政务信息交流材料范文
时间:2023-03-21 23:13:09
导语:如何才能写好一篇政务信息交流材料,这就需要搜集整理更多的资料和文献,欢迎阅读由公务员之家整理的十篇范文,供你借鉴。
篇1
信息采集能力是政府准确,及时和完整地获取所需要的数据和信息的能力。信息处理能力则包括存储,加工和分析各种数据和信息以满足政府最终用户需要的各种能力。政府能在多大程度上利用所采集和处理的数据实现“有信息的管理和决策”则是由政府的信息利用能力所决定的。而政府的信息交流能力则与政府信息对内交流,对外,促进政府与人民的互动,落实政府的各项方针政策和计划密切相关。
政府网站所决定的政府信息能力是执政能力的重要环节。政府最重要的能力之一就是对于公共信息的处理。从世界各国的经验来看,政府网站已经成为提升政府信息能力的重要手段和战略措施。从电子政务的角度来看,政府网站主要有整合、接入和表征三大功能。
电子政务资源的整合功能。
1.政府网站能够通过广泛的信息集合,有效增强政府的信息资源获取能力。
政府网站在获取信息资源方面具有极强的便捷性,能够突破时空限制,并可以使用户通过检索服务很快找到信息。
通过信息资源的聚合、聚焦机制安排,信息需求者可以通过政府网站实现自己开发所需要的信息,形成强大的用户信息资源自组织效应。 通过建立在政府部门间合理的信息采集分工负责制度,基于政府网站能够建立适应新情况的信息采集制度,充分发挥各政府部门、非政府机构和社会公众在信息采集 方面的作用。
2.政府网站的灵活互动功能能够增强政府信息资源的再利用能力。
政府网站所具备的互动论坛、信息查询等灵活功能,增强了信息的再利用能力。通过建立政府部门间的信息交换制度,政府网站能够更加促进政务信息在相关部门间的交流,使各部门工作能获得更及时、更准确、更完整的信息,加快决策制定和实施过程的协调,提高行政效率,根除“信息孤岛”现象,避免信息的重复采集、重复加工,减少信息资源的重复建设和资金的浪费。
3.政府网站的信息沉淀功能能够增强政府信息资源的积累能力。
通过建立政府信息资源的备份存储制度,能够发挥网站强大的信息沉淀和积累功能,对已经电子化、数字化、网络化的政府信息资源进行备份和“集中”存档管理。
通过政府网站的建设,能够更加有效汇集、存档各政府部门的信息进行长期的、历史性 的保管,防止各部门、各地方出现的信息资源自生自灭的现象,避免分散在各部门的信息资源由于条件局限而遭到破坏或散失,在部门或地方出现“数据灾难”时能以最快速度实现数据恢复。
通过政府网站进行信息资源的编目整理,有利于建立政府信息目录体系,实现可公开的信息目录可面向社会提供查询服务,以利进行深度 开发。
社会公共服务的接入功能。
1.作为直接面对社会公众提供服务的政府网站,承担着电子政务服务前台的功能。
政府网站既是政府办公业务的对外交流平台和政府形象宣传的前台,也是政府信息、公众获得信息的主要载体和渠道,是提供在线公共服务的重要工具。
通过建立政府自身的政府网站,政府部门可以为社会公众提供优质的多元化公共服务,实现与企业以及公众之问的互动式沟通。
政府网站将政府服务以某种逻辑方式整合在一起进行重新组合,通过这种方式,居民只需一个入口,就可以享受整体的政府服务,不必再沿用一个个部门拜访的串行工作方式。一种比较理想的公共服务结果是:居民一次性地将办理业务所需的证明材料或其他文件传递给一个政府业务处理入口,政府内部业务处理可以并行式办公,提高工作效率,从而实现政府服务后台系统的协调统一工作和整合服务。
因此,政府网站是企业和公众获得政府信息和服务的便利渠道,使得公众与政府之间的关系变得简单。政府网站的功能水平代表政府电子政务的发展程度,是电子政府建设的基本环节。
2.作为具有广泛接入特性的政府网站,承担着实现跨部门应用的功能。
电子政务应用主要面向政府部门提供政务协同服务,面向领导提供政府决策支撑服务, 面向社会提供公共服务,产生了大量的跨部门业务过程,这些业务需要多个部门共同参与完成,需要实现跨部门的信息共享和业务协同。
这些不同的决定了政务信息资源的四类服务模式:公共服务、资源共享、政务协同和辅助决策。
公共服务模式作为为或社会公众实现政务信息公开服务的技术方式,采用具有多接入、全时段特性的政府网站来作为电子政务提供公共服务的主要手段,已经成为各国政府的成功经验和普遍共识。
资源共享模式政府网站由于具有广泛的接入性,能够实现多个维护入口并行的管理模式,因此能够成为支持两个或多个部门之间共享政务信息资源的主要技术方式。
政务协同模式作为一种支持多个政务部门协同完成一个业务过程的技术方式,政府网站能够作为信息资源的交流、处理平台,将多个部门业务组成一个业务流程。各部门实现各自的业务,工作流实现业务信息按流程转发,并持续启动相关业务过程,实现跨部门的业务协同。
辅助决策模式作为为领导和政务管理人员提供科学决策依据的技术方式,政府网站能够实现通过对多渠道的信息进行采集、汇总、分析、归纳和综合等,获得可靠、科学的决策信息。
公共服务、资源共享、政务协同和辅助决策四类服务模式的技术解决方案为跨部门电子政务应用奠定了技术基础和实现平台。
电子政务绩效的表征功能。
政府网站的访问速度能够体现出运行基础层的建设绩效,尤其是为社会提供“信息公 开、在线办事、公共参与”过程中的速度情况能够直接体现出电子政务基础设施建设的基本情况,并体现出保证电子政务的正常运行的引导作用。
其次,政府网站的 信息服务能力能够体现出信息资源层的建设绩效,在为社会公众提供查询、咨询等服务的过程中,直接体现了电子政务数据交换、共享、交互能力,同时,政府网站 的市长信箱等栏目为政府提供了数据分析、数据挖掘、领导决策的支撑。
第三,政府网站的在线办事的建设情况,能够体现平台支撑层和政务应用层的建设情况,从 而实现基于政府网站的政务应用评估。
1.政府网站能够体现政务信息公开的绩效。
政府政务信息公开的绩效主要体现在公开内容的全面性、实效性、准确性与完整性四个方面,政府网站能够通过指标体系的设置实现对政务信息公开的有效评估。
所谓全面性,即强调政务公开应“以公开为原则,不公开为例外”,政府网站的政务信息应当力求全面地反映政务工作的过程和结果,全面地共享经济建设与社会生活中政府所掌握的信息资源。
所谓实效性,即政务公开应做到“经常性的工作定期公开,阶段性的工作逐段公开,临时性的工作随时公开”,政府网站必须注意信息的维护与更新,及时最新、最具实效性的政务信息。
所谓准确性,即强调政府网站必须能够代表政府,所的信息必须体现出权威性,因此要求各级政府网站必须具有高度权威性的信息供给渠道。
所谓完整性,即强调政府网站公开的信息应当形成一个完整的体系,不仅公开过程性信息,如政务工作的计划规划和进展情况,也要公开结果性信息,如工作总结及结果公示等。
2.政府网站能够体现公共服务的绩效。
服务是政府网站乃至整个电子政务的生命线,面向企业和社会公众提供公共服务是政府 网站的核心内容。通过政府网站,不仅能够评估行政性质的在线服务,同时能够评估社会性的公共服务;不仅能够评估信息形式的公共服务,也能够评估信息交 互与事务处理形式的公共服务;政府网站能够通过公共服务的架构评估政府是否做到“以用户为中心”,是否最大程度的方便用户获取各种服务。
按照信息交互与处理的复杂程度将在线办事能力划分成不同的深度,如表格下载、在线 咨询、在线查询和在线申报等,政府网站能够评估政府就每一事项提供不同深度下的“一体化”服务。通过考察政府网站是否具备较高的“客户意识”,是否能够充分考虑用户的使用习惯,政府网站是否按照不同用户对象的应用主题设计公共服务的架构,能够评估政府是否打破政府部门的界限,整合各种在线办事的资源与系统,提供覆盖用户全生命周期的“一站式”服务。
3.政府网站能够体现公众参与的绩效
篇2
改革开放以来,我国建筑业以令世界惊讶的速度发展。作为一个拥有3000多万人的劳动队伍,且与广大人民群众生命财产安全密切相关的劳动密集型产业,建筑业发展与其他行业相比,管理任务异常艰巨。国家各种方针政策、法律法规不断出台,行业和企业的改革举措不断推进,建筑领域受到各级领导、各界人士及广大人民群众的广泛关注,这一领域的新闻报道常被国内外众多媒体转载,这些特质为建筑行业新闻宣传和信息交流提供了无比宽阔的舞台和空间。本文就如何做好建筑行业新闻宣传及信息交流工作,提出几点思考和建议。
建筑行业新闻报刊发展现状
据不完全统计,我国建筑行业目前有各类公开发行的报刊、出版机构近百家,有70多家建筑类网站登记注册,还有不少内部报纸、杂志、网站存在。由于新闻宣传的导向作用和传播的广泛性,建筑行业新闻媒体对行业和社会民众的影响不可低估。但长期以来,建筑行业新闻媒体领域管理缺失,一定程度上影响了建筑行业的健康发展。
