木兰诗教案范文
时间:2023-03-17 04:18:54
导语:如何才能写好一篇木兰诗教案,这就需要搜集整理更多的资料和文献,欢迎阅读由公务员之家整理的十篇范文,供你借鉴。
篇1
教学目标:
1、了解这首诗的民歌特色。
2、掌握诗文的含义。
3、了解木兰形象。
教学时间:二教时
第一教时
一、解题。
简介这首诗产生的年代和木兰其人。
①这是一首民歌,是人民大众的口头集体创作,经过文人润色后用文字记录下来。民歌是可以歌唱的,这首诗最后四句是歌唱者对诗中主人公木兰的颂赞之辞。
②这首诗一般都认为产生在北朝北魏的统治期间(386—557)。北魏(又称“后魏”)曾跟当时北方的柔然族多次交战,诗中提到的“黑山”“燕山”正是作战的地点,在魏太武帝期间战争尤为惨酷,至449年才彻底击败柔然。
③木兰可能实无其人,所以姓花、姓朱、姓魏、姓木兰之说均系猜测或捕风捉影,我们用不着追究。北方民族尚武,女子也不例外,木兰女英雄的形象可能是据此创造出来的
二、正音、解词。
三、教师范读、学生齐读后讨论这首诗的民歌特色。
步骤是:(1)教师范读后提出问题:这首诗在语言风格上跟前一个单元里的文人诗歌有什么不同?
(2)学生齐读一遍后答问。
(3)根据学生答问情况再提问,再齐读全诗,进一步认识民歌的叙事手法。
①诗中大部分都是口头语,特别是人物的语言如“阿爷无大儿”两句、“可汗问所欲”四句、“同行十二年”两句,跟平时说话并无二致,可见民歌是人民大众的口头集体创作。也有个别书面语句如“万里赴戎机”四句,这是诗在流传过程中经文人修改、润色的结果。
②民歌叙事常抓住重点加以铺排,铺排的办法很多:
排比:如“爷娘闻女来”六句、“东市买骏马”四句。
复沓:如:“问女”二句、“女亦”二句、“旦辞”八句(复沓跟叠句的区别是:叠句不换字,而复沓可以更换个别词语。)
顶真(又称“联珠”):如“军书十二卷,卷卷有爷名”“壮士十年归,归来见天子,天子坐明堂”“出门看火伴,火伴皆惊忙”。
③民歌的基本形式是四句一节,偶尔也有六句一节的。本诗共14节(可让学生自行划分,除第8、11、12三节各6句而外,其余都是四句一节)。
④民歌中有三种基本手法:叙述,称“赋”;比喻,称“比”;由一事物(往往有具体的形象)引出本题,称“兴”。(可让学生先分析开头两句和结尾四句,提出“兴”和“比”;再说中间——这就是“赋”。)
四、诵读练习。
步骤是:(1)归纳各段大意,再合并为四大段,分段进行背诵练习;(2)每段先齐读,再以点拨方式作诵读指导,然后自由练习背诵;(3)检查背诵。下面只写出诵读指导的要点。
第一段(第1至4节):木兰决定代父从军。
要先设想这个五口之家在征兵令下达后的困难处境。
①前两句写木兰平日在家劳动的情形,应读得缓慢些,读后作稍长停顿。为什么?(要让读者想象她不仅勤劳,而且技巧娴熟。)
②“不闻”——谁“不闻”呢?(父亲)这是木兰见到“军帖”之后,出现了不寻常的情况:停机而叹。父亲感到奇怪——这正是情节的开端,当轻声徐徐而读。读完,径直接读“问女”二句。
③木兰答父问的基调是深沉的,但其间又有变化。木兰本有所思,为什么偏要说“无所思”、“无所忆”?(宽慰老父)“昨夜”一节表达了怎样的思想感情?(忧国忧家)如此低沉的诗句该怎么读呢?(低而缓)到段末,感情有变化吗?(转为坚定)“愿为”两句应当读得恳切些。
至此,木兰已说出自己的打算,可是父亲(还有母亲、阿姊)同意吗?(同意)但诗中不提,这是一次“跳跃”。为制造悬念,读后可作稍长停顿。
第二段(第5至7节):木兰置办战具后奔赴战场。
要设想青年人纷纷置办战具的热烈图景和北方广阔原野的画面,但最重要的是,要在自己头脑里出现木兰策马飞奔的英雄形象。
①“东市”一句是承上文“市鞍马”而来,但中间又有“跳跃”,该怎么读呢?(要突然振起)下面三句呢?(要加快节奏)为什么?(军情紧急,刻不容缓。)
②第6、7两节既有叙事,又有抒情,诗中是怎样叙述万里征途的?(辞爷一宿黄河;辞黄河一宿黑山,两天就走完了,概括得多好。)抒发了怎样的感情?(思亲;向往战斗)“黄河流水鸣溅溅”给人怎样的感受?(悲壮)“胡骑鸣啾啾”呢?(战斗的激情。)
叙述和抒情二者哪一件为主?(抒情)思亲和向往战斗二者哪一种为主?(向往战斗)可见,这段当用抒情的调来读,既刚强又柔婉。
五、布置作业。
1.背诵全诗。
2、熟练地掌握诗文的意思。
第二教时
一、继续分析诗文。
1、第三段(第8至10节):十年战斗生活,入朝受贺,辞宫不就。
这三节课本原作两段,有两个场面。读第8节,要设想出“平沙列万幕,部伍各见招;中天悬明月,令严夜寂寥”(杜甫《后出塞·其二》)的图景;读第9、10节,要设想出朝廷庆功盛典的情况。(李白诗句“隐隐五风楼,峨峨横三川。王侯象星月,宾客如云烟”可资参考。)
朗读前还要解决一个问题:诗中写十年战斗生活,为什么只写战场夜景而不写木兰作战中的表现?目的是通过两处侧面描写(“策勋十二转,赏赐百千强”“同行十二年,不知木兰是女郎”)可以看出,无论是最高统治者还是普通战士,都把木兰视为出类拔萃的战斗英雄。这样,木兰的英雄形象在学生心中就变得更加鲜明了。
①“万里”两句写木兰到战场后回忆此番行军历程(上文“闻燕山胡骑鸣”表明已到战场),读时须有苍凉慷慨之感,中速。
②“朔气”两句概括了木兰十年战斗生涯,宜用悲壮声调读,引发听者的想象,用慢速;然后急转直下,读“将军”两句,可加快速度。
③“归来”四句,由庄严转为热烈。
④“可汗”之问要读得亲切,木兰答语要读得朴实无华、自然平易,才能再现女英雄的本色——她只是代父为国效力,毫无居功之心。
2、第四段(第11至13节):家人亲切欢迎,木兰恢复女儿妆。
要设想出家人迎接的具体图景:理红妆、杀猪宰羊,当在“出郭”之前;出郭相迎的岂止爷娘?姊、弟、乡邻必当一同前往。还要设想木兰家中居室的分布状况。诵读的基调是热烈、欢快,但其间亦略有变化。
