天上的街市教案范文

时间:2023-03-27 10:43:06

导语:如何才能写好一篇天上的街市教案,这就需要搜集整理更多的资料和文献,欢迎阅读由公务员之家整理的十篇范文,供你借鉴。

天上的街市教案

篇1

教学目标①引导学生讨论:可不可以删去第一小节的街灯和明星而直接想像天上的生活?为什么?②学生讨论:举例说说,这首诗的语言好在哪里,等。具体材料请详见:

①有感情地朗读并背诵这两首诗。

②了解这两首诗的写法和风格。

③理解诗中联想和想像的作用,初步培养联想和想像的能力。

④体会诗歌的思想感情。

教学重点

①有感情地朗读。

②理解诗歌中联想和想像的作用,培养联想和想像的能力。

课时安排2课时

课前准备

老师:准备投影仪、录音机、磁带(提琴曲《梁祝》、钢琴曲《星空》)

学生:了解有关牛郎织女的故事传说,有条件的查阅这两首诗的创作背景。

第一课时

教学内容

《天上的街市

教学设计

导入新课

夜晚,我们仰望天空,群星璀璨,那里,发生过多少美丽的故事,产生过多少神奇的传说,令人禁不住心驰神往。今天,我们跟随着著名诗人郭沫若先生一起步人《天上的街市》,感受诗人所追求的那份美丽,那份新奇。

朗读课文,先从整体上了解诗歌内容

①教师范读,提醒学生注意朗读节奏、重音,并出示投影(朗读节奏与重音),播放背景音乐:提琴曲《梁祝》部分,创设一种美好的情境。(也可以播放课文录音带)

②学生按投影提示自由朗读课文,并思考以下问题:

a.全诗共四个小节,哪些是写实的,哪些是写想像的?

b.请你概括出诗人所想像的内容及想像过程。

③全班讨论以上两个问题。

因为这两个问题都比较简单,所以很快老师可以明确:

a.第一节是写实的,第二~四节是写想像的。

b.诗人想像了牛郎织女在天上幸福、美满的生活。

想像过程(板书):

街灯

}天上的美丽街市一街市上陈列的珍奇物品牛郎织女的幸福生活

明星

探究理解诗歌所表达的感情

全班有感情地朗读课文,进一步品味课文所表现的思想感情。

①教师投影出示问题组,学生小组讨论,然后转入全班讨论。

a.课文中想像的牛郎织女的生活跟神话故事中的牛郎织女的生活有什么不同?是通过哪些词语表现出来的?

b.诗人为什么要进行这样的想像,要对传说中的故事情节做这么大的改动?这种想像表现了诗人什么样的思想感情?

c.诗中反复出现的“定然”“定”有什么作用?

这个环节的讨论可以帮助学生理解诗人的思想感情,理解诗歌所表达的主题。讨论时老师可以通过提示帮助学生,如讨论为什么要对传统的神话故事情节加以改动时,可让学生想,神话中的牛郎织女被分隔天河两岸不得相聚的悲剧是谁造成的?王母娘娘为什么硬要拆散他们?王母娘娘象征的是什么?这样就可以很自然地让学生了解诗人摆脱封建束缚、追求理想、向往自由幸福生活的思想感情了。

结合小组代表的发

言,教师可以明确:

a.神话故事中牛郎织女被无情地分隔在天河两岸,而在诗歌中,他们在一起过着幸福美满的生活。“美丽的街市”、“世上没有的珍奇”表现了牛郎织女的生活很富足;“闲游’’表现了牛郎织女生活的自在、舒适、幸福;“浅浅的”说明了牛郎织女可以自由地往来,已经不是神话传说中的每年七月七日才能相见一次:“那朵流星”中,“朵”字常用于花,花是美好的象征,把流星比作花,比喻天上的生活像花朵一样美好。

b.上世纪初,中国还处于半殖民地半封建社会,人民生活在黑暗之中,呼唤人们追求自由、幸福、美好的生活,但运动结束后中国依然处于北洋军阀的黑暗统治下,自由、幸福、美好的生活仍然没有到来,许多人因此感到绝望无助,但是诗人没有因此而放弃希望。他改写了神话,想像牛郎织女在天上过着幸福的生活,表达了他对理想的向往和执著的追求。

