挂职干部交流材料范文
时间:2023-03-27 12:52:25
导语:如何才能写好一篇挂职干部交流材料,这就需要搜集整理更多的资料和文献,欢迎阅读由公务员之家整理的十篇范文,供你借鉴。
篇1
一、端正思想,实现角色转变
挂职锻炼是一次难得的机会,更是终生难忘的重要经历。对于刚走出校门几个月的我,在接到组织的挂职安排后,矛盾过,犹豫过,退缩过,不是因为吃不了苦,不是畏难,是怕自己不能完成好这一项工作。上级部门为了帮助挂职干部更好地开展挂职工作,做出了指示工作:要做好“四员”。这使我的挂职工作找到了方向,逐步努力做好政策宣传员、致富信息员、和谐调解员以及党建指导员。在挂职期间,我深入走访农户,了解村情民意,利用走访座谈等形式,了解村情民意。在走访过程中,我了解到,村民对一些国家开展的惠民政策有不理解、不了解的地方,于是我找到村里开展这一块工作的人员进行了解,并将我所了解到的情况反馈给村民。通过走访,我积极向____村寨老,村能人了解其致富情况,希望将他们的创业经验进行传播,希望以部分村民的致富之道带动____村大部分人的发展。当然,在走访过程中,我们也了解到部分村民之间、村民与村集体之间是存在矛盾的,为了化解矛盾,我们摸底细,了解情况,努力化解矛盾。在挂职工作中,我收集十七届六中全会精神、国发二号文件相关精神,向村支两委的党员进行汇报,大家共同学习,并借党员大会,七一吊唁革命先烈之机与____村党员学习,希望听到大家关于____村建设及发展的意见及建议。
二、认真落实四访四问五落实工作
____村共有560多户,2008余人。大部分青壮年为了发展都外出打工。利用这次挂职的机会,我走访现任____村村支两委干部以及____村的老书记,和他们交流,了解____村发展的障碍以及____村存在的问题等。通过交流,我了解到大家普遍认为现在党和政府对农村建设都给予了很多支持,但是____村要发展,基础设施建设还是稍显薄弱。交通问题,水资源匮乏等问题都制约了当地的发展。现在由于____村不涉及征地的问题,因此民众的矛盾还不突出,因此现在做好房屋确权工作尤为重要。土地是农民的全部,是农民赖以生存的根本,村里想修机耕道、窜户路或多或少都会占到农民的土地,这给我们的协调工作带来了很大的挑战。此外,为了了解村里生计负担,平安和谐、增收致富以及干部作风问题,我对村民进行了走访。村民反映,现在孩子的教育问题大家都很关心,除了耕种土地,也会选择到附近的一些三产公司打工贴补家用。但____村还存在一部分的空巢老人和留守儿童,这部分人群没有足够的劳动能力。我单位在春节时也对____村较为贫困的十户进行了慰问。在得知村里一个企业属于未批先建项目后,我单位积极协调相关部门,为其办理了环保手续。____村一直有发展生态农业的期望,但是现有环境造成了一定的制约。在了解到____村现在的生活垃圾都是随地堆放后,我单位领导作出指示,摸清情况,希望帮助其建立垃圾收集站,现在此项工作正在进行中。
在挂职工作开展之初,我们都制定了详细的工作规划,我们希望在____村的基础设施建设以及生态农业的建设方面进行落实。
三、工
作亮点在挂职期间,我的派出单位——____市环保局对我工作给予了大力支持。在了解到____村部分贫困村民的实际情况后,我单位取消党支部的活动,将活动经费拿出来对村民进行慰问。在了解到____村生态农业建设的计划后,我单位领导做出指示,希望通过调研,给____村村民聚集地带修建垃圾收集池;我单位领导张毅副局长、机关党委书记何晓丽多次到____村进行调研,希望在____村找到一些生态农业的建设机会,并通过立项的方式为____村的生态农业建设献上我们的一点微薄之力。
