初中语文经验交流材料范文

时间:2023-03-24 19:07:06

导语:如何才能写好一篇初中语文经验交流材料,这就需要搜集整理更多的资料和文献,欢迎阅读由公务员之家整理的十篇范文,供你借鉴。

初中语文经验交流材料

篇1

关键词:语文综合性学习 纵向衔接 策略

语文综合性学习活动纵向衔接的实施策略为:突出重点,突破难点;螺旋上升,突出实效;纵向衔接,立体实施。经过两年多的研究,取得了一定成效。

具体实施策略如下:

一.组织学习,系统提升

1.学习理论,提升自我修养。研究初,组织教师系统学习了诸如《综合性学习教学策略》《综合性学习的资源开发》《综合性学习的评价方式》《初中语文综合性学习活动与实践》等综合性学习活动的理论、实践方面的书籍,并做好读书笔记、反思日记。

2.研读教材,树立全局观念。

研究初,组织教师系统研读了初中七至九年级教材中的综合性学习材料,另外研读了小学、高中尤其是小学六年级、高中一年级教材中的相关内容,树立实施语文综合性实践活动的全局观念。

二.全盘整合,突出重点

本研究重点为七至九年级各年级间的衔接,课题组在系统研读教材的基础上,做出了科学规划。人教版教材“七~九年级”36个“综合性学习”单元,内容包罗万象。上至天文,下至地理,上下五千年,纵横九万里,大致区分为六个版块:自然探究,艺术探究,社会探究,生活探究,学习探究,历史人物与动物探究。课题组成员基本每人负责一至两个板块的设计。通过这六个板块的有效教学设计,来培养学生搜集资料、筛选信息、研究问题、解决问题的能力及综合实践能力,通过自主活动,培养学生合作、探究的能力。

另外,在实际操作中,经常组织教师展开同级、不同级间互相听课、观摩学习,互动交流,还组织不同年级间学生的互相交流、观摩学习。

三.互相交流,突破难点

由于小、初、高三个学段的相对独立性,此研究的难点为三个学段间的纵向性衔接。课题组采取的措施为在作为实验校的小学、高中与本校三校领导的协调支持下,三校教师、学生展开了交流沟通、衔接提升,以使纵向衔接得以顺利实施。

1.组织校际间教师的交流沟通。课题组安排教师在系统学习教材的基础上,与小学、高中教师定期不定期举行学习沙龙,一起研讨学习、反思交流,组织教师互相听课,观摩、交流。如组织初中教师听六年级、高一年级,六年级教师听七年级综合性学习课。

2.组织校际间学生的交流沟通。经常组织小学生到初中、初中生到高中参观学习,交流沟通,观摩、参加一些诸如故事会、朗诵赛、联谊会等活动,让高一级学校学生给低一级学校学生举行讲座、演讲、经验交流等形式的活动。组织一些校际间的联欢活动。

3.建立制度保障,增强实效。将校际间学生教师交流沟通情况、成效计入教师业绩考核档案,作为工作业绩的一部分,从制度上保证此项工作的开展,使之不流于形式。

四.层层推进,螺旋上升

小学、初中、高中三个学段,由于学生在年龄、认知、心理方面的差异,呈螺旋上升之势。因此,语文综合性学习活动从设计理念、形式、内容等方面,亦应呈螺旋上升之势。有差异、有重合,更有提升。每个学段各有不同的侧重点。小学段重点突出趣味性、知识性,活动容量相对小,形式比较单一,尽量拓宽学生的知识面,尤其突出其趣味性,让其在玩中学。多搞一些如故事会、猜谜语、成语接龙等丰富多彩的活动。初中学段主要突出能力性、创新性,在拓宽学生知识面的基础上,全面提高其语文素养,培养其创造性能力。活动形式上,多搞一些如演讲赛、征文竞赛、朗诵赛、课本剧、社会调查等形式多样的活动。高中学段重点突出思辨性、审美性。由于学生的思维已较成熟,世界观、审美观已初步形成,在活动开展上,尽量突出其思辨性、审美性,多搞一些如演讲赛、辩论赛、文学创作、语文沙龙、调查研究、语文专题等活动。总之,在三个学段分别突出各自特性,使之层层推进、螺旋上升的基础上,总体又突出语文综合性学习活动的综合性、活动性、语文性的特点,亦即突出语文综合性学习活动的三位一体的设计理念。这样,语文综合性学习活动的纵向衔接也便落到了实处。