c.诗中的“定然”、“定”表现的明明是想像的内容,却用断定的语气加以肯定,表明作者坚信,这样的理想世界是存在的,他对美好的未来充满信心,使读者受到感染和鼓舞。

另外,在讨论中也可以穿插介绍一下郭沫若的生平及1921年前后的时代背景,但是要简略,不能涉及得过多过深。

②有感情地集体朗读诗歌,注意声音不要太高,语气舒缓,要带出轻松神往之意。

了解这首诗的写法及风格,学习联想和想像的手法

①引导学生讨论:可不可以删去第一小节的街灯和明星而直接想像天上的生活?为什么?

讨论这个问题,首先让学生明确这首诗运用了联想与想像的手法。如,第一小节运用了联想的手法,诗人看到“远远的街灯”,星星点点,时隐时现,很像天上的星星,就自然而然地把街灯与明星联系起来。“远远的街灯明了,好像闪着无数的明星”,这就是联想,这种联想既描绘出迷人的夜景,又暗示出了对现实的不满,对光明的追求,把内容由人间转到天上,为下文展开想像打下了基础。

第二~四小节,诗人描绘天上街市的美丽,街市上陈列物品的珍奇和牛郎织女提着灯笼在走的幸福,都是诗人想像出来的。这种想像,又是以在人间看到的街灯、明星为基础的。人间天上,亦真亦幻,折射出作者美好的人生理想与追求,体现了诗作的浪漫主义风格。

以上内容,学生讨论时可能说不全面,教师可以提示,要帮助学生明白产生联想要有一定的基础,要有可以产生联想的那个相接点,而想像则是以现实情景和现实生活为基础的。

②学生讨论:举例说说,这首诗的语言好在哪里?

学生可以从任意角度说,如,a.诗句押韵、和谐。例如第一小节的韵脚“星”、“灯”;b.用词准确。例“珍奇”、“浅浅的”;c.语气亲切。例“我想”、“你看”;d.表达信心很坚定。例“定”、“定然”。不要对学生多限制,也不要要求多么理论化,学生能结合诗歌把体会说出来就行了。

学生自由背诵课文

小结

诗人运用联想与想像的手法,用优美而又亲切的语言,为我们描绘了美丽的天街,创造了牛郎织女自由幸福的生活图景。字里行间,充溢着诗人对自由幸福美好生活的向往与追求,体现了浪漫主义的创作特色。

让我们再一次有感情地背诵一遍这首诗,感受诗人的美好情怀吧。

布置作业

①背诵这首诗,会默写。

②发挥想像,将这首诗改写成散文,要注意具体情节的描写。

第二课时

课前准备

《静夜》

教学设计

导入新课

上节课,我们与诗人郭沫若先生一起遨游仙境。今天,我们再面对月光淡淡的《静夜》,看看它能引起你多少美妙的遐思,使你产生多少奇瑰的想像。

朗读课文

①教师范读,可配背景音乐:钢琴曲《星空》,并投影出示朗读节奏、重音。

学生边听边注意老师朗读的声音的大小,速度的快慢,节奏的强弱和语气的轻松舒缓。

②学生模仿,自由朗读课文,然后再集体朗读。

探究学习

①讨论,理解内容与写法。

a.这首诗哪部分写实?哪部分想像?写实与想像部分都突出了夜晚的什么特点?

b.这首诗的两个小节之间有着什么内在联系?

c.这首诗的结构与《天上的街市》有哪些异同?

d.你最喜欢诗中的哪些句子?为什么?

