学校两学一做交流材料范文
时间:2023-04-10 11:20:41
导语:如何才能写好一篇学校两学一做交流材料,这就需要搜集整理更多的资料和文献,欢迎阅读由公务员之家整理的十篇范文,供你借鉴。
篇1
一、以评估促发展,做实、做细“浦东新区法制教育星级示范学校”
(一)理清工作思路
“浦东新区法制教育星级示范学校”创建活动是在新区开展 “法制教育示范校”活动的基础上,于“五五”普法期间由新区社会发展局、司法局共同商定推出的。
其宗旨是:通过活动进一步推进浦东新区青少年法制教育工作,提升浦东新区青少年法制教育工作内涵。克服为评而评,实现以评促建。通过法制示范校的创建在“学生学法、教师授法”两个重点上有所突破,在“组织管理、教育活动、教育效果”三个层面上取得实效。达到“以点带面、逐步推开、不断提高、全面提升”的工作设想。
(二)严格操作流程
星级学校创建共设有一星级、二星级、三星级三个等级,每一星级均设定15项具体的创建指标。采取“学校自愿申报――资格审查认定――制定创建计划――开展创建工作――总结创建经验――进行评估验收”的流程。整个创建活动一般历时两年,注重创建过程、实施动态管理。突出在近两年的创建过程中,将创建活动与学校日常法制教育工作紧密融合。法制教育具体负责同志全程参与,与申报学校保持良性互动,参与、沟通、指导、规范学校创建工作,并做好档案收集,做到创建工作有案可查。
同时严格评审,突显其公平性、严肃性。评审由社发局、司法局组织联合评估组或委托中介评审机构进行,在创建过程中引入淘汰机制,对创建工作不力的单位,中途实施淘汰。以2009年法制示范校为例,初评时,在申报的60所学校中,根据创建工作绩效淘汰了32所,只有28所学校进入二星级法制示范校复评。通过看资料、听课、开座谈会、举行知识测试等,又对8所工作尚有欠缺的学校发出了限期整改意见书,改进后进行复查,最后命名。所有一整套措施保证了法制教育星级示范校评审活动的实效性。
(三)规范提升工作
法制教育星级示范校具有相当的号召力,它的示范效应、群体效应极大地调动了新区学校开展法制教育工作的积极性,带动了全区青少年法制教育工作向纵深发展,实现法制教育的经常化、制度化、规范化。
1.规范教育内容
以“青少年法制网校”上的新区法制教育基本课程为蓝本,分中学版、小学版,每个板块又分为五篇目,涉及的法制教育近70个专题。内容、进度、时间均由学校自主选择和掌握。
2.规范教育课时
明确“思想品德”等课的主渠道作用及各科的融入工作。同时要求安排好一个月两次的法制教育专题课,此外还确立了每年结合相关“纪念日”适时、有重点地开展法制教育主题活动等一系列制度。保证法制教育有序、有效地开展。
3.规范教师培训
采取脱产进修、短期培训、专家辅导、以会代训等方式,有计划、有针对性地对法制课教师及班主任进行法律知识培训。同时通过听课交流,在“法制教育网校”上开设相关栏目供教师自学等多种方式对教师进行培训,使他们有足够的能力与水平胜任法制教育。
4.规范考核机制
确立学生法制基本常识教育效果监测制度。每年10、11月,新区对全区小学四年级、初中二年级、高中二年级、职校一年级的学生进行法律知识年度测试,班主任作为第一责任人根据测试情况有义务对学生进行法律知识的宣导,检测法制教育效果。
5.规范档案管理
将创建过程材料按组织管理、活动组织、教育效果等类别及时归档。
6.规范评价机制
明确“浦东新区法制教育星级示范学校”验收两年一次,通过评估,符合条件的授予称号,从一星级到三星级形成梯队发展格局,形成良性向上的发展态势,同时对所有已获得星级称号的学校进行年度审核制度,克服一评定终身的现象。新区同时将法制教育开展好坏作为参评文明单位的必要条件。
二、延展辐射时空,做精、做活“浦东新区青少年法制教育网校”
2004年9月,浦东新区创办了全国第一所“青少年法制教育网校”,实现了法制教育形式的与时俱进。六年多来,网校吸引了超过55万人次的学生上网学习,被学生誉为一年365天、一天24个小时永不关门的“法制大课堂”。
(一)增强认同
法制教育要贴近学生,必须创新形式、创新手段、创新载体,使他们喜闻乐见。青少年法制教育网校正是从学生的喜好入手,冷静面对学生上网越来越多这样一个客观事实,充分发挥网络的正面教育效应,化被动为主动,实现了让青少年足不出户就可以通过丰富多彩的互联网接受法制教育。
在版面、内容的设置上,我们充分考虑学生的接受喜好。有反映社会法治化进程,反映社会热点的“法治播报”,反映学生学法心路的“学法心迹”,也有学生喜闻乐见的法制动漫、画说法律、普法影视、在线竞赛等。
在设置核心板块――青少年学法网校时,为贴近学生校园生活,设立了八个专用虚拟教室。分别是展示浦东新区区本中小学法制教育教材的基本课程室;提供给教师开展法制教育所需的教育教学参考的教育参考室;在线进行普法教育的普法小课堂;学生在线练习使用的测试练习室;在线解答学生有关法律问题的咨询辅导室;提供学生有关法治案例、故事、小品文、小技巧阅读的课外阅读室:提供学生网上法制教育社团活动平台的社团活动室:提供学校、学生交流展示自创普法作品的作品交流室。这些栏目的设置,贴近学生,增强了认同。目前法制教育网校以其“生动性”、“形象性”吸引着全区乃至全国的青少年上网学习,增强了法制教育的效果和影响,达到了我们预期的目的。
(二)强化参与
利用网络对青少年进行普法教育,除靠宣传内容正确,正面引导外,网络辐射力和吸引力等优势的发挥还需要形式多样的互动活动。如果形式不吸引人,正面效应就无法发挥出来,效果自然有限。因此青少年法制教育网校,除增加贴近学生实际的内容,为解答学生疑惑问题,多刊登来自学校的新闻、学生撰写的心得文章,增强亲切感外,还开门办网,开设“社团活动室”,让学生通过博客阐述认识与观点,通过BBS参与热点讨论。同时每年法制教育网校还主持开展多次大型互动参与性活动,吸引学生的眼球,引导他们积极参与。几年来先后举行了“浦东新区青少年法制网校”论坛,开展了“浦东新区青少年宪法知识测试”,“安全知识点点看”、“法制动漫创作比赛”、“法制游戏棋设计大赛”、“法制书签创作比赛”、“法制教育教案征集”、“禁毒征文与标识设计赛”、“宪法知多少”等大型主题活动,吸引了众多学生的参与。仅仅去年12月的“宪法知多少”活动,在短短一个月中,就吸引了中学(职校)生、小学生(包括亲子互动)达2万3千多人,取得了良好的教育效果及社会效果。
(三)提升绩效
