音乐教案范文
时间:2023-04-11 09:25:17
导语:如何才能写好一篇音乐教案,这就需要搜集整理更多的资料和文献,欢迎阅读由公务员之家整理的十篇范文,供你借鉴。
篇1
《小放牛》教案
教学内容:
苏少版三年级下册歌曲《小放牛》
教学目标:
1.能准确的按照节奏念出《小放牛》童谣,准备把握其中的切分节奏。
2.指导学生用轻快有弹性的歌声来演唱《小放牛》,唱准歌曲中的切分节奏,八分休止符和一字多音的地方。
3通过演唱表演歌曲激发孩子对民歌的喜爱之情以及对劳动人民的热爱之情。
教材分析
《小放牛》是一首产生在冀中平原的著名儿歌,音乐旋律采用了河北传统的戏剧曲调,为五声调式,2/4拍。全曲由四个乐句组成,第一、三乐句节奏相同旋律相仿;二、四乐句前半句完全相同,后半句旋律相似。这首《小放牛》将中国的神话传说编进一问一答的演唱形式中,用借喻的手法赞扬了赵州桥工艺设计之新颖精湛,赞扬了劳动人民的智慧和才能。
重点、难点
准确把握歌曲中切分节奏,前半拍休止,一字多音的地方
教学过程:
一、师生问好
同学们好,我们初次见面首先让我自我介绍一下。不过老师有个要求,请按照我念的节奏来回答我的问题好吗?我走到你的面前就请你站起来响亮的回答我哦!(练习切分音节奏)。
然后你再按照我的节奏方式,帮我问一问你左边的同学叫什么名字。接龙
XXXXXXXXX
我叫査老师,同学你好?我叫XXX,老师你好?(点出课件)
“査”这一拍上打响指,如果是两个字的名字,就在打响指这拍空下,如果学生的节奏由偏差的话,提醒他们我是在打响指以后说了哪个字。
一、导入新课:
1、童谣教学(节奏教学)
师:今天老师先给大家念一首河北地区的童谣,请你们听一听童谣里都说到了什么?(师有表情动作地边念边打双响筒)
X X / X X X / X X X / X - X X /X X X / X X X / X -
赵 州 打响指桥 来 什么人 修 ? 玉 石 栏杆 什么人 留?
(这个字要延长)
X X X / X X X / X X / X - X X X / X X X / X X X X / X X X X X -
什么人 打响指骑 驴 桥 上 走? 什么人 推车 轧了 一趟 沟么 一呀 咳。
(这个字要延长)
生:赵州桥……
师:对,赵州桥,你们见过吗?(点击赵州桥图片)査老师带你们看一下这就是童谣里说到的赵州桥。
赵州桥在河北省,是我们国家著名的古代大石拱桥,这座桥啊曾经经历了十次水灾,八次战乱还有多次的地震,但是他还是巍然屹立在祥河智商,至今已有1400多年的历史了。
那么这座坚固的大桥到底是谁修建的呢?谁在上面骑驴、推车呢?接着听査老师说童谣的第二段。你听到答案了吗?
X X/ X X X / X X / X - X X / X X X / X X -/ X -
赵 州 打响指桥 来 鲁 班 修 ? 玉 石 栏杆 圣人 留?
X X X / X X X /X X / X - X X X / X X X / X X X X / X X X X X -
张果老 打响指骑驴 桥 上 走? 柴王爷 推车 轧了 一趟 沟么 一呀 咳。
师:你听到答案了吗?(生回答)我们来看看大家听的对不对。(生边说师点出课件内容)。
师:你们愿意跟着我一起来学一学这个童谣吗?(点击童谣内容课件)
边念老师边打双响筒,特别提醒在切分节奏的地方,我是敲了一下以后说的桥和驴这两个字。可以反复多练习几遍。(点击课件中提醒切分节奏的部分)
师:说的真好,就像两个人在对话。嗯,你要回答出我的问题来,我才告诉你赵州桥怎么走啊!
那下面査老师就来问问你们,看看你们能不能回答出我的问题,好吗?
师生共同表演一遍童谣内容
师:有哪位同学想来扮演我刚想才的角色问一问,考一考大家的?记住要有表情和动作。
2、歌曲教学
师:同学们说得的真棒!你们听有两个小朋友忍不住唱起来了。(听范唱1)
一边听一边跟着老师做动作(拍手、拍腿)
师:对了!这样一个童谣还能用歌曲唱出来呢,这就是河北民歌叫做《小放牛》(出示歌词课件)
请同学们再听一遍,一边听一边在心里默默的唱,并且跟着老师做动作,看看我们的动作变化了没有。(听范唱2)(拍手、拍退、切分地方拍手后画圈)
师:跟着老师的琴声轻声的唱一唱。
师:注意在“桥”和“驴”前面都出现了八分休止符(课件点出切分节奏)多唱几遍
师:这里这两小节的地方也要注意唱准(课件点出第二种切分节奏)。可以结合二拍子拍手练习
师:注意每段的最后一句要唱两遍,因为这里出现了反复记号(课件上点出反复记号)
跟琴唱第一段歌词
跟琴唱第二段歌词
师:其实啊我们歌词里面提到的张果老、柴王爷都是传说中的人物,那是怎么样一个传说呢,我们来听一听。(课件点击赵州桥传说)
师:在这个传说里的张果老骑着毛驴拎着个大袋子在桥上走,还有柴王爷也推着车要来瞧一瞧赵州桥呢。那我们能给这两个人物设计动作吗!骑驴的动作,还有推车的动作
表演:请一个同学扮演张果老,一个同学扮演柴王爷。我还要请一个同学来扮演提问的人,其余同学就是要回答他的人。(教师先表演一下,给予学生相关的示范动作)
根据时间可以请一组或者两组进行表演,加以适当的指导。
小结:今天査老师这节课上的很开心快乐,同学们你们开心吗?今天我们学了一首童谣,唱了一首河北的民歌。其实不管是说童谣也好,唱歌曲也好,这些不同的表现形式都是来赞扬了我们的赵州桥工艺设计的新颖精湛,赞扬我们劳动人民的智慧和才能。以后有机会希望大家能去河北看看这一座著名的石拱桥,记得一定要唱起这首《小放牛》!