宣传声音不统一。由于数百家建筑行业媒体的信息来源不同,在政策及解析方面各自为政,建设行政主管部门的政策方针不能被统一地传达给业界及社会民众,许多人的非正式话语以“政策”的名义在各网站流传。由于缺乏对行业媒体新闻的指导管理,大量信息资源被白白浪费,造成行业新闻工作的被动局面。
行业报尚未明确宣传重点。我国新闻传播行业历来将传播新闻信息和舆论引导作为最基本的两项任务。但行业报不同于党报、党刊,与党报、党刊的宣传重点应该有区别。目前,我国关于新闻出版单位产业化改革的方针政策已经为行业媒体的改革发展指明了方向,建筑行业新闻报刊应在政策指导下逐步明确宣传重点。
建筑行业新闻报刊发展建议
笔者所在的中华建筑报社,较早地意识到行业媒体面临的危机,10年前便进行企业注册,实施企业化办报及经营战略。10多年来,报社已完全面向行业、面向市场,建立了全员聘用、工资待遇与贡献大小挂钩的劳动机制,探索出一条富有生命力的服务于行业专业受众的办报新路。时任建设部部长俞正声曾称道报社:“这样办报很好,贴近行业,贴近群众,贴近生活。这样办下去,会越办越好。”
积10年改革探索之经验,笔者认为,作为行业媒体,建筑行业新闻报刊只有正确定位,以专业知识研究专业问题,服务于专业受众,才能长远地发展,尤其应着力于以下几方面。
组建建设系统新闻信息集团。通过组建建设系统新闻信息集团,保留合并同类机构,对内各媒体有各自的宣传重点,对外统一为建设系统新闻信息中心,使之成为行业新闻和信息的专业机构。信息中心统一制订中长期宣传及信息交流计划,有重点地行业新闻,统筹组织新闻宣传工作,中心内部各单位信息共用,资源共享,从不同角度报道建筑业最新动态,有重点地完成新闻宣传任务,至少可节约50%的人力、物力、财力。
加快信息化建设步伐,推进建筑业发展。英国Latham报告指出,英国建筑业通过运用信息技术,可节省约30%的建筑成本。美国招标网(省略)和建造网(省略)都称通过将建筑市场带入互联网可节约30%~35%的项目成本。世界各国都在建筑业信息化建设方面进行着深入的研究。“九五”以来,建设系统建立了覆盖全行业的政务信息工作网络,各地积极推进城市管理信息化,全国住房公积金监督管理信息系统、全国建筑市场监督管理信息系统、全国城市规划监督管理信息系统等已建设并完善。计算机辅助施工技术(CAC)已在建筑施工领域得到应用,房地产交易、工程招投标、工程造价、工程质量检测等行业普遍实现了计算机管理目标。建设系统新闻信息集团应积极推进信息技术在建筑业的研究应用,推进建筑业信息化建设。
分类甄别,引导行业报刊向专业化方向发展。除有保留价值的内部工作简报外,坚决整顿并撤消内部小报小刊,既可节约大量人力、物力、财力,又可避免虚假报道出现。合并同类优秀期刊,使之向专业化方向发展。
走报刊产业化之路,自负盈亏,保证可持续发展。目前,我国有1900多种报纸,9800多种期刊,除党报、党刊等公益性报刊外,其他报刊将按照我国新闻出版行业产业化改革要求走转企改制的产业化发展道路,这是我国新闻出版行业在思想观念、组织结构及经营模式方面进行的根本性变革。报刊转企改制,保证了舆论引导的正确性和导向性,为党和国家基本方针政策和改革措施提供了全面、有效、健康的宣传平台,也为现代化建设和社会主义精神文明建设营造了良好的社会氛围,更为新闻媒体走向市场指明了发展方向。建筑行业媒体具有专业性特质,将自己定位于为行业服务的专业媒体,将拥有更大的发展空间,以及更强的自主经营能力和发展活力。
篇3
科学化是机构编制管理工作的终极目标,泰安市编办充分运用评估、考核、调研等手段,确保机构编制工作的科学性。一是力促决策科学。将上级文件精神和泰安本地实际紧密结合,努力使决策体现时代性、把握规律性、富于创造性。制定《泰安市机构编制事项调研评估暂行办法》,凡机构的设立、调整、撤销,职能、编制、领导职数的核定或调整等事项,提报前都要进行考察调研,并明确了受理事项、制定方案、方案审批、人员选配、组织实施、研究分析6个步骤。二是力促执行科学。科学的执行是确保决策顺利实施的重要保证,为确保执行落实的有效性,注重强化考核这一手段和杠杆。2011年将机构编制管理法规政策落实情况纳入全市科学发展综合考核体系和年度目标考核体系。出台《县市区机构编制管理工作考核实施办法(试行)》,明确了考核对象、考核内容和考核方式。今年一季度对县市区进行了首次考核,通过听汇报、查资料、看现场,全面掌握了县市区机构编制工作经验做法,发现了存在的问题和不足。根据考核结果对县市区2011年度机构编制工作进行了评定,有力促进了机构编制工作落实。三是力促监督科学。将监督检查放在与决策同等重要的位置,进一步完善《泰安市机构编制工作监督考核意见》,丰富充实监督检查方式方法、程序以及责任追究认定。完善机构编制审批与监督检查的协调配合机制,探索实行县市区编制使用审批备案制度。县市区编办每年年底前将年初下达的编制计划使用情况报市编办备案。市编办对备案材料进行审查,结果作为开展监督检查和核准下年度编制使用计划的主要依据。
二、明确权限流程,提升规范化水平
讲规矩、重程序是机构编制有效管理的重要保证。近年来,泰安市编办把规范化建设作为机构编制管理工作的重点。一是规范机构编制管理权限。制定出台《泰安市机构编制委员会及其办公室主要职责和工作程序》,明确了编委和编办的职责权限,县(市、区)党委、政府组成部门和乡镇党委、政府工作机构的调整须报市委、市政府或市编委审批;县(市、区)事业单位的增减,要报市级机构编制部门核准、备案。二是规范机构编制审批程序。出台《关于加强县(市、区)机构编制的意见》,分别明确了行政机构和事业机构的审批程序。报市级审批的行政机构调整事项,由县(市、区)党委政府提出书面报告,市编办提报,按管理权限审批;事业单位机构编制事项的管理按主管部门向同级编办提出立项申请—县编办向市编办申报立项—按照审批管理权限研究确定“三步走”的程序办理。近年来批复的机构编制事项全部按程序进行了办理,并详细记录在案,有效控制了县市区事业机构和人员编制增长。三是规范编制使用流程。着眼体制理顺的新形势,2010年及时出台了《关于加强机关事业单位机构编制使用管理的意见》、《关于实行市直机关事业单位核减人员通知单的通知》等文件,其中加强机构编制使用管理的意见被《机构与行政》全文刊发推广。《意见》详细规定了用编申请—用编审批—使用编制—落实编制—核销编制5个步骤,确保了编制使用的环环紧扣。之后又结合市直机关事业单位实际,规定机关事业单位核减人员必须向机构编制部门报送通知单,把好机构编制管理的“后置”关口。
篇4
一、____市司法局数字化平台简介
随着信息化、数字化水平的不断发展和日益普及,____市司法局同全市司法行政部门、法律服务机构、管理对象、业务联系部门及其他部门信息交流频繁,日常办公、视频会议、普法宣传、人民调解、安置帮教、社区矫正等各项业务的信息化需求强烈,迫切需要建立健全全市司法行政系统网络和数字平台,才能更好地满足业务快速发展的需要,才能更好地服务于社会稳定和经济发展大局,才能更好地适应“数字城市智慧____”的战略要求。
2010年起,____市司法局依据全市司法行政系统信息化建设现状,提出建设一个安全、先进、灵活,高带宽、高可靠性的多业务应用的综合网络平台,实现了不同部门、不同业务之间安全高速的数据共享、智能分析、应急预警、远程协助、办公协同等功能,尽可能地简化办公流程,提高效率,节约成本,充分发挥职能,有力维护社会稳定,助推经济社会发展。
____市司法局数字化平台建设由应急指挥调度系统、业务信息管理系统、日常办公应用三部分组成。
应急指挥调解系统包括:视频会议系统、内部语音通讯系统;
业务信息管理系统包括:社会矛盾纠纷动态管理评估系统、特殊人群信息管理系统、法律服务信息管理系统、公证信息管理系统、司法鉴定信息管理系统、法律援助信息系统、安置帮教信息系统;
日常办公应用系统包括:OA自动化办公系统、互联网协同办公系统、门户网站系统。
经过近三年的建设,____市司法局数字化平台已初步完成了日常办公应用、应急指挥和业务管理系统的设计建设和推广应用。平台逐步覆盖市司法局、8个县(区)司法局、153个司法所、1451个人民调解委员会及全市各级法律服务机构,在全市司法行政系统形成一个便捷、高效的数字应用平台,基本实现了不同部门、不同业务的高速共享、传输和应用。
二、主要做法
在国家电子政务标准化体系的框架下,____市司法局综合考虑全市司法行政部门和法律服务机构的实际需求,按照相关标准和规范,制定了统一的传输交换标准体系,并根据全市司法行政部门现有网络信息资源的实际情况,以及各级司法行政机关业务职能和特点,科学规划、优化调整,合理改建、扩建,实现了硬、软件资源的集中、整合、共享,建立起统一的共享网络,组织研发各类应用软件平台,坚持边建边用,协调开展数字化平台建设工作。
