浮力教案范文
时间:2023-03-27 06:58:53
导语:如何才能写好一篇浮力教案,这就需要搜集整理更多的资料和文献,欢迎阅读由公务员之家整理的十篇范文,供你借鉴。
篇1
(二)教学要求
1.知道利用浮力使物体上浮、下沉、悬浮或漂浮的原理。
2.知道轮船、气球、气艇、潜水艇的浮沉原理。
(三)教具:铁块、木块、废牙膏皮、玻璃水槽、水、自制潜水艇模型(12-11小实验)。
(四)教学过程:
一、复习提问:
1.浮在水面上的木块没入水中部分的体积是50厘米3,它在水面上的体积是25厘米3。求:它受到的浮力多大?它的质量多大?木块的密度是多大?(出示小黑板,并画有图12-5示意图)
要求每个学生在练习本上演算。由一名学生板演。演算完毕,教师讲评。
2.物体的浮沉条件是什么?
物体浸没在液体中:下沉,F浮<G物;上浮,F浮>G物;悬浮,F浮=G物。物体漂浮在液面上的条件是:F浮=G物。
追问并演示:实心铁块在水中下沉,木块在水中上浮,试比较铁和木块与水密度的关系。
教师启发学生答出:
铁块浸没在水中下沉,
F浮<G物,
G排水<G铁,
ρ水·g·V排<ρ铁·g·V铁。
铁块浸没水中,V排=V铁,实心铁块的密度大于水的密度,铁块下沉。
同理可得出,ρ木<ρ水,木块浸没于水中,木块重比它排开的同体积的水重小,木块在水里受到的浮力大于木块重,所以上浮。最后浮出水面,漂浮在水面上。
二、进行新课
1.新课引入
提问:实心铁块密度大于水的密度,下沉。可否让密度比水大的铁块在水中上浮或漂浮在水面?
启发学生回答:轮船是钢板焊成的,采用空心的办法,使物体的密度小于水,它就可以浮在水面。
演示:把卷紧的牙膏皮放入水中,放手后可观察到它下沉。空心的牙膏皮能漂浮在水面上。
小结并板书:
“三、浮力的利用
1.采用“空心”的办法增大可以利用的浮力”
问:用树干挖空制成的独木舟的好处是什么?看课本图12-9。
答:减小重力,可以多装货物,增大了可利用的浮力。
2.轮船
①问:轮船为什么能浮在水面?
学生答出:采用了把它做成空心的办法,使它能够排开更多的水,增大浮力,使轮船能漂浮在水面上。
②介绍轮船的大小用排水量表示。
排水量:轮船满载时排开的水的质量。
以上两问题、边讲边板书。
板书:
“2.轮船:
①把密度大于水的钢铁制成空心的轮船,使它排开更多的水而浮在水面上。
②排水量:轮船满载时排开的水的质量。单位是吨。”
③计算课本P12-8轮船一段中的问题。
学生板演,其他学生自己演算,教师讲评。
④轮船从河水驶入海里,它受到的浮力大小有无改变?它的排水量是否改变?
学生回答,教师小结:轮船从河水驶入海里,因为它是漂浮状态,所受浮力大小等于船重,因此受到的浮力大小不改变。它的排水量也是不变的。追问:轮船从河水驶入海里是浮起一些还是沉下一些?
答:轮船将浮起一些。轮船从河水驶入海水里,它受到的浮力不变,即排开的河水重和海水重相同。但海水密度大于河水密度,因此,轮船排开海水的体积小于它排开河水的体积,所以轮船将浮起一些。
3.潜水艇:
问:采用什么方法可以使潜水艇下潜、悬浮在水中或浮出水面?
演示:潜水艇小实验,简介装置,进行演示。
看课本图12-13,图12-14。重点观察潜水艇的水舱及水舱中水的多少对潜水艇浮沉的影响。
学生回答、教师小结:
“下潜”:向潜水艇水舱中充水,潜水艇逐渐加重,潜水艇重大于它受到的浮力,就逐渐潜入水中。
“悬浮”:当水舱中充满水时,潜水艇重等于浮力,潜水艇可以悬浮在水中。
“浮出水面”:用压缩空气将水舱中的水排出一部分,潜水艇变轻,潜水艇重小于它受到的浮力,从而浮出水面。
板书:3.潜水艇:潜水艇的下潜和上浮是靠改变自身重来实现的。
4.气球和气艇:
看课本图12-15,图12-16,并阅读课文。
问:节日气球、热气球、飞艇,其体内充的是什么气体?这种气体的密度比空气的密度大还是小?它为什么能够升空?
答:节日气球或携带气象仪器的高空探测气球里充的是氢气或氦气;热气球充的是被燃烧器烧热而体积膨胀的热空气;飞艇中充的是氢气或氦气。这些气体的密度比空气的密度小。由于气球或飞艇的总重小于气囊排开的空气重,即重力小于浮力,气球和飞艇就能上升。当上升到一定高度,由于越高空气密度越小,它受到的浮力变小,浮力等于重力时,它就不再上升,停留在这个高度。请你想一想,如果这是个载人的带吊篮的气球,为了使乘客返回地面,你打算采用什么办法?
