试点工作经验交流材料范文

时间:2023-03-23 16:46:56

导语:如何才能写好一篇试点工作经验交流材料,这就需要搜集整理更多的资料和文献,欢迎阅读由公务员之家整理的十篇范文,供你借鉴。

试点工作经验交流材料

篇1

为了确保新型农村社会养老保险试点工作顺利进展,__县积极采取五条措施,推进新型农村社会养老保险试点工作。

一是成立工作机构,加强组织领导。县政府成立了县长任组长,36个部门负责人为成员的新型农村社会养老保险试点工作领导小组,并在县劳动和社会保障局设立了办公室,负责组织并指导全县新农保开展工作。各乡镇也成立了相应的工作机构,制定了工作实施方案,形成了上下对应、协调一致的工作组织机构。

二是开展业务培训,制定规章制度。县上组织对新型农村社会养老保险试点工作经办人员进行了业务培训,领会政策要求,明确任务和责任。制定出台了《__县新型农村社会养老保险实施细则》、《__县新型农村社会养老保险基金监督管理办法》等相关配套文件,确保了新型农村社会养老保险试点工作规范实施。

三是明确部门职责,落实工作责任。县劳动和社会保障部门负责宣传和贯彻新农保政策,组织开展新农保经办管理服务工作,协调财政补贴资金及时划拨;依据本规程制定新农保业务经办管( )理办法;指导县农保处制定新农保基金管理办法、财务管理细则;制定新农保内控和稽核制度,开展内控和稽核工作;规范保险费的收缴、养老金的社会化发放和管理工作;编制、汇总、上报新农保基金财务、会计和统计报表;组织开展人员培训等工作;参与新农保信息化建设和管理工作。县农保处负责新农保的参保资格、缴费信息与待遇领取资格的确认、保险费收缴、基金划拨、基金管理、个人账户建立与管理、待遇核定与支付、保险关系转移接续、档案管理、制发卡证、统计管理、受理咨询、查询和举报等工作,并对乡镇事务所的业务经办情况进行指导和监督考核。乡镇事务所负责对参保人员的参保资格、基本信息、缴费信息、待遇领取资格及关系转移资格等进行审核把关。录入有关信息,并负责受理咨询、查询和举报、政策宣传、情况公示等工作。村、居(社区)委会具体负责做好新农保政策宣传与解释、待遇领取资格认证、参保登记及信息采集、情况公示等工作。村协办员具体负责新农保参保登记、缴费档次选定、待遇领取、关系转移接续等业务环节所需材料的收集与上报,负责向参保人员发放有关材料,提醒参保人员按时缴费,通知参保人员办理待遇领取手续。

篇2

一、指导思想和工作目标,全国公务员共同天地

学校消防安全教育试点工作要以“三个代表”重要思想为指导,以深入贯彻《消防法》为主线,以提高广大师生的消防安全素质为目标,认真摸索和总结学校消防安全教育经验。通过试点工作,建立和完善学校消防安全教育领导体制和运行机制,不断强化广大师生的消防安全素质,实现学校消防安全工作“自我管理、自我教育、自我完善、自我提高”和“教育一个学生、影响一个家庭,辐射整个社会”的目标。试点工作取得的经验后向全市推广,以推动全市学校消防安全教育的全面开展。

二、组织机构

成立××市消防安全教育试点工作领导小组,机构组成如下:

组长:××市教育局××*副局长

副组长:××市消防局副局长××*

成员:××市第二中学校长××*

××市公安消防局防火处处长××*

××市教育局基础教育科科长××*

××市公安消防局防火处参谋××*、××*、××*

试点单位要成立相应的领导机构,并指定一名领导具体负责,抓好试点工作。

三、工作内容

以建立组织、完善制度、宣传教育、考核考评、健全档案为试点工作内容,全面开展学校消防安全教育工作,努力创建安全和谐校园。消防安全教育试点单位如成绩突出,拟提请以市政府或以市公安局、市教育局的名义进行表彰,并挂牌。

(一)试点单位要成立消防安全领导小组,统一领导、协调和组织本单位开展消防安全教育工作。逐级建立相应的消防安全组织,分类建立保卫人员、教职工、学生三支义务消防队伍,定期开展消防培训、宣传教育、检查巡查、灭火演练等活动。

(二)完善消防安全管理制度。健全完善消防安全责任制,进一步明确消防安全职责;落实消防安全领导小组定期议事制度及时收集掌握本单位消防安全工作开展情况,研究解决本单位在消防安全方面存在的突出问题;建立并落实包括学校消防安全管理、宣传教育、防火检查巡查、用火用电等在内的消防安全制度,做到“以防为主,防消结合”,使学校消防安全工作走上制度化、规范化的轨道。

(三)开展消防安全宣传教育。依托校办刊物、广播站、校园网以及宣传栏、文化橱窗等设施进行动员发动,向广大师生宣传消防法律法规,普及防火、灭火和自救逃生知识;定期对消防安全知识授课老师进行培训,提高教学质量,落实每学期消防安全教育不少于2课时的规定;在当地教育、消防机构的指导下,广泛开展多种形式的消防安全宣传教育活动。校区每幢建筑物出入口和公共建筑内设置《学校防火安全公约》牌,并在显著位置设置消防宣传图板和宣传标志等;每年组织一至两次灭火和逃生演习,节假日开展有针对性的消防宣传教育活动。

(四)考核考评。每学期对学生学习掌握消防安全知识情况进行考核,考核成绩列入素质教育成绩;每年对各级消防安全责任人以及消防安全知识授课老师履行职责情况进行考评,考评成绩作为年终评先评优依据,成绩突出的给予表彰奖励,不合格者取消评先评优资格;对于积极参加消防宣传教育活动的学生也应给予相应的奖励,并颁发证书。

