一步思考,竟得出了一些可以商榷的东西,斗胆提出,共同探讨。

一、哲学的批判等于教育学的批判吗?

在管建华教授看来,审美教育其哲学来源是康德的美学思想,依据的是哲学语言转向之前的主客两分的认识论哲学基础,它深深扎根在19世纪那个时代西方文化语境中,在该文第二部分,管教授引用了伽达默尔《真理与方法》这本书的观点。他写道:“《真理与方法》所提出的解释学艺术经验是从审美意识的批判开始的,也就是近代康德主观主义的美学的批判开始的,以便捍卫那种通过艺术作品而获得真理的经验,反对那种被科学的真理概念弄得很狭窄的美学理论……伽达默尔主张以艺术经验真理来替代审美经验,因此,该书一开始也涉及了对审美主客体、普遍性审美感知和审美体验的批判。”②接着,他阐述伽达默尔对审美主客体的批判、普遍性审美感知批判和审美体验的批判。“伽达默尔正式提出:‘美学必须被并入解释学中(他在这句话的每个字下加上了着重号)’。他认为:‘解释学可以正确对待艺术经验,理解必须被视为意义事件的一部分,正是在理解中,一切陈述的(包括艺术陈述的意义和所有其他流传物陈述的意义)才得以形成和完成。’”③在这里,我们可知,伽达默尔是从他的解释学的立场对康德的审美观进行批判的,是典型的哲学话语体系内的一种哲学对另一种哲学的批判,他的思维是哲学批判的思维而并非教育批判的思维。那么,我们想知道:这种对审美观的批判是不是能得出对审美教育的批判,审美是错误的是不是等于审美教育也是错误的?伽达默尔豪不留情地批评了审美,是不是也毫不留情地批判了音乐教育是审美教育这种观点?在我们看来,这些好像都没有必然的联系,“审美”和“审美教育”分别属于哲学话语体系和教育学话语体系,显然,管老师只是告诉了我们审美观有其局限性这一哲学知识,但对审美的音乐教育为何就是错误的并没有作更深入地说明。

为了力求论证有力,管老师还拿出当今反审美教育始作俑者的理论来当武器,这个人就是埃里奥特,但很遗憾,管老师也是借用埃里奥特从音乐作为客体的概念、审美感知概念、审美体验的概念这三大批判来论证的,这使我们感到很不过瘾,本以为伽达默尔从哲学方面对审美作出了批判,那作为以号称反对和发展其老师雷默的思想而著称的埃里奥特应该会从教育的层面告诉我们,为何审美的音乐教育是不对的,可是,他没有告诉我们。在笔者看来,作为音乐教育哲学家的埃里奥特除了能说哲学家们的常用话语以外,还应该是教育学的话语体系中的权威。

二、中国的“审美”等于康德的“审美”吗?

退一步讲,假如我们承认“审美不好,因此审美的音乐教育就不好”这一推理是符合逻辑的,那我们还得看一看:中国审美教育中的“审美”和音乐新课标中出现的“审美”是否就是埃里奥特和伽达默尔所反对的那种康德纯粹美学中的“审美”?如果不是同一概念,那管老师反驳审美的音乐教育从逻辑起点上就是有问题的。

开启中国最早美育思想源头的当属1903年王国维在《论教育之宗旨》中的有关论说。1912年,时任教育总长的在《对于教育方针之意见》一文中详细论证了美育在教育方针中的重要地位。同年9月,美育被正式写入教育宗旨。毋庸置疑,这两位美育大师的思想深受康德、席勒、叔本华、尼采这些西方现代美学重要代表人物的影响。首先他们都极力推崇审美的独立性和脱离实用、工具性的形而上的意义。这一点使得他们与梁启超的文学艺术直接为道德和政治服务的美学思想同中国传统的乐教思想形成区别。但是,他们是全盘吸收了西方的美学思想还是在继承中作了本土化的改变?我们知道,西方审美思想以“审美无利害”“纯粹审美”等核心概念唱出了感性对理性专制、压抑的反抗,鼓吹恢复文化和人性中感性的应有地位。但是20世纪初叶的中国正处在现代化的初始阶段,启蒙理性、科学理性刚刚被介绍到国内,还不存在理性压抑感性的想法;相反,启蒙理性、科学理性还是启蒙知识分子要加以鼓吹的东西。所以,以王国维、为代表的美学家并不注重美和审美感性本身,而更注重通过感性来实现感性之外的某些社会功能。这不仅仅是当时中国特定的历史条件所致,还因为这批美学家血脉中毕竟带着中国传统文化特别是儒家乐教思想的基因。从根本上说,他们注重审美教育中情感和人心的道德意义。这种由于文化差异和源于中国知识分子欲借西方思想文化以解决中国国民性改造和启蒙问题的强烈意向,使得他们在吸收西方美育思想时不知不觉中产生了“误读”,而正是这种“误读”实现了中国审美思想的本土化转变。这种既要关注审美独立性又要关注审美社会功能的本土化特点,是以王国维的“无用之用”和的“美术似无用,非无用也”这些貌似矛盾的话语形式,来支撑其间审美无利害性和功利性的微妙感觉。它将审美摆脱直接的现实功利目的和审美对任何人生本体论意义积极作用作了调和。这种本土化的,既注重审美的独立性又不走向纯粹审美;既注重审美对改造人心和国民性的功利作用又反对审美成为德育的工具和审美政治化的思想被专家称为“审美功利主义”④。由此可见,中国的审美与西方的纯粹审美从一开始就不是一回事。在杜卫看来,这“审美功利主义”实现了中国传统美学向现代美学的转换,它整整影响着中国一百年来的美学思想,可以称为是中国的“现代美学传统”。让我们来关照中国百年来的音乐课程中的美育思想的发展,来进一步论证不仅仅从一开始,而且是以后的中国音乐课程的“审美”从来都不是西方美学中的“纯粹审美”。