浦东新区青少年法制教育网校,积极打造网络化工作平台。在这一平台上,学校可以展示本校法制教育活动开展情况,交流开展法制教育工作的心得、体会,同时示范法制教育的活动形式。比如唐镇中心小学“交通知识棋设计”活动、洋恒中学“校园案例”大家谈、德州中学“有话大家说”案例分析活动、洋泾中学“法制教育宣传周”、华师大二附中学生“法律社团”、金英小学“法制博客”、杨园中心小学“小法官上岗培训”、莲溪小学“社区法制教育版面进学校”等在网校上报道后都引起了良好的反响。
同时通过法制教育网校及时发现了解新区学校法制教育工作的亮点,并深入学校进行实地挖掘,帮助学校提炼、总结,将有价值的活动进行推广。比如潍坊小学用《小小律师》作为学校法制教育课的教学素材进行了探索,专家几次上门进行指导、实践、总结、提高,形成经验后向全区中小学进行展示推广,这一做法在社会上也受到广泛关注,司法部法宣司领导专程前往潍坊小学听课,充分肯定这一做法。
两年一度的品牌活动“浦东新区法制教育星级示范学校”,如今创建活动借助网校这一平台进行管理。法制教育星级示范学校评比的要求、申报材料明细、相关表格实现了网上可以查询、下载,创建材料网上提交,学校创建过程、最终评估过程、公告等都实现了网上实时公开。使法制教育星级示范学校评估工作既公开、公平、公正,又起到示范、引领作用,深化了法制教育工作内涵。
篇2
关键词:教材教学;小学低年级;数学课堂
教材是面向全体的,不一定完全适合教师个体的教和学生个体的学。因此,教师在分析教材进而进行教学预设时,应在深入理解教材的基础上,根据学生的实际和教师的教学风格,对教材适当改编或重组。如“左、右”的教学,学生在学习“左、右”前,对“左、右”的认识并非一张白纸。据了解,一年级孩子入学以前,对“左、右”已有不同程度的了解,特别是能够区分自身的“左、右”,所以,在设计教学预案时,要从学生已有的知识经验出发,既从巩固认识自身的“左、右”切入,又要注意适当地把握关于“左右相对性”的教学要求,不偏离“初步认识”的整体定位。首先,利用教材的主题图,从手的左、右引入,初步感知“左、右”;接着通过教材中的“做一做”改编成音乐数学游戏:在音乐声中,做动作,看谁反应快;之后利用教材中“做一做”第2题,结合学生的实际玩“身边的左右”游戏,请学生找出自己左边、右边的邻居,教材中“做一做”的第3小题与学生的实际结合,教师设计了“你是我的镜子”的数学游戏,体验了“左右”的相对性;然后利用教材第6页“生活中的数学”学以致用,通过实例演示和例举,体现数学的价值,让学生感受到数学就在我们身
边,生活离不开数学,同时渗透了做事要讲规则的习惯教育;课的最后结合一年级孩子的心理特点,
安排了在音乐声中“拍手、跺脚”的游戏,寓巩固于动作游戏之中,课结束,趣犹存,使学生感到“数学好玩,数学有用”。
不同的教学目标,决定着课堂学习的不同侧重点。如,以“两位数的组成”为例,教师安排了“小动物组数”的游戏活动。动物学校中的大象老师给其他的小动物上课,在黑板上给出:7、1、5三个数,问:用他们能组成多少个不同的两位数?在插图的下面又有两个问题:(1)怎样才能做到既不遗漏,又不重复?在全班交流一下。(2)组成的两位数中,最大的数是多少?最小的数是多少?教师针对这一教学材料,预设的目标大致可以概括为两类:第一类的终极目标为:通过本课学习,使学生掌握判断组成数个数的方法。第二类的终极目标为:通过本课学习,使学生在经历中养成有序举例的思考习惯。显然,两类目标预设都是体现本课时材料精神的,但不同的目标预设,就决定课堂学习的不同侧重点。如果把第一类终极目标作为目标预设,那么,这堂课的基本思路是在多组练习中概括出判断的方法,形成技巧。如果把第二类的终极目标作为目标预设,那么,这堂课的基本思路是在练习中讨论怎样才能做到不重复、不遗漏,得到体验。简而言之,两类目标预设的区别在于第一类是以知识目标作为终极目标,重在知识提炼、技巧形成上;第二类是把过程目标作为终极目标,重在体验与思考习惯的养成上。从学生的发展来说,本课时的意义在于借助简单的排列组合的知识,让学生体会思考问题的时候怎样做到不
遗漏、不重复,养成有序列举这样一种思考习惯。教师在这一环节的实际操作中,调整自己的情绪进入状态,并依此去推动、感染学生,让学生进入一种思维与情绪和谐的学习状态中。
篇3
关键词:“做中学” 数学教学 实践
我一直从教小学数学,但多少年来在学校教导处兼管科学教学,经常参与科学老师们的研讨活动,研读教材、探讨教法、寻求发展。我很喜欢科学教课书的编写,贴近学生生活,符合学生年龄,内容丰富。每一课的主题探究,书中没有现成的结论,要通过学生自己去猜想、实验、探究、观察、发现、归纳等,才能找到问题的答案。而学生上科学课的积极性高,兴趣浓厚。当时我心里就踹磨着,什么时候数学课本也像科学教科书这样编写那就好了。好在新课改数学课本的编写已经向这方面发展了。以前教材中结论、计算、应用题例题等都写得完完整整,现在书中留了布白,给学生思考、填写,学生有了机会,有展示自己的舞台和天地。
2004年学校成为第一批常州市“做中学”项目实验学校,我便参加“做中学”课题,把“做中学”在科学中的理念,延续应用到数学教学当中,感觉非常好。2008年,我又参加了“做中学”推广运用课题:“做中学”在小学教学中运用的研究,该课题被批准为省“十一五”规划立项课题,几年的实践感到学生收益匪浅,成效显著,学生在学习态度、方式、能力等方面均产生了可喜的变化。
一、数学探索――我要动手探究体验
“做中学”刚开始阶段,记得课堂里让学生去做,学生不知道做什么?从哪儿做?怎样做?你看我,我看你。只能在教师的带领下,师生共同去做。逐步地发展到小组里讨论出“做”的方案,再分工合作,学生个个兴趣盎然,聚精会神。做一做、填一填,仔仔细细地观察,新奇的发现。学生更多的是快乐,变得越来越有自信。慢慢地由原来的认真听课为认真动手做,自主探究;从单一的一问一答,变为小组合作交流;学生原来的学习方式是等、靠、要,课堂里发言成了少数几个学生的专利,害怕自己说错了难为情;甚至把没被教师叫到发言当作是幸运的。现在课堂里各抒己见,生怕自己的发现被同学抢先说了,积极展示自己的风采,常常为一种观点而争辩。
