燃气安全交流材料范文

时间:2023-03-17 18:40:05

导语:如何才能写好一篇燃气安全交流材料,这就需要搜集整理更多的资料和文献,欢迎阅读由公务员之家整理的十篇范文,供你借鉴。

燃气安全交流材料

篇1

【关键词】世园村;施工现场;安全管理

一、工程概况

世园村项目位于青岛市崂山区天水路与长水路、滨海大道与清溪路之间的区域,是青岛世园生态都市新区核心区的率先启动区。在青岛2014世界园艺博览会的展会期间,承担着世园会的指挥协调、接待管理、参展服务、新闻、消防安全等重要的后勤保障功能;世园村总占地面积55.37公顷,由03地块生态研究、文化交流中心、04地块参展服务中心、05地块指挥中心、消防站、中德合作分质供水示范工程、华通酒店、假日酒店及万里江茶博园组成。

世园村市政规划五条道路既是各种管杆线、配套的施工位置所在,又是20万平米面积的世园村房建项目材料、设备进出的唯一的施工通道,交叉工序多、施工与交通相互干扰十分严重,土建先建10个月后和市政共同施工交叉8个月, 安全管理就成为了首要的问题。

二、工程特点及安全目标

世园村市政工程施工现场是在露天作业,现场的临建设施多,作业面范围大,交叉工序、地下管线多且复杂,地面交通繁忙,土建各种装修材料设备运输繁忙,人机流动性大。并且参与施工作业的人员多是没有经过安全培训教育的社区村民及农民工且大多人员年龄偏大,也缺乏一定的素质文化知识,存有安全意识薄弱,安全知识贫乏,自我保护能力差等不利因素,属事故易发和多发性的作业场所。因此,在安全管理方面就难以达到应有的要求规范程度。

安全目标就是确保管线施工及人员、地块内材料运输、人员、工程机械、交通等达到安全效果。所以,必须要把安全施工的工作贯穿在整个工程当中,做好安全管理各个方面的准备工作,全面提高施工工程的安全管理措施。

三、施工现场的安全管理主要是抓好组织实施,现场检查监督管理工作,以保证施工生产处于良好安全状态。施工现场安全管理主要包括:安全组织管理、设施安全要求,安全技术管理、安全教育和安全检查。

(一)安全组织管理

1、明确项目部各成员的安全生产责任。

为了能够统一协调整个工程的施工顺序,确保工程的工期、质量、安全,设立工程项目部安全管理小组。项目经理对工程施工安全全面负责,是安全生产第一责任人;项目总工是质量和安全生产直接责任人;工程技术负责人负施工安全技术责任。

2、树立现场安全管理意识

坚持贯彻“安全第一,预防为主”的方针,根据工程施工情况,我们提出明确安全管理的主要内容以及目标,进行必要的安全交底,监督检查安全制度的执行,指出在施工过程中所存在的安全隐患问题,要求道路施工项目经理部要了解安全隐患的问题所在,落实安全技术措施,对潜在可能发生的安全隐患进行排查,避免安全事故发生。

3、燃气、电力、通讯、有线电视、给水、三联供等专业管线、隧道、扶壁式高挡墙等施工单位均成立安全管理机构,明确安全责任人,负责本单位施工范围内的安全管理,服从项目部安全管理小组的安全检查、监督。并服从世园集团及上级安全管理机构的安全检查、监督。

(二)设施安全要求

1、现场施工的总平面布置

由于在世园村同时施工的在建项目多达八个,对市政道路管线施工干扰极大,因此,在施工组织设计时对各施工范围内的施工平面布置图提出要求,包括:临时施工便道,临时施工用电线路布置,各种管道、仓库、加工场所、材料堆放、主要施工设备位置及现场办公室、生活设施、民工宿舍等都要根据道路管线施工位置的要求确定,并且符合安全要求;地块作业场所、办公区等进行围档围护,办公室内张贴施工现场平面图、悬挂各类安全制度,在作业区内安放安全标志、警示牌和安全操作规定等。

2、现场施工交通和临时便道

由于世园村的道路即是市政各种管线施工场所,又是进出各地块的唯一通道,不能进行全封闭施工,必须维持顺畅的通行状况。为使交通顺畅和正常施工两不误,我们分别会同各地块施工方确定各种大宗材料、设备进场时间表、采取临时增设临时便道的办法,设置明显的警示标志,设临时交通指挥员,指挥疏导车辆流通,确保了交通及材料、设备进场的通行要求。

