火烧云教案范文

时间:2023-04-08 15:21:56

导语:如何才能写好一篇火烧云教案,这就需要搜集整理更多的资料和文献,欢迎阅读由公务员之家整理的十篇范文,供你借鉴。

火烧云教案

篇1

教学目标:

1、会读“檀、庙、模、彤”4个生字,会写“必、灿”两个生字;会照样子写“abb”形式和用某种事物命名的表示色彩的词。

2、抓住课文关键词,能有感情地朗读课文,懂得火烧云以“变”为主线,突出火烧云不仅变化“多”与“快”而且颜色变化多的特点;体会排比句在课文中的作用。

3、感受火烧云的绚丽多彩,体会人们看到火烧云时的喜悦,激发学生对大自然的热爱。

教学重点、难点:

在语言环境中,抓住重点词语“烧、一直、变化”等品析,感受火烧云的瑰丽,激发对大自然的喜爱。

教学准备: 课件、火烧云视频 教学时数: 1课时 教学过程: 一、导入

图片导入:请同学们欣赏几张图片(红霞)。你们知道这是什么吗?漂亮吗?你能不能用你积累的四字词形容一下你看到的景象呢?

其实自然界有许多这样瑰丽的景象,有无数作家描绘过它们。今天,我们一起走进萧红笔下的《火烧云》。 板书:24 火烧云 2、看到这个题目,你有什么疑问吗?生质疑。

二、初读全文,认识生字。 1. 初读课文。

带着刚刚的疑问,自由朗读课文。 要求:(1)读准字音,读通顺句子。

(2)在不好读的地方做上记号,多读几遍。 师:出示难读的句子。

(1)黑母鸡变成紫檀色的了。指名读。什么是紫檀色?出示图片。 (2)喂猪的老头儿在墙根靠着,笑盈盈地看着他的两头小白猪变成小金猪了。

长句齐读一遍。(指名读,再齐读)

(3)接着又来了一头大狮子,跟庙门前的石头狮子一模一样,也那么大,也那样蹲着,很威武很镇静地蹲着。

三、细读课文,了解内容。

1、要求:默读课文,找一找什么是火烧云?用文章中的句子说一说。

课文中的哪句话告诉我们了?出示:天空的云从西边一直烧到东边,红彤彤的,好像是天空着了火。(学生读,谁找到了?)

师:这句话中有一个动词用得特别好,把它找到圈出来。 师:你从这个“烧”字感受到了什么呢?生: 一个“烧”字突出了火烧云上来时天空的颜色,像火一样红。你能读一读吗?

师再引导:天上的云是怎样从西边烧到东边的呢?

一直在烧。“一直”圈出。你能读一读这一句话吗?再齐读。 一句话我们通过读读、圈圈、画画,就读懂了什么是火烧云。

2、火烧云还有些什么特点呢?请大家默读课文1-3自然段找一找。

板书:变化多、快。师:从哪里看出来的?

特点:颜色变化多,变化快。(板书:颜色变化多、快) 从哪里体会出来颜色变化多呢? 课文写了哪些颜色?

师:你从哪些词语体会到的变化快呢?生:我从“一会儿”这个词体会到的。

师:课文中四个“一会儿”构成了一组——生答:排比句。 师:火烧云的颜色变化不仅多,而且还很——生:(齐答)快。

师:你能读出这种感受吗?抽读。 (课件展示火烧云颜色变化的录像。)

从视频中我们也看到火烧云颜色变化快、多。老师想跟大家一起读,可以吗?老师现在要给你们增加难度了,你能看着黑板跟老师配合读吗?(师生配合读)师:这地方的火烧云颜色变化极多,一会儿......一会儿......一会儿......一会儿......

师:天空中这么多的颜色交织在一起,那是多美的呀!能不能用一个词语形容一下火烧云呢?生答。

师:读读这段话,比一比谁能读出对火烧云的赞美之情?(指名两位同学有感情地朗读) 师:感情很充沛。

课文里边颜色的词语真多!你能仿照这些词语的样子再写几个吗?

