劳模交流材料范文

时间:2023-03-14 00:37:59

导语:如何才能写好一篇劳模交流材料,这就需要搜集整理更多的资料和文献,欢迎阅读由公务员之家整理的十篇范文,供你借鉴。

劳模交流材料

篇1

去年下半年始,全国总工会把劳模创新工作室作为职工技协工作的重要载体在全国普遍推进。劳模创新工作室在机械制造、交通运输、能源化工、采矿、金属冶炼、建筑、高新产业及服务业等如雨后春笋般兴起壮大。

大批劳模创新工作室弘扬劳模精神,发挥劳模作用,积极围绕企业生产技术难题,开展技术攻关和技术创新,推动企业增强核心竞争力。同时,通过劳模“传帮带”,开展技术培训、技术交流、高师带徒等活动,带领和推动广大职工成为知识型、技能型、创新型职工。

但是,一些工作室建起来了,也正常运转,但显然还没能领悟“创新前沿和人才培养”的精髓。一份调查报告显示,职工群众认为当前工作室存在的主要问题,排在首位的是“概念不够清晰,要发挥的作用、实现的功能、应承担的任务、应具备的职能职责等,定义还较为模糊”,其次是“单位急于看到促进企业发展的成效,难以支持长远发展和短期难见效的项目,对于劳模及成员职工的支持力度也有限,影响了工作室创新作用的有效发挥”,此外还有“工作室活动较为单一,创新潜力有待进一步开发”,“已建立的工作室大多数过于独立,缺乏交流,未能形成技术信息传递网络,闭门造车模式严重”等。

更有很不好的一个现象:腾出房间高调装修,悬挂工作室牌匾,管理制度、工作规划和荣誉榜“上墙”,摆放桌椅板凳、电脑、打印机,之后房门一锁,尘埃落定。上级检查验收、兄弟单位参观学习,匆忙组织人员打扫工作室周边卫生、写作班子加班延点“写”事迹材料

在企业经济形势普遍下行的情况下,投入大量人力、物力、财力、精力开设学习交流、技术创新平台,却让这个科技“孵化器”沦为摆设,没人使用的空架子,显示一些部门并未及时跟上力度大、进展快、成效明显的顶层设计。尽管“劳模创新工作室”在基层也是热词,许多地方动作不少,但坦率说,好多是表面热闹。

篇2

 变电站“五型”班组创建活动总结

XXX110kV变电站,现有职工7名,承担着石化公司两座35kV变电站、加氢、重整、风机、催化、循环水车间的供电任务,年供电量约2.7亿kwh。

该站2010年获XXX公司“青年安全生产岗位示范岗”;2011年获天津市“青年安全生产岗位示范岗”荣誉称号。

两年来,该变电站紧密围绕“五型”班站创建标准,坚持在创建过程中凝炼“特色文化”,同时用“特色文化”推动创建工作,取得了明显成效。

一、“人机理念”镌刻岗位价值

该站员工结合运行的电气设备的工作原理和特点,总结提炼出了本站员工的岗位价值观。即每一名值班员都要像塞尺一样严细认真、一丝不苟;像变压器的冷却风扇一样自动自发、主动工作;像变压器高压侧和低压侧的线圈一样各负其责、密切配合;像电力电容器一样不求功利、尽心奉献。“人机理念”的提出,有效增强了全站员工的大局意识、责任意识和团结奉献意识,为站内各项工作的开展夯实了基础。

二、“三个如一”明确岗位责任

该站结合变电运行的工作特点和岗位要求,依据变电站值班员岗位职责,总结提炼了“三个如一”。即在值班过程中坚守岗位,认真负责,做到“在岗一分钟,负责六十秒,站内七人如一人”;在停送电时,严格遵守操作规程,严把倒闸操作“六关”,做到“蔑视一千天,重视一伸手,操作百次如一次”;值班遇恶劣天气时,高度警惕,快速反应,及时发现处理故障,坚持做到“风霜雪雨当军情,电闪雷鸣做命令,值班千天如一天”。“三个如一”明确了站内员工的工作内容和相关要求,规范了值班员的工作行为,确保了变电站安全可靠运行。

三、“培训四法”提升岗位技能

该站在日常培训过程中,始终坚持使用“培训四法”,有效提升了值班员的岗位技能水平。即“全员培训法”就是组织全员开展每日一题、每周一练、每月一讲、每季一赛、每人一本自学笔记,确保技术水平全面提高;“激励促学法”就是将员工培训考核成绩、参加技术比武成绩与其个人利益紧密结合起来,奖优罚劣,调动值班员学习的积极性。“典型带动法”就是由站内技师和在公司技术比武中取得名次的值班员,为其他值班员讲解专业知识、实际技能和学习方法;并且定期邀请技术专家、技能专家进行现场授课,用先进典型带动值班员勤奋学习、刻苦钻研。“以考代训法”就是通过每天利用岗位应知应会答题卡互相提问,每班利用事故处理演练板考查实际倒闸操作和事故处理能力,每月由站长和技术员出题进行一次全员考核,半年组织参加一次分公司技术考核等方式,提升值班员的技能水平。通过实施“培训四法”,该站值班员学习的积极性和技能水平得到有效提升。

四、“有形渲染”强化安全意识

安全是变电运行工作的重中之重。为了实现员工由“要我安全”向“我要安全”的思想转变,该站注重构建可视化、有形化的安全文化载体,切实用文化铸造安全盾牌。该站在在门上、楼道走廊、墙上、更衣柜上都粘贴了安全警示语,用一个个“流动的警钟”,随时随地发出响亮提醒;设置了亲情寄语专栏,让职工值班时、操作前都能感受到亲人的音容笑貌,重温亲人的叮咛话语;设立了安全加油站和警钟长鸣专栏,为值班员学习安全生产知识和事故警示案例提供了便利;设立了安全之星评比台,坚持每季度依据值班员生产任务完成情况、倒闸操作情况、遵章守纪情况、参加安全活动及学习情况、发现处理隐患情况、提出安全合建情况等内容,综合评选出季度安全之星和年度安全之星,营造了“学比赶超,争当安全之星”的良好氛围。

五、“站务公开”促进团队和谐

为了保证站内员工心齐气顺、思想统一,该站注重抓好“站务公开”工作。该站坚持每月定期将上级相关政策规定、变电站上月工作总结、当月工作安排、站内工作中存在的问题和困难、变电站检查评比情况、班费收支情况、能源材料消耗使用情况、人员调整变动情况以及员工月考勤和工资奖金分配情况、员工休疗养情况、劳保发放情况等及时进行公开,亮实底、讲实情,确保站内员工清班情、知班务;并且还坚持站内各项决策集体商议、制度规定集体研究、工作绩效集体评价、先进模范集体推荐、考核奖惩集体确定,引导站内员工参班政、议班事。该站还将全体员工的生日在公开栏上醒目标记,每逢员工生日当天,站长就会送一张生日贺卡,致以生日祝福,让职工切实感受到了“小家”的温暖。目前,XXX变电站的凝聚力、向心力和整体活力都有了大幅度增强。

六、“典型引路”营造争先氛围

XXX变电站所在的分公司是劳模和先进人物的摇篮和聚集地,先后走出了天津市劳动模范xxx、xxx、xxx。该站注重发挥先进人物的典型引路作用,在站内醒目位置制作了多块劳模精神展牌,让值班员在日常工作中时刻感受劳模精神,传承劳模精神;同时该站还坚持每月开办“劳模课堂”,请分公司劳模为大家讲事迹、讲技术,切实在站内营造“学习劳模、传承精神、比作贡献、争做先进”的良好氛围。

篇3

永春乡辖区有6个村民委员会,103个村民小组,3913户14803人,今年全乡新增企业工会3家,新增工会会员50余名,现有工会会员200名,其中女会员156名。魏承江简简单单的几句话,就把永春乡工会的概况勾勒出来。

事实上,魏承江到永春乡任职才1年多的时间,虽然任职的时间不长,但并不影响她对基层工作的熟悉程度。

爱心成就未来

魏承江坦言,对于一个偏远少数民族乡镇,经济滞后是无法回避的现实问题,每年都有大批学生面临失学的危险,为此,永春乡2007年起就启动助学计划,乡镇干部实行结对帮扶。