3、现场材料机具堆放

现场的各施工材料、机械设备都要求必须严格按平面布置图规定的地点分类堆放、放置。各地块在施工过程中所产生剩余废料、现场拆下的模板、木方、脚手架杆件等及时清理回收、并按指定区域堆叠好。施工用的管材、管件、阀门、水泥、砂等的存放场所,悬挂安全警示牌,配备足够的灭火器材。

4、施工现场的安全设施

施工现场所设置的警示绳、隔离墩等安全设施未经许可任何人不得随意拆除。因施工确实需要移动时,必须经施工管理负责人、安全员同意,并需采取相应的临时安全措施才能移出,在完工后立即复原并报告。

施工现场沟槽、基坑、检查井口等危险部位悬挂醒目的安全标志牌,夜间为保证经过的行人及车辆通行安全设置了红灯示警等。

(三)安全技术管理

1、施工现场安全技术管理的资料

施工现场对安全技术管理的资料要求如下:施工组织设计的安全技术措施,安全技术交底记录,安全设施布置位置及明细,安全设施检查验收记录,施工安全的操作规程要求,指挥交通员管理记录,施工人员及管理人员的安全教育、安全学习记录,安全检查,隐患登记台帐及隐患整改回执。

2、安全技术措施落实和检查验收

工程开工前,工程技术及质量安全负责人将工程概况、施工方法和安全技术措施向参加施工的施工员、班组和其他有关人员进行安全技术交底。在每个单项工程开工前进行有针对性的安全技术措施交底,必要的与各地块交叉施工的部位、建筑施工材料进场时间、施工机械进出时间等向工地班组长、施工员进行具体内容和施工要求的交底,使安全技术措施真正得到落实。

安全技术措施中各种安全设施,如脚手架、施工用电线路、电气开关等的安装,沟槽临边、基坑周边、检查井口的防护设施等都要列入任务单,布置落实、责任到人并进行必要的检查、验收,只有经过检查合格后才能使用。在使用过程中要进行经常性的维修,确保安全有效。

重中之重的工作是检查安全技术措施的落实情况,避免形式主义。业主方与施工、监理等质安人员经常深入工地检查安全技术措施的实施情况,及时纠正违反安全技术措施的行为,随时注意发现和补充安全技术措施的不足问题,使其更加完善、更加有效。

3、防火防爆安全管理

在进行道路土石方施工时需要使用雷管、炸药来进行施工,各类的使用量也相当大,因此,在爆破施工前要求施工单位必须做出施工爆破方案,经审查确保安全后进行实施,做好防爆方面的工作,一是炸药以及引爆品的领用都必须按规定严格执行;二是爆破用品的运输、使用要符合安全要求;三是对各种可燃液体、油漆涂料等都必须熟悉其运输、保存、使用的要求,在运输、保存、使用时都要做好安全交底工作,并根据其性能特点采取相应的防火防爆措施。

(四)安全教育和安全检查

安全教育和安全检查是安全管理中的两项基础工作,同时也是现场安全管理的重要内容。

1、安全教育和安全学习

要求进场的施工管理及劳务人员都必须经过其公司、项目部、班组三级教育培训,经考核合格后才准上岗,由于道路、管线施工的面积广、场地狭窄、战线长,交通、施工干扰因素多,所以必须抓好施工现场的安全教育,主要以项目部和施工班教育管理为主。

项目部的教育内容主要有:现场安全生产纪律、施工安全规程,机电设备、高处、基坑、吊装等作业安全规定、注意事项和安全防护要领,万一发生事故如何抢救伤员、排险、保护现场、及时进行事故报告等方面的知识。

班组安全教育由施工队长负责或由施工队质安员或技术熟练、重视安全生产的老工人讲解,内容包括本工种岗位、机械设备操作规程、避险等安全知识,班组安全制度、纪律教育等。

安全学习是现场安全管理的重要内容,坚持每周一小时的安全学习制度,主要讲解国家安全生产政策法规、企业的安全生产规章制度、安全生产形势、观看青岛市安监站制作的施工典型事故案例宣传片的实例等,使教育牢记在每一位施工人员的心里。