(一)组网建设。
____市司法行政系统依托政法三级、四级网实现市、县(区)司法局、乡(镇)司法所、人民调解组织互联互通。在市司法局建立中心机房,市司法局及8个县(区)司法局建立视频会议室。目前已完成市、县(区)司法局的数据、语音和视频等综合业务高速、可靠、安全地传输,网络覆盖面继续向乡镇司法所、各级各类人民调解组织等深入。
(二)应急指挥调度系统。
为提高沟通效率、办事效率,减少内部办公会议、业务培训所产生的会务、食宿、差旅费用,节省人力、物力,实现多部门集中协调指挥调度、视频会议、远程业务培训、考试、双向会议、案件会商、工作管理、远程技术支持、应急呼叫、案件实时监控等功能。____市司法局依托政法专网建设政法视频应急指挥调度系统,目前在全市司法行政系统建成政法视频应急指挥室1个,视频会议室4个,市、县(区)司法局均开通VOIP内部语音通讯电话。
(三)业务系统建设。
全市司法行政机关已全面启用司法部的“法律援助信息系统”和“安置帮教信息系统”。____市司法局自主研发的“社会矛盾纠纷动态评估管理系统”、“____市特殊人群信息管理系统”、“____市法律服务信息管理系统”、“____市公证管理信息系统”已在全市推广使用。“____市司法鉴定信息管理系统”正在研发中。目前,____市司法行政各业务工作基本实现自动化和智能化,业务数据体系已初步建立,各类信息数据自动分类、智能分析、自动统计、预警跟踪,确保了数据的真实性和完整性,以直观的效果反映全市司法行政业务工作整体情况,为领导决策提供依据。
1.____市社会矛盾纠纷动态管理评估系统。
2010年,____市司法局立足社会转型、经济转轨、矛盾凸显、各种利益格局大调整的时代背景,结合政法专网和数字化建设,立足于《人民调解法》的贯彻实施,经过深入调查研究,明确了社会矛盾纠纷的定义、计量原则和标准,制定了社会矛盾纠纷分类、分级的原则、标准和方法,规范了社会矛盾纠纷受理、评估、化解流程,形成“社会矛盾纠纷动态管理评估机制”,并开发“____市社会矛盾纠纷动态管理评估系统”,利用网络系统,采用直观的电子图示形式,准确记载各种类型矛盾纠纷及其在空间区域、历史时段上的分布,科学分类、综合分析评判,刻画各种矛盾纠纷的演变轨迹,把握社会矛盾纠纷性质及发展变化规律,有效实现社会矛盾纠纷的可预警、可控制,为党委政府掌控社会矛盾纠纷动态情况提供决策参考。
系统终端延伸 到乡镇(街道)司法所、专业性、行业性纠纷调委会及有条件的村、企业调委会。将所有社会矛盾纠纷纳入党委政府主导的社会矛盾纠纷调解机制中。通过合理的分级分类管控,初步实现了矛盾纠纷化解、管控工作向类别化、差异化转变,向因人、因事、因地、因时的“源头预防”转变,向各种调解机制“横向联合、优势互补”的多元化解转变。通过及时客观的收集社会矛盾纠纷并进行深入分析研判,在解决矛盾纠纷统计真实性、实时性方面实现了突破,填补了我国基层社会矛盾纠纷基础统计评估标准和分析方法的空白。
目前,该系统在全市所有乡镇运行率达到100%;评估机制被入选为四川省2012年第一批软科学项目;司法部派出调研组来____进行专题调研,并形成了专题调研报告;国家级刊物《人民调解》对评估机制的运行模式、试行情况及取得的成效进行了系统详实的介绍。河南郑州市、新乡市、山东威海市、浙江杭州市、江苏南京市等及川内部分地区司法行政机关都专程来雅学习考察机制建设。“评估机制”向专业化、规范化、标准化、信息化转变,拓展了人民调解工作领域和工作深度,增强了人民调解工作持续稳步发展的后劲,客观上提升司法行政工作整体态势。
2.____市特殊人群信息管理系统。
此处指的特殊人群是:刑满释放解除劳教人员和社区矫正对象(包括被判处管制、缓刑、假释、暂予监外执行和剥夺政治权利)两类人员。针对此类特殊人群重新犯罪的特点、原因加以研究分析,采取科学有效的预防对策,减少和预防特殊人群重新犯罪案件的发生,对于稳定社会治安秩序,保护国家和人民生命财产安全,促进社会和谐发展,有着重要的现实意义。
____市司法局探索建立了“特殊人群社会危险性评估暨重新社会化机制”,研发“特殊人群信息管理系统”,通过对影响特殊人群的众多社会危险性因素,从内因和外因两个方面分别归纳抽取出对其重新犯罪具有重要影响的因素,并将这些因素进行量化分析,根据量化结果确定其重新犯罪可能性大小,对其社会危险性强弱作出趋势性判断,预测其社会危险性及社会危险性的突出方面,以此为基础,在实际工作中实施分类处置,从而科学地、有针对性地采取相应措施,积极引导和干预,促使其及时调整心理、矫正行为,回归到对正常社会秩序规则的遵守状态。
全市司法行政部门在全面掌握特殊人群底数的基础上,通过信息管理系统,建立特殊人群基本信息库、特殊人群电子台账、特殊人群统计数据库等,既全面掌握辖区内特殊人群总体情况、详细信息,又能通过系统智能判断管理对象的社会危险性。对特殊人群实施社会危险性评估后,分别对刑释解教人员和社区矫正对象提出分类处置意见和帮教或矫治重点方向,每季度对帮教或矫治的效果进行跟踪掌握,实行动态反馈,并及时调整工作方向和措施。通过该系统,做到分类管控、跟踪研判、实时反馈、有效监管,从而有效预防和减少特殊人群重新违法犯罪。
目前,该系统在市、县、乡三级司法行政机关全面使用。纳入系统管理的特殊人群共2039名,其中:社区矫正人员1071名,三年内刑满释放及解除劳动教养人员968名。
3.____市法律服务信息管理系统。
为提高全市各级司法行政机关对法律服务行业的监管,提升律师协会、律师事务所、基层法律服务工作者协会、基层法律服务所的规范化管理水平,____市司法局组织研发了法律服务信息管理系统。
该系统实现了法律服务人员及法律服务机构基本信息、证照审批、投诉惩戒、案件登记、跟踪监控、咨询服务、报表统计、信息交流、数据共享等功能。通过掌握法律服务机构及人员从事法律服务事务的基本情况、业务进度、投诉案件查处情况等,及时进行业务指导,加强行业监管,促进法律服务行业良好有序发展。同时,根据不同地域,不同时期内案件类型及数量的变化,通过系统智能汇总分析,科学研判,有利于提前发现社会不稳定因素,预判其发展变化趋势,提供决策参考,为营造良好的法治环境,确保经济社会又好又快发展提供法律服务。
系统主要由管理和应用平台组成,管理平台由市、县(区)司法行政机关负责,通过系统对法律服务机构、人员、日常事务、业务报表、统计分析等信息数据进行管理和利用;应用平台由全市各法律服务机构及法律服务人员负责录入机构及人员信息、工作动态、日常事务及各类业务报表等数据。基本实现了全市法律服务行业数据信息共享,确保了数据完整统一。对全市法律服务行业规范化建设、提高行政效率、节约管理成本、提升管理水平起到极大的促进作用。
4.____市公证管理信息系统。
为落实司法部加强公证信息化建设的要求,适应公证工作数字化、网络化发展的时代需要,____市司法局组织开发了公证信息管理系统,以推进公证业务流程、诚信执业管理和机构内部管理。
随着我国社会政治、经济、文化等事业的发展,公证法律事务逐年增加,公证机关在依法行使国家公证职权,开展公证证明活动过程中,从公证申请、受理、立案、出证的过程中,涉及大量档案、文书处理,各类档案、文书的制作、管理、检索要投入大量人力。为方便当事人,节约工作成本,提高工作效率,实现公证档案文书在录入、修改、审核、打印、出证、归档、分类、统计、检索等的自动化,____市司法局结合全市公证管理工作实际,开发了“____市公证信息管理系统”,采用三层B/S结构,在windows操作系统中,通过终端IE浏览器进行智能管理。
公证管理的数字化是促进公证业务工作的重要手段,目前该系统已在全市各公证处推广应用,公证管理信息系统对提高公证行业规范化、信息化水平,提高公证效率、降低执业风险,推进公证行业的发展具有重要意义。系统的推广应用,实现了市、县(区)司法局对各公证处的办证情况进行在线监督,及时了解掌握各地办证类型及数量,实时监督办证质量。并通过各地办证情况,发现公证工作中的存在的问题和不足,为领导提供决策参考,合理调整工作部署,有效推进公证事业发展。
(四)日常办公应用系统建设。
随着办公自动化系统的普及,电子化、数据化的办公方式已进入越来越多的企事业单位和党政机关。____市司法局建立起一套高效、畅通的信息互联体系,方便司法行政全体干警、司法助理员、法律服务工作者、人民调解员及各级党政领导,能随时关注、收集、上报、处理、发送业务数据、文件材料以及各类信息舆情等。
