鸿门宴教案范文
时间:2023-03-19 11:57:56
导语:如何才能写好一篇鸿门宴教案,这就需要搜集整理更多的资料和文献,欢迎阅读由公务员之家整理的十篇范文,供你借鉴。
篇1
本课节选自司马迁《史记・项羽本纪》。在这篇传记中,司马迁以他精彩的笔墨成功地刻画了一个“失败英雄”项羽的生动形象,使其成为历代相传的典型人物。
一、教材分析
1.教学目标
(1)鼓励学生通过讨论协作,深入研究探讨《鸿门宴》中人物形象的塑造。
(2)结合文本分析探讨《鸿门宴》的艺术特色,并拓展至《史记》的文学价值。
(3)拓展文本,通过资料查找,知文论人,探究司马迁的精神风貌。
2.教学重点和难点
(1)教学重点:从各个方面由表及里地探索讨论《鸿门宴》的史学和文学价值。
(2)教学难点:如何真正做到互动,以探究、交流的方式来达到学科与信息技术的整合。
3.学法指导
(1)利用网络资源了解相关内容,搜索自己需要的内容。
(2)借助网络互动方式倡导学生自主探究课文文本。
(3)深入研读文本,利用网络论坛,探究教学重点。
(4)拓展课堂,结合课文进行多元化研究性学习。
二、教学对象分析
教学对象是普通高中一年级学生,平日思维较活跃,课堂表现较积极,语言的组织和表达能力也不错。大多数学生已经掌握电脑的基本操作,但作为一名刚走上讲台的年轻教师和一群刚进入高中课堂的学生,这种上课方式对双方都是陌生的,都需要进行积极的探索和适应。
三、教学构思和过程
1.教学构思
将教学的方式定于探究和拓展两点。基于每位学生个人的兴趣爱好、认知水平的不同,以及对文本阅读的次数、理解程度的不同,设置了3个鉴赏切入点,分别是“人物形象”、“艺术品位”和“知文论人”。以设疑、讨论、探究、发表为学习主线,以培养兴趣为前提,以激发动机为先导,遵从由感性到理性的过程,通过自主探究、合作讨论、投票表决、论坛讨论等方式,培养学生的阅读和鉴赏能力。同时,要求学生根据自身的情况和兴趣,选择一个切入点进行品读和探究,并倡导相互间的探讨和协作,充分利用集体智慧,深入探究文本。最后,以班级口头交流的方式,评论精彩的回帖,交流个性化的观点。
2.教学过程
(1)导入
李清照有诗云:“生当为人杰,死亦为鬼雄。至今思项羽,不肯过江东。”在很多人眼里,项羽是一个忠肝义胆的豪杰。他叱咤风云的伟业,所向披靡的战绩,在秦汉交替之际掀起了澎湃的浪潮。项羽因而成为为后人所景仰的人物。 然而,项羽毕竟是一个悲剧式的历史人物。他的悲剧,不仅是历史的悲剧,也是性格的悲剧,而他的悲剧性格,无疑张扬了他的人格魅力。
鸿门宴是项羽和刘邦在灭秦之后长达5年的斗争的开端。虽是开端,却在某种程度上预示了这场斗争的终结。《鸿门宴》通过会前斗争、宴会场面与会后余波的描写,生动地揭示了项羽多侧面的悲剧性格。今天,就让我们通过对课文的学习来走入这悲剧英雄的世界。
(3)阅读指导
为了能让学生更有目的地去学习,根据每个部分内容的多少,将学生分为3个大组,分别负责人物形象、艺术品味、知文论人,要求学生在前20分钟的时候先解决自己这一大组的相关问题,收集资料积极讨论,在下半节课可以到其他版面逛逛,看看别组同学的研究成果进行积极的交流和探讨。力求使课堂的每一分钟都能够充分利用,而学生都能有所收获。
信息整合环节一:[人物形象]
引言:
胜败兵家事不期,包羞忍辱是男儿。江东子弟多才俊,卷土重来未可知。
――杜牧《题乌江亭》
宜将剩勇追穷寇,不可沽名学霸王。天若有情天亦老,人间正道是沧桑。
――《人民占领南京》
对于项羽的评价向来有着太多的争议,是性格悲剧,还是历史悲剧,孰是孰非,唯留后人评说。
资料链接:
千古一宴,尽显英雄本色
性格的祭奠(节选)
成亦英雄,败亦英雄 ――刘邦、项羽形象比较
生动形象 栩栩如生――浅析《鸿门宴》中项羽的性格刻画
从《鸿门宴》看项羽的悲剧性格
人性异化与审美错位――读《鸿门宴》有感
探讨研究:
①刘邦在灭项羽后说过:“夫运筹策帷帐之中,决胜于千里之外,吾不如子房(即张良)。镇国家,抚百姓,给馈饷,不绝粮道,吾不如萧何。连百万之军,战必胜,攻必取,吾不如韩信。此三者,皆人杰也,吾能用之,此吾所以取天下也。项羽有一范增而不能用,此其所以为我擒也。(《史记・高祖本纪》)”据此,说说鸿门宴中刘胜项败的原因。
②有人说项羽不在席间杀死刘邦,表现了他的“妇人之仁”,但苏轼却说这表现了他的“君子之度”。还有人说“项羽因为是英雄所以才失败,刘邦因为成功所以是英雄”。
究竟项羽的悲剧是性格的悲剧,还是历史的悲剧,请进入论坛对这些说法发表你的意见。
四、教学反思:
作为一名刚走上讲台的新教师,我和我的学生都是刚刚接触以网络为平台这样的上课方式。带着种种问题,我开始了这堂课。下课之后,第一个感觉就是:学生带给了我惊喜。整堂课,学生的积极性很高,他们都努力地运用已掌握的相关知识进行积极的讨论和探索,发言出现了不少的小。整个课堂气氛可以说是热闹而不喧哗,既有针锋相又也有惺惺相惜,下课后学生的一句“希望下回还要有这样的课”给我这一段时间的辛苦以莫大的安慰。可以说,通过这一堂课,我是收获良多。
1.以网络为平台的课堂不同于平时的上课,这是一个打破传统师授生听的模式,而是提供了一个以学生唱主角的舞台,但学生对这个舞台又是陌生的,所以,教师的积极引导便成了课堂成功与否的重要一环。
给学生以自主的权力并不是让他们自由散漫、天马行空,而是应该在教师的引导下进行积极的探索。基于网络上课的特殊性,学生往往比较容易分心,如果控制不当,这种形式将给学生更多的机会“开小差”。为了防止此种现象的发生,我首先根据课文内容设置了几个讨论题目,力求能激发学生探讨的热情,通过能引起学生兴趣的问题将学生拉在课堂,这一环节是最为重要的。其次,在上课之前,我就先给学生打了预防针:不允许在课堂上做任何与课堂无关的事情。在课堂进行过程中,不时下场巡视,给个别学生以适当的提醒。于是在我的努力和学生的配合下,整个课堂是活跃而有序的。
2.适时的点拨将出现意外的惊喜。