①家人欢迎一节要有喜庆的气氛,节奏最快。
②木兰一到家,就是一副天真的女儿情态,节奏稍稍放慢,宜轻声读,以表现木兰对故居的亲切感和对女儿妆的喜爱。读到“贴花黄”,应作一顿,为蓄势。
③“见伙伴”一节是全诗,首句说木兰,宜读得平缓,至“惊忙”要突然振起;伙伴语的重音在“十二年”“不知”上,“十二年”后应作一顿。
3、歌者赞辞(最后一节)
前三句都是铺垫,最后一句才是正意所在,语调当由平缓发展高昂。“安能”句本可写作“安能辨雄雌”,但这样写语意就平淡无奇了,加上“我是”二字,才能表达出歌者对木兰的崇敬感情;此句当读得字字清晰,掷地有声,切莫“吃掉”其中任何一字。
二、分析木兰形象。
1.让学生想象木兰形象前后的变化。拟将课文分三个部分让学生口头描述,凡合理的想象都应加以肯定。以下要点仅供参考:
(1)参军前的木兰(第1至4节):是一个勤劳勇敢的少女,.平日除织布而外,也练习骑马射箭,“褰裳逐马如卷蓬”;她关心国家大事,体恤父母的艰难;她代父从军,是经过反复深思的。
(2)参军后的木兰(第5至10节):木兰穿上戎装,横刀跃马,英姿飒爽,与男儿无异。在行军途中,她走马如飞,“捷下万仞冈,俯身试搴旗”;夜晚宿营,她既思亲又渴望参加战斗,心潮澎湃如黄河流水。在战场上,她左右驰突,剑动而敌奔,“晓战随金鼓,宵眠抱玉鞍”。在朝廷的庆功会上,她颜色平易,毫无居功之心,深得天子喜爱,她只向天子陈述自己惟一的愿望:要回到父母身边。
(3)到家以后的木兰(第11至13节):她生活在一个充满亲情的家庭里,她换上了女儿妆,依旧是父母膝下活泼可爱的女儿。
2.让学生说说这首诗千余年来脍炙人口的原因。
要点有二:①木兰是人民大众理想中的英雄,她在祖国安全受到严重威胁时挺身而出,替父从军,这种勇毅的精神受到世世代代人们的敬重;尤其重要的是,她勇敢作战,战功赫赫,不是为了贪图官爵,而是视为自己对祖国,对人民应尽的责任,她是真正的人民英雄。②木兰又是个感情极其丰富的人,在征兵令下达后,她为父亲年老又无大儿而停机叹息;在行军途中的夜晚,她回忆起爷娘呼唤自己的亲切声音;在庆功会上;她却急于回到故乡的土地上,跟家人团聚,跟故乡人民一同过和平劳动的生活,如此美好的感情在世世代代人们的心中也能引起强烈的反响。
三、解释诗中的“互文”。
意思是一联中的两句互相补充,须合解,正式名称叫“互文足义”,例如“将军百战死,壮士十年归”,说的是,有些将军和壮士战死沙场,另一些将军和战士胜利归来。此类“互文”甚多,须用心发现。二是诗中的数字如十、十二、百、千等,无非是言其多,不能看作确数。这两种情况,不只是在本诗中有,在其他古代诗篇中也有。
四、布置作业。
1.熟练地背诵全诗。
2.从下面的题目中任选一题编一段故事,
木兰在战场上
篇2
【摘 要】《木兰诗》多元解读的尝试引导学生以一个女子的形象来看待木兰,能看到木兰的可爱、木兰的美,还有木兰的俏皮,呈现在学生面前的木兰就是一个有血有肉的活生生的形象,而不仅仅是英雄的化身。学生参与了学习过程,获得了学习的乐趣。
关键词 多元解读;木兰形象;自主学习
中图分类号:G633.33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671-0568(2014)36-0092-02
经典文学作品往往历时久远,能给人以无穷的精神力量,其本身还具有无限解读的可能性。教学《木兰诗》,教师可以引导学生进行多元解读,来认识一个形象更加丰满的木兰。
一、理论依据
文学作品的生命是读者给的,一句 “作者死了”,把读者抬高到无上的地位。我们所有的知识都应该是为当下的生活服务的,古人总结了两种读书的方法:“我注六经”和“六经注我”,一个是强调对知识的死记硬背,一个是力求让知识为我所用。要让经典文学作品重新发掘出新的价值,就应该让文言文教学嫁接于我们现在的生活之上,并用现代观念来进行理解。
二、学生准备
1.学会查工具书。《木兰诗》所展示的时代学生并不熟悉,如古代的征兵制度,学生只有查阅了资料后才能理解木兰的决定及其上战场前的一番准备。此外,一些特殊的称呼、用法,学生在查资料后也能更好地进行理解。其中有很多数词,如“将军百战死,壮士十年归”跟“同行十二年,不知木兰是女郎”,学生就能明显看这两个时间是矛盾的,但只要稍稍看一下注释,也能很好地理解。
2.让学生学会质疑。教师要是能够培养学生养成课前预习文言文的习惯,学生在学习文言文的时候脑海里就会有一大推的问题,若是能够充分发挥他们的积极性,则学生自己就可以解决很多问题。通过自主学习交流之后,主要发现了这样几个问题:木兰为什么不做尚书郎?木兰为什么回家又敢以女儿身出现在伙伴们面前?
三、课例展示
师:同学们,今天我们来认识一位传奇人物,她本是一位邻家女子,过着平静的生活,突如其来的战火打破了她宁静的生活,也成就了她的英雄传奇,她是我国古代著名的巾帼英雄——花木兰。请大家自由朗读课文,用一句话概括木兰的形象。
师:谁先来试一下?
生:英雄形象,勇敢无畏。
师:概括得很好,可以从文中找到依据吗?
生:“策勋十二转,赏赐百千强”,可见木兰战功显赫。
生:“万里赴戎机,关山度若飞”,可见木兰英勇善战。
生:“将军百战死,壮士十年归”,可见木兰武艺高强。
师:同学们说得很好,勇敢、善战也是其他将领所具有的特点,同学们能找出只属于木兰的特点吗?
(学生们纷纷思考)
生:我认为木兰很勤快,“唧唧复唧唧,木兰当户织”,织布是木兰的主要生活内容,可见木兰是一位勤劳的女性。
师:这位同学说得很好,有理有据,勤劳的确是木兰一个重要的性格特点,也一下子把木兰与其他将士们区别开来,同学们在概括人物形象的时候,要学会找到人物最显著的区别于他人的特点。还有同学能找到木兰其他的性格特点吗?
