安塞腰鼓教案范文
时间:2023-03-23 18:08:15
导语:如何才能写好一篇安塞腰鼓教案,这就需要搜集整理更多的资料和文献,欢迎阅读由公务员之家整理的十篇范文,供你借鉴。
篇1
1.使学生从诵读中体会本文磅礴的气势
3.体会排比、比喻等修辞对表达文章主题所起到的巨大作用(形式与内容的完美结合)
导入
展示两幅图画(一幅辽阔草原、生机盎然,一幅黄土高坡、不毛之地)
如果以“生命”为主题来看这两幅图,大家会有什么样的感受?
一个可以给人草肥马壮的感觉,另一个呢,则是人迹罕至、………………
如果我说第一幅图能带给大家一种勃勃生机,策马狂奔、牛羊成群呼之欲出的话,相信大家一定不会有异议。但是第二幅图呢?这样贫瘠、干涸的土地能够孕育出生命吗,能够孕育出什么样的生命呢?
今天就让我们一起走近安塞腰鼓,走近这个刀砍斧凿般的黄土地上特有的生命形式。
整体感知
这时,有同学可能会疑惑了:腰鼓嘛,谁没有见过呢?我们家楼下、广场上、公园里不是经常见到那些大妈们在敲打嘛,这有什么好稀奇的?
的确,腰鼓,我们见过;但是安塞腰鼓,那就未必了。接下来我们给大家播放一则视频资料,让大家来直观的感受一下安塞腰鼓。
(播放《黄土地》中安塞腰鼓的场面)
好了,这段关于安塞腰鼓的视频资料呢,我节选自电影《黄土地》(得奖情况),和楼下大妈打的腰鼓不一样吧,好,有同学有话要说了,我当然也是想让你说说,但是我有个要求:
请同学们以“……的安塞腰鼓”的形式,用自己的语言来描绘一下你所看到的安塞腰鼓。
(学生自由发挥)
老师总结:这是我们看到的安塞腰鼓,大家竭尽所能的用自己能想到的语言来描述安塞腰鼓,而我也看到有同学仍然有种未能尽述安塞腰鼓风姿的遗憾。
我们接下来来看看刘成章能否弥补这种遗憾,或者说刘成章笔下的安塞腰鼓又是什么样的?
(学生翻开书,看课文、听朗诵)提示:边听边把自己认为写的精彩的地方勾画出来。
这次看完、听完,明显有同学较上次更激动了,如果说上次看完视频是有话要说,这一次是不吐不快了。这一次同样是和上次一样的要求:
请同学们再以“……的安塞腰鼓”的形式,用自己的语言来描绘一下你读出的刘成章笔下的安塞腰鼓。
(引导学生从文中找到相应语言来描述)
问题研究
引导学生体会两次描述的不同之处,第一次我们的描述也算准确,但是准确之中又缺乏了感染力与安塞腰鼓本身的魅力,而第二次呢让我们有一种酣畅淋漓之感,这是为什么呢?
仅仅是因为我们不是作家吗?
当然不是,我们最缺乏的是对于安塞腰鼓的了解,老师就简单的介绍一下安塞腰鼓所包含的历史文化地域因素
安塞腰鼓渊源流长,距今已有千年历史。据有关资料记载,远古时代黄河流域各部落的男性,常用一中空之树杆包以羊皮,携于腰间,击之以驱赶野兽。后来,又用于报警和作战。到春秋战国时达到鼎盛,且以秦国为最。安塞腰鼓的形式与发展,和当地的历史地理环境及民情习俗是分不开的。安塞位于陕西省延安地区的北部,地域辽阔,沟壑纵横,延河在境内蜿蜒流过,属典型的黄土高原地貌。历史上就是军事重镇,素有“上郡咽喉”、“北门锁钥”之称,为抵御外族入侵的边防要塞之一。当地群众传说,早在秦、汉时期,腰鼓就被驻防将士视同刀枪、弓箭一样不可少的装备。遇到敌人突袭,就击鼓报警,传递讯息;两军对阵交锋,以击鼓助威;征战取得胜利,士卒又击鼓庆贺。以后各代多用刁:边塞守卫,击之以报警号令和助战。到了宋代,多用于边关。
随着时间的流逝,腰鼓从军事用途逐渐发展成为当地民众祈求神灵、祝愿丰收、欢度春节时的一种民俗性舞蹈,从而使腰鼓具有更大的群众性,但在击鼓的风格和表演上,继续保留着某些秦汉将士的勃勃英姿。
我们看不到不了解的,刘成章大概看到了,才能将安塞腰鼓的气吞山河的魅力用文字表现出来。那么接下来我们来看看,文章从哪些方面来描写了安塞腰鼓这种壮美?
