再别康桥教案范文

时间:2023-03-31 18:25:35

导语:如何才能写好一篇再别康桥教案,这就需要搜集整理更多的资料和文献,欢迎阅读由公务员之家整理的十篇范文,供你借鉴。

再别康桥教案

篇1

知识与技能:

咀嚼、吟诵,感受诗歌的独特意境,培养审美情趣。

能说出本诗所运用的修辞手法,品析诗歌凝练的语言。

过程与方法:

教师在介绍写作背景的基础上,帮学生了解康桥在诗人感情世界中的独特地位,理解其眷念之深的原因。

情感、态度、价值观:

理解诗人对母校的依恋之情

教学重点

1.咀嚼、吟诵,感受诗歌的独特意境,培养审美情趣。

2.能说出本诗所运用的修辞手法,品析诗歌凝练的语言。

教学难点

构思别致,不流于浅露

教学时数

一课时

教学过程

第一块:设置情境,导入新课

1.情景导入:播放电视剧片段和电视散文《再别康桥》,让学生谈谈“你所知道的徐志摩”根据预先找的相关资料,交流“我所知道的徐志摩”

2.放《神秘园》乐曲,配乐范读,充分营造读诗氛围从而帮助学生入境。

3.看课文、听朗诵注意重点字词读音与全诗意境组织评价,确定这首诗的感情基调:对康桥依依惜别的深情。讨论、交流阅读全诗后的感受。

第二块;配乐朗诵,加深理解

1.组织学生边看康桥风光片,边放声朗读,自行品味:诗中哪些字词激起你的共鸣?换一种组织学生交流,并指导朗读。

①理解诗眼:第一节中的“轻轻的”三个字须重读,节奏整体上呈轻微跳跃之感

②理解意象:第二节中的“金”、“新娘”、“艳”、“心头”重读,“荡漾”用琶音

③理解抒情法:第三――第五节是情感发展段,读时应投入,表现诗人的豪情,突出个别动词,节奏加快。

④理解诗意跌宕:第六节诗人抒情格调陡转,此节读前要有较长停顿,语气突转后再一气呵成。

⑤理解诗的回环美:要将“浓得化不开”的离情充分表现出来,重读“悄悄的”、“云彩”二字可采用拖音或一字一顿,以显示结句的意味深长。读法会怎么样?教师适时点拨。边读边品味交流,与教师可达成互动。

2.小结:这首诗描绘了康桥如画的美景,景中又蕴涵诗人浓浓的深情,情与景的交融值得我们细细的品味。

3.再次播放音画,组织全班朗诵。

第三块:课后学习,巩固提高

1.找徐志摩另外一首《偶然》进行自我朗读鉴赏。

2.仿写精彩诗节,多读好诗,有条件可以试着配乐。

3.选择与亲人团聚或分别时的―1―2个场景,学写一首小诗。10行左右,要求写出真情实感。

附板书设计

对康桥依依惜别的深情

开头――感伤、无奈

柳影――由衷欢喜

青荇――永久恋情

清潭――陶然忘情

――快乐至极

篇2

在实习中,我主要做了以下工作:

一、实习前的准备工作

凡事预则立,不预则废。哈师大附中实习队是我系精心选拔出的九名同学组成的队伍,能够被学院分到附中实习是每一个队员的光荣,这也更加要求我们一定要态度端正,踏实努力,认认真真地完成实习工作,在附中树立文学院,乃至哈师大的良好形象。为此,我编排了《哈师大附中实习队资料》,《资料》里包括实习生自然情况、担任职务、组织活动和获奖情况,附中刘主任收到后高兴地说“这还是第一次收到如此正式的实习生材料,为附中了解实习生提供了重要参考。”资料也得到了和老师和王老师的肯定,现已在教法教研室备份。在与附中刘主任取得联系之后,我们马上召开实习筹备会议,在王金香老师和和艳民老师的指导下,我们要求每个队员利用暑假的时间认真把高一一册前两单元的教案准备好,同时,利用最短的时间解决食宿、交通问题。在暑假期间,我还认真研读了有关教育实习的相关书籍,如《邓彤讲语文》《文言文怎样教》《钱梦龙与导读艺术》等,掌握了实习工作和教育教学的一些知识,并针对规定的课文准备好教案,制定了教育调查计划,在征求王老师的意见后,进一步进行修改与完善。同时,对队员的着装、发式等形象问题进行了严格的要求。如此,我们得以以饱满自信的姿态迎接实习工作。

二、实习中的全面工作

9月1日,我们实习队早早地来到师大附中,赶上附中的开学式和升旗仪式,在庄严的国歌声中,我们开始了为期一个月的教育实习工作。在刘主任和谭伟老师的安排下,实习队员被分配到不同的教师、不同的班级进行教学与班主任工作。我荣幸地被分到了谭伟老师的高一一班,跟随谭伟老师进行实习工作。同时,及时与带队老师郭力老师取得联系,及时全面汇报实习工作进展情况。

(一)实习队队长工作

师大附中实习队是代表文学院、代表哈师大到附中实习的,实习队的精神气质、思想态度、工作能力关系着文学院的形象,而作为队长的我更是需要严谨、踏实、全面地带领队员进行工作。本届实习队共九人,其中女生占了七名之多,这就更需要队长要有责任感。在带队教师郭力老师和辅导员和艳民老师的指导下,我积极组织、认真带队,及时召开会议研讨实习工作,为实习队办理各种手续,组织队员进行高一摸底考试评卷,开展主题为“励志年华,爱我国家”的艺术节诗歌朗诵和征文比赛,听取刘新生主任的题为“如何写好教育叙事”的讲座,收集队员影音资料(魏文文同学不辞辛劳地负责了实习队的摄影工作)。在工作中,我不断琢磨实习工作方法,在实践中提高组织能力。在老师的指导和全体队员的努力下,中文系实习队树立了良好的形象,得到了教务主任和指导教师的肯定。