生:我认为木兰是位爱美的女子。
(很多学生偷笑)
生:木兰回到家第一件事就是打扮——“当窗理云鬓,对镜贴花黄”,可见木兰很会打扮,木兰是一位爱美的女性。
师:这位同学说得很有道理,也颠覆了我们对木兰传统的印象,却让我们觉得木兰更加真实、亲切。正所谓“一百个读者有一百个哈姆雷特”,还有同学能读出别样的木兰吗?
生:我读到的木兰是可爱的,“出门看火伴,火伴皆惊忙”仿佛能让我们看到木兰见到战友们惊讶状态的得意表情。
师:这位同学看到了木兰的可爱一面,你们还能找出木兰的其他面目吗?
生:我看到的木兰是孤独的、令人心疼的形象。
(不少学生显示出疑惑的神情)
师:可以为我们解读一下吗?
生:木兰从军是迫于无奈,可能还要冒着生命危险,冰凉的战场令人不禁为这么一位弱女子的安全考虑。“旦辞爷娘去,暮宿黄河边……但闻燕山胡骑鸣啾啾。”加上环境的渲染,把一个小女子的孤独与无助表现得淋漓尽致。
师:的确,木兰的成名是迫于无奈,无情的战火把她卷入了冰凉的战场,刚刚那一段环境、心理描写的确能让人感受木兰孤独、无助的一面。下面我们一起来把这段朗读一下,感受木兰的那一份孤独与无奈。
(师生齐读文章第三段)
师:这节课大家表现很好,我们揭开了厚重的历史面纱,看到了一个鲜活的木兰形象,“读书贵有疑”,只有经过认真地思考,才能获得有价值的收获,对于木兰的形象还有哪位同学愿意发表自己的看法的?
生:“可汗问所欲,木兰不用尚书郎;愿驰千里足,送儿还故乡。”木兰从军的目的也不是为了功名,可见木兰对名利的淡泊。
生:还可以看出木兰的孝,亲情至上。
师:这两位同学都说得很有道理,我们越是解读越是能发现木兰更好的美好品质,在有些地方,人们甚至都把木兰当做神灵来崇拜,可见人们对木兰的喜爱程度之高。《木兰诗》是一首北朝民歌,木兰的形象也体现了人民对战争的看法,表达了人民对和平的渴望。关于《木兰诗》,同学们还有哪些疑惑吗?
生:请问老师,木兰究竟是哪里人?木兰姓什么?我查的结果跟旁边同学不一样。
师(微笑):问得很好,还有吗?
生:木兰的结局究竟如何?
生:木兰究竟从军几年?是“十年”还是“十二年”?不管哪个是对的,这么多年,怎么木兰的姐姐还在家里没有出嫁呢?
师:首先我们来看一下课文下面的注释,就可以明白“十”跟“十二”都非确指,一般三的倍数都非确指,如“韦编三绝”“三人成虎”等。关于木兰其人的原型目前还没有统一的定论,更不要说木兰的姓了,所以文中出现了很多疑点也是自然。“艺术来源于生活,高于生活”,作者可以根据自己的理想重新塑造人物形象,读者也可以根据自己的理解,让文学作品更具魅力。
四、教师指导
1.指导要找好突破口。教师采取的从木兰形象入手就是一个很好的切入口,让学生来谈学生就比较有话说,又增加了学生对文言文的接触机会。学生对木兰的形象畅所欲言,教师一次次地要求结合课文,让学生对文本越来越熟悉。
如在《木兰诗》的教学课例中,教师先肯定了学生们把木兰作为一位将士的英勇、善战的特点概况得很好,又提出让学生们找出木兰不同于其他将士的特点,这就引导学生从一个女子的身份来看待身在军营的木兰,学生自然看到了木兰从军的迫不得已,也看到了木兰原本的勤劳,还看到了木兰对父母、亲人的依恋。以一个女子的形象来看待木兰,我们就能看到木兰的可爱、木兰的美,还有木兰的俏皮,呈现在学生面前的木兰就是一个有血有肉的活生生的形象,而不仅仅是英雄的化身。
2.注重“非指示性”教学。“‘非指示性’教学的教案更强调教学过程的回顾,对课堂教学做真实的、反思性的回顾与分析。”多元解读课例的设计正是借鉴了“非指示性”教学的理念,不设明确的教学目标,不设标准的问题的答案,教师的“教”完全由学生的“学”来确定。多元解读目的在于发现文本解读的多种可能性,学生的思想越是碰撞得厉害收获就越大。因此,教师对这节课的教学目标设计就不能不死,不仅木兰的形象具有多元解读的意义。多元解读目的在于为学生提供更加广阔的学习视野,让他们根据自己的学情来自主选择学习课程的方式,培养学生的质疑能力,也是学生参与课程设计的一种理念。
参考文献:
篇3
一、重视课前三分钟
在初中语文教学中,课前三分钟的设计是教师教学的难点,大部分教师往往会忽略这课前三分钟。在传统教学中出现的学生注意力不集中,学生的课堂参与率不高的原因便是教师没有合理地利用这课前三分钟。初中生的注意力发展虽然日渐趋于完善,但仍存在诸多缺陷,所以教师在教学中要合理地运用教学策略设计这课前三分钟,通过这一小段时间吸引学生的注意力,提高学生的学习动机,让学生积极地参与到课堂中来。针对这一教学现状,教师要重点关注校本作业的设计。在教学中合理地设计校本作业可以帮助教师处理好这课前三分钟。教师可以在设计教案时根据教学内容以及学生的认知水平设计一些活泼有趣的校本作业,然后让学生利用课前三分钟展示自己的作业成果。在课前三分钟利用校本作业不仅可以吸引学生的学习注意力,而且可以帮助教师创设一个教学情景导入教学知识点将学生引入课堂。
例如,教师在教《木兰诗》这一课时,教师可以提前一周布置一个校本作业,将班上的学生分为四个小组,每一个小组设计一个人关于花木兰的情景剧,时间限制在三分钟内,在上课时随机挑选一个小组上台表演。通过这一校本作业便可以激发学生的学习动机,在课前三分钟便增加了学生对课文的学习兴趣。
二、结合校本作业帮助学生预习
在传统教学中,教师对“作业”这两个字的定义有着一些误解,教师认为作业只是在课后布置给学生的任务,作业的主要作用便是帮助学生复习巩固知识点。事实上,教师对作业的这一定义是不全面的,作业不仅仅只能设计于课堂之外,也能设计在课堂中。作业的作用不仅仅只是帮助学生复习巩固知识,也能帮助学生对知识进行预习,帮助学生更加透彻的理解知识点,作业是一种帮助学生提高知识水平的手段。所以教师在设计校本作业时要突破传统教学思维的限制,将作业运用于教学的任一环节中。教师在教学时,可以通过设计一些小作业辅助学生对课文进行预习,让学生带着任务去阅读文章,能督促学生认真对待,提高学生的学习效率。
例如,教师在教《闻一多先生的说和做》这一课时,教师可以布置一个小作业“文章可分为几部分”,然后让学生去阅读文章,这样便可以使学生在阅读文章时注重分析文章的整体结构,从而帮助学生了解全文。教师还可以通^布置一个作业“文章从哪两个方面来写闻一多先生的说和做”,帮助学生深入分析文章。教师通过合理地设计校本作业,可以提高学生的学习效率。
三、巧妙结合生活实际
