富饶的西沙群岛教案范文
时间:2023-03-20 16:21:26
导语:如何才能写好一篇富饶的西沙群岛教案,这就需要搜集整理更多的资料和文献,欢迎阅读由公务员之家整理的十篇范文,供你借鉴。
篇1
第二课时
教学目标
1、通过品读重点词句,了解西沙群岛是个美丽富饶的地方。培养学生热爱祖国的思想感情。
2、通过有感情的朗读课文,体会作者用词的准确。渗透习作。
教学重点难点
1、理解海水色彩变化的原因。进一步体会海水五光十色、瑰丽无比。
2、诵读作者对海域物产的具体形象描写的词句,进一步体会西沙群岛的富饶、可爱。
教具准备
多媒体课件、投影仪
教学过程
一、课前一分钟展示交流
内容:中华经典古诗文吟颂
形式:一人展示、全班交流。
目的:激发学文兴趣、提高语文素养。
二、相关资料交流
内容:有关祖国风光的谚语
形式:小组间自由交流。
目的:为本节课内容的学习做好铺垫,提高学生精选内容及语言表达与有效交流的能力。
三、初读课文、整体感知(理清文章框架)
1.过渡语:我们的祖国有奔腾的江河,澎湃的大海;有辽阔的草原,茂密的森林;有宁静的乡村,繁华的城市……祖国的东西南北,处处都有迷人的景色,这节课我们再次走进南海,共同领略西沙群岛的美丽和富饶。
2.老师范读课文,同学们边听边想课文是围绕那一句话来写的?作者是从哪些地方来描写了西沙群岛的美丽和富饶?
四、精读感悟、汇报交流(根据内容的需要采用各种学习方式、训练学生正确分析课文、学习作者的表达方式及领悟写法从而突破重难点)
A. 海面部分(个别朗读汇报,全班评价交流)
1.过渡语:作者在描写海水时也是围绕一句话来写的。请一名同学朗读其他同学边听边想找出找出答案。
2.课件出示。请你先在课文中找出西沙群岛海水呈现出五光十色的原因再用关联词因为……所以……说出答案。
3.齐读进一步体会西沙群岛海面的瑰丽无比。
B. 海底、海滩部分(讨论交流前置性作业、体现合作学习的优势)
1.过渡:西沙群岛海面上如此的瑰丽无比,那么它的海底和海滩上又是怎样的呢?课件出示前置性作业
2.小组认真交流合作内容。(讨论中可以有新的发现和自己的理解)
3. 小组汇报,全班交流。(挖掘文中知识、深化作业内容,达到学习目的)
C.海岛部分(当堂合作交流、培养自学能力)
1.过渡语:我们欣赏了西沙群岛海面的瑰丽,惊叹于海底海滩的富饶,现在走上海岛看看那里又是一番怎样的景象??? 课件出示自学内容及要求。请小组合作讨论得出答案。
2.汇报交流、畅所欲言。
五、合读课文,进一步领悟写法。
1.师生合读首尾段,说说你有什么新的发现。
2.点出“首尾呼应”的写作方法
六、拓展延伸、升华中心
1.过渡语:西沙群岛真是个可爱的地方!真是“世界之大,美在西沙。”现在咱们也来写写言语夸夸富饶的西沙群岛吧!课件出示前置性作业。
2.个人间相互交流。
七、课外积累、每日一句
课件出示写景励志的诗句“山重水复疑无路,柳暗花明又一村。”
宋 陆游
篇2
关键词:小学语文;高效课堂;教学活动
课堂教学是一门艺术,是一种教师与学生共同参与的复杂性活动。在我们倡导的新课程改革中,小学语文课堂如何才能达到高效,下面从以下几个方面,浅谈如何打造小学语文高效课堂的几点认识:
一、把握教学目标,精心设计教案
备好课是上好课的前提,只有深入钻研教材,精心设计课堂教学,才能取得良好的教学效果。包括备教材,备学生,备教法等。
在制定教学目标时,根据课标系统把握教材,熟练掌握教材的内容,充分考虑到三维目标的统一。知识与技能、情感态度与价值观、过程与方法,这三个方面同等重要,缺一不可。教学目标的制定还兼顾好、中、差三个层次。根据因材施教原则,教学目标的制定也因人而异,不同层次的学生要求达到的目标也各不相同,避免一概而论。保证课堂上80%以上的学生掌握80%以上的课堂教学内容。对于优等生可以在课外延伸一些略带挑战性的练习;而对于那些后进生,我也可以为他们制定一些浅层次的要求,让他们循序渐进。在设计教学过程时,针对学生已有的知识基础、能力水平与思想水平,采用符合实际情况的教学方法。
二、创设教学情境,激发学生学习欲望
兴趣是人的一种带有趋向性的心理特征。学生对所学知识一旦产生兴趣,就会产生一种对知识的好奇与渴望,就想探究其奥秘,就会主动、积极、执着地去探索。那么如何利用课堂教学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呢?
