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国教育问题论文范文

时间:2023-03-14 15:14:31

导语:如何才能写好一篇中国教育问题论文,这就需要搜集整理更多的资料和文献,欢迎阅读由公务员之家整理的十篇范文,供你借鉴。

中国教育问题论文

篇1

关键词:学校体育 传统体育文化 教育

民族传统的体育是我国体育事业的组成部分,如何更好地继承几千年流传的优秀民族传统体育,吸收民族传统体育的精髓,剔除其糟粕,使民族传统体育的发展有机地融入到我国的社会主义建设中来,为伟大的中华民族复兴做出自己的贡献,是一个值得认真思考的课题。

一、在学校体育中进行传统体育文化教育的必要性与可行性

学校体育课程教育是学校教育组成的一部分。国家对于教育的指导方针是德、智、体、美、劳全面发展的教育,这个也是社会的需求。所以学校对于体育教育应根据学生的身心发展特点,以各种形式组织学生进行身体的锻炼,增强体质,提高他们的体育能力和运动水平。这个过程需要我们的教育活动有计划、有组织、有效率。培养全面发展的人才也为社会主义现代设会建设提供可靠的服务支持。学校是传播体育教育的一个主要平台,学生是社会的新生力量,是将来建设社会的主力军,所以学校要积极推动体育文化的传播,并向多元化方向发展,在现代社会中发挥作用。

同时,传统的体育教育与其他教育不同,它有着自身的内涵、手段及方法,这种独特的内涵和理论是学校发展和拓展体育教育新思路的基础。民族体育是一种具有综合性的民俗文化,主要由物质文化和精神文化两部分构成。物质文化指在中华民族自身不断发展和完善的过程中,传统体育是其形成的物质形式的产物,精神文化是指传统的体育运动过程中所包含的哲学思想。折射出人类文化的只用教化方式就是通过对身体的实践来教化人,完善人的个性以及培养人的能力,这些目的通过别的途径是很难达到的。传统体育教育重视人的身体和情感的欲望,并且是以普通的、自娱自乐的形式来满足大众的需求。此外,体育教育文化对于振奋民精神,维系民族情感,增强民族凝聚力和向心力有着显著作用。发展民族传统体育,对增强民族团结、促进社会的进步与发展具有重要的意义,也是《全民健身计划纲要》的需要。因此,研究传统体育教育对克服西方竞技体育教育模式下产生的弊病有着理论和实践上的重大意义。我们应该把解决现存问题的落脚点放在如何在学校体育中改革课程设置、教学观念以及综合人文关怀等方面。

二、在学校体育中进行传统体育的具体举措

(一)优化校园文化体育育人环境

人的文化素质是人内在的品质,一般在外界环境的影响和熏陶下通过个人内化形成。人文素质的教育与校园的文化环境有着密切的联系,校园的文化氛围陶冶着学生的人文素质。在硬件上,有计划有重点地营造校园人文景观,如古今中外名人塑像、校训、校规等,使学生在优雅的校园文化中受到耳濡目染的影响。在软件上,重视各种体育橱窗建设,各种传统体育队伍建设,使它们同其他队伍一样系统规范。如武术队(兴趣小组)、围棋、舞龙舞狮等等。增设人文讲座,不定时地进行对传统体育的讲解,经常开展传统体育方面的娱乐和竞赛活动,营造一个和谐的氛围,发挥社团组织在人文素质培养中的作用,以便于人文精神的形成。

(二)传统体育课程与人文学科交叉结合

传统体育文化体系是一个开放的文化体育,把传统体育课程与人文教育学科交叉结合起来,比如哲学、伦理学、美学等等诸多学科联系起来开设传统体育人文教育课程,为校内学生提供广泛的知识接触点,以极大地丰富学生的知识结构,开阔学生的视野,陶冶学生的情操,组织丰富多彩的校园文化传播传统体育文化,并注重与其他学校的结合是一种切实可行的方式,可使学生加深对本民族文化的理解。

(三)改革学校体育课程,突出人文理念

现在的体育教育强调“快乐体育”“终身体育”,在这种前提要求下,我们对于教学内容和教材的选择应该加以重视,不但要看到体育教育对人生理方面的重要作用,而且要重视体育教育活动中蕴含的文化价值,利用传统体育的文化因素促进人的道德形成,社会化以及个性发展旧。以往的体育运动项目是单纯的成人化竞技式的体育运动,我们应该在此基础上加以改善,加入具有民族文化的体育内容和乡土文化的体育内容,同时加强教师在体育教学方面的创造性,鼓励学生在体育学习和运用的过程中创新,通过参与和学习民族传统体育活动,既达到了锻炼身体的目的,又让学生在参与运动项目的同时,了解我国各民族的特点和博大精深的传统文化,使学生在学校体育教学中、在锻炼身体的同时,得到了较好的本质教育。

结语

通过传统体育教育,丰富学生的体育理论知识,随着西方强势体育的冲击,中国传统体育在学校的阵地越来越萎缩,使很多青少年缺乏对本民族的文化的认识,通过对传统文化的学习,可以有助于青少年全面认识中华民族五千年文明史和悠久的历史文化,更加准确而深刻地认识民族文化,把握民族精神,继承民族传统文化。通过对传统体育的学习,有助于以理性态度和务实精神去继承与创造中华民族更加美好的未来。在学校体育中贯穿传统体育教育,不仅是培养全面人才的系统工程,更是对本民族立于世界民族之林,取得一席之地具有重大意义。

参考文献:

篇2

【关键词】城乡教育; 失衡; 合理分配; 落实; 公平

【中图分类号】C912.82 【文献标识码】B 【文章编号】2095-3089 (2012)02-0047-02

去年暑假,我同我们的支教团队一起,来到四川省巴中县花溪乡进行为期十二天的支教活动。身为一个自幼在城市长大的“娇娇女”,我心目中的乡村学校虽然条件比城里会差一些,但起码有明亮的教室,干净完好的黑板,整齐的书桌,和蔼亲切的各科老师。学校中,同学们在老师的教育下开展各种活动,愉快的学习着。但我眼前的花溪中心小学,却与我的想象来了个天差地别:全村上课只有两间教室,教室光线昏暗,仅靠一个白炽灯泡提供光源,一到下雨天,学校不仅会漏雨,还会停电停水,我们只好拿出了应急的小台灯上课;黑板破旧斑驳,上面的黑漆掉了好些,有时无法用白色粉笔写出清晰的字?;书桌是几条长板凳,但比起全村上学的孩子人数还是少了,孩子们只有自带板凳上课;整个花溪小学初中只有两个老师,两个老师不仅要教各门课程,还要教一个年级;由于教师们长期处于深山,所以很多教学的新动态不能了解,教学质量无法保证,常常有学生拿着错误的单词读音来找我问问题……

毫无疑问,学校艰苦的环境给了我们这些娇生惯养的大学学子一个深深地震撼,也激起了我们搞好支教的决心。但静下心来,我却不由得思考起了这么一个问题,花溪乡的教育困境难道只是中国的个案吗?如果不是,中国的教育状况又是如何?到底有多少“花溪乡”的孩子无法享受他们应该有的教育呢?

为了求证这个问题,我自支教回来后,进行了一系列的调查,并上网搜寻了一系列相关搜索。结合当前社会现状,我得出了一个结论,即:中国的义务教育虽然初有成效,但在义务教育的全部普及过程中,仍然存在着不少问题。而义务教育公平在城乡上的失衡,则是其中较突出的问题之一。

1 城乡间义务教育公平的失衡体现在教育资源分配的不平衡上

据国家统计局权威统计, 2002年全社会共提供5800多亿元的教育投资,占全国总人口60%以上的农村只获得了其中的23%,而占人口少数的城市却获得了绝大部分。教育资源分配不均衡的问题,从资金上就可见一斑。地区间还存在着师资分配的不均衡,许多好教师更倾向于到城市里进行教学工作,而不愿下乡从事艰苦的教学工作。在优胜劣汰之下,城市里尤其是重点中学占尽人才优势,而乡村中学则存在教师素质普遍偏低,甚至还产生了专业大部分不对口的困境。据长春市委的调查,农村教师的最后学历专业与所教学科之间存在严重的专业不对口现象,以农村初中教师为例,最后学历专业85%是“汉语言文学”专业,如图1所示,专业不对口的人数比例高达36.1%,而这种“学非所教,教非所学”的现象在城市教师中极为少见,平均仅有3.3%。除此之外,城乡间资源分配的不平衡还在设施,政策等方面都有所体现,大多与前面类似,版面所限,此处便不加赘述了。

