家的味道作文范文
时间:2023-03-22 18:54:32
导语:如何才能写好一篇家的味道作文,这就需要搜集整理更多的资料和文献,欢迎阅读由公务员之家整理的十篇范文,供你借鉴。
篇1
老爸?烟味?感性
“老爸,你怎么又吸烟了啊!”我嚷着。
“你别管!”老爸说着,走过我身边,我把平时练的憋气功都用出来了。
老爸喜欢吸烟,而且吸起来没完没了。所以,他所到之处,总有一股难闻的味道,而且这股味道只有在他刷牙后3秒中内消失,其他时间我们都敬而远之。为此,我们“约法双章”:一,说话的时候距离保持1。5米;二,吸烟可以,不过要去走廊或者到厕所开排风扇。
其实,老爸戒过烟,但是据我的记忆,最长的时间不超出一个月,唉,真拿他没有办法!不过,老爸身上的味道有助于我看电视,要是闻到他的味道,我立即就把电视关了,所以,他总抓不到我偷看电视。
由于老爸吸烟,妈妈曾指着爸爸的鼻子说以后我长大了,要是敢吸烟,就不要说我是她的儿子。看着老爸在旁边无辜的眼神,我真想笑他。但这也是实话,爸爸吸烟后,经常恶心,呕吐,挺吓人的,有时候还犯咳嗽病,有一次医了一个月!
烟味在我家占的分量很大,但还是有夙敌的,比如??
老妈?香味?舒服
我喜欢在妈妈那里蹭来蹭去,原因就是她有一股好闻的味道。这味道来自于妈妈平时的功力啊!妈妈爱干净,所以老是在家里打打扫扫,打扫完就会洗手,味道就从洗手液那里来。或者是洗碗后的洗洁精的味道,这味道倒也与妈妈的喜爱相附。
但是,我只要说我喜欢她这味道,妈妈就会叫我去做家务,还说自己的才是永久的。多么有哲理性的句子,但我不管,继续懒。结果就是,被那支香手“抚摩”了几下屁股,但晚又帮我擦药。看来,这香味也不一定是好的啊!
老妈的香味也有与之抗拒的,比如??
我?汗味?狂热
“赶快给我去洗澡!全身汗味!”妈妈使出“河东狮吼”。
“不要,我看电视。”我奋力反抗。
最后,终于被她硬拉进厕所洗澡。
唉,谁叫我好动,老是玩得汗流浃背,这是老妈的忌讳,她喜欢干净,所以每天为我准备好几件衣服供我换。但是,在夏天,如果在洗澡后一分钟内没有吹电风扇,那又会流汗。
那也没有办法,我实在太喜欢羽毛球,虽然技不如人。况且我不喜欢洗澡,所以遭到鄙视。唉……
但有时候,有些味道能抵制汗味,比如??
书?油墨味?陶醉
爸爸妈妈是读书人,所以,家里别的没有,就是书特多。这可满足了我这只“书虫”。一看起书,我就会静下心,也就不会流汗。
一本书上来,首先看的是封面,然后再快速地翻一翻,闻闻书香??油墨味。不同的书有不同的味道,有的味道很浓,有的却很清香。有时候也和心情有关,心情好,味道沁人心脾,心情不好,味道枯燥难闻。老书的味道浓厚深沉,新书的味道清新迷人。好书越看味道越香,坏书越看味道越臭。
我陶醉于书中的时候,也会陶醉在油墨味中。那味道是制服我好动的好药!
篇2
山东省高密市向阳中学
程小龙
有人说,嗅觉是人体上最敏锐的神经系统,所以说味道是让人留恋的,它像烙印一样,深深刻在心灵深处。我喜欢家的味道,那是种透着淡淡香烟的味道,它总是轻轻拨动出我心海中的丝丝涟漪。
我是个对香烟味道特别敏感的人,不管多么微弱的烟味,总会引起我一连窜的咳嗽声。父亲是个老烟民了,家中的柜子里摆满了大大小小的烟盒,种类之多,可以让你看的眼花缭乱。我总是以被动吸烟者的身份劝父亲戒烟,可父亲却总是笑嘻嘻的捏捏我的鼻子,不以为然的说;“我吸的烟比你吃的饭还多,怎么戒啊/再说,饭后一只烟赛过活神仙,怎么连你就不想当一回活神仙的闺女?”真说的我无言以对。可奇怪的是,父亲从没在家里抽过烟,这可真让我感到纳闷。
篇3
可是直到今天中午,自己给自己做了一碗香喷喷汤面的时候,我才发现,原来所谓的差异还是有的,在这里很少能够吃到这样的汤面,因为孩子爸爸不喜欢吃,干啥?自己在做饭方面很不是在行,所以就是对方做什么自己吃什么?
当然也会在闲来无事的时候做一顿家乡的饭,前提是孩子爸爸不在家的时候,前提是自己还想做的时候。就比如今天中午的这顿汤面。
当热气腾腾的汤面盛上桌的时候,简直是让自己有点感动了,跟小时候妈妈一直做的外道一模一样,只是后来走过了很多地方,妈妈现在回到家做饭也是能怎么凑合就怎么凑合?而再也没吃过这碗记忆中的汤面。
大概也真的是因为饿了,又或者是因为有点想家了,总之平常不怎么吃饭的,我吃了满满俩大碗,那味道简直是美极了。
吃的饱饱,躺在床上,突然之间又真的有点想家了,一路走来,习惯了在外面漂泊着,学生时代自己就四处跑着,在西安奔波了三年,如今在这里算是定下了自己的家,可是一直以来在这里却找不到家的感觉。
如今每次回到家里都感觉自己像个客人,而在这里也不知道始终没有家的感觉。也许时间还不够,仅仅才七年的时间,就想要,找到一种家的感觉,简直太难了。所以还是得慢慢的相处,也许地方就跟人一样,呆的时间长了,就会有感情。
篇4
一、 道家对 “与道为一”的追求
道家文化的根本和核心是“道”。“道”的非实体性,使之不能对其定义,不能问其是什么,而只能加以描述。老子说:“道生一,一生二,二生三,三生万物”。[1]所谓“生”所描述的,就是创生,就是创造。老子揭示了“道”是创生之本,创造之源,创造之境。“道”最具原创性,它可生一、生二、生三乃至万物。“道”何以能“生万物?”老子说:“道之为物,惟恍惟惚。惚兮恍兮,其中有象;恍兮惚兮,其中有物。窈兮冥兮,其中有精,其精甚真,其中有信。” [2] “惚兮恍兮”、“窈兮冥兮”生动表明“道”不是一个实体,它展现的世界是动态的深邃的无所不包的。“道”“有象”、“有物”、“有精”、“有真”、“有信”所描述的,都体现了 “道”是宇宙万物的本真本然,它“自本自根,未有天地自古以固存”[3]。 “道”之“象”、“真”、“精”、“信”,都是对创造的基因或创造的根本的描述。庄子曾以象征比喻说“道”:“在太极之先而不为高,在六极之下而不为深,先天地生而不为久,长于上古而不为老”[4]。从中可见,“道”是一种大境界,大视域,大自由,大本质,大基础,它无穷无限,无所不在。“道”可“御今之有,能知古始”[5], “万物恃之以生而弗辞,成功遂事而弗名有,衣被万物而弗为主”[6], “道”是纯粹自然无私、无为而无不为的。老庄这些关于“道”的描述,都生动表明“道”具有最高的创造精神,是最高的创造智慧。道家认为只有以“道”为本,由“道”观物处事,才能“通于一而万事毕”,即“与道为一”,才能更好地进行人生创造,通达人生的高境。因此道家提出“圣人抱一,为天下式”[7], “侯王得一,以为天下正”[8],这里的 “一”就是“道”。道家常用“一”来表示“道”。“为天下式”“为天下正”,都是说体“道”乃是社会人生的根本,必由之路。通观整个道家文化,可以看到道家把“与道为一”视为社会人生的理想状态和最高境界,“与道为一” 是道家最根本的追求。那么,落实到现实人生,联系生活实际和创造,怎样才是“与道为一”的境界,道家对此的追求意义何在,于此有着怎样的创造智慧?我们可以通过《庄子》的一些寓言来理解这些问题。