日常办公应用系统建设:基于PC终端的综合办公应用系统(OA系统);开通固定网络和 移动网络的互联网协同办公系统;基于政法专网的全省内部语音通信系统;系统内部的移动短号V网服务等。有效实现了单位通讯、会议服务、信息应用、信息服务、文件传阅、公文处理、工作督办、计划安排、信息、移动邮件等多种通信功能的有效集成,进一步提高了内、外沟通交流便利性,提高工作效率、实现有效管理、降低成本。
2011年,____市司法局互联网门户网站(yaan
/)面向社会公众开放,充分融入“数字城市,智慧____”建设中。____市司法局门户网站开辟了反映司法行政工作情况的常规版块,以及三个专题栏目,一是“服务国际化区域性生态城市建设”专栏,及时将全市司法行政系统在服务于____国际化区域性生态城市建设中的举措、成效向社会,让公众知晓;二是“‘警民亲’服务群众‘八件实事’活动”专栏,及时展示全市司法行政系统“深入群众、联系群众、服务群众”的工作情况及先进典型,主动接受社会公众监督;三是“社会矛盾纠纷动态管理评估机制”专栏,将此项由____首创并已由司法部向全国介绍推广的工作机制运行取得的成效向公众呈现,积极发挥互联网平台作用,切实提升社会形象和影响力。经过一年运行,访问量已达7万余人次。
三、成效与启示
建设“数字城市”,构建“智慧____”是一项系统工程,____市司法局结合自身职能,充分调研,与信息化、电子政务建设相结合,合理规划,整合资源,不断加强基础设施建设,创新开展应用平台建设,将数字化延伸到日常办公、业务工作、法律服务、社会管理各个方面,切实提升了决策能力、执行能力、组织协调能力,提升了信息资源的有效利用。
1.有利于提高工作效率,节约工作成本。在传统的办公模式中,由于全市的司法所、人民调解组织以及法律服务组织均未与司法局实现线路互联和资源共享。市司法局的文件需要各县(区)司法局打印成纸质文件派送或邮寄到153个司法所、1451个人民调解组织以及近百家法律服务机构,造成工作效率低下,并且浪费资源。全市各级司法行政机关每年要组织全市司法行政系统288名干警、343名司法助理员、17269名人民调解员,230名律师、基层法律服务工作者、公证员、司法鉴定人等法律服务人员,召开各类业务培训、讲座、会议等近30期,会务组织工作、材料印刷、租用会场、安排住宿和餐饮、以及参会人员的交通、食宿等费用,每年合计超过150万。数字化平台建设将信息化和电子政务整合,极大的简化了办事程序,提高了工作效率,扩大了政务信息公开范围,有效地节省了行政资源。
2.有利于提高应急处置能力。全市153个司法所和1451个人民调解组织是直接面向群众开展法制宣传、提供法律服务、化解矛盾纠纷,是与广人民群众联系最紧密的基层组织,他们掌握着最基层的舆情和动态,如遇突发事件、群众性事件以及自然灾害等,必将第一时间作出反应,为党委、政府及时、准确了解情况,科学、有效地决策处置提供保障。因此,司法行政系统数字化平台建设,在当前社会矛盾显和自然灾害频发的背景下,显得尤为重要。
篇5
关键词:创新;融合;发展
创新是代表社会发展的灵魂,代表一个国家兴旺发达的标志,代表一个民族进步的象征,档案创新是新闻档案事业发展永恒的主题。随着知识经济时代的到来,传统档案管理面临了极大的挑战,档案工作作为国家的一项极其重要的事业,为了紧跟时代的步伐,开拓创新是适应和服务于社会各项事业的工作目标。做为新闻档案工作者,我们要大胆勇于创新,更新观念,勇于探索,使新闻档案事业始终保持着旺盛的生命力,才能为当今社会经济进步发展带来更广阔的春天。
1 创新是社会进步发展的必然结果
档案作为人类重要的历史遗产,它蕴含了丰富的历史内涵,作为人类文明历史的见证,体现了社会遗留下的宝贵财富,档案工作是维护党和国家历史真实面貌的重要事业,档案工作是党和国家各项建设事业必不可少的环节,档案工作是经济建设的重要依据,做好档案工作,对国家建设的繁荣发展、历史文化的延续,人们的开发和利用,具有重大深远的历史意义。
2 新闻档案管理工作的创新途径和方法
1、新闻档案管理员要具有较高的政治思想素养。党报、党刊是党和人民的喉舌,作为新闻媒体的档案管理员,要具有敏锐的政治思想洞察力,要时刻把握正确的新闻舆论导向,注意接收市委、市政府下发的一切电子文件通知,要及时准确把握社会和百姓敏感话题,要及时传达人民的呼声和愿望,为市委、市政府提供准确的舆情方向,架起一座政府和市民之间沟通的桥梁,为政府决策作出正确的决定。把正确的舆论导向贯穿于新闻媒体的各个环节,要发挥好岗位是作用的平台,要用饱满的热情去投入各项工作中,要树立一种积极进取向上的精神,树立一种坚定的工作信念,倾情服务于新闻档案事业。切实增强档案工作的责任意识、服务意识和主人翁意识。在文件流程、保密技术方面要实现安全防范意识,使信息内容、技术应用共享融通,科学有效地发挥档案员的管理职责,抓住机遇,迎接挑战,为新时期的新闻档案事业倾情发挥所有。
2、新闻档案管理员要实现档案信息化创新管理体制。
(1)、收集和整理档案信息资源,开发利用档案信息资源,为采编人员提供鲜活丰富的新闻档案服务。档案是一个庞大的信息资源库,档案员要利用好党政信息办公业务咨询网,把政府关注民生工程,法律法规、惠民政策、市民焦点,舆情预报等各种信息,系统规范地收集整理出来,使得档案资源更加完整、丰富多元化,并开发多种形式的档案服务形式,使编辑记者利用档案信息更加方便快捷。例如:2012年新乡市在创国家“卫生城市”建设中,在2015年创国家“文明城市”建设中,为了国家级验收,上报“双创”信息,档案员收集了大量的档案信息资料,把有价值的信息资源及时提供给编辑记者,加大力度宣传“双创”进展情况,为新乡城市创建工作增添色彩。所以,做好新闻宣传档案信息服务,提高档案的利用的价值是档案工作者最神圣的职责。
(2)、做好档案信息资源共享服务建设,加大新闻档案的信息资源开发。随着信息化设备、计算机先进技术的更新,网络档案信息服务也发生了质的飞跃。为了迅速高效地加强信息使用频率,利用便捷的档案信息管理系统,构建以本单位档案信息化网络平台,打造为方便性、快捷性,高效性和连续性的档案信息资源库,实现以信息化为核心的档案管理模式,结合新媒体的传播特点,为促进报网融合发展,更好地发挥主流媒体的宣传作用,档案员应积极主动地为编辑记者搭建信息资源共享平台,只有通过新闻档案信息交流才能成为资源和财富,通过同行业之间相互提供借鉴、相互学习、拓宽思路,使各地各部门之间信息相融想通,增强相互配合和支持。其次加大档案员的收集工作,积极主动征集历史素材,挖掘有价值的新闻,针对编辑记者的新闻选题,建立报纸数据信息资料库,提供方便快捷的报纸信息检索服务。利用微信客户端开设档案知识栏目,介绍当地历史故事,运用多样化用户的信息内容产品,增加微信客户端的点击率,以新媒体的传播方式来满足大众客户的需求,提升舆论引导能力,实现报网合一、互联互通、资源共享、融合发展。
3、提升电子档案管理水平,完善档案管理标准化,确保档案信息安全、真实、有效。
在知识经济时代,创新是新形势下发展档案工作的关键,为了新环境下电子档案管理工作的顺利进行,为了确保电子文件的真实、完整、可靠和安全性,结合本单位科学制定一系列电子文件归档和管理制度。因为完善电子文件管理制度是管理电子文件的生命线,是电子档案管理最实质性的保障措施,是社会信息资源共享的前提与基础。
(1)、加强档案管理人员安全管理机制,强化落实各项安全管理规范。要建立完善多层次电子档案防范机制,修订补充本单位的档案管理办法,建立健全文件、记录和数据的接收、整理、归档和档案保管、利用等制度。建立现代化信息服务观念,建立层次分明、角色分明的信息化利用观念,加强档案人员保密意识,形成档案安全责任共同体。如:建立岗位责任制、领导监管制、登记记录制、安全审查制,密切配合,形成合力,共同参与档案管理工作的创新机制。加强档案信息网络系统的管理,落实等级防护制度,保障操作安全、接入安全、运行安全和应用服务安全,定期维护和检测电子文件信息系统是否畅通正常运行,采用物理隔离、应用防火墙以及网络身份证等安全措施,严格遵守各项安全管理制度,使档案管理工作达到程序化、信息化、制度化、标准化建设。
(2)实施“双套制”归档管理模式,科学划分档案信息内容。根据《电子文件归档与管理规范》规定:必须是将本单位工作活动中直接产生的文件材料,具有永久和长期保存价值的电子公文,制成纸质公文和原电子公文的存储载体一同归档,保持相关内容说明及描述一致。所以要打破传统的工作模式,定期整理档案资料,科学有效地做好电子档案的分类与存放。定期制作电子文件的备份,实现电子文件的自动上传收集功能。利用党政信息网平台,将这些信息从不同角度划分。如:按内容划分、按信息运行状态划分、按信息表现形式划分、按上情下达类划分、按信息能否公开划分等。将档案信息转化为新闻素材,将热点敏感问题,民生话题、政策法规、及时反馈给编辑记者,提高新闻宣传的影响力和公众力。
