亲情作文开头范文
时间:2023-04-07 00:35:22
导语:如何才能写好一篇亲情作文开头,这就需要搜集整理更多的资料和文献,欢迎阅读由公务员之家整理的十篇范文,供你借鉴。
篇1
一、写景抒情散文
写景抒情散文融合了写景和抒情两项内容。写景散文是通过对景物的描绘来表现心情和感受;抒情散文是通过一定的情境来抒感和思想,两者往往在写作之中可以有机地融合在一起。下面,给同学们谈一谈写景抒情散文开头的几个技巧。
1.用修辞格吸引阅卷老师目光
开头用排比、比喻、拟人、引用古语等修辞格都可以起到好的效果。排比,能增加文章气势,朗朗上口,使文章富有节奏感和音韵美;拟人,能增加文章的人情味,使人感到亲切;比喻,能浅显易懂,深入浅出表现景物的特征,更好地和抒情融合在一起。引用,可以让文章典雅厚重,增强写景的历史长度感,从而很好地为抒情张本。
2.句式上整句和散句灵活应用
整句和散句是从句子结构形式的角度分出来的类别。整句是指结构相同或相近,形式整齐的句子。散句是指字数不等,结构不一,形式参差的句子。两种句式具有不同的风格,使用整句有整齐之美,铿锵有力之感;使用散句则有错落之美、抑扬顿挫之力。两者同时使用犹如刚柔并济,节奏快慢均匀,使用效果很好。在考场上可以得到阅卷老师的喜欢。
例如话题作文以“我的选择,我做主”为题目,以写“选择”为素材,我们可以这样开头。
若能采撷香山红叶,我选择最华丽的;若能掬起一捧月光,我选择最柔软的;若能摘下满天星辰,我选择最明亮的。也许你会说,我的选择不是最好,但我的选择,我做主。
整散句一结合,使句式灵活多变,增添作文的旋律感和音韵美,给人一种审美感受。开头用“红叶”“华丽”“月光”“柔软”“星辰”“明亮”构成铺排,色彩鲜明,用色彩吸引人的眼球,同时具有音韵之美,读起来非常舒服。
二、叙事哲理散文
叙事散文是以写人记事为主的散文,哲理散文是讲哲理,论道理的散文,写法上它一般十分工整,除了有散文“形散而神不散”的特征,还具有行文对仗内容丰富的特点。叙事散文和哲理散文结合在一起是近几年考试作文的新趋势。叙事哲理散文对人和事的叙述和描绘具体、突出,表现作者的认识和感受,带有浓厚的抒情成分,启迪人生的智慧,抓住思想闪光点穿透人生,写对社会、生活感悟,字里行间充满饱满的情感。在开头的选取上,可以从下面几个方面入手。
1.运用警句,展开主题
警句,一般是一句话或一段引语,主要用来激励和告诉当事人某些道理,提醒人们在生活中时刻保持某些精神品格,所以也叫醒句。在叙事哲理散文开头运用警句可以起到沉淀感性,寻找理性,升华思想,感悟主旨,深度挖掘文章的作用。
如写对生命的感悟主题时,我们在作文的开头可以用警句开头,这样可以让人深思,从而和叙事有机融合,为下文写作奠定文脉。“生命是什么”可以这样开篇:人生之大,生死二字。生是偶然,死是必然。生与死,除了那几声欢呼,几阵痛哭外,便再没有别的了。
警句式的开篇令人注目,凝练、平易、深刻、精辟。下文再写善待生命的事例就显得合情合理,水到渠成。
2.以对话和事例开篇,简洁铺陈
篇2
要想在仅有的50天左右的时间内,提高学生的习作水平,我们该如何下手?