(二)教育教学工作

教育教学工作是教育实习的重中之重,是检验教育理论学习成效与进行教育实战演练的重要工作。教育教学工作主要包括听课、备课、试讲和讲课,在前两周实习中,我们不仅能够跟从自己的指导教师进行听课,还抓紧时间到别的老师课堂上学习不同的教学方法,听完课后认真研讨,吸取经验。在备课室,我们经常讨论怎样备好课、怎样讲才会效果更好。在暑假准备好的教案基础上,我和魏文文同学经过谭伟老师、其他同学经过各自老师的悉心指导,我们基本上能够完成规定的教学任务。我所讲的课文是《再别康桥》和《大堰河——我的保姆》,分别在高一一班和高一五班进行,我的《再别康桥》的教案是按照文学院讲课比赛的的思路设计的,谭伟老师听完试讲后,指出第一单元是诗歌单元,要紧紧抓住“情”字来分析诗歌,同时,对我的设计提出了调整,把由我来进行串讲的方法改成由我来引导讲一节,由学生分组描述其他小节的方法。按照这种方法讲课后,我发现不仅提高了学生的主动性,也增强了学习的氛围,我从实践中了解了什么是“以学生为主体”、“以教师为主导”、“以训练为主线”的“三主”教学指导思想,那节课得到了谭伟老师和郭力的老师的好评,其他队员们也按照谭伟老师的指导讲授《再别康桥》,收到良好的效果。

高一一班和高一五班是学生层次不同的班级,谭伟老师指导我和魏文文要用不同的方法区别教授不同层次不同认识水平的学生,这样我们不仅学到了一节课是怎样教的,也学到了在面对不同层次不同认识水平的学生时应灵活运用教学方法。

同时,我还在谭伟老师的指导下,主持了高一学年入学摸底考试语文学科的评卷工作,在评卷中,认识到不同学生的知识水平,以便在教学过程中有针对性的教学。

(三)班主任工作

班主任工作是实习工作的又一组成部分,是深入学生群体的有效途径。在实习队中,有几名队员的语文教学指导老师不是班主任,他们又被分到其他的老师那里学习班主任工作,我的指导老师谭伟是一班班主任,所以,我的班主任工作主要是在一班进行。

在谭伟老师的指导下,我每天看着学生的早午自习(除了早午自习,一班白天没有自习课)和间操眼操,并组织大扫除。在预防甲流的时期,及时带领发热学生到医务室检查,及时有效处理发热现象,经检查,并未发现甲流病例。在艺术节期间,组织主题为“励志年华、爱我国家”的班团会,班团会共十个节目,上演了同学们辛苦排练的诗歌朗诵《守望幸福》(作者:吴春玉)、《溢彩中华》(作者:唐雪琪,一班学生)、小品《一张小纸片》等等节目,其中还有我主持的互动答题,既丰富了课余生活、团结了集体智慧,也增强了爱国主义情感,我还得到了学生颁发的“最佳组织奖”的奖状,看到同学们一张张可爱的笑脸,我更加坚定了做一名教师的信念!

在与学生相处的过程中,我每天都很开心。我还利用午间休息的时间和学生们聊天,我班有个活泼的男孩叫郑景毅,每节课老师都会提问他回答问题,他总是会给班级带来很多的欢乐。在找他谈话的时候,我了解到他的理想是当一名工程师,而且看起来很调皮的他,还有个双胞胎弟弟,一说到他的弟弟,他总是很开心,很像个大哥哥。在与他谈话时,我是以记者采访的形式进行的(因为那时候我们已经很熟了,他知道我是学生记者),采访一半的时候,他竟然学着我的样子采访起我来,真是又聪明又可爱!我还问了他对实习教师的建议,他说应该把知识覆盖的全面一些,生动一些,讲些深入的知识。从谈话中,我不仅了解了学生的一些想法,更对教学与班主任工作有了更深的体悟。

(四)教育调查工作

教育调查是对现在教学的反窥和思考,我所做的调查是高一一班古典名著的阅读情况,为了便于调查,我选择了以《红楼梦》为切入点的调查,在王金香老师和谭伟老师的指导下,我不断完善调查问卷的思路和问题设计,最终确定了题目为《几人醉里梦红楼——高一一班学生阅读的调查》,并撰写相关报告,附后。

通过调查,我得出了语文教师不仅要承担课堂教学内容,还要向学生的课外伸延的结论,这种伸延不仅仅是推荐书目,更重要的是抓住一个有利时机指导学生阅读、解决学生阅读中遇到的困难。语文教师不能抛出一个阅读书目单子,然后就不管了。附中尖刀班的学生还大部分不能读懂古典名著,其他的学生阅读状况可想而知。

三、实习后的反馈工作

任何事情不仅要有良好的开端,还需要完满的结尾,这样才能够有总结,才能有反思和收获。为了反思我在实习工作中的缺陷和不足,在28日,我委托班长方恺睿组织学生写一些对我教学和班主任工作的建议和意见,我已认真读取,收集归档,这些宝贵的意见将会使我终身受用。

篇3

关键词:中学语文课堂;教师情感投入;文本;存在问题;实施策略

当代教育专家李镇西说:“一个真诚的教育者同时必定又是一个真诚的人道主义者,素质教育首先是充满人情、人性、人道的教育。一个受学生衷心爱戴的老师,一定是一个最富有人情味的人,离开了情感,一切都无从谈起。”作为一名中学语文教师,只有对文本、对课程付出真挚浓郁的情感,将一腔“热爱”发酵为一份“情愫”,将一份“情愫”升华为一种“信仰”,将这种“信仰”投射至灵动课堂,才能用灵魂深处氤氲激越的光明、积极、美好、和谐让学生把学习作为无上的享受和本源的幸福。

一、 中学语文课堂中教师情感投入存在问题

刘勰云:“夫缀文者情动而辞发,观文者披文以入情。”文学作品承载者作者和读者之间的双重交流,艺术的魅力不只在于作品本身赐予我们的审美愉悦,而且在于它能启发我们如何正确审视生活本身,领悟生命真谛。本世纪的语文教学应竭力呼唤教师情感投入的发挥,积极引导学生用心灵与文章对话,从而使语文课堂奔涌着丰盈的思想和优雅的情致。然而在现实的语文课堂中,教师情感投入仍存在诸多问题。

