秋天的怀念教案范文

时间:2023-03-24 18:30:27

导语:如何才能写好一篇秋天的怀念教案,这就需要搜集整理更多的资料和文献,欢迎阅读由公务员之家整理的十篇范文,供你借鉴。

秋天的怀念教案

篇1

教学目标

1.体会作者抒发的感情及母亲话语中含着的意思。

2.领会母爱无私、博大、宽容、深厚的特点。

3.有感情地朗读课文。

教学重点与难点

1.重点:体会作者抒发的感情以及母亲话语中含着的意思。

2.难点:透过生活小事感受母亲对“我”的爱,透过生活中的小事表达“我”对母亲的深情。

教学过程

一、导入

1.导语:同学们,现在是什么季节?你认为秋天是什么样的季节?

小结:是啊!秋天硕果累累、大地丰收,是多么美好的季节。然而在作家史铁生的心里,秋天却弥漫着无限的伤感,这是为什么呢?这节课让我们跟随作家史铁生走进秋天的故事——秋天的怀念

2.我们先来初读课文。

二、初读课文

自由读文,边读边想:课文主要讲了什么内容?这篇课文主要表达了作者什么样的感情呢?(根据学生回答)

板书

母亲

小结:为了表达对母亲的怀念之情,作者具体是怎样写的?下面我们细读课文。

三、细读课文

(一)出示细读提示

1.为了表达对母亲的一片深情,作者选取了母亲生前的几件小事?找出相应的段落。

2.细读每件小事,画出课文中让你最受感动的句子,说说感动的理由。

(二)下面我们以小组为单位,结合提示中的问题,先在小组内自读理解,然后在小组内交流。

(三)汇报

第一个问题:

根据学生汇报情况,可能找到二件、三件、四件小事,这时教师引导:

1.读读这一段内容,想想是不是母亲生前的一件小事。

2.同学们再仔细读一读,看还有什么新发现。

小结:为了表达对母亲的一片深情,作者选取了母亲生前的四件小事来写。在叙述每件小事中,哪些句子让你最受感动。

第二个问题:

1.第一自然段

(1)学生自由谈,教师点拨:当时我是怎样的心情?(板书

——

绝望)

(2)课件出示:(第一自然段最后一句话)

师:联系第二自然段,大家知道:母亲现在什么情况?(指名读第二自然段)

肝癌这个非常可怕。她的肝会越来越硬,体重会越来越轻,肚子鼓的越来越大,还会经常吐血,疼痛难忍。而且这样的病不到三个月就会死去。

(3)母亲已经病入膏肓,疼痛难忍,面对我的暴怒和绝望,她忍住了哭声,更忍住了——(自己身体的病痛),还鼓励我,从这个“忍”字看出母亲怎样?

(板书——坚强)

(4)“咱娘俩在一块儿,好好儿活,好好儿活”。这是一句再朴实不过的话,母亲把“好好儿活”这句话重复了两次,她究竟要告诉儿子什么呢?

小结:母亲深知自己的日子不多了,她用两个“好好儿活”,面上鼓励儿子——母亲在世的时候,要勇敢地克服困难,坚强地活下去。实际上也在暗示儿子——母亲去世后……

(5)我们把这段话的理解再送回到文中去。(分角色读这段对话)。

2.第三自然段

(1)学生自由说。教师点拨:母亲说要带我去看时是什么神色?(央求)理解词

意。母亲是为了自己而央求儿子吗?为什么?

小结:母亲在病痛如此严重的时候下,她私毫没有想到自己,而是想到儿子,从这里我们体会到母爱什么?(板书——无私)

(2)当我同意看时,母亲的神色有哪些变化?(喜出望外、高兴)看对于我们来说是非常平常的小事,我的同意却令母亲喜出望外,为什么?(母亲是想在她有限的时间里,排解我心中的郁闷,鼓起我重新生活的勇气。)

(3)当时的我理解母亲的良苦用心吗?

小结:当母亲离去后,回想起这些往事,作者心中会感到怎样?(板书——愧疚)

3.第六自然段

(1)课件出示:别人告诉我,她昏迷前的最后一句话是:“我那个有病的儿子和我那个还未成年的女儿……”。

(2)省略号什么作用?那么,母亲还会说什么?

小结:这是一位多么了不起的母亲,在她生命垂危的最后一刻,想到的依然是她的儿女,这是一种怎样的爱?(板书——伟大)

4.最后一段

(1)指名读最后一段,其他同学边听边看画面。(出示课件图)

(2)当我看到这么多不同颜色的,更加懂得了母亲的话——要好好儿活。那么怎样活才是“好好儿活”?

“好好儿活”与不同颜色的有什么联系吗?

(3)课件出示(描写的句子)齐读

让学生自由说

点拨:这不同颜色的都有着不同的特点,代表着不同的活法,你能说说都怎样的活法吗?