2、安全检查

现场安全检查能够及时发现和消除隐患,防患于未然。通过安全检查,更好的了解和掌握安全生产动态,为分析安全生产形势,研究加强安全管理提供信息和依据。

日常的巡检就是要发现隐患,消除隐患,保证施工的正常进行。由施工单位、监理单位的安全员、施工员、监理人员现场巡回进行,在检查生产的同时也检查了工程的质量、进度工作情况。

对现场安全检查中查出的安全隐患及时开出安全隐患整改通知单,作出限期整改,并由各级质安员监督检查、落实整改及处理结果。

四、结语

总之,在各单位的大力配合下,经过共同努力,在世园村市政工程施工现场的安全管理方面取得了事故率为零的成绩。但是可以看出,安全管理是即有事前组织管理、事中的过程检查、监督、处理管理、也是事后的查找不足、经验总结的管理,是全面、又重要的全过程的安全管理,是市政工程企业整个安全管理系统中的缩影。

在新的安全管理要求更高的形势下,作为企业必须要认真的研究探索出适合于本企业的安全管理的运行体系,在如何提高安全防范的管理意识,避免安全事故的发生,树立安全管理的责任意识等方面下大气力,舍得投入,只有这样,才能促使市政施工企业可以创造出更好的经济效益,与此同时也提高了企业在行业中的竞争力。

参考文献:

[1]《建设工程安全生产管理条例》(国务院令第393号)

[2]《施工企业安全生产评价标准》(JGJ/T77-2010) 中华人民共和国住房和城乡建设部

[3] 全国注册安全工程师职业资格考试辅导教材《安全生产技术》(2011版)第八章建筑施工安全技术 中国大百科全书出版社出版

篇2

关键词:民生科技;城乡一体化;保障和改善农村民生

本研究是在我国城乡关系发生历史性巨变、农村利益关系深刻调整的背景下提出的。在当前城乡民生差距依然较大、对社会稳定和经济发展产生诸多不利影响的现实面前,更加关注农村民生、强调保障和改善农村民生是统筹城乡发展的必然举措。从保障和改善农村民生的全局出发,在当前深化农村公共服务体制改革和加强社会管理创新的现实机遇面前,研究依靠科技进步和创新提高公共资源利用效率,对于推动农村公共服务和社会管理水平提升,进而改善农村民生无疑具有重要意义。本研究以公共产品及公共选择理论为基础,分析城乡一体化过程中农村民生的新问题新矛盾,研究科技在改善农村民生中的角色和定位,为解决新形势下保障和改善民生问题所必须进行的政策突破和体制创新提供可供选择的基本方向。

一、农村民生科技的基础条件

经过多年发展,我国民生科技研发和成果转化水平快速提高,经济基础不断夯实,公民社会的能力持续提升,农村公共服务和社会管理的相关政策措施连续出台且得以修正完善,为科技支撑农村民生改善奠定了良好的基础。

第一,科技研发和成果转化能力大幅提升,为科技发挥保障和改善农村民生的支撑作用奠定了基础。“十一五”期间,我国全社会科技投入大幅增加,全国研究与试验发展(R&D)经费保持年均20%以上的增长速度,2010年达到7062.6亿元,占GDP的比重逐年提高,2010年达到1.76%;科技人力资源总量持续增长,2009年达到5100万人。科技创新基础条件不断加强,共建立了1700多个科技资源信息数据库,全国分布式信息资源共享网络体系初步建成。科技创新能力和国际竞争力显著提升,2010年专利授权量达到81.5万件,其中发明专利授权量13.5万件。

第二,民生科技取得重大突破,是科技在保障和改善农村民生方面进一步发挥支撑作用的前提。在人口健康、城镇化与城市发展、公共安全、防灾减灾、资源开发利用、污染控制与生态保护、可持续发展实验与示范,以及其他社会事业发展领域,科技工作取得了一系列新进展。“十一五”期间,突破并推广多项生态环境修复和治理技术,大幅提升了应对气候变化和极端气象灾害的监测预警、人工影响天气的能力。初步形成了食品安全、医药安全、生产安全等较为完善的公共安全检测监测体系,为保障和改善民生做出积极贡献。科技部门启动的抗震救灾恢复重建科技专项行动,推动一大批先进实用技术的推广应用,在汶川地震等突发自然灾害的应对救助中发挥积极作用。