(五)健全消防工作档案。分级建立消防基本情况登记册、消防组织人员登记册、火灾情况登记册、消防设施器材登记册、消防宣传教育情况登记、防火巡(检)查记录、火灾隐患整改记录、消防会议、活动记录等有关档案资料,确保学校消防安全教育工作底子清、情况明。

四、步骤和时间

第一阶段:调查摸底(2006年5月16日至5月22日)。市教育局、市消防局组织调研组对全市部分地区大专院校、中小学校开展消防安全教育情况进行调研,了解掌握学校开展消防安全教育的重点、难点,征求广大师生的意见和建议,并制定切合实际的试点工作方案。试点单位要制定具体的实施方案。

第二阶段:宣传发动(5月30日前)。在××市第二中学召开试点工作动员,全国公务员共同天地大会,由政府组织,公安、教育等职能部门参加,市领导、市教育局、市消防局有关领导参加。通过各种媒介和手段,开展多种形式的宣传动员发动活动,努力营造关心消防、学习消防、积极参与消防安全教育活动的良好氛围。

第三阶段:具体实施(5月31日至2006年6月20日)。这一阶段,各试点单位都要做出详细的工作计划和日程安排表,并按时逐项抓好落实。市教育局、市消防局要深入试点单位具体帮助指导,高标准、严要求地推进试点工作。市试点工作领导小组要深入试点单位进行检查指导,确保试点工作的有序有效地进行。

第四阶段:总结验收(6月20日至7月5日)。总结试点工作经验,完善各项制度和档案资料。市教育局、市消防局组织对试点单位消防安全教育工作进行检查验收。在此基础上,形成经验材料,供各地学习借鉴。

第五阶段:经验交流(9月16日至9月30日)。拟定于2006年9月份在第二中学召开由全市各地市教育、消防和市直学校有关领导参加的现场会议。组织参观第二中学试点工作成果,互相学习交流工作经验,以此全面推进我市学校消防安全教育工作。

五、几点要求

(一)提高认识,扎实开展试点工作。开展学校消防安全教育试点工作是贯彻落实公安部、教育部召开的全国学校消防安全教育经验交流会精神的需要,也是进一步推动我市消防宣传“进学校”的重要措施。各级领导和负责同志必须统一思想,充分认识试点工作的重大意义,立足高起点、高标准、高效率,以积极的态度投入到试点工作中,切实抓出成效。

篇3

今天,商务部在此召开“全国零售企业分等定级试点工作经验交流会”,目的是总结北京等九个试点城市和部分百货店分等定级试点工作的经验,研究部署全面开展零售企业分等定级工作的有关任务。这次会议,既是工作总结,又是工作部署,更是工作交流。部长对此项工作非常重视,近日又作出重要批示“此项工作十分重要,请再接再厉,继续努力抓好”。下面,我讲几点意见。

一、百货店分等定级试点工作已经取得预期成果

为提升零售企业服务水平、改善服务环境、促进诚信经营、加强知识产权保护、培育民族品牌,从20*年开始,商务部决定在全国范围开展零售企业的分等定级工作。考虑到此项工作缺乏可借鉴的经验,部党组决定首先在*九个城市进行试点。

近一年来,经过商务部和九个试点城市商务主管部门及相关企业的共同努力,百货店分等定级试点工作进展顺利,取得了阶段性成果。经初步摸底,九个试点城市共有6000平方米以上的百货店347家,其中234家申报了材料。经过严格的评审,确定了223家达标百货店,达标率为65%,在此基础上最终确定了35家金鼎百货店,占全部百货店总数的10%。

在试点工作中,商务部与各地商务主管部门创造性地开展工作,探索和积累了一些行之有效的做法和经验。这些好的做法和经验,符合零售业的现状,反映出零售业的发展趋势,既来源于实践,又服务于实践。概括起来,主要体现在以下几个方面:

(一)推出了一套比较可行的评定规则。

首先,制定了评定规范。目前试行的《百货店分等规范》和《百货店定级规范》,是在深入调研、广泛征求意见的基础上产生的,两个规范共计66条,从服务、环境、诚信、安全等方面对百货店进行了定量和定性的较全面界定,既是百货店市场准入的门槛,又是百货店整改提高的指南。两个规范的制定,是零售行业的一项制度性建设,为引领行业健康有序发展打下了重要基础。

其次,归纳出评定方法。在试点过程中,各地商务主管部门积极探索评定方法。如确立了联络员制度,形成了下情上达、

上情下达的组织机构体系;总结出听、看、问、查的四字方针;明确评定过程中严把“三关”,即评定前严把企业准入关,评审中严把考核验收关,评审后严把复查整改关。这些方法的提出,是对试点经验的高度总结和概括,也为下一步全面开展分等定级工作提供了重要保障。

第三,明确了评定程序。分等定级工作时间紧、任务重、专业性强,在健全机构的基础上,制定切实可行的评定规范和科学的评审程序,是分等定级工作得以顺利推进的关键环节。结合各地实践,评定委员会办公室提出了评定的七个步骤,即企业自查、地方商务主管部门初审、部评定委员会办公室复审、专家组评审、实地验收、委员会确认和网上公示。经过反复验证,这七个评定步骤保证了评审工作的公平、公开和公正。

