项目经验交流材料范文
时间:2023-03-20 11:32:19
导语:如何才能写好一篇项目经验交流材料,这就需要搜集整理更多的资料和文献,欢迎阅读由公务员之家整理的十篇范文,供你借鉴。
篇1
创新项目管理制度 提高项目管理水平
2014年底以来,xxxx县坚持把创新制度建设作为加强财政性投资项目管理的抓手,着力完善和认真落实科学、民主、高效的项目决策和组织实施程序,财政性投资行为进一步规范,财政资金使用效益进一步提升,公平公开公正的项
目投资环境逐步形成。截至2014年11月底,完成项目财政评审179个、招标核准46个、结算审计46个,三个环节共节减建设资金1.2亿元,审减率达20%以上。
一、强化制度设计,操作程序更加规范严密。
针对过来项目管理制度不够完善,预算评审环节缺失、招标投标流于形式、工程量增减随意、项目资金被挤占挪用等现象时有发生的问题,县委、县政府在借鉴外地先进经验、广泛征求部门意见基础上,研究出台财政投资评审管理暂行办法、招标投标管理办法(试行)(以下简称“两个办法”),并专门设立县财政投资评审中心和县政府投资审计中心,调剂9个专业技术人员编制,加强项目关键环节管理。一是严把财政评审的前置关。把财政投资评审报告作为预算控制、工程招标、资金拨付、办理财务决算的依据,严格实行先评审、后核定预算,先评审、后招标采购,先评审、后办理拨款,先评审、后批复决算,先评审、后移交资产的“五先五后”制度。实施预算评审后,送审各类项目资金4.94亿元,审减资金4483万元,审减率达9.1%。二是严把招投标的公正关。对规模以上项目,一律实行招标方案必须由发改部门核准、监察部门备案,评标和定标必须由专家委员会执行,招标过程必须由监察、发改、财政、审计和行政主管部门监督,项目合理定价必须由业主单位提出、县政府按规模分层级合理下浮的“四个必须”制度;对规模以下项目,业主单位自行研究招标方案一律实行决策过程必须有纪检监察人员在内的2/3以上单位班子成员参会,必须经80%以上参会人员同意,必须由县政府分管领导审批的“三个必须”制度。今年来,先后核准招投标项目46个,其中公开招标35个、邀请招标11个,公开招标投资额占总投资额的86.5%,同比增长69.1%。三是严把审计结算的免疫关。对所有财政性投资项目,严格实行必须办理竣工结算审计方可支付尾款和强化项目设计变更跟踪审计、工程量签证跟踪审计的“一个必须、两个跟踪审计”制度,较好地发挥了审计“免疫系统”功能作用。今年来,共对46个项目进行竣工结算审计,送审资金2.9亿元,审减资金2816万元,审减率达9.7%,特别是对南山学校项目的跟踪审计,节约建设成本近200万元。
二、坚持集体决策,利益约束更加动真碰硬。
将财政投资的专项资金、政府性基金、政府性融资、政府采购、外资外援、bt等项目全部纳入集体决策范畴,科学有效管控项目利益。一是锁定核心利益不含糊。财政评审过程中,评审中心会同业主和主管、监督单位,共同会商项目效益,重点核实项目工程量、单价定额等涉及核心利益事项。2014年,该环节仅调整工程量、核定单价定额就涉及项目142个,审减资金3728万元。招标核准过程中,召开招投标领导小组等会议研究招标的方式、规模及招标人资质、自由资金等内容,重点研究和推行合理定价评审抽取法,严格控制工程建设成本。目前,召开招投标领导小组以上会议27次,项目合理定价在财政投资评审基础上审减资金4673万元,下浮比例达12.2%。二是科学审减资金不马虎。端正审减资金态度,不以“卡部门脖子、截部门资金”为目的,以节省成本、预防腐败为出发点,注重在查阅资料、勘验现场和市场调查上下功夫,如在南山学校建设土石方工程审减工作中,采取现场蹲守土石方开挖和运输情况的方式,确保审减项目资金依据扎实、方法科学。三是加大公开透明不打折。参与财政评审、招标核准等关键环节的决策人员,既有专业技术人员、行政领导,也有业主单位、主管单位和监督单位人员,有效防止了权力的滥用、乱用、失控,有效保障了项目造价合理、招投标合规。
三、优化审批服务,工作效率更加快速提高。在坚持规范程序基础上,多措并举破解机制障碍,压缩项目审批时限,提高工作效率。一是科学分类。对列入评审计划的项目实行台账管理,按类别统一编号,明确评审时间,并根据送审金额大小,分别限定在7个、10个、15个和20个工作日内完成评审。二是优化流程。统一印制项目招标核准审批表和财政专项资金启动、进度拨付、结算支付审批表,实行“一表制”审批,同时印发审批流程表及各个流程所需资料,尽最大可能减少审批的环节、手续。全年送审的73个项目,从评审到实施,仅有5个审批环节。三是特事特办。对赶进度项目的审批,在不违反程序基础上,一律采取优先办理、加班办理、按法定最少时间确定公示期限等方式实行特事特办,加快审批进度。去年实施的合格校建设等13个项目,评审或招投标时间均在规定时间内提前3至8天完成。四是勇于探索。对无定额标准、无法评审的非工程类项目,如县政务服务中心电梯采购,探索由业主单位牵头,发改、监察、财政、审计等单位参与,对接3家以上厂商,采取询价、竞争谈判方式确定采购价格。
四、凝聚推进合力,职责履行更加配合密切。
篇2
1.1事后评价的内容与方法
事后评价包括工程项目的确立、准备、设计、施工、使用等情况。具体来看,包括立项决策的条件是否正确,设计方案的可行性和合理性,设计中是否存在漏项、缺陷,器材的选用情况,施工设备、施工材料准备是否适应施工要求,使用器材的质量,网络建设的管理情况,公司的经济收益等。工程评价往往借助多种评价方式,以提升评价质量,一般来说,主要采用经验交流、资料对比、直接核算、专家评析等方法。经验交流法以会议、会谈等形式,使公司领导、设计人员、施工技术人员、验收人员等积聚在一起,讨论施工中遇到的问题,并提出有效的解决措施。资料对比法是对施工前预测资料、验收资料与评价后的总结进行对比,总结工程项目建设各个阶段的得失。专家评析法,在公司内部抽调专家,其中包括设计人员、技术人员、管理人员等,组成评价小组,分析、总结经验教训。直接核算法即直接用核算验收数据预测、计算工程建设的经济效益。