示题单:看一看这一类词语有什么特点?再写三个。如果遇到困难跟同桌同学商量。

第一类:ABB形式的词。第二类:事物+颜色(像茄子一样紫的颜色)。第三类:半什么半什么。

巡视写得最多的,不同的进行补充。

3、第一自然段中有一个词,绝妙,它反复出现你知道是哪一个词吗?生:变成。 师板书:变。

师:什么变了?大白狗、红公鸡、黑母鸡、小白猪、老人家的胡子。那到底是这些景物的什么变了呢?板书:颜色

出示排比句: 大白狗变成红的了。

红公鸡变成金的了。  黑母鸡变成紫檀色的了。 ______变成__________。 ______变成__________。 ______变成__________。

师:还有那么多的景物变了?

师:小孩子的脸变成?——生答。白胡子变成?——生答。小白猪变成?——生答。这么多景物的变化放在一起多么像一首小诗啊!齐读——   师:可是课文中对小白猪的描写可不是这样的。

出示句子:(1)小白猪变成小金猪了。

(2)喂猪的老头儿在墙根靠着,笑盈盈地看着他的两

头小白猪变成小金猪了。进行对比,你觉得哪一句更好?为什么?(惊喜、喜悦、笑盈盈) 带着笑意读一读第二句。

带着刚刚的感受师领读。霞光照得小孩子的脸——, 大白狗变成——,红公鸡变成——,黑母鸡变成——。顺势接着让学生把此段读完。

把课文读好了,接下来我们来学习两个需要写的生字。 四、写字。

1、“必、灿”怎样写才能做到规范、美观?出示田字格中的范字,对照例字认真观察。

2、交流:提醒在写哪个字的时候注意:结构、占格、关键笔画在田字格的位置。

3、在学生交流的基础上,教师范写强调“必 ”“灿”。 4、学生在本子上练写,教师巡视,个别指导。  5、同桌互评。

五、小结。今天我们学习了生字词,了解了第一二三段的火烧云的颜色变化的特点。下节课我们再来看看火烧云还有哪些特点。

篇2

自主性学习是课程改革的一个亮点,充分体现了“以发展为本”的思想,适应教学新要求、符合学生个性发展的新型教学模式。在实施自主性学习的教学实践中,我从以下方面进行了尝试。

一、创设教学互动,营造自主氛围

课堂教学中,教师要善于引导,创设有趣的教学互动,营造自主氛围,激发学生学习的热情,主动、大胆、真实地展现自己的思维方式,创新的火花不断闪现,从而提高课堂教学质量。

1.师生互动。现代教育以促进人的发展为目标,要求为学生的自主发展提供足够的空间。这就要求教师转变角色,把自己作为学生学习的伙伴、引导者和组织者,使教学过程成为师生交往,共同发展的互动过程。如:我在教古诗《蚕妇》中就真正成功地做到把学生当作自己的朋友。下面是一个教学片段。

【片段】教师应成为学生的朋友与伙伴

(师生共同朗读。有的学生站起来读给别人听。)

师:同学们读得这么高兴,老师也想读,行吗?

生:(齐声)好!

师:(范读)老师读得好吗?

生:好!

师:谢谢同学们的鼓励,老师再读一遍!

(教师再读。学生也有激情地高声朗读。)

看,平等地对待学生,真诚地征求意见,很在乎学生的评价,这样的课堂充满了亲和力,是学生创新思维的理想场所。

2.学生互动。发挥群体作用,让学生在合作互动中学习,使学生由被动地听教师上课的客体,转变为自己主动学习、研究、探索发现的主体。如:我在上《落花生》一课时,就以“合作互动”的方式引导学生。先采用多媒体手段向学生展示高挂在枝头美丽迷人的苹果和埋在地下默默无闻的花生。然后在学生了解课文内容的基础上引导辩论:“现代社会,你想做苹果那样的人,还是做花生那样的人?为什么?”学生兴趣十足,根据自己的意愿分成苹果组、花生组,实话实说,旁征博引,妙趣横生,智慧的火花不断闪现,潜能得到充分发挥。

