落花生教案范文
时间:2023-04-04 08:19:56
导语:如何才能写好一篇落花生教案,这就需要搜集整理更多的资料和文献,欢迎阅读由公务员之家整理的十篇范文,供你借鉴。
篇1
[关键词]西安大学生 网络人际交往 本地化 校内网
一、研究的缘起及意义
1、研究缘起
限于精力和阅历,大学生人际传播的大部分发生在校园。随着上网人数和时间的持续增长,在线活动对大学生人际传播影响不断加深。现实生活中和互联网上的人际交往彼此交叉,相互影响,形成了当代大学生人际交往的显著特色。
以学习经历为特色的的校内网(xi―),成立于2005年,以在校大学生为用户。实行用户实名制。截止到2008年3月份,校内网已经拥有真实注册用户超过2200万,占据中国大学生用户80%以上的市场份额。
2、研究意义
互联网将从消闲娱乐功能转向实用,“工具性”的作用会日渐凸显。网络人际传播对个人来说具有效益,从这一角度切入,通过对西安大学生使用校内网的情况进行调查研究,分析西安大学生网络人际交往的本地化表现,从侧面了解大学生网络人际交往的特点。
二、西安大学生网络人际交往的本地化概念和具体表现
1、网络人际交往本地化,指的是在网络中参与人际交往的人们在现实生活中也基本生活在同一城市乃至地区,便利了网络人际交往从线上走到线下。在本研究中,指的是西安大学生人际交往从线上走到线下,活动场所以西安为主,甚至有的活动会延伸到周边甚至全国范围。
相比现实空间的人际关系,网络参与者之间的互动更倾向于建立一种“纯粹关系”,按着吉登斯的论述,这是一种不受社会和经济状况等其他因素的影响。而“从关系本身中获得回报”的关系。通常这种关系的基础是人与人之间的个性吸引和相互间的信任,而非利益权衡的结果。纯粹关系是一种亲密关系,但需要一定的隐私性,“因为如果个人亲近没有被依赖所取代的话,那么必须在自主性和情感以及经验共享之间获得平衡”。
2、西安大学生网络人际交往的本地化的表现
(1)线上活动日益走向线下。
问卷调查结果显示,“朋友介绍”是学生之间了解校内网的主要途径。校内网倡导“网络生活真实化”,线上活动走向线下,是校内网虚拟环境真实化的体现。研究表明线下活动参加过的几乎占了一半以上的人数,校内网对用户的群体活动有着显著促进。
接受本问卷调查的一个大学生这样描述:“我是一个来自外省的学生,今年读一年级。刚进校园除了宿舍的同学交往密切外,和其他学生接触不多。有时候觉得课余时间挺无聊的。我同学向我推荐了校内网,我通过校内网和班上的:院里的同学交流,增进了了解。参加了网上别人发起的羽毛球、读书兴趣小组,每周都有一次集体活动,上周末还参加了一个爬华山的活动。使用了校内网,我的学习生活变得丰富多彩了。这在刚开学的一段时间里是想不到的。”
另一方面,也有不少的同学很少或者甚至没有参加一个线下活动。一方面因为个性和兴趣的差异,一些线下活动无法满足的日益个性化的活动需求。活动的发起者及可能的参与者多为实名制下的陌生人,由于缺乏现实的接触,使得用户难以去除戒心,也就难以享受群体活动的乐趣;另一方面,也可能因为很多大学生的课余活动很丰富,暂时没有尝试通过互联网而参加线下的活动,但有些受访者表示有机会的话会去尝试参加线上发起的线下活动。
(2)线下走向线上。
本研究发现,有些大学生将现实的交往关系搬到网络上。通过日志表达自己的所闻、所思、所感,便于现实中的交往对象更全面的了解自己。同时通过访问现实中同学、朋友的个人主页了解对方。“打招呼”、评论、回复帖子等是最常见的交互方式。而“贴布告”模拟大学校园的生活,容易使用户产生群体认同。另外大学生面临着学业和社会的双重考验,会忙于各种事务,有时疏忽保持正常的人际互动,通过网络打个招呼、发一份祝福,访问同学、朋友的个人日志,了解朋友的近况,维系“人际交往”的持久性。
(3)与身边朋友、同学交流比较多。
大学生由于社会地位,角色任务,文化修养,价值观念的更大相似性,其生活和学习环境大多在校园,比其他年龄发展阶段的人具有更为突出的对同龄人的相属和依赖感。在调查中,身边的朋友联系是最为密切的,通过校内网的日志等,可以了解身边朋友最近发生的事情。
(4)参加的线下活动以运动、教育/讲座/学习、旅行、公益居多。