1.2评价的作用
工程评价对项目从决策到建成使用进行全面性、过程性评价,并在评价过程中总结经验与教训,为后期建设提供了有效的参照。具体来看:(1)事后评价在网络运行后(一般是1年),利用现实中的数据进行分析评价,结论的客观性较强。不同于施工前的设计、分析、决策,与实际存在一定的误差,事后评价是在找出差别的基础上,改进预测,数据信息更具有说服力。(2)事后评价能够找到本项目的隐患,并进行修正。(3)将事后评价的经验教训运用到以后项目建设中,可有效提升将来项目的建设质量。
二、提升验收和评价的建议
2.1完善验收与评价机制
(1)广电网络公司要制定完善相关的验收、评价的程序、方法、规章制度,为展开有效评价与验收工作提供制度保障。设置专业的验收小组、评价小组,从公司各部门抽调专业能力强、职业素质高的技术人员组成专业小组,与公司其他部门形成矩阵式的组织结构。(2)以严格的标准规定验收、评价的每项内容,并大力监督各个标准的落实情况,以提升验收、评价质量。
2.2提升人员素质
一方面对广电网路公司施工人员进行施工前培训,使其掌握基本的有线电视网络技术,提升施工安全责任意识,避免将存在质量缺陷的材料运用建设中,并以制度来规范施工人员的操作行为,以提升施工质量。另一方面,加强广电网络公司评价、验收人员的素质、技能培训,提升其法律意识、专业技能、职业道德与综合素质,保证验收、评价工作真实、有效。
2.3加强资料保管
做好评价、验收资料的整理、保管和完善工作,建立资料保管库,及时存放每项工程的验收材料与报告、事后评价材料与报告,以供日后参考、查阅。
三、结语
篇3
当前,中国的节能环保产业依托于政策优势呈现迅猛发展之势。以传统能源为主的煤矿企业要坚持走可持续发展的道路,就必须全面开展节能减排工作。协庄煤矿通过创新节能环保管理模式,建立并高效运行节能环保网络体系,将矿井所有用能单位及管理部室纳入体系内,形成平面交叉、立体交织的网状管理结构,并通过定期召开节能环保月度例会、经验交流会等形式,有效地推进了节能环保工作的深入开展,取得了显著的经济效益和社会效益。
一、创新节能环保管理模式是企业可持续发展的必然选择
协庄煤矿是山东新汶矿业集团主力矿井之一,于1958年建井,1962年12月投产,设计年生产能力120万吨,1989年改扩建后达到180万吨。由于是高耗能企业,该矿存在侧重于正常连续生产、相对重视降低生产原材料成本的管理。在过去,矿井的节能减排工作指标一直是领导肩上的重任,是职能管理部门的事情,基层单位在抓节能减排工作时缺乏合理的组织,始终没有发挥出其积极性和主动性。这种抓节能减排“上紧下松”的尴尬局面,严重影响了矿井节能减排工作的顺利开展。
针对这些问题,研究并建立一套适合企业发展的、与现代管理模式相结合的节能环保管理新模式,从而降低能源消耗及对环境的影响、提高能源利用效率、实现企业可持续发展,成为煤矿企业节能环保管理的必然选择。
二、协庄煤矿创建节能环保网络体系的实施步骤
协庄煤矿依据国家、地方和煤矿节能环保管理相关要求,分析生产实际情况,制定了节能环保网络体系建设的实施方案。借鉴PDCA循环模式,方案详细部署了建设实施四个步骤:计划阶段、实施阶段、自查阶段、体系运行。
(一)策划阶段
1、建立制度体系。协庄煤矿不断加强和完善各项节能环保管理制度建设,管理做到有依据,工作做到有标准。
2、明确工作目标。煤矿企业应按照建设资源节约型、环境友好型社会的要求,发展低碳经济,促进节能减排,推动绿色增长,建立适应可持续发展要求的生产方式和管理模式,加大自主创新力度,加强研发和推广节能技术、环保技术、低碳能源技术和碳捕捉等技术,促进煤炭企业低碳经济健康发展。
3、完善组织领导。矿成立节能环保领导小组,由矿长、党委书记任组长,各生产专业副总工程师以及相关单位负责人为成员,并明确节能环保领导小组的职责。领导小组下设办公室,负责指导矿井节能环保网络体系的建设工作。
(二)实施阶段
1、建立体系结构。节能环保网络体系涵盖我矿39个生产单位及管理部室,每个单位行政正职为网络单元负责人。体系内下设节能环保网员45人,主要由单位的技术员或业务骨干担任,具体负责本单位网络体系建设工作。这样,39个单位形成平面交叉、立体交织的网状管理结构。
2、构筑交流平台。矿每月定期组织召开节能环保例会、经验交流座谈,打造经验交流平台。节能环保月度例会由总经济师主持,各单位节能环保网员、环保科技中心相关人员就矿井节能减排各项工作的开展情况进行深入的交流和细致的探讨,提出下一步技能环保部署和工作安排。
(三)自查阶段
矿每半年召开一次总结会。会议由总经济师主持,各专业分管副总、各单位节能环保网员、环保科技中心相关人员参加,旨在对节能环保网络体系的运行情况进行总结,查找不足后,进行原因分析,并针对出现的问题提出具体改进措施,确保了节能环保网络体系持续有效运行。
(四)体系运行
1、节能环保月度例会制度
(1)体系内各单位上报月度工作总结。体系内各单位对当月节能环保工作开展情况作精炼总结。月度工作总结内容包括:剖析本单位的生产全过程,从施工工具、施工工艺、能源消耗、材料消耗、能流转换、人员构成等方面,查找能耗高、效率低的工艺、装备或地点;总结上月节能环保项目实施后产生的效益,月度的材料消耗、生产单耗、岗位人员数量等的变化,挖掘节能潜力,制定有针对性的措施;根据专业实际,提出对矿井生产有益的节能环保合理化建议。
(2)体系内各单位填报《协庄煤矿节能环保项目月度计划表》。体系内各单位根据自身实际及工作特点,填报《协庄煤矿节能环保项目月度计划表》。矿环保科技中心对重点项目、重点单位进行扶持,与专业部室成立了联合攻关小组,充分发挥团队优势,形成强大的合力,搞好技术攻关,通过研究新的工艺、新方法、新工具,以达到提高劳动效率,优化生产系统,减少材料消耗的目的,促进下一步节能减排工作的顺利开展。