《达生》通过“梓庆为鐻”的寓言,描述了“与道为一”的创作大境界: “梓庆削木为鐻,鐻成,见者惊犹鬼神。鲁侯见而问焉,曰:‘子何术以为焉?’对曰:‘臣工人,何术之有?虽然,有一焉。臣将为鐻,未尝敢以耗气也,必齐(齐通斋,下同)以静心。齐三曰,而不敢怀庆赏爵禄;齐五日,不敢怀非誉巧拙;齐七日,辄然忘吾有四枝形体也。当是时也,无公朝,其巧专而外骨消。然后入山林,观天性形躯,至矣,然后成见鐻,然后加手焉;不然则已,则以天合天,器之所以疑神者,其是与!’这里有几个地方值得我们认真体悟。首先,梓庆制鐻,达到“见者惊犹鬼神”这样鬼斧神工、出神入化的境界,其成功的关键不在于有“术”,而在于“有一”。这里的 “有一”就是“有道”。如上所论道家常以“一”示“道”,“侯王得一”, “圣人抱一”, “通于一而万事毕”,其中的“一”都是表示“道”。梓庆的创作之“道”,是通过“心斋”,进入到“与道为一”的创造之境。所谓“心斋”就是祛除一切私欲杂念,使心灵处于高度“虚极”“静笃”、空明纯一的状态。具体说就是“不敢怀庆赏爵禄,非誉巧拙”,“忘吾有四枝(肢)形体也”。“不敢怀”和 “忘”,实质是对“功”、“名”、“己”的超越,也就是对“功”、“名”、“己”的“无”。“无”是一种自然、本真、虚静、淡泊、空灵、新鲜、生动的状态;“无”没有芥蒂、固执、成见、因袭;无挂无碍、无穷无限;“无”便能虚以应物,与道契合。“心斋”而“无”就进入了“与道为一”之境:精神上完全摆脱了功名利禄、荣辱功过的束缚,排除了一切世俗杂念的干扰,达到物我两忘全身心地投入。其次,我们要注意体会梓庆创作“以天合天”的深刻内涵。“以天合天”有两层含义。第一层意蕴是以人的自然之心顺应木的自然之性。其中前一个“天”是梓庆的“天”,即梓庆的心灵完全处于纯净虚静的自然状态;第二个“天”是制鐻之木的“天”,即木的自然之质。第二层意蕴是“与天为一”。在这层意蕴中,第二个“天”是指自然之道。“以天合天”就是天人合一的浑然“与道为一”的境界。“天”在道家文化中主要喻指“自然”。道家主张“道法自然”,要求保持心灵自然浑沌的原生态,以人心自然顺应物之自然。这里特别要说明的是,庄子思想主要是诗意表达,即是通过描述的方式,“象以尽意”,而不以抽象的概念来分析论述。庄子塑造的“象”有很大的包容性、生发性,其内涵是多层次多指向的,它给人们留下的想象联想感悟的空间极大。上面所说的“心斋”、“天”之象,就具有这种特点和意义。由此可知《庄子》的寓言形象本身就具有极大的启发性、感悟性和创造性。从梓庆的创作过程,我们可以深刻体悟到,进入到“与道为一”的创造之境,就可以达到创造之大成。这种“与道为一”的创造之境,形象表达就是 “以天合天”。如果内心充满物欲,患得患失,急功近利,图名谋利,是根本达不到这种境界的。《达生》篇说“凡外重而内拙”,太看重外在的功名利禄,就会成为创造的束缚和障碍。从梓庆的“辄然忘吾有四枝形体”,可以看到他对创作有一种忘掉一切的疯魔和虔诚,真正的创造非要进入梓庆那种不怀“庆赏爵禄”、“非誉巧拙” “忘吾有四枝形体”的“无功”“无名”“无己”的境界不可。道家以“无”为本,认为“天下之物生于有,有生于无[9]”。 “有不能以有为有,必出乎无有。” [10] “梓庆为鐻”,就充分体现了 “无“最富有生机,最具原创性,是“生生”之本。“无”就是“道”。它所体现的道家创造智慧是,以“无”的宁静虚己,澄明空灵之心境去提升精神的力量,摆脱物欲的拘系,才能更好地进行人生的创造。
《达生》中还有一则“痀偻者承蜩”的寓言,也表现了“与道为一”的创造智慧:“仲尼适楚,出于林中,见痀偻者承蜩,犹掇之也。仲尼曰:‘子巧乎!有道邪?’曰:‘我有道也。五六月累丸二而不坠,则失者锱铢;累三而不坠,则失者十一;累五而不坠,犹掇之也。吾处身也,若厥株枸;吾执臂也,若槁木之枝。虽天地之大,万物之多,而唯蜩翼之知。吾不反不侧,不以万物易蜩之翼,何为而不得! 孔子顾谓弟子曰:‘用志不分,乃凝于神,其痀偻丈人之谓乎。’”“痀偻丈人”之所以掌握了捕蝉“犹掇之也”的绝技,苦练技巧是其重要因素,但更为重要的还是他对“道”的修养。“痀偻丈人”在捕蝉时,“虽天地之大,万物之多,而唯蜩翼之知”;“不反不侧,不以万物易蜩之翼”,这实际上是进入了忘物、忘俗、忘我的“与道为一”的境界。“痀偻丈人”的形象,生动地表明任何创造都需要“技”,但仅仅有“技”的层面训练是不行的,必须“由技入道”,有精神的升华,“道”的修养,才能达到创造的大成。达到了“凝于神”的“无”之境,就可以摆脱外物的束缚,达到一种人生的超脱。这种超脱能使人心境空灵平静、精神凝聚专一,心不旁鹜,专注于创造的有成。这种超脱也可以使人产生无穷的创造力,从而使生命得到超常的发挥。兴趣、智慧在自然浑沌中出,创造力也在自然浑沌中出,道家文化的这种创造智慧,为历史上所有的发明创造所证明。
道家对“与道为一”的追求,实质是对人生自由的追求,对更高创造的追求。因为进入到“与道为一”,就进入了自如自在无遮无碍的境界。这种“与道为一”的自由,在《养生主》“庖丁解牛”中有艺术的描写:“庖丁为文惠君解牛,手之所触,肩之所倚,足之所履,膝之所踦,砉然响然,奏刀騞然,莫不中音;合于桑林之舞,乃中经首之会。文惠君曰:‘譆,善哉!技盖至此乎?’庖丁释刀对曰:‘臣之所好者道也,进乎技矣。始臣之解牛之时,所见无非牛者。三年之后,未尝见全牛也。方今之时,臣以神遇而不以目视,官知止而神欲行。依乎天理,批大卻,导大窾,因其固然。技经肯綮之未尝,而况大軱乎!’” 庖丁解牛之声犹如美妙的“经首”音乐,解牛动作仿佛优美的“桑林之舞”,解牛时“以神遇而不以目视”,所有这些都表现了一种高度的创造自由,而能达到这种自由,就在于“所好者道也,进乎技矣”,即对“道”的追求超过对“技”的追求。“技至此”的根本是对“道”的把握。庖丁解牛“依乎天理”,“因其固然”,他在“道法自然”,“与道为一”中获得了“游刃有余地”的创造自由。
反思当代人原创性的缺乏,其中重要的原因,就是片面重视“技”的方面训练,而忽略了体悟“道”的修养,缺乏“道”的大视野、高境界。比如现行基础教育中的应试倾向,使师生的眼睛就盯着分数的提高,精神道德品质的培养往往显得乏力。应该看到分数的提高,只是“技”的提高,倘若仅仅停留在“技”的层面,精神得不到升华,“技”就不能转化成智慧而进行创造。心胸被分数这个“物”束缚死了,创造性就难以发挥了。创造的精神前提是消除私心杂念名利诱惑,使心灵处于自然本真虚静的体“道”状态。如果功利的诱惑太多,创造就无从产生了。现实生活中可以看到,科技学术研究本来应该是一种思想、理论、技术的创造,但由于功利化影响,使一些人在奔“利”的途中,不是真正作研究,而是急功近利走捷径,甚至出现买卖或抄袭学术文章的现象。如此还谈什么科技创新,还能出什么学术新思想?出现这些现象的实质是悟性被遮蔽,也就是把原创之门给关上了。正是在打开这扇门的问题上,道家思想能给人以重要启发。
二、道家文化的自由精神