篇4
合作课堂教改项目由广西英才心理教育团队原创,目前已经集结了区内40多所项目学校。本届合作课堂精彩展示暨2014年度合作课堂文化节活动内容丰富、成果丰硕。除了项目学校精彩的多学科课堂教学成果展示、初中各学科优质现场课展示、小学各学科优质录像课片段展播,还有教学改革高峰论坛上众多专家形式多样、内容充实的演说,校长论坛上校长们的特色校园文化建设经验分享,合作课堂小组秀及成长故事会中师生们精彩纷呈的小品、情景剧、诗朗诵、成长故事……一个诞生于本土的课改项目,在一支不断发展壮大的专家团队的推动下,将来自我区许多市县的一群矢志于课改的教育人紧紧地团结在一起,历经六年探索,依然坚定地走在课改的追梦路上。
扎实的课堂:课改成果令人神清气爽
8日上午,记者走进大新县民族希望中学,浏览了19所项目学校的校园文化建设、课改花絮与成果的展板,之后便走进初中优质现场课的课堂,聚焦合作课堂教学改革的主要成果。
这是一节七年级语文新授课,执教教师兰敏来自南宁市江南区五一中路学校。
没有课前寒暄,上课时间一到,兰老师便笑容可掬地走上讲台、打开课件,眼前的学生就像是她通常所带的孩子。课件出示了一组16幅头像,显示的是“我心目中的英雄”。“他们都是谁呢?”兰老师用激光笔依次指点,让学生集体猜答头像人物的名字。最后,激光笔指向头像被覆盖的一格,“猜猜他(她)是谁”?她眨眨眼睛,笑眯眯地看着全体学生,并从学生五花八门的猜测中最终抓取一个“刘胡兰”的名字,告诉学生:“她是个女性,她的名字中也有一个‘兰’字,但不是刘胡兰,而是――”“花木兰!”学生很快反应过来,并响亮作答。
兰老师以“猜人游戏”导入教学,使学生的思维在简单的猜人活动中迅速兴奋起来,从而顺利进入《木兰诗》第二课时的学习任务。这样的开篇,一扫展示课的做作,直切主题,令人“神清气爽”。《木兰诗》选自人教版七年级语文下册第二单元,是一组以爱国为主题的作品,旨在用不同时代、不同体裁的优秀作品来表现人物的美好情操。
这堂课,兰老师运用了合作课堂的教学模式,采用先学后教的教学策略,在课前交给学生人手一份导学案。导学案的任务有三:一是直接呈现本课的学习目标、学习重点、学习难点,让学生心中有数;二是以“知识锦囊”的方式呈现与本课相关的文学知识、背景知识、修辞知识,给学生的自主学习搭桥铺路;三是设计“读一读,说一说”“议一议,品一品”“写一写,练一练”三个学习过程,以题目的形式引导学生疏通文字、文意、文法,体会并交流“你最欣赏木兰哪些美好品德”,并以“我心目中的英雄”为题写一段话。现场课教学遵循合作课堂理念,不再展示学生通过自学能够学会的知识,而是将教学重点放在了议与品、画与写、展示与叙说上,同时将知识检测穿插在学生品读、品议、品说的过程中。
课堂上,教师先安排学生以小组合作学习的方式在文本中寻找、提炼、品读英雄人物花木兰的优秀品质,并通过小组展示、质疑补充的形式增进学生的组间合作,然后让学生以小组为单位“画”出自己心目中的英雄形象,写一写他(她)的优秀品质。学生品读到的花木兰的优秀品质有勇敢、孝顺、勤劳、淡泊名利、不慕富贵等;学生心目中的英雄形象,有流落孤岛却乐观、坚强的鲁滨逊,有我国古代圣贤孔子,还有“我的妈妈”――这个视“我的妈妈”为英雄的画作,将身着民族服装的妈妈画得十分美丽,牢牢地吸引了全场的注意力。兰老师自然不会漏掉这个细节,在接下来的小组展示环节,当男孩手举“我的妈妈”画像,女孩娓娓叙述妈妈的事迹时,全场静默,安静地倾听。虽然坐在后排的我们并不能完全听清楚这位女生具体说了些什么,但透过她眼中闪烁的泪花和肃穆的神情,我们和她的同学一样,已被彻底地感动,不由得热烈地鼓掌。英雄,原来并不只是镌刻在书本中。
通过这节课的学习,学生已经能够运用学到的知识,自主地去发现身边的英雄,并将这些英雄的品质用文字的形式流畅地表达出来。一课一得,将情感态度与价值观悄然融入学科知识的学习过程,有效地提升学生的人生品位和审美能力,这正是教师教学设计的高妙所在。
这堂课,感动了现场听课的教师,也让专家们喜不自禁,连连感叹“好课”。“好课”之好,主要体现在:这堂课,从头到尾,满满的都是学生的声音,琅琅的读书声、活跃的学科思维、独到的审美感悟、可爱的个性化发言,学生在有效合作的课堂上突显个性、成熟自信;而悄然立于其间、落落大方的教师,始终都是少言寡语,只是那溢于言表的欣赏姿态已将她的教学自信展露无遗,“注意,这里(‘壮士十年归’)的‘归’,是胜利的‘归’,语气要干脆且微微上扬”,类似的指导语总是那么言简意赅、恰到好处。
这堂课,让我们不再疑惑课堂是可以还给学生,而又不会缺失教师的主导的。确实,课改需要我们的教师拥有一双智慧的眼睛,那是一双“眼中有学生、充满了学生”的明眸;教学是要分学科的,每一门学科都有它特定的学习目标和学习规律,因而课改后的学科教学必须要有“学科味”。合作课堂从最初关注教师的教与学生的学这一单纯教学方式的变革,发展到如今“不得不”对学科教学内容投入更为深切的关注,这离不开南宁市江南区教育局教研室学科教学专家的深度介入和领头学校南宁市五一中路学校的大胆探索。本届合作课堂精彩展示活动,南宁市江南区教育局派出了上百人参加。南宁市五一中路学校、南宁市隆安中学、大新县民族希望中学3所项目学校共展出了初中10个学科的17节现场课,另有包括南宁、河池等地的约20所小学项目学校参与展播了5个学科的22节精彩录像课片段。优质的现场课、录像课,给与会教师送上了一份份课改优质课的大餐,让教师们怀揣希望而来,满载收获而归。
精彩的论坛:专家建言让人如沐春风
8日下午,合作课堂活动开幕式在大新县政府礼堂举行。大新县教育局副局长零学华致欢迎辞,广西民族大学继续教育学院院长农克忠致开幕辞,大新县民族希望中学校长覃向阳介绍了本校开展合作课堂教改实验的经过及课改心得。简洁的开幕式之后,便进入了本次交流活动的主题。将专家高峰论坛与师生小组秀及教师成长故事放在一起交叉进行,是本届活动的一大亮点,令人耳目一新。
“你挑着担,我牵着马,迎来了日出送走晚霞……”自治区教育厅民族教育发展中心主任周克依在演讲席上完整地高歌一曲,真是一个大大的意外!周主任不仅歌声嘹亮,演讲更加精彩。他结合上午在观摩现场课和学校课间操时的见闻,充分肯定了合作课堂在“全面参与,整体推进,全学科所有班级、全体教师参与”方面的课改力度,高度赞扬了本届合作课堂展示活动在“文化引领,持续升华”方面的创新发展。他给项目学校提出四点建议:第一,应加强校本教科研建设;第二,要设立课题,汇聚成果;第三,要建立以项目学校优秀教师为骨干的课改团队,保证合作课堂的路越走越宽;第四,要高度凝练,形成系统经验。周主任殷切期盼合作课堂的课能够“越来越好”。