通过讨论,教师可以帮助学生明确:

a.诗的第一小节描绘了静谧的夜景,属写实;第二小节属想像。无论写实还是想像都突出了夜晚的“静”。

b.第二小节开头的劈头一问“天河何处”,结束了第一小节的写景思路,把读者的视野与心胸引向了广袤宇宙,又以“远远的海雾模糊”收拢读者放飞的心神。叫咱会有鲛人在岸,对月流珠”写出诗人的想像已经像脱缰的野马穿过茫茫海雾,想像着有“鲛人”立在岸边,对着月亮留下串串珠泪……多么奇瑰的想像。第一节的景物描写,是想像的基础,而没有了第二节的想像,第一节的景便没有活力,没有生气。有了第二节的想像,才使看似平淡无奇的景变得空灵、美丽。

c.两首诗的结构大致相同,都是先写景,以写景为基础,再展开想像。不同的是《天上的街市》在写景部分由“街灯”、“明星”的联想把读者的视线由人间转到天上,为第二小节具体描绘“天上的街市”做了铺垫。而《静夜》则是靠第二小节的“天河何处”结束写景,转而想像的。

d.第4小题属于开放性题目,可重点引导学生多角度思维,如喜欢第一小节的诗句,可扣住写景的细腻形象,像“笼罩”一词,写出村外的松林沐浴在淡淡的月光下,朦胧而又神秘。“漏出了几点疏星”的“漏”,写出了淡淡月光照耀下的团团白云,而白云之间的空隙里,有隐约可见的闪烁的几颗星星。如喜欢第二小节的诗句“天河何处”,则可以抓住诗人跳动的思绪,由普通的乡间夜景一下子把读者的思绪带到了广袤的宇宙之中,使全诗的境界得以拓宽和提升。但紧接的“远远的海雾模糊”又把读者刚刚放飞的心绪往回收拢,模糊的海雾中有什么?使人想到什么?自然引出下文。而喜欢后两句的则又可以把思维转换到想像的角度,为什么流珠?喜极而泣?伤心落泪?抑或无穷思念?……想像的精妙自不待言。

②指导学生练习,学习运用联想与想像的手法。

a.发挥联想与想像,续写句子。

牵牛花开放了……

我不在父母身边的时候……

这个练习很简单,是学生学习联想和想像手法的基础性练习,学生说的答案合理即可。

b.指导学生有感情地、轻柔地、舒缓地、带点神秘味的反复朗读最后两句,再讨论翻译“南海水有鲛人,水居如鱼,不废织绩,其眼能泣珠”。然后引导学生展开想像,用自己的话描述这首诗的想像世界。可让学生对鲛人做合理的推想,也可以选择《天上的街市》中的想像部分,用自己的话加以描绘。

这个练习也属于开放性的,要鼓励学生大胆想、说,互相补充,培养学生联想与想像的能力、口头表达能力。

总结课文

①让学生反复朗读,当堂背诵。

②教师小结。

“鲛人在岸,对月流珠”的故事,激发了我们多么精妙的幻想。它启示我们,多关注身边的生活,热爱生活吧,你会发现生活是多么美好!

布置作业

①熟练背诵两首诗,会默写。

②想像练习。

篇2

【关键词】 小学语文 活动课 角色

语文教师是课堂教学的组织者,是学生学习兴趣的激发者,是学生学习过程的引领者,又是语文课程的建设者;同时,教师又扮演一种伦理者的角色,在教学过程中,他承担着主流意识、主流价值观的教育责任。

一、语文教师要做参与的引领者

在课程改革过程中,我们深切地体会到,课程改革的理念和教学行为之间存在着很大的距离。很多老师说,我们对新理念、对课程标准背得很熟,知道应该倡导自主合作探究式的教学方式,但是一到课堂上还是回到原来的教学方式中。老师们认为,课堂上不讲课就是没尽到责任。很多老师不愿意放弃自己熟悉的经验,不敢尝试自己没有做过的事情,害怕改革不好会出现问题。

经过十多年的改革,语文教师在角色上有了非常大的改变。通过对传统课堂与新课程的课堂进行对比,我们比较清楚地看到,不同的教学方式要求教师呈现不同的课程角色。在传统课堂上,教师一般是把预先准备好的知识一五一十地告诉学生,学生被动地听记教师的每一句话,课堂教学的气氛主要是靠教师的设问和学生异口同声的回答来创设的。传统课堂理想的效果往往是教师按部就班地完成预定的教学内容,学生学习的理想状态就是专心致志地听讲。在新课程背景下的课堂就大不一样了。教师主要是在积极地创设知识学习的情境,促进学生对相关知识的理解,教师是学生学习的支持者、合作者,学生是学习的主体,师生是学习的伙伴,是一个学习的共同体。课堂教学的热烈气氛表现在教师与学生之间、学生与学生之间不同经验与认识的对话、交锋、碰撞和协商。课堂教学的理想效果是教师和学生共同经历学习的过程,学生在探究中掌握预设的教学内容,并能得到修正补充。