1.精心导入,引起学生的学习兴趣。导语是一堂课的切入点。精心设计课堂导语,先声夺人,可以唤起学生强烈的“乐知”、“乐学”的欲望。设计优美生动的导语,创设一种与教学内容相关的美的情境,叩开学生的心灵,使学生或悄然动容,或神思飞越,或跃跃欲试,或期待盼望,从而很快进入“共振”的境界。如:学习《富饶的西沙群岛》一课,导入时课件出示有关西沙群岛的风光和物产短片,让学生通过画面感知西沙群岛的美丽和富饶,产生走进文本的欲望,达到一种“未成曲调先有情”的效果,从而激发学生的兴趣。
2.激情授课,培养学生的学习兴趣。把自己的激情完全融入授课过程当中,让自己的情感与授课内容同兴奋、同疑问、同激昂、同探求。充分利用自己的形体语言来配合授课内容,并且把学生的情绪也引入教师的激情当中。这样让学生和老师同兴奋、同疑问、同激昂、同探求,从而来调动学生学习的积极性。
3.课堂教学形式灵活多样。灵活多样的课堂教学形式,有利于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有助于突破教学重难点,提高课堂教学效率。我常用的课堂教学形式有:“小组合作学习”的交流,朗读擂台赛、课本剧表演、小记者采访、开火车、猜谜语、做游戏等,根据课堂教学实际,着眼教学目标和提高教学效率有针对性的进行选择 。
4.讲究提问技巧,激发学生探究兴趣。课堂提问是语文教学中不可或缺的一个重要环节,是启发学生思维、传授基本知识,控制教学过程,进行课堂反馈的一个重要手段。它贯穿于课堂教学的始终,直接影响着课堂教学的成败。做到问到关键处,问到有用之处,问到学生心里去,问出水平来。
在课堂教学中,通过问的技巧与艺术,体现出教学新理念。提问要有一定的思考价值,能调动学生的主动性,集中他们的注意力,引导他们生动活泼的学习,使他们经过自己独立思考,对知识融会贯通,从而提高分析问题解决问题的能力。提问要尽量使全体学生都积极参与思考,使更多的学生有被问到的机会,并激励学生自己提出问题,对答案置疑辨析。以充分调动学生学习的主体性,促进学生自主探索学习。
三、合理安排时间,调控教学活动
时间就是效率。抓紧时间,用好时间才能保证课堂的高效率。我们要改变观念,一堂课一般由学习、讲解和练习三部分构成。讲的时间不宜超过15分钟,练的时间不宜少于15分钟。这里的练包括教学过程中的训练。课堂上要少讲精讲,多学多练。精心安排学、讲、练的内容,以保证各个环节的时间。
在课堂上惜时如金,同时还学会节约时间。比方说运用信息技术手段,合理安排收发作业等。上课守时,不迟到,更不拖堂。以自己的时间观念影响学生时间观念,帮助学生制订时间安排,反思时间利用情况,让学生学会经营课堂40分钟,让它产生最大的效益。对于大多数学生通过自学可以解决的问题不讲,解决不了的问题精讲,遗漏的问题予以补充。以课堂作业、来回巡视等手段督促学生自学,最大限度地反馈学生的学习情况,创建和谐高效的课堂气氛。把更多的精彩留给学生。努力缩短学生与老师,学生与教材内容的距离,使他们从心底爱上语文课。
四、加强学法指导,培养创新能力
