拿来主义教案范文
时间:2023-04-11 04:52:44
导语:如何才能写好一篇拿来主义教案,这就需要搜集整理更多的资料和文献,欢迎阅读由公务员之家整理的十篇范文,供你借鉴。
篇1
错误一:多媒体课件的“拿来主义”
直接拿来的途径是在网上搜索,随着通用技术课程的深入开展,几乎每个课时都可以在网上找到好几个课件,有的教师想要好的教学效果,但是又不想花时间去研究教材,他们就会从网上寻找同一课时的多个课件,或者选一个觉得最好的,或者把几个拼拼凑凑,就拿来上课使用,想通过这种方法获得适合自己的优质课件,无疑是缘木求鱼。
思考:对于现成的多媒体课件我们要“借鸡生蛋”
鲁迅先生所说的“拿来主义”是指对外部事物一律采纳,而不管好坏,先生对这种“拿来主义”持批判态度。对于我们上课用的多媒体课件,我们也不能采用“拿来主义”,而要“借鸡生蛋”。
网上的多媒体课件良莠不齐,一些多媒体课件只是课本的翻版,教学模式单一,控制方式简单,距教学要求相去甚远;即使能找到制作精良的课件,那也是制作者按照自己的风格、按照自己上课时的学情制作的,你拿来直接使用,就像一个耍惯了长枪的人,你硬给他一条长鞭,用起来很不顺手,而且效率低下,所以“拿来主义”要不得。
但这并不是说网上的课件完全不能用,对于这些课件我们可以这样处理:首先是“挑选”,不是挑选课件,而是挑选课件中的素材和教学设计,取其精华弃其糟粕,更重要的是可以开阔视野,避免闭门造车;然后是创新,这就是“借鸡生蛋”了,利用精心挑选的优良资源,加上自己的教学设计,这样才能制作出符合本人风格,也符合本人教学要求的课件。
错误二:把制作课件当成备课的全部内容
在多媒体环境下,有了课件就可以上课,而且在制作多媒体课件的过程中,教师一般要反复修改,以期达到最好的效果,到最后课件定稿的时候,多媒体课件中呈现的教学过程跟我们备课本的教案已经有了很大的区别,所以有的教师认为已经没有必要编写教案了,他们把制作课件当成备课的全部内容,认为做好了一个课件就完成了一次备课。
思考:课件制作仅是备课过程的一个环节
多媒体环境下,通用技术备课至少包括这样几个环节:(1)教材分析和学生分析;(2)教学目标设计;(3)设计和编写教案;(4)制作课件。我们可以看到,制作课件仅仅是教师备课的一个环节,在制作课件之前教师还要做大量的工作。其中设计和编写教案这一环节远比制作课件更加重要,教案确定了教学的内容、教学的步骤、教学的方法;而课件是实现教学目标的工具,不明确这一点,教师在设计和制作课件的过程中就会跑偏题。
比如,《技术与自然》(苏教版,以下同)中有“都江堰”这个案例,有些教师在制作课件时觉得这个案例很好,应该好好挖掘一下,就找了一个介绍都江堰修建的军事原因、修建的过程、及其历史变迁的长达15分钟的视频让学生观看,唯独没有引导学生理解都江堰是人与自然和谐共存的水利工程典范,而这恰好是课本引入“都江堰”案例的本意。所以,教案是必不可少的,它是制作课件的提纲,课件制作过程中知识和素材呈现的方式可以自由选择,但是它们必须符合教案中的设计。
错误三:课件容量越大越好
有些通用技术教师为了让课堂内容更充实,在课件中加入过多的内容。主要表现为:(1)“教材搬家”。通用技术课的教材中有丰富的素材,如“案例分析”、“讨论”、“阅读”、“马上行动”、“思考”、“小试验”等,有些教师把所有的素材不加选择地加入课件。(2)随意拓展。比如,《技术的创新性》中的案例“瓦特蒸汽机与第一次技术革命”,引入这个素材的本意是要让学生理解,瓦特蒸汽机作为一个动力机器对当时技术发展的巨大推动作用,但是有的教师在课件中介绍了瓦特蒸汽机以前的蒸汽机效率怎样、如何工作,还介绍瓦特蒸汽机之后蒸汽机的发展情况,这些完全是没有必要的。
思考:课件容量要适中
把教材中的内容不加选择的加入到课件中,这仅仅是教材投影化而已,就教学效果而言,甚至不及传统的板书教学;随意拓展后,信息量的增加,并不意味着学生掌握的知识增加,过多容量,使得知识堆积,学生大脑不堪负荷,一节课下来,学生头脑中留下的只是一推漂浮的知识碎片。这种情况只不过把以前的“人灌”演绎成了“电灌”,所以我们制作课件时一定控制课件的容量。
要想控制课件的容量我们至少要做到:(1)教师在制作课件时,要根据需要选择各种素材,要宁缺毋滥,留下充足的时间让学生去思考、去理解;(2)知识的拓展要有针对性,要有利于教学目标的实现,不要喧宾夺主。
错误四:追求过于华丽的视听效果
教学过程中,精彩的课件有助于吸引学生,但有些通用技术教师过分追求华丽的视听效果,而没有考虑所涉及的情境是否符合教学的需要,其结果反而削弱学生对学习内容的关注。
这是因为,过于丰富多彩的画面会降低学生对知识要点的关注,过于愉悦心情会削弱学生对事物内在规律的探求。因而课件中动画、声音、色彩“泛滥”,可以让课堂更“热闹”,但会降低教学实际效果。
思考:课件中媒体的应用不能喧宾夺主
通用技术教师在制作课件时,要根据实际需要选择相关内容的演示方式,没有必要为了热闹加入音效或视频,也没有必要为了画面好看而加入图片。课件是展示学习内容的工具,其所有的内容都应为学生获取知识服务,要做到宁缺毋滥。
比如,《结构的类型》里面有一个“鸡蛋承受压力试验”,有的教师觉得用鸡蛋做试验,弄不好鸡蛋就碎了,太麻烦,就从网上找到一个“沈殿霞踩鸡蛋”的视频替代,事实证明,学生更关注这个视频中的娱乐性而忽视其中的科学性。而用鸡蛋做真实的试验,既可以吸引学生,又可以让学生更多地关注现象的科学性。
错误五:上课时师生无交流
现在有一种现象很普遍,那就是通用技术教师上课时的工作就是点击鼠标播放多媒体课件。上课时教师眼睛是盯着屏幕,而不是看学生,教师变成了课件的“播放员”或“讲解员”,师生之间没有言语、表情、眼神的直接交流,只有冷冰冰的屏幕。这种情景下,即使再优秀的课件也无法达到教师想要的教学效果。
思考:师生交流是课堂的灵魂
任何一种有效的教学方式,都是以教师为主导,以学生为主体的。多媒体环境下的教学也不例外,多媒体课件仅仅是教学的工具,通用技术教师要明白,我们是利用课件来教学,而不是课件利用教师来演示。
屏幕可以成为师生交流的一种途径,但绝不能成为唯一的途径,师生间的直接交流,才是课堂的灵魂,教师一句鼓励的话、一个欣赏的眼神,对学生的激励作用是任何多媒体技术都替代不了的。
实验证明:由计算机专家、教育学家、心理学家等倾力制作的,掺入“最先进”教育思想、选择“最时髦”教学策略的多媒体课件,其教学效果也难以与一个经验丰富的教师相匹敌。因为师生直接交流时,教师能从学生的体态、表情、语言和声调等多个方面获得大量的信息,而无论这个课件设计得多么精致,教师也无法得到这些信息,正是这些信息帮助教师实现有效教学。
错误六:放弃板书
由于所有的内容都可以在多媒体课件中演示,很多通用技术教师在课堂上都不再板书了,他们把所有以前要板书的文字全部呈现在课件中,认为这样既省时间,又可以投影很多“板书”内容,殊不知这样是大错特错;而且放弃板书后,使得实际教学过程中,演示的速度远远快于站在讲台上的讲解速度,对于接受能力较差的学生无疑是一种徒劳学习。
思考:喜新不能厌旧
我们在运用新的多媒体设备的同时,还要继续使用黑板和粉笔进行板书,因为黑板板书是一堂课必不可少的,板书的内容往往是对教学内容的加工和提炼,它可以理清教学的思路,将教学内容结构化,并突出教学的重难点。有助于学生记忆,便于学生理解相关内容。而多媒体课件中的“板书”,仅仅是一晃而过,学生很难记住。另外通用技术课不需要高考和会考,学生也不会主动记录,空空如也的黑板使得一堂课看起来轰轰烈烈,下课后学生发现自己什么也没有学到。
综上所述,在应用多媒体课件进行教学的过程中,要始终明白多媒体课件是“辅助”教学的,教学的立足点是教学内容,而不是多媒体课件,一定不能“为用而用”。台湾学者徐新逸教授讲过这样一段话:“信息科技可以是一个工具、一位助手,却不能取代教师的地位而成为教学的全部。”所以教学中多媒体课件的使用一定要恰如其分,不能过度。
参考文献
[1] 成莉. 过犹不及 得不偿失[J]. 中学课程辅导:教师通讯, 2011(3):91-92.