学生在作文中面临的问题是:很多学生害怕写作文,为什么怕?就是写600字的文章都很吃力,找不到可以写的东西。
一、让学生有话可说
面对50天左右的时间,让初三学生去积累素材有点不太现实,但是,老师可以利用网络下载优秀作文语段,针对中考题材按照家庭、学校、社会进一步细分为基本主题素材:
家庭类:亲情、成长;学校:阅读体验、友情、师生关系;社会:沟通交流、社会热点,感悟自然人生。要求学生每天背诵一两段优秀语段,并在课前几分钟进行检查。
二、教会学生怎样写,即怎样使文章语言富有文采
孔子说过:“言之无文,行而不远”中考作文如果没有文采,从阅读心理学的角度来说,有文采的文章能刺激人的大脑皮层,给人带来阅读的兴趣。正如有人说:“读有文采之作,如饮醇酒;读无文采之作,味同嚼蜡,难以下咽。”在中考作文中,怎样才能增强文采,让阅卷教师陶醉,赢得高分。恐怕只有注重修辞,提升语言文采。
(一)重视仿写和片段训练
为了提升学生作文的文采,我在本学期初,每天安排课代表写两段优秀语段在小黑板上,要求学生抄在笔记本上,朗读、背诵,并在课前抽查。然后定期安排学生仿写背诵过的语段,经过练习,学生运用语言的技能会逐步提高。
(二)重视中考作文小标题运用技巧:这种方法的优点是合理地划分文章的段落,和谐地组成文章的格局,显豁地表现文章的思路。
1.运用小标题的几个要求数量不能超过四个{要围绕题目、中心去拟小标题,语言要精练、严密、生动;排列必须有序。
2.小标题的类型:
(1)序数式
文面上出现的“一、二、三、四”和“A、B、C、D”等,它们没有语言含义,其功能只是划段切块。
(2)内容式
这种小标题用概括的语言点出了本段的内容,便于读者跳读。如说明文《珍珠》:天然珍珠的形成、人工养殖珍珠、珍珠的用途。它们之间表现出一种逻辑顺序。
(3)主题式
小标题概括了段的内容,抽象出了段所表达的中心。如《人间自有真情在》;“浓浓的亲情”“醇醇的友情”“深深的师情-暖暖的人间情”四个小标题;不仅表现出了全文写作的线索。而且凸显了全文的主题。
(4)情节式
能够从小标题中窥见故事的主要情节。如《新交》中小标题是“初交”“考验”“冲寒”“挚友”,明显地凸现了故事的情节。
(5)镜头式。
它巧妙撷取生活中的小镜头,设置出一种能贯穿全文的结构线索。如《初中生活剪影》中:“清晨的闹钟”“数学课上的鼾声”“晚自习的笑声”。
(三)开展局部训练
1.亮丽的开头。如《春》的开头:盼望着,盼望着,东风来了。春天的脚步近了。就直接点题,直接交代了事件。
2.巧妙的结尾。如《背影》的结尾:我不知何时再能与他相见。充分的表达了作者的情感,富有有悬念。
文章的主体部分还应该有:
优美l的写景的句子,如《社戏》中的“这一次船头激水的声音更响亮了,那航船,就像一条大白鱼背着一群孩子在浪花里蹿”。
细节描写的句子,如《羚羊木雕》中的细节描写“没有……”我慢慢地从口袋里掏出小刀,“你能不能把羚羊还我……”我几乎听不见自己的声音。
引用恰当的句子,如《春》中“吹面不寒杨柳风”,不错的,像母亲的手抚摸着你。
修辞手法的运用,如《安塞腰鼓》中“一捶起来就发狠了。忘情了,没命了!百十个斜背腰鼓的后生,如百十块被强震不断击起的石头,狂舞在你的面前。骤雨一样,是急促的鼓点;旋风―样。是飞扬的流苏;乱蛙一样,是蹦跳的脚步;火花一样,是闪烁的臆仁;斗虎一样,是强健的风姿。黄土高原上,爆发出一场多么壮阔、多么豪放、多么火烈的舞蹈哇――安塞腰鼓!”
(四)训练学生快速作文
主要做法有两个:一是当堂限时作文;二是教会学生快速构思,列结构、抓提纲。
归根到底,学生作文水平的提高,还在于老师们平时的作文教学,只有厚积才能薄发。
篇3
首先,说真话,就是引导学生在作文中写自己真正想说的话,而不要揣摩老师或是读者的个人喜好来写,杜绝任何带有功利色彩的写作。引导学生将作文当作与人交流的平台,将自己真实的想法用真实的语言表达出来。抒真情,就是引导学生在作文中抒发自己的真情实感,而不要无病,故弄玄虚。因为只有真实的情感才能打动读者,引起情感的共鸣。这就要求学生时刻关注生活,综合调动各种感官来捕捉生活中的真善美,体会人类至真至纯的情感,将情感述诸文字,让读者体会流淌在字里行间的美好的情感。经过一段时间的写作训练,我们的学生已经基本上掌握了一些要领,有了一点心得体会,他们的文章也有了一些动人之处,现摘录片段如下:
夕阳西下,人影相连……
夕阳将两个人的影子拉长,让这个夜在路灯的照射下变得静谧,让爱的种子迅速萌发、发芽、开花。我在小径上等着爷爷和爸爸,他们的背影相连,像极了朱自清先生的《背影》里的话,他们笑容真诚,是记忆中不曾衰落的花,他们的十指相连,上演了一场亲情电影。
