祖父的园子教案范文
时间:2023-03-26 05:37:49
导语:如何才能写好一篇祖父的园子教案,这就需要搜集整理更多的资料和文献,欢迎阅读由公务员之家整理的十篇范文,供你借鉴。
篇1
一、目前语文课堂中关于学生质疑的现状和思考
现象一:花架子式质疑
有的老师为了显示一下民主的态度,会让学生提问,可是之后的教学却把学生的问题高高搁置,让学生提问成了糊弄人的花架子。
现象二:屏蔽质疑
教师因为预设不充分或课堂机智不足,对学生的质疑不能作出诊断性评价。还有的教师担心学生提问题太多扰乱课堂秩序,根本不想给学生提问的机会。
现象三:无头绪质疑
学生缺乏质疑能力,往往问题琐碎,一步一问;或者是天马行空,离题千里;或者是不懂归类,问了又问……我听过最极端的一节课是每个学生都写了一张自己提问的条子贴在了黑板上,真是“乱花渐欲迷人眼”。
二、小学语文课堂中培养学生质疑水平的思路和策略
(一)“让”问:建立问题意识,创造提问机会
在课堂上要给学生充分质疑的机会。在学生提问时迅速捕捉那些能与自己的教案整合的有价值的提问,进行合并、归纳和排列。给学生充分提问的机会,时机也要把握,课前、课中、课尾,要与具体的课文和教学需要相匹配。
1.问在课前
这类问题是统领整个教学脉络的大问题,能帮学生建立全局意识。比如我在教学《我和祖父的园子》时进行课前质疑,学生便问出了“萧红在写那些和祖父一起生活的往事时,为什么要用那么多的笔墨来写园子里景物”这样的极有价值的问题。课堂结束时,学生发现这个问题已经迎刃而解,而且理解了这个问题也便理解了整篇文章,理解了萧红,那一份豁然开朗的喜悦是在老师的满堂问中找不到的。
2.问在课中
这类问题往往是切合着文章机理提出的,可能是问某一个词、某一句话,是能够解开文字语言密码的微观提问。在教学《月光启蒙》时,我为了让学生领悟“芳香的音韵”中“芳香”一词的活用之妙,努力引导学生质疑,学生提出“芳香是用来形容气味的,这里为什么可以用来形容听到的声音”这个问题。这是指向于言语特色的问题,若由老师提出来,有“告诉”的嫌疑,让学生自己质疑来发现词语的活用,则有水到渠成之妙。
3.问在课后
这类提问往往是直指文章核心要义,发现文章内涵寓意的提问。我在教完《螳螂捕蝉》,学生提出了“吴王究竟有没有相信少年的故事”这一问题。一石激起千层浪,有的同学认为“相信”,另一部分同学则认为“不相信”。最后我们达成的统一意见是:相不相信已经不再重要,很多寓言故事我们明明知道它是假的,却愿意接受它传递的寓意。这个问题,无疑把课堂的讨论引向了纵深之处,揭示出了所有寓言的内在魅力。
培养学生问题意识,最关键的是老师要建立“让问”的思想观念,给学生一个机会,他们才可能还你一个惊喜。如果永远都是束缚着他们的手脚,他们永远也学不会让思维驰骋翱翔的本领。
(二)“类”问:找准提问方向,理清问题类别
当我们给予充分的机会让学生提问后,会发现有一个亟待解决的问题――大多数同学提出的问题缺少思维含量或者是没有价值。也就是说,学生不会提问,问什么,向哪里问,他们一头雾水。这也正好证明了大多数同学在自读文本时,处于一种浅阅读状态。这需要教师花大力气,进行一定的方法指导。
问题大体上分为这样三类:“问内容”“问结构形式”“问语言表达”。
以《我和祖父的园子》为例,如果是“问内容”,可以问:我和祖父在园子里干了什么?我在祖父的园子里做什么事最开心?
如果是“问结构形式”,可以问:我和祖父在园子里做了那么多事,哪些详写了,哪些略写了,文中两段景物描写,分别放在文章开头和结束,有什么作用?
如果是指向“语言表达”的提问,可以问:文中两段景物描写,在写法上有什么不一样?开头第一句话“呼兰河这小城里住着我的祖父”能不能改成“我的祖父住在呼兰河这小城里”?