篇4
本刊介绍:
《铸造技术》创刊于1979年,是中国铸造协会会刊,中文核心期刊,中国科技核心期刊,国内外公开发行。《铸造技术》是一本集中报导我国铸造领域先进科研成果、实用工艺技术、生产管理经验以及铸造行业发展动态的综合性科技期刊。覆盖铸铁、铸钢和有色合金铸造等整个铸造工业领域。《铸造技术》是西安市科学技术协会主管,中国铸造协会主办的期刊。国际刊号:ISSN: 1000-8365,国内统一刊号:CN:61-1134/TG。杂志内容主要由铸造材料研究和铸造成型工艺两大板块组成。前者主要设置:材料开发、材料改性、材料保护、材料失效分析等4各栏目;后者主要设置:今日铸造、工艺技术、生产技术、经验交流、行业动态(信息)等栏目。此外,为了扩大铸造工作者的视野,了解和借鉴与之相关专业的技术研究成果和发展动态,改版后的《铸造技术》杂志还开设了实用成型技术、设备改造及铸件加工等栏目。
为了进一步办好《铸造技术》杂志,更好地为科研、生产及广大读者服务,促进我国铸造行业的科技交流与技术进步,热诚欢迎广大从事铸造科研、生产和管理的工作者踊跃投稿。现将有关投稿事宜重申如下:
1. 本刊主要刊登铸造材料、铸造工艺、铸造管理、铸造市场与信息方面的试验研究论文和技术报告;具有较大推广应用价值的工艺技术改进、设备改造、检测方法等的经验介绍;内容充实、结合国情的技术评述和讨论等。理论联系实际,普及与提高并重。
2. 来稿务求论点明确,重点突出,论据可靠,数字准确,条理清楚,文字简炼,结论明确,引用资料请给出参考文献。文稿内容有关保密问题,请作者自行负责。试验研究、技术报告及综述类论文限6000字以内,正文前附200字左右的中、英文摘要和2~5个关键词。其它文稿限3000字以内,并附英文文题。
3. 属于各种基金资助或获奖的项目,须注明并提供其相应的基金资助证明或获奖证明复印件。因本刊为国家科技论文统计用刊和中国学术期刊评价数据库用刊,来稿时,请附上论文第一作者的出生年、性别、出生地、民族、职称、学位、职务等个人简况,作者单位要求到二级单位(学院、系、研究室、分厂、车间等),并有中英文对照。
4. 插图需描绘清晰,图宽限70 mm和140 mm两种。照片一般不大于70×50 mm,细节清晰,层次分明,图上可有可无的字和符号一律删除。图和照片插在稿件中。图和照片总和一般不超过8幅。
5. 对不符合本刊风格的稿件,编辑部有责删改,作者如不希望删改,请投稿时说明。
6. 来稿请勿一稿多投,如该稿曾在学术会议上宣读或在内部刊物上刊出,请投稿时说明。
7. 来稿请注明作者的详细通讯地址、邮编和联系电话、电子信箱等。
篇5
【关键词】教育培训档案;知识管理;数字化;构建
科研单位教育培训档案不仅能真实记录和反映员工在职期间接受教育培训的具体情况,为本单位制定人才发展战略提供实际依据,还能成为才人培养的一座潜在的巨大宝库。在当今知识管理和信息化管理的时代浪潮引领下,科研单位结合信息化技术手段,将知识管理理念导入教育培训档案管理,令其重新升级“锻造”,便能激发其蕴藏的巨大潜力,为集体源源不断地提供知识营养,积累知识财富,哺育科研单位整体人才队伍,成为本单位可持续发展的重要力量来源。
一、导入知识管理理念
创新是科研单位永恒的主题,而知识的存量、积累是科研单位竞争优势的根本来源和创新的核心原动力。知识管理即是通过对知识的获取、创造、存储、分享、整合、利用、更新等过程将知识不断的反馈到知识系统中,形成持续积累的知识资源和智慧资本。科研单位通过有效的知识管理,整合显性知识(以文字、符号、图形等方式直接表达的知识,如设计方案、装置图表、技术规格书、模型、程序、公式等)并挖掘出隐性知识(非直接表达或难以明确表述的存在于人的思维大脑中的知识,如经验、心得、感悟、洞察力等),同时以开放、扁平化的管理模式充分发挥知识主体的能动性,使员工个人与单位集体的知识都得到有效利用和积极发展,最终达到知识不断创新、知识系统循环上升的目的,推动科研单位的创新发展和人才队伍培养,使其具备优秀的竞争力。在知识管理的概念中,知识的沉淀、共享和学习是知识管理的基石,是组成“知识之轮”的三个重要环节,而科研单位教育培训档案则可为“知识之轮”的高效运转提供强有力的支持。通常情况下,教育培训档案分为员工培训档案、培训管理档案和培训知识档案三大类:员工培训档案是科研单位管理部门为员工建立的培训项目记录性材料,包含员工姓名、部门、培训时间、地点、名称、内容、学时、组织单位、主讲老师等相关信息;培训管理档案是指在培训管理过程中形成的材料文件,如年度培训计划、建议书、评估报告、师资档案、培训证书、培训机构档案等;培训知识档案则是科研单位不断积累完善的知识数据档案,例如培训书籍、讲义、PPT、录像、DVD等各类信息数据。对应知识管理,科研单位收集、整理、建立教育培训档案的过程即是对知识的获取、沉淀与整合;利用信息化技术在单位内部建设运行教育培训系统平台即可形成有效的知识管理系统;员工通过该系统共享、利用各类教育培训知识资源即实现了知识在组织内部的分享。此外,经过知识主体(管理者与员工)的主动收集、整理和再加工,还能深度挖掘出隐性的教育培训知识(例如以总结、交流等形式获取主讲人和参培人员的个体经验),将隐性知识转化为显性知识,丰富本单位整体教育培训资源;同时,员工在利用共享培训资源进行知识的学习、消化后,经过工作实践又可将原获取的知识进行创新发展并再次反馈系统平台,使教育培训知识系统持续螺旋式上升。
二、数字化构建系统平台
