有余数的除法教案范文
时间:2023-04-03 03:06:49
导语:如何才能写好一篇有余数的除法教案,这就需要搜集整理更多的资料和文献,欢迎阅读由公务员之家整理的十篇范文,供你借鉴。
篇1
1.使学生理解整除的意义.
3.掌握有余数的除法中各部分之间的关系.
4.培养学生分析、判断及逻辑推理能力和解决实际问题的能力.
教学重点:
理解整除的意义,进一步认识有余数的除法及各部分间的关系.
教学难点:
使学生理解余数为什么比除数小.
教具学具准备
卡片、投影仪、投影片.
教学步骤
(一)铺垫孕伏
1.复法各部分之间的关系是怎样的?
2.出示卡片:(能口算的要口算)
24÷3=25÷3=38÷2=
180÷12=39÷2=184÷12=
3.导入:通过刚才复习可以看出同学们已掌握了除法的意义及乘、除法各部分间的关系。那么今天我们接着学习有余数的除法。(板书课题:有余数的除法)演示课件“有余数的除法”出示课题下载
(二)探究新知
1.教学整除概念:
(1)教师出示出刚才口算卡片中的除法算式
24÷3=825÷3=8……138÷2=19
180÷12=1539÷2=19……1184÷12=15……4
教师提问:你能按照每题的得数,将以上六道除法算式分类吗?
指名到前面重新将六道算式按照要求重新排列,进行整理.
①24÷3=8②25÷3=8……1
38÷2=1939÷2=19……1
180÷12=15184÷12=15……4
演示课件“有余数的除法”出示两组算式下载
学生讨论:根据什么这样分类?
使学生明确:根据得数有没有余数来排列的.
(2)教师引导学生先观察第一组题
教师提问:这一组题的被除数、除数、商各是什么数?你还能举出几个例子吗?
教师总结:刚才同学们又列举了很多被除数是整数,除数是一个不为0的整数,商也是整数,并且没有余数的除法,我们把这样的除法叫整除.(继续演示课件“有余数的除法”)这种条件下,我们就说第一个整数能被第二个整数整除.如24÷3=8,我们就说24能被3整除,也可以说成3能整除24.下载
引导学生同桌试说:算式38÷2=19和180÷12=15,谁能被谁整除.
(3)反馈练习:第72页“做一做”,投影出示.(学生判断时说明理由)
下面哪个除法中的第一个数能被第二个数整除?
16÷348÷680÷1691÷17
2.教学有余数的除法:
(1)教师引导学生观察第二组算式:
教师提问:观察第二组题,在这些算式中,被除数÷除数=商各有什么特点?
学生答后,教师加以总结引出概念:像这组除法题目,都是一个整数除以另一个不为0的整数,得到的商是整数,并且还有余数,这样的除法叫有余数的除法.
(示课件“有余数的除法”出示有余数除法的定义)下载
反馈练习:出示以下各题目:(投影)
13÷2=6……138÷19=2
49÷5=9……426÷3=8……2
教师提问:以上4道除法算式中哪些是有余数的除法呢?38÷19=2叫什么?
引导学生观察:在有余数的除法里,余数都有什么特点.
教师举例,学生判断正误:
19÷6=2……719÷6=3……1
使学生明确:余数都比除数小.(教师可用彩色粉笔描一描黑板上第二组各算式的余数.)
(2)教学有余数除法各部分间的关系.
教师出示:
25÷3=8……1184÷12=15……4
引导学生说:算式中的被除数、除数、商、余数各是哪些数.
让学生先观察再思考:上面除法算式中的被除数怎样求.
启发学生回答:
3×8+1=2512×15+4=184(教师对应着每个算式板书)
教师总结:被除数=商×除数+余数(板书)继续演示课件“有余数的除法”下载
(3)反馈练习:第72页“做一做”,投影出示:
下面的除法计算,请你验算一下是不是正确.(投影出示)
367÷23=15……22
订正时,让学生讲一讲根据是什么.
(三)巩固发展(投影)
A组:
1.填空:
(1)一个()除以另一个(),商是(),而没有余数,我们就说第一个数能被第二个数().
(2)28÷14=2()能被()整除.
(3)一个()除以另一个(),得到的()的商以后还有(),这样的除法叫做(),()都有比除数小.
(4)被除数()___________×___________+余数.
2.选择:在整除的算式下面画上横线.
(1)124÷3=(2)45÷9=
(3)72÷9=(4)52÷4=
3.计算下面试题并验算.
9350÷46
4.练习十六第3题.
填出下表中所缺的数.
5.练习十六第5题.
20以内能被3整除的数有几个?把这些数加起来,还能被3整除吗?得多少?(把不能被3整除的数涂上色.)
B组:
1.境空:
(1)在126÷3=42中,()能被()整除.
(2)如果a÷8=4,那么()能被()整除.
(3)a、b都是整数且b≠0,如果a÷b=5,那么()能被()整除.
2.第一行的各数能被第二行的哪些数整除,请用直线连接起来.
487091100
2357
3.计算下面试题并验算.
1320÷35
4.练习十六第3题.
填出下表中所缺的数.
5.练习十六第5题.
20以内能被3整除的数有几个?把这些数加起来,还能被3整除吗?得多少?(把不能被3整除的数涂上色.)
C组:
1.判断:对的画“√”,错的画“×”.
(1)在23÷6中,第一个数不能被第二个数整除.()
(2)480÷25=19……15.()
(3)余数必须比除数小.()
(4)只能被7整除.()
(5)360能被2、3、5这几个数整除.()
2.计算下面试题并验等.
36900÷210
3.体育用品厂有4000个羽毛球要包装,每筒羽毛球12个,这些羽毛球最多能装多少筒?还剩几个?
4.练习十六第3题.
填出下表中所缺的数.
5.练习十六第5题.
20以内能被3整除的数有几个?把这些数加起来,还能被3整除吗?得多少?(把不能被3整除的数涂上色.)
(四)课堂小结
师生共同总结,什么是整除,什么是有余数除法及各部分名称,怎样验算有余数除法.
(五)布置作业
1.按要求把算式填写在指定的横线上.
324÷4=52÷8=40÷3=72÷9=120÷10=
能整除的等式有___________;不能整除的算式有___________.
2.练习十六第4题.
体育用品厂有4000个羽毛球要包装,每筒羽毛球12个,这些羽毛球最多能装多少筒?还剩几个?
3.练习十六第6题.