2 城乡间教育资源的失衡,造成了城乡间教育质量的参差

在我们的教学过程中,时常出现学生不知道音标,或者记错简单词汇的意外。为了了解这种现象出现的原因,我下课有意到学生中间去调查,才发现他们缺乏专业而系统的训练,也没有一个很好的学习方法。拿我所教的英语举例,几乎100%学生都学习着“哑巴英语”,唯一开口的机会就是跟老师上课一起读单词,然后课下再挨字母仔细记下来。但老师又是二十年前来到村庄的中专生,本身对英语就是一知半解,水平与城市小学的大学生教师们更是无法相提并论。管中窥豹,乡村小学教育质量的不受保证可见一斑。据《中国教育统计年鉴》,城市小学教师学历在专科及以上的比例是78.01%,而农村小学仅有47.49%,比城市小学低了30.52个百分点;中学亦然,农村中学教师学历在专科及以上的比例也比城市足足低了高达38.1%个百分比。由此可见,城乡义务教育质量的公平失衡问题已不容再被忽视。

3 教育质量的参差,造成了城乡间生源质量的差异

据我们走访了解,山上的学生,不是家穷得上不了学,就是在父母富裕后去镇上的学校上学。就连中心小学教师自己的子女,都是送到镇上上学的。类似于中心小学这类的当地学校,则成了娘不疼爹不爱的可怜孩子,少人问津。既然生源分配不均,也无怪乎老出现城镇中学座位难求,乡村中学虚位以待的窘境了。据新闻网报道,湖北大量希望小学由于生源稀少而只能停办,甚至部分沦为了猪圈。如被称为长阳县第一所希望小学的原黄柏山乡猫儿冲村希望小学,现在已经养起了猪。长阳县教育局党委副书记田明岳更是介绍,该县原有519所小学,撤并后,只剩下99所。这当中,也包括不少希望小学。这并不只是长阳县的悲剧,湖南红网,桂林新闻网,乃至腾讯网都相继报道了类似事件。由此可见,城乡间择校之势已愈演愈烈,乡村义务教育前景堪忧。

综上所述,义务教育公平在城乡上的失衡,主要囊括教育资源失衡,素质参差,生源流失等三方面。这种现象在当前社会主义初级阶段的大背景下,具有一定的历史客观必然性。既有经济、政治、文化的原因,也有教育内部指导思想、教育结构及管理方面的原因,其中经济发展水平低且不平衡是我国教育不公平的主要原因。

3.1 经济水平发展低而且不平衡。我国基础教育的资金主要来源于地方政府,造成了城乡间教育起点,过程,结果上的差异。市政府一般都比乡,县政府拥有更多教育资金,又更注意教育资金的管理及运用。因此有更好的外部条件来发展当地的教育。而城市里居民的经济条件也较农村居民更宽裕,因此也有余力进行更多的教育投资。这一系列举动又促进了当地经济的发展,形成了一个良性循环。反之,农村则不具备这种良性循环形成的优越经济条件。

3.2 文化观念及风俗的差异。农村地区较之城市地区而言,观念保守,生产方式落后,封建迷信盛行,加之市场经济发育不成熟,人们的科学文化素质不高。对教育的重视不够,另外,社会分配不公、“脑体倒挂”以及教学内容脱离实际等现象的存在,使一些家长感到“书包翻身”无望,普通教育于提高家庭经济收入无补,经济条件确实有限,一些家长选择了让孩子从事赚钱容易的家庭手工业、副业或外出打工,辍学现象严重。比如支教中认识的一些孩子,支教时尚可上学,支教结束后就不得不因为经济困难而徘徊在学堂之外,或干脆读完初中就拿学历出去打工,补贴家庭。

3.3 教育内部思想,教育结构及管理方面的原因。中国历来崇尚应试教育,缺少一个对人才全面而准确的衡量标准。而城里孩子往往能比乡村孩子更快了解到最新应试信息,也能受到更有经验的教师的辅导,同时还能享受到电脑等更优越的教育资源。所以在应试的标准下更占优势。所以也造成了教育效果在城乡间的失衡。

总结出了以上三条重要原因,我针对其提出了几条对策,望能对缓解当前城乡基础教育公平失衡尽上绵薄之力。

3.3.1 注重教育资源的合理分配。如上所述,教育资源并非只是资金,而体现在设备,人力多个方面。而资金问题又是重点。因此,国家首先应该加强宏观调控,加强对农村尤其是偏远地区的教育资金补贴。措施包括全面普及义务教育,落实义务教育阶段教育公平;大力实施“国家贫困地区义务教育工程”,加强对农村地区的对口支援;合理调节教师资源;改革和完善一系列关于地区教育经费的政策制度;而根本保证则是改革财政制度,大力发展我国的生产力。只有提高了生产力,才有了发展教育事业的强大教育基础。

3.3.2 同时,还要从农村地区的实际出发。文化风俗上普及“教育为先”的理念,在地方上普及科学的致富观。在农村大力宣扬科学发展观,树立“知识才是力量”,“科学技术是第一生产力”等正确价值观,扭转少数家长封建的教育思想,纠正教育上的不良风俗;同时照顾少数贫困家庭不良的经济状况,制定教育助学贷款政策,帮助暂时不能上学的孩子上得起学,上得好学。

篇3

一、中国民族传统体育文化起源和特征

1.1 中国民族传统体育文化的起源

中国民族传统体育是我国各民族世代相传,以发展身体、增进健康、提高身体机能为目的的人类社会活动。在我国五千年的文明历史长河中,生活在不同地域的各个民族,所接受的外来文化和各个民族的文化交融方式不尽相同,因此形成具有各个民族特色的民族体育文化。

1.2 中国民族传统体育文化的特点

中华民族传统体育是中国体育事业的重要组成部分,是中华民族宝贵的文化遗产。许多优秀的民族传统体育项目,不仅具有很强的健身价值,而且还有很高的艺术价值和丰富的娱乐、教育功能。分类主要是以活动内容与形式来划分。以歌舞伴乐为形式的称之为娱乐类;以对抗竞争为形式的则称为竞技类。娱乐类。

1.2.1 中国民族传统体育的产生和发展,受到民族地区政治、经济的制约。在历史发展长河中,民族传统体育如同民族文化、民族风俗一样与民族地区人民生活息息相关,它同样受到政治、经济的制约。多年来的历史证明,哪一时期社会稳定、经济振兴,那么这一时期的民族文化、民族传统体育就得到发展。

1.2.2 民族传统体育集文化、娱乐、体育于一体。民族传统体育与现代竞技体育不同,它的活动内容涵盖着本民族的传统文化和风俗,这些体育活动多在喜庆节日或丰收农闲、恋爱社交、宗教祭祀中进行。因此它具有多方面特点。

1.2.3 民族传统体育古朴粗犷,独具特色,深受各族人民的喜爱。因为民族传统体育产生于生活,来自民间。在长期历史进程中不断交流、传承并逐步发展,它反映了生活,锻炼了身体,得到了保留。

1.2.4 民族传统体育简便易学,对器材场地要求不高。场地就在田间地头,房前屋后,随手拿起农具或生活用具即可加入到活动行列中。可见其简便易学易于开展。

二、中国民族传统体育文化与西方竞技体育文化之间的比较分析

2.1 中国民族传统体育文化与西方竞技体育文化的冲突

中国民族传统体育文化和西方竞技体育文化是当前世界文化体系中两个重要的体系,它们是随着历史发展先后出现且并列平等发展的两个文化系统。在1840年以前,两者是各自独立发展的,并没有明显的冲突和融合。随着社会生产力的发展,科学技术的日益进步以及“新航路”的开辟和国际间往来不断加剧,国际间的合作及交流更为频繁,特别是西方列强在近代对外侵略扩张,使两种文化开始正面交锋,日益冲突和斗争。由于这两大文化本体及其存在环境的巨大差异,所以它们在交流中的对立是绝对的。具体表现在:

2.1.1 中国民族传统体育文化植根于“天人合一”、阴阳、八卦、五行等理论,而西方竞技体育文化在西方哲学重外在、分析,重与自然的斗争等观念的指导下形成和发展。

2.1.2 在中西方体育文化价值观上。

2.1.3 在体育形态、内容、手段上。

2.2 中国民族传统体育文化与西方竞技体育文化的互补

体育文化的产生是需要丰厚的历史积淀、浓郁的人文气息,其发展更是一个长期积累、选择、变异、冲突、交融、定型的过程。由于体育文化是一个动态的社会存在,所以中国民族传统体育文化和西方竞技体育文化在相互交流的同时,势必会互相吸收融合其文化中的精粹部分,这就是文化的不自觉内在的统一。表现在以下几个方面:

2.2.1 对伦理道德观念的追求。

2.2.2 中西方国家对优秀的运动项目都有所相互移植。

2.2.3 在长期的发展与整合过程中,中国传统养生思想为西方所接受,西方竞争观念为中国所认可。

三、两种体育文化对立统一的辩证认识

体育文化的冲突是区域性、时代性、民族性、阶级性等多种类型的综合,认识中国民族传统体育文化与西方竞技体育文化的对立统一就应在此入手,认识两者是政治经济地理等生存环境差异下的矛盾存在。这种矛盾存在体现了人类体育文化的丰富和世界体育文化的非成熟发展状态。

篇4

马克斯・韦伯在其名著《清教伦理与资本主义精神》中认为:资本主义决不仅仅是财富欲望扩张的结果。

因为财富欲望在包括清代皇权中国的世界许多地方都可以看到。对于资本主义的产生来说,更根本的条件,是以清教伦理为契机的“价值体系理性化”,即人们出于担当上帝赋予自己的社会责任、彰显上帝荣耀的空前自觉,从而砥砺自己的生活、勤勉地积累财富,由此实现了在经济领域中的成功,并最终使无数个人的经济奋斗,汇集成为一种自由的经济制度,即资本主义。

韦伯还指出:在与资本主义生产方式反向的那些制度之中,以“清朝官员”为代表的中国皇权制度是典型之一,这些权力阶层代表了一种堕落的贪欲,“这些人对黄金的贪欲要比一个英国人在同样情况下来得强烈得多,也不讲道德得多”,所以在韦伯看来,这种非理望驱动之下对财富的竭力追求和恣意挥霍,根本不可能导致资本主义产生。

韦伯上述思路(简称“韦伯命题”)是今天制度经济学经常引述的理论范式。不过我们中国人理解西方“清教伦理”难免有些隔膜陌生,所以还是举几个我们身边的实例来做说明。

“权门商人”万通对“韦伯命题”的反衬

笔者所以经常举出许多具体的实物图例来说明制度学问题,乃是因为这些实物印证之功的深刻有力实在让人惊叹。比如本文的图例就分别说明了中国制度环境下“韦伯命题”的两个侧面。

图1所示万通墓中出土的这批宫廷金器,不仅显示了当时最高权势阶层的极端奢靡,而且其背后的故事更值得介绍:万通出身商贾,是深得明宪宗朱见深(1447~1487年)恩宠的万贵妃之弟,他成为贵戚之后更竭力在全国各地扩张贸易,其家人徐达也因为深通经商之道而大得万通赏识,被授予“百户”的官职并世袭不替。万通死时两个儿子分别是两岁和四岁,都被授予官爵;连徐达都被擢升至四品(与知府的品秩相同)、任指挥佥事,官位和爵禄依旧世袭。深荷恩宠的徐达当然以加倍的规模牟取“权力经济”的利益,他曾向朱见深奏请、并立刻获准运销淮盐3万引(600万斤)的特权,其垄断经营规模之大、攫得暴利之惊人可见一斑。

又据《明史》记载,明宪宗成化年间一批最令朝野切齿的宦官首领和特务头子,如钱能、汪直、梁芳等等,都是争着通过讨好万贵妃一家而经营自己的权势、并借机大肆中饱私囊,结果是“苛敛民财,倾竭府库”,“糜费无算”。由于当时朝野人物竞相通过此道而发达显贵,于是北京城里的群起效仿使得这场行贿拍马的竞赛热闹无比,社会风气也因此“竞尚侈靡,僭拟无度”!

显而易见,如此制度法则之下,万通、西门庆、薛等历代“权门商人”经济规模的大肆扩张、显赫富贵到“珍珠如土金如铁”的地步,非但不可能促使新经济形态的产生,相反却总是一次又一次成为巨大社会灾难的前奏。

平民商人韩人的悲剧

我们知道,中国从来不缺乏如韦伯所称道的“清教伦理”式勤奋节俭和以财富积聚为生命目的的观念,比如明末清初《豆棚闲话》一书中描述徽州商人长期克己勤俭,一心积攒钱财:“徽州风俗原是朴茂,(商人汪华)往往来来,只是布衣草履,徒步肩挑,真个是一文不舍,一文不用。做到十馀年,刻苦艰辛,也就积趱了数千两本钱。”同样,中国商人阶层也不缺乏通过风险投资而追逐更大利润的欲望,比如《拍案惊奇》里的《转运汉遇巧洞庭红

波斯胡指破鼍龙壳》就描写一些致力于风险投资的商人,虽屡经巨大的挫折,但最终“顽铁生辉”,成为巨富的故事。

但为什么中国不可能有韦伯所说的“清教伦理促成新经济形态”的制度路径呢?

为了看破这中西异路的原因,再讲个康熙年间(17世纪后期至18世纪前期)的故事:

当时扬州有位名叫韩人的商人,他不仅悉心经商,“每日打探各处柴米价值,某处价贱,即往买来发卖。某处价贵,即改往贱处贩卖”,而且缩衣节食、勤俭成性,从来不肯浪费一文钱,结果“空手未曾十年,创业家赀约有千金”。后来韩人又看准市场变化的机会做红草生意,于是更加发达:

(红草)每千束本银不过七八两,盘运至扬(州),即卖至十五六两,除去船赀杂用,每千(束)竟有四五两之得。韩人大喜,整齐本银,用两只大船,往来装贩多次,果然大得重利。

没想到不久以后,官府强行用极低价格买断红草(关于为何商品价格不能由市场、而只能由官府来决定,详见作者在《一则小故事背后的大问题》中的介绍,本刊今年第7期),于是韩人立刻从“大得重利”跌落到破产的边缘:

奉总河大老爷宪行,立等要红草打坝,着令江都县将一切草船封贮,运送河塘,候领官价。韩人心急如火,暴躁如雷,无极奈何。忍着性气,只得随至河官委员处候领草价,十分不得五分。又用去盘缠杂费,亏折三十余两,自己焦愁恼闷,饮食减少……

韩人因此气恼烦闷而一目失明,即使如此,他仍然拼尽死力经营生意;可叹在“权力经济”的威势面前,最终只能落得更加悲惨的结果:

又闻知瓜洲南米到了极多,价贱利重。因此不候痊愈,就到瓜洲买了一船米,贩到扬州卖。不意船到扬子桥,河路涌跻,被一漕船上篙捣着米船,将船戳漏,米被水浸,急忙另雇一船,呼人挑运过船,已是许多水入船,坏去米三十余石,每石不得半价,人尚憎嫌不要。韩人气填胸膈,不由不焦愁气恼。漕船是奉上行运粮的,谁敢控诉?无极奈何,只得隐忍而归,形容顿变,饮食减少,只是昼夜叹气。才四五日,腰上忽起一发背大疽,……

脓血淋漓,日夜叫喊,竟至命绝,寿止四十二岁!(清・石成金著:《通天乐》)

篇5

关键词:普通高等学校;体育教学;指导纲要;实施

中图分类号:G807.4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673-2111(2009)02-050-02

作者:朱凯,华北电力大学教授;北京,102206/李百炼,中国政法大学副教授;北京,102249

《全国普通高等学校体育课程教学指导纲要》(以下简称《纲要》)自2003年在全国普通高等学校实施至今已有六个年头。作为大学体育教学工作的指导性文件,《纲要》从课程性质、课程目标、课程设置、课程结构、课程内容与教学方法、课程建设与课程资源的开发、课程评价等七个方面对普通高等学校体育课程教学提出了全新的要求,成为新时期普通高等学校制订体育课程教学大纲、进行体育课程建设和评价的依据。本《纲要》的制定紧密结合现代大学生身体健康状况,非常适合新时期大学体育教学的需要,全国各普通高等学校确应全面、认真地贯彻、执行本《纲要》,根据本《纲要》的精神制订体育课程教学大纲、进行体育课程建设。然而,由于种种原因,本《纲要》的精神并没有得到全面的贯彻和落实,主要存在以下四个方面的问题:

一、重视不够,学时不足

《纲要》第五条规定:“普通高等学校的一、二年级必须开设体育课程(四个学期共计144学时)。”然而,在全国高等学校中,能达到此标准的学校寥寥无几。据了解,大部分院校每学期体育课教学时数在30~34学时之间,即四个学期共计120~136学时,更有甚者,有的院校体育课设置不超过60学时,体育课课时被以各种理由削减或被其他学科挤占。究其原因,与领导重视不够有直接的关系。

虽然现在各院校的领导对学校体育的认知程度有了很大的提高,但侧重点仍有偏颇之处。许多院校把体育教育的重点放在提高运动队的水平上面,从而忽略了正常的体育教学,因为运动员、运动队出成绩可以迅速提高学校的知名度,而正常的体育教学很难达到这一效果。