周主任的“演”讲让会场变得更加热烈,他高歌一曲完全是即兴发挥,灵感来自于之前大新县民族希望中学几位英语教师的一个小组展示――小品《Happy team’s dream jobs》。这些清一色的女教师,以唐僧师徒的扮相出场,演绎她们经过千辛万苦终于取得合作课堂课改真经的历程。小品亦庄亦谐,人物形象夸张,语言诙谐幽默,博得了现场师生阵阵热烈的掌声。
河池市金城江区第八小学(以下简称金八小)的教师们给大家带来了一个“综艺”节目,包括校长的视频演说、教师的情景剧和诗朗诵。教师们的演出活灵活现、声情并茂,生动再现了她们开展工作坊文化建设活动的详细经过,使现场教师颇受启发。
合作课堂首席专家杨新国博士的特色讲座,同样给出席活动现场的师生留下了深刻印象。他用故事的形式向大家讲述了“大脑的十个秘密”,并随机请了两名现场的学生上台助演。杨博士的“讲座”诙谐幽默,令现场师生忍俊不禁并不由自主地随着他的指令而“动”,教师们从中收获了许多育人经验,学生们也从中收获了不少自我智能开发的小窍门。
在学生小组秀活动中,大新县民族希望中学的学生们一共表演了8个节目、讲述了1个成长故事,他们通过情景剧、快板、三句半、小品等表演形式,再现了他们在合作课堂学习过程中付出的努力及收获的快乐。
来自广西民族大学预科教育学院的唐德海教授在发言中高度赞誉合作课堂对师生发展的促进作用,并提出基础教育应该为学生打下6个基础,让学生拥有家国情怀、仁爱之心、学习兴趣、合作习惯、积极心理并变得更聪明更智慧。他赞扬合作课堂在这些方面做得很好,并告诉现场的每一位老师:专业培训很重要,这是合作课堂的独到之处,课改必须给予教师技能培训。他指出,合作课堂往后要加强学法教学,以充分展现自身的魅力。他希望老师们能够把语文课上到哲学高度,并以此为努力方向和奋斗目标。
本届高峰论坛,专家们的“演讲”形式多样,专业指导十分到位。师生小组展示和教师成长故事的内容皆来自一线校园生活,演出情真意切、富有感染力。对此,作为活动主办方之一的广西教育杂志社副社长黄永和在对筹办活动的各方表示感谢后明确表示,广西教育杂志社致力于为广西教育教学改革服务,从2009年起一直跟踪报道合作课堂教学模式改革,引起了区内外诸多专家、学校的关注,不少学校组团到各项目学校参观、取经。他希望合作课堂的专家团队继续加强对教改模式的研究,使之更具针对性、实用性,同时希望参与课改实验的教师、学校、专家团队注意总结经验,以课题形式申请区、市、县级课题,并将有关的研究论文公开发表。《广西教育》作为专业的教育媒体,会一如既往关注全区的教育教学改革,做好合作课堂教改实验的宣传推广工作。
朴实的交流:成功经验使人如获至宝
9日上午,合作课堂展示活动之校长论坛在大新县民族希望中学开讲。合作课堂教改项目主要创设者、首席培训师林洁菁向与会校长及有关学校的骨干教师作了题为《教改成功秘笈――合作课堂的三个互动齿轮》的专题讲座,首次公开阐述了合作课堂项目取得成功所需借力的三大互动齿轮的具体内涵。她明确表示,学校只有同时成功启动课堂教学模块、技能提升模块和学校文化建设模块3个模块的教改实验,并使之形成良性互动,才有可能取得教改的最后成功。如果师生双方在合作课堂这个课堂文化中缺少必需的技能,即使从别处弄来了导学案,也没有办法顺利实施有效的课堂教学;而师生要开展合作课堂教学改革,教师要引导学生进行合作学习,必须进行基本的技能培训。此外,她还倡导参与课改实验的学校努力建设自己的学校文化,通过工作坊、论坛、读书小组和沙龙等形式引领教师全面成长,让学习型教师成为学校持续发展的内驱力,而合作课堂的专家团队也会帮助学校进行以上校园文化建设。她将课堂教学评价按照课堂教学目标的达成度分为知识、方法、理念、思想(哲学)四重境界,并表示将努力引导教师在达成知识与方法目标的同时,追求更深远的理念和思想境界。
论坛上,南宁市五一中路学校校长罗周胜向与会的校长、教师们分享了他们进行教改的历程。因时间较紧,未设会场休息时间,罗校长在发表讲话之前,先给会场吹进了一股提神醒脑的“清风”――“清风正在搞课改,学生表现很期待不知结果是好是坏,……合作学习欢乐多,积极发言不怕犯错,老师的表扬温暖我的心窝,点亮我生命的火”。一首《小苹果版清风课改歌》,让与会专家、教师不由得个个脸上绽放出会意的笑容――坐在教室中听课的相关人员,基本都来自项目学校或与项目本身相关,对在一线实施课改的前前后后都曾有过“切肤”的体验。
南宁市五一中路学校在2013年引进合作课堂课改项目。作为南宁市江南区的第一个试点学校,该校得到了南宁市教育局、南宁市江南区教育局的大力支持,取得了不菲的成绩。罗校长介绍了课改以来学校曾经面临的各种问题与自己的求解策略、发展策略、提高策略,并以不争的事实证明了合作课堂的生命力,以及基于推进合作课堂常态化的校本研修的重要性。当罗校长谈起当年学校教改“走进深水区”所面临的诸多问题――教师培训的激情消失、课堂上开始无所适从、教师被迫上几节研究课过关课、下载教案导学案导致教改“两张皮”、教研组集备形同虚设、学生小组建设参差不齐……与会校长、教师无不感同身受。而为了解决以上问题,罗校长动用了“绩效考核”这把利刃,将老师们的过关课有效地转化成了提升课:共享教改成果,绩效考核每人加30分;每周三下午教师论坛“合作课堂大家说”;以活动促课改,在江南区教育局的支持下大力开展合作课堂数字化研究,承办第三届合作课堂精彩展示暨课堂文化节,接待来自我区百色田东以及贵州省荔波等地的教育考察团,承接南宁市教科所举办的城乡共同体教学研讨活动,等等。当深水区的平静被搅动、被打破之后,在合作课堂培训专家的帮助下,罗校长又开始发力,启动了合作课堂文化建设,成立了16人“合作课堂”教学改革核心攻关组,组建了学科教学模式工作坊、导学案人本设计研究室、教学改革教师论坛、“合作课堂”文化建设读书茶会四个专业小组,定期开展专业研讨活动,组织含各学科骨干教师在内的18人“合作课堂”教学改革核心组赴山东杜郎口中学考察学习,参加江南区“三T”班名师培训活动……这些举措,在确保课改成功的同时,也给学校带来了更多的发展机遇,不久,该校加入了北京四中的“数字化名校联盟”,该校的校本化学科导学模式获准立项为国家级课题。1月17日,该校的教改项目“基于数字化平台下的合作教学模式”在北京联想集团总部联想研究院通过现场论文答辩,从15个入围项目学校中跻身联想―友成公益创投教育信息化创新项目终审“全国五强”,获得了价值20万元的联想互动课堂解决方案及设备。岁末年初,该校又推出了四大新举措,以促成全面、全员、全程的合作课堂常态化……或许有人会怀疑它的可行性,罗校长借用马云的一句话来回应这种疑虑并为自己的理想注解:“梦想还是要有的,万一实现了呢。”虽然罗校长的笑容很谦和,但他的目光是坚定的,不可动摇的。