例如,在认识圆柱体的侧面时,以前是看教师做,得到圆体侧面是一个长方形。现在,人人动手,有做圆柱体的,有折圆柱体盒子的,再通过观察、思考、发现,课堂里热闹开了。这个学生发言:“圆柱体的侧面展是长方形。”另一个小组发言说:“圆柱体的侧面展开是正方形。还有的说:“是平行四边形。”“是不规则图形。”谁也说服不了谁,怎么办?动手研究研究,一番探索体验后,各小组开始交流。有了实践体验和思考,就为发言提供了有价值的依据。纷纷拿出展开图形,摆出理由。小组的精彩发言出乎了我的预料:“平行四边形、不规则图形都可转化成长方形,书上结论精辟。”这些不同的声音,让我体味到“做”所产生的学习方式变化,所带来的数学课堂变化。
再如,在学习“方程单元等式的性质二”时,一位学生提出:“不等于0的数,是不是指同乘同除以都要不等于0的数?”当时我问学生:“同学们,你们说呢?”结果出现了三种情况,一是同意两个意思都有,一是同意同时除以时0除外,极少学生拿不定主意。这时我及时给予引导,大家写几个等式试试看,举举反例来研究一下,学生们在“做”的过程中找到了答案,只是指等式两边同除以同一个不等于0的数,所得结果仍然是等式。在“做”的过程中理解,在争的当中明辩,学得轻松,掌握得牢固,学生体会到一种,感受到学数学的乐趣。
二、数学思维――深层次挖掘提炼
“做中学”在数学中的应用,从不会做到会做,从怕说到想说、抢说,从不会思考到会思考……但我认为不能停留在“做”的形式上,要让“做”得到提升,让学生真正感受并获得深刻认识。通过实实在在地“做”去感悟、去探究、去观察、去发现、去归纳,在各方面都得到提高,并形成良好的学习和思维习惯。
三、态度转变――“要我学”为“我要学”
课堂中发现以前一些学生不是不发言,就是分心走神,小声讲话,做小动作,学生要讲、要动。让学生有事可做,让学生做自己的事,那么做起来就特别带劲,还十分认真、尽力,学生必然有话可说,有话要说。
课题刚开始实施阶段,上数学课布置学生带操作材料,确实是只有几个人带,我心里在为他们着急。现在课中需要用材料时,每个学生都有充分准备,就等你给机会他们做。你看现在课中填写的表格,比以前认真;内容不像以前那样大多相同,而是内容丰富多彩,有创意,把自己动手实践,仔细观察、归纳得到的都填写在表格内,且注意表达的准确性和完整性。做的过程,由以前无目的“玩”,变得有目的有计划,好似一个个小科学家在做精细的实验,一次不成功,再来一次,变得有责任心、有信心积极性高,兴趣浓。也正是我们所要培养的科学态度和科学精神。
“做中学”应用到数学教学中起到了较好的效果。实施课题要舍得花时间,但课堂时间是有限的,因此,要认真钻研教材,精心设计,师生互动更要安排得巧,鉴于学生积极性高,可课前、课内有机结合;学生个体存在差异,不能一刀切,不应全丢给学生,对于一些有困难的学生,我们应及时给予鼓励的同时,要给予更多的关注与帮助、支持,否则他就会掉队。例如,在推导圆的面积公式时,剪一剪、拼一拼、想一想、说一说,就得给学生充分的时间去做。有困难的学生,一时难以想到转化成平行四边形、长方形,老师就要启发学生求圆周长时化曲为直,这里是否可把圆进行转化,让学困生向目标努力。在剪拼时,我看到有的学生把圆片上扇形剪断了,拼不好,这时我就是他们的同伴,共同完成探究过程。久而久之,学生就亲近你,从而对学科产生兴趣,一种内驱力便油然而生。
篇4
一、“读一读”,让学生感受到学以致用
“数学来源于实践,又反过来作用于实践”,数学活动教材中的“读一读”里安排了一些与数学内容相关的实际问题,既可以扩大知识面,又能增强数学活动的实用性. 例如“谈谈储蓄的利息”(七年级)就是来源于社会生活的实际问题,指导学生认真阅读并作一些简单的计息演算,这样就能加深学生的印象,使他们感性地认识到学习数学的好处,提高学习兴趣. 又如,为配合学生阅读“用不规则的四边形边角余料来铺地板,可以不留空隙” (七年级),课前收集并剪贴了一些建筑装潢的地板图案及一些工艺美术品的图案(同时也要求学生收集),用以激发兴趣,发动学生自己动手用硬纸片剪一些全等的任意四边形,并在课桌面上拼一拼,通过实践活动验证数学活动中的结论,进而让学生猜一猜:用一些不等边的全等三角形可不可以铺成无空隙的地板?通过指导学生阅读数学活动中这样一些内容详实、趣味性强的知识,既体现了教学大纲中要求――“引导学生把数学知识运用到生活和生产的实际,包括商品经济的实际中去”的精神,又培养了学生的学习兴趣,使他们感到数学虽“抽象”也“实在”,感受到学习数学有着重要的现实意义.
二、“做一做”,从中体会学数学的乐趣
充分使用数学活动中“做一做”的内容,可以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提高学生的动手操作能力,培养学生的思维能力和空间观念,有利于全面提高学生的数学素质,例如,在测量中(八年级),让学生走出课堂,实地测量学校的旗杆的长度,要求学生至少用三种方法,并说出哪一种方法误差最大,是如何造成的. 通过让学生用同样长的铁丝分别弯制成正三角形、正方形、正五边形、正六边形和圆,然后引导大家观察、比较,判断哪一种形状的图形面积最大. 这样的“做一做”活动,既触及到生活和生产实际中如何在材料一定的条件下提高材料的利用效率的问题,又培养了学生对实物与图形的认识能力,同时在学生动手操作中尝到学习数学的甜头.
三、“猜一猜”,开发学生的思维
数学活动教材在编排上版式活泼、图文并茂,内容上顺理成章、深入浅出,将枯燥的数学知识演变得生动、有趣,有较强的可接受性、直观性和启发性,数学活动安排的“猜一猜”对开发学生思维、培养学生兴趣有极大的帮助. 如,在七年级数学第一章节中加入了“丰富的图形世界”,从学生能看得见,摸得着的实际物体出发,“猜一猜”引导学生动脑、并使学生进入了初中数学的一片新天地. 在教学中,我们要善于运用幽默的语言、生动的比喻、有趣的例子、别开生面的课堂情境,激发学生想的欲望. 在教七年级数学“几何体”部分时,鼓励学生深入到生活中去寻找或制作数学活动中的几何体并拿到课堂上来. 在寻找的过程中多猜想,学生开始对几何图像有了感性的认识. 当学生寻找、制作的东西成为课堂上的教具时,学生兴趣高涨,教学效果远比教师拿来现成的教具要好得多. 又如七年级的“正方体的表面展开”这一问题,答案有多种可能性,此时,我们应给学生提供一个展示和发挥的空间,让学生自己制作一个正方体纸盒,再用剪刀沿着棱剪开,展成平面,并用“冠名权”的方式激励学生去探索更多的可能性. 在操作过程中,要求学生多想一想,不要习惯性地只求一个答案. 这样,不仅能开发学生的思维,调动学生的积极性,而且还能增强学生的自信心,课堂上学生积极主动、兴趣盎然,无形中营造了一个活泼热烈、充满生命活力的教学氛围.
