排球教案范文

时间:2023-03-28 16:48:01

导语:如何才能写好一篇排球教案,这就需要搜集整理更多的资料和文献,欢迎阅读由公务员之家整理的十篇范文,供你借鉴。

排球教案

篇1

一、指导思想:

继续以“十七大”精神为指导,积极实践“三个代表”,牢固树立发展为第一要务的观念,贯切“先成人,后成才”的教育理念,以育人为根本,以实践活动为载体,以提高学生整体素质为目标,更新观念,与时俱进,强化班级管理,狠抓班风学风建设;继续多渠道、多形式开展文明礼貌,爱国主义,集体主义,法律法纪,安全教育,基础道德教育;积极开展心理健康教育,促进学生身心和谐发展;充分发挥学校、家庭、社会三结合的德育功能,努力提高德育工作的实效性,培育我校德育工作和学生管理的特色。

二、教育目标:

随着时代的变迁和青少年需求的变化,根据小学生的年龄、生理、心理的认知结构等特征,以“五爱”教育为主线,进行社会主义公德,社会常识和文明行为习惯、诚信、礼仪教育,坚持全面贯彻《公民道德建设实施纲要》,促进青少年思想道德素质的提高,落实《德育工作“十五”规划》推进德育现代化工程的建设;加强法制纪律教育,积极开展富有成效的法制教育、实践活动,坚决杜绝在校学生中的违法违纪现象,创德育先进学校。

三、工作措施:

注重德育工作的人本化、生活化、科学化,尊重学生的人格、尊严、权利,建立民主平等的新型师生关系,继续开展以“诚信、责任、尊重、关爱”为主要内容的基础道德教育。把基础道德教育有机地渗透到日常教育教学活动中。贯彻“抓好常规、突出重点、体现特色”的方针,开展适合青少年身心特点的多种活动,促进校园精神文明建设的深入开展,针对学生实际,采用为学生喜闻乐见的德育形式,形成德育特色。

(一)深化爱国主义教育

1、爱国主义教育是学校德育工作的主线,当前,加强对学生的爱国主义教育十分迫切,我们不仅要告诉学生为什么爱国,更要告诉学生怎样做才是爱国,爱国首先要从爱父母、爱亲人、爱老师、爱同学、爱学校做起。

2、坚持周一升旗仪式,努力提高升旗仪式的效果,改革升旗仪式的国旗下讲话的形式和内容,力求做到内容详实,针对性强,有感而发。

3、围绕学生“知识+能力+魄力”的育人目标和规格高、质量优、特色显著的办学目标,实施学校的育人工程,充分利用纪念“胜利七十二周年”和九月份“中小学弘扬和培育民族精神月”的契机,结合开学、新生入学教育、庆祝教师节、9.20公民首先宣传日、庆祖国60诞辰、庆元旦等重要纪念日和活动,开展以“不忘国耻、振兴中华”、“爱我中华、爱我家乡”、“弘扬精神、立场成才报国”的系列主题教育活动,通过系列活动进一步激发学生的爱国热情,引导学生牢记历史、不忘过去、珍爱和平、开创未来。

(二)加强队伍建设

1、组织教师学习《小学德育纲要》、《中小学教师职业道德规范》等,使教师具有高尚的职业道德和良好的师表风范。爱生乐教、勤奋工作、勇于创新、乐于奉献。全面关心、爱护学习困难的学生,杜绝体罚和变相体罚现象,构建平等、民主的师生关系。

2、抓好班主任队伍建设,举行班主任例会,有计划、有重点地对班主任进行思想、业务等常规培训。

3、根据我校实际情况制定班主任培训方案。班主任队伍建设要积极实施名班主任工程,定期汇报交流与学习培训相结合的例会制度。

4、完善班主任岗位职责,工作条例,考核,奖励制度,把班主任工作的实绩作为晋升、评优的重要依据。对班主任日常工作的考评要更具体有效,真正起到表彰先进、激励大家的作用。本学期,将继续评选校级优秀班主任、优秀班级、德育先进个人。

(三)加强养成教育

积极引导少年儿童亲身实践体验,把做人、做事的基本道德素养要求转化为良好的行为习惯,让少年儿童感受习惯养成的喜悦,感受健康成长的快乐。

1、养成教育是学校德育工作的基础,要抓好《小学生日常行为规范》,开创我校的德育特色。围绕学生“知识、能力、魄力”的培养目标,实施“有理想、有道德、有文化、有纪律”的育人工程,逐步贯彻“五小”行动。

2、养成教育融于队活动中,要进一步发挥班会的作用,按学校计划围绕教育重点,结合班队课,传统节日、纪念日开展丰富多彩的少先队养成教育的系列活动。

3、加强班级文化建设,营造良好的班级氛围,树立班级形象,争创班级特色,开展“流动红旗班级”评比活动。

4、加强文明督导值日岗力度,让队员对校园卫生、课间秩序、纪律等方面的良性发展起到促进作用。加强德育常规工作的检查管理和考核,做好常规工作,常抓不懈,认真落实。从小事入手,培养学生的良好习惯和优秀的道德品质。

(四)抓好阵地建设

1、增强育人意识,把课堂教育作为德育的重要阵地,结合学科特点,有机渗透德育。

2、充分利用宣传橱窗、黑板报、红领巾广播站宣传校园文明佳事,树立榜样。

3、利用墙壁张挂教育标语,形成良好的德育氛围。

4、根据每月教育重点和班级实际,有计划地组织好班会课和主题队会课。

(五)抓好“三个结合”教育

1、加强学校、家庭、社会的联系,进一步重视校外德育队伍建设,与综治委、公安、交通、文化、司法、团委、妇联、关工委等部门紧密配合,齐抓共管,形成共同抓好德育工作的合力,做好学校教育与社会教育的联系协调工作,努力创造一片良好的校内外育人环境。

2、结合社会实践活动,组织学生参加校外教育活动,了解家乡变化,感受祖国的腾飞。努力探索社区德育的工作方法,引导青少年在社区开展健康有益的活动,充分发挥校外教育基地的作用,开展志愿者活动,让学生在体验劳动艰辛的同时,提高实践能力。

3、聘请校外辅导员,有针对性地开展专题教育。

(六)、加强行风建设,落实纠风工作。

1、加强教师职业道德建设,不断增强教师为人民服务意识,要着重提高教师职业道德水准,把职业道德教育贯穿于行风建设全过程。把师德建设作为行风建设的一项重要工作来抓,全面贯彻《中小学教师职业道德规范》,落实五条禁令。务求在师德师风方面有一个明显改观,让群众满意。

2、加强专项治理工作,切实解决群众反映强烈的热点、难点问题。严禁体罚和变相体罚学生,索要学生钱物、收费不合理、不规范、乱订滥发教辅资料等。一旦发现,要严肃查处,并加强建章立制和监督检查制度工作,防止这些问题反弹和出现。