曾经说过:“正确路线确定之后,干部就是决定因素。”要真正使体育教学成为学校教育的重要环节,首先要提高领导干部对体育教学的重视程度,只有这样,才能达到《纲要》规定的学时要求,为全面贯彻和落实纲要精神提供基础保障。

二、“三自主”实施困难

《纲要》第九条规定:“在教师的指导下,学生应具有自主选择课程内容、自主选择任课教师、自主选择上课时间的自由度,营造生动、活泼、主动的学习氛围。”虽然大部分高等学校都能尽力实施“三自主”教学,达到《纲要》的要求,满足学生日益上升的体育需求,但受学校场地、器材、师资等条件的限制以及管理系统、学生自身时间、与其他课程的协调等因素的制约,“三自主”的实际落实有很大困难。

在“三自主”方面,第一个自主“自主选择课程内容”是最容易实现的。大部分学校都为学生设置了多种体育课程供学生选择。第二个自主“自主选择任课教师”在具体实施中存在一定的困难。大部分学校的体育教师队伍存在专项结构不尽合理的情况,且这种情况多存在于50岁以上的教师中,让他们根据《纲要》的新要求实现转型,从教学大纲的单纯执行者转变为教学内容的开发者和创造者,进而实现“营造生动、活泼、主动的学习氛围”的目标是有一定难度的。第三个自主“自主选择上课时间”是执行中最困难的。在相当一部分学校中,自主选择上课时间只是一种口头承诺,因为体育课是大学一、二年级的必修课,这个阶段也是其他基础学科课程安排最紧密的时期,若想全面落实“三自主”原则,必然涉及各学校教务工作的方方面面,其难度可想而知。只有将学生四年的课程进行综合合理安排才有可能解决“三自主”原则落实中遇到的各种问题。根据目前各学校体育教师、课程安排的具体情况,如果将第二个自主和第三个自主调整为“学生自主选择为主,学校适当调配为辅”会更具有现实意义。

三、课程内容衔接困难

《纲要》第十一条规定:“要注意课程内容对促进学生健康发展的实效性,并注意与中学体育课程的衔接。”然而,现实中大学与中学体育课程内容的衔接只是一种空谈。要想实现大学与中学体育课程内容的真正衔接,首先要解决中学体育教学中存在的问题。在对大学生进行关于中学时代体育课程的调查中发现,除了来自大城市的学生外,其他大部分学生没有完整地上过体育课,特别是在高三的一年中,基本没有体育课,更有甚者,极个别的学生连足球、篮球、排球都分不清楚。其次,在解决中学阶段体育教学问题的基础上,学校对文化课成绩好而体能弱的学生应不偏袒、不放纵,不要为了学校的高考及格率而损害了学生们的身体健康。身体是“载知识之车,寓道德之舍也”,中学时代是学生们身体发育的重要时期,如果这一时期打不好基础,养成不爱锻炼的习惯,将影响孩子的一生。

总理在国家科技领导小组会议上的讲话中指出:“关于教育改革问题。对于教学改革,教师、学生包括家长都反映强烈,希望课程设置更贴近学生的实际,贴近社会的实际,要求减轻学生负担。”而现实情况是:知识多、身体差,课业负担多、身体锻炼少。在现在的大学生中,极个别的学生连400米慢跑都无法完成,女生完不成800米、男生完不成1000米跑的比比皆是,大学生的速度、耐力、力量等素质指标明显下降,更有甚者,在体育课上发生大学生猝死事件。因此,做好大中小学体育课程有机衔接的研究,尽早构建一种科学的、可行的体育教学模式迫在眉睫。

四、教师面临的挑战

《纲要》第十三条至第二十条围绕体育课程建设和课程资源的开发做出了详细规定。总理在国家科技领导小组会议上的讲话中指出:“制定教育规划是一项涉及面很广的社会系统工程,难度大、任务重,必须切实加强领导,充分调动各方面的力量共同完成。”确实,在全国普通高等学校中要实现这八条规定还任重道远。

教师是课程建设和课程资源开发的核心执行者,是教学的策划者、组织者和实施者。要全面落实《纲要》在教学过程中的实施,教师必须全面深刻理解《纲要》的内涵、优化教学内容、尝试有个性化的教学方法,而这些无疑对习惯于按照教学大纲要求组织实施教学的教师提出了严峻的挑战。

随着我国高等教育规模的不断扩大,体育教师数量的增长远不及学生数量的增长速度,体育教师的工作量随之成倍增长,大部分教师达到每周10~20节课。繁重紧张的教学任务压得教师穷于应付,疲惫不堪,很难有时间进修、培训,完善知识结构、提高学历水平,更不要说静下心来考虑教学改革与创新,开展经常性的科学研究和教育教学研究,从而造成教师的业务素质停滞不前,教研能力下降。同时,有一部分教师不愿接受教改思想,知识相对落后,教学观念、教学手段仍然是以竞技为主,与信息时代新的教育观有较大的差距,不能适应《纲要》的要求。总之,在体育课程建设和资源开发方面,成绩不显著,不能全面落实《纲要》的规定。各高等学校、各级主管部门应进一步加强体育教师的管理,重视体育教师的在职进修和培训,加强体育教师的自身建设,以切实提高体育教师的教学、科研能力,满足《纲要》对体育教师的要求。

《纲要》自颁布实施已有六个年头了,大部分高等学校能够积极实施《纲要》的各项具体内容,取得了较大的成绩,但由于各种原因,在全面实施《纲要》的过程中还存在着不少现实问题,如学校领导重视不够,体育场地、器材、师资力量等不能满足《纲要》的要求等等。只有切实加强领导,建立监管机制,真正将体育教学作为学校教育的一个重要环节来抓,才能使本《纲要》得到全面落实。

参考文献:

[1] 教育部. 教育部关于印发《全国普通高等学校体育课程教学指导纲要》的通知. 2002

[2] 苏玲,张楠. 谈《全国普通高等学校体育课程教学指导纲要》[J].四川教育学院学报,2007,(10)

[3] 吴燕丹,王建军. 我国普通高校体育实施《全国普通高等学校体育课程教学指导纲要》的现状调查与对策.[J].北京体育大学学报,2005,(10)

篇6

“播下一种习惯,收获一种性格,播下一种性格,收获一种命运”。这句谚语阐释了品德的重要,古人云“少成若天性,习惯成自然”就是小时候养成的行为习惯就像与生俱来的一样,长大了都不会轻易改变,因此,作为幼儿园老师应重视幼儿期对孩子进行的品德教育,完善其人格魅力,使其成为已个品德高尚、对社会有用的人。只要把自爱之心扩大到爱别人,我们就可以把自爱变成美德!这种美德,任何一个人都可以的心中都可以找到它的根底!

那么怎么在幼儿期对孩子实施品德教育呢?根据我多年的教育经验,总结如下:

一、教师要尊重孩子,树立现代儿童观一、教师要尊重孩子,树立现代儿童观,要有强烈的渗透意识。

作为一名幼教工作者,我们就该树立这样的观念:幼儿园的一日活动以及各个环节都渗透着德育的因素。幼儿园中时时有德育、处处有德育。例如在美术活动中,老师有了德育的意识,就会不但注重对幼儿构图技能技巧的培养,更要注重培养幼儿与其他小朋友团结协作的品德和良好习惯,如果没有良好的绘画习惯,绘画的水平也就难以提高。作为跨世纪的幼儿教师,我们要体察孩子的感受,尊重和信任孩子,从而培养幼儿的自尊和自信,并且保护和利用孩子的同情心,培养他们的善良品质,还要保护幼儿的羞愧和内疚感,让孩子从小就懂得对自己的行为负责,培养孩子的责任感。“世界上没有完全相同的两片叶子”更何况是人,我们幼师应视每个孩子为完整的具有独特个性的人,密切同孩子交往,聆听孩子的心声,注重孩子人格的全面发展。

二、有时要注重自身形象,言传身教,促进幼儿良好品德的形成,在日常活动中潜移默化地对幼儿进行德育,要结合每个活动的特点进行渗透。

幼儿园的一日活动有各自不同的特点,怎样才能将德育有机地渗透到幼儿园的一日活动中去呢?我认为最主要的是应当结合每个活动的特点。幼儿园的日常生活是平常的,琐碎的。在潜移默化之中对幼儿良好习惯的形成产生不可忽视的影响。因此,我们要充分利用日常生活中的德育因素,对幼儿进行良好的生活习惯和行为习惯的培养。