最后让我们在快乐的《小放牛》的歌中结束今天的音乐课吧!
《小放牛》反思
《小放牛》是一首民间歌舞剧,以牧童和乡村小姑娘相互对答的方式,逗趣玩乐。歌中小姑娘向小牧童问路,可俏皮的牧童故意为难,并要小姑娘回答他所提出的问题,才告诉他。于是两个人就一问一答,边歌边舞地演唱起民歌流行的对歌来。歌曲音调明快流畅,富于表情,歌舞的形式生动、活泼风趣,充分表现出劳动人民的聪明才智和开朗乐观的性格。歌曲的开始部分是以戏曲的形式出现的,学生刚开始听的时候总笑,不好控制课堂纪律,但学生非常喜欢这首歌曲的旋律,尤其是歌词的幽默吸引了他们,当学生能够掌握歌曲的节奏后,就放手让学生利用身边熟悉的事物,抓住事物的特点,大胆的去创编歌词.学生能够发散思维,将自己平时所见到的事物编进歌词里来。在展示环节中,可能由于教师的评价手段较单一,没能够激发学生的表演欲望。给学生展示的时间也不够充分发,在时间上稍显仓促。在这一节课中我的导入可能有点多了,也发现自己的言语显得很空洞,词语不丰富。不能运用语言艺术来吸引学生。只有亲身练过的东西才能真正的掌握。例如在处理歌曲难点的地方,我只是让学生随着我的节奏一起练习,并没有让他们进行自我实践,这是我疏忽的地方,在这个过程中让我更加深刻的体验到上课应该以学生为主体,而且要面向全体学生,不要以老师个人的感受代替学生的感受。总之,这节课的效果总体还不错,学生学习的积极性很高。
小放牛音乐教案及反思相关文章:
1.小学音乐教师教学随笔
2.标题
篇2
1、通过对文章主体脉络的剖析和把握,逐步理解音乐对人的具体作用。
2、品读富有特色的词语和句子,通过赏鉴纪伯伦的语言特色,深入体会课文的深意。
说明:
本文是一曲热情洋溢的音乐颂歌,以独特的语言表达了作者对音乐的爱和对音乐本质的理解。全文自然分成四个部分,围绕着音乐与心灵的关系,从心灵出发解读音乐的种种魅力,分别揭示了音乐的特质;音乐是来自上苍的一种语言;音乐对人有振奋作用;音乐陪伴着我们的灵魂,和我们一起越过生活的各个阶段。四个部分紧密相连,逐层推进,思路清晰。
纪伯伦的作品语言极富特色,凝练隽秀的文笔、新奇俏丽的语词、大胆丰富的想象、生动别致的比喻、有力跃动的音乐节奏感等等,构成了热烈独特的“纪伯伦风格”。在教学中可以引导学生着重品味这种语言特色。
教学重点与难点
1、重点:把握文章的脉络层次,理解音乐的作用,体会音乐对人生的意义
2、难点:把握本文丰富的修辞手法及其作用;欣赏热烈独特的“纪伯伦风格”
说明:
本文如行云流水、逐层推进,语言清丽流畅,独具风韵,情感热烈,具有浓郁的抒情气息。教学重点设计为运用圈划等阅读方法,引导学生把握文本关键语句,归纳文章要点,从而理清文本思路,理解各个部分写作的侧重点。教学难点在于进入作者营造的艺术氛围,展开想象,把握文中运用的各种修辞手法并体味其具体作用;除此之外进一步从其他角度感受品味本文的语言特色。
教学过程
教学环节
教师活动预设
学生活动预设
设计意图
导入新课
古往今来无数名人倾述过自己对音乐的钟情。哲学家尼采说“没有音乐,生命是没有价值的。”音乐家贝多芬说“音乐是比一切智慧、一切哲学更高的启示。”文学家雨果说“开启人类智慧的宝库有三把钥匙:一把是数字,一把是字母,一把是音乐。”今天我们一起学习《音乐短章》,看看被联合国教科文组织列为七位具有世界意义的人物之一的黎巴嫩文坛骄子纪伯伦是如何表达自己对音乐的理解的。
从名人谈音乐入手,引发学生对话题的兴趣,为研读文本做铺垫
梳理思路
1、本文自然分为四个部分,请同学们默读文本,圈划各个部分的关键语句,从而概括出每个部分的内容要点。
2、文章四个部分围绕着音乐与心灵的关系,揭示着音乐的种种魅力,那么这四部分内容的侧重有什么不同呢?