篇2
一、老师要“善”于教
教师要上好一堂课,要把握课设计准备过程、表达传授过程、观察指导过程。
1.“善”于设计
设计准备过程是一堂优质课生成的起始环节,是上好课的先决条件。一堂课的教案设计必须建立在对教科书全部内容的把握上,在掌握了知识结构体系的基础上,来思考和设计知识点的教学。这就需要教师钻研教材、知识,而且要钻研教学方法、钻研学情、了解学生原有的知识基础、兴趣需要、学习方法、学习习惯等等。在对课堂教学进行设计准备的过程中,还要思索当你即将授课时,学生在原有基础上已经或将会发生哪些变化,可能遇到什么问题,会产生什么样的态度和情绪体验,你将如何应对、启发和引导他们。
如:在学校小组备一年级下册《统计》时,学生已经掌握了分一分,排一排,数一数的统计方法,所以课开始,没有用太多的时间复习,直接用情景导入新课。根据老师的教学经验,学生在解决问题时,会用不同的方法记录,如按图形出来的顺序依次画出;按不同的图形分类排;分类写数字;分类打勾等等。所以老师们根据学生的不同表现设计了不同的教学过程。
2.“善”于表达
课堂上教师在表达传授过程中要借助语言、身体动作、表情、图像等方式,生动直观、绘声绘色、声图并茂地传授知识,将复杂的简单化,将抽象的具体化,将比较枯燥的变成有吸引力的。另外老师不能完全被教案所束缚,陷入照本宣科的境地,要根据学生学习情况灵活的运用和选择教学方法与技巧,使表达具有形象性、情感性、新颖性,做到以理服人、以情感人、以美引人,情理交融,声情并茂。正如有的学者所指出的:“在教学中,教师要把课堂当作一个师生合作表演的舞台,教师是导演,有时还兼主演,以他的全身心的角色扮演来带动学生分别进入各自的角色。”
如:同年级组的老师在教学《10的书写和组成》时,首先生动地讲了一个故事:0~9这些数字在做排队游戏,9知道它最大,可骄傲了,它对1~8各数字说:“你们都没我大,特别是你――0,你不就什么都没有嘛!你真是太小了,不能和我比。”0听了可伤心啦,圆圆的眼睛流出了眼泪。这时,1走到0的身边,和0想出了一个很好的办法对付9。这时,9没话可说了。一下子学生就被她绘声绘色的表演给吸引住了。这时,她又说:大家猜一猜,1和0想了一个什么好办法?顺势引出了新的数学思考,学生反应强烈,争先恐后地举手发言。根据这个问题自然而然地引出10的教学内容,同时在这个过程中学生感悟到两个数字可以组成一个新的数,数和数之间是有联系的,是可以组合的。这样,不但学生学得容易,而且课堂气氛也非常活跃。
3.“善”于指导
一堂优质课的生成需要教师的“精心导演”和“精彩演出”,更需要教师调动学生积极参与“演出”和对学生的“演出”进行认真的观察,并给予及时的指导。“演出”时千万不能只顾自己,而忘了学生的感受。所以课堂上教师一方面要凭借以往积累的教学经验,和设计准备过程中的预设来应对学生生成的问题;另一方面,教师要调动自己的教学机智,因人、因时、因情境地给学生以恰到好处的指导。
二、学生要“乐”于学
1.“乐”于听
一堂课不管老师如何精心设计,如何卖力表演,都是为了让学生喜欢你,喜欢听你的课。就如教育家苏霍姆林斯基说过的一句名言:“如果教师不想方设法使学生情绪激昂和智力振奋的内心状态服务于传授知识,那么这种知识只能使人产生冷漠的态度。”所以教师应该把学生对学习的态度,从“要我学”转变到“我要学”上来。也就是说,使学生真正爱学,使他们乐于学习,以学为乐,乐中学,学中乐。学生在课堂上听课的积极性达到“失控”的状态,那这节课就是真正赢得了学生的喜爱,获得了课堂的成功。
2.“乐”于做
“做”包括自己动手实践操作和小组交流合作。如果让每位学生主动参与、乐于探究、勤于动手的话,学生的自学能力得到提高;同时,又可加强师生、生生之间的互动,这样一节人人参与,人人尝试到成功的喜悦,并使各个层次的学生都能得到很好的发展课,肯定是一节好课。
如:一次观摩课上,老师在教“有余数除法”时,为了建立有余数除法的概念,她让每桌学生拿出学具:盘子和桃。任意拿出几个桃都可以,每盘放几个自己决定,但每盘放的桃要同样多,看可以分几盘?在操作交流过程中,学生产生了许多新问题:当出现剩余桃时,有人把剩的桃放在一边;有人不知怎么办时,索性用手拿着,向老师投来疑惑的目光;有人把剩的桃放在一个盘子里。这时老师抓住机会组织学生讨论:请一名同学到前面演示:8个桃,2个盘,每盘放3个,可以放2盘,剩下2个。她问学生:“为什么剩下2个呢?”学生答:“每盘放3个,剩下2个不够放一盘了,所以应该剩下。”每个学生兴趣盎然的动手实践和交流,活跃了课堂气氛,获得了直接的体会,知道了余数是怎样来的,建立了有余数除法的概念。
3.“乐”于说
篇3
关键词: 小学数学 合作学习 合作意识
合作学习指学生为了完成共同的任务,有明确的责任分工的互学习。它被看做是当代最受欢迎的教学理论之一。它改变了单一化、模式化、教条化、静止化的传统教学模式,为学生的思考、探索、发现和创新提供最大的空间。然而在教学实施过程中我们发现教师对合作学习的内涵和本质存在理解和实施的偏差。
一、目前小学数学合作学习中存在的弊端
目前,在小学数学教学中虽然已经开展了合作学习,但是还存在一些弊端,主要有以下方面。
1.合作操之过急。教师一提出问题,立即组织学生合作讨论,学习场面看似“热热闹闹”,但结果却是“蜻蜓点水”。
2.合作次数过多。课堂上合作次数过多,反而会削弱师生间信息的交流与反馈,使教学目标无法在规定时间内实现。
3.合作时间不充裕。合作学习开始,学生进入角色后,教师为急于完成预设教案的进程,在学生意犹未尽时就终止合作。合作时间不够,制约了合作学习的深入展开,使合作成了“中看不中用”的花架子。
4.问题不具备合作性。
5.合作技能弱。小组合作后,组内缺乏必要的合作能力,学习上的强者你一句我一句,各自抢着说,而弱势者却成了旁观者,更有甚者是“适逢良机做小动作”。这样的合作可谓浮光掠影,反而降低学习效率。
二、开展有效的合作学习
在教学中只要教师设计好合作讨论的内容和思考的问题,掌握好合作学习的时间和空间,就一定能发挥它的效能,使各种层次的学生在愉快的合作学习中只是和能力都能得到培养,从而促进学生整体素质的全面提高。我认为要开展有效的合作学习,必须注意以下几点。
1.合理安排合作对象
合作学习是通过学生之间的合作交往互动实现目标。教师应根据他们不同的气质和智能上的差异合理安排合作伙伴,不能局限于学习成绩,一般应是智能互补型,或同伴配对或小组合作。组建好的合作小组应力求均衡,无明显差异,便于公平竞争。
2.培养学生合作学习的习惯
(1)认真思考,大胆发言的习惯。
小组合作学习的目的是让每个成员都参与学习过程,使学生学得生动活泼,品尝到成功的喜悦。因此,教师要培养学生认真思考,大胆发言,把自己的探索、发现通过语言表达出来,在组内交流。这样既能发现不同的思考方法、解题思路,又能对学有困难的学生提供帮助,发挥团队合作精神,使学生在小组合作中敢想、敢做、敢说。
(2)培养学生学会倾听别人的发言。
在小组合作学习时,教师要着力培养学生认真听取别人意见的习惯,使学生意识到倾听别人发言,既是一种文明礼貌的行为,又是一种好的学习方法。从别人的发言中会得到很多启发,从小组其他成员身上收获更多的知识、方法,养成一人发言、组内其他成员认真倾听的良好习惯。在实际教学中,小学生往往不习惯听别人的发言,急于发表自己的观点,教师应参与小组学习中,引导学生学会倾听。