三、建立科学合理的一日生活常规。

俗话说:“没有规矩不成方圆”幼儿园孩子年龄小,可塑性强,我们教师要根据幼儿的年龄特点,制定科学合理的一日生活常规,这样可以帮助孩子养成良好的行为习惯,如老师每天在门口迎接幼儿入园,见到孩子面带微笑问声早上好,这时孩子会微笑回敬您老师早上好,久而久之,是孩子养成讲礼貌的行为习惯。

四、把幼儿的思想品德教育贯穿于一日教育活动中,重视教育环境的渗透作用。

由于幼儿的思维的局限性,品德教育必须直观、形象、具体才容易为幼儿所理解和接受,比如:用“拔萝卜”的故事或图书教育幼儿团结友爱,通过体育游戏培养幼儿组织纪律和集体荣辱感,通过规则游戏体验各种规则的重要性,通过区角活动使幼儿学会助人和自主,懂得珍惜劳动成果,从而学会正确的接人待物方式,逐步让幼儿克服以自我为中心的行为习惯,加深与同伴的感情体验和认识上的共鸣,逐渐学会协调自己与他人的关系,在集体活动中,幼儿应学会相互谦让,互相帮助,友好相处。教师还应做个有心人,留心观察孩子在生活中的各种行为,针对不同问题,采取集体或个别的方式进行指导、纠正,适时提醒孩子按正确的规则去做,使其良好的行为习惯得以巩固。

五、如何促进儿童能得到自然的发展。

孩子们不仅没有多余的力量,甚至还没有足够的力量来满足大自然对他们的要求;因此,必须让他们使用大自然赋予他们的一切力量,这些力量,他们是不至于随便滥用的。一切身体的需要,不理是在智慧方面或是体力方面,都必须对他们进行帮助,弥补他们的不足。

再给他们帮助的时候,应当之限制在他们真正需要的时候才帮助他们,决不能依从他们胡乱的想法和没有道理的欲望,因为,胡乱的想法不是自然的,所以即使不使它实现,也不会使孩子们感到难过。应当仔细研究他们的语言和动作以便在他们还不知道佯装的年龄时,辨别他们哪些欲望是直接由自然产生的,哪些是由心里想出来的。这些准则的精神是多给孩子们以真正的自由,好让他们养成驾驭他人的习惯;让他们自己多动手,少要别人替他们做事。这样,尽早让他们做事,把他们的欲望限制在他们力所能及的范围内,他们就会尝到力不从心的事情的苦头了。

六、合理运用评价,强化良好行为,消退不良行为,使其成为道德高尚的人。

对于幼儿的良好行为给予肯定和奖励,可以帮助幼儿对具体的行为要求有更深入的理解,也有助于将行为要求上升为更规范的行为。教师要重视示范性教育影响。教师是幼儿的镜子,幼儿是教师的影子。幼儿对教师的高度崇拜心理,使他们对教师的各种行为表现都能认真地模仿和学习,可见教师对幼儿心理发展和品德形成的影响是非常大的。因此在幼儿德育工作中,教师一定要注意自己的示范性影响。俗语讲“其身正,不令而行;其身不正,虽令不从。”可见身教重于言教,教师的一言一行,都会潜移默化的影响和感染孩子。教师只有不断地加强自身修养,才能给幼儿以身示范的教育影响。

篇7

关键词 城镇化 城郊农村中学生 文化价值观

中图分类号:G630 文献标识码:A

城郊农村中学生,就是指城市郊区的农村中学生。由于生产方式等未发生实质性变化,他们与“农业型”非城郊农村中学生有较大的同质性,但地域的特殊性使城郊农村处于城镇化的最前沿,城郊农村中学生与城市发生更为频繁的相互作用,市场、权力对他们的影响更为具体直接,这导致他们的生活、思想方面更为不同。在这种背景下,城郊农村中学生随生活环境的异变而引起的文化价值观的变化,又对教育提出了怎样的需求,都成为探讨我国农村薄弱地区教育不得不研究的问题。

1 文化价值观

1.1 文化价值观内涵

文化价值观作为价值观的一个重要的组成部分,主要是指“客观事物所具有的能够满足一定文化需要的特殊性质或者能够反映一定文化形态的属性,价值观是文化的核心和灵魂”。①中学生作为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的建设者和接班人,能充分的体现出他的活力与青春,在社会快速发展的今天,物质文化与精神文化就传统而言有许多变化,研究城郊农村中学学生的文化价值观对完善文化价值观的理论、引导中学生树立正确的文化核心价值观甚至是促进农村学生健康发展都具有重要意义。

1.2 文化价值观内容

以裴娣娜为代表的研究者认为文化价值观是“关于传统文化、外来文化、民族、宗教、伦理、道德、科学等的价值观”。②由于本文的主要研究对象是城郊农村中学学生,民主与宗教在对象的文化价值观中并非是主要内容;而伦理作为一种对道德现象的哲学思考,可以将其归于道德方面。所以本文主要从文化价值观中的传统文化价值观、外来文化价值观、道德文化价值观和科学文化价值观四方面来研究。

2 城郊农村中学生文化价值观存在的突出问题

2.1 传统文化价值观

中国传统的文化价值观主要集中于对人的问题的探讨,包括对人的内在价值和外在价值的论述,同时又兼有怎样为人、怎样实现个人价值的观点与看法。随着时代进步与经济的发展,主流文化的转变和大众文化的侵蚀,更多人将目光集中于个人能力的培养,努力追求的也是个人自身的发展与自身利益的实现,这也就造成了现代文化价值观与传统文化价值观产生了巨大落差。

处在成长阶段的中学生对追求目标方面更容易产生迷茫、失落等情绪,而处于城郊的农村中学学生更甚。在一项关于学习目的调查中,有80%的农村初中生“认为是为自己将来的生活工作和家庭而学习的,为祖国的富强和社会的发展而学习的只有20%”。③他们身上体现着国家意识、民族自尊心、自信心和自豪感、民族归属感不强,传统优秀文化淡薄,缺乏对自我个人价值的认同。

2.2 外来文化价值观

我们除了本身的主流文化之外,又要接触许多外来文化。外来不良文化对中学生的社会自我意识和责任感产生了很大影响,社会主义价值观受到了多方面的价值观念的冲击,不利于青少年价值判断和价值选择的形成。如网络上的黄色图像、广告;电视上的暴力、偶像、爱情的影视剧等等,宣传着个人主义、享乐主义及与道德相悖的价值观。对城郊农村中学生来说,由于家长的疏于管教、教师的消极对待,他们更能轻易接触到这些不良文化,问这些中学生他们崇拜的英雄人物时,他们说不出多少,但当问到影视明星时,他们却能说出一连串的明星名字。

2.3 道德价值观

道德价值观是价值观中关于道德价值的观点和看法,是文化价值观的重要组成部分,“道德价值观是主体根据自己道德需要对各种社会现象是否具有道德价值作出判断时所持有的内在尺度,是个体坚信不疑的各种道德规范所构成的道德信念的总和”,④作为一种评判尺度而存在的道德价值观实际上是相应的道德规范内化的结果,直接影响着一个人的行为,也关系到社会的稳定。

2.4 科学价值观

科学价值观主要指的是对科学活动价值的把握,包括对科学价值的目标、追求、评价等方面。科学成为知识合理性与合法性的评判标准,形成一种科学知识的文化权威,同时对科学价值的认识也仅仅是认为实用至上,青少年的成长中逐渐排斥人文知识与关怀,将文化进行自我物化,农村学校这种现象更甚。

经过第六次全国人口普查,2011年我国流动人口达到2.6亿,80后新生代农民工劳动力却占流动人口近一半。随着国家对农村教育的重视,城郊农村中学生并不愁没学上,但还是有更多的农村学生在初中毕业之后就选择进城务工。在这种实用主义、功利主义和物质享受主义的观念下,城郊农村中学生科学价值观念在世俗化、功利化中迷失,学到的也只是有用的知识、能赚钱的技能,而关于人成长中所需要的理想、价值、道德、信仰等几乎被排斥在外,他们只是能成为知识与技能的“工具”而已。

3 针对城郊农村中学学生文化价值观的教育对策

城郊农村中学生在文化价值观方面主要体现出忽视传统文化价值观的教育;吸收歪曲的外来文化价值观;道德价值观方面缺乏道德感和公德心;对科学价值观自我物化等特点。这些学生的文化价值观更倾向于实用主义、功利主义、物质享受主义,沉沦于拜金主义、拜权主义、拜名主义,陷入教育“科层制”⑤的误区,由此不利于学生的健康而全面的发展,更有可能影响社会的正常秩序。所以必须针对这些特点,提出可行的教育政策,引导他们构建正确的文化价值观,加强素质教育,促进全面发展战略的实行,努力做到“让每个孩子都能成为有用之才”。