1、第一部分揭示了音乐的特质,“音乐是心灵之声”;第二部分揭示音乐是来自上苍的一种语言,反映了人的真实内心,可以触动人的细微的感情;第三部分说明音乐对人具有神奇的作用;第四部分说明音乐陪伴着我们的灵魂,和我们一起越过生活的各个阶段。
2、第二部分作者承接第一部分深层挖掘音乐成为“心灵之声”的原因;第三部分侧重于写不同情况下音乐对不同人的作用;第四部分侧重于写音乐对同一个人不同阶段的作用。
培养良好的阅读习惯——圈划。
训练通过筛选文本信息,把握文本关键语句,从而归纳文章要点的能力。
品味语言
1、音乐有声无形,要把这样一种抽象的艺术转化成让读者可感的视觉形象绝非易事,纪伯伦是如何做到的呢?
2、别致生动的比喻、丰富的想象、联想都是纪伯伦作品的重要特色,从本文中你还感受到哪些语言特色?
1、通过比喻的修辞手法的运用。如音乐“是叩击感觉门扉的纤纤素手”“音乐好似明灯”等等形象生动地揭示了音乐的特质。
通过想象和联想的手法。作者凭借自身对音乐的真切感受,想到了音乐对征战者、牧羊人、旅人的重要性从而体现音乐有振奋人心的作用。
2、其他的修辞手法运用。如反复、对比、排比、比拟等。
长句的运用。如“在那痛苦的时刻……为他送殡”语言舒缓低沉。
在文中作者将音乐称为“她”,把音乐人格化,称音乐是“我的爱人”“心灵的爱恋者”,不仅赋予音乐形象性,吸引读者,而且表达了作者对音乐深深的爱恋。
深入品读文本的内涵,同时从多个角度分析鉴赏本文的语言特色
作业布置
1、《音乐短章》中纪伯伦抒发了自己对音乐的理解与热爱。相信每个同学心中都有对音乐的理解、感受,请借鉴本文的写作手法,把你对音乐的理解书写下来。(200字左右)
以读促写,模仿本文的写作手法,化抽象为具象,让学生学习形象化的表达
思路点拨
作为纪伯伦第一部作品的节选,教师也可以在课后将《音乐短章》的其他部分有选择性地让学生阅读,使学生能全面了解纪伯伦对音乐本质的理解和热爱。或者选择纪伯伦其他重要的代表作品给学生阅读,让学生能更深入地感受纪伯伦作品独特的风格。
练习举隅
篇3
设计意图:
小班的幼儿自我认知、自我意识已经初步形成,对自己的身体及身边的事物越来越感兴趣。小手是孩子们身体上最常用、最熟悉的,他们每天用手做许多事情,对自己的小手已经产生了兴趣。本次活动旨在让孩子充分展开想象,让幼儿在想想、变变、玩玩的过程中对自己的小手更加喜爱,进一步激发幼儿喜爱小手、保护小手的意识。因此,我选择并设计了这个活动。
活动目标:
1、激发幼儿参与游戏的愿望,体验小手变、变、变的快乐。
2、鼓励幼儿大胆表现,培养幼儿的想象力和创造力。
3、尝试让幼儿学说短句“我的小手变变变,变成……”。
重点难点:
重点是让幼儿大胆想象、表现、体验游戏的快乐。
难点是让幼儿用小手去表现各种不同的事物。
活动准备:
1、知识准备:幼儿已经感知认识了“能干的小手”。
2、物质准备:磁带、录音机、背景图、颜料、盘子、湿毛巾。
活动过程:
1、教师和幼儿一起随音乐表演《小手在哪里》引起幼儿对小手的兴趣。(孩子们对这段音乐非常熟悉,通过和小手捉迷藏、玩游戏,幼儿非常开心,都十分乐意参与到活动中去,既集中了幼儿的注意力,又使他们对小手产生兴趣。)
篇4
1、复习演唱歌曲,鼓励幼儿随音乐模仿小树叶飘的动作,表现小树叶从哀伤到快乐的情感变化过程。
2、通过游戏“打扮树妈妈”,体验小树叶和大树妈妈间的亲情。
活动准备:
1、三种颜色的树叶(人手一片)、三棵树干。
活动过程:
一、听音乐入场
“秋天到了,秋风一吹,小树叶就从树妈妈身上飘下来了,我们一起去捡树叶吧,每个人只能捡一片树叶。”(幼儿跟老师一起进教室捡树叶)
(老师拿树叶贴在身上)看,现在我就是一片小树叶了,你们也来做小树叶吧。好,把树叶贴在身上吧。现在我们都是小树叶了,秋风一吹,小树叶都飘起来了。(听音乐学小树叶飞)
小树叶飞累了,到小椅子上休息一会儿吧。(小朋友坐到位置上)
二、复习歌曲第一段,表现小树叶哀伤的情感
1、跟着旋律演唱歌曲第一段。
“上次,我们学了小树叶的歌,我们一起来唱一唱。”(幼儿跟琴声唱地一段)
2、启发幼儿把小树叶伤心害怕的感觉唱出来。
“小树叶离开了妈妈,心里怎么样?”(伤心、难过)“那我们怎么唱才能把小树叶伤心、难过的心情表现出来呢?(幼儿说)“那就按小朋友说的来唱,注意唱的时候要慢一点,把小树叶离开妈妈时伤心、难过的心情唱出来”(幼儿跟琴声唱第一段歌词)