3、不断深化校务公开制度,认真做好校务公开的推行、深化和拓展工作,做到教师群众关注的项目全面公开,真正使我校的校务公开工作落到实处。

4、积极配合教育局开展民主评议行风活动,并以此来促进行风建设的提高,树立教师教风的新形象。

(七)深化课题研究

继续开展家长学校和深化礼仪教育课题的研究,以“生活化、创新性”的学校德育对学生施加积极的

影响。

1、要求班主任每学期要撰写有一定质量的德育论文或班主任工作案例,期末要认真写班主任工作总结。组织各方面力量广泛深入地开展德育研究,把握新时期德育工作的特点和规律,全校上下形成了良好的德育科研氛围。

2、积极探索心理健康教育的新方法,健全心理异常学生档案,设立“心理辅导工作站”。加强学生心理教育,使学生健康成长。

四、具体工作安排:

九月

1、新学期开学典礼。

2、开学初的文明礼仪规范教育。

3、成立兴趣小组。

4、庆祝教师节活动。

5、开展“弘扬民族精神”活动。

6.出一期专题板报,进行班级文化建设评比。

7、以“庆国庆”为契机,举行系列活动。

8、召开红领巾大队委会议,确立本学期工作目标。

9、成立文明督导队。红领巾广播站开始播音。

十月

1、重阳节敬老活动。

2、安全教育。

3、学生行为习惯养成教育情况检查。

4、开展环保系列活动

十一月

1、主题班会观摩

2、班主任工作会议

十二月

1、心理健康知识讲座。

2、冬季防火安全教育。

3、班主任工作经验交流。

4、庆祝元旦

元月

1、评比优秀班主任、优秀德育工作者。

2、班主任撰写评语

3、做好评优评先工作。

篇2

一、情况分析:(一)学生基本情况分析:从整体来看,部分学生身上好的习惯(课堂听讲,记笔记,发言提问、课外阅读)正在逐步养成,语文的综合能力也在原来的基础上有了较大的提高,但仍有不少学生的学习兴趣和学习态度没有明显的转变,根据数据看出,13个班级中寄宿班之间、普通班之间的差距不大。(二)教材分析:本学期拟上完九年级上册及部分下册内容,上册教材共分为六个单元。第一单元是诗歌单元,让学生感悟人生,第二单元、第三单元关于人与自然。第四单元关于民俗文化,第五单元、第六单元古文阅读。下册主要包括爱国思乡之情的诗***歌单元、社会生活的小说单元,生命主题的散文单元、戏剧单元、两个文言文单元合共六个单元。初三语文的学习,是初中学习过程的第三个阶段(第五、六学期),也即最后阶段。教学重点上升为培养学生在生活中运用语文的能力,使学生懂得语文对生活的服务关系,发挥语言的交际功能,更好的适应社会。同时,还要培养学生文学欣赏的能力。语文基本训练更进一步,进行记叙、说明、议论三种表达方式综合的训练,并落实到实际运用上。二、教学目标知识与能力目标:了解描写方法和修辞方法和词类的有关知识,熟记课文中出现的生字生词的音形义。能领会词句在语言环境中的含义和作用,理解思想内容和文章的思路,了解基本写法,具有一定的语言感受能力,初步掌握精读略读的方法,培养默读的习惯,提高阅读速度,能用普通话正确流利地朗读课文,背诵基本课文中的一些精彩片段,初步具有欣赏文学作品的能力,读文言文课文,要了解内容,背诵一些基本篇目,熟练使用常用字典词典,养成读书看报的习惯。过程与方法目标:初步学会在日常生活中能正确运用语言文字来进行口语交际,把课本中感受学习到的有关人的语文素质的东西灵活运用到生活中,从而提高自己的文化品位,例如待人接物的仪态,为人处事的心理,读书看报看电视的习惯等。情感与价值观目标:在语文教学过程中,进一步培养学生的爱国主义精神,激发学生热爱祖国语言文字的感情,努力开拓学生的视野,注重***培养创新精神和创造能力,发展学生的智力,培养学生健康的审美情趣,提高学生的文化品位。发展健康个性,逐步形成健全人格。三、教学资源的开发:严格遵守教学的基本环节,努力创设具有个人风格的课堂教学模式,将课改理念自觉运用于加大信息技术与课件整合为教学提供服务。充分利用internet,拓展知识面,培养学生探索知识的能力

四、教学措施:1.从语文学科的特点和社会发展对语文的新要求出发,使学生在潜移默化中,提高思想认识,陶冶道德情操,培养审美情趣,做到既教书又育人。2.语文教学中,要加强综合,简化头绪,突出重点,重视积累、感悟、熏陶和培养语感,致力于语文素养的整体提高。 3. 视学生思维能力的发展。指导学生运用比较、分析、归纳等方法,发展他们的观察、记忆、思考、联想和想象的能力,尤其要重视培养学生的创造性思维。4.教学过程应突出学生的实践活动,指导学生主动地获取知识,科学地训练技能,全面提高语文能力。精心备课,尤其要备好学生,突出重点和难点。要提倡灵活多样的教学方式,尤其是启发式和讨论式,鼓励运用探究性的学习方式。 5.重视创设语文学习的环境,沟通课本内外、课堂内外、学校内外的联系,拓宽学习渠道,增加学生语文实践的机会。 6作文教学,贴近生活实际,富有生活气息,把握中考方向,多写小作文片段作文,统一安排,尝试互批共批,以改促写,有效提高作文水平。 7.实行分层目标教学,根据教学内容对不同层次的学生进行分层教学。利用课外实行培优辅差,力争整体提高。 8.优化作业管理,培养学生自主学习、自我管理,加强课代表,小组长的模范带头作用和监督作用,避免欠交作业。9.作业的布置和批改要有所区别,要因人而异。充分照顾到不同学生的特点。10.利用多种多样的教学形式,开展丰富多彩的读书报告会、演讲会、小辩论,锻炼能力,提高兴趣、培养思维及口头表达和语文知识的运用。五、教学进度周次 内容 备注1 沁园春 雪(2)

阅读名著《水浒传》、《傅雷家书》、《培根随笔》;背诵附录中的十首古诗。3 隆中对(3)、乐业与敬业(2) 4 5 作文(2)、故乡(3) 6 孤独之旅(1)、国庆放假 8 出师表(4)、词五首(1) 9 词五首(2)、综合性学习、作文(2)、期中复习 10 期中复习 11 期中复习、考试 13 中国人失掉自信力(2)、综合性学习、作文(2)、杨修之死(1) 14 智取生辰纲(2)、范进中举(2)、香菱学诗(1) 15 综合性学习、作文(2)、公输(2)、《孟子》二章(1) 17 综合性学习、作文(2)、曹刿论战(2) 18 邹忌讽齐王(2)、愚公移山(2) 19 《诗经》两首(2)、综合性学习、作文(2) 20 期末复习 21 期末复习 22 期末复习、考试

