先进交流发言材料范文
时间:2023-04-01 06:41:46
导语:如何才能写好一篇先进交流发言材料,这就需要搜集整理更多的资料和文献,欢迎阅读由公务员之家整理的十篇范文,供你借鉴。
篇1
去年以来,我们X党支部认真学习贯彻省委、省纪委关于推动全面从严治党向纵深发展、向基层延伸的重大决策部署,认真落实省委省直机关工委关于全面加强支部建设的系列制度措施,以开展“两学一做”学习教育为契机,以创建“X党支部”为目标,坚持真抓真学真严,强化专责、专长、专注,不断建强战斗堡垒,发挥先锋模范作用,推进支部建设全面进步全面过硬。
一、落实专责,力促支部党建人人有责
始终坚持把抓好党建作为最大的政绩,把压实责任作为加强支部建设的“牛鼻子”来抓,推动形成人人担责、人人尽责的党建工作格局。
一是把党建责任明确到人头。
制定并严格落实支部书记、副书记、纪检委员、组织委员、宣传委员党建责任清单,构建支部书记牵头抓、副书记具体抓、其他支委分头抓的党建责任体系。明确专人抓支部日常工作,着力在支部规范化制度化上下功夫、见成效。
二是把党建任务细化为项目。
加强对支部工作的总体谋划,20XX年我们确定了X项富有特色的党建工作举措,被机关党委评为“A+”等次。实行党建任务项目化,明确任务书、时间表、路线图。定期对党建任务完成情况进行督办,及时查漏补缺,确保各项党建任务落到实处。
三是把党建要求落实在日常。
坚持周一例行的室务会前支部会制度,坚持在月度、季度工作计划和总结中强化党建工作,做到党建业务同部署、同检查、同落实。推行支委述职述责和业绩登记制度,通过集中晾、晒、评、议,倒逼支委履职尽责。充分发挥支委委员的表率作用,形成支委委员带头抓党建的浓厚氛围。
二、发挥专长,力促支部党建、业务相得益彰
始终坚持发挥X职能优势,发挥党员专长,持续加强理论武装,实现党建、业务“两促进”“两提高”。
一是坚持理论学习与业务学习相融合。
实行“三分三合”实战型文稿点评工作法,对重要文稿实行分头思考集中讨论、分头写作集中统稿、分头总结集中点评的工作模式,帮助党员尽快提升文字能力。去年以来,共开展文稿点评X次。制定《X干部应知应会手册》,并进行测试,促进入脑入心。创建《每周摘要》电子简报,明确专人对每周省内外主流媒体的新思想新观点等进行压缩提炼,供党员学习借鉴。开通支部微信学xxx台,推荐优秀文章,随时互动交流。
二是坚持集中学习与自主学习相融合。
坚持每周例行学习制度,对中央的新精神第一时间学习,对省委、省纪委的重要会议精神第一时间传达,对新党规和重要文件第一时间研读。注重创新学习方式方法,增强集中学习效果。去年以来,支部集中学习X次。同时,督促支部党员向书本学习、向实践学习、向基层学习。
三是坚持以学促用与以知促行相融合。
坚持学以致用,将学习成果运用到领导讲话和决策服务中,形成了一批具有较高质量的文稿。去年以来,累计起草了各类重要文稿X多篇,在《X》《X》发表X署名文章X篇。
三、强化专注,力促支部党建从严从实
始终专注于支部内部管理,把从严从实管理贯穿于支部建设的全过程。
一是专注抓支部活动。
认真落实“”制度,突出讲好党课。去年以来,X委主要领导在支部内带头讲党课X次,支部书记对表看齐讲党课X次。去年X月,支部书记荣获省直机关支部书记讲微型党课竞赛一等奖。用好谈心谈话这个平台,去年以来支部党员相互交心谈心X人次。严肃认真开好组织生活会,确保辣味十足、解决问题。不断丰富主题党日活动形式和内容,去年以来已开展活动X次。
二是专注抓制度建设。
坚持有效管用,制定出台X项支部管理制度,强化对制度执行情况的督查。进一步完善支部台账记录等制度,强化留痕管理,确保支部活动记录真实、规范、有效。坚持和完善年轻干部“传帮带”制度,实行“一带一”,传思想、帮业务、带作风,促进年轻干部提能提效。近年来,X名党员参加有关业务技能、演讲比赛,X名党员被机关评为文字能手。
篇2
关键词:材料化学 双语教学 课堂发言
一、引言
随着经济的全球化和科学技术的不断进步,双语教学的重要性越来越明显,所谓双语教学,即用非母语进行部分或全部非语言学科的教学,其内涵因区域不同而存在差异。在我国,双语教学是指使用母语外的另外一种语言(英语)作为课堂主要用语进行课堂教学,在学习第二语言的同时同步获取该学科的知识。与传统的英语教学相比,双语教学更重视英语与学科的渗透。双语教学不仅仅是以英语为工具获取知识,更重要的在于引进先进的教育理念和教学模式、教学方法,培养学生的跨文化意识。另外,不同语言有着不同的信息组织方式和思维方式,双语学习可以使学生拥有两种不同的思维方式。不同的思维碰撞、融合对培养学生创新思维大有益处。课堂发言是一种活跃课堂气氛的教学模式,它可以促进学生独立思考问题的能力,学会用语言表达自己的理解,培养学生的自信及提高他们的记忆能力。材料化学专业是一门国际化及专业性很强的课程,在此课程中采用双语教学及课堂发言,有利于学生和国际接轨,并且熟练地掌握专业知识。于是我们对材料化学专业的本科生和研究生进行了调查。
二、对象与方法
表1 双语教学和课堂讨论与发言的调查表及结果统计
*调查时排序,统计数字为排序为第一项的最重要结果
调查对象为应用化学和化工专业2007级大二学生73名和材料学专业2009级研究生8名。
调查方法采用自行设计的调查问卷表,集中发放,现场无记名填答,当场收回有效问卷共计81份。调查问卷表设计及其统计结果见表1。
三、结果与讨论
我们对男女比例约为1:1的学生进行了调查,主要是针对本科生,另有10%的研究生。从表一的调查分析结果中得到可信的数据,给我们的双语教学和课堂讨论教学模式以启发。
1.双语教学
(1)双语教学的必要性
