折线统计图教案范文

时间:2023-04-10 23:35:07

导语:如何才能写好一篇折线统计图教案,这就需要搜集整理更多的资料和文献,欢迎阅读由公务员之家整理的十篇范文,供你借鉴。

折线统计图教案

篇1

时间过得可真快,从来都不等人,老师们的教学工作又将有新的目标,是时候静下心来好好写写教学计划了。以期更好地开展接下来的教学工作。下面是小编给大家准备的小学五年级数学下册《折线统计图教案精选范文,供大家阅读参考。

更多关于教学工作计划的内容请点下方链接

九年级下学期化学教学计划

初中个人教学计划汇总集锦5篇

五年级数学上册《小数除法》教案

教学计划小学5篇精选

小学五年级语文教学计划汇总5篇

小学五年级数学下册《折线统计图》教案精选范文一教学目标

1、知识与技能

让学生在条形统计图的基础上认识折线统计图,进一步体会统计在现实生活中的作用,体会数学与生活实际的密切关系。

2、过程与方法

使学生认识折线统计图的特点,会看折线统计图,并能根据数据进行合理分析,培养学生的合作意识和实践能力。

3、情感态度与价值观

能从统计图中发现数学问题、解决问题,并能体会统计知识在生活中的意义和作用。

教学过程

(一)情境引入

师:同学们都喜欢机器人吗?同学们可以自己制作,锻炼动手能力。我们了解到2006~2012中国青少年机器人参赛队伍的参赛队伍支数情况,于是做了一份统计图。出示条形统计图。你能从中获得什么信息?回忆条形统计图的特点。

(二)探究新知

1、为了更明显的看出各年参观科技馆的人数增减情况,我们来学习一种新的统计图。

出示折线统计图(板书标题:折线统计图)

说一说它的横轴、纵轴分别表示什么?

统计图上的各点又表示什么意思?

2、分析折线统计图

小组讨论:(1)中国青少年机器人参赛队伍的数量有什么变化?你有什么感想?(2)折线统计图有什么特点?

小组交流汇报讨论结果。

师带领学生从点和线两方面分析总结折线统计图的特点。

师问:在折线统计图中我们是用什么来表示数据?(板书:点表示数量的多少)

我们明明用点来表示数量的多少,而它却叫做折线统计图你,说明这些线段中肯定藏着一些奥秘。

师问:观察一下折线统计图里面的各条线段,它们有什么作用?

(板书:线表示数量的增减变化)

3、中国已经进入老龄化社会,尤其是上海,早在20世纪70年代末就进入了老龄化。

出生人口数和死亡人口数是重要的影响因素。下面是一个小组调查的2001—2010年上海出生人口和。小组讨论:如果要看出生人口数和死亡人口数变化情况,该怎么办?

分别出示上海出生人口数和死亡人口数统计图。

4、提问:请比较出生人口数和死亡人口数变化情况。

怎样才能更方便地比较呢?

(1)出示复式折线统计图,指出复式折线统计图的标题和图例在制图中一定要有。

(2)复式折线统计图与单式折线统计图与什么不同?

复式折现统计图可以更方便的分析两个数量增减变化情况。

5、根据复式折线统计图回答问题

(1)观察复式折线统计图,你说说上海出生人口数、死亡人口数的变化趋势吗?

(2)每年的出生人口数和死亡人口数之间存在什么关系?

(3)结合全国2001—2010年出生人口数和死亡人口数统计表,你能发现什么共同的规律吗?(如下表)

年份

2001

2002

2003

2004

2005

2006

2007

2008

2009

2010

出生人口数/万人

1708

1652

1604

1598

1621

1589

1599

1612

1619

1596

死亡人口数/万人

821

823

827

835

851

895

916

938

942

953

三、知识巩固

1、甲乙两地月平均气温见如下统计图。

(1)根据统计图,你能判断一年气温变化的趋势吗?

1、2

月份气温最低,从 3 月份气温上升,5~8 月份气温最高,从 8 月份开始,气温下降。

(2)有一种树莓的生长期为 5 个月,最适宜的生长温度为 7~10之间,这种植物适合在哪个地方种植?

这种植物在甲地种植比较合适。

2、陈明每年生日时都测量体重。

下图是他 8~14 岁之间测量的体重与全国同龄男生标准体重对比的统计图。

(1)陈明的体重在哪一年比上一年增长的幅度最大?

14 岁比 13 岁增长的幅度最大。

(2)说一说陈明的体重与标准体重比变化的情况。

四、课堂小结

重点:了解折线统计图的特点,会看折线统计图,能根据折线统计图对数据进行简单的分析。

难点:弄清条形统计图与折线统计图的区别。

小学五年级数学下册《折线统计图》教案精选范文二教学目标:

1.知识和技能:通过对比条形统计图和折线统计图,让学生认识单式折线统计图,会看折线统计图,了解折线统计图既可以表示数量的多少,又可以体现数据变化趋势的特点。

2.问题解决与数学思考:能根据统计表所给的数据绘制完成折线统计图,能根据折线统计对数据进简单地分析

并能提出问题和解决问题,能根据折线统计图数据变化的趋势,对数据的变化做出合理的推测。

教学重难点:

1、认识单式折线统计图,了解折线统计图的特点及优势。

,会看折线统计图,并能够根据折线统计图解决问题和提出问题。根据统计表所给的数据正确地完成折线统计图。

2、学会用折线统计图来分析问题,预测事情的发展趋势,体会统计在生活中的作用和意义。

教学方法:讨论法,讲授法,小组合作交流等。

教学准备

多媒体课件。

教学设计

(一)设疑自探

一、创设情境,导入新课

1.交流:同学们,你们喜欢机器人吗?下面是全国青少年机器人大赛参赛队伍统计图。

(课件出示条形统计图)

2.分析统计图。

思考:从这张统计图中,你了解到哪些信息? 生自由发言,读懂条形统计图。

3.揭示课题。

师:为了便于分析,统计图还可以这样画。出示折线统计图。(课件出示统计图) 这就是今天我们要研究的内容,板书课题:折线统计图。

(二)解疑合探

1.初步感知

师:刚才,我们在条形统计图中了解的信息在这张折线统计图上都能找到吗? 学生观察统计图,指名说一说。 问:2010年有多少支队伍参赛?谁来指一指? 生:边指边答2010年489支。 追问:489在哪? 生:在2010年这一列和横着的489这个数据的交点。

2.揭示课题。

师:为了便于分析,统计图还可以这样画。出示折线统计图。(课件出示统计图) 这就是今天我们要研究的内容,板书课题:折线统计图。 思考所有的信息都找到了,那他们为什么还要制成这样的折线统计图呢?