以知识管理为导向的教育培训档案管理需要借助现代信息科技力量。科研单位可以结合具体工作实际,以分析知识需求为前提,以实现教育培训知识在本单位内最大分享和利用、创造出最大价值为目的,构建出符合自身特色的数字化教育培训系统平台,从而形成有效的教育培训知识管理系统,帮助单位和个人获得更好的知识收益。以科研单位A为例,经过前期对员工教育知识需求的调研和梳理,结合内部管理要求,科研单位A将教育培训系统平台划分为了“培训管理”“培训资源库”“在线培训”三大模块:(一)“培训管理”模块。该模块下设员工培训登记、培训记录查询、培训证书库、师资档案库、历年培训计划、培训评估报告、个人培训记录等专栏,主要涵盖了员工培训档案与培训管理档案的内容。其中,师资档案库面向全体员工开放(录入了内外部讲师个人基本信息及教学的主要方向和特色),方便有学习需求的员工了解相关师资力量;个人培训记录专栏向员工个人开放,员工可全面掌握个人受教育培训的情况;其余专栏则面向管理人员,通过数字化技术对教育培训档案实施动态监管——管理人员在员工培训登记专栏内以培训项目为单位录入本部门员工培训信息,并以附件形式上传培训教材、证书和签到表扫描件,经部门领导审核后生成《人员培训记录表》(含培训时间、地点、内容、学时、组织单位、主讲老师、参训员工姓名、记录人、考核方式、效果评价等信息);同时系统将各培训项目信息整合后自动生成以员工“个人”为单位的《员工培训记录总表》,不仅可以实时反映本单位教育培训的全面最新信息,还具备一定的数据分析处理功能,如汇总员工个人、科室部门、本单位的年度培训学时,或分析各类培训的比例以及各部门的培训情况比较……这些数据是培训评估报告的重要数据支撑,为来年制订培训计划提供了有效依据。(二)“培训资源库”模块。培训资源库是教育培训平台中知识共享的重要承载体之一,按教育培训种类规划为专业技能培训、质量培训、安全环保培训、资质培训、信息系统培训等专栏,同时按组织级别分为外部培训、院内培训、所内培训、科室培训、专业组培训,还根据科研单位A的实际需求增加了特色项目:工作经验交流专区。培训资源库配备搜索功能,员工可按感兴趣的培训项目、内容、组织部门、载体类型等关键词进行综合查询。库内教学资源类型丰富多样,既有普通文档类教材,也有PPT、视频等新媒体类资源,其来源途径除靠各级培训管理部门的主动搜集还依靠广大员工的积极分享。例如,人力资源部门邀请某外单位专家来所开展专题讲座,经讲师允许,其授课PPT以及教学现场的录像视频作为本单位教育培训资源由组织部门上传至培训资源库(属性为外部培训、专业培训);与此同时,围绕该教学资源点,参加现场培训的许多员工自发上传了个人的听课笔记以及课后的教学问答交流记录、心得体验。又如,某项目组人员在该项目完成节点后进行内部工作小结和交流,梳理了项目总体进展,分析了项目推进中发生的具体问题,总结了应对问题行之有效的解决措施以及技术、管理方面的经验——这些既包含了显性的知识点(项目工作进程、问题、解决方案、成效等),又包含了许多隐性知识点(技术经验、项目管理经验等),会议记录人员经过挖掘、整理、加工将其转化成新的教育培训知识上传系统,与其他项目组成员共同交流分享。此外,普通员工还能针对工作中遇上的某项技术难点或自己感兴趣的问题在工作经验交流专区中发起在线讨论,与其他共同关注此话题的员工展开深入探讨。(三)“在线培训”模块。此模块为培训组织部门提供了线上教学的新型培训方式。某些面向全体员工的宣贯类、职能管理类的培训,往往因为人员众多又比较分散难以一次性集中组织,而在线培训可以灵活解决上述问题。例如科研单位A按计划在内部召开年度安全教育培训,组织部门即在此模块下新建一项面向全体员工的专题安全教育培训流程(附注培训性质和具体要求),并将安全宣传视频、PPT等培训材料上传系统。该流程通过审批后由平台及时推送至全体员工个人,员工点击流程在线浏览安全教育材料按要求完成全部自学,系统即自动记录员工在线学习时间并生成相应的培训记录,同时向组织部门实时反馈本次培训的最新进展和总体情况,向未及时完成培训的员工个人发送培训提醒。
三、科学管理,充分实现教育培训档案的知识利用
(一)制度和组织保障。充分实现教育培训档案的知识利用离不开科学管理与必要的制度、组织保障。科研单位应结合实际工作建立一整套知识管理制度或具体的教育培训知识管理细则,设立教育培训知识管理的归口部门、管理负责人、各级管理员、联络员、审核员岗位并明确其具体职责,规范教育培训知识的产生、收集、积累途径、具备的要素和内容、审核、评定以及具体使用等。同时,教育培训系统平台的建设与维护也需要有力保障,一方面由系统管理员进行权限设置、运行监控、数据库备份、防火墙布置、病毒查杀等系统维护工作,保证该系统的正常运行;另一方面需由特定管理人员收集各方使用反馈意见,根据实践和具体情况对平台进行持续的优化和完善。(二)有效的激励主观能动性。知识共享是知识管理的基石,知识拥有者和知识需求者通过互动与交流实现集体知识的增值。员工对知识共享的积极态度在科研单位教育培训系统的知识积累与利用中起到了非常关键的作用。为了鼓励和引导每一位员工积极参与本单位知识的创造和积累活动,科研单位在为知识管理提供制度和组织保障外,还应制定一套有效的激励机制,实施一系列知识共享奖励举措,例如建立员工知识贡献积分奖励制度:凡在教育培训系统平台中分享个人知识经验的员工均可获得初始分值,再根据该知识经验的共享反馈情况及评定结果累积分值,科研单位对年度内积分排名靠前或对集体有突出知识贡献的员工进行评优奖励,还可将知识共享积分纳入年度员工绩效考核,充分调动员工的主观能动性,在单位内部营造出良好的知识共享氛围。
四、总结语
综上所述,科研单位以知识管理为导向数字化构建教育培训档案,通过科学规划建立并有效运行教育培训系统平台,既能使传统的教育培训档案实现高效的动态化实时管理,又能充分挖掘科研单位内外部教育培训知识资源,将隐性知识转化为显性知识在集体内部分享、再创造,实现科研单位知识财富的持续积累,使教育培训档案得到最大程度的利用,促进科研单位的创新发展和人才培养。
【论文参考】
[1]刘璇,张朋柱.知识管理在科研网络及企业中的应用研究[M].上海交通大学出版社,2015.