击鼓后生美
( 蓄势待发之美、击鼓之美)
舞蹈场面美
鼓声美 舞姿美
(引导学生大声读出这些部分)
提示学生:这些语言文字能如此生动形象的再现这样一场气势恢弘的场面,有如此强烈的感染力“状难写之景,如在目前”,让我们有亲身经历的感受,甚至比亲身经历还要来得深刻,我们不妨从写作的角度来分析,这就是我们要学习的一个重点。
接下来,请同学们自己任意在文中找写得精彩的地方,先大声朗读一遍,再评说一下它好在哪里。(提示学生可以从以下几个方面:词、句式、修辞、写法、结构 )
明确排比句在本文中的作用
句内排比 句子之间的排比 段与段之间的排比
总结: 排比句的大量使用,使语句恣肆,表现出“安塞腰鼓”气吞河山的场面和震撼人心的力量,增强了文章的气势和感染力。
本文最大的亮点就在于它的形式与内容的和谐统一,本文旨在表现黄土地上原始生命的奔腾,而形式上,本文大量采用排比、短句、反复,一直保持快速的节奏,一个排比接一个排比,一个接一个,不让人有半分喘息的机会,就犹如那铺天盖地而来的鼓声一般。快节奏使得内容表达更热烈、更激荡,充分表现生命和力量喷薄而出的神韵。
拓展练习
这是大家现在比较熟悉的黄土地了,请模仿文中的排比句,写一段话来描绘你心中的黄土地。
推荐欣赏
《琵琶行》(白居易)去品品琵琶女的时而悲凄、时而舒缓、时而心旷神怡、时而又惊魂动魄的琴声,去聆听诗人“同是天涯沦落人,相逢何必曾相识”的感慨心声。
篇2
【关键词】 新课题理念;陕北腰鼓;开发利用
大家知道,《体育与健康》课程对于提高学生的体质和健康水平,具有极为重要的作用。他的具体表现有以下四点:①增进身体健康。通过本课程的学习,学生能够提高对身体和健康的认识,掌握有关身体健康的知识和科学健身方法,提高自我保健意识;坚持锻炼,增强体能,促进身体健康;养成健康的行的生活方式。②提高心理健康水平。通过本课程的学习,学生将在和谐、平等、友爱的运动环境中感受到集体的温暖和情感的愉悦;在经历挫折和克服困难的过程中,提高抗挫折能力和情绪调节能力,培养坚强的意志品质;在不断体验进步或成功的过程中,增强自尊心和自信心,培养创新精神和创新能力,形成积极向上、乐观开朗的生活态度。③增强社会适应能力。通过本课程的学习,学生将理解个人健康与群体健康的密切关系,建立起对自我、群体和社会的责任感;形成现代社会所必需的合作与竞争意识,学会尊重和关心他人,培养良好的体育道德和集体主义、社会主义、爱国主义精神学会获取现代社会中体育与健康知识的方法。④获得体育与健康知识和技能。通过本课程的学习,学生能够掌握体育与健康的基本知识和运动技能,学会学习体育的基本方法,形成终身锻炼的意识和习惯;学生可以根据自己的兴趣爱好和不同需求,选择个人喜爱的方法参与体育活动,挖掘运动潜能,提高运动欣赏能力,形成积极的余暇生活方式;学生可以提高体育运动中的安全防范能力和生存技能。该课程如此重要,我们就不能仅就围着课本知识教,而且要积极有效的开发和利用课程资源,以激发学生的体育兴趣。
《体育与健康》新课程标准关于课程资源的开发做出了这样的要求:
