雨霖铃教案范文
时间:2023-04-04 19:33:11
导语:如何才能写好一篇雨霖铃教案,这就需要搜集整理更多的资料和文献,欢迎阅读由公务员之家整理的十篇范文,供你借鉴。
篇1
关键词:高校;体育教育;安全教育;现状
学校教育如果按照这种心理理论作为学校心理学基础,那么在各科教学,特别是在体育学科的教学中,我们需要体育课既能够给学生一个健康的体魄,又要保证在接受教育期间身体不受伤害,这些都需要学校领导和体育教师事先考虑到项目能否满足安全的需要,对学生的身心健康能否构成威肋、,能够满足学生的安全后,学生才能放心的参与到体育运动中。高校学生因参加体育活动而发生意外伤害事故的现象屡有发生,并呈上升趋势。学校体育的安全隐患不断上升,在某种程度上伤害了学生的身心健康,与“健康第一,以人为本”的理念相违背,阻碍了高校体育教育工作的正常进行。
一、一般安全事故频发
体育运动的特点是速度、强度、高度,有竞争,有对抗,所以在进行体育运动时发生一般安全事故是时有发生,无法完全避免的。69.1%的学生有轻度擦伤;27.5%扭伤,6.1%骨折。男生出现一般安全事故几率也比女生高出许多,男生主要体育安全事故集中发生在篮球和足球这两个项目上,男生80%有轻度擦伤,40%出现扭伤,8.8%骨折;女生57.9%轻度擦伤,14.7%扭伤,3.4%骨折。轻度擦伤人数明显高于扭伤和骨折人数,也说明了吉林省高校大学生一般体育安全问题时有发生,且占较高比例。
二、准备活动不当
准备活动是学生选择的较多的安全行为,说明这是学生在体育课时采取的最主要的安全行为,以此行为来保证他们在体育课中的安全;穿运动服装、检查场地器材的比例数作为其次,说明学生在体育课前都会做好相关准备;在预习课的内容、了解天气情况和评价自己的身体情况等安全行为中。为了把不安全因素降到最低,一定要做好课前的充分准备工作;放松运动和课后总结的低比例也说明在结束教学内容和下课后,不被学生所重视,这些问题都应该引起教师的重视。
三、学生安全意识淡薄
学生体育安全意识的培养和自我保护能力的加强主要来源于教育,学生活泼好动、好胜心极强和敢于冒险的人性,在体育锻炼和竞赛中尤为突出,尤其是男同学,所以,在体育运动的同时,体育风险也伴随而来,如果缺少正规体育安全知识的教育和培训,很容易只顾玩乐和争胜忽视自身和他人的安全。通过调查走访发现,目前吉林省高校体育教学存在着学生对体育课不认真,对体育课准备不充分的现象。许多同学在参加体育运动时安全意识缺乏,思想上的麻痹大意,导致发生意外伤害。学生缺乏安全意识和良好的安全行为习惯是学校体育教学过程中影响教学安全的最为主要的因素,这对学校的体育教学工作带来了极大的困难,将影响到体育教学的安全。因此,如何加强学生安全意识和培养良好的组织纪律己迫在眉睫。
四、教师因素
教师缺乏安全知识、工作态度不端正、安全保护技能差被选在前列,说明目前教师需要加强安全知识和保护技能的学习,因此对于教师的培训则显得尤为重要。教师的工作态度不端正说明教师出现职业倦怠现象,比如不喜欢自己的工作环境、课时和训练任务繁重以及害怕出现伤害事故而刻意降低教学难度和质量等,都会造成教师的工作态度不端正。
五、学生身体素质差异
特异体质或特定疾病的学生参加体育锻炼是应该被特别关注的,然而有些同学由于各种原因并未告知学校,这类学生参加体育锻炼或竞赛时极易产生危险,一旦出现问题,后果会不堪设想。如果患有某些不宜参加体育锻炼的疾病,会及时的告知学校和体育教师,但仍存在部分同学在那样的处境下,会选择隐瞒或不告知,在调查中了解到,这些同学主要由于天性好动、碍于面子、抱着侥幸心理等,而继续参加体育活动。其实,这种现象是极其危险的,一旦出现问题,后果是不堪设想的。所以,体育教师对见习生的管理和学校比赛对学生体质状况的监督限制,这些工作必须要做到位。