由于贫困面过大,举全乡干部职工之力仍然难以解决这个问题。

实在没有办法,才想到借助社会各界爱心人士之力来解决问题。并把这个活动命名为“爱心成就未来”。每年筹集到的助学金都统一公示,并把具体金额细化到每个学生的身上。

其中,李秀琼就是其中的受益者。李秀琼的父母都是农民,她的材料通过村两委、乡镇非公经济联合会报给永春乡工会联合会,永春乡工会联合会就把她列入助学对象。如今,李秀琼已经完成学业,来到迪庆州民族中学任教,但“爱心成就未来”的活动仍一直延续下来。

“爱心成就未来”活动实施几年来,一共筹集到资金40余万元,上百名学子得到资助。

同样,在“爱心成就未来”的活动中,工会的身影也随处可见。

为了保证这个活动的效果,永春乡还给区域内的企业发出一封公开信,其中就有这样的内容。

时光如梭,转眼又到了金秋8月,8月份是个特殊的日子,中、高考落幕,多少学子的苦读终于结出了硕果,然而,在这份喜悦之后是很多农村贫困家庭的学生却面临失学的危险。

孩子是一个国家的希望,是一个民族的希望,也是一个家庭的希望。常言说,再穷不能穷教育,如果一个家庭要承受的负荷远远超过自身承载能力,那么,我们能否及时伸出援手,给这些渴望读书、渴求知识的孩子一点温暖、一点关爱呢?

尊敬的社会各界爱心人士,对于你们过去的爱心助学行为,我们深表感谢。

送人玫瑰,手有余香。每个企业的财力有强弱,每个单位的情况各不相同,每个人的能力有大小,但唯有爱心与高尚却不分界限。

职工活动形式多元化

在建会过程中,永春乡以企业工会作为建会的重点,深入企业内部,以多种方式推动建会,逐步实现普遍建立工会组织的目标,截止目前为止,永春乡工会联合会共有会员200余名,组建企业工会3个,入会率达到90%以上。

在魏承江看来,工会组织既然建起来,就要让职工感受到温暖。

为此,利用各种节点让职工参加活动就成为了工会强化职工服务的主要内容。

每年的五一,全乡干部职工聚集在一起,开展篮球、乒乓球、台球等比赛。

去年七一期间,组织全乡干部职工庆祝建党91周年诗歌朗诵比赛。

今年4月份,永春乡组织全乡干部职工到犁树坪水库义务植树。梨树坪水库是维西县的重点工程项目,通过植树活动,既增加了干部职工的环保意识,同时也为梨树坪水库增添绿意。

“我们是船小好调头。”魏承江说,由于辖区企业少,工会会员也不算多,每一次组织活动都可以全员参加,一年到头都有活动。

同时,在组织这些活动的基础上,还专门组织了教师的板书和医务人员的救护技术比赛。

永春乡距离维西县城18公里,很多干部职工家在县城,其上下班的交通工具也就形式多样,摩托车、专门运营的面包车成了大部分职工的首选,既不安全也不方便,为了解决干部职工上下班问题,永春乡筹措资金买了一辆交通车。

现在有了这辆交通车,每天只要统一到一个地点集合,就能安全快速地到单位上班。

让特色活动注入活力

原来的干部调走或离任,无非就是开一下欢送会,新来的人员也一样,开个迎新会就解决问题,长期的模式既枯燥又乏味。

去年10月,面对迎新送老活动,永春乡决定以郊游的方式来举行,活动当天,全乡干部职工齐聚山头,或站或坐,大家都敞开心扉来交流。并穿一些节目表演,整个活动现场气氛不断。

开阔的视野和新鲜的空气,为这个活动注入了新的活力,活动结束后,每一位调离的干部都收到一份小纪念品。纪念品虽小,但这别出心裁的活动打破了原来沉闷的气氛。

永春乡有5名工作人员是外地来的年轻人,平时上下班都住在乡里,由于距离县城有一段距离,下班后没有更多的娱乐活动,只能到职工书屋看看书,或者上上网。

面对职工的娱乐需求,永春乡专门开辟了一间台球室,在近百平米的台球室里,3张台球一字排开,就连许多有午睡习惯的干部职工也来一显身手。

除此之外,职工食堂也是窗明几净,乡领导班子随时查看食堂的卫生及伙食情况,保证职工能吃上干净可口的饭菜。

劳模管理及慰问也是别具一格,永春乡对劳模进行登记造册管理,并定期不定期组织劳模疗休养。

现年65岁的非公经济联合会主席熊茂勋是州级劳模,同时被省、州、县级总工会评为先进工会积极分子。

在每年的五一期间,熊茂勋总能收到一份特别的慰问,而在这些慰问中,最让他难忘的是去年参加全省的劳模休养活动。

在他休养期间,其中他还保留着一张珍贵的照片。

镜头前,熊茂勋坐在游船上,身穿黄色救生衣,头发梳向右边,脸上堆满幸福的笑容。

认真履行对干部职工、群众的帮扶,为困难职工群众实施送温暖工程,为他们及时提供帮助,会员家中近亲属有病有灾,永春乡联合工会一定做到必到必访。

三家村有一位高龄老人,今年刚好满100岁,其家里比较困难,工会了解到这样的情况后,一样把这位老人列入帮扶对象,逢年过节工会一样去看望慰问。

“乡镇工作真的没办法细化。”魏承江再次重复了这句话。

因为贫困,永春乡一直在为当地百姓寻找致富的路子,乡镇干部职工走村入户,与当地群众交心谈心,弄清楚群众的想法,同时结合永春乡的资源优势,最终确定养蜂和栽种核桃树是一种脱贫致富的好办法,但大部分群众对养蜂和种植核桃树都是门外汉,面对这样的情况,乡里组织技术人员对村民进行培训养蜂技术、核桃嫁接技术。每当这个时候,工会总是积极参与进来。

篇4

同事印象

“对线路熟,技术好、为人正直,执行最苦最累最复杂的抢修任务,总是冲在前面。”

长得白净清秀,给人的第一印象很亲切。作为供电公司“电力110”抢修班班长的他,曾-

获中央企业优质服务标兵、国家电网公司服务之星等称号。

电力抢修要闪电般的速度

32岁的xx是12年前进入电力抢修班的,他见证了配网突飞猛进的发展。近3年来,他们工区所辖的10千伏及以下线路的长度增加了33%,全市居民小区的变配电站所每年增加100多个。自4月担任电力抢修班班长,和班员们一起协商制定了高效的抢修流程,启动了快速反应的联动机制。 还没来得及喘口气,配网调度又传来指令:10千伏香树湾变电所急需进行倒闸操作。他们顾不得吃饭,又驱车赶往新现场。13时40分,任务完成。3个小时左右的时间,他们穿越城市的南北,连干两档重活。将“市十大服务品牌”的电力抢修班,带出了闪电般的速度。 事迹材料网 过硬的技能是服务的本钱

3月,随着供电公司配电管理模式的调整,抢修班的抢修范围也由单一的10千伏线路,拓展至环网柜、站所。

工作量的加大,对抢修班员工的素质提出了更高要求。除了传统架空线外,电缆和变配电站所的故障也要在短时间内“手到病除”。精心组织了模拟倒闸操作票电子开票竞赛,模拟环网、站所设备故障等一系列活动,还组织qc小组进行了“实现环网柜图纸资料在抢修现场实时化传输”等课题。

磨炼技能的劲头有口皆碑。每次班组业务交流,他提的问题最多,厚厚的笔记本上密密麻麻地记录着工作的点滴积累。说:“我总想,一个抢修人员如果没有过硬的基本功,那就根本谈不上为客户提供优质、高效的服务。所以,过硬的技能是服务的本钱。”

,参加了市第八届职工技能大赛配电线路工大赛。凭借扎实的功夫,与伙伴们团结协作,获得了团体第一的佳绩,个人也被市总工会授予“市技术能手”称号。 本文来自

抢修班是对外服务的窗口

电力抢修班担负着市区所有10千伏配电线路、配电设备及各小区低压网络的故障抢修,这直接关系着千家万户的正常用电。说:“我们这个班,也是供电企业对外服务的窗口。”