道家文化的突出精神,是自由精神。尤其是《庄子》的思想,更富有追求自由的精神。道家的自由精神主要表现为突破传统、世俗、自我等束缚,开放心灵,拓宽视野,解放思想;追求“游于无穷”,“道通为一”等等。庄子常常通过超常的想象,创造极大极高极远的神奇境界,诗意地展现出对自由精神的追求。如《逍遥游》塑造了大鹏的形象:“鹏之背,不知其几千里也;怒而飞,其翼若垂天之云。是鸟也,海运则将徙于南冥”。“鹏之徙于南冥也,水击三千里,抟扶摇而上者九万里”。“背负青天而莫之夭阏者”。大鹏之大,大鹏之飞,高远辽阔,无阻无碍,无羁无绊,都是引导人们摆脱世俗束缚,追求“无待”的自由解放。《秋水》中“望洋兴叹”的寓言形象,以大海之大,表现了这种自由精神的追求。其中河伯对自己的闭塞和自满的反思与批判,对大海的包容、无穷的赞叹和感悟,都是对打开眼界,开阔心胸的追求,也是对打破局限,超越自我,不断创新的追求。道家希望通过这种追求,引导人们达到自由之境界。
道家认为只有精神自由,“独与天地精神往来”,[11]才有生命的自由,才能真正地去创造。《庄子·田子方》中“真画者”的形象就生动地体现了道家这一创造思想和智慧:“宋元君将画图,众史皆至,受揖而立,舐笔和墨,在外者半。有一史后至者,儃儃然不趋,受揖不立,因之舍。公使人视之,则解衣般礴臝。君曰:“可矣,是真画者也”。“一史”未画一笔,没描一色,就被认定是“真画者”,之所以如此,是因为他与“众史”的刻意功名,巴结矫饰完全不同。他面见国君,“不趋”、“不立”,突破了权贵、世俗礼法、功名利禄的诱惑和束缚,他的“解衣般礴臝(裸)”,更是用带有原始野性的张力,冲撞着桎梏人的个性、真性的礼法规范。“解衣般礴”的实质是一种自然真实、放达自由的精神状态,在这种精神状态下,人的思维活跃、灵感飞扬,可以“上窥青天,下潜黄泉,挥斥八极,神气不变”,充分发挥想象力和创造力,技艺得到最佳发挥和创造,所以后世画论以“解衣般礴”为“最高画姿”。可知,“真画者”的形象生动体现了精神自由才有可能最大限度发挥人的创造力,没有精神的自由解放,就没有创造。
道家文化多方启示人们,打破思想僵化闭塞,摆脱世俗束缚,去获得精神自由,创造自由。《逍遥游》中庄子和惠子关于有用、无用的论辩,就是这种启示的一个方面。“惠子谓庄子曰:‘魏王贻我大瓠之种,我树之成而实五石。以盛水浆,其坚不能自举也。剖之以为瓢,则瓠落无所容。非不呺然大也,吾为其无用而掊之’。”惠子因大葫芦的“无用”而将它击碎,他实际上是以“大而无当”的葫芦,隐喻庄子思想的大而无用。庄子在反驳惠子时,首先批评惠子“拙于用大”,接着以 “不龟手之药”的寓言故事为喻,形象说明有用、无用关键在于如何去用。最后对惠子说:“今子有五石之瓠,何不虑以为大樽,而浮于江湖,而忧其瓠落无所容?则夫子犹有蓬之心也夫!”庄子指出,惠子“拙于用大”,是受“有蓬之心”所缚,即思想僵化,心灵闭塞。惠子以大葫芦为无用,是囿于传统,受世俗实用观念的束缚,循规蹈矩,只知以葫芦盛水为瓢。惠子的葫芦之喻实际上代表了世俗实用的功利观,眼下不实用不得利便是“无用”。庄子以葫芦“浮于江湖”的形象喻示着对世俗实用价值观的突破,说明从世俗实用的功利观中提升出来,才能成就人生更高的创造。庄子“用大”的思想,实质是破传统,破僵化,破闭塞,破只有实用才有用的思维、思想。庄子的“用大”之“大”,主要指思想、精神、理想等“虚”的不实用的东西。庄子以“用大”启示人们,“无用之用”具有更大更高更远的用。超越世俗的实用功利目的,才能达到大用。突破僵化、狭隘、闭塞,才会有新追求新创造。
道家文化高度重视人的精神自由,重视对人的精神的涵养,认为“养生”之“主”在于“养神”。道家强调 “德全”“德充”,[12] “神全”“纯气之守”,[13]实质上都是要求人们守住“精神”这条生命之根。道家认为一旦人的精神失落了,生命就枯萎了,人就成了徒有躯壳的“几死之散人”,[14]生命的创造就停止了。道家认为“物役”“物累”是造成人的精神不自由、精神失落的重要原因,只有从“物役”“物累”中解放出来,才能获得精神的自由来开拓创新。
道家文化的自由精神,对我们有许多创造智慧的启示。其主要是,精神自由才能突破传统、世俗观念的束缚,才能有精气神好奇心去探索这个世界。精神自由,才能有奇思异想,才会想出新办法,走出新路子。对于当代人缺乏原创性的问题,自由精神的培养是重要的一维。为了培养有利于原创的自由精神,就要破除种种阻碍。例如,当今社会还不同程度存在着的长官意志、权势崇拜、奴性意识、名利诱惑等,都应当祛除之。此外,社会分工趋于细致,人们受自己的社会分工所囿,视野狭窄,这也限制了人的自由精神的发挥。造成当代人缺乏创新精神的重要原因还在于,人们片面地突出物质追求,而对精神的追求缺乏应有的力度,甚至在一些人那里已经非常淡薄了。
三、道家文化对个性、真性的张扬,
道家文化的特色是强调个性任自然。如“法天贵真”之说,就显示出十分重视个性和真性。道家认为“真者,所以受于天,自然不可易也”。[15]这里的“真”就是本性、个性。道家以“万物莫不以适为得”,[16]]认为适其本性,舒其个性,才有获得人生自由的可能。反之,压抑个性,扭曲本性,“丧己于物,失性于俗”,都不可能有人生的自由和创造。与儒家文化强调“克己复礼”,要求个体与礼法规范相谐调不同,道家强调的是自然、个性,真性,主张“无以人灭天”。[17]这里的“人”指“人为”,“天”则包括自然、个性、真性等等。道家认为仁义礼法规范都具有“人为”的性质,它不是出自人的自然,而是一种外在的人为的强制力量,它对人的真性和个性都具有束缚性和破坏性。这种破坏性使天下“失其常然”,“莫不奔命于仁义”。[18] “失其常然”,就是失去了本真和本然这种生命的原生态,而“奔命于仁义”的实质则是“争归于利”。[19]道家认为“人为”的仁义礼法在“雕琢”规范人的理性文明的同时,使人渐渐失去真性、个性和自然,变得僵化、单调、板滞和死沉。道家在对违背自然的“人为”的批判中,大力张扬人的个性和真性。这种批判和张扬在《庄子》的许多寓言中都得到展现。如《应帝王》“浑沌之死”的寓言:“南海之帝为儵,北海之帝为忽,中央之帝为浑沌。儵与忽时相与遇于浑沌之地,浑沌待之甚善。儵与忽谋报浑沌之德,曰:‘人皆有七窍,以视听食息,此独无有,尝试凿之’。日凿一窍,七日而浑沌死。”浑沌的个性和本真是无孔无窍,这是它的生命力的展现。违背自然,人为地给它凿出七窍,让它符合一般、规范、世俗,这就破坏了自然,使它失去了本然的个性,失去了“真”。个性真性不存在了,生命和灵魂也就不存在了。再如《天运》中的“丑人效颦”:“故西施病心而膑其里,其里之丑人见之而美之,归亦捧心而膑其里。其里之富人见之,坚闭门而不出;贫人见之,挈妻子而去走。”丑人不顾自己的真性和个性,硬去效仿西施,其结果不但没有出新出美,反而丑上加丑,吓跑众人。又如《秋水》中的“邯郸学步”:“寿陵余子之学行于邯郸,未得国能,又失其故行矣,直匍匐而归耳。”寓言形象说明,失去个性,刻意模仿,走别人的路子,最终将会一事无成。“里之丑人”的效法模仿,“寿陵余子”的亦步亦趋,都是以人为扼杀了个性真性,它生动表明片面强调一般与共性,反而泯灭了自我,丧失了创造的灵气。“丑人效颦”、“邯郸学步”都是从反面说明了个性和真性的重要性。
上述几个寓言所描述的“日凿一窍”、“丑人效颦”、“邯郸学步”,都是大伪之象,“伪”就是“真”的丧失,它给社会人生带来极大危害。道家认为是礼乐文明的异化使人迷失真性,“以伪继之”,、[20]因此道家在对礼乐文化异化的批判中,提出“复归于婴儿”,[21] “复归于素朴”。[22]这种“复归”,不是简单的“复归”,而是“既雕既琢”后,即经过文明的洗礼后,复归于“婴儿”、“朴”。“婴儿”是人性天真纯粹、真诚自然、澄澈明净的象征隐喻,而“朴”则包涵着人性的本真和自然,心灵的净化,精神的升华等意义。道家看到人们在世俗,物欲的诱惑下迷失了自我,这种迷失使人“茫然无家可归”。道家提出“复归”,就是启示人们回归本心,回归自我。只有回归,才能找回自我而觉悟,才能进行有价值的生命创造。