32%的学生认为开设双语教学模式很有必要,47%的学生认为一般有必要,这近80%的学生都迫切希望得到双语教学,以期从双语教学中提高自己的能力。另有约20%的学生认为没有必要或完全没有必要在大学阶段实施双语教学,这部分学生一般英语较差,在学习中初期不能适应用英语进行学习。
(2)专业课教学方式选择
会说中文的外国教师的双语教学课堂教学模式受到64%的学生的欢迎,32%的学生选择会说外文的中国教师的双语教学的课堂模式,而只会外语的纯外语教学的课堂模式只得到4%的学生的喜爱。这说明大多数学生虽然希望得到双语教学,并通过双语教学来提高自己的外语水平和应用外语的能力,但是又有害怕纯粹的外语教学影响对所学知识的理解的矛盾心理。因此,在实施双语教学的过程中,应遵循循序渐进的原则,先期多采用中文,并逐渐增加外文的教学课时,同时为学生提供纯外文的教学视屏等资料,培养学生逐步习惯外文学习和思维的习惯。
(3)双语教学最重要的好处
41%的学生认为双语教学能提高他们的外语水平,而分别有25%的学生认为双语教学有利于和国际接轨或文化科学的交流,6%的学生觉得可以提高研究能力,还有3%的学生有别的观点。可以看出一般的学生认为双语教学能开阔视野、增进交流、加快国际化的进程。随着中国科技和经济的发展,越来越多的国际学术会议选择在中国举行,这为学生参与国际交流提供便利。因此,越来越多的学生也希望通过双语教学的方式提高应用外语的能力,以期达到顺利交流的目的。
(4)双语教学的开设时间
35%的学生认为大学一二年级开设双语教学比较好,27%的学生选择大学三四年级,21%的学生选择研究生阶段,还有17%的学生选择大学以前。超过半数的学生认为大学本科阶段开设双语教学比较适宜。在当前国情下,高中时期确实不适合开设双语教学,本来繁重的高考任务就已让学生忙于应付。还有21%的学生认为适宜在研究生阶段实施双语教学,笔者认为学校应该尽可能为研究生(尤其是理工科,如材料化学类)开设双语教学或纯外语教学,而初次接受双语教学应该在大学三四年级的专业基础课时期比较适宜。
2.课堂发言
(1)课堂发言的形式
有53%的学生表态喜欢课堂发言,而47%的学生不喜欢课堂发言,甚至对课堂发言具有恐惧心理。这主要是因为平时课堂发言机会不多,接受的大多数是灌输式的教育模式,加上性格偏内向造成的。在课堂发言形式上,75%的学生喜欢师生共同讨论的课堂发言形式,16%喜欢学生报告,教师评价的模式,5%喜欢教师提问,学生回答的模式,4%选择了其他的形式。说明学生喜欢比较自由的发言模式,而不喜欢局限于教师的问答或较固定的话题上,这与大学生崇尚自由、富于创新的特色有关。
(2)课堂发言占课堂时间比例
在调查中发现83%的学生在接受到的教学中,课堂发言的时间占课堂教学时间少于30%,半数学生接受的课堂教学时间中课堂发言讨论时间不到10%。这表明现行的教育体系中,主要还是以教师讲述为主的灌输式教学为主。大多数学生课堂发言的机会很少,甚至从来没有在课堂上发过言,导致他们不喜欢课堂发言的教学模式,甚至害怕在课堂上发言,这对学生口头表达能力和演讲技巧的培养是有不良影响的。甚至导致学生丧失学习兴趣、形成不良的学习习惯。
(3)双语教学和课堂发言对学习的影响
双语教学和课堂发言不仅对学生的学习有深远的影响意义,而且还有利于增强学生的自信、交际及团体合作等能力。双语教学和课堂发言虽然得到学生们的一些肯定,但是也存在一些弊端,可以归纳为教材、学生和师资三方面的原因,针对这三方面,我们提出自己的几点见解。
学生方面:学生方面最重要的原因是学生的外语水平有限,而材料化学专业的专业性比较强,知识点多,即使在用母语授课的情况下,都难以理解,如果采用双语进行授课,学生更难理解,就会导致学生上课不积极,课堂气氛不好,不利于学生接收知识。还有一个原因就是学生意识不够,没有认识到外语在以后国际交流中的重要性。因此,在实施过程中要遵循循序渐进的过渡模式,逐渐增加双语教学的比例。中国学生长期以来一直接受到的是填鸭式的教学模式,在课堂上很少有机会发言,更不用说系统的介绍某一方面的知识。要改变这种状况,很有必要加大学生在课堂上的发言和就某一方面知识课堂报告的比例,逐步培养学生课堂发言和课堂报告的能力。
教材方面:教材的质量在双语教学中起着关键的作用,我们觉得在编排教材时应该考虑以下几点:对于不同阶段的学生,采用不同的教材模式,这样更加有利于学生快速、高质的获取知识和提高英语水平;注重教材配套资料建设,一本教材可以配有课堂教学演示光盘,学习与讨论指南等,可以让学生课前预习,这样有利于课堂交流和互动,也有便于学生课后复习;可以引进国教材,这样有利于学生学习国外的教学模式,有利于他们出国后很快融入到外国学生的学习和生活中,但是在引进国外教材时,要根据中国学生的实际情况,适当修改一下教材。
师资方面:双语教学在中国没有得到很好的发展,重要原因是师资力量的缺乏。从调查中我们发现很多学生喜欢会说中文的外国教师的双语教学的课堂教学模式,这也说明我们很多老师的发音不标准或者英语水平不够。还有就是老师对双语教学模式比较模糊,认为双语教学意味着课堂知识全是用外语讲解,最重要的就是课堂老师的表现力和感染力不够,导致课堂气氛不活跃,无法激起学生学习知识的热情。而我们觉得课堂发言是一个很好的促动学生学习的方法,首先老师应该认真备课,选择好下一节课要讨论的内容和讨论方式,老师应该告诉学生,让他们课下去查有关方面的资料,这样不仅提高学生查资料的能力,还有利于促进下一节课讨论内容的丰富,让大家学习到更多知识。对于难一点的知识,老师可以采用启发式教学,引导学生循序渐进,而且老师要注重对学生的表扬,这样不仅提高他们学习的积极性,而且可以提高他们的自信。
总之,在材料化学中采取双语教学和课堂发言受到学生的期待和亲睐,但是其中也存在着不足,希望在以后的教学实践中慢慢提高和改进。
参考文献:
[1]胡敏.高校双语教学面临的问题与对策[J].辽宁行政学院学报,2010,12(4):132-133.