有意识地利用几篇文章帮助学生进行归纳梳理,学生便会迅速领会提问的窍门,提问时也便能有的放矢了;而且这样的提问习惯一旦形成,他们在自己初读的时候就不会只在内容上多做流连,而是能够沉下心来观摩全局结构,静品言语魅力。
(三)“育”问:提供思考台阶,给予提问帮扶
在学生提问的过程中,我们还要想方设法地帮他们提出高质量的问题,这就需要老师提供一定的台阶。我执教《月光启蒙》时,先引导学生对“童年的夏夜永远是美妙的”这句话中“永远”和“美妙”的关注,再引导他们质疑,学生便问出了“为什么在作者心里,童年的夏夜永远是美妙的”这个问题。如果直接让学生提问,学生也能问出,但却少了对“永远”和“美妙”两个词语的关注,显然没有需要的那种温度。所以表面上看起来提出的是同一个问题,但它在学生心中投影是不一样的。这一台阶的铺设让问题的扣人心扉的力量有了显著提升。
(四)“鉴”问:进行问题评价,甄别问题优劣
提问是有能级之别的,同一个点上提出的问题也有分别,有时甚至是一字之差,就能让问题提升一个档次。那么,我们的学生心中有衡量问题的标尺吗?只有拥有了鉴别问题优劣的眼光,他们的思维才能深入。所以在课堂上我经常说的是:“在同一个点上,你还有更深刻的问题提出来吗?”“你们看看,他们问的这两个问题非常类似,只有几个字的差别,哪个人的提问更有意思呢?”就这样,进行筛选和甄别,让学生在一个个实例中逐渐清楚什么样的问题是真正有价值有深度的好问题。
篇2
关键词:语文教学备课;备课程序
中图分类号:G622 文献标识码:B 文章编号:1002-7661(2016)10-089-02
语文教学备课是语文教学的基本环节,也是语文教学的首要环节。关于备课的方方面面,前人已有很多精彩的论述。在此,我也就语文教学备课的诸多问题谈一些琐碎的看法,没有套路,故称之曰“琐谈”。
古人亦云:“凡事预则立,不预则废”。我们的语文教学也不例外,也需要教师为这节课做准备,那就是语文教学备课。
有的教师认为备课就是抄教案。教案,书店里多的是,用得着自己去动脑筋吗?笔者认为,借鉴无可厚非,我们的语文也应该有“拿来主义”。我们可以有选择性的运用,取其精华,去其糟粕。教与学的主体都发生了变化,别人的口味就一定适用于你,适用于你的学生吗?照搬照抄别人的教案就好比把别人的鞋穿在自己脚上,是很难合适的。
有的备课环节没有把握好,甚至很重要的东西就不见踪影。反映在课堂上,就是:有的前后衔接不自然,甚至根本没有什么必然联系,显得杂乱无章 ;有的平铺直叙,听不出重点,看不见难点 ;有的一节课学生什么都在学,而什么又都没有学懂,学生也云里雾里,不知所云。
有的备课偏离了语文教学的方向。有的教师把“审判”形式引进语文课堂,本无伤大雅,但是一节课全是这个东西,那就没有语文味道了。这样的课学生学到了法律知识!法律知识是语文课的任务吗?肯定不是。这是“耕了别人的田,荒了自己的地”。
那么,为什么会出现这些现象呢?