道家文化对个性真性的大力张扬,所显示的创造智慧是,有个性真性,才有生机,才有生命力和创造力,也才有美的社会,美的人生。个性和真性是生命的灵魂,是创造的根基。个性的缺失是当代人缺乏创造性的重要原因。例如应试教育的标准化训练,就容易导致个性的缺失,模糊了人的特色。“统一”的要求和规定,使个性突出的思想难以产生。人们一般是按照社会要求定位,做应该做的事,说应该说的话。个人的意愿、兴趣、爱好,特点,退到次要、边缘。突破世俗的个性,往往被视为“异端”而受到挑剔,这又造成人们从众随俗的平庸心态。道家文化的创造智慧启示我们,个性真性的压抑是创造的天敌。要培养当代人的创新精神,必须充分认识:要想生命绽放出创造之花,就不能压抑个性,就要发挥个性的创造性。没有个性就没有创造。适其个性,合其本性,才有创造的积极主动性。同样,个性舒展,才有最好的情绪,最敏感的触觉,最强的自信,才有创造的兴趣、精神和灵气。
四、道家文化的理想精神
对于道家文化,一直存在着这样的认识和理解,即道家思想有出世的消极、复古落后等等。其实,就从上面我们论述的三个问题来看,无论是“与道为一”、自由精神,还是个性真性的张扬,都是具有理想精神的。从道家文化深刻的批判性和超越性,也可以看到,道家文化的主要精神是积极的,道家文化追求的“与道为一”的大境界更是一种理想境界。人们都可以感受到,老庄提出的许多思想,可以去追求,趋近它,但很难达到它。原因就在于它是理想境界。象“方而不割,廉而不刿,直而不肆,光而不耀”。[23]“无仁义而修,无功名而治”。[24]“逍遥游”、“德充符”等等都是如此。道家文化的精神实质是理想化的。这种理想与一般的理想不同,它是上升为“道”的大理想。如同儒家文化“仁”、禅宗的“禅”、基督教的“上帝”。
在对道家文化的认识上,还有一种看法,就是认为道家思想是虚无主义。持这种观点的人认为道家提出“无为”、“无功”、“无名”、“无己”,把 “有为”“功名”等世俗价值都否定了,这就表现了道家文化的虚无性。如果道家文化真的是虚无的,那它就不存在什么理想精神了。对道家文化的认识,关键要去深入体会道家的“无”。理解了道家文化“无”的真谛,就不会认为其虚无了。道家的“无”实际上是对有为、功名的异化或曰负面作用的批判和超越,“无”的实质是超越后重建。道家之“无”在否定的同时,就重建了新的价值体系。道家重建的是以“道”为最高价值,以“道法自然”、“与道为一”为最高理想的价值体系。尼采、海德格尔都认为虚无主义“是最高价值的自行废黜”。[25]道家追求的恰恰是“道”这种最高价值,批判的恰恰是最高价值的失落。对世俗价值的解构也是一种“虚无”,若说道家文化“虚无”,只能从这一点上来说。但无论如何都不能否定道家文化的理想意蕴。
“与道为一”是道家追求的最高理想。庄子常常通过对圣人、至人、真人、神人的描述,来表现对这种理想的追求。《大宗师》描述“古之真人”,“登高不慄,入水不濡,入火不热”。《逍遥游》描写神人:“肌肤若冰雪,淖约若处子。不食五谷,吸风饮露。乘云气,御飞龙,而游乎四海之外。其神凝,使物不疵疬而年谷熟”。这些描写虽然都神乎其神,但它却是通过浪漫的神话式的想象,表现“与道为一”境界的神奇、超俗,自由、理想。这些描写似乎都具有一种“想入非非”的性质,但恰恰是通过这种“想入非非”自由联想,以引导人们去追求理想之境界。
在道家文化的典籍中,就是一些被人们认为是具有复古色彩的对远古生活的描写和赞美,其实质也是一种对理想的追求。如《庄子·马蹄》所描写的“至德之世”:“至德之世,其行填填,其视颠颠。当是时也 ,山无蹊隧,泽无舟梁;万物群生,连属其乡;禽兽成群,草木遂长。是故禽兽可系羁而游,鸟鹊之巢可攀援而窥。夫至德之世,同与禽兽居,族与万物并。恶乎知君子小人哉!。”在“山无蹊隧,泽无舟梁;禽兽成群,草木遂长” 这种原始荒蛮的描述中,我们感悟到的则是社会的天然安宁和平,人性的自然率真纯朴,人与自然、人与人关系的自然轻松和谐。“至德之世”是按照庄子的理想塑造的,其情其景与现实社会存在着的物欲横流、你争我夺、尔虞我诈、道德沦丧形成鲜明对比。“至德之世”其实是人生真正意义上的“诗意栖居”。庄子视“其德不离,同乎无欲,是谓素朴”的社会为“至德之世”,他对这种“至德”的描写和赞美,实质是对“反朴归真”的追求。当人类进入到文明社会,人性受到文明异化的侵蚀后,“反朴归真”实际上成了一种理想。“朴”和“真”都是与“道”一体的,对它的追求,就是对“道”的理想追求。可以说道家的基本思想就是对“道”境的追求,通过这种追求,建构一种“道法自然”“与道为一” 的政治、社会、人生境界,因此道家的文化思想始终贯穿着一种理想精神。
道家文化中有许多神奇的想象,浪漫的夸张,通过这种想象夸张,给人们展现了神奇的世界,高远的境界。道家文化无论是在内容上,还是在艺术表现上,都表现出神奇、博大、高远、深邃的特点,这也显示了它理想化的色彩。道家文化开启了理想之境,并引导人们超越世俗去追求大道,追求高境。道家开启的不仅是理想之境,它同时还以这种理想激发着人们的创新精神,使人“能移”“更生”,“游于无穷”。
理想的缺失也是当代人缺乏创新精神的重要原因。当代社会物欲膨胀,一味追求实利的趋向,使人们变得很务实很理性,不实用的即被视为“无用”而虚置,理想追求和精神信仰都被淡化了。结果是,人们在获得名利后,反而感到精神空虚,没有寄托了。道家文化的理想精神启示我们:理想的火花,才能点燃创造的激情。精神空虚,没有理想没有追求,就不可能激发创造性。如果连理想的梦都没有,便什么也没有了。只想今天,不想明天的人,是不会有“苟日新,日日新”的创新精神的。因此,理想的激发应引起培养创新精神的充分关注。
[1]《老子·四十二章》。
[2]《老子·二十一章》。
[3]《庄子·大宗师》
[4] 《老子·十四章》
[5] 《老子·三十四章》
[6] 《庄子·天地》
[7] 《老子·二十二章》
[8] 《老子·三十九章》
[9] 《老子·四十章》。
[10] 《庄子·庚桑楚》。
[11] 《庄子·天下》。
[12] 《庄子·养生
[13] 《庄子·达生》。
[14] 《庄子·人间世》。
[15] 《庄子·渔父》。
[16] 《庄子·达生》。
[17] 《庄子·秋水》
[18] 《庄子·骈拇》
[19] 《庄子·马蹄》
[20] 《庄子·则阳》
[21] 《老子·二十八章》
[22] 《庄子·山木》
[23] 《老子·五十八章》
篇5
暑假作文1
我希望我的暑假生活是轻松愉快的,我希望我的暑假生活是丰富多彩的,我希望我的暑假生活是硕果累累的。
也许,你会说我“贪心”,既想玩得开心,又想有所收获。谁说不可能呢?如果,我们的老师不要给我们布置太多的暑假作业,能够还我们一个轻松的暑假,让我们做自己想做的事情,那么,我一定会让我的暑假过得很精彩的!