“我国是一个多民族国家,民族体育文化源远流长,体育与健康课程应当大力开发和利用宝贵的民族、民间传统体育资源,如蒙古族的摔跤、藏族的歌舞、维吾尔族的舞蹈、朝鲜族的荡秋千、锡伯族的射箭、彝族的射弩、白族的跳山羊以及踢毽子、滚铁环、抽陀螺等。”
依照此要求 ,本人选择了我们当地群众喜闻乐见,节假日几乎人人参与的“陕北腰鼓”作为体育课程地方资源开发,并用在课堂上,收到了很好的效果,我想将自己的做法叙述如下并和广大体育教师分享。
“腰鼓”又称“花鼓”,是一种融体操、武术、舞蹈于一体的艺术形式,腰鼓虽然在全国各地都有,但陕北安塞腰鼓是最具特色的一枝艺术奇葩。打起腰鼓,那飘舞的红绸带,那激越奔放、古朴大方、雄健有力的动作,使每个亲临现场的人都会感到震撼。它是中华民族精神风貌的再现。多年来这一民间艺术从黄土地走向大江南北,从陕北的山坡山峁,农家小院走向大都市的广场殿堂,已是一种深刻的文化现象。对小学生来说打腰鼓是一种融“树理想、长知识、练身体、增智力”为一体的简单易学的民间技术.腰鼓活动,它既活跃了校园气氛又锻炼了学生的身心。
近年来,随着校本教材的开发,陕北腰鼓教育已成为我校打造地方特色教育的另一途径,又是素质教育的重要组成部分。组建一支高质量、高水平的腰鼓队,既能展示学生的综合素质水平,也能体现学校在传承民族文化中的重要举措。我已从事腰鼓教学多年,为了将腰鼓渗透到体育教学中形成地方特色教育,我一直承担学校腰鼓兴趣小组工作,我也就义无反顾地展开这方面的研究。
研究的方法及手段:
一、将腰鼓教学编写进教案中,成为体育教材的一部分主要内容。利用体育课教学培养学生腰鼓兴趣。
二、成立学校腰鼓兴趣小组:为了扎实基础,我从二年级开始,抽取对腰鼓感兴趣、协调性好、节奏感好的学生组队训练。
1、 制定活动计划: 将每星期的星期二、星期四定为腰鼓兴趣小组活动时间;利用下午活动课和之后的四十分进行培训。
2、 根据队员年龄结构安排合适的学习内容:如学习绑鼓、握鼓槌、熟悉鼓点、学习十字、跑跳步、小缠腰、大缠腰、丰收步、马步横移及一些简单的动作组合。
3、 按时开展活动,并做好活动记录。
4、 及时地进行教学反思,发现缺点,总结经验。
5、 在传统动作的基础上,自己不断地学习并编创新的动作和新的表演套路。
篇3
一、充分运用远程教育资源中的教学参考资源进行备课
平时,需要查阅很多资料,各种各样的书籍摆了一桌子,写的时候很费劲也很费时,而远程教育资源网上有很多现成的教学备课资料,比如作者简介、教案、素材、课件等等,我们可以打开先浏览一遍,觉得挺好,就下载下来,根据自己的需要进行修改。记得在讲授《金色花》一课时,我把资源网上的教案和课件都下载下来,但是,根据我对文章的理解,我觉得课件需要加以调整和修改。首先,关于图片,因为那个单元的主题是关于借“秋”抒情的,分为赞秋和悲秋两种风格,这一课处于本单元的最后位置,我很想做个比较,所以,在课件中我又重新加了三个图片:①红红的枫叶给人悦目而充满活力的感觉,我在此图片上键入两个大大的宋体字:赞秋;②一地枯叶的杨树林给人萧条凄凉的感觉,所以我在此图片上键入“悲秋”两字;③是在图片网上下载的可以交互闪动的图片,使以上两种类型图片的交互闪动,这是我最满意的一张图片,在这张图片左边的页面上,我把《金色花》的原文加了上去,这样就图文并茂了。