3.深入探究。

学生观察折线统计图,独立思考教材中提出的2个问题。 小组交流。 全班讨论、交流:你是是怎样看出来的?怎样想的?

4.读懂图意。

谈话:看来折线统计图的用途真不小!你能看懂这个折线统计图吗?

请同学们先与同桌互相说一说,折线统计图是由哪几部分组成的,它是怎样表示数据信息的?

学生活动,教师组织全班交流。

提问:表示2007年参赛队的点在哪里?这一年有多少支参赛队?2011年呢?

5.数据分析。

谈话:你能回答下面的问题吗?自己先想一想,再和同桌说一说。

出示问题:

(1) 多长时间记录一次数据的?

(2) 哪一年参赛的队伍最多?哪一年参赛的队伍最少?

(3)参赛的队伍上升得最快的是哪一年到哪一年?下降得最快呢?

全班交流,让学生说一说是怎么看的,怎么想的。

(三)、质疑再探

折线统计图有什么特点?你是怎么看出来的? 思考:那么折线统计图和统计表相比,哪个能更清楚地看出参赛队伍的变化情况呢?为什么?师:你有什么感想?

(四)、拓展延伸

1.妈妈记录了陈东0~10岁的身高,根据下表中的数据绘制折线统计图。

出示统计图(没有描点),教师示范前两个点的画法。

学生尝试画图,并组织交流(让学生说一说制作折线统计图时,要注意些什么)。

提问:从这幅图中知道了什么?

提问:从图上看,陈东的身高有变化吗?你是怎么看出来的?

追问:为什么身高长的速度越来越慢?

(五)、课堂小结

人们在表示这些数据时可以选用折线统计图,折线统计图的特点是

不仅能够看出数量的多少,而且还能清楚地看出数量增减变化的情况。

小学五年级数学下册《折线统计图》教案精选范文三教学目标:

1、使学生理解众数的含义,学会求一组数据的众数,理解众数在统计学上的意义。

2、能根据数据的具体情况,选择适当的统计量表示数据的不同特征。

3、体会统计在生活中的广泛应用,从而明确学习目的,培养学习的兴趣。

重点难点:

1、重点:理解众数的含义,会求一组数据的众数。

2、弄清平均数、中位数与众数的区别,能根据统计量进行简单的预测或作出决策。

教具准备:

投影。

教学过程:

一、导入

提问:在统计中,我们已学习过哪些统计量?(学生回忆)指出:前面,我们已经对平均数、中位数等一些统计量有了一定的认识。今天,我们继续研究统计的有关知识。

二、教学实施

1、出示教材第122

页的例1 。

提问:你认为参赛队员身高是多少比较合适?

学生分组进行讨论,然后派代表发言,进行汇报。

学生会出现以下几种结论:

( 1)算出平均数是1 .475 ,认为身高接近1 .475m 的比较合适。

( 2)算出这组数据的中位数是1 .485 ,身高接近1 .485m 比较合适。

( 3)身高是1 .52m 的人最多,所以身高是1 .52m 左右比较合适。

2、老师指出:上面这组数据中,1

.52 出现的次数最多,是这组数的众数。众数能够反映一组数据的集中情况。

3、提问:平均数、中位数和众数有什么联系与区别?

学生比较,并用自己的语言进行概括,交流。

老师总结并指出:描述一组数据的集中趋势,可以用平均数、中位数和众数,它们描述的角度和范围有所不同,在具体问题中,究竟采用哪种统计量来描述一组数据的集中趋势,要根据数据的特点及我们所关心的问题来确定。

4、指导学生完成教材第123

页的“做一做”。

学生独立完成,并结合生活经验谈一谈自己的建议。

5、完成教材第124

页练十四的第1、2、3 题。

学生独立计算平均数、中位数和众数,集体交流。

三、思维训练

小军对居民楼中8 户居民在一个星期内使用塑料袋的数量进行了抽样调查,情况如下表。

( 1)计算出8 户居民在一个星期内使用塑料袋数量的平均数、中位数和众数。(可以使用计算器)

( 2)根据他们使用塑料袋数量的情况,对楼中居民(共72 户)一个月内使用塑料袋的数量作出预测。

小学五年级数学下册《折线统计图》教案精选范文四教学目标:

1、使学生进一步提高识图和用图的能力,感受复式折线统计图的特点。

2、使学生在绘制复式折线统计图的过程中进一步发展统计观念。

3、使学生进一步体会统计在现实生活中的运用,进一步感受统计方法对于分析问题、解决问题的价值,增强参与统计活动的兴趣。

教学重、难点:会利用统计图里的信息进行分析比较和判断。

教学流程:

一、谈话揭题

上节课我们学习了复式折线统计图,谁来说说复式折线统计图有什么特点?指名回答。这节课我们继续来学习复式折线统计图。(板书课题)

二、综合练习

1、出示P77第2题

(1)学生看图后独立思考:1999年哪种电话的用户多?2003呢?

(2)哪种电话用户的增长速度快一些?你是怎么判断的?(从折线的走势上来判断;计算每种电话用户2004年与1999年的差,进一步检验作出的判断是否正确)

(3)看这这张统计图,你还想到什么?学生交流。

2、我国的经济在持续稳定的'发展,人民的生活水平日益提高。

出示第3题。

(1)这张图统计的是什么?

(2)拥有电话的家庭户数哪两年增长幅度最快?计算机呢?学生独立思考后回答,追问:你是怎么知道的?让学生说说自己判断的方法。

(3)从上面的统计数据中,你还能想到什么?