家住市太平巷的王老先生家里断电,经查,故障出在室内。这不是电力抢修班的抢修范围,但和工友施亮进屋排除了故障。看着挂在墙上和梁上零乱的电线,他们又花了半个多小时,重新整理了线路,并更换了部分老化的电线。

篇5

关键词:市场经济;企业工会;建家;思路及方法

一、前言

建家工作是近年来工会组织着重开展的重要工作之一。在服务经济和企业发展大局的前提下,工会组织的工作在市场经济不断深入开展,各级主管部门政策的支持下取得了长足进步。作为在企业内部以服务为主要宗旨的部门,工会组织理应为企业广大干部职工打造出温馨的生活港湾,使他们在工作之余收获到更多的精神财富,进而提升广大干部职工的凝聚力和战斗力,向企业发展目标共同迈进。建家工作作为工会组织长期开展的重要工作,笔者认为,应当着重从以下几方面开展:

二、围绕企业生产经营实际打造平安之家

在强调提升各部门主观能动性的现代企业管理制度下,笔者认为,工会组织应当始终坚持主动谋划、提前介入,研究部署工作时,应当首先着眼于企业生产经营的重点来考虑工会如何服务中心工作,围绕企业生产经营目标,着力引导广大职工把干劲体现在提高生产效率、推动企业发展上。工会组织应当积极组织发动职工围绕企业发展中的难点问题提合理化建议,围绕提高劳动效率组织劳动竞赛、技术培训、技术攻关等活动。要坚持做到企业重大决策主动参与、生产经营主动配合、行政管理主动支持、热点难点主动解决,把工会工作渗透到生产经营管理的全过程,确保在企业各项中心任务和重点工作中,有工会组织的声音,有工会组织的活动,有工会组织的形象,有工会组织的作用。尤其作为我们这类煤碳企业,要把定期组织的很多安全生产系列宣传教育活动作为加强群众安全工作的总抓手,大力宣传新《安全生产法》和各项安全法规、政策,加强群监员、协管员组织网络建设,发挥群众安全工作职能。

三、秉承服务本质建设民主之家

笔者认为,当代企业工会组织要发挥好为职工与企业管理层沟通和交流的桥梁纽带作用,进一步强化民主管理,增强职工的主人翁责任感。要以建立稳定协调的劳动关系为着力点,进一步实现好、维护好、发展好职工的切身利益,保护好、引导好、发挥好职工的积极性,努力保持职工队伍的团结统一,保持企业的稳定和谐。要认真做好改制工作中职工的思想政治工作,教育、引导职工识大体、顾大局,正确处理个人利益与集体利益、局部利益与整体利益、眼前利益与长远利益的关系。要注重发挥职代会和职工代表作用,加强职代会提案落实的跟踪检查,对重大事项、重要问题开展专项巡视。要认真贯彻落实企业为干部职工制定的一系列方针政策,对评先树优、带薪休假、区队基金使用、帮扶救助、金秋助学等做到事公布,事中公证,事后公开。对《集体合同》执行、劳动组织、带薪休假等情况的监督检查,切实维护职工的合法权益。与此同时,要积极做好职工来信来访工作,设立职工意见箱和职工热线电话,畅通职工反映诉求渠道,对职工反映问题及时解决并答复,不能及时解决的,要在两个工作日内向职工反馈情况。

四、创新工会工作的内容与形式,打造活力之家

笔者认为,工会组织要进一步加强技术创新活动,为企业经济工作出谋划策、添砖加瓦,不断激发群众的创新意识,促进企业的进步与发展。在此过程中,工会组织要紧密结合企业生产实际,坚持组织开展劳动竞赛、技术创新、“金点子”、合理化建议等活动,依靠广大职工的创造性和聪明才智,在确保安全生产、强化企业管理、降本增效等方面发挥更大作用,积极为企业排忧解难,解决企业在发展过程中遇到的重点、难点问题,为企业发展进步作贡献。

除了上述这些,笔者认为,工会组织还应当积极开展形式多样的宣传教育活动,更新职工观念,进一步适应时代需求。要深化“五小”科技创新活动内涵,推广应用新方法、新技术、新工艺、新材料、新装备,开展小发明、小革新、小创造、小设计、小窍门、小绝活、小技术、小点子、小节约、小建议活动,开展“建言献策增效益”合理化建议征集活动。广泛开展劳模工作室创建,鼓励各专业、区队成立创新团队,定期举办首席技师、金蓝领技术大讲堂、技术大课,发挥劳模创新工作室的综合效应。

五、围绕知识型企业需要,建设成才之家

工会组织是现代企业建设优良企业文化的重要组成部分。笔者认为,工会组织参与企业文化建设,要顺应“创建学习型企业、争做知识型员工”的趋势,进一步加强职工教育工作,努力建设高素质“四有”职工队伍。在此过程中,一方面要继承工会教育的传统形式,通过引导,寓教育于各种活动之中,使职工在各种健康向上的活动中受到潜移默化的教育;另一方面,要坚持正面的灌输教育,通过岗位练兵、技术比武等多种形式,创造浓厚的学习氛围,以“十佳班组”、“技术能手”等评比形式,引导职工学习岗位技能知识和先进的技术知识,争创一流,岗位成才。除此之外,还要广泛开展“新常态、新挑战、新机遇、新作为”形势任务教育,加强职工法制教育,加强职工书屋、书柜建设管理,引导广大职工爱读书、读好书。要坚持小型多样、灵活机动的练兵比武活动,推动年度技能大赛向常态性练兵比武、竞赛的拓展延伸。例如,可以开展理论学习月、岗位练兵月、技术比武月,每月一重点、季度循环赛、年度总决赛等形式,充分激发职工学技术、练技能的热情,不断提升职工业务技能。

篇6

关键词:创设情境 利用教材 参加实践活动

随着社会的发展及现代教育的要求,口语表达在人们的工作、生活、学习中起到越来越重要的作用。要融入社会,必须学会交往,人的发展就是在交往中实现的。《语文课程标准》明确指出:“口语交际能力是现代公民的必备能力。应在具体的口语交际情境中,培养学生倾听,表达和应对的能力,使学生具有文明和谐地进行人际交流的素养。”高年级学生口语交际能力怎样才能得到切实的发展呢?我在具体的教学活动中从以下几方面进行了探索。[1]

一、创设情境,激发学生的兴趣,让学生无拘无束地进行口语交流

著名教育家叶圣陶说:“作者胸有境,入境始于亲。”在口语交际教学中创设情境,把学生带到具体生动的情境中,由此情此境激发学生的情绪及内在动力需要,从而可以让学生产生口语交际的欲望,自由地无拘无束地参与口语交流,最终让学生的个性与创造思维能力得到充分的发展,提高口语交际能力。因此我在口语交际过程中尽量创设情境,激发学生口语交际的兴趣。例如我在上口语交际“家乡的变化”时创设了这样一个情境:有一位外商想到我们家乡来投资办厂,可是他对我们家乡的情况不是很了解,他想找一个人为他介绍一下,如果他找到你,你会怎么向他介绍呢?看哪位同学能把家乡的变化介绍得最好,吸引外商来投资,当上优秀“招商引资”积极分子,为家乡经济建设出一份力。创设了这样的情境,顿时激发了学生学习的兴趣,同学们的情绪十分高涨,争先恐后地举手,一边举一边嚷:“我业!我来!”看到同学们都全身心地投入到了所创设的情境中,并积极主动地融入了角色,我先让学生分小组进行模拟练习,然后各小组推荐优秀代表出来进行角色表演。有的同学这样介绍:“我们的家乡斗门地处富饶的珠江三角洲南端,隶属珠海经济特区,享受特区的优惠政策,家乡自然资源丰富,近几年经济高速发展,建立了新青、白蕉两个高新技术园和十多个工业开发区,工业园内投资环境、政策好,已成为国内外商人投资热土,快到我们的家乡斗门来投资吧!”学生把家乡优势介绍得多好啊!这样一来,就充分发挥了学生的主动性,让他们在一种主动的环境中,不知不觉的提高了口语交际能力。[2]