3.把握恰当的合作学习时机
(1)发现规律性知识时,开展合作。
叶圣陶先生指出:“教材只能作为教学依据,要教得好,使学生受到实益,还要靠老师善于应用。”教师应细致推敲研究教材,领会编写意图,剖析知识内在联系,充分发挥例题的功能。
分数化成小数,书上只介绍用分子除以分母的一般方法。对于分母是20、25、50、125的特殊分数,教师引导学生采用新的化法。出示1/125=(小数),让学生讨论:“你能想出简便的化法吗?”学生带着悬念纷纷找伙伴进行合作探究。当老师听到学生“真难想啊”的话语时,轻声提醒:“能否将分母变成是1000的分数?”一石激起千层浪,学生思路茅塞顿开,在思索讨论的基础上很快解答问题。
(2)实验探究问题时,开展合作。
根据小学生的年龄特征和认知规律(动作感知―建立表象―形成概念),教师积极创造条件,让学生通过学具操作实验,理解掌握新知。
为了帮助学生悟出除法中的“余数一定比除数小”的道理,教师先让他们动手操作:“分别拿出9根、10根、11根、12根的小棒,要求每4根分别摆成一个正方形,各能摆几个正方形?分别剩下几根?”再列式计算:9÷4=2……1;10÷4=2……2;11÷4=2……23。引导学生边观察边思考小组讨论:“除数是4的除法算式中,余数有几种可能?除数与余数的大小比较有什么关系?从中你猜想出什么结论?”学生有了思维空间,经过交流启发就能回答出:除数是4,余数可能是1、2、3;除数大,余数小;在有余数的除法里,余数一定比除数小。由于学生有了操作感知经验,牢固地形成了“余数一定比除数小”这一概念。教师进一步引导各小组开展猜想活动,内化概念。除数是5,余数最大是( );余数是7,除数最小是( );如果余数是10,除数应在什么数与什么数之间?学生争论得面红耳赤,问题都迎刃而解。
(3)选择解答策略时,开展合作。
篇4
关键词:教学反思 教学设计 数学教学
“教学反思”是教师自觉地对自己的课堂教学实践活动进行思考,是教师提高自身的业务水平、促进自身专业成长、提高课堂教学有效性的一条重要途径。叶澜教授说:一个教师写一辈子教案难以成为名师,但如果写三年反思则有可能成为名师。所以我们自己每上一节课,都要进行深入的剖析、反思,通过观察、回顾、诊断、自我监控等方式,对教学实践进行思考、反馈、评价、探索,解决教学中的实际问题,针对教学中“教”与“学”两方面活动的过程及效果,对它们的合理性做出准确的判断,查摆自己的缺陷,扬长避短,不断改进教学,从而提升我们的专业素养,提升我们的教学水平。
教学反思的内容有很多,我们可以从课前反思、课中反思和课后反思三个层面去思考:
一、课前反思
1.教学方法是否符合新的教学理念。课前反思是上好一堂课的基础和前提。我们在长期的教学工作中,积累了一定的教学经验,形成了一定的教学风格,往往都在沿袭着习以为常的教学方法。当然,这些方法有它一定的积极作用,但面对新的课程改革,它却有着某些不足,需要我们改进。所以我们在课前进行反思,首先应该思考自己的教学方法是否符合新的教学理念、是否以课程标准的理念为指导,这样才能做到扬长避短。
2.是否创造性地处理教材。新课程理念下,教师不仅是教材的使用者,也是教材的建设者。培养学生的创新能力,教师要有创新的思维方式,特别是要创造性地处理教材。所以我们应该通过课前反思使自己成为教材的创造者,才能全面盘活教育资源,全方位优化教学资讯,在开放的、多样化的教育情境中促进学生发展。
3.教学设计是否符合学生实际。在设计新的教案时,要根据自己所教班级学生的实际情况,考虑学习这一内容时可能会遇到哪些新问题、针对出现的这些新问题可采取哪些策略和方法。例如:在教学“有余数的除法”一课时,根据以往经验,学生对“余数都比除数小”这一规律不够理解,出现余数比除数大的现象,在教学设计时,为加深学生的理解,突破这一教学难点,我让学生分小组合作学习,动手操作,进行分铅笔试验,并引导学生观察、比较、讨论,最后让学生在操作实验中自己得到了“余数都比除数小”这一规律。
二、课中反思
再好的教学总有它不足的地方,总有须待进一步改进、进一步优化的地方。在教学过程中,要根据教学效果反馈信息不断地反思,反思解决课堂教学中出现的问题,根据出现的问题,及时反思自己的教学行为;在学生学习过程中出现思维障碍时,教师应及时反思如何启发引领学生克服思维障碍;当学生发生意外事情时,教师应及时进行反思如何机智地处理发生的意外,使学生及时恢复到正常的思维状态。教师只有敏锐感受、准确判断生成和变动过程中可能出现的新情况和新问题,及时主动地调整教学方案与策略,才能更好地提高课堂教学的有效性。
三、课后反思
课后反思主要是教师在课后对整个教学行为过程进行反思性回忆,包括对自己的教学观念和教学行为、学生表现、教学的成功与失败等情况进行分析,找出教学程序在具体实施过程中的成功和不足之处,研究产生不足的原因,思考今后改进优化的方向。
1.反思教学成功之处。每一堂课都是师生围绕一定的教学目标,按照预先设想的教学方案而进行的教学活动。各种教学手段的有机结合,巧妙的新课引入,留有悬念的结束语,教学中的亮点,精彩片断,以及教师在课堂上随着教学内容的展示、情境的创设而产生的灵感,与学生产生强烈的共鸣处等,课后应进行认真反思,记录下来,为今后教学提供参考。
2.反思教学失败之处。再完美的教学设计也可能有疏漏、失误之处,要把这些课堂教学中失败的教训,如对教材理解出现的偏差,对教学重点、难点处理不当,演示、实验有达不到预期的效果,由于某种原因学生的积极性受到挫伤等,记录下来,并对其原因作深刻的分析和探究,成为今后教学吸取的教训。
篇5
[关键词]数学 教学策略 新理念 教师角色
近年来,随着课程改革的不断深入,素质教育的内涵更为丰富了,各地在减轻学生课业负担、培养学生数学能力、提高学生综合素质等方面都进行了大胆的尝试。在我区为做好本轮课改,指导好教师的课堂教育教学,我主要从以下几方面入手:要求教师在课堂教学中,更新观念,改变教学策略。即发挥教师在课堂教学中的组织作用,适应儿童的学习,使数学教育面向全体学生,获得必需的数学,向40分钟要质量,让学生在愉悦和谐的气氛中学习,收到了可喜的教育教学效果。《小学数学课程标准》指出:“义务教育阶段的数学课程,其基本出发点是促进学生全面、持续、和谐地发展。”“数学课程最终目的是为学生的可持续发展奠定良好的基础。”那么,关注学生潜能的开发,开展学生持续发展的探讨,具有鲜明的时代意义和实践意义。
一、要求教师改变观念,体现教学活动的组织者、引导者与合作者
《小学数学课程标准》的基本理念指出:“学生是数学学习的主人,教师是数学学习的组织者、引导者与合作者。”要求教师在教学中,正确定位自己的角色,把握好课堂教学中师生之间的关系。
1.要以学生的发展为出发点
一所学校由教师和学生两部分组成的。教师是教学活动的组织者、指导者与参与者,学生才是学习的主人。在教学活动中,要充分发挥学生的主体能动作用,教师应从学生的发展着想,不能包办代替,真正成为教学活动的组织者、指导者与参与者。我国教育家叶圣陶老先生曾经说:“教是为了不教”,一个人获取的数学知识几年不用,就会遗忘大部分,而数学思想、数学方法却能终身受益。所以,如果我们在教学中只向学生传授书本知识,长期不用,几年以后学生就会一无所获。因此,我们的教学,既要关注学生学习的结果,更要关注他们在学习过程中的变化和发展;既要关注学生数学学习的水平,更要关注他们在数学实践活动中所表现出来的情感和态度。