学生的文笔或许还很稚嫩,还不够成熟,但其中表达出来的情感足以打动我们每一个成年人,让我们在感叹、感慨、感动之余,也能更好地走进他们的内心世界,了解他们的真实的心声。学生们都有很丰富的内心世界,但并不是所有的学生都能用优美的文字将他们细腻的情感表现出来,所以,这就需要我们教师去引导,在作文中贯彻赏识教育,激发他们的创作欲望与写作潜能。要相信每一个学生都能写出很好的作文,甚至成为优秀的作家。
其次,要引导学生在作文中多创造几个亮点,仿佛茫茫大海中的指路明灯,让人眼前一亮。亮点可以是一段好的开头或结尾,也可以是在恰当的位置引用一段名人名言或是一两句精彩的古诗,甚至是一个好的句子或是好的题目,这样,能让读者在文章中体会到你的睿智和才情,让你的文章锦上添花。作为老师要善于发现学生作文中的亮点,哪怕是一个好的题目,一个好的句子,甚至是一个准确生动的词语,也要及时地指出并表扬,这样才能增强学生写作的信心。因为好的题目是学生瞬间思想火花的定格,所以我们老师要帮助他们永久珍藏,如《那一刻,我心花开》、《这一天,我化蛹为蝶》、《让流星载你飞翔》、《飘落的夏》等。另外,有的学生在作文中出现优美的片言只语,虽是星星之火,我们也要相信终会成为燎原之势。如“我欣赏流星,它用轻盈的舞姿划出一道耀眼的光芒,它的生命短暂却如此美丽”,“你已是我一生的源泉,润我以干涸的视线,柔我以冷硬的心痂”,“世界上最伟大的爱,莫过于转弯路口关心却不张扬的目光”。这些语句或议论、或抒情、或描写,让我们感到学生们确确实实地用心在写,所以我们应该鼓励他们在文学的道路上继续笔耕不辍,继而取得更大成就。
语文老师都知道,作文要想脱颖而出,取得高分,不仅内容要好,更重要的是要讲究一定的技巧,即文章的开头、结尾、过渡段等要“不遗余力”地去写好,同时,要能准确地生动地用好修辞格,最好还能“恰到好处”地引用古诗词,起到画龙点睛的作用。另外在语言方面,有的学生善于白描,平凡的文字中有精彩的篇章;有的学生善于修辞,精彩的文字洋溢着青春和才情;还有的学生善于观察社会,用冷静犀利的语言批判社会中的假恶丑。而其实所有的技巧都只有一个目的,就是让你的作文能够高人一筹。比如开头,有的学生会写出这样精彩的段落:“清香的阳光洒下来,钻过树叶间小小的细缝,悄悄地落在地上,那碎碎的影像投在地上,明暗斑驳,就像光与阴的交接点,一点一点陷入沉沦。”这样的开头,肯定第一时间吸引人的眼球,使人情不自禁地渴望他接下来的文字。
比如中间的过渡段,有的学生衔接巧妙,很自然地起到承上启下的作用。如: “他默默地从我身旁走过,心中像是感知到了什么,蓦地转过身去,凝神望着他如风般逝去的背影,眼前却遗留着的跳动的发丝,莫名的味道溢满心间。”比如结尾,好的结尾起到情感升华,画龙点睛的作用,在这方面,不少学生也做的很好。如“如果说成长的过程中,注定了要将一颗颗年轻心中的柔软期待绞成粉末,凝炼成坚硬的外壳,那么我们必定选择坦然面对,独自承受,没有抱怨,也别问值不值得。”看到这样的结尾,感觉到文章才算是结束了,才称得上是一次完美的心灵之旅。
篇4
关键词:高中;语文作文;创新性;实用性
随着素质教育改革的日益深入,高中语文教学工作得到了广泛的关注,为了适应素质教育发展的需求,要求高中语文教学要转变教学理念、丰富教学方法、创新教学模式。作文作为高中语文的重要组成部分,其教学工作面临着诸多的挑战,为了使其具备创新性与实用性,要积极探索高中语文作文教学中的不足,并采取有效的对策进行解决,以此推动高中语文作文教学工作的高效与有序开展。
一、高中语文作文教学存在的不足
1.高中语文教师的素质偏低
在高中语文作文教学过程中,教师扮演着重要的角色,其综合素质的高低直接影响着教学的质量与学生的素质,但目前,部分教师的综合能力偏低,未能更新自身的教学理念,同时其教学方法过于单一与枯燥,在此基础上,难以促进学生语文写作能力的提高。例如,在实际教学中,教师利用全国高考满分作文,通过赏析,让学生掌握作文写作的布局,但此方法固定了学生的思维,使其写作缺少创新性,最终在高考中难以得到高分。
2.过于强调“量”,忽视了“质”
高中语文写作是重要的,主要是由于高考中写作水平的发挥直接决定着语文的成绩,因此,学校、师生均十分关注此项内容。在高一阶段,便2课时/周展开写作训练,此时的作文题目主要源于全国高考真题作文,此时的教学虽然让学生了解了高考作文,但未能促进学生写作能力的提高,同时学生也未能有效掌握写作技巧与写作方法等,因此,高中语文写作教学缺少实用性。