值得一提的是,在此次挂职开展的过程中,____镇党委、政府给与了大力的支持。多次召集大家开例会,让大家将挂职工作开展情况以及经验进行分享,将存在的问题汇报,并记录,协调各部门帮助挂职干部开展工作。制作____镇挂职人员通讯录,建立____挂职交流群,使得文件学习,精神传达更为高效得传达。此外,还将挂职干部的工作汇报进行收集、存档、上报。
四、存在的不足
篇2
同志们:
今天,我们把大家召集起来一块开个会,会议的主要内容就是欢送到乡镇和开发区进行挂职锻炼的同志。刚才,组织部的同志已经把这次选派的有关情况给大家作了介绍,选派的代表以及接收、派出单位的代表都分别讲了话,从大家的讲话中我们可以感到挂职的同志一定会不辜负希望,会在新的岗位取得更好成绩;派出单位和接收单位也会一如既往地关心支持、配合好下派的同志做好工作,共同来为我市的经济建设做出积极贡献。下面,围绕这次会议的主题,我简要讲三个问题。
第一,先讲讲为什么要进行下派干部到乡镇、开发区挂职,就是说下派挂职的意义是什么
关于下派干部到乡镇、开发区挂职锻炼的意义,大的方面我不说了,什么干部四化方针了,什么实践"三个代表"了,等等这些我们不说,从非常现实的方面来看:下派干部到基层锻炼起码有以下几点好处,或者说是意义。
一是从干部自身的发展来看。这次我们在研究下派干部人员时,我们感到这批同志有很多优势、很多长处。从目前来看,这些同志都是在本单位比较优秀的,你们的年龄比较小,学历比较高,工作能力比较强,群众基础比较好,又积极要求上进,是组织部门,是市委将来培养发展的重要对象。但实事求是地说,在你们身上也仍然存在先天的不足,你们大多数缺乏在基层工作的经验,对基层的经济建设情况了解不多,缺乏足够的感性认识,大家知道,作为我们一个县级市,乡镇、开发区的经济和社会发展在全市的份量举足轻重,如果说,作为组织上培养的重点干部对象对乡镇这一块的情况不太熟悉,没有足够的基层工作经验,那么势必会对自己将来的发展会产生不利影响。这是我们下派的第一个想法。
二是从我市经济和村镇建设的需要看。刚才我说了,作为一个县级市,乡镇、开发区的建设和发展对全市的影响举足轻重。下派干部到乡镇、开发区挂职,不仅可以使干部得到锻炼,为我们准备后备干部,同时也能更好地为乡镇和开发区的经济和村镇等方面的建设贡献自己的力量,这次我们为什么把选派的重点放在建设等系统,并不是说其他单位的干部就不具备下派的资格,不是优秀后备干部,不是,我们主要是从下一步全市建设的整体来考虑的。下一步我们要在努力发展经济的同时,重点抓好村镇建设,要努力使我市的村镇建设再上台阶,上档次,使村镇建设真正与我市的经济实力相符。当然下派干部也有一个先后,有一个轻重缓急的问题,要从当前我市的经济和村镇建设这个工作重点来优先考虑。作为这一点,组织部门早就考虑到了,市委也早有安排。这是我想讲的为什么要下派的第二个想法。
三是从我市干部队伍建设来看。近几年来,我市在干部队伍建设方面做了很多工作,取得了不少成绩,象实行了上岗试用、干部交流、竞争上岗,去年又首次在xx范围内进行公开选拔,前几年还从大学生中选调了到农村、企业挂职,包括这次我们又选派了xx名同志到乡镇、开发区挂职锻炼,等等这些做法,都是加强干部队伍建设的具体做法,是社会形势发展到今天的需要。大家可以想一想,在社会政治民主不断发展、经济基础不断壮大的今天,如果我们的干部人事制度再不加快改革的步伐,还在沿用以前的老办法,那肯定适应不了现在的形势,肯定要影响人们的积极性,影响民主政治的进程,影响经济建设的发展。当然下派干部挂职锻炼的意义还不止这些,但我认为,上面这三点就足以说明下派的必要了。
第二,我想再给这次到乡镇、开发区挂职锻炼的同志提几点要求
今天会议结束后,你们就要奔赴各自的镇进行挂职锻炼了,借此机会,我想对大家提三点要求,概括起来讲,就是要过好"三关":