对于这样的发言方式,学生是惊喜的,是感兴趣的,可是他们毕竟没有接触过这样的上课方式,从我的页面链接上我们可以看到,个别学生漫不经心,甚至出现与课堂无关的“散讲”现象,这时,教师适时的点拨就会起到作用了。对学生的帖子我们可以采取表扬、质疑、升华等种种方式起到激励学生进一步探索的乐趣。如在“说说鸿门宴中刘胜项败的原因”一栏里,一位学生提出了自己的观点:“项羽不能容忍别人对自己不恭不敬,眼看一场战争难避免了,却被刘邦主动前来“谢罪”所化解。项羽听出刘邦谦卑的口气,感觉到刘邦非常尊重自己,无意与自己争雄,虚荣之心便得到了满足,因而怒气全消,不仅和盘托出告密人,而且设宴招待刘邦,以示和解友善之意。宴会上刘邦的不辞而别本是礼节上的不周,但因为张良代刘邦转献白璧一双,刘邦让他满足了自尊虚荣之心,他便不再追究了。 太虚荣!”紧接着跟贴的学生也提出:“项羽不会用人啊! 只是自有一套,不采纳他人意见,可悲啊!”于是,我便引用了同学的原话,并接下去点评:“可也有人说,项羽是真英雄,他不屑于采取卑鄙的方法去对付对手,他不是虚荣而是太过磊落,这点又该如何去看?”从而达到将学生的意见由对项羽一面倒的批判转向辩证地去看待项羽的悲剧性格方面,果然,后面的学生便出现了“拥项羽派”和“拥刘邦派”各执一词,针锋相对的现象。所以,并不是学生没有更深入的研究,关键在于教师如何进行适当的引导点拨。
篇2
分析模式,它不仅丰富了学生的语文素养, 而且也提高了教师的语文教学的有效性。本文试从巧用音乐导入新课、巧用音乐促进阅读、
巧用音乐配合诵读、巧用音乐引导写作、巧用音乐精彩结尾这四个方面来阐述音乐在语文教学中的作用。
关键词 音乐 语文教学 有效性 作用引文:德国著名的音乐家贝多芬曾经说过:“音乐当使人类的精神爆发出火花。”我国音乐家冼星海说过;“音乐,是人生的最大快乐;音乐,是生活中的一股清泉;音乐,是陶冶性情的熔炉。”可见,音乐有其独特的魅力,没有音乐的世界是枯躁乏味的。生活中离不开音乐,学校教育中也离不开音乐,新课标要求构建丰富多彩的语文课堂,而音乐则成了语文教学的得力助手。音乐的巧妙选取与合理运用已成为教师对课堂调控和驾驭的一种有效手段,而且对启迪学生智慧,陶冶学生情操,培养学生审美情趣都具有良好的功效。作为一名语文教师,我很喜欢音乐。在五年的教学生涯中,我越来越感觉到,恰当地把音乐引入语文课堂,让音乐与语文教学有效联姻,能很好地提高教学效果。
一、巧用音乐导入新课,营造良好的课堂氛围
俗话说的好:“好的开始等于成功的一半。”著名特级教师于漪同志曾经说过:“课的第一锤要敲在学生的心灵上,激起学生思想的浪花,或者像磁石一样,把学生牢牢地吸引住。”巧用音乐导入新课,精心设置情境,营造良好的课堂氛围,不仅能吸引学生的注意力,而且能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如果放一些与课文相关的音乐,则可以唤起学生对头脑中储存的一些相关的人物形象、影视故事、文化背景、特殊情感的回忆,让学生自然而迅速地进入状态。例如在学习文言文《鸿门宴》时,可播放歌曲《霸王别姬》导入,随着音乐声的深入,学生会被歌曲中所体现出来的项羽对虞姬的万丈柔情以及英雄末路的无奈深深吸引,而后教师再提问导入:“曾经是‘力拔山兮气盖世’的项羽,怎么会沦落到这样悲惨的下场呢?让我们来一起走进《鸿门宴》,看司马迁是如何告诉我们答案的。这样便将学生的思维引入了恰当的轨道,让他们在不知不觉中进入情境。再如学习柳永的《雨霖铃》时,可让学生听视频音乐《送别》,画面中描绘了长亭、古道、夕阳、笛声等晚景,衬托出寂静萧瑟的氛围。淡淡的笛音吹出了离愁,幽美的歌词写出了别绪,听罢,学生能很快进入主人公感伤的情感世界中。
二、巧用音乐促进阅读,丰富学生的语文知识
课堂要求灵活忌讳沉闷,这就要求教师精心设计教案和有效操作课堂。学生阅读兴趣提高了,才会积极地参与和配合老师的教学活动。阅读可使人拓宽视野,发展智力,陶冶情操。在阅读过程中引入音乐,能使学生的认知、情感等心理因素都处于积极的运动状态,联系脑中原有的记忆,储存新的信息,从而积累丰富的知识。例如在让学生进行《沁园春?长沙》和《沁园春?雪》比较阅读,可在上完《沁园春?长沙》后,播放歌曲《沁园春?雪》来创设情境,激发学生的阅读兴趣,那么学生则会很自然地把注意力转到课文后面资料上去,这样再让学生进行比较阅读就顺理成章了,这样学生的记忆库的容量也会逐渐增加。再如在学习《论语》之《诲人不倦》篇中第一节“子曰:‘性相近也,习相远也。’”可播放《三字经》歌,《三字经》中的“性相近,习相远”便出自《论语》,稚嫩的童音加上熟悉的旋律不仅愉悦了身心,而且积累了丰富了课外知识
三、巧用音乐引导写作,增强学生的想象能力
《语文课程标准》指出:“在发展语言的同时,发展思维能力、激发想象力和创造潜能。”而音乐作为一种特殊的教学手段,它所提供的广阔的情感空间为人们的审美想象提供了可以自由翱翔的天地。在教学的过程中,写作一直都是一个难题,很多学生在写作时是绞尽脑汁、煞费苦心、苦不堪言。如果在写作中播放相关主题的音乐,把写作主题和音乐意境不露痕迹地融为一体,不仅可以给学生创设情境,还可以让学生产生情感共鸣。由此可见,好的乐曲往往是写作的催产剂,它能让学生展开想象的翅膀,激起热情,产生灵感,顺利完成写作。
例如在以“努力拼搏”为主题的写作教学中,可在教师讲述完写作要求之后播放一首零点乐队的《相信自己》,在激昂雄壮的旋律感染下,整个课堂都笼罩在振奋人心的高亢氛围之中,此时每一个学生的心灵之弦都会被拨动,从而写出充满积极向上的文章。再如写有关生命或与春天相关的话题的作文,可在写作前播放《森林狂想曲》,乐曲中清脆的鸟叫,林里的蛙鸣、陶笛以及小提琴奏出欢快的音符,很快将学生带进入了生机勃勃的春天。因此让学生在音乐中进行写作,既能调动学生的写作积极性,又能培养学生丰富的想象力。
四、巧用音乐精彩结尾,产生余音绕梁的效果
在阅读、探讨、分析课文之后,教师往往会引导学生去感悟生活,会鼓励学生倾诉自己的心声,发表自己的看法或见解。学生表述完后,教师进行总结并深化文章的主旨,此后再播放一段与主题相吻合的音乐作结,既可以加深对主题的理解,同时也可以产生余音绕梁的效果。如播放《同桌的你》(友情)、《懂你》(母爱)、《精忠报国》(爱国)、《最初的梦想》(梦想)……让学生在听的过程中深入领会课文主旨,并在优美动人的音乐中愉快地走出课堂。在动人的歌声中,学生既受到了音乐艺术的感染力,又顺利地记住所学的内容,何乐而不为呢?