篇3

一、研究对象与方法

1.研究对象

以定西市安定区八所中学(定西市第一中学、定西东方红中学、中华路中学、公园路中学、英才中学、内管中学、口中学、宁远中学)为研究对象,以八所中学部分体育教师与学生为主要调查对象。

2.研究方法

(1)文献资料法

收集近年来排球教学的相关资料,以及有关甘肃排球教学与训练的科研成果。

(2)实地调研法

走访定西市安定区上述八所中学,实地访谈相关学校体育教师、学生。

(3)问卷调查

设计问卷围绕目前中学开展排球教学的现状,发放教师问卷20份,回收20份,回收率为100%;有效问卷18份,有效率为90%;发放学生问卷20份,回收率为95%;有效问卷18份,有效率为90%。

二、结果与分析

1.定西市安定区八所中学排球教学现状

(1)体育教师的整体情况

定西市安定区八所中学体育教师共有60人,其中定西中学13人、东中11人、中华路9人、公园路5人、英才6人、内管6人、口5人、宁远5人,学历专本科基本持平,硕士研究生在所有的中学所占比例为百分之二,促使更多的教师要不断学习和不断更新知识。排球教师在八所学校中存在短缺,排球教师在整体的项目中所占比例较薄弱仅有25%,篮球教师所占比例为38%,田径教师所占比例为37%。

(2)开展排球课的教学时数

调查显示:目前,定西第一中学实施新课改开展排球活动,有50%的学校每学期教学时数为6-7节,每节45分钟;有30%的学校每学期教学时数为5-6节;有20%的学校每学期教学时数为2-4节,这是因为各学校根据自己的情况开课,所占比例有所不同。定西第一中学每学年开展排球月活动课。期间校园内学生均参与排球运动,并创编排球操、组织各种排球比赛,公园路中学组织排球趣味比赛,师生共同参与自垫球、自传球,极大地促进了该校排球水平的整体提高。

2.教师及学生对开展排球运动的态度

(1)教师对开展排球运动的态度

通过对高中排球教师教学态度的调查分析,当前高中里弥漫的应试教育其实正是社会中功利化影响下形成的应试文化的表现。对学校工作的评定主要是升学率的高低,而体育课并不作为高考的科目,所以被视为“副科中的副科”,在这种情况下,高中体育教师对体育教学的忽视也在所难免。同时,面对新一轮的体育与健康课程改革,不少中学体育教师没有了明确的方向,得过且过。在体育教学中也看不到明显的效果,使他们觉得没有成就感。因此,当前的高中体育,在体育教学中出现“重训轻教”“懒散”和“放羊”等现象就不足为奇。

(2)学生对开展排球运动的态度

通过调查发现开展排球的学校学生均能对排球保持较长时间的兴趣,学生对排球的兴趣还是很高的,主要原因为激烈程度不高更适合女生运动,隔网运动没有身体接触,不易受伤,女生更喜欢排球中的垫球,传球,男生更喜欢扣球及比赛在比赛中尽享排球的乐趣。

(3)定西市安定区八所学校开展活动的设想

篇4

关键词:师生互动;课堂节奏;打破预设

一、栽花不发,索性插柳柳成荫

新课程理念认为,教学过程既是知识、信息传输反馈的过程,也是精神情感主流融合的过程。在这一过程中,教学是在不断地生成的。在课堂教学过程中,师生互动、生生互动,在相互碰撞中不断生成新的知识和问题。所以课堂上,教师不能固步自封于原有的教案套路之中。

调节课堂节奏,教学进度的一个根本标准,不应是教案,而应是当时学生的学习状况。教师不应受教案的限制,而应时时关注学生的表现、学生的需求。课堂的教学价值就在于每一堂课都是不可预设的,不可复制的生命历程。在生成的课堂上,教师要善于发现学生的学习需求,放手让学生自主探索。有时候这种研究探索,正好可以生成新的知识,只有打破预设,以学生发展需要为本,才能更有效地调节教学过程中的轻重缓急。若是有心栽花花不发,索性插柳柳成荫那也是一道风景。

二、善待错误,促使变废为宝

这一训练的目的在于把复杂的计算变为较简单的计算,如:把199×13看成(200-1)×13;29×101看成(30-1)×101或29×(100+1),通过上述多层次的训练,学生基本上能掌握这方面的知识。

课堂上学生呈现出来的异样表现,可能会打乱教师的预计,却能使课堂出现思维火花的竞相开放。只要教师有足够的教学机智,就会将出现的错误变成新的教学资源,把原先可能成为病点的问题转化成教学的亮点。

三、善于捕捉,留住精彩一幕

在我的课堂教学中,随时会生成一些学生与你的预设不同的信息,这就要求教师善于捕捉其中有利因素,因势利导,才能形成生成性资源。

有一次,我在教“两位数减两位数”时,出了一道题目:

学生甲说:“我听出了他带了36元,要买滑板车48元,可钱不够。

学生乙说:“钱不够不能用“还剩”,应该说“还差多少元”。

教师肯定了两位同学的看法后,再也没有同学举手。这时复述了这道题,故意在“花去”用上重音,让学生听了后,再让学生说说听出了什么?有的学生说老师把“花去”这个词读得特别重。有的学生说“花去”这个词用得不好,应该用上“需要”。教师对这个同学回答报予掌声。这时,让原先提出问题的学生自我订正成“小华带了36元,想买滑板车,需要48元,还差多少元?”