3、边唱边做动作。
刚才我们是用歌声和表情来表现小树叶伤心、难过的样子,那能不能用动作来表现呢?我们来听音乐试一试,我要看看哪个小朋友表演得最好。(幼儿集体表演)
“刚才我看到XX、XX、XX,他们的动作表情都表现了小树叶伤心、难过的心情,现在请他们到前面来表演。”(请三四名幼儿)
“他们表演得好不好?等会儿小朋友再表演得时候,你喜欢谁的动作就跟他学一学,也可以自己想不同的动作。好,我们一起起立,听音乐准备好。”
三、复习歌曲第二段,表现小树叶即将打扮树妈妈的喜悦情感。
1、“小朋友表演得真好,那小树叶离开了妈妈心里害怕吗?”(不害怕)
“对,小树叶很勇敢,那我们一起来唱第二段,要把小树叶勇敢的样子唱出来。”
“小树叶回来打扮树妈妈心里怎么样?”(很高兴、开心)“那我们应该怎么唱呢?”(幼儿说)“刚才第一段小树叶伤心、难过时我们唱得很慢,那现在表现高兴、开心该怎么唱呢?(欢快、跳跃一点)那我们就来唱得欢快、跳跃一点,把小树叶高兴、开心的心情唱出来。
2、边唱边做动作。
“小树叶是一边唱歌一边跳舞来打扮树妈妈的。”“那我么也来一边唱歌一边学小树叶跳舞吧。小朋友要动脑筋,想出不同的动作。”(幼儿听音乐边做动作边唱第二段歌词)
四、学习游戏“打扮树妈妈”,表现小树叶成功打扮树妈妈时自豪的情感。
1、交代游戏规则:
“现在我们就来玩打扮树妈妈的游戏。看,这儿有三棵大树(出示三棵大树妈妈)“等会儿我们完整地演唱歌曲,当唱到‘打扮树妈妈’时,小朋友就拿你的树叶贴到树妈妈的身上。你要看看哪棵树的叶子颜色跟你的树叶一样,就把你的树叶贴到那棵树上。好,我们开始吧。”(听音乐完整演唱歌曲)
篇5
随着社会生活现代化进程的加快,现代生活给幼儿带来的潜在危险日益突出,像火灾、溺水、拐骗、突发是件等一系列危险时刻威胁着年幼的孩子。幼儿生活经验少,自我保护能力差,极易受到伤害,因此,对幼儿进行自我保护教育和学习处理一些突发是件十分必要。与其整天把幼儿看管得紧紧的,不如教会他们必要的安全知识。鉴于此,我除了在日常生活中注意对孩子进行这方面的随机教育外,觉得有必要组织一次专门的教育活动,对孩子进行教育,让幼儿掌握正确的报警知识。
二、幼儿情况分析:
中班幼儿年龄小,不处在未成年期,缺乏生活经验和自我保护能力,在日常生活中很容易发生意外伤害,虽然知道了一些急用电话,但还不会正确使用,我利用经常发生在孩子周边的生活经验开展有益的教育活动,从而真正体现《纲要》中提出的将教育生活化、生活教育化精神。
三、说活动目标:
通过以上教材内容分析和幼儿情况分析,按照《纲要》涉及的五大领域教育目标,根据中班幼儿的特点,我为本活动定出了两条教育目标。第一,让幼儿知道几个常用的报急电话,并会正确拨打报急电话。第二,增强幼儿的自保护能力。
本活动的重点是:让幼儿通过活动知道几个常用报急电话,学会保护自己。难点是:会正确拨打报急电话。
四、说活动准备:
为顺利完成以上教学目标,在活动准备方面,特作如下安排:
1、幻灯机、幻灯片。(内容是一些突发是件的过程)
2、三 幅有关突发是件图画。
3、一部电话。(供幼儿学习拨打报急电话)
五、说活动过程:
本次活动,以新《纲要》为指导,从“认知—情感—行为”三大块,由浅入深,从感知到体验,使原有经验与新经验之间建立有机联系,让幼儿在互动式、开放式、探究式的教育活动中,自主地、能动地、创造性地学习。但是众所周知,这些安全知识比较抽象,光靠枯燥无味的讲解,幼儿是没有兴趣的,也更是不可能掌握的,只有通过这些丰富多彩、形式多样的活动让每个孩子都真正动起来,使每个孩子都主动、积极地去记住这些报急电话,才能使幼儿自己遇到紧急问题时会使用这些号码。本活动分为两大部分:第一大部分,以幼儿自己探索知识,形成对安全知识的兴趣为主要内容;第二大部分,让游戏活动的知识落实到行为。具体安排如下:
第一环节:放幻灯,吸引幼儿注意力。目的将幼儿注意力集中到活动中来。
第二环节:我让幼儿在“该怎么办”情景中,通过看、说、获取相关经验,“小明这时该怎么办,我们帮他想想办法”,幼儿相互讨论,教师、幼儿在师生互动、生生互动中,形成合作学习机制。