审美功利主义的思想在的推动下曾影响了中国二三十年代音乐课程从课程标准制定到学校课程的具体实施。爆发后,学校的音乐教育思想是以国家利益为重,审美倾向于社会职责和爱国情怀的抒发,西方的纯粹审美在学校音乐教育中是没有生存的空间的。解放区的学校音乐教育已经出现审美附庸于意识形态的趋势。后,音乐课程沿袭了解放区的教学思想。而1957年后,由于众所周知的原因,音乐教育逐步成为彻底的意识形态化的课程,成为过分承载学生道德教化的课程,这种课程又由于苏式凯洛夫模式的影响,离审美更加遥远。改革开放使我们迎接科学的春天的同时也迎来了美育的春天。但这个春天并不像人们想象中那么美丽,音乐教育继续受“苏式”模式影响趋于技术化;受一些政治导向的影响而趋于德育化。⑤在这,我们没有看见半点“纯粹审美”的影子。

当然,管老师要批判的是21世纪的新课标中的审美音乐教育思想,矛头直指“以审美为核心”这句话。据笔者查证:这句话的原创是我国音乐教育家姚思源先生,在《音乐艺术的本质特点与教育价值》中,姚先生写道:“作为美育目的和手段之一的学校音乐教育,对德、智、体诸方面有巨大的渗透和潜移默化的作用,但最本质最核心的东西,是培养少年儿童具有感知、理解、感受、体验、评价、鉴别和创造音乐艺术美的教育,我们可以称之为‘音乐审美教育’。即音乐审美为核心的音乐教育、教学工作。”⑥姚先生这篇文章写于1987年初,在1989年9月召开“当代中国音乐建设学术讨论会”所做的专题发言《试论我国学校音乐教育的建设与发展》中再次提出“学校音乐教育的核心是音乐审美的教育,通过美向德、智、体诸育发挥渗透和影响作用,而不应该离开审美这个核心,即超越音乐艺术的规律,片面追求它的德育和智育功能。”姚先生是针对当时音乐教育异化为德育附庸的弊端提出了要突出音乐审美的独立性,但又不排斥审美对德智体的渗透和影响作用,不仅仅切中了中国音乐教育长期以来的问题要点,更重要的是标志着随着中国人道主义思想的慢慢兴起,“审美功利主义”在音乐教育界已开始复苏。在经过了十几年的发展后,这种“审美功利主义”思想最终在国家基础课程改革大潮中,以音乐新课标出现的“以审美为核心”的表述方式不仅得到了思想层面的继承,更是真正走入了现实音乐课程的改造计划(尽管这种表述方式有问题)。音乐课程在经历了一百年曲折的发展历程后,回到了它宿命般的“审美功利主义”的思想原点。

由此可见,中国的音乐教育从来没出现过康德式的“审美”。中国式的“审美”与西方文化体系下以康德为代表的“审美”是不能同日而语的,也就是说,两者不具备可比性。管老师在文章中所用的从埃里奥特到伽达默尔对审美的批判,是一种西方语境下典型的现代哲学对古典哲学的哲学批判,但具体到中国文化的语境,“审美”这个概念已深深烙上中国特色的印记,此“审美”非彼“审美”。在该文第四部分,管教授终于回到中国音乐教育的语境中,对“以审美为核心的音乐教育”进行批判,但举出的引证却是一位音乐教育学者的《小学音乐新课程教学法》和《音乐新课程与示范教学案例》两本书的有关内容。在引用这些内容之前,管老师写道:“新的音乐课程提出了他的音乐教育哲学:‘以审美为核心的音乐教育哲学’。该种哲学认为:”⑦接下来就是这两本书的大段内容。这使我们很疑惑:第一,这两本带有浓厚教学法指导性质的书能代表“该种哲学”吗?第二,每个人对新课标都有自己的解读方式,这两本书是在解读新课标的基础上写出的指导性用书,它遵循课程标准,但毕竟不是标准,不是哲学,不具备普适性,也是不能代言课程标准的。按理说,靶子有一个现成的,即新课标。为何管老师不直接把能代表“该种哲学”的新课标作为批驳的对象?这使得该段的论证比较勉强。