黄——淡雅

要活得平淡,做一个实实在在的人

白——高洁

要活得高尚而纯洁

紫红色——热烈而深沉

要活得有热情、有活力,而不张扬

小结:那就是说,人有各种活法。具体来说,可以活得淡雅、活得高洁、也可以活得热

列而深沉。

(4)把这种感情送回到句子中,齐读。

(四)总结作者的写作方法:

1.作者用什么方法来表达对母亲的一片深情的呢?请同学们快速浏览课文,思考。(根据学生回答,相应板书——对比、语言、动作、神态)。

2.教师总结:作者借助生活中的四件小事,来表达对母亲的一片深情。把“我”与母亲的情感态度进行对比,抓住人物的语言、动作、神态,刻画出一位坚强、无私、伟大的母亲形象,表达出作者对母亲深深的愧疚、怀念之情。

过度:许多年后,史铁生在母亲的那句“好好儿活”的鼓励下,勤奋写作,写出了许多精彩的文章。

四、口语训练

1.同学们有没有查找资料?你查到史铁生的作品了吗?把你认为最精彩的一段读给大家听(放音乐)。

2.当清明节到来的时候,作者面对母亲的遗像,他会说些什么?

小结:你们道出了史铁生要对母亲述说的心声。母爱是人类永恒的话题。我们每一名同学都有一位深爱自己的母亲。那么,学完了这篇课文,你想怎样表达对母亲的一片深情呢?课下我们以《妈妈,我想对你说》为题,可运用本课的写作方法,给妈妈写一封信。

3.课后小练笔

以《妈妈,我想对你说》为题,给妈妈写一封信。

五、板书设计

秋天的怀念

母亲(坚强、伟大、无私)

绝望

篇2

【关键词】研训 青年教师 成长

【中图分类号】G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0450-9889(2017)01A-0013-02

青年教师是实施素质教育,推进教育现代化的生力军,是未来教育改革与发展的希望,关注青年教师的成长,重视青年教师队伍建设显得尤为重要。随着社会的发展,青年教师普遍学历高、知识面广、业务能力强、头脑灵活、思想活跃、有上进心,但其中能潜心钻研教育教学、“术业有专攻”的却为数不多。针对青年教师队伍的特点,我校探索出一条培养青年教师的新路子,结合本校教师在教育教学中出现的实际问题,有计划、有组织、有步骤地开展校本培训、校本教研活动,以“研训”为抓手,提高青年教师的专业素养,促进青年教师的成长,打造出一支高素质的青年教师队伍。

一、问题驱动式研究,实用性强

每一位教师在教育教学中都会遇到各种各样的困惑,甚至每个教育教学阶段都会遇到新的问题。我校常常开展问题驱动式研究活动,以教学中急需解决的某个共性问题作为切入口,组织教师共同参与研究,在问题驱动下制定研究计划,然后按照计划有步骤地开展研究活动,最后展示汇报研究成果并进一步推广成果。如在习作教学中,许多教师发现学生的习作内容空洞,描写不具体,经过调查分析,笔者发现主要原因是学生对周围的人、身边发生的事情以及眼前出现过的景物没有留心观察,缺乏积累意识,每次写作时只能挖空心思、搜肠刮肚、胡编乱造,写出来的作文内容空洞,不够生动具体。语文教师组一致认为应当改变学生的这种写作现状,指导学生学会观察身边的人和事物,感悟发生过的事情,指导学生积累写作素材,把事写真、写实、写活、写细,从而提高学生的写作能力。经过讨论分析,语文课题组把“如何指导学生观察周围的事物”作为研究课题。确定了研究课题之后,教师们开始收集资料、专题学习,再集中讨论、反复研究,最后制定出课题实施的具体方案。在具体实施阶段,全组语文教师通过集体备课,初步推出一节作文指导课教案,推荐一位教师试讲,然后全组教师再次修改完善教案,再上课、再修改,反复研磨,最后形成了比较优秀的作文指导课教案――《观察的金钥匙》。语文教师组的组员们根据优秀教案指导方法,指导本班学生观察事物,让学生在观察中掌握方法,用规范的语言、灵活的表达技巧,把所观察的事物描绘得生动具体,表现出自己独特的生活体验。最后,每位教师以论文、课例、教研日志等方式呈现教研成果并全面推广。这种问题驱动式研训活动能有效解决教育教学中遇到的实际问题,与常规教研活动相比,其针对性、实用性更强。在老教师的带领下,青年教师在研究中提高了认识,找到了策略,积累了经验,教研能力也得到进一步提高。