四、“试一试”,培养学生探究知识的能力
在数学活动过程中,我们可能会遇到一些暂时难以理解的问题,对数学活动的编排会产生一些困惑. 按照新课程标准,每学年的教学难度不是很明确,教师只能以数学活动中的要求,从创新教育的角度出发,创造性地去理解和使用数学活动. 例如,七年级数学“绝对值”这一节的习题中提到“|a|”的问题,因为在此之前并未学习字母能表示数,所以学生难以理解. 对于这个问题的处理有两种方法,一是可以把这部分题目挪到下一章去做;二是引导学生对a选取不同的值试一试,从这些不同的结果中去想、去探索、去归纳;三是从绝对值的概念出发,利用数轴求出有多少个点到原点的距离等于|a|. 第一种方法采取了回避困难的态度,这样做不利于学生良好的意志品质的养成,有悖于数学活动的宗旨. 我们应当选择第二或第三种方法,在尝试过程中激发学生的探索兴趣,培养学生独立解决问题的能力.
篇5
首先,我提供给学生的材料缺乏结构性。其次,小组内成员分工、职责不明确。最后,在学生实验前,我对实验中可能会导致实验失败的细节因素关注不够,对学生缺乏这方面的指导。
对于这节失败的科学探究课,我经过深入反思,针对失败原因,做出了很大改进,并用另一个班再次进行了试上。第二次试上,我感觉我找到了一根和学生紧密联系的线。这根线是由对学生已有认知结构、年龄特征的充分预设与把握编织而成的。那么,怎样做才能充分了解学生的探究行为,做到心中有数、有的放矢呢?我在想,可不可以实验前叫几个学生来做一做,不启发、不引导,教师在旁边观察,记录下学生容易出现的问题,通过这种方式来摸清学生的原发性探究行为,以此为基础有针对性地选择教学策略,预设教学方案呢?
这节由失败走向成功的探究课使我成长了许多,结合一个阶段来的教学实践,我个人觉得,在今后的科学探究中,特别是实验操作课,一定要加强操作的规范性。提高学生操作的规范性,至少有五个方面值得我注意。
一、提出科学的问题
科学研究的问题必须是具体的、明确的问题。如在苏教版六年级上册《洗衣服的学问》这节课中,我利用自己在课前准备材料时把衣服弄脏的经历抛砖引玉,引发学生积极交流。那么,污渍又是怎么被洗干净的呢?学生能够联系自己的生活实际各抒己见。我又紧接着学生的话题继续追问,为什么会有这么多洗涤用品呢?一种不就完了吗?学生认识到对同一种污渍,有的洗涤用品效果比较好,有的却不好。师生通过讨论交流提出了这样一个疑问:什么样的污渍使用什么样的洗涤用品效果比较好?这个问题就是我们这节课要研究的问题,科学教学的科学性必须从问题的提出就得以体现。
二、提出科学的假设
假设应是学生根据原有经验进行的一种科学性的猜测。在上述教学中,我为学生准备了一些比较常见的污渍(墨水渍、油污、橙汁)和洗涤用品(洗衣粉、肥皂)。研究的问题明确了,材料也准备了,我请小组先根据生活经验预测一下谁的效果好。这里,我对学生的实验内容和实验材料作了一定的限制,调和了有限的课堂教学时间和深入的自主探究之间的矛盾。学生分组讨论预测,并填好记录。预测能力对学生来说是非常重要的,它可以帮助学生明确解决问题的方向。预测不是盲目地随口而出的猜想,而是根据自己的生活经验进行的科学的猜测。
三、制定科学的探究方案
在上述教学中,我们要比较这两种洗涤用品的洗涤效果。这是一组对比实验,就像比赛一样要公平,怎样才能做到公平呢?这个实验该怎么设计呢?学生根据自己的猜测,调动已有的知识经验,设计好具体的研究方案,为了保证方案的合理性和可操作性,教师应做必要的指导。精心组织各小组交流,展示自己的研究方案,促进学生进行思维碰撞。比如,在汇报过程中我们发现以下问题:实验过程中需不需要搅拌?如何搅拌?有些小组建议用自来水实验,有些小组建议用温水实验;实验过程中先放什么,后放什么,等等。在交流过程中小组对自己的方案进行比较修正,这不仅能培养学生严谨的逻辑思维和敢于质疑的精神,也为接下来的探究活动扫清障碍。虽然这个过程花费了大量时间,但是学生在动手实验前对实验过程中如何控制变量、怎么做实验有了一个逐步明确的认识,这对学生今后的探究活动意义重大,对科学本质也有了更深的认识。
四、进行科学的探究实验
实验操作的评价要重过程、重学生的体验,不能只是对结果作简单的评述,要注重学生操作的态度评价,还要注重让学生自己评价,以便更全面客观、更切实际地反馈实验操作情况。如在“测气温”实验时,往往出现温度计操作正确却因放置不当或时间不够而导致误差很大的现象,评价时要肯定学生的正确操作,及时纠正其错误操作,指导其将误差降至最小,鼓励并允许学生重新测量和重新考核。
当前,课堂教学模式下对科学问题的探究有许多时间和空间上的制约,也存在着教学资源的限制。学校的实验只是日常生活中常见科学问题的缩影和极少部分的模拟。课外才是学生接触大自然的最佳时机,融合了学校、家庭和社会的生活才是学生生活的完整天地,才是最有效的培养学生科学探究精神和实践能力的理想场所。因此,每次的实验教学活动,都不能以下课为终点,而是应该以课堂探究活动、实验活动为导引和起始点。学生探究实验过程中往往会生成许多新的科学问题。如“溶解”实验中,溶质放多了,出现了饱和现象,可鼓励学生课后继续研究:各种溶解的物体在什么情况下出现这种现象?