二、教师要做课堂课程的创造者

叶老认为“好的先生不是教书,不是教学生,乃是教学生学”,也就是我们常说的“授之以渔”,而非“授之以鱼”。主张“教师之为教,不在全盘授予,而在相机诱导”,教师要做课堂课程的创造者。如在诗歌教学中,我们把诵读放在第一位,这样可以把作品中无声的文字变为有声的语言,把作品中静止的感情变为真情实感,从而使自己走进诗歌中,直达情境接受作品的感染熏陶。学习《天上的街市》可以侧重于朗读技巧的美读,感受诗中的蕴情,理解作者对黑暗现实的痛恨,对理想生活的向往。有的诗词,可以设计成以演唱为主的鉴赏课。

三、教师要做课堂学习的策划者

课堂教学是教师有目的、有计划组织学生实现有效学习的活动过程。所以,教师又成了整堂课的策划者。他必须从学生实际出发,以促成学生发展为中心,以教材为依托进行教学设计。一个好的教学设计关系对于课堂教学来说是至关重要的,特级教师孙维刚宣称他十多年来从来不写教案,但是,我认为对年轻的教师来说,临场经验不足,应变能力有限,事先的设计或者策划、构想必不可少。比方说教学目标的确定,教学内容的处理,教学方法的选用,课堂进程的调控,乃至于听说读写训练的内容和形式的种种具体安排,至于如何讲授课文,如何启发学生,也可以是事先策划的内容。但是,我本人比较反对教师在课堂教学的教学设计上做“工程师”--写详细的完整的教案。(工程师往往是画出最完美的无懈可击的蓝图,然后要求工人按照他的图纸一丝不差的进行施工。)李镇西老师说过,“语文学科与数理化学科的最大区别之一,就在于它的‘灵’与‘活’。语文的教学过程应该是活动的,流动的,而不应该是僵化的,一成不变的……”由此,我提倡写简案,主要设计大的教学步骤和问题,这样的教学设计就会在具体的教学过程中留有空间,教师、学生在课堂上就有自主探究、自由发挥的机会。相反就会按部就班,没有机动性和灵活性。

四、语文教师是学生学习的合作者

当今社会的发展需要合作意识、合作精神和合作能力,这也是21世纪人才必须具备的基本素养。作为具有奠基作用的语文学科,在教学中,通过学生之间、师生之间的合作学习,不仅可以相互取长补短,促进师生知识的丰富和能力的提高,还可以培养学生学习语文的兴趣。在学生的合作学习中,教师应直接调动和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和动机,一方面对学生进行积极的评定,另一方面让学生自己对自己进行评价,变语文学习的“要我达标”为“我要达标”。在这个环节上,即使有的学生学习行为或学习结果不能令人满意,语文教师也应另辟蹊径,给学生寻找一线光明,使其在光明的前景下、愉快的环境中接受教师的指教。“合作”需要老师多增加耐性,多付出情感,多给学生一些希望和光明,使学生在鼓舞中与教师进行沟通和交流,促进语文课堂的和谐性和民主性。