4、档案工作者要树立正确的理想信念,始终坚持爱岗敬业、大胆创新,为新闻宣传工作服好务。爱岗敬业是档案职业道德建设的核心内容,是培养档案工作者践行社会主义价值观、人生观和为档案事业奉献的目标,要对档案事业始终拥有高度的责任感、要有作为,有干劲、有激情,要用饱满的工作热忱倾情服务。为了提高档案管理水平,档案管理人员要不断加强业务知识的培训,要具备信息计算机、网络等科学领域的知识,在工作中还要善于思考问题、不默守陈规,大胆设想,开拓新的档案管理模式,为利用者提供全新、深层次的档案信息服务,从而实现档案工作效益最大化。
3 结语
创新是一个永恒的主题,是体现档案事业发展、与时俱进的具体表现,是体现档案事业与社会经济融合发展的必然结果。档案管理人员要面临新的机遇和挑战,作为新闻档案工作者要紧跟时代步伐,不断更新知识,更新观念,创新管理,勇于追求事业目标,勇攀事业高峰。要以饱满热情服务为宗旨,以创新发展为动力,实现档案管理创新机制。还要提高档案管理队伍建设,优化知识结构,提高档案人员综合素质,不断刻苦钻研各种业务知识,掌握现代化先进的科学管理手段,充分开发和利用档案信息资源,使传统技术和现代化技术有机的结合起来,将新技术、新方法广泛应用于新闻档案管理领域中,在当今信息技术飞速发展的今天,为更好地繁荣新闻档案事业,注入新的活力与生机。
参考文献
[1]新闻事业管理 武汉大学出版社 2005年 屠忠俊
篇6
《目录(2005年本)》条目共1384条,其中鼓励类721条,限制类234条,淘汰类429条;此次修订过程中,鼓励类删除175条,新增413条;限制类删除70条,调整到淘汰类12条,新增85条;淘汰类删除157条,新增189条。
经修订,《目录(2011年本)》条目共1399条,其中鼓励类750条,限制类223条,淘汰类426条。鼓励类新增门类14个。
注:受版面限制,本文仅摘要刊发了“鼓励类”条目增减情况。完整内容,请登陆中国政务信息网查看。本文内容仅为IUD领导决策数据中心对指导目录的理解与整理,仅供参考。
门类增减情况
鼓励类(新增14个门类)
五、新能源
十、黄金
十五、城市轨道交通装备
二十七、综合交通运输
二十九、现代物流业
三十、金融服务业
三十一、科技服务业
三十二、商务服务业
三十三、商贸服务业
三十四、旅游业
三十五、邮政业
三十六、教育、文化、卫生、体育服务业
三十九、公共安全与应急产品
四十、民爆产品
限制类(新增、删除门类各1个)
新增门类
四十、民爆产品
删除门类
船舶(2005年本中“十二”)
淘汰类(新增、删除门类各1个)
新增门类
一,(十一)船舶;二,(八)船舶
一,(十五)民爆产品
删除门类
纺织(2005年本中“二,(九)”)
“鼓励类”条目增减
一、农林业
5、畜禽标准化规模养殖技术开发与应用
56、数字(信息)农业技术开发与应用
57、农业环境与治理保护技术开发与应用
58、海水养殖及产品深加工,海洋渔业资源增殖与保护
59、生态清洁型小流域建设及面源污染防治
60、农田主要机耕道(桥)建设 61、油茶、油棕等木本粮油基地建设
62、生物质能源林定向培育与产业化
63、粮油干燥节能设备、农户绿色储粮生物技术、驱鼠技术、农户新型储粮仓(彩钢板组合仓、钢骨架矩形仓、钢网式干燥仓、热浸镀锌钢板仓等)推广应用
64、农作物、林木害虫密度自动监测技术开发与应用
65、森林、草原火灾自动监测报警技术开发与应用
66、气象卫星工程(卫星研制、生产及配套软件系统、地面接收处理设备等)和气象信息服务
【删除:15】
二、水利
21、灌溉排水泵站更新改造工程
22、水利血吸虫病防治工程(具体内容略)
23、农田水利设施建设工程(灌排渠道、涵闸、泵站建设等)
24、防汛抗旱新技术新产品开发与应用
25、山洪地质灾害防治工程(具体内容略)
26、水生态系统及地下水保护与修复工程
27、水源地保护工程(具体内容略)
28、水土流失监测预报自动化系统(具体内容略)开发与应用
29、洪水风险图编制技术及应用(具体内容略)
30、水资源管理信息系统建设(具体内容略)
三、煤炭
14、矿井采空区矸石回填技术开发与应用
15、井下救援技术及特种装备开发与应用
16、煤矿生产过程综合监控技术、装备开发与应用
17、大型煤炭储运中心、煤炭交易市场建设
18、矿井进出人员自动监控记录系统开发与应用
19、新型矿工避险自救器材开发与应用
20、建筑物下、铁路等基础设施下、水体下采用煤矸石等物质充填采煤技术开发与应用
【删除:4】
四、电力
5、重要用电负荷中心且天然气充足地区天然气调峰发电项目
17、燃煤发电机组脱硫、脱硝及复合污染物治理
18、火力发电脱硝催化剂开发生产
19、水力发电中低温水恢复措施工程、过鱼措施工程技术开发与应用
20、大容量电能储存技术开发与应用
21、电动汽车充电设施
22、乏风瓦斯发电技术及开发利用
23、垃圾焚烧发电成套设备 24、分布式电源
【删除:5、6】
五、新能源【新增门类】
1、太阳能热发电集热系统、太阳能光伏发电系统集成技术开发应用、逆变控制系统开发制造
2、风电与光伏发电互补系统技术开发与应用
3、太阳能建筑一体化组件设计与制造
4、高效太阳能热水器及热水工程,太阳能中高温利用技术开发与设备制造
5、生物质纤维素乙醇、生物柴油等非粮生物质燃料生产技术开发与应用
6、生物质直燃、气化发电技术开发与设备制造
7、农林生物质资源收集、运输、储存技术开发与设备制造;农林生物质成型燃料加工设备、锅炉和炉具制造
8、以畜禽养殖场废弃物、城市填埋垃圾、工业有机废水等为原料的大型沼气生产成套设备
9、沼气发电机组、沼气净化设备、沼气管道供气、装罐成套设备制造
10、海洋能、地热能利用技术开发与设备制造
六、核能
10、核设施退役及放射性废物治理
11、核电站延寿及退役技术和设备
【删除:6】
七、石油、天然气
7、天然气分布式能源技术开发与应用
8、石油储运设施挥发油气回收技术开发与应用
9、液化天然气技术开发与应用
八、钢铁
6、在线热处理、在线性能控制、在线强制冷却的新一代热机械控制加工(TMCP)工艺技术应用
8、焦炉、高炉、热风炉用长寿节能环保耐火材料生产工艺;精炼钢用低碳、无碳耐火材料和高效连铸用功能环保性耐火材料生产工艺
9、生产过程在线质量检测技术应用
10、利用钢铁生产设备处理社会废弃物
11、烧结烟气脱硫、脱硝、脱二恶英等多功能干法脱除,以及副产物资源化、再利用化技术
12、难选贫矿、(共)伴生矿综合利用先进工艺技术
13、冶金固体废弃物(具体内容略)综合利用先进工艺技术
14、利用低品位锰矿冶炼铁合金的新工艺技术,以及高效利用红土镍矿炼精制镍铁的回转窑-矿热炉(RKEF)工艺技术
15、冶金废液(含废水、废酸、废油等)循环利用工艺技术与设备
16、新一代钢铁可循环流程(在做好钢铁产业内部循环的基础上,发展钢铁与电力、化工、装备制造等相关产业间的横向、纵向物流和能流的循环流程)工艺技术开发与应用
17、高炉、转炉煤气干法除尘
【删除:2、5、7、8、9、10、11、16、17、18、20、21、22、23、24、25】
九、有色金属
2、高效、低耗、低污染、新型冶炼技术开发
3、高效、节能、低污染、规模化再生资源回收与综合利用。(1)废杂有色金属回收(2)有价元素的综合利用(3)赤泥及其它冶炼废渣综合利用(4)高铝粉煤灰提取氧化铝
4、信息、新能源有色金属新材料生产。(1)信息(2)新能源(具体内容略)
5、交通运输、高端制造及其他领域有色金属新材料生产。(1)交通运输(2)高端制造及其他领域(具体内容略)
【删除:2、3、4、5、6、7、12、14、15、16、17、18、19】
十、黄金【新增门类】
1、黄金深部(1000米以下)探矿与开采
2、从尾矿及废石中回收黄金 十一、石化化工
【因为两个版本表述差异较大,所以无法做有效对照】
十二、建材
2、电子工业用超薄(1.3mm以下)、太阳能产业用超白(折合5mm厚度可见光透射率>90%)、在线镀膜玻璃和低辐射等特殊浮法玻璃生产线;现有浮法生产线采用纯氧燃烧技术、低温余热发电技术;玻璃熔窑用高档耐火材料;玻璃深加工工艺装备技术开发与应用4、150万平方米、年及以上、厚度小于6毫米的陶瓷板生产线和工艺装备技术开发与应用
4、150万平方米、年及以上、厚度小于6毫米的陶瓷板生产线和工艺装备技术开发与应用
9、高新技术领域需求的高纯、超细、改性等精细加工的高岭土、石墨、硅藻土等非金属矿深加工材料生产及其技术装备开发与制造
11、废矿石、尾矿和建筑废弃物的综合利用
12、农用田间建设材料技术开发与生产