二、研究活动与时俱进,创新性强

传统、单一的教研活动形式,往往难以适应课程改革的需要,唯有不啻葱虏呕嵊猩命力。为此,学校的研究活动不论从形式,还是内容上,总是不断地推陈出新,牢牢地吸引教师们的目光,激发青年教师学习的热情。当前,微课作为一种新兴的教学方式,越来越引起大家的重视。“微课”是指以视频为主要载体,记录教师在课堂内外教育教学过程中围绕某个知识点(重点难点疑点),或是教学环节而开展的精彩的教与学活动的全过程。我校教师对这种新型的资源建设和应用模式表现出极大的热情和兴趣。为了让教师们尽快学会制作和运用微课进行教学,学校组织教师开展学习培训、观摩评课、微课比赛等活动,推进基于微课的校本研修新模式的形成。教师们积极参与此项活动,尤其是青年教师,他们在活动中发挥了年轻人容易接受新生事物、电脑操作技术熟练的优势,推动了活动的开展。比如,我校五年级语文教研组在开展《如何指导学生把动物写活》校本课题研究时发现,由于受生活积累差异、课堂教学的个性化指导缺失、集中批改方式的反馈滞后等因素的影响,学生习作效果存在较大的差异。语文课题组尝试将微课应用于习作教学中,开发方法指导型、素材积累型等系列微课作为支架,为学生创造一个新型的习作环境,帮助他们写其所想,轻松落笔。其中《抓细节把动物习性写具体》就是动物描写系列中的典型,这节微课的重点是教会学生留心观察和有效地捕捉素材,快速掌握写作方法,从而促进习作交流与评价。这样的教学尝试,起到抛砖引玉的作用,让更多青年教师投入到新型教学教研活动中。

三、以教师为主体,参与性强

新课程实施过程中,教师更多地关心学生主体性的发挥,但在研训活动中,学习的对象是教师,为了真正提升教师的教学能力与教育科研能力,学校应当不断发展与提升教师的主体性,使教师真正成为研训活动的主体。部分青年教师由于经验不足,或者对自己缺乏自信,他们往往不愿意在公众场合露面。为了改变这一现状,学校在开展教研活动时,精心设计“师徒对对碰”的教研活动,每次活动都会针对教学中的薄弱环节设置一个主题,如新课导入设计、有效问题的设计、板书设计、如何进行评课,等等,让不同层次、不同年龄段的教师都积极参与到教研活动当中。比如在开展以“如何找准切入点”为主题的“师徒对对碰”教研活动时,主持人先进行理论培训,然后老教师与青年教师同台竞技。老教师以丰富的教学经验从容应对,如在探究《草船借箭》一课的切入点时,老教师以结尾句“诸葛亮神机妙算,我真比不上他”作为切入点,设计核心问题:你从课文的哪些词句体会到了诸葛亮的神机妙算?教师再指导学生从诸葛亮的“知天文、懂地理、识人心”三个方面层层深入探究,这样的设计别出心裁,起到“牵一发而动全身”的作用。而青年教师另辟蹊径,以课文开头句“周瑜看到诸葛亮挺有才干,心里很嫉妒”作为切入点,按照起因、经过、结果层层展开课堂教学。老教师和青年教师在教学理念、教学方法的运用上通过比拼,提升了教师对教学理念的认识,促进教师教学水平的提高。对于青年教师来说,这种人人参与的研训活动给予他们更多锻炼和提升的机会。

四、专家名师专业引领,开放性强

新一轮课程改革从教材体系到教学内容,从教学观念到教学方法都对教师提出了全新的要求,教师专业成长已成为一个社会日益重视的问题。一线教师缺乏教育教学理论指导,仅凭直觉进行教学探索和实践,这种教学探索和实践往往耗费大量的精力,效率不高。而在专家、名师的先进理念、思想方法和先进经验等方面的引导和带领下,开展教育实践探索和研究,对提高青年教师的专业发展显得尤为重要。学校应组建一个由本校名师、骨干教师为核心的教研团队,聘请区内外专家、名师、学者共同参与,有目的有计划地开展主题鲜明、形式多样的研训活动,对教师们进行理论指导和教学示范。比如我校于2014年6月12日邀请全国特级教师于永正来学校上示范课,于永正老师执教人教版语文五年级上册课文《秋天的怀念》时,在课堂上展示的双基训练,朗读的指导,细节的处理简简单单、扎扎实实,让全体听课教师深深地感受到了于永正老师厚实的文化底蕴,高超的教学艺术。于永正老师极具个性的教学风格,睿智风趣、激情昂扬的教学语言,不仅震撼着学生的心灵,也感染着在场的每一个教师。这种形式多样、扎实有效的研训活动吸引了共同体学校的青年教师来参加,校内外教师共同学习、共同研讨、共同提高,让青年教师的专业发展由封闭性向开放性转变,也促进了科研薄弱学校青年教师的成长。

篇3

苏霍姆林斯基《给教师的一百条建议》中讲述了这样一个故事:一个在学校工作了33年的历史教师,上了一堂非常出色的观摩课,听课的一位教师问他:“你的每一句话都具有巨大的思想威力,请问,你花了多少时间来准备这堂课?“那位教师回答:”这节课我准备了一辈子,而且,一般地说,每堂课我都准备了一辈子。但是,直接针对这个课题的准备,我花了约15分钟……”一辈子与15分钟,一语道出了教师备课的真谛。