篇3

一、孔孟的“学思结合”思想

孔子重视学习,也重视思考,主张学思结合,其学思结合的教学思想集中体现在“学而不思则罔,思而不学则殆”中,话虽简洁,内涵却丰富有见地,揭示了学和思的内在联系和辨证关系。“学而不思则罔”强调思考的作用,只知读书却不会用脑思考就会陷入困惑、惘然无所得,孔子强调读书必须思考,要求学生多听、多思、多问,即“多闻阙疑”“多见阙殆”,既要多闻多见,又应随时发现问题,有存疑的精神。孔子主张:“君子有九思:视思明,听思聪,色思温,貌思恭,言思忠,事思敬,疑思问,忿思难,见得思义。”尤其是“疑思问”,在教学中具有极为重要的意义,学生只有认真思索,才会产生疑惑,有疑则生问,有问则求解,通过对答疑解问的探索,学生不仅增长了知识见闻,还培养了发现、分析、解决问题的能力。“思而不学则殆”着重学习读书的重要性,如果不读书只是空想,怀疑不安在所难免,就会使人精神疲惫,只思不学也是有害的。孔子曰:“吾尝终日不食,终夜不寝,以思,无益,不如学也。”孔子重视好学、乐学,他认为好学应该表现于实际行动中,“君子食无求饱,居无求安,敏于事而慎于言,就有道而正焉,可谓好学也已。”其实他好学还不够,还要乐学,子曰:“知之者不如好之者,好之者不如乐之者。”孔子不仅对学生这样要求,自己也是一个沉醉于学习而不知疲倦的人,《论语・述而》记载:“子在齐闻《韶》,三月不知肉味,曰:‘不图为乐之至于斯也。’”《史记・孔子世家》中也说:“发愤忘食,乐以忘忧,不知老之将至。”综而述之,孔子重思重学,认为学思二者互为条件、互相促进,是学中有思、思中促学的紧密联系的统一体,只有将学习与思考有机结合起来,才能收到最佳的学习效果。

孟子继承并发展了孔子的“学思结合”思想,他不仅主张学生积极主动地学习,而且主张学生善于思考,在思考中充分发挥自己的主观能动性。孟子曰:“耳目之官不思,而蔽于物。物交物,则引之而已矣。心之官则思,思则得之,不思则不得。”对学生而言,学习时只有善于思考,才可能达到融会贯通、心神领会的境界,才可能取得较大的学习成就。孟子认为,学思结合的过程就是一个学习和怀疑圣书圣言的过程,孟子说:“尽信《书》,则不如无《书》。吾于《武城》取二三策而已矣。”对前代文献典籍和已有之见,不轻信,不盲从,经自己的思考而有所弃取。孟子还说:“故说诗者,不以文害辞,不以辞害志。以意逆志,是为得之。”这把孔子所重视的“阙疑”精神向前推进一步,不是提倡怀疑一切,但“疑”与“思”有一定联系,不疑则不思,在这个意义上提倡怀疑,是启发思维的起点。孔孟的学思结合思想启发我们:教学不仅要培养学生善于学习的能力,也要培养他们善于思考的习惯,更要培养他们敢于和善于怀疑的精神和勇气,不唯书、不唯上、不唯师,要让他们形成自己独到的见解和独特的思维,这与语文新课程的“思考・领悟”、“质疑・探究”阅读目标相吻合,有异曲同工之妙。我们重读孔孟的学思结合思想,对于指导新课程的语文阅读教学仍有深刻的启示。

二、对语文阅读教学的启示

(一)在学“问”中启迪思维

阅读教学不是要引导学生探求对文本的解读结果,而是要关注学生在阅读文本时感受、思考的经历过程,在学“问”中启迪思维。李政道说:“求学问,需学‘问’,只学答,非学问。”教学究竟为了达到什么目的?是教给学生知识还是发展学生的思维,这似乎是一个不需要论证的问题。然而现实的情况却是,教学材料及其蕴含的知识被误解为目的本身,而学生思维的发展几乎成为“教学的荒地”。我们要培养学生善于问“苹果为什么掉在地上”,而不是使他们只拥有“苹果是掉在地上”这一知识。在阅读教学中,教师们都有启发学生思考的意图,常常提出一系列“连接紧密”、“环环相扣”的细碎问题,让学生在课本中寻求既定答案或用自己的话表述出教参教案上的预设答案,当学生的回答与教师心目中的标准答案有出入时,教师常因其“不准确”或偏离了教学目标,亦或课堂时间有限等原因而不置可否或不加理会;而当学生的答案吻合教案上的预设答案时,教师往往显得兴高采烈并对其大加赞赏。学生都有希望被肯定、体验成功的愿望,教师这种只肯定“标准答案”的反馈行为必然会强化学生去寻求统一的既定答案的行为,使阅读中启发学生思维的过程变成学生揣摩教师教学意图的过程。