第三环节:学习拨打报警电话。要求幼儿不但要说出报急电话号码,而且还要正确拨打电话。这样使幼儿不但掌握知识,而且掌握正确的报警的方法。
第四环节:游戏活动,本活动在幼儿掌握初步的报警知识的基础上,为幼儿设置一个情景,幼儿在游戏过程中,使报警知识得到强化、内化。
篇6
《红蜻蜓》教学设计
教材分析:
这是一首著名的日本儿童歌曲,由作曲家山田耕筰根据日本诗人三本露风回忆童年情景的诗作谱而成。歌曲为3/4拍,共八小节。歌曲短小精炼,曲调自然流畅,感情真挚具有梦幻般的意境。歌曲分为两个乐句,第一乐句旋律上行,第二乐句以下行作为呼应。
教学目标:
1、情感态度价值观:感受歌曲深情的情绪以及勾起心中美好的回忆培养学生热爱生活,热爱大自然的感情。
2、过程与方法:让学生通过体验、感受、模仿、探究、合作等方式参与不同的音乐实践活动,感受歌曲所表现的音乐形象。
3、知识与技能:在歌曲学习中掌握渐强渐弱的力度记号,能用轻柔、连贯、优美、和谐的声音演唱歌曲。并能按力度记号的变化表现歌曲的情感和意境。
学情分析:
四年级的学生的生活范围和认知领域进一步扩展,体验感受与探索创造的能力较低年级学生有了很大程度的增强,能发现自然界中各种音响,并能听辨出不同的歌曲情绪,能从音乐中体会歌曲的力度、速度、节奏、音色等音乐要素。在课堂上随音乐做出不同拍子的律动,感受音乐节拍来感受歌曲。
教学理念:
新课标提出以审美为核心,以兴趣爱好为动力在潜移默化中培养学生。因此在本课中我加强学生对音乐的整体感受,采用聆听法引导学生感受体验音乐要素在音乐中所起到的作用,进一步体验音乐情感。本节课我以力度记号为切入突破点,解决歌曲知识的难点。我力求通过本课的学习,让学生在音乐诸多方面的能力都有所提高与增强。
教学重点:
用轻柔、连贯、优美、和谐的声音演唱歌曲。并能按力度记号的变化表现歌曲的情感和意境。
教学难点:
在歌曲学习中掌握渐强渐弱的力度记号,并能按力度记号的变化表现歌曲的情感和意境。
教学过程:
一、导入新课:
1、师弹奏钢琴曲《童年的回忆》
【设计思路:教师弹奏钢琴曲的导入,即贴近学生的生活,又能调动学生的学习热情拉进师生之间的距离】
师:同学们,你知道老师弹奏的钢琴曲曲名吗?
是啊!一曲童年的回忆,勾起我们对童年的美好的美好回忆,每个人都拥有难忘的童年,童年是美好的,更是难忘的。在日本美丽的富士山下住着一个可爱的小女孩,当山上的桑树结满桑果的时候,小女孩就会在傍晚的时候,挎着一个小竹篮上山去采桑果。这时候,天空中布满了美丽的晚霞,很多很多的红蜻蜓在晚霞中满天飞舞,这景色真美啊,小女孩被眼前的美景深深吸引,沉浸在这美好的画面中,深深的陶醉了。红蜻蜓——这童年时代美好的记忆从此永远地刻在了小女孩的脑海中,不能忘怀。
童年多么难忘啊!让我们一起来走进小女孩那美丽的童年吧。2、初听歌曲《红蜻蜓》。
【设计思路:依据课标要求,遵循音乐学习规律,以听觉入手,初步聆听歌曲,体会歌曲的情绪、节拍,培养学生感受音乐的能力以及语言表述能力等】
3、揭示课题:
师:刚刚我们听到的歌曲就是今天我们要学习的日本山田谱曲的歌曲《红蜻蜓》。
二、体验感受:
1、展开想象:
师:当我们听到这首动听的歌曲,你仿佛看见了怎样的画面?
生:略
师:用我们手中的小纸片,你能表现出怎样的效果。
A、听老师的树叶声有什么变化?
B、讲解力度记号:
渐强记号
渐弱记号
C、利用手中的小纸片表现出渐强渐弱记号。
D、听歌曲,用手中的小纸片为歌曲创设意境。
三、学唱歌曲:
师:通过刚才的聆听,你觉得这首歌带给你怎样的感受,用词语形容一下。
生:
师:是怎样的节奏带给我们摇荡的感觉?
生:3/4拍
1、请你用不同的方式表现3/4拍
2、画拍表现3/4,强弱规律表现3/4拍,
3、用蜻蜓飞的动作表现三拍子。
【设计思路:课标中提到:“四年级学生能随着歌曲做出相应的体态反应。”因此我以蜻蜓的优美动作表现音乐,再次感受三拍子强弱规律,并渗透歌词红蜻蜓与红蜻蜓呀演唱时的区别。】
4、师范唱,听一听老师用了什么样的情绪?
【设计思路: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吸引学生的注意力,】
5、生深情哼唱歌曲旋律。
师:旋律和歌词就像是画家的线条和色彩,为我们展示一幅幅美丽的图景,这首歌为我们展现了怎样的画面呢?让我们从歌词中去寻找吧!