(二)总结出一套行之有效的评定经验。

第一,领导重视、各方配合是分等定级工作的组织保证。商务部高度重视分等定级工作,试点工作一开始,就成立了零售企业分等定级试点工作评定委员会、评定委员会办公室和专家组,组成了部内相关司局、试点城市及所在地省级商务主管部门、中国百货商业协会和部分专家共同参与的领导机构和工作班子,在大家共同努力和各个方面积极配合下,工作进展顺利。九个试点城市的商务主管部门也有效整合社会各界力量。有的借助行业组织力量,如上海百货行业协会、北京市商业联合会、天津市百货商业协会等都积极参与了当地零售业分等定级的各项工作;有的借助相关执法部门力量,如南京市组成了六个专业小组,并借助卫生局、消防局等主管部门力量,对申报百货店进行专项检查;有的借助媒体力量,如重庆市变关门评店为开门评店,采取专家评审与公众参评相结合,在重庆日报、重庆晚报、市商委公众信息网刊登消费者、供应商、员工满意度调查表,面向社会公开征求意见,共回收调查表近11万份。

第二,与地方经济发展紧密结合是分等定级工作的生命力所在。为推动分等定级工作的可持续发展,各地都把它与当地经济建设紧密结合起来。北京市把百货店分等定级试点工作与北京市迎奥运任务一并考虑展开部署;天津市商委紧紧围绕国务院、天津市政府将天津建成国际港口城市、北方经济中心城市的要求,对百货零售企业实行规范化、标准化建设;大连市结合建设“东北亚重要国际城市”的实际情况,研究制定了具体实施办法。这种做法,使得此项工作从一开始就受到了地方政府的高度重视,保障了工作的顺利开展。

第三,积极引导、广泛参与是分等定级工作的前提条件。百货店分等定级是面向全行业的工作,如果没有企业的广泛参与,很难完成分等定级的工作目标。为最大限度地提高申报比率,各地进行了广泛动员。北京市四月份召开了三次动员大会,西安市组织大型百货店领导对两个《规范》进行了学习,青岛市召开了专题工作会议,提出了明确的贯彻意见,要求“做到三个统一,实现两个突破”。重庆市对一些申报意愿不强的企业进行登门动员,全市符合条件的26家企业中有23家企业申报了材料。经过试点城市商务主管部门耐心细致的工作,保证了企业的广泛参与,也保证了分等定级工作的影响力。

第四,科学规范、严格评审是分等定级工作的关键环节。在评审过程中,邀请中国百货商业协会作为评定委员会成员,制订了严格的评审程序,对地方商务主管部门进行了多次业务培训。同时,邀请社会科学院、人民大学、清华大学等机构的专家学者作为专家组成员,对地方提交的材料进行筛选评定,并参与实地验收。各地在评审过程中,结合实际情况提出了各具特色的评审方法。如青岛市成立了财务、规模与结构,环境、管理与文化,服务与信息,安全与诚信四个考核小组,对分等定级规范各要素进行了量化分解;北京市提出“以规范条件为依据,以申报材料为基础,以初审得分为参考,以复审意见为结果”的评审原则,保证了评审工作的严肃性和科学性。

第五,督导检查、扎实整改是分等定级工作的有效手段。评定工作一开始,评定委员会办公室成员分赴九个城市进行了历时近两个月的工作指导。在验收环节,又组成了三个验收组,对九个试点城市拟评为金鼎的30多个百货店进行了验收,保证了金鼎百货店的质量。试点城市商务主管部门也高度重视整改工作,如重庆市梳理出需要立即整改的总服务台、休息区、试衣间、卫生间、服务质量等八个方面问题,下发了《关于20*年百货店分等定级申报企业整改的指导意见》,进一步细化了两个规范。西安市提出在查、改、评三个环节上,按照重、重、轻的比例,合理分配时间和调配人力,做到认真查、大力改和严格评。企业的情况也很喜人,企业在申报评审中对照两个规范,针对发现的问题自觉抓紧整改。如阿波罗商业城为了适应消费者的要求,通过改造在该区域地下扩建了二层共3000多平方米的地下停车场,彻底改善了该店过去购物停车难的问题,并在商业城旁边新征4000多平米土地扩建营业场地,改造后的阿波罗商业城将增加1.68万平方米的营业场所。

(三)分等定级工作促进了零售业健康有序地发展。

分等定级工作的目标是“构建和谐商业、提升管理水平”,企业通过参加分等定级工作,环境、服务、管理、安全等得到全面加强,以消费者为中心的理念得到切实贯彻。企业在申报评审中对照两个规范找不足,针对发现的问题全力抓紧整改,有的进一步完善内部管理制度,及时着手进行质量管理体系的认证工作;有的加大了对服务环境、设备设施的投入和改造;有的增加了服务项目。如青岛市30家申报的企业中,90%以上的百货店采用了ISO9000质量体系认证,29家百货店自主开发并实施了以单品管理、进价核算为基础的商业ERP系统和物流管理系统,今年1-9月份,30家试点百货店销售额、利润同比分别增长28%和25%,有效促进了百货店经营管理水平的提升。

二、全面推进零售企业分等定级工作意义重大

零售业作为引导生产、拉动消费的行业,一直受到商务部的高度重视。在一般意义上,投资需求、消费需求和出口需求被视为拉动经济增长的“三驾马车”。由于消费是生产的目的和动力,投资中的30-40%也将转化为消费,因此,消费需求成为拉动经济增长的重要因素。但是近年来,我国最终消费率呈现逐年下降的趋势,如何扩大最终消费,提高消费率,成为商务部门肩负的重要使命。党的十六届六中全会又确立了使“社会更加和谐”的奋斗目标,这为全面开展零售企业分等定级工作提供了新的机遇,提出了更高要求。面临这种形势,在试点工作基础上,全面推进分等定级工作是适时的、十分必要的。