“授人以鱼不如授人以渔。”若学生学语文知识缺乏正确的学习方法,会事倍功半。著名教育家陶行知先生指出:“我以为好的先生不是教书,不是教学生,乃是教学生学。”所以我在传授知识的同时,还注重学习方法的指导,帮助学生掌握科学的认知方法,通过有意识的引导学生通过观察、比较、分析、归纳来得出结论,在潜移默化中逐步培养学生的思维能力,从而使学生在探索知识的过程中,不断进行创新。
五、精心设计练习,巩固课堂教学效果
篇3
关键词:课堂;教与学;调控
随着教学改革的深入,人们认识到教学的主体不是教师,而是学生;课堂也不再以“教”为主,而是以“学”为主。而学生不是机器,他们是极具个性的生命体,他们的学习是随机生成的。所以,教学自然也是一个动态发展的过程。教学的复杂性,要求教师随时对课堂教学活动进行调控,才能达到理想的教学目标。
一、关注学情,巧妙引导
作为课堂教学主体的学生,是极富生命活力而又有不同个性的“人”,这就决定了课堂教学具有师生互动的特点。教学过程中,如果教师只拘泥于展示详尽教案而不加任何调整,不顾学生生命活动的多样性,则会使教学机遇流失。
教师在课堂教学中,当学生的答案与自己预设的一致,那是令人满意的;如果答案不同于自己预设的文本但又是精彩的,那更是令人惊喜的。可当学生的答案偏离教师预设的轨道,甚至是南辕北辙时,多数教师表现得很尴尬。如在学《富饶的西沙群岛》时,有的学生关注的不是课文重点“风景优美特产丰富”,而是问其他的问题,有的背离了教学的预设……之所以出现这些问题,主要是由于学生的生活经历和知识水平造成的。既然教学主体是学生,那么学生暴露出的认知缺陷就是最好的教学资源。
所以,当学生出现错误时,作为教师不必惊慌失措,而是应当以学生的错误作为教学的突破口,及时调整原有的教学设计,通过生成的教学过程来弥补学生的认知缺陷。特级教师支玉恒曾多次提到:“教师在课堂上不应总是关注教案,而要关注学生,方能做到舒卷有余。
在一次教学中,我让几个学生听写词语,一个学生把“试题”的“试”多写了一撇,又将“伐木”的“伐”少加了一撇,两个字都错了。教师期待地看着这个同学说:“这个词的确难写,再想想那一点应该在哪儿?”不一会儿,这位学生很有信心地一添一擦,写正确了。教师又对刚才听写出错的同学说:“你再带领大家把这个词语书空一下吧!”于是,全班学生又进行了一次集体的书空练习。这样同学们就记牢了,并记住了这一“撇”。上述教例表明,教师只有关注学情,引导课堂才能变得精彩。
二、教师引导,让学生乐于学习
教师可依据教学内容或学生的心理特征,顺手拈来,使诙谐的语言与严谨的内容相映成趣。这是即兴幽默。当然,教师也可以根据教学内容,精心设置一个幽默,这样的幽默一般由四个环节构成:悬念―渲染―接―突变。四个环节分别引起接受者不同的心理效应,构成相应的心理过程:好奇―期待―扑空―顿悟,其技巧主要是通过修辞手法来完成。幽默的技巧和时间是分不开的,时间的恰当控制是关键。
教师要善于捕捉学生的反馈信息,根据反馈信息,如表情、神态、动作等等,迅速判明情况,使教学流程和心理流程紧密相随。通常有点拨、诱导、解嘲、顺势、急刹、反接等。如我在教学《鸟的天堂》一课时,学生们对于作者第一次、第二次去为什么看到的不一样时发问,有的学生说出是时间的不同,对此我给予肯定;也有的学生对于第二次去鸟的天堂产生了质疑:为什么作者第一次没有见到鸟,而第二次却看到了鸟,收集的资料上不是说有的鸟早出晚归,有的鸟晚出早归吗?显然,学生关注的已不是教学重点了,这时需要教师根据学生的表现来调控课堂,引导学生围绕课文的重点来开展教学。这就要求教师在平时生活中注意,否则就像不经过排练的演员,上了台要么蹩脚,要么失败。