3.人境互动。叶圣陶说:“作者胸有境,入境始觉亲。”作者写文章,胸中有境才能妙笔生花;孩子读课文,入境才能情真意切。教师要善于把握课文内在的思想感情,由景入情,以情观景,启发想象,步入情境。一节好的语文课,一个“情”字怎生了得!“登山则情满于山,观海则意溢于海。”我在教学《雨点》时,通过多媒体手段创设课文的情境,启发孩子想象:“多么平静的小池塘啊!小雨点睡得多香呀,它正做着一个甜蜜的梦呢!它梦到了什么?”……唤起孩子已有的生活体验和情感积淀,启动情感。“缀文者情动而辞发,观文者披文以入情。”教师要充分利用优美的语句,精彩的片段,让孩子充分地感受,全身心地诵读,让语言所抒发的情感溢出纸面。如何让孩子进入“以我观物,物皆著入我之色彩”的境界呢?教师要调动孩子全身的感觉器官,让孩子进入角色。在精美的动画中,在优美的音乐中孩子情不自禁地站起来、跳起来,眉飞色舞、欢呼雀跃,仿佛觉得自己就是小雨点,在池塘里甜甜地睡觉,在小溪里愉快地散步,在江河里兴奋地奔跑,在海洋里尽情地雀跃。这种情境教学互动,极大激发学生自主学习的热情,使学生全身心地投入感兴趣的教学活动中,教学活动真正成了每个学生自己喜爱的活动。愉悦的情境成了激发学生创设新思维的最佳土壤。

二、根据学生特点,营造竞争氛围

儿童的天性有一个最大的特点:好胜心强。因此,课堂教学中适当运用竞争不但符合学生的心理特点,更重要的是能够创造一种浓厚的学习氛围,从而更好地调动学生的积极性,形成学生学习的有效性。为了提高学生的自主性,教师要创造条件让学生在课堂教学之中参加竞争。如果你仔细观察,学生在竞争中是非常活跃的,连后进生都不甘示弱。如在朗读课文时,我让学生比一比,谁读得有感情,谁领会深刻;在总结课文时,还可以让学生比一比谁的发言有创意。在理解课文内容时,排练课本剧,是以小组为单位成为竞争对手等等。学习的氛围浓厚了,学生的积极性自然高涨,取得的效果当然也就明显了。

三、尊重个性差异,营造自信氛围

教育家吕型伟说:“一个人什么都好,那肯定是冒不了尖的,实施个性教育,就是要使每个学生都获得成功,有的在这方面成功,有的在那方面成功。”教育的最终目的不是要消除每个学生的差异性、独特性,而是要使其最充分、最完美地显露出来。因为,一个进步的、有生气的社会,并不是所有的人都“千人一面”,一样的思想,一样的行动,而是在以各自的独特性和创造性来为社会服务,从而构成丰富多彩的社会生活。因此,教师应很好地承认并尊重学生的个性差异,尽可能地为不同层次的学生提供获得成功的机会。

篇3

踽踽独行

就像所有的年轻人一样,我也曾怀揣着希望与梦想。谁知教书生涯的第一站竟来到了离家较远的又偏僻又破旧的栗山小学。学校孤零零地寺庙般立在山腰,只有守校的夫妻俩做伴,附近村落的代课教师每天和学生一起早出晚归。很多时候我一个人住校,晚上睡在空荡荡的学校里心里直发怵。学校没有食堂,我常常是守校夫妻家的“饭客”。在这样一个交通不便、信息不通、教育经费奇缺的村小,除了课本和粉笔外,要找本参考书都得跟“完小”的教师拉关系,更不用说采用多媒体等现代化教学手段进行教学了。学校有三间教室,六个年级总共100多个学生,生源来自深山旮旯的各个角落。那时学校采用的还是复式教学法。虽然读师范时接触过复式教学,真正进入实践才倍感“纸上得来终觉浅”,一切都得“摸着石头过河”。在这里什么都要教,语文、数学、音乐、劳技、体育……还得身兼数职,班主任、教师、总务……没有清脆的铃声,上下课就用哨子代替。我骨子里虽不是个懒惰与消极的人,可学校的萧条与冷落,理想与现实的巨大落差,使我内心深处的孤独、失落、散漫甚至不安分开始萌芽。但最终令我安下心来的重要原因,还是大山里孩子的淳朴,家长的真诚。每逢秋天,孩子们送来的柑橘在讲台上能堆成一座“小山”;腊月时节,家长总会恳请你去吃“杀猪饭”;春节过后还有学生不惜带给你“小香槟”……每逢这个时候,我的心中总会涌起一阵阵感动,亦如果园里飘飞的橘的馨香。“山里孩子读书不容易,我不能轻易抛弃他们。”这样想着,便这样踽踽独行,一日又一日……