三、联系生活应用统计知识

1、完成P78第4题引导学生看懂统计图的横轴和纵轴,学生独立完成后和同学交流。

(根据统计图中的数据可以看出,水仙花根的生长速度要快一些。而芽的生长速度之所以比根慢,主要是因为开始发芽的时间比较晚。但从第8天起芽的生长速度就和根大体上是相当的)我们在农学院里也有自己的盆栽植物,请你也来做个小科学家,坚持观察一种植物,并做好记载。

2、完成P78第5题逐题讨论交流,注意引导学生比较两条折线中相应点的关系进行判断。

3、独立完成P79第6题,

(1)指导学生正确使用图例

(2)交流,互相评价,进一步掌握绘制的方法和技巧。

(3)讨论交流问题。结合“为什么气温变化正好相反?”一道学生自主阅读“你知道吗?再交流说说理由。

小学五年级数学下册《折线统计图》教案精选范文五一、教学目标

(一)知识与技能

1、能根据统计表正确绘制单式折线统计图。

2、能根据折线统计图对数据进行分析,对数据的变化做出合理的推测,并能提出和解决数学问题。

(二)过程与方法

1、通过已有的统计经验迁移学习单式折线统计图。

2、通过条形统计图和折线统计图的比较,了解折线统计图的特点和优势。

(三)情感态度价值观

1、培养学生观察、分析数据和合理推测能力。

2、体会统计在生活中的作用和意义。

二、教学重难点

教学重点:认识单式折现统计图,了解折线统计图的特点和优势。会看、会绘制折线统计图,并能够根据折线统计图提出和解决数学问题。

教学难点:感悟折线统计图的特点,能对数据的变化做出合理的推测。

三、教学准备

多媒体课件。

四、教学过程

(一)新课导入

谈话:同学们喜欢机器人吗?参加过机器人大赛吗?没有也没关系,以后会有机会的。

在中国,自20__年起,每年都会举办一次全国青少年机器人大赛。记得在第一届大赛时,全国的参赛人数仅为200。不过后来,随着科技的不断发展,青少年中敢于进行科技创新的人才越来越多,参加机器人大赛的人也越来越多。在____年时,已有约1100名选手,参赛队伍是426支;到____年,参赛队伍达到了499支。老师还查询了其他几个年份的参赛队伍数量,大家请看。(教师边说,边通过课件出示统计表)

(二)复习旧知——条形统计图

1、教师:请同学们思考,从统计表里你得到了什么信息?(学生回答)

教师:刚才说的信息,大家能用我们学过的统计图表示出来吗?

教师引导学生思考:横轴表示什么,纵轴表示什么?根据数据的情况,第一个起始格应该表示多少?接下来一格代表多少合适呢?

2、根据学生的回答出示条形统计图。

(课件演示)

3、教师:观察完成的条形统计图,哪一年参赛的队伍最多?哪一年参赛的队伍最少?这些问题都一目了然了。

如此看来,条形统计图比统计表更加清楚、直观。

【设计意图】通过复习条形统计图的知识,为学习折线统计图做好准备。

(三)探索新知

1、认识折线统计图

(1)课件出示折线统计图。

教师:有一种比条形统计图更加“强大”的统计图,同学们想不想认识一下?请看大屏幕。

课件出示:中国青少年机器人大赛参赛队伍统计图(____—____年)。

教师:统计图还可以这样画。这种统计图叫做折线统计图,今天我们就来学习有关折线统计图的知识。(教师板书课题:折线统计图)

(2)初步体会折线统计图的绘制过程。

教师:我们首先来观察一下折线统计图的横轴与纵轴,与条形统计图相比,它们相同吗?(学生回答相同)

教师:想知道其中的折线是怎样画出来的吗?我们一起来看一下。

教师边介绍边描点,最后把这些点用线段顺次连接起来。(课件演示)

篇2

一、学情分析:

五年级的学生已经是高年级的学生了,已经开始由具体形象思维过度到抽象思维,已经具备了初步的数学知识。多数学生具有明确的学习目的,在平时的学习中较认真,自觉,能够按时完成作业,成绩比较稳定,但也有部分的后进生,他们对数学学习不是很感兴趣,数学基础比较差。所以在本学期我更多的关注培养学生的良好的学习习惯。

二、教材内容分析:本学期的主要教学内容有:物体观察,因数与倍数,长方体和正方体,分数的基本性质,图形的运动,分数的加减法,折线统计图,数学广角找次品。

三、具体工作措施及取得的成绩

1、认真备课,我在上课之前通读教材,领会教材的教学目标。还积极了解每个学生,认真设计因材施教的教案。

2、积极上课,充分利用多媒体的动感性,让学生对数学充满兴趣,在轻松的课堂中掌握知识。注重利用学生身边的事和数来创设问题情境,吸引他们的注意,放手让学生去探究,在探索中获取知识。在平时的教学中注重对学生的评价,积极鼓励学生的表现。

3、作业批改,认真批改作业,及时了解学生的掌握情况,还注重作业的评价,对做得好的及时表扬陈赞,做不好的加油鼓励。

4、注重学生学习习惯的养成,比如要求学生认真书写,上课认真听讲,积极回答问题,及时总结,学会课外复习巩固,在不同方面都有了不同程度的提高。

5、积极提高自身修养,不断充实自己,认真利用学校提供的网络教育资源。积极参加学校的教学研究活动,听课活动,学习优秀教师的教学方法和教学模式。

在本学期的踏实工作努力下,学生在学习纪律等方面都有了不同程度的好转,赢得领导家长学生的信任。

篇3

一、重视――基础知识和基本概念的教学

基础知识和基本能力是数学学习的基础,创新能力的高楼必须建立在扎实的双基基础之上,只有具备扎实的数学基础,学生才会出现创新的可能。概念教学一直是我在教学中觉得比较头痛的问题,教起来内容单一,学起来较为吃力,往往概念教学课演变成了机械式的训练课,在平时的学习中,总还是抱怨学生对基本概念的理解不够,却没有静心想过学生会在概念理解上有些模糊是很正常的。先让我们一同欣赏一下Mr.Shidler是如何教会中国孩子“枯燥”概念的。

《速度和速率》部分教学设计:

1.室内讲解。

(1)用米尺和胶带标记出一条笔直的5米的轨道。

(2)学生的任务是要测量以下物体运动的速度和速率:①人步行;②滑翔机;③彩球;④网状球。

(3)以滑翔机为例,师示范如何测量与记录速度和速率,与学生一起回忆东、南、西、北四个方向,并强调在实验时一定要注意方向。

2.室外活动。

(1)学生分组进行实验并做好记录。

(2)老师针对一组学生进行指导,帮助他们进行测试及记录。

3.室内讨论。

(1)师板书:速度=距离÷时间

距离=速度×时间

速度=在给定方向的速度(东、南、西、北)

(3)师:速度与速率不同,速率是有方向的,是一定方向的速度。

(4)游戏:师说例子,学生用手势判断是速度还是速率,1表示速度,2表示速率。

4米/秒 6米/秒12米/小时 西面

师:速度和速率有什么区别?