再如在学习完周国平的《直面苦难》后,可给学生听汪峰的《怒放的生命》,听着高亢激昂的旋律,体会那耐人寻味的歌词,学生会消解内心的痛苦与彷徨,而顽强的斗志在涌起,燃烧的激情在膨胀……而这些正是我们要留给学生的“余音” ,这也是我们语文教学的真正目的。
五、结束语
音乐的力量是无穷的,音乐家们为我们留下了丰富而又宝贵的精神财富。我们只要善于运用,相信音乐能以其独特的魅力,让我们的语文课堂焕发青春活力,产生意想不到的效果。其实,很多语文教师都意识到音乐在语文教学中的独特作用,并且也在教学中加以运用。教无定法,但有一点要注意,语文课毕竟不是音乐课,音乐在语文教学中只是一种辅助教学的手段,并不是所有的课文都适用于引入音乐辅助。我们决不能本末倒置,厚此薄彼。
参考文献:
[1]朱小玲.音乐在语文教学中的运用[J].文学教育(上),2010(2).
篇3
现例举一次听课时的见闻。那是一位青年教师讲评文言文名篇《鸿门宴》。前去听课的教师对授课教师给予很高的评价,无论是课堂设计、语言表达,还是教学教态、黑板板书都很完美。可是,本堂课也存在不协调的现象,那就是整堂课学生反应不积极,没有几个学生参与互动。课时后半部分时间,学生精力不集中。课后,帮助该教师寻找原因时,学生反映此堂课讲述的实词、虚词、句式,上堂课都已涉及,而且由于近日几篇文言文讲授模式单一,大家已失去兴趣。教师本人则担心学生掌握不好,所以每堂课都要重复强调重点的实词、虚词、句式。在翻阅该教师当堂课教学教案时,我们却惊奇发现他为本堂课设计的一个非常精彩的课堂练习,因为没有时间而未能展示。这种现象实际上很普遍,针对此种问题,我有几点建议提出如下。
一、兼顾过去,形成系统
在设计每一堂新课前,做到对新课内容涉及的知识点有全面了解,并回顾过去教学过程中,哪些知识点已讲解过,收到何等效果。对已讲解且教学效果良好的知识点,可在新课教学设计中舍弃,不涉及或仅做提示。对已讲解但教学效果不佳的知识点,可在新课设计中再次安排为重点教学内容。敢取敢舍,有效杜绝学生已熟练掌握的知识点重复在多课时出现,既浪费时间,又无效果。
把近期教学总目标进行分解,合理分配到多个教学课时中,而不是每个课时都面面俱到。如果面面俱到,往往受教学课时限制,导致每个知识点只是“蜻蜓点水”。如果合理分解教学目标,每堂课都有新重点,久而久之,学生会感到必须认真掌握好每堂课出现的知识点,只有这样,才会掌握整个知识体系,从而吸引学生不间断认真听取每堂课。
二、教备结合,教学结合
其实,每位教师都会为每堂新课备取材料,设计方案。但真正走上讲台进入课堂,所讲评的内容就表现出极大的随意性。致使课程备教设计的教学重点、新颖方案根本没有体现、运用,出现教备严重脱节的现象。针对这种情况,教师在上课之前一定要再次翻阅自己的备课材料,争取在灵活机动的前提下,教以备为导,备为教所用。否则,教学备课徒劳无功,教学效果也不尽“生”意。
教学结合是指教授之前,必须了解学生情况。建议每堂课结束前,可将自己下堂课的教学重点设计成问题询问学生,即可以提示学生,为下次教学作铺垫,又可以准确掌握学生的实际情况,及时调整教学设计。总之,一定要教学生所需,不要自己想当然。
三、突出重点,打造亮点
每堂课要在保证课堂教学整体性能的前提下,敢于突出重点。很多青年教师由于经验不足,不敢取舍,总是顾虑学生掌握不好,自己讲解不全面,结果堂堂类似,重复强调,学生感到乏味。所以教师在有所取舍的情况下突出教学重点,非但不会致使学生遗漏知识点,反而会提升学生的学习兴趣,迅速掌握本节课教学重点。他们将各节课的教学重点进行系统整理即可全面高效提升学习效率。
在突出重点知识的基础上,把讲解的重点知识精心设计为精彩的亮点,运用声光影演等多种形式构建多彩的课堂内容,以此吸引学生,提高教学效率。
四、勇于创新,形成自我
青年教师是教学工作中课改的生力军。青年教师在参加工作初期,教学经验不足,可以借鉴套用老教师的教学模式逐渐熟悉教学流程,但禁锢在他人的教学模式中不求创新,是不可取的。青年教师要大胆求新,利用自身活跃的思潮创造性开展教学。有的青年教师在工作中时有畏缩不前,怕出错误思想,这种情况要及时予以纠正。只有在不断修正错误和过失中才能不断完善自我;只有在不断开创教学新模式和优化教学效果中才能完美自我。
篇4
关键词:导学案 导学用合一 体会
《论语》云:“工欲善其事,必先利其器。”作为教师,若在教学中更好地指导、教育学生,必先让自己编制的导学案精炼、优良。“导学案”是指以学案为载体,建立在教案基础上的激发学生自主学习、合作学习而设置的一种导学方案。实施“导学用合一”导学案的教学策略,大力精简、优化教学内容,大幅度提高教与学的效率,为教学改革探索出一条真正增效减负的成功之路。所以教师通过“导学案”,把教学工作做在前头,对自己教的过程和学生学的过程进行预知。正如第斯多惠说:“赋有良好素质的教师,总是年复一年地大力精简教材,最后达到必不可少的最低限度,这才是真正的教师。”在编制导学案方面,有这样几点体会:
一、导学案编制要目标明确,切入口小
“编制学案是一种劳动,劳动是要用心用力的”。教师在课前必须花费很大的功夫钻研课标和教材,充分把握教学的难度,吃透教材,精选习题,精心设计教学,编制导学案,才能在课堂上做到尽量少讲甚至不讲,高效完成教学任务。教师在制定目标时,可从两三个方面、从小角度提出准确要求:一个是对课本知识的掌握要求,另一个是对学生学习程度、理解层次、能力的要求。例如,对实用类文本阅读,我们可从文章结构、筛选整合、语言特点这三个角度大体能把握住。以这样的小切口,学生即可提升解决实用类文本的能力。又如,对诗歌鉴赏形象这一考点,我们可从人物形象、事物形象、景物形象三个角度引导学生,学生自可把握住这一考点。
二、导学案编制要内容系统,知识点成串