第一,对备课的认识不到位。语文教学备课是在分析学习者的特点、教学目标、教学内容、学习条件以及教学系统组成部分特点的基础上统筹全局,提出教学具体方案,包括一节可进行过程中的教学结构,教学方式,教学方法,知识来源,板书设计等。由此可见,别人的教案仅仅是适用于别人的学生,你的教学目标怎么实现,要选择适合于自己学生的教学内容,适合自己学生的教法和学法。
第二,不了解备课的程序。该有的环节没有,重要的东西始终没有出现。环节之间没有很自然的过渡,让学生一头雾水。究其实质,是对备课的程序不知晓,是对备课没有科学的认识。
第三.对语文课的任务认识不到位。在语文课上就该有浓厚的语文气息。《语文课程标准》指出:“语文课程应致力于学生语文素养的形成和发展。语文素养是学生学好其他课程的基础,也是学生全面发展和终身发展的基础。”由此可见,语文应该对学生进行文化熏陶,从而发展他们的语言,启迪他们的智慧,陶冶他们的情操,发展他们的个性。
一、怎样备教学目标。
教学目标是教学活动中预期所要达到的结果。它规定了通过具体教学过程学生应该学会什么。
1、教学目标确定的步骤:
(1)深钻课标。备课如同打井,钻得越深,得到的水才可能越多。《语文新课程标准》主要从总目标和学段目标具体规定了学生在识字与写字、阅读、习作、口语交际、综合性学习方面应该达到的水平和能力。我们首先要明白这些表述都是以学生为行为主体的,然后要明白这是学段的总要求,我们不可能在某一课或某几课就必须达到的目标。
(2)分析学生。分析学生的过程就是教师“量体裁衣”的过程,而课堂教学则是学生“看菜吃饭”的过程。学生是学习行为的主体,所以教师要认真分析学生已有的学习状态。这一状态包括学生实际的语文基础知识、学习方法、学习习惯、学习态度和生活经念等。
2、教学目标的表述。教学目标一般包括三方面内容U知识与能力、过程与方法和情感、态度价值观。这“三维目标”在表述时三者缺一不可。教师还要明白,这三方面的目标在表述时要注意句子的主语是学生,因为学生才是学习的主体,不过,在具体的表述中可以省略。
二、怎样备教学内容
教学内容使教学目标具体化。其质量的高低直接影响着教学活动的成败。
1、教学内容选择。所选内容既要以学生的现有水平为基础,又要有发展性,即在学生的“最近发展区”内;所选内容有启发性,能锻炼学生的思维,启迪学生的智慧。在确定《祖父的园子》的教学内容时,教师可以直接选择文章中运用了反复手法,看似嗦的两处内容来完成“体会作者的思想感情”这个教学目标。
2、教学内容的组织。
(1)教学的导入。一个好的导入,会一下子调动学生的学习积极性,把学生迅速带入课堂。①教师可以采用创设情境,让情境伴随整个一节课.学生学得就很投入。②教师也可以采用前置目标的方法,让学生明白本节课的任务。③教师还可以从课题质疑开始学习,让学生从疑问开始,从而获得成就感。
(2)教学目标的完成。要完成教学目标就要求教师选择恰当的切入点。
①课题可以是切入点。《索溪峪的野》一看题目,就知道作者身处美丽的索溪峪所感受到的是一个字“野”。“野”就是这一课教学的切入点。抓住了这个“野” 字,我们带领学生走进索溪峪,会很轻松地找到作者的笔触所及:山是野的 ,水是野的,动物是野的,游人也是野的,当然就很轻松地激发了学生对大自然的热爱之情。②从文章的中心句切入是另一重要方法。“这座桥不但坚固,而且美观”就是课文《赵州桥》的中心句。从这句承上启下的话,我们很容易知道它的前面内容讲的是“赵州桥坚固”,下面的内容即将要讲到“赵州桥的美丽”。抓住了这个切入点,也就容易概括出赵州桥的特点,当然,也就容易让学生感受到古代劳动人民的智慧和才干了。③文章的主线也可以是文章的切入点。《跨越百年的美丽》就是以“美丽”为主线,表明居里夫人的“美丽”不在于容貌,而在于心灵和人格:她为人类作出了伟大的贡献,实现了自己的人生价值。如果教师在教学中围绕“美丽”这一主线引导学生感悟:居里夫人的“美丽”表现在哪些方面?为什么她的“美丽”可以跨越百年?是怎样跨越百年的?那么居里夫人美好的心灵、高尚的人格就会很快地凸现在学生面前。④借助其他学科的手段切入。《核舟记》 就可以借助美术课的手段让学生自觉去理解古文的意思。教师如果让学生通过画一画“核舟”上的内容,就会促使学生主动去理解每一句古文的意思。这样把学习的主动权就交给了学生。学生的学习兴趣就会大增。这样,理解课文内容 、传承祖国文化的任务不就解决了吗?