篇6
关键词:专业学位;校企联合;企业选题;基地教学
中图分类号:G646?摇 文献标志码:A?摇 ?摇文章编号:1674-9324(2013)41-0245-02
目前,作为高端技术人才的研究生的就业形势逐渐严峻,但是对用人单位来说却难以找到合适的高级人才。据调查,目前工厂、企业对高学历人才专业素质满意度很低,其中77%的企业、科研机构所急需的人才为专业知识与基本素质协调统一的抗压及复合型人才。长期以来,我国研究生的培养模式大都注重理论知识的培养,所做的课题与实际生产严重脱节,再加上资金缺乏等原因,造成了研究生实践机会的缺乏,培养出的研究生满足不了企业社会对人才的全面要求。基于以上考虑,我院立足学科优势,探索研究生培养新模式,与企业构建产、学、研、用一体的校企联合专业学位研究生培养基地。培养基地的建立使研究生在与企业人员的近距离接触、学习中,了解到行业内部最新、最专业的生产信息,熟悉了生产管理的经验,极大地锻炼了自己在实际工作中的创新及动手能力。同时对企业而言,通过与高校联合建立研究生培养基地弥补了企业理论知识的不足。
一、在基地完成的实践教学体系
建立校企联合的专业学位研究生培养基地的最重要目的在于弥补我国传统模式对专业学位研究生实践能力和创新能力培养的不足。我院引入了“两段式”教学和“双导师”培养制度。所谓“两段式”教学就是根据工科类专业研究生的特点,将研究生的培养过程分为理论知识学习和基地实践培养两个阶段。“双导师”制是在“两段式”教学模式下,设立校内和企业两个直接对专业研究生负责的导师。其中校内导师由本学院具有导师资格的老师担任,主要对研究生在校期间理论知识的学习阶段负责,并对学生课题研究中遇到的理论问题进行学术指导等。而企业导师则由相关企业中具有中、高级技术职称的经验丰富的相关技术人员担任,对研究生在培养基地中的实践教学阶段负责,同时对课题实践中的工程技术问题给予指导并负责实践场地、资金的提供。在校企共建的培养基地中,研究生的教学任务主要包括以下环节。
1.基地的基本实践技能教学环节:将研究生学习的课堂直接设在培养基地,由企业导师和其他相关技术人员讲授基本操作技能、综合操作技能、经验知识等,锻炼研究生运用知识解决实际问题的能力以及创新能力,为下一阶段学生独立开展实践研究工作打下坚实的基础。
2.研究生学位论文的课题研究环节:研究生运用自己所学的理论知识、专业知识及操作技能进入研究生学位论文课题的研究阶段。企业导师主要参与课题研究方案的制定,并对课题研究中遇到的工程技术等专业实践问题给予指导;而校内导师则需要定期与学生、企业导师交流、沟通,随时了解研究生课题中遇到的学术问题并给予指导。
3.在基地完成的其他教学活动:在专业研究生培养教学的各阶段穿插引入多种教学活动作为研究生综合素质培养的补充,如:专家讲座、课题研讨会等,在不断提高专业研究生实践和创新能力的基础上,同时兼顾培养专业研究生的交流合作能力、组织管理协调能力,从而真正的培养出具有综合素质的新型复合人才。
二、企业提出论文选题
由于专业研究生在培养基地真正参与企业的实际生产,因此研究课题也必然由企业根据自身实际生产中的科研攻关项目提出论文课题题目。研究生论文课题确定后,校企双方根据课题对岗位技能的要求、企业用人标准及研究生所需的基本素质,共同商定人才培养方案、制定研究培养计划及评价标准。在课程设置上,校企双方根据市场发展及课题对人才的要求,在双方充分调研协商的基础上,对课程进行灵活多变的设置。除全体专业研究生必修的基础课程外,每个研究生的课程培养体系应着力体现论文课题对岗位要求的一致性、灵活性、自我调节性。
三、在企业引入学术活动
1.定期聘请教授、学者及工作经验丰富的专家举办学术报告、工作经验交流会等。通过他们渊博的知识和丰富的工作经验感染研究生,并解答、指导研究生在实践工作中遇到的理论技术问题。
2.每月召集研究生、企业导师及有关技术人员召开课题研讨会,汇报课题研究进展、分享课题研究中的实践经验,针对研究生遇到的实践问题进行集中研究。
3.基地每年举办一次学生科研成果展览会,会上可以展示实物作品,也可以是PPT课件展示等多种形式,通过学生、企业导师投票的方式进行评优活动,对于评选出的优秀成果给予一定的物质奖励。
四、基地的管理
1.学校与企业在互利的基础上通过科研合作、成果共享的方式协商共建校企联合的专业学位研究生培养基地,协商达成一致后,将具体方案上报有关部门审批。经批准后,校企双方签订《校企联合培养基地建设协议》,以明确高校与企业双方在人才培养、基地建设等方面的权利、义务及法律责任。
2.协议签订后培养基地正式挂牌成立,学校与企业密切合作并以基地建设和学生培养为纽带,与企业合作完成技术攻关、生产工艺改进等科研项目。企业每年拨出一定的专项费用用于基地的建设、研究生培养、项目研究及其他学术科研活动。
3.由于现代企业生产中的科技攻关、技术研发等项目难度高、工作量大,研究生难以独立完成,这就需要组织课题相近的研究生成立研究生课题小组。小组内成员定期组织经验交流会,在交流会上研究生运用知识对自己的课题进行实际案例分析展示,分享各自经验,培养学生探索创新及解决实际问题的能力。