学生能力的提高与深厚的基础知识息息相关。在高三一、二轮复习过程中,引导学生建构知识体系是很必要的。教师要通过导学案引导学生建构体系,让学生在运用知识时思路清晰。例如,对作文这项浩大工程,我们可抓住记叙文、议论文两大文体。在记叙文方面,我们可从拟题、作文开头、情节波澜、睹物思人这几个主要角度来完成;在议论文方面,我们可以从拟题、开头、文章结构、论据叙述、论据分析、点题、一个段落的写法等来完成。以这样的小切口,这样系统的训练,学生也不会谈作文发愁,闻作文色变,定会妙笔生花。
三、导学案编制要有“法”可依,加强学法指导
“未来的文盲不再是不识字的人,而是没有学会怎样学习的人”。这充分说明了学习方法的重要性。学生一旦掌握了学习方法,就能自己打开知识宝库的大门。因此,教师通过课堂教学,不但要帮助学生“学会”,更要指导他们“会学”。
(一)教学生“读一读”。课前为学生编制好自主学习内容或相关学习材料,并指导学生预习方法,让学生通过自学预先找到本节课的知识点。例如,在《鸿门宴》的制作中,对课本文言文知识点的掌握,对项羽、刘邦写作材料的运用,教师可在学案中体现,让学生自己在早读时间完成。
(二)让学生“讲一讲”。在编制的学案中留一空间让学生大胆发言,试着让学生去讲。在讲的过程中,对于学生出现的差错、漏洞,教师要特别耐心引导,帮助他们逐步正确地表述。让学生学会合作与交流,让学生大胆的表达。在合作学习这一环节应是生生合作、师生合作完成的。
(三)引导学生“用一用”。“授之以鱼,不如授之以渔。”教学就是通过导学案的内容提升学生解决问题的能力。例如,在做议论文论据分析练习时,教师可教给学生假设、因果、对比、引用等论证方法,让学生在作文训练中运用此方法进行写作论证。
四、导学案编制要因材施教,体现层次、梯度性
(一)体现课内与课外的相通之处。学生能力的提高要以课本为基础,但不局限于教材。学案的设计应有层次、梯度性,应根据学生对问题的认识规律逐渐加深,循序渐进,使学生意识到要解决问题不看书不行,看书不详细也不行,光看书不思考也不行,思考的不深、不透也不行。这样学生就能真正从教师设计问题中重视教材,学会看书;学会自学,找到解决问题的方法,提升能力。例如,对文言文的学习,通读课外文言文的能力基本都来自课本的知识点,这就可以引导学生加强对课本知识的识记,进而提高解答课外文言文的能力。
(二)体现学生间的个性差异。教学本身就包括教师的教和学生的学的个性差异,同时教学有效性缺失的重要原因是在班级教学中学生间获得同样知识所需的时间存在较大差异,要在同一时空中按同一目标发展,部分学生学习时间的浪费十分明显。在实践中,对认知发展水平大体相当的学生进行归类分层,并确定与各层次学生的实际可能性相协调的分层递进教学内容,实施分层递进教学,教学效率即可大幅度提高。学生的认知水平不断向前推进。
但现实中,导学案只体现内容的梯度性,未考虑学生间的差异。基本所有学案的内容对学生都是“一视同仁”,这或许导致部分稍差一点的学生浪费不少时间,能力却不见提高,学得累,学得痛苦。若在导学案中体现必做和选做的区别,教学效果或许更好。
导学案是一座桥,一座通向高效课堂改革成功的必经之桥;导学案是一根拐杖,一根引导学生走向知识彼岸的拐杖。但它不是我们学习的全部,如何编制好导学案,需要我们一线教师的群策群力。只要我们认真实践,潜心总结,就一定能编制好导学案。
参考文献:
篇5
职高语文; 学习兴趣; 教学策略
【中图分类号】H09 文献标识码:B文章编号:1673-8500(2012)12-0108-02
现在的职校生素质越来越差,特别是文化基础不仅差,而且参差不齐,课堂上时常出现“万马齐喑”的尴尬局面。学生对语文课学习兴趣不高,教学越来越难以开展。为什么会这样,原因是多方面的,最根本的原因还是没有能够充分调动学生的积极性,培养学生学习语文的兴趣。对此,笔者就这一话题把自己多年在语文教学中所使用的若干教学策略作一归纳与总结,以期抛砖引玉,给同行以参考。
1通过介绍知识背景来激发学生学习语文的兴趣
笔者在教学中发现,当前职高语文教科书中许多必读的经典课文大都远离学生的知识与经历。如果教师直接按照教学参考书中的教案来实施的话,学生更难理解作者撰写课文的时代背景与用意之所在。另外,从建构主义教学理念来看,学生对学习自身没有体验的知识会表现更加困难,也更加难以理解与掌握。这对职高生而言就更加没有学习兴趣了。比如在讲授《包身工》这篇课文时,笔者发现,学生们的反应更加“冷漠”,经过细问才知道,他们根本不了解资本家及剥削与被剥削的关系。对此,笔者几乎用了近一课时的时间向学生们讲解资本、利润、成本的关系问题。学生们听得是津津有味。这为他们了解资本主义社会下,最低层劳动人民的身心受摧残与“精神变异”打下了一定的知识认知。也许有老师会问,这样教学,那一学期的内容还教得完吗?答案当然是否定的。但问题是,与其教完一本书,学生却大多无所知,还不如教得缓慢些,教得深入些,至少他们还有所得,还可以感受到语文学科的兴趣与无穷的奥秘,初步体验到学习语文带给他们的心灵洗礼与精神感动,直至学生个体人文素养的点滴提升。笔者认为,这应该成为职业高中语文教学最重要的目标之一。
2运用互动式教学模式调动学生的积极性与学习兴趣
在职业高中语文教学中,教师往往在苦口婆心地讲,而下面往往会出现睡觉、吃东西、聊天的情形。究其原因,笔者认为这是缺少足够的师生互动的原因。笔者在这一点上深有感触,因为在我带的班中都出现过这种情况,后来,在讲授茅盾的《风景谈》中的六幅图画时,一改往日的教风,一开始就调动学生的积极性,让学生自己找出文中关键性的事物,再自行给这六幅画命名并写在事先准备的纸片上。同学们听后立刻改变了往日的懒散习惯,全都行动起来。几分钟后,收上纸片,和学生一起进行分析讨论,肯定每一位同学的独到之处,指出其中的不足,并且表扬了几位命名有创意的同学。最后定下大家都认为的最佳名称。一节课下来,浑身有一种说不出的轻松,第一次在同学们那一双双获得知识后满足的眼神中迈出了教室,在以后的教学中互动式教学屡试不爽,并收到了很好的效果。
3让学生成为课堂的主角