三、怎样备教学时间
教学活动总是在一定的教学时间内完成的。课堂教学时间的安排首先要注意学生的心理特征。学生专注学习时间是:7―10岁为20分钟;10―12岁为25分钟12―15岁为30分钟。要精心设计好每一个落点,把握好每个教学环节,做到各个环节环环相扣,避免时间遗失。
四、怎样备教学方法
教学方法是在解决了“教什么”的基础上落实“怎么教”的。教师的任务不仅仅教给学生知识和技能,最重要的是要让学生学会学习,即让学生掌握学习知识与技能的方法。
教学方法的运用。“教有法而无定法”。要根据具体情况而定,不可一成不变。一般不单独使用某一方法。合作探究学习模式当然也不是万能的,不是每一课都能使用的方法。生本教育理念仅仅是教育理念的一种,也有其局限性。只有我们教师既知晓其优点,加以运用,又清楚其不足,予以规避,我们的语文教学才会做到因文而异,因人而异,做到“常教常新”。
五、怎样备板书
板书是课堂内容的高度概括,也是最常用的教学手段之一。好的板书必须具备以下特征:
1、板书内容要求简洁精要,有启发性。如《祖父的园子》的板书就可以是:v人w:祖父 “我”
v事w:栽花 拔草 种菜 铲地
v物w:蜜蜂 蝴蝶 蜻蜓 蚂蚱
果树 狗尾草 黄瓜 倭瓜 玉米
板书除了上面的纲目式外,还可采用表格式,图画式,网络式等。
2、板书布局要求合理,书写规范,用色要恰当。
综上所述,语文教学备课存在的问题是普遍性问题,引起这些问题的原因是多方面的。本文试着提出了一些琐碎的做法,姑且算作经念总结吧!
参考文献:
[1] 《语文课程标准》
[2] 莫雷.《教育心理学》广东高等教育出版社v2002年版w
篇3
师:看老师写一个词。(板书:傻乎乎)
生:(齐读)傻乎乎。
师:“傻乎乎”的意思懂吗?
生:很傻的意思。
师:你这个人真傻!你这个人真是傻乎乎的!意思一样吗?
生:语气不一样。
师:我说你傻,生不生气?我说你傻乎乎的,生不生气?
生:说我“傻”要生气,“傻乎乎”就不太生气。(众笑)
生:“傻乎乎”不是真傻,是傻得有些可爱。
生:“傻乎乎”是有点喜欢的意思。
师:课文中说那个小朋友“傻乎乎”的,你怎么理解呢?自己读一读这个句子。
(生自读)
师:你读出来这个孩子真的傻吗?
生:不,他有点……
师:你也成了傻乎乎的了。(众笑)
生:有点可爱的傻。
生:陶醉了,被槐乡的香气陶醉了。
生:喜爱这个地方,不想走了。
生:他已经忘记了自己,被香气迷住了。
师:喜爱这个地方,陶醉了,所以说他“傻乎乎”了。这样的小朋友似乎就在你的眼前,你一定会拉他回家吃槐花饭的。读课文一定要注意这样的词,重叠的。想一想还是原来的意思吗?体会出其他意思了吗?读书不能读得傻乎乎的。现在读课文,发现这样的词语请你画出来。
这是薛法根老师执教《槐乡五月》的一个片段。一个“傻乎乎”就这样被薛老师演绎出了一段精彩:从“傻乎乎”的本义,至悯语所带有的“喜爱”的情感,进而发现在课文中词语所蕴藏着的“对花香的陶醉”,最终让学生学会关注这种类型的叠词。这段师与生的常态对话,我以为最有魅力之处是学生的思维在和教师自然的对话交流中,历经了这样一个从意到情,由情入境,由一个词的理解到一类词的辨析的过程。教学本可以在理解词义、辨明情态后止步,教学也可以直接从文章语境切入,但这样的止步与切入,目标仅仅是锁定在学生对词的理解、对文的体会上。而片段中学生整个思维的轨迹是纵向的延伸,这样的教学给予学生的不仅仅是词意、词性这些答案,更是给了学生一根思维的“拐杖”,相信这些孩子以后面对自己不理解的词,思考后也会从词的本义走向生活,从生活中的理解走向课文,最后跳出文本真正地走人生活。
这个教学片段让我又想起了那句耐人寻味的话――“什么是教育呢?把所学的东西都忘了,剩下的就是‘教育’。”是啊,一个词也好,一句话也罢,这些都不是影响学生生命历程的关键,比这些符号性的知识更重要的是学生的思维品质。从每个孩子步入课堂开始,我们在课堂上就应给予他们这样一根思维的拐杖―看到面、想到点、由点延伸成线,让学生的思维“纵深”发展。薛老师的课就是这样“Q”,这样有弹性、有嚼劲。