六、自然因素
自然因素影响属于不可控因素。不可人为控制而导致体育安全事故的发生也是常常存在的。在恶劣的天气环境中进行体育运动,经常会发生一些令人无法预测和规避的意外。在狂风暴雨的天气中进行室外体育活动而导致学生滑倒,甚至被雷击倒,在夏天气温非常炎热的情况下进行体育活动而导致学生中暑等,意外一旦发生都会给学生带来不可避免的危害。例如:2006年秋天,某高校两名同学在雷暴雨天气中,仍然在学校足球场踢球,当场遭雷击死亡。这类由于恶劣天气直接导致的体育安全事故应引起重视。恶劣天气虽不可预测,但应及时停止活动,使自身安全最大化,发生安全事故最小化。
七、高校环境因素
学校环境对学校体育活动非常重要,学校环境的好坏直接影响学校各项体育活动的安全。学校环境不仅仅指体育运动场地周边的地理环境,还包括学校是否注重体育活动的发展;是否因为某些体育项目风险系数较高而停止开课和禁止学生参与这些体育项目。学校环境不仅影响着学生对体育的认识、情感,还影响着学生的体育知识、坚持体育锻炼的意志,影响着学生良好体育行为的养成和体育能力的发展。好的学校环境,能够促进学生体育知识的掌握,正确的认识、情感、坚强意志、良好行为的养成和能力的发展,对提高学生身体素质,养成良好的锻炼习惯,促进学生的身心健康发展有很大的作用。
八、安全制度不完善
体育安全管理制度是保证学生从事体育活动安全进行的重要保证,它不仅规范了学校管理层、教师和学生的行为准则,要求学校的教师和学生在从事体育活动时遵循规章制度,预防和减少体育运动伤害事故的发生,更促进了学校体育事业的健康、良性发展。然而吉林省高校的体育安全管理制度还存在很多问题,近2/3的学校几乎没有制定新的体育安全管理制度,有的学校即使制订了细则,但内容仍然很不健全。另外,还得知虽然学校制定了体育安全管理制度,但仅仅是一纸空文或是挂墙的“摆设”,没有引起学校领导和老师的足够重视,没有发挥应有的规范和作用。
【参考文献】
[1]李春芳.关于高校安全教育的思考[J].辽宁师专学报,2009(04):128-130.
[2]陈代芬.浅谈大学生的安全教育[J].绵阳师范高等专科学校学报,2002(03):56-58.
[3]张华.山西省普通高校学生体育活动风险因素分析[J].忻州师范学院学报.2009(05):46-48.
篇2
一.两基过关,力避硬伤
一次,我做申报职称教师典型课例教学的评委。听几天课让我身心疲惫,感慨颇多。一些语文教师基本功不扎实,“两字一话”(硬笔字、粉笔字和普通话)不过关。一些授课者基本教学能力欠缺,或教学目标不明确,或教法单调,或缺少学法指导。上好公开课要苦练内功,不断“充电”。
二.摒弃三满,力避俗套
“满堂灌”、“满堂问”、“满堂电”(多媒体)都不好。不搞大而全。应以生为本,密度适中,容量合理,给学生咀嚼、品味和质疑的时间。要指导学生大胆质疑,培养学生发现问题解决问题的能力,并以学生问题作为教学的出发点。要问得有价值,有梯度,有角度。问得过多,或不给学生思考和回答的时间就将答案和盘托出,这种提问意义不大。多媒体在创设意境、增加信息量、让学生全感官参与学习等方面能发挥不可替代的作用。但语文教学主要是通过听、说、读、写来实现“三维目标”,多媒体的使用密度不能太大。花里胡哨,晕!