第三,财政收入持续增长,是科技发挥支撑改善农村民生作用的必要条件。近年来,我国财政收入保持着两位数的高速增长,2010年达到8.3万亿元,比上年增长21.3%。在城乡一体化发展的宏观政策下,新增财政收入向农村倾斜已经在多个层面达成共识。当前,随着农村医疗保险、养老保险、社会救助、农田水利等农村基础设施和公共服务的持续改善,基本公共产品已经实现了对绝大多数农民的覆盖。这是进一步建立保障和改善农村民生科技支撑体系的必要条件。

第四,公民社会能力不断提升,是科技支撑农村民生改善的有力保障。伴随着城乡要素交流,农村社会呈现出不可逆转的开放态势。这一方面表现为农村内部围绕各类利益产生的矛盾和冲突越来越多,另一方面也表现为农村各类合作组织的蓬勃发展,前者是农村自我意识觉醒的结果,后者则充分证明了农村已经具备了一定的自我管理和自我服务的能力。可以预见,在我国“建立健全党委领导、政府负责、社会协同、公众参与的社会管理格局”的宏观背景下,农村自组织能力会进一步加强,为充实科技队伍、准确把握科技需求提供了有利条件。

二、统筹城乡背景下科技支撑农村民生改善面临的困难和挑战

第一,民生科技需求发生深刻变化,旧有的农村民生科技体系显现出不适应性。一是农村社会结构发生深刻变化,农村老龄化和空心化、家庭结构小型化和“倒金字塔”化、农村阶层复杂化态势显著;二是农业生产组织方式发生深刻变化,农业生产向合作化、专业化、规模化发展趋势显著;三是农民生活方式发生深刻变化。在新农村建设和城乡一体化发展的背景下,农民集中居住等一系列项目从根本上改变了传统农村的生活方式,改变了农民的发展取向。应该说,在统筹城乡背景下,与需求规模的快速增长和需求内容的深刻变化相比,当前农村民生科技研发及成果转化十分薄弱,现代科技在城乡一体化过程中的应用显著不足。

第二,农村基础民生科技的财政投入严重不足。城乡二元体制的“惯性”是造成我国政府投资向城市和工业倾斜、农业投资严重不足的重要原因。虽然从2003年起,中央提出了“统筹城乡发展”的新的宏观发展思路,但由于长期的路径依赖作用,使得二元经济体制的影响仍然根深蒂固,尤其是地方政府更是如此,很多地方政府在确定政府资金的使用时,往往都重点投向于城市和工业,农村和农业仅仅获得很少一部分资金,这种传统二元经济体制影响了政府投资行为,是“三农”投资总量不足的重要原因。另一方面,长期以来的“唯增长”、“唯GDP”的发展观使对农投入倾向于产业发展,特别是农业科技投入,而对于农村民生的投入严重不足,作为辅助作用的科技投入自然更加缺乏。

第三,农村基层政府职能错位且服务能力偏低。农村税费改革给农民带来了看得见的利益,提高农民投资基础设施的积极性,一些民生产品的供给主体实现上移或外移,使农村民生得以保障和改善。但农村税费改革并未从根本上改变农村公共产品供给方式,自上而下的决策机制被延续下来。农村税费改革带来更多的是挑战。一方面,税费改革后农村公共服务和社会管理制度筹资渠道更加狭窄,乡镇财政缺口主要依靠财政转移支付填补,辅以“一事一议”的村民集资。在这种模式下绝大多数乡镇政府保障民生的能力和积极性受到打击。另一方面,农村基层政府在税费改革后处于严重萎缩状态,由于一级财政格局被打破,主要依赖上级转移支付,对农服务人员特别是精通现代科技的年轻人招聘、留用困难,为农村民生提供科技服务的能力显著不足。