13、利用工业副产石膏生产新型墙体材料及技术装备开发与制造
14、应急安置房屋开发与生产
【删除:5、6、11、12、13、14、15】
十三、医药
8、基本药物质量和生产技术水平提升及降低成本
【删除:3、5、6、7、8、9、10、11、12、16、17、18、19、21】
十四、机械
3、输入输出点数512个以上的可编程控制系统(PLC)
5、用于辐射、有毒、可燃、易爆、重金属、二恶英等检测分析的仪器仪表,水质、烟气、空气检测仪器,药品检验用质量数大于1000原子质量单位(amu)的质谱仪,色质联用仪以及相关的自动取样系统和样品处理系统
6、科学研究用测量精度达到微米以上的多维几何尺寸测量仪器,自动化、智能化、多功能材料力学性能测试仪器,工业CT、三维超声波探伤仪等无损检测设备,用于纳米观察测量的分辨率高于3.0纳米的电子显微镜
7、城市智能视觉监控、视频分析、视频辅助刑事侦察技术设备
8、矿井灾害(瓦斯、煤尘、矿井水、火、围岩等)监测仪器仪表和系统
10、水文数据采集仪器及设备、水文仪器计量检定设备 12、海洋观测、探测、监测技术系统及仪器设备
13、数字多功能一体化办公设备(复印、打印、传真、扫描)、数字照相机、数字电影放映机等现代文化办公设备
22、高压真空元件及开关设备,智能化中压开关元件及成套设备,使用环保型中压气体的绝缘开关柜,智能型(可通信)低压电器,非晶合金、卷铁芯等节能配电变压器
24、直接利用高炉铁液生产铸铁件的短流程熔化工艺与装备;粘土砂静压造型主机;外热送风水冷长炉龄大吨位(15吨、小时以上)冲天炉;大型压铸机(合模力3500吨以上);差压铸造机;自动浇注机;铸造专用机器人的制造与应用
25、树脂砂、铸造粘土砂等干(热)法再生回用技术应用
27、乙烯裂解三机,40万吨级(聚丙烯等)挤压造粒机组,50万吨级合成气、氨、氧压缩机等关键设备
29、高性能无石棉密封材料(耐热温度500℃,抗拉强度≥20兆帕);高性能碳石墨密封材料(耐热温度350℃,抗压强度≥270兆帕);高性能无压烧结碳化硅材料(弯曲强度≥200兆帕,热导率≥130瓦、米・开尔文(w、m・K))
39、100马力以上、配备有动力换挡变速箱或全同步器换档变速箱、总线控制系统、安全驾驶室、动力输出轴有2个以上转速、液压输出点不少于3组的两轮或四轮驱动的轮式拖拉机、履带式拖拉机
41、100马力以上拖拉机关键零部件:动力换挡变速箱,轮式拖拉机用带差速锁的前驱动桥,离合器,液压泵、液压油缸、各种阀及液压输出阀等封闭式液压系统,闭心变量、负载传感的电控液压提升器,电控系统,轮辋及辐板,液压转向机构等
42、农作物移栽机械:乘坐式盘土机动高速水稻插秧机(每分钟插次350次以上,每穴3~5株,适应行距20~30厘米,株距可调,适应株距12~22厘米);盘土式机动水稻摆秧机(乘坐式或手扶式,适应行距为20~30厘米,株距可调,适应株距为12~22厘米)等
43、配套动力50马力以上的棉田中耕型拖拉机、果园用高地隙拖拉机(最低离地高度40厘米以上)
44、牧草收获机械:自走式牧草收割机、指盘式牧草搂草机、牧草捡拾压捆机等
46、节水灌溉设备:各种大中型喷灌机、各种类型微滴灌设备等;抗洪排涝设备(排水量1500立方米、小时以上,扬程5~20米,功率1500千瓦以上,效率60%以上,可移动)
49、自动化物流系统装备、信息系统
50、非道路移动机械用高可靠性、低排放、低能耗的内燃机:寿命指标(重型8000~12000小时,中型5000~7000小时,轻型3000~4000小时)、排放指标(符合欧ⅢA、欧ⅢB排放指标要求);影响非道路移动机械用内燃机动力性、经济性、环保性的燃油系统、增压系统、排气后处理系统(均包括电子控制系统)
54、大型高效二板注塑机(合模力1000吨以上)、全电动塑料注射成型机(注射量1000克以下)、节能型塑料橡胶注射成型机(能耗0.4千瓦时、千克以下)、高速节能塑料挤出机组(生产能力:30~3000公斤、小时,能耗0.35千瓦时、千克以下)、微孔发泡塑料注射成型机(合模力:60~1000吨,注射量:30~5000克,能耗0.4千瓦时、千克以下)、大型双螺杆挤出造粒机组(生产能力:30~60万吨、年)、大型对位芳纶反应挤出机组(生产能力1.4万吨、年以上)、碳纤维预浸胶机组(生产能力60万米、年以上;幅宽1.2米以上)
55、涂装用纳米过滤和反向渗透纯水装备
56、安全饮水设备:组合式一体化净水器(处理量100~2500吨、小时)
57、大气污染治理装备:300兆瓦以上燃煤电站烟气SCR脱硝技术装备(脱氮效率90%以上,催化剂使用寿命16000小时以上);钢铁烧结烟气循环流化床干法脱硫除尘成套装备(钙硫比:1.2~1.3);1000兆瓦超超临界机组配套电除尘技术装备;电袋复合除尘技术装备(烟尘排放浓度95%)
58、污水防治技术设备(具体内容略)
59、固体废物防治技术设备(具体内容略)
60、土壤修复技术装备
【删除:1、13、14、21、23、24、27、32、33、34、35、36、38、40、42、44、51、52】
十五、城市轨道交通装备【新增门类】
1、城市轨道交通减震、降噪技术应用
2、自动售检票系统(AFC),车门、站台屏蔽门、车钩系统
3、城市轨道交通火灾报警和自动灭火系统
4、数字轨道电路及以无线通信为基础的信号系统[含自动列车监控系统(ATS)、列车自动保护装置(ATP)、自动列车运行装置(ATO)]
5、直流高速开关、真空断路器(GIS)供电系统成套设备关键部件
6、轨道车辆交流牵引传动系统、制动系统及核心元器件(含IGCT、IGBT元器件)
7、城轨列车网络控制系统及运行控制系统
8、车体、转向架、齿轮箱及车内装饰材料轻量化应用
9、城轨列车再生制动吸收装置
十六、汽车
2、双离合器变速器(DCT)、电控机械变速器(AMT)
5、高效汽油发动机(自然吸气汽油机升功率≥60kW、L,涡轮增压汽油机升功率≥70kW、L)
7、车载充电机、非车载充电设备
8、电动空调、电制动、电动转向;怠速起停系统
10、汽车产品开发、试验、检测设备及设施建设
【删除:4、7、9】
十七、船舶
1、散货船、油船、集装箱船适应绿色、环保、安全要求的优化升级,以及满足国际造船新规范、新标准的船型开发建造
4、小水线面双体船、水翼船、地效应船、气垫船、穿浪船等高性能船舶
7、豪华游艇开发制造及配套产业
9、水下潜器、机器人及探测观测设备
10、精度管理控制、数字化造船、单元组装、预舾装和模块化、先进涂装、高效焊接技术应用
11、高技术高附加值船舶、海洋工程装备的修理与改装
十八、航空航天
12、航空器专用应急救援装备开发与应用
13、航空器、设备及零件维修 14、先进卫星载荷研制及生产 十九、轻工
8、动态塑化和塑料拉伸流变塑化的技术应用及装备制造;应用电磁感应加热和伺服驱动系统的塑料加工装备
11、用于制笔、钟表等行业的多工位组合机床研发与制造 15、二色及二色以上金属板印刷机及配套光固化(UV)设备;高速食品饮料罐制造生产线及配套设备;高速金属薄板覆膜设备及覆膜铁食品饮料罐加工设备
16、锂二硫化铁、锂亚硫酰氯等新型锂原电池;锂离子电池、氢镍电池、新型结构(卷绕式、管式等)密封铅蓄电池等动力电池;储能用锂离子电池和新型大容量密封铅蓄电池;超级电池和超级电容器
17、锂离子电池用磷酸铁锂等正极材料、中间相炭微球和钛酸锂等负极材料、单层与三层复合锂离子电池隔膜、氟代碳酸乙烯酯(FEC)等电解质与添加剂;废旧铅酸蓄电池资源化无害化回收,年回收能力5万吨以上再生铅工艺装备系统制造
18、先进的各类太阳能光伏电池及高纯晶体硅材料(单晶硅光伏电池的转化效率大于17%,多晶硅电池的转化效率大于16%,硅基薄膜电池转化效率大于7%,碲化镉电池的转化效率大于9%,铜铟镓硒电池转化效率大于12%)
19、锂离子电池自动化生产成套装备制造;碱性锌锰电池600只、分钟以上自动化生产成套装备制造
20、制革及毛皮加工清洁生产、皮革后整饰新技术开发及关键设备制造、皮革废弃物综合利用;皮革铬鞣废液的循环利用,三价铬污泥综合利用;无灰膨胀(助)剂、无氨脱灰(助)剂、无盐浸酸(助)剂、高吸收铬鞣(助)剂、天然植物鞣剂、水性涂饰(助)剂等高档皮革用功能性化工产品开发、生产与应用 21、高效节能电光源(高、低气压放电灯和固态照明产品)技术开发、产品生产及固汞生产工艺应用;废旧灯管回收再利用
22、高效节能家电开发与生产
23、多效、节能、节水、环保型表面活性剂和浓缩型合成洗涤剂的开发与生产
24、采用新型制冷剂替代氢氯氟烃-22(HCFC-22或R22)的空调器开发、制造,采用新型发泡剂替代氢氯氟烃-141b(HCFC-141b)的家用电器生产,采用新型发泡剂替代氢氯氟烃-141b(HCFC-141b)的硬质聚氨酯泡沫的生产与应用