6、带节奏读歌词。
【设计思路:课标中提到,节奏是音乐的骨架,此环节既是感受音乐的过程,也是体会三拍子强弱规律的过程,并以节奏做为切入点解决歌曲中演唱的难点】
7、填词。
【设计思路:学习歌曲的重要环节,准确的演唱歌曲是歌曲表现的先决条件】
8、加入力度记号演唱。
【设计思路:为了让音乐作品更好的表现,渐强渐弱的歌曲处理时必要的,这使得歌曲更加动听,让学生理解渐强渐弱记号在表现歌曲时所起到的重要作用。】
四、表现歌曲:
加入表演、伴奏等形式演唱歌曲。
篇7
教学内容:冀教版音乐教材四年级下册第八单元童心放歌《种太阳》。
教学目标:
1、学习用纯净、富有弹性的声音演唱歌曲《种太阳》,表达少年儿童创造理想未来的天真美好的愿望。
2、通过听赏歌曲,进一步了解演唱形式在音乐表现中的作用。
教学重点:有感情地表演歌曲《种太阳》。
教学难点:歌曲中抒情部分和活泼部分的表现要准确。
教学准备:教学课件
教学过程:
一、导入:
1、师:同学们,老师给你们带来了一个谜语。(打一物)劳动英雄红面孔,天一亮来就出工,从东到西忙不停,直到傍晚才收工。
2、学生回答。(老师做简单评价,表扬学生)
3、师:你知道太阳在我们的生活中代表什么吗?(温暖和光明)
二、新课教授
师:今天我们就来学习一首和太阳有关的歌曲。
播放课件(音乐视频《种太阳》)
师:1、听完这首歌,你们知道这个小朋友的愿望是什么吗?(种太阳)
2、种出这么多的太阳有什么用处?(学生回答:送给南极、送给北冰洋、挂在冬天、挂在晚上)
3、师:出示整首歌的歌词。(学生自己朗读歌词,指名朗读歌词)
(一)学习第一乐段
师:请同学们听老师将这段歌曲来演唱一遍。(出示第一段歌词)(学生认真看歌词,认真听老师唱。)
教师教唱这一部分。
(师生共同演唱)
4、师:这个小朋友把种下的太阳送往了有需要的地方,这是多么美好的愿
望,我们应该带着什么样的心情去唱这首歌曲呢?(充满希望、带着美好憧憬)
师:让我们加上这样的感情来唱一下吧。
(二)学习第三乐段
过渡:太阳,送往了南极,北冰洋,甚至挂在冬天和晚上?那么,当太阳送过去以后那些地方会有什么样的变化呢?同学们在歌词中寻找答案。
哪些地方有了变化呢?(学生回答:世界的每一个角落,都会变得温暖又明亮)。说的不错,到那个时候世界的每一个角落都会变得温暖又明亮,同学们和老师一起把这美好的希望来唱一下吧!(师生一起唱)
师:这时候世界的每一个角落都变得温暖又明亮。我想我们内心深处也一定充满了感叹!如果让你用一句话来表达你的感叹之情的话,你会说什么呢?(学生回答:啊!世界真美好啊!太好啦!……)
(三)学习第二乐段(过渡句)
(1)师:原来太阳的作用这么重要。那就让我们一起来种太阳吧!
(2)师范唱。
(3)和老师一起来种太阳吧。(师生共唱)
(四)完整演唱歌曲
师:通过对歌曲的了解,我们知道这个小朋友希望把太阳送往有需要的地方,因为能送来温暖和光明,那你说如果是你你的心情怎么样?(高兴……)用什么样的歌声来表达这样的心情呢?(明亮、动听的、活泼……)
学生跟视频唱,跟伴奏带唱, 分组演唱,提示情绪!
三、创意课堂
师:发挥想象,你能做一个小小词作家吗?
歌曲中的小朋友非常有爱心,把太阳送给需要光明和温暖的地方,你觉得哪些地方还需要光明和温暖呢?下面请同学们讨论一下,发挥想象,改编一下歌词?
例如:一颗送给送给——(残疾人),一颗送给送给(敬老院),一颗挂在挂在(教室里),一颗挂在挂在(每个人心里)。
四、情感延伸
师:同学们,世界上还有许多需要我们关注的人和事,我们的国家近几年发展很快,但在我国的偏远地区和山区仍然有一些人,他们的生活得不到很好的保障,看那些瘦弱无助的孩子,为了帮助家里解决生计,在寒冷的冬天还要上山拣柴;一个个孩子在冰冷的教室里,小脸蛋冻得通红;孩子们没有像样的教室,只能在外面,或者在充满泥水的教室里上课。还有那些在战争中失去亲人无家可归的孩子们......
师:看到这些图片,大家会萌发出什么样的愿望呢?(学生自由畅谈。如:我想有一支马良的神笔,给贫困山区的人们画许多粮食,给灾区那些无家可归的孩子画一间房子,再画一间教室,让他们有家回,有书读,过上幸福生活……)
师:同学们都有着这么美好的愿望,那么让我们带着这些美好的愿望把歌曲再来唱一遍吧!