第四,民生科技项目多头管理导致效率低下。涉及农村民生产品供给的财政资金的来源渠道众多且管理混乱,在对这些资金的管理过程中,涉及到多个职能部门,包括科技、发改、财政、农业、林业、水利、政法、民政等多达十几个部门有权进行管理。一方面由于各部门之间利益目标的多元化,这些利益目标之间难免形成矛盾和冲突,协调起来非常困难,影响了资金的使用效益。另一方面,各个政府部门都希望争取到资金的独立支配权,部门之间可能出于“自利”考虑而产生利益之争,重复建设、结构性失衡、供需脱节等现象屡见不鲜。

三、审视和重构农村民生科技体系框架

(一)战略思路和重点

统筹城乡背景下,发挥科技在改善农村民生中的支撑作用的战略思路是:在科学发展观指导下,坚持以人为本,突出制度创新和机制建设,强调科技创新及应用,将公共资源优先投入到人的全面发展,以农民增收为核心,以城乡资源优化配置为手段,以农村生产生活条件改善为目标,发挥科技支撑统筹城乡的积极作用,其目标是管理数字化、资源节约化、环境友好化、服务配套化。

第一,信息化是加强城市和农村要素交流的重要手段,是供给者低成本获取真实需求信息的有效路径,是解决经济社会发展过程中诸多重要问题的交汇点和关节点。统筹城乡背景下,农村民生科技建设的首要任务是实现管理信息化。综合集成现代计算机技术、通信技术和网络技术,进一步完善网络基础设施。构建有线网络公平接入、无线信号普遍覆盖、带宽服务满足需求的宽带网络环境,建立面向农村社区公共服务的管理信息系统。

第二,能源高效利用,推动替代性可再生能源解决方案。如太阳能、生物燃料等方式,是最简单、最可行,也是最低成本的选择,也是扩大能源供应同时大幅减少碳排放最容易实施、最快捷的方式。应加强农业农村资源高效技术研究与应用,强调就地取材和集约利用。如进行简单易行的农村秸秆和生活垃圾等有机废弃物的收集、管理、处置技术管理体系研究,开展农村清洁能源技术研究和示范推广,如秸秆气化燃气技术、新型沼气技术、太阳能利用技术等。

第三,农村是农民生活和农业生产的共同载体,生活、生产污水随意排放,废物垃圾乱堆乱放,农业面源污染、畜禽养殖污染等问题突出,多种污染与生态问题交织在一起,不仅影响了农村居民的生活和健康,而且最终通过水、土壤、大气污染和食品污染等渠道影响到环境总体,阻碍了农村社会和经济的健康持续发展,对我国食品安全和农产品的国际竞争力以及国家生态安全等诸多领域产生深刻影响。应从农村集中居住区集中处理和散居区就地处理两方面加强农村污染控制,同时强调农村食品安全技术的研究推广。

第四,推动农村村容村貌改善的科技研发与推广。使农村不仅具有适宜的居住环境,还具有延续传统文化、体现现代文明的社会特性,兼具经济、社会、文化、生态等多功能性。推动农村村容村貌改善的科技研发与推广势在必行,如开展农村村庄的建设规划和技术研究,既体现传统文明又节约资源的现代生态建筑技术研究;农村庭院节地、节能、节水技术研究与示范;生态经济庭院的现代化管理,社会、经济与生态效益结合的关键技术研究与示范。

(二)运行模式:政府主导、村民主体、市场参与

要建立适应城乡一体化新格局的农村民生科技供给机制,重点是明晰主体责任。一方面要强化政府作为主导者的角色定位,另一方面也要依赖实际使用者(如农民)真实需求的表达,同时辅以科技研发和成果转化的市场化效率,形成“政府主导、居民主体、市场参与”的共建共赢局面。

政府在三个层面成为主导,一是在规则设计上,政府制定完善的农村民生科技体系框架,对于权责规定、筹资方式、实施流程、监督评价机制等一整套规章制度做出明确规定;二是在物质层面,作为公共资源的最大掌握者,政府应提供资金、物质支持与农村民生需求密切相关的科技研发工作以及交易平台建设,通过转移支付和项目奖补等方式,确定政府在科学分配公共资源以支持基本民生科技供给的主导责任;三是在能力建设上,政府应在民生科技项目规划、实施以及管理的整个过程中提供可靠的信息、先进的技术,确定以效率为出发点和落脚点的管理方式,对于缺乏相关科技知识和技能的公共产品使用者如农户、企业或者其他组织提供必要的培训。