板书:4.气球和飞艇,体内充有密度小于空气的气体(氢、氦、热空气)。
篇2
【中图分类号】R97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004-7484(2013)06-0613-01
1 临床资料
患者女性,60岁,因流涕,咳嗽自服复方氨酚烷胺胶囊5min后感胸闷,憋气来诊。查体:T36.7C,P89次/分,R23次/分,BP120/80mmhg,心率齐,心音弱,双肺呼吸音清,自述以前感冒时曾服用过同种药物,出现过同种症状,未予处理,后自愈。结合既往病史,诊断为复方氨酚烷胺胶囊过敏,即刻给氧,同时静注地塞米松10mg,肌注非那根25mg,输注液体,治疗10min后患者症状逐渐消失。留院观察1天,患者自述无不适,生命体征平稳,给予银翘解毒颗粒每次9克一天三次服用。嘱其以后不要服用复方氨酚烷胺胶囊,感冒时尽量应用中成药或到医院诊治。服药出现不适症状立即停药就诊。
2 讨论
少数具有过敏体质的人在接触某些物质 (抗原物质 )如花粉、油漆、寄生虫、虾、蟹、动物皮毛、尘螨及青霉素类、磺胺类等药物后 ,引起组织损伤或生理功能紊乱,称为过敏反应,也称为变态反应。变态反应可分为4型,常见的是第Ⅰ型变态反应,它发生的过程是这样的 :过敏体质的人 ,在初次接触上述抗原物质后 ,在体内产生一种抗体,这种抗体吸附在肥大细胞的表面,肥大细胞因而被致敏 ,当再次接触那些抗原物质后 ,那些物质即与致敏的肥大细胞结合,使细胞内释放出组织胺、慢反应过敏物质、缓激肽及5-羟色胺类生物活性物质。这类活性物质可使毛细血管扩张和通透性增加,平滑肌痉挛、腺体分泌增多,表现在病人身上为:皮肤红肿、瘙痒、荨麻疹、流涕、喷嚏、哮喘、呼吸困难、恶心、呕吐、腹痛、腹泻等等一系列过敏反应症状,严重者还可产生过敏性休克。
严重的过敏反应有可能导致休克和致命的呼吸道疼痛。对过敏人群而言,在过敏原前暴露几秒钟或几个小时,就有可能出现过敏症状。几乎所有的物质,像昆虫毒液,花粉,乳液,特定的食物和药物都有可能导致过敏。还有些人的过敏反应原因不明。
过敏反应很严重的病人,就有可能出现麻疹,眼睛和嘴唇红肿等症状,咽喉内部可能也会肿胀,严重的有可能导致呼吸困难甚至休克。过敏也可能会伴随有眩晕,精神错乱,腹部痉挛,恶心,呕吐或腹泻等不良反应。
篇3
1、人体是导体,阻值一般不变化,由I=U/R。可知,电压越高,产生的电流越大,所以越危险。
2、安全电压:不高于36V(经验表明)
3、(1)手湿后人体电阻减少,由I=U/R可知,电流变大。
(2)水是导体,又会流动,易使人体与电源相连。
4、注意防雷:(1)雷电的特性、数据。(2)避雷针
二、中考关注
电路计算是初中物理的重点知识,它已成为历年来中考的必考内容。主要考点有:①记住欧姆定律的内容、表达式,并能熟练运用欧姆定律分析解决简单的电路问题;②知道串并联电路中电流、电压、电阻的关系,并会运用这些知识分析解决简单的串、并联问题;③知道电功、电功率的公式,并会求解简单的问题;④知道额定电压、额定功率、实际功率以及它们之间的关系;⑤记住焦耳定律公式并能用焦耳定律进行求解通电导体发热问题。
1、简单串并联问题
解决串、并联电路的问题,首先要判断电路的连接方式,搞清串并联电路中电流、电压、电阻的关系,结合欧姆定律和其它电学规律加以解决。
例1、(2004上海)如图1所示的电路中,电阻R1的阻值为10。闭合电键S,电流表A1的示数为0.3A,电流表A的示数为0.5A.求(1)通过电阻R2的电流.(2)电源电压.(3)电阻R2的阻值。
2、生活用电问题
家庭电路与我们的生活密切相关,家用电器在家庭里越来越多,有关生活用电问题的计算自然成为中考的热点。
例2、(2004佛山)在家用电器中,有许多电器的电功率是不同的下表列出了小明家的部分家用电器懂得电功率。
家用电器的额定电功率
*
小明在开着空调的房间里使用电子计算机,而且电热水壶在烧开水,如果家里只有这几种电器(各一件)在正常工作,在这种情况下,请计算:
(1)电路的总功率和总电流各是多少?
(2)如果平均每天使用3h,一个月(按30天计算)用电多少千瓦时?
3、变化电路问题
由于开关的通断、滑动变阻器滑片的移动改变了电路的结构,电路中的电流、电压值会发生变化,称之为变化电路问题。解决变化电路问题的关键是把动态电路变成静态电路,即画出每次变化后的等效电路图,标明已知量和未知量,再根据有关的公式和规律去解题。
例3(2004沈阳)如图5所示,电源电压保持不变,灯L1和L2上分别标有“6V3W”和“6V6W”字样,灯L3上标有“12V”,其它字迹模糊不清。当断开S1,闭合S、S2时,其中一盏灯能长时间保持正常发光;当断开S2,闭合S、S1时,电流表的示数为0.3A。求电源电压和灯L3的额定功率。
4、开放性问题
题目条件不确定,求解问题不指明,解答方法不惟一,答案形式多样化的题型,称之为“开放题”。解答开放性问题,要对题目所给的条件、过程、结论,进行全面的分析。对于自行补充条件的开放题,补充的条件要适当,使问题得以简单解决。
例4、(2004江西)如图12所示,R1为12的定值电阻,电源电压为9V,开关闭合后电流表示数为0.5A,通电5min.请你根据这些条件,求出与电阻R2有关的四个电学物理量
5、实验探究问题
例5、(2006年泰州市)为了探究电流与电压的关系,小华设计了图13所示的实验电路图.
(1)实验选用的器材如图14所示,其中电源为2节干电池,定值电阻为10Ω,滑动变阻器标有“10Ω2A”字样,则实验图14
图13
A
V
R
R''''
S
时电压表应选用的量程为V,电流表应选用的量程为A.
(2)请根据电路图用笔画线代替导线,将图14中的元件连成电路.要求:滑动变阻器的滑片向左移动时,电流表的示数变大.
(3)右表是小华探究电流与电压关系时记录的几组实验数据,通过对表中数据的分析,可得到的初步结论是:
.