上述那个接受调查的大一男生,虽然大学生活丰富多彩,由于刚进人大学,新的身份一时难以适应,也很难从紧张的高中生活转入有张有弛的大学生活。表现出交际范围狭小,课余生活贫乏。对于包括大一新生在内的大多数学生来说,计算机、互联网都相当熟悉。大学学习生活相对高中变得多少有些轻松,互联网成为他们学习、娱乐不可或缺的助手。校内网,其成员都是与自己年龄相近、经历相仿、志趣相投的群体。与他们交流没有天然障碍,易于沟通交流。在校内网上,学生们或以班级、院系为交际平台、或以兴趣喜好为导向成立小组,展开互动。
根据调查统计,在校内网上共分类出9个群体,大学生经常参加的活动有运动、教育/讲座/学习、旅行、公益。经常参加运动活动的占到受调查的比例为16%,表明体育运动是大学生热爱的项目,既能够锻炼身体,又能够结识朋友、增进友谊;经常参加教育/讲座/学习项目的占到受调查的比例最高,为21%,这表明学习仍然是大学生热衷的项目。一方面由于这个群体正处于求知欲旺盛的时期,另一方面学习竞争的压力、就业的隐形压力“迫使”大学生们在课堂外,仍然把学习当做最重要的活动之一;旅行也是大学生喜爱的活动。据调查,经常参加旅行活动的占到受调查的比例为14.2%。一方面大学生群体好奇心和求知欲强,另一方面大学生群体课余时间较多,一年加上寒暑假大概有半年左右的闲暇时间。在不影响学习的前提下,很多学生愿意旅行,游览国家大好河山。但大学生又是一个基本没有收入的群体,日常生活开支基本上由家庭提供。故大学生的旅行首选地理位置近、花费便宜,单个的或三五结伴的自助游是大学生旅行的特点。同时西安又是我国乃至世界上享有盛誉的古都。历史文化名城,旅游景点较多,这也为外地到西安求学的大学生提供了旅行的便利。公益活动一直深受大学生的青睐,经常参加公益活动项目的占到受调查的比例为19.3%,仅次于教育/讲座/学习。“做个有知识、有抱负的青年人,积极回报社会是我们这代年轻人的追求。去年我国发生了汶川大地震,噩耗传来,举国悲痛。我在校内网上一个捐款倡议,不到半个小时就得到了300多个回应,第二天我们就捐了一万多元钱,由我代转交红十字会。还有不少主动要求去地震灾区支援抗震救灾。”这是一个在西安一所民办高校读书的学生的感言,她家来自甘肃农村。据其宿舍的同学讲,她平时生活节俭,但救灾她拿出来了300元钱。这相当于她两个月的生活费。
(5)更具实用性的“课程项目”。
篇2
阅读是学生的个性化行为,要提倡多元解读,鼓励学生发表个人见解。但是,前提是尊重文本,是“把握大意”,不能似是而非,更不能无中生有。这不仅涉及到准确理解课文内容,而且涉及到情感、态度、价值观目标的问题,涉及到怎样做人的问题。如,《小猴子下山》,作者的本意是说做事要持之以恒,不可三心二意。而有的教师却背离童话的主旨,引导学生从“经济效益”的角度谈感受。
再如,《麻雀》,屠格涅夫的本意是赞美勇敢的力量,爱的力量。而当有的学生发表老麻雀太冒险了的看法时,老师不仅不加引导,还顺着学生的发言补充“留得青山在,不怕没柴烧”。又如,《落花生》,许地山是借花生表明人生态度和做人准则--注重实际,不图虚名,有益他人,默默奉献。有的老师还没引导学生认真读书,就让他们表态,结果多数学生表示愿意做桃子、石榴、苹果,因为又好看,又好吃,比花生强多了。
鼓励学生发表独特的感受,有利于发展创新思维,有助于从多个角度解读文本,丰富阅读感受。但是,一定要处理好多元解读和阅读导向的关系。这样,才能不偏离作者的写作目的,才能尽到教师教书育人的责任。
二、年段目标与小学总目标的关系
既要熟悉小学阅读教学总目标,又要牢记各个年段目标。在教学中要落实年段目标,体现阶段性;还要望着总目标,想着相邻年级的目标,体现阅读训练螺旋上升、稳步推进的连续性。小学阅读教学重点是培养感受、理解、积累和初步运用的能力。各年段要有所侧重:低年级,培养阅读兴趣;在阅读中识字学词;通过朗读和借助图画阅读,了解重点词句的意思;积累词语。中年级,加强朗读;练习默读;学习用多种方法理解词、句、段;把握课文主要内容,体会思想感情;学习略读,粗知大意;体会词句表达效果,初步了解一些表达方法;养成读书看报的习惯。高年级,进一步提高阅读的速度和质量,能体会词句含义、感彩和表达效果;揣摩文章的叙述顺序,领悟基本的表达方法;学习诗歌、叙事性、说明性等不同文体文章的阅读;学习浏览,根据需要搜集和处理信息。需要注意的是,各年级都要重视朗读、默读训练,都要重视词和句的教学;再者,感受理解、积累、运用的能力,不能割裂开来逐一培养,而应既有侧重,又要整体推进,螺旋上升。