由于图片的选择给学生一个鲜明突出的印象,所以这个单元赞秋和悲秋的主题,他们可以一目了然。其次,是内容的修改,这一点比较容易做。《金色花》课件中的字词不太全面,我又加了一些辨析字词,而且,课件中也没有原文,我觉得原文不长,配上图片显示出来效果会更好,所以就这么做了。这样一来经过增补、修改,我觉得很满意,学生上课的时候情绪高涨,学得也轻松愉快。
二、充分运用远程教育资源中的图片激趣教学
虽然教材里有不少插图,但限于篇幅,不可能那么详实、完善,而远程教育资源为我们提供了丰富多彩的图片,将空洞的文字叙述变为精彩的动画展示,或将简单的图片变为连续的动作过程呈现给学生,使抽象、枯燥、静止的文字知识变得具体化、趣味化、生活化。如讲到《安塞腰鼓》这一课时,书上没有一幅图片,学生对腰鼓也没有认识。在讲课前我通过调查学生已经知道了这些情况,于是利用远程资源,找到了有关的图片、视频。当画面出现时,那强健的舞姿、雄浑的喊声、热烈的气氛,马上吸引了学生的注意力,配合着画面、视频,再加上老师有激情的朗读,学生马上就进入了状态。利用这些丰富的图片和课件,使学生有“身临其境”之感。通过刺激学生的多重感官,可以充分调动学生的学习积极性和主动性,激发他们的求知欲。但使用时也需注意紧密联系课文的内容进行使用,不要过多过滥,以免喧宾夺主。
三、运用远程教育的其它资源组织语文学科活动
远教资源除了图片还有许多有利于教学的其它资源,因此在利用好课堂资源的同时还应用好远程教育的其它资源。结合教材和学生特点确定灵活多变的教学方法及资源使用的方式,充分利用远程资源,模仿它合理的教学设计,实验新颖的环节与提问艺术,从而增强教学内容的吸引力和感染力,形成活泼、生动的教学气氛,优化语文课堂,让学生乐学、好学、爱学。例如:《圆明园的毁灭》这篇课文,由于文章中介绍的内容都已经消失,无法再现,那么在教学中怎么让学生对昔日圆明园的辉煌壮观景象进行情景再现呢?在教学中,我除了注意引导学生扎扎实实地理解语言文字,并展开想象外,同时还在网上收集了一些与圆明园有关的文字、图片,使学生对圆明园有更多、更形象的了解,从而为后面圆明园惨遭侵略者肆意践踏而毁灭的教学奠定了一定的情感基础,成功地激发了学生对侵略者野蛮行径的无比仇恨和民族使命感,收到了良好的教学效果。
我们还可以运用远程教育资源进行作文教学,改变以往作文教学“以本为本”的模式,比如在引导学生写想象作文时,可以先用动画形式展示一些想象中的场景,让学生有身临其境之感后,再动笔写一写,这时学生就不会感觉无从下笔了。
四、共享同步课堂,师生共同反思、发展
篇4
误区一:片面地压抑学生的创造力、形象性思维的教学的活动,不是教学的生动