[2] 潘德永. 浅谈多媒体教学手段应用的利弊 [J]. 品牌, 2011(1):73.
篇2
当教育搭上互联网的快车,即刻呈现出日新月异的发展势头,城市学校自然近水楼台先得月,可本来就衰弱的农村学校该何去何从?倘若不全方位突破,必然拉大与城乡教育的差距,造成新的教育不公平。
首先,需要政府发力。农村学校特别是一些偏远山区学校,现代教学设备的配置相对滞后,这是制约农村教育现代化发展的主要瓶颈。国家和地方政府在农村教育上要加大财政投入,实施精准扶贫,改善农村学校现代教育教学设备,力争实现互联网的全覆盖。
其次,学校要有紧迫感、危机感,除充分利用网络研修平台加强互联网技术培训外,还应有计划地派出年轻教师去城市学校取经充电,培养一批熟知互联网应用的教学人才,做到未雨绸缪。互联网这一工具实现了教学资源载体的转移,方便教学过程记录和共享,突破时空限制,给教学提供了便利。农村学校对“互联网+教育”给传统教学方式带来的冲击和变革必须引起高度重视,要主动探索,不能被动等待。
再次,农村学校在向城市教育取经的时候,不能一概“拿来”。比如,在实现载体转移时,由于受资源开发者的专业素质限制,出现了大量劣质的教案库、试题库、课件库,在实现电子化供应时,难免有大量粗糙、重复的教案、试题、课件流进课堂。再如,在不少“翻转课堂”上,一些教师依赖互联网资源,完全利用直播、录播等影音视频技术进行教学,这样势必造成教学个性的泯灭,教师的学识水平和人格影响力被隐藏,师生之间的情感交流和道德感染无法实现,德育资源大量流失或被“屏蔽”。
最后,在“互联网+”时代,农村学校有“后来居上”的优势,有了前车之鉴,可防重蹈覆辙。既要看到“互联网+”给农村教育带来的发展机遇,更要在实践中利用互联网主动把教育教学研究搞起来,在实践中发现、研究、解决问题。不能奉行“拿来主义”思维,不能重形式而轻内容。具体而言,农村教师应主动规避把互联网“教学工具化倾向”,弥补学科教学与德育割裂的短板,寻求“互联网+教育”中教学与情感交流、教学与德育融合的交汇点,在现代教学工具应用中形成自己的教学风格,真正把“翻转课堂”打造成“我的自由王国”,从而实现农村教育的跨越式发展。
篇3
关键词: 语文教学 教活 教实 教美
语文教学是一门艺术,如何上好一节语文课,我认为应该从把语文教活,把语文教实,把语文教美三个方面来进行。
一、全面理解语文的功能,把语文教活
语文教学最重要的是“教文育人”。语文教师教学生“文”,对学生进行严格的语文基础训练,使学生真正理解和运用祖国的语言文字,具有一定的读写听说能力,当然是义不容辞的责任。语文教师应该要树立鲜明的“育人”目标,将“教文”纳入“育人”的大目标。
语文教学如果抽掉了人文精神,只在语言文字形式上兜圈子,语言文字就会因失去灵魂、生命而暗淡无光。教师须把握语文课的本质属性,在语文知识教学、语文能力训练中贯彻人文精神以培养学生,收潜移默化、春风化雨之功。
文章的精髓离不开词句篇章的表达,教学中如离开词句篇章的表达,文章的精髓就失去光泽,失去育人的威力;分析推敲词句篇章,如不充分阐发它们所表达的情和意,就显示不出语言文字的精妙之处。只有缘文释道,因道解文,才能把语言文字教“活”。
(一)挖掘文章内在的思想性,揭示其寓含的深意。如《妈嫂》是一首歌颂嫂子的赞歌。我们在教学过程中,可以通过分析本文的情节:哭嫁,卖柴,捕鱼,焚竹筷,叫“妈嫂”,从而领略妈嫂身上所体现的中国妇女的传统美德:善良、宽厚、诚实、吃苦耐劳,富有爱心和家庭责任感,体味中国女性宽厚博大的胸怀。
(二)变换提问的角度,选择最佳切入口,激荡学生的情感。在教《拿来主义》时,为了让学生更好地掌握何谓“拿来主义”,我们可以这样提问:“实行‘拿来主义’的条件是什么?”“‘拿来主义者’对待文化遗产的态度是怎样的?”“实行‘拿来主义’的方法是什么?”“实行‘拿来主义’的意义是什么?”这样一系列的问题能启发学生思考,从而更好地把握“拿来主义”的含义。
(三)增添感情的浓度,形成余音缭绕的效果。如教《世间最美的坟墓》一文时,就可以用臧克家《有的人》中的一段话:“有的人/把名字刻入石头,想不朽;/有的人/情愿作野草,等着地下的火烧。”“把名字刻入石头的/名字比尸体烂得更早;/只要春风吹到的地方/到处是青青的野草。”这首诗通过对比歌颂了鲁迅的人格,如果用之歌颂俄国文学家托尔斯泰也极为恰当。我们可以采用多种教学手段,创设与教学内容相应的情境,调动学生的感觉器官和思维器官,引导学生或目看文字,或耳听音响,或口述佳景,或心游四方,从而进入文中描绘的意境,在赏心悦目中受感染。
二、准确把握语文的本质,把语文教实
语文学科是一门实用的人文应用学科,它的工具性和人文性相统一的特点决定了语文教育功能的多样性。语文学科的多功能是以语文智育为核心的,语文教育说到底,还是属于智育范畴。它以培养学生听说读写能力、发展学生的智力、促使学生能够正确理解和运用祖国语言文字为根本任务,这是语文学科基本的教育功能。因此,语文教学要培养学生听说读写的真本领。在进行语文训练时,不能重读写,轻听说,而是要把握读写听说四种能力相辅相成的关系,既要培养听和读的合理吸收本领,又要训练说和写的表达基本功,并在语文能力训练的同时培养学生的思维能力,这是语文教学中智育的又一重要内容。