篇3
1.“挑”
就是鼓动发言、挑起争论。传统填鸭式的课堂教学,养成教师讲,学生听,单向被动接受的不良习惯,学生提不出问题,也无自己的主见。既便是有意见,也是“茶壶里煮饺子”,有理倒不出来。这种状况下,教师的主要任务,就是摸准学生心理,对症下药。胆小的要给其壮胆,让学生放胆发言,鼓励学生“不怕说错”;羞怯的要开导其解放思想,克服语言交际中的心理障碍:发言同学言之有误,教师应在寻找优点加以肯定的前提下,鼓动其他同学多方质疑,据理善意反驳;发言同学言之有理但美中有不足时,要鼓动其他同学适时补充和修正。总之,教师要极尽其能事,煽动学生热情,营造课堂上言论自由的气氛,让学生敢于表达,善于表达,知无不言,言无不尽,最大限度地活动起来。
2.“拨”
就是适当点拨,启迪思维。热烈讨论的课堂气氛有时会突然出现冷场,使得讨论中断。究其原因主要是学生思维出现“卡壳”。这时候教师应审时度势,看清问题情形,积极启发,巧于点拨。“卡壳”现象,有些是学生受时空限制,占有材料不足,视野不够开阔,教师应适时补充一些材料,让学生依据材料中的信息展开讨论;有些是知识本身较抽象,学生思维被阻滞,就那么一层想不开,想不透,教师应根据知识间的固有联系,帮助学生梳理思路,分解问题,设疑设问,启发思考。总之,“推磨还须拨磨”,在讨论因思维“卡壳”而中断时,教师应抓住时机,及时帮助学生寻找思维的切入点和突破口。
3.“离”
就是离析观点,区别异同。课堂讨论中常见如下情形:学生讨论热情很高,气氛激烈,你不服我,我不服你,但是彼此观点实质相同;你驳我,我驳你,其实彼此谁也没理解对方观点;有些发言劲头很足,但发言内容离题太远,言不对题……这时候课堂讨论实际上出现乱局,整体讨论缺乏明晰的思路。面对这种情况,教师应适时控制局面,引导讨论发展,帮助学生晰明各自的观点,理顺问题的思路,区别各自异同,划清讨论阵线,避免大家粘到一起作一些无谓的争论。
篇4
关键词:初中品德;课堂教学;教学模式;探索创新
中图分类号:G630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003-2851(2013)-04-0213-01
人教版初中七至九年级思想政治新教材,整合自然,融心理、法律、国情、道德于一体,以学生成长生活为主线,以相关学科知识为背景,培养学生学会做人、做事、合作、学习,要求学生形成尊重、关爱、责任等品质。为此,新教材安排了大量的活动内容,体现活动即学习的理念。每个观点介绍和形成都借助活动,创设问题情境。面对新的教学内容和教学要求,如何充分发挥活动课的功能,作者在教学实践中进行了一些探讨与实验,下面就以初一思想政治活动课的教学为例谈谈自己的粗浅体会。
针对刚进入初中学生存在的心理特点,初一思想政治教育,主要是对学生进行学会适应,调适,明白自己所面临的问题,如何走向新的学习生活,适应新的学习环境;如何学会关爱、自尊、自强、珍惜初中生活,做生活的主人这些方面的教育。因此,新教材改变了过去传统的大面积文字材料以及形式单一的缺陷,融科学性与通俗性、知识性与教育性为一体,更为强调学生的主体作用和教师的主导作用,更为贴近学生的实际生活。因而,新教材提供了每个单元的主体探究活动,目的是突出研究性学习,合作学习,调动学生积极参与活动,将所学内容运用到实际生活中,让学生在活动中发现自我,培养道德情感,提高心理素质,以便将来更好地走进社会。
教学是通过一定的组织形式来进行的。好的教学内容赋予好的教学模式,对于完成授课内容,达到教学目的有事半功倍的作用。在活动课教学实践中,我结合思想政治课“四环节”教学法的特点,进行了“任务、探究、合作教学模式”的尝试,即“布置任务―主动探究―合作竞争”的模式。经教学实践证明,该模式易于师生操作、方便灵活,学生参与的积极性也高,教学效果明显好于传统教法。
一、任务合作探究教学模式的具体操作形式
1.任务布置:给学生布置活动任务,为活动内容做好准备,可以在课堂上,也可以在课堂外。
2.主动探究:要求学生自己主动搜集查找相关资料,再把搜集查找的资料拿到自己所在小组,结合活动内容交流讨论,补充修改。
3.合作竞争:按小组进行交流,可选最佳代表,也可让大家踊跃发言,为本组争取更多的发言机会。同时,在全班交流时也可讨论补充,将举手发言的同学记录在黑板上,看哪组同学发言最多,由全班同学(除该小组同学)举手表决,评出每组发言最好的同学和全班发言最好的同学。回顾单元所学要旨,让学生总结活动课内容,并作相应的记录,作为平时分。
二、任务探究合作教学模式须遵循的几个原则
1.独立性原则。为每位学生布置任务,充分尊重发言学生的独立性,鼓励学生独立学习,培养独立学习的能力,为每位学生富有个性的发展创造空间。
2.主动性原则。任务下达后,学生一般会主动搜集查找资料,探究原因的,当然也应运用一些激励措施,如将这些任务作为学生平时的成绩和表现予以加分。激励往往可以激发人的内在潜力,充分发挥学生的积极性和创造性。
3.讨论性原则:学生以小组为单位,围绕教学内容在课前和课堂中各抒己见,可以集思广益,相互启发,互相学习,取长补短,加深对学习内容的理解,还可以激发学生的兴趣,培养学生钻研问题的能力,提高学生的独立性。
4.合作性原则:学生以小组为单位形成一个小的团体,通过团体分工合作,共同完成交流的任务,可以加强学生的集体荣誉感,提高群体之间的凝聚力,和谐小组成员之间的人际关系,认识到每个人都需要他人的帮助和协作,形成相互依存的学习关系。
5.竞技性原则:中学生都有争强好胜的心理。因此具有竞争性的活动,不但可以促进学生良好行为习惯的养成,更有利于培养学生的开拓进取精神,激励学生的上进心。
三、学模式的益处
1.给学生布置任务,让学生带着问题进行主动探究学习,把问题看作是学习的动力、起点和贯穿学习过程的主线。引导学生主动参与,乐于探究、勤于动手,培养学生收集和处理信息的能力、获取新知识的能力、分析和解决问题的能力。当然也要求教师在下达任务后要加以帮助和引导。例如在《畅言青春新自我》的主题探究活动课中,我引导同学们可以从生物课本中去找现成的资料,或到读书馆甚至可以上网查找有关青春期的资料,帮助学生理解青春期自己在生理、心理的变化。
2.让学生合作竞争,可以使同学们之间互相帮助,互相进步。在集体活动中被公认为好的,大家都会学习,被指出是不好的,也会努力在同学们面前改正它,让大家看到自己的进步,满足学生受尊重和受赞赏的心理,从而让更多的同学参与到活动中来。而每个小组成员表现的好坏,直接关系到小组的成绩,这就增强了同学之间的集体荣誉感和合作精神。
篇5
20世纪70年代首期在美国兴起的合作学习由威廉格拉赛提出,是指一系列促进学生共同完成学习任务的教学方法,通过学生之间的互帮互学等一系列相互作用对学生的认识、发展、学习情感和同伴关系产生积极影响。合作的核心是小组学习,或讨论式学习。每组由4名左右能力不同的学生构成,然后以小组讨论为主要组织形式,互教互学,共同进步。这种合作讨论是改良和强化教学的一个具体方法,它能够改善学生的学习环境,把课内以外的信息和学生的学习意见引入课堂。这在学生的心理上冲破了某种桎梏,获得一种平等和谐的感觉,营造了一种实事求是、各抒己见、大胆发言、平等和谐的良好的学习气氛和氛围。
二、在英语教学中使用合作学习的目的
1、改变传统的灌输式教学模式,体现学生的主体地位