由于受应试教育的影响,教师常围着考试的指挥棒转,恨不得把自己所懂得的知识一股脑儿地倒给学生。久而久之,学生便习惯于“听讲教育”的模式。杰罗姆 ·布鲁纳认为,“在教学过程中,学生是一个积极的探究者,教师的作用是要形成一种学生能够独立探究的情境,而不是提供现成的知识,学习的目的是要学生参与建立学科体系的过程。”现代教育理论也认为如今是网络时代,老师与学生是共同合作的伙伴关系,教学过程中学生应该是主动者。
3.1课前五分钟说话,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课前五分钟说话,形式自由、灵活,如演讲、讲故事、谈自己的见闻、说自己读了一本书的感受,学生用三分钟时间说话,然后用二分钟时间采用教师、学生共同打分的形式给予学生鼓励,所得成绩占期末成绩的5%,这样,既可以锻炼学生的胆量,又可以提高其口语表达能力,同时,扩大了知识面,活跃了课堂气氛。一堂课,至始至终都让学生处于课堂的主体地位。
3.2让学生把故事演绎出来。在职业高中语文教学中,教师往往在苦口婆心地讲,而下面则往往会出现睡觉、吃东西、聊天的情形。究其原因,笔者认为这是缺少足够的师生互动。课堂要根据不同的文章体裁来改变授课的模式。阅读小说或戏剧时,不妨让学生把故事演绎出来。学生为了演好自己的角色,必定自觉地去分析人物的性格及揣摩描写的语言等等,这比老师在课堂“灌”要好得多。例如学习《雷雨》、《孔雀东南飞》《鸿门宴》等文章时,我都在课堂中腾出一角让学生做舞台。这总能激发起他们的无限热情,而他们在把人物性格入木三分地刻画出来的同时,更加深了对课文的理解。类似这样的课,学生总觉得四十五分钟实在太短了。《文心雕龙》中也提到“夫缀文者情动而词发,观文者披文以入情。”我想,很多学生在此时就已进入了“披文入情”的境界了。
4提高教师素养,作好学生学习的榜样
篇6
关键词: 语文多媒体教学; 优势; 多媒体课件原则
1 可行性分析
1.1 教师基本素质。 进行多媒体组合教学,对教师素质有较高要求:不仅要具备一定的教育理论水平,还应具备较丰富的教学经验;不仅能科学地运用一般教学媒体,还能科学地使用现代化教学媒体。目前,各地加强了对教师计算机能力的培训工作,在这些方面做了大量的有益的准备和实践工作:一方面不断学习教育理论,认真实践;一方面通过获取计算机等级证书来完善自己的知识结构,最终达到多媒体组合教学对教师素质的基本要求。
1.2 学校硬件及配套设施。 进行多媒体组合教学对学校硬件及配套设施要求较高。从我省的实际情况来看,政府加大了教育投入,各校近年来对硬件设施的建设比较重视,为此,硬件条件基本具备:各中学均建有多媒体专用教室,而且配套设施也较先进,通过多媒体操作平台进行整体控制,以方便快捷的转换达到对计算机、VCD、录像、实物投影及大屏幕背投的优化操作。
2 语文多媒体教学的优势分析
2.1 创设情境,激发兴趣,引发学生积极的思考。 大教育家孔子曾说过,“知之者不如好之者,好之者不如乐之者”。这足以说明兴趣在学生学习中的作用,因此如何培养和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对提高语文教学的质量显得尤为重要。因为语文学科是自然科学与社会科学的有机结合,知识面广,空间概念强,很多问题比较抽象,所以学生学起来往往会觉得枯燥无味。但是运用电教媒体进行语文教学则可通过光、像、影、色、动等多个角度来刺激学生的感官,直观性很强,极易引起学生的学习兴趣和集中其注意力,从而使学生在潜移默化中掌握知识。因此,我们在选择电教媒体时特别注意了这些特点,把激发兴趣和传授知识有机地结合起来。它能变静为动,克服了传统教学中学生面向静态呆板的课文和板书的缺陷。
2.2 突出重点,淡化难点,提高课堂教学的质量。 叶老在《谈师范教育》一文中说:“现在一部分语文教师光管给学生讲语文课本,光管教学生作文,作了文给他们批改。这是错误的认识,必须赶快改变。必须认识到看书读书就是听他人的话——用眼睛从纸面上听他人的话;作文其实是说自己的话——用笔在纸上说自己的话,读和听是同一回事,说和写是同一回事,不能丢开听和说不顾,光顾读和写,认清了这一层,语文教学才能切合实际,对学生真有益处。”[2]
2.3 拓展广度,增加深度,提高课堂教学的效率。 由于多媒体组合教学设计具有快速处理信息的能力,可以使教师有更多的时间和精力去讲课和照顾学生,它可提供准确而及时的反馈,对于强化学生的练习,消除教学的薄弱环节,有着难于替代的作用。多媒体组合教学的运用,使学生由单纯地由听觉和视觉获取知识,变为视觉、听觉同时使用。研究表明,人们从听觉获得的知识能够记忆15%,从视觉获得的知识能够记忆25%,如果同时使用这两种传递知识的工具,就能接受知识内容的65%。各种媒体让学生视、听等感官同时使用,所获得信息又相互强化,因而学生接收信息的效率较高。
2.4 突出主体,注重差异,切实实施个别化教育。 各班级之间的学生能力有差别,教师可根据学生的实际情况,选择恰当的设置,设计不同的教学目标,利于不同层次的学生获取知识,真正做到因材施教,利于学生的个性化发展。
如讲授《故宫博物院》一课,在讲析内部结构特点时,如果运用多媒体课件,通过形象生动、色彩逼真的动画效果,配上悦耳的古筝乐曲和生动的解说,学生必将激情难抑,产生强烈的求知心理。再如讲授戏剧单元中的课文,因为戏剧是一门综合艺术,学生对课文的学习兴趣和内容理解就不能仅仅满足于教师的单向的讲解。因此,为了创设一个戏剧氛围,为了使课文的书面语言转化为富于个性的口头语言,使人如听其声;为了使戏剧的场景一目了然,使人如临其境;为了使背景音乐表现给学生,渲染戏剧气氛等等,集语言、音乐、图画等于一体的多媒体技术就可以发挥作用了。学生在这样的戏剧氛围中学习课文,求知欲必然旺盛,教学效果也肯定会好。
3 创作语文多媒体课件的原则