2.教师要有良好的心态
教师对学生的教育主要体现在行为上的,身教重于言教,而不是在语言上。教师的一言一行、一举一动都有很强的感染力,特别是站上讲台的精神面貌,直接影响学生的精神面貌和学习的积极性,进而影响学习效果。我在每节课前除做好教案、教具准备外,尽量保持一个良好的心态,使课堂充满欢声笑语、充满活力。只有教师的情感到位了,学生才能产生学习的激情,使教与学进入最佳状态,从而提高了课堂教学效率。
二、教学中应尽量选择适儿童学习的教学方法
教师的教学工作必须通过学生的内因才能收到效果,而教师面对的是有血、有肉、有思想、有灵性的未成年儿童,所以教师的教学思想、教学方法要符合小学生的年龄特点,符合小学生的认知要求,适应学生的身心需要。
1.创设合理情境,唤起学生好奇心
儿童的天性是好奇。好奇是创造型人才所必需的,因此只要给学生创设一个合理的环境,好奇心就会自然而然的得到发展,从而形成旺盛的求知欲。儿童对身边许多事物都会不理解,由此出现了激动、惊奇、诧异,从而唤醒了正在沉睡的脑细胞,迫切需要解决“为什么”。因此,每位教师要诱发学生的好奇心,激发学生的求知欲和好学精神,使学生主动去探求数学奥秘。
如我区一位教师在学科竞赛活动中讲“年、月、日”一课之前,先教学生唱“三百六十五个祝福”这首歌,上课前问学生:“一年有三百六十五个日出是什么意思?是每年都有365天吗?对‘年月日’你们知道一些什么呢?”同学们带着许多的好奇、疑问,积极地查找资料、询问家长。当上“年月日”一课时,同学们都争先恐后地诉说着自己获得的相关信息。一个个为什么被学生讲得有理有据,头头是道。学生带着好奇、疑问去搜集信息的同时,既解决了数学问题,还博览了群书、增强了与他人交流合作的能力。
2.让学生多说、多问
好问、好说是也儿童的天性,是主动求知的表现。儿童都喜欢将自己知道的事情说出来,对自己不懂的东西问清楚,教师要善于利用这份天性,为所有的学生创设“说”“问”的教学情景。孔子曰:“不菲不启,不愤不发。”今天的新课程理念,对学生们的基本要求再次验证了这句哲理。教学中教师应尽可能做到:学生能说的教师不说;学生能提的问题教师不提;学生能解答的问题让学生自己解答,这样既满足了学生的好奇心与求知欲,又使学生在宽松愉悦的课堂氛围中养成了质疑、敢说、敢问的习惯,并逐步培养了会问、善问的思维品质。
例如,教学“乘法估算”时,例题31×52可以看作30×50进行估算,一位学生质疑提问:“52看作50后,31×50也可以口算,为什么一定要两个数都看作整十数呢?”问题的提出如一石激起千层浪,引起学生激烈争论,最后在质疑提问中得出了估算是根据需要,只要方法合理、方便就行。
例如,在学习“角的度量”一课,看度数时,到底是看内圈还是看外圈的刻度是一个难点,为了让学生自己突破难点,我找两个已经会量角的同学到黑板前来演示量角(由于没正式学习,多数同学都不大会量),我问男生:你看的是哪圈刻度?(内圈。)又问女生:你看的是哪圈刻度?(外圈。)我接着幽默地说:“看来要看哪圈的刻度还要分男女吗?你们有什么问题要提出来吗?”时机成熟了,立即有同学提出:为什么有时看内圈刻度有时看外圈刻度呢?前边的同学指着黑板上的角,边演示边说,很快就讲清楚了怎样看内外圈的刻度。学生给学生解答,往往比教师讲还清楚,因为他们的语言更接近,感受更亲切,这样的学习效果更好。
3.尽量让学生多动手
好动手是儿童的又一天性。人们常说,读百遍不如写一遍。数学知识来源于实践,又在实践中运用,教学中要加强动手训练。通过动手,既可以使抽象的数学知识具体化,也是培养学生个性和创新意识的重要手段。所以让学生在动手的过程中学习某些知识是必要的、高效的。
例如,教学“长方形的面积计算”。每个同学都准备了几张1平方分米的正方形纸片,但要摆一摆推算课桌有多少平方分米还不够,怎么办?只有同座合作着摆。要推算得快,两人还需协作分工好,一人摆长边,看一行能摆几个;另一个摆宽边,看能摆几行。让学生在与他人的合作中,体会到快乐、成功,从而培养学生的合作精神。
例如,在教“10÷3”这道有余数除法时,可以让学生把10个圆片放在桌面上,要求把这10个圆片平均分成3份,学生怎么分也分不开。老师问:“每份有几个”?学生说:“每份有3个,还多出1个。”老师说:“像这样不能正好分完的除法题,就是有余数的除法,多出的一个叫余数。”这样建立起来的“余数”概念,学生不仅十分清楚,而且不容易忘,用不着老师多费口舌去讲解。动手操作也是儿童最感兴趣的事,对于学生学习的积极性也会大大提高。
三、使数学教育面向全体学生
小学数学的教学目的是要通过数学促进学生的发展,帮助解决生活中的实际问题,让儿童变得聪明伶俐。要达到这个目的就要学生热爱学习,热爱数学,而现在的孩子们对数学的热爱已经丧失,出现了严重的厌学现象。学生们所厌弃的不是最基础的知识,厌弃的是人为地复杂难懂的数学,厌弃的是教师给他们的一成不变的老模式教学方式。
1.让数学教学方式适应学生
义务教育阶段的小学数学,应该让数学去适应学生,当学生不能适应数学时,我们要改造数学,对数学实行再创造,使得它适应学生的学习。让数学“恢复它质朴的、自然的、由繁到简的、生动有趣的本来面貌”。
如在教学“认识乘法”时,先让学生先观察图画,在小组内说一说看到了什么?问题提出后,不限制学生先看什么,再看什么,而是让他们随意观察,然后汇报。这样,学生可以展开想象,自主学习。在教学“一共有多少朵花”时,有的学生横向观察,列出了5+5+5这道算式,有的学生纵向观察列出了3+3+3+3+3这样的算式,还列出了5×3=15,3×5=15两个乘法算式,并说明了理由。教师应该充分肯定了他们的想法,并表扬他们的创造性。这样让学生展开思维的翅膀,发挥他们的创造性,学生学习的积极性异常高涨,他们都能全身心地投入到自主探索、自主创造的实践中去,并充分体验到获得成功的喜悦。
2.运用多媒体使教学形式丰富多彩
如果每天总是一种学习方式,学生会厌烦,导致厌学、学习成绩大大降低。恰当地运用多媒体形象具体,动静结合,声色兼备的特点,可以变抽象为具体,调动学生各种感官协同作用,有效地实现精讲,突出重点,突破难点。由于小孩喜欢新鲜,这样学习兴趣就会明显提高,有了兴趣,就有了力量,学生的主动性就能得以发挥,效果事半功倍。
例如,在讲解“圆的面积”一课时,为了让学生更好地理解和掌握圆面积计算的方法这一重点,我先在电脑上画好一个圆,接着把这个圆分割成相等的两部分共16份,然后通过动画把这两部分交错拼好,这样就可以拼成一个近似的长方形。反复演示几遍,让学生自己感觉并最后体会到这个近似的长方形面积与原来的圆的面积是完全相等的。再问学生还发现了什么?这个近似的长方形的长、宽与圆的什么有关?从而导出求圆的面积公式。使得这课的重难点轻易地突破。大大提高了教学效率,培养了学生的空间想象能力。
总之,我们在教学中要改变教学策略,优化教学过程,提高课堂教学效率,促进学生素质发展,培养学生非智力因素,有效地培养更多的新世纪的创造性人才。
参考文献:
[1]《黔江区2008年小学数学学科竞赛》教学设计.
[2]小学数学新课程标准(实验稿).