3.1 社会方面

(1)促进社会价值体系合理化,加强正确文化价值观渗透力度。城郊农村中学生文化价值观的形成离不开社会环境,所以,作为社会价值体系一部分的文化价值观也必然会受到社会上各种观念的影响,如人才观、就业观、职业观等。文化价值观在社会上所涉及的范围非常广泛,人们随着社会的发展日渐追逐着实用、能力、功利与效益,这无形中使城郊农村中学生及家长的观念变得更为复杂,他们或者像“农业型”农村中学生与家长那样对学历盲目追求,或者是坚持“知识无用论”、挣钱才重要,对教育造成不良影响。这就要求必须改变社会观念,削弱环境中存在的效用价值,才能使教育的真正价值在学生中得以发展和实现。

(2)建构良好的社会环境与进行有效的教育体制改革并行。我们在建构良好的社会环境的同时,体制方面的改革也应该同时展开。应该促进素质教育的有效运行,完善素质教育体系;转变教育理念,树立正确的文化价值观。重点关注“教育目标、课程设置、学校教育管理、教育教学方法以及教师队伍建设等方面的改革”。⑥

3.2 教师方面

由于农村教师师资严重缺乏,需要加强教师队伍建设,鼓励优秀毕业生到农村学校或薄弱学校任教,提高城郊农村中学教师素质,真正做到“学高为师,身正为范”。

(1)完善教师人事制度,对教师的资格制度和聘任制度进行严格把关。向全社会进行的教师资格考试,要保证教师的学历和素质水平。

(2)教师培训。要想对城郊农村中学教师队伍进行彻底更换是不可能的,所以只能走培训这条道路。各级政府加大对培训的经费投入,充分发挥中学的主体地位,加强指导中学展开校本培训,促进教师的自主发展。

3.3 家长方面

(1)树立正确的价值观,积极引导孩子形成健康的人格。人的素质发展受到心理健康的影响,中学是儿童向成人过渡阶段,是身心发展的重要时期,大多数居住于城郊的农村家长由于知识欠缺和一些错误价值观的引导,使他们忽视孩子心理健康问题。因此,家长必须树立正确的心理健康教育观点,积极引导孩子的心理健康发展。

(2)注重培养孩子的综合素质。随着社会对人才需要的标准越来越高,开始注重选拔综合素质较高的人才,以能力高低来评定人才已经成为一种共识。素质教育推进的时期,家庭教育首先要注重的是教会孩子如何“做人”,引导孩子德、智、体、美、劳全面而综合的发展。城郊农村家长由于为生计奔波,很难做到时时陪在孩子的身边,更何况要注重孩子非智力因素的培养,父母应该至少有一人能就近工作,对孩子及时关注,积极鼓励,根据孩子的兴趣来培养孩子的爱好特长,促进孩子的全面发展。

新时期下,中学生处在一个变革与发展的时期,城郊农村中学学生更是受到物质文明的严重影响而精神匮乏,无理想或理想无法实现,越来越消沉与麻木。由于“能够影响人的行动的逻辑一是信仰,二是利益,三是感情”,⑦所以要努力实现信仰、利益和感情的平衡,不能推进“唯利主义”,坚持主流文化,理性认识大众文化,拒绝庸俗精英文化,传递社会正能量,从教育的各个方面树立正确的文化价值观,努力真正实现“中国梦”。

注释

① 姜佳男.新时期下青年的文化价值观研究[J].湖北经济学院学报(人文社会科学版),2012.9(3):28.

② 王子君.城乡初中生教育价值观比较研究[D].山西师范大学,2009.

③ 蒲建华.农村初中生社会责任感调查研究――以S县农村初中为例[D].四川师范大学,2011.

④ 黄希庭,张进辅,李红等著.当代青年价值观与教育[M].四川教育出版社,1994:45.

⑤ 科层制即根据人的学位的高低、知识的多少、能力的大小来安排工作,以取得最大的经济效益。科层制的最大的特点和实质在于按人的职位的高低来实行控制。(刘济良.青少年价值观教育研究[M].广州:广东教育出版社,2003:129.)

⑥ 王子君.城乡初中生教育价值观比较研究[D].山西师范大学,2009.

⑦ 姜佳男.新时期下青年的文化价值观研究[J].湖北经济学院学报(人文社会科学版),2012.9(3):29.

参考文献

[1] 甘永祥.青年社会学[M].成都:西南财经大学出版社,1987.

[2] 李连科.价值哲学引论[M].北京:商务印书馆,1999.

[3] 刘济良.青少年价值观教育研究[M].广州:广东教育出版社,2003.

[4] 联合国教科文组织国际教育发展委员会.学会生存:教育世界的今天和明天[M].北京:教育科学出版社,1996.

[5] 袁贵仁.价值学引论[M].北京:北京师范大学出版社,1991.

[6] 珍妮・奥克斯,马丁・科普顿.教育与社会变革[M].程亮,丰继平等译.华东师范大学出版社,2008.

[7] 张进辅等著.青少年价值观的特点[M].北京:新华出版社,2006.

[8] 李亮.改革开放以来青年道德价值观变迁研究[D].天津商业大学,2011.

[9] 罗书伟.中学生学习价值观结构及其特点的研究[D].西南大学,2007.

[10] 童卫红.初中生价值观教育中存在的问题及对策研究[D].湖南师范大学, 2012.

篇8

论文摘 要:教育政策与教育问题密不可分,笔者尝试从教育政策制定过程中的各个环节论述素质教育的提出及目前呈现的种种问题,并理性地分析其背后的各种根源,提出自己的建议。

随着经济的快速增长,“人的全面发展”战略被提上了议题,传统教育中学生的被动接受、知识的继承、教师的单向施予已经不能满足知识经济社会对教育的要求,新的教育观呼唤的是主动的、预期的和参与式的教和学。科技的突飞猛进,文化潜在的冲突使得原来的制度化教育无法适应,大力推进素质教育的政策也就在这种呼唤声中应然而生。教育政策因为教育问题而产生,也是为了解决教育问题而制定的,其过程涉及政策的形成阶段、执行阶段和评估阶段。

一、素质教育的目标及其执行的现状分析

政策的形成阶段首先要“澄清其目的、价值或目标”。素质教育的内涵应该赋有时代的意义,知识经济社会中的素质教育,其目标应该是培养全面发展的创新型人才,即会做事、会做人、有责任心和团队合作精神的全面发展的人才。不同阶段的教育对素质教育有不同程度的要求和理解。基础教育中的素质教育本是针对传统的应试教育的片面性而提出的,提倡学校和家长要用“多元智能理论”的人才观和“多把尺子”的评价观来为孩子的全面健康发展赋予更多的内容。大学素质教育更多的是一种思想,它强调的是学生批判性思维的形成,培养学生的创新意识、创新思维和创新能力,其目标是通过学生对知识的整合、贯通的掌握从而达到其智慧的提升,培养出来的学生应该是具有较强的知识、工作迁移融通能力。

然而从该政策的具体操作层面上来讲,由于政策制定的组织机构或人员并没有真正列出所有可能达到该目的的重要政策手段;不同的执行部门或单位都程度不一地曲解或片面地理解和认识素质教育的涵义,进而在执行阶段,不管是手段还是力度都是纷呈差异,以致于在基础教育方面出现了“素质教育轰轰烈烈,应试教育扎扎实实”,而在高等教育领域中出现了大学素质教育高不可攀的尴尬境地。

二、现象背后的问题根源分析和相应的建议

在政策的评估阶段,制定机构和人员应该“审查每项可供选择的政策会产生的所有重要后果,并将每项政策的后果与目的进行比较,选出其结果与目的为最佳目标的政策”。面对素质教育所呈现出的“播下的是龙种,收获的是跳蚤”的局面,当务之急,我们各方面的人员都应该要好好地冷静反思。

1. 现象背后的问题根源的政策理论分析

首先,该政策的相应配套措施的缺乏,进而导致在实施过程中,人们对相应的考试制度、课程改革等关键性因素的真正把握感到茫然。基础教育中,主要表现在面对高考和素质教育两根指挥棒,学校和家长到底该何去何从?而大学素质教育的真正落实首先需要呼唤的是各方面人士摆脱庸俗,超越功利,形成勇于创造、乐于奉献的现代新人的气质和品格。

其次,该政策的系统理论陈述薄弱,以及执行人员对它的断章取义。这尤其表现在基础教育方面,家长甚至学校教师对素质教育的理解是抛却文化等方面的素质而仅仅局限于思想素质教育方面,而不是超越应试教育的、为了学生全面的发展的教育理念。因此,在执行的过程中就只流于形式抑或是附加了许多不恰当的内容,从而使这种所谓的素质教育偏移了原来的方向。

再次,从政策评估的方面来看,笔者认为该素质教育长久的大力推行但效果不佳也有“事后评估”的力度不强的原因。事后评估是对政策效益和社会反映等方面的一种评估方式,“旨在鉴定人们执行的政策对所确认问题确定达到的解决程度和影响程度,辨识政策效果成因,以求通过优化政策运行机制的方式,强化和扩大政策效果的一种行为”。

2. 相应的建议或对策

素质教育在实践过程中出现的种种问题可以从不同的层面追溯出不同的原因。然而任何政策的提出都是源于问题并为了解决问题。在教育全球化的背景下,为了迎接知识经济社会对人才的更高层次的需求,为了扭转制度化教育的片面和局限性,素质教育的浪潮席卷了全社会。然而,在推行过程中其呈现的种种扭曲现象又是那么不尽如人意,甚至遭到了多方的置疑。为此,我们又该做些什么呢?