篇2

【关键词】个性化阅读;课堂实践;语文课程标准

教育部颁布的《语文课程标准》中指出:个性化阅读是阅读教学的一个重要理念。是指学生在阅读过程中充分发挥自己的主观能动性、调动自己的人生阅历和独特体验,依靠阅读者全部的心智和情感意向活动,创造性地对书面符号进行感知和理解并把握其所反映的客观事物及其意义,达到预期阅读目的的真正有效的阅读活动。经过教学中的实践和摸索,以《语文课程标准》为依据,在新的教育理念指导下,对语文个性化阅读课堂实践有了些许粗浅认识,现略作整理如下。

一、个性化阅读课堂教学模式

初中语文个性化阅读应立足课堂教学,采用示范课、研究课、活动课、常态课等多种形式,深入研究中学生个性化阅读课堂教学模式。我们依据中学生的普遍阅读水平、课堂教学呈现状态、教师专业发展状况、教学环境以及“个性化阅读教学”的理念,通过一段时间的课堂实践、探索与教研组同仁间切磋、探讨,初步构建了个性化阅读教学课堂教学的基本模式:即情景导入――感知体验――对话探索――构建生成。

(1)情景导入。这是个性化阅读课堂的基础与起点,是营造课堂阅读气氛、吸引学生进入阅读情境,激发好奇、质疑、探求的感性阶段。这样的情景引入,才能在课堂开始就把孩子的视听、注意力拉进个性化阅读课堂的情境中。

(2)感知体验。这是情景导入的自然走向:走进文本、感知文本、体验文本;走入生活、体验生活。在感知体验中实现个性化阅读,此时的感知体验是真正个体意义上的阅读。

(3)对话探索。对话是师生、生生互动的过程,也是个性化阅读中体现个性的最佳时机。学生们从感知体验中得到的收获、乐趣、思想,需要在对话活动中沟通交流;把感知体验中所产生的疑难、设想,需求在对话中互相质疑、碰撞、争论、辩白,甚至还有观点相左、必不可免的激烈争吵,这是学生们发表的个性鲜明的不同意见的交火,在这种激烈的争论中闪现出智慧的火花,产生各种奇思妙想。因此,对话探索的过程是最丰厚的个性化阅读的过程,这是个性化阅读课堂最期盼产生的升华境界。

(4)构建生成。构建生成是情景导入、感知体验、对话探索的个性化阅读课堂全程的顺理入情的结果。构建生成什么,这是设计课堂模式时预设的个性化阅读目标。这个过程是拓展、是检验,又是新的构建生成。课堂上要创设新的情境,让学生们已生成的知识、技能、智慧实现新的“个性化”。

事实上,中学生是富有独立阅读天性的,古希腊阿基米德9岁时就开始阅读有关欧几里德定律的书籍;央视新闻频道《面对面》栏目,王志专访余秋雨节目中,有这么一段问答,王:“您什么时候发现自己的写作才能呢”?余:“少年时候。我曾经得过上海中学生作文大赛第一名,上学时每周就盼着那节作文课,因为作文课上,语文老师总要把上一节作文课我写的作文拿来当范文读。”王:“您的写作才能是怎么来的?”余:“……我还要感谢我的父亲,下乡时,他带去了两大箱书,让我很早地接触了在那个时代别的孩子很难看到的东西,如《史记》、《红楼》、《水浒》、《家》、《春》、《秋》等。从上述实例不难看出,阅读在学生成长的过程中起着举足轻重的作用。

二、课堂个性化阅读的指导模式

《语文课程标准》指出,“培养学生广泛的阅读兴趣,扩大阅读面,增加阅读量,提倡少做题,多读书,好读书,读好书,读整本的书,鼓励学生自主选择阅读材料。”对于中学语文教学来说,课外阅读应是一个美妙的捷径。课外阅读使语文学习变得更丰盈。在个性化阅读课堂教学探索过程中,以课外阅读为突破口,从学生的阅读环境、阅读时间、阅读方式、阅读指导模式等方面积极尝试,并形成了一套值得推荐的做法。

(1)“阅读”是一种文化。榜样的作用是无穷的,文化的熏陶具有滴水穿石的力量。在教室四周的墙面上进行设计和创意,把一些古今中外的名人贤士恋书、醉书、迷书、痴书的事迹和感想择要张贴其中,用以标示和激励所有学生想读、乐读和常读,也可把身边耳闻目睹的“读书精英”的事迹和感言上墙感召其他同学。

(2)创造出新的阅读机制。一是师生共同阅读;二是小组合作、比赛阅读;三是开好“三会”,即好书推荐会、读书经验交流会、读书成果汇报会。

(3)改变单一的阅读方法。一是以实践者的角色迁移方法;二是以研究者的角色投身阅读;三是以表演者的角色朗诵美文。

(4)构建三种阅读模式。一是探究美文内在价值的深度阅读。二是推进阅读的主题性研读。三是顺应社会的专题性品读。

三、个性化阅读教学中着力于学生创新性学习

叶圣陶先生曾说过,阅读教学的终极目标是使学生“自能读书,不待老师讲”。首先,教师要切实转变师问生答、师讲生听的陈旧教学模式,建立先学后教、以学定教的新型教学机制,变教师引导多、分析多为学生自读感悟多、自主发现多的新型教学模式。