五、科学地分析和评价实验结果
篇6
[关键词] 活动 过程 体验与发展
综合实践活动不是“教”出来的,而是“做”出来的,是学生从做中学而进行的经验重组的活动。我们知道综合实践活动是以活动为主要开展形式,强调让学生亲身经历、动手去做,使学生在各种活动中获得对于实际的真实感受,真正体现了学生是教育的主体和自我发展的主体,学生的主体性是在实践活动中形成和发展起来的,活动和交往是学生成为个体生活的主体和社会生活的主体的必经途径。一年中对综合实践活动的探索,更让我深刻感受到综合实践活动的实质就是实现人与自然、社会、文化和谐统一的过程。因此科学地设计综合实践活动课程中的活动,做好综合实践“活动”的文章,使活动更具光彩尤为重要。
一、活动是感受自然、感悟生命的“源泉”
以活动为载体,在实践中感受自然,体验生命的意义。听别人说得津津乐道,不如亲自做一做来得实在。综合实践活动就是学生在自由的氛围中真真切切地感受、实验、探究。让他们在活动中体验生活百味,收获成功的喜悦。
例如:在《心中的校园》的实践活动中,先是经过“赏我校园”和“起草美化校园的活动方案”两个环节的安排和实施,经过充分准备后,在“情系校园”的活动中,同学们纷纷地行动起来了,有的学生准备了水彩颜料和纸准备把画出健康、有意义的图案装扮教室;有的学生准备了照相机想把同学们工作的场面照下来,装点学校的生活栏;还有的准备了大家活动要用的一系列材料和资料……一番精心筹备后,活动开始了,到处都能看见他们的身影,一道亮丽的风景线展现在人们面前。活动结束后,课堂上到处洋溢着学生对这崭新、美丽的环境的感想,展现着学生们独具个性的作品和话语,传达着学生们对生活的无比热爱。
在这样的“活动”中,学生高高兴兴地耕耘、收获。在潜移默化的锻炼中,学生的综合实践能力、口语交际能力等得到了很大的提高。
二、活动是绽放智慧、培养合作意识的“基石”
以活动为平台,在交流中绽放智慧,培养学生的合作意识。综合实践活动把教学过程视为一种交往合作的过程,是师生在社会这一广阔天地中进行的多边、多向、多方面的人际交往和相互作用的过程,强调把学习活动和社会活动结合起来,把学术的目的和社会的目的、个人的目的和群体的目的协调起来。综合实践活动课程的开展为培养学生的合作意识创设多种机会,提供了良好的条件。
例如:在开展《神奇的面点世界》活动时,以讲哲理小故事为切入点,引发讨论,从理论上向学生阐明在相互交往中,“懒惰”、“不愿意为别人做事”、“不团结”等原因是影响团结合作的主要障碍。然后在制作面食包饺子的实践活动中,通过亲身经历和个人体验,让他们感受团结合作的重要性,认识到人与人的相处是需要大家一起努力的,在学生心目中渐渐的形成这样一个意识:做任何事,几个人的智慧远远超过一个人,有意识培养学生的合作意识。逐步实现研究性学习中的“通过与其他学生的交流报告研究过程的体会与心得,大胆地向他人汇报自己的研究成果,养成合作、交流、分享的良好态度和能力。”的课程目标。
在今年4月,我校与澳大利亚学生的交流互访活动中,学生们利用在综合实践活动中学会的技能,手把手地教澳方的学生们包饺子,和新朋友们打成一片,真正在交流中绽放智慧,骄傲自豪的民族之情油然而生,体验合作带来的成功体验,进一步完善了《神奇的面点世界》主题活动,充实了课程内容,课程本身也得到进一步发展,充分培养了学生们的合作意识。
三、活动是获得成功、促使情感升华的“桥梁”
以活动为形式,在过程中获得成功,促使学生情感的升华。传统的教育,尤其是学科教学,在许多方面表现出很大的封闭性,在一定程度上阻碍了学生获得成功的机会和情感活动的感受。活动课程有别于别的学科课程,其明显的特点是开放型教学,即把学生从课堂引向广阔的社会,从书本知识的学习引向生活实践,极大地调动学习的自主性,扩展了他们的视野,让他们拥有自己的学习空间和思维天地。在综合实践活动课中,即使遇到搓折,学生往往也归结自己的努力不够,他们一心想获得成功,当失败时会加倍努力直到成功为止。
例如:在开展《纸的艺术》为主题的研究活动中,学生对剪纸、折纸、纸浮雕等都十分感兴趣,课外收集了各种各样关于纸工艺品的制作方法。等学生带着准备的纸工艺的资料开始课堂展示交流时,看到别人对自己纸工艺品赞叹羡慕之情时,也是他们最开心,最有成就感的时候。有的甚至提出了许多有研究价值的问题。学生们在老师的指导下,将一张张纸幻化成一个个精美的工艺品,每个学生都爱不释手。这样的过程,学生不仅仅掌握了手工制作的技巧,更深的是使学生能通过这样的活动锻炼了能力,交流了情感,体验了成功。
四、活动是追求、促进个性发展的“种子”
篇7
关键词 数学教学;兴趣;操作;感悟
中图分类号 G623.56 文献标识码 B 文章编号 1005―9646(2009)01―0093―01
《数学课程标准》明确指出“数学教学要紧密联系学生的生活实际,从学生的生活经验和已有知识出发,创设各种情境,为学生提供从事数学活动的机会,激发学生对数学的兴趣,以及学好数学的愿望”。
新课程改革下的数学教学注重培养学生的兴趣,让学生在具体生动的生活情境中观察生活,动手做一做,使他们体会到数学就在自己的身边,感受到数学的无穷魅力,从而对数学产生亲切感。因此,我在数学教学中准确、深刻地理解教材、掌握教材,创设学习情境,促使学生主动去获取更多的信息来解决自己发现的问题,在解决问题的过程中学会思考,获得成功体验,并体会到数学来源于生活,而生活材料又是数学,数学并非枯燥的科学,而是具有丰富情趣及内蕴的课程。
1 创设情境。激发兴趣
俗话说:“兴趣是最好的老师”。每个一年级的学生初次跨入小学,他们对学校、教师充满了好奇心。兴趣是让学生主动地学习,积极思考问题,勇于探索的巨大内驱力。我为了使学生对学习产生浓厚的兴趣,在导课时精心地创设生活情境,使他们置身于数学生活的氛围中,产生强烈的求知欲,尽快达到最佳的学习状态,做到事半功倍。小学数学的内容大多可以联系生活实际,教师在教学过程中要注意这一点,使学生更好地学习和掌握基础知识,体会生活离不开数学,生活中处处有数学,培养他们对数学的浓厚兴趣。
比如在教学“青蛙吃害虫”时,可先播放动画图片,让学生猜一猜青蛙能做什么,是谁的好朋友?接着在多媒体屏幕上让大青蛙吃56只害虫,小青蛙吃30只害虫。这个导入的设计,大大激发了学生的学习兴趣,为让学生掌握两位数加减两位数的计算方法做了最好的铺垫。通过生动情境的创设,使学生也感到要能解决生活中的问题,处处要用到数学知识。