(一)分等定级工作是构建和谐商业的必然要求。

近年来,我国的零售业有了突飞猛进的发展,实现了历史性的跨跃,市场规模从小到大,现代流通方式从无到有,商品的市场化程度从低到高,市场主体从单一到多元,零售业在国民经济和社会发展中的作用日益突出。但是,在零售业快速发展的过程中仍然存在许多问题,如盲目发展的倾向比较严重,不少零售企业的网点建设缺乏科学规划和选址,过度集中在市中心和老城区,经营业态雷同,恶性竞争不断加剧;零售企业行为亟待规范,零供关系日趋紧张,一些零售企业为了吸引消费者大打价格战,影响了市场秩序,也损害了消费者利益。因此,开展分等定级工作,将引导企业对照规范找差距,从注重外延式发展转向内涵式提高,进一步提升经营管理水平和服务水平;还将有助于解决当前零售业普遍存在的问题,对构建和谐商业将产生长期和积极的影响。

(二)分等定级工作是适应消费结构升级的必然要求。

20*年,我国城市和农村居民家庭的恩格尔系数分别为36.7%和45.5%,各自比*年下降2.7和3.6个百分点;住房、汽车、通讯、餐饮、娱乐、旅游等成为城乡居民消费的热点领域。随着消费结构的持续升级,部分大中城市居民消费已经由实物消费为主向实物消费与服务消费并重转变,居民消费向品牌化、环保化、个性化和时尚化方向发展。这些消费倾向的变化,促使零售企业日益关注品牌建设,也促进企业进一步强化附加服务,为消费者提供礼品包装、商品邮寄、广播服务、退换货、专业咨询和特殊商品回访等,增加向消费者提供最新商品信息、商品价格变动和促销活动等新的内容,为分等定级工作提供了更广阔的空间。

(三)分等定级工作是转变行业管理方式的必然要求。

随着国有经济逐步从竞争性领域退出,内贸行业管理部门管理的对象由国有企业扩展到全社会。由于历次机构改革的影响,我国内贸流通领域立法滞后,信用体系缺失,监管手段缺乏。监管范围扩大和难度增加,对商务主管部门探索新形势下的行业管理方式,提出了全新要求。分等定级工作的开展,是政府职能转变后,对行业管理模式的一种创新,是商务主管部门通过制订行业标准,贯彻落实行业标准,引导行业规范发展的有益探索,标志着零售业的行业管理进入一个新的阶段,是新形势下内贸领域拉动经济增长的基础工作,是商务主管部门在新形势下必须加快推进的工作。

(四)分等定级工作是转变企业经营方式的必然要求。

近十年来,中国零售业已经在连锁规模、跨区域发展、组织管理技术、经营效率等方面取得了“量”和“质”两个层面上的巨大进步。但是,目前中国零售业增长方式仍较粗放。不久前,我看过一个材料,中国上市公司的总资产收益率只有1%,净资产收益率也只有2%多一点。国内企业在店铺开发、商品管理、信息管理、物流配送等方面缺乏自主知识产权的技术,缺乏具有国际知名品牌的企业,缺乏国际竞争力。要使我国零售业增长势头持续下去,在国际竞争中赢得主动,需要着力向质量效益型转变。分等定级工作的开展,促使企业依照规范与标准,从硬件和软件两个方面入手,改善环境,强化管理,提升服务,促进经营管理水平的全面提高。所以说,分等定级工作是“总结过去、分析现在和规划未来”的工作,具有可持续发展的生命力。

三、对下一步的工作部署和要求

根据商务部对零售企业分等定级的工作安排,今年商务部重点推动百货店的分等定级工作。这次会议召开后,其他中心城市也将迅速开展工作。为此,我再提几点要求:

(一)高度重视,健全机构。

建国以来,在内贸流通领域曾经推行过许多提高企业经营管理水平方面的活动,如企业划型、全面质量管理、百城万店无假货等,但开展企业分等定级尚属首次。这既是一项具有开创性和变革性的工作,又是一项长期性、艰巨性的工作。根据《零售业态分类》(国家标准)的规定,我国零售业17种业态,目前这17种业态在我国都能找到。随着零售业的发展,新的业态还将不断出现,我们工作的领域和范围将日益增加,下一步在开展百货店分等定级工作的同时,我们还将研究超市、便利店等业态的分等定级工作。由于分等定级工作涉及到方方面面,商务主管部门还需要兼顾与相关部门、企业、中介机构的关系,工作内容庞杂,工作量大,需要详尽考虑,周密安排。

各地商务主管部门要进一步提高对这项工作重要性和复杂性的认识,在总结和学习各试点城市经验的基础上,精心组织,尽快建立评审委员会、委员会办公室和专家组,为评审工作提供组织保障,真正把它作为零售行业一项长期性、基础性的工作,切实抓紧抓好。

(二)着力夯实工作基础。

零售企业分等定级工作是一项制度建设,进一步夯实基础,是此项工作得以持续开展的保证。有三项工作,我认为需要特别强调。

一是进一步修改和完善规范。目前试行的两个规范,在试点工作中发挥了重要作用。随着试点工作的深入,我们感到这两个规范还有许多不尽如人意的地方。会前,我们又征求了试点城市主管部门、企业和部分专家的意见,进行了修改和完善,并提交会上讨论。我希望大家集思广益,畅所欲言,对这两个规范认真研究,提出有建设性的意见,保证规范切合实际,重点突出,简便易行,为百货店分等定级工作的全面铺开提供保证。一旦时机成熟,我们将把两个规范上升为国家标准。

二是制定并出台《零售企业分等定级管理办法》。为保证分等定级工作的规范性、科学性和可持续性,必须要制定《管理办法》,明确商务主管部门在分等定级中的职责,确定评审程序、建立一套动态管理督导机制。这是分等定级工作的制度保证,也是各地商务主管部门依法行政的依据。