如果给我一个“轻松”的暑假,我会每天安排一些时间做好暑假作业,余下的时间做我想做的事情——带我的两只心爱的小狗去散步,和它们一起嬉戏、玩耍;看我喜欢看的书;画我喜欢画的画。如果给我一个“自由”的暑假,我就可以多点时间和我的“好伙伴”——书在一起了。我要尽情地看个够,畅快地在知识的海洋里遨游。我要到一些“名胜古迹”游玩,增添一些旅游知识和学习野外生存能力,在野外画我想画的画,让我的画画技术“更上一层楼”。我还要练练书法。上学的时候,天天忙于做作业,我已经好久没有写书法了,我的手都“痒痒”了!我可得好好地练一练了,让我的写字水平得到提高。告诉你吧,我要在练字当中写一些我喜欢写的作文,这样,我又能练字又能练习写作文,一举两得,你不觉得很妙吗?
啊,我喜欢做的事情还有很多很多!打羽毛球、游泳、听音乐……我真期望我所向往的暑假快点来到。
暑假作文2
我的暑假生活大半是在外地过的。8月1日去姥姥家探亲,同妈妈,姥姥,姥爷,舅舅,舅妈,坦克弟弟共同度过了美好,难忘的9天暑假生活。曾去过龙首山,图书馆,莲花湖,如意湖,坐上了小船,在姥姥的镜头里留存了许多快乐,难忘的记忆。妈妈的工作很忙,别看是在探亲休假期间,仍然经常用电脑工作到深夜,非常辛苦。又临时有一个去外地的工作任务等着妈妈去做,只好让我和爸爸一起在奶奶家呆几天,于是告别了姥姥当天去了奶奶家,和爸爸,爷爷,奶奶,大爷,大娘共同生活了半个月。这期间,妈妈也许怕我想她吧,很少跟我打电话说体己话,只是偷偷地和爸爸通话,询问我的情况,更关心的是吃饭问题了!吃惯了在家里妈妈做的饭,换个环境真的不习惯,没胃口,吃东西少当然也愁坏了姥姥和奶奶,她们拿我这个娇公主毫无办法,牵肠挂肚是当然的了!
快开学了,好几天没见到妈妈了,很想自己的小家,家的味道勾起了我的思乡情,本来妈妈打算从外地回家后再去奶奶家接我和爸爸,等不及了!听说妈妈22日能到家,爸爸开车直接带我回家了!经过几个小时的长途奔波,终于回家了!走进家门看到了几天没见的妈妈,我们先是相拥而泣,继而又破涕为笑…我忘记了一身的疲惫,在妈妈的怀里久久地坐着,不愿离开!家的味道,妈妈的味道,爸爸的味道,我的小书柜的味道,家里一切的一切,都有我习惯的味道!真是再亲切不过了!我爱我家!我爱爸爸,妈妈,我爱牵挂我的亲人!
妈妈打开电脑,我和姥姥视频,姥姥知道我们一家人都已经平安回到了家里,一颗牵挂,久悬的心终于落了地!开学我就是三年级的学生了,新的生活又开始了…
暑假作文3
又到了一年一度的暑假了,或许有的同学觉得放假了可以不上学了。可是我觉得放暑假让我感到很无聊!可是怎么办呢?让我来说一下我在这个暑假里的布置吧! 我每天早上起来先看看书,来回故一下在小学里学的知识,然后在听听音乐,练练双截棍。就是一个上午过去了。
到了下午,休息一下,养养精神,起来了,在出去转转。这样,不就是一天过去了吗?
篇6
妈妈告诉我那是苦丁,清热解火,是中药的一种。我垂下头,它真的太苦了。
进入了高中,生活匆忙而平静,虽说没有了孩童时的快乐,但也少了许多挨训的愁苦,在被定格的生活中竟忘记了生活的味道。喝的水是甜的,吃的饭是淡的,每一秒钟每一个表情都被时间淡去了味道,像白水一样的生活,终让我有些乏味了。我在安逸的囚牢中呆久了,竟忘记了挣扎。
季节进入干燥的冬天,甘甜的水没有来了味道,生活似水班平静而匆忙,终少不了要上火。我想起妈妈的话想了苦丁,怕只有苦丁能将我解救出这熊熊大火吧。我游逛着进入商场,找了一家茶店,看着琳琅满目的茶品,我笑着询问苦丁的下落。他都没有收获,我气馁了,难道它苦的连茶店都容它不下?我抓耳挠腮不知所措了。
我给妈妈打电话,妈妈告诉我,只有药店里才有苦丁,我惊愕了,肯定着实是商场里容不下的,也只有那包容各种苦药良方的药店可容它栖身吧!我悻悻的去了人烟稀少的中药店,当店员打开那尘封的药屉时,当纤长黝黑的苦丁出现在我眼前时我会心的笑了。
回到家中,暂抛开尘世的烦恼平淡,我沏了一杯苦丁茶,看着那黑色的铁棒槌一样的苦丁在100摄氏度水中渐渐伸展开身子,看着那原本无色的水一点点泛起绿色的柔波,嗅着淡淡的茶香我竟有点飘渺成仙的错觉。我又被它的茶香引诱了,轻呷一口,苦苦的味道从嘴巴传到了全身,苦的我木了苦的我麻了,苦的我知道了生活原本的味道。我皱着眉头看着这一小杯液体,它真的像毒药一样,让我不敢涉及。但我却知道它不只是苦口的良药,更是人们不敢涉足的梦,不敢攀越的的天梯——即使它通往天堂。
找到了和生活步调不同的味道,我很高兴,即使那两个苦丁在泡了三天后仍是苦的我也坚持一饮到底,既然开始了一场苦旅就不能浅尝辄止,不能却步退缩。
自那时起,我对苦丁有了不同的情怀。毕竟,千金易求知己难得啊。
落落余晖中,听着竹叶簌簌的节拍,听着风敲打窗子的声音,听着蓝风铃清脆的撞击声,世上最美的傍晚便勾勒于胸。我举起一杯香茶,嗅着它淡淡的味道,看红霞满天仍着不住的笑脸。这次第有风有声有色有香萦绕在一起,交织沉了恬静飘逸的田园诗意,这是不够的,人生终少了一种味道。红尘中我苦苦寻找,呷一口苦丁香茗,生活便了然于心,我不再挣扎着用甘甜将那苦苦的味道淡去,我要静静地等,等那苦尽甘来的一瞬,才得到了世上最美的甘甜。当皓齿间附上清逸的茶香人才会笑的绚烂;当朱唇沾上苦苦的味道,人才会时刻记得什么叫做生活,什么叫做人生;当长满舌苔的红舌和苦丁交结成朋友。人便进入了一种以苦为乐的境界,是苦是甘亦是耐人寻味的苦丁。