*
三、堂上练习
1、在如图1所示的电路中R的阻值为2欧姆,灯泡两端的电压是3伏特,电源电压是4伏特,则R的两端的电压是______伏特,灯泡的电阻是______欧姆。
2、如图2中电源电压保持不变,R1为定值电阻。开关S闭合后,以下说法正确的是:
A.滑片P向右移动,表A示数变小,表V示数变小;
B.滑片P向右移动,表A示数变大,表V示数变大;
图2
C.滑片P向左移动,表A示数变小,表V示数变大;
D.滑片P向左移动,表A示数变大,表V示数变小。
3、计算题:
篇4
(一)从生活走向物理,从物理走向社会。在教学过程中,使学生认识到,生活中大量存在这样的现象,学习它是为了了解它,然后利用它更好的为我们服务。只有有用的知识有趣的知识,丰富的知识才是有力量的。
(二) 教学活动必须尊重学生已有的知识和经验,学习过程是自我构建,自我生成的过程,学生的个人知识,直接经验,生活世界是重要的课程资源。
【教学设计说明】:浮力是学生比较熟悉的一种力,是初中物理重点内容之一,在学生生活经验的基础上,通过观察和体验来建立浮力的概念、研究浮力的规律。这节课主要采用演示实验和学生实验相结合,注意引导学生动手、动脑、动口。
1、本课在引入新课时用了学生比较熟悉的事物和现象,这样去吸引学生注意力,也激发了学生的兴趣。通过对现象的分析总结,由生活回到物理构建浮力的概念。
2、用下沉的铁块与漂浮的苹果对比使学生的思维形成冲击,从而去进一步思考浮上来的物体受到浮力,下沉的物体是否也受到浮力的作用?学生会回到生活中寻找支持自己猜想的现象。小组交流再到小组上台汇报,使学生在交流中学习。
3、用称重法测量不同条件下物体所受浮力的大小,既可加强学生对新方法的掌握,又能够使学生获得增强活动技能的机会,这就是在实践中学习。
【教学目标】知识与技能目标:
1、认识浮力,并通过实验探究,认识到下沉的物体也受浮力的作用。
2、用称重法测量物体所受浮力的大小,从测量中进一步去发现影响浮力大小的因素。
3、经历探究浮力大小的过程,总结、归纳出阿基米德原理。
过程与方法目标:
1、通过实验探究认识浮力,经历探究浮力大小的过程。
2、在探究过程中通过设计实验增强思维缜密性,通过实验操作,加强学生动手能力。
情感态度价值观目标:
1、提高学生观察思考的能力。
2、培养严谨的科学态度和协作精神。
【教学重点和难点】教学重点:1、探究认识浮力,会测量浮力的大小。2、阿基米德原理。
教学难点:探究浮力的大小与排开液体重力关系的过程。
【教学手段】
实验探究多媒体课件(PowerPoint)
【教具】
演示实验器材:水槽(方形、圆形各一个)、乒乓球、烧杯、番茄、苹果、小铁块、氢气球、皮球、水桶、演示测力计、溢水杯、小桶。
学生实验器材:烧杯、水、浓盐水、酒精、重物(侧壁作好标记,将其高度分为三等份)、弹簧测力计、溢水杯、小桶。
【教学过程】
活动一:探究什么是浮力
1、学生通过观察、体验生活中常见的现象总结浮力概念
①把苹果、番茄放入水中,放飞氢气球,观察它们所处的状态
②将大皮球按入水中,产生按压皮球费力的感觉
2、通过观察和体验思考如下问题:
①为什么苹果、番茄可以浮在水面上?氢气球可以在空气中升起?为什么皮球很难按入水中?
②学生总结浮力概念:浸在液体或气体里的物体受到液体或气体竖直向上的托力,这个力称为浮力。
3、演示实验:观察水槽倾斜时水中系住乒乓球的细线方向,学生观察、思考、总结浮力方向是竖直向上的。
4、学生举例说明物体受到浮力作用
教师总结学生列举例子的共同特点,引导学生观察水槽中的铁块,使其与他们的固有思维形成冲击,进而激发他们思考下沉的物体是否受到浮力作用
活动二:探究下沉的物体是否受到浮力作用
1、学生作出猜想并说明猜想的依据
2、学生讨论设计检验下沉的物体是否受到浮力作用的方法并上台汇报
3、达成共识后,学生实验探究下沉的物体是否受到浮力作用
4、从实验中学生认识到下沉的物体也受浮力作用,并对物体进行受力分析,在已经建立起的知识结构上得到新结论
将下沉的物体浸没液体后,弹簧测力计的示数变小,说明下沉的物体受到浮力作用。F浮=G-F(称重法)
5、学生练习使用称重法测不同条件下物体所受浮力的大小
物体重力G= N
①、学生观察数据,是否有新发现
②、学生总结新发现――影响浮力大小的因素
物体所受浮力大小与物体排开液体的体积有关,物体排开液体体积越大,受到的浮力越大;物体所受浮力大小与液体密度有关,排开液体体积相同的情况下,液体密度越大,物体受到的浮力越大。
③学生再次体验将皮球按入水中的感受,从中进一步认识到影响浮力大小的因素,从物理再回到生活
教师引导学生按照上述过程分析,从而将思路转向探究浸在液体中的物体所受浮力大小与物体所排开的液体重力大小有什么关系。
(设计意图:让学生切身感受到浮力,通过实验学会测量、计算浮力的一种方法,并通过观察发现影响浮力大小的因素,为下面的探究做铺垫。)
活动三:探究浮力大小(阿基米德原理)
探究浸在液体中的物体所受浮力大小与物体所排开的液体重力大小有什么关系?