三是建立零售企业分等定级信息管理系统。评审委员会办公室将由目前的纸介质的申报、人工评审等方式,逐步向网上直报、网上审核、网上公示、网上公告过渡。同时,在分等定级工作的基础上,争取形成《20*年度中国百货店发展情况报告》和《20*年度中国大型超市发展情况报告》。

各地商务主管部门要高度重视基础性工作。挂牌不是目的,也不意味着尽善尽美,要不断完善,进一步提升管理水平。各地商务主管部门要特别关注已经挂牌的达标和金鼎百货店,加强后续监管,对违反两个规范要求的企业及时报告商务部,以采取必要的措施。同时,也要加强对企业经营情况的了解,定期形成对本地区零售业发展有引导作用的分析报告。

(三)切实把握重点环节。

在前期的试点工作中,我们认识到,做好分等定级工作必须把握好以下几个重点环节:

一是调查摸底。各地要按照规范要求,做好本市百货店的摸底工作,只有家底清楚,才能有的放矢。

二是成立机构。各地要成立由商务主管部门牵头,有相关部门、协会、专家参与的评定领导机构和工作机构。要逐步以协会和企业作为主要工作力量,商务主管部门重点做好指导和协调工作。

三是组织申报。要利用各种形式,充分调动媒体的力量,广泛宣传分等定级工作的重要意义,积极动员企业申报,但申报要坚持企业自愿的原则。

四是严格评审。各地商务主管部门要严格对照规范、按照程序,扎扎实实地组织初评,把真正能够代表当地零售业发展水平的企业树立起来。

五是验收督导。对申报企业要加强验收和督导,对企业不符合规范的做法,要给予指导,帮助企业整改提高。

(四)认真总结试点经验,扎扎实实做好下一步工作。

在近一年的试点工作中,九个城市已经积累了许多好的经验和做法。今天下午,五个省市商务主管部门和四个企业将在会上介绍他们的经验,大会也以书面形式下发了其它一些地方和企业的经验介绍。另外,我们还将组织参观青岛市的金鼎百货店。希望大家要珍惜这次机会,认真总结经验,充分进行交流,学习借鉴九个试点城市的经验和做法,结合各地实际,创造性地开展工作。

篇4

近年来,磐安县委、县政府把保护利用特色文化村作为新农村建设的重要突破口来抓,注重挖掘传承历史文化、民俗文化、产业文化,取得了显著成效。5月9日,在浙江省历史文化村落保护利用工作现场推进会上,磐安县作了工作经验交流。在全县特色文化村保护利用中,档案部门—直在思考这样一些问题:“特色文化村认定的根据是什么?古村落恢复修缮的依据是什么?古村落的文化厚度有多少?古村落保护利用后能为后代留下点什么?为此,磐安县档案局开展了“档案服务于特色文化村保护利用”的专题调研,得出的结论是:特色文化村保护利用离不开档案,否则就成为无源之水、无本之木。并提出了“主动融入、积极参与、有效服务”的工作要求,充分运用档案元素为特色文化村落保护利用服务。

关键元素强化村落文化特色

各村有各村不同的现在与历史,各村的档案也不尽相同。特色文化村落具有自然天成的档案属性,档案文化是特色文化村落之魂,特色文化村落的保护开发离不开档案。在特色文化村落保护利用中,抢救和保护历史记忆、民俗文化的载体主要是档案。因此,发掘档案关键元素,强化村落特色文化,是档案工作服务特色文化村保护利用的关键所在。

磐安县档案局积极争取县委、县政府和相关部门的支持,县“两办”专门下发文件,落实了经费,主动参与到历史文化村落保护利用工作中去,明确了“抓重点、抓关键、抓特色、抓扩面”的工作举措,运用档案关键元素让村庄恢复记忆。按照“一村一策、一村一色”的工作要求,挖掘重点村的历史文化关键点,比如玉山镇的林宅“状元村”、浮牌“博士村”、岭口“亭阁花灯村”、马塘“茶场庙”、佳村“舞龙故乡”、尖山镇的管头“乌石村”、盘峰乡的榉溪“孔子文化村”、胡宅乡的横路“乌石古民居”、双峰乡的大皿“进士村”、尚湖镇的岭干“种德村”等等,不仅搜集挖掘了村里的传统档案文化,增强各村的人文底蕴,而且大大促进了乡村旅游的健康发展。

特色文化村的文化血脉中流淌着档案元素,要充分发挥档案元素的特殊作用,需要做好更多更艰巨的档案工作。

古旧资料普查登记。结合全省开展的历史文化村落普查,积极开展古村落档案普查登记工作,对与古村落历史文化有关的重要典籍、家谱族谱等进行详细普查、登记建档,全面摸清散落在民间的,能够充分反映古村落记忆的档案文化资源,为开展特色文化村保护利用工作打下扎实基础。

建立古建筑数据库。利用专业人员与手段,对古建筑、古民居、古道、古桥等进行实地测量、绘图建档,适时建立“特色文化村古建筑档案数据库”,为古村落建筑保护与修复提供重要依据。同时,加强“古色古香”的档案编研。

农村老人口述档案。组织专门力量,对古村落古稀老人进行访谈,采取录音、录像等手段,记录村史传说、建筑渊源、民俗风情、名人故事、乡贤义举等,建立口述档案,深入挖掘古村落历史记忆的文化内涵。

家谱族谱抢救保护。开展古村落家谱族谱普查,对具有存史价值的典型家谱族谱进行接收、征集、管理、保护、研究,让村民在“寻根问祖”中不断增进民族认同感。如做好《孔氏宗谱》收藏人的思想工作,争取将《孔氏宗谱》保存到省档案馆。