2 动手操作。感悟知识
数学知识比较灵活,教师要善于结合课堂教学内容,引导他们动手摆一摆、拼一拼、数一数、分一分、画一画、摸一摸,动脑想一想,动口说一说。在操作实践中充分发挥主体作用,让学生自己去探索新知识,使学生自觉地投入到学习状态中去。
比如在教学“有趣的图形”时,为了让学生辨认长方形、正方形、三角形、平行四边形、圆等简单图形,可以启发学生说说教室中哪些物体属于什么图形,让学生对要学的图形有所感知,然后让学生用一张正方形纸折一折、剪一剪、拼一拼,充分认识各种图形之间的联系,再进一步利用各种图形组成各种美丽的图案,可拼成2008年的运动员、圣诞树、小鱼、房子……这样,发展了学生的操作能力、空间想象能力和创造力。
3 应用新知,解决问题
一年级数学,教师在教学中要善于处理教材,联系生活实际,把生活中的题材引入学习数学的课堂中来,从而培养学生的数学应用意识。
篇8
一、确定校本教研主题
为了确定合适的校本教研主题,我们以常规教学为切入点,采用“听课查摆问题、研究学习资料、业务检查评估、分组交流反思”等方式查找教师在教学中存在的问题。这些问题有教育观念认识层面的,有教学经验个人素质方面的,有教学方法技能方面的,有工作态度思想方面的,有学科特点任课水平方面的。面对存在的问题,学校组织教师,按学科分组讨论。要求每位教师:发表自己的讲解、找准自己的问题,开展自己的研究,确立自己的主题。经过几次研讨,最终学校把“培养学生自主合作学习习惯,倾心打造高效课堂”定为学校一级校本教研主题。并决定:在全校范围内开展以学校一级主题为纲,由学校教研室将全校任课教师按学科特点分成五个教研组,每个教研组围绕学校的一级主题,经过研讨,集体确定本组二级分主题。最后,每名教师再围绕教研组内的二级主题,经过思考,归纳确定个人教研主题,即三级子主题。各教研组和教师的个人主题定下来后,还要上交到学校教研室审定。合格后,各级负责人撰写各级主题的教研方案、计划,准备开展实施教研活动。
二、校本教研的实施
校本教研主题确定以后,我们开始尝试把原来的集体备课,上课,和课后反思,转变成以围绕着教师个人主题为核心,开展“课前研――主题交流”,“课上研――实践展现”,“课后研――总结提升”的研究活动。我们把这种教研形式称为“一题三研”。具体做法是:
1、“课前研”。我们借鉴了以往的“集体备课”的基本形式,安排教研组几个人集中起来,研究一个主题。课前研,区别于集体备课的关键,在于它研究的是一个主题,而不是一节课。研究的内容是和主题有关的理论,方法,经验,体会等,而不是有关一节课的备课方式、方法和策略。
【案例】前不久,我校低年组开展的一次,关于“课前研”的交流活动。这次他们研究的内容是“培养学生主动、独立识字的兴趣和能力”。教研组长何平老师首先发言“今天,我们以陈秀研老师研究的教研主题‘培养学生主动、独立识字的兴趣和能力’为内容说说低年级的识字教学。先由陈老师谈一下研究低年级识字教学的背景和目的”。接下来,陈秀妍老师就研究低年级识字教学的背景、意义和目的做了简要说明。陈老师的发言得到了大家的认可。同组的刘丽娜老师说“我很赞同陈老师研究的这个主题。正如陈老师所说‘识字教学’是我们低年级语文教学的重点内容。新课标也要求培养低年级学生‘喜欢学习汉字,有主动识字的愿望’,能‘认识常用汉字1600~1800个’如此大的识字量,对于刚上学的低年级学生来说确实是难点。所以,研究这个主题就很有价值。我在教学中,也很关注识字教学。积累了一些做法,和大家共同交流一下……”。刘老师刚谈完,一年二班的朱恒丽老师就学习一个汉字都应该传授哪些知识谈了个人的理解。一年三班的邵晶老师则以“猜迷”,“创设情境”等识字方法,具体谈到怎样培养学生的识字兴趣。二年二班的孙红老师还就识字教学中,占用课堂多少时间合适,一节课应该讲几个字,写字应该如何落实等提出具体问题。一阵探讨后,大家都以各自的教学经历谈了不同的想法。热烈的讨论过后,教研组长何平老师做了一个小结“今天,大家的发言很精彩,深入交流了自己对低年级识字教学的看法。陈老师能把识字教学做为自己的研究主题,对这一内容一定会有更深入的理解。那么我们就期待陈老师能在课堂上展示一节更精彩的识字教学。”。
【评析】“课前研”的过程中,教师们没有只针对一节课怎么上交流想法,而是广泛地围绕“识字教学”谈观点,谈想法、谈经验、谈体会,从理论的层面,去交流,去研究。这一过程,教师们彼此交换思想,积累经验,以达到共同提升的目的。
2、“课上研”。教师在课前交流基础上的课堂实践。先由主题负责教师备课,预设主题在课堂上的呈现,制定解决问题的方案,然后上课,教研组其他教师随堂听课,检验主题的实践效果。实践环节很关键,要求主题负责教师备课充分,讲课清晰,听课教师听课有侧重点,记录要准确,见解有深度。
【案例】我们学校中年组何艳玲老师的个人主题“如何让数学知识生活化”,何老师准备的课上研讨课题是《三角形的特性》一课。在课堂教学中,何老师先借助一组生活中有关三角形应用的图片创设一段情境,自然地导入了新课。接着何老师让学生自己动手画一个三角形,整个授课就从这个学生自己画的三角形开始,或小组交流三角形概念的含义,或同桌讨论三角形的各部分名称,或合作完成一组三角形实物高的测量。课堂气氛十分活跃,学生积极主动地参与交流和思考。在突破了“从不同顶点向对边画高的方法”这一教学重点和难点后,何老师在课堂上设计了一个“比力气”的游戏。游戏的结果是三角形的力度大于四边形。在集体验证后,大家共同得出结论:三角形具有稳定的特性。接着何老师再次通过课件把同学们带到生活中,让学生感受三角形稳定性在生活中的广泛应用。最后,何老师又让学生为一个将要倒掉的电线杆设计一个牢固的支架。学生利用学习的知识纷纷为电线杆设计出了不同的三角形支架。当何老师反馈为什么要设计三角形时,学生纷纷说出三角的特性。“那么生活中还有哪些地方会用到三角形的这种稳定的特性呢?让我们课后去找找,去发现,有条件的还可以自己动手去设计,去做一做。”随着何老师的倡议,同学们恋恋不舍地离开了课堂。
【评析】这一部分是教师个人主题研究从“课前主题预设”与同教研组教师共同交流主题,寻找主题切入点,预设主题怎样在课堂教学中呈现;到“课上主题实践”落实主题研究效果,发现研究中存在哪些问题,积累和提升教学经验以后的一个总结部分。