3.传统的评比方式效果甚微
现阶段,高中语文作文的教学模式仍为一节课创作、一节课点评,通过优秀作文的欣赏,让学生明确自身存在的不足,以此促进自身作文的完善,主要完善方法便是借鉴优秀文章的语句与格式等。在此模式下,语文写作教学的效果甚微,难以促进学生写作能力的提高。
二、高中语文作文教学创新性与实用性的融入对策
1.融入创新性
高中语文写作教学要明确创新的重要性,创新是国家进步、民族前进的动力。纵观历年的高考优秀作文,均取胜于创新,因此,在实际教学过程中,教师要积极培养学生的创新能力,通过对学生实际能力的掌握,为其提供有效的、合理的学习方法,以此促进其写作水平的提升。创新能力培养过程中,要注重与生活实际的联系,通过对题材与资料的了解,为写作提供可靠的素材,在此基础上,创新性的作用才能够得到发挥。同时,写作过程中,要注重创新的合理运用。例如,关于感动题材的教学,学生往往过于关注重大的感动事件,主要围绕的对象有国家伟人、大型自然灾害等,此类事件的选取可以称之为大爱,但在写作时难以描写出真实的感受,此时的作文便失去了创新性与真实性。因此,教师可以建议学生选取自身所经历的感动事件,通过小爱的阐述,不仅饱含了真情实感,还实现了创新。
2.融入实用性
实用性方法对于高中语文作文教学也十分重要,它是学生写作水平提升的可靠保障,通过实用性方法的掌握,学生的写作能力将得到大幅度的提高,进而利于适应高考作文的挑战。在教学过程中,教师要坚持实用性的理念,在此理念的指导下,讲解优秀高考作文中的有益内容。例如,关于写作格式的教学,要保证写作格式的实用性与新颖性,以便吸引阅卷老师的注意力。作文中的开头与结尾要具备鲜明性,并保持首尾呼应,以此为文章增色,进而对于写作格式学生实现了有效的掌握。
同时,在教学时,教师要将作文写作划分阶段展开教学,如:开头、中间与结尾,通过三部分的划分,让学生逐阶段练习,以此保证各个阶段的保质量。例如,关于文章开头的写作练习,学生通过对不同类型文章开头的尝试,明确了适合自身的开头写作方式,通过此方式保证了自身文章的创新性与独特性,通过反复的练习,此后在高考中将取得良好的成绩。再者,在对作文题材进行分析时,也可以采用实用性。如:车票,此题材的范围较为广泛,学生可以自由发挥,如果仅凭借字面的意思,便会禁锢学生的思维,制约其写作水平的发挥。因此,通过实用性分析,车票可以为人生车票、可以为星际车票、还可以为亲情车票,此时的教学,拓宽了学生的思维,促进了其写作能力的增强。
三、总结
综上所述,高中语文作文教学过程中,为了实现对学生综合素质的全方位培养,要明确教学中存在的不足,并全面落实创新性与实用性的改进对策,相信,随着教师教学理念的更新、教学模式的调整与教学方法的丰富,学生作文的写作能力将得到大幅度的提高,不仅能够适应素质教育改革的需求,同时,其高考成绩也将更加理想。
参考文献:
[1]于永新.初高中语文作文教学的衔接性研究[D].辽宁师范大学,2014.
篇5
关键词: 命题作文 审题 写作技巧
“命题”就是出题目,命题作文就是命题者只给出一个标题作为作文的依据,学生必须在同一题目下进行写作。
然而,同样的题目,学生作文得分相差悬殊。大部分学生是“面对作文好困惑”,面对题目久久不知如何下笔,面对作文课,甚至感到痛苦。
怎样才能写好命题作文呢?本文试提以下几点,以期求教于方家。
一、命题作文的审题
命题作文的题目一般内涵比较丰富,有较大的发挥余地,便于写作者根据自己的生活经历和感悟写出不同主题、不同体裁、不同内容的文章。因而,审题时要特别注意准确理解和把握题目的内涵。审题的目的,是要透过题面抓住主旨,准确地把握题目所规定的文章内容。审题的过程就是反复推敲、揣摩,初步确定中心、确定选材范围和写作表达方式的过程。命题作文审题的基本要求是:审明内涵、审清文体、审准对象和范围。
(一)把握题目内涵。
命题作文的题目往往包含着引申义、比喻义和象征义,不能只从字面上去理解。我们要善于抓住每一个词语,挖掘其“言外之意”,以题目为出发点展开丰富的联想。
如题目《门其实开着》,“门”的含义是非常丰富的,是生活中的“家门”、“校门”,是情感体验的“心门”,是走向成功的“机会之门”……展开联想,我们能挖掘“门”的深层含义。“门其实开着”,言外之意是表面上看起来像关着,理解到这个程度,我们就基本上把握了整个题目的内涵:我们之所以无法走进门,很多时候是因为我们缺乏亲自去推一推、敲一敲的行动或勇气;我们要敢于去开启生活之门、情感之门、理想之门。