教师不是把整理好的预先包装好的一批知识传授给学生,而是带领学生充分探索知识的过程,让学生用自己的头脑亲自获得知识;要引导学生自己寻找答案,教师千万不能因赶进度而丧失启迪学生思维的良机。如教《简笔与繁笔》一文时,为了让学生准确理解文中所选的“林教头风雪山神庙”这一章节中的“那雪正下得紧”中的“紧”字之妙,可以先讲述林冲风雪山神庙的前因后果,让学生身临其境地体会“紧”字的妙处。这样做既让学生了解了“紧”用在这里的作用,又让学生掌握了文章中用简笔的妙处。学生有疑而不得解时,可以启发他们用比较的方法分析解决疑问:或纵比,如古今作品比,不同时代比,课文重点词语和一般词语比,或横比,如同一作家不同风格比,同一作家同类作品比,不同作家相同风格特点比。这样学生就在比较中深入理解了教材,挖掘了教材的思想和艺术内涵,探求到了作者的艺术匠心,理解了作者的思想深刻之处,也就把握了事物的本质特点。
语文教学以阅读文章为主,但读文章时须考虑识字、写字的因素,并把它们放在合适的位置。字识得多,写得正确,不仅反映了语文水平,而且反映了文化水平。因此,指导学生阅读文章要加强识字、写字的点拨,读准字音,分析字形,理解字义,让学生在中学阶段切切实实地打好语言文字基础。在语文教学中强调基础知识的训练,应该以基础知识为“核”,基本能力为“壳”,切实掌握了“核”,能力就强。语文教学要教最基本的。
三、充分展现语文的神韵,把语文教美
语文教学中美育的任务是:培育健康高尚的审美情趣和一定的审美能力。中学语文教学把发展学生感知美、理解美、欣赏美、创造美的能力作为基本任务之一。语文教材中有丰富的美育因素,自然美、人文美、语言美无处不在。有意识地给学生以熏陶,能使学生的情操高尚起来,对学习对生活有正确的、健康的、积极的要求。如果忽视或抽掉美的熏陶,就会苍白无力,失去育人的作用。要脱离低级趣味,识别假、恶、丑,并有抵御力,美育应发挥强有力的功能。
语文课具有极其丰富的美的因素,如课文中的美的现象、情趣、理趣,美的篇章结构,美的语言,等等。生活是写作的源泉,生活中的美无处不有,引导学生去发现美、感受美,不但可以积累写作素材,而且可以择优来表现美,发挥聪明才智创造美。
法国雕塑家罗丹说过:“美是到处都有的,对于我们的眼睛,不是缺少美,而是缺少发现。”因此我们在教学中应注重引导学生发现生活和书本中美的事物、美的形象、美的语言,让学生在寻找和发现美的过程中,产生学习的兴趣。
发挥语文教学的美育功能,一方面可以引导学生发现教材中蕴含的美,并用多种教学手段调动学生的感觉器官和思维器官来感受美。如教《荷花淀》一文时,在这样的激烈残酷的民族存亡的大背景下,小说通过对白洋淀地区劳动妇女在斗争中成长过程的生动描写,表现了她们既温柔多情,又坚贞勇敢的性格和精神,艺术地表现了抗日根据地人民的爱国主义和革命乐观主义精神。接着,带领学生感受文章语言之美――字词凝炼、句式整齐、感情浓烈、富于诗意。学生披文以入情,不仅很好地理解了文章语言的佳妙,更为语言中包孕的感情激流所激励,为白洋淀地区劳动妇女高尚的情操所感染。另一方面,语文课本身就是美的情境气氛、美的教学内容、美的课堂结构、美的教学语言、美的教姿教态构筑而成的美的世界,学生阅读可感受美、领略美,论辩可赏析美、想象美,练习可体验美、创造美。他们在语文课这个既狭小又广阔的王国里自由驰骋,充分发挥自己的聪明才智,发现美,追求美,创造美,塑造美的人生,真可谓妙不可言,美不胜收。
美的教学语言是融激趣、传情、达意、启智于一体,有感情,有色彩,有智慧,有哲理。说理,高屋建瓴,无懈可击;表情或淋漓尽致,慷慨激昂,或委婉曲折,娓娓而谈。除此以外,板书香味浓郁,品位极高;它精巧工整,极富神韵;它使学生不但受到思想教育,感情熏陶,而且获得思维训练和美的感受。一般地说,在记叙文教学中,为了体现记叙文记叙要素明确、事件意义和人物品质突出、选材组材合理等特点,可用线索脉络式、提炼纲要式、感知组合式等,在议论文教学中,为了体现议论文议论要素明确、论证结构严密等特点,可用逐层递增式、综合立体式等;在说明文教学中,为了体现说明文抓住事物特征、说明方法多样、说明顺序合理的特点,可多用图表图解式等。在文学作品的教学中,为了体现形象鲜明、情节完整、环境典型、意境优美、语言生动形象等特点,多用脉络式、摘录词句式、提炼纲要式、综合立体式等。
综上所述,在语文教学中,只有以把课教活、把课教实、把课教美的思想贯穿于其中,三者密切结合,并行不悖,才能形成明确指向育人目标的语文教育的有机整体。
参考文献:
[1]于漪.站在大写的人字上.上海教育出版社,2001.
[2]于漪.给语文教学加点钙.上海教育出版社,2001.
[3]钟启泉,金正扬,吴国平主编.解读中国教育.教育科学出版社,2001.
[4]于漪.今天我们怎样做老师.上海教育出版社,2001.
[5]全国中语会青年教师研究中心编.于漪语文教育艺术研究.山东教育出版社,1999.