25、节能环保型玻璃窑炉(含全电熔、电助熔、全氧燃烧技术)的设计、应用;废(碎)玻璃回收再利用
26、轻量化玻璃瓶罐(轻量化度L≤1.0的一次性使用小口径玻璃瓶)工艺技术和关键装备的开发与生产
27、水性油墨、紫外光固化油墨、植物油油墨等节能环保型油墨生产
29、先进的食品生产设备研发与制造;食品质量与安全监测(检测)仪器、设备的研发与生产
30、热带果汁、浆果果汁、谷物饮料、本草饮料、茶浓缩液、茶粉、植物蛋白饮料等高附加价值植物饮料的开发生产与加工原料基地建设;果渣、茶渣等的综合开发与利用
31、营养健康型大米、小麦粉(食品专用米、发芽糙米、留胚米、食品专用粉、全麦粉及营养强化产品等)及制品的开发生产;传统主食工业化生产;杂粮加工专用设备开发与生产
32、粮油加工副产物(稻壳、米糠、麸皮、胚芽、饼粕等)综合利用关键技术开发应用
33、菜籽油生产线:采用膨化、负压蒸发、热能自平衡利用、低消耗蒸汽真空系统等技术,油菜籽主产区日处理油菜籽400吨及以上、吨料溶剂消耗1.5公斤以下(其中西部地区日处理油菜籽200吨及以上、吨料溶剂消耗2公斤)以下;花生油生产线:花生主产区日处理花生200吨及以上,吨料溶剂消耗2公斤以下;棉籽油生产线:棉籽产区日处理棉籽300吨及以上,吨料溶剂消耗2公斤以下;米糠油生产线:采用分散快速膨化,集中制油、精炼技术;玉米胚芽油生产线;油茶籽、核桃等木本油料和胡麻、芝麻、葵花籽等小品种油料加工生产线
34、发酵法工艺生产小品种氨基酸(赖氨酸、谷氨酸除外),新型酶制剂(糖化酶、淀粉酶除外)、多元醇、功能性发酵制品(功能性糖类、真菌多糖、功能性红曲、发酵法抗氧化和复合功能配料、活性肽、微生态制剂)等生产
35、薯类变性淀粉
36、畜禽骨、血及内脏等副产物综合利用与无害化处理
37、采用生物发酵技术生产优质低温肉制品
38、搪瓷静电粉和预磨粉等高科技新型搪瓷瓷釉、静电搪瓷关键装备、0.3毫米及以下的薄钢板平板搪瓷的开发与生产
39、冷凝式燃气热水器、使用聚能燃烧技术的燃气灶具等高效节能环保型燃气具的开发与制造
二十、纺织
6、采用紧密纺、低扭矩纺、赛络纺、嵌入式纺纱等高速、新型纺纱技术生产多品种纤维混纺纱线及采用自动络筒、细络联、集体落纱等自动化设备生产高品质纱线
7、采用高速机电一体化无梭织机、细针距大园机等先进工艺和装备生产高支、高密、提花等高档机织、针织纺织品
8、采用酶处理、高效短流程前处理、冷轧堆前处理及染色、短流程湿蒸轧染、气流染色、小浴比染色、涂料印染、数码喷墨印花、泡沫整理等染整清洁生产技术和防水防油防污、阻燃、抗静电及多功能复合等功能性整理技术生产高档纺织面料
9、采用编织、非织造布复合、多层在线复合、长效多功能整理等高新技术,生产满足国民经济各领域需求的产业用纺织品
13、纺织行业生物脱胶、无聚乙烯醇(PVA)浆料上浆、少水无水节能印染加工、“三废”高效治理与资源回收再利用技术的推广与应用
14、废旧纺织品回收再利用技术与产品生产,聚酯回收材料生产涤纶工业丝、差别化和功能性涤纶长丝等高附加价值产品
【删除:1、2】
二十一、建筑
5、太阳能热利用及光伏发电应用一体化建筑
6、先进适用的建筑成套技术、产品和住宅部品研发与推广
8、预制装配式整体卫生间和厨房标准化、模数化技术开发与推广
9、工厂化全装修技术推广
10、移动式应急生活供水系统开发与应用
【删除:1、2、3】
二十二、城市基础设施
2、依托基础地理信息资源的城市立体管理信息系统
19、再生水利用技术与工程 20、城市下水管线非开挖施工技术开发与应用
21、城市供水、排水、燃气塑料管道应用工程
22、城市应急与后备水源建设工程
23、沿海城镇海水供水管网及海水净水厂工程
24、城市积涝预警技术开发与应用
【删除:10、17、20】
二十三、铁路
14、铁路GSM-R通信信号系统
15、铁路宽带通信系统开发与建设
16、数字铁路与智能运输开发与建设
17、时速在300公里及以上高速铁路或客运专线减震降噪技术应用
18、城际轨道交通建设
【删除:4、6、8、13、17】
二十四、公路及道路运输(含城市客运)
2、国省干线改造升级
3、汽车客货运站、城市公交站
4、高速公路不停车收费系统相关技术开发与应用
13、城际快速系统开发与建设
14、出租汽车服务调度信息系统开发与建设
15、高速公路车辆应急疏散通道建设
16、低噪音路面技术开发
17、高速公路快速修筑与维护技术和材料开发与应用
18、城市公交
19、运营车辆安全监控记录系统开发与应用
【删除:6】
二十五、水运
3、沿海陆岛交通运输码头建设
8、老港区技术改造工程
9、港口危险化学品、油品应急设施建设及设备制造
10、内河自卸式集装箱船运输系统
12、港口龙门吊油改电节油改造工程
【删除:7、10】
二十六、航空运输
8、小型航空器应急起降场地建设
【删除:5、8】
二十七、综合交通运输【新增门类】
1、综合交通枢纽建设与改造
2、综合交通枢纽便捷换乘及行李捷运系统建设
3、综合交通枢纽运营管理信息系统建设与应用
4、综合交通枢纽诱导系统建设
5、综合交通枢纽一体化服务设施建设
6、综合交通枢纽防灾救灾及应急疏散系统
7、综合交通枢纽便捷货运换装系统建设
8、集装箱多式联运系统建设
二十八、信息产业
10、下一代互联网网络设备、芯片、系统以及相关测试设备的研发和生产
36、无线局域网技术开发、设备制造
37、电子商务和电子政务系统开发与应用服务
38、卫星导航系统技术开发与设备制造
39、应急广播电视系统建设
40、量子通信设备
41、TFT-LCD、PDP、OLED、激光显示、3D显示等新型平板显示器件生产专用设备
42、半导体照明衬底、外延、芯片、封装及材料等
43、数字音乐、手机媒体、动漫游戏等数字内容产品的开发系统
44、防伪技术开发与运用
【删除:10、11、12】
二十九、现代物流业【新增门类】
1、粮食、棉花、食用油、食糖、化肥、石油等重要商品现代化物流设施建设
2、农产品物流配送(含冷链)设施建设,食品物流质量安全控制技术服务
3、药品物流配送(含冷链)技术应用和设施建设,药品物流质量安全控制技术服务
4、出版物等文化产品供应链管理技术服务
5、实现港口与铁路、铁路与公路、民用航空与地面交通等多式联运物流节点设施建设与经营
6、第三方物流服务设施建设
7、仓储和转运设施设备、运输工具、物流器具的标准化改造
8、自动识别和标识技术、电子数据交换技术、可视化技术、货物跟踪和快速分拣技术、移动物流信息服务技术、全球定位系统、地理信息系统、道路交通信息通讯系统、智能交通系统、物流信息系统安全技术及立体仓库技术的研发与应用
9、应急物流设施建设
10、物流公共信息平台建设
11、海港空港、产业聚集区、商贸集散地的物流中心建设
三十、金融服务业【新增门类】
1、信用担保服务体系建设
2、农村金融服务体系建设
3、债券发行、交易服务体系建设
4、农业保险、责任保险、信用保险
5、金融产品研发和应用
6、知识产权、收益权等无形资产贷款质押业务开发
7、信用卡及网络服务
8、人民币跨境结算、清算体系建设
9、信贷、保险、证券统计数据信息系统建设
10、金融监管技术开发与应用
11、创业投资
三十一、科技服务业【新增门类】
1、工业设计、气象、生物、新材料、新能源、节能、环保、测绘、海洋等专业科技服务,商品质量认证和质量检测服务、科技普及
2、在线数据与交易处理、IT设施管理和数据中心服务,移动互联网服务,因特网会议电视及图像等电信增值服务
3、行业(企业)管理和信息化解决方案开发、基于网络的软件服务平台、软件开发和测试服务、信息系统集成、咨询、运营维护和数据挖掘等服务业务
4、数字音乐、手机媒体、网络出版等数字内容服务,地理、国际贸易等领域信息资源开发服务
5、数字化技术、高拟真技术、高速计算技术等新兴文化科技支撑技术建设及服务
6、分析、试验、测试以及相关技术咨询与研发服务,智能产品整体方案、人机工程设计、系统仿真等设计服务
7、数据恢复和灾备服务,信息安全防护、网络安全应急支援服务,云计算安全服务、信息安全风险评估与咨询服务,信息装备和软件安全评测服务,密码技术产品测试服务,信息系统等级保护安全方案设计服务
8、科技信息交流、文献信息检索、技术咨询、技术孵化、科技成果评估和科技鉴证等服务
9、知识产权、转让、登记、鉴定、检索、评估、认证、咨询和相关投融资服务
10、国家级工程(技术)研究中心、国家工程实验室、国家认定的企业技术中心、重点实验室、高新技术创业服务中心、新产品开发设计中心、科研中试基地、实验基地建设