4.严格研究生考勤和课题进展的检查制度,除研究生校企导师主要负责外,基地管理委员会每月委派专门人员对研究生的工作进展进行审查,对于检查不合格的研究生应做出通报批评、责令延期等处罚。
我院通过与企业联合共建研究生培养基地,改变了我国传统模式对研究生实践和创新能力培养的不足。在基地教学体系建设中,构建企业文化学习、基地基本实践技能教学及研究生学位论文课题研究三个基本教学环节,并穿插引入学术讲座、技术讲座、实践创新大赛等多种教学活动,在重点提高研究生解决实际问能力和创新能力的基础上全面发展学生的综合素质。
参考文献:
[1]文冠华,姜文忠,陈宏量.抓好专业实践环节确保全日制专业学位研究生培养质量[J].学位与研究生教育,2010,(8):1-4.
[2]郑江英,陈其清,刘敏,等.共建研究生创新基地、校企合作共同发展[J].研究生教育(中国电力教育),2011,188(1):44-46.
篇7
基层组织建设现场会典型经验交流材料 (一)德清县新市区供销社:采用两块牌子一套班子运作模式,利用当地实际优势重点发展酒店餐饮业、超市业和摩托车贸易业;抓好农村“放心店”食品配送工作和建办三家生活超市直营店;并计划建造新市商业广场,总投资约2亿元,面积五万平米。
(二)***县杭垓供销社。利用在城镇的低、小、散、旧存量资产和储备土地,积极参与城镇化建设,全面用活用好用足各级各项政策,优化了存量资产,大力实施了老区改造,建办集农贸市场为一体的商住两用楼;利用11省道改造机会,与系统内石油公司合作,通过努力,争取了加油站建设项目;积极参与专业合作社、村级综合服务社建设,加快为农服务网点改造提升,将为农服务与企业发展结合起来。
(三)***县良朋供销社。实行两块牌子一套班子的领导体制; 积极开展“千镇连锁超市,万村放心店”工程建设,新建了农村供销超市5家,通过改造和建设,有24家农村便民连锁店达标合格,并挂上了“示范放心店”的标牌;创办了4家专业社,2家综合服务社;以项目为抓手,建办了南北湖农贸市场,和良朋农贸市场,并进行改造升级。
(四)***区白雀供销社。在当地基本没有农业产业的情况下,以抓好项目建设,参与投资工业企业为抓手,出资参股建办了4个企业,并建办了与农贸市场和房产结合起来的商贸楼;组建了白雀乡第一个农民蔬菜专业合作社,利用临街的简易危房拆旧建新,投资97万元建造了1160平方米的营业用房,用于综合服务社的经营和文化娱乐场地。
篇8
以服务创业、兴林富民为主题,以建立比较完备的林业生态体系、比较发达的林业产业体系、比较繁荣的林业生态文化体系为目标,以服务重大产业项目建设为重点,大力宣传林业改革发展和创业扶持政策,使广大林农乃至社会各界人人知晓,形成政策落实倒逼机制,确保各项创业优惠政策全面落实。着力培育创新创业文化,最大限度激发、调动和保护好干事创业积极性。注重宣传创业典型和服务创业典型,充分发挥示范作用,进一步激发林农创业热情和活力,积极倡导为林农创业服务理念,全力营造鼓励创业、支持创业、服务创业和积极创业的浓厚氛围,打造全省最优林业创业发展环境。
二、主要内容
按照“突出重点、突出特色、突出实效”的要求,重点开展以下四大系列活动:
1、新闻宣传活动。一是着力宣传市委市政府关于开展创业服务年活动的重要意义和总体部署,帮助广大林农乃至社会各界全面准确理解林业改革发展和创业扶持有关政策和措施,增强创业信心和能力,形成政策落实的倒逼机制,确保各项创业优惠政策全面落实。二是解读《市林业局开展创业服务年活动实施方案》。在市政府网、林业网栏目面向社会宣传我局为服务林农创业的政策、措施和做法,在社会营造林业服务创业的浓厚氛围。三是切实抓好对外宣传工作,积极踊跃向新闻媒体投稿,充分利用广播电视等媒体栏目向社会宣传我局在开展创业服务年活动的政策、措施、具体做法,积极营造全系统服务创业的浓厚氛围。及时主动的向中央、省、市主要新闻媒体投稿,争取全年在主要新闻媒体上稿量不少于4篇;积极向市效能办报送稿件,及时反映市林业局开展创业服务年的举措、进展和取得的成效。
2、社会宣传活动。一是做好网络宣传。在林业网开设“创业服务年活动专栏”,及时创业服务年活动有关信息、领导讲话、工作动态、文件简报等相关资料,供干部职工学习交流。设置建言献策窗口,搭建信息交流平台。二是切实办好简报。编印《市林业局工作简报—创业服务年活动专刊》,及时宣传全局开展创业服务年活动的进展和特色,每月至少编印1期。三是悬挂标语横幅。各科室、各单位要在办公场所张贴,悬挂创业服务年活动内容的长期性横幅、制作创业服务年活动宣传栏。四是制作市林业局机关效能宣传手册1000份,发放到林农和林业技术人员手中。
3、典型宣传活动。一是组织采访活动。邀请新闻媒体记者,深入基层一线,开展一次集中采访,深入有关地区和部门,对全市林业系统开展创业服务年活动取得的成果、先进典型和成功经验等进行宣传报道。二是开展主题宣传活动。有针对性在林企、林业机关、林业科技队伍及林区中开展形式多样的专题宣传活动,在全系统中掀起创业的宣传。三是举办创业服务年典型事例报告会,邀请林农、林企、林业工作者等介绍在创业服务活动中的有关经验、经历。四是编发市林业局创业服务年活动“经验交流”专刊,对全局开展创业服务年活动中的亮点和典型予以刊登,供大家相互学习交流。