生:速度没有方向,速率有方向。

在这段教学中,我们没有看到老师专门讲解速度与速率这个概念,而是通过比较,这两个概念一直同时出现,通过这样的形式把握两者的异同,使学生在平时学习中掌握不牢固或者比较含糊的概念清晰化,注重知识的横向与纵向联系教学,注重使学生形成清晰的知识网络,让学生在巩固与应用中发展、提高。

二、重心――参与活动与数学应用

在教学实践中,我们的学生常常不能将学到的知识成功地应用于日常生活的各种场合,深究其原因,主要是学生在学校学习的数学知识往往不具有现实意义的符号游戏,是舍弃了现实背景的一种过于数学化的习题,那我们又怎么能期望他们能成功地将所学的数学知识应用于日常生活呢?数学源于现实,寓于现实,教师就要在课堂教学中,充实、丰富教学内容的现实背景,将数学知识注入生活的气息,使学生尽可能在学习活动空间中切实体会到数学就在身边。以下是Nancy老师《指纹》一课部分教案:

1.师:我的指纹和你们的一样吗?确定吗?比较一下同桌两个同学的指纹是不是一样?

2.老师展示自己的指纹给学生看。

3.老师用放大镜放大自己的指纹,还有自己家小狗的指纹。讲解如何辨认指纹。

4.老师发印纸让学生按手印在纸上,并用放大镜观察自己的指纹。

5.得出结论:每个人的指纹是不一样的。

6.老师发各种指纹的索引图片,让学生比较一下自己的指纹和哪种最接近。

7.活动:请学生画出表格统计不同指纹的人数,把认为自己与哪种指纹最接近就在相对应的指纹种类上印出自己的指纹。

8.全班汇总,数一数五种指纹种类各有多少人,完成统计数据。

9.观察数据发现问题并回答。(一样多、哪种指纹人数大于可小于另一种指纹人数等)

10.老师提问:怎样求总数?说说各种求总数的方法。

11.课后请你对自己家人的指纹进行统计。

我认为这是一节综合课,既是科学常识课,又是一节数学统计课,所有的学生玩着、学着。我们一直强调要重视学生的动手能力,让他们在参与活动的同时获得知识,但又苦恼时间上的分配,以及如何完成教学任务,仔细想来,学生们对于自己亲手“赚”来的知识总是能记忆深刻,灵活运用,不是吗?

三、重点――问题的解决和能力的培养

解决问题是一个发现的过程、探索的过程、创新的过程。教学中应通过问题解决,使学生体验到数学在其周围世界中的作用。因此,问题解决的主要教学目标是引导学生掌握解决问题的策略,从问题情境出发,带有一定的趣味性,能为学生提供数学想象的空间,诱发学生的创造力,鼓励学生发散思维。我们再来看一节外教执教的《平均数、中数和众数》一课。

课前准备:发给学生薯条,以及相关统计表格。

教学步骤:

1.老师示范测量一根薯条的长度(88毫米),学生合作用十分钟时间去测量一包薯条中每根的长度,把测量结果填入表格中。

2.老师出示频率表,学生自己制作表格,将相应的数据填入表中,时间为两分钟。

猜测:如果再给你一包薯条,预测最可能多的是哪个长度的薯条,为什么?

3.老师示范怎样制作柱状条形统计图,学生根据自己测量所得的数据制作柱状条形统计图。

4.老师出示一张名为“茎叶图”的统计图表进行讲解,并示范制表。

5.学生试着自己制表。

6.制表后交流。

师:你们会找平均数吗?

生:会。

师:那么中数和众数呢?

生:不知道。

师:那么我们就来学习如何找中数和众数。

7.教学找中数和众数的方法。

举例:5560(74)7678

Median=74

如果是偶数众数是什么?

举例:101212142030

(12+14)÷2=13

师:表现数据时要用到折线统计图,能较快地看出哪个数据多。

如何根据这个表能够发现中位数,老师介绍方法,学生自己计算。

师举例出示:10、12、12、14、20、30这些数字中哪个数出现的最多的(众数)?

8.学生试着在自己的统计数据中找出中数和众数。

布置家庭作业:把频率统计图和柱状条形统计图,以及茎叶图贴在一张大白纸上,找出平均数(精确到一位小数),将中数和众数也写上。

不难发现,美式课堂努力淡化了例题与习题的痕迹,取而代之的是具体问题情境的创设(测量薯条的长度)、数学活动的开展与数学模型的建立(猜测下一包薯条,预测最可能多的是哪个长度的薯条并解释理由),以及数学模型的解释与应用(学生试着在自己的统计数据中找出中数和众数)。着眼于学生在数学活动中收集并处理信息,感受并体验数学模型的形成过程,以及对现实问题的表征、数学化、实际解决等,在实际操作过程中更大程度地发挥了学生数学学习的主动性与创造性。而与此同时,学生的数学意识、数学能力等也在探索性的学习过程中得到了应有的拓展与提升。

篇4

学生在校学习,接受教育,掌握知识,主要是通过课堂教学这个主渠道,因此进行教学方法的改革,必须从改进课堂教学入手,其改进课堂教学的关键是优化课堂教学内容,我重点放在向40分中内求效果,求质量,其做法是:

一、优化课堂教学,提高40分钟的利用率

(一)利用多种方法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

根据学生的兴趣和爱好有的放矢地调动学生的学习兴趣及积极性,学生的学习兴趣及学习积极性往往与教师的教学方法与否,生动灵活与否,善于启发与否密切相关。因此通过教学过程,如能在40分钟内体现效果,就必须精心设计教案,根据教学目的和教学重点充分运用学生喜爱的教具和直观教学手段进行授课讲解,如借助实物,图片,投影,多媒体演示等帮助学生学习,以趣激学,寓教于乐,体现效果,提高地理课堂教学质量。

(二)突出重点,注重学习过程。

突出重点,注重学习过程要有针对性。教师依据教材的知识体系,抓住教材章节的重点、难点及关键,进行重点讲解难点及明确关键。讲题时重在讲规律,讲思路,教给学生思维的方法。教学过程,不是要学生回答“是”、“不是”的简单问题,而是要让学生不仅“知其然”,还要“知其所以然”。

(三)精心设计问题,培养学生的思维能力。

在课堂教学中,我注意引导学生在学习中多思善问,提高学生的主动性和自觉性,如果教师在课堂教学过程中,不能在边启发学生边提问,问题提不到点子上,即使教学手段再先进,形式再新颖,也难免陷入灌输式教法的泥坑,学生不但学不好基础知识,而且学习的兴趣和学习的积极性也不会持久。反之,教师善于提问,善于启发学生,就能激起学生学习的积极性,激发学生积极思维的能力,就能使学生产生疑问、好奇、求知心理。也就培养了学生思维能力与探索意识,使之永远保持着学生旺盛的求知欲,达到让学生不断进取,天天向上的目的,才能使学生真正理解所学知识。

(四)通过对错题的分析来提高学生的判断能力。

在课堂教学中,上好错题分析课,提高学生的鉴别能力也是重要一环。在整个地理课的教学过程中,我都注重把一些具有普遍性的错题抄在本子上,(或纸上),然后利用空节把错题抄在黑板上,让学生自己订正,一起讨论错题错在哪儿?为什么会出现这样的错误?他那些知识掌握得不够好?这样改变了以前由教师分析学生听的做法变被动为主动,学生在讨论中也能积极思维,踊跃发言,即能巩固所学知识,又能避免在以后的考试中发生类似错误,同时这样做还可以保留一些资料,到期末可以有针对性的进行复习。

二、巧练是提高地理课堂教学效率的有效途径

在地理教学中,加强练习是培养学生能力,发展学生智力的有效措施之一。“巧练”更是减轻学生负担,提高课堂教学效率的有效途径。

“巧练”对于激发学生的进取心和创造性极有裨益,更有利于促进学生思维的灵活性和敏感性,对逐步提高数学素养也非常有利。因此,如何在地理教学中注意“巧练”就很值得我们认真探索。下面就从三个方面进行一下探讨:

(一)要抓住关键练。

(二)要学会运用比较法。

(三)要有兴趣地练。

三、科学合理地安排作业,是提高课堂教学效率的重要一环

在这些年的工作中,我逐渐认识到要减轻负担,提高质量,教师必须提高课堂教学效率,科学安排学生作业。

(一)备好课,上好课,备好作业内容,提高课堂效率。

在不断探索中我深深感到必须抓紧备课,上课这一中心环节,这是提高课堂教学效率,减轻学生负担的关键。

首先,备课是要吃透教材,注意知识的内在联系,讲课时才能瞻前顾后,相互渗透,讲情概念,举一反三。

其次,备课时不但要备教材,还要“备学生”,讲课时才能有的放矢,提高效率。

(二)科学安排作业,减轻课业负担。

怎样安排学生的作业才能负担不重,又保证质量呢?我认为比较行之有效的方法是:1、加强课内校内练习,减轻校外的作业负担。2、作业一定要有针对性。减轻负担,绝不是不要负担,而是要把学生过重的负担减下来,作业留的一定要适量,要有针对性。3、对学生的作业及时批改,及时讲解。

四、毕业班复习课更需要讲究效率

以下几点是提高地理课堂教学效率关键:

(一)注意技能与能力培养。

主要包括地图基本技能;时间计算;等值线判读;地形剖面图绘制;曲线图、折线图、柱状图、圆形百分比图的阅读与绘制;自然要素和社会经济统计图表分析;原理示意图、景观图分析;分布图阅读与分析;资料阅读与信息提取、认定、判断及反思技能;简明推导或说明地理规律和原理的能力;描述、概括、理解各地理事物的空间结构和发展变化的能力;比较分析评价地理事物,并尝试创造性的解释和解决地理问题的能力等,在上课时有意识的培养。

(二)空间定位落到实处。

地理思维品质的培养不是空话,要具体落实在教学设计和复习设计上。

纵观近几年高考题,地理空间定位题年年都考,所以在高三地理课堂上多关注此类知识点。对提高整体课堂教学效率事半功倍。

(三)建立联系线索,便于提取应用。

建立知识间的联系线索,是对已知知识的加工和重组,需要掌握知识间的内在联系,明确联系途径和方向,这样在遇到新问题时,方能提取应用。旧知识在新的指导思想下,经过重新组合、归纳、联系、迁移,就成为“有组织的”新知识。在高三地理课堂上应用大有俾益。

篇5

关键词:数学教学;课堂讨论;问题现象;提高对策;教学实效

一、“学为中心”模式下课堂讨论失效的现象及原因

现象一:盲目实施,流于形式

小组讨论并不是调节课堂气氛、使课上得热闹的手段。为讨论而讨论,追求形式,讲究过场是无益的。还有我们也常在课堂上看到这样的情况:老师宣布小组开始讨论,学生们转身、调座位、坐稳后,面面相觑,慢慢回想老师的提问。一位学生在发言时,其他同学也聊上了,大家各说各的,没过一会儿,老师就宣布讨论结束。讨论时间的利用率很低,学生不知道怎样讨论,以为只要说了话就算是讨论了。教师只注重个别精英同学的精彩发言,而忽视了同学们是怎样讨论的。是不是每个成员都参与讨论了?在讨论中是否有交流、有补充、有争论,每一个成员是不是都在讨论中提高了认识,拓宽了思路?经过讨论,是不是形成了一个小组意见?