二、充分利用教材资源进行口语交际训练,提高学生口语交际能力

语文教材是学生学习语言,积累语言和拓展知识的范例,也是学生学习说话的依据,更是提高口语交际的凭借。教师要很好地利用教材这一源泉,为提高学生口语交际能力服务。我在教学中与学生一起学习,一起探究教材中的语言材料,引导学生充分利用教材资源进行口语交际训练。1.复述课文内容训练。要求学生用自己的语言把所学课文内容有条理复述出来。如我教学《草船借箭》时,引导学生学习课文过程中了解故事发生的起因是什么?经过怎样,结果又如何?然后进行复述,复述时要重点把草船借策的经过讲清楚。通过复述课文训练了学生的口头表达能力。2.想象说话训练。如学习《凡卡》一文,课文在凡卡睡熟并做着甜蜜的梦的地方结束了。但梦总是要醒的,我要求顺着课文的情节展开丰富的想象,想象一下:“凡卡睡醒以后,会发生什么事情呢?”学生展开想象的翅膀,绘声绘色地演译了凡卡醒后发生的精彩故事,从而达到口语训练的目的。3.深化主题辩论训练。如学习《“精彩极了”和“糟糕透了”》一文,教学中我让学生理解课文后进行深化主题辩论训练。我对学生说:“爱是有多种的表现方式,文章中一种是妈妈给予作者的慈祥的爱,另一种是爸爸给予的严厉的爱。你们更喜欢哪一种爱呢?”这一问,同学们纷纷发表自己的见解,有的说喜欢慈祥的爱,有的说喜欢严厉的爱。我顺势引导:“为什么呢?你们能通过辩论说出充分的理由吗?”学生大声回答:“能|!”我把他们分成两大组,各组成员陈述自己的理由,当一方陈述时,另一方要仔细倾听,有不同意对方观点时可提出反驳意见。学生纷纷发言,全员互动起来。通过辩论又深化了主题,使学生认识到这两种爱虽然表现形式不同,其实目的是一致的,都有为了孩子能健康成长。更重要的是让学生在自由辩论中提高口语交际能力。[3]

三、组织学生参加实践活动,强化口语交际训练,培养口语交际能力

叶圣陶曾说过:“一定要把知识跟实践结合起来,实践越多就知道得越真切,知道得越真切就越能起指导实践的作用。”这就告诉我们,实践是获得认识提高能力的重要途径。高年级学生口语交际能力的培养,需要通过大量的实践活动,在实践中学习,在实践中提高。因此,我除了重视通过课堂教学提高口语交际训练外,还组织学生参加各项实践活动。1.校内实践活动。利用班队活动课开展主题班队活动,如《诚信在我心中》、《做生活的主人》、《怎样用好压岁钱》等,一节课确立一个活动主题,让班干部轮流主持,全体同学共同参加,通过这些活动提高学生说话质量。还利用第二课堂、课间活动开展演讲比赛,辩论赛,讲故事比赛等活动,或让同学们谈新闻,谈时事、谈感想、让大家真诚地交流,口语的题材丰富了,交际能力也提高了。2.社会实践活动。社会是实施口语训练的无边课堂。我引导组织学生在社会交往中,开展各种社会交往实践活动。主要活动有a.考察活动。如组织学生参观科技工业园,访问先进劳模等活动。b.服务活动。如慰问贫困孤寡老人,打扫街道。C.带学生走进超市购物,到菜市场买菜等活动。学生在这些实践活动中深入生活,接触社会,学会和各种人进行交际。这些社会的实践活动给学生提供了口语交际的丰富空间及展示交际才华的多姿舞台,为学生将来走向社会进行实际的交际活动打下基础,适应21世纪人才的需要。

高年级学生口语交际能力的培养是教师一项任重道远的工作,只要我们在教学工作中努力探索,就能为学生创造口语交际的广阔天地,通过口语交际训练最终全面提高学生口语交际的能力。

考参文献:

篇7

【活动目标】

1.通过活动,培养学生学习运用语言文字进行听说读写实践能力;

2.通过活动,提高学生观察、表达、社会交往、搜集信息、处理信息的能力;

3.通过活动,增强学生的时间意识,养成珍惜时间,时时早,事事早的习惯。

【活动准备】

1.根据个人兴趣特长,自主成立“采蜜”、采访、调查、辩论四个合作学习小组,并明确分工。

“采蜜”组同学负责搜集鲁迅业绩及珍惜时间,有所作为的名人名言、成长故事。

采访组同学负责采访身边的企业家、劳模、先进老师、优秀同学等,了解他们是怎样看待时间的?时间和他们的成功有什么联系?并预约部分人员为现场嘉宾。

调查组同学负责一是调查了解身边有哪些楷模,为采访组提供线索;二是实地观察一周师生到校情况,特别留意先进教师和优秀学生的到校时间。

辩论组同学围绕“时间的公平性”话题分正反两方搜集佐证材料,准备参加辩论赛。

2.制作多媒体课件。

【活动过程】

一、忆“早”

1.导语:同学们,当我们学完《早》这篇课文后,一个什么字在我们头脑中的印象最深?(早)

是啊,这个小小的“早”字犹如含苞欲放的花骨朵,不仅刻在鲁迅先生的课桌上,更深深地刻在鲁迅先生的心坎上。那么课文是怎样写这个“早”的呢?现在让我们再一次跟随作者,回到鲁迅先生小时候的三味书屋,去重温那个影响了他一生的“早”字。

2.启动多媒体课件《早》。

3.看到这个小小的“早”字,我们会想些什么呢?

(1)这个小小的“早”字和鲁迅取得的巨大成就之间有什么关系?

(2)成功人士是如何珍惜时间的?

(3)我们该如何对待时间?

……

二、说“早”

1.说鲁迅。

这个小小的“早”字和鲁迅取得的巨大成就之间有什么关系呢?课前采蜜组的同学搜集了资料,现在请他们把成果与我们分享。

采蜜组代表汇报鲁迅取得的巨大成就,其他同学可以补充。

过渡:当有人问中国巨人,世界伟人鲁迅先生为什么能取得如此巨大的成就时,鲁迅先生说:我是把别人喝咖啡的时间都用在了学习上。其实,像鲁迅先生这样的人还有很多。谁来说说?

2.说“名人”

(1)采蜜组代表把惜时的古今中外名人的成长故事与大家分享;(2)采访组代表把采访到的惜时的先进事迹与大家分享。

3.说名言

过渡:大凡成功人士都很珍惜时间,这是为什么呢?现在我们来聆听他们的声音。

采蜜组交流搜集到的勤奋、惜时的名人名言。

如:

放弃时间的人,时间也放弃他。——莎士比亚

时间是世界上一切成就的土壤。时间给空想者痛苦,给创造者幸福。——麦金西

春光不自留,莫怪东风恶。

……

三、访“早”

过渡:在我们生活的周围也有许多珍惜时间的楷模。今天,我们很荣幸地请来了几位嘉宾,请他们来谈一谈时间和效率,时间和作为的关系,以及自己是如何珍惜时间赶“早”的。

1.邀请嘉宾就坐。

2.采访组代表现场采访校外赶“早”的优秀职工,厂长,经理,商人等嘉宾。

过渡:一寸光阴一寸金,寸金难买寸光阴。正是这种对时间的珍惜与热爱,才让他们每天辛勤耕耘,早出晚归而乐此不疲。其实,在我们校园内,在我们师生中间,也有很多感动。上一周我们的调查小组进行了一周的实地观察,现在请他们把感动与我们分享。

3.调查组汇报实地观察一周师生到校情况。

4.采访组现场采访校内“早”到校的师生。请他们谈谈为什么“早”到校,到校后干了什么?惜“早”、赶“早”对他们有什么影响?

四、论“早”

过渡:同学们,时间留给勤奋者的是串串果实,留给懒惰者的是一头白发,空空两手。可时常听到这样的声音:“有人有时间,有人没时间!”这是怎么回事呢?我们会从同学们的辩论中得到一些启示,现在,请辩论组的同学上场。

正方观点:“时间是公平的!”

反方观点:“时间不公平!”