在笔者看来,我国的音乐教育学界应当弘扬批判精神,管教授在这方面为我们树立了榜样,但就该文来看他对新课标的“审美的音乐教育”的批判,是没有切中要害的,甚至从一开始就有逻辑起点上的偏差,不能不说是一个遗憾。

①这些论文包括《中国音乐》2005年第一期上的“后现代教育学与音乐教育学”,第二期的“文化策略与世界多元文化音乐教育的思考”;第四期的“‘审美为核心的音乐教育’哲学批判与音乐教育的文化哲学建构”以及2006年第一期的“普通学校音乐学科教育学与音乐现象学教育学”。

②管建华《“审美为核心的音乐教育”哲学批判与音乐教育的文化哲学构建》,《中国音乐》2005年第4期第7页。

③上文第9页。

④杜卫《审美功利主义――中国现代美育理论研究》,人民出版社2004年版。

⑤例如所谓的“大圈圈”、“小圈圈”理论。该理论认为“大圈圈”指的是德育,“小圈圈”指美育,不必另立一项美育,可以把它包含在德育的大圈圈里面,详见1980年5月15日《文汇报》叶圣陶《体育、品德、美》一文。

⑥姚思源《论音乐教育》,北京师范学院出版社1992年版第26页。

⑦管建华“‘审美为核心的音乐教育’哲学批判与音乐教育的文化哲学建构》,《中国音乐》2005年第4期第12页。

篇10

音乐美学学科于1920年由欧洲传人中国,最初来自和萧友梅等人的介绍。笔者曾发表过20世纪中国音乐美学研究综述,涉及源流,在此不赘述。中国音乐美学学科与教学现状是:基本上沿用从西方引介来的“音乐美学”,而“中国”的内容主要体现在“中国古代音乐美学史”相关研究成果,以及各教材中的章节和举例,只占小比例。现有的音乐美学教材(包括本人的《音乐美学基础》,上海音乐出版社2008年版)中国音乐美学方面的内容主要集中在“中国音乐美学思想史概要”一节中。、显然,西方和中国以外的其他国家和地区的音乐美学思想和实践的历史完全空缺。据陈自明教授介绍,印度的音乐美学思想很丰富,但混杂在其舞论中。笔者曾经打算和印度驻华教师高兴(中国名)一道翻译相关文献,但是至今未能付诸行动。几次参加世界民族音乐研讨会或学院的世界音乐周活动,获取了一些音乐信息,但其中的音乐美学内容尚需揣摩。从研究人员看,中国音乐美学研究者不占多数,其他东方国家和地区的音乐美学研究者几乎没有。就现有综合情况或条件而言,我们首先应该加强本土音乐美学研究。蔡仲德希望自己的学生能够从音乐实践中研究中国古代音乐美学,是因为他本人的研究主要以文字史料为对象。这样,一方面中国音乐美学内容少,另一方面这些内容又多为文字史料的梳理和阐释。从音乐实践人手的研究,目前虽然尚未取得像从理论人手的研究那样丰富甚至系统化的成果,但是也出现了重要进展,例如对古琴“表演美学”的研究等。从实践角度对既有核心概念的研究,也有重要进展,例如对“大音希声”、“天人合一”等的体悟结果(今人关于这些体悟结果的表述很少)。也许这些成果还不足以构建出“中国音乐美学”,但是它们已经与西方的感性论、人本主义的“审美主体一对象”有所区别(这些成效放在后文再述)。显而易见,音乐美学研究与教学跟音乐实践密切相关,因此应该将它们联系起来看。

从整个学界和教育界看,西方音乐理论无论新旧都是我国音乐创作、研究和教学的基础。基本乐理和视唱练耳训练的是适应西方大小调体系的耳朵;“音乐”以西方艺术音乐中的纯音乐作为典型,因此才出现“自律”“他律”、“存在方式”等的种种争论和话题;欧洲作曲“四大件”成了创作和分析的几乎唯一的工具。总之音乐技术体系和话语体系都是西方的,离开了西方技术和理论,国人几乎无法作曲和分析音乐,甚至无法言说音乐。郭文景曾经立誓创作一首不受西方影响的作品,经过努力终于放弃;陈其钢也曾呼吁“走出西方现代传统”,但是至今似乎没有产生足够广泛的影响。整个社会仍然处于后殖民状态:音乐厅上演的曲目、出版社出版的书籍、教育采用的学科知识,多数还是西方的内容,尽管有所改善。另一方面,一些学者呼吁建构“中华乐派”(有些地区也提出以区域命名的乐派,如“草原乐派”、“福建乐派”等),但是从寥寥无几的理论成果看,仍然以西方音乐理论为参照;这些难得的努力,不仅没有得到广泛认可,反而惹来不少微词。当然,其做法确实存在可以商榷之处,例如“学派”究竟应该在出现瞩目成果之后被社会“赐封”,还是先打出旗号再下功夫出成果?中国音乐体系是否要参照西方技术和理论体系来建构?等等。在现代思潮中,还有一股强大力量,即“科学派”。科学派强调客观认识方法和客观知识的获取,典型者如音乐的实验心理学研究。借助现代设备来测量音乐影响下的人体反应,获取这种反应的数据,如脑电波、心律、呼吸、皮肤电的数据等。但是同一套数据可能对应两种甚至更多种心理现象,这样一来实验采集的数据有何意义便成了问题。这就引发了相关的思考:精神领域或艺术领域的“科学”应该怎样定义,其尺度应该如何确立?在全球认同的“多元文化”价值观、联合国教科文组织呼吁的“多元文化的音乐教育”的语境中,人文科学的尺度或音乐文化的科学尺度为何、何以成立?这些问题都需要深入探讨。