(一) “知识”与“人文”的割裂

国家颁布实施的《语文课程标准》提出三维教学目标:知识与能力、过程与方法、情感态度与价值观,并从学生全面发展的角度出发提出三者应有机融合。知识与能力旨在让学生“学会”,过程与方法旨在让学生“会学”,情感态度与价值观旨在让学生“乐学”。而长期以来,我们对语文课程的要求更多地侧重于知识技能的传授却轻视甚至忽略了高尚情操的陶冶和综合素质的培养。教师在语文课堂中把原本文质兼美的文章按“时代背景――段落大意――中心思想――写作特点”的公式肢解为片段。固然,这些做法在某种程度上潜移默化间或许会提高学生的语文素养,我们不能全盘否定;但从语文的特点和学生的长远发展来看,无疑束缚了学生同时限制了老师的视野,学生只能“唯分而学”,亦步亦趋,将主体意识禁锢;教师只能“唯分而教”,急功近利,将标准答案灌输。在中考、高考的题海大战中,教师积极的情感投入和教材深邃的人文内涵落魄惨败、荡然无存。

(二)“文本”与“认知”的脱节

中学语文教材入选的文章都是形神俱佳、文质兼美的名家名作,蕴含着丰富的情感因素,这便为语文教师情感投入奠定了坚实的基础。老师只有深入挖掘教材内容,深刻剖析文本意蕴,才可以使学生教材的本源情感内化为积极认知,从而使素朴心灵得以净化,道德情操变得高尚,审美趣味得到提升。然而,在现实的课堂教学中,“文本”与“认知”脱节的现象比比皆是,老师在讲授课文过程中,更加重视字、词、句、段、篇的分析讲解,往往把所谓重要的知识详细板书,反复强调,却未能真正阐释文本本身所表达的知情意。有的老师虽然重视文本中的思想教育,但偏重于理性宣讲,情感促使知识、道理内化为认知、信念,而毫无感情的一味灌输,不符合语文教学“熏陶感染、潜移默化”的规律。文本是教学的首要凭借,架空教材、脱离文本的课堂教学是对新课程理念的误解,没有文体的支撑,语文教学便成了无本之木、无源之水。

二、 促进中学语文课堂中教师情感投入的实施策略

(一)教师应挖掘文本精髓,领悟人文内涵

亚里士多德在《诗学》中写道:“被感情支配的人最能使人们相信他们的情感是真实的,因为人们都具有同样的天然倾向,惟有最真实的生气或忧愁的人才能激起人们的愤怒和忧郁。”只有自己内心有了善恶、是非、爱憎、美丑的价值权衡,其言语的诠释才会使学生产生情感共鸣,因此,教师不仅要把握知识的基点、重点、难点,更需挖掘文本,理解文章思想脉络,领悟作者情感波澜;从而以文章为动情点,修筑老师与学生情感碰撞交融的驿站。于是,教师备课时既要钻文备知,又要掘美备情。教师对文本的感知,不能仅仅停留在对自然美、人物美、社会美、艺术美等客观形象的品赏上,更应领悟其中所蕴藏的生活情趣、人文内涵、人格理想。教学名家于漪老师在备《,你在哪里》这首诗时,想到的日夜操劳、呕心沥血,想到临终时仍嘱托把自己的骨灰撒入大江南北……于漪老师情不自禁地哭了,她的那份教案是用泪水写出来的;授课时几乎更是声泪俱下,引得满堂皆泣。此外,教师除了深入挖掘教材,还应充实知识、提高修养,教师只有让情感像清泉一样不断滋润自己的心田,课堂中才能像潺潺溪流一样不断灌溉学生的灵魂,达到“登山则情满于山,观海则意溢于海”的境界。

(二)教师应表达文本精髓,传递人文内涵

深刻情感体验的挖掘领悟是前提,深邃人文内涵的表达传递才是目的,教师只有在课堂中“怀情而教,缘情而导”,才能使学生“以身体之,以心验之”。华中师范大学第一附属中学文勇老师在讲授《再别康桥》(节选第二课时)时便游刃有余地践行了这一理念。他首先通过深情而专注地朗诵带领同学们一起重温康桥之梦,解读徐志摩心灵密码;文勇老师又通过剖析“金柳、青荇、潭、梦”等经典意象,指出表面写景,实写诗人在康桥曾经轻松自由美好的生活;表面写对康桥的感悟,实际写对在这里饱含诗意、浪漫、明丽、柔情的青春岁月的眷恋和怜惜,更是“漫溯寻梦”的真谛。最后一节,文勇老师以“悄悄、沉默”为切入点,让学生描述一次自己独处的经历,并以此延及在日益浮躁的社会,我们应懂得安静之中的深邃,独处背后的丰盈,应学会在喧嚣与浮华中叩问、审视、自省。整堂课文勇老师循循善诱,以情激情,没有受到“千种离愁、万重别绪”教参俗套的干扰,新解文本“徐志摩的离别轻盈而潇洒”,以语言定基调、以意象贯情感、以内蕴掘真谛,层层深入、环环相扣,使学生不仅感受到文学“文质兼美”的魅力,而且领悟到人生“虚壹而静”的哲理。

语文所培养的是人对一切文明符号的理解力与创造力,语文素养高,干什么都高起点,如破竹;语文素养低,干什么都极弱智,自伤神。心智的觉醒、理性的培养、情感的熏染,对艺术神韵的敏感和高贵气质的内涵,才是语文教学的根本任务。只有将教材的感性形式与理性内容、抽象概念与具体形象有机统一起来,把深奥的知识传授与动情的美感体验紧密结合起来,才能以“文本情”为媒介,以“教师情”为诱导,唤起“学生情”。从而真正实现教师的“情智兼得”、文章的“文质兼美”、课堂的“严慈兼融”、学生的“内外兼修”。(作者单位:河南师范大学文学院)

参考文献

[1]中华人民共和国教育部.普通高中语文课程标准(实验)[M].北京:人民教育出版社,2003,1-2.

[2]唐艳丹.中学语文教师教学情感投入论[D].华中师范大学,2010,2-5.