再如题目《那是一首诗》,“诗”有优美的意境、有真挚的情感、有动人的语言、有深刻的人生哲理,从这个字出发我们可以联想到如诗般的风景、如诗般的情思、如诗般给你启迪的某一场景……“诗”的深层含义在我们心底激起了回声,引起了我们对往事的回忆。“那是一首诗”,“那”的指代是特别宽泛的,可以指时间、地点、人物、景致、心情,也可以是一封信、一本书、一张明信片等。
展开联想把握题目内涵的过程,就是我们打开写作思路、确定立意的过程,丰富的联想可以让我们在广阔的写作空间里抒写心灵的足迹,冲洗心灵的底片。
(二)审清文体。
命题作文一般文体不限,但每个命题都有适宜写作的文体。我们可以在准确地把握题目内涵后,根据题目的限定因素和自己的专长,选择适宜的文体。
仍以《门其实开着》为例。如果你关注的是“其实”的言外之意,想到了“门其实开着,是我们自己的心理让它看上去像是关着”,把文章的立意定位“勇于尝试,为自己打开一扇门”,就比较适合写议论文;如果你注意到了“门”的象征意义,把文章的立意定为“一直以为门是关着的,其实它始终都开着”,就可以用记叙文来叙述自己类似的经历。当然,你还可以写成童话体,以天使的口吻引导你,帮你打开成功之门。虽然不限制文体,但我们要有鲜明的文体意识,要写什么像什么,千万不要写成“四不像”。
(三)审准对象和范围。
命题作文的写作对象和范围宽泛中也有限制。我们在审题的过程中一定要弄准确。
如《十六岁的天空》一题中,“天空”是一个内涵丰富的词语,可以任由我们发挥,可再发挥也不能跳出“十六岁”这个范围。比如有的学生从3岁写到8岁写到12岁最后写到16岁,没有详略,偏题;有的学生虽然写的是十六岁的事情,但只写了某一天或某一件事,没有注意选材的普遍与特殊,这都是审题不准确的表现。
再如《学会留心》一题,保持了相对较强的限制性。如果你的眼中只有“留心”一词,那就会出现偏差,没有注意到“学会”一词。为什么是“学会留心”?因为有人不会留心、没有留心,这是这个命题作文题目的潜台词,也是我们选材的前提和基础。
弄清题目的限定因素,才能选择恰当的写作内容,文章才能不偏题、不跑题。
二、命题作文的写作技巧
(一)在命题限定的写作范围内写出自己的生活和感悟。
很多学生喜欢搜集、摘抄写作素材,认为尽量多地占有材料就能写出动人的文章。其实,最好的写作素材来源于生活,真实的才是有力的,真实的才是动人的。用真实的生活和真切的感悟作出的文章一定闪着个性的光芒,带着灵动的色彩。
如2006年江苏南通中考满分作文《黑!黑!!黑!!!》中有这样一段:
依稀中,我能听见爸爸做每一个动作时衣服发出的轻微摩擦声,我会听到那双不知跟了他多少年的破皮鞋轻抚地面的声音,我还能听到我的房门轻轻被打开又轻轻被带上的声音……
是黑暗,告诉了我父爱;是黑暗,让我了解父爱;又是黑暗让我被黑暗感动,让我了解了别样的怦然心动的感觉。我爱黑,更爱黑暗中的父亲。
这位考生写的是亲身经历,真切、自然、质朴,让阅卷老师也顿生“怦然心动的感觉”。
(二)转换视角,立意创新。
“千古文章意为高”,“意”是文章的灵魂,是衡量文章质量高低、价值大小的主要尺度。同样的题目,同样的一件事,观察者的角度、立场观念、态度不同,得到的结论也不会相同,我们要善于转换视角,去认识事物,发掘新意。如题目“珍惜所拥有的__________”,大部分学生写的是珍惜自己拥有的青春、健康、亲情、友情、幸福等,而有位学生却选择“困难”作为“珍惜”的对象,立意深远,可谓不同凡响,令阅卷教师眼前一亮。
(三)写好“总结语”和“收束语”,让文章结构完整。
在布局谋篇方面,较重要的就是树立“完整”的观念,设计一个简洁、有趣的开头,写一个与开头呼应的结尾,是一种相对容易掌握的方法。
总括语即文章的开头,写作的方法很多。开门见山,直接入题,容易给人留下鲜明的印象;用比喻的修辞方法作总括语,可以使开头变得生动活泼;用描写语句作总括语,能把读者引入设定的情境;用含义深刻的语句作总括语,能引发读者思考,等等。
收束语即文章的结尾,可以采用画龙点睛的方法来提升主题,也可以写出预示或展望未来的情景,引起读者的联想与想象。
当然,命题作文的写作技巧还有很多,比如用新颖的方式构思文章结构,在行文中注意细节描写,善于综合运用记叙、描写、议论、抒情等多种表现方法。我们只要在写作练习中用心体会、揣摩,逐渐积累丰富的写作的经验,就一定能够写出富于生活气息的灵动的文章。
参考文献:
篇6
一、仔细阅读话题提示,快速打开写作思路
1.准确理解题意