11、信息技术外包、业务流程外包、知识流程外包等技术先进型服务
三十二、商务服务业【新增门类】
1、租赁服务
2、经济、管理、信息、会计、税务、审计、法律、节能、环保等咨询与服务
3、工程咨询服务(包括规划编制与咨询、投资机会研究、可行性研究、评估咨询、工程勘查设计、招标、工程和设备监理、工程项目管理等) 4、资信调查与评级等信用服务体系建设
5、资产评估、校准、检测、检验等服务
6、产权交易服务平台
7、广告创意、广告策划、广告设计、广告制作
8、就业和创业指导、网络招聘、培训、人员派遣、高级人才访聘、人员测评、人力资源管理咨询、人力资源服务外包等人力资源服务业
9、人力资源市场及配套服务设施建设
10、农村劳动力转移就业服务平台建设
11、会展服务(不含会展场馆建设)
三十三、商贸服务业【新增门类】
1、现代化的农产品、生产资料市场流通设施建设
2、种子、种苗、种畜禽和鱼苗(种)、化肥、农药、农机具、农膜等农资连锁经营
3、面向农村的日用品、药品、出版物等生活用品连锁经营
4、农产品拍卖服务
5、商贸企业的统一配送和分销网络建设
6、利用信息技术改造提升传统商品交易市场
7、旧货市场建设
8、现代化二手车交易服务体系建设
三十四、旅游业【新增门类】
1、休闲、登山、滑雪、潜水、探险等各类户外活动用品开发与营销服务
2、乡村旅游、生态旅游、森林旅游、工业旅游、体育旅游、红色旅游、民族风情游及其他旅游资源综合开发服务
3、旅游基础设施建设及旅游信息服务
4、旅游商品、旅游纪念品开发及营销
三十五、邮政业【新增门类】
1、邮政储蓄网络建设
2、邮政综合业务网建设
3、邮件处理自动化工程
4、邮政普遍服务基础设施台帐、快递企业备案许可、邮(快)件时限监测、消费者申诉、满意度调查与公示、邮编及行业资费查询等公共服务和市场监管功能等邮政业公共服务信息平台建设
5、城乡快递营业网点、门店等快递服务网点建设
6、城市、区域内和区域间的快件分拣中心、转运中心、集散中心、处理枢纽等快递处理设施建设
7、快件跟踪查询、自动分拣、运递调度、快递客服呼叫中心等快递信息系统开发与应用
8、快件分拣处理、数据采集、集装容器等快递技术、装备开发与应用
9、邮件、快件运输与交通运输网络融合技术开发
三十六、教育、文化、卫生、体育服务业【新增门类】
1、学前教育
2、特殊教育
3、职业教育
4、远程教育
5、文化艺术、新闻出版、广播影视、大众文化、科普设施建设
6、文物保护及设施建设
7、文化创意设计服务
8、文化信息资源共享工程
9、广播影视制作、发行、交易、播映、出版、衍生品开发
10、动漫创作、制作、传播、出版、衍生产品开发
11、移动多媒体广播电视、广播影视数字化、数字电影服务监管技术及应用
12、网络视听节目技术服务、开发
13、广播电视村村通工程、农村电影放映工程
14、社区书屋、农家书屋、阅报栏等基本新闻出版服务设施建设
15、新闻出版内容监管技术、版权保护技术、出版物的生产技术、出版物发行技术开发与应用
16、电子纸、阅读器等新闻出版新载体的技术开发、应用和产业化
17、语言文字技术开发与应用
18、基层公共文化设施建设
19、非物质文化遗产保护与开发
20、民族和民间艺术、传统工艺美术保护与发展
21、国家历史文化名城(镇、村)和文化街区保护
22、演艺业
23、民族文化艺术精品的国际营销与推广
24、预防保健、卫生应急、卫生监督服务设施建设
25、计划生育、优生优育、生殖健康咨询与服务
26、全科医疗服务
27、远程医疗服务
28、卫生咨询、健康管理、医疗知识等医疗信息服务
29、医疗卫生服务设施建设
30、传染病、儿童、精神卫生专科医院和护理院(站)设施建设与服务
31、心理咨询服务
32、残疾人社会化、专业化康复服务和托养服务
33、体育竞赛表演、体育场馆设施建设及运营、大众体育健身休闲服务
34、体育经纪、培训、信息咨询服务
35、中华老字号的保护与发展
三十七、其他服务业
1、保障性住房建设与管理
5、儿童福利、优抚收养性社会福利机构及相关配套服务设施建设
6、救助管理站及相关配套设施建设
7、公共殡葬服务设施建设
8、开发区、产业集聚区配套公共服务平台建设与服务
9、家政服务
11、社区照料服务
12、病患陪护服务
13、再生资源回收利用网络体系建设
14、婚庆服务业
15、基层就业和社会保障服务设施建设
16、农民工留守家属服务设施建设
17、社会保障一卡通工程
18、工伤康复中心建设
【删除:1、2、3、4、5、6、7、8、12、13、14、15、16、17、18、19、21、22、23、24、25、26、27、28、29、30、31、32、33】
三十八、环境保护与资源节约综合利用
9、流动污染源(机车、船舶、汽车等)监测与防治技术
29、废旧电器电子产品、废印刷电路板、废旧电池、废旧船舶、废旧农机、废塑料、废橡胶、废弃油脂等再生资源循环利用技术与设备开发
30、废旧汽车、工程机械、矿山机械、机床产品、农业机械、船舶等废旧机电产品及零部件再利用、再制造,墨盒、有机光导鼓的再制造(再填充)
31、综合利用技术设备:4000马力以上废钢破碎生产线;废塑料复合材料回收处理成套装备(回收率95%以上);轻烃类石化副产物综合利用技术装备;生物质能技术装备(发电、制油、沼气);硫回收装备(低温克劳斯法)
32、含持久性有机污染物土壤修复技术的研发与应用
33、削减和控制重金属排放的技术开发与应用
34、工业难降解有机废水处理技术
35、有毒、有机废气、恶臭处理技术
36、高效、节能、环保采选矿技术
37、为用户提供节能诊断、设计、融资、改造、运行管理等服务
38、餐厨废弃物资源化利用技术开发及设施建设
39、碳捕获、存储及利用技术装备
40、冰蓄冷技术及其成套设备制造
【删除:3、12、26、27、28、29、30、31、32、33、35、36、37】
三十九、公共安全与应急产品 【新增门类】
1、地震、海啸、地质灾害监测预警技术开发与应用
2、生物灾害、动物疫情监测预警技术开发与应用
3、堤坝、尾矿库安全自动监测报警技术开发与应用
4、煤炭、矿山等安全生产监测报警技术开发与应用
5、公共交通工具事故预警技术开发与应用
6、水、土壤、空气污染物快速监测技术与产品
7、食品药品安全快速检测仪器
8、新发传染病检测试剂和仪器
9、公共场所体温异常人员快速筛查设备
10、城市公共安全监测预警平台技术
11、等违禁品、核生化恐怖源探测技术与产品
12、易燃、易爆、强腐蚀性、放射性等危险物品快速检测技术与产品
13、应急救援人员防护用品开发与应用
14、社会群体个人防护用品开发与应用
15、雷电灾害新型防护技术开发与应用
16、矿井等特殊作业场所应急避险设施
17、突发事件现场信息探测与快速获取技术及产品
18、生命探测仪器
19、大型公共建筑、高层建筑、森林、水上和地下设施消防灭火救援技术与产品
20、起重、挖掘、钻凿等应急救援特种工程机械
21、通信指挥、电力恢复、后勤保障等应急救援特种车辆 22、破拆、切割、疏堵、提升、投送等高效救援产品
23、应急物资投放伞具和托盘器材
24、因灾损毁交通设施应急抢通装备及器材开发与应用 25、公共交通设施除冰雪机械及环保型除雪剂开发与应用 26、港口漂浮物应急打捞清理装备制造
27、港口危险化学品、油品应急设施建设及设备制造
28、船舶海上溢油应急处置装备
29、突发环境灾难应急环保技术装备:热墙式沥青路面地热再生设备(再生深度:0~60毫米);无辐射高速公路雾雪屏蔽器;有毒有害液体快速吸纳处理技术装备;移动式医疗垃圾快速处理装置;移动式小型垃圾清洁处理装备;人畜粪便无害化快速处理装置;禽类病原体无害化快速处理装置;危险废物特性鉴别专用仪器
30、应急发电设备
31、应急照明器材及灯具
32、生命支持、治疗、监护一体化急救与后送平台
33、机动医疗救护系统
34、防控突发公共卫生和生物事件疫苗和药品
35、饮用水快速净化装置
36、应急通信技术与产品
37、应急决策指挥平台技术开发与应用
38、反恐技术与装备
39、交通、社区等应急救援社会化服务
40、应急物流设施及服务
41、应急咨询、培训、租赁和保险服务
42、应急物资储备基础设施建设
43、应急救援基地、公众应急体验基础设施建设
四十、民爆产品【新增门类】
1、炸药现场混装作业方式和低感度散装炸药
2、电子延期雷管
3、刚性药头雷管
4、高穿深石油射孔弹
5、具有高分辨率的震源药柱
6、复合型导爆管
7、适用于不同使用需要的系列导爆索
8、高性能安全型工业炸药
- 上一篇:学校德育经验交流材料
- 下一篇:三年级班主任交流材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