生活原本就不应该是风平浪静的,生活本来就是波澜起伏的。只是平庸、平凡、平静、平淡了人们的生活。当味觉只是欣然于平淡、甘甜,那么人生也无所谓谁的人生了。只有品尝苦丁香茗时才会察觉到人生本来的味道,是苦的又是最令人心仪的甘甜;是艰辛的,又是让人心旷神怡的梦魔。生活的茶只有用勇气去品尝才能与之结为高山流水,尽而真正的超脱苦楚之外,羽化而成仙,获得人生真正的超越。但这一味的苦丁,并不是所有人都乐意品尝的,人们往往沉迷它的色香而做赏茶人,却不肯做真正意义的品茶人,生活却是品出来的,敢品味生活得生才算是真正的活过。二人就是缺少品尝生活的勇气和将传奇继续下去的毅力。茫茫人海,蒙蒙红尘中我又追求什么呢?又该怎样品味生活这有三个苦丁浸泡成的香茗呢?人生,不该安于平淡之中,人该为自己酿一杯苦纯的香茗。
我也不甘安于平淡之中,于是在拥抱晚霞凄苦的时候,听着箫声,微笑着,举起一杯香茗,想象着它母体的伟岸。我想苦丁的母体应是一株不起眼的小草吧!它普通的让人遗忘,又油绿的像野草一样疯狂。??原田中,放眼望去只会注意到高耸的盛开着洁白耀目的小花的桂树,却总也不会注意到苦丁的锋芒。
木秀于林,风必摧之。苦丁一定是自然界中最杰出的军事家,它懂得自身的价值,于是从不炫耀自己的功绩,它深知伯牙弹琴时的孤寂和高雅,于是它站在荒原之中,苦苦寻找那位乐于采摘品尝的知音。
我喜欢苦丁苦苦的味道,我喜欢它苦后带给人的甘甜,我喜欢它容貌的平凡,我喜欢它属于中草药的高傲。
把盏听箫,畅饮微笑,那苦苦的味道又勾引起我对未来的无限的向往。
在那悬崖峭壁之上终会屹立着一棵不起眼的植株,它的名字叫做——苦丁。
济南历城第一中学高二:李茂欣
【编辑推荐阅读】:
最新投稿作文 叙事作文 写人作文 写景作文 议论文 读后感 小学
作文
我的暑假 我的班主任 我心底的风景 好习惯成就人生 读《老人与海》有感 珍惜那份感动 老师,我想对您说 难忘的星期天 《弟子规》之我见 读《卖火柴的小女孩》 一把伞的爱 小小的我闪亮的我 乡村生活 忠诚的伴侣—书籍 读《雷锋》有感 “馋猫”分糖记 我的妈妈 夏 甘苦漫谈 读《普罗米修斯》有感 我爱我家 雨中的温暖 海南岛之旅 快乐是什么? 包容是一条五彩路 亲情的涌流 妈妈的爱 春天 生命不分贵贱 读《水浒传》有感 初中
作文
北极星的微笑 我明白了父爱 秋初 论苦与甜 读《水浒传》有感 游泳记趣 老伯 雨后的天空 团结就是力量 《狼道》读后感 我就这样长大 浓浓的父爱 家乡印象 论命运 读《童年》有感 我在倾听中获得快乐 我最敬佩的一个人 夏日窗景 意志战胜挫折 读《培根随笔》有感 初三的烦恼 我,不平凡 夕阳无限 拥抱爱 读《羞于说真话》 同学不会忘记 我的father机器人 浪漫之旅 内心的谴责与倾诉 读《八十天环游世界》 高中
篇7
这套书共有四册,分别是写春、夏、秋、冬四个季节的各种小知识。在这套书中有许多动听的童话小故事。在这里,我给大家说说这套书里的一个关于“比目鱼”的童话小故事,希望大家读完故事后,也喜欢这本书。
“从前,有一个国王很喜欢吃鱼。有一次,他吃了一条鱼后,觉得这种鱼味道很美,与其它的味道不同。于是,他只吃了一半,把另一半放回了大自然。接下来,一件不可思议的事发生了:那条鱼竟然活了。可是美中不足的就是这条鱼的眼睛长在同一边,一直到现在。”这就是比目鱼的故事。
这套书里有内容丰富,有写关于植物的、动物的,还有写天文方面的知识等等。书中内容非常适合我们青少年读。同学们,你们喜欢吃荔枝吗?大家平时都认为我们吃的是荔枝的果肉,那就是大错特错了。告诉大家,我们吃的那个部分叫荔枝的假种皮。这是我读了那本书后知道的。
除了这些知识,这套书里还安排了一些小知识来考考大家,看大家读了这套书里面的内容后是否能记住书中的知识。
篇8
生活中的关爱无处不在,有父母对我们的关爱,有同学对我们的关爱,也有师生之间的关爱,可是正在读书的我觉得生活中同学之间的关爱更多一些。
记得几周前,在一堂作文课上,同学们正专心致致地写着作文,教室里静悄悄的,连我们写字的声音都听得见。可是,突然间传来了一种令人恶心的气味,我抬头一看,原来是我们班的陈名炜呕吐了,他的桌子上到处都是他的呕吐物。这时我心想:唉,这陈名炜早上到底吃了什么,居然吃坏了肚子,真悲剧!但同学们全都头也不抬地写着作文,有的还捏着鼻子,生怕陈名炜呕吐的味道传到自己的鼻子里。突然,我们班的班长——叶韵雯站了起来,我想:太好了,终于有人来清理陈名炜的呕吐物了。可是她却说:“我去叫田老师吧。”顿时,我心中的希望破灭了。于是我又捏着鼻子继续写作文了,但是就在这一瞬,高贵艳却站起来说:“我来清理,还有谁愿意与我一起清理陈名炜的呕吐物?”“我们俩来。”我又抬头一看原来是郭雨惠和杨海欣,我心中的希望之火又重新燃烧起来了。
只见她们三人一个拿起簸箕去铲了一些土来,另一个拿起拖帕去拖地,而另一个则拿着打湿后的帕子准备擦桌子,做完准备工作后。只见郭雨惠把铲来的泥土倒在了陈名炜的呕吐物上,又拿起了扫把,把呕吐物扫在了簸箕上,然后倒在了垃圾桶内。高贵艳拿打湿的帕子把陈明炜的桌子清理了一下,杨海欣拿着拖帕把地拖干净了。那种令人恶心的味道终于消失了,等到田老师回来后,教室里已经恢复了平静,大家又都在认真地写作文了,只见田老师脸上露出了满意的笑容,还夸奖了她们三个。
其实我们的生活中的关爱无处不在,只是缺少一双善于发现的眼睛,所以我们一定要做一个有心人!