1、教师结合探究目的明确实验所需测量的物理量:F浮 、G排液
2、学生明确测浮力的方法。
3、学生讨论用集体的智慧攻克难关――设计被物体排开的液体重力的测量方案。
4、学生整理分析数据,展示实验结果,总结结论
浸在液体中的物体所受浮力大小等于被物体所排开的液体重力――阿基米德原理
公式:F浮=G排液
(设计意图:让学生自主探究,通过实验中的共同特征的归纳总结,得到结论。此活动是本节的难点,利用“分解法”将难点分散,降低台阶,同时提高学生的综合实践能力。)
篇5
我们进行了多媒体案例教学的尝试,利用多媒体的教学手段来实施案例教学确实比传统教学中单一的文字教学手段优越,可以实现如下功能:
1.1提高学生学习积极性,锻炼临床思维
多媒体案例教学法改变了传统的理论教学,从“填鸭式”单一教育变成图文并茂、声画并举地展示教学内容,使课堂变得活泼,吸引学生的注意力。采用案例教学方法,比如前置胎盘的病例,以临床症状晚期无痛性阴道流血为切入点,从病例所给出的临床资料中找出特征性的症状和体征,进行分析、归纳、综合,同时与前置血管破裂、流产等相关疾病鉴别,培养学生的横向思维和发散性思维,锻炼学生的临床思维能力,使学生较快的适应临床工作。调查结果表明,学生普遍认为听课时的注意力明显提高,激发了学生的求知欲和探索欲,课堂气氛活跃,加深了对理论知识的理解,教学效果明显提高。
1.2将抽象的知识具体化、形象化,解决了临床实习难的问题
在妇产科教学过程中,某些概念和机制比较抽象复杂,难以理解,学生很难在临床上见习到涉及生殖系统的疾病。多媒体案例教学法借用图像、声音、动画将难于理解的发病机制、病理变化以及临床表现、诊断、治疗措施栩栩如生的展示给学生,使其在短时间内接触大量且真实的l临床病例,提供了近乎真实的场景,学生通过对病例进行分析、讨论、总结,在教师引导下逐步获得分析问题、解决问题和临床应用能力,也有效地解决了妇产科学临床实习难的问题。
1.3节约时间,提高效率
妇产科学教学中经常涉及到许多相关学科如内科、外科等知识,医学院招生人数的逐年增加,课时的不断压缩,采用传统的教学方法是很困难的。多媒体案例教学能压缩授课时间,增强理论知识的系统化理解,适应教学改革的需要。教师无需板书、绘图,光盘图文信息形式丰富、信息量大、交互性强,给教师们提供了丰富的教学素材,解决了临床资源匮乏的问题,并且还节约了授课时间,学生不断发现新问题、解决新问题,缩短了学习过程,提高了教学效率。
2在多媒体案例教学中应注意的问题
多媒体案例虽然是一种现代化的教学手段,能调动学生学习的积极性,其授课方式也符合妇产科的教学特点,但是多媒体案例教学法在授课实践中存在一些问题需要注意。
2.1案例的选择与分析问题
案例的选择与分析是教学成功的关键。所有案例均应是临床真实的、完整的、适应学生的认知和接受能力的案例,切忌凭空编造。所选案例应由简到繁,由浅人深,适应学生的认知和接受能力。案例一经选出,还必须经过教师精心梳理、过滤。去粗取精,去繁留简,避免一大堆材料的简单堆砌。案例讨论对教师提出了更高的要求。教师在课前应做好周详的准备,案例分析的具体方法,应根据本次课的内容特点、学生的知识储备,已有的临床经验等来适当选用I。教学过程中要注意启发学生的思维,充分起到调动、引导的作用。在案例讨论课结束之后,教师应该把病例归类整理,建立病案库,并附卜讨论提纲,为今后的教学和考核提供方便。
2.2多媒体的适度与学生的互动
适量多媒体教学固然具有很多的优点,但如果教师完全使用多媒体来演示教学内容,将会降低教师的主导地位,授课节奏过快,影响到学生的听课效果,师生间的交流、互动性较差。多媒体技术仅仅应是辅助作用,不能取代教师的讲解。教师应在熟练掌握多媒体应用的基础E与板书等教学手段合理应用,这样才使课堂教学不会拘泥于多媒体上所展示的有限信息,教师还应在授课内容上很下功夫,精雕细琢,善于组织和控制课堂,着重组织与引导学生的参与,充分调动学生的主动性,最终更好的完成教学内容实现教学目标。
2.3多媒体案例的操作及切入时机的问题
篇6
下面以《前厅服务与管理》《第一章前厅部概述》中前厅部员工职业素养内容为例,说明如何实践宾馆专业案例教学。宾馆专业案例教学的组织过程一般包括呈现案例、设计问题、分析讨论、班级交流、总结评述这几个环节。
一、呈现案例,设计问题
案例:“it will do”与“it won’t do”的错位
一天,内地某宾馆一位客人到总台登记住宿,用英语询问接待服务员小杨:“贵店的房费是否包括早餐(指欧式计价方式)?”小杨英语才达到c级水平,没有听明白客人的意思便随口回答了个“it will do”,(行得通)。次日早晨,客人去西式餐厅用自助餐,出于细心,又向服务员小贾提出了同样的问题。不料小贾英语亦欠佳,只得穷于应付,慌忙中又回答了“it will do”(行得通)
几天以后,客人离店前到账台结账。服务员把账单递给客人,客人一看吃一惊,账单上对他每顿早餐一笔不漏!客人越想越糊涂:明明总台和餐厅服务员两次答“it will do”怎么结果变成了“it won’t do”(行不通)了呢?他百思不得其解。经再三追问,总台才告诉他:“我们早餐历来不包括在房费内。”客人将初来时两次获得“it will do”答复的原委告诉总台服务员,希望早餐能得到兑现,但遭到拒绝。客人于无奈中只得付了早餐费,然后怒气冲冲地向饭店投诉。
最后,饭店重申了总台的意见,加上早餐收款已做了电脑账户,不便更改,仍没有同意退款。客人心里不服,怀着一肚怒气离开宾馆。
设计问题:
(1)客人的不满出于何种原因?
(2)前厅管理者有何责任?
(3)采取何种措施加以补救?客人还会再度返回这家酒店吗?设法使其返回该怎样做?