有一位语文教师在语文课上讲解关于对“弯弯的月亮”的一段描写,他让学生发挥想象来描写月亮想什么。学生说:“弯弯的月亮像豆角。”他摇头;学生说:“弯弯的月亮像茄子。”他否定;当学生说:“弯弯的月亮像镰刀。”他还是否定;可这时学生视乎明白过来了异口同声说:“弯弯的月亮像小船儿。”这是老师非常高兴的说“完全正确”。应该说学生充分发挥自己的想象,说的相当不错,很形象,可为什么老师对学生的这么多的说法都不给予肯定呢?那是因为他的备课本上写的句子是“弯弯的月亮像小船儿”。试想这种“捉迷藏”似的“引君入翁”的教学,遏制、压抑了学生的思维,给教学蒙上了一层神秘的色彩,使大多数的学生体验不了回答老师提问成功的喜悦,当然也提高不了教学效果和学生素质。绝不是教学的生动,相反,教学的生动就应该让学生充分发挥想象,积极挖掘学生的创造性、形象性,彰显个性。
误区二:可以追求表面上的课堂活跃气氛也不是教学的生动
有的教师一味的追求课堂气氛活跃,而不视讲解的课文内容等情况而定,好像唯有课堂气氛活跃,才是教学的生动,才是教学的生动。不过,但就特定的教学内容、教学对象和教学环境来看,不同的课文应创造不同的课堂气氛,这是很重要的。我们平常所说的课堂气氛热烈,活跃只是课堂气氛的一种。仅此一种,也需要分辨清楚是在什么层次上,如果是逗学生笑笑而已或一笑了之,并无多大思维价值,是追求课堂表面气氛活跃,算不上教学的生动。
误区三:缺乏教师指导的“放羊式”的教学不是教学的生动
为了培养学生的自读能力,开阔学生的视野,丰富学生的情感,教材选编了一些自读课文,但有的教师误解编写的目的,把自读课文理解为“自己读”的课文,于是在教学自读课文时,为了体现“自读性”的特点,教师上课时或撒手不管,让学生自己读,或虽然成立小组阅读、讨论,但是都没有明确的阅读目标。课堂表面看起来热热闹闹,实际上教学处于松散无度,放任自流的状态。这种“放羊式”的教学忽视了教师的指导作用,片面理解“自读课”的涵义,把教学引向歧途。“自读课”是在教师指导下进行的体现以学生学习为主体,教师为辅,培养学生自学能力的教学效果,也决不是语文课堂教学的生动。是对语文课堂教学生动的曲解。
误区四:“满堂问”也不等于教学的生动,也不同于“问题教学”模式
很多语文教师认为,在课堂教学向学生提的问题越多,这堂课就越生动,越成功。于是老师在“问”,学生一面回答“是”或“不是”,好不热闹,看似生动。同样这种“满堂问”的课堂教学也是对教学生动的一种误解。一堂生动的语文课并不是你提的问题越多越成功,关键是你提的问题本身是否有价值,能否切中课文要害,是否是大多学生所质疑的,这些都至关重要。如果一些浅而易见,简单的无关紧要的问题教师也提出来,让学生回答,那就毫无意义了,同时,为了激发学生的兴趣,应创设多种教学情境,应培养学生会提出问题,善于提出问题,勇于提出问题,创造性提出问题。培养学生不但会提出问题,还要能够独立地解决问题,尤其要培养学生在诸多问题中发现新的联系寻找突破口,这种问题教学模式是可取的,“问”应是包括学生质疑和教师合理设题两方面。如果教师一味强调自己的“问”,不但不能创造课堂教学的生动,相反它会束缚学生的思维,抑制学生的创造力,不利于学生能力的全面发展,这是语文教学的败笔。不是语文教学的生动,也不同于“问题教学”模式。