“如果你的头脑常常去指挥他的手,那么,他自己的头脑就会变得没有用处。因为习惯和服从替代了理智。”这是卢梭《爱弥尔》中精辟的阐述。现在,很多的展示课、汇报课、评优课,整个教学环节流畅得让你瞠目,学生时不时高水平的回答令你结舌。于是课堂上,我们教师除了叫好似乎再也无事可干了。特级教师上课尚有答非所问之时,尚有启而不发之窘,尚有一片沉默之尴尬,更何况青年教师、普通教师呢?这样“精彩”的课堂是如何生成的,我想大家都心知肚明。我们不禁要问,这样的课堂,教育的过程在何处?教学的智慧在哪里?学生的思考从何而来?一堂课,如果无法体现学生的成长过程,如果学生什么都会了,那么学生上这堂课还有什么意义呢?“真实”的课堂我们应该允许知识的产生,允许无声的沉默,允许生涩的理解……
因为大师格罗培斯的智慧,于是有了迪斯尼那条由游人踩踏而成的“最佳路径”。我们语文课的“最佳路径”该由谁走出来呢?从《我应该感到自豪才对》《螳螂捕蝉》,到《爱如茉莉》《我和祖父的园子》,到《真理诞生于一百个问号之后》《哪吒闹海》,薛老师的每一堂课都在告诉我们――唯有学生自主、自愿“走”出来的路才有延伸的意义、追溯的价值。在薛老师的课堂上,学生之所以能走得自在、走得愉悦,又能走出智慧、有所成长,我以为那是因为薛老师的课堂是有“弹性”的,课堂有弹性,就有开放,有空间,有选择,才可能有学生的自主、发展、成长。薛老师的课堂为什么可以“Q”起来,以下是我眼中薛老师课堂的“Q元素”:
教学目标的弹性定位。无论哪一门学科,无论哪一堂课,我们都能看到每个学生的需要是不同的,但我们却往往将所有学生都框死在一、二、三的统一目标之下。于是课堂上你会看到学生的两极分化――达不成目标失掉兴趣,目标达成缺乏挑战失掉兴趣。因为封闭的、僵死的教学目标会封闭一部分学生的思维之窗,压缩一部分学生的思维空间,打击一部分学生的学习积极性,他们也就失掉了走出“最佳路径”的可能。而在薛老师的课堂上,我们可以看到他那明确却又富有弹性的教学目标,明确是他对所组织的教学活动可以达到的预期效果有着准确、鲜明的定位,弹性是他对不同层次学生达到预期的尺度把握是不同的,“教到什么程度、学到什么水平”因人而异。正如薛老师所说“教学目标应该基于学生已有的水平,设置学生可能达到的发展水平,其间的‘距离’便是学生发展的空间”。目标“Q”一点,学生“活”一点。
板块教学的弹性架掏。一直以来,我们的课堂教学过程多是线性的,一个环节紧跟着一个环节,课堂似乎很流畅,但这流畅却让我们的教学少了灵动、少了自由。薛老师所坚持的“组块教学”,即板块式的教学过程设计,要求每个教学环节所设计的学生的学习活动有鲜明的针对性,教师需对文本进行重建,科学合理地利用教材研制出符合年段要求的教学内容,每个教学板块都能真正地做到聚集核心目标,集中教学内容。如此,我们的课堂方能不跟着教师走,不跟着教案走,教师随时都可以跟着学生的思维节拍,在课堂上调整自己的教学节奏,调整教学板块的课堂呈现顺序。超越“线性”的“板块预设”,可以更好地包容课堂教学的复杂、多变。教学环节“Q”一点,教学才会灵活,课堂才会灵动,学生才会有灵气。
课堂资源的弹性捕捉。随机地抓住课堂上学生的表现、反应,课堂上细微的突发变化引入教学,成为课堂教学的有利资源,这在薛老师的课堂上是最常见不过的了,而这也正是大师和普通老师的质的区别。公开课时我们最怕学生一字一顿的朗读,因为我们往往只会机械地要求学生读一遍、再读一遍,而我们视为尴尬的场景却总能成为薛老师指导学生朗读的有利资源,“读书要像说话一样”“这几个词要读出重音,请你跟着老师读”“读书的时候要注意停顿,听老师读”……无论面对学生怎样不尽如人意的表现,薛老师总是这样轻易地、自然地把学生带过了关。那很多学生的答非所问,也都会奇妙地在薛老师睿智的点拨下成为课堂的亮点,成为学生的生长点,成为听课老师受益匪浅的亮点。对课堂资源的弹性捕捉,教师需要的不仅仅是教育机智,更需要深厚的专业知识、广博的信息储存。教学方法“Q”一点,课堂就会更高效,学生才会有实实在在的成长。