唇枪舌剑,各抒己见。

小结过渡:同学们,时间是最公平合理的,它从不多给谁一分,也从不少给谁一秒。正如鲁迅先生所说:时间就像海绵里的水一样,只要你愿挤,总还是有的。在未来的世界里,随着“地球村”的形成,生活节奏会越来越快,我们该如何珍惜时间呢?

五、赶“早”

1.小组交流自己将如何赶“早”。

2.推选基础不同的(好、中、差)代表上台发言。

3.小结:

古人云:笨鸟先飞早入林。不错,有些同学虽然聪明,但有寒号鸟的思想,做事等、拖、磨,结果聪明反被;有的同学虽然暂时成绩不佳,但不自暴自弃、消磨时光,而是更加努力迎头赶上,成绩突飞猛进,令人刮目相看。生活就是这样:既需要“赶”也需要“早”,当“赶”和“早”合成“赶早”时,就别有洞天了。台湾作家林清玄说过:如果你常常和时间赛跑,你就会成就心中的梦想。亲爱的同学们,时间多么美好,让我们记住莫向光阴惰寸功的古训吧。珍惜时间,热爱生命,时时“早”、事事“早”,做时间的主人!

六、写“早”(任选一项)

1.写座右铭。选择一句珍惜时间的名言或自己的感受写下来,作为自己的座右铭。

2.写故事。把自己身边珍惜时间的人的故事写下来,交流赏读。

3.“写”小报。利用搜集到的资料,合作出一期关于惜时赶“早”的小报,在橱窗里展出。

【活动反思】

让学生语文素养在综合实践活动中成长

篇8

【关键词】亲子教育;家长资源;家园联手

由于现代社会的快速变迁而导致家庭的多元化,有的家长白天上班,晚上还要加班;有的家长忙于进修、考级而实在抽不出多少时间照顾自己的孩子;有的家长将年幼的孩子托付给长辈;有的家长雇佣保姆对孩子进行专门照顾;如:我园一位幼儿父母做生意,孩子长期和保姆在一起,由于父母感情缺失,心理极不健康,老师批评他,他就要跳楼。园里找到家长,家长还说我出了钱,你们幼儿园就有责任把我的孩子教育好,而完全忽略了自身家长应尽的责任。另外,祖辈对孙子孙女疼爱有加,通常给孩子太多的关心与爱护,天天来园接孩子,都带着切好的水果,然后喂给孩子吃,对孩子的要求也是有求必应,百般溺爱,长此以往,助长了孩子的不良行为习惯,形成孩子自私、蛮横等不健康的心态。如:我班一位从乡下来的奶奶便常常找我诉苦:“老师她不听我的,我叫她做什么她都不听。”还有一位城里老人讲:“我孙女经常打我骂我,我无法管她。为此,我们从幼儿的特点出发,以“爱自己身边的人”为切入点,充分利用家长资源,开展亲子教育活动。旨在帮助年轻的父母树立正确的教育观,克服托养现象给亲子关系造成的负面影响,促进父母与孩子的相互沟通、增进亲情,建立良好的亲子关系。

一、在亲子教育中激发家长的参与热情,提高家长资源的利用率

(一)热情是家长积极支持亲子教育工作的动力。心理学原理表明,家长的合作态度取决合作是否满足了他们在教育孩子方面的需要。当教师满足了家长的合理需要时,家长合作的愿望和热情会很高。(二)帮助家长树立正确的亲子教育观念。我们在亲子教育之初就提出“让家长和孩子一起成长”的口号。入园时,不少幼儿家长在儿童观、发展观、教子观、人才观等方面都存在问题,导致一些家长在对孩子的教育步入误区,直接影响着亲子教育的质量。因此,我们通过晨谈、给家长的一封信,亲子营报刊、宣传版面,专题连载,家长说明会,开放半日活动等形式向家长渗透正确的亲子教育观念;召开以老师、专家为主的育儿知识讲座;召开以家长经验为主的育儿经验交流会,在互通信息交流模仿的同时挖掘蕴藏在家中的丰富的亲子教育经验;教师也可充分利用互联网,使双方进行思想融合,达成共同意见,形成观念认同的连心桥。帮助家长端正和更新亲子教育观念,树立使孩子在体智德美各方面全面和谐发展的思想,为亲子教育的顺利进行提供了有利的保障。(三)家长们的亲子教育观念转变了,亲子教育的行为也就改变了。早上帮孩子换鞋的家长没有了,更多的是在旁边鼓励孩子自己动手;家长放手不管孩子的少了,和孩子交流、游戏的多了;怪孩子没有学到东西的少了,夸奖孩子善于观察,发现的多了;家长从以前拔苗助长式的拔高教育中走出来,开始深入的观察孩子。家长还学会了利用每月的活动反馈,来离园交谈等形式及时的将孩子在家的表现和老师进行交流,寻求科学的亲子教育方法。

二、在亲子教育中发挥家长的职业优势

每位家长从事不同的行业,具有不同的经历、职业特长。家长参与亲子教育的过程,一方面家长会给老师以启发、灵感,另一方面家长可以运用各自的专业知识和技能拓宽孩子的视野,丰富孩子的社会生活经验,提高孩子的社会交往能力。

1.发挥家长的纽带作用。幼儿园不是幼儿亲子教育的唯一场所。大自然,大社会才是孩子学习的大课堂。家庭、社区中物质资源、自然资源和人文资源为家长和幼儿提供了舞台。而要发挥这些资源的价值光靠老师的力量是无法达到的,只有在家长的支持下,充分发挥各行各业家长的纽带作用,为我们的亲子教育活动牵线搭桥,才能更好地利用这些资源。经过一段时间的努力,现在家长已经不再停留在单一的物质资源的准备上。每个月我们都会在下一个亲子教育活动开始之前,在家园联系栏中向家长介绍下一个活动主题,以及需要配合的事项。这样发挥了家长参与亲子教育活动的积极性,唤起了家长的主人翁意识,使家长真正成为亲子教育活动的合作者。

2.引导家长发挥职业优势参与亲子教育活动。把家长请进教室,体验一下做“爸爸老师”或“妈妈老师”的感受,就幼儿关心的话题与孩子共同探讨。当医生的妈妈给大家讲解卫生常识、孩子成长的过程;当交警的爸爸给大家讲交通规则。家长的参与促使亲子教育活动朝更深更广的方向发展。教师利用家长参与的契机,最大程度地促进幼儿发展。其间,教师发挥桥梁作用,引发幼儿与家长互动。家长的教育水平提高了,有很多家长还能针对自己孩子的特质,配合老师的教育策略,在家和孩子一起进行简单的“亲子游戏”等等。对家长的亲子教育起到很好的辅助作用。

三、亲子教育中展现家长的个性魅力

家长们具有不同的兴趣爱好,具有很大的潜能。如果家长能将自己的才能来影响孩子,带动孩子的发展,那孩子就受益匪浅了。但家长或由于忙工作很少有时间与孩子交流,或不知如何指导孩子游戏,这时教师提供活动内容,可以为他们创设一个极佳的亲子游戏的机会。亲子活动的形式是多种多样的,教师可根据活动的内容选择合适的方式。

1.亲子同做。

美术活动中,我们请家长和孩子在周末合作完成美工作品《各种各样的车》,星期一我们就收到了几十件作品,但无一件是相同的。家长们各显才能,从报纸、杂志、书本上找到了各种各样的参考资料,做出了各种各样的车,一位家长还做出了一辆老式车。最后在老师、小朋友、家长多方评比下,给每件作品都评上了等级,并投放到观察角中。同样的活动还有《乐器制作大比拼》《废旧材料制作比赛》等。这些活动为幼儿创设了和父母一起制作的机会,使幼儿体验了成功,获得了自信。

2.亲子同乐。

在家长开放日中,我们组织了几次别开生面的“亲子同乐”活动。周末亲子游戏为家长提供了展示才能的平台,增进了家长、幼儿、老师的情感交流。为家长和孩子们设计了一系列愉快、轻松又有意义的亲子游戏活动内容。如:“小兔运萝卜”、“齐心协力”、“大家帮帮帮”等等。让平时忙于工作,没有时间和孩子们一起感受童真,共享快乐的家长们尽心的和孩子们玩了个够,有趣好玩的竞赛活动让大家开怀大笑、兴奋不已。