从学术活动看,近年来“多元音乐美学”和中国传统音乐美学研讨逐渐升温。2009年10月17―19日,由中央音乐学院音乐学研究所和中国音乐学院音乐研究所主办的音乐美学笔会就以“多元文化语境中的音乐审美价值”为主题。2012年12月2日由华南师大音乐学院承办的音乐美学笔会,议题包括中国音乐美学理论和实践领域的资源发掘和个案研究。中国音乐美学学会的年会,至少从第7届(2005)开始,每届都设了“中国音乐美学研究”专题。2008年11月在上海音乐学院举行的第8届年会,第3个议题为“20世纪中国音乐美学研究及相关学科建设问题”。2011年11月25―27日在西安音乐学院举行了第9届年会,以“现代性进程,多元化语境,跨学科策略与当代中国音乐美学”、“音乐美学基本问题与相关实践问题”、“改革开放以来音乐美学学科的发展及于润洋、赵宋光、蔡仲德、茅原、王宁一、张前等著名音乐美学家学术思想”为主题。仅2014年,就有三次中国传统音乐美学专题的全国会议。2014年5月10―11日在中央音乐学院举行了“中国传统音乐美学研究暨蔡仲德十年祭”学术研讨会,主题有四方面:中国传统音乐文献的美学研究;中国传统音乐实践的美学研究;中国传统音乐美学学科建设研究;蔡仲德学术思想研讨。2014年3月30日由中国音乐学院音乐研究所、北京民族音乐研究与传播基地、中央音乐学院音乐学研究所、中国音乐美学学会和居庸书苑主办的“《溪山琴况》的当代阐释研讨会”在京举行。2014年9月27日在西安音乐学院举行“可思的声音世界――罗艺峰教授中国音乐思想史研究高端论坛”。这些会议都集中探讨了中国音乐美学问题。

中国音乐美学史教学,其内容有赖于该领域的科研成果。如上所述,蔡仲德在文献梳理和注释上做了大量基础、体系化的工作,还有很多个人研究成果。蔡仲德身后,学者们继续前行。在理论方面,大家尽力拓展蔡先生未及或未选择的范畴,例如“佛家音乐美学”、“天”“气(牛”等核心概念,以及新文献史料的研究,如《文子》、帛书《老子》等。罗艺峰近期出版的《中国音乐思想史》(上海音乐学院出版社2013年版)中就有许多新文献史料的发掘,还开掘了新范畴如“音乐占候术”等。蔡仲德先生曾经跟笔者交谈,指出《乐记》“乐本篇”的逻辑链条“物―心―声―音―乐”之前还有一个带括号的“天”,意指“天”在古人那里是第一位的。笔者因此撰文《从知声、知音到知乐》(《福建艺术》2005年第2期),在这个链条前加上了括号的“天”。罗艺峰的专著对“天”进行了全面的梳理……。这些成果都逐步进入课堂教学。还有一些学者、出版社的科研项目与此相关。如王耀华、方宝川主编的《中国古代音乐文献集成》由国家图书馆陆续出版(第一辑14册出版于2011年6月);叶明春负责的《蔡仲德文论全集》基本完成,《音乐美学通识教材》和《中国音乐美学史简明教程》的编写也已初见成效;上海音乐学院洛秦主持立项、王小盾担任主编的《中国乐论》分先秦、两汉、魏晋南北朝、隋唐、两宋、元明、清代及现代8卷,其整理和集注工程浩大,正在完成中;新近王次葜鞒值墓家科研项目“中国古代音乐美学研究”正在进行中;人民音乐出版社等也有新的相关出版计划。这些成果将陆续被纳入教学,成为教学和科研中的重要文献资料。