(师带着学生演唱歌曲)
篇8
教学目标
情感目标:唱会歌曲《癞蛤蟆和小青蛙》并感受歌曲风趣、活泼的特点。
知识目标:能根据节奏读歌词。
能力目标:了解力度记号中强、中弱并运用到歌曲当中去。
教学重点
感受歌曲《癞蛤蟆和小青蛙》风趣、活泼的特点。
教学难点
了解力度记号中强(mf)、中弱(mp)并运用到歌曲当中去。
学情分析
这首歌曲对于四年级来说并不难。歌曲不仅将小动物的叫声融入到音乐作品中能进行表演,而且采用“对话”的方式更增加了情趣,相信孩子们会很积极的投入进活动中来。所以这节课设计以自学和引导为主来学习这首歌
教学过程
一、组织教学
二、谈话导入
癞蛤蟆与小青蛙有什么相同与不同之处?
三、新课学习
1.聆听歌曲范唱,感受歌曲风格特点。(是怎样一个故事?)
(1)歌曲中的癞蛤蟆和小青蛙之间发生了什么事?(介绍癞蛤蟆和小青蛙)
(2)你觉着这首歌具有怎样的风格(风趣、幽默、活泼)
这首歌曲在演唱中有什么与我们平时听的其他歌曲不同?(演唱中有对白)
(3)他们相遇后心里是怎样想的?
2.复听歌曲
(1)请听到念白的地方学生跟着念(注意节奏)
男孩子:癞蛤蟆的话
女孩子:小青蛙的话
(2)前两句念白情绪?(高兴地、兴奋地)
后两句念白情绪?(失望地、生气地)
(3)再次聆听,跟着念白要读出不同情绪(边念边打节奏)
3.学唱歌曲
(1)指导学生念歌词(放音乐学生跟着节奏念)
(2)学生跟着琴轻声哼唱
(3)讲解重难点
(4)用活泼快乐风趣的声音完整地演唱
(5)情绪处理,力度处理(mp、mf)
癞蛤蟆声音:用中强
小青蛙声音:用中弱
(6)分角色演唱
4.为歌曲伴奏
加入响板、铃鼓、和鼓……
篇9
教学目标
1、通过聆听《玩具兵进行曲》感受并体验进行曲音乐的快乐、积极的情绪,会听辩乐曲第一部分的两个主题。
2、学生通过欣赏、模仿、合作等形式体验进行曲的速度与情绪并参与表现。
3、了解乐曲背景,感受进行曲的速度、力度,在感受音乐中逐渐养成良好的聆听习惯。
重点难点
教学重点:引导和鼓励学生积极参与音乐活动,听辨第一部分的两个主题,并会用踏步感受进行曲的速度与情绪。
教学难点:引导学生用2/4拍子进行踏步律动的动作体验并表现乐曲的变化。
教学过程
活动1【导入】激趣导入
教师敲小军鼓,学生听音乐踏步走进教室。
师:同学们,刚才我们随音乐踏步走进教室时听到的音乐,是德国作曲家耶赛尔创作的。这首作品是作曲家小时候做了一个有趣的梦而创作的,作曲家小时候到底做了一个什么梦呢?你们想不想知道?音乐会告诉我们的,现在就让我们完整的聆听这首乐曲吧。
活动2【讲授】完整欣赏,简介作品背景
1、初听音乐。说说音乐情绪。
(要求:仔细听音乐,感受情绪并认真思考乐曲讲述了一个什么故事?)
师:乐曲家做了个怎样的梦呢?(1、美丽快乐的2、恐怖的。3、忧愁的)为什么这么认为呢?(情绪是欢快活泼的)作曲家都梦见了什么呢?
师:同学们的想象力可真丰富,作曲家的这个梦是不是象你们说的那样呢?根据作曲家的回忆,这个美丽的梦是这样的。一天晚上,玩具的小主人睡觉了,小主人梦见玩具盒里的玩具们一个个从玩具箱里偷偷的爬出来。他们排成整齐的队伍游行。他们抬头挺胸走起来可真神气。其他的玩具看到了,也模仿着玩具兵的样子走了起来。最后,玩具兵和其玩具们高兴的跳起舞来。正当天刚蒙蒙亮的时候,小主人醒了,玩具们惊慌的逃回玩具箱内。小主人打开箱子一看,玩具们东倒西歪的躺在里面。呵,原来是场美丽而快乐的梦。
师:这么美的梦,这么好听的音乐,谁能跟它取一个好听的名字呢?(出示课题)
活动3【讲授】欣赏引子部分
1、听引子部分,提问:乐曲的开始部分你们听到了什么?你想到了什么情景?(军鼓声、号角声)
2、用da模仿号角的声音,并做动作。
活动4【讲授】欣赏第一部分
1、播放第一部分,感受乐曲的情绪,并观察老师做了什么动作。(第一主题做踏步动作,第二主题做拍手动作)
2、师弹奏第一主题,请学生说是走步还是拍手部分,并请个别生、小组、全班跟着音乐做动作。
3、跟琴用da哼唱第一主题。
4、学生随第一主题音乐踏步走
5、教师弹奏第二主题,请学生判断,并用da哼唱第二主题。
6、师弹奏第一部分的两个主题,生随音乐走步、拍手。
7、师:其实我们刚才走步,拍手部分就是这首乐曲的第一部分的两个主题,走步部分是第一主题,拍手部分是第二主题,现在老师用A表示第一主题,用B表示第二主题。(板书)
8、聆听第一部分音乐,数数A、B两主题各出现了几次?听到第一主题时用一个手指头表示,听到第二主题时用二个手指头表示。
师:第一主题出现了几次,还记得顺序吗?