俗套一,依赖名师教案。等于把名师的东西当“套子”,自己做“套中人”,不能因材施教。讲课时背名师的优秀教案,循规蹈矩,无感情投入,就像流水线上的操作工。甚至叠用几位名师的教案而不会“割爱”。一节公开课或导语过长,或面面俱到,或蜻蜓点水,或虎头蛇尾。越俎代庖,喋喋不休,自我陶醉,极有可能导致拖堂,而拖堂是上公开课最明显的失误。
俗套二,依赖众人包装。学科组群策群力,讨论出一个方案,公推一人对外上公开课,这本是好事。但过度“包装”,甚至共同参与“掺假”就不好了。若提问什么,提问谁,答案是什么,诸如此类的事情都提前安排好,上公开课就失去了意义,等于大家共建“空中楼阁”。有些授课者拘泥事先讨论好的板书设计。为了完成板书,硬要把学生的思路纳入自己的思路,屏蔽异议,束缚思维。非要问到和自己事先完成的板书吻合为止,这样做不好。
三.设计创新,灵活自如
“我行我素”,不拘一格,语文公开课应上得异彩纷呈。
我用我法。要符合新课标理念。把精读课文上成略读课是偷懒,把略读课文上成精读课招人烦。“五马分尸”式的讲解很无聊。教学有法,教无定法;心中有法,用法自如。要敢把名师的好法“拿来”,更要挑选创新,因地制宜,我用我法,我的地盘我做主!重点突出有步骤,难点突破有招数。关键在于激励兴趣和氛围,优化提问,让学生在互助探究中不断提升。公开课就是要看授课人如何让学生从不会到会,如何让学生学会学习,如何开发潜力陶冶情操。一位初中语文老师教读鲁迅的回忆性散文《阿长与〈山海经〉》。精彩的导入,声情并茂的片段范读之后,老师让学生找出描写阿长肖像的句子——“她生得黄胖而矮”,“况且颈子上还有许多灸疮疤”。然后老师提纲挈领地提问:“生得不好看”的阿长有哪些“伟大的神力”?鲁迅童年时对阿长“发生敬意”说明了什么?学生分组探究,讨论发言;老师及时点拨补正,把讨论不断引向深入。这节课老师能充分利用课后作业资源,在听、说、读、写几方面落实教学目标,质优效高。最大的特点是重点突出,注重学法指导,激发学生情感共鸣。
纠错无痕。心中有教案,眼里有学生。要根据课堂教学的态势灵活调整教读方案。一节课要上得一气呵成,不能有明显的疏漏、断层和错位。发现问题,巧妙补正。有一次听说课比赛。有一位老师讲柳宗元的诗《江雪》。课前我看了他的教案。教学设计环环相扣,方法得当。导入精彩,题解精当,又用多媒体创设意境;教读结合理解诗意之后讲到这首诗抒发的感情时,他和我都意识到忘了介绍作者。这位老师从容应对,机智设问:作者为什么在诗中渲染如此幽僻清冷的气氛呢?这肯定与作者的人生经历和现实处境有关。然后老师补充介绍作者,着重讲了柳宗元被贬永州时孤独郁闷的心路历程。心境与诗渲染的氛围吻合,纠错天衣无缝。
处变不惊。授课者要备教材,备学生,又要备环境,积极应对临场变化。内蒙古一位特级教师到安徽省芜湖一中上示范课,讲柳永的词《雨霖铃》。这位极富亲和力的语文老师用极具魅力的课文范读一下子拉近了与学生的距离,课上得很有语文味。他让学生品味“执手相看泪眼,竟无语凝噎”时,一位漂亮的阳光女生突然举手示意,要求上台和老师模拟表演这一动人的“情人话别”场景。听课的几百名语文教师都站了起来,要看看这位授课的同行如何平息这朵突然涌起的“浪花”。只见这位老师喜出望外,表扬女生的大胆创意。师生表演“短剧”,惟妙惟肖,准确地抓住了柳永词中人物的心态,把课堂气氛推向,令同行们称羡。临时借班上课,不可能“预设”这一环节。妙在授课者因势利导,使这一师生互动成为这节课最大的亮点。
篇3
一、树立新教学理念,转变教师角色
新课程改革要求教师在课堂上以学生为中心,全面考虑学生的实际情况,给学生自我展示、自我表现的机会,关注学生的自主探究、体验和感悟。在教学实践活动中,教师既要发挥自身的积极性和创造性,更要让学生成为课堂教学的主动参与者,成为问题的发现者和解决者。我们努力改变过去的传统的教学观念,以一种全新的教学理念来指导自己的教学。