像罗校长这样目光坚定、意志坚强的校长,不只一个。接下来发言的韦孟玲校长,执掌的是河池市金城江区第八小学,该校地处城乡接合部,学校一度与一个很大的垃圾场为邻。自2012年参与合作课堂教改项目以来,该校的变化可谓日新月异,从内到外“气”色大变。外在的变化:2012年增加了一栋教学楼,为所有教师办公室装上了空调;2013年有了会议室、舞蹈室、书法室、绘画室;2014年建起了悬浮式塑胶场地和一个富有文化气息的大门。内在的变化,是在老师们经历了第一年艰辛的蜕变之后,合作课堂教学模式在该校基本成型,学生对新的教学方式表示由衷的喜爱和欢迎。为了帮助教师们克服“内功”缺陷,该校再接再厉,于2014年实施了合作课堂培训二期工程,即合作课堂文化建设项目,对该校核心组成员进行深入培训,以核心组带动全校教师的专业成长。金八小的沧桑巨变,令所有与会校长深受鼓舞。
……
当来自南宁市江南区教育局教研室的符龙驰主任谈起他对合作课堂教学模式可持续发展的见解时,全场侧目,静静聆听。是的,全体与会者都明白,与合作课堂培训专家分离是迟早的事,但分离之后自己如何实现可持续发展,是大家必须思考的问题。符主任谈到了以下几点:一是必须精心打造一支属于自己的合作课堂培训队伍,培训一批积极参与课改的骨干教师队伍。这支培训队伍需要具备深厚的教学理论功底,拥有丰富的一线教学经验,并善于将先进的教学思想和教学模式与有效的学科教学紧密结合起来,教学效果显著;这批积极参与课改的骨干教师队伍,要能够站在教育的前沿去甄别教改的成败得失,同时成为教改的积极践行者。二是必须进行合作课堂教学模式深度探索。从教学方式变革到学科化模式探索,再到最终的“去模式化”,在整体提高教师专业素养的基础上赋予教师充分的课堂自由,以宏扬教师教学个性,促其形成独特的教学风格。三是不断更新教学手段,与时俱进提高课堂教学效率。要使合作课堂与现代化教育工具有机整合,结合数字化课堂教学手段,充分提高课堂教学的效率。
篇5
多年来,苏州大学王家伦老师和他的研究生们致力于语文教学“常态化”研究,本期的4篇文章,就是该团队的最新研究成果。其中,既有对阅读教学“常态化”追求的阐述,又有对写作教学“常态化”追求的议论;既有对教案设计“常态化”的要求,又有对具体的“常态化”语文课堂教学的评述。
【摘 要】当今的阅读教学,必须从“稚态”“变态”“异态”“作态”和“富态”中解脱出来,回归“常态”:教学目标制订,要坚持“一课一得”的原则;教材处理,要根据学生当前所需选择教学内容;教学过程,要学会当堂预习,并根据现实情况预设、生成并布置作业;教学手段,不盲目追求 “现代化”,重视板书的积极作用。
【关键词】阅读教学常态化;目标制订;教材处理;教学过程;教学手段
中图分类号:G633.33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671-0568(2017)10-0011-03
语文越来越难教,因为我们的语文“失态”了。“失态”之表现,其一为“稚态”,至今不知课程目标与课堂教学目标之间的关系;其二为“变态”,把语文教学变成裸的为考试服务;其三为“异态”,把语文教学异化为泛文化教育甚至政治教育;其四为“作态”,故作深沉,把授课的过程当作个人的“表演秀”;其五为“富态”,盲目求“新”,盲目追求高大上。在这种背景下,我们提倡语文教学“常态”化的追求。
一、追求教学目标设置的“常态”
我们这里说的“目标”,是指一堂课下来对学生收获的期望值。也就是说,通过这堂课的教学活动,学生学会了什么。然而,在目标制订中,还有不少问题值得我们深思。
1. 坚持“一课一得”
我们的一些语文教师,一堂课要制订五六个教学目标,更有甚者,将课程标准提出的“三维”一分为三,再分别制订几个目标。他们呈现出明显的“稚态”,不明白课程目标与教学目标之间的联系与区别,不明白自己一堂课究竟能干多少活儿。
具体来说,课程目标对课堂教学目标有制约作用;课堂教学目标通过量的积累有可能质变为课程目标――仅仅是“有可能”而已,因为其中的情况比较复杂。
在课程三维目标中,“知识与能力”较为显性,可以细化为课堂教学目标;“情感态度价值观”较为抽象,较难细化为课堂教学目标;至于“过程与方法”,则更为抽象,一堂课下来,如何测量它们达标的程度?制订目标是为了“达成”,所以,我们制订课堂教学目标更应该从微观、显性,可见可测量的角度来考虑。那么,“知识与能力(文)”的目标就当仁不让,“情感态度价值观(道)”的目标可以考虑,“过程与方法”不必“独立”,可体现在对目标的表述中,更要紧的是体现在具体的教学过程中。所以,我们要求的教学目标的“常态”化,就是从“文”“道”双方制订目标,而在达成的过程中,“文”比较显性,“道”比较隐性。
事实证明,一堂课下来,学生能够对一个“文”的目标基本掌握,能够对一个“道”的目标有所感受,就是成功。所以,教学目标的“常态”化,就是“一课一得”,一节课制订“文”“道”各一个目标。就如一个课时教《背影》,我们可制订如下目标:学生通过反复研读,较为深入地掌握通过形象特征表现人物的手法;学生通过反复研读,深刻理解文章流露出的浓郁的父子之情。――一堂课下来,能有七八成的学生达成目标,就是成功。
2. 通过“工具”渗透“人文”
自课程改革以来,“专家”“名师”纷纷登场,为显示出自己的与众不同,剑走偏锋,认为我们的语文教学“科学主义”压制了“人文主义”,声称语文教学要“限制科学主义,弘扬人文精神”。他们把语文“知识与能力(文)”的培养视作“科学主义”,把“情感态度价值观(道)”的培养视作“人文主义”。直至课改十多年后的今天,还有人把时下语文教学的问题归结为“语言教学”。这种本末倒置的做法不就是语文教学的“异态”吗?