英语学习是一种实践性很强的语言学习。传统的课堂教学往往是教师成为课堂的主宰,教师不断地向学生灌输知识。这种填鸭式的教学使学生的文体地位被抹杀,听、说、读、写的语言技能无法 在课堂中体现。而合作式的讨论法则为学生提供了足够的时间和空间,让他们勇于参与教学过程,使学生在讨论中提高自己的交际能力,充分体现语言功能。
2、培养学生交流思想和观点的能力,帮助学生养成合作学习的习惯培养学生学习的兴趣和积极性。
兴趣是最好的老师,学习语言的目的是为了交际,那么英语教学就应在课堂中创设一种有助于培养学生进行交流的气氛,为学生营造一个良好的学习环境,使学生在相互交流中提高信息交流能力。由于在合作学习中他们的身份是一样的,所以有一种平等的感觉,他们会大胆地谈论一些平时不敢问或认为过于简单面羞于启齿的问题。这样讨论的气氛就趋向热烈,从而刺激了学生的学习欲望、和积极性。同时,在讨论的过程中,学生会逐渐发现讨论可使原来许多模糊的问题清晰化,并获得了许多未知知识,使不同程度的学生各有所获,真正体验到学生之间的相互合作,共同探讨问题、解决问题是一种有效的学习方式。
3、增强学生思维的灵活性
学生在参与讨论的过程中,就会对其他同学突然提出的观点或问题,需要变通。讨论是一个各抒己见的过程。当一个学生提出自己的见解后,同组的其他同学会提出异议,他需要对其他同学的异议进行思考并作出反应。这种学生之间的互动学习必须下功夫,以便增强学生思维的灵活性。
4、提高复习课的授课效率
在复习课讲解过程中,特别是初三后半学期,由于练习较多,教师泛泛地讲,会大大浪费学生宝贵的时间,而且缺乏针对性。通过小组讨论后不能解决的问题提出来,由教师指导解决,这样针对性增强了,学生的印象更深了,老师原来可能需要讲十几个题目,经过讨论后,老师需要讲的题可能剩下几个,从而会大幅度提高教师在课堂上的授课效率。
三、英语教学中使用合作学习的基本步骤
1、确定话题,搜集资料
全日制英语课本是由多个话题组成的,如著名人物、音乐、灾难、自然保护、健康、男女平等等,教师可根据课程的学习进度,根据课文的话题目设计讨论题目,如在 sb2a unit 9 saving the earth 设置讨论题:as a student, what can you do to protect our environment?学生谈到植树、爱护草木、不乱扔垃圾、保持周围环境整洁等。该讨论不仅仅达到语言的交际性目的,而且对学生进行了一次思想教育,使得思想教育渗透在学科教学中。
在sb unit2 no smoking please! 一文中,设置讨论题: can the cigarettes be prevented from being produced? 学生在讨论后有很多不同观点。
如: 1)we can pass the law to prevent it;2) persuade people to give up smoking. 3)if we prevent it,the government will lose a lot of money.
2、帮助学生建立学习小组
合作学习的一种重要形式是小组讨论,也是合作学习的基本单位。在课堂 教学中的分组形式既可以以学生座区为根本,等讨论话题布置完后,前排同学可以转向后排,即可进行讨论也可以根据学生的意愿和水平,以自由组合的形式组成学习小组,或者老师提前按学习情况均衡搭配。一个小组以4至6人为宜,小组成员要体现互相帮助的集体协作精神。在讨论过程中,可以改变传统的课桌排列方式,以小组为单位,形成圆圈,有助于学生之间的交流,刺激小组之间的竞争意识,营造良好的学习氛围。
3、小组学习的方式
1)陈述式
小组每个成员运用所学的语言知识陈述个人观点。每个成员在发言前需先变化语言表达方式,复述前者的表达;然后完成相关表达。
2)个人成果展示式
小组成员根据教师的要求事先各自准备一些材料并在课堂上进行组内交流,经归纳整理后以小组汇报的形式与全班共同分享。
3)小组讨论式
教师要把握材料的精髓,选择具有代表性、扩展性、趣味性和生活性的话题。如给出话题"to go for a picnic",要求学生讨论后达成统一意见。具体指导步骤是:
a) 讨论后定出统一的时间和地点,说明理由。
b)讨论后定出野炊时所需物品清单。
c)野餐时应注意的事项。
意见达成共识后,每组选一名代表向全体同学汇报,大家共同分享。
该活动可让学生运用日常生活中的常用词语,以这种较为行动的方式掌握一些句型,熟记一些词汇。
4、探索式
教师先提供给各小组一些词汇、短语或图片,让学生据此做出反应,在交流反馈后再组织学习新的语材料。
5、读、说、写一体化
各小组先进行集体阅读,在掌握文章主要内容和一些理解的基础上,经过讨论酝酿,对原文进行再创作;然后各小组就再创作的文章进行组与组之间的交流,相互纠正错误或教师抽样讲评。这是一种集阅读、写作、改错为一体的合作学习形式,有助于提高学生对语言知识的综合运用能力。
四、教师在合作英语教学中的作用
1、教师是设计者
教师应根据英语课程的总体目标,并结合教科书内容设计贴近学生生活及社会生活的话题,创设能激发学生兴趣、较为真实的语言环境。
2、教师是指导者
教师在讨论中不是主持人,而是指导者。在传统的英语课堂中,教师说得太多了,而讨论式的学习方式 要求教师把课堂的主体地位还给学生,教师成为讨论中的指导者。如指导学生如何简明扼要地陈述自己的观点;鼓励不喜欢发言的学生积极地参与讨论;调控各讨论小组,使讨论有序地进行。
3、教师是学习者
在学生讨论的过程中,教师可参与到小组的讨论中,成为小组合作学习的成员。教师参与学生的讨论,可改变原有的师生关系,淡化自己的权威意识,增强自己的服务意识。
五、使用合作学习的效果
1、改变了传统的教师一言堂的教学模式,增强了学生的自信心,提高了学生学习英语的兴趣和积极性。
2、提高了学生的语言组织和表达能力,特别是口语表达能力和听力能力。
篇6
一、充分认识加强和改进中心组学习的重要性和紧迫性
二、进一步明确中心组学习的目的和内容
三、努力改进学风
四、进一步完善学习制度
健全学习组织。全省县级以上领导班子都要以党委(党组)中心组的形式坚持开展学习。党委(党组)中心组主要由党政领导班子成员组成,可根据需要适当吸收有关人员参加。党委(党组)书记任中心组组长,分管意识形态工作的副书记及宣传部长任副组长。党委(党组)中心组实行组长负责制。组长的职责是审定学习计划,确定研讨专题,提出学习要求,主持集中研讨活动,指导和检查中心组成员的学习。党委(党组)中心组要配备学习秘书,其职责是做好学习的各项服务工作。学习秘书由同级党委办公厅(室)、宣传部或机关党委的负责同志担任。
制定学习计划。要根据中央的部署和省委的要求,结合本地区、本部门实际,由党委宣传部门牵头,制定年度学习计划,对学习目的、学习专题、阅读书目、中心发言人,作出明确规定,提出具体要求,报党委批准后以正式文件下发下一级党委(党组),指导、推动下一级党委(党组)中心组的学习。中心组每一位成员都要制定个人自学计划,报中心组组长审定并存档。
建立自学制度。中心组成员个人自学必须读完中央和省委规定的必读书目,提倡利用8小时以外的时间认真看书学习,自学时间每月不少于30个小时,自学要有笔记,有体会。党委(党组)中心组组长要对本级党委中心组成员的自学情况每个季度进行一次检查和督促,并通报情况。