在人才培养上,迄今已有多所高校设立了音乐美学专业,每年都招收硕士生和博士生,并都有毕业生走向社会,在各地各单位发挥教学和科研的骨干作用,这些都有目共睹无须赘言。中央音乐学院本科音乐美学课程有3门,即音乐美学基础、西方音乐美学史和中国音乐美学史,至少各上1个学期,音乐美学基础曾要求上1个学年。研究生有一门“音乐学历史与现状”,其中有“音乐美学的历史与现状”,上4周课。这些大课之外,由导师指导学生学习。笔者本人在一对一专业课中,按照学院要求和每位新生一道确定阅读书目,除了音乐美学经典之外,还要求学生研读新出版的文献。在中国音乐美学教学方面,继蔡仲德之后,李起敏、苗建华等接力从事大课和专业课教学,招收硕士、博士生,现在又有新博士留校担任这方面的教学;王次熠身为院长,除了担任本科音乐美学基础课教学之外,也招收传统音乐美学研究专业的硕士生、博士生,有的毕业分配到其他院校或研究机构工作。外校担任或兼任中国音乐美学教学和导师工作的有罗艺峰、修海林、叶明春、刘承华等,不一而足。有些不是中国古代音乐美学专业的研究生导师,在指导学位论文时,也鼓励学生做传统音乐美学方面的选题,这些学位论文将不断出现在学术界,为后续研究提供参考。

二、几个重要问题的分析与思考

前文已经涉及音乐美学研究与教学中存在的问题,在此进一步集中概括和分析几个重要问题。

其一,关于感性学。1750年鲍姆嘉通提出“感性论”,在西方理性中心主义时期是难得的,尽管他把感性论定为“低级认识论”。从实践上看,理性处于中心地位的时期,感性活动尤其是包括音乐在内的艺术活动一直很繁荣,客观上满足了西方人的感性需要,也平衡着理性统治的世界。但是自1920年传入中国以来,在被翻译成“美学”、“音乐美学”的同时,“感性”被削弱甚至丢弃。这一方面跟几千年乐教传统有关,另一方面跟战乱时期政治家推行文艺“工具论”有关。

至今,在中国音乐美学研究和教学领域,感性论依然未得到充分的认识,以认识方式来讨论审美和进行审美教育的现象依然很普遍。其原因依然跟国家意识形态、东欧美学思想有关。后者坚持音乐反映现实的“反映论”美学思想;从音乐特殊性出发,提出“间接反映论”,即音乐通过表现社会人的情感来反映现实(需要注意的是,同其他文论一样,作者的论述往往被“中国化”,突出了其中的某些“可用”的东西)。因此,他律论的“情感论”美学一直占据主导地位。当然,情感论并非仅中国音乐学界和音乐教育界强调,西方音乐哲学美学界也如此。即便是20世纪现代西方音乐哲学美学重要流派如符号学、分析美学等,也从不同角度竭力探讨音乐和情感的关系。符号学将音乐视为抽象情感的符号,分析美学中某些学者如戴维斯,认为音乐表现了情感外观。事实上很多音乐确实是表现思想情感的,很多作曲家的创作意图也如此。问题是,那些自律论的作曲家和作品在中国不被正视,只在音乐史和作曲技术教学、学术论文中出现,其成果占很小比例。

从欧洲到中国,从感性论到美学,从工具论到反映论和情感论,这些转变背后,有很深的历史、社会原因,到了今天,原来社会语境中的话语,变成了学术话语。“民族性”如此,情感论也如此。问题在于,情感论将聆听音乐导向了音乐认知,也即用认识方式代替审美方式――听音乐是为了把握其中表现的情感,而把握情感则需要了解历史背景、作曲家生平和创作意图等等。在中国音乐学术领域,“感性”往往被等同于“感官”。因此,强调感性往往被当作追求“感官愉悦”,被视为“肤浅”。在感性问题上,第二代音乐美学家如韩锺恩、邢维凯、周海宏等,都从学理上作过很多辨析和维护。在笔者的研究和教学中,也把感性作为美学的门槛,指出只有抓住感性才能抓住美学要旨。笔者认为,感性和理性一样属于精神范畴;感性活动和理性活动一样属于精神活动;感性活动的特点在于感官参与,但却不是感官活动;从艺术创造看,感性更能反映人性(动物也有理性,只不过没有人类发达,但性质一样)。心理学研究成果完全支持这些论断,例如最基础的刺激一反应模式,心理学指出刺激需要经过大脑的作用才使人产生反应,不赘述。因此,音乐美学要真正在中国建立,首先要还原它的感性论性质。

进一步需要探讨的一个重要问题,即作为感性学分支的音乐美学的任务。在笔者看来,过去是有美无学,现在则是有学无美。中国历史上并没有美学学科,却有关于音乐美的论述。引进了美学之后,特别是近三十年来,音乐美学真正开始学术研究,重心却不在美与审美规律的探讨上,而是纠缠在音乐与情感、音乐与社会的关系上。笔者在音乐美学课堂上经常提出一个问题:音乐是否表现情感与是否美之间有什么必然关系?是否表现思想情感的音乐一定是美的?为了表现思想情感,音乐一定要美吗?反过来,美的音乐一定是表现思想情感的吗?诸如此类。在审美的感性与理性关系的问题上,一直以来困扰着学界。以往的审美理论大都按照从感性“上升”到理性的认识规律来论述,强调聆听音乐的最终任务是在情感体验之后的哲理反思,获得某种认识。多年前笔者就将这种“审美”目的论比作让音乐不在审美领域当巨人而在哲学领域作矮子的“馊主意”。情感论加认识论,而不是感性论加愉悦论,目前这样的情况还很普遍。审美愉悦,生命的一种高峰体验,是人类长期身心进化结果的表现,却被当作低级感官享受受到贬斥,至今如此。