3.亲子同演。

开展家庭才艺表演、举行化装舞会、儿童剧创作表演、文艺联欢活动等。这样的亲子活动可让每个家庭都积极参与,大胆上台展示才艺,让人一饱眼福。家长表演的有课本剧,歌唱与书法组合,有的还和她的爸爸妈妈、外公外婆一起表演,集吹、拉、弹、唱跳为一体,可谓是才艺俱全;歌舞表演、警务技能表演,把整个活动推向,台上台下就像是一片欢乐的海洋。文艺联欢活动不仅使家长看到孩子的发展进步,更使幼儿得到锻炼,体验快乐,增强了自信心。

四、幼儿园节日亲子活动与家长资源的利用

首先,与家长共同制定节日活动的方案,可以书面征集方案;可召开座谈会口头商议方案等。如“五一国际劳动节”,我们通过节日活动设计方案大征集的形式,收到了家长们设计的多种多样的活动方案。有亲子同乐活动的;有节日郊游活动的;有设计参观工人劳动的;有设计善心活动的;有设计和劳模联欢的;有看画展、图片展或事迹展的;有节日劳动体验活动,如种花、包水饺;有设计介绍育儿经验的等等丰富多彩的活动内容。我们选择了最佳方案或几个方案合在一起或系列活动。

其次,节日活动的准备工作。一是节日活动筹备小组分工进行活动的准备工作。如:有负责活动场地安排的;有负责采购节日礼物的;有负责幼儿演出服的;有负责提供车辆的;有负责摄像的等。二是主持人的选择和安排节日活动的顺序等。如:有家长做节目活动主持人的;有教师做活动主持人的;有幼儿做主持人的等。三是节日活动环境布置,大至美化、绿化环境,幼儿家长根据自己的才艺积极主动的参与,搞园艺家长将场地装扮得鲜花盛开。

篇9

2019年,国家档案局印发《关于在深化国有企业改革中加强档案工作的意见》的通知,要求各地国有企业档案管理部门与时俱进,进一步完善体制机制,促进国有企业档案管理工作更好地为企业的发展服务。其中,国企退休人员人事档案作为国企职工参与企业各项经营管理活动的记录,是国企职工为社会主义建设作出的贡献的历史证据,不仅是珍贵的档案信息材料,而且在国有企业改革的时代背景下还迎来了社会化管理转型升级的机遇与挑战。

一、国企退休人员人事档案管理社会化转型的意义

退休人员管理是我国经济发展初期国企办社会职能的表现形式之一,随着市场经济改革的不断深入已经逐渐成为国企转型升级的制约。2019年,中央办公厅、国务院办公厅印发《关于国有企业退休人员社会化管理的指导意见》,在全国范围内推行国企退休人员社会化管理,退休人员人事档案同步移交。

(一)助力国企职能定位转变

我国的国有企业在其发展过程中曾经承担了大量的公共性职能,除了需要完成生产任务、实现盈利目标外,还具有退休人员管理,国企办教育、国企办医疗,职工宿舍物业与水、电、气、消防安全管理等五方面的职能,导致企业负担过重,严重拖累了生产效率。剥离企业办社会职能是国有企业改革的核心。目前,国企职工住宅家属区“三供一业”与教育、医疗职能移交改革已经基本完成,推进国企退休人员社会化管理是深化国有企业改革的重要课题,有助于理顺政府与国企的职责界限,使国企从公共性职能中解放出来,集中精力专注主营业务,提高市场竞争力。

(二)提高档案管理服务水平

国有企业档案管理部门并不是专业化的档案管理机构,由于各企业管辖的自身退休人员人事档案数量较少,聘任专职档案管理员人力成本较高,导致许多企业并不能从“按岗选人”的原则出发,而是选择让不具有档案专业背景的其他岗位人员兼职做档案管理工作,或者将档案管理岗位作为安置年龄较大、因病退居二线人员的“照顾性”岗位,由此造成从业人员业务素质不高,缺乏必要的上岗培训与继续教育,无法适应新时代国企退休人员人事档案管理的要求。此外,由于档案管理工作并非企业的盈利增长点,许多企业高管对档案管理工作的重要性认识不足,缺乏更新档案管理设施设备的动力,一些企业的档案室都未能按要求配备除湿机和防火器材等,造成纸质档案霉变破损,档案的保管存在安全隐患。国企退休人员人事档案实行社会化管理可以有效地改善这种现实情况。政府部门对辖区内的所有国企退休人员人事档案进行集中管理,管理规模与档案总量远超以前单个企业管辖的体量,有助于形成规模效应,还可以利用采购谈判低价采购设备与耗材,有效降低成本。档案管理人员分工协作、各司其职,一方面摊低了每份退休人员人事档案管理的人工成本;另一方面也有助于组织规范化的档案业务培训,优化绩效考核方案,通过交流协作营造工作人员之间比、学、赶、超的良性竞争氛围。

(三)保障企业退休人员利益

由于退休审批需要人事档案材料佐证,职工到达法定退休年龄、办理退休手续的时间节点是企业人事档案的高峰利用期。很多人误以为国企人事档案在人员退休审批结束后就毫无用处了,但实际上退休人员人事档案的利用范围涵盖了政审佐证、继承权确认、社会保障权利证明等方面,对人事档案整理与审核水平有较高的要求。根据有关学者的统计,国企退休人员人事档案的利用机构(人)中,社会保障部门占比最大。换言之,在国企退休人员人事档案社会化转型之后,社会保障部门(退管经办机构)既是档案的管理机构,也是利用档案频率最高的机构,有助于社会保障部门(退管经办机构)从档案用途的角度出发,深入剖析入档材料的必要性与重要性,适时调整档案类目,重塑管理流程,使国企退休人员人事档案管理工作更好地为档案利用服务,从而有效保障国企退休人员的合法权益。

二、国企退休人员人事档案移交可行性

国企退休人员人事档案移交社会化管理工作时间紧、任务重,管理模式变动大,涉及国企退休人员人数众多。在退休人员人事档案移交过程中,国企和人事档案接收机构要以“送出去”“迎进来”的姿态,主动衔接,热情服务,打消国企退休人员的顾虑。

(一)做好政策宣传与咨询服务工作

国企退休人员人事档案移交实施社会化管理离不开国企退休人员的理解和支持。由于国企退休人员人事档案管理的模式运行已久,许多退休人员不理解改革的动因,容易产生档案移交实行社会化管理可能会影响退休人员待遇的担忧。政策宣传与咨询服务可以帮助国企退休人员充分了解实施退休人员人事档案社会化管理的优点,使他们明白退休人员人事档案移交的步骤流程与方式方法,有助于提高退休人员对人事档案移交工作的配合度与接受度。同时,国企退休人员人事档案移交实施社会化管理也是一次促进档案业务“供给侧”与“需求侧”交流融合的改革契机,政策宣传过程中能够收集到大量国企退休人员的意见建议,也可以为档案管理部门改进服务质量提供思路和依据,进而有助于促进由“政府、群众、档案”新型三元互动模式取代传统的“政府、档案”二元互动模式,有效提高行政效率。

(二)制定科学合理的移交方案

在实施国企退休人员人事档案社会化转型之前,由于国企退休人员人事档案是由企业自行管理的,导致人事档案管理的质量参差不齐,档案接收机构对各个国企的档案管理情况的掌握也不够全面。因此,在开展国企退休人员人事档案移交工作之前,档案接收机构需要开展调研和沟通衔接,摸排底数,列出责任清单,明确目标任务。要积极了解掌握各移交企业退休人员人事档案管理的现状,依据移交人事档案的总量、行业类别、社保归属地等进行归纳分类,制定下发具有可操作性的移交方案,按照先易后难、分类分批原则,明确移交所需材料、经办流程、时间安排。还要认真开展政策培训,组织重点国企人事档案管理人员召开政策宣讲会,提高国企档案移交工作人员的业务经办能力。同时按照时间表倒排工作,掌握进度,限时完成,保证国企退休人员人事档案社会化管理改革有条不紊、忙而不乱。

(三)简化档案移交流程

档案接收机构接收到国企退休人员人事档案以后,要将信息同步共享到街道(社区),同时开展人事档案信息化加工。要畅通移交业务流程,在移交过程中,档案直接在国企与档案接收机构之间进行流转,企业退休人员本人不用办理任何手续,只需在接到社区通知后到社区报到并确认相关信息。