的确,“台上一分钟,台下十年功”,教师良好的课堂教学效果在很大程度上取决于教师备课的有效性。那么,怎样才能做到有效备课呢?在教学实践中,我主要通过以下五个步骤实现有效备课。

一步曲:深入了解学生,找准教学起点

要让学生通过一节课的学习有所收获,首先就要了解学生的原有知识经验基础,也就是确定教学的起点。所谓起点能力(起点行为),就是学习者对从事特定的学科内容或任务的学习,已经具备的有关知识与技能的基础,以及对有关学习的认识水平、态度等。它是影响学生学习新知最重要的因素。信息时代,学生获取知识的渠道大大拓宽了,再某些方面学生对信息的掌握可能比老师更快、更多。他们的学习准备状态有时远远超出教师的想像,许多课本上实际或未涉及的知识,学生已经有了相当的认识。从这个意义上讲,教师与学生截获搜信息的速度和容量是平等的,也是互补的,教师事先所设定的教学起点不一定是学生的真是起点。美国教育心理学家奥苏贝尔曾经说过:“如果我不得不把教育心理学还原为一条原理的话,我将会说,影响学习的最重要原因是学生已经知道了什么,我们应当根据学生原有的知识状况去进行教学。”教师应该根据教学对象的实际能力确定教学的起点,顺着学生的思路设计教学过程,其前提就是必须了解教学的真实起点。

二步曲:客观分析教材,优化教学内容

教学是一项复杂的活动,它需要教师课前做出周密的策划,准确把握教材。我们在教学中首先要明确我们是用教材教,而不是来教教材。所以我们就可以依据“课程标准”重组教材或调整教材顺序等,准确把握本节课要求学生掌握什么知识,学会哪些学习方法,以及本节课在整个单元教学和整册教学中的地位,教学重点和难点是什么。

新课程理念下的教学已不再是知识本位的教学,而是关注学生的生命状态的发展,对学生一生的发展负责任,于是教学中我们更加关注过程与方法的培养;其次是情感、态度价值观的培养;最后才是知识与技能。首先明确本节课我们将培养学生哪些学习方法和培养哪些学习习惯,在教学中采取的策略是什么;其次在教学中通过怎样的方式或通过设计什么活动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使学生产生积极的情感,从而使学生感受到学习的快乐;最后通过学习使每个学生在知识与技能,学习方法与学习习惯都得到不同的发展。

三步曲:理清教学思路,设计教学过程

窦桂梅老师认为文章的主题即“题眼”。那么我们在备课的时候可以抓住文章的“题眼”引发开去,理清教学思路,纵向、横向构建整个课堂。在听窦桂梅老师的《秋天的怀念》这一课时,不难发现,她紧紧抓住“好好活”一词为“题眼”,进行课堂构建——先体会母亲的“咱娘俩在一块要好好活”;再探究“我俩在一块要好好活”;最后引申到“我们在一块要好好活”。如此一来,课堂的教学思路极为清晰。我也将此法引用到自己的教学实践中。如在备《最大的麦穗》这一课时,我并不急于搜集课外资料和教学参考书,而是认真“啃”教材,钻进去,最终抓住“最大”一词为“题眼”,进行课堂构建,步步深入、层层设疑。这么一来,这堂课的思路就从“乱花渐欲迷人眼”到“柳暗花明又一村”的清晰。

有了清晰地教学思路,我们就可以按照思路设计教学过程。备教学过程主要目的是实现教学结构化,精雕细琢地对教学时间,情境创设,教师行为和学生行为进行科学化的总体设计和规划,使学生在单位时间内学习收获最大化,深刻感受学习经历,体验紧凑而快乐的学习过程,提高教学效益。我认为这个环节是教师整个有效备课过程的中心环节。因此,在这一环节的备课,我们只有细致、执着地精雕细琢,才能使我们的课堂出彩。

四步曲:美化教学语言,捕捉教学细节

一个气质高雅、精力充沛、神采飞扬的教师必定更容易被学生所接受,而且小学生最善于模仿,我们的言谈举止定会潜移默化地影响着我们的学生。备课时,我们虽不可能把每句课堂语言都预设好,但比较重要的过渡语言和总结性语言还是可以预设的,这部分能预设的语言,一定要仔细推敲。要考虑到是否言简意赅,通俗易懂?是否能最直白地表述核心知识点?怎样呈现就更富有激情,具有“煽动性”,更能为实现教学目标服务?怎样做到口头语言与肢体语言合二为一,相得益彰,从而一程一程地推进课堂教学甚至形成课堂的。这虽为教学细节,可能起到画龙点睛的作用,尤其对语文教学来说,具有潜移默化、推波助澜之功效。