三、教科书与其他资源的关系
母语教育资源无时不有,无处不在,取之不尽,用之不竭。要深刻认识母语教育的特点与优势,增强资源意识,让所有适用的资源为提高学生的语文素养服务。此其一。教科书是最重要、最基本的课程资源,体现了课程目标和能力培养的要求,应以教科书为主,用好教科书。此其二。把教科书作为唯一的课程资源,教教科书,这样的语文教学单薄、狭窄、封闭,容易脱离学生实际和沸腾的生活。而过多地引进其他课程资源,少用甚至不用教科书,活是活了,但教学轻飘飘,语文训练难以落实,各项要求难以达到。正确的做法是,以教科书为主要凭借,适当引进相关资源,适当拓宽教学途径与形式,加强课程资源的整合,在学好教科书、实现基本学习目标的基础上,学得更多一点、更活一点、更好一点。
四、读教材与写教案的关系
在修订的课程标准中,增加了教师要“认真钻研教材,精心设计教学方案”的表述。课改以来,有忽视钻研教材的倾向,也有忙于搜集资料、制作课件,顾不上设计教案的现象。认真钻研教材,精心设计教学方案,是有效、高效进行教学的基础和保证。
在备课时,一些教师大致看看课文,就急于读教参,甚至照着教参写教案,搞教参搬家。这中间缺少独立思考,没有“化”的过程。虽然把教学要求、教学步骤写在了自己的教案上,但由于没有消化,还是人家的,肯定不会收到好的教学效果。这里强调的是,在写教案之前,一定要反复读教材、读文本,这是每位老师(包括有较长教龄、有较多经验的优秀教师)备课时最基本的功课。
篇3
关键词 : 小学语文;课堂教学;学生;主体性;实现;
在教学活动中,应该以教为主导,学为主体。教师的主导作用不是随意发挥、包办代替,而是在教学中对学生的一种启发、诱导和指点;充分发挥学生学习的主动性才是教师发挥主导作用的重要标志。因此,我们应明确这样的认识:“教师只是编导,学生才是演员。”“是教师配合学生,不是学生配合教师。”但纵观我市小学语文课堂教学,常常有些教师以所谓的“满堂问”代替“启发式”,学生被教师牵着鼻子走,教师把学生往预先设置的一个个“陷阱”里赶,教师在课堂上不是“主导”,而是“主宰”。我们认为,要杜绝这一现象的发生,真正实现“教为学服务”,必须把学习的主动权还给学生,让学生做学习的主人。
一、给予学生质疑的机会
“教学就是在没有问题的地方产生问题,在解决问题的过程中传授知识。”引导学生质疑问难是获取知识的重要途径,是培养学生自学能力的起点,也是提高学生思维能力的一项基本训练。因此,我们在课堂教学活动中,应该鼓励学生“敢问”,帮助学生“会问”,引导学生“善问”。在问的形式上,可让学生课前提问,供教师备课、上课;课上提问,供师生讨论交流;课后提问,供大家学习研究。在问的内容上,可指导学生从课题上提问,从语句内容上提问,从课文内容的前后联系上提问,从语言运用上提问,从课文表达的思想感情上提问,从标点符号的使用上提问……
二、给予学生选择的权利
全国著名特级教师孙双金老师的《落花生》教学之所以打动人心,与其开放性的教学设计——让学生根据自己的理解和意愿选择做像苹果那样的人,还是做像落花生那样的人并展开激烈的讨论不无关系。孙老师的这节课给我们传递了这样的教学理念:阅读课堂教学要确立以学生为主体,就要充分尊重学生的独立性和自主性。我们认为,在这方面,十分重要的一点是让学生有充分的“自主选择”的权利,在更多的教学环节上,变教师的“指令性”为学生的“选择性”,寻求“在教师指导下的学生自行选择”的新机制。如朗读、复述、讲析课文时,可适度地让学生自行选择:“你觉得哪一段最喜欢读,读给大家听听。”“复述课文的哪一部分你最有把握,说给大家听听”……让学生选择,不仅可以选择自己行为,也可以表示自己的选择意愿:“你喜欢和谁来一起表演?”“你想和谁一起分角色朗读课文?”“你想和谁坐在一起讨论问题?”……学生有了自己的意向性选择,自然会自觉主动地参与教学活动中,去寻求自身的发展和提高。
三、给予学生尝试的空间