(四)加强档案移交中的过程控制

为保质保量完成国企退休人员人事档案移交任务,档案管理部门应及时落实国企退休人员人事档案移交考核的口径、指标、工作要求,实施风险防范预案,对档案移交接收工作认真进行查漏补缺。一是建立通报机制,对考核范围中的重点企业形成移交情况进度报表,定期通报情况;二是建立督查机制,对各档案接收机构按行政区划归属进行工作督查,加强沟通,及时指导。

(五)设置过渡期,确保平稳移交

国有企业涉及的行业范围广泛,由于主管单位不一,往往遵循不同的档案管理规范,实行统一管理难度较大。国企退休人员人事档案管理的社会化转型打通了档案管理的前后端,促使各企业按照统一的标准及时归档、合理组卷、规范装订,并要求涉及档案移交的相关国有企业在过渡期内保持一定力量协助档案接收机构做好企业退休人员人事档案社会化管理服务的协调工作,如有档案材料缺失需按规定进行补充或提供情况说明,以免因“三不管”与相互推诿损害退休人员的利益。

三、国企退休人员人事档案日常业务改革

档案移交只是国企退休人员人事档案社会化转型的第一步。社会保障部门(退管经办机构)成为国企退休人员人事档案的管理部门之后,日常为企业退休人员提供档案整理、查询、调动、出具证明等服务,需以“就近办、简化办、网上办”为要求,推进窗口服务工作标准化、规范化、制度化建设,不断提升企业退休人员的满意度。

(一)流程再造

传统的档案政务服务模式以档案服务机关的职能为中心,档案管理人员具有资源优势与政务权利,容易滋生官本位思想。随着行政体制改革向纵深推进,传统的档案政务服务模式已经无法适应新时代社会经济发展的要求。近年来,“一窗受理”成为政务服务领域的热点名词。由于办事窗口是政府向群众提供面对面服务的场所,可以在很大程度上影响群众的满意度。因此许多政府机构对外办事部门都以方便群众办事为目标,将原本的各分项业务办理窗口统一归并为综合窗口。比如,由具有档案管理职能的业务部门对综合窗口工作人员进行业务培训,使每一个综合窗口都可以经办国企退休人员人事档案业务。另外,安排领导干部轮流到办事大厅值周,负责向前来办事的外来人员提供引导、政策解释、陪跑服务;实行窗口工作人员错时上下班制度,实行中午时段窗口对外办公,最大限度减少办事人员等候的时间等,这些都是提高档案服务质量的有益尝试。当然,“一窗受理”不应仅仅拘泥于字面意义上的归并办事窗口,更应该借“一窗受理”完成档案政务服务的流程再造,使其成为“政府再造”的契机。“政府再造”理论是当下政府改革中广泛使用的政策工具,是指通过对政府行政部门与公共管理组织绩效的根本性变革转型,大幅提升效能、服务能力、创新能力与适应能力。“政府再造”要遵循公共导向,档案管理部门应以便民利民为出发点,最大限度地简化办事环节,最小化行政成本,从而提高档案管理服务效能。

(二)精简相关材料

应从企业、群众的办事需要出发,精简国企退休人员纳入社会化管理服务审核所需材料。比如,社会保障部门(退管经办机构)可以利用信息化手段获取国企退休人员的基础信息,从而取代传统的由退休人员手工填写各类表格的信息采集方式。将功能相近的表格整合为一张表格也能够有效缩短窗口业务的平均办结时间,为“一窗受理”提速增效。

(三)档案数字化

在传统的档案管理模式下,纸质档案要实现在各部门间的流转共享就必须通过“调档”的方式进行,档案材料流动缓慢且利用效率低下。如果业务申办发起地与档案保管地距离较远,经常需要耗费更多时间,无法“即办即走”。因此,要实施改革,就需要信息技术的协助。档案数字化是大数据时代档案管理的发展方向,是指通过使用扫描仪等设备,将纸质档案进行加工使其转变为数字图像存储在电子载体上,并且按照档案材料之间的内在联系,把数字图像和目录数据用关联关系连接起来的处理过程。国企退休人员人事档案移交实行社会化管理以后,可以分批次进行档案数字化。一方面,档案数字化以纸质档案为基础,有助于形成倒逼机制,促使档案管理机构及时做好纸质材料的归档、整理、审核、检查等工作,保证入档材料的准确真实、类目完整;另一方面,档案数字化不仅能够防止档案的腐化霉变、破损遗失,还能够提高档案利用效率,有利于政务信息的公开,实现档案资源的互联互通。

(四)打通档案信息共享壁垒

国企退休人员人事档案是企业退休人员人生经历的记录与证明,是最好的身份信息佐证材料。在国企退休人员人事档案移交实行社会化管理以后,凡是涉及行政业务的事项,如有关高龄、劳模、政治面貌、高级职称等信息的数据采集,都可以在档案移交环节完成,不再需要办事企业与群众自行填写,实现让数据“替群众办事”。在条件允许的情况下,将档案系统网络延伸到社区,在行政审批权限范围内实现信息共享,通过多部门合作使档案异地查询、档案业务异地“一窗受理”成为可能。

四、社会化转型的成效与展望

国企退休人员人事档案管理社会化转型有效提高了企业与退休人员办理档案业务的便捷性,推动了档案数字体系的构建与公共服务理念的转变;同时,也对经办机构的档案管理能力提出了新的要求。开放且充满活力的政府、从群众需求出发的服务理念,以及不断提升的信息化水平是社会化转型改革成功的关键所在。一方面,档案管理部门应巩固现有改革成果,保持与国有企业的良好沟通,集思广益,将好事办得更好;另一方面,还应注意分析国企退休人员人事档案管理中出现的新形势、新问题,不忘初心,与时俱进,努力完善健全档案管理机制,更好地为企业退休人员服务。

参考文献:

[1]张逸.我国国有企业职能定位与分类及其改革趋向[J].上海企业,2020(2):64-67

[2]武军.剥离国有企业办社会职能,加快推进国有企业退休人员社会化管理工作[J].劳动保障世界,2019(32):65-66

[3]郭文芳.浅谈退休干部人事档案的开发利用[J].兰台内外,2020(35):25-26

[4]王美龙,陈维祥,吴卫.企业退休人员人事档案管理与综合利用研究——以南京市为例[J].南京晓庄学院学报,2012(5):111-117

[5]国虹.“最多跑一次”改革:新时代“以人民为中心”的公共行政创新运动[J].西南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2019(6):29-36

[6]戴维·奥斯本,彼得·普拉斯特里克著.再造政府[M].谭功荣,刘霞译.北京:中国人民大学出版社,2010:8-13

篇10

关键词:职业院校;工匠精神;培育路径

中图分类号:G711 文献标志码:A 文章编号:1673-291X(2017)03-0123-02

总理在2016年政府工作报告中提到,要“鼓励企业开展个性化定制、柔性化生产,培育精益求精的工匠精神,增品种、提品质、创品牌”。同年,刘延东同志在全国职业教育活动周启动仪式暨全国职业院校技能大赛开幕式时也强调,要“弘扬工匠精神,打造技能强国”。由此,“工匠精神”再一次回归到了中国公众的视野。如何在学生日常教育工作中重树“工匠精神”,培育“大国工匠”,已然成为时代赋予高职院校辅导员的一个崭新课题。

一、工匠精神的时代内涵

工匠精神是工匠们对设计独具匠心、对质量精益求精、对技艺不断改进、为制作不遗余力的理想精神追求。精心设计、质量至上和不断革新,显然是工匠精神的核心要义。当然,这种精神不只在工匠身上体现,还可以凝结在所有人身上,即一切劳动者在“制作或工作中追求精益求精的态度与品质”。工匠精神被人们定义为一种工作态度和精神品质,但从国家层面来说,工匠精神是高等职业教育和社会经济转型升级发展共同作用的合力。从个体来说,工匠精神应该是指工匠在高超职业技能和良好人文修养结合下形成的一种精神理念,它既体现为工匠的气质,又体现为产品的品质。分为四个层面:一是精益求精。注重细节,追求完美和极致,不惜花费时间精力,孜孜不倦,反复改进产品,把99%提高到99.99%。二是严谨,一丝不苟,确保每个部件的质量,对产品采取严格的检测标准,不达要求绝不轻易交货。三是不断提升产品和服务,因为真正的工匠在专业领域上绝对不会停止追求进步,无论是使用的材料、设计还是生产流程,都在不断完善。四是专业,敬业,打造本行业最优质的产品,其他同行无法匹敌的卓越产品。