[3]王文彦,蔡明.语文课程与教学论[M].北京:高等教育出版社,2006,319-321.

[4]耿红卫.和谐语文教育建构论[M].武汉:华中科技大学出版社,2010,87-142.

篇4

一、汉字之美

汉字是我们老祖宗发明的,她集形体、声音和辞义三者于一体,她的独特魅力,是永远不可能改变、也是无可替代的。但是,我们与汉字距离似乎却越来越远,汉字之美越来越模糊,而“汉字之丑”却越来越多。电视新闻上读错的字越来越多,我们的学生越来越不喜欢语文。这些现象可以反映出我们国学教育的失败。语文是语言文字和文学的简称。文字之美,可以表现在语音和形体两个方面。

首先是语言的音乐美。日常生活中随处可见:中国电视报的的广告语:“中国电视报,生活真需要”。伊利优酸乳的广告语:“青春滋味,自己体会”。中国是一个诗歌的王国,诗歌最初也是要用来歌唱的,中国的很多诗歌都具有音乐美。如现代诗歌《再别康桥》共七节,每节两句,每节都有押韵。韵脚分别为:来,彩;娘,漾;摇,草;虹,梦;溯,歌;箫,桥;来,彩。这样读起来朗朗上口,错落有致,并且第一节和第七节押相同的韵脚,形成一种民歌式的回环复沓的艺术效果。

其次是汉字的形体美。汉字是表意的文字,探讨汉字的形体美,可以激发兴趣,有利于使枯燥的文言文教学变得生动活泼。美国教育心理学家布鲁纳认为:“学习的最好刺激力量是对所学材料的兴趣。”。如在讲解“莫春之初”这句时,如果只是按注释说“莫”通“暮”,这样学生只知其然,不知其所以然。教师可以利用 “莫”字形体进行讲解。甲骨文“莫”字的写法是:上下部分都是草,中间是个圆圈,圆圈里面有一点,意思是太阳落入草丛之中,天色自然已暮。这个字是“草”和“日”两个象形字的会意字。后来汉字隶变以后才简化为“莫”。通过解析汉字形体,学生逐步养成了见形明义的能力,提高了对文言文学习的兴趣,获得了破解汉字密码的愉悦,感受到汉字丰富的文化内涵和审美价值。

二、修辞之美

语文课程标准明确提出提高学生审美能力的要求,这种审美能力当然主要是指语言表达方面的。修辞使语言表达得准确、鲜明、生动,为提高语言表达效果做出了巨大的贡献。

因为修辞让很多句子广为流传,成为名句。如运用比喻“古来万事东流水。”,“问君能有几多愁,恰似一江春水向东流”;运用借代“黄发垂髫,并怡然自乐。”;运用比拟“硕鼠硕鼠,无食我黍!”运用夸张“士皆目,发尽上指冠。”运用排比“ 臣闻求木之长者,必固其根本;欲流之远者,必浚其泉源;思国之安者,必积其德义。”;运用对偶“风急天高猿啸哀,渚清沙白鸟飞回”。更有用修辞手法来论证观点的,如《劝学》给人印象深刻最深的是,说理的话并不多,而道理却讲得透彻生动。这主要在于文章连续运用大量的比喻,以喻代议,比喻的作用是形象生动,使得说理不枯燥,易于让人接受,增强了文章的说服力。 在比如鲁迅的文章《拿来主义》,同样采用比喻说理。这些都是修辞之美的典型事例,并且要有意识的让学生自己也学会运用。

高考作文的要求之一就是要有文采,如何才能有文采呢?其中修辞手法的运用是一个行之有效的手段,谁在作文语言中运用了修辞手法,那么作文也提高了一个档次,修辞就成为了好文章的一个亮点。除了公文类的实用文体之外,大部分的文章都可以运用多种修辞手法的。总之,语言之美是离不开修辞的,文章要有文采更是离不开修辞。我们要善于运用各种修辞手法,为我们的文章插上美丽的翅膀,让它越飞越高。

三、情感之美

我国古代教育家孔子说过:“知之者不如好之者,好之者不如乐之者。”从中可以看出“好”“乐”是学生在学习中情感的表现,如没有情感,“好”“乐”根本无从谈起。但在应试教育的体制的下,语文教师的教学中往往过分强调其工具性,强调知识的系统性,一个教案讲一生,注重对标准答案的讲析,语文逐渐演变得模式化、单一化,显得枯燥乏味、艰涩难懂,学生不自觉地远离语文,厌恶语文,学生心灵乃至人格素质逐渐解体,个性悄然消磨。其实,语文之美,是其他任何学科不可比拟的,作为语文教师,应努力挖掘语文的情感内涵,还原语文的真与美,并将其呈现出来,让学生在获得知识营养的同时,更能体验到语文带来的美的享受,从而引发兴趣,热爱语文。

朱自清的文章往往情感如恣肆,以《绿》为例:“梅雨潭闪闪的绿色招引着我们;我们开始追捉她那离合的神光了……那醉人的绿呀!仿佛一张极大地荷叶铺着,满是奇异的绿呀。我想张开两臂抱住她;但这是怎样一个妄想呀……”我们哪怕只用眼睛触摸这段文字,都能感受到朱自清对“绿”的倾慕、喜爱、陶醉。对于关键字的品味与解读,不但能引导学生走进作者的情感世界,也能引导学生理解句子含义,提高解读文章的能力。

四、美之创设

篇5

关键词:规范化;教育教学;能力

人生需要境界。不同阶段就会有不同的境界追求,在规范化课堂教学这条路上,我一直追求这样三种境界。

第一境界:高山仰止,景行行止,虽不能至,然心向往之

俗语道:站得高,看得远,教学是一项常教常新的工作,只有不断地学习新的理念和方法,才能适应新形势。近年来我校一直注重教师的专业发展,不失时机地给教师创造学习的机会,以追求高质量的办学。作为骨干教师,我经常参与上一级的教学活动,在仰慕名师的同时,不断充实自己,努力提高自己的教学水平。