坚持集中研讨。在自学的基础上,中心组每年围绕一个主题、每次围绕一个专题开展集中学习研讨,每年集中学习讨论不少于6次,总时间不少于12天。集中学习采取专家辅导与学习讨论相结合的方式,每次学习确定1至2名中心发言人,着重解决一至两个事关本地区本部门改革和发展的重点、难点、热点问题。中心发言人要根据学习内容,搞好调研,准备书面发言稿,保证研讨质量。要通过报纸、电台、电视台及时报道每次集中学习的情况。
严格学习考勤。每次集中学习由本人在专用考勤本上签到,因故不能参加学习的,由本人向党委中心组组长请假,缺课的要及时补课。每半年由中心组组长负责通报一次学习考勤情况。
加强学习档案建设。要建立中心组成员个人学习档案,包括自学笔记、讨论记录、学习体会文章、中心发言材料等内容,并自觉接受上级检查。中心组成员在班子民主生活会上、届中述职中、年终考评时,都要把个人理论学习的情况和成效作为重要内容,进行述学、评学、考学;各中心组的学习计划、学习考勤、中心发言、讨论记录、学习成果以及有关文字、图片、影像等资料,由学习秘书负责收集和整理,年终由同级党委宣传部归档。
五、切实加强对党委(党组)中心组学习的领导
建立经验交流制度。各级党委(党组)要认真组织中心组学习交流活动,总结经验,树立典型,表彰先进,鞭策后进,推动学习深入发展。省委每两年对全省县级以上党委(党组)中心组进行一次评比表彰,并不定期召开全省县级以上党委(党组)中心组学习经验交流会。
篇7
关键词:口语教学,互动交流,情景模拟,自然浸泡
一、英语能力需求分析:
众所周知,教育是为社会服务的,人才的培养应根据社会需求不断进行调整。社会需求变了,教育也就必须与之适应。改革开放以前,相对落后的国情决定了我们学习外语的主要目的是借鉴西方先进的科学技术,因此重视阅读理解能力和翻译能力的培养。而改革开放之后,科学技术突飞猛进,国际交往与交流日益频繁,外语不再仅仅是学习、借鉴的工具,其交际功能也逐渐凸现。这在旅游院校英语口语教学中显得尤为突出。
社会对外语交际能力的需求促使外语教学目标不断调整,交际能力的培养逐渐提到了外语教学的日程上来。2005年9月,笔者在桂林旅游专科学校03级旅游英语专业和03级出境领队专业以问卷形式进行调查,回收的80份有效问卷中有75人在“学习外语的首要目的”一栏中选择了“能讲流利的外语”,1 人选择“流畅阅读外语文献”,4人选择“能够翻译外语文字材料”。由此可见学生当前对英语实际运用能力的迫切需求。
二、英语口语现状分析:
许多已踏上工作岗位的职业人士和在校学生都有共同的感叹:学了这么多年的英语,到了要用的时候,发现自己的英语原来还是“死”的。中国患有“聋哑英语病”的人不在少数。学生们进入大学前学习英语的最大目的就是通过考试而不是和其他人用英语进行交流为了适应传统的应试教育,他们被培养成一个语法学习者,让他们用语法知识进行简单的写作不会存在什么问题,可说起口语时的流畅程度比起其写作能力可谓是天壤之别。
在上面所提之问卷调查中,回收的80份有效问卷中有63人在“外语学习中自己的主要困难”一栏中选择了“无法流利地讲外语”,11人选择“不能完全听懂广播及影视英语”,4人选择“阅读原文资料有较大困难”,2人选择“语法没能完全掌握”。由此可见学生当前的主要困难仍然是口语能力较差。
三、口语教学理论依据
基于大学生在进入高校以前都有一定的英语语法知识、阅读能力、写作能力, 我们的课堂活动可以从单纯强调语言形式逐步过渡到“注重交际意义”。美国南加州大学语言学家史蒂芬·克拉申的重要理论之一是:“最佳的方法是在学生不太紧张的状况下提供‘可理解的语言输入’,内容应是学生们所想要听到的东西。这些方法并不强迫学生过早地用外语说话,而让学生们在充分准备之后开口,教师要认识到外语能力的提高来自于提供用于交流的可理解输入,而非来自强迫与更正学生所说的话。”
克拉申教授的另一重要理论观点是:“语言能力的获得要求学习者与目标语言进行有意义的互动—即自然地进行交流—说话者并不在意话的形式而是自己所表达的意思以及理解的信息。”
四、口语教学方法的探索
1、 互动交流语言教学
所谓互动交流语言教学,就是在相互交流的互动过程当中完成教学活动。为了调动学生在课堂上的积极性,教师应该试着采取互动方式,把提高学生的交流能力放在首位。免费论文。根据教学的需要,教师在课堂一方面要承担着要把新知识传授给学生这一重要任务,另外还要在鼓励学生尽量发挥自己的主观能动性来说英语的同时给他们引导和纠正。经过一段时间的训练之后,不但能够让学生由被动转化为主动,而且,在他们说英语时逐渐有能力选择正确的、恰当的单词。实际上,用英语和同学交流包括了听和说两部分,这在不知不觉中就能够提高英语学习者的听说能力。
在互动交流语言教学法中,笔者所面临的最大挑战就是如何鼓励他们鼓起勇气,用流利的语言把他们完全有能力写在纸上的东西表达出来。笔者在口语教学中充分使用“课堂专题发言”的方法。课堂专题发言是指学生在进行大量课外阅读的基础上, 找出旅游相关的文章或话题(如讲述中国旅游业的发展状况、前景、趋势,或旅游与环境保护之间的关系,中国和西方旅游发展的比较等),课堂上在限定的时间内(约3分钟)作一简短发言,并在讲完之后回答其他同学的提问。 要求文章主题鲜明,结构合理,讲演者口头表达清晰,回答问题简单扼要,逻辑性强。经过两个学期的训练,学生感到至少有三四个话题是可以深入交流的,谈话的内容不会仅仅停留在日常会话的水平上或口语水平长期停滞不前。
笔者在桂林旅游高等专科学校导游系05级及06级出境领队专业两个班级中均进行了大量的实际操作,根据2006年4月的问卷调查,80名学生中有71人认为此种练习对口语进步“促进很大”,只有9人选择了“促进尚不明显”。免费论文。
当学生已经具备了特定的交流能力,我们就可以采用情景模拟语言教学法。
2、 情景模拟语言教学
所谓情景语言教学,就是在让学生在特定的情景下学会新的词汇、短语以及语法的使用。教师可以把一个班级分成几个组,分配给每组一个特定的话题,首先由教师介绍一些新单词、表达和背景知识,教会学生在特定的旅游环境中的表达方式,然后让学生在教学活动中用到这些新内容。比如, 在桂林旅游高等专科学校就建有“导游模拟翻译活动现场”,在教师的带领下学生可以到“模拟现场”进行逼真的口译训练。免费论文。
校外实践也是情景语言教学的一个好途径。我校从一年级起就分期分批地安排学生利用暑假和周末到桂林各个旅行社实习,担任兼职导游,并指定老师加强指导。比如①组织毕业生利用毕业实习期间到广西省著名景点、酒店、出入境口岸、旅行社进行导游翻译实习;②还可承接旅游景点资料翻译任务,组织有条件的学生参与文字翻译与口译实践。
3、 自然浸泡快乐学习
克拉申教授还认为:
“在实际生活中,与愿意帮助学习者更好地理解外语的友善的本族语者进行会话十分有益。”
因此,浸于外语氛围中是最好的学习方法,但是在非外语环境中进行语言学习,就特别需要掌握一定的技巧,一方面学校要尽量为学生创造学习环境, 另一方面学生要利用一切的学习机会。学校可以多聘用外籍教师,让学生有更多的机会与老外面对面交流,直接参加以英语为媒介的交流实战。对中国学生而言,需要千方百计地克服在实际交际中的怕错、害羞等心理障碍。一旦克服,口语突飞猛进!