蹒跚学步

经历了最初的情绪挣扎,开始了教书生涯第二站。一年后,我来到了走马中心小学。“千里之行,始于足下”。此时,我的教育之路才开始真正的蹒跚学步。

中心学校有着较为严格的教育教学管理制度,有着浓郁的教研氛围,处处充满竞争与活力。以前的散漫、不安分随之被勤奋好学替代。闲暇之余,我开始在《小学语文教学与研究》一书中咀嚼教学的精髓,总是那么滋滋有味;工作之际,我虔诚拜师虚心学艺,总有一种“死缠烂打”的架势……千淘万漉虽辛苦,吹尽狂沙始到金。在无数次的蹒跚学步之后,我的教学能力开始显山露水,比如我的演讲和朗诵,比如我的应变和创新。在一次区级优质课选拔赛中执教《周扒皮》,结果为我插上了腾飞的翅膀,梦想伴随着笑容茁壮。一路行来,我的足迹从闭塞的村级小学走向了县级优质课的展示台,从对教师工作不安心到充满热情、积极探索,从对优质课望尘莫及到县级首场比赛一举夺魁,这使我迎来了教学生涯中美丽的春天。那红红的荣誉证书,那情真词切的激励,就像春日里吐露馨香的花朵,浸润着我沸腾的心……

昂首阔步

走进中心学校,使我有了广阔的发展空间和更多的发展机遇。于是我更加勤奋于啃食书本、优化教学、笔头耕作。多少次的加班磨课,多少次的掩卷深思,多少次的挑灯夜战,我的课堂教学能力水涨船高,先后获得教师基本功八项全能比武总分第一名,同时两次包揽了普通话、即兴演讲、课堂教学、教学艺术四个单项第一,撰写的《火烧云》教学设计也获得了县级一等奖,多次荣获“县级语文教学能手”称号,并被评为县州两级“小学语文学科带头人”;文笔也突飞猛进,论文实现了零的突破,《精心设计课堂提问,激发学生兴趣》等多篇论文获得县级、州级一等奖,在全国第三届语文教师范文写作大赛中,《难忘的教训》一文获二等奖。

教科研是教师专业化成长的“催化剂”,一簇簇小小的浪花,就能让我在教育的路上昂首阔步,我内心涌动的激情与理想也在这些小小的浪花中散发出点点馨香,芬芳着我前行的旅途……

如履薄冰

带着这些受用无穷的芬芳,我信心满满地开始了教书生涯第三站――因“普九”攻坚阶段中学奇缺教师,作为全镇“青年骨干教师”的我,于1999年9月被选拔到鹤峰县走马民族中学任教。踏上中学讲台的那一刻,我坚定地相信:我的课堂我做主。可是当我捧着自己精心设计的教案像往常面对活泼的小学生一样施教于似熟而稚的中学生时,我找不到我的“黄金搭档”,尽管我的提问精彩纷呈;我觅不到我的“得意门生”,尽管我的启发角度多样……我的口若悬河的讲解只得到了只言片语的回敬,教得辛苦,学生学得没效。我的一潭死水式的课堂开始于斯,我的如履薄冰似的教学之路开始于斯。半年下来,我所任教的两个班级的成绩始终排在倒数二三名……激情依然,敬业依然,可是竟呈现出如此心酸的风景,这究竟是为什么?疲惫的心裹挟着前所未有的压力,我几乎要崩溃了。“你拿什么证明你是骨干教师?……”校长如洪钟一般的声音时时响在耳际。我是个不甘落败的人,我发誓:我要融化薄冰之路开始新的征程。冥冥苦思中,2001年春参加的县教研室组织的一次语文新课堂教学展示活动,为我窒闷的“教堂”照进一束耀眼的亮光:改革课堂!改变角色!让课堂上一直担当主角的教师――我退下,为“死水”注入源头活水,让薄冰化作甘雨……