学生的知识能力不是教师教给的,而是在自主尝试、实践活动中形成的。“舟覆乃见善游,马奔乃见良御。”语文课,书要让学生自己读熟,自己感悟;话要引导学生自己说完整、说明白;文要以读促写,使学生有感而发。我们欣喜地看到,学生在教师的引导下,从不会尝试到敢于尝试到乐于尝试到善于尝试,形成了自主意识,强化了探索意识,提高了挫折意识,迸发了成功意识。如《最后的姿势》课文讲的是2008年5月12日四川汶川大地震中,谭千秋老师舍命救四个学生的感人故事。在整体上把握全文后,在品词析句时,我出示了几个问题让学生进行自主感悟:1.从第一自然段中“六点多起床”“早早地来到学校”,你看出谭老师是一个怎样的人?(让学生说一说)2.找出描写地震发生时的样子的几句话(让学生读一读)。3.地震来临时,谭老师说的话“同学们快跑!什么也不要拿!快……”从老师的话中,你体会到他的内心想法是?(让学生想一想)4.谭老师救学生时的一系列动作:“拉着”、“撑开”、“护住”,你能示范一下吗?(让学生做一做)。学生们在自主地探究之后,特别是在学着谭老师撑着双臂护住学生的姿势(生命中最后的姿势),深深体悟到谭老师的这种大公无私、舍己救人的高尚品质。
四、给予学生创造的天地
篇4
一、用好“本子”
所谓“本子”,就是指课本。在我们的语文课本里,每一册的“基础训练”中,都安排了对学生进行口语交际训练的内容,低年级的有些课文后面还设有“说话”的作业。这些内容,都是编者精心设计的,体现了各年段的说话要求,我们必须要认真对待。
要教好这些内容,我每次都做到四有:有详细教案、有训练方法、有时间保证、有效果检测。在课堂中采用各种方法,激发学生说的兴趣,鼓励学生大胆说、大声说、大方说。
二、搭好“梯子”
在每一节语文课中,我都十分重视给学生创造说话的机会,让学生有话可说,有话会说,实话实说。
1.仿句式说话
教材中有不少句式很有训练价值,让学生仿这种句式说话,效果很好。如二年级《小壁虎借尾巴》里有一句“小壁虎爬呀爬,爬到大树下”,老师让学生仿句式说:谁走〔想、唱)呀(想、唱),走到(想起、唱得)……以培养说话能力。再如五年级《鱼游到了纸上》一课中,写那位青年人画画“有时……有时……”,让学生仿着这句式说话。
2.看板书说话
老师上课都会对重点的词句板书,在教学的适当时候,可让学生看着板书的词句练习说话。如《高粱情》一课,在学完“根”这一节后,让学生用自己的话连贯地讲出高粱根的特点,但要用上黑板上的一些词“很深很深坚韧鹰爪擒拿 庞大的活物”。
3.看演示说话
演示直观形象,让学生看后就说。教学《乌鸦喝水》一课,教师用一玻璃瓶装了大半瓶水,从瓶口往里放石子,水渐渐升高,让学生看后说话。
在《田忌赛马》一课的教学中,老师用纸的马演示比赛场面,让学生看后说,也可以让学生用左右手的手指当各等级的马,边比试边说。
4.看图画说话
这在低年级用得最多。如教学《两个名字》一课,老师出示“小蝌蚪”和“小青蛙”的画,让学生看图说话:小蝌蚪长大了变成了( ),( )小时候叫( )。
5.用关联词语说话
这种方式,既训练了说话,又加深了对课文内容的理解,同时也让学生学会使用关联词语。如学了《太阳》一课的最后一段,老师让学生用“如果……就……”说这段的内容,然后再加上“不是……而是……”延伸说话;教学《我们家的猫》这课,在学生了解了猫性格古怪的特点之后,让他们用“既……又……既……又……”说出猫的古怪性格来。
三、出好“点子”
要让学生兴趣盎然地进行说话练习。老师还要想点办法,使学生津津乐道,越道越好。
1.当解说员
一些以介绍知识为主的课文,老师可以尝试让学生当解说员或当导游,以锻炼其说话能力。如六年级《马踏飞燕》学完后,让学生当解说员,向“观众”介绍这一名闻天下的文物;《镜泊湖奇观》一课学完后,让学生当导游,给“游客”介绍这一自然奇观。
2.当推销员
一些介绍产品的说明文,如《我的新朋友—一电脑》,就可以尝试让学生当当推销员,介绍产品特点,力争让“顾客”对产品感兴趣并购买。这也是将来言语交际的需要。
3.当配音员
教学网络的逐步普及,为这一活动提供了保障。学生对这一说话方式很感兴趣,对提高说话能力很有帮助。
如教学《小壁虎借尾巴》一课,出示课件后,关闭声音,但保留画面,让学生看着画面,根据课文内容和自己对画面的理解,给画面配音。
四、揭开“盖子”
课堂中,老师要善于打开学生辩论的话“盖子”,鼓励学生质疑、争辩,对问题提出异议。“真理是由争议而确立的。”(马克思语)学生在争议中明理,在争议中长知,课堂活了,思维活了,说话的能力也提高了。
1.于无疑处生疑