现象二:少数人学习,多数人游离

小组讨论学习的“产品”应是小组中各成员智慧的结晶。然而,我们常常发现,小组活动中个别平时学习成绩很好或性格外向的学生频频发言,同学们对其期望值很高的学生往往处于“权威”地位,承担小组大部分甚至全部的任务,经常受到老师表扬。而小组中的多数成员则听之任之,谈不上对小组活动负责任,甘愿搭乘“顺风车”,尤其是后进生,他们只作壁上观。这使多数学生服从“权威”,滋生惰性,丧失自己的责任感,使小组讨论失去讨论的意义,最终导致“少数人在学习,多数人游离于小组讨论活动过程之外”的状况。

现象三:缺乏独立思考,讨论时间不充裕

现实中的情况往往是,老师布置完任务,学生就开始讨论,所有学生同时说,对他人的观点也没有思考。另外,课堂上经常有老师怕超过预定时间,完成不了预定的教案,在学生讨论时没有安排充裕的时间,致使学生的讨论仓促、忙乱。往往是讨论开始不到5分钟,老师就宣布讨论结束,有的小组才刚刚开始,有的还没有进入主题,甚至还有的没分配好角色。

现象四:讨论氛围沉闷,层次把握不准

讨论时有的老师只在乎符合常理的答案,对那些奇思妙想往往不愿意接受,过于注重知识的准确性,使得有些同学想说又怕说错,没有尊重学生的个性特征。久而久之,到最后参与讨论的人就会越来越少,课堂气氛就会越来越沉闷。

现象五:讨论形式单调,中心不突出

方式多样是小组讨论具有吸引力和适应性的重要前提。然而,我们开展的常常是同桌的或是前后桌的讨论,面对同样的形式、熟悉的面孔,时间一长,学生自然会越来越不感兴趣了。

现象六:宏观调控不好,管理能力欠缺

在小组讨论实施过程中,课堂纪律不好管理,几十个学生在一起上课时,课堂秩序良好,教师的讲课和学生的回答有条有理。可一旦把学生分成若干小组,教室里面就吵得像个集市,难以管理。另外,开展讨论时,大家都没有话说,不知道如何开展,还不如老师在上面提问,学生在下面举手回答来得有效率。

二、提高数学课堂讨论实效性的对策

(一)时机选择是关键――适时

1.在新知识的生长点展开讨论

数学教学活动是一个以学生已有的知识经验为基础的主动建构过程,高级学习是以初级学习为前提的。因此,在教学中要抓住新旧知识的联结点,在知识产生的关键处设置问题,组织学生讨论,以促进学生对新知识的理解和认识。例如,在八年级下册“方差和标准差”教学中,先给出合作学习的内容:

甲、乙两名运动员的射击测试成绩表

现教练打算从中挑选一名运动员参加比赛,应选谁?

因为前面已经学习了平均数的相关知识,学生很自然地想到应该先比较两人的平均成绩,但通过计算后发现两人的平均成绩相同,这时教师可引导学生思考、讨论:在平均成绩相同的情况下,应考虑什么因素?(学生思考、讨论后得出结论:应比较两人成绩的稳定性)。然后通过画甲、乙两人射击成绩的折线统计图,得到甲成绩更稳定的结论。这时教师可进一步启发大家:如果每次遇到这样的问题都需要画折线统计图的话是不是很麻烦,能不能在数学中引进这样一个量,可以用来表示数据的波动情况,这个量该怎样表述?要求学生以小组为单位展开讨论,通过讨论,学生对方差的概念就有了更好的理解和掌握。

2.在教学的重点处展开讨论

围绕教学重点组织讨论,往往能给学生留下深刻的印象,思维步步深入,促进学生思维的发展,促使学生对知识的掌握更加牢固。

在“有理数的乘法”教学中,为了解决(-3)×2=?的问题,教师可以组织学生讨论把(-3)×2转化为一个实际问题。因为3×2=6容易举出一个实际问题的例子,教师可以启发,引导学生比较“3”与“-3”,它们是一对具有相反意义的量,进而鼓励学生从自己生活中比较熟悉的具有相反意义的量入手,如,行程问题、温度、水位、股票的升降问题、营销问题等,举出与其生活较为接近的实例,最后由各小组派代表交流讨论结果,通过这样的交流讨论,使学生初步理解有理数乘法的意义,亲身经历和体验知识的产生与形成过程。

3.在问题的疑难处展开讨论

学生在学习数学过程中,对抽象的数学知识会产生理解上的困难,在知识的处理与转换时易发生障碍,教师应及时给予启迪引导,帮助学生调整自己的思维活动,排除障碍,继续思考,从而攻克疑难问题。

例如,在“平行四边形的判定”教学中,通过学习,学生已经知道了平行四边形一般的判定方法:(1)两组对边分别平行的四边形是平行四边形;(2)两组对边分别相等的四边形是平行四边形;(3)一组对边平行且相等的四边形是平行四边形;(4)两组对角分别相等的四边形是平行四边形;(5)对角线互相平分的四边形是平行四边形。

那么,满足下列条件的四边形是平行四边形吗?(1)一组对边平行,一组对边相等;(2)一组对边平行,一组对角相等;(3)一组对边相等,一组对角相等。

学生经过一定时间的独立思考后展开讨论,对于问题(1)(2)学生很快能达成共识:(1)可以举出等腰梯形的反例,(2)可以证明是平行四边形,但对于问题(3)很多学生举棋不定,一方面不能证明这一定是平行四边形,另一方面又举不出反例,这时候教师可以引导学生一起讨论。

4.在故意出错处展开讨论

在课堂教学中,根据教材内容的重点、难点或学生容易出现思维障碍处,有针对性地设计错误点,引导学生去讨论,让学生来纠正,有利于保护学生的创新意识,培养学生的探究能力。

在“韦达定理”教学中有这样一例:

已知关于x的一元二次方程x2-2mx+(m2-2m)=0的两根分别为x1和x2,且x12+x22=6,求m的值。

在这个问题中,学生往往会利用韦达定理先求出x1+x2=2m,x1x2=m2-2m,然后由x12+x22=6,求出m=-3或1,这时可要求学生展开讨论:你们觉得这两个值都符合题意吗?有没有要舍去的值?通过讨论,使学生明白利用韦达定理的前提是一元二次方程必须有两个根,即b2-4ac≥0。