一是要过好"适应关"。我们这些同志原来在机关大都从事某一具体业务工作,有一定的文化基础、专业理论和业务技能,但下一步到乡镇情况就不一样了。乡镇,它是一级党委政府,涉及到社会的方方面面,是一所大学校。环境发生了较大变化,工作性质也发生很大变化,大家工作压力会明显增大,这一点可以理解,但怎样才能尽快适应基层工作压力,我认为这里面的道理很多,但其中最主要的有两点,要引起我们的注意。首先就是要克服怕苦畏难的情绪。基层工作,他不象机关,工作环境好,工作任务比较单一,矛盾不多,基层就不样了,他环境艰苦,工作压力大,社会矛盾纷繁复杂,这就要求我们每个同志都要有一种不怕吃苦,不怕矛盾的精神。如果怕吃苦、怕解决矛盾,那肯定干不好工作。其次要努力学习。到基层学习的东西很多很多,除了政治理念、农村专业知识以外,我这里说的是要想广大基层干部向老百姓学习的问题。在这里我们一定要放下架子,要拜乡镇的同志、拜村委的同志、拜老百姓为师,要虚心地向他们学习,尽快熟悉和掌握农村工作经验,尽量缩短适应期,只有这样,老百姓才能服你,才能信任你,也只有这样,你们才能踢好"头三脚",才能有信心在基层干好。
二是要过好"形象关"。到基层工作,成天和老百姓打交道,形象问题的确是很重要,怎么样才能在老百姓当中有一个好形象,我认为一要做到带头。和老百姓打交道,光说不行,他们没有那么多的服从意识,遇到事情如果我们基层干部只会指手划脚,肯定不行,一定要带头身体力行,要做表率,俗话说,喊破嗓子,不如做个样子,说的就是这个道理。二要朴素。机关干部到基层任职要和群众打成一片。如果我们成天穿着名牌服装,皮鞋擦得锃亮,连田埂都不会跑,说话咬文嚼字,我想老百姓肯定不会满意。三要公正。这也是最重要的,乡镇就是一个小社会,涉及的问题和矛盾太多太多,怎样处理才能取得老百姓的信任,才能树立起我们的威信,我认为只有公正,就是要一碗水端平,否则的话,老百姓不会服你。其实一个干部公正了,也就能够做到廉洁了。你在老百姓心目当中的形象就好了,威望也就建立起来了。
三要过好"创新关"。创新思维是锻炼提高的出路和灵魂。到基层挂职锻炼,不但要学习基层经验,掌握工作方法,而且要在具体的实践过程中,以创新的精神探索摸索新路子,寻找新办法。我认为现在一些年轻干部缺乏的就是创新精神,他们从思想到行动上都比较懒惰,他们面对新情况、新问题,不是积极投身群众的实践中去,勇于探索创造经验,而是满足于上传下达,或照搬照抄别人的经验。有的遇到矛盾和问题知难而退,精神不振,胸无大志。有的取得一点成绩就沾沾自喜,固步自封,停滞不前,很显然这与时代对年轻干部的要求,与党和人民对年轻干部寄予的厚望是不相称的。这也非常不利于年轻干部的健康成长。要知道没有创新的干部是干不出成绩的,那样也是会影响自己的成长进步的。当然创新也要在结合实际的前提下,不要因为刚到一个新单位急于想出成绩,而搞不顾实际的创新。只有这样,年轻干部才能在改革与建设的实践中更好更快地成长起来。
上面,我提的一些要求,只能算作是对你们赴镇挂职锻炼前的简要动员,具体"战况"如何,"战果"如何,就看各位今后的努力了,市委组织部将对你们实行定期考察,对经过锻炼比较成熟的,将考虑提拔使用。希望你们肩负使命,不负重托,无愧于组织和人民对你们的期望。
第三,对接收和派出单位提些要求
选派干部到乡镇、开发区挂职锻炼是市委加强干部队伍建设的重要举措,各级各部门应予认真理解,并积极贯彻、支持、配合好这项工作的开展。选派干部在镇挂职锻炼期间,以所在镇党委管理为主。各镇党委一是对选派干部的工作要做到任务明确,分工合理,为他们开展工作创造有利于学习锻炼的环境和条件,充分发挥他们的作用和聪明才智。要有意识地交任务给他们,给他们压担子,让他们参与重要问题的调查研究,提高他们独立开展工作的能力。二是要关心并解决他们的思想、工作、学习和生活等方面的实际问题。对选派人员政治上要严格要求,经常关心了解他们的思想和成长情况,强化教育,及时做好谈心工作,既要肯定他们的成绩,也要指出他们存在的不足,以利于他们更好地成长进步。三是每半年由镇党委对选派干部考察一次,全面准确掌握选派人员的德能勤绩廉等方面的情况,要形成比较完备的书面材料,报市委组织部。四是遇有选派人员的重大情况要及时与组织部取得联系。