过去我们对“家”的理解往往局限于“家庭”。2001年上海市中考作文就做出了这样的提示:“家是什么?是难舍的亲情,是温馨的集体,是亲爱的祖国。”细读提示便知,这里的“家”不仅有我们各自的小家,也有集体和祖国。如果考生这样理解题意便开阔了选题范围,立意也会新颖。
2.准确把握主题
2002年江苏省盐城市中考作文是以“靠”为话题,提示语是“俗话说‘靠山吃山,靠水吃水’,但结果往往靠不住,‘坐吃山空’‘望洋兴叹’的情景总是在发生。而在我们的现实生活中,大事的成就或小事的做成,靠的是坚忍不拔,靠的是勤奋学习。”仔细根据提示,我们发现材料里不能靠的是国家的进步,个人的成长,能靠的是自身的勤奋与毅力,而且学会用辩证思维去分析靠与不靠的关系,这样的文章才能主题鲜明,立意高远。
二、仔细推敲掌握技巧,独辟蹊径拟好文题
1.确定文体,扬长避短
常见的文体有议论体、日记体、书信体、散文体、叙事体等。在对所给材料进行深思熟虑后,考生要发挥自己的特长确定文体。
2.集中选题,以小见大
写话题作文,如何寻找合适的切入口是构思及拟题的关键。考生切忌在选题时过于宽泛,而是将话题加以限制,由大变小,由虚变实,由抽象变具体。如以“手”为话题可写成《一双灵巧的手》《一次难忘的握手》《手中的希望》等文题有利于我们从小处着眼展开写作。
3.崭新视角,别开生面
标题是文章的“眼睛”。因此在拟题时既要准确,更要凝练、含蕴、新奇、优美。
三、在文章构思上,善借教材做“嫁衣”
1.采线串珠法
就是用线索将体现文章各个材料串接起来连缀成篇。如魏巍的《我的老师》抒发了作者对老师的热爱与感激之情,表现了老师的美好的心灵。作者以“回忆、依恋、思想”这条感情线索将七件小事组合起来,使文章疏密有致,情感步步加深,耐人寻味。
2.巧设悬念法
即在文章的开头或中间提出问题,凸显矛盾,设置疑团,使读者在心中形成悬念。然后通过记叙、议论、说明等方式进行“释疑”,揭开“谜底”。如彭荆风的《驿路梨花》围绕“小茅屋的主人到底是谁”这个问题设置了一个又一个谜团,由此引出了一个又一个故事,故事情节跌宕起伏,既出人意料又在情理之中,很富有戏剧性。
篇7
初三学生还有半年就面临中考,时间非常紧,在有限的时间里,怎样让每个学生作文都提一挡,是摆在我们每位初三老师面前的重任。我认为应给学生以范文的借鉴(选材、结构、立意、语言),在阅读文段分析文章时教师给学生思想上的启发、提升,让学生积累语言,同时教师更应予以写法上的指导。这里谈一谈我个人在初三教学中的一些做法,和大家交流一下。
一、确立新颖别致的标题,吸引读者眼球
现在的作文要求比较宽泛,多是文体不限,题目自拟。这就给学生的写作提供了广阔的自由发挥的空间。作文的题目就像一个人的眼睛,新颖别致的题目会让读者眼前一亮,使人一见钟情,反映出作者的文学和思想的造诣。如何确立记叙文的题目呢?
1、形象概括意蕴。这类标题多用象征手法,符合文学的本性。著名文学作品中这样的标题有《红高粱》、《城堡》和《老井》等。中考的标题有《攀登》、《窗口》、《我的脚印》和《我愿做只小蜜蜂》。
2、指出作文内容,即题材范围。如范文标题《妈妈眼里的我》、《深情厚谊》和《记一次升旗活动》等。
3、与主题有关的一事一物,或人物语言。如《______的回忆》、《书包》和《压岁钱》等。
4、人名、地名、时间等。如《母亲的爱》、《放学路上》和《我在星期天》等。
5.直接标明主题。标题是一个判断句,有主语(可以省略)、谓语和宾语。如《做一个的______青年》。
6、设问、反问、感叹以显示主题倾向。如《母亲真爱吃鱼头吗?》和《让种树人再多些吧》。
7.提出问题,引起深思。如标题《这种做法该不该提倡》和《最美的东西是什么》。
二、精心选材立意,巧妙布局谋篇
1、选择较小的切入点。话题作文,写作范围一般都十分宽泛,但要想作文出彩,第一点要求就是善于在一个宽泛的范围内,“择其一点,不及其余”,也就是只定“大范围”中的“某一方面”。给自己提供一个充分发挥、具体表现的好舞台,这样才能在五六百字左右的篇幅内定出立意鲜明、内容具体充实的好文章。善于“化大为小”,还要善于“以小见大”,从小的方面表现深刻的主题。
2、材料新鲜。记叙文的选材,是写好记叙文的重要因素。文章的材料好比建造房屋的材料,但文章对材料的要求永远是“力求新鲜”。想想就可以知道,假如一位阅卷教师连续不断地看到“歌颂蜡烛”的文章,他会怎么判分。所以新鲜的材料是记叙文获得高分的基础条件。 转贴于
3、内容真实。与“材料新鲜”一样,内容真实是记叙文的生命保证。那些胡乱编造的所谓“感人”故事,只会让读者反感。有一些同学为了表明自己的“崇高”,文章始终不离“助人为乐、希望工程、捐钱救灾”等,事实上,我们希望社会充满爱,充满关怀,可是我们不希望我们的文章里始终充满假话、充满谎言。牢记:只有真实的,才是动人的。我们所谓提倡的“艺术的真实”实际就是在真实生活的基础上进行技巧性的加工,它和内容的虚假是完全不同的。