有一些看似没有问题的地方,老师引导学生去思考,去表述。《落花生》一课,文中用苹果、石榴与花生比较,老师问:花生外表不好看,可是很有用,因而值得赞颂;苹果、石榴外表好看。到底好不好呢?引起学生思考,争辩,从而加深对“只讲体面”的理解。在《草船借箭》一课教后,启发学生思考、讨论:诸葛亮其实是骗箭;课题为什么用“借”箭呢?让学后思考后有话可说。
2.于对立处争辩
在教学中,学生常常能提出一些很有价值的问题,老师要引导学生从对立的两方去争辩。如《苦袖》一课,学生质疑:课文表现了小女孩诚实的美德,可她前后说的话却不一致,前文说柚子“有点儿苦”,后文却说“苦味很浓”。老师让学生争辩:到底小女孩是否诚实。在《只有一个地球》的教学中,有学生提出:地球资源枯竭了,我们到火星上去。针对这一提法,我让持正反不同意见的学生辩论。
在争辩中,我们要注意训练学生说话的规范性:我同意XX的意见,但还想补充一点……;我不同意XX的看法,我认为……
3.于延伸处讨论
对有些教材的结尾;老师可以引导学生进行创造性思维、讨论,谈出自己的见解。如《凡卡》学生,让学生讨论:爷爷能否收到信?假如收到信,爷爷会带凡卡回家吗?《穷人》一课,文章写到“桑娜拉开了帐子”就结束了,老师让学生续说,谈自己对结局的看法。
五、放开“胆子”
在教学中,我们要相信学生能说好,要大胆让学生去说。我在课堂教学中用得比较多的语句是:
你读完后,想说点什么?
你发现了什么?发现什么就说什么。
你还能告诉大家些什么呢?
你怎么会有这个看法呢?能把思维的过程告诉大家吗?
没关系,说错了不要紧,老师会帮助你的。
说对了给100分,说错了给120分,因为你进步了嘛。
说得真好,我为你感到骄傲!
为锻炼学生说话的胆量,我在每节课前用2分钟让学生说见闻,轮流着说;在学生预习课文时,要求学生写出自己发现的问题,并在课堂上提出来;平时常举办些班级讲故事比赛、演讲比赛、口头作文、时事评论……在期末检测中,说话能力也是必考内容之一。
篇5
【关键词】互动 工具性 情感体验 思想教育
“语文是最重要的交际工具,是人类文化的重要组成部分。”在大力推行素质教育的今天,语文教学正面临一场深刻的变革与创新,种种论说可谓异彩纷呈。语文是一门基础学科,又可说是诸多学科的基础。这门学科,是一个涵盖语言、文字、文章、文学的相对独立的天地。教语文者无疑应当钟爱语文,如果对它敷衍了事,消极对待,必然产生两个后果:一个是想不清,讲不清,结果使学生一无所获,甚至误听误信;另一个是似懂非懂,不懂装懂,而使自己陷于一种迷茫的精神状态之中。尤其是很多农村的中小学语文教师,多半是从书店买来与教材配套的教案,然后再在课堂上全盘照抄,不要说学生是被教师牵着鼻子走,就连教师也是被教案牵着鼻子走,完全失去了教学上的创新意识,只重考试分数,不重学生能力的培养,遇上一次公开课,便紧急来一番“奇思妙想”。试问这种教学态度怎能抓好语文教学呢?作为教师,首先要摆脱一些传统教学观念与模式,克服自身的惰性,努力学习教学理论,并在实践中大胆创新。在此,我想就如何抓好小学语文教学谈几点个人的看法。
一、从师生互动方面入手
学生是生动的主体,理应是学习的主人。但在实际教学过程中,总是教师包办太多,学生处于被动位置,甚至有些教师把三尺讲台当作是自己的“舞台”,一站上去就口若悬河,辞彩飞扬,可教学效果却并不如人意,于是有的教师就干脆骂学生笨。语文教学千万不要停留在经验的描述上,要走出“满堂灌”的教学误区,知性的教材分析方法,教师主导的困惑,学生主体的失落,都会导致教学效果的失败。《论语·述而》:“不愤不启,不悱不发。”就是告诉我们要给学生以机会,让学生自己思考,教师适时以启发,由协助到促进作用。教师一定要摒弃那种传统的由字词句到段落大意,再到中心思想的这种肢解性教学方法。如此一来,训练学生的思维方法就被搁置到了一边,学生成了被动的接受者,失去了主观能动性。进言之,师生互动并不是那种简单的“问答式”、“填鸭式”教学。作为学生的动来说,教师首先要让学生在“读”字上下功夫。读是写的基础,写是读的应用。从读与写二者的关系来说,这个道理似乎用不着作论证了。读不仅在课内,更要涉及课外。古人说:“功夫在诗外。”其实语文教学也是这样,好的语文教师总是能把学生的兴趣更好地引导到课外去。作为教师的动来说,就必须做到每堂课都要精心设计,让学生在教师的引导下充分提高语文学习的能力。
二、从口语训练方面入手