各派出单位要一如既往地协助做好选派人员的政治思想工作,定期走访看望,掌握选派人员的思想和工作情况。要协助好组织人事部门做好选派人员的管理、教育工作。要帮助和解决好选派人员的工作、学习及生活等方面遇到的实际问题和困难,为他们健康成长创造良好的环境条件。
篇3
一、基本现状
近年来,*县就如何加强中层干部的选拔任用和管理监督工作进行了积极的探索和实践,取得了较明显的成效。但由于中层岗位本身的特殊性,监管起来难度较大,在调研过程中,发现当前中层干部队伍中存在以下四种情况:
(一)队伍活力有所增强,但人员流动不畅,整体年龄偏大。20*年,我县曾推出县财政局预算科长、县建设局公用事业管理科科长等10多个部门20多个一线热门中层岗位,由县委组织部统一组织在全县范围内开展中层干部跨部门竞争上岗,有效地推动了各单位中层干部竞争上岗工作的规范开展。各乡镇、街道也纷纷引入竞争机制,探索实行了中层干部聘任制、缺位竞岗、末位待岗等制度,干部队伍活力得到增强。但是,整体而言,中层干部队伍的流动性还是相对较差,尤其是一些业务部门和部分效益较好的单位,“中层板结”现象较为突出,有的中层股级干部如果没有被提拔,就一直待在原地,甚至10多年不挪位。据统计,截至到今年4月底,*县共有中层干部1214名(县级机关部门876名,乡镇街道338名),其中,30岁以下的153名,占12.6%,30-40岁的465名,占38.3%,40岁以上的596名,占49.1%。年轻人偏少,直接局限了中层干部的选拔余地,有的单位想实施内部竞争上岗,也因符合条件的人选太少而形不成有效的竞争。“流水不腐,户枢不蠹”,人员的不能正常流动,不仅造成了中层干部队伍年龄结构的老化,使队伍缺乏应有的活力和激情,而且容易产生复杂的人际关系和滋生腐败的土壤,从而影响整体工作。
(二)学历结构得到改善,但经历相对单一,基层工作经验较缺乏。据统计,*县目前的中层干部队伍中,研究生学历的1名,占0.1%;大学学历的421名,占34.7%;大专学历的521名,占43%;中专或高中学历的247名,占20.4%;初中及以下学历的24名,占2%,干部文化程度普遍较高,学历结构有了明显改善。近年来我县先后选派了80多名年轻干部到基层、企业、农村、一线和招商引资一线培养锻炼,帮助他们提高分析问题、解决问题的能力和水平。但是,由于各单位内部的交流轮岗一般不多,跨部门交流更少,不少中层干部一直都在一两个固定岗位上工作,接触的工作内容、范围、对象,处理工作的方式基本类似,就容易导致部分干部尽管工作多年,工作阅历、基层实际的工作经验还是比较缺乏。同时,部分单位对中层干部的任用仍停留在论资排辈上,老的中层下去了,下面挨着上,形成40岁干部接替50岁干部的现象,不少优秀年轻干部不能及时上台阶经受锻炼,阻碍了他们成长的步伐。
(三)编制管理难度较大,超职数配备和政事混岗使用现象较为普遍。按照“三定”(定职能、定机构、定编制)方案规定,一个单位的职能配置、内设机构和人员编制都是一一对应的,而实际上,目前各单位事业编制人员从事行政职位工作的不在少数。据初步统计,目前县级机关配备的421个中层职位中,由非行政编制人员混岗使用的有113人,占26.8%,这其中若除去不存在混岗现象的181个公检法司中层职位,混岗的比例则高达47.1%;乡镇、街道中层干部混岗使用的比例为34.1%,而且,从目前情况看,这个比例还呈上升趋势。同时,根据机构改革有关文件规定,科室配备中层干部原则上是,4人以下设1职,5-7人设1正1副,8人以上设1正2副,人员特别多、任务特别重、工作性质特殊的科室可在此基础上适当增设职数。