他们制订教学目标,就是文本内容第一。教学《愚公移山》,把主要目标定为“愚公不愚”;教学《散步》,把主要目标定为“亲情”;教学《品质》,把主要教学目标定为“传承工匠精神”;教学《林黛玉进贾府》,把主要目标定为“贾宝玉的叛逆思想”。
皮之不存,毛将焉附!把主要精力不放在文本的语言形式上,而是一味地挖掘文本的思想内涵,就是缘木求鱼,对提高学生读、、听、说能力难起作用。语文教学的“常态”,就是要通过“工具”渗透“人文”。就如教学《愚公移山》,应该在理解人物语言行动的基础上认知“愚公不愚”;教学《散步》,应该在掌握记叙与议论抒情相结合的基础上认知“亲情”;教学《品质》,应该在掌握细节描写的基础上认知“工匠精神”;教学《林黛玉进贾府》,要在掌握侧面描法的基础上认知“贾宝玉的叛逆思想”。
二、追求教材处理的“常态”
我们这里的“教材”,指狭义的“教材”,就是教学文本。教材处理主要有两个层次,其一为教师和文本的对话,其二为教师通过文本,与学生的对话。简单地说,就是“教什么”和“怎么教”,这是科学,也是艺术,绝不是惺惺“作态”。
1.“长文短教”与“深文浅教”
语文课本中有一些文本篇幅偏长,而语文教学课时有限;有一些文本内容过深,而学生接受能力有限。所以,笔者在多年前提出了“长文短教”与“深文浅教”的观点。然而,却被认为“又长又深的经典文本,‘长文短教,深文浅教’,简直是亵渎经典,暴殄天物”,令人哑然失笑。
笔者提倡的“长文短教”与“深文浅教”,指的是在只有一个课时的特殊情况下的特殊处理:先解决最适应学生的重点问题,其他问题暂时搁置。所谓的“搁置”,不是抛弃,只是暂时的“寄存”而已。就“长文短教”而言,在只给一个课时教授《背影》的前提下,如把主要教学目标定位在“学生通过反复研读,较为深入地掌握通过形象特征表现人物的手法”上,那么,该文的“倒叙描写”等就可作为另一个目标定位于“倒叙手法”的文本教学时拓展延伸的材料。就“深文浅教”而言,如初一学生难以理解“互文”修辞,教《木兰诗》时就不必把“雄兔脚扑朔,雌兔眼迷离”当作“互文”教学,到初三教《岳阳楼记》“不以物喜,不以己悲”时,再将之作为拓展延伸的材料。
尊重课时安排要求,尊重学生的实际情况,选择对学生“目前”最为需要的教学内容开展教学活动,而不是把重点放在考试上,这就是语文教学的“常态”。
2. 文本挖掘与过度深挖
在我们的语文教学尤其是公开教学活动中,呈现出相当程度的“作态”,一些“名师”故作其态,将语文课堂变成自己的“表演秀”。这主要表现为对文本内容的过度挖掘,而对文本的语言形式却轻描淡写。
就如教学《雷雨》,集中精力挖掘到“宿命论”上。不可否认,《雷雨》确实表现了的宿命论思想,但是,与高中学生大谈特谈宿命论,对他们的进取心究竟能起到什么作用?这不就如同对初中生大讲特讲《两小儿辩日》体现了道家对儒家的讽刺吗?
再如教学《背影》,竟然挖掘到“四代人性的传承”,教学《愚公移山》,竟然挖掘到“愚公是个阴谋家”,教学《品质》,竟然挖掘到“谁该为格拉斯兄弟的不幸遭遇负责”!本文不去研究这种挖掘的是与非,我们想说的是,这种挖掘对学生读、写、听、说等核心素养究竟有何关系?这种教学,一般的“非精英”学生能理解多少?这种公开教学活动有示范意义吗?
我们提倡语文教学的“常态”,必须要有文本挖掘的“常态”,这就是根据学生的现实需要挖掘文本,主要应该从文本的语言形式考虑,为学生阅读能力的“有所得”服务。如《雷雨》,可从剧本特有的语言形式如舞台说明通过人物对话表现往事等手法考虑。
三、追求教学过程的“常态”
这里的“教学过程”,指的是教师精心备课后从走进课堂到下课铃响的过程,包括从预习到布置作业的所有环节。这个过程,应该是一个很平常的过程,但是由于“作态”和“变态”,这个平常也“失常”了。
1. 当堂预习为何不可?
预习是课堂教学的必要环节。在公开教学活动中,一些教师为了显示自己的教学“游刃有余”和达到“热闹”的效果,课前布置了大量的预习作业。据笔者粗略统计,这些预习作业往往需要两三个课时。试问,早已是披星戴月的学生有那么多的“预习”时间吗?平时的普通教学是这么做的吗?