第一,政策的有效执行呼唤的是“合作文化”,它需要各方面人士对政策内容的正确的理解和深层次的解读。因而,要保证素质教育实施过程的顺利开展,首先需要确立正确的教育观念,其中包含正确的教育功能观、符合新时代要求的多样化人才观,甚至是“全社会支持教育的系统工程观”等新的观念。

第二,政策的实施要合理处理其与各方面影响因素之间的关系。素质教育的落实贯彻必须合理协调好其与考试的关系,并呼唤家庭教育的大力支持和拥护。家庭教育是父母为了激励子女从活动中产生意识进而培养子女的意识导向的行为活动,从而使子女从小形成良好的行为习惯和社会责任感。所以,家庭教育不仅仅是孩子的启蒙教育,也是德育教育和养成教育,良好的家庭教育有利于孩子形成正确的、积极的人生观和价值观,这对于培养孩子的思想素质方面的教育具有学校教育不可替代的作用。

第三,注重全面发展的创新人才培养的素质教育,是教育改革的一个方面,它不是孤立进行的,需要评价机制、教学改革等各个环节的配套改革的支持。

总之,“决策过程乃一政治活动,在所有阶段都会有个人的知觉与利益涉入”,所以,我们要保持理性的思维,要有脱离庸俗、超越功利的价值观。同时,教育政策的执行也有赖于法制、制度保障,需要教育法规的进一步完善。所以,有关素质教育的制度、法规建设还有待加强。实施素质教育,是本着学生的发展、为了学生的全面发展的教育,但作为一项艰巨的系统工程,“素质教育要成为政府行为,社会各界要通力配合,共同营造素质教育大环境,制定推动素质教育和政策措施,为素质教育的开展提供制度保障”,只有这样,素质教育才有望真正发挥其本来功能。

参考文献

[1]程方平.中国教育问题报告.北京:中国社会科学出版社,2002.11.

篇9

教育科研论文,简称教育论文,它是用来进行教育科学研究描述教育科学研究成果的文章。教育论文是学术研究的结晶,而不是一般的“收获体会”,教育论文应有学术性,所以它是学术论文。

理解教育论文可以从两点来把握:教育论文是探讨问题、进行教育研究的一种手段,教育论文是描述科研成果,进行学术交流的一种工具。它的作用既表现于学术价值也表现于实践价值,既表现于社会价值也表现于个人价值。具体来说有以下方面:

(1)通过科研论文向社会表达对所研究的教育现象的深思熟虑的观点、意见,启发人们关注与努力解决有关教育问题的热情与智慧。

(2)通过科研论文与他人交流学术见解,互相争鸣研讨,促进教育学术领域的繁荣与以个人学术水平的提高。

(3)通过科研论文撰写过程本身,提高研究者本人的综合分析能力、逻辑思维能力和书面表达能力,这对于研究者提高整体的教育、教学能力是极其有用的。

教育论文应较系统和专门地讨论与研究教育科学领域中某种现象或问题,思考和动笔都是从科学研究这个目的出发的,比一般论说文更富理论色彩和专门性。它涉及的范围较广,在教育科学这个辽阔的领域中,站在一定的理论高度观察和分析有重要价值的现象和问题。它不象一般论说文那样,可以就具体事件议论得失,评定是非。它的生命力及其价值,是在于科学研究的新成果,内容上的创新意义。它比一般论说文更强调新意(即新见解、新成果、新思想)。它主要有如下特点:

1.学术性

教育论文是学术成果的载体,是学术研究所形成的产品。它侧重于对教育现象进行抽象地、概括地叙述或论证,其内容是系统性的、专门化的、因而,这种文体必然具有很强的学术性。它不是教育现象的外部直观形态和过程,而是教育发展的内在本质和发展变化的规律。它具有深思熟虑的学术见解,但又不是偶感式的杂谈或社会性议论。教育论文中,某一教育现象也不象“经验”那样完整、具体、形象地反映着,而是按照思维的认识规律被解剖、抽象地反映着。它致力于表现教育的本质,揭示教育的规律性。它与教育、教学经验文章相比较,它是理论的。虽然它要取材于某一具体教育、教学活动,但不叙述其细节,只是经过提炼,“抽象地反映”并上升为理论,写成论文。教育论文如果没有学术性也就失去了教育论文的资格。所以,学术性是教育论文最起码的条件。

2.科学性

教育科研的任务是要揭示教育发展的客观规律,探求客观真理,建立和丰富教育理论,使之成为教育改革和发展的指南。这就要求作者对传统的教育思想、内容、方法,对引进的教育理论、经验,都要采取“一分为二”的科学分析态度,都要尊重客观事实,不能带个人偏见,不能主观臆断或凭空说教。在立论上,应实际出发,从中引出切合实际的结论,即必须以《中国教育改革和发展纲要》为指导思想,论点的提出必须以切实、准确、真实的科学依据为前提;论据,要求要在周密的观察、调查、实验的基础上,尽可能多地占有材料,以最充分、典型、新颖、确实有力的材料(理论材料和事实材料)作为立论的依据;论证上,应是系统的、完整的、首尾一贯的,是经过周密思考,严谨而富有逻辑效果的论证。它包含在内容上的充实、成熟、先进、可行;表述上的准确、明白、全面,无懈可击,如果失去了科学性,也就不成其为教育论文。所以,我们说科学性论文的生命。

2.创造性

教育论文要求作者要有自己的独到见解,敢于革新陈腐的教育思想、内容和方法,有创新意义。能在对教育领域的现象进行观察、调查、分析研究的过程中,发现别人没有发现或没有涉及的新问题;能对别人研究过的问题采取新的角度或方法,提出具有理论意义或实用价值的新观点或新结论;能在综合前人研究结果(或经验)的基础上加工提炼,开掘新意;能在别人争论的课题中或出现分歧的问题上进行比较分析,在弄清彼此的分歧争鸣点的基础上,做出与已有结论不同的结论;能用新鲜的材料(事例、数据、史实、观察所得)来证明已证明过的问题,探索新意向;能运用中外教育领域里的最新信息资料、情报,以及教育科学研究的最新成果、经验理论、概念,增强教育论文的时代色彩或现代化意识,从而提出新思想、新观念、新理论、新设想,探索新体系、新方法,开辟出新的改革之路,推动教育发展的新进程。所以,创造性是衡量教育论文价值大小和水平高低的主要标准。如果教育工作者没有独特的真知灼见,没有创新,只有继承,那么,教育改革也就难于深化。建立有中国特色的社会主义教育体系也就是一句空话。

4.理论性

教育论文的理论性是指论文的理论色彩,即用辩证唯物主义和历史唯物主义思想,《中国教育改革和发展纲要》的科学观点和有关的政策、法规,以及教育科学理论为指导,分析研究教育现象和问题,形成有理论高度的论文。在具体表达科研成果上,要符合教育规律、教育原则的新要求;要从具体事物出发,把感性的东西,上升到理论高度来分析,做出科学的结论,做到以理服人;要在教育领域的现象和问题的探讨论论证和表述的过程中,运用现代教育学、教育心理学、学校教育管理学和专家对教育的论述以及专业性名词术语、理论概念,并溶化或融合为论文的内容,使论文具有较浓的理论色彩。所以,理论性是教育论文深度的标志。但一定要深入浅出地表述复杂的科学道理;要用通俗简明、生动形象的语言让读者感到平易能读,平实易懂,使论文发挥交流、传播、推广科研成果的作用,进而转化为社会生产力。