据统计,全县机关部门按照“三定”方案可设科室367个,实际设置了412个,平均每个科室实际配备中层干部2名以上;各乡镇、街道规定的内设科室数为120个,实际设置的科室包括下属办事处超过了160个,平均每个科室也配备了近2名中层干部。这其中还不包括由于各种原因“三定”方案没有明确编制、职数和规格的单位。作为干部晋升的第一个台阶,尽可能多地设置中层干部,短期内是有利于调动本单位干部的工作积极性,但从长远看,由此导致的“官众兵寡”,不仅不利于单位各项工作的开展,而且降低了中层职位本身的含金量,最终影响到整个干部队伍的优化。
(四)制度逐步建立,但个别单位执行不够到位,干部队伍建设有待加强。为进一步规范中层干部的选任程序,强化监督管理工作,20*年,*县率先制定出台了《关于加强股级干部选拔任用工作监督的若干意见》,明确了中层干部的任用原则、条件和程序,建立健全了中层干部任前审批和任用备案、交流轮岗、选拔任用工作检查等制度。经过几年的实践,取得了较为明显的成效,关于中层干部选拔方面的反映明显减少,新提任中层干部的整体素质有了明显提高,中层干部队伍结构得到了进一步优化。在调查中发现,各单位在上报竞争上岗的方案和正副股级干部任前请示、任用审批、备案方面做得还比较规范,除极个别外,都能按规定的程序要求进行规范操作。但在超职数配备股级干部、注明拟任干部曾受党政纪处分情况等方面,个别单位却打起了“球”,一定程度上存在自行任命或隐瞒不报的现象。部分单位对中层干部队伍建设缺少系统和长远的选拔、培养、教育规划,重提拔、轻培养,重使用、轻管理的倾向较突出,一定程度地影响了中层干部队伍整体素质的提高。同时,对中层干部的考核和监督管理的制度还不够完善、有力,容易导致干与不干一个样、干好干坏一个样现象的存在,也助长了工作懒散、敷衍了事等不良风气的滋生,挫伤部分干部想事的主动性和干事的积极性。
二、原因分析
从调查的情况看,*县中层干部队伍中的问题,主要有以下原因:
(一)公务员进口环节存在瓶颈。按照规定,各单位的行政编制数都是固定的,只有在出现编制空缺的情况下,才能拿到进人指标,并主要通过全省统一招考的渠道录用公务员。但实际上,由于各单位间的横向交流不多,内部人员除去被提拔到其他单位或到龄退休外,很难腾出空余的编制,同时实行领导干部退居二线的制度后,有限的行政编制又往往被退二线的老同志所占用。这样就直接导致各单位年轻人缺乏,人员整体老化严重,在街道和一些“热门”单位尤为明显。
(二)干部交流制度不够完善。我县尚未统一出台关于科级以下干部交流的规范性文件,20*年制订的《关于加强股级干部选拔任用工作监督的若干意见》中虽然提及股级干部的交流轮岗制度,但有关表述比较笼统,可操作性不强。同时,由于市场经济的固有属性,干部单向趋利流动的迹象比较明显,大家都希望从落后乡镇流向发达乡镇,从乡镇流向街道、部门,从“冷门”单位、岗位流向“热门”单位、岗位。而且现行的机关、事业、企业三类干部条块分割的状况,也给干部的正常交流增加了难度,没有全县统一的政策和有力的措施,跨部门、跨地域的双向交流轮岗显然很难开展得起来。这也是造成“领导干部临时工,一般干部长期工”、“中(层)梗阻”等现象的重要原因之一。
(三)干部出口不畅能上不能下。乐上恐下、上荣下耻的传统“官”念深入人心,而中层股级干部虽然是“将尾”但好歹还是“兵头”,或多或少的实惠和荣誉感,更促使干部“保官进位”,同时也相应地增加了“下”的难度。在一个单位内部,除非有很明显的失误或年龄因素,否则要“下”一个中层干部,谈何容易。同时由于机构改革后的职位限制,中层干部晋升的机会相对较少,“后备”中层干部十来年仍原地踏步的不是少数。原有的中层干部很难“下课”或晋升交流出去,下面人员的工作积极性又需要及时调动,自然而然,超职数配备中层干部也就在所难免。