误区五:注重形式的教学手段不等于教学的生动
篇5
关键词:语文素养;创新思维;想象;思维定式;发散思维
仔细研读《义务教育语文课程标准(2011年版)》,不难发现,其中有十三处用不同的笔墨强调提高语文素养。这充分表明,语文教育目标是“着眼于语文素养的整体提高”。促进语文素养协调发展和提高,除了熏陶感染、语文实践、多读多写等途径外,还有一个很重要的渠道就是要培养学生的创新思维。没有创新思维的支持,语文素养也难以提高。因此,启迪创新思维是促进学生语文素养全面提高的重要途径。何谓创新思维呢?创新思维不属于跟形象思维、抽象思维相并列的一种思维类型,而是就思维的结果有无创新而言的,无论是通过形象思维或者是抽象思维,只要其结果有创新,就可谓创新思维。我们常说“心想事成”,如果没有“心想”的意念,自然不会产生“事成”的结果。同样,如果没有创新的念头,也不会有创新的结果。由此可见,只要拥有创新的念头,整天想着去发现,创新的思路就会源源不断地涌现,并将创新更好地付诸行动。既然创新思维是一种意念,那么创新思维就可以培养。如何增强消化功能,将语文知识转化为语文素养,这是新课改形势下我们语文教师要探讨的课题。探讨这个问题,有助于培养学生的创新思维,促进学生语文素养的整体提高。笔者根据新课改精神,对此进行了有益的实践与探索,在此总结出自己的做法与体会,以期与同行们共同探讨。
一、设疑置问,点燃创新思维的火花
人类创新史告诉我们,所有的创新都源于问题。问题诱发创新需要,产生创新意识。问题是新课程改革强调的现代学习方式的基本特征之一。朱慕菊主编的《走进新课程》中指出:“问题是思想方法、知识积累和发展的逻辑力量,是生长新思想、新方法、新知识的种子。”从而表明,问题是启迪思维的动力,是创新思维的基础。语文新课标十分重视培养学生的创新精神和实践能力,明确指出:“尤其要注重激发学生的好奇心、求知欲,发展学生的思维,培养想象力,开发创造潜能,提高学生发现、分析和解决问题的能力,提高语文综合应用能力。”发展学生的思维、开发创造潜能离不开对问题的探究。因此,能否提出对学生具有挑战性或探索性的问题,并使学生产生问题意识,是点燃创新火花的关键。所谓问题意识,是指问题成为学生感知和思维的对象,而在学生心里造成一种悬而未决但又必须解决的求知状态。树立强烈的问题意识,能激发学生认识的冲动性和思维的灵活性、深刻性,从而激发学生的求异思维和创新思维。那么,如何树立强烈的问题意识呢?这就要求教师在教学中设疑置问,营造一种学生能够明显意识到难度适宜的问题情境,使学生产生认识上的悬念和困惑,促使他们迫不及待地去创新、去探索。
例如,教学朱自清的《春》一课时,笔者为突破理清文章的写作思路这个重难点,创设了问题情境,在诵读、美读的基础上,让学生思考如下问题:
1.文章主要写了什么内容?抒发了作者怎样的情感?
2.文章主要从哪几个方面来写“春”的?
3.文章又是从哪几个画面来描绘春天的?请分别给每幅画面拟一个恰当的小标题。
4.你从文章的写作思路上感悟到什么?