(二)过程调控是中心――适度

一次成功的课堂讨论除了选择适当的讨论内容、安排合理的讨论时间之外,还离不开教师适时地组织和引导。在课堂讨论中,我们往往会发现教师在没有刻意把讨论方向限制于某种结论时,学生的讨论会显得格外生动和丰富多彩。而一旦教师给讨论附加了种种条件,通过各种暗示试图把学生的思维引向预先设置的圈内时,讨论的激烈程度和有效程度则会受到影响,学生会表现出拘谨、消极甚至讨论不起来的现象。因此,在课堂讨论中,教师既不能“放羊”,彻底放手让学生漫无边际地自由讨论,也不能去主宰,抑制学生思维的发散性和创造性,应讲究组织引导的策略。

1.介入讨论“启明星”

讨论时,教师要积极参与到学生的活动中去,这样才能听到学生的心声,才能清楚地了解组织形式的利弊和讨论时间的长短,从而不断改进讨论的方式方法,提高讨论效果。教师在参与的过程中,要学会专心地倾听学生的发言,关注学生的思想动态,关注讨论进程。①当学生纠缠于枝节而忽视主题时,当出现事实上的错误或逻辑错误时,当各组发言不均时,当出现无人发言局面时,当观点被重复提出时,当思维出现停滞时,当出现争执不休时等,课堂上就应该及时出现教师的声音,适时、适量地介入讨论,以确保讨论的顺利进行。②在讨论过程中的某些中间环节上,教师还可以适时地做简短的阶段性小结,以明确当前面临的问题。这既可以帮助学生概括已走过的思维轨迹,预示下一步的讨论方向,又教会了学生讨论的方法。③教师还应“重点关照”性格内向、表达能力欠佳、反应较慢的学生,有意识地给这些学生创造弥补缺憾的机会,可用指定发言的形式给他们另一种思考和表达的机会。④在学生发言的过程中,要指导学生学会倾听,用批判的眼光和思维对待他人的发言,这本身就是培养学生求异思维和创新能力的好做法。⑤对于学生的回答,教师应该作出画龙点睛式的点评或给予激励性的、客观真实的评价。

2.科学分组有组织

科学分组,适时调控是课堂讨论有效进行的组织保证。课堂讨论是以小组讨论为主,这就需要根据学生的个性差异与教学实际情况进行分组,坚持“学科互补、性格互补”的原则,每个小组应以4~6人为宜。在分组的基础上,小组内部成员还需进一步进行角色分工,找出记录员、小组发言人、组长等,明确各自的职责,充分发挥团队合作精神和群策群力,使每一位学生都有表现自我的机会,小组成员的角色还应随着时间的推移不断变换。教师要根据具体情境把握课堂讨论的节奏,积极参与,适时介人,及时引导,做好讨论的组织调控工作。

3.分层推进有条理

八年级上册第二章“等腰三角形”这一章里,我们知道“知一求二,已知等腰三角形一个内角的度数可求三角形另外两角”的问题,经常要进行分类讨论,但学生往往会忽略这一点,对此我设置了如下问题:

问题1:顶角为50°时,它的另外两个内角的度数分别为多少?

问题2:底角为50°时,它的另外两个内角的度数分别为多少?

问题3:有一个内角为50°时,它的另外两个内角的度数分别为多少?有一个内角为150°时,它的另外两个内角的度数分别为多少?

问题4:从前面几个问题你得到了什么启示?已知等腰三角形的一个内角度数为n,它的另外两个内角的度数分别为多少?

(适时追问:在什么情况下,能唯一确定其他两个内角的度数?什么情况下不能?需要分类讨论?)

说明:四个问题从易到难,一环扣一环,可以面向班级中不同层次的学生。问题1和问题2对学生的要求较低,体现了面向全体这一原则,只要学生等腰三角形的基础知识过关,都可以求得另外角的度数;问题3对学生的要求有所提高,在看到“有一个内角”这个条件时,能否产生这样的疑问“这个已知角是三角形的顶角还是底角?”,这一点对于中等生和后进生就是一个区别,在问题需要分类讨论的情况下,如果学生能回答准确,没有遗漏的答案,我想他的自信心将进一步增强,尝到了成功的喜悦,进而扬起奋战下一问的勇气;问题4对学生提出了更高的要求,涉及“数学思想方法的提炼”,我认为只有优秀学生学习存在“内隐学习”,能对做题中出现的情况加以分析、总结,有助于增强学生的分类讨论意识;而更多的中等生的学习还是停留在操作层面上。以上问题的设计既顾及了全体,又对中等生和优等生是一种挑战,让他们“吃得饱”和“吃得好”,使课堂讨论达到“百花齐放”。

4.民主平等造气氛

鼓励学生大胆质疑,积极发言,对有独到见解的学生,应给予及时的表扬,坚持无批评原则,对学生提出的不同见解要珍惜和尊重。在民主和谐的氛围中,学生有了较大的自由度,就会积极思考、大胆交流,充分把握展现自己的机会。

5.主题引导不偏向

当讨论偏离主题时,老师要有意引导,使讨论回到正确的轨道上来;当讨论僵持不下、各执一方时,要果断仲裁,解决争端;当讨论陷入沉闷时,要及时给予启发和引导,鼓励学生勇于解释材料、假设、挑战、证据,或批判对方的观点;当讨论结束时,教师要及时总结讨论中的优缺点,对学生讨论中暴露出来的问题,还要有针对性地进行点拨和深入地分析,使学生对问题的认识进一步扩展、升华,同时让学生在方法论方面再受到启迪和提高。