二、高职院校培育和弘扬工匠精神的意义

在国家全面深化改革之际,高等职业教育提出培育工匠精神,是提升内涵建设,满足社会经济发展的需要。

1.锤炼“工匠精神”是“中国制造2025”的战略需要。《高等职业教育创新发展行动计划(2015―2018年)》明确指出,高职教育的主要目标就是提升技术技能人才培养质量,提高应用技术研发能力和社会服务水平,形成与行业企业共同推进技术技能积累创新的机制,增强服务“中国制造2025”的能力。在高职院校中加强工匠精神的培育,有利于适应社会对技术技能人才的需要。为此,高职院校辅导员应积极探索实践育人方法,{整管理学生的思路,转变育人理念,在日常教育中渗透工匠精神,培育满足社会经济发展需要的人才,实现中国由制造大国向制造强国的迈进。

2.工匠精神是职业教育“立德树人”的特征和灵魂。工匠精神不仅是技术、技能,更是人的素质素养,是人的全面持续发展。教育的根本任务是立德树人,高职院校辅导员作为教育的主体之一,将工匠精神融入学生日常教育,才能给职业教育灌注丰富的思想内容,才能提升职业教育真正的人文价值,培育学生的人文情怀,提升学生的人格魅力。也只有这样,才能给职业教育带来立德树人的特征和灵魂。

3.工匠精神是职业教育文化的软实力。将工匠精神的正确理解引入职业教育,用工匠精神滋润学生心灵,具有十分重要的意义。只有这样,才能够让社会真正认识到劳动光荣、技能宝贵、创造伟大。因此,培育和弘扬工匠精神,能够跟劳动、技能和创造紧密地结合起来。从而彰显工匠精神的育人功能和意义,提升职业教育的文化软实力和影响力。

4.工匠精神是学生可持续发展、实现自身价值的现实需要人才是企业最重要的生产要素,是重要的生产力,企业的竞争不仅是资本和技术的竞争,更是人才培养和创新驱动的竞争。高职院校理当成为培育工匠和工匠精神的主阵地,培养学生尚真的职业理想、良好的职业道德、细致的工作态度、严谨的职业规范,将工匠精神融入学生职业发展,才能实现服务企业、回报社会、个人持续发展的终极目的。

三、工匠精神培育的路径选择

在学生的养成教育中注入工匠精神,培育工匠品质,是高职院校提高人才质量的实现路径。为此,高职院校辅导员可分年级、分主题开展工匠精神的培育工程。

1.校园文化直通工匠文化。举办技能展示月,组织学生以各种形式,参与参加科技作品制作,培养学生创新创造能力,并将学生自制作品进行展示和点评,将工匠精神转化为具体的“文化行为”融入学生工作之中。打造体现技能特色的道路文化和广场文化;建立技能大师事迹展览馆;在教学楼道、公寓楼道设计了企业文化长廊、校友风采长廊,使学生时时、处处都能受到浓郁的技能文化环境的熏陶,营造崇尚工匠精神的校园文化氛围,教育学生恪守校训、厚德强技、奋发有为。

2.主题活动融合工匠精神。一是在社会服务中体验工匠艰辛。组织学生参观学院教学实训基地,邀请社区民众亲自动手体验技术工人的工作。在社会服务中,了解职业乐趣,感受工匠精神的特色与魅力。二是在实践教育中感受工匠精神。邀请职业教育研究机构、学会等进校举办论坛、讲座、展览等,展示工匠精神的历史沿革、创新成果、典型案例,教育学生坚定理想信念、崇尚劳动、敬业守信、精益求精、敢于创新,掌握中高端技术技能,成长为中国制造走向优质制造、精品制造的主力军。三是在相互交流中传播经验。邀请劳模、大师、企业家、技术能手和优秀毕业生走进校园定期回校做报告,传播前沿施工技术、交流成功经验,激励在校学生尊重职业、尊重技术技能、尊重工匠。四是在工地实践中培育工匠意识。职业精神往往要通过实践才能内化为从业者的职业素质。当工匠精神与具体的职业场景相关联时,学生会更真切地体会工匠精神的实质与价值,并将其作为自己的职业信仰与追求。为此,组织学生参观公司的实训基地,让学生体验观摩工作流程、与工匠大师切磋技艺绝活,在实践中培育学生的职业意识、精品意识、创新意识。

3.专业社团丰富工匠内涵。工匠精神的拓展离不开专业技能的提升,而专业社团往往是学生专业技能的提升的平台。为此,辅导员和各专业教研室主任结对子,共同帮助学生成立了突出技能培养和工匠精神传承的社团。教研室主任担任社团的指导教师,辅导员担任专业社团的组织教师,发挥专业社团育人功能,拓展工匠精神的文化内涵。一是每年为学生专业社团争取活动经费,为社团建设提供必要的条件。二是实施分类指导,共同管理学生社团。专业社团均挂靠专业教研室和相关辅导员,辅导员教师管理协助社团的日常事务,教研室主任指导社团开展活动,进行专业训练。

4.技能大赛提升工匠技能。技能竞赛是检验学生技能水平的试金石,是工匠技艺比拼的舞台。通过校内建舞台、校外搭平台,引导学生崇尚技能、精益求精、追求卓越。一是在技能竞赛月为中学生、家长和社区居民设立观赛通道、项目体验和成果展示区域,传播职业教育和工匠精神的正能量、好声音、新形象。二是积极开展技能大赛获奖学生优秀典型宣讲团,进班级、进教室、进宿舍巡回宣讲其经验和事迹,在全院形成“榜样引领学技能、切磋交流共提升”的文化氛围。三是完善奖励制度,对于技能竞赛中获奖学生在奖学金评定、“学习刻苦”青春榜样评定中予以优先考虑。

5.社会服务培育工匠作风。工匠精神离不开社会认同,而社会认同离不开工匠的为民服务。通过组织学生“走出去”,利用本地社区、广场、公园等场所,开展紧贴群众生活的服务活动,让群众感受职业教育服务美好生活,既能高大上,又能接地气。一是组织企业文化进社区,通过展板宣传、学生讲解,让铁路工匠精神走进普通百姓的生活。二是组织学生进驻企业,配合企业完成生产任务,在社会服务中锻炼工匠作风。

6.“互联网+”提升工匠影响力。“互联网+”时代,紧扣工匠的主题,充分利用新媒体强大的信息传播功能,致力于建设官方微信、微博等平台,将工匠精神在学生中进行广泛传播,从而强化了培育学生工匠精神的效果。一是分批次、分时段在官方微信平台推送了多篇心灵鸡汤,在班级微博中推送了大国工匠等相关内容;二是搭建校园BBS师生交流互动和网络文化活动的服务平台;三是在QQ、微信、贴吧等网络载体上开展了形式多样、丰富多彩的活动。

高职院校技术技能型人才的培养需要工匠精神的引领,而作为身出教育一线的高职院校辅导员,也只有将工匠精神引入学生日常教育,积极探索培育工匠精神的新形式和新方法,才能为国家育工匠,为制造业树典范。

参考文献:

[1] 李宏伟,别应龙.工匠精神的历史传承与当代培育[J].自然辩证法研究,2015,(12).

[2] 肖群忠,刘永春.工匠精神及其当代价值[J].湖南社会科学,2015,(11).

[3] 王丽媛.高职教育中培养学生工匠精神的必要性与可行性研究[J].职教论坛,2014,(8).

[4] 薛栋.古代工匠精神的价值意蕴[J].职教论坛,2013,(34).

[5] 张蕊.感性凶猛的“工匠精神”[J].华东科技,2013,(5).

[6] 邓成.当代职业教育如何塑造“工匠精神”[J].当代职业教育,2014,(1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