3、“课后研”是“一题三研”主题研究流程中的最后一部分。研究的内容依然是一个主题,而有别与“课后反思”或“集体评课”只就一节课来评议说事。“课后研”研究的是反思前面两部分实施过程的得失,总结主题研究的收获和成果。
【案例】中年组开展的“如何让数学知识生活化”课堂研讨课后,中年组的几位参与教师坐在了一起。首先由教研组组长周辉老师,对本组研讨何艳玲老师的个人主题“如何让数学知识生活化”的研究过程做了简单的小结。何艳玲老师结合个人主题先谈了自己的教学设计和在教学过程中是如何呈现主题的,以及主题落实过程中的教学体会。周娇老师接着何老师的体会,谈起了自己对“数学与生活联系”的看法,周老师还以个人教学经历为例进行观点论证。郑良良老师不仅说出自己对何老师这节课的体会,而且还举出几个具体的教学实例说了怎样在数学课堂上设计教学。当她说到,自己让学生陪同家长到市场买菜,来理解物体重量与体积关系的教学设计时得到所有教师的一致赞同。同组的李廷老师也就在数学课堂上如何把学到的知识运用到生活中谈了自己的想法。几位老师,从多个角度,围绕“如何让数学知识生活化”这一主题展开热烈的讨论和交流。有的说个人理解,有的说自己的做法,有的谈教学设计,有的谈学生的表现。大家你一言,我一语谈得十分热烈。最后,教研组周辉老师又从新课标中提到的用“用生活中熟知的知识讲解数学”和“数学的知识要用于生活”两种观点做了精彩的小结。
篇9
[关键词]低段;阅读材料;使用现状;加工;录音
[中图分类号] G623.5 [文献标识码] A [文章编号] 1007-9068(2017)17-0061-02
数学教育家斯托利亚尔说:“数学教学也就是数学语言的教学。”美国语言学家布龙菲尔德说:“数学不过是语言所能达到的最高境界。”语言的学习离不开阅读,数学既然是语言,那么数学学习自然离不开阅读。本文以北师大版数学教材(以下简称数学教材)为例,研究阅读材料在小学低段(1~2年级)教学中的使用现状及有效使用策略。
一、数学教材中阅读材料的呈现
阅读材料在1~2年级数学教材中的主要呈现形式有两种:一是出现在新授部分,以书本的图标标识,或直接在方框中出现;二是出现在练习部分,以“读一读,讲一讲”或“读一读,做一做”等形式出现。阅读材料在1~2年级数学教材中的分布情况及所属领域如下表所示。
总体来看,阅读材料在数学教材中的呈现有以下特点:(1)篇幅不大;(2)数与代数模块的阅读材料较多,其他三个模块较少,甚至没有;(3)随着年级的升高,阅读材料在数学教材中出现的次数逐渐增多,字数也逐渐增多。
二、数学阅读材料的使用中现状
笔者通过调查发现,数学阅读材料的使用现状不容乐观,主要存在以下三个方面的问题。
1.课堂时间有限,教师不够重视
以笔者所在的学校为例,低段学生每天只有一节数学课。迫于课时压力,教师为完成当日教学任务不得不对教材内容进行筛选,阅读材料容易被忽视。笔者对本校低段12名数学教师进行访谈调查,询问他们对阅读材料的态度,其中6名教师表示“不太重要”或“试情况而定”,1名教师表示“课上没有时间,一般是让学生回家自己阅读”,3名教师表示“让学生集体朗读一遍即可”。
2.学生识字有限,自主阅读不易
低段学生识字量不大,且学生之间差异较大。教材中的阅读材料虽然整体比较浅显,但具体到每一位学生,由于识字量有限,学生独立阅读存在很大的困难。阅读过程中遇到的困难易挫伤学生的自信心,降低其主动阅读的兴趣。笔者对自身所带2个班级共97名二年级学生进行访谈调查,询问其对阅读材料的看法,约58.8%的学生表示“读起来太费劲”“有的字不认识”“不是很好读”,约17.5%的学生表示“想听别人读”,只有23.7%的学生明确表示“喜欢自己读”。
3.家长观念陈旧,只做题不阅读
做题巩固新知是理科传统学习的“法宝”,家长在帮助孩子复习数学知识时,也往往将“练”放在首位。家长对教材中的阅读材料态度怎样?笔者对所带班级学生的家长进行随机调查,接受调查的20名家长中有6名表示“会给孩子读一读、讲一讲”,1名表示“会让孩子上网查阅相关材料”,2名询问“阅读材料中的内容会考吗”,7名表示“没有时间陪孩子读”,4名表示“阅读是语文的事,数学应该多做题”。
三、数学阅读材料的有效使用策略
小学生有特殊的生理和心理特点,尤其是低段学生,他们刚进入校园,对学校、课堂和教师都充满好奇和想象。他们处于习惯养成的重要阶段,教师正确的引导能帮助他们树立正确的学习观和价值观。生动有趣的数学课能让他们爱上数学、爱上学习。阅读材料作为数学教材中与众不同的存在,如果能被教师充分利用,将对学生的数学学有帮助。
1.巧妙加工教材,激发学习兴趣
托尔斯泰说:“成功的教学所需要的不是强制,而是激发学生的兴趣。”低段学生的注意力容易分散,一方面表现为注意力深度不足,另一方面是注意力集中的时间较短。研究表明,7~10岁的儿童可以连续集中注意力20分钟左右。教师应挖掘教材,巧妙加工,把阅读材料安排在最适合的课堂教学环节,吸引学生的注意力、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
比如,二年级上册第81页“一共有多少天(7的乘法口诀)”中“练一练”第4题的阅读材料选自《西游记》:“孙悟空在炼丹炉中经过七七四十九天,炼成火眼金睛……取经路上遇到妖怪,不管三七二十一,举起金箍棒就打……”教师可以提前使用这份阅读材料,在学生编制7的乘法口诀之后便绘声绘色地讲一讲,让学生感受文学名著中的数学魅力,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吸引学生的注意力。
2.利用教育技术,降低阅读难度
低段学生识字量小,阅读能力参差不齐,遇到文字较多的阅读材料时,独立阅读和集体朗读的效果都比较差。教师可以利用现代教育技术将文字阅读材料变为有声阅读材料,在备课时朗读文字材料并录音下来,然后将音频文件插入课件中。教学时直接播放给学生听,可降低文字材料的阅读难度,免去学生不识字之苦。
比如,一年级下册第40页“动手做(二)(认识七巧板)”中有一段介绍七巧板由来的阅读材料,篇幅较长、文字较多,学生当堂自主阅读难度大、费时间,教师在课前便将这段材料做成音频文件,教学时直接播放给学生听。这种新颖又有趣的形式很快引起学生的注意,学生通过听的方式就能轻松了解七巧板的由来。
3.家校密切合作,督促学生阅读