5.探索性

探索就是对尚未解决的问题,以新的观点进行探讨、寻找、搜索、求取,找到改革的突破口。没有探索,也就没有科研成果。因此,探索性是贯穿教育论文始终的一条红线。即在撰写教育论文中,对教育科研中涉及比较复杂的现象和问题,要进行多方面的思考,多层次的比较,并进行认真分析,反复研究,才有可能找到解决问题的方案和措施或意见和办法;要以《中国教育改革和发展纲要》、党的教育方针为客观指导,根据传统教育的经验教训和当前教育改革的发展趋势,探索教育领域里我们还未明白还未掌握的教育教学规律,探索未来的教育教学到底是什么样子,应当怎样实现新的目标。此外,针对现实工作中暴露出来的实际问题进行分析研究,并总结研究成果,这本身就是探索性工作;而正确地寻找改革的突破口,寻找论证的新角度、新方法,寻找的过程,就是探索的过程。教育论文应体现出作者的探索个性(特点),探索个性越鲜明,论文越有创造成果。所以,探索是科研的前提,也是撰写论文的前提。

6.实用性

篇10

一、教育小说分析

国外的教育小说较多的是理论和论著,主要是介绍国外教育小说的论述和研究现状。多数都是从教学发展和教育学的角度入手,虽然有很强的操作性,但相对文学性就差很多啦。而中国的教育小说,因为概念本身性质捆绑,所以有的也只是对西方的仿造,仅限于从教育原理、教育史和教育法规等方面对教育方法和教育制度等一些方面进行讲述,而忽略了小说本身的文学性。近年虽然有些有分量的研究是关于教育的小说或论文,也有《歧路灯》等几部关于教育的古典小说。对于现当代的教育小说领域,还有待开发。中国教育小说主要是批判一些教育弊端的和讲述青少年如何成长经历和表现的小说。中国教育小说大体分两类:一和西方教育小说的关念相类似,主要以表现青少年如何成长的经历;二突破了西方教育小说的观念,主要是叶圣陶的敲击中国教育问题的弊端说。在中国的文学史上,有两种形态的教育小说并存发展:教育问说和教育成长说。一般教育小说有自传性、批判性等特征。

二、中国教育小说代表作品

(1)叶圣陶先生的创作

叶圣陶是一个表现现实主意的作家,他的作品严禁、厚重、深沉。他通过教师形象类和儿童形象,向人们展示了残酷而又真实的教育现实。在他的小说里,有着既可悲又可恨的教师们,有很多教师根本不具备教师的最基本的能力,只是在教育界里混生活来得以求生存。如《校长》中的三位老师,好赌成性,但校长的感染下,曾洗心革面,学校也呈现出过一段欣欣向荣局面,怎奈受旧势力的影响,他们还是重蹈覆辙,使很多师生也都有这种坏习惯。还有很多教师本身是向善的,由于找不到正确的道路,一直在矛盾间徘徊,他们精神几乎崩溃。叶圣陶在《脆弱的心》中用徐、莫两位想法提出,什么是教学的趣味?其实寻找教学趣味就是寻找新的人生价值。当时普遍性的矛盾正是徐、莫二人论形象的实际化,许博士的演讲则是对当时的教育者的教育价值和认知水平在社会学上的解答,是一种新的教育理念。在《校长》这篇小说中中,想让这种理念得到实践,他让校长开展了实验教育,如让老师多了解学生,引导学生写小新闻等。可惜实验最后失败了,叔雅校长也无奈地给陈、华、佟三位害群之马续签了应聘书。为了揭示深刻、严酷现实,叶先生在批判这些教师的弱点时,也多次表现他们的闪光点,同时叶先生也体现出他们的悲剧不可避免。

叶圣陶准确地写出这些教师所受到的种种压迫。《饭》中的主人公,为了饭碗,为了生存,被学务委员勒索、敲诈,以致经常挨饿。类似这样的人物还有很多都是被压迫者的真实写照,他们结局是那么的真切,却又触目惊心。而面对压迫这些人物有着各种各样的表现:默默忍受、奴性十足、苟且偷安、开始反抗,但反抗是那么动摇不定、软弱无力。然而在教育的其它主体如青少年,叶圣陶对他们生活际遇深表同情,也寄予了相当的理想。《祖母的心》以老式家庭教育让儿童成为落寞的孩子;《义儿》写旧的学校教育和家庭制约下,使他的性情没有良好,健康的发展:《一课》则以另一种形式表现爱自然,爱幻想的孩子在课堂里心里,用比较含蓄的手法批评了老式的内容和教育方法,叶圣陶也寄予了很多理想在这些孩子们的身上,描绘着孩子们的本性。以上表现叶圣陶在描写儿童苦难的小说,与别的同情类和人道主义小说有了本质区别。叶圣陶把孩子的苦用笔放到理想上,他相信:无论孩子多么穷苦,只要能在自然天性下自然成长,就能最后走到光明,虽然这光明一厢情愿且有点虚幻,但这是叶圣陶现实中的理想。

(2)冰心教育小说----爱的哲学

冰心,在现代作家中是最具童心的,在她笔下创作出非常优秀且大量的文学作品,它们美丽恬淡、清新自然、新奇幽远,如春雨般的滋润着儿童心灵健康成长。所以,冰心成为他们启蒙老师和知心朋友。冰心小说寄予的教育理念是自我的,独特的,冰心相信让孩子健康的成长的力量是“爱”。作为一个家庭宽裕,生活无忧的女子,冰心却写下了《三儿》、《最后的安息》、《是谁断送了你》……等很多关于苦难儿童的作品,当然这不是冰心所熟悉的,所以表现出来的儿童性格也不充分,这些形象所承载的是“问题儿童”。以上几部作品是冰心表现自己问题小说其中的一面,是问题小说不可分割的一部分,因此,她所表现的首先是社会问题然后才是“问题儿童”的性格。从严格上来讲,他们的文学形象还不够活跃。五四时期的作家们很少去描绘这些幼小心灵。他们只关注到压在这些孩子身上的某些问题,但这些问题对孩子的心灵迫害如何,就涉及的相当少了。从《寄小读者》我们可以推断出冰心有一种天然的亲和力。在《寂寞》和《离家的一年》两篇作品中我们就可以看出她对没有病痛,没有贫穷,生活无忧无虑的儿童形象是她所熟知的儿童形象。真正能表象冰心所独有风格的是“天使儿童”。在这些孩子身上,我们可以找到她的教育观点“爱”。用对孩子的扶住、温情和周围人的爱,让孩子们感受温馨和快乐。这就是冰心在这类作品中表现出的母性的最高情怀。她相信只有得到爱的孩子,才会爱自己的父母兄弟和姐妹,爱生活,爱人类、更爱和平。冰心一直都在强调“母爱”,赞美“母爱”。母爱是不图回报的,无条件的,是自然、纯洁并神圣的。冰心把这种爱升华为超现实、超伦理的一种精神力量,她用诗人美丽情怀来抒写“母爱”,编织关于“母爱”的故事。为儿童建立一个、优美舒适且轻松愉快的美好学习和生活的环境,还有对儿童做有益于儿童自身性格良好发展的练习。这就和叶圣陶先生的作品的主导思想不谋而合。#p#分页标题#e#

在冰心看来童年里有许多习惯和印象是无法改变的。她的气质、人格给她的一生造成很大的影响。在《冰心自传•我的童年》中,用了很长的篇幅来叙述训练和环境是怎样影响她性格的。她在儿童时期虽然没有玩伴但在和谐的家庭中母亲视她为掌上明珠,父亲的随和,闲暇时和女儿一起玩耍。父亲没有要求她穿耳孔、缠足等,而是把她当作儿子,只让她对封建的育人观念得以淡化,使其性格自然发展形成,没有受到摧残和扭曲,也让她养成一种恬淡、且返乎自然的性格状态,冰心唯一感到遗憾的是儿时没有玩伴。

冰心把作品中的青年女性塑造的完美化。她们大多温柔美丽、心地善良、稳健端庄,活泼大方、她们充满活力,她们用自己高超的智慧和才能,赢得了女性本该有的尊严,以事业上的成就,获得了敬重,以真挚爱得到孩子们永远的爱戴。代表作品有《两个家庭》,《别后》,《第一次宴会》,《我的学生》,《离家的一年》,《寂寞》等,这些作品里都是有这样具有代表性的女性存在,她们的尊贵不凡的高雅气质都是用好的知识熏陶和家庭教育带给他们的。冰心小说舒缓、清新、充满爱,在这个时期,是爱的时期,王统照也有同样的一系列关于“爱”的教育方面的小说,但思想性和文学性远远不如冰心,所以在本文中就不多讲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