课上到这里,一位同学突然举手说:“老师,我想买两种东西,布娃娃和小排球。布娃娃我自己要,小排球我和弟弟一起玩。”

我捕捉住这精彩一幕,顺水推舟地说:怎样个买法。并把式子列出来:

她思考片刻说:“从我和弟弟平时积攒下来的零花钱中拿出来”。

我为她鼓掌。这种浑然天成的精彩一幕是我事先没有想到的。

篇5

笔者查阅了中国期刊全文数据库1999年至今关于独立学院公共体育课程的教学现状类文章;通过本市独立学院的网站,收集了本市独立学院体育课程建设以及教学方面的相关资料;与泰州市独立学院公共体育课程设置的主要负责人进行座谈,并和相关体育教师深入研讨,获取了第一手资料。分别对课程设置、课程内容、考核机制、课外体育以及教材和教学文件五个方面进行了整理归纳。

二、课程设置

泰州市的独立学院的公共体育课程模式分别是选项课、俱乐部制以及基础课程结合选项轮换。面向一、二年级开设体育必修课程,三年级以上学生仅仅开设部分选修课,甚至不开设任何课程。实际教学中几乎不涉及保健生的课程。课堂教学安排都是每周一次,每次课程时间为80分钟至100分钟之间,每学期32至36学时,每一节课学生人数在30至45人之间。

三、课程内容

泰州市的独立学院公共体育课程的主要内容大约分为,三大球:篮球、足球、排球;三小球:网球、羽毛球、乒乓球;体艺类:健美操、体育舞蹈;传统项目:武术、太极拳;时尚类:女子防身术、跆拳道、瑜伽、定向越野、体育游戏等。内容相对还是很丰富的,基本能够满足学生的需求。

四、考核机制

主要分技术考核和平时表现两部分。从调查结果看,专项技术成绩占40%至60%,平时成绩占10%,理论成绩占10%(通过作业或测验的形式),体能素质占20%至50%,有独立学院将课外锻炼的考勤也计入考核范围,每学期考核1至2次。评价内容基本仍旧是以老师考评为主,虽然在过程性上有所加强,力求淡化结果性考核,但是“以人为本”的学生的主体性没能体现出来。

五、课外体育

根据《全民健身计划工程211》的要求,各类别各层次学校应当保证学生每天1小时体育锻炼活动。但从本调查来看,泰州市的独立学院都没有很好的实施,仅仅存在于纲领性文件中,流于形式。相对于课外体育的组织,运动竞赛方面,各个学院开展的尚可,但没有常年运动队伍,课余体育锻炼与训练基本无计划,大多是在赛前1个月至3个月左右,挑选运动员组织集训。调查得知,目前泰州市独立学院无常设高水平运动队,有一般运动队,但是训练计划文件不详细或者没有。

六、教材和教学文件

泰州市独立学院公共体育课程选用的几乎都是自编教材。在教案编写与完善方面,独立学院的体育教师都能够做到认真编写教案,但是修订与完善方面,基本属于滞后状态,或者为了应对职称评审、教学检查等情况,突击修正。不能做到教案与课程实施计划一致,不能及时完善。很少有老师能做到持教案上课,授课计划与教案、大纲完全保持一致的很少。

七、结论

综上所述,泰州市独立学院公共体育课程的现状,问题重重。1、课程模式大同小异,未达到根本性的改革效果。2、课程考核评价方面,依旧体现不了学生的“本体性”。3、一线教学岗位的教师不能够踏实教学,潜心研究,几乎做不到“以生为本”。4、多数高等院校对公共体育课程不够重视,很多工作的开展得不到支持。

八、建议

篇6

中图分类号:G633.96 文献标识码:D 文章编号:1005-2410(2016)07-0008-01

北京教育学院定制项目“基于教师核心素养的高中体育课例研究”于2016年年初启动,按项目的进展程度,6月15日项目组在顺义区杨镇一中进行了第三轮的教学观摩研修活动。此次观摩研修活动安排了三位体育教师进行课堂教学展示,所有参会教师结合课堂观察记录表进行课堂记录,随后上课教师与参会教师共同研讨交流。此项目由北京教育学院体育与艺术学院李健副教授担任项目组负责人。

嵌入式微讲座 问题逐个被攻破

基于前期项目观摩学习过程中发现的问题,北京市特级教师俞伟顺老师作了《体育教学目标、准备活动的设计》的微讲座,他从教学目标、准备活动两个方面解读了观摩课及教学设计中的问题,还现场分析了即将上课的杨镇一中三位教师的教案,他首先对教案的规范性给予肯定,同时也提出具体的修改建议。俞老师的讲解紧密结合一线教学,为老师们如何撰写教案,如何进行课堂教学提供了细致悉心的指导。

结合课堂观察记录表 教学观摩见实效

本次研讨会现场进行了三位教师的体育课堂展示,分别是杨镇一中侯瑞铭老师的“足球传接球-运球组合技术”、张艳老师的“排球-正面上手传球”、吴蒙蒙老师的“羽毛球-正手发高远球”。三位上课教师的教学内容和思路均是在前期(第一轮、第二轮)观摩、学习其他老师课的基础上反复思考和改进后形成的,结合本校学生的实际情况,采用多种教学手段,激发学生学习兴趣,旨在有效达成教学目的。按照预先准备,项目组为观摩老师分发了课堂观察记录表,观摩教师结合教案,在看课过程中认真记录,并作出及时反思。

专家评、学员析 促共同提升

现场课结束后,进入评课、析课阶段。首先由三位上课老师简短介绍了自己的教学思路,随后,北京市特级教师俞伟顺、陈建勤和北京教育学院体育与艺术学院、项目组负责人李健副教授作了细致到位的评析。细节决定成败,课前器材的准备、教师的衣着仪态等虽然是细枝末节的问题,但充分展现了教师的教学能力,不容忽视,体育教师应从细节入手,采用灵活多样的教学方法,使同学们在有限的课堂教学时间里快速有效的学习运动技术,掌握运动技能。

且学且思 学有所获

篇7

【关键词】农村;中小学;体育教学

1.前言

当今,随着新课标的实施,素质教育思想广泛的发展,但是由于区域性差异和应试教育的影响,做为素质教育的主体体育教育,尤其是在落后的农村学校,并没有得到足够的重视,这对学生综合素质的全面发展是不利的。学校体育是学校教育的重要组成部分,《学校体育工作条例》指出:“学校体育工作应当面向全体学生”。我国目前85%的中小学在农村,75%的中小学生在农村就读,普及和提高农村劳动者的素质,将直接关系到农村经济的发展。 由于我国绝大部分中小学校分布在农村,从而体现出农村学校体育教育的重要性。学校是培养多方面人才的场所,而九年义务阶段正是学生发展身体素质的最佳时期,也是人才培养的关键时期,体育教育在这些素质的培养过程中的作用是其他任何教育形式不可代替的。因此,农村学校体育教育的普及,有利于大面积增强中小学生的体质,促进中小学生德、智、体全面发展有着十分重要的作用。关注农村学校学生体质健康与体育教学现状,对农村学校体育现状进行分析研究,发现问题提出改进意见和建议,为经济发展落后地区学校体育教学工作提供参考,对落实实践科学发展观和树立“健康第一”的教育理念,具有现实意义。

2.研究对象与方法

2.1 研究对象。本研究将柳州市(柳城、鹿寨、融安、三江)农村学校随机抽取280名体育教师作为研究对象。共发放调查问卷280份,回收277份,其中有效问卷267份,有效率为95.36%.