篇4
一、发挥网络的积极影响
(1)减轻教师的教学负担。在传统的教学中,教师在准备教案时,需要大量资料,而这种资料主要是通过书本、图片和录像等有限的手段来获取,而且会花费大量的时间和精力。现在,随着网络的进一步发展,为我们提供了丰富的文字、图像、声音、动画、视频等多方位信息,教师只需利用下载工具可以在很短的时间获得自己想要的资源。甚至更进一步,教师不需下载,通过网络技术手段,把网络资源直接变成电子教案、电子课件,用于教学。
(2)改变传统的教学模式、教学观念,提高教学效率。利用网络技术把传统的教师口授,学生听讲的教学方式变为学生的自主学习,提高教学效率。因为利用网络技术教学,学生会在课堂上动手动脑,主动参与到学习中来。当然在这样的教学模式下,教师是必须改变传统的教学观念,否则是不能完好地驾驭课堂。因为在这样的教学模式下,教师只是一个组织者、协调者,而学生才是主体。在教师的组织、协调下,学生利用计算机网络,对学习时提出的问题刻苦钻研,表现出强烈的求知欲,表现出自主克服困难,自觉学习的坚强意志,充分体现了教育要以人为本的教育思想,从而提高教学效率和教学质量。当然,在这样的教学模式下,学生在学好知识的同时,在认识、情感、意志、性格等方面受到良好的教育,培养了学生严谨求学、探索规律的基本素质,充分体现了教育要培养高素质人才的要求。
(3)利用校园网改变教学平台。可以建立校园网,在校园网上按学科建立一些素材库,包括图片、课件、文字、资料、动画等,成为校园网中每个教师和每位学生所共享的资源。无论何时何地,学生都可以通过校园网来学习知识,这样学生才会根据需求而主动去学习知识。甚至可以建立一些交互式学习的平台,进一步提高学生学习的自主性。
二、避免网络带来的负面影响
(1)避免拿来主义。网络中的各种资源是相当丰富的,教师和学生都可以拿来使用,但我们要避免直接使用。因为这样会给我们带来一些负面消极的影响。首先,网络上的资源是否完全适合我们所用。其次,教育教学的目的是培养我们的自主创新能力。而直接使用的话,我们的创新能力会被抹杀。
(2)要正确利用网络资源。怎样正确引导学生利用网络资源,避免网络给学生带来的负面影响呢?首先,网络上的信息太泛滥,要通过各种手段来正确引导学生去辨别信息的真假,抵制网络上的不良信息。合理规划学生的上网时间,避免学生迷恋上网,避免让学生把网络当成唯一的学习和娱乐方式。
篇5
在教学过程中,在我们大力倡导“集体备课”积极的作用,但也凸显了一些不容忽视的问题,需要我们深思和反思。
集体备课演化成为“多课同上”。
在进行集体备课的语文教研活动的过程中,不少学校组织教师探讨几种教学设计的优劣,最后评出一种“最佳”教学设计模式付诸实施,而其他方法则被否定,把集体研讨演化成同课异构蜕变成“多课同上”。最终达成的是同一备课模式、同一教学方法、同一探究过程的千人一面的“模式化课堂”,一样的导入,一样的话;一样的讨论,一样的题;一样的过程,一样的调,将集体备课后的“成果”原封不动地搬进自己的教室,照本宣科。我们都知道,语文教学有法,但教无定法,如长期开展这样的语文集体备课,就会让学校的校本教研走入追求同一模式的死胡同,使语文教师形成教学上的“新八股”,把集体备课理解了“一言堂”或“权威主义”。
我们说,判断集体备课教学研讨活动成功与否的关键,不在于不同教师间的“异”与“同”的多与少,也不在于教师的语文教师教学是否有标新立异的设计,而在于教师在集体研讨活动中,是否能根据语文教学的实际,通过吸收集体研讨活动中先进的教学理念、科学的教学方法、有效的教学策略,提高语文课堂教学的有效性,并在这一研讨的过程中提升自己的专业水平。
集体备课演变成了“同课异上”。
集体备课教研活动中,不同语文教师对同一教材内容的不同处理,不同的教学策略所产生了不同教学效果。同学科的语文教师“八仙过海,各显神通”,以往那种“岁岁年年人不同,年年岁岁教相似”的教育现象变少了,取而代之的是,更多语文教师开始重新思考自己的教学设计,充分发挥自己的聪明才智来设计属于自己的语文课。
在校本教研活动中,很多教师为突显自己的构思与众不同、独具匠心,教学文本被无度挖掘,教材被无限拓展。集体备课是要求教师根据学生的实际开展教学,提高教学的有效性,不是一味凸显不同。在集体备课中并不排斥教师使用相同的材料,也不排斥教师使用相同的方法。集体备课要不要“集体”?要!无论怎样的“异构”,肯定是有“同”的,甚至可能有“很多的同”。因为,教学内容是一样的,且教学目标大体相似、教学对象年龄相仿、认知水平相近,这在一定程度上决定了教师的教学设计在很多方面会“同”,而且还要“殊途同归”,最终促进学生的发展。
集体备课衍生出了“懒惰教师”
集体备课使语文老师不同的教学策略、不同的教学风格、不同的教学智慧在集体研讨交流中发生碰撞,让不同的教师遵循教学的科学规律,面对同一教学内容,立足各自的教学经验,合理利用教学资源,最终优化语文课堂教学。
随着课程改革的深入推进逐步,大多数学校组织教师开展了集体备课研讨活动,教研活动算得上轰轰烈烈。在校本教研活动中,学校或教研组确定教师轮流个人备课并写出“主教案”,在集体备课时再由其他教师补充完善。由于学校或教研组在备课时程度不一,不少学校缺乏细致的活动策划、系统的任务分担与协作。在集体备课研讨时,表面上看是语文教师人人参与研讨活动,而实际上是统一了教案,将集体备课的实质异化了,出现了一些教师“随波逐流”,培养了一些“不劳而获”的“懒惰”教师,这种倾向对教师专业化成长极为不利,尤其是年轻教师尤为不利。
集体备课走向了“形式主义”
篇6
[关键词]中学语文教学 问题意识 培养
整个人类的发展史就是提出问题、研究问题和解决问题的历史,人类的文明史就是问题的演变史。爱因斯坦说过:“提出一个问题往往比解决问题更重要,因为解决问题仅仅是方法和实验的过程,而提出新的问题则要找到问题的关键、要害。”问题是人们认识活动的启动器,是从未知通向已知的桥梁,一切科学发明和伟大创造都从问题开始。张衡对灿烂星空的思索使他成为了我国古代伟大的天文学家,他的这种问题性心理品质,还使他成为数学家、地质学家、气象学家、哲学家、水利专家、文学家、大画家,他通五经、贯六艺,是我国古代的通才。牛顿对苹果落地的思考,创立了万有引力学说。
中国在教学中培养学生的问题意识可谓源远流长。孔子说“疑是思之始,学之端”,并要求学生“每事问”。宋学大师朱熹也认为“读书无疑者,须教有疑,有疑者却要无疑,到这里方是长进。”宋代教育家张载更明确地强调“学则须疑”,“在可疑而不疑者,不曾学。”
古代西方,也十分重视问题教学。西方哲学史上有这样一段佳话。在英国剑桥大学,维根斯坦是著名哲学家穆尔的学生。一次,罗素问穆尔:“谁是你最好的学生?”穆尔毫不犹豫地回答:“维根斯坦。”“为什么?”“因为在我的学生中,只有他一个人在听我的课时老是露着迷茫的神色,老是有一大堆的问题。”后来,维特根斯坦的名气超过了罗素。有人问:“罗素为什么会落伍?”维特根斯坦说:“因为他没有问题了。”由此可见,问题意识对于一个人的成功是多么的重要!西方教育家布鲁巴克说:“让学生自己提问题,是最精湛的教学艺术所遵循的最高准则。”这就要求我们在语文教学中要重视培养学生的问题意识,磨砺提高自己的教育教学艺术,培养出更多更优秀的学生。
所谓问题意识,是指人们在认识活动中,经常意识到一些难以解决或疑惑的实际问题及理论问题,并产生一种怀疑、困惑、焦虑、探索的心理状态,这种心理又驱使个体积极思维,不断提出问题和解决问题。思维的这种问题性心理品质,称为问题意识。那么,语文教学中培养学生的问题意识究竟有哪些作用呢?第一,可以及时进行信息反馈,了解学生的语文学习情况。第二,有利于培养学生的创新思维品质,开发学生智力。哲学家帕斯卡说过,人是一颗芦苇,但是,他是一个会思想的芦苇。恩格斯说:人的思维是地球上最美的花朵。“学起于思,思源于疑”,一切思维都是从问题开始的。问题意识是创新精神的摇篮,训练学生发现问题、提出问题的能力是培养学生创新性思维、全面提高学生语文素养的基础和前提。人的高贵在于思想。语文教师当用问题之甘霖浇艳学生思想的美丽之花。第三,有利于培养学生的主体意识。第四,有利于培养学生探索的勇气和创新的能力。
怎样培养学生的问题意识呢?