其次,教师要具有前瞻性,要针对学生需要,创造性地使用教材。要深入研究学情,吃透学生和教材,根据学生的实际情况,对教材作必要的取舍、补充和选择,使教学内容贴近学生生活,具有时代性,鲜活性,丰富性。

再次,教师要激发学生读书情趣和想像力。中学期间是最富有幻想的季节,一位哲人这样说:每一个孩子都是天才的诗人。我们知道想像力又是培养语感和创造力的重要条件,是学生理解语言、运用语言、丰富情感的重要纽带。在语文阅读教学中,教师应发挥学生的想像力,尤其是学习诗歌、散文时更应引导学生展开想像,展开丰富而合理的想像。

语文教学中的积极探索与大胆尝试让我更加体会到阅读教学承载着语文教学的诸多因素,既充满活力与希望,同时也肩负着更多的责任与期待。教师需要充分了解学生个体差异的基础上,结合语文学科的特点,让个性化阅读课堂开始走向自主、人文、活跃、开放,最终提高初中语文阅读教学质量。

参考文献:

[1]李银雁 《初中语文阅读教学策略初探》来源:语文教学通讯・初中刊

篇3

一、培养初中生在现代文阅读方面的浓厚兴趣

兴趣是人们进行一切活动的基础和动力。针对于现代文阅读对初中生的吸引效果来看,大部分学生对于枯燥的文字堆积产生厌烦的心理,不愿意静下心来进行具体文章内容的把握与探索,但是现代文阅读能力的提高关乎学生将来在文学方面的发展前途,需要认真对待,因此不论教师在这方面承受多大的压力,都应深入学生的内心,进行必要的兴趣激励,保证其在这类知识方面的学习兴趣,自行进行能力和素质的开发与培养。目前,最主要的问题就是教师如何能够全面激发学生在这一方面的学习兴趣,保证其创新意识和视野的全面开辟。具体做法:可以在一周的课程安排中抽出一节,提供给学生专门的当前刊物最新文学作品的阅读时间,同时综合元素的指引下,加上具体图文的配合,会使得他们的阅读兴趣得到激发,在长期积累的作用下会保证阅读视野的拓宽,使得不自觉的阅读兴趣得到提高,那么课后阅读知识的积累就保证了一定后续力量的累计,对于内部专业术语的研究可以促进其他学科的渗透,达到意外的综合成绩的改善。当然可以结合一定的交流活动,进行杂文的赏析,保证读后感受的详细陈述,保证阅读愿望的不断强化,经过长时间的坚持,对于学生的自主阅读的兴趣产生一定的促进作用。另外,学生之间有着共同的兴趣爱好,彼此的共同语言一、培养初中生在现代文阅读方面的浓厚兴趣兴趣是人们进行一切活动的基础和动力。针对于现代文阅读对初中生的吸引效果来看,大部分学生对于枯燥的文字堆积产生厌烦的心理,不愿意静下心来进行具体文章内容的把握与探索,但是现代文阅读能力的提高关乎学生将来在文学方面的发展前途,需要认真对待,因此不论教师在这方面承受多大的压力,都应深入学生的内心,进行必要的兴趣激励,保证其在这类知识方面的学习兴趣,自行进行能力和素质的开发与培养。目前,最主要的问题就是教师如何能够全面激发学生在这一方面的学习兴趣,保证其创新意识和视野的全面开辟。具体做法:可以在一周的课程安排中抽出一节,提供给学生专门的当前刊物最新文学作品的阅读时间,同时综合元素的指引下,加上具体图文的配合,会使得他们的阅读兴趣得到激发,在长期积累的作用下会保证阅读视野的拓宽,使得不自觉的阅读兴趣得到提高,那么课后阅读知识的积累就保证了一定后续力量的累计,对于内部专业术语的研究可以促进其他学科的渗透,达到意外的综合成绩的改善。当然可以结合一定的交流活动,进行杂文的赏析,保证读后感受的详细陈述,保证阅读愿望的不断强化,经过长时间的坚持,对于学生的自主阅读的兴趣产生一定的促进作用。另外,学生之间有着共同的兴趣爱好,彼此的共同语言极的作用。