教育是一项系统的工程,需要学校、家庭和社会的密切配合。教师应引导家长改变观念、了解数学阅读与数学学习的密切联系,督促家长尽量抽出时间辅导孩子阅读。
比如,二年级上册第57页“练习四”第6题的阅读材料:“米和厘米是国际通用的长度单位,我们国家还有自己的长度单位,比如尺和寸,它之间的关系是1米=3尺,1尺=1寸。比一比,1尺有多长?1寸呢?”教师可引导家长帮学生搜集尺和寸的相关知识,让学生在家里讲一讲,然后把学生讲解的视频发送到班级QQ群中,供教师检查和家长相互交流。教师也可利用班会时间将视频播放给全班学生看,激发学生的参与热情。
篇10
关键词:小学语文中的“语”是指语言,“语言”是指“口语”;“文”是指文字,“文字”是指“书面语”。语文教学实际就是口头语言和文字训练的教学,语言、文字训练,相辅相成,互相促进。“做到语言和文字并举。”在小学语文教学中,重“文字”轻“语言”这一看似简单的问题,也是长期困扰教育教学的问题。彻底改变语文教学中的重“文”轻“语”倾向,真正做到“语”“文”并重,努力使学生既能“出口成章”又能“下笔成文”,这一点确实应该成为每位语文教师的共识。
一、运用好口语化语言
小学语文教师在和语言理解力不强的小学生交流时,语言应具有儿童特色,要用贴近童心的词汇与学生交流。如一次早饭后,一位教师看到一群学生在教室里打闹,非常生气,便怒吼到:“同学们,坐好!你们来学校读书,就要闻鸡起舞,发奋图强!”教师看似精炼的话并没有收到想要的效果,竟然还有个学生模仿老师说话。这引起了该教师的深刻反思。在该教师所说的话当中,闻鸡起舞和发奋图强这两个成语是小学生不易理解的,学生不能准确理解老师话的含义,又如何按照老师的意思来做呢?第二天,当学生们再次在教室打闹的时候,该教师语重心长地对学生说:“同学们,爸爸妈妈送你们来学校读书,每天要早起给你们做法,还要一天接送两次,非常不容易,你们要是不认真学习,不遵守学校的纪律,妈妈知道了会伤心的,大家说,对不对啊?”这样符合小学生特点的口语化语言运用,教室里马上静了下来,学生们很快进入了学习状态。
二、发挥语言训练的主体作用
“照本宣科”是扼杀学生语言训练的,有悖于当前课改方向。应从以下四点发挥语言训练的主体作用:
(1)激发学生参与学习、积极学习的主动性。从心理学角度出发,根据小学生年龄特征,采用咏古诗、讲故事、做游戏、卡通等训练形式激发学生学习兴趣,变“要我学”为“我要学”,这方面教师的备课无疑四是重要的,应组织和提供必要的学习材料,引导学生研究、探索,使其从中发挥规律。提倡先读后导,先练后讲,学生尝试在前,教师点拨在后的主动途径。
(2)鼓励学生创新思维。小学生思维能力强,常常有创造性思维的火花在闪光,鼓励以读促思,是语言训练的途径之一。如教学《为人民服务》一文,在熟读的前提下,布置分段概括段意,课文内容等都允许学生对同一个问题有不同见解,让学生自主探索、讨论,只求内容一致,不求答案统一的发散思维形式,活跃课堂,把课堂交给学生。
(3)师生互动,创设民主、和谐、宽松、愉快的课堂教学情境。向课堂40分钟要质量,这是毋庸置疑的。一堂课40分钟,学生是学习的主人,给学生比较自由的学习空间和时间,有一环节,就是要培养学生的问题,让学生质疑问难。问题是学生主动学习的源泉,是点燃学生思维的火花。问题一提出,口头表达就形成了语言训练过程。那种只有老师提问、学生回答的“小绵羊”式,往往卡住了学生学习的自主性。要鼓励学生敢问、善问,并贯穿整个教学过程。
三、运用好幽默化语言
课堂上教师适时地运用幽默语言,可以大大地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达到融洽师生关系,开发智力、陶冶情操的目的。例如,学生写字时的笔顺颠倒是低年级教学的难点,在教学“回”字写法时,很多学生都是先写外面的口,再写里面的部分。对此,一位教师抓住低年级学生直观形象的思维特征,课堂上教师故意按照小学生错误的笔顺把“回”字写在黑板上,并幽默地说:“你们真不礼貌,看见爸爸回来了,还先把门关上,爸爸进不了家,会生气的。”学生听了哈哈一笑,个个心领神会。这样的小幽默可以活跃课堂气氛,在笑声中学生学会了正确的写字笔顺,学生对这个字的写法也会一辈子忘不了。再如,一次作文课上,一个学生写的一段文字忘记了标上标点符号,该教师特意拿出来范读。在范读时,老师故意表现出自己被憋得无法呼吸的痛苦状。孩子们在哄然大笑中明白了标上标点符号的作用。当然,教师要讲究语言的艺术性,不可滥用幽默讽刺学生,打击他们的学习积极性。
四、以“读”代“讲”
在语文教学过程中,为了让学生对文章获得整体印象,得到潜移默化的思想熏陶和美的享受,我们可以对整篇课文或重点段落进行欣赏性范读。特别是低年级的课文教学,由于学生识字量少,独立通读课文会有很大难度,因此,范读是有必要的。(范读的方式有:教师本身;录音教材;读得好的学生读。)。单调乏味地读,会让学生失去学习的兴趣。因此,“读”要与丰富的肢体语言相结合,才能更好体现它的价值,才会开出绚丽的花朵。语文教学中的表演读,引导进入角色,从读到演,先让学生认真揣摩语言文字,然后进入角色,演一演、做一做、议一议,将课文语言转化为自己的内心体验。让学生根据课文的内容和场景的需要,通过学生的肢体动作和语言描述,把文章内容形象,生动地再现出来,以加深学生对课文的理解。
五、运用好角色化语言
小学教师的课堂语言应该与小学教材内容和小学生的心理相适应。在与学生交流的过程中,不能言辞虚浮、矫揉造作,要能够保持自我本色。小学语文教师需扮演的角色很多,有“传道者”的角色,有“朋友”角色等。运用好“儿童化的音色和音调”吸引学生的注意力,可使小学生听了感到亲切自然,乐于接受。例如,教师的语言应该根据课文内容和小学生的心理特点而变化。如教师给低年级的学生讲《狼和小羊》的故事时,会把自己的角色转变为学生的母亲用轻柔而甜美的声音,给孩子们讲解,使他们感觉到柳叶轻轻抚慰湖面的轻柔。
俗语云“读书百遍,其意自见”。语文教学要将“读”贯穿在课堂的始终,采用以“读”为途径,指导学生通过多种形式的读,理解课文,许多问题都会迎刃而解。在教学中要正确、合理地运用“以读代讲”。
- 上一篇:志愿服务交流材料
- 下一篇:小学语文教学交流材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