第二境界:咬定规范不放松,立根原在课堂中

在教学中,课堂是源头活水,对于如今在“电视机前成长起来的孩子”缺少独立思考和想象的能力,主动学习的意识较差,因此,抓好课堂效果尤为重要。

(一)精益求精,在课堂上求质量

课堂教学应立足于使学生“学会、会学、乐学、创学”,把“自主、合作、探究”以行动阐述。心理学家罗杰斯表达的一种信念是:没有任何人能教会任何人任何东西。“教会”从根本上说都是学生通过自己的内化学会的。从这个意义上讲,人的获得最终不是依靠教,而是依靠学习者自己主动地学。比如,在语文课上,我在教现代诗人徐志摩的《再别康桥》时,我先给学生布置了预习:查找作者的生平经历,诗歌的创作背景,按照你的理解朗读诗歌5遍。(在每一遍的朗读中记录下你感受最深的词句,并把不理解的句子画下来)第二天课上交流中,学生的朗读声情并茂,确实达到了意想不到的效果。他们甚至找到了徐志摩生命中的三个女人,以及她们又是如何度过一生的。在学生有感情的齐声朗诵中,我看到学生脸上洋溢的是幸福、自信的微笑。

(二)考练结合,在辅导上讲方法

在辅导上,坚持“三导四习五多”的方法,即引导学生热爱学习、指导学生科学学习、辅导学生充分学习;学生在学习方式上坚持自主学习、合作学习、探究学习、实践学习。学生学习要养成多看、多思、多问、多做、多背的习惯。指导学生落实基础,拓展知识,反复巩固,指导学生养成良好的学习品质。

(三)因地制宜,在育人上找时机

在课堂实施教学目标的同时,教师要根据学科特点不失时机地对学生进行德育。在语文辅导课上,我常带领学生背诵诸子百家的经典,从春秋时期的孔子、老子到战国时的荀子,三国时期的孔明,近代的梁启超、,凡是能激发学生的经典作品让学生熟记于胸,正所谓书读百遍,其义自见。我感觉经典对于孩子的熏陶非常重要,无论是思想上,还是行动上都受益匪浅。在讲孔子的《论语》时,结合“吾日三省吾身”“父母唯其疾之忧”这两条我让学生深刻理解内容后反省自己的日常行为,并在班级形成每天课前反思“今天我该怎样做”,放学时反思“今天我做得怎样”,时刻让学生感悟做人要以孝当先,进而不断端正学习态度,修正学习方法,提高学习效率。

第三境界:千淘万漉虽辛苦,吹尽黄沙始到金

规范化教学实践,在我校领导的精心策划和周密安排下,作为语文教师,我深深感受到了环境育人,习惯育人的显著效果。

(一)学生的学习热情高涨了

课前教师的候课,体现了老师对学生的爱戴,也赢得了学生对老师的尊敬,这就为课堂和谐气氛奠定了基础。学生的一诗一歌营造了轻松的学习氛围;规范的教学卫生,使学生的精神面貌大有改观;课前一分钟的表演不仅给学生创设了一个展示自我的平台,同时也锻炼了学生的语言表达能力,增强了学生的自信心。现在这些已成为我校课堂教学的常规活动,学生的学习热情得到了激发。

(二)学生的学习能力提高了

学生很珍惜每一次的课前演讲的机会,语言表达能力大有提高;课堂上常有“我的观点”的自豪感,形成了独立思考与合作交流相结合的学习习惯,形成了善于质疑,乐于探究,勤于动手,努力求知的积极性,培养了学生的独立思维和可持续发展的素质。

(三)教师的教学技能增强了

回顾一年来的实践探索,我感觉到学生和我都有很大的进步,真正体验到教学相长的快乐。在教师的不断指引下,学生逐渐掌握了学习的方法,这是多么难得的收获,著名教育家苏霍姆林斯基有这样一句话:“对这一节课,我准备了一辈子。而且,总的来说,对每一节课,我都是用终生的时间来备课的。”作为教师,只要探索出一条把学生引到你这一学科的路,并教给他一把开启知识大门的钥匙,这就是我们应该用一生所来准备的。

篇6

正如庞荣飞诗中所描述的那样,廖素婷是一位“日子踏实汗水泼,进步沉稳慧眼明”的教师。从教以来,廖素婷怀着对语文教学的热爱之情,以黄厚江、王开东、王君等人为师,努力探寻语文教学的“三昧”(指事物的要领、真谛)。

增趣味,让课堂创意十足

“有一个人,三个名人都是他的亲戚,沈钧儒是他的表叔,金庸是他的姑表弟,琼瑶是他的表外甥女。有一个人,他的生命与三个出色的女人相连:有德的张幼仪、有才的林徽因、有貌的陆小曼。这个人是谁?”2013年9月27日,在全区中小学、幼儿园教师技能大赛现场,廖素婷执教了《再别康桥》一课。徐志摩、琼瑶与金庸都是学生非常熟悉的人物,但学生不知道这些名人竟还有这样的关系,廖素婷简简单单的导入立即调动了学生的学习兴趣。

廖素婷在课堂“激趣”方面有许多独到的做法。高中语文课堂经常会出现学生慵懒的状况,她认为,要驱赶学生的这种状态,教师必须进行唤醒与激活,而要想激活学生的思维,教师就应当多尝试新颖的教学方式。她一直从备课、执教、布置作业等方面尝试创新,力图打造“没有一个学生想睡觉”的课堂。

备课时,面对网络上令人眼花缭乱的教案资源,廖素婷会花很多时间进行研究、分辨、学习,以求做出富有个人特色和创意的教学设计。例如:在设计《道士塔》一课时,她从“道士塔”的矛盾说法(道士去世后都采用缸葬和棺葬,有道高僧“圆寂”后的遗骨才被建塔封存,而文章的题目却为《道士塔》)谈起,指导学生寻找这个谜语的答案,到最后她才揭开谜底,这样的设计颇有创意;在备《热爱生命》《人是一根能思想的苇草》《信条》这些课文时,她将三篇文章连成一个整体,引导学生探讨“我们应该怎样活着”,还设置了“篇目连文”环节,要求学生用三篇文章的标题写一段话,表达自己对人生的感悟和对生命的思考;在备裴多菲的《我愿意是急流》一课时,她借鉴了某个教案中模拟教堂婚礼这一导入形式,设置了课前模拟教堂婚礼的环节,并在课堂最后设计了将裴多菲的爱情观与舒婷的爱情观作对比的讨论活动,增加了教学的趣味性,激活了学生的想象力和创造力。