二、分析讨论,班级交流
首先教师指导学生阅读材料,对于第一个问题(客人的不满出于何种原因?),学生可以从材料中直接找出问题的答案,接着老师可以问第二个(前厅管理者有何责任)、第三个问题(采取何种措施加以补救?客人还会再度返回这家酒店吗?若设法使其返回该怎样做?),这两个问题相对于第一个来说有点难度,需要学生思考并根据所学知识点进行归纳总结。可以采取小组讨论,要求小组每个成员都要发表自己的看法。
篇7
关键词:社交恐怖症;心理咨询;健康成长
基本情况:陈某,女,17岁,中职学校二年级学生。
一、主要背景概述
①家庭背景:陈某是独生子女,其父母为个体经营者,家庭经济状况良好,家族内没有精神病史。②个人成长史:父母对其管教非常严厉,自身的环境适应性较差,对父母依赖性强。③学习生活:不敢与老师、同学交往,尤其不和异性来往,学习成绩一般。④个性特征:敏感、自卑、性格内向、缺乏安全感。
二、主诉
①“爸爸妈妈对我要求非常严格,他们从我懂事时就要求我做一个规矩的女孩,不允许与男生来往,以免会受到伤害。”②“读小学时,我曾因在课堂上和男同学讲话,被老师批评并双双罚站,其他同学经常以此取笑我与他关系亲密,那种委屈及羞辱感至今仍不能忘记。”③“在读初中时,我无意看了班长一眼,刚好被他看到,他很鄙视地看了看我,我知道是因为他觉得我长得难看,我顿时恨不得有个洞让我钻进去。”④“中职一年级时,我在回答老师提问时不小心出现口误,引起同学的哄堂大笑。此后,我一见人或在人多的地方就觉得所有人在注视我,我感觉非常紧张、浑身发抖,不敢看别人的眼睛,觉得我在任何人面前说话都不自然,越克制紧张感就越强烈。”⑤“我真的很害怕与人交往,只想一个人躲起来。我知道这是不正常的,但是我又没有办法摆脱。”
三、观察和他人反映
①首次咨询印象:情绪紧张、言行拘谨、语音较低、言谈过程伴随一些紧张性动作,在外表上对自己不自信。②父母主诉:因为陈某是独生女,所以我们对她要求严格的同时,也一直处处保护她以免受到伤害。但她从小就不太爱说话,性格比较内向,不善于与人交往。③班主任反映:同学关系不和谐,几乎没有朋友,不喜欢参加班级活动,总是独来独往,学习成绩一般,在日常生活学习中经常出现不安、恐惧、心慌、出虚汗、注意力不集中等症状。
四、评估与判断
(1)心理测验评估。经陈某同意,做了以下心理测验:SCL-90(症状自评量表),其中强迫、抑郁、焦虑、敌对、恐怖、躯体化,人际关系7项因子分均高于正常,其中恐怖分高于正常的3倍。EPQ(艾森克人格问卷)测试结果表明偏向内向。
(2)分析判断。综合分析所获得的资料、心理测验结果,对陈某的问题持续的时间、强度和典型心理与行为异常表现的性质和严重程度进行分析判断:陈某有社交恐惧症。其主要表现为害怕社交场合和人际交往,恐惧、紧张、焦虑、避免与他人接触,出现回避行为。产生这些问题的原因主要有:父母严格的教养方式和过分呵护;自卑心理及错误的认知观念;因被班长鄙视和回答口误而被同学取笑的负性事件是进一步加剧其羞耻和自卑心理,导致与人交往恐惧进一步泛化的异常行为的深层心理原因;本身的人格特点:性格内向、敏感、胆怯、自卑、缺乏安全感。
五、咨询目标的制定
根据以上评估与诊断,经过双方共同协商,确定如下咨询目标:
(1)具体目标与近期目标。①缓解焦虑、恐惧情绪,减少回避行为,减轻其对正常学习生活的影响;②改变错误的认知观念,摆脱自卑心理;③能与陌生人对视;④逐步增加与熟人交往的次数;⑤能与人正常交往。
(2)最终目标与长期目标。完善陈某的个性,树立自信心,增强其人际适应能力,消除社交恐惧心理。
六、咨询方案的制定
(1)主要咨询方法。根据陈某的实际情况,主要运用认知领悟疗法、森田疗法、理性情绪疗法、系统脱敏法,另外,适当地配以放松练习等对其进行认知调整、行为指导。
(2)咨询时间。平均每周1次,每次1小时,但可根据具体的咨询阶段及需要,有一定的灵活性。
七、咨询过程
(1)咨询大致分为三个阶段。①分析判断与咨询关系的建立阶段。②心理帮助阶段。③结束与巩固阶段。
(2)具体咨询过程。
①第一次咨询。目的:了解基本情况、建立良好的咨询关系、对问题进行分析判断。方法:观察、面谈、心理疏导。过程:介绍心理咨询的有关事项与原则,询问基本情况;搜集资料,了解陈某的心理问题及其改变意愿;给予真诚的同感和关怀,让其适当宣泄情绪;进行分析判断、通过共同协商确定咨询目标。在这次咨询结束后,我还与陈某的家长进行了沟通,取得他们的支持与配合,在教养方式上向理解、民主的方向改变,尝试以平和、不苛求、鼓励的心态面对陈某。
②第二次咨询。目的:深入了解,确定产生问题的原因;帮助其客观地认识自身性格特点和不合理的观念;减轻自卑感。方法:面谈、认知领悟疗法。过程:让陈某对社交恐怖症有正确的认识,使她能更好地面对自己,减轻心理压力;了解其症状产生及发展的过程,确定产生问题的具体原因;共同探讨,帮助其客观地认识自己的性格特点;采用认知领悟疗法帮助其改变不合理的对男女交往的认知,从而使其情感和行为得到相应改变,减轻自卑感;安排咨询作业:让陈某将咨询后的体会和疑问写在本子上。
③第三次咨询。目的:检查陈某的咨询作业;了解咨询效果和需要调整的方向;讨论、建立恐怖等级脱敏表,通过系统脱敏疗法逐步使症状得以减轻。方法:面谈、系统脱敏疗法、放松练习。过程:根据恐怖等级脱敏表,有步骤地让陈某在放松状态下分级想象以前曾引起她恐怖和回避的情境,逐步增加其耐受程度;质疑其不合理的观念,帮助其建立较为现实的认知问题的思维方法,减少回避行为的出现;讨论和解答陈某的疑问和不理解的问题,让她发展出新的认识;安排咨询作业:记录行为反应并让其找出自身不合理的观念,并且分析、驳斥这些观念。
④第四次咨询。目的:让陈某对自身观念和行为的性质有更深的认识和体会;正视自己的症状、提高自我控制能力,减少社交回避行为;摆脱自卑心理。方法:面谈、认知领悟疗法、森田疗法、系统脱敏疗法、放松练习。过程:对陈某取得的进步,给予及时的赞许和支持,并鼓励其学会悦纳自己,树立自信,摆脱自卑心理;根据森田疗法“顺其自然、为所当为”的原则,促进其自我接纳,对恐惧症状做到“不怕它、不理它、不刻意注意它”,把自己的注意力放在吃饭、睡觉、学习等该去做的事情上;进行脱敏实地适应训练,从最低级到最高级,逐级训练,以达到心理适应,实在无法忍耐而出现严重恐惧时,采用放松疗法进行对抗;鼓励其培养自己的兴趣和爱好,积极参加有益的文体活动;安排咨询作业:记录系统脱敏的反应和感受。
⑤第五次咨询。目的:继续巩固咨询效果;增强自信心,使其主动放弃社交回避行为;让其明白问题的关键不在症状本身,而在于个人对待事情的态度和处理方式。方法:面谈、理性情绪疗法、系统脱敏疗法。过程:采用理性情绪疗法,在A-B-C人格理论的原理指导下,继续帮助陈某找出不合理的信念,加以分析、驳斥,让她意识到“所有人在注视自己”是一种不合理的观念,要把它转变为合理的观念;继续进行脱敏实地适应训练,澄清社交恐怖症状与焦虑的关系,使其逐步掌握调整自己情绪的方法,消除不合理的担心和恐惧;安排咨询作业:让陈某学会自我接纳、用感觉生活、做自己高兴的事。
⑥第六次咨询。目的:指出其努力的方向:学会面对、接受和承担学习和生活中的心理困惑;增强其自信心,消除其自卑感。方法:面谈、放松练习。过程:建议陈某继续进行放松练习,如呼吸练习和想象练习,让她在感到紧张和焦虑时,进行放松;鼓励其培养自己坚强的意志力和健全的人格,彻底走出社交恐怖症的阴影;巩固咨询效果,结束咨询。
最后,让陈某明白:其实,如果我们能用行动来改变,社交恐怖症状就会消失,没有了这些症状束缚我们,我们会变得更自由,人生会变得更精彩!