孔子很重视学生问,说:“不曰‘如之何,如之何’者,无未如之何也已矣。”孔子的教学是答问教学,学生提问,孔子回答或组织大家讨论,讨论解决不了,就请教在这方面专业知识的人。正如孔孟的“学思”思想所示,要培养学生敢于问、善于问的勇气和精神,发现问题比解决问题更重要,常有疑点,常有问题,才能常有思考,常有创新,才能将学生引领到人类精神的纵深处,于寻常处见出不寻常,“忽于湖底见青山”。新课程的语文教学倡导思考领悟、发现创新,阅读教学应成为学生“研读文本――提出问题――思考问题――促进认知”的循环过程,从而达到阅读促进人的发展的真正目的。在阅读教学中,尝试鼓励学生自己提出疑问,在对文本具体解读后,留出时间和空间让学生质疑问难,既加深了对文本的理解又促进了学生思维的发展。例如笔者教学《天上的街市》时,在朗读初品了诗歌后,没有按惯常的学生循着教师的提问理解文本的教学过程,而是鼓励学生从自己的阅读体会中思考质疑,品味诗歌。学生们思维活跃、发言积极踊跃,提出了诸多有价值有创意的问题,其中很多都能促进对文本的深入理解,令人惊喜。兹举几例:1.天上的明星现了,为什么是“点”着无数的街灯,而不用“亮”着?2.诗歌短小却用了四个“定然”,一个“定”,是否嗦,抑或别有用意?3.天河为何变成了“浅浅的”,而不是“深深的”?4.修饰流星的量词不用“棵”而是“朵”,是否诗人笔误?5.将“你看”“不信”后的逗号去掉,感觉朗读意味有不同,请老师指导。6.“课文简析”中说诗歌的主旨是表达对理想生活的向往,我认为是对理想社会的向往,老师怎么看?……这些对语言、主题,甚至是标点的思考无不闪烁着学生个性思维的火花,将来源于学生的疑,交予师生共同思考讨论、交流情感、碰撞思想,以问引读,以问促思,使阅读课堂由机械的“训练场”转变为学生思维的“绽放地”。

(二)在“争鸣”中促进思维

袁振国教授说过:“文科是主观感受的表达,是内心情感的流露,是个人见解和智慧的展现。文科教育的真正价值在于获得这种感受,体验这种情感,理解这种见解,转化这种智慧,最终形成自己的丰富的精神世界。”①阅读教学在一定程度上就是引导学生感悟文本、升华情感、抒发生命体验的过程,语文不同于理科的对科学真理的归根究底、对精准答案的孜孜以求;语文教师不能跟随理科教师“求甚解”的步伐,而应该以悠闲漫步的轻松姿态引领学生步入理解的“多岔道”,引导学生在课堂上各抒己见、“百家争鸣”,激发学生个性思考,锻炼他们的思维能力和创新能力。法国文学家法格说过,读书就意味着和别人一起进行思维,剖析别人的思想,剖析与自己雷同或对立的思想。“学习”只能浸润于“差异”之中才能成立。在“差异”中重新编织营生的意义和关系,才是“学习”的本质所在。②以这样的学习观指导阅读教学,就应该尊重个体的认识差异,在阅读课堂中要营造民主平等的对话氛围,改变过去“教材主宰教师,教师主宰学生”的倾向,让每一位学生成为对话中的平等成员,尊重差异,宽容失误,激发思考。