1 创设和谐民主的教学氛围。首先,班级要有融恰的人际关系氛围。一株幼苗,只有当阳光、水分、空气、温度都适宜的时候,才有可能长成参天大树。同样,和谐融恰是学生健康成长的土壤。师生间和谐、平等、民主,学生在课堂上或面对老师才不会产生焦虑感、紧张感,学生才会有思考问题的宽松氛围,才会有披露灵性之光的条件,才会充分表现出自己的个性,有问题才敢问。同学间团结友爱,相互间才会提出和讨论问题,第二,要尊重和鼓励学生提问。要启发学生思考问题,鼓励学生提出问题,欢迎学生争论问题,允许学生出错及纠正问题,表扬学生解决问题。让学生有问必思,有疑必问,培养其问题性心理品质。
2 激发学生求知欲,培养学生积极心态和主体意识。马斯洛说过:“心若改变,你的态度跟着改变;态度改变,你的习惯跟着改变;习惯改变,你的性格跟着改变;性格改变,你的人生跟着改变。”积极的心态决定着人生的命运。
自信心是一种良好的心理品质,是人们开拓进取、勇往直前的动力,是一个人取得成功的重要保证。
2.1 让学生体验成功的快乐。首先要弄清什么是成功?对于培养学生的问题意识来说,成功不仅是指答问成功,学生能够质疑问难,他就走向了成功,就是培养问题意识的成功。古人云:“学贵有疑,小疑则小进,大疑则大进。”‘疑”是人类打开未知世界的钥匙。为此,教师设置的问题应难易适度,过难或是过于简单的问题都无法让学生体验到成功的,而要让学生“跳一跳摘到桃子”。无论学生提出的是简单的问题还是复杂的问题,解决了简单的问题还是复杂的问题,都应当予以鼓励,使他们体验成功,获得自信。
2.2 尊重学生。美国心理学家马斯洛的需要层次理论认为“尊重的需要”是人的最基本的需要之一。满足自我尊重的需要导致自信、价值与能力体验、力量及适应性增强等多方面的感觉,而阻挠这些需要将产生自卑感、虚弱感和无能感。学生受到了别人的重视,有了自我炫耀的机会,自尊的需要得到了满足或得到了基本的满足,就可产生推动力。这种需要一旦成为推动力,就将会令人具有持久的干劲。因此,教师要关心学生学习和生活,多给学生发言机会,尊重学生人格,从学生心理特点出发呵护他们的自信心。
2.3 赞赏学生,激励自信心。美国著名心理学家杰斯。雷尔说:“赞美对温暖人类的灵魂而言,就像阳光一样,没有它,我们就无法成长、开花。”马克,吐温说:“可以说人的不是,不可伤人的自尊;可以公开赞美,不要私下里责备。”老师的赞美是学生渴望的奖赏,它能激励、鞭策学生,震动学生的情感,唤起自尊之心,扬起理想的风帆。老师赞赏的阳光雨露定会使学生的自信之树茁壮成长、枝繁叶茂。
3 培养学生的问题欲望。教师可精心设置问题的梯度,循序渐进,逐步培养学生对问题的兴趣,引导学生喜欢提问。在此基础上,教给学生提问的方法,让学生善于提问,对未知问题或事物不仅弄清楚它“是什么”,还要弄清“为什么”和“怎么样”,让学生灵活变换思考和提问的角度。当学生养成了思考问题、分析问题、解决问题的习惯,他们的问题欲望就产生了,这种欲望是一种积极的心态,是一种强有力的内驱力,它会使学生产生强烈的求知欲,从而也培养了学生的主体意识。
4 创设问题情境。
4.1 设置类比情境。例如,在教学《我若为王》时,可设置这样的问题:“假如我们都回到了古代,你做了皇帝,将会出现什么样的情形?”学生讨论答问时作出了种种设想,有的学生的设想与课文情境基本吻合。这样设置问题启迪了学生思维,也帮助学生理解了课文,真可谓一箭双雕。
4.2 设置矛盾情境,如教学课文《拿来主义》一文时,可问学生“课文的题目是‘拿来主义’,可是课文的开头部分却先写‘闭关主义’和‘送去主义’,是否偏题了呢?”师生讨论互动发现,由于闭关主义导致了落后挨打,只得奉行送去主义,而送去主义的实质是投降,将使子孙后代无法立足于世界民族之林,故只能实行和送去主义针锋相对的拿来主义。这也就从反面论证了实行拿来主义的必要性。
4.3 设置生活情境,如有这样一道语言运用题:根据情景把下面的词语连成一段话,(词序可以调动,每段在50字左右。)
①用“风、雨、树”表达自己获得荣誉、受到表扬时的心情,
②用“风、雨、树”表达自己遭受挫折、受到批评时的心情。
指导学生完成此题时,可先让学生根据给定的词汇,结合自己的生活经验,在头脑中构想一幅画面,再启发学生人的心情不同时,景物也带上了不同的感彩,即移情于景。学生组织好答题语言,此题就完成了。
篇7
【关键词】集体备课 低效 有效策略 量规
陈桂生在《“集体备课”辨析》一文(载《中国教育学刊》2006年第9期)中说:“集体备课不过是备课的一种方式。但由于我国学校中存在教研组这种组织,因而集体备课变成目的就成为可能:把集体备课作为教研组不可或缺的日常工作来做。”这确实是现行集体备课的不自觉状态。从字面意思上理解,“备课组”是“集体备课的组织”,“教研组”是“教学研究的组织”;从划分标准来考虑,备课组是根据年级和学科来形成,如“高一语文备课组”、“高二语文备课组”,而教研组是按学科来划分;从研究对象上把握,前者关注的是集体性地准备课堂教学,而后者研究的是包罗万象的“学科教学”。
一、创新环节,带着问题去备课