(四)干部选拔任用工作监督乏力。随着干部人事制度改革向纵深推进,逐步建立健全了一整套针对领导干部选拔任用工作的监督约束机制。相对而言,对中层干部选拔任用工作进行有效的监督的关注度还是不够,干部任用的公开度和民主程度都还偏低。调查结果显示,目前全县中层干部选任方式比较单一,单位党委直接任命的比重偏高,公开选拔和竞争上岗的力度还不够大,中层干部提拔任用的话语权和决定权很大程度上仍掌握在少数领导者的手中。尤其是在超职数设置和混岗使用中层干部方面,赋予所在单位领导太大的自由裁定权,带来的弊端更大。
(五)干部年度考核失之于宽。省市对国家公务员(机关工作人员)的年度考核出台了具体的政策规定,提出了量化测评打分的详细标准和栏目。我们姑且不去谈论考核方法和指标体系本身的合理性如何,实际上,各单位在执行这些规定时,走过场决不是个别现象,“排排坐、分果果”,“轮流坐庄当优秀,你好我好大家好”一直大行其道,除非有逃不掉的“硬伤”,一个单位干部年度考核出现“基本称职”或“不称职”的可能性几乎不存在,作为干部中的一员中层干部自然也不例外。
三、几点建议
(一)加强宣传,营造推进工作的良好氛围
要求各单位把加强中层干部的选拔任用工作作为一项重要任务,摆上议事日程,利用周一学习会、专题讨论会等形式,切实加大对中层干部选拔任用工作的各项规定和程序的宣传力度,形成鲜明的工作导向和强大的舆论氛围,打破原有的思维定势和论资排辈、求全责备的旧观念,增强广大机关干部的民主意识和参政热情。各单位党委(党组)尤其是主要领导要解放思想,敢于放权,敢动真格,引导广大中层干部提高认识,正确对待改革,正确对待权力,正确处理好个人与全局利益的关系,积极支持和参与改革,为推进本单位的干部人事改革工作营造良好的舆论环境。
(二)抓住源头,严格机构和职数管理
进一步明确中层干部管理权限与选拔培养途径,严格按照职位设置和标准,把好中层职位配置和职务升降任免关,从源头上堵住超编超职数配备和不严格按程序选拔任用干部的现象。已超职数配备的单位,要在自查自纠的基础上,及时将职数调整到规定的范围内。未经批准擅自增设的内设机构和增配的中层干部,组织部门在后备干部选拔等工作中将不予以承认。乡镇、街道办事处中层岗位原则上由班子成员或科室中层干部兼任,个别出于工作需要另设的,作为培养年轻干部压担锻炼的岗位,不归为中层职数。下属事业单位干部提任机关中层职务,要从严控制,一般要求年龄在35周岁以下,大学以上文化程度;提任中层副职,一般应具有4年以上工作经历,提任中层正职的,一般应具有5年以上工作经历,且担任中层职务两年以上。对不按照要求任用的股级干部,组织部门坚决做到“四个不批”:即超职数配备的不批、不符合任职条件的不批、未按程序选任的不批、公示有反映未核实的不批。
(三)积极探索,建立健全各项配套机制
一是积极推进中层干部的交流轮岗。明确规定任现职满5年或在同一科室任正副职满8年的中层干部,必须在单位内部轮岗。特别是从事人、财、物管理,负责证、照、牌核发以及项目、经费、配额审批的中层干部,要首先考虑轮岗交流。对无正当理由拒不服从轮岗交流决定的,给予批评教育,仍不服从的,免去职务。同时本着调优、调顺、调强的原则,加大中层职位公开竞岗的力度,通过经常性的合理的轮岗交流,保持中层干部队伍的生机和活力。二是严格实行中层干部任职回避制度。与本单位正副职领导有夫妻关系、直系血亲关系、三代以内旁系血亲以及近姻亲关系的,不得担任中层干部和下属事业单位负责人,也不得从事组织(人事)、纪检(监察)、审计、财务工作。三是探索开展中层干部任前公示。实行中层正职干部任职前公示制度,在党委讨论决定后、按干部管理权限进行审核和下发任职通知前,应当在一定范围内进行公示。公示内容应包括民主推荐(民主测评)的得票情况,竞争上岗还应公开竞争者笔试、面试的综合成绩,公示期一般为七至十五天。公示结果不影响任职的,办理相关的任职手续。四是实行中层干部岗位胜任度评价制度。