村落文化记忆传承。通过建立古村落记忆馆室,使搜集的资料有地方存放,有空间展示,传承与弘扬古村落积淀了数百年、且有鲜明地方特色、深受村民喜爱的优秀传统文化,让村落文化发挥比外来文化更有效的宣传教育功能,弘扬社会主义核心价值,打造百姓精神家园

充分利用档案资源。积极帮助古村落出谋划策,从档案的角度定位各古村落的特色,做到有史可查,有案可考,有物为证,有村特色。同时,既要做好自然环境的生态档案,更要做好反映历史文化的人文档案,并使之融合,化档案资源为旅游资源,增强古村落文化的记忆内涵和吸引力。

核心元素唤醒村庄沉睡记忆

档案核心元素在历史文化挖掘方面起着重要作用。2005年,通过专业人员的调查研究发现了磐安县玉山古茶场是南宋时期专供皇室使用的御茶场,榉溪孔氏家庙是孔氏南宗的重要分支。2006年5月,磐安县玉山古茶场、榉溪孔氏家庙被国务院公布为全国重点文物保护单位,大大提升了磐安县历史文化遗产在全国的知名度。

玉山古茶场位于大盘山北麓,地处玉山镇马塘村茶场山下。初建于宋,现存建筑为清乾隆辛丑年(1781年)重修,主要包括茶场庙、茶场管理用房(巡检司)、茶场三大部分。尽管玉山古茶场较好地保存了历史原貌,但玉山古茶场的历史价值开源于文献记载,而“奉谕禁茶叶洋价称头碑”、“奉谕禁白术洋价称头碑”、“奉谕禁粮价称头碑”这三条碑文则是确立其“国保’地位的核心元素。如果没有这几样过硬的档案材料,玉山古茶场的“身份”就无法断定了。县档案局还将从民间搜集来的“茶场真君茶经”,请书法家抄写后送到茶场庙管委会,增加其文化内涵。

榉溪孔氏家庙位于磐安县盘峰乡榉溪村中部、榉川南岸,始建于南宋,清代重建。榉溪孔氏家庙的创建者孔端躬原籍为山东曲阜。宋宝祐二年(1254年),理宗追端躬功德,按衢州孔氏家庙恩例,在榉川南岸杏坛园前建孔氏家庙。家庙附近有保存完好的孔若均、孔端躬父子墓,墓旁有当时从山东孔林带来种植的一株巨大桧木。孔氏家庙对于研究婺州南孔的历史变迁和儒家文化具有很高的历史、艺术、科学价值。但没有《孔氏宗谱》以及相关的档案资料,特别是家庙梁上的“双龙抢珠”这一活体档案为佐证,孔氏家庙的“国保”身份同样无法得以确立。

普通元素激活村民档案意识

随着岁月的流逝,许多珍贵的东西将被人们淡忘;同样,随着岁月的流逝,许多平淡的东西将变得珍贵,档案就具有这样的属性。

档案是由极普通的元素构成的,一张契约、一页短信、一张图片,都是构成档案的元素。在如何发挥档案的效用方面,磐安县档案局一直进行着尝试。

2007年4月底,在磐安县档案局组织指导下,高二乡开展了民情档案的试点工作。乡党委要求每位乡干部下村做好民情档案的采集、记载工作,实行民情档案电子化动态管理。民情档案在扶贫、计生、治安和抗洪抢险等方面发挥了特殊作用,为更好地服务民众找到了有效的载体。高二乡民情档案试点的成功为档案人跳出档案古纸堆,服务民众新要求提供了经验。

2010年,磐安县档案局提出了“创建村级档案馆服务新农村建设”的农村档案工作思路,先在玉山镇林宅村进行试点,然后在全县范围内有重点地推广,村级档案馆共分四个部分:一是村集体档案,主要有文书档案、会计档案、项目档案等;二是村民档案代管中心,以生产队为单位,给每家每户建档、代管,主要有证件档案、健康档案、赡养档案等;三是实物档案,村里收集征集生产生活中“弃”而不舍的实物进行统一保管,四是农村文化档案,有名人档案、名村记忆、图片档案等。设立宣传橱窗,展示村发展史、家谱族谱、村规民约、历代名人能人、风景名胜、书画摄影作品等。

村级档案馆搜集了大量的散落在民间的宝贵资料,挖掘了许多特色农村文化档案,填补了县档案馆无法接收管理农村档案的空白,助推了“秀美乡村”的基础项目建设。试点村林宅搜集了许多宝贵资料整理成《状元故里的传说》,发放给每家农户。林宅村在创建村级档案馆后,被县里列入了重点整治村和特色旅游文化村后备村,2011年争取县里各类项目资金100万元,村级档案馆成了“秀美乡村”建设的“金钥匙”。

篇5

【摘 要】羁押必要性审查是新刑诉法赋予检察机关的新的重要职责,开展羁押必要性审查工作对于降低羁押率、完善强制措施制度、保障和维护人权具有重要意义。人民检察院监所检察部门负有在押人员羁押期限检察的法定职责,笔者以所在单位往年开展羁押必要性审查试点工作经验为基础,对新刑诉法实施以来进行的羁押必要性审查案例进行归纳总结,试图探索形成有效、顺畅、操作性强的工作机制,为提高羁押必要性审查的工作实效,发挥该项工作的法律效果和社会效果找到适当途径。