篇6
对学生个性品质培养的意义和作用
黎 明
学生的个性品质,一般是指动机、态度、情感、兴趣、学风、习惯、意志、毅力、气质、意识等,属于非智力因素。它们在学生的学习过程中起着动力促进的作用,所以它们又叫做动力因素。学生具有良好的个性品质,能够促进其智力因素的发展,推动知识的加工处理,促进新旧知识的相互作用。教师在运用各种教学法进行教学的过程中,要做好培养良好个性品质的工作。引探教学法在诸多方面体现了培养学生的良好个性品质的作用。
一、正确动机、态度的培养
学生的学习动机是指激励、推动学习的内驱力,是发动、维持学习的一种心理状态。学习态度是指学生的语言举动的神态和对问题的看法。正确的学习动机和学习态度能把学生的全部能动性动员起来,进行积极有效地学习。
引探教学法主要从如下几方面激发学生的学习动机。一是提出学习要成功、学习能成功的思想,使之转化为激发学生学习动机的原动力。二是上新课时检查学生的预习情况,通过表扬预习得好的同学激起学习动机。三是引入新课后对学生提出明确的学习要求,使学生明确该学什么?怎样学?引导学生用正确的动机去学习。四是要求家庭作业尽量少,并且安排有必做题和选做题,提倡"我的作业,我满意了才交给老师",为学生减轻作业负担,提高做题准确率,增多预习时间,从而提高搞好学习的信心,激发搞好学习的动力。引探教学法要培养学生具有正确的、严谨的学习态度,要求学生做到如下三点:一是认真预习老师布置的新内容;二是积极思考拟定的问答思考题;三是听课时要边听边想,边做边记,积极发言。例如:教学人教版第十一册百分数的应用例3之前,首先布置学生预习例3,告诉学生掌握了解答分数应用题的一般方法,就能非常容易地解答百分数应用题,这样,学生一下子有了学好新课的动力和热情。新课开始了,通过下面两个问题检查学生预习情况,你会解答这类百分数应用题吗?能跟同学说说你的解题思路吗?马上就有同学说,可以将分数应用题的解题思路迁移到解百分数应用题,先找到题中的关键句,然后再找单位"1",用"相差数÷单位"1""就得到题目的结果,只是要将结果化成百分数。还有同学提出了一些困惑?同学在预习中总结出的解题思路或提出的问题不仅为新课的教学起到了很好的铺路搭桥的作用,而且大大地激发了其他同学的学习动机,同学们按老师的要求开始进一步思考学习,怎样理解关键句"实际造林比原计划多百分之几"?为什么要用相差数÷单位"1"?还有其它解题思路吗?作业时除了让学生完成书本上的习题外,有余力的学生可以尝试自己编题,用自己喜欢的方式解答。长此要求,学生就会逐步养成良好的学习习惯,形成优异的学习品质。
二、浓厚兴趣、情感的培养
兴趣是人的喜、怒、哀、乐等心理表现,它伴随着情感等方面而转移。兴趣、情感是学生获得知识、开拓眼界、丰富心理生活的重要推动力。引探教学法内含有多个成份,让教师去培养学生学习所教学科的兴趣,热爱所教学科的情感。一是讲究引入新课的艺术,要求教师从旧知识引入新知识时,要提出思维悬念,使学生对新学内容产生兴趣和情感。例如,教学人教版第五册的一道例题52÷2=26,这是被除数十位上的数够除有余数的除法。这个例题之前学习了42÷2=21,这是被除数十位上的数够除而没有余数的除法。教师就抓住42÷2引入52÷2:"同学们,52÷2这道算式你会算吗?遇到什么新问题?怎样解决?商是多少?这是今天要学的一道例题"。这时,学生的思维马上产生了对新课学习的兴趣,有强烈的情感去追求今天学习的内容。二是精心设计新课的问题。例如,教学人教版第七册加、减法的一些简便算法的例题时,教师提出两个问答思考题引导学生去学习、思考、观察:①对113+59提出问题:把59先看作几十?怎样计算?要注意什么?②对165-97提出问题:又把97先看作多少?怎样计算?要注意什么?这时,学生的脑中产生了悬念:是啊!老师的问题提得好,这两个问题该怎么回答呢?这时,学生对新课内容的学习产生了兴趣和情感,出现了"心愤愤、口悱悱"的亢奋状态。三是注意满足求知欲望。引探教学法的课堂教学,安排有两次质疑问难,一次是学完新课后的质疑,一次是回归评价时的质疑,要求教师及时解决学生在课内(甚至是课外)提出的思维疑问,帮助学生解决学习障碍,让学生微笑着进课堂,微笑着出课堂。学生在学习中的疑问解决了,学得轻松愉快,不但对教师所教的学科有深厚的兴趣和情感,而且对任教该科的教师产生亲密的感情。四是及时评价学生的进步。在每节课结束前的反馈评价里不但要评价学生学了什么内容,还要评价学生学得怎样,表扬思维灵活、回答得好、解题快捷、学习有创见的学生,提出注意防错的地方,使受表扬的学生感到高兴、未受表扬的学生知道学谁。从而增进了对学习的兴趣和对教师的情感。
三、良好习惯、学风的培养
习惯是通过重复或练习而巩固下来的变成个人需要的行动方式。学风是学生的学习风气。学生具有良好的学习习惯和学习风气,不仅能促进当前的学习,而且有利于今后的独立学习和工作,还有利于个人和集体在学习生活上的安排。引探教学法十分强调学习习惯的养成,包括自觉阅读课本的习惯、上课认真听讲、积极思考的习惯、做题认真审题、自觉检验的习惯、自觉做好预习的习惯、自觉疏理已学知识的习惯等 ,特别强调养成自觉预习的习惯和自觉验算的习惯,以提高学生的学习能力和解题的正确率。如:教学简便方法计算后,出示练习题:1/4+3/4×8/15,16÷(1/4-1/8)让学生按照做计算题的几个步骤去独立完成,强调做题时要做到一审题、二想运算顺序或方法、三计算、四验算检查,结果很多同学在检查时发现第一题不能将(1/4+3/4)结合,第二题也不能用分配率简算,只能按运算顺序计算。
引探教学法要求学生具有勤学、守纪、活泼、求实的学风。要求教师要严格要求、耐心培养,不断改正不良的习惯和松懈的风气;要加强教育、正面引导、不断提高形成良好学风的自觉性。
四、顽强意志、毅力的培养
意志是人为了达到某种目的而产生的、在语言或行动中表现出来的心理状态。毅力是人的坚强意志和坚韧力量的品质表现。学生具有顽强的意志和毅力,就有一种坚持不懈地克服困难的信心和决心,能够积极主动自觉地完成学习任务。引探教学法在培训学生的顽强意志、毅力方面的做法,一是教师经常教育学生,要有坚强的意志和坚韧的毅力;对待困难,要知难而进、勇于克服。例如,老师布置的预习思考题不会回答怎么办?课本的新内容看不懂怎么办?不要苦脑、不应放过,要反复看书、反复思考、多看两遍,多查资料,做好问题已解和未解的记录,然后将不懂的问题请教同学、家长、老师。二是要求学生要先预习后上课,要带着问题来上课,不要空着脑袋来上课。上课时,要拿出坚强的意志和毅力控制自己集中精神,解决在学习中难以解决的和尚未解决的问题。三是对学生进行意志和毅力的"四性训练":自觉性训练、果断性训练、自控性训练、坚持性训练,使学生对搞好学习充满信心。四是培养学生的抗挫能力和拚博精神,使学生能胜不骄、败不馁,迎着困难上,顶着风浪进,在克服困难的过程中品尝苦去甘来、学习成功的欢乐。
五、竞争意识、气质的培养
篇7
我热爱和忠诚党的教育事业,自觉遵守教师职业道德,把培养高素质的建设人才和接班人作为自己义不容辞的职责,甘为园丁,做到教育安心和专心,全心全意为教育事业服务。热爱本职,踏实工作,不追逐名利。为了适应时代的发展的需要,勤奋学习,刻苦钻研,及时更新知识,不断提高教学和科研水平与能力。虚心向有经验的教师学习教学方法与教学技巧,认真听取他们的教诲。以认真负责的态度上好每堂课。以满腔的爱心关心学生,关心学生的成长,积极做好学生的思想政治工作,循循善诱,管教管导,既教书又育人,对学生一视同仁。做到深入学生,为学生排忧解难,为学生多办实事。本学期全勤,没有因个人私事而耽误学生一节课。能主动、认真地服从和配合学校各级领导安排的工作。承担四年级两个班的数学教学和五年级两个班的劳动课的教学任务,所任教的学生总人数182人,每周12节正课,2节自习课。并且能够顾全大局,与同事们团结协作,相互帮助,共同完成学校交给的各项工作任务。
二、用功学习。