篇9
除夕夜是美好的,它是一年中的最后一天,也是我们最难忘的一天,明天就是新的一年了,这不,我已经闻到了浓浓的“年味儿”,这种味道总是令我那样的难忘和回味。它就像酝酿已久的陈年老坛,发散出诱人的味道:咸的、酸的、辣的、甜的。那么除夕作文700字怎么写呢?下面是小编为你们整理的关于除夕作文700字的内容,希望你们能够喜欢。
除夕作文700字一今天是年三十了,在除夕之夜和一大家人相聚一堂是我每年都早早期盼的事情。我天天盼望着过年,盼望着长大,但时间老人总是放慢脚步缓缓而至。有时我真想直接把日历翻开将日期跳到除夕之夜。
下午我和爸爸早早就来到爷爷家,和爷爷一起贴春联、贴福字迎接即将到来的三十之夜。年三十又叫除夕,那么除夕有何来历呢?通过网络我了解到:传说古时候有个凶恶的怪兽叫“夕”,每到岁末便出来害人。后来人们知道“夕”最害怕红色和响声。于是年三十晚上,家家户户贴红春联、燃放大红鞭炮,来驱除“夕”兽以求一年安宁。
当夜幕降临的时,随着家家户户飘溢的菜香味,鞭炮声逐渐响起。时而隐隐约约渐行渐远、时而轰轰隆隆愈走愈近、时而密集时而舒缓。在此起彼伏的鞭炮声中,爸爸妈妈、爷爷奶奶、叔叔婶婶们都在快乐的忙碌着。有的在洗、有的在炒、有的在煎,整个一厨房协奏曲。我和弟弟来到院外欣赏着同样快乐的夜空。五颜六色的烟火金光四射、星星点点装扮着夜色中的天空。夜晚的天空变成了五彩缤纷的世界。多么美丽的夜晚啊!都让我们变得目瞪口呆了。在妈妈的一再催叫下,我和弟弟回到餐桌旁。随着叔叔点燃鞭炮,我们的家庭除夕大宴开始了。迎着大人们的一张张笑脸和祝福声我和弟弟滋滋有味的品尝着每一道年夜菜。我举着杯子和每一个人碰杯,给他们拜年也同样送给他们吉祥的话语。
当晚上八点的钟声敲响时,中央电视台春节联欢晚会开始了。我们全家人共同围坐在一起欣赏一年一度的文化大餐。在一阵阵歌声、一串串笑声中,大人们一边交流着一年的辛苦和收获一边包着初一的饺子而我和弟弟却是边唱边歌,完全融入到节目中了。不知不觉中十二点的钟声又快敲响了,鞭炮声再一次骤然响起,我们全家人一起倒计时、一起欢呼,一起送走除夕之夜,一起迎接新年的到来,迎接春天的到来。
在共度今宵的歌声与微笑中,联欢晚会结束了。凌晨我和爸爸妈妈踏着新春的鞭炮声回到我们自己的家。我想我会在梦中继续我的快乐除夕的。
除夕作文700字二除夕夜是美好的,它是一年中的最后一天,也是我们最难忘的一天,明天就是新的一年了,这不,我已经闻到了浓浓的“年味儿”,这种味道总是令我那样的难忘和回味。它就像酝酿已久的陈年老坛,发散出诱人的味道:咸的、酸的、辣的、甜的……
除夕是咸的,我们这里的人们,为了追求幸福,就会去买许多咸猪头和咸猪尾,其寓意为“有头有尾”。我家的猪头很大,奶奶很早就买了,把它用盐腌制到大年三十下午,我们家就会让“猪先生”下锅煮,奶奶在上锅,爷爷在烧火,只见爷爷半蹲着,还时不时 取灶膛里的木材点自个儿的烟斗,笑眯眯的,整个脸庞被燃烧的火焰映照着,红通通的。
此时的我便问:“奶奶,为何不放在高压锅里煮呢?”奶奶会拉起我的手,用她的手上下含着我的手,说:“乖孙子,你不知道啊!用木头烧的香,好吃!”这时的我有些急耐不 住,抽回自己的手,用双手托着自己的下颚,等待着、期盼着、张望着,就等那大猪头出锅。奶奶不时的揭开锅,看看煮的是否熟,在旁边的我会闻到一缕缕沁脾的香味,奶奶似乎看出了我的心思,在旁呢喃道:“终于出锅了,要先敬菩萨。敬完菩萨,便可以吃了。”只见爸爸持刀迅速的将猪头切成一片片工整的肉片。我喜欢吃嘴唇,爷爷爱吃鼻子,爸爸爱吃脸,妈妈爱吃耳朵,奶奶喜欢吃瘦的,嗨嗨,那个可叫个大饱嘴福啊,哈 哈……哈哈哈……,我们每一个人都很开心,奶奶腌的,爷爷烧的,永远都是那个味道。 除夕是咸的。
除夕是酸的。 年 夜 饭必不可少的是“鱼”,蕴意为“年年有余”。说实在的,鱼很好 吃。煮鱼的工序也较为繁琐。奶奶煮鱼,必放些生姜、料酒、葱,还要放些酸菜、醋,因而鱼吃起来就是那酸酸的。所以除夕是酸的。
除夕是辣的。 年 夜 饭,我们必吃“猪血”这道菜。其寓意为“血财”,就是来年大发, 财源广进之意。猪血要用许多常用的佐料,必须用大量的辣椒。奶奶用铲子不停地翻炒,我也不知她翻炒了多少来回,但一看就知道阅历很深。妈妈将它端上来,那种辣乎乎、热腾腾的.味道迎面而来。吃到嘴里那更是回味无穷,满香盈溢着我们的笑口。除夕是辣的。
除夕是甜的。蕴含着“幸福甜蜜”。我们这里家家户户这天都会买上葡萄酒,老老少少都会喝上一口,纯纯的、甜甜的。让人心旷神怡,很惬意,很舒适。一家人高举酒杯,开怀畅饮,其乐融融。除夕是甜的。
每种味道都是那样诱人回味。咸的猪头、酸的鱼、辣的猪血、甜的红酒……这种种的除夕味道,更是我们对来年幸福生活的期盼与憧憬。
这种幸福会不知不觉浮上我的心头,留在记忆深处……
除夕作文700字三盼望已久的除夕夜,终于伴着阵阵的鞭炮声来到了我们身边,带着我们进入了一个欢歌笑语的天堂。
今天下午我们美美的吃了一顿丰盛的年夜饭,香喷喷的饭菜随着可口可乐的香气让我不断的打着嗝。大人们吃过饭,几杯烧酒下肚,都涨着红红的脸堆在一起打着纸牌,奶奶、伯母和妈妈都围着电视看春节联欢晚会呢,叫喊声、欢笑声、伴着浓浓的烟雾在整个房子的上空盘旋,大家都在享受着春节带来的欢乐,我和哥哥更不能错过这难得的假日和这难得的“无功课日”,怀里揣满了各式各样的鞭炮走上了街头,小伙伴们已经三三两两的在放着鞭炮,在展示着自己丰富的“收获”了。这不仅使我想起了皮诺曹的一句话“那里真是一个美丽的地方,每天都是星期六”。这样来形容过年真是再洽当不过了。
小伙伴们兴高采烈的拿出自己最好的鞭炮,一个个都露出了得意洋洋的笑容,我和哥哥也不示弱,把我们的“飞天鼠”、“长娥奔月”、还有“天鹅下蛋”都拿出来燃放给小朋友们看,小朋友们都投来了羡慕的目光,那时我的心情就像一只放飞了的“笼中鸟”一样快活,整个街道都传来了一片片欢声笑语。
玩了不知有多久,我和哥哥硬是被妈妈拉回了家,哇,原来,家里整个院子里都放满了烟花,正等着我们放呢,爸爸一个个点燃了满院子的烟花,啊,太美了,抬眼望去,一簇簇烟花从天上洒落下来,就像是满天的星星突然从天而降,又像是一群群的“雪娃娃”,戴着漂亮的六角帽从天空自由自在的落下来,还像是传说中美丽的仙女,从花蓝里大把大把的洒下了五六色的花朵,有红的、黄的、绿的,一片片、一簇簇……
啊,美丽的烟花,美丽的除夕夜……
除夕作文700字四除夕的那一天,我真高兴,因为又要过年了!听奶奶说:“年兽”是一种很凶猛的怪兽,到了除夕那晚,它就会从山上来到城市里侵害人们。
于是,人们就整夜放鞭炮,把“年兽”吓跑。
这个习惯一直延续到现在。
所以每个除夕夜,我们都在门口挂上红灯笼,贴红色的春联,还要放烟花。
吃年夜饭时,我跟以前一样先到饭桌那儿看一看有些什么菜,刚走到旁边一看,呀!怎么有那么多的菜呀?我便问一下奶奶。
奶奶说:“今天上的菜有几样菜都必须有吃一下,图个好兆头!你看,吃了腌菜头,可以让你在未来的生活里过的安安稳稳;吃了鱼,可以让你年年有余;吃了水芹,可以让你在今后办任何事都路路顺通… …还有饺子是在夜里12点的时候吃的,表示新年与旧年交于子时。”没想到吃年夜饭还有这么多讲究啊!开始吃饭了,我端起装满雪碧的杯子,,真心祝福我的奶奶:“新年快乐,健康长寿,虎虎生威。”然后,爷爷吧压岁钱给了我,说:“我和奶奶祝你身体健康、学习进步。
呵呵… …!”爷爷笑呵呵的对我说:“小驰,你又长大一岁了,懂事多了!祝你学习进步!”说着,从口袋里掏出压岁钱,塞在我手中说:“爷爷希望你再接再厉,就要开学了,要加油啊!不能再贪玩了。
”我点了点头,心想:“新学期,我一定会努力的,争取有更大的进步!”于是,一家人在温馨的气氛中,吃完了年夜饭。
到了8点,《春节联欢晚会》到啦!我一直看到11:30分才睡。
其中,最令我羡慕的就是刘谦表演的《千变万化》,是硬币直接穿过坚固的有机玻璃,掉到下面的玻璃碗里。
他最后一个魔术是他的手穿过有机玻璃,拿到了下面的三枚硬币,这太不可思议了!