其二,感性学的范围。笔者在《音乐美学基础》教材的“序论”最后部分指出,音乐美学学科发展问题集中在“音乐”和“美学”两个方面。前者即什么“音乐”的美学,问题在于自音乐美学从西方传人至今,“音乐”指的是西方概念的“纯音乐”或“绝对音乐”,即器乐。正因如此才有“自律”、“他律”及各种相关问题。而“美学”中概括的各种“规律”,也是这种以纯音乐为对象的静态聆听方式的“美与审美”规律。在这样的审美关系中,音乐是审美对象,人是审美主体。作为审美主体的人,是西方人本主义语境和范畴的“囊中之物”。显然,音乐美学中的“音乐”尚未涵盖全球范围(这本来就一直如此);我们的“音乐美学”一直处于中西关系的思维格局之中。这意味着迄今为止的音乐美学,其中概括的“基本规律”是否具有全球的普适性,肯定和否定的回答都无法证明。因为这种判断必须由全知者来进行,但是没有人通晓世界上所有文化中的音乐。按照英国分析美学家斯克鲁顿的看法,音乐是“第三物性”的事物,即文化属性的事物,而不是第一物性(物理属性)和第二物性(感知属性)的事物,文化差异造成多元音乐现象,要了解一种文化中的音乐,就必须深入其中。笔者认为对某种音乐的“知”,包括亲历的“知”和学理的“知”,前者尤为重要。显然,对每种音乐文化的了解,需要耗费相当时间。例如印度人所承认的了解他们的传统音乐的西方音乐家,都曾在印度生活十几二十年。即便是印度本土的孩子,也需要这么长的时间练习才能为人表演。人个体寿命有限,无法做到对世界所有音乐文化的全知。西方人概括的是西方器乐审美规律,我们似乎也这样做过。笔者认为,现在我们的音乐美学可以解释西方概念的三种艺术音乐,即美的、不美的和反美的。其中,美与反美是国际学界通用词,而“不美”则是笔者的命名,指理性设计有序而无法感受到的类型,例如序列主义特别是整体序列主义的音乐。但是,我们的美学没有研究西方民间传统音乐,也没有研究中国传统音乐,更没有研究其他国家和地区的民族传统音乐。这里有个问题,有学者指出民族传统音乐并非以审美为主要功能。但是据了解,所有民族的传统音乐中,都有专供审美的音乐,或者说有专事音乐审美的活动;几乎所有音乐都不同程度具有审美性质,即便是完全属于实用的音乐。康德式的审美与实用的划分,对今天依然有影响。此外,艺术学关于“艺术源于生活,高于生活”,“原始艺术”只有经过加工才能成为真正的艺术。以此尺度来衡量,原生态民族传统音乐便比不上艺术音乐,审美含量不高。当然,目前这种看法正在改变,民族传统音乐越来越多地被搬上音乐审美的餐桌。

其三,关于音乐美学课程标准。迄今,各级音乐美学教学尚未严格论证课程标准。2l世纪教育部开始了包括音乐在内的普通学校教育改革,设置课程标准,从实验稿到定稿,从实验基地到全国中小学校,可谓轰轰烈烈。在这样的形势下,由主次熘主持的“专业音乐院校教育改革”重大项目也已顺利结项。由于目前该成果尚未正式发表,因此笔者在此只谈个人看法。据了解,迄今各院校的音乐美学教学,大都限于现有的音乐美学教材,而各位导师布置的阅读书目,各有不同。在各校音乐美学专业的学生,与其他专业学生一样,被要求修满学分,包括必修课和选修课、音乐类和非音乐类等课程。就中央音乐学院而言,音乐美学学生的专业课由导师教授,内容自定;必修课和选修课都是公共课。必修和选修课的设定,通常是“有多少米煮多少饭”,即根据既有教师开课。记得十年前,在一次音乐美学教研室开会时,新老院长和书记都在场,笔者曾经“捅娄子”说了上述那些话,现场突然鸦雀无声,后来还是书记打破静默,问身边的张前教授是否如此,张老师点头。事隔多年,情况并没有变化。当然,笔者相信各位导师的能力,因为大家都是过来人,能有今天的成就,说明多年积累具备了良好知识结构;这些成长的经验,加上后来的日积月累,必然给学生提供一个样板。不过,从教育学角度看,课程标准的设置具有基础意义,也是学校教育的规范性的要求。当然,从全然实用角度看,课程标准提供方向、思路和具体教学做法,对学校教育是必不可少的。具体说来,音乐美学学士、硕士、博士应该具有什么知识结构,具备哪些能力,是需要论证的;根据论证结果,该开设哪些课程就开设哪些课程,而不是能开什么课就开什么课或只开什么课。