2.2 研究方法。文献研究法:在中国优秀硕士论文、维普、万方等数据库上进行检索,查阅了与本研究有关的国内外期刊文献资料40余篇,为本课题研究、分析提供理论依据。

问卷调查法:调查问卷是发放280份《柳州市农村学校体育教学现状调查问卷》表。

数理统计法:采用SPSS、Excel和逻辑分析进行统计处理问卷回收的有效数据,对数据进行统计分析和深入的探究思考,形成这份报告材料,希望此材料反映出的问题能对今后小学如何开展更多的体育教学提供参考依据。

现场考察法:实地考察分析现场教学情况。

访谈法:走访了有关农村学校主管体育工作的领导、体育教育科研组长,并随机抽取农村小学体育教师进行访问并记录情况,为本研究提供真实的资料。

3.研究结果分析

3.1 农村地区中小学开课率。

体育课是学校体育的最基本形式之一,也是反映学校体育现状的一项重要指标。这里指的开课率包括按教学计划开设体育课正常开课率和按非教学计划开课的非正常开课率。柳州市各农村地区学校的开课率见表1。从表1中可以看出,农村学校体育课平均开课率为74.67%,说明了农村学校体育较以前有较大的改善,但仍有25.33%的学校没有开设体育课或没正常开设体育课,与保证学生人人享有体育的目标存有一定的距离, 其主要原因是学校不重视, 农村学校体育课被占用的比例较高,没有场地和器材, 缺乏体育教师等问题。学校体育教学发展滞后的现状不容忽视,实地考察时发现所谓教学开课率高只是一种低质量的放羊式的教学形式:一个哨子两个球,他们上课时多数没有体育教师指导,也没有体育活动器材全凭学生自己的兴趣做做游戏等。造成农村中小学体育教育课缺少的原因有:第一是农村学校领导对体育教育课重视不够,远远落后于其他教育课程,对体育教育课管理较为松散,体育教育大多数课处于“放羊”状态,因而被占用比例较高。第二是缺乏专业体育教师,按照当前教育部规定的师生比标准来配备农村学校体育教师,许多农村学校都缺少很多专业体育教师,这也就无法实现正常体育教学。

3.2 教材使用率。

通过表2调查的农村学校体育教育使用教材结果如上,体育教师都能按教学大纲制定教学计划,教师大部分是按编写的教案进行授课,基本做到每节课都有教案。虽然有一部分学校受教学条件限制达不到教学大纲要求,但是也能够结合本校实际情况、因地制宜的自编教材来完成教学任务。体育教学大纲的实施直接体现在农村体育教学,这些地区农村学校体育教师在使用教材上存在很大的缺陷,能够正规上体育课的学校不多,大多数学校基本上是“放羊”的教学。这是由于一方面学校、教师对国家制订的教学指导性文件教学大纲、教材等没有得到重视;另一方面是由于国家统一的教学大纲、教材不能适应各农村学校体育教学的实际情况,如学校领导的重视程度、教师自身素质的不足、场地器材的匮乏等问题,也使体育教学难以达到令人满意的程度。

3.3 教案编写。

由表3可以看出,大部分体育教师有完整教案,有一部分无教案,有少部分有部分教案。体育教师有完整教案是随着新课改的实施,为了提高体育教学的质量而准备教案。有一部分没有教案是因为在农村其原因是在中小学对教案的检查没有到位。应引起注意的是,在调查中了解到,虽然有大部分的体育教师有完整教案,但教师有部分教案的往往只是用于应付上级领导的检查,并不按教案内容教学,课后补教案的现象较严重。主要由于农村中小学体育教学备课教案的编写制度不健全、管理不严现象比较突出,领导对体育教案编写的重视很缺乏,教学准备环节有待进一步规范。

3.4 室外体育课教学内容。

从调查结果来看,由于受到场地器材的影响,在农村中小学体育课的教学内容主要集中在田径、篮球两个项目上,而足球、乒乓球和跳绳等作为学生自由活动内容选择相对较少,排球、羽毛球和体操则更少,其中田径还主要是以跑类为主。很多学生对体育课很感兴趣,但是受场地器材的影响很多体育课是无法开展的,农村地区经济欠缺,很少有资金投入在体育器材的购买,导致很多常用体育器材欠缺,直接影响了体育课的质量。另一方面把考试作为教学工作的出发点,导致体育教学目的考试化、教学方法手段传统化的单一形式。而新课标对体育教学内容的要求只是提出了一个框架,教师应该从本校的实际情况和学生的兴趣出发,为了达到各学习阶段和各水平的学习目标,应选用适当的教学内容和教学方法,农村地区的学校体育教育在这方面做得明显不够。

3.5 农村地区中小学体育场地、器材设施现状。

从调查数据显示农村地区,经济相对落后,地方政府和学校对体育的投资较少,从而使本地区学校的体育教学有一定的困难。从上表可见:农村地区中小学现有的体育场地、器材总体上看只有极少人认为能完全满足教学需求,有大部分认为能满足教学需求,还有很多地区认为根本不能满足教学需求。这说明部分农村学校的场地设施情况还不能达到新课程标准,进而影响了农村学体育教学的实施。虽然近几年由于阳光体育的开展国家加大对农村教育的投入,包括对农村学校体育设施的投入,具体到体育场地、器材方面就只是场地的修整,增加篮、排球架等的建设与改造。但是,器材设施和场地的增加不能从根本上解决问题。很多农村学校不会正确使用器材,甚至是在体育器材出现故障后就抛弃不用了,在这种情况下,再多的资金投入也于事无补。因此,在加大对农村中小学的体育设施投入基础上,应该配备专业的维修人员,从而保证农村地区体育教学的有效开展。

4.存在的问题

4.1 体育师资严重不足。近年来,农村地区学校专职体育教师的配备远远达不到国家规定的要求,满足不了教学需要。在大多数农村地区,专职体育教师的数量寥寥无几,有的地区只能由其他兼职教师代替,多数兼职体育教师都没有受过专业培训,教师的思想道德和业务素质远远不能达到国家规定的教育水平,这样就保证不了体育课的落实。师资为教育之根本,其教育水平的高低将直接影响学校体育教学水平的发展。当今,农村学校体育教师从数量上基本符合编制要求,但师资自身素质不高,结构老化、单一。由于各种原因而长期形成的不良习惯,使现任体育教师敬业精神不够,师德修养欠缺,从而出现师资严重不足。