五步曲:进行教学反思,修正教学行为

篇4

一:在实习中,提高了我们的教学能力和综合素质,是全方位的实战训练,有利于提高从教技能,在我们身份转换中健全心理素质;在艰苦的环境中锻炼身体素质;在教育教学中提高专业素质;在文明教育中完美人格素质。

二:离论联系实际,使我们在社会实践中接触与本专业相关的实际工作,增强感性认识,培养和锻炼我们综合运用所学的基础理论、基本技能和专业知识,去独立分析和解决实践问题的能力,为毕业后走上工作岗位成为一名优秀的教师打下一定的基础。

三:同时,可以检验教学效果,为进一步提高教育教学质量、培养合格人才累经验,并为自己能顺利与社会环境接轨做准备。

在学校实习的这十五周的时间里,感受颇多。实习期间,我遵守学校纪律,严格要球自己,努力为人师表。我出任了初二三班的数学教学任务兼班主任,认真完成了三方面的实习基本内容,具体情况如下:

1.育工作实习方面开学初期,来xx学校,积极主动向原班主任请教,了街班级了解情况,在明确教学进度及教学计划后,马上跟随杨老师听课,参加教研会议,小组内试讲,评课。我所在的班级,学生基础参差不齐。因此,在备课中,注重对基本知识和基本理论的强调。结合听课的心得制定了教学计划,进行了试讲,得到了指导教师的肯定后,正式走上讲台。

走上二年三班的讲台时,不免有些紧张。这是第一次正式讲课,还带着紧张之为的些许激动。经过精心备课,本节课还是取得了一定的成绩,完成了各项教学计划,课程的讲授得到了指导教师老师的好评,但同时也指出了我的不足,课下,我即使总结了自己的得失,并进行反思。

在教学过程中我不断积累经验,研究课程,改进教学方法,使每堂课程都饱满精练。在我自己的努力和指导教师的帮助下,我的教学实习工作取得了圆满成功。在实习期间,认真批改每一次学生作业及考试试卷,及时分析试卷,找出学生的知识不足,把握教学的重点。并且认真完成实习教案十篇

2.班主任工作实习方面在进行教学实习的同时,我还进行了班主任工作实习。进入xx学校开始,我便张老师的指导下开展班主任工作。我深入初二三班了解情况,帮助班主任老师开展各项工作,

开学初期,开展“新学期、新态度——我能行”主题班会,在新的学期开始,增强学生的自信心,让学生感受到通过努力而成功的喜悦。同时做好本学期的学习计划,制定学习目标,在“我能行”的态度中,朝着目标前进。学期中期,开展“文明、礼仪”主题班会,培养学生文明礼仪须从现在做起、从自身做起的意识,并为学校的和谐建设做出一份贡献。五月中旬,在期中考试已结束而期末考试尚未到来之时,为谨防学生s思想松懈、学习放松,开展“成功捷径——奋斗”主题班会。引导学生学树立正确的人生目标,通过各项小活动体会奋斗过程中带来的成就感,为期末考试的复习铺设一个良好的捷径。

在实习工作中,我还着重做了几位同学的思想工作,帮助他们克服思想波动,在青春叛逆期,引导他们树立正确的人生观、价值观,并对其进行课业辅导,等等。因此,在张老师的细心指导下,我学到了许多本上没有的东西,积累了许多班级的管理方法,并有了一定的班主任工作经验,为日后走上工作岗位打下了坚实的基础。

3.教育调查与研究报告方面

进入学校之后,综合xx学校的现状及学生特点我做了细致的分析,同准备阶段的教育调查计划一并制定了本次教育调查的主题及调查步骤,展开教育调查,并同周边的几所中学的实际情况相结合,作了此次报告.此次调查报告的方向重点是如何提高课堂气氛、调动学生的学习积极性。我听取了学生的一些意见,请教了一些教学经验丰富的教师,查询了有关资料,并结合了当前《课程标准》完成了教育调查报告,报告得到了指导老师的认可。

 

以上三方面的内容是我在实习期间完成的。回忆十五周的教育实习,使我深深体会到,要想成为一名优秀的人民教师,是非常不容易的。除了本身应具备渊博的学识外,其他各方面如语言、表达方式、心理状态、以及衣着、动作神态等也是有讲究的;当然,我更是体会到了当一名老师的快乐与幸福。与学生在一起,我会回忆起自己中学时代,也会想起

自己曾经的点点滴滴。当我在讲台上书写每一笔的时候,我都能觉察到自己脸上洋溢着幸福的微笑,因为,我这么多年读书学来的知识,终于找到了传输给他人的途径,让我自身有一种成就感。

 