从上述设计的问题看,前两个问题学生认真阅读,细心体会,不难回答,设计目的是让学生启动思维,点燃创新火花。第3题有创意,学生可从景物特征、写法和语言等角度来总结。第4题则是个开放题,难度适宜,具有探索性,学生有不同的阅读经历,不同的理解程度,可能有不同的感悟,但只要学生能基本说出自己的体会,就应给予肯定,勿强求统一的答案,这也是创新思维的体现。
因此,在语文教学中,教师要善于设疑置问,打破学生头脑中的平静,激起他们思维活动的波澜,引发他们在前浪推后浪中思考问题,推动创新思维的发展,在逐步解决问题的基础上提升语文素养。
二、展开想象,放飞创新思维的翅膀
《义务教育语文课程标准》指出:“能主动进行探究性学习,激发想象力和创造潜能,在实践中学习和运用语文。”足见想象的重要性。想象是人脑特有的功能,与电脑相比,想象力是人脑的优势。什么是想象?想象是人脑将储存的表象改造或组合成新形象的心理过程。想象作为形象思维的一种基本方式,不仅能构想出未曾知觉过的形象,而且还能创造出未曾存在的事物形象。想象力具有自由、开放、浪漫、跳跃、形象、夸张等特点,它能使思维逍遥神驰,一泻千里,超越时空。没有想象力,一般思维就难以升华为创新思维,也就不可能做出创新的成果。老舍说:“创作永远离不开想象。”法国文学家狄德罗说:“想象,这是一种特质。没有它,一个人就不能成为诗人。”可以说,一切借助于形象思维创造出来的文学艺术都需要想象,没有想象就没有文学艺术。
在语文教学中,若没有丰富的想象力,学生的阅读理解和表达能力就难以提高。因此,激发想象力,让一般思维升华为创新思维,是语文教师肩负的重任。新课标理念指导下编写的语文教材,选文文质兼美,文学艺术作品比重较大;文学作品之所以扣人心弦,就是寓形象、意境于模糊的观念中。模糊的观念比清晰的观念更富表现力。这主要体现于不同的读者通过不同的思维方式来完成对文学作品的理解,也就是人们常说的“有一千个读者,就有一千个哈姆雷特。”这是因为人在一定的意境中会产生各种各样的想象。在语文课堂教学中,如何激发想象力,开发学生的创造潜能呢?常用的想象方法有两种,一种是再造性想象,另一种是创造性想象。在语文教学中,学生凭借课文中生动的描述、精美的插画,通过阅读或观察,进而感悟、体验,渐入意境,脑海就会显现出活灵活现的画面、鲜明的形象,仿佛身临其境思索着,任凭想象的翅膀自由飞翔。这是培养学生再造性想象的好方法。例如,学习《安塞腰鼓》一课时,作者通过描写西北汉子擂腰鼓的场面,如“骤雨一样,是急促的鼓点;旋风一样,是飞扬的流苏;乱蛙一样,是蹦跳的脚步;火花一样,是闪射的瞳仁;斗虎一样,是强健的风姿”,学生通过精读,那腰鼓舞壮阔、豪放、火烈的场面再现在脑海里,仿佛如闻其声,如见其景。因此,教师要善于引导学生细读课文,将学生带入课文所描述的意境,教会学生抓住表现力强的语句进行想象,再现文中的画面,在想象中体会精彩语句的作用,受到感染熏陶,从而获得语文素养。
所谓创造性想象,是指不依据现成的描述而独立地创造出来新形象的过程。如,童话故事中的美人鱼、《西游记》中的孙悟空等形象,都是创造性想象的产物。语文学科具有模糊性、综合性、间接性的特点,在学习过程中需要学生感知、探究、体验,从而去理解课文的“言外之意”“文外之画”“字中之情”,这就给学生以创造性想象的广阔空间。在阅读教学中,教师要善于引导学生发现课文中作者故意留下的“空白”和未知结局,让学生进行创造性想象。所谓“空白”是指作品中没有直接说出来,需要读者根据生活经验、审美情趣等进行感悟,回味想象和补充的地方。例如,学习《孔乙己》一课时,结尾有一句“大约孔乙己的确死了。”教师可以以此为切入点引导学生思考,这句话对孔乙己的死描述得很模糊,说“大约”又说“的确”,不敢确定。但从他末次出场的样子肯定是活不了,会死在什么地方?死了之后会是什么模样?直接的死因是什么?要求学生加以补充,进行创造性想象。经过讨论交流,有的想象他用双手爬向自己的墓地;有的想象以他知识分子的清高,绝不会选择暴尸街头;有的想象他虽穷困潦倒,以他死要面子的性格,死也要死得有尊严……只要想象合理,都要予以肯定。在写作教学中,教师可以利用扩写、续写、改写等方法来训练学生的创造性想象能力。因此,教师一方面要抓住富有表现力的语句,引导学生进入意境,展开丰富的想象再现生动的画面;另一方面要挖掘作品中故意留下的空白,让学生进行补充,展开创造性想象。学生通过想象,对文章的感知和理解进一步加深,从而就能促进语文素养的提升。