“书山无路勤为径,学海无涯苦作舟。”学习是无止境的,活到老,学到老。教师要不断更新充实自己的学识。博学多才对每一位教师来说当然很重要。因为我们是直接面对学生的教育者,学生什么问题都会提出来,而且往往“打破沙锅问到底”。没有广博的知识,就不能很好地解学生之“惑”,传为人之“道”。所以我在这学期里,能认真参加学校开展的各项活动,特别在继续教育的学习上,积极争取学习的机会。每次到市里听课参加培训学习,都争取坐个看得清楚的好座位,以便能更好地作记录。本学期共听课26节,在本校上公开课2节。其中《有余数的除法》一课,得到听课老师的好评。本学期写论文、教后记、教学反思、评课以及学习摘抄有《浅谈教师的基本功----教学机智》、《联系生活实际,促进学生发展》、《梯形的认识》教学后记、“师道尊严新说”读后感、对李老师“正方体表面积”一课的评课、学习“师德师风”、“公正合理地对学生进行教育”、“学生主动学习的探索”、“如何转化后进生”的文章内容摘抄等。其中《浅谈教师的基本功----教学机智》送市里参加论文比赛获得一等奖;教后记:《联系生活实际,促进学生发展》得到学校领导的好评。此外,我还利用业余时间认真学习电脑知识,学习制作多媒体课件,为教学服务,同时也协助同事制作课件。我还在课余的时间里,经常到有关教育的网站查找学习的资料,浏览教育同行的优秀教案、课件、论文、教学札记和参与教学论坛的讨论。努力学习别人先进的教学经验,改变旧的教学观念,把新的教学理念运用在自己教育教学之上。
三、用爱育人。
虽然我已经不做班主任,但是全员育人的教育思想在我的心中已牢牢扎根。我常常教育学生要爱学校,爱班级、爱老师、爱同学。如果连自己身边的人和物都爱不好,谈何爱祖国、爱人民呢?因此我时常不失时机地抓住一切可以利用的机会对学生进行常规教育,对学生的行为习惯、文明礼貌、思想品格等方面逐步渗透爱的教育。例如;对学生不愿佩戴校牌的现象,教育学生自觉佩戴校牌是一种爱学校、爱班级的具体表现,并不是丢人的事。遇到学生因小事打架,我会主动对他们进行思想教育,告诉他们要学会关爱他人。有一次我和学生一起在走道里发现一个废弃的食品袋,我没有叫学生去捡,而是亲自弯下腰把废弃的食品袋捡起来扔到垃圾桶里。有的学生生病住院,我用自己的钱买水果到医院探望,给予亲切的关怀和问候。我班有个学习落后的学生,时常没有作业本,家长没时间管,我买作业本给他,让他有本子完成作业。对于学习落后的学生,我没有放弃他们,时常鼓励和帮助他们解决学习的困难,使他们有信心继续学习。我用我的心去教诲我的学生,我用我的情去培育我的学生,用自己的行为给他们树立爱的榜样。
四、用心教学。
现代著名教育心理学家布鲁纳认为:"认知是一个过程,而不是一个结果。"因此,他强调"教一个人某门学科,不是要他把一些结果记下来,而是教他参与把知识建立起来的过程。”我在教学课堂教学中正确处理好"教"与"学","学"与"导"的关系,把教与学的重点放在"学"上,在教法上着眼于"导",以学生发展为本,激发学生的求知欲,诱导学生主动探索、主动参与认知结构的过程,促使学生乐学,学会,会学。我在上梯形的认识一课时,通过让学生用七巧板来拼梯形,使他们在活动中,有机会探索,并有所发现。学生们拼出了个各种不同的梯形,我再让他们在交流中各抒己见,学生有独特见解的,我给予恰当的肯定,树立了学生的自信心,也激发了他学习的兴趣,学生在用七巧板拼梯形的学习中积极主动参与整个认知过程,促进了学生的发展。
苏霍姆林斯基曾经说过:“如果教师不想方设法使学生产生情绪高昂和智力振奋的内心状态,就急于传播知识,那么这种知识只能使人产生冷漠的态度。而没有情感的脑力劳动就会带来疲倦,没有欢欣鼓舞的心情,学习就会成为学生学习的负担。”因此,我上课的第一工作就是使学生“动”起来,让学生以偷快的心情积极参与到学习中来。如教学“小数加、减法”时,我就创设了到商场购物的虚拟情境,让学生动起来。我把商场快报上的商品图案和价格一一剪下来,当作商品发到四人小组里,然后让学生每人每次购买两件商品,并算出这两件商品应付的钱数,要求在作业本上列出横式、竖式。比一比,谁列的算式最多,算得又对,谁就是大赢家。学生们兴奋起来,把课堂当超市,兴致勃勃地边选购商品,边写算式,非常认真。我看到那积极参与的热烈场面,连平时不爱写作业的学生也积极地投入到活动之中。
新教学大纲提出:小学数学教学改革的重要目标是改变学生的学习方式,要让学生积极主动地探索,发现解决数学问题的方法,发现数学的规律,教师应该转变角色,成为真正的组织者、引导者。让学生在解决问题中能够主动地调动相关知识,积极思维,通过自主学习,获得独立解决问题的能力。我在数学的课堂教学中正是如此努力地实现着这个目标。
篇8
在传统的数学课堂教学中,教师大多是按照备课时设计好的教学过程,带着学生一步步地进行在这样的教学中,学生往往被动地在老师预定的范围内活动。
我们经常看到课堂上有时学生会提出自己独特的见解或者学生某些问题还没有透彻的理解,教师也会为了完成自己既定的教案,而匆匆进行。
这样的课堂中,学生缺乏主动性和创造性,违背了学生是课堂教学主人的教育理念。 “以学定教”也就自然成为课堂教学很重要的一条教学原则。它要求我们教师能站在学生学的角度去施教,使我们的教学顺应学生的发展需求。
“以学定教”是指教师根据学生的兴趣、状态、发展规律等调节教学顺序,并做出教学内容和教学方法的选择,它强调要给学生创造一个相对自由的学习情境,而不是先行做出“想要他们做什么的规范”。
采用“以学定教”的教学方法,学生可以依照教师提供的框架,调节自己的学习进度、内容,可以选择自己熟悉的、感兴趣的问题、方法来学习,并可以进行适当的活动;
采用“以学定教”的教学方法,教师不拘泥于备课时设计的固定不变的程式,需要纳入弹性灵活的成分,教师对学生发表的不同见解、不同体验、不同思考绝不能漠然视之,要用相应的对策,创设良好的氛围,诱发学生的创新欲望,引导他们积极主动地参与学习,促进学生的个性发展和潜能开发;
采用“以学定教”的教学方法,教师更注意学生学习的共同点,抓住他们学习中的闪光点,可以清楚地、冷静地看到学生的学习情况,从而教得更精粹,更切中学生的需要。
因此,采用“以学定教”的教学方法,可以增加学生学习的选择性,也给教师以更多的选择。
但是,在教学中如何实施“以学定教”?
一、根据学生的原有知识、经验来确定教学内容
学生是学习的主人,教师作为学生学习的组织者、引导者和合作者,应及时关注学生学习的起点。以往教学中,教师们往往认为,天天和学生在一起,毫无疑问对学生是了解的。其实不然,仅凭自己的主观感觉和经验推断学生发展需要,会造成主观认识与客观现实的差距,从而导致教育教学活动的低效甚至无效。因此,要使教学有实效促进学生发展,必须要以学生的原有知识、经验和学生发展的真实需要为起点来确定教学内容。
例如:在教学《万以内数比较大小》这节课时,教材设计了两个层次,一是通过不同数位的数比较大小,使学生理解“位数越大数越大”这个道理,二是通过位数相同的两个数比较大小,使学生理解“从高位开始比较,哪个数位上的数大这个数就大”的道理。但是通过课前前测我了解到:百分之九十几的孩子都掌握了这两个比较方法,如果还是按照教材设计的思路一步步进行,本节课学生的收获会很少,教学实效性会很低。因此在设计教学时,我受到《田忌赛马》这个故事的启发,设计了“红队三名运动员(693、4765、8921)分别和绿队三名运动员(1001、4675、9812)比赛”,以请同学当裁判的情境激发学生学习兴趣,很快他们就裁判出绿队胜利的结果,之后我提出更高要求,“如果这些运动员不变,只改变出场顺序,你能让红队取得胜利吗?”这个问题更是深深地激起了学生们研究的兴趣,在学生们解决问题之后,我又给他们讲了《田忌赛马》这个故事。
这是一节非常有趣的课,教学内容一环套一环,学生们首先被有趣的故事情境所吸引,接下来被教师巧妙设计的疑问所困惑,最后被生动的故事所征服,一节课中学生的情绪和思维一直处于极度兴奋状态。在本节课中,学生不仅学会了比较大小的知识,激发了学习兴趣,而且了解了“对策学”的思想,这对于学生终身发展是很有用的,因此这样的教学对学生发展非常有利。
二、根据学生的兴趣点来调整教学顺序
