金色的鱼钩教案范文
时间:2023-03-13 20:37:16
导语:如何才能写好一篇金色的鱼钩教案,这就需要搜集整理更多的资料和文献,欢迎阅读由公务员之家整理的十篇范文,供你借鉴。
篇1
关键词:语文教学;课堂教学
中图分类号:G632 文献标识码:B 文章编号:1002-7661(2015)22-368-01
新时期教育要求教师不能是教书匠,要成为研究型、专家型教师。教育是一种困难的事业.要想在教育领域有所作为,不仅仅把它当成事业来完成,还要把他当成艺术事业来追求。因此,在语文教学中我进行了深入的探索,运用生动的语言,满怀真挚的情感。创造轻松和谐的教学气氛,大大促进了学生知识、能力和思想品德的全面提高。下面以语文教学为例,谈谈我的几点感受。
一、探寻语言艺术。形成个性风格
语言是教师的专业.特别是语文教师必须要具备高超的语言技能。”一个能够动听的、明晰的教学的教师,他的声音便该像油一样进入学生的心田,并把知识一道带进去。”(夸美纽斯语)为了达到这个目的,我在教学中根据不同类型课文,精心设计教学语言,使导语、结语、讲述、点拔、小结等都力争达到准确明晰、富于启发、富于情感。
教师要转变观念,端正教学思想,要充分认识质疑对培养学生创新精神、创造能力的重要性,充分认识学生的潜能。如教学《金色的鱼钩》时,初读课文,学生提出了“收剑,奄奄一息”及“在这个长满红锈的鱼钩上,闪烁着灿烂的金色的光芒”等不懂的词句。细读课文时,学生提出了以下问题:老班长为什么悄悄吃剩下的鱼骨头?老班长为什么不吃鱼?老班长为什么不让“我”把吃鱼骨头的事告诉另外两个病号?老班长奄奄一息时为什么仍然不肯喝鱼汤?可以说,学生能提出这些问题,已对课文有一定程度的理解了。最后在全文学习结束后,让学生回顾反思,提出问题,把问题及时地在课内解决。
教学《曼谷的小象》一课.在讲述”阿玲指挥小象拉车的场面”时,我先指导学生讨论作者怎样选择动词来表达小象动作的灵巧,同时抓住了”阿玲的微笑”联系课文体会其含义。然后再学生理解的基础上,我作了这样的小结:”阿玲的笑表达丁她心地善良.同时也表达了中泰两国人民之之间的友好情谊。”教师设计优美精彩的小结,不仅能起到画龙点睛的作用,而且能使学生处于生动形象的语言感染气氛中,有利于他们感之丰富多彩的语美,提高学生用语言表达思想的能力。
有的课文可以结合板书设计,有的照应导语设计,有的应扣准文题设计,有的根据写作特点或训练要求设计,有的应抓住中心设计。《山道》一课,通过山里人对考入城里上学的娃子的无私帮助,反映了山里人尊重知识、渴望人才。根据中心我设计了结语:”同学们建设祖国的重任又将落在你们这一代人的身上,希望你们在这金色的年华发奋学习,掌握知识和本领将来把我们的祖国建设得更加宏伟壮丽!课虽结束了,但情犹未尽,意犹未已,留下了韵味无穷的艺术空间。
二、探寻情感体会,提升语文素养
在语文教学中,不是教给学生语文知识,而是培养学生具有语文素养。在培养语文素养的过程中。情感的教学是主要的。老师教课人”情”学生读书才能人”境”,老师讲课总要带着一股激情,才能使学生的感情萌动。课堂上我不仅注意启发学生理解作者的思想感情,还着力引发学生情感上的共鸣。课堂上力求达到学生、教师、作者的情感相通。要想做到这一点,我认为教师备课时,首先要深刻体会作者的思想感情,要想方设法深化自己的理解。
我在备《山道》一课时,首先阅渎了矛盾的《白杨礼赞》,的《松树的风格》等借物喻人的文章,从而进一步体会作者大加赞赏山里人的目的是歌颂山里人无论在怎样艰难困苦的条件下都能保持着正直、质朴、豪爽、热情的品格,歌颂他们不屈不挠的向上的精神。逐句逐段地体会了作者的思想感情之后,才动笔写了教案。讲课时,我利用导言把作者与学生的思想感情沟通起来。课堂上,我带着这种真挚的感情去讲课,引导学生着重体会这种感情,于是,教师、学生、作者的情感共通共融,使学生完全人情人境。在讲”山道上得到司机无私帮助”这一段时。我抓住描写司机表情的词语”热情、爽朗”指导学生反复体会其含义后,便作了如下小结:”这普普通通的山里司机给遇到困难的他带来了安慰和喜悦,怎能不使人油然而生敬意呢?”此时,山道仿佛在现于课堂,学生犹如置身于坎坷的山道上,紧接着我提出:”谁能用词概括出司机是一个怎样的人?也就是他具有什么样的品质?”学生甲:”正直。”学生乙:”无私。”学生丙:’’朴实。”…
课堂师生人情人境,思想感情与作者产生了共鸣,从心里钦佩那些不讲条件,朴实的山里人。此时,我要求学生分角色
三、创设课堂气氛,培养个性化学习
为了使学生在愉快中探求知识.在博学广识中提高能力,课堂上应当充分发扬民主,建立融洽的师生关系.造成一种轻松、和谐、风趣、愉快的课堂气氛。要形成这样一种教学情境.教师必须尊重学生。这样,学生才能与大胆发言,自由争辩.才能促发儿童的学习灵感谁他们进射出创造性的火花。当学生一旦认识到自己的探索成果,那种由衷的喜悦所焕发出来自信心,以及由此诱发出来的智慧潜力。往往是超出教师意料的。教学实践中我深深感到,只有这样做.学生才能无拘无束的思维、想象、表达,才能学得懂学的活。
篇2
笔者深以为然。其实,从某种意义上说,素质教育就是个性教育。但个性只能靠个性来培养,没有教师的个性就没有学生的个性,而教师的个性又往往体现于他的教学个性,这也是教师本人创造性能力的体现。很难想象,一个没有语文教学个性的教师是如何让其学生去体验语文魅力,进而对语文产生执着兴趣的!另外,一个有理想的语文教师只有铸成自己的教学个性,才能真正形成自己独特的风格、体系,惟有此,自己才能在众多流派中自成一家。"有个性的才是有魅力的",但今天我们看到更多的是语文教师在教学模式化的操作中"追随于名家,模仿于技巧",在应试教育的挤压下"埋头于应试,汲汲于分数",哪有时间奢谈什么教学个性?