语文学科具有鲜明的工具性,培养学生的口语交际能力是符合小学语文学科性质的,也是小学语文教学的重要任务。新大纲就明确指出:“小学阶段应规范学生的口头语言,提高口语交际能力,培养良好的听说态度和语言习惯。”听说是口头语言,是读写的基础,口语训练抓好了,对作文教学会带来极大的帮助。目前,不少小学语文教师对说的训练仍然存在很多教学上的不足,比如对待小学语文教材上“积累·运用”中的口语交际训练就很冷淡。语文教学简单来说,一是说的训练,二是写的训练,说是写的基础,写是说的升华。脱离了这两点,可以说语文教学就是失败的。当前,随着社会的进步,说的能力日渐被重视起来了,领导竞选要演说,人才选拔要即兴演讲等等。而作为人类智慧的引领者的教师,对学生的培养就更要做到全面、理性、健康、不留误区。小学阶段是学习语言、发展思维的最佳时期,教师必须抓住时机对学生进行口语训练,以提高他们的口语交际能力,在教学过程中,教师要注意少说,要让学生多说。训练的的方法有很多,其中阅读教学就是说话训练的最重要的“训练场”,朗读、问答、讨论、复述等,都是说的实际训练,此外像讲故事比赛、小辩论比赛、绕口令等,都有利于口语交际能力的提高。我在这些年的教学工作中,总是不失时机地对学生进行说话训练的培养,记得刚毕业的那阵子,选拔班干部都是以成绩的优劣来主观指定人选,后来,我就做到了选拔班干部不光要学习好,品德好,而且还要进行竞选演讲,以达到充分展示学生口语交际能力的目的。
三、从情感体验方面入手
在实际教学中,人们往往重视语文学科的工具性、思想性,而忽视了情感性。其实,优秀的作品都蕴含了作者独特的情感体验。“在我的后园,可以看见墙外有两株树,一株是枣树,还有一株也是枣树。”鲁迅表现的是怆凉、寂寞的情绪。“我又掬你入口了,便是吻着她了。我送你一个名字,我从此叫你‘女儿绿’好么?”朱自清表现的欣喜、激赞的情绪。“采菊东篱下,悠然见南山。”陶渊明表现的是遁世的闲适。“举头望明月,低头思故乡。”李白表现的是怀乡的哀愁。“感时花溅泪,恨别鸟惊心。”杜甫表现的是忧国思家的情怀。语言是思想的载体,语文教学过程中,情感体验具有重要价值,尤其是教师,要化肢解性学习为整体欣赏,要注意引导学生捕捉流注于字里行间的思想和情味,要善于创设情境,营造氛围,开启学生的心扉,“使学生潜移默化地受到熏陶和感染”,进入心灵活化的境界,决不能停留在只需要学生片面在掌握某篇课文的主题思想这个层面上,如此,只会将语文教学引入歧途。
篇6
梦想是一个华丽的舞台,有人在它上面演绎出属于自己的精彩。但大多数人都觉得自己的梦想只不过是梦想,太过虚幻可想而不可及,于是将它深深地埋在心底,连望一望舞台的机会都不给它,这样梦想怎么能绽放出属于你的精彩呢,下面为大家精心整理了一些关于一个关于梦想的故事,请您阅读。
一个关于梦想的故事1“每个人至少寻找一个梦想,有一个理由去坚强,感动了别人为我鼓掌,再做自己的偶像……。每次提到“梦想”这个美好而梦幻的词,耳畔总会萦绕着张含韵的这首《一人一梦》。
是啊,一人一梦。每个人都有自己的梦想,每一天也都在为梦想而追逐,努力。
我有一个梦想,梦想着有一天我是父母的骄傲。
在茫茫人海中,我已经普通的不能再普通了,每个人身上都有一种光芒,而我的光芒似乎要比他人暗淡了许多。我没有十分出色的特长让父母骄傲,于是,我在心中种下了一个小小希望种子,希望有一天我的父母可以以我为骄傲,以我为荣。
人的梦想有很多种,飘在空中,不切实际的梦想叫空想;悬在半空,可能实现,却不努力的叫幻想;脚踏实地的,接了地气的梦想终有一天会成为现实。
所以,我要为了我的梦想加倍努力,乘风破浪,披荆斩棘,实现梦想。
作为--学生的我正处在学习的紧张时期,一次次的考试,一次次的分数,甚至每一次的名次都是父母所紧张的,我坚信“只有好成绩才是父母以我为豪,以我为傲的见证".所以我要努力努力再努力,加油加油再加油,在倒计时的这七十三天中,我要把数学公式,英语单词作为我的伴侣,学习的夜晚,我要让课本和卷子来陪伴,要与星星月亮同归,鸡鸣破晓而起,只为了实现我的梦想,用一丝不苟带来的希望踏上实现梦想的征程。都说人生有梦才精彩,但我认为人生有梦不精彩,人生追梦才充实。外国一位的文学家说:朋友,你有梦想吗?为了梦想你奋斗了吗?人生有梦想不以为奇,追梦才最重要。
被狂风暴雨洗礼的小树苗,雨后天晴,仍能茁壮成长,因它有梦想,不要成为那只想攀登泰山,游长江,而却一步未走的蜗牛一样,不经意放弃了梦想。朋友,你有梦想吗?有梦想,请追逐!