八、辅导效果与思考
通过回访和跟踪,发现咨询已基本达到预期目标:陈某的社交恐怖症状已得到较好的缓解,已经能与宿舍同学友好相处,学习效率也明显提高了。
这个个案能较快地达到咨询的目标,与当事人积极主动的求助态度和认真思考并身体力行地付诸实践也是分不开的。而这个个案,也给我们提出了这样的思考:父母的严格要求、用心呵护是否有利于我们的学生身心健康成长?如何才能真正走进学生的内心世界,给他们及时的关注?这也将成为我今后努力的方向。
参考文献:
[1]纳尔逊.实用心理咨询与助人技术[M].北京:中国轻工业出版社,2008.
篇8
这篇关于人教版七年级历册第二单元复习测试题附答案的文章,是
一. 选择题(每题只有一个正确选项,每题2分,共50分。)1.我国历第一个国家是A.夏朝 B.商朝 C.西周 D.东周2.世袭制代替禅让制,“公天下”变成“家天下”局面开始于A.禹 B.启 C.桀 D.周武王3.下列国 王中,生性残暴并最终导致国家灭亡的有①夏桀②商纣③周厉王④周幽王A.①② B.①②③ C.①②③④ D.①②④4.下列帝王中,能任用贤能,并使国家强大起来的有①商汤②周文王③齐桓公④晋文公A.①② B.①②③ C.①②③④ D.①②④5.牧野之战,商朝战败的主要原因是A.商纣王军队数量少 B.商纣王荒奢侈,残暴无道C.周文王重用贤能国力强大 D.少数民族犬戎的进攻6.西周的都城在今 A.河南登封B.河南安阳 C.陕西长安D.河南洛阳7.下面对西周分封制的叙述正确的有①目的是为了巩固政权。②周天子把土地和人民封给诸侯让他们镇守疆土,保卫王室。③诸侯国受分封同时必须向周天子进义务。④分封制使周朝成为一个强盛的国家。A.①② B.①②③ C.①②③④ D.①②④8.下图反映的是周朝严格的等级制 度.其中处于第二等级的是A.诸侯 B.卿大夫 C.士 D.国人 9.中国历史有了确切纪年的时间是 A.公元前2070年 B.公元前841年 C.771年 D.公元前770年 10.西周的众多诸侯,是通过什么产生的A.奴隶制B.世袭制 C.分封制 D.禅让制11.下面关于甲骨文的叙述正确的有①商朝刻写在龟甲和兽骨上的卜辞称为甲骨文②甲骨文是我国现存最古老的文字,是一种比较成熟的文字③甲骨文内容是研究商朝历史的重要资料④甲骨文开始于商朝,兴盛于西周A.①② B.①②③ C.①②③④ D.①②④12.我国有文字可考的历史是从什么时候开始的A.黄帝时期 B.夏朝 C.商朝 D.西周13.关于青铜器的说法正确的有①它是出土于安阳殷墟的司母戊鼎②它是迄今世界上的青铜器③它上面铸有497 个文字,是迄今发现的最长金文④它的名称是四羊方尊A.①② B.①②③ C.①②③④ D.①②④14.齐桓公能成为春秋时期第一个霸主的最主要原因是A.领土广阔经济富庶 B.齐桓公任用管仲为相,改革内政,发展生产C.提出"尊王攘夷"的旗号 D.召集诸 侯会盟 15.决定晋文公中原霸主地位的战役是A.城濮之战 B.桂陵之战 C.马陵之战 D.长平之战16.春秋战国时期中国历史发展的趋势是A.走向统一 B.战争频繁 C.诸侯争霸 D.王室衰微17.春秋战国时期生产力发展的表现有①铁农具的使用与普及②牛耕的使用与推广③地主和农民两个阶级的产生④诸侯国纷纷变法图强A.①② B.①②③ C.①②③④ D.①②④18.与商周同期,我国西南地区成都平原盛行一种独特的“三星堆”文化,它属于()A.旧石器文化B.青铜文化C.新石器文化D.铁器文化19. 下列关于我国历法方面知识的表述,正确的一项是() A.今天的农历,又叫“殷历”,是比较完备的历法 B.战国时期,将一年分为12个月,有大小月之分和闰月之说 C.相传在八千年前的夏朝,我国就已有了完备的历法 D.战国时期,人们测定出一年24个节气,这是历法上的重大成就20.右图人物是A.屈原 B.李冰 C.扁鹊 D.韩非子21. 下列对春秋战国时期“百家争鸣”学术繁荣局面的表述, 不正确的是() A.社会急剧变化,许多问题亟待解决 B.各学派纷纷著书立说,发表意见C.各学派相互辩论D.各学派的思想后来发展成为封建文化的正统思想22.“己所不欲,勿施于人”是谁的思想A.孔子 B.墨子 C.孟子 D.庄子23.孔子思想的核心是A.仁 B.义 C.理 D.信24.韩非子的思想是A.“兼爱”和“非攻” B.“民贵君轻” C.“无为而治” D.“刑过不避大臣,赏善不遗匹夫”25.战国时期出现百家争鸣局面的原因主要是A.战国时期,各国竞相改革,社会急剧变化。 B.有文化知识的士到处游说讲学,形成不同学派。C.诸子百家相互辩驳,互相影响。 D.铁器和牛耕技术的应用与推广。 二.阅读下列材料(14分)今大道既隐,天下为家,各亲其亲,各子其子,货力为己,大人世及以为礼。──〈礼记•礼运篇〉请回答:1.这种“天下为家”的局面是因为谁而开始? 2.他破 坏了禅让制,而采取了什么制度? 3.开创“天下为家”局面的人
4.从此我国从原始社会进入到,建立了我国历第一个国家,是什么王朝?三、连线题(8分) 新课 标 第一网请将下列相关的内容用直线 连接起来 退避三舍桂陵之战赵括 围魏救赵长平之战晋文公 纸上谈兵城濮之战勾践 卧薪尝胆吴越争霸孙膑 四、知史识图(14分) 根据上图,回答下列问题(1)上页图是在什么时期、由谁负责修筑的什么工程?这一工程建在什么河流之上? (2)说说这项工程的作用。 (3)中国有句名言:创业难,守业更难。这项工程直到今天依然造福于人民,完全归功于历代人们的维护。说说你的好主意,看看如何更合理地保护和使用它。 五、学史有感(14分) 商鞅舌战守旧群臣(1)假如你是商鞅,你会用什么样的观点去说服秦孝公和那些守旧的大臣们?