三、工作要求
1、高度重视,建章立制。要围绕创一流、争先进的目标,精心策划、周密安排;要建立专报、简报及信息收集等制度,确保市局信息宣传工作顺利、有效进行,在全市林业系统掀起宣传。
篇9
做好充分的准备工作。凡事预则立。工作站为保证依站培养工程硕士工作的顺利开展,在前期做了大量充分的准备工作。首先是做好试点单位的征集工作。2015年4月,工作站以省院士专家工作站建设协调小组的名义发文《关于征集依托院士专家工作站联合培养工程硕士试点单位的函》,面向市级以上院士专家工作站开展征集试点工作。截至2015年5月底,经各院士专家工作站自主申报、地市有关部门审核和推荐,共10家单位递交了申报试点的材料。工作站建设协调小组办公室负责对申报材料作了认真初审,并要求部分单位进一步完善材料,保证申报材料的真实性和完整性。
在征集材料的基础上,工作站组织人员对这些申请试点单位的资格进行严格的评审,以保证入选的单位有能力、有条件完成人才的培养工作。2015年6月中旬,工作站建设协调小组办公室组织召开了依托院士专家工作站联合培养工程硕士2015年研讨交流会,邀请中国科协企业创新服务中心、省科协、省经信委、省教育厅、浙工大的相关领导和专家参加评审并做现场指导。10家2015年申报试点单位围绕人才培养的基础和经验、申请试点工作的设想等方面做了详细汇报和交流,西安交通大学、华东理工大学等联合培养高校代表就校方的合作意愿及计划等做了补充发言。最终,经专家组的认真评审,确定中淳高科桩业股份有限公司、宁海县第一注塑模具有限公司、浙江长城减速机有限公司、浙江恒林椅业股份有限公司、浙江永裕竹业股份有限公司、浙江中山化工集团股份有限公司、浙江日升昌药业有限公司、浙江奥翔药业股份有限公司、浙江海正药业股份有限公司、浙江中兴减震器制造有限公司10家建站单位为联合培养工程硕士2015年试点单位。
他山之石,可以攻玉。在工作中善于借鉴他人的经验,常常会收到事半功倍的效果。为帮助这些试点单位尽快步入正规,工作站积极做好这方面的经验推广工作。2015年6月,邀请杭州永泰纸业集团股份有限公司、宁波天生密封件有限公司两家试点单位在依托院士专家工作站联合培养工程硕士2015年研讨交流会上,与其他工作站参会代表分享交流经验。2015年11月,组织召开了依托院士专家工作站培养创新人才经验交流会,与北京、天津等20多家兄弟省市科协和相关单位60多位代表一起分享交流依站培养工程硕士的经验。会上也邀请2014年依站培养人才试点单位宁波天生密封件有限公司介绍依站培养人才的经验。
实施过程高标准,严要求。古人云,取法乎上,仅得其中;取法乎中,仅得其下。标准决定质量,只有高标准才有高质量。工作站制定了严格的标准,为人才培养工作提供了依据。在试点工作中重点把握了以下三个环节。
一是对联合培养的具体内涵做了明确要求。为了保证试点工作不会与一般承担研究生见实习任务趋同,更好地凸显建站企业在联合培养中的主体地位和作用,工作站强调了试点工作要体现三联合:第一联合制定招生计划,即由试点企业与院士团队所在高校协商确定联合培养的具体专业、数量和培养方式;第二联合管控培养过程,主要包括联合组织教学,即理论课程由高校完成,实践研究课程主要放在建站企业完成,毕业设计(课题)根据试点企业的技术研发需求来确定;第三联合选聘师资,即培养采用双导师制,除了院士团队成员外,需聘请试点企业符合条件的科研管理人员担任校外导师,承担实践指导和部分专业课程的教学工作;第四联合推动就业和创业,在双向选择的基础上,让学生能够留在依站的企业安心工作、潜心科研、放心创业,以便继续为企业创新贡献力量。
二是在征集试点单位时把握三个要求。从保证研究生培养质量的角度,在征集试点单位时,工作站对企业的规模、科研实力、经验与意愿等三个方面提出明确要求:第一,试点企业应具有一定的规模和经济实力;第二,试点企业需具备较好的科研硬件保证,原则上要求企业建有博士后工作站或者省级以上工程(技术)研究中心,企业科研人员在职工总数中的比例不低于10%,具有承担过省级以上科研项目的经历等;第三,要求试点企业在人才培养上有一定的经验积累,特别是有参与研究生实习基地建设等相关人才培养经验,企业管理层、院士专家团队、企业研发人员对联合培养试点工作有较高意愿等。
三是以公平、公开、公正的原则评定试点单位。试点工作坚持自愿原则和需求导向,要求建站企业在有需求的基础上自愿申报,为了保证试点工作体现联合,要求申报单位参加答辩时需有合作院士所在高校代表参加或出具书面意见。根据试点工作需要,担任评审的评委由来自中国科协企业创新服务中心、省经信委、省教育厅、省科协和高校的领导和专家组成。