一个关于梦想的故事2说起梦想,同学们肯定都会七嘴八舌地说起自己想考的大学和长大后想要去的职位。
我问过我的好朋友古。古说,她长大后要学金融,当个银行职员。她还说,银行职员这个工作最赚钱。我也问过玉洁,玉洁她说:“我长大后要考艺校!”我清楚地知道,玉洁现在向往艺术,她美术很好,想考艺校乃一种必然。不少人都叽叽喳喳地说:“我长大要当警察,除暴安良!”“我长大要当会计!”“考大学我选理科。”“大学的话我选则文科。”……我听到的话语如果比作是树叶的话,那真是数不胜数。
我的梦想,是考大学时我要去上医科大学,争取能考上的医科大学。既然我要考医科,毕业后肯定要去当医生。医生虽不像警察那样治安,但能够治病;不想警察那样工作时能够除暴安良,但能妙手回春;虽不像演员那样被名声鹊起,时刻被人关注,但能时刻挽回一条生命,时刻治好人们的病。难道这不好吗?
当个医生就像落花生那样默默无闻无私奉献,总比像桃子石榴苹果那样把“果实挂在枝头”的演员那样大名鼎鼎、仰慕的人络绎不绝好的多!当一名医生就像是一位白衣天使,时刻能挽回一条宝贵的生命,时刻能治好折磨人们的病痛。
如果我真的当上了一名医生,我就想要发明出一种能够治疗癌症、埃博拉、艾滋病、古兹菲德·雅各氏病、红斑狼疮等这样棘手的病症的神奇药物,病人一旦服用了它,休息几天,就能痊愈,并在最短时间内出院。现在的医学有太多的问题、麻烦,各种拦路虎横在通向没有病魔的折磨、健康道路上。我长大后,当上了医生的话,我一定要刻苦钻研,要使人们能够克服它们,不再受它们的折磨,不再让它们在健康的道路上所作所为!
所以,我要让这个梦想插上翅膀,让这个理想起航!
一个关于梦想的故事3每个人都有梦想,我也有许多的梦想,它在我的心里生根、发芽。
我的梦想是想当一名医生。有一次,我偶然看到一个故事,一个人的妈妈忽然在家里突发心脏病,但是医院离他们家很远,等他把母亲送到医院,母亲已经快不行了,尽管经过医生的全力抢救,把他的母亲从死神手中救了回来,但却留下了不可挽回后遗症。如果世界上的医院再多一些,医生再多一些,那就可以限度地避免这种悲剧的发生。我如果当了医生,那些生病的人就会通过我的精心治疗,一点点恢复健康,他和他的家人就会露出开心的笑容,我也会感到很幸福。
我还梦想当一名动物保护者。从老师的口中、从电视节目中、从书本的介绍中我知道,现在有很多人为了金钱在不断地杀害动物。为了吃鱼翅就杀害鲸鱼,为了象牙就杀害大象,为了时髦就去杀害狐狸、鳄鱼,甚至虎豹,为了自己的健康就去活熊取胆。他们为了自己的欲望,杀死了多少可怜的动物啊!其实,人类才是最凶猛残忍的动物!世界万物都是平等的,没有高低贵贱之分,我们都是地球的孩子,应该互相关爱、彼此尊重,与自然界和谐相处,共享蓝天白云,绿水青山。生态平衡的打破,带给人类的一定是灭顶之灾。给自然一个机会,就是给人类自己一个机会。
人类不仅杀害动物,还自相残杀。我梦想着世界充满爱、大地上永远没有战争。这不仅是我的梦想,也是世界爱好和平人们的共同心愿。战争让无数人失去了生命,现代战争给人类造成的破坏更是巨大。我们语文书上有一段资料写道:因为战争,世界上有200万儿童死亡,600万儿童受伤或残疾。每当读到这段文字的时候,我的心情就十分沉重、难受。51年前,全世界人民用生命和鲜血赢得了反法西斯战争的胜利。但是51年后的今天,和平之神并没有永驻人间。阿富汗战争、伊拉克战争、叙利亚战争……人们互相仇恨、残杀,许多人被战争夺去了宝贵的生命,失去了亲人、家庭和美好的生活。我们一定要热爱和平,全世界一致行动,维护和平,制止战争!让明天的世界充满阳光、鲜花、欢乐和爱!