廖素婷采用的教学方式常令学生耳目一新。在讲授《我有一个梦想》时,她将瑜伽的冥想法运用到课堂,让学生闭上眼睛,把自己想象为黑人,穿越到20世纪那个不平等的美国社会,通过角色扮演(教师扮演美国政府发言人,学生扮演黑人),让学生感受黑人当时的处境,引导学生说愤恨、谈梦想、唱自由。整节课的教学环节环环紧扣,学生学得很投入。

廖素婷布置作业也常常很有创意,如学生学了《我若为王》一课后,她让学生以“我若为 ”为题,发挥想象,自由创作;又如在执教柳宗元的《愚溪诗序》后,她让学生把愚溪、愚丘、愚泉等“愚溪八景”画出来,以此增进学生对课文的理解,丰富课堂内容。

廖素婷对教材和教学所作的创造性处理得到了学生的肯定与喜爱。2012年春季学期学生对教师评教时,廖素婷所任教的高一(1)班与高一(4)班全体学生都给她打了100分。一名学生在评语栏写道:“您的课堂氛围轻松幽默,教学方法灵活多样,我能很快融入您的课堂,希望您能将这样的风格延续下去。”

含情味,与作者同忧乐

梁实秋《记梁任公先生的一次演讲》用生动的语言描述了梁启超演讲时的情景:“先生的讲演,到紧张处,便成为表演。他真是手之舞之足之蹈之,有时掩面,有时顿足,有时狂笑,有时叹息……”廖素婷说:“梁启超讲演的情形是我最喜欢的课堂状态,我就想做这样与作者同忧乐的教师,上这样饱含情感的语文课!”

廖素婷认为语文课一定要有情味儿,作品是什么境,课就要有什么情。她说自己是一个真性情的人,在教学中,常将自己的真性情倾注到文本的诵读和解析中。在课堂上,她曾开怀大笑、曾掩面而泣,也曾声色俱厉,“手之舞之足之蹈之”是她在课堂上经常呈现的状态。她要求学生感性地跟着作者一起乐一起悲,而不是作为一个局外人去“观”作品。

根据不同的课文,廖素婷会设置不同的教学情境,让学生设身处地地感受作者在作品中饱含的情感。在课堂上,她与学生一起来到孙犁笔下洁白美丽的荷花淀、朱自清笔下月色朦胧的荷塘、笔下暴风雨来临前的周公馆、沈从文笔下充满湘西风情的边城;她身着古装或旗袍,与学生一起放声歌唱,或苦诉难舍难分的“执手相看泪眼,竟无语凝噎”,或低唱苦寻梦中情人的“所谓伊人,在水一方”,或轻吟简简单单的幸福“我有一所房子,面朝大海春暖花开”,或高歌雄壮豪迈的“雄姿英发,羽扇纶巾,谈笑间、樯橹灰飞烟灭”……执教《我有一个梦想》时,当讲到黑人受苦难这个环节时,廖素婷以美国政府发言人的身份,带着一副不解的表情,质问学生(扮演热心民权运动的黑人):“现在的你们比你们的祖先富足多了,你们什么时候才会满足?”学生站起来,义正辞严地回答:“只要我们仍然遭受警察的野蛮迫害,我们就绝不会满足!”“只要我们在外奔波而疲乏的身躯不能在公路旁的汽车旅馆和城里的旅馆找到住宿之所,我们就绝不会满足!”……这样的情景模拟令课堂感情充沛,学生由此深刻地体悟到了作者的情感。

廖素婷认为,要上出充满情味的课,教师要善于抓住文本中表达情感的核心字词。她常采取变序教学法,从文中能表现作者情感的核心字词入手讲解。如在讲解《道士塔》时,她不是按照课文的行文顺序进行常规讲解,而是通过课文中的“我好恨”三个字展开教学,恨什么呢?恨王道士的无知,恨封建官僚的不作为,还是恨外国文化侵略者的劫掠?她抓住课文中表达鲜明情感的字词,再配以声情并茂的讲解,拨动学生的心弦,引起学生强烈的情感共鸣。

廖素婷充满情味的语文课,让学生常常沉醉于文本的情境,对文本的认识和理解自然会更加深刻。

生韵味,给学生展示的舞台

语文味教学流派创立者程少堂强调:“语文课教出语文味是手段,让学生成为学习的主体、学出语文味才是目的。”这是从课堂教学主体的角度来思考语文韵味生成问题。廖素婷对他的观点深表赞同,她说,追求语文课堂教学的圆满,往往会使语文学习失去韵味,课堂教学中留下一点省略或悬念,让学生自己去琢磨与品味,效果会更好。正确、恰当的省略可以激发学生的求知欲,让学生满怀激情地解决课堂上未完成的任务,使语文学习更具魅力。

在执教秦观的《鹊桥仙》时,针对最后一句“两情若是久长时,又岂在朝朝暮暮”,廖素婷没有发表自己的见解,而是设置了一个辩论环节,让学生思考、辩论:“两情若是久长时,你赞成朝朝暮暮吗?”学生有赞成“朝朝暮暮”的,也有赞成“距离产生美”的,因观点不同展开了激烈的讨论。赞成“距离产生美”的学生说:“从物理角度看,两个人就像两个分子,如果距离远了就表现为引力,距离近了就表现为斥力。朝朝暮暮虽然甜蜜,但没有了距离却少了一份美感,徒增无尽的争吵和鸡毛蒜皮的计较……”赞成“朝朝暮暮”的学生则说:“我赞成恋人在一起,总是分居两地会淡化感情……”

听了学生的精彩发言,廖素婷禁不住击节赞赏,同时不忘引导学生将注意力转移到课文上来,让学生体会词人为什么会在词的最后突发议论,学生于是又陷入了沉思并展开讨论。在廖素婷的点拨下,学生体会到这两句感彩很浓的议论既是为了与上片的议论遥相呼应,同时又巧设留白,让人感觉余味无穷,从而形成全篇连绵起伏的情致。