多媒体教学已经成为21世纪教育教学改革的一个重要突破口,其作用已是深入人心,它克服了许多传统教学中的缺陷和不足,尤其在培养学生创新能力、个性发展方面起到了显著的效果。多媒体教学还有很多潜能和作用等待我们发掘和利用,同时我们也应注意到多媒体教学也不可能是万能的,它也是有缺点和不足的,只有通过扬长避短,才能真正发挥多媒体辅助教学的先进作用。在研究和制作语文多媒体教学课件中,应该遵循以下原则:
3.1 科学性原则。 首先,课件设计不能出现知识性错误。不能把错误的概念和原理教授给学生,这一点似乎是人所共知的常识。然而,市面上出售的许多光盘恰恰在这一点上就没有过关。我们在开发多媒体课件中也经常出现这种情况。比如,为《鸿门宴》制作课件时,有些关于项羽刘邦等人座次的图片就不准确,不加以纠正,学生就难以理解“樊哙闯帐”中的有些语句。多媒体课件作为固化的宜于普遍推广的科研成果,一旦出现知识性错误,则造成的损害远远不是一个教师的失误所可比拟的,因此,在这一点上千万不可掉以轻心。其次,要充分运用多种媒体,按照学生的认识规律,用文字、图像、动画、声音同时对学生的视觉和听觉形成良性刺激。最后,要充分运用现代课堂教学论的已有成果,优化组织课堂教学,按照教学规律实施教学。
3.2 辅原则。 我国计算机辅助教学中始终存在两种不同的设计思想。一种观念认为,选择优秀教师设计教案,由计算机专业人员制作出课件。这种一加一的开发模式固然从商业的角度来说,能很快地出产品,出经济效益。但是,再好的教师,再好的教学方法,不可能面对所有的学生都那么高效。况且,不经过教学实践的检验就匆匆忙忙地投向市场,是对教师和学生不负责任。难怪教师普遍反应,市场上购买的教学光盘好看不适用。以巨人集团(已破产)生产的光盘为例,完全成了教材的翻版,它把教师排挤到边上,用机器取代教师,对学生实施目中无人的教学。这种设计思想,既违背了教学规律,也忘记了国情。因此,我们始终坚持计算机只能起到辅助教学的作用,不管计算机发展到什么水平,它始终不能取代教师的作用,只能辅助教师的教,辅助学生的学。为此,我们设计多种课件,供教师和学生选择,使教师把课教活,学生学得主动。
3.3 交互性原则。 交互性是多媒体的一大特性和优势。多媒体从本质上说,就是对信息进行数字化处理和交互式处理。人机之间缺少“友好”的交往,严格来说还称不上多媒体。多媒体课件的交互性大体表现在以下四个方面:
一是检索方便。无论你需要哪一个课件,哪一部分内容,只要一按鼠标,计算机就会把你需要的内容推送到你的面前。
二是控制速度。实际过程发生在瞬间,然而,为了讲清原理,必须分解动作,多媒体能够完全受控地适宜于不同的教师与学生,可以放慢运动速度,也可以加快,可以分解动作,也可连续运作。
三是分步提示。学生采用多媒体课件自学或解答某些难题时,计算机能分步提示学生,按照不同学生的不同学习进度,循序渐进,引导和指导学生学习。
四是自动批阅试题。计算机能随机出题,对于学生的解答能立即批阅,给学生及时反馈,及时解决疑难问题,极大地提高学生的学习兴趣,有利于学生生动活泼主动地学习,为个别化教学和因材施教提供了条件。
3.4 简约性原则。 现代教育非常注重思维的敏捷性,注重学生感悟和直觉的培养。多媒体课件的设计必须重视这一原则。要把基本概念、重要原理、基本方法以及解决实际问题的思路以最简约的方式传授给学生。所谓名师出高徒,名师的高明之处正在于此。现实教学中普遍存在着把简单问题复杂化,对于复杂问题束手无策,画蛇添足地引出结论以及低估学生的理解能力,把似是而非的证明教给学生等问题。在用常规方法的教学中,其负面影响尚不算大。若是作为固化的科研成果,在大范围内进行推广,则实为不宜。
篇7
关键词:生成 学以致用 文化内涵 诵读
中图分类号:G633.3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003-9082(2014)08-0305-02
中学语文教学中有这么一句调侃,语文学习有三怕:“一怕鲁迅文,二怕文言文,三怕写作文。”
回忆学生时代的语文学习,文言文学习方式仍是记忆犹新的。当时学习方法很简单:三部曲。一是课前把翻译抄在课文上。先译字,注在第一行,后译句,翻译写在第二行;二是听讲课。教师逐字逐句讲解,从开头串到结尾。学生查缺补漏,看哪儿没注全、没注准确。笔记清清楚楚,一目了然;三是课后读和背,然后多抄几遍翻译,以达到巩固的目的。
这种“慢火熬汤式”的方法让我中学时期的文言文基础打得很扎实,但其中的辛苦是不言而喻的。
现在做了语文教师,一开始也是采用传统的“葵花宝典”,但越教越尴尬,越暴露出问题。
高一、高二阶段的文言文教学,当我努力落实具体字句时,耗时多,且教学往往变成了文言词句与语法的分析课。师生更关注字词句,如重点虚实词、特殊句式、通假字、古今异义、词类活用等。正因为教学内容的落脚点在字词句,所以课堂上学生忙碌着摘记,不管懂不懂先记下来再说。基本上是教师一人唱戏,学生看戏,很少能见到具有一定价值的互动。课堂气氛沉闷,师生双方疲惫,最终的结果是:一部分学生不领情,不爱听,昏昏欲睡,意志力坚强的学生勉强能够打起精神听课。上完了课,的确有一大堆笔记,满眼望去花花绿绿,但学生却不知整篇文章到底在讲什么,富有灵性和情趣的文章被肢解得七零八碎,美感全无,雅致全无。到了高三阶段,更暴露出弊端。由于只是对字词句的死记硬背而不是对文言文学习规律的掌握,不是自觉地接受文化熏陶,致使学生不仅把旧的全忘了,且面对新的文言文材料时不知所措,直咬笔杆,一副苦不堪言状。于是我明白了:原来是自己把学生拉进了泥海,“授之以鱼”而没有“授之以渔”;但当我积极关注思想情感、价值观这一层面时,教学又往往流于空泛乃至花哨,最终直接导致学生文言水平的迅速下滑,一到考试要动真格的时候,学生的认识和理解,总是漏洞百出,答案总是令人啼笑皆非,这时师生就全然没了上课时的那种轻松。这让我感到不踏实,这也绝非我想要的教学效果。
于是我不由地想起了著名特级教师王崧舟在《语文的审视》中提出的关键问题:语文是什么?理想的语文课堂应该带给学生什么?