对中层干部的年度考核增加任职评价栏目,并规定在任职评价中基本胜任、不胜任票合计超过30%的,进行谈话诫免或交流;连续两年出现基本胜任、不胜任票合计超过30%的,予以免职;面向基层的窗口单位,还要在服务对象中开展测评,对不满意票数比较集中的中层干部,予以交流、免职。五是着力拓宽中层干部的锻炼培养渠道。不断创新干部实践锻炼的形式和方法,搭建平台,促进年轻干部健康成长。在大力选派中层干部到急、难、险、重一线锻炼,挑担子、学本领的同时,积极联系选派优秀年轻干部到经济发达地区和重点项目挂职锻炼,通过上挂下派,多岗位交流,帮助他们开阔视野,增长才干,提高他们处理复杂问题和服务企业、服务群众工作的能力。
篇4
(一)正确把握收入形势。预计2015年我局保持税收收入高基数上持续增长的难度不断加大,组织收入面临更大压力。为此,我局将通过密切关注国内外经济形势发展和企业经营情况变化,做好经济税收形势研判,及时发现组织收入工作存在的问题,采取针对性的措施,牢牢把握住工作的主动权。
(二)加强收入统筹管理。深化经济税收内在发展规律的研究,健全组织收入工作联动机制,完善组织收入工作预案,统筹抓收入的举措和重点。依托三级税源监控体系,跟踪重点税源企业生产经营、税款入库等情况以及异动原因,做好对资本市场、股权转让等新兴税源的日常监控。
(三)加强各税种管理。一是加强流转税管理。继续发挥营业税的主体税种作用,厘清营改增征管范围,避免征管缺位造成税源流失。依托两税信息比对平台,做好数据分析比对,强化城建税、教育费附加的征管。二是加大所得税管理力度。加强注销和重组企业所得税清算管理。制定股权转让所得税管理指引。实施拟上市企业转增股本的个税台账管理。加大律师事务所个税的查账征收力度。三是强化地方税管理。将房地产登记项目纳入系统监管,加强土地增值税项目管理。做好与国土部门信息交换,规范存量房交易委托代征管理。对房产税、土地使用税开展评估管理。四是做好国际税收管理。加大反避税信息筛选力度,建立避税地大额支付项目监控机制。制定集团服务转让定价管理指引。
二、坚持服务转型升级,促进经济税收协调发展
(一)推动前海现代服务业发展。探索前海税收征管模式,落实相关工作方案。加强与前海管理局协作,及时调查前海增量税源。落实前海企业所得税优惠管理办法,让进驻前海企业充分享受税收优惠。做好享受前海个税优惠政策的税收数据审核工作。
(二)积极做好营改增工作。做好营改增试点的后续工作,协助市财政委落实试点企业财政扶持政策。针对企业反映的问题,开展地方配套政策研究,为完善试点政策提出建议。提前研究营改增试点扩大的应对措施,做好衔接预案制定等准备工作。
(三)拓展税收服务转型升级的空间。继续将新材料、新一代信息技术产业优惠政策落实情况纳入跟踪考核。开展产业税收分析,及时反映产业税源发展变化趋势。按照鼓励创新、改善民生、节能环保、转型升级等新口径统计减免税,量化反映税收主动服务转型升级成果。梳理中小微企业税收优惠政策,简化税收优惠办理流程。开展高新技术企业优惠政策落实的调研式稽查,了解优惠资金用途及对企业发展的作用,检查企业是否存在骗取优惠、优惠超期等行为,确保优惠落到实处、发挥实效。
三、加强业务与技术融合,深入推进集约型征管体制建设
(一)稳步推进税源专业化管理。依托信息化手段,以税收风险管理为导向,建立从收入分析到风险识别、任务生成,再从任务推送到任务应对,最后到基层反馈的工作机制,推动组织收入向更注重利用信息化手段、更注重与风险管理相结合转变。
(二)持续强化信息管税。着力提升基层班子对信息管税的领导力、组织力和执行力。结合税源管理平台的应用,推动基层局在做好市局下派风险任务应对的同时,自主生成任务,不断积累风险管理经验。加强减免税审批、退税、核定征收等事项的跟踪管理,完善后续管理办法和业务规程。研究建立常态化的外部数据采集机制,以及第三方信息比对指标体系。大力推进简易评估。