三、反问改变,赢得主动权
当学生提出问题需要澄清时,教师应善于反问。教学中,教师常这样说:“说说你的看法。”“你时怎么想的?”这样可进一步弄清学生思维症结所在,改变教师被动的局面。一般来说,课堂上,教师不能回避学生的问题。不过,当学生提出的问题不属于本节课的重点,可以委婉地说明,当止则止,这样可以保证有时间完成本课时教学任务,使教学的主动权掌握在教师手中。特别是课堂,倡导学生说出见解。在课堂上,学生会提出许多问题,有时候问题会偏离教学任务。如:在《奇怪的大石头》教学中,有的学生把注意力放到大石头是什么样的,它是怎么样来的等问题上。这时候就需要教师把学生从偏离的方向拉回来。如:这样反问“大家都对这块大石头感兴趣,可是李四光对这块大石头更感兴趣。请同学们快来读一读课文,看看李四光是怎么样感兴趣的?他想了什么?做了什么?”这样就比较容易地把学生引导到教学的目标上来。
篇4
农远资源,不仅仅是收集、整理,更主要的是让其走进课堂,服务教学。通过远教播放设备,让学生观看优质课、示范课,达到师生共同学习名师名校教学方法的效果;充分利用空中课堂实录,让学生享受优秀教师的教育教学指导。
一、利用“农远”,因材施教,实施个性化的教学,充分优化了数学课堂
1、“农远”与实际组合,精心设计教学内容
设计以“农远”教学光盘为主要课堂教学材料时,我们不应该只是准备一个播放光盘,上课时间一到就去播放一下。教师要根据光盘的内容和自己班级的教学实际,对教学内容进行加工处理,调动个人的经验和积累,把自己平时行之有效的特色教法和教学技巧有机地融入其中,形成适合自己学生能接受和理解的光盘教学教案。
在教案中应明确确定教学目标、教学步骤和时间分配、光盘及教具准备、评价活动和拓展活动,跟光盘播放的部分要和谐衔接好,组织学生同步开展学习活动,给学生一个清晰的学习过程。
例如:我在设计数学六年级上册《圆的的认识》的教案时,先认真的看了光盘3次,并做了相应的课堂记录,光盘的内容已清楚的印在了自己的脑海之中。然后根据自己班级的学情,制定了教学目标:
⑴运用“农远教学光盘”资源创设情境,让学生在生动直观的情境中感知圆在生活中的应用,体验”圆无处不在”帮助学生建立“圆”的概念;
⑵创设有趣的游戏活动,调动学生多种感官参与,让学生充分感知“圆”,并从中培养学生对圆的好奇,认识到“圆是一切平面图形中最美的图形”。进而引导学生在观察、猜想、验证等数学活动中,发现“圆的特征”;
⑶初步理解“圆,一中同长也”,体验数学与生活的联系,渗透数学来源于生活,服务于生活的意识。
⑷接下来是学生自主探究圆的画法,教师根据学生的汇报相机引导。这四个步骤的教学,每个步骤穿插什么内容,在什么时间段暂停,都已定格在心中。整个教案设计内容丰富,衔接得当,能很好地让学生理解教学的重难点,掌握教学内容。
2、师生填补“农远”,课堂穿插拓展内容