廖素婷在其他课文的教学中也给学生提供了诸多展示的机会,语文味就在师生共同欣赏、品鉴、展示的过程中流淌出来。她的课堂上所流淌着的语文味既唤醒了学生,又使学生沉醉、沉思。那么,她的教学是否已能触及语文教学的“三昧”了呢?她用庞荣飞赠与她的另一首诗回答了笔者:“攀登莫谓路漫漫,上得半道风雨酣。拨开云雾揽秀色,仰面还有十八盘。”

篇7

【关键词】课堂 以学生为中心 生成

一、“生成”课堂的理论前提及内涵

教育的目的在于培养创新精神和培养创新型人才。新课程标准也要求培养具有创新能力的人才。因此,改革传统教学,构建创新课堂就显得尤为重要。

建构主义认为:学习是学生自己主动地在头脑中建构知识的过程;学习过程不是简单的信息输入,储存和提取,而是新旧经验之间的双向交互作用的过程。在这一交互作用的过程中,包含新旧知识经验的冲突,转变和重组。与此相应的教学观念是:教学活动不是教师向学生传递知识,而是以学习者为教学活动的中心。在建构主义理论基础上形成的课堂应当是:“以学生为中心”,在整个教学过程中,教师是组织者,指导者,辅导者和促进者;教师的作用是有效利用各种动态教学资源,促进学生“生成”自我觉醒并高扬的心性。

“以学生为中心”的“生成”课堂注意在学习过程中发挥学生的主动性,积极性,从而“生成”自我心灵觉醒并高扬的创造型人才。因此,“生成”课堂便是以学生为中心的创新课堂。

二、以学生为中心

“生成”课堂的教学,教师必须考虑以学生为主,尽可能多的留有空间和时间给学生,学生真正成为了课堂的主人。那么,如何才能做到“以学生为中心”呢?我觉得应该做好以下三点:

(一)拒绝“知识本位”,追求“生命本位”。

长期以来,传统教育观要求教师通过知识、技能的教育来发展学生的认知能力,尤其是发展学生的创造性思维品质,这种“知识本位”的教育曾深刻地影响了教师的教育教学行为,促进了学生对知识,技能的掌握和创造性思维品质的发展,对教育产生过积极的影响。但由于它以传授知识、技能和发展学生的认知性创造能力为目的,在所难免地忽视了学生自我心性的了解、觉醒、高扬,使得教师成为“知识、技能”型训练师从而自觉不自觉地否定了学生自我心灵的了解、觉醒、高扬,它“正逐渐地演变为工具理性主义的教育模式”。

但是,“生命本位”教育观却是以“重视德性生命的独特性和完整性出发,强调德性生命完整,和谐,自主,可持续发展”为重心,认为“生命创造是一种自觉的精神状态,教师只有启发学生的生命自我意识,让学生自主,自觉,自由地成长,才能使学生成为一个自主发展的人,只有善于发现学生不断成长的内源性动因,探索生命成长的内在规律,发展策略与必要途径,激活学生的生命意识,让学生形成一个可持续发展的,不断完善的内部动力机制,为学生的终身发展提供动力和保障”。新时代的人文教育精神,就是对“生命本位”教育观的体现,它以鼓励人的自主发展为旨趣,以爱为核心或基石,以正确地认识人,理解人,尊重人,信任人,提升人的生命质量为本。

教育家陶行知先生说:“教育是心心相印的活动,惟独从心里发出来的,才能打动心的深处。”这样的课堂,才是对学生的生命成长与发展做出了最终极的关怀:关怀学生的全部精神生活,关怀学生完整生命的发展,关怀学生逻辑理智与道德情感统一的发展,关怀学生人生信念与实践行为统一的发展,关怀学生的现实人生的幸福,关怀学生的未来人生的幸福,关怀学生自主的,终身的发展。

(二)拒绝“统一化”、“单一化”,追求“个性化”、“多样化”。

只有在我们的课堂中强调“生命本位”,我们语文课堂才能做到“个性化”。在传统课堂中,教师教学往往按照自己的思路提出了问题,按照自己的观点预设了答案。这种完全由教师提出问题,学生围绕教师的问题考虑答案,而且要尽量向教师的思路靠拢,要揣摩教师想得到什么样的答案的课堂,实际上是无意识地以教师为课堂的核心,学生以及其他一切教学资源都围绕着教师转。由于教师已经有了“这个问题该如何”的预想,并希望学生按照自己的思路思考,从而得出自以为正确的答案,把学生完全包围在自己的思路当中。于是,课堂“统一化”、“单一化”就在所难免了。

而“以学生为中心”的“生成”课堂在问题的提出和答案的解析上就不再是事先预设好的了。由学生自己提出问题,再经过学生自己的讨论思考得出答案,这些答案也许五花八门,也许异想天开,甚至“荒谬绝伦”,但只要言之有据,言之有理,言之有序,作为教师,只要学生的答案能体现学生“个性化”、“多样化”的合理性,我们都应当给予肯定和鼓励。“生成”课堂应是“外出旅行时的指南针,而不是有固定路线和时刻表的交通工具”。

例如,《促织》一文中,大多老师喜欢把其处理为一出悲剧,实际上,在讨论过程中,却又不少学生认为,这个故事结局,主人公并没有遭遇厄运,因此,不少学生认为该故事应当为“喜剧”,甚至为“正剧”,这种合理因素,正体现了学生的“个性化”与“多样化”解读,难道我们语文教师忍心否定?