我们主张教师从“传道、受业、解惑”的讲台走入学生的行列中,从单纯注重传授知识,转变为引导学生学会学习、合作、探究,改变过去强调接受学习、死记硬背、机械训练的学习方式,倡导学生主动参与、乐于探究、勤于动手的做法。主张通过实践来感受“自主、合作、探究”的教学理念。在教学活动中,我们没有用既定的教案、拟订的程序去控制教学过程,而是遵循学生的认知规律,顺应教学的自然进程去调节整个教学的进程与节奏,围绕“以教师为主导,以学生为主体”的原则展开教学,突出学生主体地位,关注学生个性发展,注重学生参与意识和探究能力的培养,从而真正挖掘出学生的思辨力和创造力。
二、树立参与意识,让学生成为主人
陕西师范大学张熊飞教授的“诱思探究”理论,强调课堂的“七动”(动脑、动眼、动耳、动口、动手、动心、动情)。北师大教授肖川博士曾说:“让学生动起来是教育改革的一个目的。”“动”是课堂参与的表现,是融入教学过程的手段,是实践升华到理论的媒介。学生在参与、融入中不知不觉成为学习的主人,因此在以学生发展为本,充分尊重学生的个性发展的课堂上,教师不再把学生当作简单的存储器,而是把他们看成一个个有强烈的表现欲、充满活力的个体。此时教师、学生在围绕教学目标达成中已融为一体,学生的参与度、学习兴趣空前提高,学习潜力充分挖掘,学习能力得到锻炼,学生的个性得到张扬。
如在进行诗歌诵读时,教师通过各种方法和途径来指导学生。学生选定内容后,想尽办法设计风格各异的诵读方式。学生通过自己的精心准备,在诵读中读出了诗的节奏韵律,感受到了诗歌的音乐美,体味出了诗人的思想情感。整个过程中,学生表现出来的高涨热情和创新精神令教师感到惊讶。学生如同宝矿,那些潜藏的智能正等着我们去挖掘。这正是由“要我学”变成“我要学”的生动体现。
三、采用情境教学,创设和谐教学环境
俗话说,兴趣是最好的老师。学生有了兴趣,才有学习的毅力和意志。教师可充分利用现代教学手段,结合具体的教学内容,巧设情境,通过声像并茂、动静结合、情景交融的感官刺激,使学生如临其境、如闻其声,从而激发学生学习的兴趣。
如在讲解柳永的《雨霖铃》时,先播放名家大师的配乐朗诵,从听觉角度去感受来自古代牵肠挂肚、缠绵悱恻的离愁别恨以吸引学生的注意力,使其逐渐感知体会离愁情感之真之苦之痛;接着播放有关古代长亭送别的风景画面,从视觉角度去吸引学生融入一幕幕有情人津口难舍难分的离别场景,在亦情亦景、情景交融中体悟人物的音容笑貌,捕捉人物的心灵悸动,感知人物的思想情感。恰当运用多媒体等现代信息技术辅助教学,为创设教学环境提供了有利条件,为情景教学提供了广阔的空间,在培养学生兴趣、激发学生激情方面能起到积极作用。在情景教学中,学生变得愿意学,乐于学,主动学,课堂教学也会起到事半功倍的效果。
四、以问题为导向,在探究中培养能力
美国教育家布鲁巴克认为:“最精湛的教学艺术,遵循的最高准则就是让学生自己提出问题。”巧妙设问能启发学生思考,启迪学生思维,促进学生发现问题、思考问题、解决问题。教师的问是为了引起学生思考,进入探究性学习层面,最终目的是让学生在参与的基础上发问置疑,而几个学生的问又是为了让全体学生都能问,互动性设问可以调动学生主动思考和学习探究的积极性,从而促进全体学生在质疑、探究过程中解决问题能力的发展。因此,师生设计的问题要有思考的空间、探讨的价值,体现思维的长度和深度。
如李清照的《醉花阴》,可把探究的问题放在细节上:为什么作者不写其他意象而只写西风、黄花?于是学生展开联想,积极探讨。有的说,西风更能体现秋意,体现作者内心的悲凉;有的说,黄花比起其他花来更显得瘦削,更像处在别离愁思中的作者;有的说,秋雁、秋水、秋风比西风、黄花更有悲凉之感。探讨之后明白,词人写眼前之景与内心情感密切相关,正所谓一切景语皆情语,词人将离愁别绪、两地相思寄托于西风中的黄花,景中有情,情中有景,情景交融,物我两忘,此时黄花已幻化为词人自己,在凛冽的西风中孤独地品尝着离愁之苦、相思之痛。从设计问题、探讨问题到解决问题,问题导向始终贯穿其中,问题设计的质量直接影响课堂的效果。