(2)秦孝公死后,太子即位,那些守旧的贵族诬告商鞅“造反”,结果秦惠文王用最残酷的刑罚把商鞅车裂示众。商鞅的死说明了什么?谈谈你的感想。 第二单元参考答案一、单项选择题号 1 2 3 4 5 6 7 8 9 10 11 12 13答案 A B D C B C C A D C B C B题号 14 15 16 17 18 19 20 21 22 23 24 25 答案 B A C C B D A D C A D A 二、阅读材料 1.禹 2.世袭制 3.夏朝 4.奴隶社会 夏 、商、周 三、连线题 四、知史识图(1) 这是战国时期由秦国蜀郡太守李冰在岷江中游修筑的都江堰工程。(2)都江堰具有泄洪、 排沙和调节水量等多重作用,既可以防止洪水,又可以引水灌溉。都江堰的建成使成都平原的水旱灾基本得到根治, 成都平原因之成了“沃野千里”的天府之国。(3)(略) 五、学史有感(1)提示:任何事物都是发展变化的,人们必须根据事物的发展变化来进行调整,治理国家也是同样的道理。任何一种社会制度都是当时经济基础的产物,随着生产力的发展和经济基础的 改变,社会制度也必须进行相应的变革。 (2)提示:说明了守旧势力的强大。代表未来发展方向的新生事物在开始时都是比较弱小的,必然会受到旧事物的处处反对,因此,它的发展不可能会一帆风顺。任何社会变革,必然会触动一部分人的利益,特别是当触动当权者和在位者的利益时,变革更是困难重重。因此,对于符合历史发展趋势的社会变革,我们不仅要充满信心,同时也要做好遭受挫折的准备。
篇9
本课是苏少版小学美术第9册第九课《表情丰富的脸(一)》,属造型・表现领域。本课贴进学生的生活,是学生熟悉的题材,旨在引导学生观察人类脸部丰富的表情特征,并用多样的美术形式表现特有的表情,使人物形象更加生动活泼,增强学生对人类的热爱和责任感。
二、教学目标和重难点
1.知识与技能
通过表演、观察、研究人的各种表情,了解喜、怒、哀、惊不同的特征。
2.过程与方法
引导学生用绘画、剪贴的形式来表现,能抓住不同表情的特征,学会用概括、夸张的手法进一步表现人面部的表情。
3.情感、态度与价值观
学会运用丰富的表情来表达自己的内心情感,激发学生对人类的热爱及责任感。
教学重点:能抓住不同表情的主要特征。
教学难点:选用不同的材料和方法大胆表现人物的丰富表情。
三、教学准备
教师:多媒体课件,若干圆形的空白脸型卡片,若干副眉、眼、嘴的造型(每组6副)。
学生:小镜子一面,各种绘画工具。
四、教学设计
(一)创设情境,激趣导入
为了让学生感受、体验丰富的表情,我觉得首先应通过自己的表情感染学生,所以我在课堂刚开始就用“愤怒”的表情面对学生,让学生觉得老师的变化。继而提问:“猜猜老师现在的心情怎样?”接下来我由愤怒变为开心,问:“那我现在的心情怎样?你是怎么看出我表情的变化的?”