我还梦想着成为科学家,成为舞蹈家、歌唱家,成为光荣的人民教师,很多很多。
也许你会认为这些只是我的梦,但我坚信,有梦想才有希望,有希望才有动力,有动力就会成功。我已整好行囊,带着梦想出发了。
一个关于梦想的故事4在我的心底,总埋藏着一个美丽的梦想,它不会随着年龄的增长而改变,但只会随思想的成熟而日趋强烈…
很早的时候,妈妈带我去朋友家,我一眼就看见她女儿优雅的坐在钢琴旁,动听优美的琴声从她指缝中缓缓流淌,我就特别羡慕,使劲拉着妈妈也要学钢琴,妈妈看我这么坚定就在5岁时给我买了一个初级电子琴,但后来,随着琴艺的提高,教学版的电子琴已远远满足不了我了,妈妈就狠下心,花了几千买了当时最流行的五代雅马哈。我学的非常用功,从初级一下子跳到了三级,只要家里一来客人,我就会争着向客人展示我的才艺。可慢慢的,我的兴趣已远远超过电子琴了,我开始对钢琴更感兴趣,时常在网上搜一些弹钢琴的视频,特别是有一次,我在网上无意中听到了一首曲子,听出来又有一丝丝淡淡的忧郁和悲伤,后来才知道,原来叫《梦中的婚礼》,我抑制不住心中的激动,搜了好多关于这首曲子的乐谱和教学视频,我还努力学了其它钢琴曲,比如:《喷泉》、《梁祝》、我整个心思都停留在了钢琴身上。
所以,我就开始有一个梦想---有一架属于自己的钢琴。我希望这架钢琴师纯白色的,因为白色代表纯洁无暇,然后在钢琴盖里镶一条金边,是看上去闪闪发亮又参差不齐的那种,给钢带一种华丽优美的气质。然后,再配上一个水晶的钢琴椅,简直棒极了!
我越来越喜欢弹钢琴,我把它当成是生活中不可缺少的一件事,因为在演奏过程中,我会深深的陶醉在曲子里,我把它当成是我的好朋友,和我聊天、谈心,我还可以把它当成是一种努力奋斗,不懈追求的目标,时时刻刻鼓舞着我,推动着我。
我想,等我真的有了一架钢琴,我会尽情地弹我想弹的曲子,特别是《梦中的婚礼》,《卡农》啊,《童年的回忆》啊…我还会了解知道每一首钢琴曲背后的故事,弹的时候就幻想故事中的情节。
如果我的梦想能够实现,我一定会坐在灯光闪耀的“金色大厅”,尽情陶醉在美妙的意境中,挥洒我的人生,让美妙的琴声带着我的梦想飞翔,飞翔。
一个关于梦想的故事5每一个人都有属于自己的梦想,或大或小,即使一路上有荆棘坎坷……
或许你的梦想是当一名警察,默默的为社会的治安而无私奉献。在面对着风吹雨打你也毫不畏惧退缩的坚守你的工作岗位;在烈日炎炎下就算你流血流汗也从不喊苦喊累;在与歹徒周旋的时候你首先想到的不是自己而是百姓。你的梦想带来的不仅是国泰民安,你还使那些犯罪分子不敢为虎作伥。又或许你的梦想是当一位家喻户晓的歌唱家,使你那甜美的歌声响彻大江南北;使你那余音绕梁脍炙人口的歌,成为人们欣赏的对象;使你心神愉悦的对你的未来充满希望。可你不知道你的歌声将会鼓舞多少失去生活信心的人,使他们变的坚强。
可我的梦想有很多很多,但是最重要的一点是为国家、为人民、为社会作出有用的贡献。可我思索着,我必须只能选择一个梦想,并为这个梦想所付诸行动。终于,我的脑海里闪现出人类太阳下最光辉的事业——老师
老师们奋斗的沙场是讲台。当一个个的老师在讲台上高谈阔论,传授我们知识时,那英姿总是是我们羡慕不已。在羡慕的同时,却殊不知“台上十分钟,台下十年功。”老师背后付出的心血,又是谁可以体会的。当我们为作业繁多而烦恼时,并不知道老师也在满头大汗的批改作业,只为我们能提高成绩。当我们沉浸在玩乐中时,老师却在认真准备教案,只为我们能提高成绩。
老师是勤劳的园丁,辛勤的培养着祖国的花朵;老师是神奇的橡皮擦,使我们认识到错误并改正;老师是无私奉献的蜡烛,即使燃烧自己也要照亮他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