五、结束语
海外国语大学的教授章振邦先生曾说: “有人在评论当前我国外语教学问题时, 把矛头指向了‘听说领先’和‘交际法’。我认为这是批错了对象。我们中国人在国内学习外语, 听说外语的机会很少, 听说能力自然地会成为外语习得中的薄弱环节, 因而在外语教学中从加强听说能力入手, 怎么强调也不过分。 从理论上说, 任何一种语言都是有声语言, 从听说入手教外语更是理所当然的事情。”
总之, 能够流利地用外语交谈应该是我们最最需要的能力。但是外语“说”的能力只是大海里冰山上露出的一角,必须建立在大量的词汇、娴熟的语法、过硬的听力、广泛的阅读和丰富的知识之上。
参考文献:
1.Crystal, David The Cambridge Encyclopediaof Language. Cambridge University Press, 1997.
2.Krashen, Stephen D. Principles and Practice in SecondLanguage Acquisition. Prentice-Hall International, 1987.
3.Krashen, Stephen D. Second Language Acquisition andSecond Language Learning. Prentice-Hall International, 1988.
4.McLaughlin, B. Theories of Second-Language Learning, Edward Arnold, 1987
5.Krashen, S. & Terrell, T.D. The NaturalApproach, Pergamon, 1983
篇8
关键词:主题班会;认识;组织与准备;注意事项
著名教育家斯宾塞说:“记住你的管理目的应该是培养一个能够自治的人,而不是一个要让人管理的人。”然而,要使学生成为一个能够自治的人是离不开必要的教育和管理的。要使学生在未来的人生道路上能够在没有较多的外来教育力量的影响下,通过“自我教育”,坚持人生道路和事业发展的正确前进方向,即在“不教育”的环境中依然保持有教育的积极效果,是离不开“真正的教育”的。
班会在对学生的教育和管理中占有十分重要的地位。班主任如何才能组织好主题班会呢?班主任应在认识、准备和实施上做好以下几方面的工作:
一、提高对主题班会教育作用的认识
主题班会活动是实施德育教育的重要载体。主题班会的教育作用主要表现在以下几个方面:
(一)有利于建设班集体。
班主任工作的首要任务是抓好班级组织、班级文化、班级管理运行机制的建设。班主任可以通过开好班会向学生传播、灌输、渗透治班方略,在与学生的研讨交流中,让学生明确并确立班级培养目标,为学生指明努力的方向。
(二)有利于锻炼学生的自主能力。
学生是班级管理和教育教学中的主体,教师要在班会活动中了解他们的自我管理需求,关注他们接受教育的情绪,认可他们的自主教育的风格与形式,放手大胆地让学生在教育的过程中自我评价、自我矫正、自我提高。这样就可以充分发挥学生在班级教育中的主动性和积极性,启动并激活学生自主教育的动力系统。
(三)有利于师生在思想情感上的统一。
班会是活动类教育课程,它的开展就是师生间双方或多方的参与和互动的过程。在这一过程中,通过交流可以实现师生间、同学间的信息互换、思想碰撞和情感交融,对构建平等、和谐的师生关系,提高班会的教育效果具有积极的意义。
(四)能够增强教育的针对性和实效性。
教育是教师对学生施加连续不断的系列化影响的过程,但同时又具有较明显的阶段性特点。因此,班主任在班会的设计上,要针对不同年级的学生的身心特点,进行不同侧面的专题教育,从低到高,由浅入深形成完整的教育体系,以提高德育工作的实效性。
二、组织班会应注意以下几个问题
(一)整体性和阶段性的统一。
教育是一个潜移默化的过程,教育者应该总揽全局,把握各个阶段学生的不同特点,确定不同的工作重点,使班会课更有针对性,有的放矢。同时,努力发掘班会主题间的内在联系,使班会主题形成一个系列,形成合力,从而最大限度地发挥其教育功能。
(二)大道理和小情境的统一。
班会课上,讲人生价值、讲团队意识、讲社会责任感、讲肩负的历史重任,讲大道理是班会课的重要内容,但是只讲大道理空洞无物,令人反感。如果把大道理和小情境结合起来,效果就大不相同了。班主任要注意收集学生中的感人小事,把小事与大道理结合起来,大道理便有了生命,达到以情感人,以理服人,情理交融的效果。
(三)主导作用和主体作用的统一。
班会课是班主任开展工作的重要舞台,班主任在班会课上的作用是很突出的,但学生是班级的主人,班级的各项规章制度主要是规范学生的思想和行为。因此,班主任要努力建立全员参与的学生自治制度,这对于建立一个人人管理自己,人人关心班级的积极进取、乐观向上的班集体是十分重要的。
(四)先进性和群众性的统一。
班主任在对学生提出要求时,要注意先进性和群众性的统一。应以群众性为基础,以先进性为导向,宣传正确的价值观、人生观、世界观,指导学生向先进模范人物学习,超越自我,升华自己的人格。服务群众,奉献在实际生活中实现自己的人生价值。
三、主题班会的准备与组织
(一)一个完整可行的班会活动方案一般应包括以下项目:活动的主题、目的、时间、地点、主持人与参加人,准备步骤与操作方法,要求与注意事项,总结安排等。以上项目的设制也不是绝对的,可以依据不同的活动形式或内容进行删改和调整。
(二)准备相关的文字材料。
班会就是交流,是师生间和同学间的互动过程,既然如此,就不能没有语言,并且为了确保活动成功,这种语言必须经过预先的准备,最好形成书面材料。书面的发言材料不一定是活动中学生的交流语言,学生在书面准备的过程中,筛选知识,调整思想,形成思路,激活思维,为自己在活动中的发言积聚思想的源泉。
(三)准备实践活动所需要的器具。
篇9
由于本次会议参会学者大多来自世界各大图书馆。在会议正式开幕之前,首先安排了参观Mansueto图书馆新馆。它被称作是未来的图书馆,其独特的设计确实令人眼界大开。新馆由一个极具现代风格的地上建筑和地下书库组成。覆盖在地上的部分由低辐射烧结玻璃和简约智能系统构成一个椭圆形舒适明亮的阅览室。而地下书库则采用地下自动储藏和检索系统(ASRS),直达地下50英尺,提供直到2029年的藏书增长空间。地下书库内有五个机器人(起重机)高速地存取书籍,读者通过在线分类和搜索引擎来锁定要借的书籍,5分钟之后就可到图书馆前台领取书籍。