4.2 体育教学场地器材匮乏。农村学校体育教育的设施与教育部规定的中小学体育场地器材配备相比相差甚远,严重限制体育教学目标的实现。体育设施的大量缺少主要原因在于体育经费的严重缺少,使场地器材严重匮乏。农村学校体育教育课难以开展,虽然有一部分农村学校添置了极少一部分体育器材,还能够满足农村学校体育的教学和学生课外体育活动需要,有很多学校只是为了应付检查,成为一种虚假的摆设,能在体育课堂中运用的体育器材少之又少。经费的不足使农村学校体育设施得不到充分补充,体育器材管理不善,常用的体育器材残缺不全,不能及时维修破坏的器材,给农村学校体育教学和学生课外体育活动留下严重的事故隐患。因此,学校体育经费的严重不足,体育器材的严重匾乏,导致农村学校体育工作很难开展。这是一个普遍问题,政府投入到农村学校的资金太少,学校资金严重短缺,有限的资金基本上都投入到学校发展规模上,谈不上把这些资金投入到体育场地器材中。

4.3 教学内容单调,教学目标单一。体育教学目标单一化是指在体育教学中约束学生的兴趣发展,限制学生目标追求的广度,不利于学生个性的培养。现今,能严格按照新课标规定上好体育课的农村学校很少,即使有的农村学校体育教师在组织教学中也是教学单一,有很多体育教师不能够胜任教学内容,在农村体育教师中有一部分缺少教学资源,不能设计出规范的教案,很少有体育教师去探索新颖的教学方法,导致体育课上使用单一的教学形式,加上教学内容和形式的单调陈旧更不能使学生个性得到充分发展,在教学中以教师为中心,以学生为辅,学生在学习过程中只是机械地模仿学习,使学生学习的积极性受到了制约,导致学生产生厌学的情绪也在情理之中了。在农村学校的体育教师中很少有把备课做为上课的依据充分利用起来的,并且也没有按照备课的内容进行教学。受农村学校体育设施条件的影响和教师自身业务能力的限制,备课只是一种形式,而内容每学期依旧如故,备课内容“换汤不换药”,从而导致教学内容单调。

5.结论与建议

5.1 结论。

5.1.1 各级领导重视不够,健康教育观念落后,对体育认识有偏见。

5.1.2 目前我省农村小学优秀体育教师流失严重,体育教师数量严重不足,体育教师教学负荷量大,教学质量得不到保证。体育教师的地位较低,是导致农村小学体育教师队伍不稳定的主要原因。

5.1.3 调查中发现,大多数学校体育经费严重缺乏,投入少,体育场地、器材设施配置不足。

5.2 建议。

5.2.1 解放思想,转变观念,大力推进农村学校体育工作,加强对农村学校体育的管理和领导。加强体育教学工作管理,学校教学主管部门要制订切实可行的体育教学管理条例,抓好教学文件、教学实施、教学评价三个环节的管理、检查、指导工作。因地制宜,因材施教,不断提高体育教学水平。

5.2.2 加大对农村学校体育经费的投入,多形式、多渠道的筹措体育经费,改变经费的不足。建议将小学体育经费纳入财政拨款项目并明确规定体育经费在教育经费中所占比例,实行专款专用不得挪用。

5.2.3 加强师资队伍建设,调动体育教师工作积极性。积极采取措施提高现有体育教师的业务水平。通过接收本科毕业生、函授、自考等途径提高教师的学历层次。选派没有受过体育专业训练的青年教师脱产或半脱产进修学习,定期对教师进行考察和评估,严格执行合格体育教师聘任制度。各级学校应通过体育教师享受与其他教师同等待遇、改善工作与生活环境,建立激励机制等措施稳定教师队伍,并加强体育教师的思想工作,调动广大教师的积极性,逐步提高体育教师的教学水平。

参考文献

[1] 翟永保,陈秋丽.陕西省农村中、小学体育现状调查研究[J].体育科学,2004,(7) :79―80

[2] 蒋丽.农村学校体育的问题及对策[J].四川教育学院学报,2002,(8):58--60

篇8

一、基本情况

(一)见习准备阶段(第1周)

我到达实习学校后,及时请任课教师介绍有关情况,了解实习学校的体育教学工作及相关的教学设施,并对我上课提出要求。在学校体育组的指导下,我研究讨论体育教材,跟原班听课学习,向老教师“取经”,了解教学进度和班级学生情况,修改整理自己的教案并进一步熟悉教案,并在试教前将教案交实习学校指导教师和带队指导教师批阅,获得同意后,在小组中作试讲,及时发现问题,确保顺利上好课。在这一点上我做了及时的调整,光坡中学的班容量不均衡,有的班50多人,而我的班则80多人,这对我无疑是一个巨大的挑战。因此我及时修改、调整教案和教学方式、方法,以适应大班量教学。同时,根据学校要求和实习教师的具体情况,我分配了班主任工作,深入班级工作,了解学生学习兴趣,保证正常的教学工作。

(二)实习阶段(第2—7周)

1、教学工作:

见习结束后,我正式进行教学工作,实习课程大多数围绕跑、跳和球类(排球、篮球、足球)展开教学。中学体育课强调一些比较简单的基本技术、技能的掌握,我实习面对的主要是初中生,他们活泼好动,教学要从他们的实际出发,结合这个年龄的生理心理特点,寻求一条让他们感到容易理解和接受的教学方法,对于初为人师的我,是有一定难度的。由于刚从大学课堂学生角色进入中学课堂教师角色,会有意无意的把大学老师的教学方法、模式带入中学课堂。并没有考虑到教学对象及环境的不同致使中学的教学方法与大学有很大的不同,所以一开始并不适应,总是有意无意地习惯于大学老师的教学模式,学生练习的少,老师讲的很多,一节40分钟的课堂要讲一半多的时间,学生还没练习几次就下课了,所以学生的学习效果并不高,很多动作教完了,学生还是没有掌握。当然,我们也建立了听课评课制度,相互之间听课评课,学习好的教学方法和组织,改进教学过程中的不足,及时进行教学总结,在不断的实践中,我逐渐适应了中学的教学方法、模式,教学效果也明显提高。实习将近尾声时,学校安排我们进行全校的公开课教学,在体育组以及指导老师的安排下,我进行了公开课教学,获得了学校的肯定,同时也提高了我的教学技能。

2、班主任工作:

在教学的同时,我深入学校班级工作,协助原班主任管理好所在班的日常工作。在学生工作上,我获得了班主任的大力支持,原班主任几乎将全部工作放手给我,让我充分得到锻炼。如组织学生早读、自修、读报、编黑板报、做劳动、主持班会活动、家访等。我每天六点就起床到班上组织早读,一直到晚上九点晚修结束才能休息。每周的班会课是最精彩的,思想汇报专题我先设计好班会主题,同学们畅所欲言,既增加师生之间的交流,也渗透了学生思想教育工作。对经常旷课的学生,在原班主任及学生的配合下我及时进行家访工作,加强学校与家庭的联系,对学生进行双重教育。为了增进班级之间的了解,根据学校元旦球类比赛的安排,我还安排了和其他班级进行了球类挑战赛。

一、活动意义:

帮助小朋友认识清明节,有意识地理解民族精神的含义,培养学生的公民意识以及对国家和民族所负有的历史责任感和使命感;增强学生为建设祖国,而努力学习、掌握本领的动力;使学生认识到我们现在生活的来之不易,珍惜时光,珍惜学习机会。

二、活动地点:教室

三、参加人员:班主任、辅导员、全班同学

四、活动内容:

1、由辅导员主持今天是中国传统清明节,也是我们怀念故人缅怀先人的日子,更应该怀念为了革命事业抛头颅洒热血的革命先人!下面让我们请大家讲一下大家收集的先人的事迹。

2、组织讲述有关先烈英雄的故事。

3、由辅导员总结学生讲述内容并介绍清明的习俗少数民族大多都是清明节扫墓。

4、学生小组内发言:讨论如何从我做起,缅怀先烈传承名族精神,为祖国的繁荣富强努力学习,选出优秀稿班上发言。

篇9

关键词: 排球普修实践课 小团队教学 教学效果

为了全面贯彻落实科学发展观,切实把高等教育重点放在提高质量上,国务院、教育部、财政部先后出台了国发(2007)14号文件、教高(2007)1号文件和2号文件,全面实施高等学校本科教学质量与教学改革工程,明确提出:“加强本科教学团队建设,重点遴选和建设一批教学质量高、结构合理的教学团队,建立有效的团队合作机制,推动教学内容和方法改革和研究,促进教学研讨和教学经验交流,开发教学资源,推进教学工作的老中青相结合,发扬传、帮、带的作用,加强青年教师培养。”

通过深入学习有关文件精神并结合我校排球教学存在的问题,经研究,我校提出在排球普修实践课中实施“小团队教学”的新理念,旨在解决青年教师教学经验少,教法单一,老教师示范高难度技术能力逐渐下降,现今的体育大学生普遍存在协调性和身体素质差教学难度大等一些突出问题。小团队教学有利于改善教学效果,提高教学质量,推广教学经验。

1.研究对象与方法

1.1研究对象

以西安体育学院体育系07级排球普修课学生为研究对象,每班42―43人,分为普通班和实验班。

1.2研究方法

1.2.1文献资料法。根据研究需要到本校图书馆查阅有关文献资料和著作,对有关教学及教学模式、教学方法研究的论文、论著进行阅读与分析,为本研究提供理论依据。

1.2.2教学实验法。实验采用组间对比,对照组采用传统教学模式,实验组采用小团队教学模式。

2.结果与分析

2.1通过小团队教学模式的实施来提高教学质量

排球小团队教学模式是将担任排球普修课教学任务的老、中、青教师组成一个教学小团队,教学小团队中的教师共同研究课程目标,制定教学计划,集体备课,共同执行研讨的教学方案,改变了以往各自备课互不通气,教法单一,针对性不强的传统教学模式,避免了教师之间重复备课、每人都要写教案的繁琐程序,缩短了教师的备课时间。小队里老教师和青年教师组合、老教师和中年教师组合、中年教师和青年教师相结合,老教师精炼准确的讲解配合青年教师舒展灵巧的技术示范,提高了学生领悟技术动作能力和求知的欲望,既充分发挥了每一位教师的特长,又取得了优势互补,取长补短,相互配合,相得益彰的作用,真正做到了事半功倍,真正提高了教学质量。经过期末考核,实验组学生排球技术成绩明显优对照组成绩。实验组2个班期末平均成绩81分和83分,不及格人数是1人;对照组平均成绩是70分和71分,不及格人数是7人。

2.2调动教师潜能有效提高教师的教学创新和发展

教学小队里教师针对普修课学生学习进展的具体情况选择教学方法,课前10分钟开会定教法,课后10分钟进行小结。每周开一次总结会彼此分享意见,彼此论辩。老教师传授教学经验,青年教师积极思索发挥潜能,共同商讨新教法,并将运动训练理念运用到排球普修的实践中,提高单位时间的练习重复次数,使学生肌肉感知动作能力得到提高,掌握技术动作速度加快。分层教学调动了学生的练习兴趣和竞争意识。在教学小队中,每位教师进行教学经验的交流与合作,既是经验的传授者,又是接受者,在相互的经验和知识传递、交流中获得实质提高。参与者能够通过观察别人来学习,在小队的支持下,进行排球教学观念、经验和技能的分享,让资深者和资浅者同时获得成长,共同提高教学能力。

2.3提高小队教学教师的合作意识

小队教学模式打破了以往教师单兵作战的局面,在教学小队中,老教师主讲技术要领、方法,青年教师配合做技术示范,而在青年教师发现问题对学生进行讲解时,老教师帮助提炼要点,概括上升到理论层面。课下小队教师谈论管理学生的方法和经验,各自谈论遇到困惑和挫败的教学经历,共同探讨成功的经验,帮助彼此成长。年轻教师发现资深教师也和他们一样面对共同的问题,会如释重负,解除忧虑。小团队教学模式为教师群体提供了一种共同分享和提高、深层交流合作的工作方式,使得教师课程资源分享和课堂教学相互支持日常化,为教师沟通和融合,以及分享深层次的教学经验提供了机会,切实促进了教师群体的合作与和谐。

2.4小队教学模式更能满足学生需要

小队教学模式更能满足学生的需求。现今的学生多数都是独生子女,骄娇二气严重,以自我为中心,集体观念思想淡漠,吃苦耐劳精神差,需要被关注、重视、呵护的心理强烈。加上普及型大学教育比起以往精英型大学教育学生质量下降,教学难度提高。改进教法,分层教学,将进步快、技术水平相近的分为一组,进行加大跑动难度设置练习目标的教学,一般水平强调技术规范增加移动练习能力,比较差的学生选用简单练习法多重复练习次数和组数用以掌握、巩固技术动作。依据不同水平设立不同的教学目标。把运动训练理念加入到普修教学中,丰富教学手段,如:扣球教学,集体讲授开始练习时,教师要观察学生,进步快的学生选用4人一组车轮扣,增加练习密度和次数,逐渐要求扣线路;进步慢的学生多练习扣固定球和扣定位抛球。分组不固定,依据学生掌握动作程度随时进行调整。同水平竞技激发了学生的斗志,经过教师激将、鼓励,班内形成了比学赶超的良好学习氛围,学生运动技术提高空间加大。在教学比赛中实验组的学生一局比赛能组成10―20次有效进攻,学生在运用技术时相互间有了配合意识。对照组的学生由于技术水平参差不齐,一传垫不到位,二传传不准,很难组成进攻。对比之下,实验组的教学效果明显好于对照组。

3.结论与建议

3.1结论

3.1.1排球普修课教学中采用小队组合教学,有效提高了教与学的双边能力。老中青教师的合理搭配,增加了师生之间的交流。它发挥了小队教学各教师的优势,其教学效果明显优于传统教学模式。

3.1.2小队教学模式很好地体现了因材施教的教学原则和以学生为主体,面向全体学生的素质教育思想,充分调动了不同水平学生学习的积极性,有利于学生个性的发展。

3.1.3小队教学解决了课堂统一施教与学生水平参差不齐的矛盾,它遵循学生的个性心理特点和认识规律,有利于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挖掘学习潜能。

3.2建议

3.2.1在小队教学组织分组时,应采取教师指导、学生自愿的方法,学生可根据实际情况在学习过程中进行适时调整,防止分组给学生心理上带来的负面影响。

3.2.2在师资配备上尽量做到老中青合理搭配,教师之间做到互相学习、互相促进,加强沟通与默契配合。

参考文献:

[1]体育院校通用教材,排球运动,人民体育出版社,1999:4-5.