砥砺前行

“既来之,则安之”。思考着,准备着。我开始潜心读书,苏霍姆林斯基的《给教师的建议》让我爱不释手;《好课的标准》《说课艺术》《初中语文新课程标准》等理论与实际的诠释给了我很大的启发;《自主学习学与教的原理和策略》《合作性学习的原理与技巧――在教与学中组建有效的团队》给予我新的思路;《教育新理念》《新课程中课堂行为的变化》等帮我更新了观念。学然后知不足,吸取教学新养分后,我开始边实践边摸索并“寻求”大师的帮助:研读实录,尝试模仿。在研读实录的过程中,我记住了让学生读书,读书,再读书的于永正;我记住了以“三主”式(“学生为主体,教师为主导,训练为主线”)教学为纲的钱梦龙;我记住了“国宝教师”霍懋征;愉快着“愉快教育”的倪谷音……通过研读这些大师的实录,我掌握了一些微格技巧,我隐退了我的主角角色,我唤醒了无数充满灵气的生命,赢回了令人向往的生机课堂。我知道我需要的是学习、学习、再学习。“衣带渐宽终不悔,为伊消得人憔悴”,这是执著时的执著!教学是一门科学,更是一门深不可测妙不可言的艺术。在不断的思索和探寻中,我更加勤于观摩名师视频课堂并沉醉其中。就在这些极具诱惑力的视频课堂里,我感受到了“学长式教学”创始人胡明道老师课堂的刺激、灵动、有趣与和谐;我看到了余映潮老师教学的精巧细节和无限创意……“凡操千曲而后晓声,观千剑而后识器”。通过大量观摩特级教师的课堂教学,我积累了一些技术:读的技术,问的技术,点拨的技术,放与收的技术……虽然这似乎只是专家、大师的极尽变化之能事。于我,抑或在向往中、追求中而碰触了她,我窃以为她给我的课堂注入了不少生机,给我的学子们带来了未曾有过的欣喜。我因此而快乐着、幸福着,也在不断地思索着。在垂涎于杜郎口学校的改革成果后,我也企图再次从改变教学方式入手,再次从技术上提高师生的创新能力。歌德说过:“最可怕的莫过于无知而行动。”在我通过网络对杜郎口学校的改革做了大量的“研究”工作之后,在我撇开家长、同事怀疑的眼光之后,开始行动了。首先就是让学生有“法”可依。即让他们观看杜郎口中学语文展示课并进行以“新课堂 谁主航”为主题的汇报交流活动来开启新的学习之门。接着便是解放我和学生的手脚。方案一出,次天的语文课《醉翁亭记》一文的教学,在学生们自己主持的读、说、演、写的活动中,在“兵教兵”“兵练兵”“兵强兵”的方式中,在“学生引导学生,教师适当点拨”的形式中出色地完成了任务。虽然他们的板书显得有些零乱,虽然他们的教学环节显得有些无序,虽然他们对知识的理解还显得有些肤浅……但是那课堂,是生动的;那学生,是激情四射的……“众里寻她千百度,蓦然回首,那人却在灯火阑珊处”。放开手脚后的我豁然明白:砥砺前行,用心血才能浇灌出馨香的花朵。自2001年以来,我所任教的班级在同校同级中创造了很多第一:朗诵、演讲水平第一,作文创新能力第一,文风第一,学风第一,钢笔字第一,学习成绩第一,语文综合能力第一。没有令人垂涎的辉煌成果,也没有耀眼夺目的美丽光环,有的就是行走在教育路上的那份淡定与从容,那份坚定与踏实。