篇5

实现教师专业发展是开展校本教研的着眼点和立足点,开展校本教研是实现教师专业发展的有效和现实途径。教师专业发展的途径是多种多样的,校本教研以其明确的目标指向、与学校和教师的天然联系以及能动、鲜活和不断创新等特质,成为促进教师专业发展的一条现实的有效途径。开展以校为本的教研活动是推进新课程和教师专业发展的必由之路,建立以校为本的教研制度符合教师成长规律,它有利于创设教师间交流切磋、互相帮助促进、互相关心爱护的学校文化,使学校不仅成为学生成长的场所,同时也成为教师成就事业、不断学习和提高的学习型组织。笔者所在学校对校本教研形式进行了初步探索,开展了形式多样、内容丰富、富有实效的校本教研活动,有效地促进了教师专业成长。本文从群体学习式校本教研、先导小组式校本教研、引领式校本教研、合作式校本教研、联片式校本教研、网络式校本教研六个方面阐述了校本教研的做法,及其对提高教师的专业化水平发挥的重要的作用。

一、群体学习式校本教研

群体学习式教研模式较好地解决了学校存在的具体问题。通过各种方式学习使教师转变教育教学观念,更新教育教学理念,树立起新的教学观和人才观;通过课堂教学实践、搭建交流平台,让教师在互帮互助中不断完善、提升自身的教育教学水平,不断优化课堂教学,提高课堂效率;通过适时以研究者的眼光审视和分析教学理论与教学实践中的各种问题,对自身的行为进行反思,对出现的问题进行探究,对积累的经验进行总结,使其形成规律性的认识,促进教师专业成长。全校教师以教研组、课题研究小组、志愿者组合等形式,加强群体学习,用学习的力量避免盲目。我校在校本教研中坚持理论指导实践。成立以分管教学副校长为第一责任人的校本教研机构,以教研组为单位、课堂为主阵地,在每学期初就定好开课时间、执教者和课题报送学校,学校研究指定每节课的主持人由学校领导承担和中心发言人由教研组长承担,形成计划。在活动中,执教者通过由独自备课形成预案、集体备课形成方案、正式上公开课、课后说课、集体研讨评价、反思总结等环节的锻炼,不断完善、提升自我的教育教学水平;听课参研者则从参与备课、听课、评课中发现、掌握新的教学方法和教学规律。总之,群体学习式教研模式要求教师以新的课程理论为指南,以促进每个学生的发展为宗旨,把学习研究、设计行动、反思总结贯穿教学生涯始终,进一步提升学校的办学水平及教育教学质量。

二、先导小组式校本教研

先导小组是教师先行研究的群体,他们由愿意敞开自我、敢于质疑、善于反思、勇于引领、乐于分享的、具有理性思考和实践经验的成熟教师和有悟性、有活力的青年教师组成,不同的年龄结构和不同实践智慧的、优势互补的教研群体。这种校本教研的作用是榜样、示范、专业引领。它应起到两个层面的跟进作用。第一个是先学先行——实践、研究、反思、总结,形成教研组内的连环跟进;第二个是以典型课例的研究,引发不同层次的教师深入思考,造成全校的研究态势,进行一次、再次的、不断反复的滚动式实践,以此扩展到面上,形成连环跟进。我校通过建立一个由市、县级教坛中坚、学科带头人等教师组成的先导小组方式,先行实践,在实践的过程中带动了更多人的认识,引发了学校更多人的自觉实践,最后达成各自的共同长进。

先导小组引领下的校本教研,其推进的重点在集体跟进。先导小组每个成员在各自班级的尝试和围绕课例的集体反思,其实是率先“尝一尝梨子的滋味”,尝试后进行的活动方案交流,可能会在不同背景下得出不同的方案,如果真是这样,则不必强求统一,可以各自汲取设计的优点,通过相互引领,实现优势互补。先导小组成员回教研组后,可在教研组中发挥专业引领作用,提高连环跟进式教研的质量.同时,还可以把各个教研组中未能解决的教学问题带回先导小组研究,形成先导小组与教研组之间的良性互动氛围。总之,我们初步认识到,先导小组引领下的校本教研是为了发挥群体实践智慧以不断解读与提升新的教育理念;探索符合当代教育理念的、具有教育创新价值的教育行为;形成举一反三,促进有效教学的能力。为此,我们需要防止片面追求没有研究的专题,没有根据既定专题进行深入思考的“跟进”,以免使“跟进”走向形式化。我们还要考虑学生的不同经验背景和教师的不同认知风格和教学方式并充分给予尊重,以使教学活动的“跟进”取得实效。