三、关于研究与培养人才的思路

2007年11月,第7届全国音乐美学年会在星海音乐学院召开。会议期间的一个夜晚,星海音乐学院研究生处安排了一个研究生导师与研究生的见面会,议题是导师想向研究生们说的话。笔者在那里提出了音乐学治学和学习的“四大件”――体验、阅读、思考、写作。从此我经常向学生提这个“四大件”。现在,笔者想在此用书写正式阐述它们,作为包括音乐美学学科在内的音乐学各学科的建设、研究和教学(人才培养)的思路。以下仅围绕音乐美学研究与人才培养的话题来阐述这四个方面。重要的是,这些方面直接涉及于润洋教授音乐学治学精神的“六关系”,即历史与逻辑、理论与实践、知识与思想、本门知识与相关知识、经典知识与前沿知识、感性体验与理性表达。前三者是于润洋教授一贯奉行的,后二三者是后来加上的。我做了一些概括。

其一,体验。包括音乐创作、表演、欣赏、田野等所有跟音乐有关的实践活动的体验。只有深入实践体验,获得尽可能丰富的感受经验,才能搞好包括音乐美学在内的音乐学研究。这也是“理论联系实际”的题中之意。在《实践论》里谈到这一点。目前我们的学生从小是琴童,有单项乐器的表演实践,个别有两项乐器的实践,很少有多样乐器的实践。听赏方面多接触西方古典浪漫的作品,很少接触早期和现代作品,这跟音乐的音像出版物少有关;本国音乐中,多接触的是新音乐,少接触传统音乐和新潮音乐;全球音乐中,多接触的是流行音乐,少接触世界民族音乐。出于个人审美需要,当然只能选择自己喜欢的音乐。但是作为音乐美学的学生,好听不好听都应该听。就前者而言,笔者特别关心沉醉的体验。中央音乐学院入学考试笔者时常爱问考生:有你最喜欢听的音乐吗?如果一生都在搞音乐美学,却从没有或很少音乐沉醉的体验,只记住了书本上的东西,或者只具有高超的作品分析课和视唱练耳课训练出来的音乐结构分辨能力,那么能期待这样的“研究者”写出怎样的论文呢?此外,笔者认为他们最缺音乐创作实践,因此写出来的文章,不同程度存在着“没有音乐的音乐学”现象。作曲家反映不爱看这样的文章,是有道理的。其实,学者们受限于条件,也很少接触世界民族音乐。就本土传统音乐而言,除了民族音乐学学者,音乐美学学者也接触不多,更少有对其做深入研究。笔者曾提出“自身田野”的命名,指研究者对自身经历的研究。即便如此,多数音乐美学学者也没有多少传统音乐方面的经历。学生们绝大多数从学校到学校,更没有这方面的经历。如果要研究多元音乐的美学问题,就需要深入田野去获得各种相关体验。目前有一种体验很难获得却又不得不去体验的,那就是“天人合一”。研究中国古代音乐美学,特别是文人音乐美学、“佛教音乐美学”之类,如果没有这种体验,恐怕难以有效阐释古人的相关言论。

其二,阅读。很多学者特别是海归学者都指出,中国学生阅读量太小了。这里除了数量之外,还涉及阅读范围。通常音乐学者和学子多读本学科的文论,少读大文化类的文论。为此于润洋教授提出两个关系的处理,一是本门知识和相关知识,一是既有知识和新知识。前者关系到一位学者或学子的知识结构,后者关系到他们的知识更新。旅澳学者杨沐几乎每次回国都要谈到知识更新问题,并且不断给国内音乐界带来新的国际学术信息。留学西方或者香港回来的学者或学子都对学习期间大量阅读深有感触。大量阅读至少有两个意义:一个是学习知识、扩大知识面,产生宽阔而深厚的知识结构;一个是了解学术动态,从而把握学术创新方向。在于润洋教授的鼓励和指导下,笔者通过主编“十一五”规划的国家级教材《西方现代音乐美学》,联合几位年轻学者一道工作,梳理了一些新出现的西方音乐美学思想,包括分析美学、实用主义美学、后现代主义美学、美学方法论(达尔豪斯)、音乐教育哲学中的美学、音乐批评中的美学、现代音乐表演美学等。还有环境美学、生态美学等,暂时没有充足的音乐方面的内容,未纳入新教材中。但是,笔者指导的一位博士研究生正在做“音乐审美环境”研究,相信今后环境美学等也能纳入音乐美学领域。近年来新音乐学引入国门,受到较为普遍的关注。女性主义、后女性主义音乐美学、社会性别或酷儿理论视角的音乐美学研究等,已经成为一些本科生和研究生毕业论文的选题。这些新知识都已纳入专业课教学中,当然,也许尚未普遍如此。笔者对学生提倡读书采取“同心圆”模式,即以本门知识为核心,按照疏密关系选择阅读资料来研究。以音乐美学为核心,可以这样建立同心圆阅读资料,依次为音乐学相关学科、普通美学和艺术学、文化学/社会学/心理学/声学等、哲学/自然科学哲学。如果再扩展,还可以纳入更多的自然科学相关学科。在确定学位论文选题的时候,开始了具体的有目的的同绕选题的研读。这时候尤其要注意最新学术成果的信息。