4、构思精巧。记叙文要写得精彩、写得让人难以忘记,就不得不在文章的构思上下工夫。一般说来,构思精巧的文章,一定是“以小见大”的,也一定是“选材新鲜”的。如一名学生写作文《留下》就完全以精巧的构思取胜。全文由三个电话留言组成,记录了非典时期一位姑娘的父母、男友、朋友的三个电话留言,字里行间渗透着浓浓的亲情、爱情、友情。这样的构思在中考作文中实属凤毛麟角,自然能得到阅卷老师的青睐。构思的范围不能局限在内容或形式,文章的开头、结尾、过渡、遣词造句都可以纳入。在作文之前,审好文题之后,构思就应该开始了。
三、运用多种技巧,力求生动感人
1、调动多种感官,运用艺术通感
(1)运用多种感官:如:一学生作文《雨让我陶醉》:“雨落在地上,‘开’出朵朵美丽的花,美极了。”(视觉)“嘘,闭上眼睛听那雨声!那是天使在歌唱,那歌声悠扬婉转,乃至心也跟着跳跃,跟着舞动。尽情地接受雨的祝福吧!”(听觉)“咦,一股清幽的泥土香味随着呼吸进入身体,融化在心里,舒服极了,身体仿佛在清香里拂动,正飘向天空,遨游星河。”(嗅觉)(感觉)
(2)运用艺术感官:《荷塘月色》:“微风过处,送来缕缕清香,仿佛远处高楼上渺茫的歌声似的。”(借用听觉之感写嗅觉)
2、环境烘托,景物渲染
景物描写的作用主要有:(l)写景衬托人物心情;(2)写景点明时令、地点;(3)写景表现物关系;(4)写景表现人物性格。
3、自然真切巧抒情
“感人心者,莫先乎情。”抒情是要把文章写得感动人,以引起读者共鸣。要在字里行间流露出自己的真情实感,含蓄却真切,即间接抒情,如借景抒情、咏物抒情、叙事抒情等。也可直抒胸臆,酣畅淋漓地倾泻出浓烈而真挚的情感,即直接抒情,如呼告式、顿悟式、反复式等。
篇8
第一阶段:心理准备阶段
此阶段的目的是消除学生恐惧作文的心理,激发学生的写作兴趣。我么不妨在时间、空间、内容和思维等方面开放学生的写作自由度,让学生在更广阔的范围里吸收生活的养料,表达自己的感受,畅想未来,真正达到"我手写我心"。
教师也可以在学生中先从"亲情写作入手"命题,并让学生参与"命题"选定"我能写,我想写"的题目,写自己深切的感受,抒发真挚的感情。当学生让亲情在笔端温暖地流淌的时候,他托起的何尝不是一个生花的世界。
幻想是孩子的天性,投其所好,鼓励学生大胆想象,写幻想或想象作文,学生能更有兴趣。因此,我想在作文教学中,可以从想象作文入手,培养写作兴趣,兴趣培养起来了再写作文就不会有什么为难情绪了。
要想激发学生的写作兴趣,师生互动写作也是值得提倡,师生互动写作,教师能走进学生、了解学生,对学生的指导有针对性,重点突出。还有师生共同写作学生内心会产生一种欲与老师比高低的竞争意识,也促进了教师水平的提高,着乞不是一举两得?
第二阶段:素材准备阶段
此阶段的目的是帮助学生积累写作素材。"巧妇难为无米之炊"无素材怎能成作文,所以教师要善于帮助学生解决作文中"无米下锅"的问题,带学生走出校们,让他们从生活和社会实践中直接获得写作的素材,去交游、去参加公益活动、去进行社会调查、去进行一次采访、抑或是让学生观看一场感兴趣的比赛,学生会乐于参与,会获得很多实际体会。学生就不会不知道写什么了。
让学生在阅读中积累素材,教师可以推荐读物,指导读书方法,组织讨论读书心得体会等多种形式,培养学生良好的读书习惯,以此达到提升他们对生活的认知能力,语言的品位能力并升华情感的目的。
第三阶段:构思成稿阶段
此阶段的目的是帮助学生更好地完成作文,即使有了前面的准备,真要动手写作文的时候还是会感觉有难度,所以教师还要给学生一些写法方面的指导,让学生有计划地从选取材料、谋篇布局、锤炼语言三方面努力。
1. 选取素材
我们如何从众多的素材中选出我们需要的材料呢?首先要明白
选材实质是一种因与果的关系,作文材料是"因",中心思想是果,材料与中心是因果证明的关系,即服务与被服务的关系,明白了着一点后教师可引导学生从自己的记忆库中收寻能证明果句的因句,也可以为同学提供一个交流的平台,在拓展思路的同时达到资源共享,有利于他们共同学习,共同把作文写好。
2. 理清思路
所谓清晰的思路主要有材料的安排,文章的构思所体现,有了
材料如何将他们安排好就显得格外重要。著名美学家朱光潜认为"变迁了形式就变迁了内容"。可见形式的作用。因此教师可以通过严密的计划进行训练,叫学生给作文一个恰当的形式。如此反复训练,步步为营,数年积累,那么中学作文难的问题就会有很大的改观。