三、引领式校本教研

学校充分发挥校内骨干教师的引领作用,成立专门的工作室或研究小组,与一般教师组成一个实践共同体,教师们在面对一个复杂、真实的教学问题的讨论与处理过程中,获得知识、技能与相应的体验。我校在县教育局的帮助下建立了永嘉县小学数学名师工作室,招聘县内一批数学骨干教师进入名师工作室,对学科教学、课改中的热点与难点问题进行深入的研究与实践,也为我县的教育事业注人新鲜血液。教师的成长迫切需要校内、县内成熟的有经验的县级或市级骨干教师的指导和带教。因此,提倡由县名师工作室真正启动“师徒结队”活动。由一位“三坛”以上的教师带几个徒弟,也可以一个徒弟拜几个骨干教师。在“师带徒”的过程中,采取“四课联动”引领的方式进行帮带,促进新教师的迅速成长,甚至成为一批新的“骨干教师队伍”。所谓的“四课”,一是“青年教师诊断课”。先由青年教师执教一节展示课,针对存在的问题,制.定出切实有效的帮扶措施。二是“骨干教师示范课”。发挥骨干教师优势,针对青年教师存在的问题精心备课并提供示范课,观摩后逐人交流观摩感受,挖掘授课“亮点”,完善自己的课堂教学。三是“跟踪矫正课”。骨干教师对青年教师进行跟踪听课,结合研讨、评议情况,分析授课得失,指导授课教师完善教学设计,改进教学方法。四是“反思汇报课”。青年教师经过听评课的磨炼、示范课的引领及个人的感悟,优化自己的课堂教学设计,上好汇报课。“四课”活动是一个螺旋上升的动态过程,在这个过程中,骨干教师的示范课起了非常重要的引领作用。而青年教师就是这样通过参与“诊断课一示范课一跟踪课一汇报课”等“四课”联动研讨活动,激发起参与教研的内在动力,加速了成长步伐。

四、合作式校本教研

合作式校本教研是指教师为完成共同的教研任务,达到共同的教研目标而分工协作展开专业性的教研活动。共同的目标是合作式教研的核心,分工协作是关键。一所学校所具有的合作文化应该表现在学校具有广泛认同的目标和价值观。为共同的学校教育目标,教师珍惜与同事之间的意见交流。学校具有持续学习和改进的文化自觉,视学校为一个共同学习进步的共同体。学校的教师协同工作,同事之间建立并维持一种合作伙伴关系,积极参与合作性活动。学校为群体反思、集体探究和个人实践提供平台和机会,鼓励教师和他人努力合作,共同创设合作发展的学校环境。学校有植根于教师群众的领导,信任教师参与决策的职业素质,鼓励教师积极参与合作的效能,形成学校价值与目标共享。我校认真开展学校、校际间教师的交流。在我校教育教学第一线,有经验丰富的老教师,也有易于接受新事物、勇于创新的年轻教师。在教学中他们相互学习,取长补短。同伴互助,有助于探索新课程实施过程中所遇到的各种具体问题,研究解决教学中的实际问题,总结、提升教学经验,促进教师专业成长。我们的做法是:

1.集体研讨。我校重视发挥教研组的作用,开展教师间的交流与合作研究。我校坚持每周的教研活动,确定每周二下午为“校本教研日”。教研活动有计划,形式多样,联系实际,讲求实效。活动内容一般与主题研讨挂钩,以课例为载体。每次活动定时间、定地点、定人员、定主题、定内容、定中心发言人、定记录人。活动时,留出充足的讨论发言的时间并做好教研活动的详细记录,拟出的改进措施并注意落实。同时宣布下次活动主题。有时也可以总结、交流、反思本周的教学情况,进行查漏补缺,并集体制定下周计划。校长、教导主任,定期检查、总结各教研活动开展情况。

2.集体备课。同年级同学科教师为一个备课组。每周的集体备课时间,要求教师们人人说教材、备教材、备学生,共同设汁每一堂课。把主要精力放到对教材的把握上,对学生情况的分析上,对课堂教学的预设上。最后形成教案,主要从教师和学生的实际出发,设计教学思路和环节:集体备课时要求教师做到:(1)备课前必须自读自悟教材,对教材有个整体把握,对本班学生有大体了解;再读单元教材,明确单元主题和结构;然后逐课进行品读、分析。(2)重视集体备课时的同伴互助和专业引领。集体备课时,对教材的知识点,重难点,教学目标和教学手段等都要讲清楚。同组的教研组长和骨干教师发挥引领作用,大家集思广益,共同定教案,共同找出解决问题的办法。

3.上研究课。每学期每个教师在校内上一次以上的研究公开课。学校教导处编排好教师研究课时间安排表。研究课一般由教研组集体备课,共同研究出一节的教学设计来,然后由相应的执教教师上公开课。课后组织好评课工作,先由执教者作教学反思发言,然后听课者评课。教案及评课记录存人教师个人档案。课中还包括说课、评课。课前,授课教师对自己的教学内容、思路及策略进行了简要说明,使在座的听课教师对本节课的梗概有了大体了解,做到带着目标听课。课后,又组织了领导和听课教师互动评课,其中,老师们对课堂中所反映出的问题进行了深入的剖析并提出了诚恳地建议。在“说一讲一评”一系列活动中,老师们对新课程、新教材、新理念、新方法有了具体的认识,并能很好地应用到教学中。