课堂问题的设计是一门艺术。精心设计的教学问题能使学生的主体作用与教师的主导作用得以充分发挥,提高了课堂教学的质量和效果,使学生思维的长度、深度在课堂提问中得到延伸和拓展,使学生的思维迸射出创造的火花。
五、注重体验性学习,促进能力提升
新课程强调体验性学习,我们对此进行了积极的尝试,采取以练带学的办法,对作品进行再创作。如为了让学生更好地理解诗歌所蕴含的感情,我们要求学生根据诗歌内容展开想象和联想,进行片段写作。这样,既检验了学生对诗歌的理解,又将写作能力的训练融人其中。
如学清照《声声慢》,我们这样设计:让学生设想自己就是当年的李清照,黄昏时刻,独自一人站在窗前,你看到什么?想到什么?让学生把这一场景描述出来。要求:①使用第一人称;②场景要有层次感;③要有想象和联想。通过二度创作,“以练代学”的方式使学生不仅更好地理解了作品,而且还锻炼了自己的写作能力。
篇4
一、课例样本:想教的与实际所教的现象扫描
笔者以某位教师执教九年级上册《祖国》一课的现场听课活动为课例观察样本,从教学内容的视角考察教师“想教的”与“实际所教的”是否趋于一致的现象。根据现场听课笔记以及教者课后反思、交流,整理如下:
教学目标:1.了解诗歌深厚的文化底蕴。2.能够理解诗歌的艺术形象。3.理解诗歌的情感。
教学流程:
环节一:检查学生预习完成“字词注音”情况;齐读诗歌。(11分钟)
环节二:出示问题讨论,理解两首诗歌的情感。(5分钟)
环节三:学生展示讨论成果。(11分钟)
环节四:学生读课文(分角色、试读、齐读、自由读)。(5分钟)
环节五:当堂检测。(5分钟)
课后,执教者反思了自己的教学设计及教学过程的成败。他指出:“诗歌教学,要注重朗读,以朗读来促进学生对文本的理解,从而能够理解作者所表达的情感。但在朗读过程中,并没有达到自己预期的目标。”议课活动中,绝大部分都是立足于小组合作学习氛围的营造、小组评价激励等角度展开研讨。有人予以这样的评价:“学生学习自主性、主动性得到高度的体现,小组合作学习中学生的表现欲望得到了高度释放。”的确,从课堂现场气氛来看,课堂学习的氛围相当浓厚,课前有齐呼口号的,课中有呐喊助威、争先恐后展示的,对小组评价一会儿是加分,一会儿是奖励,不一而足。
但是,教师“想教的”与在课堂中“实际所教的”是否趋于一致?“实际所教的”是否能够有效地达成学习目标?在“实际所教的”的引领下,学生实际学到什么?教师想教的是三个方面:一是了解诗歌深厚的文化底蕴;二是要理解诗歌的艺术形象;三是理解诗歌的情感。那么,针对这几个想教的内容,执教者实际所教的与想教的趋于一致吗?先看第一环节,实际所教的主要教了字词注音与朗读,而绝大部分的时间是花在字词注音的展示与点评之上。问题是实际所教的能否有效地达成目标呢?或者说学生实际学到了什么?笔者想,学生在大约11分钟的教学活动中,实际学到的最大可能也就是能够注音、识记难字。环节二与环节五的朗读课文,朗读课文的活动包括自由读、分角色读、齐读等形式,其教学意图是什么?应该说执教者考虑到诗歌这种体式的文章,需要注重朗读,应该是合宜、合适的。朗读活动的教学指向,亦是通过这些形式多样的朗读活动,想达到什么结果呢?是要培养学生的语感,还是感知诗意?抑或是了解诗歌深厚的文化底蕴?这似乎变得扑朔迷离,在课后从执教者的反思可以看出,当问及“以这样的形式来朗读,每一次朗读形式的要求或目的是什么”时,执教者无从回答,看来很可能是未经过深思熟虑。从课堂现场来看,不论是环节二的齐读,还是环节五的分角色读、自由读,都无法达到教师提出的“有感情地朗读”目标,学生也只是为读而读。环节三出示两个问题后,学生思考、讨论、展示,其教学指向是要理解诗歌的情感,从而达成教学目标。