通过比较,发现“备课组”在具体行动实践和实际承担功能上的背离,用公式表示为:高一语文备课组+高二语文备课组+高三语文备课组≠高中语文教研组。集体备课的备课内容是模糊的,片面的,僵化的。没有扩展到对“具体年级学科的教学”,更谈不上多角度地展开对“课”的集体性反思活动。众所周知,教学实践后的反思是教学智慧的重要来源。而当下的集体备课往往只备课前,对课后的反思,要求是很低的。哪怕集体备课时偶尔提及的反思,往往也只是简单地记录一些教学现象。
当然,每位教师有个人独立的教学见解和教学风格,有自己对文本的独特理解。即使身处同一备课组,面对的学生群体和个体也不同,需要因材施教、因地制宜,在统一基础上进行灵活的个性教学。老教师丰富的教学经验对青年教师有引领作用,青年教师活跃的思维也能促进集体备课时思维的交流和碰撞,在此基础上营造轻松和谐团结互助的氛围,有利于集体中每一位教师的专业成长,这是集体备课得天独厚的优势。但若部分教师因此惰性日涨,不去独立地思考,只是一味地“克隆”集体备课的结果,结果只能是自己被“集体克隆”了。“集体克隆”的教师再去把鲜活的学生集体克隆。周而复始,交替循环,即使不需要“克隆”时也只会“克隆”了。因此必须转化和改进,沿袭至今的传统集体备课才有望向教研型、思考型的集体备课调整。
二、创新形式,带着问题再备课
近十年来,教育形势在不断变化,特别是新课程改革的全面推进,集体备课基本上作为教师备课、校本研修的主要形式,也在不断地创新和发展。就集体备课的成果如何转化为教师课题的上课方案,目前,大致有四种形式。
一是“主备”,一般来说针对常规课的集体备课,一周一次,一次一人主备,组内共享,主要解决下周教学内容和方式。成果呈现一般来说是“四大宝”:一份“学案”,一份“教案”,一个“PPT”,一套作业。
二是“磨课”,磨课,是指结合平时积累的教学经验并集中组员智慧,对课堂设计反复推敲以及试讲的过程。一般是针对青年教师开设公开课,在上课之前,由青年教师说课,然后教龄较长的有经验的教师(一般为备课组长和资深教师)进行指导,确定教学过程,不断试讲,不断修改。一个“磨”字道出了其中的反反复复的修改斟酌和教师耗费的大量时间和精力。“磨课”是集体备课的继承与延伸,一个老师经历过一次磨课,对教学的诸多要素会产生新的认识和反思。
三是“辩课”,“辩课”是浙江省义乌市教育局教研室叶立新首先提出来的,是在说课、评课的基础上发展起来的,指的是教师在备课、上课或者说课的基础上,就某一主题或教学的重点、难点和疑点,提出问题,展开辩论。以加深对教学重点、难点或者热点问题的理解,真正促进上课教师与听课教师的共同提高。
四是“洗课”,“洗课”由江苏省教育科学研究院杨九俊先生首先提出,洗课就是对教案进行再思考――这一过程被杨九俊教授形象地称为“洗课”,就是说像洗菜去除泥沙,淘米去除杂质一样,教师在明确“教什么”的同时,还要明确“不教什么”,学生能做的,教师决不包办。即既要入乎其内,又要出乎其外。经过“洗课”,教师将课后反思的过程置前,减少课堂的“冗余”,还学生以学习空间的自由。
在实践过程中,这四种形式构成了“一主三辅”的格局,即以“主备”为主要形式,以“磨课、辩课、洗课”为辅助形式,磨课、辩课一般来说是针对特定的教学需要而开展的,而“洗课”往往更多运用于集体备课形成的学案和教案之后的“二次备课”之中。
三、创新标准,建立量规思备课
集体备课还必须与个人备课互为补充,对于两种备课方式,一直没有具体可参照的量化的评价标准。历来“考得好就是教得好”,“教得好就是课备得好”。那怎么备好课?无论是集体备课还是个体备课,奉行拿来主义,不妥!因为优秀者未必肯“赤诚相见”,若优秀者实行毫无保留的“送去主义”,你倒也不敢随意“拿来”,教材、校情、生情都迥异的啊!
篇8
一、课堂教学有效性的内涵
《新课程与教学有效性的思考》中这样表述教学有效性的概念:教学有效性指在教学活动中,教师采用各种方式和手段,用最少的时间、最小的精力投入,取得尽可能多的教学效果,实现特定的教学目标,满足社会和个人的教育价值需求而组织实施的活动。
从专业角度说,课堂教学的有效性是指通过课堂教学使学生获得发展。发展就其内涵而言,指的是知识、技能,过程、方法与情感、态度、价值观三者(三维目标)的协调发展。通俗地说,课堂教学的有效性是指通过课堂教学活动,学生在学业上有收获,有提高,有进步。具体表现在:学生在认知上,从不懂到懂,从少知到多知,从不会到会;在情感上,从不喜欢到喜欢,从不热爱到热爱,从不感兴趣到感兴趣。而对于课堂教学的有效性有哪些标准、是否有公认的标准等问题,可以说,课堂教学的有效性特征(或表现)可以列举很多,但最核心的一点是看学生是否愿意学、主动学以及怎么学、会不会学。
二、有效课堂设计的步骤
所谓的有效课堂设计是指对所施教的对象和教学目标在充分了解的前提下进行的备课。十个指头有长短,不同的班级之间、一个班级的学生之间有着知识基础、理解能力上的差异。“拿来主义”“经验主义”是不会实现有效教学的。有效教学设计是对你现在所教的学生、现在所教的教材进行的教学设计。你是不是真实了解学生现在的起点是哪里?你连学生现在在哪里都不知道,又如何把学生带到目的地?学生认识问题的困惑在哪里?你做的事情是不是学生真的需要做的事情?更重要的是你的教学设计怎样才能使全体学生都能得到发展?