篇10

关键词:乡镇中学;体育教育;现状分析;建议

一、前言

盘州市乡镇中学体育教育有了较快的发展,主要表现在以下几个方面:学校体育师资数量有所增加;乡镇学校体育研究开展不断完善,但还存在着学校体育发展不均衡,体育师资不足,年龄、性别、职称、学历不相匹配,特别是落后的乡镇中学,存在着体育教师职称低,课时被占用现象,场地、器材缺乏,教学计划、教案不规范,学生的课外锻炼无组织。可见乡镇中学体育教育普偏存在着思想观念落后,场地器材不足问题。虽然盘州市经济发生了翻天覆地的变化,但对乡镇中学体育教育现状研究较少。本文对盘州市乡镇中学进行调查研究,摸清教育现状,为全面实施素质教育提供参考依据[1]。

二、研究对象与方法

以盘州市21乡镇中学50名体育教师为研究对象,采用文献资料法和问卷调查法。

三、调查结果与分析

1、教师年龄、性别。体育师资队伍是一个多层次、多要素的动态综合体,就年龄结构而言,老、中青、三结合是最佳的结构,就性别来说,男女各半最佳。从年龄、性别进行调查查结果表明,盘州市乡镇中学青年体育教师偏多,中老年体育教师偏少的现象。青年体育教师所占比例较大,占到体育教师总数的75%,呈现出随教师年龄增大而人数逐渐减少的趋势。从性别结构来看,男女教师比例严重失调[2]。

2、乡镇中学体育师资现状。体育师资是学校体育工作能否开展好的关键,加强学校体育师资队伍建设既是学校体育工作的重要任务。本文对学历层次、职称结构进行了表明,盘州市乡镇中学体育教师持有本科及本科学历以上学历比以前有了大幅度的提高,一方面在新进教师中提高了学历要求的结果,另一方面是广大乡镇教师通过自学考试、函授等方式提高自己的学历。在职称结构方面高级较少,中级、中二较多,和其他学科教师相比差距较大。由此看来,盘州市乡镇中学体育师资队伍数量与质量都不能满足实际需要,普遍存在着学历偏低、职称低的严重问题。

3、乡镇中学体育课开设情况。学校体育课开设情况好坏,决定了教学的成败。对盘州市21所乡镇中学体育课对盘州市37所乡镇中学体育课开设情况调查结果表明,有100%的中学能正常开设体育课,大部分中学能贯的彻全面发展的教育方针,能保证体育教学正常进行,但还有19.4%的学校开设情况不乐观,主要因素是无体育师资师资力量。

4、場地器材现状。场地与器材是学校体育教学的基本条件。政府对场地和器材的投资就较少,导致乡镇中学体育教学条件和城市相比存在着很大差距。从而使农村体育教学开展存在一定困难。本文对场地器材调查结果表明,绝大多数学校都拥有篮球场、乒乓球台,学校拥有田径场、足球场;而有排球场、羽毛球场的学校很少,所有学校都有篮球、跳绳,学校器材最少的是垒球、山羊、体操垫,在调查中发现有一部分学校甚至没有体育场地、器材,未达标准的学校高达63.5%;这些学校体育器材的主要来源是上级配置和学校购买,教师自制教具器材的能力差,依耐性很强[3]。

5、乡镇中学体育教学现状。教学大纲实施,教学计划是否完善以及教材、教案使用都是体育教学正常进行的关键性因素。对体育教学调查见(表1)

调查结果表明,实施体育教学大纲的比例为92.5%,制定教学计划完整的比例为48.3%,教师依教材编写教案进行教学的比例为48.3%,多数学校对体育教学工作没有明确具体的评估标准,能够正规上体育课的比例为61.9%,部分学校基本处于“放羊”和“半放羊”状态。形成的主要原因是教学大纲、教材、教案没有得到学校和教师的重视,场地、器材的匮乏,乡镇中学体育教师整体素质偏低。

6、乡镇中学体育课外活动开展情况。本次调查结果显示,有50%的中学能够坚持每周两次的课外活动,但83%的学校为无组织、无特色、无安排的自由式活动,95%的住校生均有早操,大部分的中学都能开展课间操、大课间活动,内容多为广播体操或跑步,锻炼形式单一,学生参加的积极性不高。

四、结论与建议

1、结论。根据调查结果的分析,盘州市乡镇中学教育的现状与学校体育工作的基本要求存在较大差距,与乡镇经济的迅速发展不相适应,教师的数量与质量远远不能满足当前乡镇中学的需要;体育经费严重不足,场地器材匮乏,男女体育老师比例搭配失调,工资待遇差,学历、职称偏低,制定教学计划不规范,学校不使用教材、教案,放羊式的教学,课外活动单一[4]。

2、建议。第一,扩大乡镇中学体育师资队伍。重新核定中学体育教师的编制数额,保证体育教师的合理配备。鼓励各级体育院校毕业生到农村学校去工作,为盘州市体育教育事业的发展奠定人才基础。第二,多渠道筹集经费,改善体育教学条件。学校要因地制宜地修建简单易行体育场地,以满足体育教学需要。积极寻求支援,多方弥补场地、器材不足现象。第三,提高开课率,提高教学质量。严格按照体育开课指标开满体育课,并保证课外体育活动、课间操等活动的开展;加强对学校体育教研活动的管理,严格执行教育部有关中学体育教学管理规定,健全体育教学制度,完善教学条件,改进教学方法。第四,加强体育教师的管理,从学校的实际情况出发,鼓励体育教师自制教学器材与设施,开展具有代表性的体育活动,完善盘州市乡镇中学体育教学。

作者:田友华

    参考文献 

[1] 王勇,马晓军.河南省农村中小学体育教育的现状调查与分析[J].洛阳师范学院学报,2002,(05). 

[2] 周元超.我国农村中小学体育教育现状调研[J].湘潭师范学院学报(社会科学版),2006,(06).