二、加强学生的阅读能力

1.注重阅读方法的培养进行现代文主体思想把握的引导练习,使得学生在掌握一定规律之后,能够进行不同模式的创新,保证其在现代文阅读上的主要判断能力。这个过程需要经过系统的背诵和筛选才能保证一定要求水准的全面实现。规定学生在一定的时间进行不同篇目的背诵,可以进行课后的专业教学辅导以及认知观念强化,保证关键语句的承接效果,实现具体字词延展的背诵记忆效果。长此以往,一种本能的主观判断会引导学生对新接触的现代文有某种方向的把握,使得阅读能力有所提高。背诵不是一味的死记,需要多归纳、多揣摩,总体把握文章的大体表达方向,进行后续词句的逐层渗入,保证一定体会能够实现文章的系统连接之后,再进行巩固;而筛选,则是要对不同环节的重要的语句进行摘抄,保证自己在未来的写作可以有所借鉴,对于报纸与杂志上的好文章也可以进行摘抄,确保其对于现代文阅读能力的提高确实可以发当前教育模式下,初中生语文阅读能力的培养受到一定因素的限制,学生在较为传统的教学思想模式下,难以做到思路的全面拓展,对待现代文的思想主旨的把握也不够深刻,因此造成了现代初中语文现代文阅读能力的普遍不足。为了实现新型教育内容与模式下学习效果的全面改进,需要正确、全面的分析学生的心理特点,进行课程科学性内容的合理安排与制定,保证学生在一定的兴趣爱好下,具体掌握现代文阅读整体把握文章主旨思路的方法,善于运用创新的思维进行文章内容的赏析与拓展,实现后期文学素养的全面培养。我看见细小的东西,一定会去仔细地观察它的纹理,因此常常能感受到超出事物本身的乐趣”,这对于理解背诵的支持效果非常明显。初中生在进行阅读时,要注意学生思考想象空间的拓展,尽力让学生能够理解文章描写的语言环境及社会背景,实现基础知识的联想和运用,创造性的思维也是靠基础知识的灵活运用才能诞生和发展的,因此对于阅读水平的培养是需要稳固的知识基础加上灵活的创新思想才能有所建树的。

2.学会沉心静气、心怀欣赏之态阅读面对阅读材料,学生要学会面心静气,怀着欣赏的态度进行浏览,包括标题、作者、内容注释以及具体的写作时间,实现从背景中掌握文章的大意,基本把握作者的情感倾向和写作思路,理解行文的主要线索,实现对题材的进一步了解,可以结合自己的情感经验试图与深情款款的文章修饰进行共鸣,实现脑海中较为深刻的文章的总体印象,实现理解过程系统有序地进行。这种形式可以具体保证阅读速度和精准度要求。在大体把握文章的主体思路后,结合问题进行重要内容的筛选,把握针对性地再次阅读,提取文章最优价值的信息。现代文是一个有机的整体结构,不能孤立地进行字词与语句的简单理解,要学会从总体把握和理解零散的知识,阅读的主要意图要放在作者意图的细心揣摩是哪个,实现思路脉络、主要精神和内容要点的全局性掌握。训练题的设计要与文章有着具体的联系,同时涉及的知识面要广一些,保证学生需要考察能力的拓展。在进行《童趣》文章背诵和理解的过程中,借鉴主要叙述的方向进行总体把握,同时注意修饰词句的特征,实现后续的串入,保证整体连接的实效作用。比如,“余忆童稚时,能张目对日,明察秋毫,见藐小之物,必细察其纹理,故时有物外之趣。”就可延伸为“我回忆儿童时,可以大张开眼睛看着太阳,能看清最细微的东西。我看见细小的东西,一定会去仔细地观察它的纹理,因此常常能感受到超出事物本身的乐趣”,这对于理解背诵的支持效果非常明显。初中生在进行阅读时,要注意学生思考想象空间的拓展,尽力让学生能够理解文章描写的语言环境及社会背景,实现基础知识的联想和运用,创造性的思维也是靠基础知识的灵活运用才能诞生和发展的,因此对于阅读水平的培养是需要稳固的知识基础加上灵活的创新思想才能有所建树的。

3.设计精细练习,提高阅读水平练习是保证一定能力培养的必经之路,所以在培养阅读能力过程中,教师要做到有意识的分离文章的重点段落,为学生设计一些相关的题目,学生在丰富的分析材料下进行必要能力的培养,是满足现代教学内容改革的主要表现;引导学生进行课后的自行阅读,同时能够按照规范或进行创新模式的题目设计;教师在针对阅读能力的培养前,要经过科学的分析,系统的进行教案书写,确保整体教学能够朝着好的方向持续发展;充分发挥学生在阅读方面的主观地位,使得其具体的思想中能够决定自己该做什么样的练习,实现课外实践活动的讨论,在必要的演讲和话剧表演等活动的展现下,学生会加强对主动学习的肯定态度,保证一定的阅读水平提高的练习。

三、总结