我们主张当堂预习。根据艾宾浩斯的记忆曲线,当堂预习的效果远胜于提前预习。近几年,笔者多次到中小学校亲自授课,从来不预先告知学生教学内容,都是当堂发下教学文本,抽出五六分钟时间让学生当堂预习。从最终的目标达成来看,效果还是令人满意的。当然,当堂预习的内容必须经过精心选择,必须与教学目标密切相关,为课堂教学目标的达成做铺垫。――这就是“常态”。
2. 正确处理预设和生成的关系
凡事预则立,任何事都要有预设,就如写文章,正式动笔之前都得有个提纲,至少要有个腹稿。另外,做任何事都有生成的可能,再如写文章,在写作的过程中,一般都会因为具体情况对原来的提纲做修改,甚至“面目全非”。就如鲁迅写《阿Q正传》,原来预设的是写“开心话”,但写着写着却开心不起来。然而,鲁迅毕竟是超一流高手,立即改变初衷,重新布局,于是,一个不朽的经典形象阿Q就出现在我们的面前。这就是生成!
同理,教学预设与教学生成是矛盾的对立统一的两个方面,缺一不可。
当今的语文教学,笔者认为,一方面,我们现在占绝大多数的“平民”学生缺少“带领”教师走向正确方向的能力,他们能够顺着教师的指导走完全程已经很不错了;另一方面,要求广大语文教师为了“生成课堂”而“课堂预设”不甚实际。如我等绝大多数Z文教师,在一般情况下,能沿着正确的预设,兼顾生成,完成教学任务已经很不错了。
“少年不知愁滋味,为赋新词强说愁。”稼轩先生的这句话值得我们深思。我们完全赞成在条件允许的情况下实现“生成课堂”,但应顺其自然,顺应学生的实际情况,顺应授课者的能力范围,千万不要为了“生成”而生成!也就是说,不要“作态”,要“常态”。
3. 作业布置的“常态”
布置作业是为了巩固所学,尽管作业被某些“专家”扣上了“应试教学”的大帽,但“拳不离手曲不离口”的道理人人懂得,没有作业的教学难以成功,这是最为平常的认知。
然而,当今一些“名师”的示范课堂教学,却很少见到作业布置,应该说很少见到紧扣“文”的教学目标的作业布置。在当今的语文课上,布置作业基本为了应试,甚至成了“固态”,什么“××密卷”,什么“×××审定”,塞满了学生的书包,成为学生沉重的负担。一般的语文教师都有这种心理,明知布置过多的作业不一定有多大作用,但考虑到其他学科教师都在布置大量的作业,我不布置,不就“亏”了吗?于是,倒霉的是学生。课改后,学生的负担越来越重是不可辩驳的事实。这是典型的语文教学中的“变态”――整个教育的“变态”。
就课堂教学而言,必须布置作业,这是“常态”,“常态”的作业布置,必须遵守“常态”的游戏规则:其一,必须适量,一个课时的作业,半个课时应该能够高质量地完成;其二,必须紧扣教学目标,尤其是“文”的教学目标,这点最为重要;其三,查漏补缺,按需要布置作业,对那种综合性练习,必须有所甄选。如此,学生消极应付的可能性就小了不少,而读、写、听、说能力的提高便指日可待。就如教《背影》,既然“文”的目标是“学生通过反复研读,较为深入地掌握通过形象特征表现人物的手法”,那作业就可要求学生写200来字的某个人的形象特征,如能表现性格当然最好。
四、追求教学手段的常态
“不管白猫黑猫,逮住耗子就是好猫。”“教无定法”,这是常识。然而,那些喜欢指导语文教学的领导,尤其是非语文教师出身的领导,一旦发现一些“新”的东西,不管是土生土长的,还是舶来的,却往往强制推行,以示自己的“英明”“富有”。
1.“富态”的教学手段与“保守”的语文组
且不说那些强制推行的模式。就如什么“学案导学”“翻转课堂”“白板教学”以及“未来教室”,一旦出现,就被各地强制推行。至于这些手段是否适应本地的教学现状,是否适应“语文”这块土地,则不在那些领导的考虑范畴。笔者曾观摩过几次使用“未来教室”的语文课,只见任课教师手忙脚乱地寻找着各种按钮,多个屏幕上显示着一幅又一幅漂亮的画面。然而,被那些漂亮画面吸引住的学生,其读、写、听、说能力究竟提高了多少?
面对这些新的事物,只要语文教师认为对培养学生的语文基础能力作用不大,不甚愿意积极运用,就会被扣上“语文组最保守”的大帽子。呜呼,消极应付对学生的读、写、听、说能力没有帮助的非“常态”教学手段被视为“保守”!面对这种情况,笔者只能弱弱地对有关教师说:“好在领导没有时间天天来听你的课!”
“乱纷纷你方唱罢我登场”,语文教学中的师生就在这种不断追求“富态”的情形下疲于奔命,离“常态”越来越远。学生语文水平明显下降,就成了不可否认的事实。说实话,真正有效的教学手段,需要强制推行吗?“常态”的教学手段,不在乎有多“新”,应该是便于教师运用的,对学生语文学习能力的提高颇有帮助的“平常”的手段。
2. 板书,被遗忘的一隅
板书,是随着教学过程逐步形成的视觉形象展示。课时结束前的板书,必须能反映该课时的教学目标,使学生可从板书中回忆教学的每一步骤,总结出本课时的教学内容,归纳出本课时的教学重点。学生即使课中走神,下课前通过板书,也可以迅速回顾所学课文的重点要点。板书的直观性强,优秀的板书设计,对发展学生的逻辑思维能力、记忆力、想象力,尤其是培养学生良好的书写习惯,都有积极的作用。
板书设计要达到的最高要求是,即使未曾在教室听课,但只要走进教室,看了黑板就大致能知道教师的授课内容。如教学《安塞腰鼓》,将教学目标定为“通过反复朗读,较为深入地理解文中动静结合、以静衬动的手法”和“通过反复朗读,深刻体会安塞腰鼓磅礴的气势”,就可设计如下板书:
显然,通过观看这份板书,立刻就能明了这节课的教学目标。然而,这种语文教师都能操作的、很“常态”的教学手段却在我们的语文教学中久违了,尤其是在“名师”的示范课上!取代它的是上述那些操作复杂价格昂贵的新东西。
在“稚态”“变态”“异态”“作态”和“富态”大肆侵蚀我们语文教学的前提下,我们再度呼唤语文教学的“常态”。“常态”就是“正常”和“平常”,指的是学生能比较轻松地有所得,一般教师能自如地进行操作。但“平常”不等于“平庸”。
参考文献:
[1] 王家伦.“品味语言”是语文课堂教学目标吗?[J].语文世界,2012,(4).
[2] 韩军.限制科学主义,弘扬人文精神――关于中国现代语文教学的思考[J].语文学习,1993,(1).
[3] 李山林.“语言”教育的歧路和“文化”教育的回归――现代语文教育理论的反思[J].湖南科技大学学报(社科版),2015,(2).
[4] 王家伦.论“长文短教”与“短文长教”[J].中学语文教学,2008,(11).
[5] 王家伦,胡洁.阅读教学:为何不可以“深文浅教”?――由《幽径悲剧》想起的[J].中学语文教学,2012,(1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