【关键词】羁押;必要性;审查;探索

一、当前羁押必要性审查工作面临的主要问题

(一)司法理念转变不足

羁押必要性审查制度新设,广大办案人员长期形成的执法理念和办案方式一时难以扭转,传统的“构罪即捕”、“以捕促侦”、“一押到底”的办案方式没有根本转变,无罪推定、自由受审(自由受审原则要求在审前程序中,犯罪嫌疑人被羁押成为少数情况,而非羁押应当是常态,即使是已经被羁押的人,一旦继续羁押必要性不存在了就应当解除)。人权保障等先进理念还难以在工作中贯彻。犯罪嫌疑人、被告人及其近亲属等对依法维护诉讼权利的意识不足,不知如何保障自身合法权益。被害人和人民群众对我国宽严相济、无罪推定等司法理念也不甚了解,对把犯罪嫌疑人、被告人采取非羁押强制措施等待审判的处理方式接受程度不高。因此,在实践工作中会出现犯罪嫌疑人、被告人及其近亲属等不知道申请羁押审查、办案人员不愿意开展羁押审查工作,被害人及其近亲属不能接受羁押审查结果的现象。

(二)法律规范不完善

新刑诉法第93条确立了羁押必要性审查制度,将审查主体确定为检察机关,但是该规定比较原则,没有对审查形式、审查标准等具体操作性问题做出细致规定。高检院新刑诉规则第六百一十六条至六百二十一条对羁押必要性审查在检察机关的内部分工、审查内容、审查方式等做出具体规定,构建了羁押审查的主体框架,但是各部门的职责范围、沟通协调机制、流程设计等内容需要在实践中进一步探索。同时,作为羁押性强制措施的替代措施的监室居住、取保候审等非羁押强制措施在新刑诉法中虽然有进一步完善,但是在执行方面需要进一步严格规范,防止因释法或者变更强制措施出现影响诉讼顺利进行的情况,降低办案人员的诉讼风险和心理阻力,也增强受害人和人民群众对刑事法律制度的信心和接受力。

(三)工作机制不健全

羁押必要性审查不仅是检察机关的职责,其良好开展还需要与办理案件的公安机关和审判机关做好充分的沟通协调。羁押必要性审查作为一项基本工作制度,需要建立公、检、法三方职责分工、信息通报、争议解决等工作机制。检察机关内部包括侦监、公诉、监所、案管、侦查等部门同样需要建立统一的羁押审查工作机制和办理流程,使各项工作顺利衔接和高效运作。在工作方式方法方面,要注重对办案机关和当事人的释法说理工作,尤其有必要建立对被害人的释法说理工作机制,争取各方对该项工作的理解和支持,发挥更好的法律效果和社会效果。

(四)开展羁押审查工作的动力不足

新刑诉法正式实施半年有余,羁押必要性审查工作是一项全新工作,尚没有纳入检察机关各部门工作考核内容,相关部门在原有考核标准内各项工作已近饱和的状态下,缺少足够的动力和资源去开展一项全新的工作。更何况,还可能面临羁押者被释放或变更措施后逃避、干扰诉讼或者死亡等妨害诉讼进行的风险。

二、开展羁押必要性审查的工作实例

自新刑诉法实施以来,笔者所在单位已对6案6人开展了羁押必要性审查,发出的建议书全部得到采纳,取得了一定的法律效果和社会效果。下面仅就其中的三件典型案例进行介绍:

案例一:李某因涉嫌合同诈骗罪被逮捕羁押,后李某被诊断出疾病,具有不适宜继续羁押情节。我监所检察部门依职权及时对其启动羁押必要性审查。通过在看守所内调查询问得知李某羁押表现良好,但通过走访办案部门、调查案件材料发现李某对某些案件情节交待模糊,认罪态度不够端正,并且只退赔被害人部分赃款,不符合无羁押必要性的充分条件。但为了维护李某健康权利,驻所检察官多次对李某进行谈话教育,耐心讲解羁押必要性审查制度和相关法律政策,最终李某如实供述了全部案情并表示退还所有赃款及赔偿损失。虽然李某因供述使涉案金额增加,但其悔罪态度、证据收集等情节已发生明显转变,故决定发出检察建议对其变更强制措施,侦查机关及时采纳执行。

在该案中,驻所检察官利用驻所工作的便利,积极履行职责,主动沟通协调和积极调查,为成功办理这项羁押审查案件发挥了重量作用。由此也确立了我院监所检察科在羁押审查工作中的主导地位。

案例二:杨某因涉嫌骗取金融机构贷款罪被逮捕羁押,由于涉案金额巨大、作案时间已久,案件证据材料搜集困难,杨某也以时间久远为借口回避某些情节,致使两次退回公安机关补充侦查,羁押期限屡次用尽,杨某也已被羁押半年有余。驻所检察官在日常羁押期限检察工作中了解到杨某的这一情况,积极联系办案人员了解案件进展,在不同诉讼阶段多次对杨某进行谈话教育,最终做通其思想工作,使案件证据及时搜集完整。同时,杨某供罪全部罪状后也解除了心理压力,态度转变明显,最终退还了全部赃款。综合羁押期限、证据搜集、悔罪态度等方面来看,杨某已不需要继续羁押,于是对杨某变更为取保候审。

该案中,监所部门规范履行羁押期限检察职责,对羁押期限届满的案件及时提醒办案部门,主动了解情况,采取适当措施,保障诉讼活动顺利进行。同时,在与办案部门沟通中,增进理解,共同会签羁押审查工作文件,将工作形成运转顺畅的工作机制。

案例三:邵某因涉嫌故意伤害罪被逮捕羁押,驻所检察官经谈话教育了解到,该案情节较轻、邵某悔罪态度较好。于是,监所检察部门根据本案情况将邵某纳入羁押必要性审查范围,积极考察邵某羁押表现,及时跟进邵某案情变化。在邵某被决定逮捕的同一天,邵某家属与被害人达成调解协议,并已实际履行,取得了被害人崔某的谅解。监所部门及时了解到这一重要变化,立即启动对邵某的羁押必要性审查调查,核实了被害人的意见,在与办案人员充分交流后,及时对邵某变更为取保候审。后邵某被判处有期徒刑六个月缓刑一年。