“外面还下着鹅毛大雪,估计明天还下着,明天可以打雪仗了,过一个快乐的新年… …”
除夕作文700字五窗外鹅毛大雪,此时正是除夕……
因昨夜玩得或许有些太过于尽兴,今早竟然起晚了,一看日历,不免有些惊喜,今日竟是除夕。
我急忙穿好衣服,见四下无人,不免有些奇怪,心中产生了疑问,人都去哪儿了呢?四下望望,爸爸妈妈,爷爷奶奶竟都在厨房忙碌着,他们四个人在这窄小的厨房里,不免有些拥挤。
我朝爸爸喊了两声,他不但没有回应我,还朝我做了一个一边玩儿去的手势。
我见无人搭理我,竟有些自找无趣,于是一个人灰溜溜地又回到了床上。向窗外一看,不免让我有些吃惊,街上人山人海,但又如那无数游沙一般,来去匆匆,只有时不时地听到新年好这类打招呼的问候语。
这人流如织的景象,着实吸引到了我。这时,几个年岁不大的小孩在玩鞭炮,他们都穿着厚厚的新棉袄,身子被衣服裹的紧紧的,仿佛几个大圆团子。想着想着,我的肚子竟然开始不满了,但我还在控制着自己的食欲,想着一定得在团年饭上好好吃饱才行。于是,我便先找了几块糖饼充充饥。
不知过了多久,随着一阵刺耳的鞭炮声,我从睡梦中惊醒,天啊,我竟然在午休时睡了这么久,我的肚子也唱起了“空城计”。
这时,一阵香味飘来,将我引到了客厅。一看,客人们都来了,我便马上坐下,盯着那只正在滋油的鸡。
不久后,晚餐便正式开始了,但坚守民风的爷爷一定要在饭前放挂鞭炮,这可把我急坏了,因为我早已经迫不及待想吃那一桌子的大餐了。
在一阵刺耳的鞭炮声中和爷爷那干哑的开饭了的伴奏下,我们终于开动筷子了。饭桌上一片喧哗,大人们述说着这一年的收获,年轻人们在猜拳拼酒,小孩却在狼吞虎咽地吃着。
大约两个小时后,天上挂起了点点繁星和烟花,大家都在小院里说着笑着。
篇10
一、让丰富多彩的生活成为学生作文的材料
1.开展课外活动课外活动的形式很多,可根据作文的训练要求,结合学校的各项活动,如班会、课外活动等,有目的地开展一些课外活动,使思想教育和作文训练同步进行。如开展以“学雷锋做好事”活动、讲礼议讲文明活动进行常规教育,举行“读介绍英雄的书籍”“讲科学家的故事”“学习先进人物”等系列主题活动。同时要求学生阅读有关书籍,并认真作好笔记。在故事会上人人讲一个不同英雄或同一英雄不同内容的故事,力求做到脱离书本,声情并茂。在作文《我最崇拜的人》中,很多学生讲述了古今中外科学家刻苦攻关、努力钻研的故事,还有学生写最崇拜的人是爷爷奶奶、爸爸妈妈,写出了他们很多感人的事。同学们不仅有内容可写,还懂得了感恩,学会了尊师守纪,懂得了关心集体,知道在家中要尊老爱幼、勤俭朴素,学做家务,在社会上做好事。这些系列活动,加深了他们对生活的认识和体验,增进了学生对生活的热爱和向往,在作文中也有话可写了。
2.组织参观走访可带领学生实地参观。例如:到学校附近的公园,其实这些学生都去过,可一旦写有关这个公园的作文时,却写不出来、写不清楚。可见他们平日对一些景物观察没有留心,对一些游乐设施了解不具体。所以在作文前就有目的地组织学生重新游览,回来再布置写游记。在参观时指导学生注意观察园中的花草树木,了解各种游乐设施的名称和特点,认真观赏园中悬挂的字牌,重点观察几处并作好笔记。回来后作文时稍作指点,绝大多数学生都能写出内容具体的好文章。有个小学生写道:满山的花儿开了,我们好像走进了花的海洋。在假日,组织学生进行采访,回来后就“值得我们敬佩的人”为题作文。采访既让学生们受到了思想教育,又丰富了写作素材。
3.积累生活经验这里的观察,不是指一般的对事物即兴观察,而是从积累的角度进行较长时间的定向观察。老师指导学生观察积累要狠下功夫,要有意地锻炼和培养学生观察事物、分析事物的能力,这才是解决学生写作缺乏材料的“治本”措施。指导时,老师要培养两种学习能力:一是学会从观察中发现以前未发现的事物特点;二是学会记录新的发现,并加以合理想象,通过整理、分析,转化为作文材料。例如:在以“我爱吃的梨子”为题作文时,就指导学生对熟悉的梨子进行描写。先总写喜爱梨子,再抓住梨子的形状、颜色、味道等进行分写。在观察过程中注意多种感官的参与,可以帮助学生抓住事物的特点,如用手摸摸有什么感觉,用鼻子闻闻有什么气味,用嘴尝尝有什么味道等等,事物的特点就会清晰而牢固地留在他们的脑海里。
二、用自己的亲身体会表达独特的感受
1.写亲身体会只有对自己亲眼所见、亲耳所听、亲身经历的东西有深刻体验,才能写出好作文。用自己想说的话来表达自己的想法,在表达中展现个性。所以,应大力倡导“写自己的生活经历”,让学生自由选择,尊重学生的表达愿望,宽容其一些不成熟的想法,让他们在思考中成熟,这也让个性在文章中日益张扬出来。例如:在作文《取绰号》中有个同学写道:“班里有个同学长得很高,两腿较长,跑起来像飞一样,简直帅呆了!大家都叫他“飞毛腿”,他听了也很高兴。”还有个同学写道:“我的同桌是个胆小的女孩,一说话就脸红。我在背地里叫她“红牡丹”。她听后撅起小嘴巴,说要告诉老师。我们相处得很好,学习上互相帮助。” 也许同学间取“绰号”是不礼貌的行为,但是有的并无恶意,这反而充满情趣。
2.体验现实生活带领学生为寻找素材而参加实践活动。如:栽植花草树木,以了解植物的生长过程;观赏虫鱼鸟兽,了解动物的生活习性;做家务劳动和参加公益劳动,体验劳动的艰辛;观察生态环境的变化,懂得保护环境重要性等。有实践,才能写出真情实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