三、打破思维定式,开辟创新思维的蹊径
思维定式是创新思维的天敌。所谓思维定式,是指根据自己的经验或习惯形成认识的固定倾向,影响后继的分析和判断,从而形成“思维栓塞”。对于创新思维的培养来说,思维定式是比较可怕的,创新思维的缺乏也往往是由于自我设限造成的。要想培养创新思维,必须先打破在头脑中构成固有的思维模式,勇敢地冲破传统的看事物、想问题的方式方法,另辟蹊径,就会出现“山重水复疑无路,柳暗花明又一村”的效果。既然创新思维是看结果,那么我们可以用不同的思维方式如发散思维、逆向思维、横向思维等都可以打破思维的定式,从全新的思路来分析面对的问题,使要解决的问题有所突破,产生新异的效果。
发散思维(又称求异思维)是创新思维的重要特征之一,这个特征贯穿于创新活动的始终。所谓发散思维是一种不依常规、寻求变异、从多方面探求答案的思维方式。培养学生发散思维有一种常用的形式,就是指面对一个问题让学生能够有多种解决的答案。然而,有些学生由于受思维定式的影响,往往只会用一种方法来解决一个问题。长此以往,势必造成思维僵化、死记硬背。因此,在语文教学中,要加强对学生发散思维的训练,以使学生的思维更加流畅,灵活变通,更具创新性。例如,在丰富学生语汇方面,可以让学生按一定的要求写出尽可能多的词语。如,写出表达心理活动的动词,写出形容人的神态的形容词,写出描写景物的词语……这样持之以恒,学生的词汇量必能大幅增加,从而提高写作能力。在阅读教学方面,教师可挖掘教材中具有某种创新价值的问题,引导学生从不同角度、不同方向来进行思维发散。例如,学习《口技》一课,在通读、诵读的基础上,探究作者写法上的成功之处。笔者提出问题:“作者的笔法妙在何处呢?”学生立即研读课文、讨论交流。许多学生能用发散思维回答这个问题:妙在首尾呼应,妙在侧面烘托,妙在摹声传神,妙在变换时间词上。在语文教学中,如果坚持经常用发散思维启迪,开发学生潜能,相信定会使学生的创新思维能力得到增强,语文素养也会得到事半功倍的提高。
逆向思维是“反其道而思之”,它是采用反向思维寻求解决问题的方法,亦是打破思维定式的一种创新途径。逆向思维在语文教学中有较广泛的运用。如,成语中的“乐极生悲”“南辕北辙”,诗句中的“于无声处听惊雷”“置之死地而后生”,修辞方法中的对比、反衬,写作中的倒叙等,都是逆向思维的具体表现形式。横向思维是跳出圆圈、触类旁通的思维方法。运用横向思维有助于打破定式的想法,冲破旧观念的束缚,产生新观点,推动对问题创新性的解决。如,在议论文的学习中,教师要善于引导学生观察作者是怎样从其他的角度提出观点,论证问题的。在语文教学中,教师要善于引导学生寻找打破思维定式的各种思维方法,并进行训练。长此以往,定能使学生的思维有质的变化,从而促进学生的语文素养全面协调发展。
总之,新一轮课程改革很强调全面提高语文素养。堪比消化功能的创新思维,能把知识转化为人所需要的素养。因此,语文教学应重视学生的创新思维的培养,增强消化功能,促进学生素养全面协调提高。语文教师可以从设疑置问、展开想象、打破思维定式等途径着力培养学生的创新思维。一个具备创新思维的学生,他的各种素养也高,将来才最有希望成为出类拔萃的人才。
参考文献:
[1]朱慕菊.走进新课程:与课程实施者对话.北京师范大学出版社,2002-06.
[2]任志鸿.初中新课程语文优秀教案.5版.南方出版社,2008-06.
[3]关文信.初中语文创新性教学指导.吉林大学出版社,2001-0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