不同的教师会有不同的答案,但它却是我们每位语文教师都必须探询的教学问题。我想,理想的语文课堂,应该是快乐的课堂、生成的课堂、真实的课堂和智慧的课堂。要想使文言文教学鲜活起来,必须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且让学生学以致用,在学习中不断收获快乐感与成就感。要做到这,需要教师调动个人的教学智慧。以下是本人一些初浅的、尚不成熟的考虑与建议。
一、关注并及时捕捉学生的问题(兴奋点),创设生成的课堂
语文课堂上,期待收获的是情感的升华、思想的启迪、价值观的引领……而这一切,教师却不可能完全通过预设实现。而且,能形成飞瀑的绝不是预设好的沟沟坑坑,而是“水到绝境成飞瀑”。这就要求我们教师必须从关注预设教案走向关注学生、学情和生成,关注学生的兴奋点。教师的教学本身就是极具创造性和艺术性的,不仅教学内容和方法是动态,而且所面对的学生又是有血有肉有情感的,在这充满活力的教学环境中,教师就应该善于发现新的兴奋点,以此来激发师生双方的精神、唤起情趣和热情,文言文教学更需要如此。教师应正视“阴错阳差”,应重视“节外生枝”,应珍视“灵光一现”。这样,我们的语文课堂才能走向大气,走向洒脱,走向睿智,走向真实。
要创设生成的课堂,重要的是捕捉有争议、有价值的问题。古希腊哲学家亚里士多德说:“思维从问题、惊讶开始。”问题,让学生自己来提。学会质疑,是学生受用终生的学习能力。我们常常教育学生“学贵有疑”,要养成边读书边思考的好习惯,却常常忽略培养学生的质疑能力。但往往也是我们挫伤了学生的质疑热情。学生超出常规的思考很可能就是一个可贵的思维创新,切不可为了机械地完成教学任务而打击学生思考的积极性。因为,课堂上最有价值的问题应该来自学生,并最后返回到学生中去,问题是一切教学的起点,问题的深度和广度最能反映出学生的学习状态,问题的真实性直接决定着课堂教学的真实性。只有来源于学生的问题才能最真实地反映出学生的学习与思考。如果没有问题,认识也就停止了,灵性也就散失了。
以《阿房宫赋》的教学为例。
上课初始,刚读到题目中的“阿房”时,学生就对其读音提出了不同意见。面对学生的质疑,出于“怕浪费时间,完成不了预设教学目标”的考虑,我就正了音,然后以“这是古音”的简单解释匆匆带过。后来偶然读到关于《阿房宫赋》的教学札记,著名教师李明新的作法让我警醒了许多。“阿房”的读音,为什么两个字的读音与现代汉语差别如此之大?他点出这是跟地名有关,也是跟爱情有关。这样的课堂设计改变了传统单一的灌输法,在文化氛围中更好地帮助学生掌握枯燥的文言常识。
教师在课堂上不要着重去提问题,而是要善于发现学生提的问题,并引导学生提出更多更好的问题,然后帮助学生去分析问题和解决问题。这样,我们的课堂才会更具实效,更富有生命力。
二、学以致用,使学生在学习中收获成就感
首先,要引导学生掌握并运用文言文学习的规律。在平日的学习中,除了积淀必要的文言知识之外,更重要的是善于引导学生挖掘并掌握文言文学习的规律、方法。例如,实词推断方法、特殊文言句式调整的规律、翻译的原则与方法等等。
以实词推断方法中的字形推断为例。
归有光《项脊轩志》中的“爨”是会意字,从字形中就可以明白它是“烧、煮饭”的意思;又如“粜、籴”二字,让学生从字形上推测,不难得出“卖出粮食,买进粮食”之意;再如“小大之狱”的“狱”字,我们可以把它还原为两边各为一只“犬”,中间是一“言”字,也就是说两只狗在对叫,他们发生了争吵,有了争执就要上诉,那么就会产生“案件”了,所以“狱”字译为“案件”学生就很容易接受,而且引导学生运用规律,培养推测能力,学生还是很感兴趣的。
规律是学习的前行。多掌握规律或方法,学生就能运用规律来解决更多的问题,在学习过程中不断地收获成就感,自然而然就会形成良性循环。
除此之外,还要古为今用,建立古今之间的有效联系。文言文中的成语典故、名言佳句、经典片段,不仅要学生熟记背诵,还要鼓励他们在日常交际、学习生活(尤其是写作)中灵活应用。这是一个值得用心开掘的宽广领域,是文言文教学争取高效发展的有效途径。
以写作为例。注重运用文言文的营养,能丰富写作的形式和素材。在文体上,我们可以借鉴文言文的语言形式进行写作。从形式而言,文言这种古老的语言形式还葆有顽强的生命力,并且具有白话所不能替代的独特优势。文言以短句居多,且长短句参杂交融,这使得它具有简练含蓄、典雅精致、富有节奏感的特点,能给读惯了白话文的当代人以一种返璞归真的全新感觉;在内容上,文言文更为我们提供了极其丰富的素材,因此,在文言文教学过程中,教师不但可以指导学生适当地尝试文言文的写作,更可以充分地引导学生开掘文言文中写作素材方面的价值。可以提供作文话题锻炼学生运用素材的意识和能力,也可以指定文中的素材让学生寻找合适的作文话题。正是通过这样较为持续而有意的训练,学生从课本取材的意识和能力都得到了一定的提升。以《廉颇蔺相如列传》一文为例。我们既可以引导学生积累“先国家之急而后私仇也”式的名句,体会其简练的语言特点,也能引导学生从文中的素材寻找合适的作文话题。例如“廉颇负荆请罪,最终将相和”的情节,我们可以体会出将相二人的高贵情操,提炼出“顾全大局、宽容、爱国、拥有真诚的心、勇于承认错误”等作文话题。
三、挖掘其中的文化内涵
文言材料的学习,让学生穿越时空,与大师对话,了解并深刻地认识我们的祖先,懂得我们的历史,从而继承和发扬我们的优秀传统文化。中学时期学习文言文,让学生接触一些优秀传统文化,对其一生文化素养的形成将会起到潜移默化的作用。如何在教学中挖掘文言文中的文化内涵?可有如下方法:
1.穿插故事,增添情趣。
穿插故事,就是要以事明理,在讲述中穿插一些与课文有关的轶闻趣事来吸引学生。如教学《兰亭集序》时,顺势讲出“墨池笔山”的故事,“入木三分”成语典故的由来,感悟王羲之苦练书法、终成大家的精神;还可以谈及不同的“之”的书法特点,体会王羲之书法“飘若游云,矫若惊龙”的潇洒风貌,定会使学生兴趣大增,并乐此不疲地去研读这篇文质兼美、形神兼备的文章。
2.结合现实,拓展阅读的深度和广度。
文言文不仅仅是墨痕堆积而成的读物,还是前人情感的抒发、智慧的结晶,是前人精神和心灵的写照。通过对文言文的阅读,我们可以更清楚地认识到古人的命运遭际、生存状态、心理情感和灵魂世界:“他们生活在一定的时代和社会条件下,有着各自的经历、情感、性格和命运,但他们并不是跟今天的我们和今天的生活毫无关系,而应该指向自己和自己所处的这个社会,任何人的性格和命运都是所有人的性格和命运,只不过特定的时代和社会使这种性格和命运凸现出来而已。”所以,项羽虽然在青锋一抹之后倒在乌江边上,但我们依然能够通过司马迁的文字透视出自己命运的方向;我们依然能够从屈原、李白、杜甫、苏轼等古人的身上看到人性的光明与黑暗、刚强与孱弱,“从而能够追究一个民族乃至整个人类一切症结的所在,弄明白人类只配或应该得到什么样的命运,由此产生一种悲悯的情怀,对人性中的虚浮、懦弱、迷信和懒惰保持必要的警惕,经常反思我们的生存状态,不断与堕落作斗争,努力提升我们的灵魂,把握我们命运的走向”(王雷《谈谈小说教学和现实生活的关系》)。这就是学习古代优秀文学作品的价值,也是文言文教学的真正目的所在。
3.从文本中去了解相关的礼仪制度、思想观念、价值取向等等
《鸿门宴》里有这样的语句:“项王即日因留沛公与饮。项王、项伯东向坐;亚父南向坐,――亚父者,范增也;沛公北向坐;张良西向侍。”如果我们对此只是作简单的翻译而匆匆带过,那就不能了解作品深厚的文化意义。按照古代礼仪,室内的席次是有等级和地位差别的:以东向为最尊,其次是南向,其次是北向,其次是西向。这里,通过座位的安排顺序,我们可以看出项王根本没有把刘邦放在眼里,而张良更是连坐的资格都没有。由此我们也不难体会出项羽刚愎自用、目空一切的性格,以及刘邦所受到的轻视。
再如《信陵君窃符救赵》中,有学生不理解为什么侯嬴会自杀,这难道不是对生命不珍惜的一种表现吗?其实,要想真正理解侯嬴的这种行为,还需要理解当时普遍流行的那种“士为知己者死”的观念。侯嬴的自杀是对信陵君的鼓舞,也是对信陵君的忠诚,更是对前面所说的朴素观念的阐释。
四、注重诵读,让学生更好地理解文本
日常的教学实践证明,学生是比较喜欢朗读富有节奏感、音乐美的作品的。文言文比现代文讲究韵律,带有明显的声韵美,读起来琅琅上口。在诵读中,教师要教给学生诵读的方法,包括诵读的节奏、语气、语调、语速,以便更好地诵读作品,从而提高阅读水平。而这一点正是我目前所欠缺的。
“读书百遍,其义自见”。吟咏诵读可以感悟文章真谛,在不经意间对文章中抑扬顿挫的语音、错落有致的节奏和奇特严谨的结构拥有了深切的体验。尤其是对那些富于情韵、语言优美、琅琅上口的作品,或朗读,或吟诵,或记背,可以从中积累名言佳句,体验艺术魅力,陶冶思想情操,提高审美能力,养成高雅的气质。
五、结语
文言文,想说爱你不容易。一方面,它似乎总以枯燥古板、与时代脱节的面目出现;另一方面,它确实承载着中国传统文化精华以及许多丰富有趣的文化现象,这就使文言文走进了一个“食之无味、弃之可惜”尴尬境遇。
“问渠哪得清如许,为有源头活水来”,要使文言文教学鲜活起来,这需要平时的积累与熏陶,这绝不是一朝一夕,也绝不是易事。但是,如果迈出了第一步,我们能够自觉地引导学生积淀必要的文言知识,掌握基本规律,养成良好的阅读习惯,挖掘其中的文化内涵,形成浓厚的阅读趣味,那么文言文阅读也许就不再是一块“鸡肋”,文言文教学也就不是“硬中伤”了。
苏联教育家苏霍姆林斯基曾经说过:“学习文学的最终目的是形成人的内心世界――道德、修养和美。”文言文学习更应如此。将文化教育渗透到文言文教学中去,以文化传承为中心,让学生掌握文言文学习的规律,在阅读文言文的同时感染些文化气息,进行些文化思考,才有可能使文言文教学出现“峰回路转、豁然开朗”的可喜局面。
当然,这绝非嘴皮之功。文言文的内蕴博大精深,作为引导者,教师要想给学生一杯水,准备的也就不仅是一桶水了。语文教师应该不断加强学习,不断提升自己的思想境界。从过去到现在的杰出教育家,无一不具备渊博的学识,无一不是在思想上颇有建树。一个知识贫乏而又思想浅薄的语文教师,是不能够引导学生产生学习文言文的浓厚兴趣的。
诚然,理想与现实存在的种种差距在所难免,迷茫也是难免,但“路漫漫其修远兮,吾将上下而求索”。不管你是牡丹,还是百合,也不管你是茉莉,还是丁香,只要对自己充满自信,充分挖掘个人的教学智慧,让反思与不断的调整随行,文言文课堂终会飘散浓浓的语文馨香,终会有更多的看不完的风景!
教师乐教,学生乐学,并学有所得,不亦乐乎!
(曾获省级一等奖优秀)
参考文献
[1]《高中语文课程标准》,人民教育出版社,2003.
[2]王雷,《谈谈小说教学和现实生活的关系》,200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