(三)方式选择是重点――适中

组织好课堂讨论,方式方法是提高课堂效率的有力支撑。

1.注意细节

(1)教师和学生一道采用“自下而上,民主集中制”原则制定课堂讨论规则。经过学生民主讨论的规章制度,有利于提高和加强学生自身约束力,保证课堂讨论的有序进行,提高课堂讨论效率。(2)教给学生课堂讨论的策略技巧。当学生遇到表达困难时,教师可采用替代、转述、重组、释义等方法帮助学生回忆一时难以记起的某些知识;教师也可以指导学生恰当地利用手势、眼神、面部表情或体态动作等形、体语言表达自己。(3)给学生提出明确的目标任务。学习目标具有定向、激励和评价作用,直接影响学生学习的成效。布置任务时,难度要适中,把握好学生的“最近发展区”。(4)合理分组,分角色,责任到人。合作学习主张“组内异质,组间同质’”的分组原则。组员最好按成绩的好、中、差合理搭配,人数不宜太多或太少。教师还要依据学生的性格特征和特长适当分配成员角色,如:主持人、记录员、监督员和发言人等。做到“事事有人做、人人有事做”。(5)教师参与讨论,给学生以适当的指导和帮助。在讨论过程中,教师的任务是调控和辅导,观察学生的参与情况,对交流中出现的障碍及时加以排除,保证讨论始终围绕主题进行。

2.及时深化

在课堂教学过程中,经常会出现教师事先设计好的问题抛给学生后,学生会作出教师意想不到的回答,也就是产生课堂预设与生成不一致的情形。在这种情况下,教师就需要因势利导,调整上课的节奏,有必要的话还需组织学生开展讨论。

例如,在用公式法解一元二次方程一课的教学中,练习完成后我让学生谈谈学习体会。有一个学生说:“既然公式法是由配方法而得的,而且适合所有的一元二次方程,再说配方法解方程很麻烦,容易错,那么配方法就不重要了,可以不再用它解方程了。”马上其他同学都表示有同感,纷纷议论开了。这时我没有马上给予针对性的回答,而是干脆让学生展开讨论,先讨论配方法到底重不重要,再讨论哪些方程用配方法解简单。经过积极认真地讨论,他们认为配方法是重要的,没有配方法就没有公式法,像x2+2x-399=0一类的方程用配方法解是很简单的。这一及时的讨论不仅使学生体会了配方法的价值,又增强了解题的灵活性。

3.梳理概括

讨论结束时,有必要对整个讨论过程和结果做总结概括。可以由教师归纳学生对讨论问题的新认识或提出的解决方法,并进行有效的梳理,帮助学生理解和把握难度较大或有争议的理论和实际问题,给学生一个清晰完整的印象,促进学生原有知识的重新建构,把学生的思维统一到正确的认识上来,形成学生正确的价值观。但是,在教学中如果不分难易,每个问题都这样做也可能造成学生的依赖思想,使学生无形中丧失了进行比较、反思的机会,思维得不到继续发展,主动性和积极性得不到持续提升。所以,我认为对于一般性的或共识性的问题,教师应善于抓住机会让学生描绘自己在讨论中所获的思想果实,反思自己的思维历程,鼓励学生将自己对问题的全面认识付诸于笔端。在经历从说到写的过程中让自己的见解更为成熟,为学生主动、积极的后继学习打下基础。

(四)结果处理是保障――适用

1.尊重与鼓励

学生提出与众不同的想法,发表与众不同的观点,教师要肯定他们的探索、求知欲望,启发、引导他们从多方面、多角度去认识事物,寻求多种不同的解决问题的方法和途径,并帮助他们逐步从具体的知识中“超脱”出来,把讨论的落脚点转移到培养他们的创新思维方式和创新思维习惯上来。同时对学生的观点和想法进一步进行追问、延迟评判或提出质疑,鼓励学生之间相互评判,鼓励学生进一步去深入思考、大胆设想,让学生“想创新、勇创新、敢创新、乐创新”,让课堂的结尾是“问号”而非“句号”。

2.对于开放性问题的讨论,最后的讨论结果不必落脚在教材的知识点上

如果限定结果于教材,会使一场有意义而轻松的讨论隐约中给学生带来一种完成既定任务的感觉,从而使学生产生一种逆反心理,导致以后在讨论时激情消退。

3.总结与评价

讨论结束后,学生汇报讨论结果时,无论时间是否充足,对讨论中出现的有代表性的问题(或结论),都要及时给出一个能揭示问题本质的、恰如其分的评价。评价要本着鼓励为主的原则,采取过程评价和结果评价相结合的方式,一方面根据学生的讨论结果提出建议,另一方面要重视讨论的过程,对表现好、有进步的学生或小组也要表扬,防止挫伤学生的积极性。

(1)独特的总结与评价。这里需要强调的是在总结与评价语言上,还应该注意要具有一定的独特性,能够做到有的放矢。这里所说的独特性指的是总结与评价的语言要尽量符合各个学生的个性特征,与他们的性格、气质相符合。在教学过程中,并不仅仅是教学方法要因材施教,总结与评价也应该如此,同一种评价对不同性格、气质的学生会产生不同的作用与效果。比如那些性格比较内向的学生基本上都不愿意接受否定的评价,只喜欢教师对他们的肯定的、鼓励性的评价。对于这类学生就要及时在他们成功的时候给予正面的评价,激励他们对数学的学习兴趣。

(2)承上启下的评价。科学的教师评价应该具有承上启下的功能,即:它不仅是对讨论过的问题进行点评和总结,帮助学生整理讨论结论,对学生的讨论观点,还要帮助学生明确下一步讨论的方向,拓展学生进一步思考的空间,启发学生进行后续的讨论主动性和积极性,激发学生向问题的更深层次迈进;它不仅是一种教学环节,更是一种思维上的引导和激发。

(3)保护性评价。要保护结论的多样性,关爱学生的创新思维。学生的信息是多样的、广泛的,学生的认识也是差异的丰富多彩的,这也是讨论课的可贵之处,结论单一就失去讨论课的价值。只要学生敢于提出自己的独到见解,有较好的参与兴趣,强烈的探究意识,思维活跃且深刻,都应给予肯定和表扬,而不必拘泥于他们的回答是否符合教师预设的方向和答案,学科术语的表达是否准确和规范等。教师的评析要有平等民主的观念,保护学生的思想火花。从个性优势中发现学生的才气,发现学生的生长点和发展点。只要思路是创新的,见解是独到的,经过思考能自圆其说的都应给予充分肯定。