(三)进一步固化征管实践成果。结合税源管理系统应用,推进风险管理实践,修订税收管理员制度。有序推进全职能窗口建设和岗位职责调整等工作。完善户籍管理、申报征收、发票管理、核定管理等征管制度。在共享专业市场代征信息,联合开具纳税证明和征信证明等领域,加强国地税协作。
(四)扎实推进信息化建设。持续优化系统功能。推进系统三期建设,从满足纳税人自主办税的需求出发,拓展电子税务局功能,开发移动办税、电子档案、知识库等项目;重点建设税源管理系统二期,进一步丰富风险指标,提高风险分析识别水平;改造决策支持系统,逐步打造集税收预测、税源监控、政策跟踪、数据分析于一体的工作平台。
四、坚持严格依法治税,维护我市良好的税收法治环境
(一)进一步规范执法行为。对我局执法现状进行调研,掌握各执法主体目前存在的执法问题。全面梳理现行执法风险点,制定《规范和提升税收执法水平的若干意见》,加大对执法工作的指导,推进执法规范化工作。
(二)加大税务稽查力度。加强对长期微利和亏损企业的查处。按照查前告知、企业自查、税务机关辅导和重点稽查的思路,对自选案件实施查前告知,引导企业自查自纠;加强对重点案件和典型案件查处,开展查后宣传曝光。推进稽查规范化建设,落实两级选案和案件分类分级管理办法,提高选案科学性。在稽查实施前做好案头分析和摸底调查,制定方案,提高稽查效率。加强与公安、法院的联动,提高稽查威慑力。
(三)加强税法宣传工作。以贯彻落实十精神、产业税收优惠政策、近三年工作成效及深化创一流工作成果为重点,以特刊、专题的形式,加大在中央和市级媒体宣传报道力度。推进门户网站的改版升级,使之更加符合纳税人需求。建立宣传工作评价机制,开展宣传工作问卷调查,及时评估宣传效果,并有针对性地改进宣传方式和手段。
五、加强干部队伍建设,提升地税队伍整体素质
(一)加强领导班子建设。加强各级领导班子政治、思想、组织和作风建设,抓好政治理论学习,把贯彻党的十精神作为领导干部政治思想建设的重要任务,进一步提高领导干部的政治素养和执政能力。落实民主集中制,推进决策的科学化、民主化。开好民主生活会,推进领导干部作风转变。
(二)强化干部管理。进一步健全干部管理体系,推进后备干部队伍建设,加强高层次专业人才体系建设。研究建立个人履职评价制度和行政执法类公务员绩效考核、晋升选拔等制度,建立健全干部交流挂职制度。组织大规模信息化培训,加大网络培训和在线学习的力度,广泛开展业务练兵和岗位竞赛,增强干部信息化理念和系统运用能力。
(三)加强党建和思想政治工作。以贯彻十精神为契机,认真落实中央关于改进作风、联系群众的八项规定和市委市政府的八项要求,查找作风建设方面的不足,提出改进措施和方法。开展各级党委、党总支党课观摩活动,促进学习交流。开辟各类文化专栏,开展群众性文化活动。树立和宣传先进典型,发挥示范带动作用。针对不同年龄层次干部思想、工作、生活现状,健全和落实地税关爱机制。
(四)加大内部管理力度。建设新一代效率型、知识型电子行政管理系统。健全督办、考评一体化工作机制,强化重点工作的督促检查。加强固定资产项目管理。提高预算编制和执行水平,加强对大宗开支的监督,进一步加强三公经费管理。继续开展基层办税服务场所基建项目建设。
六、扎实推进党风廉政建设,营造风清气正、干净干事的良好氛围
(一)深化内控机制建设。对税收执法重点事项开展廉洁性评估,提出防范建议,防范廉政风险和渎职风险。开发执法风险信息化内控平台,力争实现对执法风险的全面监控、及时发现、主动推送和闭环管理。落实一案双查、税收执法重要环节及重点事项监察管理等制度。深挖案件线索,探索主动式查办案件模式。
- 上一篇:公路服务保障交流材料
- 下一篇:六年级复习交流材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