该案中,监所部门通过建立羁押必要性初审评估机制,将符合条件的被羁押人纳入审查范围,以便及时启动审查工作,提高审查效率,降低羁押期限,减少羁押弊端,促进罪犯早日修复社会关系。

三、对羁押必要性审查工作的探索

“法律的生命在于实施,法律的权威来自执行。”近年来,尤其是新刑诉法实施后,我院在各项新工作中勇于实践、积极探索,以办理羁押必要性审查案件为突破口,不断总结完善,探索形成“一主导、二渠道、三联动、四审查”的工作模式,使该项工作真正发挥实效。其主要做法如下:

(一)以监所为主导,夯实一体化审查基础

1. 强化组织领导,确立监所科主导地位。积极适应新刑事诉讼规则要求,成立以分管检察长、相关部门负责人为主要成员的专项工作领导小组,汇总各方信息,促成统一意见,及时作出决定。结合监所检察工作特点,确立以监所检察部门为主导的整体工作思路,形成分管检察长亲自抓、监所科负责人具体抓、其他部门密切配合的工作格局。

2. 加强学习培训,积极转变干警执法理念。积极开展学习培训、经验交流、专家讲座、案例点评等活动,加深干警对羁押必要性审查工作的理解和把握,提升依法办事的能力和水平。最重要的是培养干警先进的执法理念,将无罪推定、人权保障精神贯彻到每一起案件中去,善于在办案中释法说理,增加当事人对法律制度内在价值和精神的理解,“努力让人民群众在每一个司法案件中都感受到公平正义。”

3. 夯实检察一体化理念,注重工作实效。以检察一体化理念统一检察机关各部门的思想。监所检察工作覆盖捕后羁押全过程,驻所检察员有接受羁押审查申请和观察羁押表现的便利,承担羁押期限检察职责,对案件处于无利害关系的中立地位等有利条件。监所部门发挥主导作用,与其他业务部门密切配合,平衡各方诉求,确保羁押必要性审查的法律效果和社会效果。

(二)畅通两种渠道,拓宽审查适用范围

1. 建立逮捕后权利告知制度。办案人员在案件受理三日内书面告知相关主体。驻所检察员通过权利义务告知卡和谈话教育,告知入所人员和被批捕人员申请变更强制措施或者进行羁押必要性审查的权利和程序,促进在押人员积极配合案件办理,尽快满足羁押必要性审查条件,争取早日回归社会。

2. 建立羁押必要性初审评估机制。充分利用现有司法资源,建立羁押必要性初审评估机制,将更多的在押人员纳入羁押必要性审查范围。监所检察部门充分利用现有条件,对条件基本成熟的在押人员及时主动启动羁押必要性审查工作。此举扩大了审查适用范围,提高了审查效率,使犯罪嫌疑人、被告人及其法定人、近亲属或者辩护人及时了解和行使其合法权利。

(三)强化三方联动,建立沟通协调机制

着力构建公安、检察院、法院三方沟通协调机制,畅通信息渠道,高效解决争议,确保审查工作顺利开展。

1. 三方会签《羁押必要性审查联动协作实施意见》,明确各自职责、审查流程、案情变化通报等工作机制,为审查工作的运行提供良好的前提条件。

2. 结合三方会签文件精神,制订检察院《羁押必要性审查工作实施办法》,建立了监所、侦监、公诉等部门分工协作机制,实现案情跟踪审查和信息共享,保证审查工作及时高效。实行对相关主体的情况告知和释法说理工作机制,防止引发新的矛盾。

3. 适时召开联席会议,形成综合分析研判机制。根据工作进展情况适时召开联席会议,归纳总结情况,积极协调解决遇到的困难和问题,形成工作合力。通过综合研判机制掌控审查结果执行后的影响趋势,坚决杜绝审查后的放任自流、不管不问的情形,降低诉讼风险。该机制坚决以审慎的态度维护法律的严肃性,强化对该项新制度的动态监控,保障刑事诉讼的顺利进行。

(四)严格四项审查,确保羁押审查实效

研究制定羁押必要性审查的具体内容和标准,严格把握羁押必要性审查尺度,做好风险评估工作,既保障在押人员的合法权益,又保证诉讼活动的顺利进行。

1. 重点审查案件情况。审查案件证据、事实、情节是否发生重大变化而不再符合逮捕条件,审查案件事实是否已经基本查清,证据收集是否已经固定,犯罪性质及造成的影响是否恶劣。

2. 全面审查在押人员的社会危险性。审查在押人员是否具有再犯危险,是否具有妨碍诉讼顺利进行的可能,是否真诚悔罪,是否属于老幼病残、初犯、偶犯、过失犯等情况。

3. 认真审查被害人意见。对有被害人或受害主体的案件,认真考察被害方对变更逮捕措施的意见。没有取得被害方谅解或被害方对变更逮捕措施存有异议的一般不建议变更羁押措施,以防止发生涉检涉诉风险。

4. 强化审查变更逮捕措施后续配套机制。对变更逮捕措施后释放或采取取保候审、监视居住的条件或帮教条件要进行认真核实,不能一放了之。监所检察部门通过社区矫正途径,全面、客观地评估变更逮捕措施的风险,并利用社区矫正资源落实在押人员出所后的监管帮教措施,使羁押必要性审查制度落实的更加稳妥可行,取得更好实效。

参考文献

[1] 卞建林.中国刑事诉讼法学研究会会长[N].检察日报,2012年10月26日第三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