加强扶持与管理。目前,工作站已向6家已签订合同的试点单位拨款18万元(每家3万元),作为项目经费。邀请中国科协企业创新服务中心领导到依站培养试点单位浙江日升昌药业有限公司就有关依站培养人才工作进行调研指导。同时,工作站还积极对依站试点工作进行总结和推广,先后在中国科协官网、浙江日报、省科协官网上发表多篇新闻报道和文章,如《依托院士专家工作站培养创新人才经验交流会在杭州召开》《依托院士专家工作站联合培养工程硕士研讨交流会顺利召开》《我市2家院士工作站入选联合培养硕士试点单位》《助力突出重围 引领行业发展 》《集聚高端智力 改变中国制造内涵》等。继续做好对试点单位的后续跟踪工作。尽管2014年的5家试点单位已经按照要求结题,但工作站通过电话咨询和现场调研等方式,一方面跟踪已进站研究生的现状和已毕业研究生的就业情况,另一方面通过支持试点单位宁波江丰电子股份有限公司、久盛地板有限公司等工作站开展专题技术活动,引导建站单位与院士专家增进联系,在一定程度上推动了研究生培养工作。
在工作站的督导扶持下,各试点单位依站联合培养工程硕士的工作顺利展开,截至2015年12月底,天篷集团与华中农业大学已联合招录2位研究生进行联合培养。
篇10
创意是设计的灵魂,创意也是设计师用来最直白的表达自己工作能力的方式,各个项目都有它自身的特点和项目优势,准确的表达项目所要传达给受众的信息是设计至关重要的。以下是和大家分享相关的设计师个人计划报告范本资料,欢迎你的参阅。
设计师个人计划报告一
20xx年对于我们来说都是个充满挑战的一年,市场政策连连,对策不断,变化莫测,对于我自己来说更是应该克服自身的不足,根据市场的要求不断的提高自己的综合素质,大胆创意,精益求精,唯专唯精。对于此以下是我对自己20xx年的一些计划:
一、大胆的说自己想说的
在多次的会议讨论上或者是培训课上,明显的意识到自己的语言表达能力的这个弱点,尤其是对自己不专业的地方,应该通过学习,和大家的交流和沟通,通过自己的分析和判断,准确的表达自己想要表达的意思。
二、大胆的做自己想做的
创意是设计的灵魂,创意也是设计师用来最直白的表达自己工作能力的方式,各个项目都有它自身的特点和项目优势,准确的表达项目所要传达给受众的信息是设计至关重要的,所以设计最重要的就是设计对象本身的功能性,这个功能性要通过我们新颖的、有创意的、并且准确的传达给受众是我们经常会考虑的问题,同时这点也是在设计领域里一个围绕产品不变的准则,在这点上,我想也是我今年要继续坚持学习的重点,大胆创意,大胆的表现。
三、克服自己的惰性,学自己应该学的
都说知识学得越多越好,就像刘总说的,策划行业是个杂的行业,博学多才,懂的越多思考问题的时候就可以面面俱到,更能做到准确性及专业性,虽然只是设计人员,但是设计也是来源于生活,看的多,想的多,悟的多了,创意的来源也就更广,发散思维就更不用说了!
四、不断地创新求进,提高工作效率
快速的有效的完成工作任务是每个公司都希望员工能够做到的,也是我个人认为比较重要的,两个小时能完成的工作如果可以在一个半小时内完成,剩余出来的时间就可以自己支配用来学习自己没有时间学习的相关知识了。工作应该都是认真负责,速战速决!在战场上,生命攸关,自己一点忽视有可能造成不可预料的结果,每一个任务都应该像一个战士对待战争一样。
五、加强学习,进步专业知识水平
我知道不断学习、不断积累是成为一个优秀设计师必备的因素,目前我已具有了一定的设计工作经验,能够以正确的态度对待各项工作任务,酷爱本职工作,认真努力贯彻到实际工作中往。积极进步本身各项专业素质,争取工作的积极主动性,具有较强的专业心,责任心,努力进步工作效力和工作质量。希看领导能够给予更多的帮助,我一定会不负众看,交出一份满意的答卷。
设计师个人计划报告二
新的一年到来了,为了更好的开展工作,下面是是我个人20xx年的工作计划:
一、 今年的工作思路
1、根据公司规定大纲制定本部门管理工作制度,召开部门会议,部署工作,明确各自工作职责;
2、制定每月、每季度的工作计划;
3、建立设计团队,完善加强设计团队能力;
4、了解各设计师的设计能力及各自的特长风格,以便工作派单的合理性和成功率;
5、定期安排设计师培训,了解最新装修材料及施工工艺,进行专业知识的经验交流;
6、完善并培训设计部工作手册中的内容;
7、完成公司下达的其它任务。
二、针对公司制度、部门职责等方面的合理化建议
员工为企业服务,除了合理的薪酬福利体系外,更强调个人自我价值的实现,我们深知这一点。因此,建议公司制定完善的员工职业发展规划,提出因人设岗、因能设职的积极策略,要实现员工职业生涯规划的有利保障。有梦想、有激情、有企图心,任何人都会在这里拥有宽广的成长空间。鼓励设计师通过竞聘的方式提高自已,展示自己的工作能力。定期对员工进行岗位考核,不适合原岗位或希望竞聘其他岗位者,则提供轮岗换位的机会。
对于设计行业而言,创意体现了公司的品牌。为了在技术上不断出新、创新,我将采取以下措施:
1、每次设计后都进行经验总结,并录入设计档案库;
2、考察其他设计师的成果,吸取精华;
3、借鉴其他优秀的设计理念;
4、鼓励设计师在设计手法上创新,注重新材料的应用。
三、部门培训计划
1、完善设计部日常工作规章制度
2、讲解设计部制图标准
3、规范设计部出图流程
4、规范设计部工作流程
5、建立和培养设计团队
6、强化设计师设计方案所涉及的问题
7、每月典型设计案例谈论会
8、定期市场新型材料的认识及运用
9、公司安排的其它培训计划