兴趣是学生学习最好的老师,学生只有对学习有兴趣,才能取得好的效果。学生是学习的主人,教师是学习活动的引导者和组织者。根据这一理念我反复考虑并设计如何通过启发式、讨论式等教学方式,放手让学生充分、自主地参与到学习中,演好学习的“主角”,所以我在课堂上抓住适当的时机,选择学生最感兴趣的那个点为线索,根据学生的现实表现来及时调整教学顺序,使学生在最惬意的活动中,投入最主动的学习,真正做到“以学定教”,大大提高教学的效率。
例如:我在教学《11~20各数的认识》这节课时,提出一个问题:“关于11~20各数你都知道哪些知识?”这个问题犹如一石激起千层浪,学生根据自己对这些知识的了解踊跃发言,有的说:我会写这些数;有的说,我会数;有的说我知道()比()大;有的说,我知道()比()小……
教师则顺应学生的思维顺序,把这些知识点有机地联系起来。
兴趣是学习的最大动力,对于激发学生的内部情感十分重要。教学中,我根据学生的认知水平,选择了学生最感兴趣的问题,以学生的思维为线索,合理安排了教学结构,激发了学生的学习热情,巧妙地利用了儿童已有经验和内部资源,学生的思维被激活了,课堂气氛十分活跃,孩子们自始至终都保持着饱满的精神状态。这次的教学满足了学生的情趣特点和心理需求,实现了教者与学者在情感上的融洽和共鸣。
三、 根据学生的思维状态来调节教学过程
课堂教学是一个动态生成的过程,具有极强的现场性。再好的预设,也无法预知课堂教学中的全部细节。所以教师不仅需要课前的精心预设,面对富有价值的生成资源,教师要独具慧眼,及时将动态生成资源捕捉并理智纳入课堂临场预设范畴之中,根据需要调整教学,甚至改变预设目标,重新设置开放的适应学生需要的教学流程。
例如作者在教学《小兔安家》一课的内容,教学任务是学生根据“有12只小兔”这个信息,让学生设计“每间房子住几只小兔”或“盖了几间房子”并提出用除法解决的数学问题。在学生提出了多种设计方案之后,没想到一个同学竟提出了“有12只小兔,平均每间房子住5只小兔,需要几间房子?”的数学问题。这个问题一提出就马上吸引了学生的兴趣,思维快的孩子很快列出了算式:12÷5=2(间)……2(只)。
可是到了答题的时候,有些同学很快发现了原来题目中的问题,纷纷提出:“问题问得不太准确,应该是‘需要几间房子,还剩几只小兔?’。”这下同学们都露出了笑容,我也会心地点点了头。正要准备下一个环节时,突然,一位同学举起手来:“老师,这么冷的天,其他的小兔都有房子住了,只有那两只小兔没有房子住,他们多伤心呀!”“那我们有什么办法解决这个问题呢?”我顺势利导。同学们纷纷提出了自己的见解,他们一个个兴趣盎然,思维热情高涨,终于在师生的共同研讨下找到了满意的答案。
这节课中教师设计了多种形式的练习,却因为这一道题而没有实施,虽然教学进度慢了,课堂节奏缓了,但学生的学习效益提高了,他们通过一道题,丰富了生活经验,实现了对有余数除法应用题的深层次理解,也养成了深入探究的好品质。虽然后面的教学任务无法按预定课时完成,但这种师生互动中的即兴创造,超越了目标预定的要求,活跃了学生思维,培养了创造想象力,使学生感受到了成功的喜悦。
四、根据学生的认知规律来确定教学方法
十八世纪法国启蒙主义教育家卢梭在他的著作《爱弥儿》中阐述过这样的观点:对儿童进行教育必须遵循自然的要求,顺应人的自然的本性,反对成人不顾儿童特点,按照传统与偏见强制儿童接受非凡自然的所谓教育,干涉或限制儿童的自由发展。在教学中更是如此,教师要注意以学生的认知状态和发展规律确定教学方法,结合课堂具体情景和学生兴趣即兴发挥,也可根据学生的需要因势利导。学生的学习是一个主动建构的过程,不必将知识作为“绝对的客观真理”强加给学生。
篇9
数学课堂提问是数学教学活动的重要组成部分;是激发学生积极思维的动力;是开启学生智慧之门的钥匙。好的提问能引导学生获取知识,提高能力,积极思维,探索解决问题的途径;好的提问,可以激发学生的兴趣,启迪学生的思维,检查学生获得知识的情况;还能调节课堂气氛,沟通师生感情,吸引学生的注意力等等。那么,如何提高有效问题,让数学课堂焕发出强大的生命活力?是一个令人深思的问题。下面就课堂教学的有效问题,谈谈个人的一些思考:
1 提问应有目的性
教师的提问必须紧扣教学重点,要有一定目的性,要紧紧围绕教学中心来进行。俗话说“牵一发而动全身”就是这个道理,因而教师课堂中的提问应具体明确,不宜抽象模糊,问题设置得过大,学生不宜回答,不知该如何入手,回答就会不着边际,答非所问。
案例:《求平均数》
师;同学们,前周我们学校进行了趣味运动会,不但同学们玩得十分开心,而且老师们也玩得很高兴,接下来有两张关于教师投篮比赛的统计图,让我们来看看他们的表现。
这两幅统计图中孩子们,你有什么发现?
生1:我知道男教师参加的有陈老师、许老师……
生2:我知道女教师参加的有胡老师、罗老师……
生3:我知道纵坐标第一格表示1,一共有11小格。
……
显然这些学生说的 “新发现”并不是本节课要研究的内容,由于学生的回答没有“中”老师的意,所以对这些学生的发现教师置之不理,几个回合下来,学生的积极性也消退。慢慢地在后来的课堂中,学生的情绪就越来越低落了。
为什么会造成这样的后果呢?回想一下,这不能怪学生,只能怪老师自己提出的问题没有目的性。在课堂上,老师提出的问题没有针对本课时的内容给予学生以明确的方向,根据低年级学生的年龄特点来看,学生就无从答起,只有实话实说,看到什么就直说什么。这样一来,老师是又急又尴尬,可这又能怪谁呀?其实我们想,如果问题单刀直入,给学生明确的研究方向,还会出现那些让人尴尬的答案了。我们完全可以这样问:从这两幅统计图中你发现了什么数学信息?那么4位男教师,5位女教师不同的人数我们可以直接进行比较吗?你觉得这样公平吗?现在问题清楚,目的明确了,我想学生的回答应该不会偏离“轨道”。 因此在课堂教师必须注意自己的提问,要提到本课的关键之处,这样的问题不仅能引起学生探究的兴趣,而且又能使学生的课堂思维更积极更主动了,相信他们一定学得很快乐。
2 提问应具有准确性
在新课程改革的今天,为了体现教学的开放性,为了发展学生的思维,课堂上教师用得最多的一句话提问是:“”“孩子们,你有什么新发现?”“你发现了什么?”“你有什么新感受?”……这些提问虽然体现了“内容设计要具有开放性”的课标要求,但如果使用不当往往会使学生答非所问,误入歧途,使课堂节外生枝。
案例:《9加几》
问题情景――
课件演示运动会场的情景图。
师:小朋友们,看了这幅图你发现了什么?
生:我发现有小朋友在跑步
(由于思维的迁移接着有人抢着回答)
生:我发现有人在数饮料
生;我发现有人在踢毽子
生;我发现地上有小草,有毛毛虫
……
师;那除了这些你还发现发什么?
此时,学生大眼瞪小眼,感到束手无策,一副茫然的样子。
通过这个案例我们可以发现,问题一个,但离题千里,看起来热闹地课堂,目标还没有完成,分析原因只有一个,教师提问缺乏准确性,因为对一年级刚入学的学生来说,她们只会从最简单的东西入手,回答问题自然也一样,所以我在想,如果教师在提出“你发现了什么”问题之后,先让学生思考一会儿,再补充一个具有明确性的问题,“你能提出哪些数学问题?”这样的提问既明确,又问在关键处,既能对学生对收到的信息进行加工处理,还能对本课时的9加几这一课题展开讨论,这样的提问给学生创造有利的学习情景。所以,在课堂上要求教师的课堂提问表述必须清楚、明确、简洁,不能含糊其词,更不能模棱两可,教师一定要切忌不能提那些语言不明确,那种意义含混不清的问题,搞乱学生思维的问题。
3 提问应具有启发性
提问要有启发性,简而言之,就是我们常说的“启发式提问”。在课堂中,问题的提出要促进学生思维的过程,提高思维水平和能力,就象石头投入平静的水面,使之顿然注入活力,生起波澜,使学生的思泉随之喷涌,智慧之花灿然开放。但是众观现在的课堂,问题设计过于繁琐、处处都问,多而乱,老师所提问问题的答案,都是用简单的“是不是”、“对不对”、“可不可以”之类的答案来回答,一切流于形式,让人心寒。其实过多的提一些诸如“对不对”“是不是”“行不行”等这样的问题,不但不能有效的激发学生的思维,而且久而久之,学生的思维积极性也被磨损了,表面上看是教与学的双边活动,热闹非常,实际上并无实效。
案例:一年级P19解决问题
师:小朋友,这幅美丽的图片你看过吗?