(三)拒绝“教师核心”,追求“学生核心”。

“以学生为中心”的“生成”课堂的前提是,正确的师生关系,学生应当是课堂的主体。“生成”课堂中,我们应尽可能让学生多讲,多思,多交流讨论,而教师适当引导点拨,让学生自己主导课堂,成为课堂真正的主角。新课程标准所倡导的学生学习方式是自主的,合作的,探究的,以学生的自主学习为基础,以合作学习为途径,以探究学习为目的。在这个学习过程中,学生应作为一种活生生的力量,带着自己的知识与经验、性灵与思考、兴致与感情参与课堂活动,从而使课堂教学呈现出丰富性,多变性和复杂性。这样的教学的过程就好像师生互相“抛绣球”。因此,教师必须根据教学中的这些不确定因素,随时能够接住学生抛过来的这只球,或回应,或反驳,一一组织,参与,引导,使师生双方真正沉浸在自主,合作,探究的学习氛围中。

本人执教《再别康桥》这首诗时,请学生说说诗句中写了哪些事物,并说说自己的理解,有兴趣的可以进行小组交流。但很快,我发现许多学生并没有参加小组交流,而是饶有兴趣地在画画,并发现其中一幅很有创意的画。里边画有夕阳、小河,柳枝和“卡农D大调乐曲”几个字。当时,我默许并支持了这一学习方式,并请那位学生解释“卡农D大调乐曲”几个字究竟有什么含义。学生告诉我,诗歌里处处体现出宁静和谐的氛围,如“轻轻地”、“悄悄地”,可是,这种“静”,他不知怎样才能画出来,但他突发奇想:卡农的《D大调》钢琴曲不就是安静和谐的象征么?于是,他把几个字写下去了。当时我和其他学生为他的画作真诚地鼓掌肯定:这是多么充满智慧的画作啊!

我想,如果教师能够做到智慧利用课堂动态资源,组织并引导学生理解文本,那么这种能力得以展现的前提,必然是以尊重学生,追求“学生核心”为前提的。因此,聪明的语文教师,应拒绝“教师核心”,一切“以学生为主”,站在学生的角度去建构课堂,使课堂成为学生活动的舞台。

三、动态“生成”课堂

每位学生具有自己独特的“历史”,学生的学习情绪与状态,学习方法与思维方式,合作能力与质量,自身背景与发展等等,无论是情绪、言语,还是行为都各不相同,都可成为教学过程中的动态生成性资源。因此,语文课堂难免会有与课前预设不一致甚至相矛盾的意外情况发生。教育家叶澜说,“课堂应是向未知方向挺进的旅程,随时都有可能发现意外的通道和美丽的图景”。因此语文教师必须用第三只眼睛,捕捉它们并即时将之纳入课堂之中,巧妙运用于课堂教学活动。这样,我们的教学,我们的课堂必将在动态“生成”中形成并得以完善。

(一)教学目标的生成。

“生成论”的教学观看来,“目标”的价值不在于定位,即规定学生必须达到某一终点,而在于定向,即明确教学过程中师生行为的性质和方向。“目标既不是精确的也不是预先设定的:目标应是一般性的、生成性的,从而鼓励创造性的、互动的转变。”由于师生学习的状态和环境随时都会发生变化,一旦师生学习的状态和环境发生变化,教师必须根据这种变化对自己的教学做出相应的调整,而这种调整又并非漫无目的的,因此,我们设置教学目标,就需要开放性地纳入弹性灵活的成分,接纳始料未及的信息,并在课堂当中现场进行处理和设定。所以,教师在教学中除了要考虑教学的预设性目标之外,还要关注在教学中生发出来的“生成”性目标,从而使动态“生成”课堂的教学具有强烈的现场感和灵活性。

例如,本人曾执教学生理解何为“哲理小诗”,当时引用了一首冰心体小诗“墙角的花/你孤芳自赏时/天地变小了”,刚想解释,一位学生突然大声说道:“老师,这也叫诗吗?”于是我邀请他站起来,问他:“为什么你认为这不是诗?”他昂着头说道:“这样的‘诗’,我也会写,那根本不叫诗。”我笑了笑,“那你能否现场来一首?”“没问题!”只见他指着上节课物理老师留在教室里的物理实验用具“弹簧”,说道:“不畏外界压力/并给它强劲的回击。还有……”他随手拿起一把尺子“只有自己正直/才能量准别人的长短。”话音刚落,班里响起热烈的掌声。那位学生很腼腆地笑了笑。

这样的教学过程,给原先的预设目标添入了灵活、创新的成份,提升了水平。课堂“生成”丰富了教学目标,也为学生的创造搭建了历练的平台。可见,预设性目标和生成目标在具体操作过程中带有很强的偶然性,如果教师准备充分,引导得当,师生“交流”、“沟通”效果好,那么,“预设”课堂就很可能向“生成”课堂转变,从而“生成”符合学生“历史”的教学目标。

(二)教学过程的生成。

随着学生课堂主体性,自主性的增强,学生质疑,争论的机会大大增多,这一切都需要教师学会倾听,成为学生的忠实“听众”,并在倾听过程中发现他们困惑,理解的偏差,观点的创意,批评的价值,这些不曾预约的“意外”常常会在课堂教学中不期而至,这些“意外”正是在教学过程中随机地生成的,因此,教师应当根据当时师生所处的环境等诸多有效资源,对学生的困惑或创意等进行有效的引导,从而“生成”更为有效真实的课堂。

例如,有位教师在教《你一定会听见》这篇文章时,教师说:“请大家静下来,听到了什么了吗?对,有空调轻微的声音,话筒丝丝的声音。但上课时你们是听到空调的声音还是老师讲课的声音?因为注意力集中,把空调的声音、话筒的声音‘过滤’掉了,这就是课文里‘当一个人长期习惯了一种声音或者潜意识里抗拒某种声音的时候,他们竟然也不知不觉地消失了’的意思。”

这位教师,关注课堂信息,利用课堂资源,教学便有了情景性和生成性。过分关注教案的预设,便会扼杀课堂的“生成”,有的稍有表演天赋的教师课堂,就是把预设的教案声情并茂地“演”出来,这种课堂,看似热闹,其实仍是以教师为主导。而关注课堂的“预设”还是关注课堂的“生成”,便往往成为一个教学新手和教学老手、一个老实拙朴和一个聪敏机智教师的分水岭。

创新课堂,实际上是从“预设”课堂向“生成”课堂的转变。这种课堂的教学过程培养了学生的积极性和创造性,打开学生的思维,培养了学生对语文学习的兴趣和激情,也提高了课堂的有效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