“师生填补”主要是用在“农远”教学光盘已经符合教师的个人实际,对光盘上的内容就按原有光盘播放流程完成教学,对于自己觉得“教学技穷”的教师能这样操作就可以了,一样能很好地完成教学任务。例如:某一年级的数学教师,她年龄也比较大,她在上《长方体和正方体》这一课时,教师就是按照光盘的安排程序,当光盘里的老师提出问题时,她就按暂停键,先让自己的学生去思考、回答,然后再听听电视里的同学回答问题,学生既会学到了同龄人的学习方式,也拓展了自己的思维。教师按电视里的老师的要求和学生一起完成教学任务,很平淡的一节课,教师没花很大的精力,孩子一样很好地认识了长方体和正方体。
对“教学技达”的教师来说,在教学中“穿插拓展”延伸,更能进一步引导学生探索数学规律,实现由光盘资源到现实学习的有效衔接及转换,使学生的学习体验由表层延伸到深处,由教师讲授知识延伸到引导学生在学习中发现知识。例如:二年级下册的《平移与旋转》,一位教师在上这一课时时,觉得“农远”光盘里的老师对平移的教学带过很快,他知道自己的学生不容易接受,特用课件制作了一个网格式的格子移动,并配上“小鸟回巢”的动画情景,起先连续移动,接着一小格一小格分解移动。这样一操作,学生加深了对平移的理解。
用“农远”光盘来进行备课,对我们教师来说,应该是一个新的备课尝试,我们很难找到现成的教案,我们教师只有自己去努力,去开发适合自己的“农远”教案。我们虽还不能确定课堂的实际发展情况,但我们教师对光盘教学的内容做到心中有数,即要知道哪里要点拨、讲解、拓展等。使其教学内容真正转化为教师自己内在的课堂表现。
二、利用“农远”资源,更新教育观念,构建语文教学新思维
1、利用“示范课”,改变教师的教学观和学生的学习观
长期的传统教学模式不仅在教师的头脑中根深蒂固,甚至在学生的学习中也形成了一定的模式,因此,实行课程改革也就自然成了教师与学生双方都需积极参与的行为了。远程教育资源中的优质“示范课”给我们师生提供了学习的机会。我们组织学生与教师一道观看这些名师所授的课堂实录,教师不仅可以学会如何去授课、如何引导学生学习,而且可以指导学生如何从“示范课”中的学生听课中获得启示,学会如何学习。例如我和学生一起看了“示范课”——《富饶的西沙群岛》,学生在整个学习过程中始终充当了主角,每一个同学都是那么投入、主动。他们不仅通过探讨解决了教师提出来的问题,更为可贵的是,学生自己发现了许多有价值、有意义的问题,并最终在教师帮助下得到了解决。看了以后我和学生的感受都非常深刻。从这以后,学生在语文课的学习中逐步改变以往上课只是一味地“听、读、记”的习惯,把对教师的“等、靠、要”的毛病渐渐地改掉,连从不肯在课堂上发言同学也能在课堂上举手了。同学们的被动地位发生了改变,我们也感觉到上课比以往既轻松、又有趣得多了。我们教师也对远程教育资源的课例进行了细致的研究,结合自己的教学经验不断地改变着语文教学。教师和学生统一了认识,语文教学焕然一新。
2、利用“同步课堂”资源,直接服务于教学活动。
在远程教育下载的资源中,“同步课堂”是一种很好的教育资源。我们手头上可供使用的教育资源都远远不能满足当今时展对教育的需要,而远程教育却可以使我们与发达地区实行资源共享。对于学生来说,仅靠一本教课书是不可能完全学好语文的。在“同步课堂”中,教师可以直接使用其中的有关资料,如作家作品、语文知识。特别是阅读材料,从很大的程度上解决了教学资源缺乏的问题。
三、利用“农远”的优质课件,提高自己的教育教学水平