其三,思考。没有思考,阅读的信息就不能内化为自己的知识;没有思考,就不会有学术创新。思考不能“无米之炊”。以往所有体验和阅读的积累,都是思考的材料。最令导师们伤脑筋的是学生不具有独立研究的能力,表现在不会选题。笔者本人就经常遇到这个问题。从许多答辩情况看,笔者往往能从学生的论文选题中看到导师的影子,即被时间所迫,导师不得不从提醒、启发到直接提供选题。这也许是较为普遍的现象,问题就在于学生缺乏思考,缺乏长期关注学术动向,缺乏独立科研的能力。笔者建议学生在阅读的时候就要积极思考:首先要真正了解作者文论所表达的东西,同时要具有批判意识,随时提出疑问,然后及时把问题记在本子上。笔者本人学习期间一直习惯作读书笔记,并因此受益良多。有些阅读的时候脑子里闪现的东西,如果没有及时记录下来,很快就会忘记。这是很多学者都有的经验。关于批判意识,许多导师都有这样的要求。例如蔡仲德教授,他寄语年轻学子的三句话是:要有独立人格、要有批判意识、要有创造能力。周海宏教授也经常对学生提出要保持批判意识的要求:无论作者多有名气,阅读他们的文论始终要有批判意识;他人的观点需要审察,不能直接用来作为自己观点的论据。重要的是,思考要遵循历史与逻辑结合的原则。应该避免从概念到概念的做法。如果不顾历史,只从逻辑上思考问题,往往会陷入逻辑游戏或语言游戏之中,难以提出有真知灼见的观点或看法。而如果不顾逻辑,只在历史的海洋中“捞”细节,往往会陷入只见树木不见森林的境地,难以跳出来抓住实质问题。在一些学位论文中可以看到这样的情况:知识梳理很细致,但是缺乏思想。蔡仲德先生曾经语重心长地对笔者说:现在培养的主要是掌握知识的学生,而不是能产生思想的学者。要改变这一点,就要培养勤思考的习惯。

其四,写作。笔者个人的体会是,体验、阅读基础上经过长期思考,到了不吐不快的时候再动笔,就能写出自己真正想写的东西。在音乐美学基础问题和理论应用(如评论)的写作上,涉及感性体验与理性表达这个最大的难题。常话说,语言终止之处就是音乐的开始。事实上所有感性、超感性或非理性的体验如审美体验、宗教体验、情感体验等,都难以用语言表达清楚,这是常识。西方传人的感性学,研究对象是音乐美与审美的规律,或者是以听觉为核心的感性需要和满足的规律;音乐实践中的美学问题,如音乐创作、表演、美育、社会音乐生活中的美学问题;相关历史,即音乐美学学科历史、自古以来个民族文化中关于音乐美和审美的思想与实践的历史。感性学研究成果的表达,常常涉及两个方面的文字书写,一个是描述音乐,一个是描述音乐感受。显然,没有这些描述的专业术语系统。于是,人们不同程度地“无奈”地采用了隐喻方式,也就是文学方式。而“文学性描述”又受到不专业的否定和排斥,甚至严厉批评。其实那样的描述是“不得已而为之”。不用“运动”、“欢快”、“哀伤”之类的隐喻,也只能用“运动感”、“欢”、“哀伤感”之类的描述,后者表明那些描述词语的所指并非音乐本身具有的东西,而是听者的感受,属于“唤起理论”。这正是分析美学要解决的问题之一。戴维斯在《音乐的意义与表现》一书中提出一个问题:究竟是音乐本身是隐喻的,还是描述音乐的语言是隐喻的?作者排除了前者。就后者而言,作者认为情感术语的隐喻是无法避免的,因为他在批判了自律论、符号学、表现理论和唤起理论之后指出,音乐本身具有音乐的外观。国内音乐学界有四种分析模式,即作品结构分析、社会历史分析、音乐学分析(于润洋)和音乐学写作(韩锺恩)。它们都用到技术术语、认知术语和情感术语,但比例不同。结构分析多用技术术语,社会历史分析多用认知术语,音乐学分析均用各术语,音乐学写作多用情感术语和文学描述。四者都用到隐喻。所谓“音乐学写作”,是韩锺恩教授提出的“音乐审美分析”。他指出,音乐美学的分析,应该有别于其他分析,应该是对感性的分析,否则就没有学科存在的理由。由此提出了第四种分析模式,并借于润洋《悲情肖邦》出版、中央音乐学院和上海音乐学院两个音乐学系学生交流之际,带领后者的学生亮相音乐学写作模式。但是结果被当作回到了非学术的文学描述时代,迄今未见新的举措。笔者并没有新良方,但是认为感性分析是音乐美学写作的核心任务之一;分析哲学美学成果可以借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