芝大图书馆十分重视印刷文化。作为印刷史学者,我特别注意到了Mansueto图书馆一层走廊墙上镶嵌的金属镂空雕刻,这里竟然就是一个别致的印刷企业标识展览。展墙上这些放大了的商标包括了早到15世纪中叶德国资助谷登堡印制《四十二行圣经》的富斯特印刷厂的商标,也包含当代著名的印刷企业当纳利的商标。1864年,RR Donnelley 先生在美国芝加哥开创了印刷事业,之后当纳利集团一直走在世界印刷界的前列,从芝加哥到中国,带入了先进的标准化管理理念。中国印刷博物馆2006年在美国纽约曼哈顿举办了“中华印刷之光”展览,美国当纳利公司便是赞助企业之一,印刷文化无疑是这份跨越北京和芝加哥的缘份的联结点。
会议第一天的开幕式上,102岁高龄的钱存训先生亲自来到会场和大家合影。这令与会学者相当惊喜。钱存训博士是华裔在美国人文科学领域屈指可数的知名学者,是美国芝加哥大学东亚语言文化系与图书馆学研究院荣誉教授、东亚图书馆荣誉馆长、英国李约瑟东亚科技史研究所研究员。钱老一生著述巨富,相当重要的部分便是印刷史著作。我馆与钱老一直保持着良好的互动。这次,我还受郝振省馆长和张连章常务副馆长的委托,带去了礼品和祝福,钱老很开心。
来自美国、中国、欧洲、加拿大著名图书馆的学者做了演讲,并进行了两轮主题各有侧重却又紧密相连的圆桌讨论会,一起在力求推进对中文写本和印刷文献进行学术研究的同时,探求保护这些文献的全球性战略。本次会议特别设立了印刷与印刷文化议题,我作为唯一的以博物馆副研究员身份获邀的代表,发表了《中国早期的活字印迹》的演讲。主要对活字的早期形态进行梳理,将起源阶段的活字技术的种种应用加以归纳,通过对比呈现出早期活字演变的特殊轨迹,从而,理解活字印刷术在中国的诞生与毕昇在中国出现的历史必然性。我的发言引发了与会学者们的兴趣。美国著名的汉学家、芝加哥大学教授夏含夷(Edward Shaughnessy)率先提问。事实上夏教授为我提供了一个新的线索,即随州出土的一件西周青铜器中出现的铭文倒字的现象。紧接夏教授之后,芝大东亚图书馆馆长周原跟我就活字印刷的概念和拆版还字这一活字特性进行了探讨。接下来,北京大学的肖东发教授对我的发言又进行了充分的肯定,我很受鼓舞。当天的会议结束之后,武汉大学的简帛专家陈伟教授也专门向我提供了战国时期的二合、三合玺的材料。我的发言虽然结束了,但是我却感到我的研究才刚刚开始。
三天紧张高效的会议不仅成为我学习的契机,也成为沟通和交流的平台。通过信息的分享,中国印刷博物馆以及自身所承载的出版印刷文化的国际影响力得到扩大,中国印刷术对世界印刷业的贡献得以彰显。另外,还有学者建议我馆应当加强与阿姆斯特丹印刷博物馆的馆际交流。美国国会图书馆、英国剑桥大学李约瑟研究会、中国厦门大学图书馆等单位的学者纷纷约定参观中国印刷博物馆。
“文本中国”研讨会成为了一场具有开创性意义的盛会,东西方图书馆不同学科的学者第一次能够齐聚一堂来专门讨论中文善本的保护和传承。会议在写本和印本的调查、保护和合作等方面形成了共识。此外,学者们一致认为应当合作建立与发展中文古籍保护的标准专业术语和策略。
篇10
关键词:PEST口试;口语交际能力;培养
PEST考试全称为全国公共英语等级考试,共有五个级别。一级是初始级,五级是最高级别。有些职校规定英语专业学生必须通过一级考试才能获得毕业证书。一级考试要求考生:(1)能够使用简单的单词、短语、句型生成话语;(2)能够恰当应用固定词组;(3)能够进行积极的、有回应的交流,并能用简单的补救策略解决交流困难。笔者今年有幸担任本校一级口试的考官,在主持口试的过程中感受颇深。现就一级考试的现状及对策进行分析。
口试题型分析
PEST一级口试的形式与程序:口试时,采取两位考官考察两名考生的形式,考试时间为8分钟。一级口试分两节考查学生的英语交际能力。A节:考生个人情况介绍;考查学生初次见面时向他人提供实际情况的能力;考生不仅要回答教师的问题,也要谈论日常生活及兴趣爱好等。B节:看图问答;两位考生互相问答;考查考生根据信息卡,依照具体事实相互问答的能力。
考生存在的问题
词汇贫乏,语法知识不足在A节考试即考生进行个人信息介绍的过程中,当被问及“Where do you come from?”时,有些学生回答“I come home.”显然,这些考生没有明白“come from”的含义。当被问及“Do you like English?”时,学生竟回答“I very like English.”这说明考生不了解英语与汉语的语序差别。另外,在表达过程中,学生还不时出现时态错误。词汇与语法知识的缺乏,使学生在表达过程中词不达意,有话不会说,甚至无话可说,影响了交流。
语音、语调不准确考生在这方面的主要失误有:(1)单词音准较差。如将“think”中的“th”发成“/s/”音;将“maths”中的“th”音吞掉,造成元音发音不到位,听起来似是而非。(2)语调错误。如疑问句“Do you go to the bus station by bus, by bike or by taxi?”未用升调。再如意群划分不清,句子的重读与弱读不明显,语调生硬,很难听懂;有些学生不敢大胆说话,教师近在咫尺却无法听清他的话语。
互动交际障碍学生初次参加正式的英语口试,表现得很紧张。有些考生一进考场就面红耳赤,回答问题时结结巴巴,甚至紧张得说不出话来或一问三不知。造成这种现象的主要原因是平常缺乏用英语交流的训练,心理素质差。另一个原因是由于缺乏英语知识,以至在考场上哑口无言。分析PEST考场上打招呼、个人信息介绍、互动交际以及考生在考场上的表现等情况,我们深切体会到应当采取交际法教学提高职专学生的口语交际能力。
口语交际能力培养
外语教学的主要目的是使每个学生都具备交际能力。PEST口试则是针对学生交际能力进行的考查。应用语言学家Canale曾指出,交际能力的内涵是:(1)语言能力(Linguistic Competence),是对语言符号系统本身的掌握,也就是对语法、词法及语音规则的掌握能力。(2)社会语言能力(Sociolinguiatic Competence),要求语言表达要得体。(3)语篇/话语能力(Discourse Competence)指在运用语言时保证语言连贯、流畅的能力。(4)应付能力(Strategic Competence)指在交际中遇到困难时,有策略地绕过困难的能力。在教学过程中,教师应加强对学生语言基本功的训练和应用能力的培养,并且培养学生良好的心理素质,提高其口语交际能力。具体做法如下:
语言基本功的训练基础阶段的交际教学以培养学生的语言基本功和言语基本交际能力为主。其教学过程可安排如下;第一步:从语言学角度对所学内容进行讲解,给学生清晰正确的语言概念,同时,围绕所讲项目组织语言练习。练习以训练学生某一单一语言能力为主,以单音、语调、词汇、句型为重点。训练应以记忆模仿、机械练习为起始,以课文为基础,以语音语调为切入点。让学生反复听课文磁带,模仿磁带中的语音语调,练习时,注意重读、弱读、连读、失去爆破音、辅音连缀等。这种模仿能够提高学生口语表达的流利程度,培养他们良好的语感。第二步:词汇与语法。职专学生英语基础普遍较差,在进行口语基本功训练时,起点要低,步子要小,坡度要缓。训练先从单词组句开始,再由短句到长句、由简单句到复合句。以《英语初级口语》Lesson10为例。本课的重点句型为tell sb.about sth.教师可作如下示范:转贴于
tell
tell him
tell him about the film
I told him about the film
I told him about the film that I saw yesterday
然后要求学生用tell sb.about sth.造句,以小组为单位,依次进行练习。长时间的机械练习能帮助学生有效地积累词汇和语法知识,扫除语言障碍,为口语能力的提高打下扎实基础。完成模仿重点句型的机械操练后,可以让学生根据课文进行记忆和模仿表达。如让学生分组进行模仿情境对话训练,并根据课文内容回答问题、背诵课文等。目的是把词汇和语法知识以语篇形式输入学生头脑,让学生吸收消化语言材料,使学生对语言材料的内容、感情、语气等有一定的表象语感,提高其语言能力,为进一步训练语言能力奠定基础。
语言运用能力的培养培养学生语言应用能力要从两方面入手:
1.转述表达。课堂上常用的手段包括复述课文、看图说话、归纳中心思想、猜词等。复述课文应在学生已吸收消化语言材料的基础上进行。复述时,教师要先进行示范,然后给出以不同方式开头的句子,要求学生从不同角度进行复述。复述时采用接龙的方法,每位学生轮流说出两个句子,下一位学生的句子应在意义和逻辑上与前一位学生相衔接。在这个过程中,学生必须认真听、仔细想、马上说,达到了语言训练和英语思维训练相结合的目的。比如进行看图说话训练。PEST口试中,看图说话是一项重要内容。因此,应将这项训练贯穿口语教学的始终。《英语初级口语》中每一课都配有与课文内容相关的图画。教材对图画的描述要求较高,教师可以根据学生的水平重新设计题目,降低难度,使之与一级口试的难度吻合。以Lesson9为例,图画里Peter生病躺在床上,母亲打电话请医生前来诊治。教师可以给出几个关键词“Who?What?When?Why?Where?”要求学生以pair work的形式针对图画互相问答。如A:“Who is in bed?”B:“Peter is.”A:“Why is he in bed?”B:“He is ill.”A:“what’s his mother doing?”B:“She is calling the doctor.”……这种练习比较简单,与PEST的题型相匹配,学生乐于参与。经常进行此项训练,能提高学生的社会语言能力和应付能力。
2.自由交际表达训练。提高阶段的交际教学主要培养学生的连贯言语表达能力和较全面的外语交际能力。这种能力首先表现在对所学内容的整体理解上,如对篇章结构及思想内涵的理解。这一阶段要对学生进行自由表达训练。训练手段包括小品表演、讨论、辩论、讲故事、每日自由谈等。其中自由谈是口语课必设的环节。每节课用10分钟时间,让学生按座位顺序上台发言,人人都有机会发言,话题内容不限。学生发言的内容可以是“say something about yourself/your school/ bedroom/ family. Describe sb. Or sth.you like best.”此时,教师的身份是听众,不应打断学生的发言,不要随时纠正学生的错误。学生发言结束后,教师应对其发言情况作简单评讲,以鼓励为主。这种训练能够锻炼学生的语篇/话语能力。讨论问题也是自由交际表达的重要手段。教师可以启发学生对课文中的人物性格、思想品德、幽默语言、职业道德等话题进行讨论。例如针对《英语初级口语》中的Lesson 10,可以请学生展开下列讨论“Is this a humorous story? Where does the humor lies? What do you want to do after you graduate?Give your reason. Do you like the work of clerk? Why or why nor?”这种训练方式不仅能提高学生应用英语的能力,而且能把思想教育、职业道德教育融入教学之中,达到学科渗透的目的。小品表演无疑是自由交际表达的亮点,要求学生自由组合,扮演课文中的角色,以课文为基础,用自己的语言把课文扩编为小品。教师首先将学生分成若干小组进行排练,然后由每组分别派员参加表演比赛,把竞争机制引进课堂。这种训练方式富有趣味性,能激发学生参与交际的兴趣与积极性,学生反映良好。在娱乐中,学生的语言运用能力、应付能力得到提高,达到了愉快学习的目的。
提高学生的心理素质为了避免学生在考官面前因紧张而“哑口无言”,教师应尽量创设真实情境,让学生在“做中学,用中学”。从注意、记忆、思维、情绪等角度培养学生良好的心理状态。还应当定期进行模拟考试,测试的方法与内容可参考一级PEST口试。通过反复模拟、练习,学生积累了考场经验,可减少心理压力,从而能够在真实的口试环境中发挥应有的水平。
- 上一篇:小学语文教师交流材料
- 下一篇:集体备课交流材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