(师板书A
B
A)
9、师:聆听了第一部分的音乐后,让我们感受到了玩具兵们精神抖擞的迈着整齐的步伐行进的情景,因此,老师就给第一部分音乐取名“行进主题”。
10、用串铃、沙锤、双响筒为第一部分伴奏,创设伴奏节奏。
11、再次完整聆听第一部分音乐,并边踏步边用打击乐器伴奏。
活动5【讲授】欣赏第二部分
1、播放第二部分,想象下玩具兵们这会儿又会在干什么呢?(跳舞、做游戏------)
2、师:刚才老师为第一部分取名“行进主题”,这次老师想请同学们帮老师为第二部分主题取个好听的名字,哪位小朋友想到了?(舞蹈主题)
3、师:能告诉老师你们最喜欢的玩具是什么吗?能不能演一演,那就让我们随着音乐演一演自己喜欢的玩具吧。(再次聆听第二部分音乐)
活动6【讲授】欣赏第三部分
1、师:现在就让我们来听听这部分音乐,请同学们边听边思考和哪部分的音乐有相似之处呢?请你用相应的声势动作表现出来。
2、(师鼓掌)师:真不愧是一群神气、威武的小玩具兵们,小玩具兵们,现在谁能告诉老师这部分的音乐和哪部分音乐相似?(第一部分)
3、师:对了,这就是这首乐曲的第三部分音乐,(板书)它是第一主题的再现。
活动7【讲授】欣赏尾声部分
1、师:玩具兵们正玩得高兴,忽然音乐发生了变化,请你听听这里发生了什么事?(播放尾声)
师:你想到了什么?(玩具兵们迅速跑回盒子)不知你们在音乐中有没有听到这个声音(师模仿号角音),这是什么音调?还记得吗?(号角)对呀,你们和我想的一样,其实刚才我们听得这段音乐就是这首乐曲的尾声(板书),尾声中再次出现了号角的音调,同时,出现了下行音阶(师哼唱)好像小主人醒了,小玩具兵们吹响号角召集伙伴们回到盒子的情景,最后用一个强音结束了全曲,好像小玩具兵们跑回盒子后,“嘭”的一声盖上盒子的声音。
2、师:哦,原来小主人突然醒了,所以音乐发生了变化,现在让我们再来听一遍尾声,我们来扮演惊惶失措的玩具兵,当音乐告诉你小主人醒了,我们可以用手指表现下滑音阶,当你听到最后一个强音时就快速的坐到自己的座位上。
活动8【讲授】表现乐曲
师:孩子们,这首玩具兵进行曲我们就全部欣赏完了,接下来,就让我们完整的欣赏全曲,再来演一演威武,神气的小玩具兵们好吗?我们一起来分工一下吧。我请一位同学来指挥,其他同学在第一、三部分边踏步边用打击乐伴奏。第二部分扮演自己喜欢的玩具。引子和尾生部分我们就来一起吹响号角好吗?老师也加入你们的退伍,欢迎吗?小玩具兵们准备好了吗?(播放整首乐曲绕教室踏步行进)
篇10
一、重视音乐理论教育
在当前的幼教音乐教学中,多数教师对音乐教学的目标和内容都有主观上的认识,其认为音乐教学就是简单地组织幼儿进行歌唱、舞蹈以及简单的弹奏。这是一种错误的主观意识,体现出教师对音乐教学的认识不到位。教师要在幼教音乐教学中培养幼儿的音乐素质就应该重视音乐理论教育,要让幼儿对基本的音乐理论有所认识。进一步说,随着幼儿对音乐的认识加深,其才能从最初级的歌唱和舞蹈,上升为对音乐的探究、认知和鉴赏。在此过程中,幼儿的音乐感知能力、审美能力和鉴赏能力得到提升。
二、激发幼儿学习兴趣
教师应该在幼教音乐教学中激发幼儿对音乐的兴趣,不但要逐步提高幼儿的音乐综合能力,更应该引导幼儿在音乐教学中更加主动与积极,并逐步形成终身学习的意识和习惯。这就需要教师增加幼教音乐教学的生动性与趣味性,要让幼儿能够在学习音乐的过程中感受音乐的魅力。一方面,教师可以在区域活动中组织幼儿进行音乐游戏,如在游戏过程中播放背景音乐,让幼儿在游戏中获得快乐,同时对音乐产生好感。另一方面,教师可以在音乐教学中增加教学的趣味性,如组织幼儿进行合唱和集体舞蹈等。在此过程中,幼儿不但完成基本的音乐教学,同时也在集体活动中分享快乐、获得快乐。此外,教师也可以借助信息技术进一步增加音乐教学的趣味性。例如,教师可以利用信息技术给幼儿播放《黄河大合唱》,让幼儿在听歌的同时观看视频,感受歌曲的节奏感,并由此鉴赏音乐,提高幼儿的审美和鉴赏能力。
三、结语
相关期刊
精品范文
1音乐鉴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