【设计意图:这一环节我力求激发兴趣,凝聚视听,简单明确,直奔主题,使学生对下面的新授内容充满了好奇,激发了学生强烈的学习动机。】
(二)多元欣赏,新知探究
1.引证说明
人面部的肌肉有42条,连接着无数的神经,可产生7000多种表情。如:笑、哭、愁、怒、惊、呆……
2.欣赏憨豆先生的表演片段
仔细观察:憨豆先生的脸部表情是通过五官中的哪些地方看出来的?小组交流、讨论。
【设计意图:这一环节我主要通过欣赏、讨论、交流的方式,引导学生观察得出人面部的表情是通过五官中的眼、眉、嘴来表现出来的,培养学生的观察能力。】
3.自我尝试
让大家拿出小镜子,模仿憨豆先生的表情,观察眉、眼、嘴巴是如何变化的,并在小组内相互欣赏。
【设计意图:这个环节从科学举证,到学生欣赏,再到亲身实践感受,都一一证实了人的表情的丰富性。让学生自主探究,真正成为学习的主人,激发他们的学习积极性和互动性。】
(三)游戏互动,启发拓展
1.游戏:心有灵犀
出示一个写有表情的成语如:捧腹大笑、嚎啕大哭、惊魂未定、怒发冲冠……请一位学生做表情,全班学生来猜成语(表演出色、猜对的学生加以奖励)。
在学生游戏的同时,教师引导讲解每个表情的五官变化情况,并逐一总结出表情特征顺口溜:
笑:要想脸儿笑,眉开眼弯嘴上翘。
哭:要想脸儿哭,垂眉掉泪嘴下落。
怒:要想脸儿怒,拧眉瞪眼倒八眉。
惊:要想脸儿惊,眼圆嘴圆八字眉。
在讲解时,教师并用简笔画的形式示范出来。
【设计意图:游戏环节是为本课重、难点设计了一个坡度,降低了难度,另外以表演、游戏的形式调动学生勇于表现、释放个性的积极性,通过游戏形象将喜、怒、哀、惊的表情特点展示在学生眼前,既调动了学生的兴趣,又有助于学生对这些表情的感受、认知、理解。】
2.想想、摆摆
每组准备了若干圆形空白脸型卡片和各种造型的五官,这时让每人拿出,自由组合,试着摆出各种QQ表情的脸,选出代表性的表情在投影仪上展示。
【设计意图:通过师生互动、合作的方式进行拼贴、示范,让学生深刻理解五官如何变化。】
3.欣赏作品
(1)说唱俑、仕女图(简要介绍说唱俑)
(2)赛事中的刘翔
(3)漫画,在欣赏时强调脸型、发型等与表情的配合
(4)学生作品
【设计意图:通过欣赏大师和学生的作品,巩固新知,开阔眼界,加深学生对眉、眼、嘴的理解及如何大胆表现。】
(四)创意表现,评价展示
1.作业要求
(1)以自己独立或与小组合作的形式,制作一张表情,可以适当加以夸张的表现手法。(2)可以绘画,也可剪贴,可以表现自己熟悉的人的表情。
提醒:五官制作好后,可以抓住人物的其他特征,添加一些小的细节,如:头发、帽子、皱纹等,使形象更生动。
【设计意图:在创作中采用分层学习法,让学生自主选择喜欢的方式进行创作,让每个层次的学生得到相应的发展,体验成功的喜悦。】
2.作业展示及评价
先各小组交流自己喜欢的表情,推荐出来,件数不限,但每件被推举出来的作品至少得有一个优点。自评,也可以把自己喜欢的作品直接推荐出来,要求同上,最后教师总评。
【设计意图:多元的评价方式让学生能更肯定自己,欣赏他人,养成良好的个人修养。】
(五)拓展延伸,课堂小结
1.除了用绘画、剪贴的形式表现表情,其实还可以运用其他的表现形式,如:泥塑、废旧材料等。
2.这节课哪一点给你带来了快乐?
篇10
课程学习结束后,采用同一试卷对两组学生进行理论知识(泌尿外科系统疾病知识)考核,该系统疾病总分共28分。采用自行设计的问卷调查试验组学生对教学方法的评价情况,内容包括网络教学在课程学习作用、在提高学生综合能力的作用、互动作用等14项内容,采用满意、基本满意、不满意3个等级进行评价,满意度=(满意数+基本满意数)/44×100%。共发放调查问卷44份,回收有效问卷44份,回收有效率为100.00%。数据采用SPSS16.0统计软件进行统计学分析。学生对教学方法的评价采用统计描述,两组学生理论考试成绩比较采用独立样本t检验。检验水准α=0.05。
2结果
2.1两组学生理论考试成绩比较
两组学生理论考试成绩比较见表1。从表1可见,试验组学生理论考试成绩优于对照组,两组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
2.2学生对教学方法的评价
试验组学生对教学方法的评价情况见表2。从表2可见,86.36%以上试验组学生对网络辅助平台结合CBL教学法是满意的。
3讨论
3.1网络辅助平台结合CBL教学法可提高学生理论知识水平
结果说明,网络辅助平台结合CBL教学法在提升教学效果方面具有较好的作用。它改变了传统的“围墙式、说教式”教学,转变了学生的地位和角色,体现了“以学生为主体,以老师为主导”的教学模式,它的最大优势在于学生不再是知识的被动接受者,而是作为一个主动学习者的角色参与整个学习过程[7-9]。促使学生能够主动学习的重要手段就是以案例为基础的教学,生动案例的呈现首先引起学生探索的兴趣,学生通过查看、分析案例寻找各类不懂的问题,这些问题可能并不局限于疾病的外科护理本身,还可能涉及到病理、解剖、影像、手术类型和方法等多个方面,如本研究提到的案例中,学生可能会问到什么是“CTU”、有什么临床意义等,这就使得多个学科间的内容得到有效交叉渗透,学生不只学习了新知识,还复习了以往学过的课程内容。在网络课程中心学生可以自由地查阅、下载与课程内容密切相关的各类学习资源,如教学大纲、教学进度、课件、案例、视频、图片、电子书等。学生通过网络辅助平台查阅学习资料和小组讨论来解决问题,通过不断地发现问题、解决问题、讨论、思辨,学生逐渐养成了主动学习的习惯,其分析问题、解决问题的能力以及评判性思维也得到了有效提高,从而提高学生的理论知识水平。
3.2网络辅助平台结合CBL教学法获得学生认可
21世纪是一个以网络为核心的信息时代,将现代教育技术与基础教育有机结合,是改变传统的教育观念、树立创造性教育的必然要求,是素质教育的必然要求。有效的教学就是为学生提供充足、广泛的学习资源,同时在教学过程中能够与学生及时交互并有效引导学生进行自主学习。在网络辅助平台的“分享快乐”及“问问吧”模块为学生和老师提供了自由交流的平台,也正是因为有这样一个平台使得CBL教学在开展过程中老师下发案例、学生提出问题、讨论问题等环节能够顺利进行,实现了学生与学生、学生与老师之间的交互;此外,网上还设有公告栏、新闻动态、研究进展、相关的护理课程资源链接等板块,充分发挥了网络在课程辅助教学中的作用。本研究结果显示,有86.36%以上学生对网络辅助平台结合CBL教学法是满意的。他们认为:①网络辅助平台结合CBL教学法不再拘泥于教室内的纯理论授课、上大课,学生组成一个小组参与病例的分析讨论进而了解、掌握疾病知识,在此同时提高了学习过程的参与性;②小组间的讨论、质疑、拮抗、争辩极大提高了学习的积极性,从而使整个课堂气氛更加活跃;③理论和见习相结合的形式,既摆脱了纯理论传统教学的枯燥乏味,又改善了传统见习课中理论与实践相对脱节的情况,使理论学习与临床实践更加有机结合,提高了教学效果;④鼓励学生通过发现问题而主动去解决问题,使学生形成积极探索的意识,提高了评判性思维能力。
4结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