生:没有
师:那你想不想知道这里面藏着什么数学小奥秘呢?
生:想
师:现在观察这幅图片,把你看到的告诉老师,好吗?
生:好的
师:那谁能告诉我,你看到了什么?
生:我看到了小朋友在捉迷藏
生;我看到了6个小朋友在寻找,有些躲藏了起来
生:有6个躲藏了起来
生:不对,老师,有7个
师:那你能用一句话来概括吗?
……
(在1分半钟后学生才开始加到正题上来)
以上案例,老师作了这样的3个“有没有,想不想,好不好”之类的问题铺垫后,才问学生:“你看到了什么?”我在想,这位教师在预设教案时有没有前先想一想他提问目的在哪,到底需要学生回答他什么,虽然这样的课堂学生回答的声音响亮、整齐,看似热闹,但真正有实效吗?学生回答“没有,想,好的”就说明课堂气氛好吗?有意义吗?为什么不在一开始就直奔主题,“请你说一说这幅图你看到了什么?把你看到的和大家一起分享,这样问的简洁又明了,学生的回答也不会一直在绕圈子,不但调动了学生思维的积极性,而且又能引导学生把图文有机的结合起来,收到了“投石击水”的效果。所以教师提问要少而精,多提具有启发性的问题,提问时多用“为什么”“怎么算”,少用“是不是”“对不对”“好不好”等选择性问语,这样学生既明白老师问什么,又可以使学生踮起脚来或者跳一跳便能摘到桃子的目的,不但激发学生学习兴趣,又有利于他们从不同角度、不同侧面去思考问题的能力。
4 提问应有一定的开放性
在数学课堂中,开放性问题具有一定的引发性,有“抛砖引玉”的功能。它能引导学生去发现、去探索、自己去想、去议、去做、去说。在解答过程中,学生的思维是开放的 、发散的。只有学生的思维发散了,我们才能从课堂中捕捉机会,提高创造成功的课堂效率。
案例:《两位数加一位数》
师:现在请小朋友想一想,怎么才能求出35+3的得数呢?
学生很快说出得数是38。
师:你们是怎么思考的?
生:35本数学书,添一本就是36 本,再添一本就是37本,再添一本就是38本。
师:你真了不起,你创造了一种计算的方法,实际上就是:35+1=36,36+1=37,37+1=38。谁能给这位同学创造的计算方法取个名字吗?
生:接数法。
生:添加法(教师板书:接数法或添加法)
生:我还可以这样想;35元加3元,先把5元加3元就是8元,再加30元,那么一共就是38元。(学生边说边用人民币进行演示)
师:谁又给这种方法取一个名字呢?
生:就叫“先加个位数”吧!
师:还有别的想法吗?
生:我这里有“小棒图”,先将5根与3根合起来就是8根,再加上30根,那么就是38根。
师你可以用小棒边操作边说明吗?
生:我把这个叫作“小棒法”……
学生大笑,且表示赞同。
师:你的方法真好,想的真周到,我想我们班的小朋友一定会感谢你的这种方法的。
教师再对学生的每一种方法进行评价,给予充分的肯定和赞赏。随后引导学生进行比较,讨论哪一种方法更简便。
两位数加一位数的不进位加法,用成人的眼光看是再简单不过了,但儿童的眼里是抽象的,按照过去的教法,教师教学时往往会直奔主题,即教学生学会用唯一的计算法则:先加个位,5+3=8,再加30就是38。然后让学生进行模仿,机械地训练,使学生达到计算精确和熟练,便完成了教学目标。我想这种教法,学生只会觉得枯燥无趣,感受不到数学的应用价值。
现在教者打破传统的学习知识的被动接受者的局面,打破师讲生听、师问生答的被动局面。教师在一开始就巧妙地设计了这样一个开放性的问题:怎么才能求出35+3的得数呢?就是要让学生自己思考,有自己的想法,有自己的解题思路。重视的是问题的解决过程,实际上学生解决问题的过程,就是创造的过程,即使有时是不恰当的甚至荒唐的或错误的,但是,只要有自己的解题方法,证明他就动过一番脑筋,这过程本身就蕴含着创造思维的火花。反之,如果教者这样设计:我们一起看一下,35+3的个位5+3=( )呢?30+( )=( )呢?不用思考都知道这种标准化答案会禁锢学生的思想,导致死记硬背,课堂只会被教师牵着鼻子走。老师怎样教过的,学生就怎样跟着回答,久而久之,就会扼杀创新意念,创造力就得不到发展。
5 提问应有一定的灵活性
教学过程是一个动态的变化过程,这就要求教师的提问要灵活应变,不同方式的提问,效果是不一样的,教师在提问时应根据不同层次的学生做到直问与曲问相结合,正问与反问相结合,明问与暗问相结,也可以根据学生在课堂上的临场表现,教师及时地调整课堂策略,做到提问的灵活多样。
案例;《有余数的除法》
小红带了28元去肯德鸡,她喜欢吃汉堡,薯条等好多的东西,其中汉堡10元一个,薯条6元一包,香辣鸡翅8元一对,可乐5元一杯。请问28元钱可以买几个汉堡,还剩几元?( )
A、2……4元
B、4……4元
C、5……3元
D、3……4元
师;小朋友们,现在请猜一猜,小红想把用28元买汉堡,那么能买几个呢?还剩多少钱?
生:选A 2……4元
生;选 D、3……4元
B、4……4元(其中有个别的学困生选BC)
C、5……3元
师:请选A的小朋友说一说你的理由,说说你是怎么想的?
生: 28÷10=2……4元
师;如果要选B的话,请你想一想,小红会买哪一种喜欢吃的呢?
生:28÷6=4……4元
师;那如果要选C的话,请你想一想,小红又买哪一种呢?
生:28÷8=3……4元
师;如果要选D的话呢?
师:小朋友们真棒,看来所有的问题都难不到你们了。恭喜大家!
本来这内容简单,大部分学生选择A,教师可以一下子就过去的,但是这位教师没有这样做,却是灵机动,如果要选B的话,请你想一想,小红会买哪一种喜欢吃的呢?这一问,立即引起全班学生的兴趣,大家纷纷讨论。这一问题恰恰把学困生容易产生错误的地方暴露出来,这种问题来自学生,又由学生自己来解决的方式,对发展学生的思维能力大有裨益,让学生在轻松和欢乐中学到知识。又一次为自己的“胜利”而感到喜悦。
6 提问要有可接受性
儿童阶段的思维特点是非常明显的,理解能力和知识水平处于萌芽时期。所以特别是在低年级,教师提问时要遵循适合性的原则,即要注意孩子的年龄特点,提问要注意由浅入深,从具体到抽象,注意分散教学的难点,通过层层分析,步步深入的问和答,使孩子进入顺畅的知识轨道,形成知识结构。
案例:《平移》
感知平移现象
师:孩子们,今天我们一起来学习一种运动现象:平移(板书)
师:你觉得怎么样的现象才是平移呢?你能用一个手势表示吗?
生;很平很平的移动(加手势)
生:一个东西就这样很平的移(加手势)
……
师;那你说一说这些是不是平移的现象吗?为什么?
(课件):电梯、推窗户、拉抽屉……
生:是,因为它们都是平平的移。
生:是,它们有些是从上往下平移的,有些是从左往右平移的。
生:是,因为它们是沿直的线平移的。
师:你能举例生活中平移的现象吗? 有哪些?
……
师:通过刚才的认识,你觉得平移现象有什么样的特点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