应该说,想教的与实际所教的是趋于一致的。在这种基本趋于一致的情况下,学生实际学到了什么?课后,笔者访谈了6名学生:“通过本节课的学习,你们学到了什么?或者说能否有感情地朗读?”学生回答道:“认识了生字词、知道了作者表达的情感。”当笔者又追问:“作者的这种情感又是如何表达的?或者说你是怎么理解诗歌的艺术形象?”学生则不知所云,反过来问我“什么是诗歌的艺术形象”。显然,学生通过40分钟的学习,实际学到的只是识记字词与理解情感。那么,要想达成了解诗歌深厚的文化底蕴与诗歌的艺术形象的目标很显然是“踩空”的。
二、消解策略:目标贯通教学环节的可能路径
如果想教的与在课堂教学中实际所教的出现了明显的背离乃至冲突,这就像想达到“罗马”,可在去“罗马”的旅途中,却做了些与达到“罗马”风牛马不相及、毫无关联的事。或譬如想教的是学会如何鉴赏小说的人物形象,实际所教的却是不遗余力的字词注音,情节梳理,你能说这是一种正常、合理的现象?那么,如何消解“想教的”与“实际所教的”二者的背离、矛盾与冲突呢?可能的路径是:以教学目标贯通环节,分步实施想教什么。教学目标是“预期的学习结果”[2]。它描述的是学生学习后的结果。以找准教学内容的落脚点为基点,将想教的分步安排在各教学环节中,以教学目标照应、贯通整个教学环节,从而使想教的与实际所教的相关联。
以笔者所执教的《望海潮》某一片段为例,简述此种策略的路径。首先,通过研读文本与分析学情,确定本文的教学目标是:能够学会从虚实的角度鉴赏本文的艺术特色。其次,以教学目标(或教学内容的落点)为发端开始“逆推”。所谓“逆推”,就是“从落点出发,不断往前寻找可以引领学生到达这个落点的‘前提条件’,直至找到一个与学生已有经验相吻合的最基本的条件”[3]。逆推的过程为:要让学生能够学会从虚实的角度鉴赏本文的艺术特色,就须先让学生能够找出文本中写实与写虚的句子,并概括写实与写虚的内容;要让学生能够找出文本中写实与写虚的句子并概括写实写虚的内容,就须先让学生知道诗词中何谓写实与写虚。所以,逆推出的可以作为最基本条件的教学内容是:能够知道诗词中写实写虚的概念知识。想教的包括三个要素:1.以出示诗句,引导学生回忆关于虚实的知识,为下一步学习课文铺垫。2.以朗读课文感知词意,能动笔勾画出虚实的语句,为下一步概括张本。3.以概括虚实内容为过渡,为讨论这种艺术手法的作用为旨归。最后,确立以学的活动为基点的三个环节:1.出示几句诗,要求学生判断写实与写虚的诗句,引导学生回忆、理解虚实的相关概念。2.朗读课文,请你勾画出《雨霖铃》中写实与写虚的句子。3.请你分别概括写实写虚的内容,并讨论这种虚实结合的手法有何艺术作用。
从设计文本来看,三个实际所教的教学环节设计所走的路线则与“逆推”相反,它是从最基本的条件内容(学习起点)出发,一步一步走向终点,指向目标的达成。“想教的”的几个内容是指向、服务于教学目标的,三个“实际所教的”的环节的内容也是指向、服务于教学目标的,“想教的”与“实际所教的”是趋于一致的。“实际所教的”的三个环节,活动的内容相对集中,活动的着力点、指向性明确,呈现一个逐步递进的课堂结构。当学生完成三个环节的学习活动后,大体就能有效地达成教学目标。至于学生在思考、讨论、交流的过程中会生成什么以及如何评估生成的效度,以审视所生成的内容能有效地指向、达成教学目标即可。
教学虽是一项复杂的活动,但我们不能忽视课堂教学的价值在于学生实际学到了什么。反思自己想教的与实际所教的之间的关联,审视自己所教的与学生实际所学的之间的关联,考察与反思自己想教、所教、学生实际所学的与教学目标的关联,应该走近也必须走进教师的视野。
注释:
[1]王荣生:《听王荣生教授评课》[M].上海:华东师范大学出版社,2007.
[2]皮连生:《学与教的心理学》[M].上海:华东师范大学出版社,2009.