4.进行师徒结对。充分利用学校学科带头人、骨干教师资源,缔结优秀教相长,共同提高。每学年根据师徒教师的表现情况评选“优秀师徒”,提高这项活动的实效。

五、联片式校本教研

联片校本教研就是建立教研强校与农村学校之间的校际教研共同体,使原有“以县为主”的教研范围更扩大,教研网络更完善,形成区域之间、校际之间以强带弱、以强促弱的教研互动局面,从而使分散的教研力量形成合力,为农村教师的成长搭建平台,达到优质教学资源互补共享,继而推进课程与教学改革,提高教师专业发展水平和全县教育教学的整体水平。所以,联片教研对提升农村学校教师的课堂教学技能也是一种非常有效的措施与方法。联片教研的优势和作用主要体现在:

一是它为农村教师的成长提供了更宽广的交流、互动、展示的平台,增加了锻炼的机会。据不完全统计,近三年来,我校作为温州市示范学校单在联片教研方面,就有50%以上的农村教师在片区教研会上做过课。二是联片教研实实在在地为解决农村学校在课程实验过程中的一些实际问题展开了教研活动,提高了教研活动的针对性、实效性。三是联片教研发挥了农村学校教师的教研的主体作用,调动了农村教师参与教研的积极性。四是联片教研加强了校际之间有效的交流和沟通,促进片区各校整体性、集合式优势成果的形成。

总之,实行联片教研有利于提高农村学校教师的课程实施能力;有利于发挥骨干教师对农村学校的辐射作用;有利于强校与农村学校的交流和经验推广;有利于推动农村学校的校本教研,帮助农村学校提升教研水平,实现优质资源共享,从而最终确保农村学校课程实验的顺利实施,促进农村学校教师的专业成长。同时,联片教研还可以改变教育科研活动单靠教研室组织的传统观念,实行“片区设计、县级指导、学区组织、教师观摩、大家评议”的办法,形成“小教研、大格局、创特色、竞发展”的新型教科研局面,扩大了农村学校教师对教科研活动的参与面,提高了教科研工作和课改实验工作的有效性。

六、网络式校本教研

为了促进教师的专业发展,培养各学科骨干教师和学科带头人,提高优秀青年教师的整体素质,为学校教师队伍建设贡献力量,我校利用校园网和教师博客,组织老师们读书交流、专题讲座、学术沙龙、教学研讨、校际对话等活动,为会员布置读书、写作、发言等任务,进行评选、考核、交流、展示,帮助教师自加压力、积极进取、团结协作、共同发展。

1.开展网上集体备课。每次集体备课,先有主备教师将自己的教学设计放在自己的博客中,其他教师学习教材以后在网上阅读主备教师的教学设计,根据自己的理解提出合理化建议。主备教师跟博客好友及时进行沟通交流,更改教学设计。特别是要对博客好友提出的意见及时给予回复,在不断交流中,使教学设计日趋完善。主备教师用大家集思广益的教学设计上课,其他教师听课。听完课后,讲课教师将这节课的教学反思放在自己的博客中,听课教师根据讲课教师的反思以及课堂教学表现,结合自己的教学经验在博客中评课。因为在网上参与活动,不受时间和地点的制约,更因为大家在评课时不是面对面,更多的真话、实话、促进教师成长的话才能说出来,避免了以前面对面评课时爱说空话、大话、套话、不疼不痒的话。学校要求有评必要回复,大家之间交流更加频繁,交流更加真诚。在交流中,思想得到了提高,理念得到了更新,经验更加丰富。

2.开展网上观课、网上议课活动。利用网络走进名师课堂,学习于永正、华应龙、贲友林、窦桂梅、刘德武的教学风格;学名师导入迅速、自然;学名师提问题有技巧;学名师点拨适时;学名师童心永驻;学名师朴实无华的课堂语言;学名师巧用画龙点睛之笔等,使每位教师都有不同的提高。我们根据教师讲课的实际,组织网上听课,为教学思想的形成输入新鲜血液。每月,我们至少进行一次网上观课,解决教师的实际困惑。如语文教研组中一些教师讲课缺乏激情,我们在网上观看了窦桂梅老师的“秋天的怀念”;一些教师觉得作文指导难以下手,我们组织在网上观看了李海燕老师的“夸夸同学的优点”习作指导课;一些教师对古诗教学存在误区,我们组织教师在网上观看了孙双金老师的“春望”。

3.问题疑惑博客求助。教师在反思中、在实际教学中产生的问题和疑惑有时同伴解决不了,我们要求教师及时在博客中求助,看着天南地北的专家、同事、朋友的出的好点子,教师从心里感到佩服、满意,对博客教研更有兴趣,更有信心。一位教师爱急躁,动不动对学生乱发脾气,自己觉得更烦恼,但碍于面子,不好对其他教师讲,这种情绪一直困扰着他。一天,他将自己的烦恼写在了自己的博客中,网友们纷纷跟帖,说自己的经历,也写出解决这类问题的办法。看着网友的帖子,这位教师豁然开朗,改掉了犯急躁病的毛病,在教学中能够心平气和,自己觉得学生可爱多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