(1)把握教学内容。教学内容就是“教什么”的问题。教学设计是一个系统化规划教学系统的过程,教学系统本身是对资源和程序做出的安排。因此,把握教学内容就成为教学设计首先要做的工作。①学情分析。教学内容包括教师所教的学生和教材。教学设计是一个解决问题的过程,问题解决要以“学习需要分析”作为起点,所以就要对学情进行分析。学情分析主要是了解学生学习状态、一般特点、学习风格、学习态度等方面的情况,重点是了解学生起点能力以及原有知识经验。可以采用自然观察法、书面材料分析法、谈话法、调查研究法、测试法等方法以及交错运用上述方法来掌握学生的学情,在此过程中一定要讲究实效性。②研究教材。教材是学生借以获得知识的中介和手段。为了让学生有效地掌握教材中最重要的信息,教师应认真研究教材。应研究如下内容:学习课程标准、认真钻研教材、获得其他可以利用的课程资源及抓住教材内容中的重点、难点和关键点、对教材精细加工。③确定三维目标。教学设计必须根据教学学科内容的特点来确立“三维目标”,将它具体化并落实于教学活动中。知识与技能、过程与方法、情感态度与价值观是一个相互联系,相互渗透的整体,是一个完整的人在学习活动中实现素质建构的三个方面。
(2)制定教学策略。①安排教学程序。在安排教学程序时,应按认识活动规律展开教学过程,按“课”的类型是单一课还是综合课来确定教学的步骤,按教学模式是讲授式、讨论式、发现式、范例式和自学式等模式来安排教学的程序。②组合教学方法。教学方法的种类较多,无论选择和运用何种方法,都要根据教学的目的和任务,本学科内容特点,教学活动的规律以及教与学的情况,重视教学方法的整体功能,综合运用和优势互补,坚持启发式的指导思想,注意灵活机智地运用教学方法,处理好细节的变化。③选择组织形式。教学的组织形式就是用什么形式或较为稳定的关系将学生组织起来进行教与学。教师以课堂教学为基本组织形式,借助相关的辅助教学设备,科学合理地确定教学的组织形式。这样有助于提高教学质量,有助于促进学生个性充分、自由和全面发展。④设计练习作业。前苏联教育家巴班斯基在谈到教学最优化和减轻学生负担时,告诫人们“不要取消作业”,而是要“从一道练习作业中取得最大可能的效果”。这就是要求教师根据学科特点,精心设计具有目的性、针对性、系统性、层次性、全体性、适度性、启发性、多样性、诊断性和补救性的作业。
(3)撰写教案。作为一种创造性很强的工作,教学设计,不可能一蹴而就。一个优秀的有效的教学设计方案的形成,总是伴随着教师潜心推敲、研究、修订而逐步臻于完善的。完善之后,教学设计最终要形成实践性的教学文本――教案。教案撰写要把主要精力放在教材把握、学情调研、教法改进、实践反思上。尽量减少费时低效,抄录应检的形式做法,切实提升备课质量。教案中应包括课时、教学目标、教学内容、教学过程、教学策略、教学媒体、教学形式、教学行为以及板书设计。教案的撰写可以集体讨论,由教师个人编写,形式可以是表格式或程序式。
三、有效课堂设计应考虑的方面
课堂教学是实施新课程的最重要渠道。基础教育阶段,学生主要是通过和教师、学生及文本的互动,从中感受领悟知识的内在东西,不断地发生心灵的碰撞,最终从中获得人的价值意义。新课程在扬弃的基础上,对课程内容、设计及方法进行了一次大变革,变革希望能够培养出符合时代人文、具有创新精神素质的人,以改变传统教学中重知识、重记忆、重分数的理念。那么,有效课堂设计应该考虑教育观念、教学目标、最近发展区、教师个性、利用教学环境、教学具体目标、发展施教方法、课堂教学程序、样例-迁移-巩固、归纳概括铺垫等十个方面。
篇9
一、有效的备课检查方式
电子形式的备课决定了其复制是很容易的,是否提高效率、减轻教师负担的初衷会造就懒惰的教师呢?
一方面,个人初备是教师必须要做的,没有研究,在教研组内集体研讨时就提不出有建设性的问题和建议。这一方面的问题在教研组内活动时就可以明显地看出。因此,严格、规范的教研组活动是保证教师初备的重要保证。学校通过教研组的制度建设、业务领导全程参与教研活动、每学期优秀教研组评选、教研组活动展示等形式,规范教研活动,提高集体备课质量,保证备课活动的有效性。
另一方面,对网络备课的检查方式可以重点放在复备上。教师如何根据个人教学风格、区域情况、学生情况等进行修改,以及教学反思的撰写。学校可以设计专门的表样,对修改部分通过使用不同颜色、不同字体、加下划线等形式进行标注,从而形成自己的教案。在教学完成后,对本节课进行反思,撰写教学笔记。业务部门在检查时,重点检查这些内容,既清晰又简便,同时避免了教师直接使用下载的教案。
B/S模式的备课方式使得对业务的检查十分方便,业务部门可以在任何时间、任何有网络环境的地方对教师备课情况进行检查,掌握教师备课过程。
二、明确备课的标准
网络备课因其需要面向众多教师,因此,它的设计就需要统一的模式。从导学案的设计、教学过程的写法、教学反思的总结以及学科、年级等内容、本节课所附带的课件,同时要留有复备的空间,这在备课程序设计时就需要考虑。统一了备课的模式和标准,就使其易用性大大提高。
因为各个学科有各自的特点,检查的标准不可能完全一样,这就需要发挥教研组的作用,由组内全体教师和教研组长共同制定网络备课的标准,每个学科根据学科特点、区域特点、学生特点和备课要求,设计的形式,规定备课的内容,从形式至具体细则都有相应的要求。
三、灵活安排备课的使用
网络备课是存储在服务器上的,如果教师去上课,假若教室内没有上网条件,或者即使有上网条件,教师是否需要打印备课呢?如果全本打印出来,固然是很好,但同时也造成纸张的浪费。在学校实验网络备课的过程中,通过不断总结,我们提出了这样的要求,对于新教师可以打印出教案,用作参考;而对于熟练的教师,可以只打印简案或者提纲。区别对待,既能节约部分资源,又保证所有教师都能使用网络备课的成果,同时也促进了青年教师的成长。
四、提高网络备课效果
网络备课可以让教师在任何具备网络环境的地方备课、下载教学设计,进行网络交流和研讨,突破了地域的限制。同时,由教师、教研组、校际三级组成的教研团队,扩大了教研的队伍,集体智慧的力量凸显。这对于农村学校来说,更具有深远的意义。农村学校信息相对闭塞、交通不太方便,参加一次区县级以上的听评课是比较难得的机会,而网络备课使农村教师可以随时随地翻阅优秀教师的备课,参考他们的成果,对于提高农村教师的业务素质是大有益处的。
五、巧妙解决网络备课中的问题
网络备课在给我们提供便捷的同时,也反映出一些问题。
一是年纪较大的教师跟不上时代步伐。年纪较大的教师,计算机操作不熟,备一节课往往需要花费比手写多几倍的时间,反而造成效率下降。为避免这种问题,可以针对不同教师提出不同的要求,青年教师必须使用网络备课,年老的教师初备可以手写,复备时由自己或教研组将精选的优秀备课打印出来给他们作备课参考,而且有现成课件可供使用从而让他们既能享受网络备课的成果,又避免工作效率的下降。
二是因为多级备课,每级都需要一定时间,因此,对教师备课的时间要求较高,新课标要求教师超周备课,而三级备课模式下,教师超周备课仅能大约提前两天见到评选出的优秀教案,教师复备时间短,容易造成囫囵吞枣,因此网络备课大约需要提前两周备课。