农民是民生科技的需求者和直接受益者,应当在其中享受主体权利、承担主体义务,其主体应当体现在三个方面。一是决策主体。农民应当有表达真实需求的权力,并就民生科技服务内容的选择、配置、实施方案设计、后期维护方式及原则等享有最终的决策权;二是监管主体。作为受益者,农民应当是各种民生科技的最终评价人,对实施程序、实施结果的满意度应当成为验收和审计的关键指标;三是作为使用者,农民应当承担相关设备(如多媒体设备)的后期维护的义务。

市场无疑是现代科学技术传播和配置的最有效手段,应在两个方面发挥积极作用。一是在应用型科技研发阶段,例如社会管理软件开发、新型建设材料研制等;二是在应用阶段,如信息化技术的推广应用、在通信、电力、水利等基础设施建设,可完全交由市场完成。

四、政策思考

第一,拓宽投入渠道,提高民生科技资金使用效益。一方面,在优化现有的项目基础上,进一步提高用于民生科技的预算内财政投入比例,同时增加一般性转移支付规模,强化省级政府的财政平衡能力,同时整合与农村民生科技相关的财政资金,使各地能够根据需要开展民生科技研发和成果转化。另一方面,推动金融服务创新,提供针对不同层级的农村公共服务和社会管理科技项目的信贷产品,探索以政府相关项目为担保,以多元化的承贷主体向开发银行或其他正规融资平台融资。

第二,着重发挥市场机制在农村民生科技发展中的积极作用。在市场经营模式方面,建立多元化的民生科技供给主体,采取多项措施鼓励、支持私营部门进入与农村公共服务和社会管理相关的科研领域;在私营部门利益保障机制建设方面,应进一步加速体制改革,转变政府职能,使政府更多地承担起制定规则、科学规划、监督管理等职能,为私营部门降低政策风险,加大其投资积极性。同时鼓励私营部门参与确定科技支撑农村民生改善的内容和标准,提高科研方向和成果转化效率,降低交易成本。

第三,搭建多样化的交流平台,提高社会组织参与能力。一是加大政策支持力度,在社会组织注册登记、发展等方面给予及时有力的指导,开通绿色通道,鼓励以义务服务为目标的志愿者团队建设;二是在资金上给予扶持,通过引入竞争机制,使社会团体拥有更多地获取资金的渠道,更快地提高服务和组织水平;三是对社会组织的关键人进行有针对性的培训;四是公司法人向农村民生科技研发等正规非盈利组织的捐赠,享有一定的税金扣除额的优惠或税金返还。给予农村民生改善相关的科研项目税费优惠。

第四,强化公共部门管理,提高公共部门服务能力。一是在更广大范围内下放权利,加强预算约束,同时建立适度的失败宽容措施,鼓励公共部门在以公共利益为目标的前提下探索新型服务机制;二是注重公共部门工作人员的个人能力建设,进行针对性培训,使公共部门适度超前发展;三是强化公共部门组织的弹性和适应性,使组织更加开放化、网络化、学习化、外包化和电子化。

第五,加强人才培养促进服务提升。一是采取多种方式培育专业化的民生科技研发和推广队伍,形成公益性、经营性和志愿性相结合的、多层次的农村民生科技支撑队伍,在不同目标和不同领域建立具有针对性的科技研发团队;二是提升基层政府提供农村民生科技服务的能力。根据国家和区域规划,在明确国家和地区两级农村民生科技供给内容的基础上,整合并优化专业技术和专职工作人员资源,重点是调整基层政府职能部门工作人员和农村专职干部的工作内容,提供必要的工作设施和条件,提供均等化培训机会,“软”“硬”兼施提升服务能力;三是加快人才信息库建设,将人才信息分门别类,建立沟通顺畅、信息无阻的交流平台,使社会各群体能够根据需要快速查找到供需渠道,特别是在发生应急事件时能够快速反应,促进社会资源有效配置。

参考文献:

1.樊宝洪.乡镇财政与农村公共产品供给研究[M].中国农业出版社,2007.

2.章力建,朱立志.农村环境污染问题及对策[J].农业环境与发展,2007(6).

3.中华人民共和国科学技术部.中国科学技术发展报告(2010)[M].科学技术文献出版社,201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