3. 锤炼自己的语言
教师应在平时知道学生有计划地多背诵一些名家名篇,有计划地
多做一些造句训练,自然能下比如有神了。学生在动手写作时也要仔细斟酌自己的语言,看是否还有更好的表达方式,不要写上就行了,要对自己负责,直到找到自己认为最好的表达方式。
第四阶段:习作修改阶段
此阶段的目的是让学生学习修改自己的作文。"善做不如善改","文章不厌百遍改",好的作文是改出来的,因此教师在作文教学中应该注意交给学生一些基本的修改作文的方法。
1文章写好后,要反复念几遍,觉得不顺口的地方就改,同时应注意所运用语句是否恰当的表达了作文的内容。觉得不当就改,还应注意设法使语言精练、优美。
2文章写好后回头看要求,看自己所写的内容是不是符合要求,觉得内容不足,不能有能力表现题目的要求,就要增添内容,如果觉得多余重复就删去,不要为了增添文章字数而保留这部分,这样只会使文章"有臭又长"。
3看内容安排是否合理,开头是否精彩,结尾是否巧妙,中间过度是否自然,发现前后有不合理的地方就改,重新组合,作以调整。
4修改文章字词同时还应注意标点是否应用恰当,是否如实的表达了句子的意思。
篇9
对一个刚上三年级的学生来说,我从不要求作文要多少字数多长篇幅,我要求的是言之有物,为此,我很高兴小作者能通过实例写出自己的真情实感,同时也希望作者在今后的习作中注意标点符号的正确使用与语句的流畅。可以推为精品。
点评人:我是雨欣 三年前的一回(用“天”更贴切),我(正)在姐姐家玩(得高兴),突然接到了一个令人震惊的消息,电话说:“你曾祖母去世。”这个电话让我一下子惊呆了,伤心的眼睛出现了一阵阵水花,夺眶而出,因为曾祖母对我特别好。 (通过“夺眶而出”的泪水形象地写出了对曾祖母的爱。今后要注意语句的完整,比如“电话说”,电话自己会说话吗?你应该写出什么人在电话里说。)
曾祖母不但(很)胖,而且笑容(起来)很慈祥。(“胖”和“慈祥”不是递进关系,不能用“不但...而且...”关联;“笑容很慈祥”是病句;这句应该用逗号或分号分开,不能用句号)腿脚不灵便,耳朵(也)不太好使。(应该用逗号)每次我要和她讲话,都(得)用很大的力气说话, (她都要把)耳朵都要靠过来很费劲地听我讲话。(平时,曾祖母)总是唠叨我, (叮嘱我)出去要小心,不要到处跑。 (例子举得真好,年迈的曾祖母形象跃然纸上。本段主要是描写曾祖母的相貌与年龄特征,因此最后一句应该放到下段开头,以总述曾祖母给予的关爱。)
有一次,我要去找小哥哥玩,曾祖母说:“别出去了,我给你吃饼干。”因为我家住在马路边,曾祖母不放心,而且(加上)我很贪吃,所以没出去玩。
篇10
下面我从文章的选材、立意、结构三方面来谈谈如何去实现写作的标新立异。
一、选材
好的写作素材来源于日常生活,翻开某些所谓的“优秀作文”,总给人千人一面的感觉,为什么?因为这些文章写的不是作者自己的生活,而每个人的生活又是各不相同的。只有忠实于自己的生活,才能写出感受独特、富有新意的文章。“新鲜材料”何处来?从社会生活中来,如收看电视,订阅报刊,也可深入生活“实地采访”,走出课堂,走进工业园区,走入商场,走上街头;从校园生活中来,校园生活丰富多彩,校园故事生动感人。悉心观察,深入挖掘,就能采摘到真情的花朵,谱写动人的篇章;从家庭生活中来,家庭生活中,血浓于水的亲情,酸甜苦辣的悲欢离合是作文取之不尽的素材源泉,有这样材料的作文才最情深意切,最能打动读者。有格言云:文学作品来源于生活又高于生活。只有密切联系生活,留心观察和记录生活中的点点滴滴,才能让学生的作文中流淌出清新的生活之水。那些人人都知道的材料或例子,以少说或不举为妙;把别人少知甚至不知,然而却有分量的东西亮出来用更好。这不正体现了写作的标新立异吗?
二、立意
文章立意贵在一个“新”字。“新”在何处?“新”在鲜明、深刻、新穎。要从多角度思考,悟出新意,就是对作文命题多推敲、多琢磨,多想门径,在比较权衡中,优胜劣汰,爆发出创新求异的火花。有时可以逆向思考,萌发新意,有时可以力避传统,独辟蹊径。事物往往具有多面性,事物的正面常常为人所注意,而事物的侧面乃至反面往往会被人所忽视,正面说,可能老生常谈,令人生厌,但换个角度,从侧面、反面考察事物,异中求新,能给人以茅塞顿开、柳暗花明之感。估计一般人会朝这个方向去构思立意,你偏来个背道而驰;估计一般人重点在此,你偏来个重点在彼。这不正体现了写作的标新立异吗?
三、结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