鉴于此,新一轮课程改革强烈呼唤语文教师的教学个性。那什么是语文教学个性呢?笔者窃以为,语文教学个性就是一个语文教师教学生命力的独特呈现,它是指语文教师在日常教学中(包括文本处理、教学程序、教学手段、教学方法乃至教案的编写等)所表现出来的带有语文味的个人化的特征。笔者认为,语文教师只有置身于丰厚的土壤,汲取思想的养料,开放出创造的花朵,才能实现语文教师教学的个性化发展。
一、厚积博学,"腹有诗书气自华"
"亲其师,信其道。"教师作为"学习共同体"中的"首席",其独特的个性品质(气质、风格、情感等)对学生的发展有着深远的影响。而教师的个性品质又与其自身的学养有关。古人云:"腹有诗书气自华"。读书可以养气,诗书能为语文教师的气质增华添彩。同时,在接受书的个性教养过程中,你又会用形成的个性眼光去解读书中的个性。如此相互作用,语文教师身上的个性品质和独特的"语文味"才会不断地得到巩固和发展。
"学富五车",方有可能"才高八斗"。因此,语文教师首先就应该是个乐读好学之人。任何一个语文教育家都离不开学习。事实上,很多教育家,只不过是把别人的财富运用到自己的教育实践中,提出很多理论上的共鸣而已。君不见古今中外的名家大师,不论是苏霍姆林斯基、卡耐基还是陶行知等,无一不是饱览诗书、满腹经纶之士,正因如此,才成就了他们一代宗师的地位。另外,语文作为一门"工具性、人文性"的基础学科,它不仅仅是培养学生的语文运用能力,而且要发展学生的语文素养,这就要求教师自身必须具备扎实的学术功底和深厚的文化素养。卢梭就曾言:"在敢于担当培养一个人的任务之前,自己就必须要造就成一个人,自己就必须是一个值得推崇的模范。"从这个角度来讲,从一个教语文者上升为教语文之"师",则须虚心好学,广泛吸收,纵横古今中外,融得众家所长,同时也要定位一门,苦心钻研,或古典文学,或现作,或语言文字等,让学生从你身上就能感受到浓厚的"语文味",使自己就成为一部令人感叹不已的个性经典。
二、整合创新,"它山之石可攻玉"
俗话说,"它山之石,可以攻玉。"但采来的石头不尽都是玉,它需要雕琢方可成器。因此,一个富有个性的语文教师要有"拿来主义"精神,且善于发展自我的吸收改造能力,从而铸造自己的"杀手锏"。
随着教育年轮的增加,有理想的语文教师都会尝试在教学问题的实际解决过程中形成自己的风格。这就不可避免要涉及到学习借鉴他人的东西,其中包括专家理论指导、名家范例模式和同事经验技巧等,如很多青年教师喜欢将名家教学模式、经验技巧搬上自己的课堂。但是,教学是一动态系统,任何教学都是在特定环境下发生的特殊的过程,尽管有些东西是跨时空相通相联的,但一味追寻模仿别人现成的东西,正应了一句话,"顺着别人脚印走,踩出来的是坑而不是路!"
其实,一个有个性的语文教师是要有独立思想来支撑的。没有个性化的语文思想,教师就不可能形成自己个性化的教学风格,而思想是在自己实践并在对他人经验改造吸收的过程中产生的。因此,语文教师个性化教学的形成和发展,应该在统摄提取他人经验教训的基础上,用习得的经验来印证自身实践的体验,通过不断对照反思来更新教学观念,通过整合改造来重塑教学行为,如此,教师才能创生自己的思想,彰显自身的个性,揭示语文教育的真谛。
三、因长施教,"彰显个性成一家"
在语文教育教学中,教师的个性要真正成为一种教育力量,还必须把个性的彰显与自身特长相结合。十全十美的语文教师是不存在的,任何一个语文教师都难做到同时具备十几把"板斧"。因此,语文教师提高自己素质科学而快速的方法,并不是"全面发展",而是发展其教学个性,扬长补短,因长施教。这就要求教师从自己的实际情况出发,找到自己的特长,不断突出、强化进而在实践中扩展创新这一特长,如此才能逐步形成自己的教学特色和教学风格。但须注意的是,个性化教学不等于什么教学模式、教学技巧,而所谓的教学模式、教学流派,从某种意义上讲恰恰是语文个性化教学形成的最大的束缚与障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