三是不管何种形式的备课,最终落脚点在课堂,如何利用优质教学资源,提高课堂教学质量,这才是最主要的。不管何种形式的备课,没有科学的教学理念支撑,最终只能是“新壶装旧酒”。在实行网络备课时,我们不难发现,仍有教师使用的是十分传统的、陈旧的教学模式,即使加入了现代媒体的因素,体现出的教学思想仍没有进步。所以,更新教育观念,改革课堂教学模式,这是推动网络备课的前提,否则,网络备课只能流于形式。
四是加强师德修养,远离拿来主义。高尚的师德是做好教育工作的前提,同样也是备好课的前提。即使手写备课,难免有的教师会偷懒,照抄教参。因此,学校应当营造一种良好的教育风气,形成一种研究、探索、创新、向上的教育环境,把思想认识统一起来,以使网络备课发挥应有的作用。
篇10
一、潜心阅读文本
1.钻研教材要耐心
不知从何时起,教师人人手头都有了一本参考教案,备课时不仅是参考,更多的是照搬,或者是利用网络上的现成设计。美其名曰:他山之石,可以攻玉。其实,也不是不可以借鉴他人的可贵之处,只是首先自己要对教材文本有一定的研读和把握,一定要有自己的理解和看法,这样才不至于在借鉴的过程中迷失自己。有的教师甚至根本不读教师用书,完全是“拿来主义”。知识的累积,技能的获得必须要付出时间和精力。在这里,我想到一个故事:多年来,由于我国的蕨菜味鲜可口,所以一直出口某国。蕨菜采集的最佳时间只有10天左右,在这期间非常鲜嫩好吃,早了不成,晚了就老了。采好后,要摊开放在地里晾晒1天,第二天翻过来再晾晒l天,把水分晒干菜晾透,然后再成把捆好装箱。等食用时放在凉水里浸泡一下就可以了。可是,当地农民为了多采多卖,把蕨菜采回来,来不及放在地上用阳光晾晒,而是放在炕上,点火加热,这样只用2小时就烘干了。这样加工处理的蕨菜,外表上和阳光晾晒的没什么区别。可是,食用时,不管放在水里怎么泡,都像老树根一样,又老又硬,根本咬不动。进口国发现后,对此提出警告。一次,两次,还是如此。结果,人家再不从我国进口了。虽然农民只是在一个完整的程序中省略了一些看似微不足道的阳光,他们并没有考虑到仅仅因为省略阳光,会给自己造成巨大的损失。教学探索过程中的坎坷与障碍,有时是我们不得不走的弯路,不碰壁,不摔跟头,怎能成长呢?那些迷茫和纠结,苦苦求而不得的历程是成长路上最好的滋养。只有自己真正思考过的东西才会是课堂教学中最有个性和最闪亮的部分,一定是与众不同的味道。
2.向名家学习要静心
叔本华有句话这么说:“当我们沿着前人留下的脚印在沙滩上走,而想看到美妙的风景必须用我们自己的眼睛。”由于我们教师平时的工作都是比较忙碌的,我们不可能做到每一节课都精雕细琢,但是,我们可以在一学期中选择三至四节课加以精磨,从而提升自己的教学技能。
对于那些教育名家的优秀教学案例,如果只是盲目地“拿来主义”,就好像是穿了一件根本不属于自己风格的衣服。教师应该学习的是他们独特的教学理念,和他们这些独特理念背后丰富的精神积淀。而这些需要我们对自身有正确的定位,并且用一种批判与继承的眼光来加以选择。我们看到的那些名师,无不是以独特鲜明的教学个性和风格让我们钦佩。有的大气质朴,有的隽永灵动,有的在温情与冷峻间找到平衡。
3.反思教学要沉心
有幸听到郑君威老师的一席话:教育有三境界,你尚处哪一阶段?深有感悟。第一境界:“看山是山,看水是水。”也就是说教师对教材吃不透,理解浅显。备课无准备,授课时也是按部就班,对教材的内容只有粗线条的了解,很多细节被忽略,看什么就是什么。第二境界:“看山不是山,看水不是水。”在经历了前面的阶段后,意识到了自己的不足,于是就反复地打磨,研究如何上好一节课。在此过程中,逐渐发现教材中很多早前被忽略的细节,于是对教材的认识进行全面的自我否定,出现分不清主次,抓不住重点的局面。此时,教师上课觉得一切都很茫然,原本简单的知识一时也变得复杂起来,真是“剪不断,理还乱”。“看山不是山,看水不是水”正是此时的感受。在经历了打磨、研究、自我否定的过程之后,教师通过多次试教、修整、回悟教材,对教材有了重新的、更深层次的认识。对自己一路走来所遇到的问题进行总结和反思,就会顿时豁然开朗,从而达到第三境界“看山还是山,看水还是水。”
二、尊重与关注学生
1.尊重学生
教育的效果常常不是取决于教师的教育技巧,更多的时候是教育时的情感与态度。我们常说:“没有爱就没有教育。”爱是教育的良药,的确如此。而在实际的工作中,我们未必能真正做到爱每一个孩子,其中的原因可能是多方面的。博爱应该是一件比较困难的事。但我们应该可以做到尊重每一个孩子,不仅是为了教育的需要,更多的是对于一个独立生命个体的尊重。每一个孩子都是一个独特的心灵世界,装载了不为人知的爱恨情仇,好奇心、想象力……心理专家李子勋说:“关系大于教育。”师生之间和谐自然、彼此尊重的关系,让学生会在有意无意间朝着老师期待的方向去努力,从而取得进步。我们常常会看到这样的现象:班级中只要有一到两个学生与老师之间有抵触情绪,就会影响到全班学生的上课效果。孩子的心是异常敏感与脆弱的,不要轻易地严词相向。爱是一种感觉,不需要讲很多的道理。更多的时候需要赏识与温情,这样的体会在我自己有了孩子以后更加深刻。我们所任教的每一个孩子都是父母的掌上明珠。他们或许有着各种各样的不足,但他们一定也有着各种各样的优点,所以,试着去发现和期待。尊重孩子是赏识的开始。
2.关注学生
新课程改革以来,学生的主体地位凸显。新课程理念特别提出,要以学生的发展为本,这就要求我们为学生服务,为学生的发展服务。作为一线的教师,我们或许常常有这样的困惑:为什么学生会提一些课前没有想到的古怪的问题?这个知识点好多学生早就知道了,该怎么上?没想到在这个知识点上,学生的差异是如此之大?为什么反复强调某一知识点,学生还是经常出错?因此,我们千万不能忽略了对我们的教学对象——学生的研究,一节课的出发点和归宿都应该是学生。现在学生的认知渠道不仅仅是教材与课堂的学习,学生的个性化和主体意识也越来越强。这就要求我们在教学设计中要关注学生的基础,尽可能地预设学生可能出现的情况,做到胸中有丘壑。不过百密总有一疏,叶澜教授曾说:“课堂应是向未知方向挺进的旅程,随时都有可能发现意外的通道和美丽的图景,而不是一切都必须遵循固定线路而没有激情的行程。”所以,教师在课堂上要随时关注动态。学生可以解决的问题,教师不能代替思考,学生有不同意见的时候,要鼓励他们争辩。当然,教师要善于观察,选取典型的案例进行板演,这样更能突出教学重点,有助于学生掌握知识,提高思维能力。
关注学生不仅在于让教育教学更有针对性,关注学生的过程也是一个发现学生的过程,是不断摆正自己作为教育者的位置,寻求与学生更好交往方式的过程。这样的理解才能够真正落实“以学生为本”的理念。无论哪一门学科的教学,最终都是为了教育。教育都是为了受教育者当下和将来的生命质量,使他们的身心健康,具有创造自己幸福人生的能力,具有善良的人性、独立的人格、自由的心灵和无比丰盈的精神世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