孔子是一位带着问题来启迪学生思维的老师,他鼓励学生发表不同意见,如孔子曾公开批评过其喜爱的弟子颜回:“回也,非助我者也,于吾言无所不悦。”他主张:“当仁,不让于师。”孟子云:“尽信《书》,则不如无《书》。”这启示这我们:阅读课堂上不能对学生的观点锱铢必较,学生的独特见解闪烁着他们个性思维的熠熠火花,要创造开放的课堂氛围,激励学生各抒己见,勇于质疑,自由表达自己的见解和思想。对于老师、教材、教参,学生们要不唯师、不唯上,善于探异求新,获得新的体验、新的发现。例如笔者在教学《伤仲永》探究文章主题时提出问题“仲永由天资过人的神童沦为平庸无奇的‘众人’,谁之过?”,学生们经过思考探究,激起争鸣。有学生认为是“父利其然也,日扳仲永环谒与邑人,不使学”,父亲的目光短浅、贪图钱财让仲永失去学习的机会;有学生则认为过错不全在仲永父亲,而在仲永自己,因为仲永十二三岁时只是“不能称前时之闻”,这时他若发奋学习,还是有成才的机会;有的学生更是认为邑人要承担责任,“邑人奇之,稍稍宾客其父,或以钱币乞之”,是这种盲目追捧的世风害了仲永。经过学生思维的碰撞,《伤仲永》的主题丰富了,有后天教育对人成才的影响,有自己主观努力对成才的作用,也有针砭当时家庭与社会不重视人才培养的时弊等等,这些理解远远超越了教参解读的一种结果。让学生“百家争鸣”,使课堂成为学生的论坛,这样不仅突破了阅读教学的平面化,也开掘出促进学生思维的有深度的语文课堂。

(三)在“合作”中拓展思维

阅读的意义在一定程度上就是学生与文本、学生与教师、学生与学生的交流对话过程,但一些阅读课堂中,教师与学生之间的交往成为阅读教学的主要形式,有时甚至是唯一形式,“在课上禁止学生的交往;在课上学生虽同处一室,但他们的活动是各自孤立地进行的,因为每个人均只为自己学习和对自己的学习负责”,③生生之间缺乏有效的交往、沟通、互动和合作,学生成为集体生活中的“单干户”和“孤独的个体”,这禁锢了学生思考的集思广益,也束缚了学生思维的纵深发展。新课程倡导合作学习,课堂教学要建设“学习与生活共同体”,为“互动、互补、互助”提供舞台,学生们在其间合作学习,拓展了思维的深度与广度,正如英国作家萧伯纳说:“两个人在一起交换苹果与两个人在一起交换思想完全不一样。两个人交换了苹果,每个人手上还是只有一个苹果;但是两个人交换了思想,每个人就同时有两个人的思想。”

孔子主张多交友学习,曰“三人行,必有我师焉”,“乐多贤友”,要利用“三人行”的机会多察、多思,促进自身的发展完善。今天的合作学习就是对它的继承和发展,与友合作能汇集多角度的思想,突破个人思维的局限、拓宽视野、增长见识、建构解决问题的策略。阅读教学中,合作学习不应热衷于活动气氛的表面热烈、活动形式的花俏多样,而实际上有名无实,有形无神,没有真正引发学生情感共鸣、思维碰撞。语文教师不要交流文本中现成的、相对固定的知识,或流于表面的感受,应选取对文本理解有分歧,或答案开放不唯一,或具有知识的广延性和思维的深刻性的问题作为合作学习的内容。例如在教学《孔雀东南飞》时,组织学生合作学习探讨男女主人公爱情婚姻悲剧的原因,学生们群议后决定从三个角度分组合作:刘兰芝、焦仲卿自身原因;焦母的强弃、刘兄的强逼;封建礼教与“情”的矛盾。学生们阅读文本、查找资料、合作探究,如对于焦母强弃兰芝的原因,学生们合作整理出了众多观点:无子嗣说、恋子情节说、感情隔阂说、嫉妒恼恨说、门第观念说等。在有效的合作学习中,创设思想自由驰骋的环境,起到了“整体大于部分之和”的效应,产生了高于个体先前认知水平的新思维,即引起了学生彼此思维的有效碰撞,加深了解读感悟,激起了头脑“风暴”,优化了阅读教学效果。

孔孟的“学思结合”思想对我们的启示远不止于此,我们应更深入地理解体会并更好地指导语文阅读教学。“悟处皆出于思,不思无由得悟”,阅读教学中,要引导学生“学问、争鸣、合作”,学生只有边阅读边思考,在阅读中思考,在思考中阅读,才能激起学生情感的共鸣、思维的碰撞,实现对文本的理解和建构,学生的思维思想才得以发展,阅读的意义才得以真正实现。

――――――――

注释

①袁振国著:《教育新理念》,教育科学出版社,2002年版。

②佐藤学著,钟启泉译:《学习的快乐――走向对话》,教育科学出版社,2004年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